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 古诗三首》优质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 会写“侯、章”等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三首古诗。

3. 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古诗大意。

4. 结合古诗的创作背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5. 了解诗中介绍的传统习俗,感受民风民俗。

重点、难点

突破方法(A案)1. 通过朗读、借助注释等方法来感知古诗大意。2. 拓展延伸,阅读关于节日的其他诗词,感受传统习俗。(B案)1. 学生自主学习,体会诗句内容。2. 小组学习,感受民风民俗。

难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突破方法(A案)了解古诗的创作背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B案)通过质疑和讨论,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法与学法

教法(A案)情景教学法、点拨法。(B案)引导法、点拨法。

学法(A案)体验法、自读自悟法。(B案)自读自悟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A案)多媒体课件。(B案)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建议2课时。

A案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学习古诗《寒食》。

2. 能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 了解寒食节的习俗,积累其他关于寒食节的古诗词。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 师:同学们,通过学习《北京的春节》和《腊八粥》两篇课文,你们了解到了哪些习俗?

2. 师:让我们走进古诗,了解古诗中的传统节日与习俗。

二、揭示课题,了解“寒食”

1. 板书课题。

2. 师:寒食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通常在冬至后的第105天,因为过去在节日期间不能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代寒食节时的长安城是什么样的吧。

三、初读古诗,了解作者

1. 教师范读古诗。

2. 学生自读,读准字音。

3. 介绍作者: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十三载(754年)考中进士。建中年间,他因作《寒食》一诗被唐德宗所赏识,晋升不断,最终官至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四、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1.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古诗,学生思考诗意。

2. 遇到不懂的地方怎么办?

(查字典、看注释、联系上下文……)

3. 学生自由读诗,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含义。

(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春天的京城到处鲜花簇簇,飞花飘散,寒食节时皇城里中的杨柳在春风中摇曳。

(2)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日落天黑,皇宫里传送着朝廷赏赐的蜡烛,燃烛升起的轻烟飘进了王侯贵族之家。

五、反复诵读,领悟诗情

1. 师:诵读古诗,你们看到了怎样的景色?你们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春意盎然的景色。“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2. 师:“无处不飞花”是诗人抓住的典型画面,春意浓郁,笼罩全城。为什么是“飞花”,而不是“落花”呢?

(“飞花”是指落花随风飞舞。这是典型的暮春景色。不说“落花”而说“飞花”,这是明写花而暗写风。一个“飞”字,寓意深远。由此我们可以充分体会到诗人炼字的功夫。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首诗能传诵千古,要归功于其中的诗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而这一句诗中的点睛之笔就在一个“飞”字)

3. 师:“飞花”就是风中的花,你们还能从诗中的哪个地方感受到风?

(“斜”字也是间接写风)

4. 齐读第1、2句,感受诗人笔下的春意。

5. 了解习俗。

补充介绍:寒食节有禁烟火、吃冷食、祭扫、踏青等风俗。诗句中提及的是禁烟火这一习俗。

6. 师:全诗第1、2句写白昼,第3、4句写夜晚,“日暮”则是转折。寒食节普天之下一律禁火,哪些地方和哪些人却是例外呢?

(皇宫是例外,权贵豪门也是例外)

7. 师:读到这里,你们会想到什么?

8. 师:全诗用白描手法来刻画皇宫的气派,充满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太平盛世的赞美。

9. 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六、归纳学法,总结提升

师:刚刚我们一起学习了《寒食》这首诗,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学习的?

(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

七、延伸拓展,推荐阅读

师:除了韩翃的《寒食》,还有其他关于寒食节的古诗,我们一起读一读。

寒食

[唐]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板书设计

寒食

风景飞花东风御柳斜

风俗日暮传蜡烛五侯家家家禁火

课时作业

一、背诵《寒食》,预习另外两首古诗。

二、解释词语的意思。

春城:指春天的京城。

御柳:皇城里的柳树。

汉宫:这里用汉朝皇宫来指唐朝皇宫。

五侯:这里泛指权贵豪门。

三、《寒食》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春景。春天的京城到处鲜花簇簇,飞花飘散,寒食节时皇城里的杨柳在春风中摇曳。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学习古诗《迢迢牵牛星》和《十五夜望月》,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2. 结合古诗背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 了解诗中介绍的传统习俗,感受民风民俗。

一、回顾古诗,激发兴趣

1.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关于寒食节的古诗——《寒食》,谁能背一背?

2.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首古诗,了解传统节日中的习俗。

二、初读古诗,认识节日

1. 继续学习两首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诗题。

2. 学生自由朗读两首古诗,要求读准确、读流利。

教师正音:迢、皎、纤、擢、札、杼、栖。

学生认识多音字:间。

3. 师:《迢迢牵牛星》和《十五夜望月》分别展现了什么节日的场景?你们从中感受到了怎样的习俗?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 师:你们更喜欢哪首古诗?选一首自己研读理解。

2. 根据喜欢的古诗,自由组合小组,进行合作探究。

要求:选择一首进行研读,按照“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的步骤学习古诗。

3. 教师巡视,随机指导。

四、品读古诗,体会情感

(一)学习《迢迢牵牛星》

1. 释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