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1中国教育史模拟卷3

合集下载

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论述题 2. 名词解释题 3. 简答题1.“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

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此四者,心之莫同也。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

”这段话出自哪里?其含义是什么?请结合自己的观点来论述。

正确答案:这段话出自《学记》,这是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

这段话主要讲的是“长善救失”的教学原则。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学生学业失败,原因不过四种:要么是因为贪多务得,要么是因为知识面太狭窄,要么是过分自大、轻视学习,要么是夸大困难、畏难而止。

每个人有其自己的特点,因而缺点也不尽相同,教师必须具体分析学生的特点,使其“多”变成渊博;“寡”变成精深专一;“易”则充满自信;“止”则刻苦攻克,这样才能把学生的缺点转化成优点。

《学记》将其概括为长善救失原则。

《学记》的“长善救失”原则通过揭示学生的四种缺点,分析学业失败的原因,为教师提出积极的教学方法,指导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因势利导,以积极克服消极,促进学生进步,是一种可贵的教学原则。

我们做教师的,不仅要以长善救失为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也要意识到,教育的任务其实就是要长善救失。

有些学生学业失败,作为教师首先要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知道其失败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也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长善救失的过程还重在一个“转化”,当我们分析清楚了学生的缺点后,就要想办法发挥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克服其消极因素。

如文中所讲的使其“多”变成渊博;“寡”变成精深专一;“易”变成充满自信;“止”变成刻苦攻克,这恰恰是转变学生的缺点为优点的过程,这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教学艺术。

如何转变,是需要每位教师依据实际情况来具体对待的。

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著作中就已经讲到长善救失这样一个深刻的原则。

可见,那时我国教学的发展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辨析题 3. 简答题 4. 分析论述题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礼记.内则》中记载“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

男鞶革,女鞶丝……”记录的是贵族家庭的教育。

其所处的时代是A.夏B.商C.西周D.东周正确答案:C解析:《礼记.内则》记载的是西周时期的贵族的家庭教育,奴隶主阶级认为要把贵族子弟培养成为具有贵族政治思想道德的统治者,需要先经过家庭教育,然后才能进行学校教育。

知识模块:中外教育史2.下列选项不是孔子的教学方法的是A.学、思、行结合B.启发诱导C.因材施教D.盈科而进正确答案:D解析:孔子积自身学习、教学经验总结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主要有:第一,学、思、行结合;第二,启发诱导;第三,因材施教;第四,好学、实事求是的态度。

盈科而进是孟子的教学思想。

因此,答案为D。

知识模块:中外教育史3.“毋以日月为功,实试贤能为上,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体现了董仲舒的三大文教政策中的A.推明孔氏,罢黜百家B.兴太学以养士C.重视选举,任贤使能D.兴郡国学正确答案:C解析:董仲舒前后三次回答汉武帝的策问,其中三条建议后来成为政府施行的三大文教政策,即第一,推明孔氏,罢黜百家;第二,兴太学以养士;第三,重视选举,任贤使能。

题中引文内容强调了重视贤能、量材授官,录德定位,其思想符合任贤使能的思想。

因此,答案为C。

知识模块:中外教育史4.提出“圣人无常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人物是A.荀子B.韩愈C.扬雄D.柳宗元正确答案:B解析:韩愈写了我国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文章《师说》,在《师说》中,他阐述了“圣人无常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热情赞扬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的做法。

教育学模拟试卷及答案共9套

教育学模拟试卷及答案共9套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中学教育学标准预测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对于教育的起源问题,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的观点是【】A 教育的神话起源说B教育的生物起源说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D教育的劳动起源说2、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A学校制度的建立B各级各类学校的出现C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出现D中国近代社会3、第一个提出要把教育学变为科学,应该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的教育学家是【】A 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亚里斯多德D杜威4、我国历史上首次规定中小学三三制的学制是【】A壬寅学制 B 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5、“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属于下列哪一教育思想【】A课内和课外像结合B教学相长C启发式教学D循序渐进的学习6、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A教学问题B教育问题C教育学问题D教育规律问题7、国家教育理想是通过来体现的。

【】A教育目的B教育学说C培养目标D课程目标8、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是由来规定的。

【】A国务院B国家教育部C省教育行政机关D地方行政机关9、作为一名中小学教师,必须学习的教育理论知识主要包括【】A教育学和心理学B教育学、心理学和学校管理学C教育学、心理学和各科教学法D教育学、心理学、学校管理和各科教学法10、曾比喻为“帮助少年起飞”阶段的教育是【】A幼儿阶段B小学阶段C初中阶段D高中阶段11、“要交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要求教师应当具备的职业素质是【】A马列主义理论素质B教育理论知识素养C学科专业知识素养D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素质12、制约课程设计的主要因素有【】A社会B设计者C社会、知识和儿童D政治、经济和文化13、反映试题的基本质量的是【】A信度B效度C实用性D区分度14、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A传道B授业C解惑和示范D职业角色的多样化15、“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反应了封建社会的教育具有的特点。

【】A崇尚书本,呆读死记B学校教育脱离生产劳动C等级性D阶级性16、在构成课程的理论基础中,对于课程的影响最为长久、最为深刻。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3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3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3(总分:6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我国教育史上最早由中央政府设立的专门教育管理机构是( )。

(分数:2.00)A.国子监B.太学C.国子寺√D.学部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国子学的有关内容。

国子学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

晋武帝成宁二年(276)始设,与太学并立。

南北朝时,或设国子学,或设太学,或两者同设。

北齐改名国子寺。

隋文帝时以国子寺总辖国子、太学、四门等学。

隋炀帝时改国子寺为圈子监。

唐宋亦以国子监总辖国子、太学、四门等学。

元代设国子学、蒙古国子学、回回国子学,亦分别称国子监。

明清仅设国子监,作为教育管理机关,兼具国子学性质。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设学部,国子监遂废。

因此,本题选C。

3.科举制创立于( )。

(分数:2.00)A.东汉B.唐代C.隋代√D.西汉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这一史实的识记情况。

隋炀帝当政的大业年间,科举考试制度的因素有了重大的发展,特别是大业二年(606)“始建进士科”,说明以文才为选士方向已经确立,使科举考试科目有了多种类型,更加适应当时选官的政治需要,终于形成新型科举考试制度。

大业三年(607),下令设十科举人,这一方面强化分科取士,另一方面表明随着政治的发展,需要多方面广泛地选拔人才。

606年“始建进士科”,是科举考试制度确立的标志。

因此。

本题选C。

4.( )时期,科举考试实行殿试。

(分数:2.00)A.武则天√B.唐玄宗C.唐高宗D.唐太宗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有关科举制度的演变的内容。

(名师整理)最新历史中考三模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名师整理)最新历史中考三模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历史三模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1.下列有关世界古代文明的内容对应正确的有()①古埃及文明﹣﹣金字塔②古巴比伦文明﹣﹣种姓制度③古印度文明﹣﹣《汉谟拉比法典》④古希腊文明﹣﹣雅典民主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2.早期西欧庄园的主要剥削形式是()A.货币地租B.实物地租C.劳役地租D.庄园法庭3.以下大学不是兴起于中世纪欧洲的早期大学的是()A.博洛尼亚大学B.巴黎大学C.牛津大学D.柏林大学4.标志着日本从奴隶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的是()A.大化改新B.伊斯兰教产生C.种姓制度D.查理马特改革5.“13、14世纪,欧洲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引文中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具体是指()A.庄园、租地农场B.庄园、手工作坊C.租地农场、手工作坊D.租地农场、手工工场6.“这一运动的领袖们将理性应用于经济、宗教和政治等领域,提出自由、平等的思想,是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旧制度受到猛烈的抨击。

”下列人物中属于这场运动的领袖是()A.达•芬奇B.哥白尼C.伏尔泰D.拿破仑7.1688年,英国发生了宫廷政变。

这场政变没有发生流血冲突就取得了成功,因此历史学家称之为“光荣革命”。

关于这次“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英国建立了共和国B.推翻了国王专制统治C.革命主力是人民群众D.英国从此不再设国王8.拿破仑在他《给儿子的遗训》中说:“在法国、在欧洲,我注入了新思想,这些新思想是不会消失的。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看出拿破仑对法国的最主要贡献是()A.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B.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C.发动对外战争,扩大法国的疆域D.颁布《法典》,巩固资产阶级统治9.《剑桥欧洲经济史》写道:“机器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规律,纺工不再像过去那样在家里无拘无束地摇车纺纱了,织工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织布了。

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

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

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

《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三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1、《学记》提示:参见教材P932、《颜氏家训》提示:《颜氏家训》是颜之推撰写的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族教育指导书,主要阐述了他关于士大夫教育、儿童家庭教育的思想。

参见:教材P150.讲义第5章第2节3、南朝宋的四学馆提示:四学馆即儒学馆、玄学馆、史学馆、文学馆参见教材P133,讲义第5章第1节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战时须作平时看”的具体措施。

参见教材第15章第1节。

提示:“战时须作平时看”,要求“战争发生时,全国各地各级学校及其他文化机关、务力持镇静,以就地维持课务为原则”,无论是学制、课程、学校秩序、教育经费都应该以平时为原则,“以维持正常教学为主旨”。

第二,在“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总原则下,为“适应抗战需要”和“符合战时环境”,适当“改订教育制度及教材、推行战时课程”,训练抗战所需要的各种专门技术人员,但应注意适当的比例。

第三,进一步加强政治思想教育,一个方面要求教育学生青年真诚一致地信仰三民主义,抵制共产主义思想在青年心中的影响;另一方面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以立民族之自信”。

2、明朝的监生历事制度的历史背景和政策内容。

知识:A.历事制度历史背景:a.重视教育和人才作用b.文化教育专制B.历事制度政策内容参见:教材P236,讲义第8章第1节。

3、东林书院的办学特点。

参见教材第8章,P241-242三、比较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1、“黄老之学”的汉初文教政策和汉武帝“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异同点,导致这些政策差异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参见教材第4章第2节内容。

导致政策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发展需要,汉初社会经济残破,百费待兴,而黄老之学则提倡“无为而无不为”,适应当时进行休养生息的需要;汉武帝时,随着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已经成为形势发展的要求,而黄老之学已不能满足这种需要,同时,儒家学说也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整,形成一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因此,儒学很快取得独尊的地位。

电大《中国教育简史》形考任务3

电大《中国教育简史》形考任务3

电大《中国教育简史》形考任务3一、名词解释1.“越名教而任自然”:答:这是嵇康教育思想的核心。

“越名教”就是批判和否定儒家“名教”教育思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任自然”的教育主张,让人象自然界万物生长一样,自然而然的发展。

这对于促进教育领域中的百家争鸣,全面认识教育的属性,是有积极意义的。

2.“豫时孙摩”:答:是《学记》总结概括出的重要规律,包含四条原则:“豫”是预防性原则,“时”是指及时施教原则,“孙”是指循序渐进原则,“摩”指学习观摩原则。

3.教、养、取、任:教、养、取、任答:是王安石在给宋仁宗的上书中提出了“教,养,取,任”的造就人才的四项纲领:“教”是培养人才;“养”是合理对待人才;“取”是选拔人才;“任”是任用人才(3分,缺一项扣一分)。

4.明人伦:答:明人伦是孟子概括的学校教育的目的。

所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5.三纲五常:答:三纲五常中“三纲”、“五常”是董仲舒提倡的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所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所谓“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旨在培养封建统治阶级的忠臣顺民。

6.三纲领八条目:答:《大学》提出的教育目标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朱熹称之为“三纲领”;为实现这三个目标,《大学》又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步骤,朱熹称之为“八条目”。

二、简答题7.简述颜之推关于家庭教育的主要观点。

答:颜之推写成《颜氏家训》一书:(1)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强调要特别重视家庭教育,而且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

(2)要爱与教相结合,主张父母对孩子要严格要求,不能溺爱和放任。

(3)要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颜之推认为早期教育要特别注意行为习惯的养成。

(4)要重视“应世经务”的实学教育,除《五经》之外,还应“涉百家之书”,强调要掌握一技之长。

(5)要培养虚心、勤勉的学习态度。

8.简述荀子论教育作用的基本观点。

《中国教育史》试卷及答案

《中国教育史》试卷及答案

高等师范院校《中国教育史》课程考试卷级县(市区)层次专业姓名得分-、论述题(每题10分)1、阐述孔子关于道德教育的主张,说明他建立儒家学说的原因?2、阐述孔子关于说明他建立儒家学对后代教育的影响?3、阐述孔子关于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对象、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教育内容等言论,评价其对后代教育发展的影响?4、中国古代教育家关于“性善”、“性恶”的阐述有哪些?后代的教育家是如何加以发展的?对古代教育思想有何影响?5、中国古代的官学管理制度始于哪个朝代?当时的管理有何特点?封建社会后期又是如何发展的?6、书院的组织管理和教学特点是什么?对现代学校有什么启示?7、试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8、论述中国古代科举制的主要特点?并与现代高考制进行比较?9、试论蔡元培的自由主义教育思想?10.中国近代教育思想是如何演变的?高等师范院校《中国教育史》课程答案一、论述题1、(1)在孔子的私学教育中,道德教育居首要地位。

道德观念以文化知识为基础,道德教育主要通过知识传授进行仁、知、信、直、勇、刚,是君子应具备的六种道德品质。

德育过程最重要的还在于行为实践。

主张以“礼”为道德规范,以“仁”为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礼与仁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最重要的道德规范是忠与孝。

道德修养不是依靠外加强制,而是依靠自觉努力。

德育原则与方法:立志乐道、自省自克、身体力行、中庸之道、改过迁善(2)背景:春秋时期出现了铁犁牛耕,生产力发展了。

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所以西周前的井田制被破坏,出现了土地私有,从而使旧贵族分化成新兴的地主阶级,于是他们为了要更多的土地和人民(劳动力)便有了春秋的争霸战争。

而孔子是旧的奴隶主贵族代表,他认为春秋的战乱是因为没有了西周等级森严的制度(春秋的战乱是因为诸侯国把周天子给灭了,所以孔子觉得是下级触犯了上级,因为下级无视那些等级制度。

)所以他主张恢复周礼。

同时又提出了仁礼中庸等思想,又开创了私学,把他的思想传下去……于是形成了儒家学说。

模拟卷三参考答案

模拟卷三参考答案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卷三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我国教育思想的理解。

“盈科而后进”是孟子主张的教育方法,意思是“泉水遇到坑洼,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向前流。

”,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育教学思想。

“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出自《学记》,意思是指教师杂乱地施教,学生不按顺序学习,会使学生头脑混乱,不知所措,体现的是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这两句体现的教学原则相同。

A项正确。

B项:“君子之教,喻也”出自《学记》,原句为“故君子之教,喻也。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意思是君子的教育是善于劝导学生,是引导而不强迫,激励而不压抑,启发而不替学生作出结论,体现的是启发性教学原则。

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出自《学记》,意思是学生不能理解所教的知识的时候,可以暂时停下来,体现的是量力性原则。

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学而优则仕”是孔子主张的教育目的,意思是学习之余还有余力或者闲暇,就应该去做官。

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现代学制的发展。

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从清末开始,产生于20世纪初期。

清政府采取“废科举、兴学堂”的措施,标志着中国现代学制改革的开始。

我国的现在学制主要包括:壬寅学制、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壬戌学制和《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其中,壬子癸丑学制是由南京临时政府在1912—1913年颁布的,该学制的特点包括: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并将学堂改为学校。

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题干中,蔡元培颁布的学制明显反映了资产阶级在学制方面的要求,废除在受教育权方面的性别和职业限制,这属于壬子癸丑学制。

C项正确。

A项:壬寅学制(《钦定学堂章程》)是清政府在1902年颁布的,该学制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由管学大臣张百熙起草。

这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颁布后没有施行。

与题干不符,排除。

【迈学教育】中国教育史选择题模拟题题本

【迈学教育】中国教育史选择题模拟题题本

中国教育史模拟题题本1.“学在官府”是西周文化教育上的重要特征,以下哪一个属于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A.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B.惟官有书,而民无书C.惟官有学,而民无学D.惟官有器,而民无器2.在西周贵族家庭教育中,从()岁开始进行男女有别的教育。

A.6B.7C.8D.93.关于西周的地方学校,据《礼记·学记》记载,地方学校自乡以下有四学,分别是()。

A.校、序、成均、庠B.乡校、州序、党庠、家塾C.东序、成均、瞽宗、泽宫D.辟雍、泮宫、成均、泽宫4.在西周,国学、乡学的主管人员分别称为()。

A.大司徒、大司乐B.大司乐、大司徒c.博士、仆射D.仆射、博士5.“六艺”教育的中心是()。

A.礼乐教育B.射御教育C.书数教育D.道德教育6.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

A.《史箍篇》B.《仓颉篇》C.《论语》D.《急就篇》7.下列关于西周的教育,说法不正确的是()。

A.西周的教育内容可以总称为六艺教育,体现文武兼备、诸育并举的特点B.诸侯所设的大学半面临水,称为泮宫C.所有人都能享受大学教育D.乡学的教育内容有明确规定,即“乡三物”,分别是“六德”、“六行”和“六艺”8.在古代文献记载中,我国西周时期设在王都的小学和大学,总称为()。

A.都学B.乡学C.国学D.官学9.西周时期贵族家庭的儿童教育体现了循序渐进的要求,在其最初阶段更为注重()。

A.学习计数和练习写字B.训练基本的生活技能C.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D.养成端正的道德品行10.据《礼记·王制》记载,西周天子和诸侯所设大学分别称为()A.成均、泮宫B.辟雍、庠序C.辟雍、泮宫D.辟雍、泽宫11.西周学校以“六艺”为课程,根据程度分别安排在小学或大学学习,其中,被称为“小艺”,安排在小学学习的是()。

A.诗书B.礼乐C.射御D.书数12.六艺是西周的教育内容,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下列关于六艺教育的陈述中正确的是()。

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一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站点:_________ 姓名:学号:成绩:___一.填空:(每空1分,共40分)1.从教育意义上说,原始宗教活动中的_______又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是知识分子的前身。

2.《中庸》将学习的过程具体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先后相续的步骤。

3.汉灵帝时设立的____________是一所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

4.汉章帝建初四年召开经学会议,讨论结果经班固编成《___________》。

公元175年在蔡邕的建议镌刻于太学门外的石经称“____________”。

5.韩愈在《师说》中提出的教师的基本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宋元私塾中最为流行的识字教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人们常说的“四书五经”,其“四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魏源在其著作《海国图志》中提出的“__________________”,是鸦片战争时期中国向西方学习思想的代表。

9.1839年11月,独立的______________始在澳门成立,它是最早设立于中国本土的比较正式的教会学校,因纪念早期一位来华传教的传教士而得名。

在该校接受教育的学生中,_______、黄宽、黄胜三人于1847年在教会资助下随布朗至美国留学,成为近代中国最早的留美学生。

10._____年,京师同文馆在北京设立。

_____年,由清政府派遣的首批留美幼童詹天佑等出发赴美学习。

11.1896年,盛宣怀奏请在上海设立___________,先后开办有师范院、外院、中院、上院和特班,民国后发展为交通大学。

12.清政府于______年宣布废除延续了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度。

中教模拟题

中教模拟题

《中国教育管理史》模拟试题(A)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中国古代产生的第一个独立的教育行政机构是()。

A·汉代太常寺 B·北齐国子寺 C·隋代国子监 D·唐代国子监2·宋代科举考试的步骤是()。

A·州县试—省试 B·州县试—省试—殿试C·州县试—省试—礼部试 D·童试—乡试—会试—殿试3·规定奖励各级毕业生以科举出身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戍学制。

4·规定中学教育应承担升学与就业双重任务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戍学制5·为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明清国子监一度实行过()制度。

A·历事 B·实习 C·见习 D·试用6·书院官学化的要害是封建统治者意欲削弱和改变书院()的性质。

A·独立B·自由讲学C·占山为王D·教育7·洋务学堂在教学中采取()两级管理的措施。

A·打基础、求专门 B·中学、大学C·专科、本科D·试读、正式8·五四时期对学生成绩的考查以学科为单位的考核制度称作()。

A·选科制B·学科制C·学分制D·分科制9·自然主义教育管理思潮强调教育应促使受教育者的()能获得健康发展。

A·个性B·法治观念C·道德D·智力10·平民主义教育管理思潮认为,国家教育机制应该有利于促进教育向()的方向发展。

A·官僚化B·生活化、大众化C·神圣化D·贵族化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中国教育史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中国教育史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1.“三表法”是哪位学者提出的?( )A、孔子B、荀子C、荀子D、孟子答案: C2.抗日根据地教育的总方针和政策是()A、教育要为抗战服务B、教育为生产劳动服务C、教育为劳动人民服务D、教育为统一战线服务答案: A3.西晋武帝下令在太学之外再设的一个中央官学机构是什么?A、国子学 B、宫邸学C、四门学D、鸿都门学 答案: A4.孟子人性论的主张是()A、性善论B、性恶论C、性三品说D、性相近说答案: A5.明代众多书院中,名声最大、影响最广的是: A、岳麓书院 B、学海堂 C、漳南书院 D、东林书院 答案: D6.“六学一馆”是哪个朝代的中央官学体系的简称? A、隋代 B、宋代 C、唐代 D、汉代 答案: C7.“生活教育”的创行者是()A、梁漱溟B、晏阳初C、陶行知D、蔡元培答案: C8.道家的教育主张是什么? A、“不言之教” B、“以法为教” C、“兴利除害” D、“化性起伪” 答案: A9.废除八股文的法令是什么时期颁布的?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运动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答案: C10.中国古代的私学产生于( )A、西周B、汉代C、春秋后期D、商代答案: C11.“教育”概念最早出现在哪部典籍中?()A、《论语》B、《孟子》C、《荀子》D、《墨子》答案: A12.《理想国》的作者是()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夸美纽斯D、卢梭答案: B13.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西周学校“六艺”教育的内容?A、射 B、御 C、诗 D、数 答案: C14.汉代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谁?A、王充 B、董仲舒 C、贾谊 D、郑玄答案: B15.“立五经博士”是哪一位统治者的决策?A、汉武帝 B、秦始皇 C、周文王 D、唐太宗 答案: A16.“化性起伪”是谁提出的?A、荀子 B、老子 C、庄子 D、孔子 答案: A17.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什么? A、孝 B、礼 C、忠 D、仁 答案: D18.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什么? A、《千字文》 B、《史籀zhou篇》 C、《三字经》 D、《急就篇》 答案: A19.汉代首先提出“独尊儒术”思想的是谁?A、王充 B、董仲舒 C、贾谊 D、郑玄 答案: B20.朱熹理学教育的理论核心是()A、心即理B、性即理C、致良知D、知行合一答案: B21.明末清初实学思潮主要代表人物是()A、王夫之B、朱熹C、王守仁D、周敦颐答案: A22.科举考试是在什么时期终结的?()A、洋务运动时期B、维新运动时期C、清末新政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答案: C23.“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A、商代 B、夏代 C、西周 D、东周 答案: C24.“明人伦”的教育目的是由谁第一次明确地概括出来的? A、荀子 B、孔子 C、孟子 D、庄子 答案: C25.我国西周时期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是A、学在官府B、政教合一C、政教合一D、私学兴起答案: A26.我国教育萌芽于()A、原始社会初期B、原始社会中期C、原始社会末期D、奴隶社会答案: C27.抗日战争时期,驰名中外的一所高等军事学校是()A、鲁迅艺术学校B、延安大学C、陕北公学D、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答案: D28.科举制创始于()A、汉代B、唐代C、隋代D、宋代答案: C29.“学田”制度是在哪个朝代作为制度确定下来的?A、元代 B、宋代 C、唐代 D、明代 答案: B30.“重振儒术”是哪个朝代的文教政策?()A、唐代B、隋代C、宋代D、元代答案: B31.洋务派最早创立的军事学堂是()A、福建船政学堂B、天津水师学堂C、广东水陆师学堂D、江南水师学堂答案: A32.程朱理学控制科举与学校始于哪个朝代?A、宋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 答案: B33.真正揭开“百家争鸣”序幕的是哪个学派?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答案: D34.从“教”、“养”、“取”、“任”四个方面来综合考察人才的系统理论是由谁提出的?A、韩愈B、朱熹 C、王安石 D、王守仁答案: C35."化性起伪"是谁提出的? ()A、荀子B、老子C、庄子D、孔子答案: A36.先秦时期与儒家并称为“显学”的是( )A、墨家B、墨家C、道家D、名家答案: A37.以下几项哪一个不属于学校产生的条件()A、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B、社会事务日益复杂,需要专人管理C、家庭的出现为教育提供场所D、文字的产生为知识的传播提供了条件答案: C38.1905年清政府在中央设立的教育行政机构是()A、国子监B、国子学C、学部D、教育部答案: C39.“四书”是指( )A、《论语》、《孟子》、《大学》、《中庸》B、《论语》、《孟子》、《礼记》、《孝经》C、《论语》、《孟子》、《学记》、《大学》D、《论语》、《孟子》、《周礼》、《周易》答案: A40.“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确立于( )B、西汉C、东汉D、西晋答案: B41.我国古代教育内容中的“六艺”是指A、礼、乐、射、御、书、数B、礼、乐、诗、书、射、御C、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地理、习射D、诗、书、礼、乐、易、春秋答案: A42.“太学”这一官办教育机构是在哪个朝代出现的?A、唐代 B、汉代 C、秦代 D、周代 答案: B43.我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创始人是()A、张之洞B、容闳C、容闳D、严复答案: B44.《海国图志》一书中,明确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2020年1月广东省自考01281中国教育史试题和答案

2020年1月广东省自考01281中国教育史试题和答案

2020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教育史试题(课程代码0128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出自于A.《大学》B.《学记》C.《中庸》D.《论语》2.战国法家的集大成者是A.申不害B.商鞅C.李斯D.韩非3.被称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艺术专科学校是A.四姓小侯学B.鸿都门学C.宫廷学校D.贵胄学校4.“业精于勤,荒于嬉”的教学思想出自于A.柳宗元B.朱熹C.韩愈D.陆九渊5.从“教”、“养”、“取”、“任”四个角度论述人才培养问题的教育家是A.朱熹B.王夫之C.王安石D.颜元6.中国最早的海军学堂是A.天津水师学堂B.福州海军学校C.江南水师学堂D.南洋水师学堂7.中华民国教育部成立于A.1905年B.1911年C.1912年D.1949年8.宋代科举考试中,将考生的姓名、籍贯、考号等尽行封盖,称为A.锁院制B.誊录制C.回避制D.糊名制9.担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长达20多年之久的是美国传教士A.狄考文B.容闳C.丁韪良D.布朗10.陈鹤琴的教育理论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即:A.“活教育”B.“新教育”C.“做中学”D.“心即理”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11.孟子在教学中很重视“自求自得”,对这个观点的评价应该有A.注重独立思考和思维能力的培养B.带有强烈的内省色彩C.“自求自得”排斥了感性认识D.把感性认识与理论认识割裂开来E.成为一种脱离苦海的苦思冥想12.孔子提倡的道德修养原则有A.立志乐道B.自省自克C.长善救失D.改过迁善E.谦虚诚实13.秦代的文教政策主要包括A.书同文、行同伦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禁私学、以吏为师D.重视选举,任贤使能E.设三老,以掌教化14.洋务派兴办的新式学堂,大致可以分为A.外国语学校B.军事(“武备”)学校C.技术实业学校D.师范学校E.补习学校15.明代地方官学,按其性质可划分为A.儒学B.路学C.专门学校D.社学E.郡学16.下列人物中,属于洋务派的有A.奕䜣B.曾国藩C.李鸿章D.张之洞E.左宗棠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3.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3.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3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礼记.内则》中记载“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

男鞶革,女鞶丝……”记录的是贵族家庭的教育。

其所处的时代是(A)夏(B)商(C)西周(D)东周2 下列选项不是孔子的教学方法的是(A)学、思、行结合(B)启发诱导(C)因材施教(D)盈科而进3 “毋以日月为功,实试贤能为上,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体现了董仲舒的三大文教政策中的(A)推明孔氏,罢黜百家(B)兴太学以养士(C)重视选举,任贤使能(D)兴郡国学4 提出“圣人无常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人物是(A)荀子(B)韩愈(C)扬雄(D)柳宗元5 “字求其训,句索其旨。

未得乎前,则不敢求乎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

”否则“若奔程趁限,一向趱着了,则看尤不看也。

”这句话体现了朱子读书法的(A)循序渐进(B)熟读精思(C)虚心涵泳(D)切记体察6 我国近代第一所女子学校是(A)英华学院(B)崇信义塾(C)马礼逊学校(D)宁波女塾7 在梁启超的教育思想中,群学之基是(A)新式学校(B)师范学校(C)女子教育(D)儿童教育8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实施“大学区制”,这一制度的理论基础是(A)教育独立说(B)思想自由、兼容并包(C)沟通文理(D)教授治校9 “教育独立”作为一种思潮,萌发于五四之前,发展兴盛于20世纪20年代。

下列关于教育独立的基本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A)教育经费独立(B)教育行政独立(C)教育学术和内容独立(D)教育与政党独立10 抗战时期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迁往陕西汉中,成立了(A)国立西南联合大学(B)国立西北联合大学(C)国立北平大学(D)国立北平师范大学11 下列选项不属于陈鹤琴归纳出的“活教育”教学的四个步骤的是(A)实验观察(B)阅读思考(C)创作发表(D)团队合作12 希望儿童先学习希腊语,然后学拉丁语,再后,两种语言的学习同时并进,即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双语教育问题的教育家是(A)西塞罗(B)昆体良(C)柏拉图(D)普罗泰戈拉13 古风时代的斯巴达教育与雅典教育都各具特点,相较而言,斯巴达教育(A)重视公民教育(B)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C)多样化的教育内容(D)教育完全由城邦负责14 下列选项不属于英国的宗教改革的事实的是(A)强调国民教育(B)实施国民教育(C)是政治原因促进的改革(D)英语教学得到加强15 启蒙运动后,法国中等教育发生了革新,这些学校不包括(A)中心学校(B)国立中学(C)市立中学(D)圣乐会学校16 1872年日本制定并颁布的近代第一个教育改革法令是(A)《学制令》(B)《教育令》(C)《中学校令》(D)《帝国大学令》17 “教育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

中国教育史试卷总

中国教育史试卷总

《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总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计15分)1、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齐国一所著名的学府,它既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也是当时教育上的重要创造。

2、学而优则仕: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

3、白鹿洞书院:P2154、有教无类:“有教无类”的“类”不是指某种单一孤立的分类标准,如贵贱、贫富、地区、智愚等。

孔子所说的“类”是广义的类,即是说不分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地域差别、智力程度,都应作为教育的对象。

5、学在官府:教师由职官兼任,官师合一。

6、“三舍法”:P2297、性相近,习相远也:人的先天素质没有多大的差别,只是由于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才造成人的发展有重大的差别。

8、三纲五常:三纲强调君臣、父子、夫妇三种主要关系,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三纲”是道德的基本准则,“五常”则是与个体的道德认知、情感、意志、实践等心理、行为能力相关的道德观念。

9、《教育史ABC》:杨贤江1928年撰成第一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世界教育历史的著作。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计15分)1、朱子读书法答:朱熹一生读书、教书,对如何读书有深切的体会,提出过许多精辟的见解。

在他死后不久,弟子门人将他的读书经验归纳为六条:循移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称为“朱了读书法”。

2、汉武帝三大文教政策答:(一)统一文字:目的是为了改变战国时期形成的“文字异形”局面,同时简化文字的书写。

(二)严禁私学,“焚书坑儒”,焚书是毁灭文化的最重要的固化物质载体,禁私学是堵截文化的传播途径,“坑儒”则是对人这一活生生的文化载体的毁灭。

(三)吏师制度,秦王朝在禁止各种学派的私学的同时,为了培养知法、执法、守法的官吏和驯民,全面实行“吏师制度”。

3、蔡元培改革北京大学的措施答:蔡元培没有采纳许多人对他的劝阻,毅然赴任北大校长,对北大进行了全面改革,其改革内容如下:(一)抱定宗旨、改变校风(二)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三)教授治校,民主管理(四)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4、简述孔子在中国教育史上的贡献。

中国教育史题集及答案-打印

中国教育史题集及答案-打印

中国教育史题集及答案第一篇中国古代教育第一章官学制度的建立和“六艺”教育的形成一、选择题1.对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没有阶级性B.有组织性C.有等级性D.无目的性2.我国教育萌芽于()A.原始社会初期B.原始社会中期C.原始社会末期D.奴隶社会3.以下几项哪一个不属于学校产生的条件()A.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B.社会事务日益复杂,需要专人管理C.家庭的出现为教育提供场所D.文字的产生为知识的传播提供了条件4.以下几项哪一个不是原始学校的形态()A.辟雍B.瞽宗C.序D.庠5.西周建立的两大学校系统是()A.大学和小学B.国学和乡学C.官学和私学D.上学和下学6.对“辟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是西周国学中的大学B.是西周国学中的小学C.是西周的乡学D.是西周的一种私学7.西周时期诸侯所设的大学称为()A.辟雍B.泮宫C.瞽宗D.庠8.关于西周时期的“六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B.是夏、商、西周时期教育的基本内容C.体现了文武兼备、诸育坚固的特点D.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早期的辉煌二、简答题1.简要介绍西周时期的官学教育制度。

第二章私人讲学的兴起和传统思想的奠基一、选择题1.以下哪一项不是古代私学兴起的原因()A.受教育的对象越来越多B.奴隶制的解体C.学术文化下移D.养士之风盛行2.诸子百家中被称为“显学”的是()A.道家和法家B.儒家和道家C.道家和墨家D.儒家和墨家3.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的一所著名学府,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

()A.楚国B.燕国C.齐国D.秦国4.对稷下学宫的性质描述最准确的一项是()A.由官方出资兴办的官学B.以私人讲学为主,因而是私学性质C.是在一种学术交流机构,而非学校的性质D.是一所由官家操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5.孔子政治主张的基本出发点是()A.利B.仁C.德D.信6.“性相近,习相远”是孔子对的概括。

01281中国教育史 模拟卷2(解析如何做题)

01281中国教育史 模拟卷2(解析如何做题)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教育史模拟卷2(课程代码0128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方法的解析:第一步,客观题(如单选、多选、填空)均需找出题眼,即关键词。

以下,用红色标出题眼。

第二步,题眼与选项的匹配,其中关键在于搜索头脑中的相关知识点。

第三步,可以将无关的或者匹配系数低的选项先排除,降低难度。

1.认为“自有人生,便有教育”的是()A.杨贤江B.黄炎培C.郭沫若D.梁漱溟答案:A解析:杨贤江在《新教育大纲》中指出:“自有人生,便有教育。

因为自有人生,便有实际生活的需要。

”2.以下属于“六艺”之教中的“大艺”的是()。

A.礼、乐B.射、书C.书、数D.礼、数答案:A解析:“书”指文字教育,“数”指算法教育。

“书数”之教是六艺教育中的“小艺”,“礼乐射御”之教为“大艺”。

3.开了生产劳动技能和劳动教育无缘于中国古代官学课程的先河的是()。

A.孔子B.孟子C.子思D.朱熹答案:A解析:孔子轻视劳动教育,排斥手工业技术和农业技术。

孔子的培养目标是“不器”的从政君子,反映到教学内容上,就是重视人伦社会知识,排斥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

这开了生产劳动技能和劳动教育无缘于中国古代官学课程的先河。

4.董仲舒认为判别是非、统一思想的唯一准绳是()。

A.儒家思想B.法家思想C.道家思想D.墨家思想答案:A解析:董仲舒大胆改造儒学,建构起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神学化的新儒学理论体系。

他主张“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思想的官方学说的正统地位,将其作为判别是非、统一思想的唯一准绳。

5.我国封建社会中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选士制度是()。

A.察举制B.科举制C.选举制D.推举制答案:B解析:进士科始设建于隋朝,进士科的设置标志着科举制的产生。

科举制度是指采取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统治人才的制度。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3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3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3(总分:6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我国教育史上最早由中央政府设立的专门教育管理机构是( )。

(分数:2.00)A.国子监B.太学C.国子寺√D.学部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国子学的有关内容。

国子学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

晋武帝成宁二年(276)始设,与太学并立。

南北朝时,或设国子学,或设太学,或两者同设。

北齐改名国子寺。

隋文帝时以国子寺总辖国子、太学、四门等学。

隋炀帝时改国子寺为圈子监。

唐宋亦以国子监总辖国子、太学、四门等学。

元代设国子学、蒙古国子学、回回国子学,亦分别称国子监。

明清仅设国子监,作为教育管理机关,兼具国子学性质。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设学部,国子监遂废。

因此,本题选C。

3.科举制创立于( )。

(分数:2.00)A.东汉B.唐代C.隋代√D.西汉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这一史实的识记情况。

隋炀帝当政的大业年间,科举考试制度的因素有了重大的发展,特别是大业二年(606)“始建进士科”,说明以文才为选士方向已经确立,使科举考试科目有了多种类型,更加适应当时选官的政治需要,终于形成新型科举考试制度。

大业三年(607),下令设十科举人,这一方面强化分科取士,另一方面表明随着政治的发展,需要多方面广泛地选拔人才。

606年“始建进士科”,是科举考试制度确立的标志。

因此。

本题选C。

4.( )时期,科举考试实行殿试。

(分数:2.00)A.武则天√B.唐玄宗C.唐高宗D.唐太宗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有关科举制度的演变的内容。

考研中国教育史冲刺模拟题及答案(三)

考研中国教育史冲刺模拟题及答案(三)

模拟试题(三)一、挑选题:1.早期改良派对向西方学习的态度是()A.“中体西用”B.“全面学习西方”C.“师夷长技以制夷”D.全盘一定2.以下哪一个是早期改良派的代表人物()A.张之洞B.严复C.郑观应D.魏源3.中国最早倡导把书院改为学堂的人是()A.郑观应B.康有为C.梁启超D.颜元4.以下哪一个不是维新派兴办的学堂()A.经正女学B.万木草堂C.时务学堂D.陕北公学5.强学会是的宣传组织。

()A.改革派B.改良派C.维新派D.革命派6.《京师大学堂》的章程是由起草的。

()A.梁启超B.康有为C.邹韬奋D.陈天华7.康有为在一书中论述了他所理想的学制体系。

()A.《变法通议》B.《请开小学折》C.《猛回头》D.《大同书》8.康有为设想的学制系统不包括()A.慈幼院B.通儒院C.人本院D.大学院9.以下几项中,对康有为的学制系统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重视学前教诲B.异常强调师范教诲C.倡导实施公费教诲D.主张男女教诲平等10.在中国,最早提出按照学生身心发展阶段来决定学制阶段和年限的人是()A.康有为B.容闳C.梁启超D.严复11.中国近代教诲史上首次以专文论述师范教诲的文章是()A.《大同书》B.《劝学篇》C.《变法通议.论师范》D.《学记》12.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没有涉及的教诲领域是()A.职业教诲B.师范教诲C.女子教诲D.幼儿教诲13.中国教诲史上,从德智体三要素出发构建教诲目标模式的第一人是()A.严复B.谭嗣同C.蔡元培D.梁启超1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严复的教诲目标()A.鼓民力B.保民生C.兴民德D.开民智15.中国近代政府最早颁布的全国性学制系统是()A.癸卯学制B.壬寅学制C.壬子学制D.壬戌学制16.中国近代最早得以实施的学制系统是()A.癸卯学制B.壬寅学制C.壬子学制D.壬戌学制17.癸卯学制将囫囵教诲过程分为()A.两段七级B.三段五级C.三段七级D.两段五级18.癸卯学制中的最高级是()A.人本院B.大学院C.研究生院D.通儒院19.科举制正式废除的时光是()A.1902年B.1875年C.1905年D.1915年20.清末新政设立的学部最高长官是()A.祭酒B.学监C.提学司D.尚书21.中国近代第一次正式颁布的教诲宗旨是()A.自由、平等、博爱B.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C.注重道德教诲,以实利教诲、军国民教诲辅之,更以美感教诲完成其道德D.思想自由,兼容并包22.1898年维新变法失败后,在形式上唯一未被顽强派废除的新设学堂是()A.北洋西学堂B.南洋公学C.时务学堂D.京师大学堂23.1905年,清政府成立中央教诲行政机关,作为统辖全国教诲的管理机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教育史(广东)
模拟试卷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文献记载的五帝时代的大学是()。

A.校
B.庠
C.序
D.成均
2.儒家私学的创立者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子思
3.以下不属于稷下学宫的社会功能的是()
A.政治功能
B.学术功能
C.教育功能
D.经济功能
4.孟子的人性论主张是()。

A.性恶论
B.性善论
C.不善不恶论
D.性三品说
5.《学记》中“豫时孙摩”的“孙”体现的是什么原则?()。

A.预防性原则
B.及时施教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相互观摩原则
6.唐代科举考试中,要求考生针对政治、经济、教化等现实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种方法是()。

A.帖经
B.墨义
C.策问
D.诗赋
7.东汉灵帝时期创办的,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艺术专科学校是()。

A.四门学
B.太学
C.鸿都门学
D.国子监
8.宋代第一次兴学是由范仲淹主持的()。

A.庆历兴学
B.熙宁兴学
C.元丰兴学
D.崇宁兴学
10.我国近代设立陆军军官学校之始是()。

A.福建船政学堂
B.天津水师学堂
C.江南水师学堂
D.天津武备学堂
9.革命根据地的教育坚持以哪种教育放在首位?()
A.干部教育
B.社会教育
C.儿童教育
D.妇女教育
10.黄炎培将职业教育的目的为()。

A.维持生计
B.培养社会公民
C.造就高素质技术人才
D.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1.“子以四教”中的“四教”是指()。

A.文
B.行
C.忠
D.孝
E.信
12.韩愈认为学习原则与方法包括()。

A.业精于勤
B.学贵博精
C.藏息相辅
D.宏中肆外
E.思义立新
13.董仲舒明确提出“性三品”说,把人性划分为()。

A.圣人之性
B.平民之性
C.中民之性
D.斗筲之性
E.小人之性
14.明代监生种类有()。

A.荫监
B.恩监
C.贡监
D.举监
E.例监
15.陈鹤琴认为“五指活动”内容包括()。

A.儿童健康活动
B.儿童社会活动
C.儿童科学活动
D.儿童艺术活动
E.儿童文学活动
16.蔡元培提倡的“五育”包括()。

A.美感教育
B.世界观教育
C.价值观教育
D.军国民教育
E.实利主义教育
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改正划线部分。

17.荀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8.宋神宗改科举时间为两年一次,后成为定制。

19.荀子的《师说》是中国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文章。

20.朱熹批判儒家学说,做《论衡》。

21.庆历兴学是范仲淹在仁宗时主持的宋代第一次兴学。

22.宋代太学的地位比国子学低,但比国子学有成效,是中央官学的核心。

23.明代专为皇族宗室子弟设立宗学、觉罗学。

24.元代选官的主要标准是门荫特权和血统。

25.壬寅学制是废除科举制前确立的第一个颁布且施行的新式学制。

26.英华学校是最早设立于中国本土的较为正式的教会学校。

27.康有为是中国近代从体、智、德三要素出发构建教育目标模式的第一人。

28.1951年学制将实施幼儿教育的组织称为幼稚园。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29.性相近,习相远
30.分斋教学
31.抗大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2.简述孟子着重“内求”的教育教学原则与方法。

33.简述秦代在文教政策方面的重要举措。

34.简述崇宁兴学的主要内容。

35.简述“百日维新”的教育改革措施。

36.简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教育经验。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7.试析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38.评述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