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89209U】天线【专利】
【CN209217217U】一种窄波束阵列天线【专利】
![【CN209217217U】一种窄波束阵列天线【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33d016382b160b4e777fcf00.png)
代理人 周才淇 黄蕴丽
(51)Int .Cl . H01Q 21/29(2006 .01) H01Q 21/06(2006 .01) H01Q 21/00(2006 .01) H01Q 19/10(2006 .01) H01Q 1/52(2006 .01)
( 19 )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12 )实 用新型专利
(21)申请号 201920141238 .4
(22)申请日 2019 .01 .24
(73)专利权人 深圳国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 道科技中三路国人大厦A栋15F
(72)发明人 李恩社 樊宏亮 刘小芳 夏超峰
(10)授权公告号 CN 209217217 U (45)授权公告日 2019.08.06 H01Q 1/50(2006 .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CN 209217217 U
CN 209217217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1 .一种窄波束阵列天线,包括反射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反射板的长度方向并排设 置在反射板正面的多个辐射阵列以及设置在反射板背面的馈电组件,每个辐射阵列包括多 个沿反射板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列的高频辐射单元,所述馈电组件包括一个宽频校准网络以 及多个宽频功分器 ,所述多个宽频功分器分 别与所述宽频校准网络连接 ,所述多个 辐射阵 列与所述多个宽频功分器一一对应,每个辐射阵列的多个高频辐射单元分别通过同轴电缆 与对应的宽频功分器连接。
2 L型隔离条,所述L型隔离条设置在所述反射板的正面。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窄波束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每个辐射阵列中,相邻的两个 高频辐射单元之间设有隔离条,所述隔离条设置在所述反射板的正面。
【CN209766619U】一种弧面型天线发射板【专利】
![【CN209766619U】一种弧面型天线发射板【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5217e8916f1aff00bed51e4a.png)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611389.1(22)申请日 2019.04.28(73)专利权人 弗兰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燕川社区红湖东路西侧嘉达工业园1栋一、二、四、五层厂房及3栋整栋厂房(72)发明人 马诚信 王钱君 杨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茂达智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94代理人 李茂松(51)Int.Cl.H01Q 1/00(2006.01)B08B 5/02(2006.01)(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弧面型天线发射板(57)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涉及天线发射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弧面型天线发射板,针对现有的天线发射板长期放在室外,会导致天线发射板上沾上很多灰尘,从而影响信号的接收与传递缺点,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板,两个连接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开设有转孔,固定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转孔的外侧并固定安装有转动座,转动座上固定套设有绕线轮,绕线轮上绕设有细绳的一端,所述固定板上滑动安装有滑动座。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对风机的升降,能够便于对发射板本体进行全面的除灰。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CN 209766619 U 2019.12.10C N 209766619U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09766619 U1.一种弧面型天线发射板,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板(2),两个连接板(2)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的顶部开设有转孔,固定板(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11),第一伺服电机(11)的输出轴延伸至转孔的外侧并固定安装有转动座(12),转动座(12)上固定套设有绕线轮(13),绕线轮(13)上绕设有细绳(14)的一端,所述固定板(3)上滑动安装有滑动座(4),细绳(1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滑动座(4)的一侧,所述固定板(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板,限位板与滑动座(4)相配合,所述滑动座(4)的底部转动安装有转杆(9)的一端,两个固定板(3)中的一个连接板(2)的一侧开设有凹槽(5),凹槽(5)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固定杆(6),固定杆(6)上滑动安装有升降座(7),升降座(7)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弹簧(8)的一端,弹簧(8)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凹槽(5)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所述转杆(9)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升降座(7)上,升降座(7)的一侧延伸至凹槽(5)的外侧并固定安装有风机(10)。
【CN209607902U】一种集成的5G天线系统及通信网络【专利】
![【CN209607902U】一种集成的5G天线系统及通信网络【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379add62b8f67c1cfad6b8f9.png)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652356.1(22)申请日 2019.05.08(73)专利权人 罗森伯格技术(昆山)有限公司地址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淀山湖镇沈安路6号专利权人 罗森伯格技术(新泽西)有限公司(72)发明人 王昆 蔡立绍 吕小林 J.萨伊德 孙静 (74)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集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9代理人 安纪平(51)Int.Cl.H01Q 1/12(2006.01)H01Q 1/24(2006.01)(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集成的5G天线系统及通信网络(57)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集成的5G天线系统及通信网络,所述5G天线系统包括集成于抱杆上的基站系统和至少一微波天线系统,基站系统包括射频拉远单元和与射频拉远单元电相连的至少一个可传输5G信号的基站天线,每个微波天线系统包括与基站天线电相连的射频单元和与射频单元电相连的微波天线。
本实用新型将基站系统、微波天线系统和抱杆等集成在一起,提高天线系统的集成度,整个通信网络利用微波系统来回传信号,降低了布网成本,增强了组网的灵活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7页CN 209607902 U 2019.11.08C N 209607902U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09607902 U1.一种集成的5G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成于抱杆上的基站系统和至少一微波天线系统,所述基站系统包括射频拉远单元和与射频拉远单元电相连的至少一个可传输5G 信号的基站天线,每个所述微波天线系统包括与基站天线电相连的射频单元和与射频单元电相连的微波天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的5G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抱杆上包括两个所述微波天线系统,且两个所述微波天线系统在抱杆上的高度相同,两个所述微波天线系统通过同一安装支架固定到抱杆上。
【CN209105169U】一种带天线装置的便携式终端【专利】
![【CN209105169U】一种带天线装置的便携式终端【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aa3b646da76e58fafbb00333.png)
( 12 )实 用新型专利
(21)申请号 201920024176 .9
(22)申请日 2019 .01 .07
(73)专利权人 华东交通大学 地址 330013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双港 东大街808号
(72)发明人 高明华 杨璨 晏子昊 何云 蓝希林 毛志伟 林彬
(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线传输领域,尤其是一种
带天线装置的便携式终端,针对现有的终端便携 效果差 ,天线板容易老化的问 题 ,现提出如下方 案 ,其包括放置箱 ,所述放置箱内 部底端固 定有 终端主体以及两个固定杆,且两个所述固定杆对 称设置于终端主体两侧,两个所述终端主体内壁 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上端固定有安 装板 ,所述安装板上端固定有活 动杆 ,所述活 动 杆上端贯穿于固定杆 ,且与保 护罩固定连接 ,所 述保护罩上端固定有上盖板,所述上盖板下端固 定有天线板 ,所述天线板下端固 定有活 动板 ,所 述放置箱一端固定有固定板,本实用新型便于密 封存放 ,便于使 用 ,体积小巧 ,携带方便 ,实 用性 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9105169 UΒιβλιοθήκη CN 209105169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1 .一种带天线装置的便携式终端,包括放置箱(9) ,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箱(9)内部底 端固定有终端主体(19)以及两个固定杆(7) ,且两个所述固定杆(7)对称设置于终端主体 (19)两侧,两个所述终端主体(19)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板(15) ,所述滑动板(15)上端固 定有安装板(13) ,所述安装板(13)上端固定有活动杆(5) ,所述活动杆(5)上端贯穿于固定 杆(7) ,且与保护罩(3)固定连接,所述保护罩(3)上端固定有上盖板(2) ,所述上盖板(2)下 端固定有天线板(4) ,所述天线板(4)下端固定有活动板(6) ,所述放置箱(9)一端固定有固 定板(10) ,且活动板(6)底部与固定板(10)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终端主体(19)上端固定有控 制板(18)。
天线[发明专利]
![天线[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d779c104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5.png)
(10)申请公布号(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0036113.1(22)申请日 2015.01.23H01Q 19/15(2006.01)H01Q 17/00(2006.01)(71)申请人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地址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友谊路104号(72)发明人杨小勇 董楠 韩运忠(54)发明名称天线(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线,用于采用反射杯的结构来降低宽波束天线单元的后向辐射,其包括:宽波束天线单元,具有小型化结构,实现射频能量的向外辐射并且具有大后瓣电平;反射杯,被安装在宽波束天线单元的底部,阻挡宽波束天线单元的投射到载体表面上的后向辐射能量,进而避免由于后瓣电平的能量经过载体表面反射后对宽波束天线单元的有效覆盖区域的干扰。
因此,本发明大大降低了宽波束天线对载体环境的敏感性,便于其布局与安装,大大改善了数传信道质量,且本发明易于实施,对改善宽波束天线与星体的兼容性效果明显,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反射杯的使用在满足天线自身与载体的兼容性的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天线与载体环境其它天线之间的兼容性。
(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CN 105896101 A 2016.08.24C N 105896101A1.一种天线,用于采用反射杯的结构来降低宽波束天线单元的后向辐射,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宽波束天线单元,具有小型化结构,用于实现射频能量的向外辐射并且具有大后瓣电平;以及所述反射杯,被安装在所述宽波束天线单元的底部,用于阻挡所述宽波束天线单元的投射到载体表面上的后向辐射能量,进而避免由于所述后瓣电平的能量经过所述载体表面反射后对所述宽波束天线单元的有效覆盖区域的干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波材料,根据所述反射杯对所述后向能量的反射影响的接受情况,附着在所述反射杯的内表面,用于有效吸收所述宽波束天线单元的后向辐射能量,从而降低由于所述宽波束天线单元的后向辐射能量经过所述反射杯的反射后对住辐射区域内的覆盖特性的干扰。
【CN209418750U】一种天线支撑组件【专利】
![【CN209418750U】一种天线支撑组件【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89922a6119e8b8f67c1cb99a.png)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310435.4(22)申请日 2019.03.12(73)专利权人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地址 100033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21号(72)发明人 贾东霖 戴鹏 杨振辉 钟健 李建松 柯腾辉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代理人 申健(51)Int.Cl.H01Q 1/12(2006.01)H01Q 1/10(2006.01)(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天线支撑组件(57)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天线支撑组件,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
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通信抱杆的位置固定可调整灵活度低、容易出现覆盖死角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天线支撑组件,包括主支撑杆、多个辅助支撑杆以及基座,所述主支撑杆与多个所述辅助支撑杆均连接,还包括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位于所述基座与所述主支撑杆之间、以及所述基座与所述辅助支撑杆之间,且所述调节结构用于调整所述主支撑杆和多个所述辅助支撑杆的水平位置。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6页CN 209418750 U 2019.09.20C N 209418750U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09418750 U1.一种天线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撑杆、多个辅助支撑杆以及基座,所述主支撑杆与多个所述辅助支撑杆均连接,还包括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位于所述基座与所述主支撑杆之间、以及所述基座与所述辅助支撑杆之间,且所述调节结构用于调整所述主支撑杆和多个所述辅助支撑杆的水平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基座上的导轨、与所述主支撑杆连接的第一连接件以及与所述辅助支撑杆连接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导轨可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任一所述导轨上的第一连接结构可与另一所述导轨上的第二连接结构连接。
【CN209709152U】天线支架及天线【专利】
![【CN209709152U】天线支架及天线【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e2ef4997c281e53a5902ff4c.png)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571700.4(22)申请日 2019.04.24(73)专利权人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地址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609号专利权人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72)发明人 赵远远 胡船龙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6代理人 王广涛(51)Int.Cl.H01Q 1/12(2006.01)H01Q 1/24(2006.01)(54)实用新型名称天线支架及天线(57)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天线支架及天线,包括:底座;第一连杆,其一端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第一固定件,可用于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底座相互固定;第二连杆,其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固定件,可用于将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相互固定;固定座,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座用于固定天线;第三固定件,可用于将所述固定座和所述第二连杆相互固定。
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实现了天线支架可以进行多方位调整。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CN 209709152 U 2019.11.29C N 209709152U权 利 要 求 书1/2页CN 209709152 U1.一种天线支架(10),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第一连杆(2),其一端与所述底座(1)转动连接;第一固定件(3),可用于将所述第一连杆(2)和所述底座(1)相互固定;第二连杆(4),其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固定件(5),可用于将所述第二连杆(4)与所述第一连杆(2)相互固定;固定座(6),与所述第二连杆(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座(6)用于固定天线;第三固定件(7),可用于将所述固定座(6)和所述第二连杆(4)相互固定。
双拉杆电视接收天线[实用新型专利]
![双拉杆电视接收天线[实用新型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193a3e5f65ce05087732132e.png)
专利名称:双拉杆电视接收天线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费文佐
申请号:CN95209933.0
申请日:19950425
公开号:CN2242525Y
公开日:
1996121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一种双拉杆电视接收天线,立杆上有可环绕其转动并紧固其上的3组振子架,高位振子架上设有一副接收VHF频段信号的圆环天线,其特征是低、中位振子架上分别设有一副接收VHF和VHF频段信号的带定位弹片的基本半波振子拉杆天线。
本实用新型采用组合结构,设计新颖,制作简单,拉杆天线可环绕立杆作360°旋转,伸缩自如,定位可靠,可根据实地接收情况调节天线方向与长度,既能宽带接收电视信号,又能对某一固定频道接收电视信号,以获得最佳接收效果。
申请人:费文佐
地址:334500 江西省铅山县河口镇解放街209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南昌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陈守国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一种应用于手机的NFC天线[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应用于手机的NFC天线[实用新型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a989e53876a20029bd642df6.png)
专利名称:一种应用于手机的NFC天线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吴文飞
申请号:CN201921838983.0
申请日:20191030
公开号:CN210350083U
公开日:
20200417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手机的NFC天线,涉及天线领域,包括NFC天线和指纹按压模块,NFC天线包括方形天线、圆形天线、第一馈电触点、第二馈点触点,第一馈电触点连接到跳线的起始端,第二馈点触点连接到方形天线的起始端,圆形天线安装在指纹按压模块内部,圆形天线的起始端和末端分别连接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第一端子在指纹按压模块的带动下与跳线的末端滑动连接在一起,第二端子在指纹按压模块的带动下方形天线的末端滑动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采用新型触点式结构,在使用时按下指纹按压模块,NFC天线连通,防止NFC距离太远,减少盗刷现象,采用特别的绕线方式,减低线与线之间的耦合损耗,降低天线阻抗值,提高信号稳定性。
申请人:深圳市微加通讯智能有限公司
地址: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安乐社区兴华一路安乐二队新2号华创达G栋四层国籍:CN
代理机构:深圳科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钟斌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CN209730159U】天线装置【专利】
![【CN209730159U】天线装置【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26132b79f12d2af90342e660.png)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219232.4(22)申请日 2019.02.19(73)专利权人 深圳市和盈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地址 518102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共和工业路西发B区旭生研发大厦16层14-16号(72)发明人 赵峰 陈廷 龙桂华 郭海龙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代理人 陶俊洁(51)Int.Cl.H01Q 1/36(2006.01)H01Q 3/24(2006.01)H01Q 3/44(2006.01)H01Q 15/14(2006.01)H01Q 19/18(2006.01)H01Q 21/00(2006.01)H01Q 21/06(2006.01)(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54)实用新型名称天线装置(57)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终端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天线装置,包括信号源、第一有源开关、至少一对金属块和相应的匹配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块与相应的匹配器件连接,所述匹配器件通过所述第一有源开关连接所述信号源。
本实用新型采用金属块作为天线体与反射装置,并实现自主切换,实现天线定向增益的加强和天线的多方向性切换。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CN 209730159 U 2019.12.03C N 209730159U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09730159 U1.一种天线装置,包括信号源、第一有源开关、至少一对金属块和相应的匹配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块与相应的匹配器件连接,所述匹配器件通过所述第一有源开关连接所述信号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对金属块由第一金属块和第二金属块组成,其对应的匹配器件为第一匹配器件和第二匹配器件:所述第一金属块通过所述第一匹配器件连接第二有源开关;所述第二金属块通过所述第二匹配器件连接第三有源开关;所述第二有源开关与所述第三有源开关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有源开关连接所述信号源。
【CN209298331U】一种适用于5G无线的可折叠天线装置【专利】
![【CN209298331U】一种适用于5G无线的可折叠天线装置【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fd735457bcd126fff6050b74.png)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5G无线的可折叠天线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5G时代即将来临,通信基础建设将越来越密集,宏站建设现已趋向饱和,微站和宏 站改造建设会越来越多。目前通讯基站天线支架基本均为固定长度,随着国家提倡的共享 模式 ,原通信杆塔除了 肩负通讯天线固定外还利用于其他项目当中 ,如公安监控网 ,气象监 控,灯箱和广告牌等。由于各种的设备对支臂的伸出长度和角度有着不同的要求。原共享改 造通信杆塔附近地形限制和原通信杆塔部分支臂安装角度不行,造成固定的通讯天线无法 满足要求。往往需要新增时候被迫拆除原有固定天线支架新增适合的天支,费时费工。使用 折叠式天线支架可以在需求不同时候通过单纯的调整支臂便能解决问题。微站建设地形位 置更复 杂 ,宏站 周围 环境变化也快 ,使 用折叠式天线支架可以 保证适应很多微站和宏站改 造设计要求。
3
CN 209298331 U
说 明 书
2/2 页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1;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2;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2的俯视图; [0018]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抱箍未锁紧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中:10-抱箍;11-箍板;20-固定支臂;30-调节支臂;31-安装孔;40-连接板;41调节孔;50-紧固螺栓;51-锁紧螺母;60-加强肋;70-U型固定夹;80-天线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如图1~4所示,一种适用于5G无线的可折叠天线装置,包括用以固定天线杆的抱 箍 ,在抱箍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支臂,固定支臂一端与抱箍连接,固定支臂另一端铰接设置有 调节支臂 ,调节支臂固定于机架上 ,在固定支臂与调节支臂之间设置有 用以 调整调节支臂 倾斜角度的连接板。采用抱箍固定天线杆,便于安装和拆卸;通过调节固定支臂与调节支臂 之间的夹角,既能达到调节天线支架的伸出长度和安装角度,操作简便。 [0021] 本实施例中,连接板一端铰接在固定支臂上,连接板上设置有若干个调节孔。 [0022] 本实施例中,在调节支臂上设置有与调节孔相配合的安装孔。 [0023] 本实施例中,在抱箍、安装孔和调节孔内均穿设有紧固螺栓,在紧固螺栓上套设有 锁紧螺母。将调节支臂与固定支臂之间的倾斜角度调节好后,通过连接板上的调节孔与调 节支臂上相应的安装孔进行配合,再通过紧固螺栓和锁紧螺母进行锁紧固定。 [0024] 本实施例中,在抱箍与固定支臂之间设置有加强肋。 [0025] 本实施例中,调节支臂与机架之间设置有用以将调节支臂固定于机架上的U型固 定夹。 [0026] 具体实施方式:在安装时,先将固定支臂焊接到抱箍的箍板上,再根据现场需求, 调节好固定支臂与调节支臂之间的倾斜角度,接着通过连接板上的调节孔与调节支臂上相 应的安装孔进行配合,再通过紧固螺栓和锁紧螺母进行锁紧固定,接着通过U型固定夹将调 节支臂固定于机架上 ,接着将抱箍的箍板包裹着天线杆 ,再通过紧固螺栓 和锁紧螺母将抱 箍的箍板锁紧,完成安装。 [0027] 上述操作流程及软硬件配置,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 实 用新型的 专利范围 ,凡是利用本实 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 ,或直接或 间接运用在相关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N209298336U】用于康复护理装置的基于石墨烯的双频植入式天线【专利】
![【CN209298336U】用于康复护理装置的基于石墨烯的双频植入式天线【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781e61006529647d2728529a.png)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311347.6(22)申请日 2019.03.12(73)专利权人 吉林医药学院地址 132013 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吉林大街5号(72)发明人 王利群 欧仁侠 鲍捷 (51)Int.Cl.H01Q 1/27(2006.01)H01Q 1/36(2006.01)H01Q 1/38(2006.01)H01Q 1/40(2006.01)H01Q 1/48(2006.01)H01Q 1/50(2006.01)H01Q 5/10(2015.01)H01Q 5/20(2015.01)H01Q 5/307(2015.01)H01Q 5/314(2015.01)H01Q 5/328(2015.01)(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用于康复护理装置的基于石墨烯的双频植入式天线(57)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康复护理装置的基于石墨烯的双频植入式天线,由介质基板、印制在介质基板正面上的石墨烯弯折枝节形辐射贴片、印制在介质基板背面的石墨烯H形缝隙接地板、外接的同轴接头和介质基板内部的短路探针构成。
石墨烯弯折枝节形辐射贴片通过内外枝节形成弯折路径,在有限的面积上增加植入式天线表面有效电流路径,从而降低植入式天线的谐振频率。
在石墨烯H形缝隙接地板中间开一个H形缝隙,合理调整H形缝隙的尺寸,能够增加天线的谐振点,并展宽天线的阻抗带宽。
该天线尺寸仅为9×9mm,具有双频、宽带、小型化等特点,适用于康复护理装置的ISM 918MHz无线能量传输频段和WMTS 1.43GHz遥控遥测频段。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8页 附图7页CN 209298336 U 2019.08.23C N 209298336U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09298336 U1.用于康复护理装置的基于石墨烯的双频植入式天线,由介质基板(1)、印制在介质基板(1)正面上的石墨烯弯折枝节形辐射贴片(2)、印制在介质基板(1)背面的石墨烯H形缝隙接地板(3)、外接的同轴接头(4)和介质基板(1)内部的短路探针(5)构成;所述的石墨烯弯折枝节形辐射贴片(2)和石墨烯H形缝隙接地板(3)的材质均为石墨烯;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介质基板(1)四个角上由四分之一圆弧过渡连接;b.所述的石墨烯弯折枝节形辐射贴片(2)关于中轴线对称,石墨烯弯折枝节形辐射贴片(2)由内部枝节(2-1)和外部枝节(2-2)组成,通过内外枝节形成弯折路径,在外部枝节(2-2)上端增加两个关于中轴线对称的L形枝节,在外部枝节(2-2)下端增加T形枝节;c.所述的石墨烯H形缝隙接地板(3)位于介质基板(1)背面,在石墨烯H形缝隙接地板(3)中间开一个H形缝隙,H形缝隙矩形之间通过两个对称的梯形过渡连接;d.所述的同轴接头(4)位于介质基板(1)背面下侧,同轴接头(4)内芯与石墨烯弯折枝节形辐射贴片(2)相连接,同轴接头(4)外圆柱导体与石墨烯H形缝隙接地板(3)相连接;e.所述的短路探针(5)位于介质基板(1)的上侧内部,短路探针(5)将石墨烯弯折枝节形辐射贴片(2)的外部枝节(2-2)与石墨烯H形缝隙接地板(3)相连接。
【CN209401823U】天线装置【专利】
![【CN209401823U】天线装置【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d9d3e55eed630b1c59eeb5a9.png)
2
CN 209401823 U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站基板而形成。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端子部包括用于贯通所述基站基板并插入的销部件。 14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端子部包括与所述基站基板平行且延伸的引脚部件,所述引脚部件用于焊接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0页 附图29页
( 54 )实用新型名称 天线装置
(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天线结构,其用于屏蔽
大规模多入多出天线的个别天线模块之间的屏 蔽壁 ,其特征在于 ,本实 用新型的 一实施 例涉及 的屏蔽壁由多个u形钉形状的单位分隔壁沿着屏 蔽壁的长度方向排列而成,其中单位分隔壁基于 使用频率带宽被设计为具有最优的宽度和高度, 并以使用频率带宽为基准所指定的间隔以下的 形式排列 ,在同时 满足X-POL分离度及CO-POL分 离度特征的同时由于小型、轻量可容易制造。
(73)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KMW 地址 韩国京畿道
(72)发明人 金仁昊 崔午硕 梁亨硕 朴正旭 徐振锡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路浩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002
代理人 赵赫 张晶
(51)Int .Cl . H01Q 1/24(2006 .01) H01Q 1/52(2006 .01) H01Q 21/00(2006 .01)
背景技术 [0002] 该部分记述的内容只是用于提供针对本实施例的背景信息,并非用于实施背景技 术。 [0003] Massive 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技术作为通过使用多个天线 跨越式 地扩充数 据传输容量的 技术 ,是 在发射端通过各自的 发 送天线分 别传输不同的 数 据 ,在 接 收 端 通 过 适 当 的 信 号 处 理 将 发 送 数 据 进 行 区 分 的 空 间 复 用 法 ( S p a t i a l multiplexing) 。因此 ,通过同时 增加收发天线的 个数使信道容量 增加 ,从而能 够传输更多 的数据。例如 ,如果将天线个数 增加至10个 ,则相比 于当前的单一天线系统 ,使 用相同 频率 带宽的情况下,可确保约10倍的信道容量。 [0004] 4G LTE-advanced中,最多使用8个天线,目前在pre-5G阶段,正在开发安装有64或 者128个天线的 产品 ,5G中预计将使 用具有更多个数天线的 基站装置 ,这被称之为Massive MIMO技术。目前的小区(Cell)以二维(2-Dimension)方式运营,与其相反,如果导入Massive MIMO技术,则可使用三维波束赋形(3D-Beamforming)技术,因此Massive MIMO技术也称为 全方位多入多出(FD-MIMO,Full Dimension MIMO)。 [0005] Massive MIMO技术中,随着天线元件的个数的增加,整个基站装置的重量和体积 也随之增加。考虑到安装基站的环境如建筑物屋顶、高层建筑物顶部等时 ,与其相关的部件 被要求满足小型化 、轻量化及高性能化 ,由 于 用于最小化双平板天线之间的 频率干涉的 屏 蔽壁等导致很难实现小型化和轻量化。
【CN209472105U】一种透镜天线【专利】
![【CN209472105U】一种透镜天线【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d8bc8c32581b6bd97f19ea97.png)
附图说明 [0007] 图1A为相关技术中透镜天线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0008] 图1B为相关技术中透镜天线的原理示意图; [0009] 图2A为使用多个馈源的龙伯透镜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0010] 图2B为使用龙伯透镜形成多波束的原理示意图; [0011]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透镜天线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0012]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透镜天线的天线阵元的结构示意图。
( 19 )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12 )实 用新型专利
(21)申请号 201920065736 .5
(22)申请日 2019 .01 .15
(73西大街 32号 专利权人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董佳 王安娜 曹景阳 丁海煜 刘佳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11270
代理人 高洁 张颖玲
(51)Int .Cl . H01Q 19/06(2006 .01) H01Q 15/08(2006 .01)
(10)授权公告号 CN 209472105 U (45)授权公告日 2019.10.08
(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透镜天线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3页
CN 209472105 U
CN 209472105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1 .一种透镜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天线包括:天线馈源、折转透镜和透镜阵列; 所述天线馈源,用于向所述折转透镜发射电磁波信号; 所述透镜阵列包括至少两个透镜阵元,分布在所述折转透镜的发射面上; 所述折转透镜,用于将所述电磁波信号折射至所述发射面上每一透镜阵元; 每一所述透镜阵元,用于将所述电磁波信号转换为辐射波束,并向外辐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转透镜包括由内向外排布的至 少两层介质,其中 ,位于外层的 介质包覆位于内层的 介质,使所述电 磁波信号由所述天线馈 源透过每一层所述介质; 所述至 少两 层介 质用于提供 至 少两个 信号通 道 ,使所述电 磁波 信号分 为至 少两路 信 号,并从所述天线馈源折射至所述发射面上每一透镜阵元的焦点处。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层介质分别具有预设的介 电常数和不同的几何参数;其中,相邻两层介质的所述介电常数不同。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镜天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透镜阵元为凸透镜或凹透 镜; 所述凸透镜或凹透镜用于将每一路电磁波信号分别转换为平面波束,并向外辐射。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镜天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透镜阵元的焦点位于所述折 转透镜的发射面上。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透镜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转透镜为半球形,所 述天线馈源位于所述折转透镜的球心处;所述透镜阵元分布在所述折转透镜的半球面上。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镜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转透镜的每一层介质为具有不 同几何参数的半椭球形;所述几何参数包括所述半椭球形的球心位置、短轴半径、长轴半径 和厚度。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透镜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馈源发射的电磁 波信号为球面波信号。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透镜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馈源还用于接收 电磁波信号; 所述透镜阵列还用于将从外界接收到的电磁波信号折射至所述折转透镜; 所述折转透镜还用于将所述电磁波信号从所述发射面折射至所述天线馈源。 10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透镜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透镜阵元处设有 开关,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透镜阵元。
【CN209312995U】石墨烯毫米波可重构天线【专利】
![【CN209312995U】石墨烯毫米波可重构天线【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6ad5512c6c175f0e7cd13793.png)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223554.6(22)申请日 2019.02.22(73)专利权人 北京星英联微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地址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农大南路1号硅谷亮城5号楼406室(72)发明人 胡南 谢文青 刘建睿 赵丽新 刘爽 袁昌勇 (74)专利代理机构 石家庄轻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8代理人 王占华(51)Int.Cl.H01Q 1/36(2006.01)H01Q 1/38(2006.01)H01Q 3/00(2006.01)H01Q 19/06(2006.01)(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54)实用新型名称石墨烯毫米波可重构天线(57)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墨烯毫米波可重构天线,涉及毫米波天线技术领域。
所述天线包括衬底,所述衬底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中间不相接触的单层石墨烯层,左右两侧的单层石墨烯层的上表面以及两个单层石墨烯层之间的衬底的上表面设置有不规则周期结构的金属条,所述不规则周期结构的金属条形成啁啾布拉格光栅,左右两侧单层石墨烯层的上表面的所述布拉格光栅结构通过金属层连接到一起。
所述天线可重构,具有4种工作状态;工作方式简单,仅需要调节背部栅压;可有效工作于100GHz -300GHz,工艺简单;通过改变啁啾布拉格光栅结构,可扩展工作频率到1000GHz。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CN 209312995 U 2019.08.27C N 209312995U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09312995 U1.一种石墨烯毫米波可重构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1),所述衬底(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中间不相接触的单层石墨烯层(2),左右两侧的单层石墨烯层(2)的上表面以及两个单层石墨烯层(2)之间的衬底(1)的上表面设置有不规则周期结构的金属条(3),所述不规则周期结构的金属条(3)形成啁啾布拉格光栅,左右两侧单层石墨烯层(2)的上表面的所述布拉格光栅结构通过金属层(4)连接到一起;与所述单层石墨烯层(2)相对应的所述衬底(1)的底部设置有两个背栅(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382425.1
(22)申请日 2019.03.25
(73)专利权人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
区翠微路6号海恒大厦4楼418号
(72)发明人 郝敬军 王瑞荡 李涛 郝进焰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25
代理人 喻嵘 佛新瑜
(51)Int.Cl.
H01Q 1/36(2006.01)
H01Q 1/44(2006.01)
H01Q 1/48(2006.01)
H01Q 1/50(2006.01)
H01Q 5/28(2015.01)
H01Q 5/307(2015.01)H01Q 13/1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天线(57)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天线,应用于具有金属壳体的电子设备,所述天线包括第一辐射单元、第一馈入部和第一接地部:所述金属壳体上开设有用于形成所述第一辐射单元的第一槽孔和第二槽孔,所述第一槽孔沿所述金属壳体的第一边缘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第二槽孔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槽孔连通,所述第二槽孔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边缘并形成第一开口;所述第一馈入部与所述第一辐射单元相互耦合以辐射电磁波;所述第一接地部连接在所述金属壳体上靠近所述第一辐射单元的区域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天线结构简单、尺寸较小且成本较低的天
线。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附图3页CN 209389209 U 2019.09.13
C N 209389209
U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09389209 U
1.一种天线,应用于具有金属壳体的电子设备,所述天线包括第一辐射单元、第一馈入部和第一接地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壳体上开设有用于形成所述第一辐射单元的第一槽孔和第二槽孔,所述第一槽孔沿所述金属壳体的第一边缘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第二槽孔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槽孔连通,所述第二槽孔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边缘并形成第一开口;
所述第一馈入部与所述第一辐射单元相互耦合以辐射电磁波;
所述第一接地部连接在所述金属壳体上靠近所述第一辐射单元的区域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还包括第二辐射单元、第二馈入部和第二接地部;
所述金属壳体上开设有用于形成所述第二辐射单元的第三槽孔和第四槽孔,所述第三槽孔沿所述金属壳体的第一边缘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第三槽孔与所述第一槽孔具有相对端且两个所述相对端之间具有间隔,所述第四槽孔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槽孔连通,所述第四槽孔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边缘并形成第二开口;
所述第二馈入部与所述第二辐射单元相互耦合以辐射电磁波;
所述第二接地部连接在所述金属壳体上靠近所述第二辐射单元的区域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馈入部横跨所述第一槽孔并连接在所述金属壳体上由所述第一槽孔、所述第二槽孔和所述第一边缘围成的第一区域上;
所述第二馈入部横跨所述第三槽孔并连接在所述金属壳体上由所述第三槽孔、所述第四槽孔和所述第一边缘围成的第二区域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相邻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馈入部通过位于所述第一槽孔一侧边缘处的第一馈点与所述金属壳体连接,所述第一接地部通过位于所述第一槽孔另一侧边缘处的第一接地点与所述金属壳体连接;
所述第二馈入部通过位于所述第三槽孔一侧边缘处的第二馈点与所述金属壳体连接,所述第二接地部通过位于所述第三槽孔另一侧边缘处的第二接地点与所述金属壳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单元包括第一高频辐射部和第一低频辐射部;所述第二辐射单元包括第二高频辐射部和第二低频辐射部。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孔和所述第二槽孔呈T形布置;
所述第三槽孔和所述第四槽孔呈T形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孔和所述第三槽孔均平行于所述第一边缘,所述第二槽孔和所述第四槽孔均垂直于所述第一边缘;所述第一槽孔、所述第二槽孔、所述第三槽孔及所述第四槽孔均为矩形槽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槽孔和所述第四槽孔的宽度均为1.5mm~3.5mm;和/或
所述第一槽孔与所述第三槽孔的相对端之间的间隔宽度为1.5mm~3.5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槽孔和所述第四槽孔的宽度均为2.0mm;和/或所述第一槽孔与所述第三槽孔的相对端之间的间隔宽度为2.0mm。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