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期中考试试卷讲评课》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试卷讲评精品教案

高中物理试卷讲评精品教案

高中物理试卷讲评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高中物理教材第四章《电磁感应》第三节《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

具体包括: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推导,电磁感应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以及相关例题的解析。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能运用该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2. 了解电磁感应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推导和应用。

难点:电磁感应现象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磁感应演示器、多媒体设备、黑板。

学具:笔记本、教材、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电磁感应演示器,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电磁感应现象。

2. 新课导入:讲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推导过程,让学生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原因。

3. 实践情景引入:列举生活中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实例,如变压器、手机充电器等。

4. 例题讲解:针对教材中的典型例题,进行详细解析,引导学生运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练习题中的难题进行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8. 课堂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为课后作业布置提供依据。

六、板书设计1.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推导过程。

2. 电磁感应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3. 典型例题解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推导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2)计算题:一个线圈在磁场中转动,求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3)应用题:分析生活中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的实例,并说明其原理。

作业答案:(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 = N ΔΦ / Δt。

(2)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E = NBAωsin(ωt)。

(3)实例:手机充电器、变压器等,原理: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实现电能的转换和传输。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理解和运用,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物理试卷讲评教案

物理试卷讲评教案

物理试卷讲评教案从整体上看,试卷表达了课程提倡的物理学科教学要求的特点,强调了科学探究的特征。

坚持出活题,一起看看物理试卷讲评教案!欢送查阅!物理试卷讲评教案1一、试卷质量分析〔一〕试卷特点从整体上看,试卷表达了课程提倡的物理学科教学要求的特点,强调了科学探究的特征。

坚持出活题,考根底、测力气,无偏题,怪题,整张试卷试题难度适中,符合同学的思维特点,题目看起来格外亲切,让同学感到学习物理能解决实际问题,格外有用。

表达课程理念上的导向:学问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寻常的教学应当严密联系生活实践,教师的教学应当严密结合生活实践,从试卷的评阅得分状况看,高分成果不多。

中等分数较多,不及格较多,比值约为1:4:5.考察结果具有确定的导向性,对于今后的教学工作,有确定的指导意义。

〔二〕试卷定量分析1、试卷内容分析〔题型及分数分布〕试卷共三大题,22 个小题,总分XXX 分,选择题15 个小题共60 分,填空题4 小题,每空2 分,触及试验探究过程6 分,物理概念考察运用10分,共16分。

计算题共3个,共24分,试卷掩盖面广,重点学问突出,以根本概念考察和根底学问的运用考察的题目,高达55% 左右,以图表为载体的试题占18分,各章节的分数比例适中。

各小题难度大局部把握在0.6左右;但是也有确定难题,个别小题如第10小题难度在0.3,第15 小题难度在0.35,第18 小题难度在0.3,第21 小题难度在0.4,第22 小题难度在0.2,第2 小题,第3 小题难度在0.8。

2、试卷定量分析全班级参考同学1334 人,全卷总分为XXX 分,分为98 分,最低分为17 分,平均分为56.22 分,拔尖率50.07〔拔尖线为56 分〕。

二、同学答题中的错误分析1.根本概念不清,质点,参考系,路程和位移,平均速度和速率,加速度,自由落体运动等把握都有缺陷。

2.根本公式记忆不结实,理解欠缺,运用生疏。

3.计算力气极差,计算马虎大意毛病不改。

高中物理试卷讲评教案

高中物理试卷讲评教案

高中物理试卷讲评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第四节《电场强度与电势》。

具体包括教材第22页至第25页的内容,详细讲解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定义、公式、单位以及电场线与等势面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定义、公式、单位,能够运用相关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 能够分析电场线与等势面的分布,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电场线与等势面的概念及其应用。

重点: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定义、公式、单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电场线演示仪。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圆规、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电场线演示仪,引导学生观察电场线的分布,提出问题:“电场线与电荷的分布有何关系?如何描述电场强度和电势?”2. 讲解:讲解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定义、公式、单位,分析电场线与等势面的概念及其关系。

3.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典型题目,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4. 随堂练习:布置两道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

5. 互动环节: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解题过程,分享解题心得。

7. 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提醒学生复习。

六、板书设计1. 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第四节电场强度与电势2. 主要内容:电场强度的定义、公式、单位电势的定义、公式、单位电场线与等势面的概念及其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求一个点电荷在空间某点的电场强度和电势。

(2)分析题:根据电场线分布,分析电势的高低。

2. 答案:(1)电场强度:E=kQ/r^2,电势:V=kQ/r。

(2)电场线由高电势指向低电势,等势面垂直于电场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电场强度和电势的概念掌握情况较好,但对电场线与等势面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加强巩固。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研究电场强度和电势在电磁现象中的应用,如电容器的电场强度和电势分布。

高中物理试卷讲评课课教案

高中物理试卷讲评课课教案

高中物理试卷讲评课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分析试卷中的典型错误,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

2.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和应试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试卷分析:对本次考试的试卷进行整体分析,包括得分情况、失分原因等。

2.典型题目解析:针对试卷中的重点、难点题目进行详细讲解。

3.解题技巧与方法:传授解题技巧,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4.学生互动:通过小组讨论、问答等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教学过程第一环节:试卷分析1.教师简要介绍本次考试的总体情况,包括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等。

2.分析各题的得分情况,找出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3.对典型错误进行归类,如概念不清、公式运用不当、计算错误等。

第二环节:典型题目解析1.选择试卷中的重点、难点题目进行详细讲解。

2.分析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解题思路和关键步骤。

3.通过板书、投影等方式,展示解题过程,让学生跟随思路思考。

4.针对题目中的易错点进行提醒,帮助学生避免类似错误。

第三环节:解题技巧与方法2.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技巧解题。

3.强调解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规范书写、避免低级错误等。

第四环节:学生互动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道题目进行讨论。

2.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解题思路、方法,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2.学生分享自己在本次讲评课中的收获。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针对本次考试中的不足进行复习。

四、教学评价1.学生对本次讲评课的满意度调查。

2.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表现。

3.学生在下次考试中的成绩提升。

五、教学反思1.教师针对本次讲评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次讲评课做好准备。

2.学生对教师的讲评课提出建议和意见,促进教学相长。

通过本次讲评课,希望学生能够对物理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提高解题技巧和应试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成长助力。

高中物理试卷评讲教案

高中物理试卷评讲教案

高中物理试卷评讲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第5节《电磁感应》。

具体包括教材中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判断、以及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在电磁感应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掌握感应电流的方向判断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理解,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

教学重点: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磁感应演示器,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磁铁,滑动变阻器。

学具:每组一套电磁感应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演示电磁感应现象:将磁铁插入线圈,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

(2)提问:为什么磁铁插入线圈会导致电流产生?2. 例题讲解(1)讲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2)讲解感应电流的方向判断方法。

(3)讲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在电磁感应中的应用。

3. 随堂练习(1)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2)计算闭合电路中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

4. 学生实验(1)验证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2)观察感应电流的方向。

5. 小结六、板书设计1. 电磁感应现象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3. 感应电流方向判断4.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在电磁感应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判断下列情况中,哪些会产生电磁感应现象?(2)已知一个线圈,磁通量为Φ,磁通量变化的时间为Δt,线圈电阻为R,求感应电流的大小。

2. 答案(1)A、C、D会产生电磁感应现象。

(2)感应电流的大小为I = Φ/Δt/R。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学生掌握了电磁感应的相关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电磁感应现象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如发电机、变压器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物理试卷讲评课优质教案2

物理试卷讲评课优质教案2

物理试卷讲评课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主要围绕高中物理《动力学》章节进行,具体包括牛顿运动定律应用,以及与动力学相关问题分析。

重点讲解教材第四章第三节中“牛顿第二定律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详细内容涉及物体受力分析、计算加速度以及求解作用力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牛顿第二定律在实际问题中应用;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动力学问题;3. 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牛顿第二定律在实际问题中应用。

难点:受力分析,求解加速度和作用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试卷、计算器、草稿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辆汽车启动过程,引导学生思考汽车启动过程中力作用和运动关系。

2. 例题讲解(15分钟)以试卷中典型题目为例,详细讲解受力分析、计算加速度和求解作用力步骤。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试卷中相关题目,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互动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试卷中难题,分享解题思路,提高学生合作能力。

6.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六、板书设计1. 牛顿第二定律:F=ma;2. 受力分析步骤:确定研究对象、分析受力、画受力图;3. 计算加速度:a=F/m;4. 求解作用力:F=ma。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一辆汽车质量为1000kg,受到3000N牵引力,求汽车加速度。

(2)一个物体质量为2kg,受到5N力作用,求物体加速度和作用力。

2. 答案:(1)a=3m/s²;(2)a=2.5m/s²,F=10N。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应用掌握较好,但在受力分析方面还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布置一道综合性较强动力学题目,要求学生在课后思考并解答,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我深知实践情景引入重要性,因为它能够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感觉,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物理试卷讲评课教案

物理试卷讲评课教案

物理试卷讲评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次讲评课的教材章节为《物理》第三单元“力与运动”的第十节“能量守恒定律”。

具体内容包括:1. 能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及意义;2. 能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 能量转化与能量守恒的判断方法;4. 常见能量形式及其转换。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概念,掌握其基本内容;2. 培养学生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能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量转化与能量守恒的判断方法;2. 教学重点:能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常见能量形式及其转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投影仪;2. 学具:笔记本、笔、物理课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汽车行驶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引出能量守恒定律的概念;2. 讲解能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内容,通过PPT展示相关图片和动画,帮助学生理解;3. 分析能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举例说明,让学生学会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4. 讲解能量转化与能量守恒的判断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判断;5. 讲解常见能量形式及其转换,让学生掌握能量的基本知识;6. 随堂练习:给出几个与能量守恒定律相关的问题,让学生现场解答;六、板书设计能量守恒定律:1. 定义及意义2. 实际应用3. 能量转化与判断方法4. 常见能量形式及其转换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下列实例中,哪个过程是能量转化,哪个过程是能量守恒?实例1:烧水过程中,水的温度升高;实例2: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实例3:汽车行驶过程中,速度发生变化。

答案:实例1是能量转化,实例2是能量守恒,实例3既有能量转化也有能量守恒。

2. 题目: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分析下列实例中能量的转化过程。

实例1:摩擦生热;实例2:水力发电。

答案:实例1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实例2中,势能转化为电能。

高中物理_试卷讲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物理_试卷讲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期中考试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设计的教学主题是期中考试后的试卷讲评课。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试卷讲评课作为教学中的一种重要课型, 其教学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查缺纠错。

将试卷中表现出来的错误归类,查找原因及解决的办法并实施。

二是拓展提升。

帮助学生构建现有知识间联系,扩大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解题经验。

三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重视学生心理因素,充分肯定班级整体优势,发现学生的进步或不足,对试卷中的独到之处及时给予鼓励,帮助考试不佳者分析失败原因,使他们能正确认识自我,不断进取。

四是提供教师自我反思和改进的机会。

《学记》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

”,学生就是教师的一面镜子,教师通过试卷上的问题可以反思平日教学,对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弥补改进,与学生共同进步。

本次试题考查内容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3-2和3-5的近代物理部分,含电磁感应、交流电、波粒二象性、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等内容。

两大部分命题比例为7:3,试题以教材为载体,根据课时比例,立足基础、适当变式拓展、增加难度、增大容量,也考查了受力、能量转化与守恒、电路知识、磁场等前面学习的知识,体现出灵活性、综合性,本试卷评价导向功能的作用很明显,学生的总体感觉:题型熟悉,难度适中,容量适度,但部分学生在波尔理论质能方程和第磁感应综合题上失分较多,理解记忆及灵活解题能力的培养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学情分析(1)知识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电磁感应、交流电、波粒二象性、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等有关知识。

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理论上已经具备了做每个题的能力。

(2)能力分析高二学生基本上具备了定性分析和定量讨论的能力;初步具备抽象思维能力;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他们的一般能力已经具备,具有一定的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力、想象力。

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点的把握还不是很准确,数学的推理能力较弱;但学生对感性材料的认知能力较强,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很强。

高中物理《期中考试试卷讲评课》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期中考试试卷讲评课》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期中考试试卷讲评课》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期中考试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设计的教学主题是期中考试后的试卷讲评课。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试卷讲评课作为教学中的一种重要课型, 其教学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查缺纠错。

将试卷中表现出来的错误归类,查找原因及解决的办法并实施。

二是拓展提升。

帮助学生构建现有知识间联系,扩大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解题经验。

三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重视学生心理因素,充分肯定班级整体优势,发现学生的进步或不足,对试卷中的独到之处及时给予鼓励,帮助考试不佳者分析失败原因,使他们能正确认识自我,不断进取。

四是提供教师自我反思和改进的机会。

《学记》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

”,学生就是教师的一面镜子,教师通过试卷上的问题可以反思平日教学,对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弥补改进,与学生共同进步。

本次试题考查内容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3-2 和3-5 的近代物理部分,含电磁感应、交流电、波粒二象性、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等内容。

两大部分命题比例为7:3,试题以教材为载体,根据课时比例,立足基础、适当变式拓展、增加难度、增大容量,也考查了受力、能量转化与守恒、电路知识、磁场等前面学习的知识,体现出灵活性、综合性,本试卷评价导向功能的作用很明显,学生的总体感觉:题型熟悉,难度适中,容量适度,但部分学生在波尔理论质能方程和第磁感应综合题上失分较多,理解记忆及灵活解题能力的培养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学情分析(1))知识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电磁感应、交流电、波粒二象性、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等有关知识。

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理论上已经具备了做每个题的能力。

(2)能力分析高二学生基本上具备了定性分析和定量讨论的能力;初步具备抽象思维能力;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他们的一般能力已经具备,具有一定的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力、想象力。

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点的把握还不是很准确,数学的推理能力较弱;但学生对感性材料的认知能力较强,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很强。

高三物理试卷讲评教案

高三物理试卷讲评教案

高三物理试卷讲评教案作为一名物理老师,你知道如何写一篇物理试卷讲评教案吗?它能帮助你的物理教化工作顺当进行,并对你提高教学质量有主动的帮助。

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有关于高三物理试卷讲评教案,希望你喜爱。

#257342高三物理试卷讲评教案1一、教学目标1.在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基础上,探讨有重力、弹簧弹力以外其它力做功的状况,学习处理这类问题的方法。

2.对功和能及其关系的理解和相识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内容,本节教学是本章教学内容的总结。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更加深化理解功和能的关系,明确物体机械能改变的规律,并能应用它处理有关问题。

3.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能更加全面、深化相识功和能的关系,为学生今后能够运用功和能的观点分析热学、电学学问,为学生更好理解自然界中另一重要规律——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打下基础。

二、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是使学生相识和理解物体机械能改变的规律,驾驭应用这一规律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深化理解和相识功和能的关系。

2.本节教学实质是渗透功能原理的观点,在教学中不必出现功能原理的名称。

功能原理内容与动能定理的区分和联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要解决这一难点问题,必需使学生对“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的相识,从笼统、肤浅地了解深化到非常明确相识“某种形式能的改变,用什么力做功去量度”。

3.对功、能概念及其关系的相识和理解,不仅是本节、本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通过本节教学应使学生相识到,在今后的学习中还将不断对上述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和相识。

三、教具投影仪、投影片等。

四、主要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结合复习机械能守恒定律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及物体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各是什么?评价学生回答后,老师进一步提问引导学生思索。

2.假如有重力、弹簧弹力以外其它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机械能如何改变?物体机械能的改变和哪些力做功有关呢?物体机械能改变的规律是什么呢?老师提出问题之后引起学生的留意,并不要求学生回答。

最新期中试卷讲评教案

最新期中试卷讲评教案

授课课题:期中试卷讲评学校:北京市顺义区杨镇第一中学授课教师:侯延春指导教师:穆双龙2015年11月10日期中试卷讲评【教学设计思想】物理试卷评讲是高中物理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

成功的试卷评讲,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能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对纠正错误、扬优补缺、丰富体验、巩固双基、规范解题、熟练技巧、开阔思路、提高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等都有着特殊意义。

本节课设计的四个环节意在强调活动过程中学生有思维、高效率地积极参与,做到将第一思考时间留给学生,将第一表达机会还给学生,将第一体验过程让给学生,将第一认知反思还给学生,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从而对改变现行的以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中心,以传授与灌输为主要特征的传统讲评模式,使课堂教学焕发活力。

【学情分析】一般在试卷讲评课上在教师公布答案后,学生往往忙于改正错误,答对的学生难以做到层次的思考,答错的学生还是不理解出错的原因。

一节课学生对于考试后更深层的分析做不到位,教学效果不是十分理想。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加强对认识图,并能够用图像解决问题。

2)夯实基础知识,锻炼学生的基本技能。

3)帮助学生查找知识薄弱环节,澄清知识点。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试卷分析,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

2)训练学生审题方法,以及答题规范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倡互帮互学的风气,通过学生发言,交流心得、学习经验,让学生知己知彼,形成并坚定赶超的信念。

【教学重点及难点】1)通过试卷讲评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考试2)对知识、方法作进一步的归纳,形成物理思想【教学流程图】1、统计分析得分率2、明确解决的目标1、对照参考答案2、填写自查清单2、物理过程学生“析”1、试卷错误学生“改”3、思路方法学生“讲”1、讲“审题、思路”2、讲“规律、方法”3、讲“拓展、延伸”4、变式题目学生“练”2121212121212121212119192118201617211913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对人数(三)实、验题及问答题得分情况分环节二:自查自纠、反思错因学生提前核对答案,自主完成如下自查清单,试卷讲评时学生交流讨论更有针对性。

高中物理试卷讲评课课教案

高中物理试卷讲评课课教案

高中物理试卷讲评课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物理教材第四章《力与运动》第三节“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具体内容为牛顿第二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特别是物体在斜面、摩擦力等复杂情况下的运动分析。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牛顿第二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能够正确建立物理模型,准确求解。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类似题型。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物体在斜面、摩擦力等复杂情况下的运动分析。

教学重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物理模型的建立,题目的求解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物理演示装置(斜面、滑块等)。

2. 学具:试卷、练习本、计算器、直尺、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物理演示装置,展示物体在斜面上下滑动的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2. 牛顿第二定律复习(5分钟)复习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和含义,为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3. 例题讲解(15分钟)以典型题目为例,详细讲解物体在斜面、摩擦力等复杂情况下的运动分析,展示解题思路。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答疑解惑(10分钟)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解答。

6. 小结(5分钟)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强调作业要求。

六、板书设计1. 牛顿第二定律公式2. 物理模型建立步骤3. 例题解答步骤4. 随堂练习题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物体在斜面上下滑动,求解加速度。

(2)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摩擦力,求解摩擦系数。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在实际问题中应用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学习其他物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3.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4. 作业设计的内容与答案的详尽性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深度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它们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掌握核心知识。

物理试卷讲评课教案

物理试卷讲评课教案

物理试卷讲评课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功和能量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使学生能够运用功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功的计算方法,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

教学重点:功和能量的关系,能的守恒定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挂图、实验器材(斜面、滑块、弹簧测力计等)。

学具:试卷、计算器、草稿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2.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试卷中的典型题目,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重点强调功的计算方法和功率的概念。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试卷中的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功和能量的关系,能的守恒定律,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 课堂小结(5分钟)6. 答疑环节(5分钟)解答学生在课堂中产生的疑问,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功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其与能量的关系。

2. 功率的定义、计算及其应用。

3. 能的守恒定律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物体在斜面上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2)根据给定的功率和时间,计算所做的功。

2. 答案:(1)W = F × s × cosθ(2)W = P × t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功和能量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仍有个别学生对功的计算方法掌握不牢固,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1)了解其他物理量的守恒定律,如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等。

(2)探索物体在不同环境下,能量转化的规律。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中的功的计算方法和功率的概念。

2. 教学目标中的解决实际问题和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3. 教学难点中的功的计算方法和功率的计算。

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高中物理试卷评讲课教案

高中物理试卷评讲课教案

高中物理试卷评讲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高中物理教材第九章《电磁感应》第二节“感应电流的方向”,重点讲解楞次定律及其应用,分析试卷中涉及的相关题型,深入探讨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及其方向的判断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楞次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能正确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楞次定律的理解和应用,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

教学重点:楞次定律的内容,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试卷学具:笔记本、试卷、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电磁感应现象,引发学生对感应电流方向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回顾上节课内容,讲解楞次定律的原理,结合试卷中的例题,分析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

a. 楞次定律的内容及推导b. 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c. 试卷中相关题型的分析3. 实践情景引入:设置实际情境,让学生运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

4. 例题讲解:选取试卷中的典型题目进行讲解,分析解题思路和步骤。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解题心得,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楞次定律的公式和内容2. 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3. 典型题目的解题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试卷中的相关习题。

2. 答案:详细解答每个题目的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电磁感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楞次定律的理解和应用2. 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3. 实践情景引入的教学设计4. 例题讲解的详细步骤和思路分析5. 小组讨论的互动模式和问题解决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详细程度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楞次定律的理解和应用1. 楞次定律的内容:明确定律表述,即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要使它的磁通量的变化产生阻碍。

高三物理试卷讲评教案

高三物理试卷讲评教案

高三物理试卷讲评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高三物理教材第十二章《电磁感应》的第三节“感应电流的方向”,以及第四章《交流电》的相关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掌握楞次定律及其应用;掌握交流电的基础知识,理解交流电的有效值、峰值及相位差等概念;通过讲解试卷中的相关问题,加深对电磁感应与交流电的综合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楞次定律,并能运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2. 让学生掌握交流电的基础知识,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将电磁感应与交流电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楞次定律的运用,交流电的基础知识。

难点:综合运用电磁感应与交流电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电磁感应演示仪、交流电演示仪。

2. 学具:试卷、笔、草稿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电磁感应演示仪展示电磁感应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感应电流的方向问题。

2.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试卷中的典型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完成试卷中的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交流电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交流电的基础知识,强调有效值、峰值及相位差等概念。

5. 试卷讲评(15分钟)对试卷中的错误进行讲评,分析错误原因,指导解题方法。

6. 知识拓展(5分钟)介绍电磁感应与交流电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楞次定律内容,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

2. 黑板右侧:交流电的基础知识,包括有效值、峰值及相位差等概念。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已知交流电的峰值和频率,求其有效值。

2. 答案:(1)见课本P123,例题41。

(2)峰值电压Um = √2 × 有效值电压U,峰值电流Im = √2 × 有效值电流I。

(3)见课本P145,例题46。

2024年高中物理试卷讲评课教案

2024年高中物理试卷讲评课教案

2024年高中物理试卷讲评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高中物理》教材第四章“电磁学”的第二节“磁场与磁感应强度”,主要包括磁场的基本概念、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安培环路定理以及磁感应强度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磁场的基本概念,理解磁感线、磁通量等物理量的意义。

2. 使学生掌握安培环路定理,并能运用该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3. 让学生掌握磁感应强度的计算方法,能运用左手定则判断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安培环路定理的理解与应用,磁感应强度的计算。

重点:磁场的基本概念,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左手定则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磁铁、电流表、导线、电源、剪刀、透明胶带等。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直尺、圆规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用磁铁吸引铁钉,引导学生观察磁铁的磁感线分布。

(2)将电流表接入电路,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引导学生思考电流在磁场中的作用。

2. 例题讲解(1)讲解安培环路定理,结合实例分析应用。

(2)讲解磁感应强度的计算方法,举例说明。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根据安培环路定理,计算给定电流分布的磁场。

(2)让学生运用左手定则,判断给定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下,电流所受的磁力。

4. 学生展示与讨论(1)学生展示随堂练习成果,教师点评。

(2)学生讨论解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共同解决。

六、板书设计1. 磁场的基本概念:磁感线、磁通量等。

2. 安培环路定理。

3. 磁感应强度的计算方法。

4. 左手定则。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给定电流分布的磁场。

(2)判断给定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下,电流所受的磁力。

2. 答案:(1)磁场分布如图所示。

(2)电流所受磁力的方向如图所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磁场的基本概念和磁感应强度的计算掌握较好,但对安培环路定理的理解和应用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了解磁场的应用,如磁悬浮列车、发电机等。

物理期中考试试题教案范文

物理期中考试试题教案范文

物理期中考试试题教案范文任时光飞逝,我们辛勤工作,蓦回首,一学期的教学又告结束。

回顾一学期的物理教学工作,我们感叹良多,点滴作法涌上心头,存在的问题还需努力解决。

谨记于下,权作经验教训的总结。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物理期中考试试题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物理期中考试试题教案1教学目标1、常识性了解水能和风能的利用的知识.2、知道水能和风能的利用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3、知道水能和风能是清洁能源,在使用中的能量转化和我国使用能源的概况.4、通过本节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和节约能源的教育.教材分析本节介绍了天然的机械能-水能和风能,以及它们对人类的开发和利用.教材的内容联系实际,是动能和势能的知识延续,是机械能在自然界中的具体体现,学习本节可以使学生对机械能形成比较具体的概念和全面的认识,在教材中还包含了大量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的内容,应当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教法建议本节的重点是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对建筑拦河坝提高上游的水位,到水流冲击水轮机,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这三个过程中的能量转化.风能和水能的利用可以采用让学生阅读,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教学.提供的资料是:我国水能的使用情况;我国风能的使用情况;关于水能和风能使用的照片.做好调查的准备,课本后面有两个调查题目,分别是是否有利用水能和风能的可能,及是否有水电站,对于水电站做一些调查.教学设计示例第三节水能和风能的利用【课题】水能和风能的利用【重点难点分析】从动能和势能转化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要修建拦河坝来提高上游的水位,对于水轮机的构造和发电厂的组成不要详细分析,从联系实践来学习,并扩展对机械能的认识视野.【教学过程设计】本节内容建议用阅读的方法学习1,用课前诊测引入新课提出思考问题:重力势能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动能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河水从高处落下,说明水的能量转化情况.2,阅读水能的利用方法1,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由学生自行阅读并提出问题,组织成小组讨论,并提交思考答案,由全班同学审查.此种方法适合于班级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并组织的教师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较广的知识面.方法2,提出思考问题:我国古代利用水能的情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水能发电的情况;拦河坝提高水位的意义;利用水能发电的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利用潮汐发电的方法和意义及其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3,阅读风能的利用教学方法同上,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由学生提供关于风能的利用的资料(这是在上一节课应当布置的课题),学生提供的资料可以由班级共享.对于一般的教学过程,可以提出思考问题:风能的利用状况;风能的特点(优点和发展特点)等.4,布置学生实践题目调查本地域中水能和风能的利用状况;是否还有可以利用的水能和风能资源;实际的水电站的使用情况等.【板书设计】物理期中考试试题教案2教学目标a.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非常小,在一般物体里含有的分子数非常多.b. 能识别并会解释扩散现象,知道扩散现象表明了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 知道分子间存在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有关,知道一些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实例.d. 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建议“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教材分析分析一:本节首先介绍了有关分子和分子运动的初步知识,并对分子大小进行了讨论,使学生对分子体积小、数量大留下深刻印象。

2024年高中物理试卷讲评教案

2024年高中物理试卷讲评教案

2024年高中物理试卷讲评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高中物理》教材,对应章节为第十二章“电磁感应”。

具体内容包括:电磁感应现象及其产生条件,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流的计算,电磁感应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磁感应现象及其产生条件,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掌握感应电流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

3. 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理解,感应电流的计算。

教学重点:电磁感应现象及其产生条件,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磁感应演示装置,电磁铁,导线,电流表,磁场演示器。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导线,电流表,磁铁,滑动变阻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电磁感应演示装置,引导学生观察现象。

(2)提问:为什么导线在磁场中运动会产生电流?2. 例题讲解(1)讲解电磁感应现象及其产生条件。

(2)讲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推导感应电流的计算公式。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实际案例,计算感应电流。

(2)讨论电磁感应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4. 小结六、板书设计1. 电磁感应现象及其产生条件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3. 感应电流的计算4. 电磁感应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①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一定产生感应电流;②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运动方向、磁场方向有关。

(2)一个长直导线以速度v在垂直于导线的匀强磁场B中运动,导线长度为L,电阻为R,求感应电流的大小。

2. 答案:(1)①正确;②正确。

(2)感应电流的大小为:I = BLv/R。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及其产生条件掌握较好,但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理解和应用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加强练习。

高中物理试卷评讲教案

高中物理试卷评讲教案

高中物理试卷评讲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的单元测评讲解。

具体涉及章节为:3.13.3节,详细内容包括力的概念、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以及应用这些定律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牛顿三定律的基本原理,能够熟练运用定律分析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2. 学会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能够通过单元测评,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及时进行查漏补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特别是在非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牛顿三定律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挂图、多媒体设备。

2. 学具:试卷、答题卡、草稿纸、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交通事故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力的作用以及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2. 试卷评讲(10分钟):针对试卷中的典型错误,分析错误原因,讲解正确解题方法。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一道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题,详细讲解解题步骤,强调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10分钟):针对牛顿三定律的难点,设计一组练习题,让学生现场解答,并及时反馈。

6. 互动环节(10分钟):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共同探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1.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3. 牛顿第三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试卷中的错题、难题,以及针对牛顿三定律的拓展题。

2. 答案:教师提供详细解答,要求学生认真阅读,理解解题思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中考试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设计的教学主题是期中考试后的试卷讲评课。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试卷讲评课作为教学中的一种重要课型, 其教学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查缺纠错。

将试卷中表现出来的错误归类,查找原因及解决的办法并实施。

二是拓展提升。

帮助学生构建现有知识间联系,扩大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解题经验。

三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重视学生心理因素,充分肯定班级整体优势,发现学生的进步或不足,对试卷中的独到之处及时给予鼓励,帮助考试不佳者分析失败原因,使他们能正确认识自我,不断进取。

四是提供教师自我反思和改进的机会。

《学记》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

”,学生就是教师的一面镜子,教师通过试卷上的问题可以反思平日教学,对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弥补改进,与学生共同进步。

本次试题考查内容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3-2 和3-5 的近代物理部分,含电磁感应、交流电、波粒二象性、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等内容。

两大部分命题比例为7:3,试题以教材为载体,根据课时比例,立足基础、适当变式拓展、增加难度、增大容量,也考查了受力、能量转化与守恒、电路知识、磁场等前面学习的知识,体现出灵活性、综合性,本试卷评价导向功能的作用很明显,学生的总体感觉:题型熟悉,难度适中,容量适度,但部分学生在波尔理论质能方程和第磁感应综合题上失分较多,理解记忆及灵活解题能力的培养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学情分析(1))知识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电磁感应、交流电、波粒二象性、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等有关知识。

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理论上已经具备了做每个题的能力。

(2)能力分析高二学生基本上具备了定性分析和定量讨论的能力;初步具备抽象思维能力;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他们的一般能力已经具备,具有一定的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力、想象力。

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点的把握还不是很准确,数学的推理能力较弱;但学生对感性材料的认知能力较强,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很强。

(3)教法、学法分析教师采用问题教学法、展示结果(截图展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相结合,增强对同学思维的刺激,展开联想,拓展思路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使用分析归纳法总结易出错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了解电磁感应、交流电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重要应用。

会用楞次定律和法拉第电磁应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了解波粒二象性、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等近代物理学知识。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推理过程,培养科学研究兴趣,领略物理学中所蕴含的严谨的逻辑关系。

培养学生根据事件之间的相似性采取类比方法分析新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考试发现自己学习中问题,促使学生从平时就培养独立思考、善于思考的能力,勤于复习总结整理.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析总结班级考试情况,对出错率高的题进行讲解并补偿。

难点:质能方程的应用,多匝线圈的安培力问题。

四、教学设计思路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

”只有通过学生的自身操作或实践才是最有效的。

根据上面的教学内容,结合这一需求,在本节课上,我采用学生讲解考题,自己独立做补偿题,教师辅助指导的教学方式,明确的责任分工,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教学难以顾及众多学生差异性的不足,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者,学生为主体的科学观点,实现教与学和谐发展。

当遇到学生难以解决的新题型时,教师可加以指导、示范。

而对学生来讲,不论对与错,都有一个思维过程,所以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首先让学生课前进行试卷分析,在课堂上教师应善于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到考试解决问题的情境中,重建学生思维,进而重建或完善解题思路。

并有效地促使学生进行反思与自我评价。

教学重点:分析总结班级考试情况,对出错率高的题进行讲解并补偿。

教学难点:质能方程的应用,多匝线圈的安培力问题。

教学关键:重视更改试卷中的错误,并对出错的知识点进行强化巩固。

五、教学媒体和课前准备针对学生:课前下发试卷及“卷后感悟”,查找自己易错题型,并完成通过努力可以改错的部分。

针对教师:应对学生得失分情况进行统计、汇总,确定讲评重点统计解答题的得分,计算各题的平均分,以此衡量全班对此类题的掌握情况。

分析学生对相关知识、及相关方法的掌握情况,对学生错误较为集中或不会者较多的题目进行分析,找出错误根源,制订措施,并设计好针对训练题。

找出典型错误解法,截取图片,制作课件。

六、教学过程:【第一环节】课前纠错1、教师对学生错误较为集中或不会者较多的题目进行分析,找出错误根源,制定讲评措施。

2、下发试卷及标准答案,学生自主纠错。

〖设计意图〗①学生由于考场气氛,时间紧张等因素导致一些题目的失误,可能试后或下发试卷时就已经明白,自己可以改正,所以应留出让学生自己领悟的时间。

②在学生错误的解题过程中,若隐含着某种积极因素,教学时可以其不明白入手,引导学生对错误深入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这不仅使“错”者茅塞顿开,还可引起“对”者的再次思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益处。

【第二环节】课堂讲评(一)、考试情况分析并指出存在问题;1. 试卷总体水平分析,公布各分数段的人数、平均分。

2. 表扬总分优异及进步的同学。

〖设计意图〗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试卷讲评课应保持和强化这些心理动机。

这样,在讲评中应不断鼓励学生,及时肯定,积极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对于那些本身基础不好,本次考试仍不理想的同学,教师应从他们的试卷中捕捉闪光点,对他们的卷面上反映出的点滴进步加以肯定,激发他们内在的潜能。

(二)、试卷问题分析总结出失分率最高的题:7,15,16,17 其次是3,12,13 题。

确立本节课讲评重点为7,15,16,17 题。

〖设计意图〗通过统计各题得分找出失分率最高的题,确立本节讲评的内容重点。

【第三环节】典型题目纠错:(7、15、16、17 题)1、(试题第7 题).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辐射一个光子后,则:A.电子绕核运动的半径变小B.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C.核外电子的动能减小D.氢原子的能量减小师生活动:请一名同学讲解,老师在黑板上画图并书写表达式。

补偿练习1氢原子核外电子由一个轨道向另一轨道跃迁时,可能发生的情况是()A. 原子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增大,原子的能量增大B. 原子放出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少,原子的电势能减少,原子的能量减少C. 原子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少,原子的电势能增大,原子的能量增大D. 原子放出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加,原子的电势能减少,原子的能量减少师生活动:1 分钟思考,请同学说答案。

〖设计意图〗7 题是基础题中得分率最低的一道题,让中等学生口述解题思路,优化解题方法。

虽说呈现的仅仅是试卷中一道小题,但讨论的却是更为重要知识的再认识和运用,通过讲评,能让学生进一步正确处理后面的学习,提高效率。

2、(试题第15 题). (10 分)一个静止的核发生α 衰变生成,放出α 粒子的运动速度为v0。

已知一个核子的质量为m,真空中的光速为c。

设衰变过程中放出的能量全部转化成动能。

求:(1)写出衰变方程;(2)核的运动速度;(3)衰变过程中的质量亏损。

试卷展示师生活动:学生观察发现解题中出现的问题,结合自己做题的情况,由师生共同总结出错点。

补偿练习2静止在匀强磁场中的核发生α 衰变后,α 粒子和反冲核在垂直于它们运动方向的匀强磁场中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半径之比为45∶1,周期之比为90∶117.求α 粒子和反冲核的动能之比为多少?师生活动:给学生5 分钟做题思考,然后请同学回答做法,其他同学补充或说出其他解法。

3、(试卷第16 题)(12 分)如图甲,正方形闭合导线框abcd 固定于纸面内,线框匝数为n、边长为l、总电阻为r,匀强磁场垂直于线框所在平面向里。

t=0 时,磁场的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变化关系如图乙,图中k(为大于0 的常量),B0,t0 已知,求:(1)t=t0 时,线框中的感应电流大小;(2)线框ab 边所受安培力F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

、补偿练习3矩形线圈abcd,长ab=20cm,宽bc=10cm,匝数n=200,线圈回路总电阻R=5 欧.整个线圈平面内均有垂直于线框平面的匀强磁场穿过.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 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求:(1)当t=0.3s 时,线圈的ab 边所受的安培力大小;(2)线圈的bc 边所受安培力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

师生活动:学生做题 4 分钟,给出解答。

教师给出正解,强调解题规范性。

〖设计意图〗此题曾是是一道练习过的选择题,用它来变式,既是强化上题中的匝数,同时让学生明白考题都是源于平时的练习题,应注重平时的双基训练。

4、(试卷第17 题).(12 分)如图甲所示,两相互平行的光滑导轨水平放置,导轨间距L=0.5m,左端接阻值R=2Ω的电阻,整个装置置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磁场磁感应强度B=2T。

与导轨垂直的导体棒静止在导轨上,棒长l=0.5m,质量m=2kg,电阻r=3Ω。

t=0 时,给棒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使棒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2s 时撤去F,0~2s 内,电阻R 两端的电压U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

已知棒与导轨接触良好,其余电阻不计。

求:(1)t=1s 时,拉力F 的大小;(2)0~2s 内,通过电阻R 的电荷量;(3)撤去F 后,电阻R 上最多能产生的热量补偿练习4如图甲所示,一正方形金属线框位于有界匀强磁场区域内,线框的右边紧贴着边界.t=0 时刻对线框施加一水平向右的外力F,让线框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0 穿出磁场.图乙所示为外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若线框质量为m、电阻R 及图象中的F0、t0 均为已知量,则根据上述条件,请你推出:(1)磁感应强度B 的表达式;(2 )线框左边刚离开磁场前瞬间的感应电动势 E 的表达市师生活动:给学生5 分钟做题思考,然后请同学回答做法,其他同学补充或说出其他解法,老师点拨强调。

〖设计意图〗上面15、16、17 三个题的处理方法都是首先展示出错误解法,让同学好像又回到了考场,错误直观显现,便于归纳易错点,加深学生的印象。

然后进行补偿训练,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又可以做到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还可以解决成绩优秀学生“吃不饱”的现象,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去。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先让学生总结,后教师进行系统小结。

归纳本节课的重点——质能方程、多匝线圈的安培力问题。

〖设计意图〗:正如《教学论》所说:“复习不是为了修补坍塌的建筑物”,而是“添建一层新的楼房”,此环节旨在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