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锦瑟》教学实录及反思

合集下载

李商隐《锦瑟》名师课堂实录

李商隐《锦瑟》名师课堂实录

李商隐《锦瑟》名师课堂实录引言:李商隐的《锦瑟》是一首千古名篇,其词藻华美,意境深远,却也因此成为历代诗词研究者争论不休的焦点。

一千多年来,对这首诗的解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今天,我们将通过对名师课堂实录的模拟,深入探讨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艺术手法以及不同解读的可能性,力求拨开迷雾,窥探诗歌背后的深层意蕴。

一、课堂导入:诗歌的魅力与挑战(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李商隐的《锦瑟》。

这首诗,可以说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个巅峰之作,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同时也以其深奥的意境,挑战着我们解读诗歌的能力。

你们对这首诗有什么初步的印象?(学生A):我觉得这首诗很神秘,读起来感觉很朦胧,好像隐藏着很多秘密。

(学生B):我感觉诗歌的语言很华丽,有很多典故,不太容易理解。

(教师):你们的感受很准确。

《锦瑟》确实是一首充满神秘感和挑战性的诗歌。

它语言精炼,意象丰富,运用大量的典故和象征手法,使诗歌的内涵更加深邃,也更加难以捉摸。

我们要学习如何透过这些表象,去探寻诗歌的本质。

二、诗歌文本赏析:细读诗句,品味意境(教师):让我们先来一起朗读这首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教师):这首诗一共四句,每句都蕴含着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我们先来逐句分析。

第一句:“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锦瑟”本身就象征着华美而短暂的事物,五十弦代表着人生的漫长岁月。

“无端”并非真的没有缘由,而是指这缘由深藏于诗人的内心,难以言说。

“一弦一柱思华年”,表明诗人触景生情,每一根琴弦,每一个琴柱,都勾起了他对往昔岁月的回忆。

第二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这两句运用典故,将庄周梦蝶和望帝化鹃的故事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庄生晓梦迷蝴蝶”表达了人生虚幻的感受,而“望帝春心托杜鹃”则表达了对往昔爱情的追忆和惋惜。

李商隐诗《锦瑟》教案

李商隐诗《锦瑟》教案

李商隐诗《锦瑟》教案范文(精选3篇)李商隐诗《锦瑟》教案1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这个阶段的学生有一定的古代诗歌鉴赏基础,但对诗中典故所蕴含的深意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锦瑟》的多主旨为鉴赏诗歌丰富了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培养学生诗歌鉴赏的方法和诗歌鉴赏的灵活性有很大帮助。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品读意象,明确典故,感悟意境。

2、能力目标:学会鉴赏古典诗歌的技巧,提升审美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重点1、理解情感与意象的关系。

2、领会迷离恍惚、深邃缠绵、美丽哀伤的意境。

3、明确典故对营造意境的作用。

五、教学难点正确运用鉴赏古典诗歌的技巧六、教学过程(二)请同学们读这首诗,结合注释再读一遍,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

(三)同学们不懂,大概是对全诗整体把握上有困难,但是对诗中有些字句还是能懂的。

是不是?懂一点的举手。

懂多少就说多少。

估计学生对首联和尾联懂一点,很可能是似懂非懂,不一定彻底懂。

对颔联和颈联估计是真不懂。

这样,我们先把似懂非懂的搞懂,再学习最难懂的中间两联。

好不好?(四)请同学们说一说首联的意思。

(六)中间两联读不懂的原因是典故太多。

因此,读懂这两联的前提条件是清楚典故的原意,以及在本诗中的用意。

(七)再看颈联(腹联)总起来看,中间两联四句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感受:梦幻——凄厉——寂寥——飘渺。

这些特点暗合了诗人内在的情感,于是诗人选择了相关典象,营造了动人的意境,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这就是《锦瑟》一诗的中间两联含义,我们这样把他破译了。

加上首联和尾联,整体意思就很清楚了:听瑟引发感受——梦幻——凄厉——寂寥——飘渺——更加惘然伤感(八)作业:李商隐诗《锦瑟》教案2教学目标1、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创作特色。

2、领会这首诗的意境、情感、主旨和艺木技巧。

重点难点:诗的意境、情感、主旨和艺木技巧。

学习方法:诵读,理解,思考,讨论。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与内容:一、导入与作者简介。

锦瑟华年 闲愁几度——《锦瑟》教学设计与反思

锦瑟华年 闲愁几度——《锦瑟》教学设计与反思

再 到抽 象理 由 . 这 样从 范 围 的 大与 小 . 程 度 的轻 与 重, 再 到从 特 殊 具体 到抽 象概括 . 不断追问, 求 根 溯
的写 作课 应 该 是 以 学生 写作 思 维训 练 为 主体 . 并 围 绕这 一核 心使 学 生 的思 维往 前 推进 、 从 上 面 的 分 析
『 作 者通 联 : 浙 江安 吉县 高级 中学1
7 6 L
中 学 语 文 ・教 学 设 计
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李商隐 , 走 进 千 古 绝 篇— — 《 锦瑟》 。
难” 的感 叹 , 元好 问也 有 “ 诗 家 总 爱 西 昆好 . 独 恨 无
人 作郑 笺 ” 之句 , 可见 这 首 诗 的绝 妙之 处 这 首 诗 意 象 朦胧 , 意境 凄 美 , 主 题 难得 真 切 也正 因 主 旨 的难
解, 导致 这 首诗 难 于翻 译 . . 对主 旨的理 解 不 同 , 每 一
推 进 对 一 篇 论 述 文 形 成 说 服 力 的 意 义 就 这 一 点 而
不 断接 近现 象的本 质
作 文教 学 最 忌的 是对 写作概 念 的诠 释 . 事 实 上
现 在很 多 写作 课 呈 现 出来 的 就是 对 写 作概 念 的诠
言. 这 堂课 是一 堂 达成 了教 学 目标 的真 正 而有 效 的
源. 这 种 思 维 的推 进 能 够 显 示 出思 维 的递 进 . 学 生
的 思维 在这 一 过程 中得 到 了横 向 的拓展 . 纵 向 的晰 地 看 到 . 顾 老 师 的 这 堂课 在 这 方
面 是 做 的 比 较 到 位 的 因 为 学 生 通 过 这 堂 课 的 学 习. 学 生 感 受 到 了论 述 思 维 推 进 的 基 本 方 法 及 思 维

《锦瑟》教案完美版

《锦瑟》教案完美版

《锦瑟》教案完美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锦瑟》诗歌;(2)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背景;(3)分析并掌握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的情感世界,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传承中华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解释和翻译;2. 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分析;3. 诗歌的情感内涵和审美价值。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的理解;2. 诗歌情感的把握和体会。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锦瑟》诗歌文本、相关注释资料、多媒体教学设备;2. 学生准备:预习《锦瑟》诗歌,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题目“锦瑟”,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2)学生结合注释,翻译诗歌。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会(1)学生分享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和体会;(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感受作者的情感世界。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强调诗歌的审美价值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1)背诵《锦瑟》诗歌;六、教学拓展1. 比较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比较《锦瑟》与其他唐代诗歌的异同;(2)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总结唐代诗歌的特点。

2. 创作实践(1)学生尝试仿写《锦瑟》风格的诗歌;(2)教师点评学生的创作,给予鼓励和建议。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学习态度;(2)评价学生的合作探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1)检查学生背诵《锦瑟》诗歌的情况;八、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2. 学生反馈学习收获和困惑;3. 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李商隐《锦瑟》教学实录及反思

李商隐《锦瑟》教学实录及反思

李商隐《锦瑟》教学实录及反思【编者按】这课是10年在盐城上的,今年其课堂实录刊载于《语文教学通讯》七、八月合刊。

在此前,因为我的懒惰,没对它作任何书面的总结和反思。

《锦瑟》课堂教学实录一、导入师:同学们,读一首好诗,应该用心去体会,具体到今天这个舞台上,我希望同学们做到物我两忘,不仅应该忘掉台下所有人,更应该忘掉你自己。

我们课本这个专题的小标题是“诗从肺腑出”,也就是说诗歌是诗人呕心沥血写出来的,所以,面对一千多年前的李商隐他面对自己五十多年人生岁月所作的字字珠玑的艰难的总结,我觉得大家也应该用同样的专一程度,你才可能体会到穿越时空的诗中所的蕴含的真情。

所以,我请大家先不要看课本,因为这里面注释太多了,我们不妨先面对原初的那个文本,体会李商隐写了什么?看投影,诵读一遍,读完之后,我会请同学们谈一谈你的第一体会是什么?【投影:李商隐《锦瑟》】二、初读生:【齐读】师:诗大家已经读过了,我想请同学们谈一谈你的感受。

生:有凄美的感觉师:能不能具体的谈谈是哪一句生:望帝春心托杜鹃,因为杜鹃的叫声比较凄凉师:感觉很准确生:有点哀怨惆怅,“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板书】此情惘然生:写的很美,“庄生晓梦迷蝴蝶”,虽然是虚渺的,但依然很美丽。

还有第三联都是非常美的景色,虽然有淡淡的悲伤。

生:有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从“一弦一柱思华年”。

师:我们知道李商隐写这首诗的时候应经是五十多岁,有对华年的追思之感。

【板书】追思华年。

师:刚才同学们结合这首诗初步的朗读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应该说你们的感觉是非常的准的,你们会发现,根据我的板书,我们比较能明确的得出首联和尾联,它写了什么,它有什么样情感走向:追思华年和此情惘然。

相反中间两联,可能因为,如刚才那位同学所说,很美又夹杂着一丝忧伤,但具体针对的事件,或者说,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则显得比较模糊。

问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区别?生:因为第二联和第三联运用了许多的典故。

《锦瑟》教案6篇锦瑟教案教学过程

《锦瑟》教案6篇锦瑟教案教学过程

《锦瑟》教案6篇锦瑟教案教学过程下面是我分享的《锦瑟》教案6篇锦瑟教案教学过程,供大家赏析。

《锦瑟》教案1◆自读导言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品味诗歌意境,从而领会诗歌美质。

3、学习各诗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了解诗人的不同艺术风格。

◆自读程序1、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2、理解内容,赏析意境。

诗词之美多美在意境的塑造。

所以诗词赏析重在其意境的塑造。

自读时在初步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去品味意境。

3、背诵。

◆自读点拨1、背景说明2、总体内容把握《锦瑟》——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诗人却开始硬来埋怨它: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这么多弦?聆锦瑟之繁弦,思年华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

佳人锦瑟,一工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境,不复成寐,无限悲感,难言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

此时,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

月、珠、泪在诗人笔下,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

蓝田山日光煦照,山中玉气冉冉升腾(古人认为事物都有一种一般目力所不能见的光气)。

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然了。

3、重、难点分析《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它以首句前二字为题,看似咏物,实乃一篇借锦瑟以隐题的咏怀之作。

《锦瑟》李商隐一、导入。

由《无题》“青鸟殷勤为探看”引出作者。

二、解题1、字义山,号玉溪生,河南沁阳人。

2、(注释1)主题:悼亡之作。

3、特色:典故雅致精工;基调哀怨悲愁;意境迷离凄婉;语言清丽隽永。

三、教师范读四、学生结合注释自由颂读五、思考:1、“五十弦”的锦瑟会联想到什么?用了什么手法?明确:自己年近半百。

传统的比兴手法。

2、典故分析:庄周梦蝶——美好扑朔迷离望帝化鹃——相思南海蛟人——破灭蓝山暖玉——迷惘六、主旨归纳:请同学据自己的感受自由谈,可发挥想象和联想。

执著一念的美好情感的破灭;才情不为人知的悲哀;悼亡之作……七、背诵八、作业: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县)人,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

《锦瑟》李商隐语文教案(精选9篇)

《锦瑟》李商隐语文教案(精选9篇)

《锦瑟》李商隐语文教案(精选9篇)《锦瑟》李商隐语文教案(精选9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锦瑟》李商隐语文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锦瑟》李商隐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引导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诗歌,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和艺术创作特点。

2、学习从宏观上把握诗歌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能力目标:1、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歌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

2、理解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解法。

情感目标:品味诗人独特的人生际遇。

教学重点: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歌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解法。

教学方法:研读法、讨论法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名句填空(多媒体课件展示)①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②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③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些诗句都是千古传诵的名句,难怪同学们都耳熟能详。

这些诗句均是出自朦胧诗人李商隐之手。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朦胧诗的代表作—《锦瑟》。

二、作者简介(多媒体课件展示)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

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

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的推荐,得中进士。

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

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

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三、整体感知1、听音频范读,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标出停顿。

2、学生齐读,读准字音和停顿。

3、请一位学生朗读,读出感情。

李商隐《锦瑟》课堂实录及反思

李商隐《锦瑟》课堂实录及反思

李商隐《锦瑟》课堂实录及反思李商隐《锦瑟》课堂实录及反思《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堪称最享盛名。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李商隐《锦瑟》课堂实录及反思,欢迎大家阅读!一、简介作者及其诗歌特点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一首诗歌《锦瑟》,提起李商隐,大家都很熟悉吧。

“春蚕到死丝方尽――(生)蜡炬成灰泪始干”“身无彩凤双飞翼――(生)心有灵犀一点通”“何当共剪西窗烛――(生)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最擅长以象征、暗示等手法,创造朦胧的境界,表达朦胧的情思。

也正是这个原因,他的诗歌往往使人在感受到美的同时,却又很难说得清。

《锦瑟》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篇。

所以我们今天的学习是很富挑战性的哟。

二、初读,整体感知师:首先,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请大家一定要注意轻重音以及节拍的长短变化。

(生齐读)师:我先不点评,下面我们一起来聆听古诗文吟诵专家王更生教授的吟诵,请大家注意王教授吟诵时的情感投入。

(听录音)师:跟大家的朗读相比,有什么不一样?生:我认为他带有了一点富有节奏的音律美,他能投入对这首诗的理解,带有感情,我们是生硬的。

师:他是唱的。

这是一门即将失传的绝学呀。

最关键是他的情感投入比我们多。

我们读起来好像挺有节奏的,但要我们的感情被淹没在单调的节奏里了。

没关系,我们还没来得及慢慢体会呢。

等我们体会出来了,也不一定比他差!师:那么既然要体会,我们首先要了解这首诗究竟写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师:还需要再想想?那自己在下面再读读。

(生自由读)生:我觉得这首诗表现了李商隐晚年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师:诗中有没有直接点明作者情感的诗句?生:最后两句,前面一句点明了“怀念、追忆”,后面一句直接抒发了情感:迷惘的、惘然的。

(板书:追忆惘然)师:从内容看,诗歌写的是对往昔华年逝岁的追忆,在追忆中传达出来的是一种惘然的心情。

这个是在首尾两联中就告诉给我们的。

那么是什么逗引起他对“华年”的追忆的呢?生:由锦瑟,看到它五十弦,诗中说“一弦一柱思华年”表明他想起了过去的日子。

《锦瑟》课堂教学实录5篇

《锦瑟》课堂教学实录5篇

《锦瑟》课堂教学实录5篇《锦瑟》课堂教学实录1一.导入新课中国古代诗歌浩如烟海,其中的名诗佳句多如繁星.人们也许并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之手,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完成下面的诗句对接.资料链接——名诗对接.①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②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③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你能说出这些诗句的作者是谁吗?(李商隐)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李商隐的代表作《锦瑟》.二.了解作者学生就自己搜集的关于李商隐的资料进行交流.教师对学生交流结果予以梳理,指导学生学会搜集信息.筛选信息.整理信息.李商隐,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46岁时死在荥阳.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风格婉转缠绵.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有《李义山诗集》.三.赏析《锦瑟》(一)教你方法:学诗三步走读:倾情诵读,整体感知.悟:感受形象,体味意境.品:咀嚼涵泳,品味语言.(二)诵读诗歌,初步感知.1.请两名同学诵读诗歌,老师及其他同学指出其诵读的不足或错误.听朗读录音.2.学生听读,在听读中把握诵读节奏,感受诗的韵律,体味诗的意境.3.学生结合注释译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理解诗歌主旨.(三)感悟诗意,理解主旨.引导:我想大家在读的过程中一定有所感悟,现在就请同学们来谈谈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你从诗中捕捉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可就全诗内容谈,也可就其中一字一句给你的感受来谈.1.学生交流阅读感悟,教师予以引导点评.【参考】〝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看到眼前锦瑟上的一弦一柱,就仿佛看到自己曾经有过的灿烂岁月.花样年华,这些可都是真情的付出,热血的凝铸.可恨可叹的是这些辉煌已成为过去,并且是如此短暂──单单是〝五十弦〞,为什么单单是〝五十弦〞呢?难道就没有别的什么可以选择了吗?诗人以〝锦瑟〞喻美好的〝华年〞,以〝思〞引发〝无端〞之问,一上来就开门见山,点出自己对人生价值的深深思考.【参考】〝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对人生终极价值的思考不唯我独有:有着〝鲲展翅九万里〞远大志向的庄子,在梦中也不忘记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以致于梦生蝶翅,己蝶难辩;贵为人主的望帝死后仍化作嗓子出血也要叫个不停的杜鹃鸟,来诉说自己心中的疑惑.〝蝴蝶梦迷〞着〝晓〞字指明,使原本自迷自恋或徘徊彷徨之意转为富于幻想之境,是盼望旭日东升照亮自己的人生之路;〝杜鹃心托〞依〝春〞字点破,使旧有的怨恨怅惘之情化出勃勃生机之感,是希望春光永驻激励自己向前搏击奋斗.【参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沧海中的珍珠只有在明月之夜,才能流下晶莹的泪花;蓝田下的美玉只有在日暖之时,才能升腾飘逸的烟霞.物犹如此,人当如是.〝沧海月明〞与〝蓝田日暖〞优美意境的创设,不仅仅是诗人精妙绝伦艺术素养的表现和挥洒,更是诗人回答人生价值的标准和尺度.诗人以物推人,拓展深化了诗作的主题,整篇的闪光点在此,魂亦在此.【参考】〝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追忆过去,尽管自己以一颗浸满血泪的真诚之心,付出巨大的努力,去追求美好的人生理想,可〝五十弦〞如玉的岁月.如珠的年华,值得珍惜之时却等闲而过;面对现实:恋人生离.爱妻死别.盛年已逝.抱负难展.功业未建……,幡醒悟之日已风光不再.如泣如诉的悲剧式结问,又让诗人重新回到对〝人生价值到底是什么?到底该怎样实现?〞深深的思考和迷惑之中,大大增强了诗作的震撼力.2.小结诗歌内容:锦瑟牵情,回首往事——往事如梦,感伤深沉——对月而泣,美梦如烟——追忆此情,当时惘然.3.探究主旨.引导:经过追忆往事,诗人的情感凝结在哪个词语上?(惘然)引导:作者为什么而〝惘然〞?(为〝此情〞.)引导:〝此情〞到底是什么情?请同学们就此探讨诗歌的主旨.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全班交流,教师引导点评.(悼亡说.恋情说.自伤身世说……)(四)品味语言,赏析技巧.引导:现在让我们借助一段动画影片,来感受走进这首诗的意境.flasn影片《锦瑟》.学生观后结合诗歌及画面谈谈这首诗的意境.引导:这首诗除了具有凄迷的意境外,还有哪些艺术特色?请同学们从它的语言特点,感情基调等方面再作分析.讨论.交流.学生结合具体的诗句谈谈诗的语言特点,感情基调等方面的艺术特色.小结诗歌艺术特色:哀怨的基调凄迷的意境华美的语言(五)再读诗歌,感受诗意诗韵美.四.小结这节课,我们走进了李商隐的情感世界,共同学习了他的《锦瑟》,尽管这是李诗中最晦涩的一首,但我们还是触摸到了这位才华横溢.命运多舛的晚唐才子的情感脉搏,这足以说明,只要用心体会,心灵总会相通.五.布置作业:请将今天所学进行整理,写成一篇赏析性的短文.《锦瑟》课堂教学实录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本诗的创造背景;理解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解法,并背诵全诗.能力目标把握诗歌哀怨的感情基调及朦胧迷离的艺术境界;体会李商隐非写实的艺术表现手法;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情感目标体会李诗神秘的美感,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审美情趣;强调美对人精神的涵养作用,鼓励学生注重提高审美的境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品味诗歌哀怨的感情基调及朦胧迷离的艺术境界;体会李诗神秘的美感,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审美情趣.教学难点寻找突破点.切入角度理解诗歌,即〝理解诗歌的多义性〞;体会本诗非写实的艺术手法.教学过程一.导入解题1.中国古代诗歌浩如烟海,其中的名诗佳句多如繁星.人们也许并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之手,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完成下面的诗句对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你能说出这些诗句的作者是谁吗?(李商隐)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李商隐的代表作《锦瑟》.2.文学常识.李商隐(约8_—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河南沁阳人.李商隐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锦瑟》这首诗流传最广.影响.争议最多.晦涩难懂.众说纷纭,被人们称为〝斯芬达科斯之谜〞.古典诗歌中的〝哥德巴赫猜想〞.二.赏析诗歌(一)初读,知内容1.学生自由朗读.背诵诗歌.2.看注解,理解字面上的意思.无端(没有理由,无缘无故地)可(难道,哪能)惘(wǎnɡ)然(迷惘,茫然)用现代语句翻译诗歌:锦瑟琴为什么要有有五十根弦,每根弦都让我追思美好青春.我曾经像庄周梦为蝴蝶一样沉迷在美好的境界中,最终我只能像望帝那样,把自己的伤心托付给杜鹃.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着,过去生活的图景如同蓝田玉山上的缕缕玉烟,依稀可见.这种悲欢离合的感情岂待如今追忆时才有,在事情发生的当时就已经感到惘然若失了.3.讨论:初读这首诗有什么样的感觉?你觉得诗人想表达什么?指导提示:压缩诗歌,抓诗眼,感诗情.压缩成七绝: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压缩成五绝:锦瑟五十弦,弦柱思华年.此情可追忆,当时已惘然.再压缩:锦瑟弦,思华年.(内容诗眼)可追忆,已惘然.(情感诗眼)4.小结:诗人看到锦瑟,听到锦瑟幽幽的旋律,不由想起了自己青年时代.那是一段多么美好而又感伤的回忆啊,可是往事却如一片云烟,令人难以真切把握.诗的内容是回忆往事,情调低沉,诵读时要放慢速度,给人迷惘的感觉.(二)再读,析〝此情〞1.朗读中间两联,掌握四个典故.①庄周梦蝶: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 庄周梦中蝴蝶快乐梦后怅然诗人早年及第娶妻仕进快乐现在发妻早逝沉寂下僚怅然②望帝啼鹃:相传战国时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为蜀治水有功,后禅位臣子(鳖灵),退隐西山,死后化为杜鹃鸟,啼声凄切,后常指悲哀凄惨的啼哭.一说,通于其相之妻,惭而亡去,其魂化为鹃.望帝国家生命哀伤诗人青春爱情哀伤③鲛人泣泪:晋张华《博物志》: 南海水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④暖玉生烟:相传宝玉埋在地下,上空会出现烟云,阳光下见得分明.珠玉沉于海埋于土泣泪生烟诗人沉寂下僚半世蹉跎自伤自怜年少时玉生烟今日珠有泪2.分析重点词语,探讨〝此情〞.(各抒己见,不拘一格)①〝迷〞——迷恋.痴迷.入迷.迷失;〝梦〞——理想.抱负.恋情.美好的时光等等.此情实为一种迷惘之情.②〝托〞——寄托.托付(生而不能,死则续梦);〝春心〞——伤春之心,不忍逝去;爱情.此情实为一种怀恨.执着之情,也可为一种殷切的思念之情.③〝泪〞——遗珠泪,理想不能实现,才能不被人识,深情无人领会.此情实为一种伤感.悲伤之情.④〝烟〞——暖玉烟,可望不可及,幽微飘渺无法把握.此情实为一种无奈.嗟悼之情.3.小结:所谓〝此情〞者,指的正是颔.颈两联中所写的〝晓梦〞之痴迷,〝春心〞之深挚,〝珠泪〞之哀伤与〝玉烟〞之无奈,种.种情事岂待成追忆时才感哀痛,华年流过之时,便已体会到了其中的苦涩悲哀.(三)三读,悟诗情1.请结合李商隐的生平及本诗的写作背景,试着探讨他究竟是为了什么具体的事情而如此哀怨悲痛.(开放题,学生只要能自圆其说都可.)李商隐才华横溢,少有文名,抱负远大,受牛党成员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与李党成员王茂元的女儿相爱成婚,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从此仕途坎坷,壮志成灰,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46岁时死在荥阳.本诗作于诗人晚年,此时李唐王朝气息奄奄,作者经历宦海沉浮壮志成灰,妻子也已早亡.他一生的回忆,一生的苦心孤诣,一生的诗,一生的情,像一部高度浓缩的写意默片,都在这首《锦瑟》中了.后人认为此诗是李商隐的压卷之作.有人说,《锦瑟》是中国诗歌解人最多.争论.聚讼最繁的一首诗,古往今来解读这首诗的作品不下数百,解读的派别多达十余种.晚唐以来留有姓名的解家就达百位以上.关于《锦瑟》的诗意,最新的资料总结竟达十四解以上,大致包括令狐青衣说.音乐说.悼亡说.自伤身世说.哀唐室衰亡说.诗序说.情场忏悔说等.相思说:思念恋人不能相聚的痛苦.看到〝瑟〞,想到琴瑟和谐的恋情.看到〝锦瑟〞,想到恋情的华美.锦瑟,你为何无缘无故有五十根弦,如此华美.丰富,每一弦.每一柱都勾起我对恋情的记忆.感觉幸福.遥远又迷惘.像庄生梦蝶一样如梦如幻,像望帝化鹃泣血哀啼一样执着和凄美.感觉恋情如沧海明月中鲛人哭泣的眼泪化成的珍珠一样晶莹.纯洁,又如蓝田暖日里美玉所升腾的缭绕烟云一样可望不可及.多想把这份记忆珍藏,可在过去恋情发生之时就已迷惘!悼亡说:对亡妻的深切悼念之情.〝此悼亡诗也.意亡者喜弹此,故睹物思人,因而托物起兴也.瑟本二十五弦,弦断而为五十弦矣,故曰‘无端’也,取断弦之意也.‘一弦一柱’而接‘思华年’,二十五岁而殁也.‘蝴蝶’‘杜鹃’,言已化去也.‘珠有泪’,哭之也;‘玉生烟’,已葬也,犹言埋香瘗(yì)玉也.此情岂待今日追忆乎?是当时生存之日已常忧其至此而预为之惘然,必其婉弱多病,故云然也.〞自伤说:诗人独自哀伤之情.锦瑟呀,你为何要有五十根弦,如此华美.丰富,每一弦.每一柱都让我想起过去的青春年华.感觉是那样美丽.虚幻.飘渺.伤感.自己曾如庄生梦蝶一样追逐美好梦想,曾如让贤亡国.化鸟悲啼的望帝一样执着.可理想未能实现,自己如沧海朗月中的鲛人泣泪为珠,虽然是沧海遗珠,未受重用,未展抱负,但依然如明珠一样,闪亮依旧,晶莹依旧,纯洁依旧,丝毫不减高洁节操!可毕竟美好年华和理想如蓝田暖日中的美玉升腾缭绕起来的烟云一样可望不可及.年华和理想多么美好,真想永远珍藏,只是当时心中已是迷惘一片,而现在才终于明白.李商隐的一生,固然是在党争的政治派别夹缝中求得生存的,受过一些大官的恩惠,也因之被另一些人排挤,有过短暂的荣光,更有长期的失意.但他政治上的得失悲欢,未必用这样朦胧的诗歌来表现,不能硬套中国古典诗歌〝香草美人的传统〞(以爱情隐喻君臣际遇).否则,李商隐的那些写爱情的无题诗,像〝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之类的,就都可当做政治诗读了.个人认为,《锦瑟》还是一首写恋情的诗,是一个垂暮老人回首锦瑟年华所唱出的一曲哀婉凄美的歌.当然,诗歌欣赏本就是〝仁者见仁〞的愉快活儿.有自己的观点,并能说明理由就行.2.小结:《锦瑟》,像一座美轮美奂的迷宫,古往今来多少人为之惊叹心驰,却寻不到进入的路径,他们一开始便迷失在路口,惝恍猜测,未知所踪.元好问在《论诗绝句三十首》中写: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清朝诗论家.一代诗宗王士禛也在诗论中说:一篇《锦瑟》解人难.虽然这首诗的主旨我们无法确定,但是一千多年来它依然深深的吸引众多读者,每个人似乎都能在这首七律中或多或少找到自己的感情寄托.王蒙先生就曾说:〝情种从《锦瑟》中痛感情爱,诗家从《锦瑟》中深得诗心,不平者从《锦瑟》中共鸣牢骚,久旅不归者吟《锦瑟》而思乡垂泪,这都是赏家与作者的合作成果.〞总之,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篇《锦瑟》.(四)四读,体美感1.梁启超先生曾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但我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样化的,神秘的.〞张中行也说:读这首诗〝不如重点取意境而不求甚解〞.2.思考:诗歌中间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意境?他们又是如何体现丰富的情感的?明确:这两联的手法和首尾两联不同,不是直抒胸臆,而是〝立象尽意〞,所立的意象,不是单独的,各个意象之间隐含着和谐的关系.蝴蝶和杜鹃,庄生和望帝,属同类,通过〝晓梦〞.〝春心〞将之深化到梦中和心中,就不是一般的,而是心灵的画图.同样,沧海月明.蓝田日暖,在时间上是一早一晚,在空间上是一海一陆.在色彩上冷暖交融,而在情调上则是珠泪之悲和如遇寒而雾,这是联想的统一.而且此联表面上与前联不相属,但在意脉上渗入了〝可望不可即〞的性质.照应了首联的〝思华年〞,又为〝成追忆〞作了铺垫.这样,就以静态的画图沟通了首尾两联意脉的律动.使得全诗不但统一和谐起来,而且将意象和抒情.视觉和心像.静态和动态丰富统一在圆融的意境之中.象征的手法;跳跃的逻辑;联想的统一;写意的手法,朦胧美.三.总结延伸1.诗歌总结:诗歌内容:(首联)锦瑟牵情,回首往事(颔联)往事如梦,感伤深沉(颈联)对月而泣,美梦如烟(尾联)追忆此情,当时惘然诗的情感:追忆华年的迷惘与感伤艺术手法:用典,象征,联想李商隐对心灵世界作出了前人未曾有过的深入开拓与表现,他开拓了一个全新的艺术表现领域:非逻辑的.跳跃的意象组合;朦胧情思和朦胧境界的创造;把诗境虚化.完全不同与白居易强调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样的非写实的艺术表现手法,不仅极大地扩大了诗的容量,而且留给读者更大的联想空间.就艺术表现手法的创新而言,在中国诗是空前的.直到清朝,西方的很多文化进入中国,对此才有了〝唯美主义〞这个西方人发明的标签.到了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朦胧诗派2.《红楼梦》第32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里,宝玉对黛玉诉肺腑后,二人感情笃定.假设黛玉题帕,会送李诗的哪一联给宝玉呢?参考:第一种看法:送颔联——美好的爱情像蝴蝶梦一样朦胧而又浪漫,令人神往迷恋;一片思慕春心付与悲啼的杜鹃,绵绵不绝.既能表现黛玉的痴情与忠贞,又蒙着一层悲剧色彩,与原著相符.第二种看法:送颈联——宝黛奇情,有还泪说.那月下沧海的鲛人分明是黛玉的化身,爱情不为礼教认可,孤寂伤感,夜夜流泪成沧海.蓝田美玉也能预表宝玉,纯洁,有才华,埋于山中不外现.两句表达了高洁的感情,是爱慕,执着,又是不敢亵渎,哀思叹婉的.3.课外阅读李商隐的两首《无题》,体会其诗歌的艺术风格.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锦瑟》课堂教学实录3教学目标:1.遵循物象→意象→意境的认识途径,学习鉴赏古诗的基本方法.2.把握诗歌运用的比兴.用典.象征等手法的妙处.3.品味意象,体悟诗人心中〝悲〞的丰富内涵.教学重点:反复吟诵,通过对核心意象〝晓梦〞〝春心〞〝珠〞〝玉〞等的品味,体悟诗人心中〝悲〞的丰富内涵.一.导入《诗大序》里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志是什么呢?是你心里面的思想.意念.感情.那么我们怎么才能解读出诗人的思想情感呢?从意象,从作者经历.意象就是带上了主观情感的物象,那么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从物象说起.二.检索〝物象〞请大家齐读整首诗,说说这首诗里写了哪些物象?锦瑟.华年,庄周.蝴蝶.晓梦.望帝.杜鹃.春心,明月.暖日.珠.玉.人:庄周.望帝;物,锦瑟.明月.暖日.珠.玉,蝴蝶.杜鹃.回忆:华年眼前:锦瑟.传说典故,眼前之景.直观的物,抽象的年华.春心.这些物象,在诗中着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就直接可以说是意象了.如此纷繁交错的意象,难怪诗歌让人感到朦胧模糊难懂了!当然难懂并不是没法读懂.〝解铃还须系铃人〞,我们还从这些物象入手.三.剖析〝意象〞看看它们之间的关系,看看哪些是核心意象.1.先看首联锦瑟是漂亮的瑟.华年是花样年华.美好时光.问题一:这里重在强调锦瑟还是华年?锦瑟在这里的作用?起兴(借题发挥),比兴.比,以彼物比此物.兴,是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问题二:锦瑟的〝一弦一柱〞为什么会让我想到华年?数字上:一弦一柱正像一年一年,正好代表经历的年华和时间.音乐内容上:五十弦的表现力更丰富更细腻,想到我的年华也更细致更悲切.漂亮的瑟无缘无故有五十弦,(〝无端是无缘无故,实际上并不是无缘无故,而是有它特殊的沉重的情感,现在大家还认识不到,等理解了诗意之后,回头我们再来品读它.〞)2.下面来看颔联的意象,问题一:这句话的核心意象是什么?晓梦.结合资料看,作者的梦想是什么?光耀门楣.仕途通达.卖与帝王家.国家栋梁.当庄周梦为蝴蝶的时候,是多么美丽.多姿多彩,所以他完全沉溺在这种美好的感情.当诗人谈到梦想时也必然痴迷忘我吧,因为这种渴望光耀门楣的人生理想也是融在骨子里,化在血液里的存在了.然而这种梦想有没有实现呢?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呢?〝晓〞,梦的短暂,梦要结束,理想落空.〝晓〞是说天快要亮了,〝晓梦〞是破晓以前的梦,这是言梦之短,因为天很快就要亮了,你马上就要醒了.人们常说〝夜长梦多〞,夜长,你爱做多少梦就做多少梦,所以〝晓梦〞极言其梦境之短暂,梦要结束了.看下一句的内容.解读典故:望帝托杜鹃.望帝是蜀国的君主,望帝让位给臣子,却没想到这位臣子是个暴君,老百姓苦不堪言.望帝死后,他的魂魄变成了杜鹃,因为一直怀念故国,所以杜鹃的叫声好像是〝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而且杜鹃总是要一直叫到口中流出鲜血为止.问题二:这里的核心意象是什么?春心.李商隐另外有一首诗《无题》,最后两句是〝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他说,你那份春天觉醒的,追求的向往的心不要跟花一样争着开放,〝春心莫共花争发〞,因为你把这么热烈.深刻的感情投入进去,你最后落到的下场是〝一寸相思一寸灰〞,你每一寸相思的情感.你燃烧的结果是变成灰烬.可见,〝春心〞在李商隐的诗里多表示追求,向往的心.望帝的春心是什么?爱国之心.李商隐的春心是什么?成为国家栋梁的仕途之心.诗人和望帝一样只能把那一份感情,那追求.向往的〝春心〞〝托杜鹃〞.可见,李商隐借杜鹃啼血来哀鸣自己理想落空的人生.小结:从颔联看,不管梦多么美好,春心多么执着,最终理想破灭,这是追忆年华诗人心中的第一层痛.大家来读一读,揣摩一下情感.核心意象要重读.过渡:理想是要建立在自身的实力之上.李商隐认为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诗歌的颈联也就是第三联回答了这个问题.3.问题一:颈联哪些物象可以看出李商隐对自己的评价?珠.玉.珠玉的珍贵和稀有,为它们蒙上了一层神秘感.在古典文化中,珠和玉具有特定的内涵,你知道哪些?①怀玉之才②明珠暗投(有才能的人没有得到重视)③隋珠弹雀,比喻大材小用.珠喻指才华或有才之人.④〝一片冰心在玉壶〞:喻指品行的高洁.⑤《礼记》中,孔子赋予了玉十一德,即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还强调〝古之君子必佩玉〞(《礼记?玉藻》).玉为温润.高洁的文化符号.⑥李商隐字义山,为什么号玉溪生?因为李商隐出生在丹河之滨,河水清澈,一年四季清澈见底,如玉一样清澈透明,因此起名叫玉溪生,也有自我勉励之意.⑦典故:沧海遗珠(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人遗漏)卞和泣玉意在告诉我们贤能之人不被重用.⑧贾宝玉生下时口中含的那块玉,是女娲补天时遗漏下的一块石头,因为不甘于才华被埋没,请求道士将它带入凡间,投胎作贾宝玉.可见:〝珠〞.〝玉〞乃诗人自喻,喻指自己的才华.能力.德行.问题二:自己满腹才华,却是怎样的遭遇呢?你能不能从诗歌中读出来?典故:鲛人泣珠,海中美人鱼,美丽而神秘,只在大海深处,对水质很挑剔,不愿在不洁的水中生活,月明之夜,它的眼泪会化为晶莹剔透.饱满圆润的珍珠.天上有明月,地下有明珠,〝珠有泪〞鲛人的眼泪变成珠,作者在此已经活用这个典故,情感上也有变化.〝珠〞是作者才能的喻指,〝泪〞是自己心境的活现.这种组合就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感伤.蓝田是产玉的地方,典故本身的内容,对表达情感没什么作用.日暖才会生烟,尤其玉,在阳光下会有流动的感觉,象烟云流动,古人又称之良玉成烟 ,烟是玉存在的表现,生烟是让人看到玉的存在,现在却空有其烟,无人发现.小结:良玉空有其烟,明珠空有其美,作者以珠.玉自比,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感。

李商隐诗《锦瑟》教案教学设计

李商隐诗《锦瑟》教案教学设计

李商隐诗《锦瑟》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锦瑟》。

(2)理解《锦瑟》的创作背景,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

(3)分析《锦瑟》的艺术特色,领会李商隐的诗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锦瑟》。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李商隐的忧郁气质,理解其人生经历与诗歌创作的关联。

(2)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锦瑟》。

(2)理解《锦瑟》的意境和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1)把握《锦瑟》中的象征、隐喻手法。

(2)深入理解李商隐的忧郁气质及其成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锦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锦瑟》中的象征、隐喻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解析《锦瑟》的意境和艺术特色。

(2)引导学生领略李商隐的忧郁气质。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谈谈对《锦瑟》的情感体验。

(2)教师总结,强化情感教育。

6.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熟读并背诵《锦瑟》。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锦瑟》。

2. 分析《锦瑟》中的象征、隐喻手法,写一篇短文。

3. 结合李商隐的生平,谈谈对《锦瑟》的情感体验。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3. 诗歌鉴赏能力:评估学生在分析和解读《锦瑟》方面的能力。

4. 情感态度:了解学生对李商隐及其诗歌的情感态度。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锦瑟》的深层含义。

李商隐《锦瑟》教学实录及反思

李商隐《锦瑟》教学实录及反思

李商隐《锦瑟》教学实录及反思李商隐《锦瑟》教学实录及反思生:世事无常,时光流逝不断地变化。

师:具体来说呢?生:人生如同月亮的变化。

师:确实,月有阴晴圆缺。

生:第一句追思华年,有明月,明珠和泪滴,都是圆形的事物,都是人老珠黄的感觉。

师,我觉得你的分逻辑有些问题,圆形事物,这没问题,接着就是“人老珠黄”我觉得中间有点过渡,我们又一句话:破镜重圆,人们对于圆形的事物总有美好的期待,但是这些圆形的事物总有不如意的地方。

你觉得在这里有什么不足?生:珠有泪。

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典故。

生:南海鲛人的故事,鲛人泣泪成珠。

师:鲛人泣泪成珠。

生:有些伤悲。

师:确实,只有通过痛苦的哭泣才能成美丽的珍珠,刚才通过这个同学的分,通过痛苦的锤炼才能成为珍珠,沧海月明珠有泪,这里还有一个典故,珠不但和泪发生关联,还和什么发生关联,就是月亮。

蚌珠随着月亮的变化而变化,蚌病成珠,也就是说河蚌通过痛苦的洗礼才能变成珍珠。

所以我们可以对第三联做如此总结:痛之美。

痛苦背后的美丽。

【板书:痛之美】沧海月明珠有泪,有年华的流逝,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呢,因为月亮和大海总是固定搭配,经常组合的意象,它是一对意象组合,【板书:画面】一个是深的背景,一个是光芒的主体,他们形成了时空幽之感。

比如说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再比如说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大家学过《赤壁赋》知道变与不变的道理,月亮总是那个月亮,可是每一天的圆缺程度都不一样,就如美好的年华,它留在我们心里,却一去不返。

然后我们来看最后一句。

生:蓝田日暖玉生烟。

书下注释说,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致焉。

也就说美好的东西放在面前你总不知道他的美好,逝去之后才知道。

诗人在自己五十岁的时候才知道三十岁的年华的美好。

师:非常好,也就是说在当时可能不知道他的美好,就像我非常羡慕现在的你们,只有经过时间的淘洗,才能理解,那种模糊,那种青烟绕,可望而不可即的美景。

生:这一句也了描绘一幅美好的农家景色,一幅暖暖的农家。

《锦瑟》课堂实录及反思

《锦瑟》课堂实录及反思
主题,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课堂讨论环节设计得当,学生积 极参与,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
见解。
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 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不足之处
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 高,需要教师进一步关注和引 导。
课堂时间有限,部分学生对诗 歌的深入探究需求未能得到满 足。
需要加强对学生诗歌朗诵的指 导和训练,以提高其语言表达 和情感传递的能力。
《锦瑟》课堂实录及 反思
汇报人:
2023-12-29
目录
• 课堂导入 • 课堂实施 • 课堂总结 • 反思与改进 • 学生作业与点评 • 下节课预告
01
课堂导入
背景介绍
01 背景介绍
在上课开始时,老师简要介绍了《锦瑟》的创作 背景,包括诗人李商隐的生平和时代背景,以及 《锦瑟》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
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有效地传递知识,促进学生的 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对教学内容的反思
教学内容是否全面
在《锦瑟》的教学中,教学内容是否涵盖了所有重要的知识点,是否做到了全面而系统的教学 。
教学内容是否准确
对于《锦瑟》这首诗歌的解读和赏析,教学内容是否存在错误或不当之处,需要进一步核实和 修正。
04
反思与改进
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01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
在《锦瑟》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是否清晰明 确,是否符合课程大纲的要求。
02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通过课堂互动、学生反馈等方式,评估教学目标 是否有效达成,是否存在未完成或偏离的情况。
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教学方法是否合适
对于《锦瑟》这首诗歌的教学,所采用的教学方 法是否恰当,是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思考。

《锦瑟》课堂实录及反思

《锦瑟》课堂实录及反思

《锦瑟》课堂实录及反思《锦瑟》课堂实录师导课:课前我们欣赏了一首《青花瓷》,它曲调悠扬,唱词极富古典的意蕴,加上周杰伦含糊不清的演唱让人顿生一种朦胧之感。

它宛如一出烟雨迷蒙的江南水墨,在云水萌动间依稀可见一位伊人白衣素袂,裙带纷飞。

心中的思念翻滚如潮,却化作耳畔轻轻浅浅的吟唱,云淡风轻。

其实,在一千年前的唐代,同样有一首意境的诗歌,它让人百读不厌,读罢五味陈杂,这就是今天我们将要共同学习的——李商隐的《锦瑟》。

(板书)师:首先让老师来朗诵这首诗歌。

(学生听,感受)接下来,同学们自由的朗读,品味这首诗歌。

请同学来朗读。

那么,这位同学读的怎么样?生:读的很好,很朦胧的,我觉得他很适合,有一种很女性的温柔(生笑),读的很美。

师:读的很美,抓住了这样的特点。

同学读诗的感知能力很强,和大师有着共鸣。

(出示幻灯片)梁启超先生说:“义山的《锦瑟》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

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 , 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

但我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

”那么接下来就请同学们结合书下注释,再读这首诗歌,畅谈这首诗中你认为哪句写得美?(默读思考,教师巡视,)师:我看出你们已经深深的沉醉在美的意境之中了,那么谁先说说你的看法。

生:我觉得是首联。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追忆那逝去的时光,一弦一弦就像他的年华一样,都随着岁月老去了。

我觉得很寂寥,一种感伤的美。

生:我喜欢庄生晓梦迷蝴蝶这句。

梦,蝴蝶,这些是美好的事物,本来很美的,在诗文中说是晓梦,又是短暂的,美好的情境是转瞬即逝的,犹如庄子“梦蝶”,不知哪种状态是真实的自我了。

生:我也喜欢颔联,寄情于物,将“晓梦”、“春心”之情借“蝴蝶”、“杜鹃”之物来表现。

庄周梦蝶的典故,让人分不清自己和蝴蝶,一种迷惘油然而生。

而杜宇化作杜鹃啼血,传达的是哀怨之情。

生:我觉得“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这句很美。

月满则珠圆,可是,月夜下的沧海明珠依然有泪,在茫茫无际的大海里,每一颗珍珠都是一个泪点,蓝田山中出产美玉,有玉之处烟霭蒙蒙,而人们只见山中烟霭,不知玉在何处。

李商隐《锦瑟》教案

李商隐《锦瑟》教案

李商隐《锦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锦瑟》。

(2)理解《锦瑟》的诗意、诗境和艺术特色。

(3)分析李商隐的生平背景及其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比分析,引导学生感受《锦瑟》的抒情风格。

(2)运用文献资料,帮助学生了解李商隐的创作背景。

(3)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探讨《锦瑟》中的意象与情感的关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和鉴赏能力。

(2)引导学生感受李商隐的忧患意识,理解其在诗歌中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锦瑟》。

(2)理解《锦瑟》的诗意、诗境和艺术特色。

(3)分析李商隐的生平背景及其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把握《锦瑟》中的象征手法和抒情技巧。

(2)深入理解李商隐的忧患意识和人生感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特点。

(2)阐述《锦瑟》在李商隐诗歌创作中的地位和价值。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锦瑟》,感受其节奏和韵律。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义。

3. 合作探究:(1)以小组为单位,分析《锦瑟》中的象征手法和抒情技巧。

(2)讨论李商隐的忧患意识在诗歌中的体现。

4. 成果展示:(1)各小组汇报探究成果。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锦瑟》。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锦瑟》的熟练程度,包括朗读和背诵。

2. 学生对《锦瑟》的诗意、诗境和艺术特色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李商隐生平背景及其对诗歌创作影响的掌握程度。

4. 学生对李商隐忧患意识的感悟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锦瑟》的深层含义。

2. 利用案例分析法,通过李商隐的其他诗作,对比分析《锦瑟》的独特之处。

3.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七、教学准备1. 准备李商隐的生平介绍资料,包括他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

锦瑟教案 锦瑟教案优秀9篇

锦瑟教案 锦瑟教案优秀9篇

锦瑟教案锦瑟教案优秀9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锦瑟教案 1[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写意的几种常用方法;2、理解内部结构;3、理解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解法。

[教学重点]掌握诗歌的基本的鉴赏方法:品味诗歌的形象。

[教学难点]对本诗内部结构和思路的理解。

[教学方法]译写法,点读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近人梁启超读李商隐,值得我等深刻体会。

他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

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

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

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

”(《饮冰室文集·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解说:凡读过此诗,并稍稍了解李商隐生平者,无一不在煞费心思,绞尽脑汁,希望能从这首诗中更多地发现诗人,更深地理解诗人。

于是,这首《锦瑟》便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斯芬克思之谜”。

二、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

字义山,号玉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

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的推荐,得中进士。

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

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

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三、对这首诗的多种理解: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

李商隐的诗风跟白居易截然相反,白居易的诗妇孺皆懂,而李商隐的诗虽好学深思之人读来也很费力,特别是他的无题诗,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

尽管如此,如果单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读,它又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

《锦瑟》教学实录

《锦瑟》教学实录

《锦瑟》教学实录一、导语在一个大学课堂上,也在讲授《锦瑟》诗,老教授反复反复诵读,不能自已,泪流满面,什么也没讲,一直读到下课。

这是怎样的一首诗呢,如此让人感动,让人悬想,让人乐道喜吟呢?请看讲学稿,对照两个时间——作品的创作时间和作者辞世时间,大约都是公元858年(学生发现回答),这让我们猜想,此诗是作者的人生总结,凝聚着诗人匆匆一生的理想、情思,坎坷失意。

后人认为是李商隐的压卷之作。

二、朗读诗歌1、课件朗读示范,学生听读感受。

2、把握诗歌的情调氛围:评价示范朗读:凝重、伤感、深情(学生感受,齐答)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富含感情色彩的词语,从而把握诗歌的情调氛围,完成《学案》第1题:“思”“梦”“泪”“惘然”等可感知到,全诗笼罩着迷惘、凄美、哀伤的情调氛围。

3、指名学生朗读,师生倾听评价:一女生:语速控制稳,情感把握准,声音干净,给人带入明净空灵的艺术境界。

一男生:缓慢深情,一字一顿,句尾拉长音,传达了深情厚意。

一男生:称得上“吟”,情通古人,神情俱备,极有感染力。

全体齐读:注意语速、停顿。

三、解析诗文1、题目“锦瑟”给人一种美好幽怨的感觉,《锦瑟》是咏物诗吗?(学案第2题)学生答:不是教师追问:咏物诗有什么特点?能举例吗?学生答:咏物诗通篇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为借物抒怀,托物言志。

如《咏柳》《石灰吟》。

教师明确:本诗“锦瑟”并非唯一的描写对象,而是个引子,或睹物思人,或听琴兴感,都是触发联想,诱发文思。

真正要说的不是“锦瑟”,而是“思华年”,“思华年”是主眼。

这也是古诗常用的手法——托物起兴。

2、首联解析(教师口述):《汉书》有记: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遂破为二十五弦。

瑟这种乐器附带着悲愁的感情。

首句说“锦瑟呀,你无来由的怎么有五十弦柱呢”,“无端”带有怎样的意味?(学生答:埋怨)“无端”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带着埋怨的意味,嫌多了,因为每一弦每一柱,每一音每一节都勾起心底的忧伤,那繁弦促音要勾起多少伤痛和对往昔的追忆啊!3、古人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说法,难就难在颔联和颈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商隐《锦瑟》教学实录及反思李商隐《锦瑟》教学实录及反思【编者按】这课是10年在盐城上的,今年其课堂实录刊载于《语文教学通讯》七、八月合刊。

在此前,因为我的懒惰,没对它作任何书面的总结和反思。

《锦瑟》课堂教学实录一、导入师:同学们,读一首好诗,应该用心去体会,具体到今天这个舞台上,我希望同学们做到物我两忘,不仅应该忘掉台下所有人,更应该忘掉你自己。

我们课本这个专题的小标题是“诗从肺腑出”,也就是说诗歌是诗人呕心沥血写出来的,所以,面对一千多年前的李商隐他面对自己五十多年人生岁月所作的字字珠玑的艰难的总结,我觉得大家也应该用同样的专一程度,你才可能体会到穿越时空的诗中所的蕴含的真情。

所以,我请大家先不要看课本,因为这里面注释太多了,我们不妨先面对原初的那个文本,体会李商隐写了什么?看投影,诵读一遍,读完之后,我会请同学们谈一谈你的第一体会是什么?【投影:李商隐《锦瑟》】二、初读生:【齐读】师:诗大家已经读过了,我想请同学们谈一谈你的感受。

生:有凄美的感觉师:能不能具体的谈谈是哪一句生:望帝春心托杜鹃,因为杜鹃的叫声比较凄凉师:感觉很准确生:有点哀怨惆怅,“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板书】此情惘然生:写的很美,“庄生晓梦迷蝴蝶”,虽然是虚渺的,但依然很美丽。

还有第三联都是非常美的景色,虽然有淡淡的悲伤。

生:有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从“一弦一柱思华年”。

师:我们知道李商隐写这首诗的时候应经是五十多岁,有对华年的追思之感。

【板书】追思华年。

师:刚才同学们结合这首诗初步的朗读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应该说你们的感觉是非常的准的,你们会发现,根据我的板书,我们比较能明确的得出首联和尾联,它写了什么,它有什么样情感走向:追思华年和此情惘然。

相反中间两联,可能因为,如刚才那位同学所说,很美又夹杂着一丝忧伤,但具体针对的事件,或者说,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则显得比较模糊。

问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区别?生:因为第二联和第三联运用了许多的典故。

师:昨天预习的时候老师已经说了,这些典故的解释字数远远超过诗歌本身的字数——用了典故之后就会有什么样的效果?生:如果知道典故就能够知道典故多要表达的意思,如果不知道典故就会觉得晦涩难懂师:典故的运用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你正好懂得,会觉得“每有会心”,很高兴;如果你不知道就会觉得一头雾水。

概括的很好。

三:设谜师:那么刚才这位同学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其实在咱们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出现过,我们来看一看,金末元初的一名文学评论家,也是当时一位着名的诗人元好问,他所写的这首《论诗绝句》。

【投影:元好问《论诗绝句》: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这两句化用《锦瑟》成句,我们都知道什么意思。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这两句是什么意思呢?西昆派这是宋初的诗歌流派,他们的老祖宗,或者说他们学习的楷模就是今天的李商隐,宋代的一批诗人围绕李商隐诗作的特点进行模仿,模仿他用典,用词华丽,甚至模仿他的晦涩难懂,诗家总喜欢写李商隐写过的那种语言风格、艺术风格的诗歌,但是“独恨无人作郑笺”,这“恨”就是遗憾。

遗憾什么呢?就是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如果我不懂得它,就无法理解,就要去看注释。

这“郑笺”中的“郑”,指的是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郑玄,他为《诗经》作了详细的笺注。

“独恨无人作郑笺”是说,只是遗憾没有人给李商隐的诗作注。

李商隐的诗,特别是这首《锦瑟》,千百年来,晦涩难懂。

它的关键在于颔联和颈联。

今天的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做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前人已经做过多次的解谜活动。

解谜的关键是颔、颈两联。

大家把这两联再齐读一遍。

生:【齐读】四、探情——精读颔、颈两联师:这两联四句,我们怎么去品呢?我们可以一句句,甚至一个词、一个字地去品,力图读出诗句背后所蕴含的真情。

我先给大家做一个示范。

我解读完之后,大家思考,说出自己的见解。

师:“庄生晓梦迷蝴蝶”。

典出《庄子·齐物论》。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庄子有一次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

醒来以后他怅然若失,不知道是自己在梦中变成了蝴蝶,或者说,把这个视角完全倒置,我是蝴蝶梦的一部分?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诗中“晓梦”二字,是指拂晓的梦,拂晓的梦有一个特点,短暂而迷离。

恍恍惚惚,你觉得记住了,其实也没有记住,你回忆得越多,也就忘记得越多。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看人生的一个基本态度:人生如梦。

【板书:人生如梦】然后还要注意一“迷”字,这是“迷惑”、“迷惘”之意。

这是一首追思华年的诗歌,现实和梦境在这样的心态下会分不清的,五十多岁了,回忆二十岁、三十岁的青春年华,他对那些细节都记得很清楚,但他有时候会怀疑——那些事情,真的发生过吗?时光的淘洗,磨平了所有值得记忆的细节。

因此,人生如梦,亦真亦幻。

【板书:亦真亦幻】回忆带来的错觉,因为时间的推远而变得美好。

这也就是老师读此联的感受,那么我们总结一下,大家马上讲下面的诗句,先把典故解释一下,从形象和画面入手,这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然后这一句诗能够触动你的哪一根心弦,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

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先自己静读,然后三分钟自己思考分析,再做一点交流。

生:【读,思考,交流。

】师:好了,我们现在交流一下,按说是随意的交流,但是考虑这是一首律诗,有他的内部逻辑,起承转合,说每一句也要相对集中,还是按照诗歌的顺序,我们先来分析颔联。

生:望帝春心托杜鹃,用的杜鹃啼血的典故。

传说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魂化为鸟,暮春啼叫,以至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心,一般指对爱情的向往追求,也可借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这里的“春心”与杜鹃的悲鸣联结在一起,实际上包含了伤春、春恨的意蕴。

在李商隐的诗歌中,多指忧国伤时、感伤身世。

师:有政治的因素在里面,李商隐也有政治层面的诉求,我们先保留这种猜测。

通过杜鹃的啼血,我们已经逐步对对“此情为何”作了推测。

生:我也喜欢这句,表现作者对美好东西失去的伤感。

师:繁华落去,才会去珍惜,我们为他鼓掌,他对杜鹃的情感所指,没有固定在一个层面上,而是杜鹃啼血本来是对故国的还念,但现在是对所有美好事物的怀念。

生:春心可以使对青春、爱情的追求,我知道李商隐以前卷入过党争的纠纷,也有作者对青春的遗憾,或对爱情的追求。

师:你回答的非常好,你已经能够做到知人论世,知道他曾经卷入、游离于党争,你能抓住春心进行解读,很好,你能解释一下春心这个典故吗?生:“春心”:《楚辞·招魂》:“极目千里兮伤春心。

”此“春心”,指对青春、爱情或理想的向往与追求。

师:刚才这几位的同学,分别分析了春心、杜鹃的解释,虽然理解不同,但基调都是一样的,都是悲伤,悲哀和失落,我们想想这一句“望帝春心托杜鹃”,单从形象来看,春心、杜鹃啊,大家想想这个季节应该是一个怎样的季节?生:高兴。

师:“喜柔条于芳春,悲落叶于劲秋。

”春天应该是一个万物萌发的季节,为何作者用了这两个典故却表达的是悲伤、哀婉的情感【板书:哀婉】,可以这样写吗?这是什么样的手法。

生:是反衬。

师:王夫之在《姜斋诗话》里曾经说过:乐景写哀,哀景写乐,一倍増其哀乐。

他的哀婉之情是通过有固定情感指向的意象体现的。

【板书:意象】诗歌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意象,杜鹃这个意象,不仅仅是李商隐一个人在用,也不是他第一次用,前人后人都在用。

前面大家学过的例子,苏轼的“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杜鹃是一个悲伤的调子,在中古典诗歌里面有了一个固定的调子,再比如说,白居易的《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都可以表达杜鹃这个形象,李商隐用它传达了自己的情感,我们以之为媒介,能通过它读出两种情感。

这句话就到这里,我们分析下一句“沧海月明珠有泪”。

生:沧海月明珠有泪,这句话应该是化用南海鲛人的故事。

《博物志》卷二有说:“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如绩,其眼能泣珠。

”,我觉得表现了时光流逝。

师:打断一下,怎么体现时光流逝?生:年华像珍珠那样珍贵,就表现了李商隐对年华流逝的恍惚和失落。

师:很好,一方面结合诗歌的基调,一方面诗句里明月、夜明珠,是美好而短暂的。

12下一页李商隐《锦瑟》教学实录及反思生:世事无常,时光流逝不断地变化。

师:具体来说呢?生:人生如同月亮的变化。

师:确实,月有阴晴圆缺。

生:第一句追思华年,有明月,明珠和泪滴,都是圆形的事物,都是人老珠黄的感觉。

师,我觉得你的分析逻辑有些问题,圆形事物,这没问题,接着就是“人老珠黄”我觉得中间有点过渡,我们又一句话:破镜重圆,人们对于圆形的事物总有美好的期待,但是这些圆形的事物总有不如意的地方。

你觉得在这里有什么不足?生:珠有泪。

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典故。

生:南海鲛人的故事,鲛人泣泪成珠。

师:鲛人泣泪成珠。

生:有些伤悲。

师:确实,只有通过痛苦的哭泣才能成美丽的珍珠,刚才通过这个同学的分析,通过痛苦的锤炼才能成为珍珠,沧海月明珠有泪,这里还有一个典故,珠不但和泪发生关联,还和什么发生关联,就是月亮。

蚌珠随着月亮的变化而变化,蚌病成珠,也就是说河蚌通过痛苦的洗礼才能变成珍珠。

所以我们可以对第三联做如此总结:痛之美。

痛苦背后的美丽。

【板书:痛之美】沧海月明珠有泪,有年华的流逝,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呢,因为月亮和大海总是固定搭配,经常组合的意象,它是一对意象组合,【板书:画面】一个是深邃的背景,一个是光芒的主体,他们形成了时空幽邃之感。

比如说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再比如说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大家学过《赤壁赋》知道变与不变的道理,月亮总是那个月亮,可是每一天的圆缺程度都不一样,就如美好的年华,它留在我们心里,却一去不返。

然后我们来看最后一句。

生:蓝田日暖玉生烟。

书下注释说,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致焉。

也就说美好的东西放在面前你总不知道他的美好,逝去之后才知道。

诗人在自己五十岁的时候才知道三十岁的年华的美好。

师:非常好,也就是说在当时可能不知道他的美好,就像我非常羡慕现在的你们,只有经过时间的淘洗,才能理解,那种模糊,那种青烟缭绕,可望而不可即的美景。

生:这一句也了描绘一幅美好的农家景色,一幅暖暖的农家。

师:我有一点不同意,你分析的画面暖暖的阳光,但是诗人是不是表达一种快乐之情,其他三句的悲伤基调,有没有在里面?生:有一点悲伤在里面。

师:最后一句,模糊的形象,温暖的色彩,【板书:温度】五、初解师:这是今天的四句诗,通过大家精彩的解读,我们大概可以看出尾联“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是怎样一种情感基调:时光追忆中的伤痛,怀念、无奈、迷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