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新高考语文(辽宁专用)一轮专项对点练27 文言文概括分析题 解析版

合集下载

2021版新高考语文(辽宁专用)一轮专项对点练:2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

2021版新高考语文(辽宁专用)一轮专项对点练:2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时间:30分钟 分值:2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19分)材料一:乡贤,旧时又称乡绅,是指在本乡本土知书达理、才能出众、办事公道、德高望重之人。

在传统中国,乡村的基层建设、社会秩序和民风教化等,主要由每个村落和地方的乡贤担纲。

这些乡贤或以学问文章、或以清明善政、或以道德品行等赢得乡邑百姓的高度认同和效仿,从而形成植根乡野、兴盛基层的乡贤文化。

乡贤文化大体属于地域文化,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特色,共同演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绚丽多彩。

乡贤文化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和积累,在乡村治理、文明教化、谋利桑梓等方面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传统,对中国社会的基层稳定、中华文明的赓续传扬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乡贤文化的核心和基础是乡贤,乡贤的流失,必然导致乡贤文化的式微。

(摘编自钱念孙《乡贤文化为什么与我们渐行渐远》)材料二:以“贤”作为乡贤文化的核心,科学阐释和积极培育当代新乡贤观念。

我们所说的“新乡贤”,不局限家世出身、籍贯居所。

只要个人在人文、社会、科技等领域取得突出业绩,愿意为农村、社区建设尽力的人,都可认定为新乡贤。

在过去,由于地域信息的封闭性,一个人要在乡里维持地方风习、推动地方公益事业,往往要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宗族势力才行。

而在今天,便捷的交通、发达的通信,凭借人格魅力、学识修养、名人效应、创意点子,都可以吸引大量资源造福乡里,赢得乡里社区声望。

一个意气风发的大学生“村官”,一个活力四射的回乡创业青年,一个潜心创作的艺术家,还有退休回乡的干部、教师、工人等,只要能服务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起到引导示范作用,则不论其身份、官职、教育背景、年资阅历,只要有德行有威望,且有热爱乡梓、护佑乡亲的赤子情怀,始终以德为先、敢于担当,就都能归入新乡贤之列。

这种新观念,摆脱了传统封建等级制度及其伴生的权力依附、人身依附与宗族依附,在平等、民主、法治的环境下,转变形成一股新的乡贤文化力量。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通用版专项对点练29 文言文简答题:梳理归纳内容要点准确概括分析 Word版含解析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通用版专项对点练29 文言文简答题:梳理归纳内容要点准确概括分析 Word版含解析

文言文简答题:梳理归纳内容要点,准确概括分析(时间:20分钟分值:15分)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3分)国之将兴,必有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报,然后其子孙能与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

故兵部侍郎晋国王公①,显于汉、周之际,历事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

盖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

”已而其子魏国文正公②,相真宗皇帝于景德、祥符之间,朝廷清明天下无事之时,享其福禄荣名者十有八年。

今夫寓物于人,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

而晋公修德于身,责报于天,取必于数十年之后,如持左契,交手相付,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

……懿敏公之子巩与吾游,好德而文,以世其家,吾以是录之。

铭曰:呜呼休哉!魏公之业,与槐俱萌;封植之勤,必世乃成。

既相真宗,四方砥平。

归视其家,槐阴满庭。

吾侪小人,朝不及夕。

相时射利,皇恤厥德?庶几侥幸,不种而获。

不有君子,其何能国?王城之东,晋公所庐。

郁郁三槐,惟德之符。

呜呼休哉!(节选自《三槐堂铭》) 【注】①晋国王公:下文称晋公,王祜。

②魏国文正公:指王旦,封魏国公,谥文正。

“三槐”与王家人有着怎样的关联?请简要概括。

[答案]①晋公亲手种了三棵槐树;②魏国公的功业,和槐树一起萌生;③魏国公辅佐真宗,天下安宁,回到家看到槐树掩映庭院;④郁郁葱葱的三棵槐树象征着王家的仁德。

【参考译文】国家将要兴盛,必然会有世代积德的大臣,他们大量行善施德却没有得到善报,但此后他们的子孙却能够与遵守祖宗法度的太平盛世的君主共同享受天下之福。

已故兵部侍郎晋国公王祜,在后汉后周期间就已名声显扬,先后侍奉过太祖、太宗两朝,能文能武,忠孝品德高尚,天下人都希望他能出任宰相,但是他最终由于性情正直而不为当世所容。

他曾经亲手在庭院种了三棵槐树,说:“我的子孙将来一定有做三公的。

”后来他的儿子魏国文正公果然在宋真宗景德、祥符年间当了宰相。

那时正值朝廷政治清明,天下太平无事,于是享受了荣华富贵十八年。

新高考语文考点文言文阅读之概括分析(解析版) 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新高考版)

新高考语文考点文言文阅读之概括分析(解析版) 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新高考版)
选项:杨沃衍获皇帝赐姓,更加受到皇帝重用。杨沃衍先担任后兼任中京留守。担任中京留守期间, 曾追击南下抢掠的数百元军,并打跑了安德寨的元军。
【解析】“担任……中京留守”错误,原文是“遥授”和“遥领”,授予官衔但并不到任。 参考译文:
兴定元年春天,皇上因为杨沃衍屡立战功,赐予他现在这个姓(兀林答)。元光元年正月,遥授他为中 京留守。六月,晋爵为元帅右监军,仍然世袭纳古胡里爱必剌谋克。元光二年春天,元军几百游动的骑兵 劫掠延安并向南而来,杨沃衍率军追击,在野猪岭作战,俘获四人而还。不久,元军大举入侵,驻扎在德 安寨,杨沃衍再次出击打跑了元军。正大二年,晋爵为元帅左监军,遥领中京留守。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指出选项错误。
更始二年征,再迁尚书仆射,行大将军事。永虽为将帅,而车服敝素,为道路所识。时赤眉害更始, 三.辅.道绝。
选项:鲍永生活俭朴。他虽为位高权重的将帅,然而乘坐的车辆装饰却很破旧,因为这一特点,他很 容易为路上的行人所辨识。
【解析】 “然而乘坐的车辆装饰却很破旧,因为这一特点,他很容易为路上的行人所辨识”错误。根 据原文“永虽为将帅,而车服敝素,为道路所识”可知,为路上的行人所辨识,除了“车辆装饰却很破旧” 外,还有鲍永所穿的衣服也是陈旧而俭朴。 参考译文:
(后来)加领龙图阁学士、任开封府知府,接续包拯的严厉治政之后,欧阳修采取简易实际、顺应常 理的做法,不求赫赫的声威,京城也得到良好的治理。嘉祐五年,欧阳修被任命为枢密副使。次年,任参 知政事。欧阳修在中书省,与韩琦一起同心辅理朝政。凡是有关军队、百姓、官吏以及国家财政利益这类 关键资料,中书所应当了解的,他都汇集起来,列出总的条目,遇到事情就不需要再去询问有关的官员。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指出选项错误。
【考点详解】
概括分析题目的答题方式: 1.抓住题干,读全读准 我们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 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理 解其用法、意义还是句式。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 2.借助注释,联系背景 概括中心意思,忌以偏概全,要特别注意分析选文的题目、尾注等内容,掌握文章出处和作者情况,

高考语文“文言文分析概括题”讲与练(附答案及解析)

高考语文“文言文分析概括题”讲与练(附答案及解析)

高考语文“文言文分析概括题”讲与练(附答案及解析)解构真题引领规范[2017·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

父思,武昌太守。

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

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

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遗财禄秩,一不关豫。

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

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

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曰微子。

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之弘微。

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

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

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

中外姻亲..,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

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

母忧..去职。

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

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

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

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

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

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

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

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

”十年,卒,时年四十二。

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

追赠太常。

(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弘微出继从叔,一心只爱读书。

他是陈郡阳夏人,从叔谢峻将他作为后嗣。

新家比原来家庭富有,但他只是接受数千卷书籍,其余财物全不留意。

B.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

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

2021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辽宁卷,解析版) (2)(1)

2021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辽宁卷,解析版) (2)(1)

2021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语文答案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份。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终止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会说,幸福那个东西很难说,仿佛是很主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

确实是如此,每一个人对幸福的明白得是不一样的。

可是,你假设深切地问什么缘故会不一样,其实仍是有标准的。

一个人对幸福的明白得,从大的方面来讲,实际上是表现了价值观的,确实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咱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咱们做所有的情形其实都是手腕。

一个人想要赚钱赚得多一点,这本身并非是目的,他是为了因此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

有人可能就要反对了:我不要那么多钱,也能够幸福。

比如说我读几本好书,就会感到很幸福。

其实对后一种人来讲,念书确实是他取得幸福的手腕。

关于什么是幸福,西方哲学史上要紧有两种观点、两个派别。

一派叫做“欢乐主义”,其开创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

近代以来,英国的一些哲学家,如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休谟对此也有所阐发。

这一派以为,幸福确实是欢乐。

但什么是欢乐?欢乐确实是躯体的无痛楚和灵魂的无苦恼。

躯体健康、灵魂安宁确实是欢乐,确实是幸福。

他们还专门强调一点,人要从久远来看欢乐,要理智地去寻求欢乐。

你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眼前的欢乐,而给自己埋下一个痛楚的祸端,结果取得的可能是更大的痛楚。

另一派叫做“完善主义”。

完善主义以为,幸福确实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说道德上的完善。

他们以为人身上最高贵的部份,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

你要把这部份知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等,包括马克思,他们强调的是人的精神知足。

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学案-内容概括分析(含答案)

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学案-内容概括分析(含答案)

内容概括分析——善用比对,精准判断复习目标1.了解内容概述题常见的设误角度。

2.掌握确定选项表述错误的方法。

链接高考卷别设误类型题干表述设题变化2023新课标Ⅰ卷扩大范围①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②三年设题方式,考点均未改变。

①总体理解文意。

四个选项基本按照行文顺序设置,选项内容大多是对原文的概括、转述或分析。

按照行文顺序设置,有利于快速找到信息区间,进行文题比对。

②关注细节理解。

如:2023年新课标Ⅰ卷第12题C选项“他们常通过引经据典、援用圣贤来成就自己”理解有误。

结合上文,通过引经据典、援用圣贤来成就自己的是“好事而穿凿者”,而非“世人”,选项扩大范围。

又如2022年新高考Ⅱ卷第12题D选项,“全部都分送给了故旧部属”错误,原文为“遂尽分与昆弟外家”,“昆弟外家”是“兄弟和外家”而非“故旧部属”。

仅一个关键词就能判断选项的正误。

③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错误,且该错误选项也非全错,而是某一点错。

2023新课标Ⅱ卷曲解文意2022新高考Ⅰ卷曲解文意2022新高考Ⅱ卷张冠李戴2021新高考Ⅰ卷无中生有2021新高考Ⅱ卷曲解文意一、分析综合题6大比对角度角度一比对观点,注意评价细节[边练边悟]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1.(比对人物观点是否正确)(2023·新课标Ⅱ卷)靖曰:“苻坚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

吴汉讨公孙述,与副将刘尚分屯,相去二十里,述来攻汉,尚出合击,大破之,此兵分而能合之所致也。

”太宗曰:“然。

得失事迹,足为万代鉴。

”(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选项]李靖认为,吴汉善于用兵,在讨伐公孙述的战斗中,分兵合击,最终取得了胜利;唐太宗认为,吴汉战例的得失可以作为万代借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对人物与观点是否对应)(2023·潍坊5月模拟)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

辽宁省2021年高考语文试卷和答案解析(新高考Ⅱ)

辽宁省2021年高考语文试卷和答案解析(新高考Ⅱ)

2021年辽宁省高考语文试卷(新高考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网络空间是将人群聚集起来的一种新型社会空间,更是年轻一代学习、娱乐和交往的平台,为保证网络空间的有序,制定和遵守相应的规则是必要的。

不仅如此,网络空间还需要每个人对网上的其他人给予应有的尊重。

简言之,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网络行为是由网民的观念意识引导的,而文明的网络行为是在一系列文明的观念意识支配下形成的。

由于青年是网民的主体,其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文明状况有极大影响,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

网络规范必不可少,这已是共识。

但需要有什么样的规范,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底线伦理或“负面清单”是共识性最强也是最起码的网络行为规范,通过明确“不能做什么”来列出的网络行为负面清单,通常也是有法律强制性的禁区,构成最低层次的网络道德规范。

归纳学术界对网络失范行为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五不”来认识网络行为的底线要求,或以此作为网民尤其是青年们文明上网的负面清单。

不伤害——网络行为者既不要有意作恶,也不能无意为恶,如在网上进行攻击、谩骂,诋毁他人的名誉,或侵犯他人的安全、自由、隐私和利益等。

不偷盗——在网络信息空间中,要像对待现实世界中的商品一样,以合法合规的方式获取所需的信任,抵制侵犯知识产权的不道德行为。

不造假——每一个网民要从不进行信息造假做起,确保自己在网上发送的信息是真实的,尤其是自媒体,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编造耸人听闻或哗众取宠的谣言。

不浪费——即不发生信息浪费的行为,向网络发送垃圾信息不但会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也会耗费网民的时间和精力。

信息时代工作效率的提高本来使我们获得了认知盈余,但网上的垃圾信息造谣与辟谣之间的拉锯战又无端消耗了我们的认知盈余。

不盲从——上网时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不轻信网络谣言而上当受骗,没有造谣的网民,就没有网谣的市场,网民就不会被网络污染的策划者所利用,不会不明真相卷入人肉搜索或网络围攻。

2021年新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辽宁卷)(附答案详解)

2021年新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辽宁卷)(附答案详解)

2021年新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辽宁卷)(附答案详解)展开全文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薄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

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

”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

秋八月,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逖既入谯城,石勒遣石虎围谯,桓宣救之,虎解去。

晋王传檄天下,称:“石虎敢帅犬羊,渡河纵毒,今遣九军,锐卒三万,水陆四道,径造贼场,受祖逖节度。

”大兴三年,逖镇雍丘,数遣兵邀击后赵兵,后赵镇戍归逖者甚多,境渐蹙。

秋七月,诏加逖镇西将军。

逖在军,与将士同甘苦,约己务施,劝课农桑,抚纳附,虽疏贱者皆结以恩礼。

逖练兵积谷,为取河北之计。

后赵王勒患之,乃下幽州为逖修祖、父墓,置守冢二家,因与逖书,求通使及互市。

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

禁诸将不使侵暴后赵之民。

边境之间,稍得休息。

四年秋七月,以尚书仆射戴渊为西将军,镇合肥,逖以已翦荆棘收河南地,而渊一旦来统之,意甚怏怏,又闻王敦与刘刁构隙,将有内难。

知大功不遂,感激发病。

九月,卒于雍丘。

豫州士女若丧父母,谯、梁间皆为立祠。

祖逖既卒,后赵屡寇河南,拔襄城、城父,围谯。

豫州刺史祖约不能御,退屯寿春。

后赵遂取陈留,梁、郑之间复骚然矣。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B.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C.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D.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京口,古城名,在今江苏省镇江市,是古代长江下游军事重镇,为兵家所重。

2021版新高考语文一轮鲁琼京津专项对点练:27 文言文概括分析题

2021版新高考语文一轮鲁琼京津专项对点练:27 文言文概括分析题

文言文概括分析题(时间:20分钟分值:21分)1.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分析选项出现的问题。

(3分)[原文]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

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

”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

[选项]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

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分析][答案]张冠李戴。

文意是契丹人在界河捕鱼运盐,官吏们怕生事不敢禁止,曾公亮认为赵滋有勇有谋,并举荐给朝廷,皇上派遣赵滋去契丹传达旨意,并非曾公亮“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

故选项与原文内容不符。

【参考译文】契丹听任人在界河捕鱼,又多次开通盐船,官吏不敢禁止,都说:和他们较量,将要生事。

曾公亮说:“刚开始时不禁止,以后将怎么办呢?雄州赵滋勇敢有计谋,能够胜任。

”(皇上)派赵滋前去告谕旨意,边境祸害终于平息了。

2.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分析选项出现的问题。

(3分)[原文]太宗尝与苏易简论唐世文人,叹时无李白。

易简曰:“今进士钱易,为歌诗殆不下白。

”太宗惊喜曰:“诚然,吾当自布衣召置翰林。

”值盗起剑南,遂寝。

真宗在东宫,图山水扇,会易作歌,赏爱之。

易再举进士,就开封府试第二。

自谓当第一,为有司所屈,乃上书言试《朽索之驭六马赋》,意涉讥讽。

真宗恶其无行,降第三。

明年,第二人中第,补濠州团练推官。

[选项]钱易刚正不阿,敢于陈述己见。

他认为在第二次科举中自己没有获得第一名,是有关人员压制所致,故上书直言进谏,真宗对此非常反感。

[分析][答案]误解形象。

“故上疏直言进谏”对人物性格的概括与原文不符,原文为“为有司所屈,乃上书言试《朽索之驭六马赋》,意涉讥讽”,也就是说,钱易认为自己没有获得第一名,是被主考官压制所致,所以上书了一篇《朽索之驭六马赋》议论考试,含有讥讽味道,并非“直言进谏”。

【参考译文】宋太宗曾同苏易简一起讨论唐代文人,太宗遗憾当世没有产生像李白这样的才子。

2021版新高考语文(辽宁专用)一轮专项对点练30 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 解析版

2021版新高考语文(辽宁专用)一轮专项对点练30 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 解析版

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时间:30分钟分值:32分)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吴中书事杨乘①十万人家天堑东,管弦台榭满春风。

名归范蠡五湖上,国破西施一笑中。

香径②自生兰叶小,响廊③深映月华空。

尊前多暇但怀古,尽日愁吟谁与同。

【注】①杨乘:唐朝诗人。

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人。

宣宗大中元年登进士第,官终殿中侍御史。

②香径:苏州香山旁小溪,传说吴王种香于香山,使美人泛舟于溪以采香。

③响廊:用于跳舞的木板长廊。

相传是吴王夫差为西施而造。

判断下列对这首诗赏析的正误,在括号中打“√”或“×”。

A.首联以“十万人家”写出当年吴中的繁华,以“管弦台榭”代指当年吴国歌舞升平的景象。

() B.颔联“名归范蠡五湖上”指的是范蠡献计于勾践,把西施献给吴王夫差,吴被灭之后归隐一事。

() C.诗中运用典故,通过范蠡帮助勾践灭吴,而后名成归隐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 D.颈联描写想象之景,意蕴丰富,“自”重在表现香径荒凉冷落,“空”意在渲染响廊空寂无人。

() E.尾联“谁与同”和范仲淹的“吾谁与归”的意蕴相同,表现了诗人欲辞官归隐却无人理解的无奈。

() F.尾联写诗人神游历史之后,最终由古人联系到今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如今每日无所事事,无人能理解自己的忧愁心情。

()G.诗中将吴中当年的繁华热闹和眼前的荒凉衰败、凄清冷落进行对比,表现出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沉感慨,烘托了诗人内心的悲伤。

() H.这首七言律诗,以景起笔,以愁收结,感情深沉,语言含蓄;颔、颈两联对仗工整,韵律和谐。

() [答案]A.√B.√C.×分析:表达了诗人的羡慕之情以及诗人对自己的命运不能自主的悲叹。

D.×分析:颈联描写的并非想象之景,而是实景,写出了吴中如今的荒凉破败。

E.×分析:尾联“谁与同”与范仲淹的“吾谁与归”不同,诗人“尊前多暇”,无事可做,只能慨叹谁能陪他一起借酒消愁呢,表达了诗人不为所用,无人理解的无奈和伤感。

全国通用版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文言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教案202109301150

全国通用版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文言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教案202109301150

文言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一、自我诊断知己知彼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6-21题。

(2021年上海卷高考试题)①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

博学能属.文,美须眉,善议论。

郡将夏侯威异之,以兄霸之子妻之。

举上计吏,州四辟从事,皆不就。

夏侯霸之降蜀也,姻亲多告绝,祜独安.其室,恩礼有加焉。

②帝将有灭吴之志,以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镇南夏,甚得江汉之心,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余里,每为边害,祜患之,竟以诡计①令吴罢守。

于是戍逻减半,分以垦田八百余顷,大获其利。

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被甲,铃阁以下,侍卫不过十数人,而颇以畋渔废政。

尝欲夜出,军司徐胤执棨当营门曰:“将军都督万里,安可轻脱!将军之安危,亦国家之安危也。

胤今日假设死,此门乃开耳。

〞祜改容谢之,此后稀出矣。

③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

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

吴将邓香掠夏口,祜募生缚香,既至,宥之。

香感其恩甚,率部曲而降。

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每会众江沔游猎,常止晋地,假设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皆封还之,于是吴人翕然悦服。

称为“羊公〞,不之名也。

祜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抗称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

抗尝病,祜馈之药。

抗服之无疑心,人多谏抗,抗曰:“羊祜岂鸩人者?〞④祜女夫尝劝祜有所营置,令有归载者,祜黯然不应,退告诸子曰:“人臣树私那么背公,是大惑也,汝宜识吾此意..。

〞〔节选自?晋书·羊祜传?〕【注】①诡计:奇计。

16.写出以下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1〕博学能属.文〔2〕祜独安.其室【答案】〔1〕连缀,写作〔2〕安抚【解析】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近几年有加大难度的趋势,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展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如此题的〔1〕里根据前面“博学〞和后面“文〞可知,译为动词词性,和文章搭配,故译为“连缀、写作〞;〔2〕根据“其室〞可知译为动词,结合后面内容“恩礼有加焉〞可知,译为“安抚〞。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文言文阅读 题型突破三 概括分析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文言文阅读 题型突破三 概括分析

【即练即悟】 1.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文] (2017·全国卷Ⅰ)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遗财禄秩,一 不关豫。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 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 贵,号曰微子。 [选项] B.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 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 [分析] 根据原文“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 赏会”可知,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的是“谢混”而不是“谢弘微”。
[分析] 顺序错乱,“于是任命……,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表述不当。原文为: “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 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显然,文帝是在夸赞完贾谊“今不及也”之后,“居顷 之”,才任命贾谊为梁怀王太傅的。
【参考译文】 因此天子后来也疏远了他,不采纳他的提议,就让贾谊做长沙王太傅。贾谊已经辞
一、从“5个角度”比对、“10个设误点”判断
命题“3大特点”
“5个角度”比对、“10个设误点”判断
比对法就是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比对、分析,从中发现选项 ①四个选项基本按行文顺序设置,用现代汉
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参照下面5个比对角度和10个常设误 语表述,且内容属于文章主要部分。按顺序
点,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 设置,有利于快速找到信息区间进行文题比
别前往长沙,等到渡湘水的时候,写了一篇赋来悼念屈原。贾谊任长沙王太傅三年。 一年多以后,贾谊被皇帝召见。汉文帝正在接受神的赐福,坐在宣室接见贾谊。文帝 因为对鬼神的事有所感触,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贾谊因此详细说明了这里面的 道理。一直谈到半夜时分,文帝(听得很入神,)在座席上不知不觉移近了贾谊。问完 之后,文帝说:“我很久没有见到贾谊了,自以为超过了他,现在看来还是不如他。” 过了不久,任命贾谊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是汉文帝的小儿子,很受宠爱,又喜欢 读书,所以让贾谊做他的老师。

2021年高考语文文言文一轮复习专题七:概括分析文意题

2021年高考语文文言文一轮复习专题七:概括分析文意题

2021年高考语文文言文一轮复习专题七:概括分析^p 文意题1、【20__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

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

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

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

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

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

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

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为长沙王太傅三年。

后岁余,贾生征见。

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

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

至夜半,文帝前席。

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

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

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文帝不听。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

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p ,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谊初入仕途,展现非凡才能。

他受到廷尉推荐而入仕,当时年仅二十余岁,却让诸生自觉不如,不久得到文帝越级提拔,一年之间就当上太中大夫。

B.贾谊热心政事,遭到权要忌恨。

他认为汉朝建立二十余年,政通人和,应当全盘改变秦朝法令,因此触及权贵利益,受到诋毁,文帝后来也疏远了他。

2021版新高考语文(辽宁专用) 第5讲 文言文简答题:梳理归纳内容要点准确概括分析

2021版新高考语文(辽宁专用) 第5讲 文言文简答题:梳理归纳内容要点准确概括分析

2.概括事物(事件)特点 通常情况下,文本会全面介绍主要人物(传主),主要包括该人 物治学、为人、为官方面的情况。为了考查考生深入理解其中某一 方面内容的情况,命题者会设置关于某事件、某事物特点的题目, 这类题有个特点,就是答案散落在文章中,没有明显的标志,且缺 乏一定的思考分析角度。
对于这类题,首先要精细筛选、精细阅读,把一切有可能的文 字都勾画、筛选出来,再仔细阅读,认真甄别,去掉无关信息,保 留核心信息。其次要注意判断题干所暗示的答题角度和表述答案应 采用的表述方式。
①准确理解题干中表示结果的词语的含义,有些“果”是直接 从原文中摘用的,本身就是一个文言词语,如不准确理解,几乎无 法找到原因。②表示原因的词句有时集中在一段中,这时只要提取 即可;有时分散在全文中,需要认真、全面、仔细地筛选。③据果 索因,其“因”肯定不止一个,有主观、客观原因,有主要、次要 原因等,注意多方面、多角度思考,筛选排查,找足、找全原因。 ④对文中带“原因”的词句,在转述概括时一定要忠实于原文,尤 其是对于表示原因的相对委婉、间接的词句,应注意转换说法,以 求既符合原意,又符合题干要求。
抵触,政务就没有难办的了。”知州同意他的意见,说:“好 的。”到任之后,他态度严正庄重,不与外界往来,保持缄默,那 些挑衅闹事的人无法揣测他的底细。他只是秘密地查清了那些奸邪 暴横的坏人,搜捕了几批,上报州府将他们驱逐到别处。从此全县 境内平安无事,他因政绩优异而闻名。
有一个富人催逼租粮,让他的奴仆打伤了拖欠租粮的人。石公 说:“奴仆的罪责应当惩处,然而教唆者是他的主人。”下令一并 抓捕审讯。主人害怕,藏匿不出。官府追捕得很急迫,他的党羽就 谋划收买别人来代他顶罪。人犯被抓到了公堂,石公说:“这是富 人吗?衣服和帽子的确是富人的,但本人却是个低贱的奴仆。”剥 下衣服一看,这个人皮肤皴裂,身体瘦弱,果然是富人家的奴仆。 石公对他处以杖刑后把他赶走,直到最后抓捕到了他的主人,依法 治罪。从此豪门大族,对石公低头蹑足,认为石公真是神人。

2021版新高考语文(辽宁专用)一轮专项对点练:3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021版新高考语文(辽宁专用)一轮专项对点练:3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时间:30分钟分值:2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19分)材料一:夏曾佑以猫论虎之说其实与金圣叹想象小说家“解衣踞地”作扑、掀、剪一样,都无法解决打虎的知识性难题。

从小说家的角度来看,正因为这是读者无法印证的知识,所以才使他获得了发挥的空间。

《水浒传》“武松打虎”这个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段,所谓一扑、一掀、一剪的三段式打斗过程,与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的三拳是异曲同工的,后者用油酱铺、彩帛铺、全堂水陆道场的生活知识唤起读者的真实感,武松打虎则用人虎相搏同样“事不过三”的过程感营造出一种匪夷所思的真实感,并成就了《水浒传》写极骇人之事却尽用极近人之笔的艺术魅力。

《西游记》也善于运用日常知识进行戏谑性描写,以达到绝佳的娱乐效果。

如第三十九回写太上老君很不情愿地递与孙悟空一粒金丹去救活乌鸡国王,孙悟空接了金丹,就往口里丢,慌得老君揪住孙悟空,揝着拳头。

作者写道:“原来那猴子颏下有嗉袋儿。

他把那金丹噙在嗉袋里。

”点出了孙悟空戏弄老君的生理特点亦即这一描写的知识点。

又如第六十八、六十九回在朱紫国的描写,将中医诊脉、医药知识真假参半地糅合在一起,娱乐效果也极强。

当然,为了不影响小说的娱乐效果,一些小说家在纳入知识性内容时,还会根据情节展开的需要进行适当的安排。

也就是说,娱乐化的知识要素,不一定都是准确无误的知识。

关键是,知识性不应成为娱乐性的障碍。

而在一些小说中,我们也确实看到,知识的生硬或过度阑入,也可能会降低小说的“易读性”和“可读性”,进而降低小说的娱乐性。

(摘编自刘勇强《小说知识学:古代小说研究的一个维度》)材料二:赛珍珠以亲身感受准确、贴切地阐明了这样一种事实:“中国小说主要是为了让平民高兴而写的。

我用‘高兴’一词并不是只是指让他们发笑,虽然那也是中国小说的目的之一。

我指的是吸引和占有整个思想注意力。

我指的是通过生活的画面和那种生活的意义来启发人们的思想。

我指的是鼓舞人们的志气,但不是凭经验谈论艺术,而是通过关于每个时代的人的故事,使人们觉得是在谈他们自己。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板块五对点练案26 精准概括文意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板块五对点练案26 精准概括文意

对点练案26精准概括文意一、名句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对文章的价值给予前所未有的崇高评价。

他肯定文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出陶渊明的觉醒,过去的事不可挽回,但当下和未来可以把握。

(3)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会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专项训练(一)概括内容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上与后将军赵充国等议,欲因匈奴衰弱,出兵击其右地,使不得复扰西域。

魏相上书谏曰:“间者匈奴尝有善意,所得汉民,辄奉归之,未有犯于边境;虽争屯田车师,不足致意中。

今闻诸将军欲兴兵入其地,臣愚不知此兵何名者也。

今边郡困乏,父子共犬羊之裘,令草莱之实,常恐不能自存,难以动兵。

今郡国守相多不实选,风俗尤薄,水旱不时。

今左右不忧此,乃欲发兵报纤介之忿于远夷,殆孔子所谓‘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魏相反对出兵匈奴的依据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真宗即位,拜中书舍人。

丁内艰,起复。

常召见便殿,方奏事,疾作仆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概括分析题(时间:20分钟分值:21分)1.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分析选项出现的问题。

(3分)[原文]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

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

”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

[选项]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

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分析][答案]张冠李戴。

文意是契丹人在界河捕鱼运盐,官吏们怕生事不敢禁止,曾公亮认为赵滋有勇有谋,并举荐给朝廷,皇上派遣赵滋去契丹传达旨意,并非曾公亮“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

故选项与原文内容不符。

【参考译文】契丹听任人在界河捕鱼,又多次开通盐船,官吏不敢禁止,都说:和他们较量,将要生事。

曾公亮说:“刚开始时不禁止,以后将怎么办呢?雄州赵滋勇敢有计谋,能够胜任。

”(皇上)派赵滋前去告谕旨意,边境祸害终于平息了。

2.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分析选项出现的问题。

(3分)[原文]太宗尝与苏易简论唐世文人,叹时无李白。

易简曰:“今进士钱易,为歌诗殆不下白。

”太宗惊喜曰:“诚然,吾当自布衣召置翰林。

”值盗起剑南,遂寝。

真宗在东宫,图山水扇,会易作歌,赏爱之。

易再举进士,就开封府试第二。

自谓当第一,为有司所屈,乃上书言试《朽索之驭六马赋》,意涉讥讽。

真宗恶其无行,降第三。

明年,第二人中第,补濠州团练推官。

[选项]钱易刚正不阿,敢于陈述己见。

他认为在第二次科举中自己没有获得第一名,是有关人员压制所致,故上书直言进谏,真宗对此非常反感。

[分析][答案]误解形象。

“故上疏直言进谏”对人物性格的概括与原文不符,原文为“为有司所屈,乃上书言试《朽索之驭六马赋》,意涉讥讽”,也就是说,钱易认为自己没有获得第一名,是被主考官压制所致,所以上书了一篇《朽索之驭六马赋》议论考试,含有讥讽味道,并非“直言进谏”。

【参考译文】宋太宗曾同苏易简一起讨论唐代文人,太宗遗憾当世没有产生像李白这样的才子。

苏易简说:“当今进士钱易,创作的歌、诗大概不在李白之下。

”太宗惊喜地说:“如果真是这样,我就把他从平民直接提升为翰林。

”正碰上剑南盗贼兴起,这事就被搁下了。

宋真宗当太子时,画山水扇,恰巧碰上钱易作歌,览后对他非常欣赏。

钱易再次考进士,终于考上了,录为开封府第二名。

他自认为应当是第一,只因被主考官压制了才落得第二,于是上书了一篇《朽索之驭六马赋》议论考试,含有讥讽味道。

真宗很讨厌他的这种品行,降他为第三名。

一年后,以第二名中第,任为濠州团练推官。

3.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分析选项出现的问题。

(3分)[原文]光宗受禅,特诏(黄)洽言事,奏用人之论。

后屡乞归田,方未得请也,人劝之治第,洽曰:“吾书生,蒙拔擢至此,未有以报国,而先营私乎?使吾一旦罪去,犹有先人敝庐可庇风雨,夫复何忧。

”庆元二年致仕。

六年七月薨,赠金紫光禄大夫。

[选项]黄洽廉洁自律,坚持道德操守。

告老还乡后有人劝他营造府第,他认为不必如此,离职之后先人的破旧房子就足以遮风挡雨。

[分析][答案]时序颠倒。

“告老还乡后有人劝他营造府第”理解有误,原文是说他多次请求告老还乡,还没得到准许时,有人劝他营造府第。

【参考译文】光宗即位,专门下诏让黄洽进言国事,他上奏了用人的主张。

后来他屡次请求告老还乡,还没有获得准许时,别人劝他营造府第,黄洽说:“我是个书生,蒙恩被提拔到这个位置,没有什么用来报效国家的,却先谋求自己的私利吗?即使我一旦因获罪而离职,还有先人的破旧房子可以遮风挡雨,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

”庆元二年退休。

六年七月逝世,追赠金紫光禄大夫。

4.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分析选项出现的问题。

(3分)[原文]陈尧佐,字希元,其先河朔人。

尧佐进士及第,历魏县、中牟尉,为《海喻》一篇,人奇其志。

为两浙转运副使。

钱塘江篝石为堤,堤再岁辄坏。

尧佐请下薪实土乃坚久,丁谓不以为是,徙京西转运使,后卒如尧佐议。

徙河东路,以地寒民贫,仰石炭以生,奏除其税。

又减泽州大广冶铁课数十万。

天禧中,河决,起知滑州,造木龙以杀水怒,又筑长堤,人呼为“陈公堤”。

徙并州,每汾水暴涨,州民辄忧扰,尧佐为筑堤,植柳数万本,作柳溪,民赖其利。

累迁右谏议大夫,为翰林学士,遂拜枢密副使。

[选项]陈尧佐治水有方,功劳卓著。

为治钱塘江水患,他建议用“下薪实土”法,以保堤岸坚固持久;在滑州,创“木龙杀水”法,堵黄河决口,又筑防护长堤,并沿汾水筑堤植柳,消除水灾。

[分析][答案]空间错位。

“并沿汾水筑堤植柳,消除水灾”的地点不是在“滑州”,而是在“并州”。

【参考译文】陈尧佐,字希元,他的先辈是河朔人。

陈尧佐进士及第,历任魏县、中牟县尉,撰写《海喻》一篇,人们惊奇他的志向。

担任两浙转运副使。

钱塘江用竹笼装石筑堤,堤第二年就损坏了。

陈尧佐请求放进柴薪装满泥土才坚固耐久,丁谓不以为然,陈尧佐移任京西转运使,后来钱塘江的筑堤工程最终按陈尧佐的建议实行。

陈尧佐移任河东路转运使,因为河东土地贫瘠,百姓贫困,依靠石炭为生,陈尧佐奏请朝廷免除他们的赋税。

又减少泽州大广冶铁税几十万。

天禧年间,黄河决口,起用陈尧佐任滑州知州,制造木龙来减轻水浪冲击,又修筑长堤,人们称作“陈公堤”。

移任并州,每次汾水暴涨,并州百姓往往忧虑不安,陈尧佐为他们修筑堤防,栽植柳树几万株,修造柳溪,百姓靠此受益。

多次升官至右谏议大夫,为翰林学士,于是授官枢密副使。

5.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分析选项出现的问题。

(3分)[原文](2018·全国卷Ⅲ)纯礼沉毅刚正,曾布惮之,激驸马都尉王诜曰:“上欲除君承旨,范右丞不可。

”诜怒。

会诜馆辽使,纯礼主宴,诜诬其辄斥御名,罢为端明殿学士、知颍昌府,提举崇福宫。

崇宁五年,复左朝议大夫,提举鸿庆宫。

卒,年七十六。

[选项]纯礼坚毅刚直,不幸遭人算计。

他的正直让曾布恐惧,曾挑唆驸马都尉王诜诬告纯礼,王即借纯礼宴请辽使事构陷纯礼,致使纯礼蒙冤,最终遭到免职。

[分析][答案]曲解文意。

①原文中说“纯礼沉毅刚正,曾布惮之”,“惮”是“畏惧、害怕”之意,选项中说“他的正直让曾布恐惧”,显然没有达到“恐惧”的程度。

②原文中说“激驸马都尉王诜”,选项中说他“曾挑唆驸马都尉王诜诬告纯礼”,曾布只是激怒了王诜,让王诜生范纯礼的气,并没有挑唆王诜诬告范纯礼。

③原文中说“会诜馆辽使,纯礼主宴,诜诬其辄斥御名,罢为端明殿学士、知颍昌府,提举崇福宫”,选项中说“王即借纯礼宴请辽使事构陷纯礼,致使纯礼蒙冤,最终遭到免职”,对照可知,范纯礼只是降职了,并没有被免职。

【参考译文】范纯礼沉稳坚毅、刚强正直,曾布畏惧他,激怒驸马都尉王诜说:“皇上想要任命你为承旨,范右丞不同意。

”王诜发怒。

恰逢王诜招待辽国使者,纯礼主持宴会,王诜诬告他总是直称皇上名字,纯礼被罢免为端明殿学士、颍昌府知府,掌管崇福宫。

崇宁五年,复任左朝议大夫,掌管鸿庆宫。

去世,享年七十六岁。

6.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分析选项出现的问题。

(3分)[原文]刘玄佐,滑州匡城人。

少倜荡,不自业,为县捕盗,犯法,吏笞辱几死,乃亡命从永平军,稍为牙将。

玄佐性豪纵,轻财好厚赏,故下益困。

汴自李忠臣以来,士卒骄,不能自还,至玄佐弥甚。

其后杀帅长,大钞劫,狃于利而然也。

玄佐贵,母尚在,贤妇人也。

常月织一端,示不忘本,数教敕玄佐尽臣节。

见县令走廷中白事,退,戒曰:“长吏恐惧卑甚,吾思而父吏于县,亦当尔。

而居高当之,可安乎?”玄佐感悟,故待下益加礼。

[选项]刘玄佐倜傥不羁,性情豪纵。

他少年时期行为放荡,不事产业;发达以后,轻财好赏,因此汴州士兵变得贪财而又骄横。

[分析][答案]改变因果。

选项中“汴州士兵变得贪财而又骄横”与前面“倜傥不羁,性情豪纵。

他少年时期行为放荡,不事产业;发达以后,轻财好赏”构成的因果关系错误,原文“汴自李忠臣以来,士卒骄,不能自还,至玄佐弥甚”是说汴州士兵变得贪财而又骄横从李忠臣以来就开始了,只是到刘玄佐时更加严重,并非因为刘玄佐不事产业,轻财好赏而出现这样的结果。

选项强加了因果,故而错误。

【参考译文】刘玄佐,滑州匡城人。

少时放荡不羁,不自立业,替县里捕捉盗贼,犯了法,吏人鞭打凌辱他,几乎丧命,于是逃亡投奔永平军,逐渐升为牙将。

刘玄佐性情豪放不羁,轻视钱财而喜欢重赏部下,所以部属日益难于约束。

汴州自李忠臣以来,士卒骄横,不能自拔,到刘玄佐时更加厉害。

以后杀将帅上司,大肆掠夺抢劫,都是贪财而造成的。

刘玄佐发迹后,其母还健在,是一个贤惠的妇人。

常常每月织粗绸一匹,以示不忘贫时劳动本色,多次教育告诫刘玄佐要恪守为臣之道。

其母见县令来厅前禀告政事,县令走后,她告诫玄佐说:“长吏恐惧而十分谦卑,我想到你父亲在县里做官,也应当是这个样子。

你高高在上地面对下属,心里能够安宁吗?”刘玄佐受感动醒悟了,所以对待下属更加宽和有礼。

7.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分析选项出现的问题。

(3分)[原文]隆庆元年,(葛守礼)起户部尚书。

奏言:“畿辅、山东流移日众,以有司变法乱常,起科太重,征派不均。

工匠及富商大贾,皆以无田免役,而农夫独受其困,此所谓舛也。

乞正田赋之规,罢科差之法。

”诏悉举行。

[选项]葛守礼关心农民。

他认为徭役征派不合理,造成全国各地出现了大量的流民移民,所以建议解除征财物和派差役的法令,皇帝下诏实行。

[分析][答案]以偏概全。

“全国各地”错,原文是说“畿辅、山东流移日众”。

【参考译文】隆庆元年,葛守礼起任户部尚书。

他上奏进谏:“京城附近、山东一带的流民移民日益增多,因为有司变法扰乱纲常,征收的科税太重,征派又不均衡。

工匠和富商大贾,都凭借无田免去徭役,只有农夫受此困厄,这就很不合事理。

请求纠正田赋的规章,罢除科差不公的法令。

”皇上下诏全部实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