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概述PPT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ppt课件
95 民族学
96 人才学
97 劳动科学
7
D 政治、法律
0 政治理论
1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4 工人,农民、青年、 5 世界政治
妇女运动与组织
8 外交、国际关系 9 法律
2 中国共产党 6 中国政治
33/37 各国共产党 73/77 各国政治
8
E 军事
0 军事理论
1 世界军事
8 战略学、战役学、战 9 军事技术
例:《地方戏曲谱研究》,入 J 617.506(跨越仿I236分)
5.自然科学各类中的专类复分表,已统一在复分号前冠“0”, 各级类目依专类复分表复分时,无需再加“0”。
例:《汽车助力器设计》,入 U463.217.02
6.主表中的类目,凡仿“一般性问题”分时,均须在仿分号 前加“0”。
例:《生活废水处理》,入 X799.303
术学
2 中国军事
3/7 各国军事
99 军事地形学、军事地 理学
F 经济
0 经济学
1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 2 经济计划与管理
经济史、经济地理
3 农业经济
4 工业经济
49 信息产业经济(总 5 交通运输经济
论)
59 旅游经济
6 邮电经济
7 贸易经济
8 财政、金融
9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0 文化理论 4 教育
1 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 2 信息与知识传播
事业 8 体育
3 科学、科学研究
H 语言、文字
0 语言学 4 汉藏语系
1 汉语 5-84 世界各地语系
2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9 国际辅助语
3 常用外国语
10
I 文学
0 文学理论
第四章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第一节 《中图法》概况 中图法》 •第二节 《中图法》的编制原则与体系结构 中图法》 •第三节 《中图法》的标记系统 中图法》 •第四节 《中图法》的组配技术与复分表 中图法》
1
中图法》 第一节 《中图法》发展概况
《中图法》的由来 中图法》
1957年 中小型图书馆分类表草案》 中小型表》 1957年《中小型图书馆分类表草案》(《中小型表》) 1964/1966年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草案》 大型法》 1964/1966年《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草案》(《大型法》) 1975年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1975年《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1版
7
3.《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期刊分类表》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期刊分类表 期刊分类表》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期刊分类表》,简称《期刊表》。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期刊分类表》,简称《期刊表》 为适应中外文期刊分类排架和分类检索的需要,《中图法》 为适应中外文期刊分类排架和分类检索的需要,《中图法》 编委会自1985 年开始编辑《期刊表》,于1987年出版第一 编委会自1985 年开始编辑《期刊表》,于1987年出版第一 版。它是在《中图法》 版。它是在《中图法》类目体系的基础上,参考了北京图 书馆、福建省图书馆和湖南省科技情报所等单位的期刊分 类表草案,结合期刊综合性强等特点,对一些不适合期刊 分类的类目进行了调整和删并而形成的。1993年修订出版 分类的类目进行了调整和删并而形成的。1993年修订出版 了《期刊表》第二版,1998年出版了《期刊表》实用指南。 期刊表》第二版,1998年出版了《期刊表》 期刊分类表与《中图法》 期刊分类表与《中图法》的编制原则、体系结构和标 记制度基本一致,分主表和辅助表两部分。主表中社会科 学和人文科学列类一般至3 学和人文科学列类一般至3级,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列类一 般至4级。期刊分类表的第二版共列类1300条左右,交替类 般至4级。期刊分类表的第二版共列类1300条左右,交替类 70条左右。主表中只有港台政治、各国政治设有专类复分, 70条左右。主表中只有港台政治、各国政治设有专类复分, 其他各类不再设有专类复分表。辅助表只有形式复分表、 世界地区表和中国地区表。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是指中国国内图书馆在对图书、文献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时所采用的一种分类系统。
该分类法根据图书和文献的内容特点、学科领域以及主题分类,将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以方便读者查阅和利用。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是近代中国图书馆学的一项重要成果,对于图书馆的资源管理、信息组织和知识传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是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为基础所建立起来的。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是经过多年实践和整理总结而形成的,目前已经成为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广泛采用的分类系统。
这套分类法主要包括了38个大类,如哲学、宗教、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
每个大类下又分为若干个中类,中类下又进一步分为细目。
通过这种层次结构分类的方式,能够将馆藏资源按照不同学科和主题进行分类整理,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资源检索路径。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是一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分类法。
这意味着它不仅考虑到了科学分门别类的需要,也涵盖了人文社科类图书的分类要求。
这样一来,读者可以在同一套分类系统下找到各种学科领域的相关资料,提高了检索效率。
其次,它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分类法。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改进,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内的各类图书馆,形成了较为稳定和成熟的分类标准。
这使得读者可以在不同的图书馆中使用相同的分类系统,达到更好的统一性和便捷性。
此外,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还注重了对文献资源的主题分类,充分考虑了读者对特定主题的需求,使得读者能够更精确地找到需要的图书和文献。
当然,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学科的日新月异,一些新兴学科和领域可能无法完全覆盖在现有的分类体系中。
其次,由于读者对图书馆分类法的不熟悉,可能存在一定的学习成本和使用难度。
此外,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在一些特定的学科领域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满足所有读者的需求。
总的来说,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是一种科学、实用和广泛应用的分类系统,它为图书馆的资源组织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22个大类简介.pptx
生物物理学 7 分子生物学 81 生物工程学 91 古生物学 93 微生物学 94 植物学 95 动物学 96 昆虫学 98 人类学
R 医学、卫生 1 预防医学、卫生学 2 中国医学 3 基础医学 4 临床医学
5 内科学 6 外科学 8 特种医学 9 药学
U 交通运输 1 综合运输 2 铁路运输 4 公路运输 6 水路运输 [8] 航空运
输
V 航空、航天 1 航空、航天技术的研究与探索 2 航空 4 航天(宇宙航行)
[7] 航空、航天医学
X 环境科学、劳动保护科学(安全科学)1 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2 环境保护管
理 3 环境综合研究 4 灾害及其防治 5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7 三废处理与综合 利用 8 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 9 劳动保护科学(安全科学)
藏语系 5 阿尔泰语系 7 印欧语系
I 文学 0 文学理论 1 世界文学 2 中国文学 3/7 各国文学
J 艺术 0 艺术理论 1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2 绘画 3 雕塑 4 摄影艺术
5 工艺美术 6 音乐 7 舞蹈 8 戏剧艺术 9 电影、电视艺术
K 历史、地理 0 史学理论、 1 世界史、 2 中国史、 3 亚洲史、 4 非
洲史、 5 欧洲史、 6 大洋洲史、 7 美洲史、 81 传记、 85 文学考古、 89 风俗习惯、 9 地理
1
学海无 涯
N 自然科学总论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1 数学 3 力学 4 物理学 6 化学 7 晶体学 P 天文学、地理科学 1 天文学 2 测绘学 3 地球物理学 4 气象学 5 地
质学 7 海洋学 9 自然地理学
Z 综合性图书 1 丛书 2 百科全书、类书 3 辞典 4 论文集、全集、选集、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讲座60页PPT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Βιβλιοθήκη 谢谢!60▪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讲座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介绍
分类
《中图法》根据学科分类的基础 上,按照从总到分,从一般到具体的 编制原则,确定分类体系,把图书资 料分为五个基本部类、二十二个大类。 《中图法》的标记符号采用汉语拼 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 码。即用一个字母表示一个大类,各 大类以下的类目用数字标识(工业技 工业技 术大类除外,其二级类采用双字母标 识)。数字的编号制度是从左到右, 级别逐次减小。为了便于记忆,在分 类号码的三位数字后,隔一小圆点 “。”, 如:E251.5 野营训练
类表正文
网络查找中国图书馆分类国图书馆分类法查询。 图书馆主页: 最新消息栏论文分类号查询 服务-借阅服务栏目,页面右侧“中图分 类 法查询” /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 思想、 思想、邓小平理论 B 哲学、宗教 哲学、 C 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 E 军事 F 经济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J 艺术 K 历史、地理 N 自然科学总论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Q 生物科学 R 医药、卫生 S 农业科学 T 工业技术 U 交通运输 V 航空、航天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Z 综合性图书
编排结构
《中图法》由编制说明、分类见表、类表正文和通用复分 表组成。 1.编制说明 编制说明 该部分说明类表编制的指导思想、编制原则和体系结构等事 项。 2.分类简表 该部分给出了类表的二级类目 分类简表 3.类表正文 详细列出了类表的分类体系,对各种书籍的归 类表正文 类给出了典型的实例并做了充分的说明。 4.通用复分表 通用复分表 该部分由8部分组成: 总论复分表;世界地区表;中国地 区表;国际时代表;中国时代表;世界种族与民族表;中国 民族表;通用时间、地点表。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介绍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以下简称中图法是目我国图书馆和情报单位普遍使用的一部综合性分类法它即是图书排架的依据又是编制检索工具的标准之一
学习中国图书分类法第四版ppt课件
H 语言、文字
H0 语言学
H1 汉语
H2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H3 常用外国语 H4 汉藏语系
H5 阿尔泰语系 H61 南亚语系
H62 南印语系
H63 南岛语系
H64 东北亚诸语系 H65 高加索语系
H66 乌拉尔语系 H67 闪-含语系
H7 印欧语系
H81 非洲诸语言
H83 美洲诸语言 H84 大洋洲诸语言
A1 马克思、思格斯著作 A2 列宁著作 A3 斯大林著作 A4 毛泽东著作 A49 邓小平著作 A5 马克思、思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著作汇编 A7 马克思、思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生平和传记 A8 马克思、思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的学习
和研究
8
B哲学、宗教
H9 国际辅助语
15
I 文学
I0 文学理论 I1 世界文学 I2 中国文学 I3/7 各国文学
16
J 艺术
J0 艺术理论 J2 绘画 J3 雕塑 J5 工艺美术 J6 音乐 J8 戏剧艺术
J1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J29 书法、篆刻 J4 摄影艺术 J59 建筑艺术 J7 舞蹈 J9 电影、电视艺术
12
F 经济
F0 经济学
F1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F2 经济技术与管理 F3 农业经济
F4 工业经济
F49 信息产业经济(总论)
F5 交通运输经济 F59 旅游经济
F6 邮电经济
F7 贸易经济
F8 财政、金融
13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G0 文化理论 G1 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 G2 信息与知识传播 G3 科学、科学研究 G4 教育 G6 各级教育 G8 体育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我国建国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简称《中图法》。
《中图法》初版于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
修订后的《中图法》第四版增加了类分资料的类目,并与类分图书的类目以“+”标识进行了区分,因此正式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不变。
《中图法》第四版全面补充新主题、扩充类目体系,使分类法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
同时规范类目,完善参照系统、注释系统,调整类目体系,增修复分表,明显加强类目的扩容性和分类的准确性。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介ppt课件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人为地将所有图书分为五个基本部类: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类;哲学类;社会科学类; 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图书类。在这五个基本部类的基础上,组 成22个大类:
.
2
本馆类分图书依据是《中国图 书馆分类法》
※ 本馆类分图书的图书分类法是《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简称中图法)。
•H83 美洲诸语言
•H84 大洋洲诸语言
•H9 国际辅助语言
.
19
I、J类
•I 文学 •I0 文学理论 •I1 世界文学 •I2 中国文学 •I3/7 各国文学
•J 艺术 •J0 艺术理论 •J1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J2 绘画 •J29 书法、篆刻 •J3 雕塑 •J4 摄影艺术 •J5 工艺美术 •[J59] 建筑艺术 •J6 音乐 •J7 舞蹈 •J8 戏剧艺术 •J9 电影、电视艺术
.
1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介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Chinese Library Classification》 (第四版)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发行,1999年3月出版。它 可以算是我国图书馆界图书分类的一个标准,全国高校图书馆 以及公共图书馆大部分采用了这一分类法进行图书的分类加工。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已于2010年8月由国家图书馆出版
.
14
A类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A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 •A2 列宁著作 •A3 斯大林著作 •A4 毛泽东著作 •A49 邓小平著作 •A5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著作汇编 •A7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生平和传记 •A8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概述PPT课件
分类表》、《中图法.农业科学专业表》等; ○ 不同文献类型使用的版本,如《中图法.期刊分类表》; ○ 满足分类主题一体化标引使用的版本,如《中国分类主题词表》
(以本教材版权页标引数据作说明) ○ 满足从字顺查找分类号的工具,如《中图法索引》。 ○ 在计算机上运行的分类法版本,《中图法》第4版电子版。
8
9
back
10
11
back
◆ 发展展望
《中图法》印刷本:
朝着与知识发展同步的方向、适应计算机文献整序与检索的要求。
《中图法》电子版:
将逐步成为用户作用的主要版本,朝多功能、易用化、智能化方 向发展。实现分类主题一体化。
用于网络信息组织(见后例Cyberdewey):
开发《中图法》的Web版,用于组织网络信息。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Q 生物科学
B 哲学、宗教
R 医药、卫生
C 社会科学总论
S 农业科学
D 政治、法律
T 工业技术
E 军事
U 交通运输
F 经济
V 航空、航天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H 语言、文字
Z 综合性图书
I 文学
J 艺术
社会科学: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意识形态
12
13
back
第二节《中图法》的编制原则与体系结构
◆ 《中图法》的编制原则与基本功能 ◆ 《中图法》的体系结构及其编制技术
back
14
◆ 编制原则
* 科学性、实用性、思想性有机统一; * 以编制分类检索工具和实现分类检索为基本功能,兼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22个大类简介.pptx
《图书分类法概述》课件
图书分类法的历史
1 图书分类法的起源
图书分类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图书馆,用于对藏书进行组织和分类。
2 图书分类法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图书分类法逐渐演变为系统化的分类方法,并在图书馆和信息检索领 域得到广泛应用。
图书分类法的分类方式
1 按照主题分类的方式
图书可以根据其主题或内容进行分类,使读者能够更方便地找到相关的图书。
图书分类法的局限性
1 存在的问题
图书分类法可能存在主观性和局限性,一些图书可能存在分类不准确或难以归类的问题。
2 改进的可能性
通过不断改进图书分类法的体系和原则,可以提高分类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总结
1 图书分类法的重要性
图书分类法对于图书馆和知识管理是不可或 缺的,能够提高图书的组织和检索效率。
2 发展趋势
2 按照形式分类的方式
图书可以根据其形式或类型进行分类,如文学作品、科学书籍等。
3 按照国家分类的方式
不同国家可以使用不同的图书分类法,以适应各自的文化和学术需求。
图书分类法的常用系统
国际图书分类法
一种国际通用的图书分类系统, 广泛应用于图书馆和信息检索 领域。
中图法
中国国家图书馆使用的一种图 书分类法,适用于中文图书的 分类和检索。
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 法
美国国会图书馆使用的一种图 书分类法,广泛应用于美国图 书馆系统。
图书分类法的应用
图书馆学
图书分类法是图书馆学的重要 内容,帮助图书馆提高图书的 组织和管理效率。
出版印刷
图书分类法是出版业和印刷业 的重要工具,用于标识图书的 分类和定位。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36页PPT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Hale Waihona Puk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论入此;膜生物工程学、生物膜与 生命现象等入此。 参见R318.021。
K883/887 各国文物考古
依世界地区表分。 如有必要,可再仿K87分。 说明:红字3和7是世界地区表中各洲复分号码的 起始数字。如,“希腊文物考古”为K88545。 而“古希腊钱币”为K885.455.6。 K875.6 钱币 古钱学入此。
满足不同专业使用的版本:中图法• 教育专业分类法、中图法•测绘专业 分类表,等。 满足不同文献类型:中图法•期刊分 类表。 满足分类主题一体化:中国分类主 题词表
满足计算机编目和检索:中图法4版 电子版 满足标引使用:中图法使用手册、 中国分类主题词表 满足字顺查找类目:中图法索引
中图法发展展望:印刷版作为核心
版本将继续跟踪科学的步伐不断完 善,更适应计算机编目和检索;其 电子版将逐步成为用户使用的主要 版本,实现书目数据库的分类浏览 检索;将向互联网信息的组织与检 索方向迈进,在搜索引擎中占一席 之地;向分类-主题一体化发展。
中图法的体系结构
五个基本部类
22个基本大类。其中“工业技术”是
一个庞大的体系,文献量巨大,因此 采用双字母展开为16个二级类,其重 要程度不亚于基本大类;社会科学大 体按“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意识形 态”的次序排列;自然科学大类按一 般到特殊、低级到高级、理论到应用 次序排列。
T 工业技术类目简表
TB TD TE TF TG TH TJ TK 一般工业技术 矿业工程 石油、天然气工业 冶金工业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机械、仪表工业 武器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TL 原子能技术 TM 电工技术
TN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TQ 化学工业 TS 轻工业、手工业 TU 建筑科学 TV 水利工程
H319.4
读物
以提高阅读能力为目的的各科 简易读物、对照读物、注释读物 入此。 如愿细分,可用组配编号法。 例:《解剖学(英汉对照)》为 H319.4:R322
[Q343.6 ] 细胞人工培养
宜入Q813.1+1
<3版为正式类;4版改为交替类>
Q73
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
生物膜包括组织膜和细胞膜。
中图法在修订中发展
1980年2版,重点清除了极左思潮的 影响,改变按政治观点列类的方法; 1990年3版,对各级类目及标记进行 全面的检查、调整和扩充; 1999年4版,更名CLC,把经济、通 信、计算机技术等作为重点修订类 目。
中图法版本系列的形成
中图法为满足不同情报机构、不同文 献类型分类标引和检索的需要,在 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一个系列,包括: 满足不同规模图书情报机构使用的 版本,如中图法、资料法、中图法• 简本、中图法•儿童图书馆中小学图 书馆版,等。
组号加0的原因:转换分类标准后,
为保证新产生的子目系列排列的逻 辑性和避免重号,这是基本原因; 自然科学专类复分表子目号均已事 先加0,并规定仿“一般性问题”分 时均须加0。
组号加0要点
1. 社会科学中,凡具有概括性地区属 性的类目,如再依其他标准细分时, 组号时均须在主类号之后先加0再 复分。如“西欧文化史”K560.03。 K56 西欧 K3/7世界各国和地区历史
第六章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概述
第一节 中图法发展历程和展望 第二节 中图法的体系结构 第三节 中图法的标记系统
第一节 中图法发展里程和展望
编制背景:是为适应我国各类型图
书情报机构对文献进行整序和分类 检索的需要,为统一全国文献分类 编目创造条件而编制和发展的。 1957年 中小型法 1975年 (大型法)……中图法
宏观结构:编制说明、基本大类表、
简表、主表、附表、字顺索引、使 用手册。 微观结构:类号、类名、类级、注 释和参照。H310.4 英语水平考试
总论入此 专论英语水平考试某一方面的著作 入有关各类。例:《GRE词汇》分 类号为H313。
类目注释
类目注释是类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正确了解类目的含义和使用分类 法有着重要指引作用,主要有类目 内容注释、类目关系注释、分类方 法注释、类目沿革注释等类型。
TP312AL TP312BA TP312CO TP312JA
Ea E E-54 E0 E2a E2
R711 R711-62 R711(711) R711(711)=56 R711=6 R711:R83 R711+R173
妇科学 妇科学手册 加拿大妇科学 八十年代加拿大妇科学 二十一世纪妇科学展分类号中“0”的使用
分类号中凡有“0”者,٭多属于在
不同学科间具有相同属性的类目; ٭往往在标引文献时用于类号组合, 表示分类标准的转换。
一般情况下,具有下列属性的类目
多采用数字0组号标记:理论方法论 类目和总论性类目,如“N自然科学 理论与方法论”;“R730一般性问 题”;自然科学各类中的专类复分 表,其复分号前均冠0。
第三节 中图法标记系统
标记符号:混合号码。 编号制度:基本遵循层累制。
辅助标记符号(含义及使用顺序):
– () “” = <>
+ : ——
a
标记符号举例
哲学词典 B-61(-不能在同一类号出现两次) 英语地区的艺术概况J11(191.1) 上海地铁工程设计 U231(251)
中国解放后编的图书分类表 G254.12(2)=7
中国苗族竹编制品 TS959.2 “216”
中图法标记符号的排列
规则。类号由左至右逐位对比地进
行排列,先比字母部分,再比数字 部分;类号末位标有“a”者,排在 本类的最前面;类号中有辅助符号 时,前面符号相同情况下,按前述 顺序。
类号排列举例
B2 B3 E27 E512 TM92 TU201 X799 B021 B022 B022.2 C532 C54 D035.37 D035.4
0 通史 01 革命史 03文化史 …
2. 社会科学各类中的各级上位类,如再依 其他标准细分,均须加0再复分。如 “中国近代哲学研”B250.5。B25近代 哲学(1840-1918年) B21/26中国各代哲学(均可依下表分) 1 原著、节本、分篇 2 注释、音义、图说… 5 研究、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