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活动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数轴教案三篇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数轴教案三篇

其中,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称为数轴的三要素。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与实际操作,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数与形结合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数轴的三要素,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教学难点】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提出问题通过实例温度计上数字的意义,引出数学中也有像温度计一样可以用来表示数的轴,它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数轴。

二探索新知学生活动小组讨论,用画图的形式表示东西向马路上杨树,柳树,汽车站牌三者之间的关系提问1上面的问题中,东与西、左与右都具有相反意义。

我们知道,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那么,如何用数表示这些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牌的相对位置呢?学生活动画图表示后提问。

提问20代表什么?数的符号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对照体温计进行解答。

教师给出定义在数学中,可以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它满足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代表原点;通常规定直线上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选取合适的长度为单位长度。

提问3你是如何理解数轴三要素的?师生共同总结原点是数轴的基准,表示0,是表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正方向是人为规定的,要依据实际问题选取合适的单位长度。

三课堂练习如图,写出数轴上点,,,,表示的数。

四小结作业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回顾数轴的三要素,用数轴表示数。

课后作业课后练习题第二题;思考到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有什么特点?篇二一、教学内容分析12有理数122数轴。

这一节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从知识上讲,数轴是数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它主要应用于绝对值概念的理解,有理数运算法则的推导,及不等式的求解。

同时,也是学习直角坐标系的基础,从思想方法上讲,数轴是数形结合的起点,而数形结合是学生理解数学、学好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

日常生活中带见的用温度计度量温度,已为学习数轴概念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数学活动(省一等奖)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数学活动(省一等奖)

第四章数学活动教学设计营口实验学校郑丽娜一、教材说明:新人教版七年级上第四章数学活动二、课题:数学活动三、课型:新授课四、课时:1课时五、学情分析:我所授课的班级的学生处于七年级,已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可多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探究。

学生已学过了长方体、圆柱体的展开图,这为本节课制作火车车厢模型奠定了基础。

六、教学内容分析在新教材的每一章的后面都安排有一节活动课,这样安排一方面是巩固已学知识,使数学知识向生活和实践继续延伸,更重要的是为了体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独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一重要思想。

本节课是第四章后的一节数学活动课。

通过本节活动课的学习,必将对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理解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产生积极的作用。

为了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密切联系现实世界,同时也为了激活学生和鼓动学生,我设计了猜谜语的形式,引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引出了世界上最快的火车有多快,让同学们对具有“中国速度”的火车产生一种自豪感,来激发学生探究制作设计火车车厢的积极性。

从而使学生始终保持能动、活跃的思维和积极的探究状态。

七、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几何体与展开图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

2.掌握利用圆画五角星、六角星等多角星的方法,会用折纸的方法剪出五角星。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火车模型的制作和画、剪五角星的活动,让学生经历观察、抽象、比较、动手操作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的体验,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发展应用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民族自豪感。

感受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三篇)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三篇)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七年级数学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学期的教学,要使学生学会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及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二、学生基本情况根据分班考试的情况来分析学生的数学成绩并不理想,总体的水平一般,尖子生少、低分的学生较多。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厌学情况严重,纪律涣散,意志力薄弱,学习欠缺勤奋,学习的自觉性不高。

三、教学目标要求期中授完第九章,期末授完下册全册。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

把教学六认真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

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4、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6、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提问照顾好好、中、差三类学生,使他们都等到发展。

7、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8、站在系统的高度,使知识构筑在一个系统,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八方联系,浑然一体,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二)一、指导思想二、教学常规这学期我将积极学习,平时备好课,上好课,向____分钟要质量。

坚持学案的实用性设计,并积极地使用电子白板使学生更加形象化的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数学活动—数学课中的杠杆原理》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数学活动—数学课中的杠杆原理》

a
b
实验数据: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a
支点到两端的 距离(单位: 厘米) 棋子的个数 (单位:枚)
b
a
b
a
b
a
b …... ......
规律:左端硬币的个数 X a =右端棋子的个数 a = 右端棋子的重量 X b (左边物体的重量)X(支点到物体最右边点的距离) =(右边物体的重量)X(支点到物体最左边点的距离)
x
L-x
解:设支点到一枚硬币一端的距离为x,则 支点到另一端的距离为(L-x):
. x n( L x ) 1 x nx nL nL x 1 n
支点到一枚硬币一端 的距离
nL 为: 1 n

四、实际应用 链接生活
小明和小红到公园玩跷跷板(支 点在中点)游戏,可是他们俩坐在跷 板上怎么也平衡不了。现在知道小明 的体重是30千克,小红的体重是27千 克,跷板长3.8米。你能帮他俩解决 这个问题吗? 如果是支点可移动式跷板, 还有其它解决方法吗?
阿基米德是怎么撬动地球的?
因为,地球的重量X支点到地球的距离
=阿基米德所用的力X支点到阿基米德的距离。
所以,如果可以在太 空中放一个支点,使支点 到地球的距离较近,到阿 基米德的距离足够远,阿 基米德就可以轻松的撬动 地球。
三 、应用规律,深化主题
如果直尺一端放一枚硬币,另一端 放n枚硬币,支点应在直尺的哪个位置 设直尺长为L,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说:
“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 杠杆我就可以撬动地球。” 21 地球约重 :6 10 吨 阿基米德怎么能撬动这么重的地球呢?
? ? ?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精选14篇)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精选14篇)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精选14篇)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第1篇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的第一课时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空间与图形”所要研究的基本问题,这些内容学生在前两个学段已经有所接触,本章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首先研究相交的两条直线,这是后面学习垂直相交的必要基础也为后面学面直角坐标系奠定基石,因此本节课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3、教学的重点、难点:重点: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的性质和应用。

难点:理解对顶角性质的探索(确定重难点的依据:本节的学习目的是研究两条相交直线产生的四个角的关系,因此将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性质以及应用作为本节的重点。

同学们刚刚开始接触几何,对推理说理不习惯也不熟悉,所以将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作为难点。

)4、教学目标:A: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能在图形中辨认.(2).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和它的推证过程(3).会用对顶角的性质进行有关的简单推理和计算.B: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猜想、思考、交流、归纳、推理等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培养操作能力、动手能力。

(2).体会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思想方法.C: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1).感受图形中和谐美、对称美.(2).感受合作交流带来的成功感,树立自信心.(3).感受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使学生更加热爱数学二、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初步认识、对相交线和平行线有了直观的感性认识,且对互补和互余有了清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来学习邻补角和对顶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对新知识的应用充满好奇与期待.三、教法和学法:教法:叶圣陶先生倡导:解放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脑,解放学生的时间.根据这一思想及我校初一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我采取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学法:以学生分组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形式的探究式学习方法.四、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课件,剪刀,纸片,相交线模型2教学过程:设置以下六个环节环节一:情景屋(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动机)请学生欣赏观察图片,图片中有大桥上的钢梁和钢索,窗户的窗格都给我们以相交线平行线的形象,让学生感受到相交线平行线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由此产生研究它们了解它们的兴趣和欲望,适时的给出本章课题:相交线和平行线环节二:问题苑(合作交流,解释发现)通过一些问题的设置,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具体操作:(1):动手尝试:剪纸片,感知剪刀所形成的角在剪纸过程中的变化(2):给出问题,由剪刀这个实物抽象出几何模型——两条直线相交。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完整版)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完整版)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完整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有理数;第二章整式的加减;第三章几何图形初步;第四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本册教材主要让学生掌握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以及几何图形的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主动性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以及几何图形的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以及几何图形的知识。

2.教学难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整式的加减运算以及几何图形的性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引入本节课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讲解温度、身高等概念,引出有理数的概念。

2.呈现(15分钟)讲解有理数的定义、性质以及运算规则。

通过示例演示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动手操作,巩固知识点。

3.操练(15分钟)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难度可分为基础、提高、挑战三个层次,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活动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活动

_____________
与小组成员合作,制作 一面五星红旗
2.你都掌握了这节课所学 5.对学习小组说一句
的内容了吗?(填:完全 话
、差不多、没有掌握)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6.老师我想对你说:
还有什么困惑?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纽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巴黎
雅加达
南宁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执教者:天桃实验学校中学部 莫莉薇
试折一一试折,,量你一能量利,用你发能现 的特发现点五把角五星角中星的画“出秘来密吗”?吗?
36º
72º
O
请把你所画的五角星剪下来, 看看你能达到哪个级别?
能直接剪下来(10刀) 能用尽量少的刀数剪下来
一刀就能剪下来
你能在不事先画好五角星 的情况下,用纸直接剪出一颗 五角星吗?
(猜想) 猜想五角星特点
(验证)
通过折叠和测量验证、发现特点 (应用)
利用特点画出五角星 (创新)
利用对称,结合特点直接剪出五角星
数学学习反思卡
1.学习内容:
4.对自己说一句话: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5课数学活动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5课数学活动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5课数学活动教
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用字母、运算符号表示简单问题的规律,并能验证所探索的规律。

(2)能综合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通过验算验证规律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归纳、分析、猜想、抽象、类比、转化等思维方法,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实际问题中规律的探索,体验“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辩证思想,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对数学的学习热情。

2学情分析
从学生学习的心理基础和认知特点来看,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已经具备了一些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但由于初一学生年纪小缺少生活经验,有些规律、数量关系比较隐蔽,因此在解决问题时有一定的障碍。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实际问题中蕴涵的关系和规律。

教学难点:用字母、符号表示一般规律。

4教学过程
4.1探究规律
教学活动
1【导入】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课堂互动游戏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课堂互动游戏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课堂互动游戏教案随着教育观念的改变和学生需求的变化,以及现代技术的不断进步,课堂教学方式也不可避免的发生着变化。

课堂互动游戏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中,课堂互动游戏的运用是非常频繁的,且在不同的章节中采用不同的游戏形式,以便更好地呈现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我们来说一下第一章“有理数”。

这一章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们容易出现一些概念上的混淆,难以真正掌握其中的内容。

老师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充分地呈现知识点,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

比如,老师可以设置一个“数轴大冒险”的游戏,游戏中有不同的数字,学生需要根据题目设定的条件,把数字按照大小设置在数轴上,最终通过游戏来练习数轴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第四章“线形方程组”中也采用了类似的游戏方式进行教学。

老师可以设计一个“寻宝游戏”,让学生通过破译方程组的条件,找到宝藏的位置。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方程组的概念,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第六章“比例与单位换算”中,老师也可以利用游戏方式来进行教学。

比如,老师可以创造一个“计量小能手”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单位的换算操作,在寓教于乐中掌握知识。

课堂互动游戏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游戏可以起到提高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作用,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快速有效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使用课堂互动游戏教学的方式,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教学的手段,更是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式。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版)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版)

七上数学教案第一章有理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通过生活实例,了解学习有理数的必要性.②理解并掌握数轴、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等有关概念.③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章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生活实例引入新课,通过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有理数的运算.这一章的主要学习目标都可以归结到有理数的运算上,比如有理数的有关概念---数轴、相反数、绝对值,运算法则,运算律,近似数等内容的学习,直接目标都是落实到有理数的运算上.难点:负数概念的建立,绝对值意义,有理数法则的理解.课时分配内容课时1.1 正数和负数 11.2 有理数 4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5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41.5 有理数的乘方 4单元复习与验收 2教学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从实际问题(即联系实际生活的典型例子)引入,让学生参与数学活动,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大胆尝试的过程中,使学生自觉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自得知识,自觅规律.1.在进行有理数的有关概念的教学时:(1)注意从实际问题引入,使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如:从温度与海拔高度引入负数,从而得出有理数的概念;借助温度引出数轴,建立数(有理数)与形(数轴上的点)之间的联系.(2)注意借助数轴的直观性讲述相反数、绝对值,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体现代数的特点,•使学生对概念的认识能更深一步,并为今后学习整式、方程打下基础.2.讲解有理数运算时,有理数加法及乘法法则的导出借助数轴会更直观更形象更易于学生理解,法则要着重强调符号的确定,在此基础上注意绝对值的运算,提高学生计算准确率.1.1 正数和负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正数与负数的引入是实际生活的需要.②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③会用正负数表示互为相反意义的量.2.过程与方法通过正负数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训练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师生共同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会运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理解0•的含义.难点:负数的引入和理解.教与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展示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由同学感受高于水平面和低于水平面的不同情况.(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举出一些生活中常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温度是零上7℃和零下5℃,买进90张课桌与卖出80张课桌,汽车向东50米和向西120米等.想一想以上都是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你能用小学算术中的数来表示出每一对量吗?你能再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该如何表示它们呢?2.为了用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如零上温度,前进、收入、上升、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把与它相反的量,如零下温度、后退、支出、下降、低于等规定为负的,正的量用算述里学过的数表示,负的量用学过的数前面加上“-”(读作负)号来表示(零除外).活动每组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一位同学任意说出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由其他同学用正负数表示.讨论什么样的数是负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0是正数还是负数?•【总结】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在正数前面加“-”号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例1 举出几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分别用正、负数表示.【提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有“上升”与“下降”,“前”与“后”、“高于”与“低于”、“得到”与“失去”、“收入”与“支出”等.【点评】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旨在考查学生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量的能力.例2 在某次乒乓球检测中,一只乒乓球超过标准质量0.02克记作+0.02克,•那么-0.03克表示什么?【答案】表示比标准质量低0.03克.例 3 2001年美国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减少 6.4%可记为-6.4% ,中国增长7.5%可记为+7.5% .备选例题(2004·山东淄博)某项科学研究以45分钟为1个时间单位,•并记为每天上午10时为0,10时以前记为负,10时以后记为正.例如,9:15记为-1,10:45记为1等等.依此类推,上升7:45应记为() A.3 B.-3 C.-2.5 D.-7.45【点拨】读懂题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7:45与10相差135分钟.【答案】 B(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为了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引进了负数.正数就是我们过去学过(除零外)的数,在正数前加上“-”号就是负数,不能说“有正号的数是正数,有负号的数是负数”.另外,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1.填空-1,2,-3,4,-5, 6 , -7 , -8 …第81个数是–81 ,第2005个数是–2005 .【提示】通过观察可见,数字绝对值的排列是按由小到大的顺序,符号是负正相间,第奇数个数为负,第偶数个数为正.【点评】本题属于找规律问题,从绝对值和符号两方面考虑. 2.表1-1-1是小张同学一周中简记储蓄罐中钱的进出情况表(存入记为“+”):表1-1-1星期日一二三四五六(元)+16 +5.0 -1.2 -2.1 -0.9 +10 -2.6(1)本周小张一共用掉了多少钱?存进了多少钱?【答案】 6.8元,31元.(2)储蓄罐中的钱与原来多了还是少了?【答案】多了.(3)如果不用正、负数的方法记账,你还可以怎样记账?比较各种记账的优劣.【答案】用文字说明,但前者更简洁.3.数学游戏:4个同学站成一排,从左到右每个人编上号:1,2,3,4.用“+”表示“站”,“-”(负号)表示“蹲”.(1)由一个同学大声喊:+1,-2,-3,+4,则第1、第4个同学站,第2、第3个同学蹲,并保持这个姿势,然后再大声喊:-1,-2,+3,+4,如果第2、第4个同学中有改变姿势的,则表示输了,作小小的“惩罚”;(2)增加游戏难度,把4个同学顺序调整一下,但每个人记作自己原来的编号,再重复1.的游戏;(3)这不仅仅是游戏哟!在电脑中,•所有“命令”或“数据”都是用有理数(特别是二进制数)表示的.例如,没有特别的“翻译”程序,电脑就不明白你给屏幕上的卡通人下的是“站”还是“蹲”的命令,这时,就可输入正负数以区别不同的姿势.(五)课堂跟踪反馈夯实基础1.填空题(1)如果节约用水30吨记为+30吨,那么浪费20吨记为-20 吨.(2)如果4年后记作+4,那么8年前记作 -8 .(3)如果运出货物7吨记作-7吨,那么+100吨表示运进货物100吨.(4)一年内,小亮体重增加了3kg,记作+3,小阳体重减少了2 kg,则小阳增长了 2kg .2.中午12时,水位低于标准水位0.5米,记作-0.5米,下午1时,•水位上涨了1米,下午5时,水位又上涨了0.5米.(1)用正数或负数记录下午1时和下午5时的水位;(2)下午5时的水位比中午12时水位高多少?【答案】(1)下午1时,水位0.5米;下午5时,水位-1米(2)0.5+1=1.5(米)提升能力3.粮食每袋标准重量是50公斤,现测得甲、乙、丙三袋粮食重量如下:52公斤,49公斤,49.8公斤.如果超重部分用正数表示,请用正数和负数记录甲、乙、丙三袋粮食的超重数和不足数.【答案】 +2,-1,-0.2.4.有没有这样的有理数,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答案】有,是0.5.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15,-0.02,67,-171,4,-213,1.3,0,3.14,π【答案】正数:67,4,1.3,3.14,π;负数:-15,0.02,-1 71,-213开放探究6.同学聚会,约定在中午12点到会,早到的记为正,迟到的记为负,结果最早到的同学记为+3点,最迟到的同学记为-1.5点,•你知道他们分别是什么时候到的吗?最早到的同学比最迟到的同学早多少小时?【答案】最早的同学上午9点到,最迟的是下午1点半到,最早的比最迟的早到4.5个小时.7.新中考题(2004·玉林)冷库A的温度是-5℃,冷库B的温度是-15℃,•则温度高的是冷库A.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学生进入初中的第一节数学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节课-----负数的引入.课堂上我主要采用了体验探究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亲自操作的机会,使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对抽象的数学知识获取感性的认识,进而通过教师的引导加工总结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获得新知,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为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同时让学生体会到获取知识的方法,感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为学生今后获取新知以及探索和发现新知打下基础.1.2 有理数1.2.1 有理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有理数的意义.②能把有理数按要求分类.③了解0在有理数分类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经历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分类讨论的意识和能正确地进行分类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会把已知各数填入相应的数集图里.难点:掌握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教与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讨论交流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我们认识的数除了小学里所学的之外,还有另一类数,即负数.大家讨论一下,到目前为止,你已经认识了哪些类型的数.(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学生列举:3,5.7,-7,-9,-10,0,13,25,-356, -7.4,5.2…议一议你能说说这些数的特点吗?学生回答,并相互补充:有小学学过的整数、0、分数,也有负整数、负分数.说明:我们把所有的这些数统称为有理数.试一试你能对以上各种类型的数作出一张分类表吗?有理数说明:以上分类,若学生思考有困难,可加以引导:因为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所以有理数可分为整数和分数两大类,那么整数又包含那些数?分数呢?做一做以上按整数和分数来分,那可不可以按数的性质(正数、负数)来分呢,试一试.有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正分数零负整数负有理数负分数(3)数的集合把所有正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正数集合.试一试 试着归纳总结,什么是负数集合、整数集合、分数集合、有理数集合.(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例1 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 127,3.1416,0,2004,-85,-0.23456,10%,10.l ,0.67,-89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 整数集合 分数集合 【答案】例2 以下是两位同学的分类方法,你认为他们分类的结果正确吗?为什么?正数集合227,2004,10%,10.1,0.67,...负数集合-3.1416,-85,-0.23456,-89,...整数集合0,2004,-89,...分数集合127,-3.1416,-85,-0.23456,10%,10.1,0.67,...…………有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正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负分数有理数⎧⎪⎪⎪⎨⎪⎪⎪⎩正数整数分数负数零【答案】两者都错,前者丢掉了零,后者把正负数、整数、分数混为一谈,分类标准不清楚.【点评】以上是对各类有理数的特点及有理数的分类进行的训练,基础性强,需要重视例3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有(B)①0是最小的正整数②0是最小的有理数③0不是负数④0既是非正数,也是非负数A.1个B.2个C.3个D.4个例4 如果用字母表示一个数,那a可能是什么样的数,一定为正数吗?与你的伙伴交流一下你的看法.【答案】不一定,a可能是正数,可能是负数,也可能是0.【点评】此题开放性较强.要求学生能用分类的思想对a全面认识,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备选例题(2004·浙江温州)观察下列数,按某种规律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数,并说明你的理由.23,34,45,________,67,…你的理解是_________.【点拨】找出各项数的特点是本题关键所在,第一个数为23,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的分子,分母都加1所得的数.【答案】56(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提问:今天你获得了哪些知识?由学生自己小结,然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定义和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方法.我们要能正确地判断一个数属于哪一类,要特别注意“0”的含义.1.请你在图1-2-1的圈中填上适合的数,使得圈内的数依次为整数集、•有理数集、正数集、分数集、负数集.【答案】答案不唯一,如图1-2-2所示.2.有理数按正、负可分为⎧⎪⎨⎪⎩正有理数零负有理数-1250.4813按整数分,可分为⎧⎨⎩整数分数(1)你能自己再制定一个标准,对有理数进行另一种分类吗? (2)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对事物进行分类,请你举例说明. 【答案】 (1)如将有理数分成大于1的数,小于1的数,等于1的数.(2)例如对人按年龄可分为:婴儿、幼儿、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3.下面两个圈分别表示负数集和分数集,你能说出两个图的重叠部分表示什么数的集合呢?答案 负分数 (五)课堂跟踪反馈 夯实基础1.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大括号内: -7,0.125,12,-312,3,0,50%,-0.3 (1)整数集合{-7,3,0}(2)分数集合{0.125,12,-312,50%,-0.3} (3)负分数集合{-312,-0.3}(4)非负数集合{0.125,12,3,0,50%}分数集合负数集合(5)有理数集合{-7,0.125,12,-312,3,0,50%,-0.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整数就是自然数B.0不是自然数C.正数和负数统称为有理数D.0是整数而不是正数3.某商店出售的三种规格的面粉袋上写着(25±0.1)千克,(25±0.2•千克),(25±0.3)千克的字样,从中任意两袋,它们质量相差最大的是 0.6 千克.提升能力4.字母a可以表示数,在我们现在所学的范围内,你能否试着说明a可以表示什么样的数?【答案】a可以表示正整数,正分数,0,负整数或负分数.5.某校对初一新生的男生进行了引体向上的测试,以能做5个为标准,•超过的次数记为正数,不足的次数记为负数,其中10名男生的测试成绩如下:-2 -1 2 -1 3 0 -1 -2 1 0(1)这10名男生有百分之几达标(即达标率)?(2)这10名男生共做了多少个引体向上?【答案】(1)50%;(2)5×10-1=49(个)开放探究6.应用创新题若向东8米记作+8米,如果一个人从A地出发先走+12米,再走-15米,又走+18米,最后走-20米,你能判断这个人此时在何处吗?【答案】在A地西边5米处.7.新中考题(2004·内蒙古赤峰)我市2004年元月某一天的天气预报中,宁城县的最低温度是-22℃,克旗的最低温度是-26℃,这一天宁城县的最低气温比克旗的最低气温高(A)A.4℃ B.-4℃ C.8℃ D.-8℃(六)资料采撷原始的计算工具计算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活动,人类初期的计算主要是计数.最早用来帮助计数的工具是人类的四肢(手、脚、手指、脚趾)或身边的小石头、贝壳、绳子等.中国有句古话叫“屈指可数”,说明人们常用手指来计算简单的数.在美国纽约的博物馆里,珍藏着一件从秘鲁出土的古代文物,名叫“基普”,意即打了绳结的绳子.基普是古人用来计数和记事的.传说公元前6世纪,•波斯国王在一次征战中曾命令一支部队守桥,他把一条打了结的皮带交给留守将士,要他们每守一天解开一个结,一直守到皮带上的结全部解完了才准撤退.在没有文字的我国古代,人们用在绳子上打结的方法来计数和记事.一件事打一个结,大事打个大结,小事打个小结,办完了一件事就解掉一个结.古人不仅用绳结计数,而且还使用小石子等其他工具来计数.例如,他们饲养的羊,早晨放牧到草地里,晚上必须圈到栅栏里.这样,早晨从栅栏里放出来的时候,出来一只就往罐子里扔一块小石子;傍晚羊进栅栏时,进去一只就从罐子里拿出一块小石子.如果石子全部拿光了,就说明羊全部进圈了;如果罐子里还剩下石子,说明有羊丢失了,必须立刻寻找.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我主要采用了探究式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方法的基础上去思考问题,探寻结果.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通过学生的讨论,抽象的问题简单化.另外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回答中受到启发,有方法型的,有技巧型的.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深刻体会到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1.2.2 数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数轴三要素,能正确画出数轴.②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数.2.过程与方法①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逐步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②结合本节内容,对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重要思想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形成数学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服务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数轴的概念.难点:从直观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而建立数轴概念.教与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展示在一条东西方向的马路上,有一个学校,学校东50m 和西150m•处分别有一个书店和一个超市,学校西100m和160m处分别有一个邮局和医院,分别用A、B、C、D表示书店、超市、邮局、医院,你会画图表示这一情境吗?(学生画图)(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师:对照大家画的图,为了使表达更清楚,我们把0•左右两边的数分别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即用一直线上的点把正数、负数、0都表示出来.•也就是本节内容──数轴.点拨(1)引导学生学会画数轴.第一步:画直线定原点第二步:规定从原点向右的方向为正(左边为负方向)第三步:选择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据情况而定)第四步:拿出教学温度计,由学生观察温度计的结构和数轴的结构是否有共同之处.对比思考:原点相当于什么;正方向与什么一致;单位长度又是什么?(2)有了以上基础,我们可以来试着定义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做一做 学生自己练习画出数轴.试一试:你能利用你自己画的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数4,1.5,-3,-72,0吗?讨论 若a 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在原点的什么位置上?与原点相距多少个单位长度;表示-a 的点在原点的什么位置上?•与原点又相距了多少个长度单位?小结 整数能在数轴上都找到点吗?分数呢?可见,所有的__________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___________•都在原点的左边,______________都在原点的右边.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例1 下列所画数轴对不对?如果不对,指出错在哪里.①4②-1021③④0⑤-101⑥0-3【答案】 ①错.没有原点 ②错.没有正方向 ③正确 ④错.没有单位长度 ⑤错.单位长度不统一 ⑥正确 ⑦错.正方向标错例2 试一试:用你画的数轴上的点表示4,1.5,-3,-73,0 【答案】图中A点表示4,B点表示1.5,C点表示-3,D点表示-73,E点表示0.例3 如果a 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在原点的什么位置上?•表示-a 的点在原点的什么位置上呢?【提示】 由数轴上数的特点不准得到,正数都在原点的右边,负数都在原点左边.【答案】 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在数轴上找个点与它对应,原点右边的点表示正数,原点左边的点表示负数.【点评】 数与数轴上的点结合,这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数形结合.例4 下列语句:①数轴上的点又能表示整数;②数轴是一条直线;•③数轴上的一个点只能表示一个数;④数轴上找不到既不表示正数,又不表示负数的点;⑤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都是有理数.正确的说法有(B)⑦-1-2021-1-45EDC BAA.1个B.2个C.3个D.4个【提示】题中,结合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特点,可见①中错误的;②、③是正确的;④中可以含有0,•⑤中应该是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在数轴上找出对应的点,但并不是数轴上的点都表示有理数.例5 (1)与原点的距离为2.5个单位的点有两个,它们分别表示有理数 2.5 •和-2.5 .(2)一个蜗牛从原点开始,先向左爬了4个单位,再向右爬了7•个单位到达终点,那么终点表示的数是+3 .例6 在数轴上表示-212和123,并根据数轴指出所有大于-212而小于123的整数.【答案】 -2,-1,0,1【点评】本题反映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例7 数轴上表示整数的点称为整点,某数轴的单位长度是1cm,若这个数轴上随意画出一条长2000cm的线段AB,则线段AB盖住的整点是(C)A.1998或1999 B.1999或2000C.2000或2001 D.2001或2002【提示】分两种情况分析:(1)当线段AB的起点是整点时,•终点也落在整点上,那就盖住2001个整点;(2)是当线段AB的起点不是整点时,•终点也不落在整点上,那么线段AB盖住了2000个整点.【点评】本题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探索和实践能力.备选例题(2004·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数轴上,离原点距离等于3的数是________.【点拨】 不要忽视在原点的左右两边.【答案】 ±3(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数轴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它使数和直线上的点建立了对立关系.它揭示了数和形的内在联系,为我们今后进一步研究问题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想.大家要掌握数轴的三要素,正确画出数轴.提醒大家,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相关点来表示,但反过来并不成立,即数轴上的点并不都表示有理数.一条直线的流水线上,依次有5个卡通人,•它们站立的位置在数轴上依次用点M 1、M 2、M 3、M 4、M 5表示,如图:(1)点M 4和M 2所表示的有理数是什么?(2)点M 3和M 5两点间的距离为多少?(3)怎样将点M 3移动,使它先达到M 2,再达到M 5,请用文字说明;(4)若原点是一休息游乐所,那5个卡通人到游乐所休息的总路程为多少?【答案】 (1)M 4表示2,M 2表示3;(2)相距7个单位长度;(3)先向左移动1个单位,再向右移动8个单位长度;(4)17个单5M 4M 3M 2M 1位长度.(五)课堂跟踪反馈夯实基础1.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从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2.P从数轴上原点开始,向右移动2个单位,再向左移5个单位长度,此时P点所表示的数是 -3 .3.把数轴上表示2的点移动5个单位后,所得的对应点表示的数是(C)A.7 B.-3 C.7或-3 D.不能确定4.在数轴上,原点及原点左边的点所表示的数是(D)A.正数 B.负数 C.不是负数 D.不是正数 5.数轴上表示5和-5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是 5 ,但它们分别在原点的两边.提升能力6. 1 是最小的正整数,0 是最小的非负数,0 是最大的非正数.7.与原点距离为 3.5个单位长度的点有 2 个,它们分别是3.5 和-3.5 .8.画一条数轴,并把下列数表示在数轴上:+2,-3,0.5,0,-4.5,4,313【答案】略开放探究9.在数轴上与-1相距3个单位长度的点有 2 个,为-4或2 ;长为3个单位长度的木条放在数轴上,最多能覆盖 4 个整数点.10.新中考题(2004·南京)下列四个数中,在-2到0之间的数是(A)A.-1 B.1 C.-3 D.3教学反思:这节课的学习,我主要采用了体验探究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亲自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知识、方法去探索与发现等式的性质,使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对抽象的数学定理获取感性的认识,进而通过教师的引导加工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获得新知,使学生的学习变为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同时让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思想和方法,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为学生今后获取知识以及探索和发现打下基础。

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二篇)

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二篇)

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本学期我担任初一(4)、(7)两个班的数学教学,由于学生刚由小学升入初中,好多的习惯还不规范,导致学习水平参差不齐,为了能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特制定教学计划如下:一、本学期学情分析:本学期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知识的综合性也较强,教材为学生动手操作,归纳猜想提供了可能。

观察、思考、实验、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能更好地自主学习。

因此对每一章的教学都要体现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要求老师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学第一周我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中发现少部分学生基础还可以,而大部分学生基础和能力比较差.所以一定要想方设法,鼓励他们增强信心,改变现状。

在扎实基础上提高他们解题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二、教学计划:(一)掌握学生心理特征,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学生由小学进入中学,心理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开始要求“独立自主”,但学生环境的更换并不等于他们已经具备了中学生的诸多能力。

因此对学习道路上的困难估计不足。

鉴于这些心理特征,教师必须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目的地时时地向学生介绍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要想办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离开数学知识将无法进行。

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直接兴趣,数学第一章内容的正确把握能较好地做到这些。

(二)努力提高课堂____分钟效率(1)在教师这方面,首先做到要通读教材,驾奴教材,认真备课,认真备学生,认真备教法,对所讲知识的每一环节的过渡都要精心设计。

给学生出示的问题也要有层次,有梯度,哪些是独立完成的,哪些是小组合作完成的,知识的达标程度教师更要掌握。

同时作业也要分层次进行,使优生吃饱,差生吃好。

(2)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初一的数学是培养学生运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30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30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30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30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篇1一、情况分析1、学生情况:从上学期的教学观察与测试结果看,这班学生的学习态度较端正,学习积极性不高,跟不上教学进度的多。

自主、合作、探究的风气尚未形成。

勤思好问的少。

为此新学期的数学教学要积极尝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品质,努力提高综合成绩,尽量缩小与其他三个班级的差距。

2、教材情况:本学期是本年级学生初中学习阶段的第二学期。

新授课程主要有相交线与平行线、平面直角坐标系、三角形、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现行教材、教学大纲要求学生从身边的实际问题出发,乘坐“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之舟,去探索、发现数学的奥妙,用学到的本领去解决“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展探索”等不同层次的问题。

教师在灵活选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应适度引用新例,把初中数学各单元的知识明晰化、条理化、规律化,激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习兴趣和习惯品质。

二、目标要求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积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数学问题,要鼓励学生去探索、发现数学的奥妙,用学到的本领去解决“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展探索”等不同层次的问题。

教学中既要注意知识的覆盖面,关注中考的重点、热点和难点,又要突出数学知识在社会、科技中的运用,让学生在学习、练习中熟记知识要点、考试内容,掌握应试技巧和数学思想方法,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

在期末考试中力争生均分70分左右,合格率60%以上。

三.教学措施1.认真钻研教材,积极捕捉课改信息,尽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品质。

2.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与学生沟通,搞好师生关系。

3.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难点,训练考点、热点,强化记忆,形成能力,提高成绩。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34篇)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34篇)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34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精选34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篇1一、学情分析:本学期我将担任七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

通过上学期的教学,学生的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的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也得到初步提升,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特别是抽象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从上学期的教学中,发现有以下问题:部分学生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学生课外自主拓展知识的能力几乎没有,很少有学生具有课外阅读相关数学书籍的习惯,没有形成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不能自行拓展与加深自己的知识面。

本学期将继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进行探索与发现,以自身的体验获取知识与技能;努力实现基础性与现代性的统一,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操作运算,扩展思路。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六章,第5章:相交线和平行线;第6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第7章:三角形;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9章:不等式和不等式组;,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整个教材体现了如下特点1.现代性——更新知识载体,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引入信息技术。

2.实践性——联系社会实际,贴近生活实际。

3.探究性——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机会,获取知识技能。

4.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

5.趣味性——文字通俗,形式活泼,图文并茂,趣味直观。

三、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学平行线的有关知识,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画法,学会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的解法,能够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

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几何作图能力。

过程方法目标:学会观察和分析几何图形,发现图形的特征和图形之间存在的关联,学会总结规律。

初步建立方程思想,学会使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及数量之间的关系。

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人教版(12篇)

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人教版(12篇)

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人教版(12篇)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人教版(12篇)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那么关于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人教版,仅供参考。

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人教版篇1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教师首先要理解探究教学过程,目的不仅是为了使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交给学生一些探究程序和常见的具体方法。

通过他们去理解、掌握、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进而启迪和开发学生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期教学,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素质,能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形成扎实的数学基本功,为今后继续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培养一批数学尖子,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不及格人数较少。

形成良好学风。

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

使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

三、内容分析本学期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知识的综合性也较强,教材为学生动手操作,归纳猜想提供了可能。

观察、思考、实验、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能更好地自主学习。

因此对每一章的教学都要体现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要求老师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情分析本届少部分学生基础还可以,而大部分学生基础和能力比较差.所以一定要想方设法,鼓励他们增强信心,改变现状。

在扎实基础上提高他们解题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五、具体措施:1、做好培优扶困教案,课前充分备好课。

2、在课堂教学中特别要体现出培扶,分层次教育。

3、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4、大胆地深度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数学活动公开课优质课课件教案视频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数学活动公开课优质课课件教案视频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数学活动公开课优质课课件教案视频数学活动课:《简单多面体欧拉公式的探究》教学设计数学活动课:《简单多面体欧拉公式的探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设计(1)认知目标:理解多面体的相关概念,在探索欧拉公式的过程中经历猜测、检验、分析检验结果、检验等活动。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对多面体的观察,使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目标: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活动是充满探索和创造的。

使学生获得一次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怕困难的顽强精神。

二.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简单多面体欧拉公式的探究》是初一上数学活动课中一节课外活动课,是初中新课程改革中的新增内容,目的是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学生自主进行数学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新知的能力。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动手,利用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亲自体会探究简单多面体的面数、顶点数及棱数之间的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体会“观察——猜想——验证”的数学活动过程,提高学生的观察、操作、推理、交流合作的能力。

2.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欧拉公式的实验探究。

解决办法: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探索,搞懂欧拉公式的发现过程。

难点:多面体的概念,欧拉公式的发现过程。

解决办法:相互讨论,大胆探索。

教学用具:实物模型,多媒体教学课件三.教学对象分析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的活动过程。

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教师适当启发。

从认知特点来说,初中生好奇心强,好学,想象力丰富。

他们有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他们希望自己的探索能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彰显。

因此,在学习方法上,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采取让学生自己观察、大胆猜测、动手操作、小组讨论交流、利用课件和网络资源自主探索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教师在教学中起着启蒙作用,是学生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活动》精品课件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活动》精品课件

①从第二个图形起,与前一图形比,每增加一个 三角形,就增加2根火柴棍.
三角形个数 1 2
3
4… n
火柴棍根数 3 3+2 3+2×2 3+2×3 … 3+2(n-1)
表达形式: 3+2(n-1)=2n+1.
②从第一个图形起,火柴棍根数等于所含三角 形个数乘3再减去重复的火柴棍根数. 三角形个数 1 2 3 4 … n 火柴棍根数 1×3 2×3-1 3×3-2 4×3-3 … 3n-(n-1)
123 4 5 6
框中的9个数之和与方 7 8 9 10 11 12 13
框正中心的数有什么 14 15 16 17 18 19 20 关系?
带阴影的方框中 21 22 23 24 25 26 27
9个数之和是99,是 28 29 30 31
正中心数11的9倍.
(2)如果将带阴 影的方框移至如图的
12 14 16 28 30 32 44 46 48
九数和为9c,且两斜对角线上的数的和相等.
课堂小结 表达形式:2n+1.
12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带阴影的方框中9 个数之和是正中心数 的9倍.
数学活动
R·七年级上册
新课导入
本节课我们将通过两个数学活动体验如 何将本章所学的“整式加减”的相关知识应 用于生产、生活实际之中.
(1)用整式和整式的加减运算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 量关系.
(2)体会从特殊到一般,从个体到整体来观察、分 析问题的方法,尝试从不同角度探究问题,提升应 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数学活动-市赛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数学活动-市赛

《神奇的幻方》教学设计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杨乾林现代数学教学论指出,教学必须在学生自主探索,经验归纳的基础上获得,教学中必须展现思维的过程性。

通过自主学习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通过师生互动引出问题,经学生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利用相关知识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数学的拓展应用价值。

以问题为载体,以研究为主线.课前:学生查阅收集整理幻方背景知识。

【教学流程】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延续情境;自主学习—探索新知,自学检测;教师导学—提高认识;课堂练习—巩固新知;课后拓展—提升能力;归纳小结、布置作业.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2分钟)(1)运用传说故事,引出问题:公元前三千多年,有条洛河经常发大水,大禹久治不愈,但他始终没有放弃,他的诚意感动了上苍,上苍就派一只神龟来帮他,龟背上有张象征吉祥的神奇图案。

根据这幅图案,大禹治好了洛水。

这幅图就是传说中的“洛书”.并让学生观察观察龟背上的图案点数组成的是什么呢像这样方格叫做九宫格,也就是我们本节课研究的幻方。

(展示示课题)【设计意图】:情境创设简洁、新颖、高效、激趣,具有古典意义,有启发性、有激励性,一方面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使之较快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另一方面不失时机加深学生的探索及发现热情。

(2)出示目标:用多媒体显示知识技能目标,学生齐读,让学生领悟理解(①发现幻方的数字规律并归纳幻方的定义;②探究三阶幻方数字间的规律;③掌握幻方的填法,会填三阶幻方)【设计意图】:让学生清楚要获得什么,学到什么程度,使教学具有可操作性可检测性。

二、探究发现(8分钟)学是一堂课的重点和归宿,是教师点拨的基础和依据,要充分暴露学情,实现以学定教。

“学”的内涵是指学生通过信息输入,情意刺激,促使自我知识、情意的内化重构,驱使自己由现有发展区向最近发展区挺靠的过程。

“学”的外延在本课题中是指促进学生自我内化建构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在本环节采用学生自主探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从中可以发现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 初中数学 第七年上册 第二章活动课
通化市十三中 姜杨
整式的加减馆 有理数馆
规 律 探 索 馆
一元一次方程馆
图形馆
小组交流,准备入园
把学案中自己的问题提出来吧!
规 律 探 索 馆
回答问题,领取门票
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
0,3,8,15,24, 35 ,48, 63 ,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 •••




••• •
n=4
S=12
• • • ••






• • • ••
n=5
S=16
••••••
3、瓷砖拼图
如图拼接瓷砖,如果用了n块灰色瓷砖, 需要多少块白瓷砖?
白瓷砖块数
• • • 4n+2
n块灰色瓷砖
•••
4.如图,是2007年10月份的日历表,如图那样,用一个 圈竖着圈住3个数,当你任意圈出一竖列上相邻的三个
课件说明:小组的才艺表演—青蛙跳水 返回
某校小食堂餐厅为长方形, 要安排70人同时就餐,请设计 一种桌椅摆放方案,使没有剩余桌椅 (要求选用下列图中摆放方式)。请 画出你满意的设计图。
返回
数时,发现这三个数的和不可能是( D )
(A)72 (B)60 (C)27 (D)40
5、在排成每行七天的日历表中,如果某月的 10日是星期五,月里下面哪个日期是星期五六 ( CA )
A、4日 B、15日 C、24日 D、30日
6、如图,在排成每行七天的日历表中取下一个
3×3的方块。若所有日期之和为 128196 ,则n的
用火柴棒按下图的方式搭三角形

三角
形(个) 1 2 3 4 5
6
7…n
火柴 棍(根)
没 日历自述:同学们,对于我的面孔,你们应该 不陌生吧 ,在平时你们经常在我身上看看、找
有 找。今天,我要考考大家:我身上到底有哪些 规 特点?请你们把它都找出来,比一比,看谁找
得又快又多又对!
矩,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值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

A. 15
B.11
C. 21
D.24
n
课件说明:点击图片,选择习题。
1、做巩固性学案。 2、预习下节学案
整式的加减馆 有理数馆
规 律 探 索 馆
一元一次方程馆
图形馆
将连续的奇数1,3,5,7,9,…排列成如图所示数表: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31 33 35 37 39 41 43 45 47 49 51 53 55 57 59 61 63

1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没日 一 二三 四 五 六 有 规 矩, 不 成 方 从日历中任意框出3×3九个数,这9个数之 圆 和可能为153吗?如果可能,请问这九个日
(1)十字框中的五个数的和与中间数23有什么关系?
(2)设中间数为a,用代数式表示十字框中的五个数之和;
(3)若将十字框上、下、左、右平移,可框住另外五个
数,这五个数还有(2)中规律吗?
(4)十字框中五个数之和能等于 12500150 吗?
返回
若能,请写出这五个数;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规 律 探 索 馆
期分别是几号?如果不可能,请说明理由.
方法归纳:
特殊入手
探 索
知识归纳:
数字问题、 图形问题、 日历问题。
一般结论
个例验证
观察思考分析交流
大家都来猜一猜
1、观察下列各式: 1 ×3=2²-1 2 ×4=3²-1 3 × 5=4²-1 4×6=5²-1 …… 10× 12=11²-1….. 将你猜到的规律用只含有一个字母n的式子表
示出来:n×(n+2) =(n+1)² -1
2、下列各个图形中都是若干个棋子围成的正方形 图案,图案的每条边(包括两个顶点)上都有n(n > 2)个棋子,每个图案的棋子总数为s,按下图 的排列规律推断s 与 n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式子
来表示 4n-4
• ••
••


••
• ••
n=2 n=3 S=4 S=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