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17 短文两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课件(共39张PPT)
骈句是指对偶句,是一种讲求对仗的艺术, 重视声韵的和谐。骈句是结构相似、内容 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骈 句是诗句的一种,与散句相对;散句相对 于骈句而言,也可以说,骈句以外的句子 都是散句。骈句也有工整和不工整之分, 不工整的骈句在结构和字数上也可能不完 全合乎要求。
1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陋
刘室
禹 锡
铭
1
你们有属于自己的座右铭吗
铭是“警惕自己的文字”的意思。 铭”字还有什么意思呢? 刘禹锡是如何为他所居住的陋室作的
“铭”的呢?
2
题目解说
铭,是一种文体,多刻写于器物之 上,用于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文辞精 练,有韵,读来 铿锵有力;体制 短小,最短者不 足十字,与格言 颇相似。
3 写陋室中事的句子是: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34
填空: 4 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惟吾德馨
5 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是: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6 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 龙则灵。
35
本文通过对陋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 室”不陋,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华、安贫乐道 的情趣,处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你如何 看待作者的这种生活态度?
27
政
治 南阳诸葛庐
文
西蜀子云亭 学
上
上
建
万
功
古
立
远大抱负
流
业
芳
的
的
伟
高
大
远
抱
志
负
趣 28
9.文章题目为“陋室铭”,文中又说“何陋之 有”,这些矛盾吗?
第17课《短文两篇——爱莲说》课件(共24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公元427年(63岁)
贫病交迫中去世
探究一:菊为什么被称为“隐逸者”?
助读材料二
晋代的陶渊明因不满官场,辞官归隐田园,诗人种菊,食菊,赏菊, 颂菊。菊,不与桃李争辉,不与群芳斗艳,酷爱霜秋,独居深山野外;陶 渊明,不慕名利,不羡繁华,归隐田园,独守清高操守。
陶渊明超凡脱俗的人格和菊的品性是相似,陶渊明写菊花的诗句“采 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是成为众口传诵的名句,菊因陶渊明而成为隐 士的象征。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篱护。
■牡丹花开时节,灿烂辉煌。在大唐盛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世,全国上下无不为之倾倒,牡丹花季成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了首都长安的狂欢节。白居易在 《买花》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一诗中这样写:
贪慕富贵 追逐名利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牡丹——富贵者
贪慕富贵 追逐名利
作者自己愿意像 莲一样,在污浊 的尘世中保持自 己清高的操守。
惜
爱
厌
历史上,周敦颐虽然为官三十余载,但他不慕钱财,淡泊名 利。《爱莲说》表达了他的人生态度:既不愿像菊像 (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也不愿像牡丹( 世人那样追逐富贵), 而是要像莲( 在污浊的尘世中保持自己清高的操守 )。 他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自唐朝以来,世人很喜欢牡丹。
沾染(污秽)
洗
水波
艳丽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 染, 濯清涟 而 不 妖,
我只喜爱莲——莲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疏通文意
中通外直,不蔓
名词作动词,旁生枝茎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7课《短文两篇——爱莲说》课件(共38张PPT)
3.香远益清
3.美名远扬
香气
4.亭亭净植
4.志洁形廉、清高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风度气质
27
作者赞美莲的优美的形象和高贵 品质,表达自己洁身自好的君子之志, 抒发了对追慕富贵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之情。
28
采 菊 东 篱 下 , 悠 然 见 南 山 。
29陶渊明为什么独爱菊来自?因为菊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品 格高洁。
16
一读课文 准确朗读
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
17
爱莲说
周 敦颐(dūn yí)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án。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 爱牡丹。予yú独爱莲之出淤yū泥而不 染,濯zhuó清涟lián而不妖,中通外 直,不蔓màn不枝,香远益清,亭亭 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yì者也;牡丹,
21
予 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 染, 我 只 助词, 表转折 被沾染
调节音节,
无实义
濯 清涟 而不 妖,
洗涤 清水 表转折 美丽而不庄重
中通外直,不蔓不 枝, 香远益清,
生枝蔓 长枝节 远播 更加
亭亭净 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耸立的 立 样子
表转折 亲近而 句末语气词 不庄重
22
我只喜爱莲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沾染, 在清水里洗涤过却并不显得妖艳; 茎梗中间贯通,外观笔直,不生枝蔓, 不长枝节; 香气远播,越发清香; 笔挺洁净地直立在那里, 只能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它。
23
予谓菊, 花之 隐逸者也;
认为,以为 的 隐居的人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
品德高尚的人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 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 莲,是花中的君子。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7课《短文两篇——爱莲说》知识梳理
《爱莲说》重点知识一、重要字词1.可爱者【甚】【蕃】甚:很,十分蕃:fán,多2.陶渊明【独】爱菊只3.出淤泥而不【染】沾染(污秽)4.【濯】清【涟】而不【妖】濯:洗涟:水波妖:过分艳丽5.香远【益】清更加6.【亭亭】净【植】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竖立7.【亵玩】靠近玩弄。
亵:亲近而不庄重8.【予】谓菊…… yú,我9.【隐逸】隐居避世10.【噫】叹词,表示感慨11.陶后【鲜】有闻 xiǎn,少12.【宜】乎众矣应当13.焉(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语气词(2)必有我师【焉】兼词,=于此(在其中)14.之(1)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2)水陆草木【之】花的(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4)友人惭,下车【引】之代词,代元方(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代词,代知识二、词类活用不【蔓】不【枝】名词用作动词不横生枝蔓,不旁生枝茎三、理解性背诵及翻译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译】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爱的很多。
2.莲的形象具有象征意义:(1)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的语句是:出淤泥而不染。
【译】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
(2)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众取宠,不炫耀自己的语句是:濯清涟而不妖。
【译】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3)象征君子的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语句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译】(它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4)象征君子美好姿态气质的语句是: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译】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芬,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
3.高度总结莲的气质品格的语句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它)(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去玩弄啊。
4.作者对三种花象征的不同品性进行比较和品评(莲花近于菊,却不像菊那样逃避现实,更不像牡丹,以富贵媚人,从俗从众,莲花出于污浊的现实而不受沾染,受清水洗濯而不显妖冶,实为百花丛中的君子)的语句是: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7课《短文两篇》知识点整理
七(下)17.短文两篇 知识点整理《陋室铭》一、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全唐文》。
作者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诗人。
被称为“诗豪”,世称刘宾客。
著有《刘禹锡集》。
2.本文体裁是“铭”,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与说、表、记并称古代议论性四大文体。
二、词语归类(一)重点词语释义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出名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灵:成为灵异的水 3.斯是陋室。
斯:这。
4.惟吾德馨..。
德馨:品德高尚。
馨,香气。
5.谈笑有鸿儒..。
鸿儒:博学的人。
鸿,大。
儒,旧指读书人。
6.往来无白丁..。
白丁:平民。
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7.无丝竹..之乱.耳。
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乱:使……乱。
8.无案牍..之劳形..。
案牍:官府的文书。
劳形:使身体劳累。
9.、何.陋之有? 何:什么。
(二)词类活用1.有仙则名.。
名:名词作动词,出名。
2.有龙则灵.。
灵:形容词作动词,成为灵异。
3。
惟吾德馨.。
馨:名词活用为动词,这里指(品德)高尚。
4。
苔痕上.阶绿。
上:名词作动词,长上。
5.无丝竹之乱.耳。
乱:形容词作动词,使……扰乱。
6。
无案牍之劳.形。
劳:形容词作动词,使……劳累。
(三)古今异义1.无案牍之劳形.。
(古义:身体;今义:样子)2.惟吾德馨.。
(古义:德行美好;今义:芳香)3.谈笑有鸿.儒。
(古义:大,渊博;今义:鸿雁,书信) 4.无丝.竹之乱耳。
(古义:琴瑟箫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音乐;今义:丝绸和竹子)5.可以调.素琴。
(古义:弹奏;今义:调解)(四)虚词用法1.之无丝竹之.乱耳(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2.是斯是.陋室(判断词,是)当是.时 (这个、那个)三、特殊句式何陋之有?应为:“有何陋”。
(倒装句)四、句子翻译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第17课《短文两篇:爱莲说》知识梳理考点清单--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语文教材文言文知识梳理《爱莲说》考点清单一、基础知识梳理原文参考译文段层精解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 án)。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y ū)泥而不染,濯(zhuó)清涟(li án)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晋朝的陶渊明只喜欢菊花。
自唐朝以来,世人很喜欢牡丹。
我只喜爱莲——莲花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它)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远闻更加清芬,(它笔直)洁净地挺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赏玩啊。
第一段:作者先以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爱牡丹二事作烘托,然后用“予独爱莲”一语道出自己的心意。
接下来通过描写莲的种种可贵之处,突出了莲的洁净、单纯、雅致,最后高度概括了莲的气质与品格。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yī)!菊之爱,陶后鲜(xiǎn)有闻。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居避世者;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第二段:作者对三种花象征的不同品性进行了对比和品评,揭示了莲的喻义,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
含蓄地表明自己的人生态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应当人很多了。
度: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文学常识】1.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北宋哲学家,世称“濂溪先生”。
他享有“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黄庭坚语)的盛誉。
著有《太极图说》《通书》《周敦颐集》等。
2.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
本文“借花喻人”,是一篇借物咏志、讥讽世俗的散文,选自《周敦颐集》。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7课《短文两篇——爱莲说》课件(共26张PPT)
翻译句子
以为,认
隐居避世
予为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的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品德高尚的人
莲,花之君子者也。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 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 莲花,则是花中的君子。
翻译句子
叹词,表示感慨
少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应当人很多了。宜:应当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文中最能概括莲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什么? 莲,花之君子者也。
结构梳理
菊花(正衬)——隐逸者——消极逃避
烘托
牡丹(反衬)——富贵者——庸俗逐利
爱
洁身自好
莲
出淤泥不染,濯清莲不妖(不同流合污,不媚俗)
说
莲花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通达正直,不攀附权贵)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美名远扬,高洁端庄)
不慕名利
可远观不可亵玩(自尊自爱,令人敬重,不敢轻侮)
词类活用
1.不蔓不枝 (名词作动词。横生藤蔓;旁生枝茎)
2.香远益清 (形容词作动词。远闻)
特殊句式
1.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判断句。 “……也”表判断。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省略句。 省略介词“于”。 应为:予独爱莲之出(于)淤泥而不染。
考考你
1、文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的句子是: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文中作者对追名求利的恶浊世风暗含嘲讽的句子是 :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确定读音
蕃(fán) 亵(xiè ) 玩 清涟(lián) 隐逸( yì )
濯(zhuó ) 淤( yū )泥
噫( yī ) 鲜(xiǎn)
翻译句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知识点梳理陋室铭一、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
诗与白居易齐名,时称“刘白”。
有《刘宾客文集》。
二、故事背景刘禹锡因参加当时的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
可是,和州知县是个势利之徒,他见刘禹锡贬官而来,百般刁难。
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
刘禹锡看到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在石碑上,立在门前。
三、课文翻译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注释名:名词作动词,出名,著名。
灵:形容词作动词,成为灵异的。
斯:这。
惟:只。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原文: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注释上:动词,长到。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调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
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形:形体、身体。
原文: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这句话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但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
注释何陋之有:即“有何陋”,属于宾语前置。
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全句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译文: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四、问题归纳1.《陋室铭》开头两句有什么作用?开头两句运用比兴手法,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喻陋室,由虚到实,十分自然地引出陋室。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句话为全文的什么句?有什么作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是全文的主旨句,“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一词统领全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7课《短文两篇---爱莲说》课件
文体知识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就一事、 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 行文崇尚自由活泼,讲究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 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学 重习点目字标词
甚蕃( fán ) 清涟( lián ) 噫( yī ) 隐逸( yì )
周敦颐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对宋、明两代的哲学思 想影响很大,理学大师程颢、程颐兄弟都是他的学生。
议莲
文章题为《爱莲说》,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其他花呢?
陶渊明为什么独爱菊花?
因为菊花不畏严寒,傲霜斗 雪,品格高洁。菊花又是花中的 隐士,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超 凡脱俗,这符合陶渊明的处世态 度。
写菊是为了正面衬托莲的形象。
爱莲说
周敦[dūn]颐[yí]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án 。晋/ 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yū)泥/而不染,濯(zhuó) 清涟/(lián)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màn / 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 /亵(xiè)玩焉。
重点字词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古义:竖立。 今义:栽种。)
重点字词
宾语前置句 何陋之有(“何陋”是“有”的宾语,“之”是宾语
前置的标志) 判断句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者也”表判断) 省略句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出”后省略介词“于”,
应为“予独爱莲之出(于)淤泥而不染”)
读莲
读准字音, 读出停顿 语气舒缓,语速适中 读出起伏,读出感情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 子。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爱好, 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
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对比阅读--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一】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
雄少而好学,博览无所不见。
默而好深沉之思。
清静亡(同“无”,没有)为(作为),少耆(同“嗜”,嗜好)欲,家产不过十金,乏(贫困)无儋石之储,晏如(安然)也。
自有大度,非圣哲之书不好(爱好,喜欢)也;非其意,虽(即使)富贵不事(从事)也。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①有仙则名_______________ ②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_____③清静亡为_______________ ④虽富贵不事也______________2.翻译句子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雄少而好学,博览无所不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末连举三位古人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什么?试结合【乙】文分析其所举的“西蜀子云亭”例子是否恰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人际交往之道用于当今的现实生活,你是否认同?请简述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昔孔子欲(想要)居九夷,人以为(认为)陋。
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因为)罪谪(被贬,贬谪)龙场。
龙场,古夷蔡之外。
人皆以(认为)予自(从)上国(国都)往,将陋(认为……简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
夷之人其好言恶景,直情率遂。
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阻滞)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
予尝(曾经)圃(开园种菜)于丛棘之右,民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搭建,建造)轩以居(让……居住)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7课《短文两篇——爱莲说》课件(共21张PPT)
爱 莲 说
赏莲之形象,承君子之德
花中诗词,飞花巧入境
1.品读写莲语句,探寻莲的形象。2.学习写莲手法,理解君子之志。3.悟读莲花品质,发扬君子之德。
学习目标
小组
知人论世
文体知识
重点词语
重点翻译
雷凤娇组
唐佳灿组
唐毅组
潘静玟组
胡迪组
夏宇组识莲”,晓畅字句
易错难点
濯( ) 蔓( )
爱
莲
说
品读“爱莲”,知君子之志
莲,花之君子者也。
品读“爱莲”,知君子之志
托物言志
品读“爱莲”,知君子之志
小组合作探究:1.勾画描写莲花的关键语句。细读品析语句,做好相关批注。2.总结思考:(1)作者独“爱”莲花哪些方面的美?(2)由莲及人,作者借助莲花赞美了君子的哪些美好品质?3.质疑互究:你对课文还有什么疑问?
先生本全德,廉退乃一隅(yú)。 ——苏轼茂叔人品甚高,胸中洒落,如光风霁(jì)月。 ——黄庭坚
世人皆赞
悟读“学”莲,承君子之德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习近平
我要像莲一样 , 。
悟读“学”莲,承君子之德
追求精神世界的高格 远离世俗物欲的诱惑 让君子之德扬传天下 让君子之行引领众生
作业布置
1.对比阅读:《爱莲说》与《寒松赋》,领悟君子之风。2.以《爱____说》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点明所托之物,所言之志。
洗
横生藤蔓,名词作动词
结构助词,的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重点翻译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3)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初读“识莲”,晓畅字句
第17课《短文两篇——爱莲说》课件(共52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拓展迁移
链接:袁莎老师《出水莲》筝曲
莲花别名: 荷花、芙蕖、水芝、水华、菡萏、水芙蓉、藕花
咏莲诗词
采莲曲 唐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咏莲诗词
赠荷花 唐 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翻译。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
结构助词,的
多
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
只
牡丹。
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 李,所以称为“李唐”。
“予谓菊……花之君子者也。” 排比、比喻、拟人 以菊比隐士,以牡丹比富贵之人,以莲比君子; 写莲处处紧扣君子特征,名为写莲,实则写自己。
5.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熔于一炉。
课堂小结
全文以物喻人,托物言志,通过对莲的形 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的坚贞高洁的品 格,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洁人 格以及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和鄙弃。
字词积累
fán
yú
蕃予
yū
淤泥
lián màn
xiè
清涟 不蔓不枝 亵玩
zhuó
濯
xiǎn
鲜有闻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
听读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
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短文两篇》课文详解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短文两篇》课文详解预习须知一、文题解读本篇课文内容是《陋室铭》和《爱莲说》两篇文言短文。
“陋室”意思就是简陋的屋子。
“铭”是记载的意思,在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陋室铭”即作者给陋室作的铭。
“爱莲”即喜爱莲花。
“说”是一种文体,既可以说明、记述事物,又可以发表言论。
“爱莲说”就是说一说对莲花的喜爱。
二、作者简介和背诵提示《陋室铭》作者是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此篇需背诵。
《爱莲说》作者是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此篇需背诵。
知识重点一、全文展示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二、主题概述《陋室铭》:本文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以赞美简陋的居室来表达作者不慕名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爱莲说》:本文通过将陶渊明独爱菊,世人甚爱牡丹的风气与自己独爱莲进行对比,表达了自己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委婉地批评了当时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风,表达了作者保持自己正直操守的情怀。
三、文言知识积累(一)古今异义1.惟吾德馨古义:德行美好;今义:散布得远的香气。
2.无案牍之劳形古义:形体、躯体;今义:形状。
3.亭亭净植古义:树立;今义:植物,种植。
4.宜乎众矣古义:应当;今义:合适。
(二)一词多义1.濯清涟而不妖(清澈)香远益清(清芬)2.香远益清(远播)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从远处)(三)词类活用1.有仙则名(名词作动词,出名,有名)2.有龙则灵(名词作动词,神异)3.苔痕上阶绿(名词作动词,蔓延到)4.无丝竹之乱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扰乱)5.无案牍之劳形(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6.不蔓不枝(名词作动词,生藤蔓)7.不蔓不枝(名词作动词,生枝茎)8.香远益清(形容词作动词,远播)(四)重要虚词1.之①无丝竹之乱耳(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②无案牍之劳形(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③何陋之有(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④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⑥花之隐逸者也(助词,的)2.而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连词,表转折,却)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连词,表转折,却)(五)特殊句式1.判断句①斯是陋室。
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疏通文意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 累。
疏通文意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云:何陋之有?
•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词类活用
1.有仙则名。 2.有龙则灵。 3.惟吾德馨。 4.苔痕上阶绿。 5.草色入帘青。 6.无丝竹之乱耳。 7.无案牍之劳形。
自比陶潜——不为俗务缠身, 高洁傲岸的节操 安贫乐道的情怀。
陋与不陋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双耳,没有官府公文使身体劳累。
“人,可以诗意地栖居。” ——海德格尔
题目是《陋室铭》, 作者的“室”到底陋不陋呢?
陋与不陋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 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特点:荒凉、荒僻。) 陋室之陋——在于荒僻。 陋室之陋——在于狭小。
陋与不陋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说说笑笑、来来往往都是学问渊 博者,没有平民。
(特点:冷落、凄清。) 得意之人——高朋满座 交友如云 被贬之人——无人问津 门可罗雀
馨(古义:德行美好;今义:芳香)
鸿(古义:大;今义:鸿雁,书信) 丝竹(古义:琴瑟箫笛等管弦乐器,这 里指世俗的音乐;今义:丝绸和竹子)
5.可以调素琴。
调(古义:弹奏;今义:调解)
“之”字用法
1.无丝竹之乱耳 2.何陋之有
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宾语前置的标志。(倒装句)
03叁 合作探究
Classical Chinese phenomenon
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知识梳理及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斯是陋室__这__
(2)惟吾德馨__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__
(3)无案牍之劳形__形体、躯体__
(4)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__曾经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孔子云:何陋之有?
__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__
(2)何可一日无此君!
__怎么可以一天没有这位先生!__
文旨归纳
本文起首四句,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自然引出正题:颂扬陋室。点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惟吾德馨”。再通过对陋室环境的描写,交友及室主人所做之事的叙述,表现了作者的情怀,后又以析
陋室铭
重点归纳
字词‖释义
一、课下注释的重点字词。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阅读《陋室铭》全文,此处略。
【乙】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①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②,意怡如③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④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注释】①耽:极爱好。②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③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的。④哂:讥笑。
__《陋室铭》的全篇之意是从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句话生发而来,作者以此结束全文,既巧妙地回应了开头“惟吾德馨”,又显得立意高远,无懈可击。但引文中略去前半句,而只用后半句,是因为“君子居之”的意思已经包含在全篇之中,略去后才有余味。__
5.文章从哪些方面表现“陋室不陋”?请举例分析。
__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以自然环境优美表现“陋室不陋”;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以往来人物博学表现“陋室不陋”;③“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以生活情趣的高雅表现“陋室不陋”。__
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3、写出室内生活情趣高雅的语句: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4、写出室主人超尘绝俗的胸襟的语句/表现了作者对官僚们寻欢 作乐的生活的批判: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理解性默写
5、作者连举三位古人来证明“陋室”不陋的句子: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以类比的方式引出“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的主旨,也为后面歌 颂陋室埋下了伏笔。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环境之清幽宁静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交往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实写 3日常 生活情趣之高雅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高洁傲岸的 节操 安贫乐道的 情趣
陋室铭 刘 禹 锡
by GFT
整体感知
作者作品 简介
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 得,贞元九年进士,唐代诗人,哲学家。刘禹锡生活在安史
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关心社会现实,忧虑国计民生。因参加王 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成安徽省和州通判。
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可是和州知县见他 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 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在此背景下,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了《陋 室铭》一文。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浏览珍贵的佛经。
调弄
佛经
使…劳累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指音乐 使… 官府文书 形体、躯体
扰乱
疏通文意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短文两篇
李度一中陈海思
师院附中李忠海
陋室铭
1、读一读,写一写(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惟吾德馨()鸿儒()调素琴()
案牍()西蜀子云亭()苔痕()
2、读一读,译一译(解释下面句中加横线的词)
(1)有仙则名()(2)有龙则灵()(3)斯是陋室()(4)何陋之有()(5)苔痕上阶绿()(6)草色入帘青()(7)谈笑有鸿儒()(8)往来无白丁()(9)可以调素琴()(10)无案牍之劳形()(11)惟吾德馨()()
3、读一读,理一理(整体感悟课文)
(1)《陋室铭》的作者是,他是代诗人,字。
题目中的“铭”是
指:。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例如《陋室铭》用的就是韵,有
等字在句末做韵脚,读来琅琅上口。
(2)本文紧紧扣住“陋室不陋”立意。
开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
”隐喻陋室具有“名”、“灵”的性质。
接着以“”一句统领全篇。
下文则用“”写室外环境之幽雅,用“”写室中人交往之雅,用“”写室中事的情趣之雅。
结尾再用“”予以强调,表达出室
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
4、读一读,问一问
学习质疑:
【课堂探究】(合作学习最有效)5、读读,品一品。
1)写山水对写陋室有何作用?
答:《陋室铭》即开篇以山水起兴,引入正题,既显得出手不凡,也为以后的陋室歌颂功德埋下了伏笔。
从侧面烘托陋室清幽,宁静。
也表达了陋室是因室主人的德馨而出名的。
(2)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陋室的特点。
答:地方不大,但是整洁干净,有格调。
(3)作者描写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对写陋室有何作用?
答:从三个方面来具体论陋室不陋,即(1)从自然环境的清幽。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 (2) 从交往人物的不俗。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丁。
”(3从生活情趣的高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总之,作者描写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目的都在于表明“惟吾德馨”,暗示陋室不陋,这也就为下文“何陋之有”的结论提供了事实依据。
(4)有句古诗说:“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卧龙。
”文中与这句诗思相近句子是:文章的开头三句: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文中引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个典故有何作用?
答:表现了自己同诸葛亮和扬雄一样高洁而不受客观居住条件所困的高尚情怀。
(6)用课文原句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文的主旨句是:。
②描写陋室环境幽雅的句子是:。
③写室中往来人物不俗的句子是:。
④反映作者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
6、读一读,记一记(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答:。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答:。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答:。
(4)孔子云:何陋之有?
答:。
【小结拓展】读一读,论一论
有人说,时代的发展,令许多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改变,作者认为只要自己“德馨”,纵然身居陋室,也同样安贫乐道,心美如饴。
他要是生活在当代,纵然不是“傻帽”,也肯定是个迂腐不堪的社会“弃儿”----落伍者。
对此说法,你是怎样看待的?
答:身居陋室却惟吾德馨,若他出生在现在,这样的高贵品行定会被赋予时代的特殊色彩,原则上的观念与价值取向不会改变,但因为时代的不同,“谈笑有鸿儒”的他会在这个社会大放异彩!
爱莲说
【自主学习】
1.读一读、写一写(给下列字词注音)
番()淤()濯()亵()
噫()颐()逸()鲜()
2.读一读,译一译(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①可爱者甚蕃 _______ ②陶后鲜有闻③濯清涟而不妖。
④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⑤花之隐逸者
也⑥宜乎众矣
⑦香远益清⑧亭亭净
植
3.读一读,理一理(整体感悟课文)
(1)《爱莲说》的作者是,(朝代)著名的哲学家。
(2)写莲之前,先写菊,再写牡丹,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意在突出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啊还有突出它的高洁啊
(3)请同学们找出直接描写莲花的句子,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并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从莲的生长环境,本身形态“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特点是“香远益清”。
赋予莲高洁的品格,从“淤泥而不染”可以看出,.
(4)你读了作者描写莲花的这些句子,觉得作者赞美的仅仅是莲花吗?全文的主旨是什么?
作者用菊花作正衬,用牡丹作反衬,通过赞美莲花表明自己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
4. 读一读,问一问
学习质
疑:
【课堂探究】5.读一读、品一品
(1)用原文填空。
文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
是:
;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
是:。
《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
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是:。
君子。
托物言志。
在莲的形象中,寄托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
(2)文中称莲花为“花之君子”,你认为在作者心目中,“君子”应当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答:
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沉浮的品质,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
美好资质、美名远扬,仪态端庄,令人敬重
(4)本文将花的形象比拟人的品质,莲、菊、牡丹各比拟怎样的生活态度?
答:答莲比拟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菊比拟隐逸的生活态度,牡丹比拟贪慕富贵的生活态度。
(5)文中说:“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和“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说明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答:
答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社会现象
(6)文章结尾处,修辞和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作者使用了排比和比较的手法,强调了“出于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文章中心,呼吁人们不要被世俗所污染,“要入流,而不同流”的这个想法,表达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课堂检测】读一读、记一记。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答:
(2)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答:
(3)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答:
(4)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答:
【小结拓展】读一读、论一论
(1)文中“陶渊明独爱菊”,从学过的诗中找出陶渊明爱菊的“证据”。
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历史上关于“咏荷”的诗句很多,请写出一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作者对陶渊明的这种隐逸的生活态度是不是完全赞赏呢?他也愿意隐逸吗?
答:周敦颐本人独爱莲与晋陶渊明的爱菊避世不同,为保持一份高洁,宁愿终老南山。
他要在尘世中当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
【素材积累】
1、不求与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要哭旧哭出激动的泪水,要笑旧笑出成长的性格。
倘若你想达成目标,便得摘心中描绘出目标达成后的景象;那么,梦想必会成真。
求人不如求己;贫穷志不移;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失意不灰心;得意莫忘形。
桂冠上的飘带,不是用天才纤维捻制而成的,而是用痛苦,磨难的丝缕纺织出来的。
你的脸是为了呈现上帝赐给人类最贵重的礼物——微笑,一定要成为你工作醉大的资产。
2、不求与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要哭旧哭出激动的泪水,要笑旧笑出成长的性格。
倘若你想达成目标,便得摘心中描绘出目标达成后的景象;那么,梦想必会成真。
求人不如求己;贫穷志不移;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失意不灰心;得意莫忘形。
桂冠上的飘带,不是用天才纤维捻制而成的,而是用痛苦,磨难的丝缕纺织出来的。
你的脸是为了呈现上帝赐给人类最贵重的礼物——微笑,一定要成为你工作醉大的资产。
【素材积累】
1、2019年,文野31岁那年,买房后第二年,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转变。
这一年,他摘心里对自己的定位,从穷人变成了有钱人。
一些人哪怕有钱了,心里也永远甩不脱穷的影子。
2、10月19 日下战书,草埠湖镇核心学校组织全镇小学老师收看了江苏省泰
安市洋思中学校长秦培元摘宜昌所作的教训呈文录象。
秦校长的讲演时光长达两个多小时,题为《打造高效课堂实现减负增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