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心时代 读后感
轴心时代理解
轴心时代理解
在历史上,有一段被称为“轴心时代”的时期,它是指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之间的一段时间,也被称为“古代文明的世纪”。
这个时期的重要特征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文明中心都出现在了欧亚大陆上。
在这个时期,有着许多重要的事件和人物,例如古希腊的雅典文化、印度的佛教和婆罗门教、中国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等等。
这个时期之所以被称为“轴心时代”,是因为它代表了整个人类历史上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的出现,这种新的文明形态以精神文化为中心,它改变了人们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方式,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重视人的内在精神世界,并认为它对于人的生活、行为和社会秩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这种思想表现在各种文化中,例如古希腊哲学家对于人类自由意志的探讨、中国儒家对于“仁爱”和“礼教”的强调等等。
总的来说,轴心时代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它代表了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的出现,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 -。
人类史的三个轴心时代:道德、物质、精神
我们来看看道德轴心时代。这个时代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们开始意 识到道德规范和伦理价值的重要性。在这个阶段,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 开始思考人类的本质和行为准则。他们提出了许多重要的道德观念,如孔子提 出的仁爱、义理,以及苏格拉底强调的正义和美德。这些观念对后世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动了人类社会的物质进步,但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和道德困境。在这个时期,哲 学家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以及弗洛伊德对人类精神层面的探索,都为人类的发 展提供了新的思考维度。
现代轴心时代,人类社会开始重视精神层面的发展。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和科技的普及,人们开 始反思物质追求所带来的问题,并寻求精神层面的满足。这个时期,存在主义、现象学和后现代 主义等哲学思潮兴起,它们强调个体存在和意义,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宗教、文 化和艺术的多元交融也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
在这三个轴心时代的演变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然而, 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我们也必须面对许多挑战和问题,如道德伦理的冲突、 物质欲望的满足、精神空虚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思考这三个 轴心时代的内涵和意义,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人类史的三个轴心时代:道 德、物质、精神》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和思考框架,帮助我们 更好地理解人类历史的演进和发展。
《人类史的三个轴心时代:道德、物质、精神》这本书通过精彩摘录的形式, 展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三个关键节点。通过深入了解这三个轴心时代的内涵和 意义,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发展,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有益的 启示和借鉴。
阅读感受
《人类史的三个轴心时代:道德、物质、精神》读后感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人类文明的发展如同一条曲折的河流,不断向前流淌, 不断演变。在这条河流中,有三个重要的“轴心时代”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它们分别是道德轴心时代、物质轴心时代和精神轴心时代。这三个时代的发展, 如同三股巨大的力量,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前进。
轴心时代读后感
轴心时代读后感《轴心时代》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古代中国、古希腊、古印度和古以色列等文明在公元前500年左右的时间里,几乎同时经历了文明发展的关键时刻,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奇迹。
书中详细描绘了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文化氛围以及各个文明的特点和优缺点,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这一时期的历史和文化。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一时期文明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每个文明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贡献,同时也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困难。
例如,古希腊文明注重理性思考和哲学探究,其思想深刻而富有启发性;古印度文明则强调内心的平静和超越,其智慧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心灵;而古中国文明则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道德和政治体系,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不可估量。
作者通过对这一时期历史的深入挖掘和比较分析,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各个文明的优缺点以及其相互影响。
作者认为,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作者还强调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包容性,认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
我认为,《轴心时代》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其全面而深刻地分析了这一时期的历史和文化,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这一时期的人类文明。
同时,作者的思想也很有启发性,让我们重新审视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走向。
这本书所传递的信息和思想对于当今社会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首先,它强调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包容性,让我们更加尊重和理解其他文化和文明。
其次,它也提醒我们要保持批判精神和对历史的反思态度,不断反思我们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最后,它也鼓励我们要保持开放心态,积极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总之,《轴心时代》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它不仅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这一时期的历史和文化,也让我们重新审视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走向。
同时,它所传递的信息和思想也对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让我们更加尊重和理解其他文化和文明,保持批判精神和对历史的反思态度,积极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时代”与中国文化的实用理性
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时代”与中国文化的实用理性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时代”与中国文化的实用理性雅斯贝尔斯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9度上下,就是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
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
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在那个时代,古希腊、以色列、中国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
换句话说,这几个地方的人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同时也产生了宗教。
它们是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
而超越和突破的不同类型决定了今天西方、印度、中国、伊斯兰不同的文化形态。
如果我们根据雅斯贝尔斯的“文明轴心”学说,我们可以看到具有不同特点的几大文明:纯理性的西方文明,实用理性的中国文明和充满无节制想象的印度文明。
古希腊哲学理性主义的思想都是人类理性主义思维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和一个重要阶段,理性主义思维从此开始,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的哲学方式,哲学从此在追问世界本源的问题上沿着理性主义的方向不断前进。
人类最初的文化是宗教和神话。
而古希腊哲学就是从宗教思想中被解放出来的。
泰勒斯的自然主义哲学宣布了古代神话宇宙观的结束。
所以黑格尔说:“从泰勒斯起,我们才真正开始了我们的哲学史”。
亚里士多德及其古希腊哲学的发展自柏拉图开始到亚里士多德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即由自然哲学阶段转向形而上学阶段。
苏格拉底的理性学说,在柏拉图那里得到了完善和发展。
柏拉图运用他的理念论完成了对智者学派的批判的同时也高扬了理性的旗帜。
在“轴心时代”的人性中看中西文化
在“轴心时代”的人性中看中西文化转载标签:杂谈历史学专业研究生基础课教学网 2008-07-19 作者:王健雅斯贝斯(1883-1969),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他认为:公元前八至三世纪,在中国、印度和希腊等地出现了许多哲学家,他们对人类自身进行反省,其精神的潜力得以充分展开,为人类历史带来了一次突破性进展,他把这一时期称为“轴心时代”。
刘家和先生更是称这一时代人类进行的自身的系统的反省为人类精神觉醒!那么,以什么为标准来衡量人们是否达到精神觉醒呢?刘先生认为有三方面:(1)人类经过对人与自然或天的关系的反省,达到关于自身对外界限的自觉;(2)人类经过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反省,达到关于自身内部结构的自觉;(3)人类经过对以上两方面反省的概括,进而又对人的本质或人性的反省,达到关于自己的精神的自觉。
那么,我们就从这三个层次分别剖析中西文化在这些层面上的差异。
首先,看人类在对“人与自然或天的关系”的反省上。
不可否认,原始人制造工具,并不是出于改造自然地目的,而是出于适应、依赖甚至畏惧自然地心境,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为自然的改造者,也就是说,他们并未把自己当作一个独立于自然之外的个体,更深层次上讲,原始人并没有把自己在主客体的关系中抽象思辨出来的能力。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宗教信仰应运而生了!图腾是一个当时原始部落普遍存在的事物,也是当时那个年代信仰的萌芽。
从当今考古发现看,西方地区只要发现有原始人遗迹的地方,就会有图腾,其中大部分遗迹也都与信仰或某种宗教形式有关。
到了轴心时代,更有金字塔、神庙等宏伟建筑,西方人以“神”的名义建造,是当时西方人对“神”的力量的崇拜。
但这种不自觉的行为,却凸显了人类的创造。
但这种情况,在中国却很少出现,不管是半坡遗址还是河姆渡遗址,大部分为实物。
即便是在轴心时代,类似西方这种大规模的祭拜建筑几乎没有。
这也彰显了以农牧文明为主的中国与西方在这一方面的差异:中国更讲究“现世”的生活而缺乏对于自然和人性的思考。
轴心时代之轴心思考——【礼庆琐谈】之【22】
轴心时代之轴心思考——【礼庆琐谈】之【22】人类之伟大,关乎于思想。
人类如一株普普通通的绿草,其脆弱之草蔓,风中摇曳。
然而,人类又是何其伟大,因为人类是一根有思想的苇草。
人是高于自然的,其优势表现在思想及精神上,思想可超越自然与物质,可迈向无限和永恒。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正式公布了一个哲学命题,声名鹊起。
命题如下: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轴心时代”发生之区域,大约在北纬30度附近,这一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各个文明同时涌现出人类伟大之精神导师。
诸如,古希腊之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之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之释迦牟尼,中国之孔子、老子……道不远人,大道至简。
先贤们的孜孜探寻,并非高高在上,而是与世人之寻常生活息息相关。
东西方之文明,或许思维方式各异,思考内容各有侧重,然无一例外的关乎生命真谛之思索。
先贤们思考之轴心,主要是关于人类底层逻辑之思考。
即看清这个世界的底牌即规律,形成正确之是非得失观,用理性之思维模式,在风云多变之复杂世界,赢得更好的如鱼得水。
道家追求的是心明大道,顺从自然。
一个“道”字,道破真谛,一“走”之底加一“首”字,即用自己之脑袋(思想)指挥自己之行为,循道而为,依道而行。
人类普世价值观中的黄金律,一般认为是中国儒学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核心是无我。
多么深的自我,则有多么深的自私;多么大的自私,则有多么大的痛苦。
在儒学中,仁孝是内核,温良恭谦让是外现;内王是内观,外圣是外求。
“万法因缘生,万法因缘灭”。
在佛教看来,万物因缘合成,万法即一切事情皆具“无常、无自性和互因互缘”之关系。
有了因缘,才有万物,因从业中来,业乃无明所致。
人类之痛苦,执念于“我有”;众生之执念,其因是“无明”。
看不清生命真相,故而纠结不已。
放下,是空的第一层次;空的最高境界是无所谓放下无所谓不放下。
从轴心时代看现世发展
从轴心时代角度看现实发展“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二十五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是1988年1月瑞典物理学家汉内斯•阿尔文博士在“面向二十一世纪”第一届诺贝尔获得者国际大会上提出。
这不由得引起我的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崇尚知识的科学家提出了这样的结论。
在翻阅了卡尔•亚斯贝斯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我似乎大概明白为什么汉内斯•阿尔文博士为什么会在这样重要的场合里说这样的话了。
在这里,我不打算细讲与深究《历史的起源与目标》这本书里关于人类历史的发展与目标,仅对其独特的轴心理论谈谈我的感受。
亚斯贝斯将公元前800-200年这类发展的时期称为轴心时期,它同时与史前、古代文明、科学技术时代划分整个世界的时间轴。
而在轴心时期的这个阶段里,中国诞生了孔子、老子、庄子、墨子等各派思想家;印度诞生了佛陀,不可知论、唯物论、诡辩论、虚无主义等都得到了发展;伊朗,袄教提出了挑战性的观点,将世界视为善与恶的斗争。
巴勒斯坦出现了以利亚、以赛亚等先知,希腊涌现出荷马、赫拉克利特、柏拉图等贤人哲士。
不难看出,如果以这一时期为界,这一时期在思想上的确发生了巨大的突破,也从精神上丰富了人形潜力。
以亚斯贝斯的理论来看,在轴心期,众多的哲学家在世界上三个地区首次涌现,反映出人类意识的觉醒;当时,人体验到了人世的恐怖和人对外部世界的束手无策。
正因为看到自己能力的限度,人类才意识到自己作为整体的存在,才去追求更高的目标,才对历史有了认识。
人开始敢于依靠自己站立起来,在自己身上寻找根源,以自己的内心世界抗拒外部世界,借此又超凌于自身与世界之上。
轴心期产生了我们至今仍在思考的各种基本思想,创立了人类赖以不断生存的世界宗教。
从各种意义上看,人类进入统一的第一步完成了。
回到现实来说,我们现在所处的年代是亚斯贝斯笔下的科技时代,而此时代正是对应着史前与古代文明,同为间歇期。
在经历了史前与古代文明这一间歇期后,人类迎来了具有突破意义的轴心期,而我们正处的科技时代是又一个间歇期。
关于雅斯贝尔斯所提出的轴心时代的一点思考
关于雅斯贝尔斯所提出的轴心时代的一点思考1、关于轴心时代公元1949年像其他年份一样,并无什么特别之处,但如果要赋予它意义,则必然是辉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一年成立,波音飞机在这一年首次完成环球航行,我们今天重点要谈到的一本书——《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也在这一年出版,这一年还有很多重大事件,不赘述。
《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作者是卡尔·雅斯贝尔斯,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在这本书中,他正式提出轴心时代理论。
相比于自然科学的某些发现,这称不上有多么重大,但由于涉及到一众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且这个发现充满神秘主义色彩,所以格外引人关注。
关于这个理论的核心问题,至今未有广泛认同的解释。
基于历史的必然性和文明的发生论,姑且作如下表述:① 进化是必然的;② 轴心时代是进化的必然;③ 进化是由积累创造的。
卡尔· 雅斯贝尔斯2、什么是轴心时代理论?轴心时代理论把公元前800年到200年这段历史上出现在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的中国、欧洲和印度等地区的人类文明精神上的重大突破现象称之为“轴心时代”。
轴心时代理论可以三要素简单概括:在轴心时代里,人类的各个文明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希腊三贤),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诸子百家……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
人类不再被动的想象世界,不再盲目的理解自我,通过经验世界和探索自我,人们渐渐走向理性,这是对原始文化的重大超越和突破。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认知到世界存在着诸多未知,存在着许多可怕的力量,并且认识到自我生长的力量,同时又理解自身所存在的局限性。
3、为什么会出现轴心时代?如果持续为一杯水加热,这杯水必然会沸腾。
轴心时代作为文明演进过程中的一个奇点,必然会到来。
所以我们所探讨的是轴心时代理论的三要素(时间、地点和事件),即为什么会在当时发生?为什么会发生在那个区域?为什么会出现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1、为什么会在公元前800到200年之间发生?不同的人类文明发生突破的时间有差别,但差别不是很大。
雅斯贝尔斯与“轴心时代”
雅斯贝尔斯与“轴心时代”——读雅斯贝尔斯《论历史的起源和目标》“轴心时代”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提出的一个著名命题。
他把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尤其是公元前500左右的这段时间,称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他认为这个时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深刻的转折点,所有非凡的事件都集中在这一时代发生了:“在中国生活着孔子和老子,中国哲学的所有派别都产生了,墨翟、庄子、列子以及不可胜数的其它哲学家都在思考着;在印度出现了《奥义书》,生活着佛陀,所有可能的哲学流派以至于像怀疑论以及唯物论,诡辩术以及虚无主义都发展了起来,情形跟中国一样;在伊朗,查拉图斯特拉在教授他那富于挑战性的宇宙观,即认为这是善与恶之间的斗争过程;在巴勒斯坦则出现了先知,从以利亚经过以赛亚及耶利米到以赛亚第二;在希腊则有荷马、哲学家巴门尼德、赫拉克利特、柏拉图、悲剧作家修昔底德以及阿基米德。
在短短的几个世纪之内,这些名字所勾勒出的一切,几乎是同时在中国、印度和西方,这三个相互间并不了解的情况下发生的。
”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时代”是针对黑格尔提出的“所有历史都归于基督,又出自基督;上帝之子的出现乃是世界历史的轴心。
”这一说法提出来的。
他认为,基督教是一种信仰,却不是全人类的信仰,即使是在西方,基督徒们也没有把他们以经验为基础的历史观跟基督信仰联系在一起。
倘若真的存在这样一个世界轴心,那么它一定是作为一个对所有人的,包括基督徒在内。
他提出的“轴心时代”彻底打破了基督宗教信仰所缔造的历史哲学神话,得到了世界上很多历史学家的认可。
本书译者李雪涛认为:“轴心时代”奠定了人类精神的基础,并开启了各自文明后来的发展方向,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宗教—伦理观、文化模式。
正是在这一时期,人类开始拥有了觉醒的意识,意识到了整体、自我存在的意义及其限度。
由“轴心时代”的文化精神突破所奠定的人类精神根基、传统宗教—伦理价值体系框架时至今日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被超越,它们仍然是几大文明体系中的价值和行为准则。
对轴心时代的理解
对轴心时代的理解
“轴心时代”指的是在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各种不同的文化经历了根本的变化,以至于人类的文化、经济及政治发展都受到决定性的影响。
换句话说,轴心时代的来临,意味着人类在这个时刻中,重新定义自己的命运,并进一步改变过去习以为常的宿命。
德国思想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第一次把公元前500年前后同时出现在中国、西方和印度等地区的人类文化突破现象称之为“轴心时代”。
轴心时代这一历史现象很早就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但在雅斯贝尔斯之前,并没有专门的、系统的研究;今天,轴心时代已成东西方史学、人类学和哲学等学科的一个无法绕过的课题。
事实表明:“轴心时代”既是一个复杂的历史文化现象,也是一个思维的“建构”。
“轴心时代”浅谈
“轴心时代”浅谈作者:许光洪来源:《当代党员》2011年第06期仰望星空,那无穷的真理,让人苦苦地求索、追随。
可戴着传统世俗观枷锁的我们,在利益驱动的现实面前,仰对寥廓和深邃的星空,如此无奈和苍白。
雅斯贝斯的人类文明“轴心时代”多少给了我们些安慰,因为老子、孔子等老祖宗构建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个体系的三极中,与古希腊哲学、三大宗教一起,绵延且深刻影响至今。
但绝不能忽略的是,上世纪80年代中西方学者均提出并认同,将“文艺复兴”以来称之为“新轴心时代”,不胜枚举的近现代哲人和以德国古典哲学为代表的各种学说,恰如星座一般闪耀在人类文明的苍穹。
而东方哲学思想,在过去的600年,唯有王阳明等少许哲人发出散淡的星光。
且更为吊诡的是,抱着现世的先民们,上至統治阶级,下至黎民百姓,把老祖宗的儒道,要么改制成枷锁,要么变异为鬼神……这种糅杂在当下仍有影子,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泼皮方式吸引眼球、获得青睐。
“新轴心时代”能推演到东方吗?回答这一问题,得先看新旧“轴心时代”的特质差别。
汤一介先生曾指出,两千多年前的空间阻隔使“轴心时代”各大哲学思想是内部的、孤立的,而“新轴心时代”是碰撞的、跨文化的,更是继承和发展的。
进一步,正因为东西方哲学思想在“轴心时代”的探究起点、追随境界差异,导致了“新轴心时代”一衰一荣。
这是我们需要做的基本工作。
恩格斯在《论费尔巴哈》中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对同一命题,东西方哲人的探究起点明显不同,一个强调人及人性、人伦,一个则探究人与物。
由人及人性、人伦,演绎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至多激起朴素唯物、感知的浪花,德成为至高无上且现实;由人到物,演绎出纷繁复杂的唯心、唯物、可知、存在等灿烂花朵,并从人延至人类、社会。
无疑,马克思主义是“新轴心时代”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
以德治家治国的训诫,至多算小规律;而人类及人类社会发展,微观到物的运动或静止探究,无论形而上还是形而下,实乃大规律。
轴心时代 读后感
作者着眼于世界上四个非同一般的地区,评述中国的儒道思想,印度教,佛教,希腊的哲学理性主义等并且将宏观,高度与深度有机结合。我们见过一些类似题材的著作,或理论框架庞大但内容枯燥乏味,或流于历史记述而缺乏深度。本书没有去空洞地阐释宏观理论,对微观事件和人物的描述细腻却不琐碎,读的津津有味,全无艰涩之感。其信息量大,思想性强,旁征博引,深入浅出,足见作者渊博的学识,深厚的学术功底以及对语言的高超掌控能力。作者文笔优美,有很强的可读性。作者对古代历史的深邃回眸以及对社会精神危机的忧患意识给我们以警示。作者开宗明义的指出“历史已到达一个转折点,我们所面临的许多困境背后隐藏着更深刻的精神危机。”作者还感叹道: “轴心时代是产生精神天才的时代,我们则生活在一个科技天才的时代,而我们的精神教育却是欠发达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身处急功近利,灵性匮乏的时代,市场经济引发的物欲至上激流勇进。大家不如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踏踏实实的读一读书,增长些见识,默思人类祖先,前辈的教导,反思今日之言行,再迈步向前也不迟。赫丽生认为:“人类在享受现代社会的物质浮华的同时,还需要心灵和精神的净化,其秘笈蕴含在我们祖先超凡脱俗的智慧中。”根据本书作者的观点,我们的祖先超凡脱俗的智慧即凝聚于轴心时代每一种思想传统均发展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金规则中。超越自我的中心主义的限制,践行金规则,才是解救当代精神危机的良方。爱与关注将会比自我中心主义的限制的政策更能是每个人受益。作者的观点不免有点理性化,甚至只是美好的愿望,当然,理想不同于现实,但人类绝不能失去理想。况且金规则并非某一两位圣人的发明创造,而是轴心时代的贤者们在世界上不同地域发生的一致见解,这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这一点给生活在全球化时代的我们以启示:我们无需背离自身传统,即可学习,借鉴他人的有益思想。不同的国家,民族和种族的人们在某一点上能达成共识。因而,实现和谐,和平等人类普遍理想的可能性是切实存在的。依据作者的观点,宗教就是金规则,应当如何恰当地理解宗教呢。首先,宗教理解不仅仅是抽象或理论的。宗教不等于教义或教条,他应当是一种行动纲要,否则,将精神或理性的一面,即人类的本性之第五维度。而人性之精神或灵性的维度,与宗教所指向的终极实在相对应,正因为拥有这一维度,人才会对生存之奥秘产生回应,会在混乱中寻找意义,会在宗教中探索奠定一切,渗透一切,超越一切的世界本源。英国神学家约翰麦奎利指出认不是一种纯理智存在物,而是包含着感受。意愿以及真正人性的生存方式所不可供的东西。我们还需要诗歌,音乐,正义,伟大的艺术,道德以及宗教。一方面,我们需要真理。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追求其他的价值——爱·善·美,以及以及神圣。作者并未把轴心时代的思想传统奉为至高法宝。她指出了轴心时代的缺陷,并认为我们面临当代社会的种种难题,需要一种不断向新思想开放的精神,我们应当对轴心时代的简介进行再创造,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实际上也符合轴心时代的精神要旨,它并不主张盲目遵从。面对当前的危机,我们需要一场精神革命,这意味着向新思想开放,而变革必须始于自我,即每个人,包括信奉宗教的基要主义者,也包括抵制宗教世俗基要主义者,都应敞开胸怀,向他人开放。这两种基要主义者的行为同样具有毁灭性,一系列历史事件表明了这一点,没有每个人的尊严,社会和谐便无从谈起。当代人可以继续执拗于狭隘的现实利益,也可以尝试超越组我,实现博爱与仁慈,以获得精神上的升华,呼吸海阔天空的气息,这是我的选择。作者在书中对中国和印度部分所用的笔墨极重,可见他对东方文明的喜爱和推崇,中国传统文化为世界文明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公元前6世纪晚期,孔子首先发扬了完整的轴心理论。在作者看来,孔子诠释宗教传统时所关注的重点与前人不同,他将中国的宗教带到人间的实际生活之中。古老的宗教关注的焦点是上天,而孔夫子关注的却是此世。他的思想在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中国与西方宗教传统的差异也从中略现端倪。尽管中国的传统宗教始终保持着自身的特色,但作者这样评价中国人的思想境界:“中国人懂得,任何人都不能在关于真理问题上强辩到底”
雅斯贝尔斯《论轴心时代》读后感
雅斯贝尔斯《论轴心时代》读后感篇一雅斯贝尔斯《论轴心时代》读后感嘿,朋友!最近读了雅斯贝尔斯的《论轴心时代》,这可真是让我脑袋里像炸开了锅一样,想法一个接一个往外蹦。
说实话,刚开始读的时候,我觉得有点懵,那些深奥的理论和复杂的论述,让我觉得自己仿佛在知识的海洋里溺水了。
也许是我才疏学浅,可能是我还没摸到门道。
但读着读着,我好像渐渐能摸到一些边儿了。
雅斯贝尔斯说的那个轴心时代,就像是人类文明的一次大爆发,各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都在那个时候扎堆出现,这难道不神奇吗?我就在想,为啥那个时候会这样呢?是巧合吗?还是说有啥神秘的力量在推动?我觉得吧,也许是那个时候的人们,生活没现在这么复杂,有更多时间去思考人生的大问题。
不像咱们现在,每天忙得像个陀螺,哪有心思去琢磨那些高深的东西。
不过,话说回来,轴心时代的那些思想,到现在还影响着咱们呢。
这难道不厉害吗?孔子的儒家思想,苏格拉底的哲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这就好比是一颗种子,在那个时候种下,然后一直长啊长,长成了参天大树。
但我又在想,咱们现在这个时代,还能有像轴心时代那样的思想大爆发吗?我觉得可能有点难,毕竟现在信息太多太杂,人们的注意力都被分散了。
可谁知道呢?也许在某个角落,正有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在孕育着新的思想,只是咱们还没发现罢了。
读完这本书,我心里五味杂陈的,既感叹古人的智慧,又对现在的状况有点担忧。
你们说,咱们能不能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找到属于咱们这个时代的“轴心”呢?篇二雅斯贝尔斯《论轴心时代》读后感哎呀呀,雅斯贝尔斯的《论轴心时代》,这可真是一本让我又爱又恨的书!刚翻开的时候,我心里直犯嘀咕:“这能看懂吗?”结果还真的是看得我云里雾里的。
不过呢,我这人就是有股子倔劲儿,越是难懂,我就越要啃下来。
你说那个轴心时代,怎么就那么牛呢?一下子冒出那么多厉害的人物和伟大的思想。
难道是那个时代的风水特别好?哈哈,开个玩笑啦!我觉得吧,可能是当时的社会环境给了人们更多思考的空间和自由。
雅斯贝尔斯《论轴心时代》读后感
雅斯贝尔斯《论轴心时代》读后感篇一雅斯贝尔斯《论轴心时代》读后感最近读了雅斯贝尔斯的《论轴心时代》,哎呀妈呀,真的是让我脑袋嗡嗡的,不过也让我有了好多想法。
说起来,这“轴心时代”可真是个神奇的概念。
雅斯贝尔斯说在那个时候,各个文明都出现了超级厉害的思想家,就好像是老天爷突然开了个脑洞,给人类来了一波智慧大派送。
也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我在想,要是没有那个时代,我们现在的世界会是啥样呢?书里提到的那些思想家,比如孔子、苏格拉底,他们的想法真的是太牛了。
孔子讲究的那些个礼义廉耻,苏格拉底整天琢磨的那些个哲学问题,可能在当时的人看来,就是一帮怪人在瞎琢磨。
但现在回头看看,哇塞,这不就是我们文明的基石嘛!不过我也在想,为啥偏偏是那个时候出现了这么多厉害的人物呢?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太混乱,人们被逼得不得不思考出路?还是说这就是历史的巧合?也许这就是个无解的谜题,谁知道呢!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一会儿觉得自己好像懂了,一会儿又觉得好像更糊涂了。
这感觉就像是在大雾里走路,有时候能看清一点,有时候又啥都看不见。
但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吧,让我不停地想要去探索,去琢磨。
我觉得吧,我们现在的时代和轴心时代也有点像。
信息爆炸,各种新的思想和观念层出不穷。
我们是不是也正处在一个新的“轴心时代”呢?这可不好说,也许只有等未来的人来评价了。
总之,读了这本书,让我对历史、对人类的思想发展有了新的认识。
虽然还有很多疑问,但这就是思考的乐趣所在,不是吗?篇二雅斯贝尔斯《论轴心时代》读后感哎呀,读完雅斯贝尔斯的《论轴心时代》,我这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啥滋味都有。
你说这轴心时代,咋就那么神奇呢?各个地方,像是中国、印度、希腊,都冒出了一堆影响深远的大人物。
这难道是巧合?我觉得可能没那么简单。
想想看,那时候的人们没有现在这么多高科技,生活条件也不咋地,但他们的脑子可真够厉害的。
孔子的教诲,到现在咱们还在念叨;苏格拉底的思辨,依然让后人琢磨不透。
雅斯贝尔斯《论轴心时代》读后感
雅斯贝尔斯《论轴心时代》读后感篇一雅斯贝尔斯《论轴心时代》读后感哎呀,读完雅斯贝尔斯的《论轴心时代》,我这脑袋瓜里啊,就像被塞进了一堆乱麻,理都理不清。
但又觉得,好像有那么点儿意思,你说神奇不神奇?我觉得吧,这所谓的“轴心时代”,可能就像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大爆发!那时候的思想家们,简直就是一颗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整个黑暗的夜空。
孔子、苏格拉底、释迦牟尼,这些名字一听就觉得牛得不行。
不过呢,我也在想,为啥那个时候就突然冒出这么多厉害的人物呢?也许是时代的召唤?还是人们突然开窍了?我觉得可能是大家都受够了以前那种糊里糊涂的日子,想要弄明白一些事儿。
就拿孔子来说,他的那些思想,什么“仁”啊,“礼”啊,放到现在,也许有人会说:“哎呀,这都老掉牙啦!”可我觉得不是这样,说不定这些东西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只是我们没察觉罢了。
再看看苏格拉底,整天在大街上跟人辩论,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智慧啊!我就在想,要是我在那个时代,敢不敢像他那样?也许我会吓得躲得远远的,哈哈!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一会儿兴奋,觉得自己好像发现了什么大秘密;一会儿又迷茫,觉得自己根本就没读懂。
但这又怎么样呢?也许这就是读书的乐趣所在,不断探索,不断思考。
你们说,要是没有这个“轴心时代”,我们现在的世界会变成啥样呢?这可真是个让人不敢想的问题!篇二雅斯贝尔斯《论轴心时代》读后感嘿,朋友们!今天我要跟你们唠唠我读雅斯贝尔斯《论轴心时代》的那些事儿。
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直犯嘀咕:“这能有意思吗?”结果,读着读着,我发现自己好像穿越到了那个神奇的时代。
你说这“轴心时代”,它咋就这么牛呢?就好像是老天爷突然给人类开了个外挂,一下子冒出那么多超级大脑。
像释迦牟尼,他那一套关于解脱和慈悲的说法,是不是真能让人摆脱痛苦?我觉得可能吧,可又不太确定。
还有咱们中国的老子,他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哎呀,把我绕得晕头转向的。
我就在想,这“道”到底是个啥玩意儿?是天上飘着的云?还是脚下踩着的地?也许都是,也许都不是。
雅斯贝尔斯《论轴心时代》读后感
雅斯贝尔斯《论轴心时代》读后感篇一雅斯贝尔斯《论轴心时代》读后感嘿,朋友们!最近我读了雅斯贝尔斯的《论轴心时代》,这感觉就像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来了一场疯狂的冒险。
一开始,我可能觉得这书会枯燥得像一块没味道的饼干,谁知道读进去之后,发现它简直就是一个宝藏库!雅斯贝尔斯提到的那个轴心时代,仿佛是人类智慧突然大爆发的时期,各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像星星一样闪耀。
我就在想,也许那个时代就是人类历史的转折点?就像我们玩游戏,突然升级解锁了一堆超级技能。
孔子、苏格拉底、释迦牟尼,这些名字如雷贯耳,他们的思想影响了几千年,这难道不是超级厉害吗?可是,我又觉得有点疑惑,为啥偏偏在那个时候大家都开窍了呢?是有什么神秘的力量在推动吗?我觉得可能是社会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人们开始对世界、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追问。
读着读着,我仿佛能看到那些思想家们在激烈地辩论,为了自己的观点争得面红耳赤。
这让我不禁反问自己,我们现在的时代,还能出现这样的思想大爆发吗?有时候我又很感慨,要是能穿越回去和他们聊聊该多好啊,说不定我也能被点化一下,哈哈!不过话说回来,虽然时代不同了,但他们的思想是不是依然能给我们指引呢?总之,读这本书让我时而兴奋,时而困惑,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一样。
但我觉得,这一路的思考真好!篇二雅斯贝尔斯《论轴心时代》读后感哇塞,雅斯贝尔斯的《论轴心时代》,这可真是一本让我脑袋瓜子嗡嗡响的书!刚开始翻开的时候,我心里还嘀咕着:“这能有意思吗?”结果呢,越读越觉得像是掉进了一个神奇的时空隧道。
你说那个轴心时代,咋就那么牛掰呢?各种厉害的人物扎堆出现,难道是老天爷开了个思想派对?像孔子,那一套一套的学说,到现在咱们还在琢磨。
还有苏格拉底,不停地追问,把人都快问疯了。
我就在想啊,他们那时候也没有互联网,也没有手机,咋就能想出那么多深刻的东西呢?也许是因为他们生活简单,反而能静下心来思考人生的大问题。
不像咱们现在,天天被各种信息轰炸,脑子都乱成一团麻了。
《轴心》读后感
《轴心》读后感《轴心》是一本由美国作家托马斯·凯恩斯创作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家庭、友情和成长的故事。
通过主人公艾米丽的视角,读者得以深入了解她在家庭和学校中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她如何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长和坚强。
小说的标题“轴心”寓意着家庭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家庭是一个人生活的中心,也是一个人心灵的支柱。
在故事中,艾米丽的家庭并不完美,她的父母常常争吵,而她和弟弟之间也存在着矛盾。
然而,正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艾米丽逐渐学会了面对困难和挑战,学会了坚强和勇敢。
她的父母虽然有缺点,但他们对艾米丽的爱是无条件的,他们的支持和鼓励让艾米丽能够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除了家庭,友情也是《轴心》中一个重要的主题。
在学校里,艾米丽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一起分享快乐和悲伤,互相支持和鼓励。
通过这些友情,艾米丽学会了珍惜身边的人,学会了相互理解和包容。
友情的力量让艾米丽在困难时有了依靠,让她在迷茫时找到了方向。
在成长的过程中,艾米丽也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难。
她曾经因为自己的胆怯和自卑而感到沮丧,但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坚持,她最终克服了这些困难,变得更加坚强和自信。
《轴心》告诉我们,成长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但只有经历过挫折和失败,我们才能变得更加成熟和坚强。
通过阅读《轴心》,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家庭和友情的重要性,以及成长的艰辛和可贵。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关于青少年成长的小说,更是一部关于人生的启示。
它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勇敢面对,我们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迎接未来的挑战。
读完《轴心》,我深深地被感动和启发,我相信这个故事也会影响更多的人,让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找到自己的轴心,坚定地走下去。
轴心时代第四章读后感
轴心时代第四章读后感《轴心时代第四章读后感》哇塞!读完轴心时代的第四章,我的小脑瓜里就像开了一场超级热闹的派对,各种想法不停地蹦跶出来!这一章里讲的那些事儿,就像是给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神秘世界的大门。
我仿佛看到了那些伟大的思想家们,正站在历史的舞台上,大声地阐述着他们的观点。
比如说孔子吧,他就像是一位超级智慧的老爷爷,耐心地教导着大家要做个善良、有礼貌的人。
我就在想,如果我能穿越到那个时候,见到孔子,我肯定会瞪大眼睛,竖着耳朵,认认真真地听他讲学。
我肯定会忍不住问他:“孔子爷爷,您说的这些道理,怎么才能一直记在心里,做到一辈子都不犯错呢?”还有古希腊的那些哲学家们,他们的思考方式简直太酷啦!就好像他们的脑袋里装着一个无穷无尽的智慧宝库。
我觉得他们就像是一群勇敢的探险家,不断地在知识的海洋里寻找着宝藏。
这一章里还提到了很多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碰撞。
这不就像我们班的同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特点,大家在一起交流,有时候会争论得面红耳赤,可最后又能从对方那里学到好多东西。
我读着读着,心里就不停地冒出问号:为什么那个时代会出现这么多厉害的人物呢?他们的想法怎么就能影响几千年后的我们呢?难道他们有什么特殊的魔力?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现在的生活。
虽然时代不同了,但是那些伟大的思想是不是还能给我们很多启示呢?比如说,要尊重他人,要不断学习,要有自己的思考。
我觉得啊,轴心时代的这一章就像是一本神奇的魔法书,每一页都充满了惊喜和智慧。
它让我明白了,人类的思想是多么的强大,多么的了不起!读完这一章,我坚定地认为,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和传承那些伟大的思想,让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继续发光发热,指引我们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关于那个神奇的轴心时代
关于那个神奇的轴心时代今天来聊聊那个神奇的轴心时代。
轴心时代这一概念是由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1949年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提出来的。
轴心时代(Achsenzeit),是指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中国、印度、以色列、希腊这四个人类古老文明,几乎同时出现了爆发性的精神创新。
学术思想界的big bang。
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
前后数百年间,世上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启迪人类思想的智者圣人。
(神奇的是,这几个文明的纬度也差不多)中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以孔子和老子为典型代表。
在印度,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
以色列出现了一系列先知。
希腊则产生了荷马、柏拉图和阿基米德等伟大人物。
这么说吧。
孔子、老子、释迦牟尼、荷马、柏拉图、阿基米德这些分属不同文明不同学说的思想家,其实是妥妥的同时代的人。
孔子比释迦牟尼小14岁;孔子死后10年,古希腊的苏格拉底诞生;古希腊最聪明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比孟子大12岁,比庄子大15岁;阿基米德和韩非子只差了7岁。
(摘自《中华文明第一次被清华教授整理的如此清晰》by唐加文)古代世界中几个主要文明(或文化)在那个时候都经过了一次精神的觉醒或思想的跳跃,然后,这些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思想家,那种思考人类哲学终极问题的聪明人,在那个时候突然就全冒出来了。
在中国,中国后世的哲学派别在那时候都产生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老子、庄子、列子、墨子、孔子等等在那个时候推出并完善他们的思想学说,共同构建了中国人的三观和哲学,那些学说共同构成了后世中国人的精神内核。
在印度,生活着佛陀释迦牟尼,后世的佛教不仅仅影响着印度本身,更影响着世界。
佛教后来传入中国,在本土化改良之后,甚至成为了中国人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中国人,即便你不信佛,你也信因果信善恶,不是么?不止如此,怀疑论、诡辩术、虚无主义等等在那个时候也都在印度发展了起来。
在伊朗,查拉图斯特拉提出他那非常富于挑战性的宇宙观;在巴勒斯坦则出现了先知,从以利亚经过以赛亚及耶利米到以赛亚第二;在希腊则有荷马、哲学家巴门尼德、赫拉克利特、柏拉图、悲剧作家修昔底德以及阿基米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社会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刷下,世俗主义甚嚣尘上,物质至上的观念占据了很多人的心灵,对神圣和精神性的追求严重缺失。而人类是必定存在精神需求的。《轴心时代》一书以古鉴今,展示了人类先祖艰辛的灵性探求,更激励人们在当下的社会中反思过往,追求高层次的精神生活。
作者着眼于世界上四个非同一般的地区,评述中国的儒道思想,印度教,佛教,希腊的哲学理性主义等并且将宏观,高度与深度有机结合。我们见过一些类似题材的著作,或理论框架庞大但内容枯燥乏味,或流于历史记述而缺乏深度。本书没有去空洞地阐释宏观理论,对微观事件和人物的描述细腻却不琐碎,读的津津有味,全无艰涩之感。其信息量大,思想性强,旁征博引,深入浅出,足见作者渊博的学识,深厚的学术功底以及对语言的高超掌控能力。作者文笔优美,有很强的可读性。作者对古代历史的深邃回眸以及对社会精神危机的忧患意识给我们以警示。作者开宗明义的指出“历史已到达一个转折点,我们所面临的许多困境背后隐藏着更深刻的精神危机。”作者还感叹道: “轴心时代是产生精神天才的时代,我们则生活在一个科技天才的时代,而我们的精神教育却是欠发达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身处急功近利,灵性匮乏的时代,市场经济引发的物欲至上激流勇进。大家不如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踏踏实实的读一读书,增长些见识,默思人类祖先,前辈的教导,反思今日之言行,再迈步向前也不迟。赫丽生认为:“人类在享受现代社会的物质浮华的同时,还需要心灵和精神的净化,其秘笈蕴含在我们祖先超凡脱俗的智慧中。”根据本书作者的观点,我们的祖先超凡脱俗的智慧即凝聚于轴心时代每一种思想传统均发展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金规则中。超越自我的中心主义的限制,践行金规则,才是解救当代精神危机的良方。爱与关注将会比自我中心主义的限制的政策更能是每个人受益。作者的观点不免有点理性化,甚至只是美好的愿望,当然,理想不同于现实,但人类绝不能失去理想。况且金规则并非某一两位圣人的发明创造,而是轴心时代的贤者们在世界上不同地域发生的一致见解,这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这一点给生活在全球化时代的我们以启示:我们无需背离自身传统,即可学习,借鉴他人的有益思想。不同的国家,民族和种族的人们在某一点上能达成共识。因而,实现和谐,和平等人类普遍理想的可能性是切实存在的。依据作者的观点,宗教就是金规则,应当如何恰当地理解宗教呢。首先,宗教理解不仅仅是抽象或理论的。宗教不等于教义或教条,他应当是一种行动纲要,否则,将精神或理性的一面,即人类的本性之第五维度。而人性之精神或灵性的维度,与宗教所指向的终极实在相对应,正因为拥有这一维度,人才会对生存之奥秘产生回应,会在混乱中寻找意义,会在宗教中探索奠定一切,渗透一切,超越一切的世界本源。英国神学家约翰麦奎利指出认不是一种纯理智存在物,而是包含着感受。意愿以及真正人性的生存方式所不可供的东西。我们还需要诗歌,音乐,正义,伟大的艺术,道德以及宗教。一方面,我们需要真理。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追求其他的价值——爱·善·美,以及以及神圣。作者并未把轴心时代的思想传统奉为至高法宝。她指出了轴心时代的缺陷,并认为我们面临当代社会的种种难题,需要一种不断向新思想开放的精神,我们应当对轴心时代的简介进行再创造,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实际上也符合轴心时代的精神要旨,它并不主张盲目遵从。面对当前的危机,我们需要一场精神革命,这意味着向新思想开放,而变革必须始于自我,即每个人,包括信奉宗教的基要主义者,也包括抵制宗教世俗基要主义者,都应敞开胸怀,向他人开放。这两种基要主义者的行为同样具有毁灭性,一系列历史事件表明了这一点,没有每个人的尊严,社会和谐便无从谈起。当代人可以继续执拗于狭隘的现实利益,也可以尝试超越组我,实现博爱与仁慈,以获得精神上的升华,呼吸海阔天空的气息,这是我的选择。作者在书中对中国和印度部分所用的笔墨极重,可见他对东方文明的喜爱和推崇,中国传统文化为世界文明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公元前6世纪晚期,孔子首先发扬了完整的轴心理论。在作者看来,孔子诠释宗教传统时所关注的重点与前人不同,他将中国的宗教带到人间的实际生活之中。古老的宗教关注的焦点是上天,而孔夫子关注的却是此世。他的思想在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中国与西方宗教传统的差异也从中略现端倪。尽管中国的传统宗教始终保持着自身的特色,但作者这样评价中国人的思想境界:“中国人懂得,任何人都不能在关于真理问题上强辩到底”
<<轴心时代>>读后感
英国著名宗教学家凯伦·阿姆斯特朗以豁达恢宏的气度、悲天悯人的情怀,向读者展开一幅人类文明最辉煌的时代画卷;同时以凝练优美的笔触,着力阐述古代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这四个高度文明的地区,是如何哺育出人类宗教和哲学传统的,以便读者清楚地了解到中国的儒道思想,印度的耆那教、印度教和佛教,以色列的一神教以及希腊的哲学理性主义的形成过程及其当时错综复杂的社会背景。
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