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 上课(1)

合集下载

(教材)念奴娇·赤壁怀古1

(教材)念奴娇·赤壁怀古1

写作背景
元丰二年(1079)有些曾经依附过 王安石的小人搜集苏轼对新政不满的诗 句,弹劾苏轼,致其入狱。这就是宋代 第一起文字狱——“乌台诗案”。苏轼被 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从元丰二年(1079)到元佑元年 (1086),苏轼在黄州生活的这七年, 对苏轼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黄州团练 副使仅仅是个虚名,他不仅没有俸禄, 而且受到监督。
“在黄州的苏东坡是成熟 了的苏东坡。这种成熟是一 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 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 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 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 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伸 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 高度”。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2、将“乱石穿空,惊涛拍

梦情强雄 ,应虏姿遥 一笑灰英想 尊我飞发公 还,烟。瑾 酹早灭羽当 江生。扇年 月华故纶, 。发国巾小 。神,乔 人游谈初 间,笑嫁 如多间了 、,
画涛三流 ,拍国人大 一岸周物江 念 时,郎。东 奴 多卷赤故去 娇 少起壁垒, 苏 赤 豪千。西浪 杰堆乱边淘 轼 壁 怀 。雪石,尽 古 。穿人、 江空道千 山,是古 如惊、风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人才出众
风流潇洒 自信乐观 从容破敌 风流儒将 英雄周瑜
谈 笑 间
樯橹灰飞烟灭
_______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 橹灰飞烟灭。
2、诗人歌颂周瑜其意图是什么?
年龄 生活 外貌 职位 际遇
34
幸福美满 英俊儒雅 东吴都督 功成名就
47
赏析: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三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中哪几 个字用得妙,妙在哪里?这幅图景有何特点? 明确: “穿”——写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气势; “拍”——写出江水与岸拍击的力度; “卷”——写出波涛的巨大力量 …… 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寥寥数笔便勾画出一 幅雄奇壮丽的雪浪图。

9.1《念奴娇 赤壁怀古》课件(共3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9.1《念奴娇 赤壁怀古》课件(共3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文意概括
(3)下阕哪些词语写出了周瑜什么样的形象,请用四字短语概括。
• 雄姿英发——意气风发,英姿飒爽; • 羽扇纶巾——英俊儒雅; •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年轻有为。
文意概括
解读上阙
• 1.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苏轼笔下的大江景象蕴含着他什么样的情感? • 豪迈、奔放之情 • 2.面对这样的情景,苏轼想到了什么? • 千古英雄人物,豪杰。 • 3.苏轼专门提到了谁? • 周瑜 • 4.为何苏轼看到大江会联想到这些英雄们?大江这个意象有什么涵义? • 流水象征时间流逝,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句,大河则象征历史长河滚滚
赤壁。四面石乱山高两岸悬崖如云,惊涛骇浪猛烈地拍打着对岸,卷起浪花仿佛冬日的千堆雪。江山如此的美丽如图 又如画,一时间涌出了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郎名瑜字公瑾,小乔刚刚嫁给了他作为妻子,英姿雄健风度翩翩神采照人。手中执着羽扇头上著着 纶巾,从容潇洒地在说笑闲谈之间,八十万曹军如灰飞烟灭一样。如今我身临古战场神游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怀 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鬓发斑白。人生如同一场朦胧的梦似的,举起酒杯奠祭这万古的明月。
这句诗蕴含着哪些信息?
东去,向东流去,象征历史洪流滚滚而去;淘尽,意为洗尽,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意思是“千古英雄都随着历史洪流流去了”。
拓展提升
问题引导: 2.追问:仅仅是英雄其人流去吗? • 还有他们的功业。 3.追问:不管多么辉煌的功业,最终都随波而逝,这表现出作者什么样的价值观? • 淡看功名的价值观。 • 小结:由此可见,在遭受到种种打击之后,苏轼已经看淡功名,产生了超脱的想法。
而去。
文意概括
解读下阙
• 1.大家在之前已经明确了周瑜的形象,苏轼为何要用大量笔墨着力刻画周瑜的形象? • 周瑜年轻有为、意气风发,而作者却早生华发,这是作者有意用周瑜同自己进行对比。 • 2.对比目的是什么? • 作者是被贬官到黄州,写周瑜是借此悲叹自己怀才不遇,有志难骋。

《念奴娇·赤壁怀古》上课实录

《念奴娇·赤壁怀古》上课实录

念奴娇·赤壁怀古导读本文是一份上课实录,记录了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诗的内容。

这首诗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歌之一,描绘了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壮丽场景,以及诗人对那段历史的怀念之情。

通过阅读本文,你将了解到《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背景故事,以及诗中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第一部分:背景故事《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元代文学家杨维桢创作的一首诗。

诗中描绘了公元208年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与吴国孙权联手,在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的情景。

这场战役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战役之一,也是元朝著名文人苏轼所咏的《赤壁赋》的主题。

赤壁之战发生在公元208年,当时曹操率领大军进攻东吴,并派遣水军攻打刘备的蜀国。

诸葛亮在火烧连营等计谋的帮助下,成功挫败了曹操的攻势。

这场战役标志着曹操的统治开始走向衰落,也为东吴和蜀国保住了生存的空间。

第二部分:诗歌分析N 赤壁怀古,十里长亭芳草萋萋;翻轻纱,群舸弄水,回顾烟波里。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开头一句“赤壁怀古”直接点明了诗歌的主题。

十里长亭和芳草萋萋的描绘使人感受到了赤壁当时的繁华景象。

O 二十四桥仍尚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接下来的两句“二十四桥仍尚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揭示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怀念之情。

这里的“二十四桥”指的是赤壁战场周围的桥梁,虽然已经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但依然屹立不倒。

而冷月无声则让人联想到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C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风景和年轻的向往,也可以视作杨维桢自己对于世事沧桑和岁月流转的感慨。

I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诗中的这两句表达了大自然的壮丽和恢宏景色。

白日依山尽描绘了太阳的落山景象,而黄河入海流揭示了大自然中巨大的运转力量。

第三部分:思想和情感整首《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怀念之情以及对于景色的赞美。

通过描绘赤壁之战的壮丽场景和自然景观的奇特美丽,诗人展现了自己独特的情感和审美观。

《念奴娇·赤壁怀古》上课

《念奴娇·赤壁怀古》上课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探究讨论 • 词人抒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 月”的感叹是否消极?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此时已经47岁了,他被贬到黄州,游 览赤壁美景,如画江山,肯定有一种深深的 失落感,年华老大,功业少成,想想人家周 瑜,在三十四岁的时候,就已经名垂青史, 已经立下赫赫战功。而自己还可能如周瑜那 样吗?想到这,苍凉、消沉之情是难免的。 但是苏轼毕竟是苏轼,他并没有真正消沉, 他又特别想得开,苏轼可能在想,如画的江 山,儒雅的英雄,多情的美人,还有流传千 古功业,即使周瑜这样的风流人物不也是被 “浪淘尽”了吗?人生就如梦境一般,何必 过于执着呢?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所以他特 别洒脱,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
倾听: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 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这些诗句所品评的具体是哪些英雄人物呢? 出师一表真名世, (写鞠躬尽瘁的诸葛亮) 千载谁堪伯仲间
天下英雄谁敌手? 生子当如孙仲谋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酾酒临江,横槊赋 诗,固一世之雄也。
讨论:词人抒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感叹 是否消极? • 词人被贬黄州游赤壁联想到周瑜的年轻有为, 而自己却早生华发、功业无成,难免有苍凉、消沉之 感;但作者没有真正地消沉下去,而是想到:人生如 梦,自己一生算得了什么,在千古人物都被淘尽的大 江之畔,想到的不应该仅仅是自己,而应该是千古不 变的江月,就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 • 应该说,他能迅速从惆怅失意中解脱出来,还是 不失追求功业的豪迈心情,表达了苏轼特有的旷达洒 脱情怀。这真叫做人生短暂,江月永恒;壮志难酬, 豪情长存。

《念奴娇-赤壁怀古》统编本教案 (1)

《念奴娇-赤壁怀古》统编本教案 (1)

《念奴娇·赤壁怀古》统编本教案1(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知识梳理、古诗鉴赏、阅读理解、计划总结、学习综合、试题大全、教案大全、作文大全、语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knowledge sorting, ancient poetry appreciati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plan summary, learning synthesis, test questions, lesson plans, composition, Chinese, and other materials.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念奴娇·赤壁怀古》统编本教案1【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一首由我国著名男中音歌唱家杨洪基的《滚滚长江东逝水》,同学们可以任自己的思想任意驰骋在古战场。

念奴娇赤壁怀古第一课时教案(精选7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第一课时教案(精选7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第一课时教案(精选7篇)念奴娇赤壁怀古第一课时教案(精选7篇)1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苏轼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具体鉴赏豪放派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品。

初步比较豪放词、婉约词的不同艺术风格。

2、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体会词人复杂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培养学生懂得对比阅读、实现拓展迁移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豪放风格的具体体现。

2、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塑造人物的手法。

4、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

三、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自主探究法、对比阅读法、反复诵读法。

四、教学设备: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音像,以《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营造氛围,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这首歌是什么歌吗?它是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三国时期有很多的英雄豪杰让人们景仰不已,有一年苏轼到黄州,游览了赤鼻矶,由此联想到三国鏖战的古战场赤壁,写下了让人们传诵至今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好,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他的这一首代表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的118页。

二、诗词鉴赏:(一)简介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对于苏轼大家应该是比较熟悉的了,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吧。

多媒体显示资料: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仁宗时杰出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

他的文学作品标志着北宋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

他博学多才,是著名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之一;为著名诗人,同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并称“苏黄”;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著有《东坡全集》。

看一下题目——念奴娇·赤壁怀古——哪一个是词牌(念奴娇),同学们知道它的来历吗?念奴是唐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女,音调高亢悦耳,据说唐玄宗很喜欢听她演唱,这个词牌就是为了纪念她而创立的。

《念奴娇·赤壁怀古》名师课堂实录(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名师课堂实录(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名师课堂实录(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念奴娇·赤壁怀古》名师课堂实录(统编版高一必修上)1《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中国古代文学中著名的诗歌,被誉为“千古绝唱”。

此诗反映了作者苏轼对于历史和人生深刻的思考和感慨。

该诗始于赤壁之战,然而,作者却不仅是在叙述一个历史故事,更是在通过历史故事抒发自己的哲思。

为了更好地研究和理解这首诗,本文将介绍一场名师课堂,该课堂深入解析并讲解了《念奴娇·赤壁怀古》。

这场课堂由统编版高一必修上的语文教师主持。

首先,教师分享了苏轼的人生经历和文学成就,对学生们对苏轼的印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随后,教师详细地讲解了《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文学语言和历史背景。

在古文阅读和理解方面,教师强调重点词汇和短语的解释,例如:“白发”、“青山”、“流水”、“古今多少事”。

此外,教师还详细解释了古文中的必备知识,如典故和文化隐喻。

教师也包括阐述了笔画及其组合的表现能力、修辞手法等文学语言知识。

所有这些都有助于学生们加深对诗歌意义和作者意图的理解。

接下来,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探究作者的意图。

在学生的讨论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到以下四个方面的主题:首先,作者通过抒发对历史的留恋和感慨,表现了对先辈们的敬仰和敬意。

苏轼深刻地认识到历史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因此他深深地怀念过去的时光。

其次,作者也表达了对人生之路的思考和疑问。

他通过叙诉历史故事,借鉴其中蕴含的哲思,来探究自己的生活和人生的意义。

其三,作者透过历史情节,唤醒了他对故乡的激情。

这也意味着对于这个民族的强烈认同,以及对于生命经历的深刻反思。

最后,作者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相信爱、和平和幸福,最终会驱散历史背后的黑暗。

在这场名师课堂上,学生们把不同的想法和本身的感受带到了课程中,与教师和同学们分享,从而得到了启迪和收获。

综上所述,《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古诗中的名篇,其深刻思考和真挚感情,引领人们思考人生追求和人类历史的演变。

高中统编版 语文必修上册 第9课-1《念奴娇 赤壁怀古》课件(1)

高中统编版 语文必修上册 第9课-1《念奴娇 赤壁怀古》课件(1)

一、导入 有很多经典的诗词,往往都是诗人在最不幸的
时候创作出来的,如陈子昂官场失意后吟出了“前 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岳飞被诬陷时向天长叹 “潇潇雨歇,凭栏处”。诗人的不幸令人扼腕同情, 然而诗人的不幸却造就了中国诗歌的繁荣灿烂,给 后世留下众多不朽之作。一代文豪苏轼,因“乌台 诗案”被贬黄州,却在这里完成“突围”,也给我 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绝唱。
(一)上阙
思考1:上阙运用了什么意象?营造了什么意境?
意象:大江、浪、故垒、乱石、惊涛、“千堆雪” 意境:雄浑壮阔,气势磅礴
(一)上阙
思考2: 上阙中“乱”、“穿”、“惊”、“拍”、“卷”、“千堆 雪”用得极妙,请分析。
“乱”——写出岸边岩石山崖之险怪 “穿”——写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 “惊”——本意为马受惊狂奔,写出了江水的汹涌 “拍”——拟人突出了惊涛骇浪与江岸搏击的力度 “卷”——波涛力量之浩大 “千堆雪”——比喻、夸张,澎湃汹涌
(三)苏词豪放风格体现
(四)艺术手法
1、虚实结合(实景与虚景相互结合) 2、对比烘托(映衬): (1)虚实景的相互映衬 (2)周瑜的“雄姿英发”与自身“早生华发”相互映衬 3、比喻、夸张
谢 谢观赏
情感变化:激昂慷慨——惆怅失意——旷达洒脱
(二)下阙小结
下片着重写人,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 感慨。写“小乔”在于烘托周瑜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突出 人物的风姿,中间描写周瑜的战功意在反衬自己的年老无为。 “多情”后几句虽表达了伤感之情,但这种感情其实正是词 人不甘沉沦、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表现,仍不失英雄豪迈 本色。
(一)上阙小结
上片咏赤壁,着重写景,为描写人物作烘托。前三句不 仅写出了大江的气势,而且把千古英雄人物都概括进来,表 达了对英雄的向往之情。借“人道是”以引出所咏的人物。 “乱”“穿”“惊”“拍”“卷”等词语的运用,精妙独到 地勾画了古战场的险要形势,写出了它的雄奇壮丽景象,从 而为下片所追怀的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

《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教师展示诗句:
你们最欣赏哪一位英雄呢?现在就让我们开声来朗读,在文章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二)朗读指导
名家范读。节奏感很强:四字句2/2;五字句2/3;六字句2/4。
(三)写景片段分析
提问:上阙描写了赤壁古战场怎样的景色?或你脑海中的意境,它的特点是怎样的?请用一个精炼的词或词组来概括。
提问:我们没有亲眼目睹赤壁的壮观,但却能感受到一种雄浑壮阔的意境来,这完全得益于作者用词的艺术。你觉得上阙中哪些词用得很有味道,为什么?
这是周瑜的仪容装束,你看一下,周瑜束装儒雅、风度翩翩,是当时时髦的儒将打扮,更显出了他作为指挥官的那种潇洒从容。
打仗却还在谈笑,显然不把敌人放在心上,对战争有着必胜的把握。赤壁之战对于东吴来说,是一场以弱抗强的战争,3万对10万。而作为统帅的周瑜不仅没有丝毫的畏惧,反而越发地从容、沉着。谈笑间,借着东南风,巧用火攻烧掉了曹操的战船。“樯橹”点出了水战,“灰飞烟灭”点出了火攻的特点,精确地概括整个战争的胜利场面。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鉴赏—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针对教学重点采用诵读法、点拨法、探究法、比较法,针对教学难点采用自主探究法来教学。运用知人论世法鉴赏诗歌,运用分析法学习重点知识,运用自主探究法落实难点,运用比较法拓展延伸。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再者,叶圣陶说过“教学千法,读为一法”,可见朗读确实是诗词教学最好的方法之一,所以我设计了听名家配乐朗读,点拨朗读技巧,自读齐读等读诗形式,希望通过形象的声音让学生有如身临其境,感受苏轼的豪放词风。
七、教学评价设计
校:班级:学号:姓名:
项目
A级
B级
C级
个人评价
同学评价

念奴娇·赤壁怀古(公开课)PPT课件

念奴娇·赤壁怀古(公开课)PPT课件

定风波·三月七日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
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 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三、鉴赏品味
小结上阕内容
描写赤壁景象,引 起对古代英雄的缅 怀。
.
22
三、鉴赏品味
品读下阕,捕捉 有关描写周瑜的 语句,分析周瑜 形象。
.
23
三、鉴赏品味
小乔初嫁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年青得意 英俊潇洒 从容儒雅 指挥若定 足智多谋
.
英风 雄流 周儒 瑜将
24
雄姿英发
羽 扇
从词的意境和语言分析,这首词感情热烈,富于
激情,意境壮阔,风格豪放,反映了苏轼的宽阔胸
怀。
因此 “人生如梦”反过来也可以激发我们对人
生的追求,这也是《赤壁怀古》的理趣所在。
.
34
回顾小结
写景
气势磅礴 雄奇壮阔
怀古 咏史
风流人物 英雄豪杰
抒情
壮志未酬
.
描壮观之景 怀英豪之人 抒未酬之豪情
35
拓 展
.
16
三、鉴赏品味
这三句点明了什么?
点明了怀古的地点、 时间、人物、事件; 借旧时营垒的遗迹, 表明这里曾是千军 万马的大战场。
.
三 国 周
人 道 是
故 垒 西 边



17
三、鉴赏品味
景观2:
赤壁之景雄 奇壮阔。
.
卷 起 千 堆
惊 涛 拍 岸
乱 石 穿 空

《念奴娇赤壁怀古》讲课稿(公开课一等奖)

《念奴娇赤壁怀古》讲课稿(公开课一等奖)

《念奴娇·赤壁怀古》讲课稿同学们,在正式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组经典名句的填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大家填得很好,说明对这些诗句印象深刻,同学们知道这些名句出自哪一位名家吗?很好,苏轼!苏轼可是我们北宋时期数一数二的大文豪,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他的简介: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

苏轼一生博览群书,才华横溢,有人称他为人间难能有二的“旷世奇才”——苏轼的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诗与黄庭坚齐名,黄庭坚开创了江西诗派,在当时有很大的诗名;苏轼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两人是豪放派的典型代表;苏轼还擅长书画,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为书法“宋四家”。

可就是这样一位天才词人,他的一生却是坎坷的。

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山一个富有教养的家庭,自幼在父母的培育下,勤奋好学,博通经史。

他二十一岁随父入京参加进士考试,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从此走上仕途,先后出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知州。

政绩显赫,深得民心。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十年以后,由于反对王安石变法,苏轼遭遇了北宋第一起文字狱“乌台诗案”,随后被贬黜到黄州做了团练副使。

团练副使只是个虚职,没有俸禄,还受到监视。

因为经济困难,苏轼申请了城东坡的一块荒地,自己耕作,自食其力,也因此自号东坡居士。

宋哲宗时,他又被贬黜到惠州,又以60多岁的高龄被贬儋州,儋州就是海南岛,现在还被叫做“天涯海角”,在当时的荒凉艰苦可想而知。

苏轼曾在给朋友的一封信里描绘了当时的境况: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

徽宗即位,苏轼被赦召回,他深受鼓舞,还想回朝有一番作为。

但是不料途中病死于常州,终年65岁。

回首苏轼这一生,可以说是历尽坎坷,饱尝艰辛,可是在他晚年回顾自己人生的时候,却以他一贯的乐观旷达云淡风轻地说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念奴娇 赤壁怀古_课件1

念奴娇 赤壁怀古_课件1

识记字音
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浪淘(táo )尽 周公瑾(jǐn) 樯( qiánɡ)橹 酹(lèi )江月
惊涛拍( pāi )岸 早生华发(fà ) 故垒( lěi )西边 羽扇纶(ɡuān)巾
知能大整合
自自主主学学习习··识识记记字字形
根据注音,填写课文中的汉字。
惊tāo 涛 拍岸 羽扇ɡuān 纶 巾
雄zī 姿英发 Biblioteka lěi 垒 西边qiánɡ 樯 橹烟灭 故国shén 神 游
周郎赤bì 壁 还lèi 酹 江月
词类活用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⑴大江东去,浪淘尽
东:名词用作状语,向东。
⑵樯橹灰飞烟灭
灰:名词用作状语,像灰一样;烟:名词用作状 语,像烟一样。
熟语释义
解释下列熟语的意思:
⑴壮志未酬:
旧指潦倒的一生,志向没有实现就衰老了;也指抱 负没有实现就去世了。
⑵风流人物:
原义是指很有才学而又洒脱不拘的才子,今义是指英 俊杰出、对一个时代有影响有贡献的人物。
熟语释义
解释下列熟语的意思:
⑶江山如画: 形容山河美好。
⑷灰飞烟灭: 形容极短时间内消失无余。
⑸人生如梦: 人生像一场梦,无定,虚妄,短促,有消极意义。
4.试分析这首词的艺术技巧。
提示:①写景、咏史、抒情、议论融为一体。本 词写景、咏史、抒情、议论融为一体,气势奔放,一 泻千里。语言精练、形象,如“乱石”三句,写尽大 江奔流的气势和赤壁的雄奇;“遥想”六句,写尽周 瑜的风采才华。交错使用倒装句(“多情应笑 我”“故国神游”),句式显得灵活多变。②风格豪 放。《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作,词 的主旋律感情激荡,气势雄壮。一是借长江之景抒豪 放之情,借壮阔之景抒悲壮之怀;二是借英雄周瑜反 衬自己,形成强烈反差,情感得以自然而然地流露。

《念奴娇赤壁怀古》(共44张PPT)(1)

《念奴娇赤壁怀古》(共44张PPT)(1)

译文: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 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
【诗歌释义】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译文: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 少英雄豪杰。
【诗歌释义】
想得很远;回忆
周瑜娶小乔已经 多年,说初嫁, 是言其少年得意
体貌不凡,言谈卓 绝。英发,谈吐不
凡,见识卓越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
波澜壮阔 雄浑壮丽
所想 淘尽风流人物 (怀古) 涌现多少豪杰
【文意探究】
3.上阙用了哪些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描写了赤壁什么样的景色?用了什么 修辞?从什么角度描写?基调怎样?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情感?
字词 乱 穿 惊 拍 卷 千堆 雪
景物特点 岩石山崖险怪 山崖陡峭高峻 江水之汹涌 惊涛力度之大 波涛气势之大

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唐 散文 宋八大家之一
诗 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世

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豪放词派的创始人
奇 书法 宋初四大书法家之一:苏黄 (庭坚)米(芾)蔡(襄)

绘画 “朱竹”别具一格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 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 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 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书法作品《黄州寒食二首》
书法作品《赤壁赋》
因“乌台诗案”,45岁的苏轼被贬到黄州。 这天,东坡居士来到江边,望长江滚滚东流,有 感而发,写下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瞬间 霸屏了整个朋友圈。

念奴娇·赤壁怀古_1

念奴娇·赤壁怀古_1

念奴娇·赤壁怀古导读:一、教学目标:①了解词的有关知识②领会词中词人抒发的感情③训练学生初步的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二、教学难点:①感受品味词作中的意境②景物描写中见作者的情怀三、教学方式:方案(一):多媒体授课,比较法学习方案(二):师生共同体味,比较法学习[本教案采用方案(二)授课]四、课时:一课时五、步骤:(一)、师配乐朗诵全词(二)工学生在老师朗诵的基础上,按朗读要求全体学生齐读该词师:很不错,不过还要麻烦一下大家,把下面一首词细细平品读,并个人朗读一遍。

(小黑板显示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三)、为什么一首作品读来令人激情豪迈,而另一首作品读来却令人低徊缠绵呢?学生思考并简答(四)、风格不同,一首是豪放词作的绝世代表,而另一首则是婉约作品的旷世佳作。

导入:词的文体知识:(板书)(五)、苏东坡首开豪放一派,突破了词软且弱的牢笼,大开表现空间,其气魄宏大如海,难怪后世词人李清照对苏词不以为然(认为其不合音律,算不得真正的词)(其实啊,这仅是对词的认识角度不同造成的,苏东坡的词哪是李清照这样的小妇人唱得了的,它得由关西大汉,用铜琵琶,铁绰板来唱。

)(六)、分析词作1、首先让学生理清词中“景”与f(情”的关系,词中写到了那些景,词中人物联想到了些什么?上阕:写景:大江乱石惊涛雪联想:风流人物周郎多少豪杰下阕:抒情:公瑾雄姿英发联想:“我”早生花发2、所谓“人杰地灵”,如此美丽江山该有英雄豪杰,周瑜算是个人物?(有横槊赋诗的曹操,三顾茅庐的刘皇叔,还有料事如神的诸葛亮,为何偏选了周瑜,年龄啊1)3、更是苏东坡,这个年近半百的“老人”,夹在王安石与司马光之间,屡受排挤,至直乌台案发,被贬黄州,深感壮志不酬啊,所以下文“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花发”。

4、其实“小乔”在这儿有个暗示作用,小黑板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念奴娇赤壁怀古》统编版语文高一年级教学ppt (1)

《念奴娇赤壁怀古》统编版语文高一年级教学ppt (1)
——《定风波》(写于苏轼被பைடு நூலகம்黄州后第三年)
思考
从这两则补充材料中,你可以得到什么启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不是消沉,而是释怀。唯有自 然才是永恒的朋友,让心回归自然,去除那些因世俗功利而不平 的怨怒。
学 习 任 务 三:
结合资料,理解诗人的文化构成对其人生态度 和词风的影响。
小组探究
为什么苏轼在人生的困境中依然能够 保持那份旷达的心态呢?
2、诵读全诗。
学习任务一
听诵读,整体感知诗词内容。
梳理诗词内容,完成表格
诗句 景物 大江东去 故垒西边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人物 周郎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我 早生华发 一尊还酹江月
特点 境界开阔、历史久远 气势雄壮
年轻、儒雅、意气风发、功业 有成
多情 年老、功业未成
赏析“古地之人”——重“对比”
在赤壁之战的英雄应该有很多,为何这里只写到周瑜?
补充材料
苏轼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二十岁以 一篇《刑赏忠厚论》高中进士,可谓意气风发,志得意满。然 而他步入仕途后就屡遭贬谪、历经坎坷,饱受宦海浮沉之苦, 因反对宰相王安石变法,自求外放;因为“乌台诗案”,被捕 下狱,濒临砍头,出狱以后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史(本诗写与 这个时候);后又入朝,因“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 旧党”,只能再度自求外调,之后外放,一度贬到惠州、儋州 (今海南岛),真乃是“崎岖世味尝尽遍”。(《立秋日祷雨, 宿灵隐寺同周、徐二令》)
—— 选自苏轼《前赤壁赋》,写于1082年 与创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同一年
补充材料二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 而遂晴,故作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这首词景物、人物、情感
交融的手法,感受作品雄奇壮阔的意境。 学习难点:
体会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复杂感情。
初读感知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 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 垒(l一时 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樯橹(qiáng lǔ)灰飞 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 生如梦,一尊还酹(lèi)江月。
1、从题目入手
念奴娇:词牌名。
怀古诗: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 历史陈迹为题材,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古事、古 迹,多用典故、对比等手法,以达到感慨兴衰、寄 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明确:所见:大江、赤壁、乱石、惊涛 所想:风流人物,豪杰周瑜
讨论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采用了什么写法?此句有什么作用?
A、如果将“大江”改为“江水”好不好?为什么?
B、把“千古”改为“无数“好不好?为什么?
1、采取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这里的长江既是眼前浩浩 荡荡“的江水,又是滔滔不息的历史长河。作者将 空间上 的实景与时间上的虚景结合起来,点清了题 旨(大江是 “赤壁”的衬,“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怀古的点题) 创造了一个旷远、深沉的意境,为下阕英雄的出场渲染了 氛围。
多情 笑 一尊还酹江月
抒怀:
知识 总结
怀古诗词鉴赏方法
1、弄清史实、典故。 2、寻找连接点,体悟感情。 3、品味技巧手法. 用典、对比、借景抒情、烘托映衬
本词艺术特色: 写景、怀古、抒情相结合。
【归纳总结】 景 赤壁 人 周瑜
情 苏轼
描壮观之景 怀英豪之人 抒未酬之豪情
意豪 境放 壮之 阔气
豪放词 • 笔力雄健,气势磅礴, • 场面宏大,意境开阔。
写作背景
• 宋神宗元丰三年( 1080),苏轼因“乌台 诗案”被贬往黄州(今 湖北黄冈)充团练副使 ,元丰五年,四十五岁 的苏轼在游赤壁(黄州 赤鼻矶)时,吊古抒怀 ,写下了“两赋一词” ,借此表达了他对古代 英雄的赞美和自己壮志 未酬的感慨,同时,也 显示了他豁达的人生观 。
从内容入手,明确学习要点: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怀古
年龄 生活 外貌
职位 际遇 基调
周瑜 34
幸福美满 英俊儒雅 东吴都督
功成名就 奋发得意
苏轼 47
屡遭不幸 早生华发
团练副使
功业未就 失意
对比当中,感叹自我
怀古
情场官场战场,场场得意;
黄州惠州儋州,州州 失意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登建康赏心亭》
•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 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 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 ,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 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 · 密州出猎 》
讨论2赏乱析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陡峭的山崖高插云霄,汹涌
的骇浪搏击着江岸,滚滚的江流激 串大意
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
这几句运用了夸张、比喻的手
法,“穿”,形容山崖高耸入云, “雪”写出白色浪花的壮美,这几
析手法
句绘形绘声绘色地描绘了一幅奇险
雄伟的画面;
并暗写赤壁之战惊心动魄的场 面和英雄豪杰们的雄姿,表现了作 明情感
写景
观眼前之景: 江山如画
思历史人事: 三国周郎
抒一己之怀: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小乔初嫁,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怀古
怀古
研读下阕,思考: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周瑜的? 2、三国时代人物很多,作者为什么单单 要选择周瑜?
怀古
下阕: 1. 从哪些方面塑造周瑜形象?
《临江仙》 ——【明】杨慎
都 付 笑 谈 中

古 今 多 少 事 ,
一 壶 浊 酒 喜 相 逢

惯 看 秋 月 春 风

白 发 渔 樵 江 渚
上 ,
几 度 夕 阳 红

青 山 依 旧 在

是 非 成 败 转 头 空

浪 花 淘 尽 英 雄

滚 滚 长 江 东 逝 水 ,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学习目标:了解词人的生平,体会苏轼旷 达豪放的胸襟,初步感受苏轼豪放的词风 ,培养学生乐观的情怀。
2 、起笔大开,旷达的视野、非凡的气象为全诗定下豪 放的抒情基调。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这三句点明了什么?
地点,时间,人物,事件。
写赤壁借他人之口,绕过疑点,勾 起人们对赤壁之战历史的回顾
赤壁何须问出处,东坡本是借山川。
(清)朱日浚
为了突出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功绩, 并为下面写周瑜埋下伏笔。
者的豪迈奋发。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在本词中起什么作用?
过渡句,“江山如画” 承上,“一时多少豪杰”启 下。由写景过渡到写人,这 一声慨叹将江山之胜与怀古 之情融为一体。“一时多少 豪杰”是虚写,既照应开头 “千古风流人物”,又为下 阕写周瑜作了铺垫。
观眼前之景: 江山如画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枯木竹石图
苏轼:字 子瞻,号 东坡居士 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政治家, 文学家,诗人,画家,书法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文艺全才 散文:欧苏(欧阳修)
唐宋八大家(三苏) 诗歌:苏黄(黄庭坚) 词 :苏辛(辛弃疾) 书法:宋四家(苏轼、黄庭坚、
米芾、蔡襄) 苏轼的词,题材广泛,内容恢宏, 对严格的词律有所突破,改变了 五代以来婉约柔靡的风格,开创 了豪放一派的词风。
★ 《赤壁怀古》与《雨霖铃》比较阅读
• 苏轼《赤壁怀古》 • 柳永《雨霖铃》
• 意象:大江、乱石、 • 意象:寒蝉、长亭、
惊涛
杨柳岸、晓风残月、
• 意境: 壮阔
• 音调: 高亢
• 情感: 豪放旷达、 积极向上。
• 意境:凄凉 • 音调:低沉 • 情感:离情别绪、哀愁。
婉约派代表作者:柳永、李清照、秦观 周邦彦等。
小乔初嫁了 _______年轻得意
雄姿英发
_______ 英俊潇洒 才干出众
羽扇纶巾 _______ 从容娴雅
儒将风度
谈笑间
樯橹灰飞 _______ 指挥若定
烟灭
从容破敌
怀古 2.三国时代人物很多,作者为什么单单要选择周瑜?
苏轼一生 的坎坷遭遇
• 宋神宗时,苏轼因反对新法被贬黄州(湖北)。宋 哲宗时,他又因反对全部废除新法而被贬惠州(广 东),最后到偏远的儋州(今海南).他在晚年曾用 这样一首诗概括自己的一生:
①本词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③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感知内容
有人说这首词特点是将写景、咏史、 抒情融为一体,请在本词中分别找出表示 这些内容的词句?
上阕 写景:大江、赤壁;乱石、惊涛 。 咏史:赤壁之战(遥想公瑾当年)
下阕 抒情:早生华发,人间如梦。
1、结合注释再读词,思考词的上阕写了哪些 景物?作者由此联想到了什么?
豪放派代表作者:苏轼、辛弃疾
• 李清照: •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
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 秦观: •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 •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江城子》
• 辛弃疾:
•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 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反映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是诗人仕途坎坷、 壮志难酬的悲叹和愤慨,在貌似自慰自解的言辞 之中激荡着一腔追慕英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 之情,与全词的格调是相符的。
观眼前之景: 江山如画
思历史人事: 三国周郎
抒一己之怀: 人生如梦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小乔初嫁,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 . 古诗词里怀古往往是抒怀,他 怀念周瑜的最终目的是抒发感情 ,他想抒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呢?
抒怀:
仰慕英雄人物, 感叹功业未成。
抒怀:
探究: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你是如何理解的?
从愤懑走向平静的自我排解。 消极苍凉,难掩豪放旷达。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人生短暂,江月永恒;
壮志难酬,豪情长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