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会计造假动机及其治理

合集下载

会计造假的原因和对策

会计造假的原因和对策

会计造假的原因和对策作者:张广维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年第4期会计工作的“生命”就是“真实性”,但有不少企业主管和会计人员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用职务之便,钻法律制度的空子,造假账编假表,面向公众发布虚假信息,给社会带来极大危害。

会计造假屡禁不止,笔者认为主要还是以下三方面原因:一、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造假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本是无可厚非,但要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可是,一些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置国家法律法规不顾,为了谋取小集体的利益,指使会计人员涂改账目,甚至无中生有编制虚假报表,损害国家利益。

有的为了偷税漏税,多列费用,少计收入,达到少交税或者不交税的目的,如果不做假账,数字真实了,税收就会增加,企业盈利就会受到影响;有的为了达到转移资产的目的,绞尽脑汁想办法,出具假凭证,收入不入账,办假手续报废资产,将账目搞乱浑水摸鱼;有的上市公司怕连续亏损被摘牌而粉饰业绩。

报表编造假数字,使企业“扭亏为盈”欺骗广大股民,为自己也骗取奖励。

二、不规范的政府行为也是会计信息造假的重要因素维持良好的市场秩序需要政府的介入,但是有些地方政府为自己的地方利益,地方官员为提高政绩,在政策制定上具有模糊性和非延续性,企业经营过程中难以追求长远利益。

企业领导人不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只关心眼前利益;部分政府官员盲目追求“数字”经济,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依靠虚假数字出政绩,追求数字真实丢官位”的情况。

这就导致产生出了“数字升官,官升数字”的怪圈,上级领导习惯浮在上面听报告,不察实情,听喜不听忧,自然也就默许了一些企业经营管理者便肆无忌惮地授意会计人员在财务报表上玩弄数字游戏,有假的业绩引出“金凤凰”实现其“政治生命”中步步高,飞黄腾达。

三、会计人员存在侥幸心理,别人作假,我不做假,“饭碗难保”每个会计人员都应遵循“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的从业原则,然而在现实社会当中,面对领导的授意指使造假,有多少会计人员可以不去理会,又有多少人坚决的去制止,按会计的法律法规去做呢?你不做假账,就有可能成为“众矢之的”,你不做假账,就要面临下岗,丢掉“饭碗”、因此,多数会计人员为了保“饭碗”、职位,而在某些原则上采取了让步行为,顺从领导意图,讨好领导,在弄虚作假上帮着出点子,甚至充当会计造假的主谋。

会计造假的原因分析及应对

会计造假的原因分析及应对

会计造假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摘要】会计造假是一种严重影响企业和社会稳定的不良行为。

造假的原因可以归结为社会压力、管理层压力、财务业绩压力和内部控制不严等方面。

社会压力使企业为了应对竞争而采取不正当手段,管理层压力则让员工感受到工作压力迫使他们选择违规操作。

财务业绩压力是企业为了达到财务目标而采取欺诈行为的原因之一,而内部控制不严也为造假提供了便利。

为了应对会计造假问题,企业需要加强内部控制系统,建立道德操守并加强监管力度。

只有通过这些措施,企业才能有效预防和打击会计造假行为,维护企业的声誉和社会的利益。

【关键词】会计造假、原因分析、应对、社会压力、管理层压力、财务业绩压力、内部控制、应对方法、加强内部控制、建立道德操守、加强监管1. 引言1.1 会计造假的原因分析及应对会计造假是指企业在会计报告中故意夸大或者缩小业绩、资产负债表等财务数据的行为,以达到欺骗投资者、债权人或监管机构的目的。

而会计造假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社会压力、管理层压力、财务业绩压力和内部控制不严等方面。

为了有效避免会计造假的发生,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包括加强内部控制、建立道德操守和加强监管等方面。

通过认真分析会计造假的原因,并从多个方面进行应对,可以更有效地提升企业的透明度和诚信度,维护企业的良好形象和声誉。

2. 正文2.1 社会压力会计造假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其原因之一是社会压力。

社会压力来源于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各种要求和期望,包括市场竞争、股东利益、投资者预期等。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能会感受到巨大的压力,需要通过操纵财务数据来满足外部利益的期望。

社会压力会导致企业为了应对外部压力而不择手段地进行会计造假,短期内可能会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但长期来看必定会对企业造成不良后果。

企业必须认识到社会压力对造假行为的影响,建立健康的经营理念,不盲目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树立长远发展的目标,才能避免因社会压力而导致的会计造假行为。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加大对会计造假的查处力度,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减少社会压力对企业的负面影响。

浅谈我国企业会计造假动机及其治理

浅谈我国企业会计造假动机及其治理
原因, 不 外 乎“ 利益 ” 。 ‘ 利 益 是 把“ 双刃剑” , 它一 方 面 驱 使 企业 经 益 出 发 , 直 接 干 预会 计 师 审计 意 见 , 从 而 造成 了事 务所 的“ 无 风
营 者为此提 高管理水平和生产技术 , 另一方面使得部分企 业弄 险 ” 意识 , 忽视 内部 控 制 管 理 , 导 致 了 审计 市 场 的混 乱 。还 有 部
股东应获得 的权利 , 在面对 自愿性信息披露时往往 采取一种回 润 的可能性。从公司的内部治理 结构方面来看 , 当公司拥 有多
避 的态 度 。 上 市 公 司 在 对 公 司 信 息 披 露 时 , 高估 收益 , 低 估 损 个 控 股 股 东 时 , 就会形成一种权利 制约机制 , 从 而 有 利 于 加 强 失, 如 虚 构 交 易对 象 、 伪造销 售合 同、 伪 造 出 口报 关 单 、 虚 开 增 上 市 公 司 内部 治 理 的制 衡 力 度 ,有 效 防 止 权 利 集 中和 决 策 专 值税专 用发票等 : 或 者 在 公 司会 计 信 息 中通 过似 是 而 非 、 故 弄 断, 这就可 以保护投资者( 尤其是那些不参与企业管理的中小股
( 1 ) 信息披露制度 的缺 陷。许 多上市公司 的信 息披 露不主 司 造假 。 动, 不充分 , 质量较低且滞后 , 证券市场信 息披 露的方式 主要有 自愿性和强制性两种 。一些上市公 司因自身存在的暗点 , 把 信
息 披 露 看 成 是 一 种 额 外 的 负担 , 而 非 一种 其应 该承 担 的 义 务 和 经 营 的 理 念 。 完 善 中 小股 东 的投 票 权 , 减 少 公 司管 理层 操 纵 利
金融 财含
浅谈我 国企 业会计 造假动机 及其 治理

浅谈我国会计造假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浅谈我国会计造假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近年来国内和国际上不断爆发会计造假恶 : 事件, 使会计的信誉 象。建立信用档案, 将违反诚信及不遵守职业道德的单位和个 ^ 、 记录 受到了严重损害 , 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治理会计造假已成为 在案 , 以便随时查询。 项极为紧迫而又艰巨的工作, 急切需要行之有效的对策来治理。 3 、强化企业的内部会计监督力度。治理会计造假, 首先 单位负责 人和会计人员必须双层把关, 而不能一支笔审批。应加强内部会计监 会计造假的原因 督机制, 明确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明确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 1 、利益驱动。很多企 业领导为了追求经济发展和经济利益, 明示 计的办法和程序。有效完善的内部会计制度, 使会计制度没有了造假 或暗示会计人员进行会计造假。也有—些中小企业瞒报利润 , 报盈为 的环节和载体, 并从源头 匕 杜绝了造假事件的发生。 亏, 以达到偷逃税款的目的。另外对政治利益的追逐也使造假者铤而 4 、强化政府和社会监督力度。仅仅是加强企业内部会计H 督力 走险, 不顾后果。 度是不够的, 还应强化政府和社会监督力度。财政 、审计、税收、工 2 、法律法规及会计制度本身不完善。目前我国会计法律法规出 商行政管理 、人民银行、证券监督、保险监督等监督部门依照有关法 台严重滞后于实践的发展, 法律法规条文较粗, —些重要的法规制度没 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完成各职务的基础 匕 , 各部门之间密切联系 , 有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造成会计实际工作中的可操作 陛不强。没有 形成—个统一的整体, 使外部 内部临督{ 卜{ 女 。 伎 监督形同虚设。 5 、大力推行注册会计师制度。建立健全以注册会计师制度为核 3 、造假成本与造假收益不对称。目前打击会计造假的主要手段 心的社会监督体系, 减少企业会计造假的可能 陛。同时借鉴海外会计 是行政处罚, 很少对直接责任 ^ 追究刑事责任, 民事赔偿更是微乎其 行业的管理经验, 建立注册会计师惩戒制度 , 明确赋予它惩戒权, 依据 微 。法律法规的制定中对会计造假行为的打击处罚力度不够, 伴随着 会计信息 虚假程 度进行惩戒 , 与财政部门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督形成互 执法状况普遍存在过宽的现象, 即使是在高查处率下, 其收益仍大于成 补。 . 本。 6 、加强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要形成—种社会舆论氛围, 帮助公 4 、企业内外部会计监督体系尚不够完善。从 目前我国企业隋况 众了解企业真正的实隋, 使企业财务制度更加公开, 形成社会舆论监督 来看, 内韶 . 督和夕 辩 盘督舒 尊弱。从企业内 睐看 , —些 企业单. 位 的作用。 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会计监督体系不健全、不严密 , 会计监督体系屈服 于领导的意志 , 形同虚设, 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从企业外部来看 , 一 三、小结 是政府监督没有形成合力, 各个国家监督机关和社会中介机构都仅仅 会计信 息 资料的真实、完整是会计工作的生命 。会计造假是一 是各自为政、重复监督、执法尺度不一, 对于会计造假的防范所起的 个历史问题, 也是— 现实问题 , 它不是某—个 . 方面 、某— 个企业或某 作用不大, 从而不能有效地制止和防范会计造假。 个人的问 题, 而是已经成为了—个社会问题, 要想绝对杜绝会计造 5 、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目前我国会计人员整体素贡普遍较低、 假, 目前来说是不可能的 , 会计造假问题的解决更需要有多方面力量的 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和业务水平偏低、法制观念较弱 , 还不能完全适 努力。只有全社会 匕 下共同努力, 夯实法治建设基础, 加大经济监督力 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甚至有的还是无证 岗。这些都给会计造假提供 度 , 提高造假成本, 完善经济监督体系, 全社会范围内开展诚信教育 , 才 了可能。 能从根本 撇 问题。 田 6 、会计 息不对称。信 息不对称, 指市场 中交易的—方比另—方 拥有更多的信息。 寸 信 息生成于企业内部 , 企业经营者对企业实际 参考文献 情况了解较之投资者更为详细。而投资者在获取信息时, 一定程度 匕 【 1 】孙 清娟 ,崔连翔 .会计遣假存在的动因分析【 J 】. 职业技术(下 半月),2 0 0 6 ,(8 ):9 5 . 了解不到企业的实际隋况, 因此往往不能获取充分和及时的信 息。 [ 2 ]付荣霞,董振喜 ,周晓娜 .会计造假的危 害及对策【J ]. 中国 二 、对策 乡 镇 企业会计 ,2 0 0 6 ,( 9 ):7 7 . I 、加大对会计人员的培i J I I 。治理会计造假, 必须大力开展剖 『 l 工 【 5 】石虹 . 上市公司会计造假原 因探 究及对策[ J ] . 当代经理人 ,2 0 0 6 (

试论产生虚假会计信息的原因及其治理

试论产生虚假会计信息的原因及其治理

试论产生虚假会计信息的原因及其治理会计信息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企业经营、投资决策、信用评估等活动的重要依据。

然而,产生虚假会计信息成为了威胁市场经济的一大问题。

虚假会计信息可能是企业为了追求高报酬、规避监管、掩盖真实经营状况等目的而故意进行欺骗性披露,也可能是由于会计人员的误判、计算错误和操作失误等原因造成的。

产生虚假会计信息的主要原因如下:1.利益冲突:企业为了追求高报酬、提升股价等短期利益,可能会采取不当手段故意操纵会计数据,从而误导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

2.不适当的会计准则:不适当的会计准则可以为企业提供操作空间,使其更容易达到自己的目标。

例如,一些会计准则允许企业通过资产减值准备、收入确认和费用资本化等方式影响利润或资产负债表。

3.缺乏独立性的审计机构:审计机构是保障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透明度的重要环节,如果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或者受到企业的干扰和压力,就可能无法准确审计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而无法发现虚假会计信息。

4.薄弱的内部控制和监管机制:企业内部的薄弱控制措施使得管理层有机会篡改会计数据,而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使得企业能够逃避监管部门的监督和惩罚。

治理虚假会计信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完善会计法律法规:加强制定会计准则和规范,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透明度。

完善会计法律法规的同时加强法律的执行力度,对违法行为进行严惩。

2.加强审计监管力度:严格审核审计机构的注册和审计资格,加强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专业性。

同时,加强对审计机构的监管,强化审计机构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3.提升企业治理水平:加强公司治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内部审计。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风险管理和控制体系,提升企业对虚假会计信息的识别和防范能力。

4.强化信息披露与信息监管:要求企业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格式及时披露会计信息,规范信息披露的内容,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和透明度。

加强对信息披露的监管,建立追溯机制,对虚假会计信息进行及时发现和处理。

试论述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原因及防治

试论述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原因及防治

试论述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原因及防治
虚假会计信息是指在财务报表中故意或不故意隐瞒或歪曲真实
情况,从而误导投资者或金融监管机构,给公司和社会带来重大损失。

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原因有以下几点:
1.贪污腐败。

一些公司内部管理欠缺规范,管理层或会计人员
存在个人利益诉求,通过假帐或其他虚假会计信息手段,谋求个人
利益。

2.压力驱动。

一些公司为了满足内外部部分股东和员工的期望,需要实现高预期收益目标,不择手段地歪曲财务数据,营造虚假的
经营环境。

3.会计制度缺陷。

会计制度存在一些漏洞,如懒政,腐败,低效,以及缺乏审计等制度问题,从而进一步加深了虚假会计信息的
产生。

为了防止虚假会计信息的出现,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防治:
1.建立科学严谨的内部控制制度,监督公司会计人员的行为,
确保他们遵守诚信,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2.推进会计制度创新和改革,在审计过程中加强内部审计系统
和外部监管机构的合作。

3.加大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针对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加强
监管与手段,包括建立举报、曝光等制度,把会计信息的公信力恢
复到有效状态,减少因虚假会计信息带来的损失。

总之,防治虚假会计信息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建立健全的内
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监管,提高外部监管能力以及强化处罚力度,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虚假信息的产生风险。

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

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

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会计造假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和经营决策过程中,通过恶意操作账目或者虚构交易、财务信息等手段,使得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被掩盖或者歪曲,以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会计造假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声誉和信誉,也会给投资者、债权人和监管部门带来严重的损失。

防范和治理会计造假是企业管理及监管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

本文将从会计造假的原因、防范与治理措施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会计造假的原因1. 利益诱惑企业为了谋取利益,可能会通过夸大收入、缩小费用等方式来美化财务状况,以吸引投资者或者伪装企业的经营状况。

2. 绩效考核由于一些企业对内部人员的绩效考核与业绩挂钩,因此会出现一些员工为了达标而进行账目造假,以获取绩效奖金或者避免处罚。

3. 资金压力一些企业可能会在资金压力下进行财务造假,以应对企业资金链上的问题,偿还到期债务或者应付员工薪酬等。

二、防范会计造假的措施1.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对财务报表的审计与核查,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职业操守,以增强内控制度的有效性。

2.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高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监督内部人员的行为,规范财务报告的编制过程,保障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

3. 加强监管和审计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审计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企业的会计造假行为。

对于会计行为异常的企业加大责任追究力度,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和经济赔偿。

4. 提高企业透明度企业应及时、公开地披露财务信息,做到信息的透明化,增加投资者对企业的信任度,减少财务造假的可能性。

三、治理会计造假的措施1. 依法打击会计造假对于发现的会计造假行为,监管部门要严格依法打击,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并追究其法律责任,构建法治化的企业经营环境。

2. 增强诚信意识提倡诚信经营,树立企业诚信文化,加强员工的职业操守培训,提高其对企业的忠诚度和责任感。

会计造假的原因与治理措施

会计造假的原因与治理措施

会计造假的原因与治理措施会计造假是指企业利用各种手段,故意对财务报表进行虚假或误导性的记录和披露,以达到欺骗投资者、融资方、政府监管机构等外部利益相关者的目的。

会计造假不仅損害了企业的声誉,还可能引发金融风险,严重影响整个经济体系的稳定。

本文将分析会计造假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一、会计造假的原因1.财务激励:企业高管以及其他内部人员通过财务造假来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例如,企业管理层以虚增利润、股票操纵等手段来获取丰厚的年终奖金和股票期权。

2.达到预期业绩:很多企业面临市场竞争激烈的压力,为了维持或者提高股价,企业可能会选择虚增收入或者减少成本,以达到投资者对高业绩的期望。

此外,企业还可能追求稳定的业绩增长,以获得更多的融资渠道。

3.融资压力:企业为发展需要融资,但由于市场环境或者自身状况的限制,无法获得足够的融资渠道,因此可能会选择通过财务造假来满足融资方的要求,获取更多的资金。

4.税收规避:一些企业会通过虚增费用、减少收入等手段来降低纳税义务,以减少税收的支出。

二、会计造假的治理措施1.加强监管:政府和监管机构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

加强审计监督,提高审计质量,严格审计准则和规范,对违规会计行为及时发现、纠正和惩罚。

同时,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督,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审核力度,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2.加强内部控制:企业应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确保资金的安全和财务信息的准确性。

同时,企业应加强内部审计,定期对财务信息进行审计,并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应注重道德和职业操守的培养,建立和弘扬诚信文化,让员工养成诚实守信的态度和行为。

企业应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使他们能够正确处理财务信息,杜绝财务造假。

4.加强投资者教育: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提高他们对财务信息的理解和判断能力,增强投资者的风险意识。

会计造假的原因 危害及其对策分析

会计造假的原因 危害及其对策分析

4、强化社会监督体系
总之,会计造假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不仅损害了企业和投资者的利益, 也严重影响了社会的信用体系和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 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加强外部监管力 度以及强化社会监督体系等多方面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遏制会计造假 行为的发生,保护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
3、加强外部监管力度
3、加强外部监管力度
政府和监管机构应加强对会计行业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制 度体系,加大对会计造假的惩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同时,应加强对会计师事 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监管,防止其与被审计单位合谋造假。
4、强化社会监督体系
4、强化社会监督体系
社会监督是对企业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管的有效补充。应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 与监督,建立健全举报奖励制度,提高公众的监督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媒体也 应加强对企业财务状况的报道和披露,增加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发生。
三、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3、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产生的直接责任人,应加强对其 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提高其业务水平和职业操守。
三、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4、加强监管力度。政府应加强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监管,加大处罚力度,增加 违法成本,使企业认识到会计信息失真的严重后果。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 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督,确保其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三、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三、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1、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的会计制度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途径。 2、加强内部控制。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会计制度、审计制 度、财务管理制度等,以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应建立科学合 理的业绩评价机制,避免单纯追求短期利益而忽略长期发展。

浅论企业会计造假的成因及治理对策

浅论企业会计造假的成因及治理对策
财税 金 融
浅论企业会计造假的成 因及治理对策
陈 俊伟
青海省妇女儿童 医院基建科 8 1 0 0 0
摘要 : 近年来 ,虽然我 国政府采取 多项措施对普遍存在 的会计工作 中弄虚作假 问题进行 了治理整顿 ,取得 了明显成效使会计 工作质量 有所提 高。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 会计信息的影响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全 过程 ,其实质关系到经济利益的分 配,企业会计数据造假 完全掩 盖 了企业真 实 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此 ,要改变这种状况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必须进一步完善会计监督,建立健全 一套会计监督制度 ,提高财会人 员综合 素质。 关键词: 会计信息 造假表现及危害 造假 的原因 治理 对策
近年来 ,虽然我 国政 府采取 多项 措施对 普遍存 在的会计工作 中弄虚作假 问题进行 了 治理整 顿,取得 了明显成效使会 计工作质量 有所提 高,但随着 市场 经济 的不 断发展 ,会 计 信 息的 影响 贯 穿于 生 产经 营 活动 的全过 程 ,会 计信 息是企 业经营管理和 科学决策 的 重要依 据,是政府对 国 民经济进 行宏观和微 观管理 的重要信息 来源 。在我 国,近几年来 企业会 计信息造假 已成为破坏社 会主义市场 经济秩 序、损害 国家利 益 的一 大毒瘤 ,虚假 的会计 信息给 国民经济带来 的危 害是极其严 重 的,因此 ,亟待 加强对会计信 息失真 的治
( 一)会计造假 的主要表现 : 随着经济 的发 展与会计 改革的不 断深 入 和拓展 ,会计账务造假也越来越隐秘化和 多样化 ,其主要表现如下 : 1 . 用 帐户 随意调节损益 , 导致资产负债 损 益不实,企业在 待摊费用 、递延资产 、待 处 理财 产损益等 帐户人为制 造虚 假会计信 息, 随意 调 节 损 益 的 问题 十 分 严 重 。如 A 公 司 平 时少转成本 、虚 增利润 ,造 成库存商 品帐 实 不符 ,于是从库存帐 中转 出亏损 ,列入 待处理损 益帐户等 。 2 . 出存货的计价方 法来调整利润 企业在材料 核算 中,利用发 出存 货的计 价方法变动 ,故意调整 存货成本 、调 高或调 低利润 ,企业 为虚减或 增加产 品成本 ,选用 能减少或增加 本期材料 耗用的计价方 法,人 为调低或调 高发 出材料 成本, 以达 到虚增利 润或减少利润 的 目的。 ( 二)、企业会 计造假 的危害性 1 、企业会 计造假会造成会计核算信息 的 失真 ,影 响会计职能作 用的充分发挥 ,使 国 家或集体财产 蒙受损失 ,损害 国家财 经制度 和会计制度 的严肃性 ,扰乱市场经 济秩序 。 会计信 息是市场经济 的灵魂 ,与 国家政府部 门调节社会 经济运行 、管理 国民经 济、维护 社会稳 定、保障公众利 益 以及 实现 国有资产 保值增值 的职能密 切相 关 。另一方 面会计信 息失真 ,必然会造 成管理混乱 ,漏 洞百 出, 给不法分 子可乘之机 ,导致经济犯 罪活动 的 产生 ,为经济犯罪活动提供方便, 滋 生腐败 2 、如果多数单位的会计信息造假 ,必然 会影 响政 府宏观 决策,势必会 影响到整个 国 民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 例 如,某项投资决 策 ,要建立在过去 经济业务数据 的分析基础 之 上,若提供 的会 计资料虚增 了投资额和 成 本 ,使利 润减少 ,甚至亏损, 那 么就 会使决策 放 弃这一项 目,失去市场机会 。反之 ,则会 使 一份实际不 可行的论证分 析报告在虚假会

浅谈企业会计舞弊成因及治理

浅谈企业会计舞弊成因及治理

财会审计129浅谈企业会计舞弊成因及治理黄源源摘 要:会计舞弊一直为会计届甚至经济界所关注,它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

本文从会计舞弊的根源入手,分析导致会计舞弊持续存在的环境因素,同时对会计舞弊的危害进行了简要分析,继而探讨会计舞弊的具体治理方法,力求从根本上消除会计舞弊现象。

关键词:会计舞弊 成因 治理一、会计舞弊的概念及性质会计舞弊是在会计工作中,在计量、确认、记录、报告等方面故意违反国家会计制度和准则,人为地调整收入、费用,进而调节经营成果,人为实现调节资产、负债和财务状况的行为。

对于企业会计舞弊行为的性质的讨论,爱伯伦奇特(美国注册舞弊审核师协会的创始人)提出了企业会计舞弊三角理论。

该理论认为:企业会计舞弊行为,是一种有目的的社会生活方式,是个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需求、动机和目标是行为的关键。

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会计人”对会计信息处理和会计流程起着控制、影响的作用。

会计行为主体为满足企业、个人的私利等目的而进行会计舞弊行为。

从此可以看出,企业会计舞弊的实质是企业会计行为主体或有关当事人采取非法手段进行会计处理,目的是为了谋取经济利益或需求的一种不法行为。

二、企业会计舞弊的成因 (一)内部原因 1.会计工作的特殊性,为会计人员的会计信息舞弊提供了方便。

会计核算工作的内容具有客观性,但会计核算程序、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以及评估财产价值等,需要会计人员主观判断,这也为会计人员编造舞弊的会计信息提供便利。

2.产生企业会计舞弊的内在动因是,会计信息的生产者与会计信息之间的利益关系关联性。

会计人员、企业负责人及其他人员等“会计信息生产者”都可以对会计信息施加影响。

所谓“利益”包括企业利益和企业负责人、会计人员以其他相关人士的利益;目前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会计舞弊的主要成因是,职业道德与政治思想素质低,或者为了企业利益而作假账,或者为了个人利益而编假据,化公为私,偷占企业小便宜等,本质上来说是会计主观意愿所导致的。

企业会计造假的动因及防范对策【精品发布】

企业会计造假的动因及防范对策【精品发布】

企业会计造假的动因及防范对策【精品发布】一、企业财务会计造假的动因(一)利益的致命诱惑企业财务会计造假的根本动因就是利益的致命诱惑。

一方面,经济利益是其进行财务会计造假的首要动因。

企业受经济利益驱使,他们就会铤而走险,为筹措资金、偷税漏税等而粉饰财务会计报表,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信息,不惜牺牲他方利益而假公济私和损人利己。

另一方面,政治利益也是企业进行财务会计造假的重要动因。

上市公司为了搞好外部形象工程、提高股市筹措资金总额,就会想法设法影响股价,为股价而折腰。

同时,企业的领导们为了彰显业绩,让自己的“政治”生涯锦上添花,就会随意玩弄数字游戏,瞒报成本费用,虚增收入利润,以经济利益作垫脚石,为政治前景而让财务会计报表大打折扣,财务会计造假也因此愈演愈烈。

(二)造假成本的廉价目前,财务会计造假和财务欺诈已经成为财务会计行业的“公开”秘密,只不过“心照不宣”而已。

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财务会计造假成本较为廉价。

一方面,我国对财务会计造假和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缺乏较为严格完善的财务会计造假处罚措施,即使有一定的处罚法规条文,但力度明显欠“火候”,财务会计造假成本较为低廉,以较低的成本能够换取较大的收益,企业非常乐意为之。

另一方面,企业对财务会计造假抱有侥幸心理,加之被查处的较低概率,以及人们对待财务会计造假“视而不见”的冷漠态度,间接地降低了财务会计造假的风险和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财务会计造假的攀升,为财务会计舞弊提供滋生的土壤,财务会计造假也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三)财务会计制度的缺陷我国的财务会计制度是以政府为主体、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由国务院财政部门自上而下制定的,其他相关利益主体的作用十分有限。

同时,财务会计制度的制定需要经过必要的政治程序,相关利益集团就会形成合力对财务会计制度的制定施加影响,政治色彩难以根本消除。

财务会计制度的制定者和执行者的角色不同,利益冲突油然而生,财务会计制度的执行者为追逐自身经济利益,必然会千方百计钻制度漏洞。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原因及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原因及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原因及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利益驱动: 市场经济竞争激烈,公司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可
能通过虚构利润、隐藏亏损等手段提高报表数据。

2. 缺乏监管: 监管不到位,监管规则不完善,使得一些上市公
司存在违规行为的空间。

3. 公司治理不规范: 公司内部治理混乱,管理不当,内部控制
不完善,导致管理漏洞。

对于上市公司会计舞弊,需要采取以下对策:
1. 加强监管: 监管机构应加强对上市公司会计报告的监管和审
查力度,严格执行会计法规和国际会计准则。

2.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公司内
部控制,提高管理效率和信息透明度。

3. 提高行业诚信度: 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行为,减少诈骗、欺诈等不正当行为。

4. 加强社会监督: 增强公众对上市公司的监督意识,加强媒体
曝光,增加社会的监督压力。

浅析我国企业会计舞弊普遍存在的原因及防治

浅析我国企业会计舞弊普遍存在的原因及防治

065商业故事BUSINESS STORYManagement·经营管理浅析我国企业会计舞弊普遍存在的原因及防治肖烨华(沈阳师范大学 国际商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摘要:会计舞弊的出现打乱了资本市场,使投资者蒙受巨大损失,造成恶劣的影响。

本文希望通过对会计舞弊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得出一些防治的措施。

关键词:会计舞弊;原因;防治引言会计信息对企业、政府、投资人、债权人的决策制定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

而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会计舞弊现象愈演愈烈,会计信息披露遭遇严重危机,企业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企业会计舞弊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寻找解决企业会计舞弊的对策已经成为当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企业会计舞弊普遍存在的原因剖析(一)企业股权结构混乱,内部控制不力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急速转变,上市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作为重要的制度引进,无论是在早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改制成上市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据着绝对的权力,中小股东比例过小,难以对大股东实现制衡。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两权分离、政企分开的原则目的是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主导力,而现实是很多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和经理往往由一人兼任,形成管理层和董事会的高度重合,经营权过度服从于所有权,职责重叠,部分所有者和管理者任人唯亲,冗杂,质量效率低。

有些上市公司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但缺少科学性、连续性、针对性。

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虽然也设置内部审计机构,但内部审计部分和财务部分接受分管财务的经理和总会计师领导,实际上受到经营者控制而形同虚设。

监事会要独立地为投资者监督上市公司的运行,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二)部分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以私废公财会人员是财务舞弊的直接参与者,公司财会人员为了讨好公司领导,迎合领导的不良心理,淡薄的法律意识从而违反了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会计道德规范。

浅析会计造假的原因与对策

浅析会计造假的原因与对策

浅析会计造假的原因与对策会计造假是一种违法活动,但是在现实中却时有发生。

会计造假不仅会对企业自身造成损失,还会对社会经济造成影响。

因此,了解会计造假的原因以及如何防止和打击会计造假是十分必要的。

一、导致会计造假的原因1. 利益驱动企业都是以盈利为目标,而会计造假可以通过人为地夸大收入、减少支出、虚构资产等手段来提高企业的利润。

尤其对于上市企业,企业公布的财务数据直接关系到股票价格的涨跌,而高股价可以带来公司管理层的更高薪酬、股票期权等福利,因此会计造假行为难以避免。

2. 财务制度缺陷一些企业以为了省钱而不完善财务制度,从而形成了人为的漏洞。

例如,会计人员可能会利用缺失的审计机制掩盖财务错误,或是利用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将财务异常以及其他的不合规行为隐藏起来。

3. 可观念影响有的企业开展业务时,或是被广告营销所洗脑、或是受到上级领导的方向指示,导致工作的重心偏向于利用财务正常业务开展。

这样的做法会导致会计人员或其他从业者承受过大的压力,从而开始产生严重的道德逆向行为。

二、防止会计造假的对策1. 标准化管控一种预防会计造假的方法是通过制定标准化账目、财务报表和其他的财务程序,明确各种财务收支的来源以及记录方法。

它们应该否认财务中可能存在的审计或者其它监管环节的漏洞,同时,这些标准化文件应该都经过各部门的评审,并且系统化管理。

2. 引入独立机构企业应该建立一个独立的审计机构,而非使用内部人员或者外部的经费、任务等因素的影响。

这确保了审计人员可以做到专业、公正地完成他们的工作,从而监督企业的财务透明度和正当性。

3. 内部控制企业应该着重强化内部控制机制,防范会计造假行为的发生。

例如:将财务人员的职责细化,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明确工作职能,抑制贿赂、腐败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4. 加强人才教育如果从业者对种种不正当的行为深有理解或者有种感觉,那么他们会在工作中更倾向于忽略道德和法律条款的意义。

因此,企业组织应该加强员工对企业道德法规和职业操守的培训和教育,强化人员的职业道德,从而起到抑制会计造假的效果。

企业会计舞弊的原因和防范治理

企业会计舞弊的原因和防范治理

企业会计舞弊的原因和防范治理摘要:企业会计舞弊现象由来已久,特别是近年来,国内外相继披露了多起会计信息造假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企业会计舞弊,必然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削弱会计工作为经济服务的职能,同时,会计行业也面临前所未有的信用危机。

关键字:会计舞弊,手段,性质,原因,防范舞弊通常是指为获得非法利益采用不法手段所实施的故意行为。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布的《独立审计准则第八号——错误与舞弊》第3条则将“舞弊”定义为:“本准则所称舞弊,是指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

”一.会计舞弊的手段(一)虚构交易或事项复旦大学李若山教授在《上市公司作假五种手段曝光》一文中将虚构交易或事项列为上市公司造假手段之首。

常见的手法包括虚构销售对象,填制虚假发票和出库单、故意混淆会计科目等。

ST黎明管理舞弊案,达尔曼虚构利润、虚增资产案等就是虚构交易或事项的典型。

(二)隐瞒交易或事项最常见的就是隐瞒关联交易。

为了规避关联方交易会计及披露,人为多走一家过桥公司,使关联关系非关联化。

造成董事会公告虚假陈述;董事会对关联交易表决程序违反上市规则;公司董事上报董事承诺及声明存在重大遗漏;一些重要信息披露不及时。

如内蒙古宏峰公司及自仪股份公司等。

(三)利用关联方交易当前,上市公司与关联企业之间存在密切的购销、资金往来、担保和抵押、租赁、特殊权使用等多方面的关联交易事项。

其产生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相互转移收入和费用,转移利润,逃避税收。

2.利用关联交易粉饰会计报表,作价变动频繁,蒙骗报表使用者。

3.费用承担原则不统一,影响企业收入、费用核算的准确性。

4.相互融通资金,认为转移贷款负担,造成企业利润不实。

(四)滥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会计计量本来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但为了稳健,会计学者建议在一次计量(历史成本)基础上,在一定的会计期限内作二次计量(历史成本与市场价值孰低原则),于是便有了减值准备,再加上权责发生制下的预提费用和待摊费用,这些交易或事项往往没有交易记录的支持,没有客观的证据,需要人为的估计,但一些企业往往故意混淆会计估计与滥用会计估计的界限,人为制造重大会计差错而不进行调整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企业会计造假动机及其治理
则过时、哪些准则内容需改进、哪些问题准则尚未涉及,并按轻重缓急逐一解决。

更重要的是,准则制定机构要允许和鼓励用户参与准则的制定,维护准则的中立性。

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并存是我国的明显特色。

企业会计制度作为我国会计准则的补充,与会计准则承担规范我国的会计核算的任务。

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规范我国企业会计核算行为,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一步规范我国的资本市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建立和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必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2、降低经营者的预期风险收益
经营者提供失真的会计信息不仅要承担上述声誉损失成本,还必须承担物
质成本。

根据经营者是“有限理性的经济”并“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经济学假设,其行为必定遵循成本效益原则。

获得风险收益是经营者提供失真会计信息的主要目的。

我们认为,使经营者的风险成本大于其风险收益是一种有效防止经营者提供失真会计信息的物质上的内在激励措施。

这便要求加强社会监督力量,提高审计质量,从而增加经营者造假受罚的风险,同时加大处罚力度,以求降低经
营者的预期风险收益。

3、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依法经营的理念。

完善中小股东的投票权,减少公司管理层操纵利润的可能性。

从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方面来看,当公司拥有多个控股股东时,就会形成一种权利制约机制,从而有利于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的制衡力度,有效防止权利集中和决策专断,这就可以保护投资者(尤其是那
些不参与企业管理的中小股东)的利益不受侵害。

五、结语
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内部控制由上市公司内部各相关部门组成,通过公司内部会计部门、审计部门制约经营部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职能活动来完成。

中介机构人员、监管机构人员要提高个人素质、增强职业道德,投资者应该培养理性投资的思维;上市公司要健全内部冶理结构、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立诚信企业文化;外部监管主体如政府应建立正确政绩观、完善相关法律与制度。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客观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状况,它是由企业提供的。

企业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有着巨大的“经济后果”。

它会影响现
有及潜在股东的投资决策、影响债权人的信贷政策、政府的调控措施、管理层的收益、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等。

参考文献
[1] 白延飞:会计信息失真与处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5(14).
[2] 高雨薇:企业信息失真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2).
[3] 王永:浅谈我国企业会计造假及其治理[J].时代经贸,2015(6).
[4]王艳梅: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研究.经济与管理科学辑,2016(1).
[5]杨成文: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动机与手段实证分析.经济师,2004(6).
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