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抹灰主要质量通病治理措施
抹灰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抹灰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抹灰常见的质量通病抹灰工程质量通病有很多,但最常见的有。
1、门窗框与墙面交接处、木基层与砖石交接处、混凝土基层交接处、基层平整偏差较大的部位,以及墙裙、踢脚板上口等处出现空鼓、裂缝情况。
2、内墙抹灰面不平整、阴阳角不垂直。
室内细部抹灰毛糙、不光滑、不严密以及平整性差。
3、天棚面抹灰不平顺,天棚抹灰顺板缝开裂,天棚抹灰层空鼓、脱落。
二、形成通病的原因1、出现空鼓、裂缝的原因:①基层处理不好,清扫不干净,墙面浇水未保持湿润或不匀。
②一次抹灰太厚或一遍成活(干缩率较大),及各层抹灰间隔时间太短,使用过时灰。
③砼构件与砌体界面处未认真铺设钢丝网。
④夏季施工砂浆失水过快或抹灰后没有适当的喷水养护等2、抹灰面不平整、阴阳角不垂直的原因:①抹阴阳角时,操作不正确。
②过梁下口未找水平线。
3、天棚面抹灰不平顺、开裂等的原因:楼板安装不平,相邻板面高差比较大、板缝灌注不密实、楼板板底清理不净、没有刷粘结剂、抹灰过厚没有分层。
抹灰层的材料不符合设计要求,施工中没有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进行操作,造成抹灰层本身质量不合格。
三、防治措施1、砖墙、混凝土基层抹灰空鼓、裂缝:①基层处理是确保抹灰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要认真对待认。
在施工中,要对混凝土、砖墙基层表面进行全面的清理。
②抹灰前墙面一定要浇水。
通常情况下,砖墙的渗水面为8 - 10mm。
加气砼墙则根据其吸水速度慢,渗水性差等特点,在施工前两天就进行浇水,同时要保证每天要浇至两遍以上。
2、抹灰面不平整:①基层刮糙前应弹线出柱头或做塌饼,如果刮糙厚度过大,应掌握“去高、填低、取中间”的原则,适当调整柱头或塌饼的厚度。
②应严格控制基层的平整度,一般可选用大于2m的刮尺,操作时使刮尺作上下、左右方向转动,使抹灰面(层)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为最小。
3、抹灰层材料不符合要求:抹灰用的砂浆必须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并具有一定的粘结强度。
和易性良好的砂浆能涂抹成均匀的薄层,而且与底层粘结牢固,便于操作和能保证工程质量。
外墙抹灰质量通病及防治

外墙抹灰质量通病及防治第一部分——外墙空鼓、裂纹、剥落1.现象外墙水泥砂浆抹灰后,出现空鼓、裂缝、龟裂,严重的会脱皮或大面积剥落。
2.原因分析(1)参见"水泥砂浆、水泥混合砂浆抹灰空鼓、裂缝〃的原因分析。
(2)高温天气抹灰后遮挡不及时,受阳光暴晒,又不及时喷水养护,使砂浆出现脱水速干,特别是一些抹灰较薄的部位。
(3)分格条间距过大,单块抹灰面积过大,受温度变化影响大,出现温度裂缝,或在抹灰中留有抹灰接槎,出现抹灰接槎裂纹。
(4)为了追求光滑的抹灰表面,增加水泥用量即加大水灰比,在表面压光时出现一层素水泥浆(抹灰面层强度大,找平层强度小),或抹面时刮抹水泥膏(强度较低),出现脆裂纹;受极端天气的影响,如夏季阳光直射墙面,使墙面温度高达50。
C以上,或天气突变骤然降雨,墙面遭雨淋后骤然降温,造成墙面龟裂。
(5)秋冬交替季节外墙抹灰无防冻措施,抹灰后即受冻,特别是背阴面的抹灰。
3.预防措施(1)参见〃水泥砂浆、水泥混合砂浆抹灰空鼓、裂缝〃的预防措施。
(2)主体施工中严格控制墙面垂直度、平整度,砌筑作业要坚持〃三皮一吊、五皮一卡〃(线坠/激光红外线与皮数杆的配合使用)的操作方法,浇筑混凝土要严格对模板的检查和控制,制作精细,安装牢固,防止安装出现截面尺寸偏差和浇筑时出现胀模现象。
(3)水泥砂浆抹灰宜选用低强度等级的水泥(32.5级),或适当掺加掺合料(如粉煤灰)以减低温度收缩裂缝。
(4)抹灰前对外墙的脚手架眼、模板支撑空洞、框架与砌体交界处的缝隙应有专人负责堵孔和敷设抗裂网片,并作为一道工序由质检人员组织有关专业检查验收,进行工序交接。
(5)当外墙面抹灰分割单块面积较大时,应与设计方协商适度调整分格条的间距,如不能调整,在抹灰时应采取抗裂措施(如增加抗裂网片等),并保证每一单方一次抹完,严禁墙面出现抹灰接槎。
(6)炎热天气,应避免在日光暴晒下抹灰,砂浆应随拌随用,不宜将砂浆置于阳光下暴晒存放。
内外墙抹灰质量通病及防治方案汇总

【通病防治】内外墙抹灰质量通病及防治方案汇总通病一:墙面抹灰层空鼓裂缝1、原因:基层处理不好,清扫不干净防治方案:将基层表面清扫干净,脚手架孔眼填堵严实,墙面凸出处事先剔平刷净2、原因:不同材料的基层,交接处抹灰干缩不一防治方案:不同基层材料相接处,应满钉金属网,两边的搭接宽度不小于100mm3、原因:一次抹过厚,抹灰各层间歇的时间过短防治方案:分层抹灰的不能超过规定的厚度,凡大于9mm的分层厚度均应分层抹灰,分遍成活4、原因:墙面浇水湿润不够,砂浆抹后浆中的水分易于被吸收,影响粘结力防治方案:基层墙面在抹灰施工前应浇水,要浇透浇匀,保证浇水深度入墙8~10mm,砖墙要提前一天浇水两遍以上,加气混凝土墙吸水的速度先快后慢,吸水慢而持续的时间长,应增加浇水的遍数,使抹灰层有较好的凝结硬化条件,不至于在砂浆硬化的过程中水分被加气混凝土吸走5、原因:门窗边塞缝不严实,预埋木砖间距太大或埋设不牢,门窗扇经常开启振动防治方案:门窗框边要认真的塞缝,要采取措施保证与墙体的连接牢固,加强成品保护,施工中不碰撞门窗6、原因:夏季施工砂浆失水过快,或抹灰后没有适当的浇水养护防治方案:采取措施使抹灰砂浆具有良好的施工和易性和一定的粘结强度①掺加石灰膏或塑化剂,提高砂浆的保水性②掺入乳胶、TG胶等提高粘结力通病二:墙面接槎有明显的抹纹,色泽不均匀1、原因:墙面没有分格或分格过大,抹灰留槎的位置不当防治方案:抹灰时应把接槎的位置留在分格处或阴阳角、落水管处,并注意接槎部位的操作,避免发生高度不一、色泽不均等现象2、原因:没有统一配料,砂浆的原材料不一3、原因:基层或底层的浇水不均匀,罩面压光操作不当防治方案:室外抹灰稍有抹纹,在阳光下看就很明显,影响墙面的外观效果,因此室外抹水泥砂浆墙面应做成毛面;用木抹子搓毛面时,要做到轻重一直,先以圆圈形搓抹,然后上下抽拉,方向要一致,以免表面出现色泽深浅不一,起毛纹等问题通病三:雨水污染外墙面1、原因:在窗台、阳台、压顶、腰线等部位没有做好流水坡度和滴水线,易发生雨水顺墙流淌,污染外墙饰面,甚至造成墙体渗漏防治方案:①在墙面突出的部位(窗台、阳台、压顶、腰线等)抹灰时,应按照设计做好流水坡度和滴水线②外墙窗台抹灰前,窗框的下缝隙必须用水泥砂浆填实,防止雨水渗漏;抹灰面应不低于窗框10mm,窗框与窗台的交界处必须做好流水坡度通病四:窗台、阳台饰面水平和垂直方向不一致1、原因:在结构施工中质量偏差过大,抹灰时不易纠正防治方案:①在施工中现浇混凝土和构件的安装都必须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拉通线,找平找直,减少施工的误差②安装窗框前应根据窗口间距找出各窗口的中心线和窗台的水平通线,按照中心线和水平通线立窗框2、原因:抹灰时未拉水平和垂直通线,施工误差较大防治方案:抹灰前应在阳台、阳台分户隔墙板、雨篷、柱垛、窗台等处,在水平和垂直方向拉通线找平找正,每步架起灰饼,再抹灰通病五:分格缝不直不平,缺棱错缝1、原因:没有拉通线,或没有在底灰上统一弹水平或垂直的分格线防治方案:柱子等短向分格缝,对每根柱要统一找标高,拉通线弹出水平分格线,柱侧面要用水平尺引过去保证平整度;窗间墙竖向分格缝应统一分块吊线2、原因:木分格条浸水不透,使用时变形防治方案:分格缝条在使用前要在水中浸泡,水平分格条一般应粘在水平线下口,竖向分格条一般应粘在垂直线左侧,以便于检查其准确度,防止发生错缝和不平等现象3、原因:粘贴分格条和起条时操作不当造成缝口两边错防治方案:①分格条两侧抹八字形水泥砂浆固定时,在水平线处应先抹下侧一面,当天抹罩面灰、当天压光后就起分格条时,分格条两侧可抹成45°,当天不抹罩面灰时分格条两侧应抹成60°,必须待水泥砂浆面层达到一定的强度后才能起分格条②面层压光时,应将分格条上的水泥砂浆清刷干净,以免起条时破坏墙面通病六:抹灰面层气泡、有抹纹、爆灰、开花1、原因:抹完罩面灰后,压光工作跟得太紧,灰浆没有吸水,压光后产生起泡现象,其中混凝土墙面和顶板抹灰中应引起重视防治方案:施工中应掌握压光的时机2、原因:底灰过分干燥,抹罩面灰后,水分被底灰吸走,压光时容易出现抹纹和漏压防治方案:施工中应将基层浇水湿润3、原因:灰膏熟化的时间不够,抹灰后遇水和潮湿空气,灰层内的生石灰颗粒会继续熟化,体积膨胀,造成抹灰层表面爆灰,出现开花防治方案:控制进场材料的质量验收通病七:抹灰面不平、阴阳角不垂直、不方正1、原因及防治方案:①抹灰前认真挂线,做灰饼和冲筋,使冲筋交圈,阴阳角也要冲筋、顺杠、找规矩②分层抹灰时,中层必须找平,为罩面质量提供条件③施工过程中用方尺及托线板检查阴阳角,发现问题及时返工④阴阳角的砂浆稠度要小,要用阴阳角抹子上下抽平,尽量多压几遍通病八:管道背后抹灰不平、不光1、原因及防治方案:管道过墙应按照规定埋设套管,凡管道设备的部位安装之前应提前抹灰,并清扫干净,槽、垛按照尺寸吊直、找平、压光,收边整齐,不甩零活。
抹灰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抹灰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一、抹灰工程
1、抹灰打底前,先将基层表面清扫干净,脚手眼等孔洞填堵严实,混凝土墙表面凸出较大的地方事先剔平刷净;蜂窝、凹洼、缺棱掉角处,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分层填补。
2、基层墙面于施工前一天浇水,浇水要浇透浇匀。
3、表面较光滑的混凝土面、抹底灰前先涂刷一道107胶素水泥浆粘结层减少空鼓裂缝的产生。
4、抹面层时注意接槎部位操作,避免发生高低不平,色泽不一致等现象;接槎位置应留在分格条处或阴阳角、水落管等处。
5、结构施工中,现浇混凝土或构件安装都应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拉通线,找平直,以减少结构偏差。
6、安窗框前应根据窗口间距找出各窗口的中心线和窗台的水平通线,认真按中心线和水平线安装窗框。
7、抹灰前应在雨蓬、柱垛、窗台等处,在水平和垂直方向拉通线找平找正,每步架贴灰饼,再进行抹灰。
8、不同基层材料交汇处铺钉钢板网,且每边搭接须大于10㎝。
9、门窗框塞缝宜采用混和砂浆,塞缝前先浇水湿润,缝隙过大时,须分层多次嵌填。
10、防止抹灰面不平,阴阳角不直,不方正。
11、油漆、涂料要防止脱皮、流坠、皱纹、掉粉、透底等毛病。
二、屋面工程
1、屋面找坡应以出水口的位置拉射线找坡,分水线应清晰明快,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2、屋面突出部分如女儿墙连接处及转角处找平层应随保温层做成平缓的半圆弧。
3、屋面防水施工时须先做节点、附加层和屋面排水比较集中部位的处理,然后由屋面最低处向上施工。
抹灰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抹灰工程应按顺序进行
6
淌水坡向不正确
女儿墙、阳台栏板等压顶淌水(流水)坡向朝外或水平或朝里,但坡度过小,宜造成雨水与积灰向外流淌,致使外墙面局部污染。
女儿墙、阳台栏板等压顶淌水坡向应朝里,且坡度要大一点,使雨水与积灰向内流淌,可减少与预防外墙面污染。
抹灰前基层表面的尘土、污垢、油渍等应清除干净,并应洒水湿润。
2
墙面裂纹
由于抹灰砂浆收缩、砂浆配合比不正确或施工工艺不当引起墙面开裂。
不同品种的抹灰砂浆不得混用,抹灰砂浆严格按配合比设计,施工时力度要均匀,抹灰厚度要一致,完成后加强养护。
1)抹灰所用材料的品种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2)水泥的凝结时间和安定性复验应合格。
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有倒泛水和积水现象。
不方正
抹灰前没有事先按规矩找方、挂线、做灰饼和冲筋,冲筋用料强度较低或冲筋后过早进行抹面层灰施工,影响了阴阳角的方正。
抹灰前应在阴阳角及门窗洞口处做灰饼,找垂直及方正,注意抹灰施工时边抹灰边用2m托线板控制好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阴阳角允许偏差为普通抹灰4mm,高级抹灰3mm。
5
工序颠倒
墙面抹灰前先安装开关盒,造成抹灰施工时污染开关盒。
3)砂浆的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3
墙面气泡
罩面灰抹完之后强度还不具备时,赶压工作跟得太紧,灰层没有收水故压光后出现起泡现象。
罩面灰抹完之后,灰层已具有一定硬度,手压变形不大,灰层表面水分已收干,再进行压光。
抹灰层与基层之间及各抹灰层之间必须粘结牢固,抹灰层应无脱层、空鼓,面层应无爆灰和裂缝。
4
阴阳角
抹灰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外墙抹灰工程质量通病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

外墙抹灰工程质量通病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
外墙抹灰工程质量通病主要有以下几个成因:
1. 施工工艺不当:施工过程中,操作不规范,如涂抹不均匀、施工工具使用不当等。
另外,施工时若不按照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进行施工,也会导致质量问题的出现。
2. 施工材料问题:使用质量不合格的抹灰材料,如砂浆含水率不符合要求、掺杂有杂质等。
此外,抹灰工程中使用的钢筋网片质量不过关,也会导致抹灰层出现开裂等问题。
3. 温度和湿度问题:施工过程中温度和湿度不合适,如施工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大或者过小,会导致抹灰层干燥速度过快或过慢,从而影响抹灰工程的质量。
防治措施如下:
1. 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准备好质量合格的抹灰材料和钢筋网片,并对施工环境进行合理调控,保证温湿度在合适的范围内。
2. 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操作要规范,涂抹要均匀,质量要合格。
可以借助专业施工流程和施工工具,确保施工质量。
3. 控制施工环境温湿度:根据抹灰材料的要求,控制施工环境的温湿度,以保证抹灰层的质量。
4. 加强质量监控: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以确保抹灰工程质量。
总之,外墙抹灰工程质量通病的成因多种多样,需要从施工工艺、施工材料、施工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防治措施的落实,以保证外墙抹灰工程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内墙抹灰常见的通病及防治措施

内墙抹灰常见的通病及防治措施空鼓,裂缝,抹灰面不平,阴阳角不垂直、不方正是在抹灰过程存在的一般质量通病。
现我就结合本人多年的施工经验,从产生在砖墙、混凝土基层抹灰面的空鼓、裂缝以及抹灰面不平、阴阳角不垂直不方正的存在原因以及如何在施工中加以控制进行一下简单的总结一、砖墙、混凝土基层抹灰空鼓、裂缝砖墙、混凝土墙上抹灰产生抹灰和空鼓及裂缝主要是由下列原因造成的:(一)基层清理不干净或处理不当;墙面浇水不透。
(二)配制砂浆和原材料质量不好,使用不当;(三)拌后的砂浆没有及时用完,停放时间过长,砂浆逐渐失去流动性而凝结;(四)一次性抹灰厚度较厚,没有分层进行;(五)在混凝土基层没有提前刷浆,刷浆用的胶水不准确,刷浆用的砂偏细,以及在刷浆后没有进行保养等(六)填充墙与砼的梁和柱之间在粉刷时没有贴钢丝网或纤维网,以及钢丝网或纤维网在墙或砼梁柱上的宽度不够等原因。
为了使在抹灰结束后不出现或少出现空鼓、裂缝,因而在施工时我们就要加以注意并采取例如下列的一些防治措施:(一)在抹灰前的基层处理是确保抹灰质量的关键之一,必须认真做好。
例如:混凝土、砖墙基层表面的砂浆残渣污垢、隔离剂油污、析盐、泛碱等必须清除干净。
(二)抹灰前墙面必须浇水。
砖墙一般使水渗入砖面以下约8~10mm即可;加气砼墙由于材质关系其吸水速度慢,渗水性差等原因,因而我依次为要提前两天进行浇水,并且每天要浇至两遍以上才能达到要求。
此处对于给墙体浇水我们还要从施工季节、气候和室内外操作环境进行。
(三)抹灰用的原材料和使用砂浆要符合质量要求;砂浆在拌制后要在三至四个小时内用完,对没有用完应重新加料回搅拌机进行重新搅拌后以确保砂浆的强度后方可使用,如在原地加水后进行拌匀后使用的该砂浆的强度以及粘结力降低了,用该砂浆粉刷的容易产生空鼓和裂缝。
(四)对于抹灰厚度在3—5厘米之间的我们在抹灰时应在中间挂钢丝网分层进行每层的厚度控制在1厘米以内,对于在3厘米以内的我们应按分层进行直至抹至灰饼平,每层的厚度控制在1厘米以内。
抹灰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及原因分析

抹灰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及原因分析(1)门窗洞口、墙面、踢脚板、墙裙等处抹灰空鼓、裂缝,其主要原因如下:1)门窗框两边塞填不严,墙体预埋木砖间距过大或木砖松动,经门窗开关振动,在窗框周边处产生空鼓、裂缝。
处理办法:设专人负责门窗框缝堵塞。
2)基层清理不干净或处理不当,墙面浇水不透,抹灰后,砂浆中的水分很快被基层(或底灰)吸收。
处理办法:认真清理和提前浇水。
3)基底偏差较大,一次抹灰过mm 厚,干缩率较大。
处理办法:分层找平,每遍厚度宜为7~9mm。
4)配制砂浆和原材料质量不好或使用不当,必须针对不同基层配制不同的砂浆,同时加强对原材料的使用管理工作。
(2)面层起泡,有抹纹、开花(爆灰仔)。
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1)抹完面层灰后,灰浆还未收水就压光,因而出现起泡现象。
处理办法:适时掌握压光时间2)底灰过分干燥,又没有浇透水,抹面层灰后,水分很快被底层吸去,因而来不及压光,故残留抹纹。
3)淋制石灰膏时,对过大灰颗粒及杂质没有过滤好,石灰膏熟化时间短。
抹灰后,继续吸收水分熟化,体积膨胀,造成抹灰面出现开花(爆灰仔)现象。
(3)抹灰表面不平,阴阳角不垂直,不方正。
主要是抹灰前吊垂直,套方以及操作时不认真。
(4)门窗洞口、墙面、踢脚板、墙裙等面灰接搓明显或颜色不一致。
主要是由于操作时施工缝留设位置不当。
处理办法:施工缝尽量留在分格条、阴角处或门窗框边。
(5)踢脚板、墙裙和窗台板厚度不一致,上口毛刺和口角不方等。
主要是操作不细,墙面抹灰时下部接近踢脚板等处不平整,凹凸偏差大及踢脚板等施工时没有拉线找直,抹完后又不返尺把接槎赶平、压光。
(6)管道抹灰不平。
主要是工作不认真细致,没有分层找平、压光。
(7)成品保护措施:1)推小车或搬运物料时,不得碰撞墙角、门框等。
压尺和铁铲等工具不要靠在刚完成抹灰的墙面上。
2)拆除脚手架时要注意轻拆轻放,不得撞坏门窗和墙面。
3)保护好墙上已安装的配件、开关、插座、电线槽盒等室内设施,对被浆粘上、污染的要及时清刷干净,特别是粘在门窗框上的砂浆要及时清理干净。
抹灰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抹灰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1.空鼓、开裂:由于抹灰前对基层清理不干净或不彻底造成的,抹灰前不浇水,每层灰抹得过厚,跟得太紧;对于混凝土光滑表面不认真进行"毛化处理";甚至混凝土表面的酥皮不处理就抹灰;为解决好空鼓、开裂等质量问题,从三方面解决;(1)施工前认真清理、浇水;(2)施工操作分层分遍压实,需认真监控;(3)施工后及时浇水养护,并注意成品保护。
2.窗台吃口:同一层的窗台标高砌得不一致,窗台抹灰时为保证横竖线角的规矩需拉线找直,故造成窗台吃口,影响使用。
要求结构施工时尺寸要准确,考虑抹灰层的厚度,并注意窗台抹灰应伸入框上l0mm,并勾成小圆角,上口找好流水坡度。
3.面层接搓不平,颜色不一致:搓子甩得不规矩、不平,故接搓时难找平。
抹灰面层接搓应避免在大面分块处,应甩在分格条处,并注意外抹水泥砂浆中的水泥应采用同品种、同批号的水泥,以防止颜色不均。
面层抹灰要用原浆抹压,不得洒干水泥面收光。
4.抹灰层过厚:抹灰层的厚度过大,尤其是一次成活、抹灰层坠裂。
抹灰层的厚度应通过灰饼进行控制,保持15mm~20mm为宜。
操作时应分层间歇抹灰,每遍厚度宜7mm~8mm,应在第一遍灰终凝后再抹第二遍,切忌一遍成活。
5.抹灰砂浆配合比不合适:底子灰的强度太高,使抹灰层出现空鼓、开裂。
改进办法:各层灰的配合比要适宜,尤其是底子灰的材料,要采用与基层材料性能相适应的砂浆配比,其强度、弹性模量和收缩率基本接近为宜。
基层与底子灰强度差异太大,容易产生大面积空鼓和开裂。
6.抹灰表面不平、阴阳角不垂直、不方正:主要是抹灰前挂线、做灰饼不认真,时间过短或过长造成收缩量不同,出现高低不平,阴阳角不顺直、不方正。
抹灰前用托线板、尺对抹灰墙面尺寸预测摸底,安排好阴阳角不同两个面的灰层厚度和方正,认真做好灰饼。
阴阳角处用方尺套方,做到墙面垂直、平顺、阴阳角方正。
7.管道背后抹灰不平、不光,管根空裂,暖气槽两侧上下抹灰不通顺:改进办法是管线过墙按规定放套管,凡有管道设备的部位应提前抹好灰,并清扫干净。
一般抹灰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般抹灰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抹灰工程是建筑装修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的美观度和使用寿命。
然而,在实际施工中,抹灰工程常常存在一些通病,如粗糙不平、开裂、空鼓等问题。
为了确保抹灰工程的质量,以下将详细介绍一般抹灰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首先,粗糙不平是抹灰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粗糙不平主要是由于施工过程中抹灰层的厚度不均匀、施工工具不当或抹灰材料质量不佳等原因引起的。
为了防止粗糙不平问题,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操作,保证抹灰层的均匀厚度。
同时,选择优质的抹灰材料,并使用合适的工具进行施工,如抹刀、抹子等工具,确保施工过程中能够使抹灰层均匀、光滑。
其次,开裂是抹灰工程中常见的问题。
开裂主要是由于抹灰层干燥过快或干缩不均、基层材料不稳定或温度变化等原因引起的。
为了避免开裂问题,首先需要确保基层材料质量良好,并且进行充分的预处理,如防水、防潮等。
其次,在施工过程中,注意保证抹灰层有足够的厚度,以增加抹灰层的稳定性。
另外,施工结束后,要进行充分的湿润保护,如覆盖保护膜、适量喷水保湿等措施,以保持适当的湿度,减少干缩带来的开裂风险。
第三,空鼓是抹灰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空鼓主要是由于抹灰层与基层之间的粘结力不良、施工工艺不当或抹灰材料质量不佳等原因引起的。
为了防止空鼓问题,施工人员在抹灰之前应首先对基层进行检查,确保基层稳固牢固,并且进行充分的预处理,如清洁、充填松散部分等。
其次,在抹灰过程中,要选择适当的粘结剂或胶水,并使用合适的施工工具,确保抹灰层与基层之间形成良好的粘结力。
此外,施工结束后,要进行充分的养护保护,如湿润养护等措施,以加强抹灰层与基层之间的结合力,预防空鼓现象的发生。
最后,为了确保抹灰工程的质量,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抹灰材料,并严格按照抹灰施工工艺进行操作。
其次,要保持施工现场的清洁整洁,及时清理垃圾和杂物,以确保施工质量。
抹灰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抹灰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抹灰施工是建筑装修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程。
抹灰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外观效果和使用寿命,因此在进行抹灰施工时,需要特别注意施工质量的问题。
以下是抹灰施工常见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
一、抹灰质量通病:1.抹灰层厚度不均匀:这是抹灰施工中常见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一些地方抹灰层过厚,而其他地方则较薄。
这会导致墙体的不平整和影响整体美观。
2.抹灰层开裂:抹灰层开裂是由于内部应力和温度变化引起的。
开裂会影响抹灰层的强度和耐久性,并且对墙体的承载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3.抹灰层不牢固:抹灰层的粘贴不牢固,会导致抹灰层脱落或剥离,影响墙体的使用寿命和外观。
4.抹灰层不平整:墙体表面的平整度对整体装修效果有很大影响。
如果抹灰层不平整,会导致墙面外观不美观,且不便于后续施工。
二、防治措施:1.合理设计:在进行抹灰施工前,需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合理的抹灰层厚度设计。
避免出现过厚或过薄的现象,以确保抹灰层的均匀性。
2.材料选择:选择质量好、无污染的抹灰材料。
建议使用优质水泥和砂浆,并根据不同墙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3.基层处理:基层的处理是确保抹灰层牢固和平整的关键。
在开始抹灰之前,需要进行基层的清洁、防潮处理和打磨等工作,以确保基层的平整度和牢固度。
4.施工工艺控制:在进行抹灰施工时,需要掌握合适的施工工艺。
例如,在进行抹灰时,需要按照一定的厚度和均匀性进行施工。
同时,抹灰施工需要注意阴阳角和凹凸处的处理,保证抹灰层的均匀性和平整度。
5.施工环境控制:抹灰施工的环境也会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
需要控制好施工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以保证抹灰层的强度和水泥固化质量。
6.施工验收:抹灰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包括外观检查、抹灰层厚度检测和强度检测等。
只有通过验收,确认抹灰工程的质量达到要求,才能进行后续的装修工作。
总结来说,抹灰施工质量的提高需要从设计、材料选择、基层处理、施工工艺控制、施工环境控制和施工验收等方面入手。
抹灰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完整已排版)

抹灰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抹灰空鼓、开裂成因总结1、模版脱模采用油性脱模剂,混凝土表面过于光滑,附着力较差造成抹灰面空鼓开裂。
2、砌体组砌及构造方式不合理,砌体沉降导致抹灰面空鼓/开裂。
3、不同材料交界处未进行挂网处理,或挂网方式不合理,导致空裂。
4、多管线开槽面不封堵或封堵方式不合理,导致抹灰面空裂。
5、抹灰前混凝土、蒸压砌体未喷浆或喷浆附着力较差。
6、抹灰砂浆拌制随意,无有效保证砂浆强度。
7、砂浆添加砂浆王等添加剂,降低砂浆强度。
8、一次性抹灰厚度过厚(超过12mm)或分层抹灰工序的间隔时间不足(少于12小时),抹面上墙的砂浆滑移,抹灰层就极易出现呈水平走向的下垂裂缝,使得墙面抹灰层出现空鼓;9、抹灰完成面未及时养护,无有效保水措施。
10、抹灰面后开槽安装管线,封堵方式不合理。
二、抹灰防空鼓、开裂的原因分析及改进做法1、原因分析:木模表面采用机油或溶剂型脱模剂,造成抹灰面过于光滑或表面残留油渣,附着力较差,导致抹灰面空裂。
1.1改进做法:非清水混凝土脱模应采用水性脱模剂,控制拆模时间,即保证混凝土成型质量,又保证混凝土附着力,降低后期空裂风险。
2、原因分析:斜顶砖组砌不密实,斜顶角度过大,较长墙体斜顶采用同向方式组砌,后期该部位易开裂。
2.1改进做法:斜顶砖应组砌密实,角度宜为45—60度,当墙体较长时应采用倒八字双向砌筑,中间部位采用成品三角块放置。
3、原因分析:构造柱与砌体交接面未设置马牙槎,降低构造柱抗震、抗裂性能。
3.1改进做法:构造柱马牙槎采取先退后进,隔皮进退,留槎长度不小于6cm,构造柱拉结筋按每50cm高度进行留置、拉结筋进入砌体内长度为500mm。
4、原因分析:门边短垛墙采用水泥砖组砌,无咬砌,短垛混凝土无植筋,抗裂性能差。
4.1改进做法:门边短垛砌体墙组砌难度较大,且后期易开裂变形,为提高短垛稳定性可采用现浇结构替代,每30cm植筋加固。
5、原因分析:不同材料交接处未进行挂网处理;镀锌网直接采用水泥砂浆粘贴,镀锌网起拱且抗裂强度不足。
砌体和抹灰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砌体留槎是指墙体转角处或纵横墙交接处留置的斜槎或直槎。接槎是指两段墙体之间衔接的部位。留槎和接槎不 符合要求的原因主要包括操作不规范、技术水平低等。防治措施包括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操作技能,确保留槎和 接槎符合规范要求。
通病三:灰缝砂浆不饱满
总结词
灰缝砂浆不饱满会影响砌体结构的防水性和耐久性,应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检验
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和检验是预防砌体和抹灰质 量通病的必要手段。
在砌体和抹灰施工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和 检验体系。通过定期的质量检查和验收,可以及时发 现并纠正潜在的质量问题。同时,对于已经出现的质 量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和修复,以确保最 终的砌体和抹灰质量符合要求。
1. 加强施工工艺控制,确保抹 灰时按照要求进行找平、收光等
操作;
2. 提高测量准确性,使用精确 的测量仪器进行测量;
3. 加强自检和互检力度,及时 发现并处理问题。
通病三:线角、缝隙不直,偏差过大
总结词
线角、缝隙不直,偏差过大是常见的质量通病,主要原因是 施工操作不当或测量误差过大。
详细描述
线角、缝隙不直,偏差过大会导致墙面外观不符合要求,影 响整体美观度。主要原因是施工操作不当或测量误差过大。 例如,施工时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测量、切割或固定,导致线 角、缝隙不直或偏差过大。
THANKS
感谢观看
通病三:线角、缝隙不直,偏差过大
防治措施:为防止线角、缝隙 不直,偏差过大,应采取以下 措施
1. 加强施工操作控制,确保施 工时按照要求进行测量、切割 、固定等操作;
2. 提高测量准确性,使用精确 的测量仪器进行测量;
通病三:线角、缝隙不直,偏差过大
抹灰工程质量通病

抹灰工程抹灰工程是建筑施工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其主要表现是:施工仍以手工操作为主,湿作业多,质量不稳定.目前室内外抹灰普遍存在开裂、空鼓、脱壳和罩面灰粗糙、起泡、阴阳角不垂直方正,外墙面污染等质量问题。
现将这些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和防护措施介绍如下:一、砖墙、混凝土基层抹灰空鼓、裂缝1、现象墙面抹灰后,过一段时间往往在门窗框与墙面交接处,木基层与砖石、混凝土基层相交处,基层平整偏差较大的部位,以及墙裙、踢脚板上口等处出现空鼓、裂缝情况。
2、原因分析(1) 基层清理不干净或处理不当;墙面浇水不透,抹灰后砂浆中的水分很快被基层(或底灰)吸收,影响粘结力.(2)配制砂浆和原材料质量不好,使用不当.(3)基层偏差较大,一次抹灰层过厚,干缩率较大.(4)门窗框两边塞灰不严,墙体预埋木砖距离过大或木砖松动,经开关振动,在门窗框处产生空鼓、裂缝。
3、预防措施(1)抹灰前的基层处理是确保抹灰质量的关键之一,必须认真做好;1)混凝土、砖石基层表面凹凸明显部位,应事先剔平或用1:3水泥砂浆补平;表面太光滑的基层要凿毛,或用1:1水泥砂浆掺10%的107胶先薄薄抹一层(厚约3毫米),24小时后再进行抹灰,基层表面砂浆残渣污垢、隔离剂、油漆等,均应事先清除干净.2)墙面脚手孔洞应堵塞严密;水暖、通风管道通过的墙洞和剔墙管槽,必须用1:3水泥砂浆堵严抹平。
3)不同基层材料如木基层与砖面、混凝土基层相接处,应铺钉金属网,搭接宽度应从相接处起,两边不小于10毫米.(2)抹灰前墙面应先浇水。
砖墙基层一般浇水两遍,砖面渗水深度约8~10毫米,即可达到抹灰要求。
加气混凝土表面孔隙率大,但该材料毛细管为封闭性和半封闭性,阻碍了水分渗透速度,它同砖墙相比,吸水速度约慢3~4倍;因此,应提前两天进行浇水,每天两遍以上,使渗水深度达到8~10毫米。
混凝土墙体吸水率低,抹灰前浇水可以少一些。
如果各层抹灰相隔时间较长,或抹上的砂浆已干掉,则抹上一层砂浆的应将底层浇水湿润,避免刚抹的砂浆中的水分被底层吸走,产生空鼓。
抹灰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抹灰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抹灰常见的质量通病抹灰工程质量通病有很多,但最常见的有。
1、门窗框与墙面交接处、木基层与砖石交接处、混凝土基层交接处、基层平整偏差较大的部位,以及墙裙、踢脚板上口等处出现空鼓、裂缝情况。
2、内墙抹灰面不平整、阴阳角不垂直。
室内细部抹灰毛糙、不光滑、不严密以及平整性差。
3、天棚面抹灰不平顺,天棚抹灰顺板缝开裂,天棚抹灰层空鼓、脱落。
二、形成通病的原因1出现空鼓、裂缝的原因:①基层处理不好,清扫不干净,墙面浇水未保持湿润或不匀。
②一次抹灰太厚或一遍成活(干缩率较大),及各层抹灰间隔时间太短,使用过时灰。
③碎构件与砌体界面处未认真铺设钢丝网。
④夏季施工砂浆失水过快或抹灰后没有适当的喷水养护等2、抹灰面不平整、阴阳角不垂直的原因:①抹阴阳角时,操作不正确。
②过梁下口未找水平线。
3、天棚面抹灰不平顺、开裂等的原因:楼板安装不平,相邻板面高差比较大、板缝灌注不密实、楼板板底清理不净、没有刷粘结剂、抹灰过厚没有分层。
抹灰层的材料不符合设计要求,施工中没有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进行操作,造成抹灰层本身质量不合格。
三、防治措施1、砖墙、混凝土基层抹灰空鼓、裂缝:①基层处理是确保抹灰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要认真对待认。
在施工中,要对混凝土、砖墙基层表面进行全面的清理。
②抹灰前墙面一定要浇水。
通常情况下,砖墙的渗水面为8-IOmm o加气碎墙则根据其吸水速度慢,渗水性差等特点,在施工前两天就进行浇水,同时要保证每天要浇至两遍以上。
2、抹灰面不平整:①基层刮糙前应弹线出柱头或做塌饼,如果刮糙厚度过大,应掌握〃去高、填低、取中间〃的原则,适当调整柱头或塌饼的厚度。
②应严格控制基层的平整度,一般可选用大于2m的刮尺,操作时使刮尺作上下、左右方向转动,使抹灰面(层)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为最小。
3、抹灰层材料不符合要求:抹灰用的砂浆必须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并具有一定的粘结强度。
和易性良好的砂浆能涂抹成均匀的薄层,而且与底层粘结牢固,便于操作和能保证工程质量。
抹灰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抹灰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前言随着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抹灰工程在建筑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抹灰工程是建筑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关系到整个建筑结构的美观和使用寿命。
然而,由于抹灰工程的复杂性和工艺性,常常出现一些质量问题。
本文将介绍抹灰工程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帮助大家避免抹灰工程质量问题。
抹灰工程的常见质量问题1. 粘结力不够粘接力不足是抹灰施工中常见的问题。
造成这个问题主要有两个原因:抹灰面处理不当和抹灰材料选择不当。
解决方法:抹灰面处理不当需要对墙面进行打磨、洗刷等清理处理,确保墙面干燥、平整。
抹灰材料应该选择正确的材料型号,如选择粘接力强的腻子或乳胶漆。
2. 表面开裂表面开裂是抹灰工程中常见的问题。
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墙体收缩变形、粘结力不足、抹灰层过厚等原因。
解决方法:要避免表面开裂,应该掌握适厚适用原则,不要一次性抹太厚,且要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分别进行抹灰和湿润养护。
3. 颜色不匀颜色不匀是抹灰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主要由于涂料材料上的灰分含量不均匀,粘结强度不符合要求等原因。
解决方法:要预防颜色不匀的情况,需要严格控制涂料中灰分的含量,选择粘结强度符合要求的材料,并对涂料进行充分的搅拌和混合。
抹灰工程的防治措施1. 抹灰材料的选择选择适合工程的抹灰材料,按照抹灰工艺要求进行正确施工。
不同的墙面材料需要不同的抹灰材料,因此,在选择抹灰材料时要对墙面材料进行充分了解。
2. 粘结墙面处理墙面处理是决定一个建筑物质量的重要环节,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抹灰工程施工前必须对墙面脱灰、出砖、起坑、裂纹及柔度等情况进行检查,如有问题必须先进行处理,处理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抹灰。
3. 抹灰层厚度控制抹灰层厚度的控制非常关键,厚度过厚不仅容易导致开裂,而且会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因此,在抹灰施工过程中,要掌握适厚适用原则,将墙面分成若干带块,分别进行抹灰。
4. 养护处理抹灰养护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养护越到位接缝开裂的几率就越小。
一般抹灰主要质量通病治理措施

一般抹灰主要质量通病治理措施1.抹灰层空鼓、裂缝(1)产生的原因:1)抹灰前基层不清理、不湿润。
2)混凝土基层未“打毛”。
3)抹灰工序不正确。
4)抹灰厚度不当。
5)抹灰后不养护。
6)抹灰层无界格缝或界格缝间距过大。
7)水泥安定性不合格。
8)砂过细或含泥量超标。
9)各抹灰层强度相差过大。
(2)治理措施:1)抹灰前基层要认真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
2)对部分混凝土面需要抹灰时对其表面进行“糙化”处理。
3)抹灰工序不应颠倒,必须先抹水泥,后抹白灰。
4)抹灰时不能一次抹的太厚,每层厚度不超过10mm,而且每遍不能跟的太紧,防止灰层坠裂。
5)抹灰后喷水养护要及时。
6)外墙抹灰时应界格,横向以上、下窗口界格为宜,竖向界格以间距不超过3m为宜,外墙界格缝间距一般为1m左右。
界格材料及方法根据设计而定。
7)抹灰所用的水泥在施工前应做安定性试验,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
8)砂应采用中砂,使用前应过筛,含泥量不应大于3%。
9)一般底层砂浆强度不宜高于基层墙体,中层砂浆强度不能高于底层砂浆,严禁用素水泥浆挂面。
2.墙体与门窗框交接处抹灰空鼓、裂缝、脱落(1)产生的原因:1)基层处理不好。
2)预埋木砖(件)位置、方法不当或数量不足。
3)门窗洞口与门窗之间的缝隙填嵌不严密。
(2)治理措施:1)抹灰前基层要认真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
2)木砖数量及位置应适当,门窗口上下第4或第5皮砖放置一块,中间木砖间距不大于70cm,木砖应做成燕尾式并做防腐,埋设在丁砖层。
固定门窗口的钉子长度不得小于100 cm。
3)非普通黏土砖及120砖墙砌体,应预先将木砖放置在符合砌体模数的混凝土预制块中待用(非木门窗应预先埋置符合砌体模数的混凝土预制块)。
4)门窗塞缝应作为一道工序有专人负责。
木门窗框和墙体之间的缝隙应用水泥砂浆全部塞实并养护,待达到一定强度后再进行抹灰。
5)框和抹灰层之间预留界格缝,用密封材料嵌填。
3.抹灰面不平整、阴阳角不方正(1)产生的原因:1)没有进行找方、贴饼、冲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抹灰主要质量通病治理措施
一、抹灰层空鼓、裂缝
1、产生的原因:
1)抹灰前基层不清理、不湿润。
2)混凝土基层未“打毛”。
3)抹灰工序不正确。
4)抹灰厚度不当。
5)抹灰后不养护。
6)抹灰层无界格缝或界格缝间距过大。
7)水泥安定性不合格。
8)砂过细或含泥量超标。
9)各抹灰层强度相差过大。
2、治理措施:
1)抹灰前基层要认真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
2)对部分混凝土面需要抹灰时对其表面进行“糙化”处理。
3)抹灰工序不应颠倒,必须先抹水泥,后抹白灰。
4)抹灰时不能一次抹的太厚,每层厚度不超过10mm,而且每遍不能跟的太紧防止灰层坠裂。
5)抹灰后喷水养护要及时。
6)外墙抹灰时应界格,横向以上、下窗口界格为宜,竖向界格
以间距不超过3m为宜,外墙界格缝间距一般为1m左右。
界格材料及方法根据设计而定。
7)抹灰所用的水泥在施工前应做安定性试验,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
8)砂应采用中砂,使用前应过筛,含泥量不应大于3%。
9)一般底层砂浆强度不宜高于基层墙体,中层砂浆强度不能高于底层砂浆,严禁用素水泥浆挂面。
二、墙体与门窗框交接处抹灰空鼓、裂缝脱落
1、产生的原因:
1)基层处理不好。
2)预埋木砖(件)位置、方法不当或数量不足。
3)门窗洞口与门窗之间的缝隙填嵌不严密
2、治理措施:
1)抹灰前基层要认真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
2)木砖数量及位置应适当,门窗口上下第4或第5皮砖放置一块,中间木砖间距不大于70cm,木砖应做成燕尾式并做防腐,埋设在丁砖层。
固定门窗口的钉子长度不得小于100cm。
3)非普通黏土砖及120砖墙砌体,应预先将木砖放置在符合砌体模数的混凝土预制块中待用(非木门窗应预先埋置符砌体模数的混凝土预制块)。
4)门窗塞缝应作为一道工序有专人负责。
木门窗框和墙体之间的缝隙应用水泥砂浆全部塞实并养护,待达到一定强度后再进
行抹灰。
5)框和抹灰层之间预留界格缝,用密封材料嵌填。
三、抹灰面不平整、阴阳角不方正
1、产生的原因:
1)没有进行找方、贴饼、冲筋。
2)面层抹灰时接槎随意,接槎处重复抹压造成比大面高。
3)压光时间掌握不好,压抹遍数不够。
2、治理措施:
1)抹灰前根据墙面及阴阳角情况,抹灰饼,找规矩。
2)冲筋应在建筑物大角,房间阴阳角及门窗阳角部位充立筋以控制其垂直度。
3)内墙抹灰留槎应甩在阴角处及管道后边,室内墙面如预留洞口为保证其平整可将整块墙面的抹灰甩下一起施抹。
4)要求抹灰甩槎应留直槎,分层成踏步状留置。
5)單面灰抹完后,要待其内的水分被底灰吸收后表面没有明水时,再抹压。
面层压光工作坚持2-3遍使灰层初凝,达到表面无抹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