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综合训练(五)中考真题链接 (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真题训练(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真题训练(解析版)含答案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真题训练(解析版)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1秋•伍家岗区期末)如图四种玻璃透镜中( )A.只有a是凸透镜B.只有b是凸透镜C.只有a和b是凹透镜D.只有d是凹透镜【答案】D。

【解答】解:由图可知,a、b、c都是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d是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故D正确。

故选:D。

2.(2021秋•江津区期末)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答案】C。

【解答】解: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错误;B、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C、幻灯片是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正确;D、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C。

3.(2021秋•兴山县期末)以下是显微镜和望远镜原理示意图,下面是关于它们的二次成像的说法:①显微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②显微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③望远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④望远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答案】B。

【解答】解:(1)显微镜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把标本放在物镜的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这样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那么这个放大的实像正好成在目镜焦点以内,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①正确,②错误;(2)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物体时,物体通过物镜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像通过靠近眼睛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③错误,④正确。

故选:B。

4.(2021秋•西峰区期末)透镜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远视眼镜的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B.望远镜的物镜将远处的物体成缩小的像,其口径越大越好C.用照相机照相时,物距应小于两倍焦距D.用放大镜看地图时,不可能看到缩小的像【答案】B。

2020—2021学年度初中物理第一学期人教版八年级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

2020—2021学年度初中物理第一学期人教版八年级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活动课中自制的一个水滴显微镜,它是以小水滴作为物镜的,小明利用自制显微镜看到了肉眼看不到的细盐粉、头发丝的细微部分.微小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再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像,下列有关水滴显微镜的描述正确的是()A.水滴和目镜一样都起到放大镜的作用,所成的像都是实像B.水滴和目镜一样都起到放大镜的作用,所成的像都是虚像C.水滴所成的像为虚像,目镜所成的像为实像D.水滴所成的像为实像,目镜所成的像为虚像2.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根据测得的数据得到了物距u跟像距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D.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眼睛能看到呈现在光屏上的像B.有的虚像看的见,有的虚像看不见C.眼睛可以直接看到凸透镜所成的实像D.眼睛既能看到实像,也能看到虚像4.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针对如图所示的成像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属于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B.属于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C.属于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D.属于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5.下列光学设备中,应用的原理与如图5所示的凸透镜成像规律相同的是()A.幻灯机B.老花镜C.照相机D.放大镜6.下列光学仪器中没有凸透镜的是()A.照相机B.反光镜C.放大镜D.幻灯机7.如果不慎在照相机的镜头上粘上一个灰尘颗粒(如图),那么拍摄的相片()A.其上部将出现一个黑点B.其下部将出现一个黑点C.其上部和下部皆无黑点D.其上部和下部各出现一个黑点8.物体AB通过凸透镜成像如下图所示,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制造的光学仪器是()A.照相机B.放大镜C.幻灯机D.潜望镜9.放映投影片时,要使银幕上出现放大的“F”字母,胶片正确的插法应该是()A.B.C.D.10.下列图中,表示的是近视眼形成原因的是()A.B.C.D.11.图中a、b是同一人的两幅照片,b图中他拿的眼镜()A.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B.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C.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D.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12.焦距为5cm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凸透镜8cm处逐渐移到离凸透镜20cm处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像和像距逐渐变小B.像和像距逐渐变大C.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D.像距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13.在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照相机成像;⑤幻灯机成像中()A.成实像的是①②③B.成虚像的是②③④C.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①②D.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③④⑤14.小明同学把一块透明的玻璃板放在书面上,在玻璃板上滴一个小水珠,透过小水珠看书上的字,如图所示.在玻璃板平行于书面并逐渐远离书面的过程中,小明看到的()A.一定是放大的虚像B.不可能是放大的实像C.不可能是缩小的实像D.可能是放大的实像或缩小的实像15.小林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在图中画出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屏上形成的是烛焰倒立等大的实像B.图中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完全相同C.将蜡烛移到光具座10cm刻度线处,保持凸透镜和光屏不动,光屏上仍可成清晰的烛焰像D.将蜡烛移到光具座40cm刻度线处,保持凸透镜不动,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它上面都得不到清晰的蜡烛像二、填空题(共3小题)16.如图所示的六块玻璃制成的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是______ ,对光具有______ 作用,因此,凸透镜又被叫做 ______ 透镜;属于凹透镜的是 ______ ,对光具有 ______ 作用,因此,凹透镜又被叫做 ______ 透镜.17.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______ ,其矫正做法是______ 图.18.正常人眼的明视距离是_______cm,远视眼的成因是由于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_______ (填“强”或“弱”),致使物的像成在视网膜之_______ (填“前”或“后”),这时应佩戴用_______做成的远视眼镜进行矫正.三、实验题(共3小题)19.某物理学习小组,选择如图所示的四个透镜进行探究实验(其中A、B和C、D是两组形状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1)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小组同学应选择图中的哪两个凸透镜做实验?答:____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器材确定后,接着小组同学让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经过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图甲、乙所示.比较两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凸透镜表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____________;(2)如果选择A、B两个透镜,他们还可以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____________的关系”.20.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保持不变,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1)实验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依然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但光屏上像的位置却偏高,为了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则应向 ______ 调节凸透镜.(2)调整后,保持透镜位置不变,若想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移动蜡烛以后,需要缓慢向 ______ 移动光屏,写出一个原理相同的应用 ______ .如果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镜,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缓慢向 ______ 移动光屏.(3)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标尺45cm处,此时应站在______ 一侧观察蜡烛的像,当观察像时, ______ (选填“有”或“没有)光进入人眼.21.小华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等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在如下图所示的位置上,成的像是等大的倒立的实像.分析实验成像情况可知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______ cm.(2)当把点燃的蜡烛由图甲所示位置向右移至光具座的35cm刻度时,向______ (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会得到一个倒立、 ______ 的实像; ______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此时,风一吹,烛焰向左偏,则光屏上成的像向 ______ 偏.(3)小明用此光具座模拟人眼看远近不同物体的情况,当人眼看清眼前30cm处的物体时,凸透镜的位置、形状如图乙所示.如果将物体移至眼前50cm处,保持透镜(晶状体)、光屏(视网膜)之间距离不变,则应该换上更______ (选填“薄”或“厚”)的凸透镜(凸透镜直径大小相同),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四、计算题(共1小题)22.如图所示,物体AB经凸透镜折射后所成像为A′B′,已知AB的高为h1,物距u,像距v,试用h1、u、v表示像高h2.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由图可见,水滴作为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是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答案】C【解析】A、u=v=2f,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根据图像,u=v=2f=20cm,所以f=10cm.故A 错误.B、当u=15cm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C、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凸透镜的物距大于焦距,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故C正确.D、当u=25cm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故D错误.3.【答案】B【解析】眼睛既能直接看到实像,也能够直接看到虚像;实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虚像不能够呈现在光屏上,故A、B、C说法正确,B说法不正确,所以选B.4.【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该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发散,成像位置后移.5.【答案】C【解析】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时,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作的.6.【答案】B【解析】反光镜是应用了凸面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而其他的光学器件都是应用了凸透镜.7.【答案】C【解析】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物体有无数点组成,物体上任一点射向照相机镜头有无数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有无数条折射光线会聚成该点的像.当照相机的镜头上沾上一个黑点,还有另外的许多光线,经凸透镜折射会聚成像,所以所拍照片不会存在小黑点.8.【答案】B【解析】照相机的成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幻灯机成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成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潜望镜是由平面镜组成,成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由图可知,此题中的成像情况符合放大镜的成像.ACD不符合要求,故选B.9.【答案】D【解析】放映幻灯时,成的像是倒立且左右相反的,故字母F的像是D中的形状.10.【答案】D【解析】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由于近视眼的晶状体变厚,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答案选D.11.【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当把眼睛片靠近眼睛时,发现眼睛被放大,所以该镜片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可以用来矫正远视眼.12.【答案】A【解析】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5cm,把一个物体从离凸透镜8cm处逐渐向20cm处的过程中,物距增大,像距逐渐变小,像也逐渐变小.13.【答案】D【解析】①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②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成像,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③放大镜成像是光的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是放大正立的虚像;④照相机成像是光的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⑤幻灯机成像是光的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是放大倒产的实像;综上所述,成实像的有①④⑤,成虚像的是②③,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②,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③④⑤,则ABC错误,D正确.14.【答案】D【解析】小水珠相当于凸透镜,此时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玻璃板远离书面的过程中,当f <u<2f时,成倒立、放大、实像,当u>2f时,成倒立、缩小、实像.15.【答案】D【解析】A、由图可知,物距u=25cm,v=40cm,物距u<v,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错误;B、u<v,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故B错误;C、将蜡烛移到光具座10cm刻度线处,保持凸透镜和光屏不动,此时物距u=40cm,由光路可逆,可以知道v=25cm,故C错误;D、由图可知,像距v>2f,2f>u>f,所以20cm>f>12.5cm,当将蜡烛移到光具座40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u=10cm<f,焦点内不成像,故D正确.16.【答案】ACD;会聚;会聚;BEF;发散;发散.【解析】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是凸透镜,图中的ACD符合要求,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又叫会聚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是凹透镜,图中的BEF符合要求,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又叫发散透镜.17.【答案】B;D【解析】远视眼是因为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所以需要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使像前移,重新落在视网膜上,应当佩戴凸透镜.18.【答案】25;弱;后;凸透镜【解析】正常人眼的明视距离是25cm;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而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使得来自近处某点的光还没有会聚一点就到达视网膜了,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因此对远视眼可通过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进行矫正.19.【答案】AC;小;材料【解析】(1)由图可知,根据实验要求,同样材质的只有A和C,且它们的厚度不同,便于实验的探究;(2)由图可知,乙图的焦距小,而乙凸透镜的厚度比较厚,会聚作用强,且凸面比较凸;(3)A、B两种材料的透镜厚度相同,但材质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可以通过此作实验“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材料的关系”.20.【答案】(1)下;(2)左;照相机;右;(3)光屏;有.【解析】(1)根据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如图,像成在光屏的上方,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位置,可以让蜡烛向上移动,或凸透镜向下移动,或光屏向上移动.(2)如图所示,此时物体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要想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即必须增大物距,即将蜡烛向左移动到2倍焦距以外,同时像距应该变小,所以光屏应该向左移动;由于近视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所以如果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镜,此时使得光线发散,所以会推迟成像,故应该将光屏向右移动;(3)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标尺45cm处,即此时物体处于1倍焦距以内,此时光屏上没有像,但应站在光屏一侧观察,能看到蜡烛的正立、放大的虚像,当观察像时肯定有光进入人眼;21.【答案】(1)10;(2)右;放大;投影仪(幻灯机等);右;(3)薄【解析】(1)当凸透镜成的像是等大的倒立的实像时,物距和像距均为焦距的2倍,由图甲可知物距或像距为20cm,则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2)由“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当把点燃的蜡烛由图甲所示位置向右移至光具座的35cm刻度时,向右移动光屏会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幻灯机等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由“凸透镜成像左右相反”可知,烛焰向左偏,则光屏上成的像向右偏.(3)由题意可知,物体远离凸透镜即物距变大时,像距不变,说明凸透镜的焦距变大,而薄凸透镜的焦距大于厚凸透镜的焦距,故更换的应是薄凸透镜.22.【答案】解:由图可知,△ABO∽△AB´O,则已知AB的高为h1,物距u,像距v,则像高h2=答:像高h2为【解析】已知AB的高为h,物距u,像距v,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可求得像高h.11 / 11。

2020—2021学年度初中第一学期物理八年级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

2020—2021学年度初中第一学期物理八年级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像能用光屏承接到,虚像不能B.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实像则相反C.实像一定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虚像一定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D.实像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而虚像都是放大的2.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远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远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将蜡烛靠近凸透镜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3.显微镜可以观察微小的生物,是因为显微镜放大倍数较大,被观察的物体经过了()A.一次放大作用B.二次放大作用C.三次放大作用D.四次放大作用4.放映投影片时,要使银幕上出现放大的“F”字母,胶片正确的插法应该是()A.B.C.D.5.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O处的光学元件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S点,去掉光学元件后,光线会聚于S1点,则该元件一定是()A.平面镜B.凹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6.小龙发现平时不戴眼镜的陈老师在阅览室看报时却要戴着眼镜才能看清,小龙对陈老师的眼睛及所戴眼镜的判断合理的是()A.远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凸透镜D.近视眼凹透镜7.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近视眼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8.如下图所示,是市五中装的两种电子监控器.它们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光学系统,另一部分为光电转换系统.光学系统收集被监控区域内的景物信息.光电转换系统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送到监控中心,实现间接监控的目的.其光学系统的工作原理相当于()A.平面镜成虚像B.凸透镜成实像C.显微镜D.凸透镜成虚像9.如图是小明戴上眼镜前和戴上眼镜后观察到的远处帆船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出小明视力存在的问题以及所戴眼镜的镜片类型是()A.远视眼凸透镜B.近视眼凹透镜C.远视眼凹透镜D.近视眼凸透镜10.放幻灯片时银幕上得到的像应该是()A.正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放大的虚像11.如图所示,图甲测凸透镜的焦距,图乙“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40cmB.图乙的成像的特点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C.图乙中若用遮光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现像的下半部分D.图乙中若在凸透镜左侧“戴”上近视镜,光屏向右移动才能找到清晰的像12.显微镜的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镜相当于凸透镜,目镜相当于凹透镜B.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目镜起放大作用C.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物镜起放大作用D.反光镜的作用是将光反射到载物台上13.如图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A.凹透镜B.凹面镜C.凸透镜D.凸面镜14.如图所示,透过放大镜,观察到邮票上熊猫正立、放大的像,则邮票到放大镜的距离()A.大于放大镜的焦距B.小于放大镜的焦距C.位于一倍至两倍焦距间D.等于放大镜的焦距15.李明同学的妈妈发现李明自从上了初中以后,学习比原来更刻苦了,但也发现李明看书时眼睛与书的距离比正常情况越来越近了,请你在下列判断及矫正措施中选出正确的一项向李明同学说明()A.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B.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C.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D.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二、填空题(共3小题)16.“老花眼”所佩戴眼镜的镜片应为 ______ 透镜.(选填“凸”或“凹”)17.一般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有限,要想看清楚动植物的细胞等非常小的物体,就要使用____________.这种仪器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_透镜.18.早在公元前2世纪,我国就有人用磨成球形的冰对着太阳光来“取火”,这个冰球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它对光线有__________作用.三、实验题(共3小题)19.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保持不变,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1)实验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依然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但光屏上像的位置却偏高,为了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则应向 ______ 调节凸透镜.(2)调整后,保持透镜位置不变,若想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移动蜡烛以后,需要缓慢向 ______ 移动光屏,写出一个原理相同的应用 ______ .如果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镜,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缓慢向 ______ 移动光屏.(3)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标尺45cm处,此时应站在______ 一侧观察蜡烛的像,当观察像时, ______ (选填“有”或“没有)光进入人眼.20.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下表是小薇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1)第5次实验时所成像的性质: ______ .(2)第1次实验时,小薇若将一近视镜紧贴在凸透镜的前面,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______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3)通过观察数据,老师发现表格中第 ______ 次实验数据是编造的,判断的理由是 ______ .21.小华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等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记录的部分数据见表.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为 ______ cm.(2)当u=40cm时,像的性质为 ______ .(3)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 ______ .(4)u=13cm所成的像,跟u=15cm所成的像相比, ______ .(选填“变大”或“变小”)(5)小华多次实验后发现,当光屏上呈现蜡烛清晰的像时,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仍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光路具有 ______ .四、计算题(共1小题)22.如图所示,物体AB经凸透镜折射后所成像为A′B′,已知AB的高为h1,物距u,像距v,试用h1、u、v表示像高h2.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A、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所以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而虚像是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所以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到.故本选正确.B、我们能看到虚像和实像,一定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不是幻觉.故本选项错误.C、光的直线传播可以产生实像,光的折射可以产生实像,也可以产生虚像.故本选项错误.D、实像有放大、等大、缩小,虚像有等大、缩小、放大的.故本选项错误.2.【答案】C【解析】因为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拿一个远视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此时将像前移了,而没有戴上眼镜时蜡烛烛焰的像实际上在光屏后面;拿走远视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原因是烛焰清晰的像在光屏的后面,可以用增大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或增大蜡烛距离凸透镜的距离使得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的目的.3.【答案】B【解析】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幻灯机的镜头,物体经过物镜后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是经过了两次放大.4.【答案】D【解析】放映幻灯时,成的像是倒立且左右相反的,故字母F的像是D中的形状.5.【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知,光线通过该元件发生了折射,故应为透镜;根据图示,没有光学元件时,光线会聚于S1点,有光学元件时,聚于主光轴的S,即经过折射后,光的会聚点后移,说明光线经过透镜后散射了一些,所以透镜为凹透镜.6.【答案】A【解析】由题意“平时不戴眼镜的陈老师在阅览室看报时却要戴着眼镜才能看清”,这说明陈老师能够看清远处的物体,但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说明陈老师是远视眼.陈老师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需佩戴凸透镜矫正.7.【答案】C【解析】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近视眼睛即凹透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8.【答案】B【解析】由于光学系统收集被监控区域内的景物信息应是实际的光线形成的,且应成在较小的区域上,故成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原理相同.9.【答案】B【解析】近视眼的表现是看不清远处的东西,是由于晶状体太厚,其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的前后距离方向太长,使得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的,故若想使像成在视网膜上,需要让原来的光线发散一些,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故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眼.由此可以判断出小明视力存在的问题是近视眼,所戴眼镜的镜片类型应为凹透镜.10.【答案】B【解析】幻灯机的制作原理是根据,f<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制成的.所以,银幕上看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11.【答案】D【解析】A、根据甲图可以知道f=40cm-30cm=10cm,故A错误;B、根据乙图u>2f,此时光屏上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应该是照相机,故B错误;C、虽然挡住了透镜上半部分,但光仍能通过下半部分会聚成完整的像,只是透过的光减少了,所成的像校原来暗一些,故C错误;D、戴上近视眼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像向后移,光屏向右移动正确.故D正确.12.【答案】D【解析】A、物镜相当于凸透镜,目镜相当于凸透镜,故A错误;B、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都起放大作用,故B错误;C、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都起放大作用,故C错误;D、反光镜的作用是将光反射到载物台上,故D正确.13.【答案】A【解析】由于地面上的光斑比眼镜的面积大,故眼镜对光起到了发散的作用,所以这个眼镜是凹透镜.14.【答案】B【解析】当凸透镜作为一个放大镜使用时,此时的物体应该在一倍焦距以内,即物距小于焦距,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所成的像是正立的放大的虚像.15.【答案】B【解析】李明看书时眼睛与书的距离比正常情况越来越近了,说明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属于近视眼,近视眼用凹透镜来矫正.16.【答案】凸【解析】老花眼”即远视眼,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要想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使像前移,重新成在视网膜上.17.【答案】显微镜;凸.【解析】显微镜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要想看清楚动植物的细胞等非常小的物体,就要使用显微镜;显微镜有两组透镜,一组是物镜,首先把物体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一组是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把第一次的实像再次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18.【答案】凸透;会聚【解析】磨制成球形的冰相当于凸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19.【答案】(1)下;(2)左;照相机;右;(3)光屏;有.【解析】(1)根据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如图,像成在光屏的上方,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位置,可以让蜡烛向上移动,或凸透镜向下移动,或光屏向上移动.(2)如图所示,此时物体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要想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即必须增大物距,即将蜡烛向左移动到2倍焦距以外,同时像距应该变小,所以光屏应该向左移动;由于近视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所以如果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镜,此时使得光线发散,所以会推迟成像,故应该将光屏向右移动;(3)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标尺45cm处,即此时物体处于1倍焦距以内,此时光屏上没有像,但应站在光屏一侧观察,能看到蜡烛的正立、放大的虚像,当观察像时肯定有光进入人眼;20.【答案】(1)正立、放大的虚像;(2远离;(3)4;物距等于一倍焦距时不成像.【解析】(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当物距等于20cm时,像距也等于20cm,因此焦距f=10cm根据第5次实验数据可知,物距为5cm<f=10cm,因此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如果此时把近视眼镜放在该凸透镜前,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推迟会聚,所以要想接到清晰的像,光屏要远离透镜;(3)由第4次实验数据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物距等于一倍焦距时不成像,故第4次实验数据错误.21.【答案】(1)10;(2)倒立、缩小的实像;(3)变大;(4)变大;(5)可逆性.【解析】(1)由表格中数据知,当物距等于20cm时,像距等于20cm,此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所以20cm=2f,f=10cm;(2)当u=40cm>2f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3)因为凸透镜成实像中,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距变小,像距变大;(4)u=13cm跟u=15cm相比,物距变小了,故像距变大、像变大;(5)凸透镜成像的实质是光的折射,光的折射光路具有可逆性.22.【答案】解:由图可知,△ABO△△AB´O,则已知AB的高为h1,物距u,像距v,则像高h2=答:像高h2为【解析】已知AB的高为h,物距u,像距v,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可求得像高h.。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含答案)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含答案)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小明同学把一块透明的玻璃板放在书面上,在玻璃板上滴一个小水珠,透过小水珠看书上的字,如图所示.在玻璃板平行于书面并逐渐远离书面的过程中,小明看到的()A.一定是放大的虚像B.不可能是放大的实像C.不可能是缩小的实像D.可能是放大的实像或缩小的实像2.如图所示虚线框内的一透镜,MN为透镜的主光轴,O是透镜光心,a(双箭头)和b(单箭头)是射向透镜的两条光线,已知光线a通过透镜之后与MN交于P点,光线b通过透镜之后与MN 交于Q点,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透镜是凹透镜,距离OQ大于焦距B.透镜是凹透镜,距离OQ小于焦距C.透镜是凸透镜,距离OP大于焦距D.透镜是凸透镜,距离OP小于焦距3.下列透镜中,属于凹透镜的是()4.如图是德国设计师设计的一个球形透镜太阳能系统,通过透镜聚光之后再发电.此透镜是一个()A.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B.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C.凹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D.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5.放在凸透镜主轴上焦点F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B.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C.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发散程度比原来小,仍然是会聚的一种表现D.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此处凸透镜是对光线起发散作用6.小丽配戴200度的远视眼镜来矫正视力,针对这一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她的眼镜镜片是凹透镜B.透过眼镜看小丽的眼睛,看到她的眼睛是实像C.她的眼镜镜片是凸透镜D.透过眼镜看小丽的眼睛,看到她的眼睛变小了7.使用下列光学器材,使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是()A.放大镜B.照相机C.幻灯机D.平面镜8.下列关于望远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所有的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做成的B.望远镜的物镜可以是凹面镜C.我们看到远去的汽车越来越小,是因为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在逐渐减小D.望远镜的物镜(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9.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A.凹面镜B.凸透镜C.凹透镜D.凸面镜10.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字如图甲所示,怎么样使图像变成图乙()A.将载玻片顺时针转动90°B.将载玻片逆时针转动90°C.将载玻片向左上角移动D.将载玻片向右下角移动11.物体AB通过凸透镜成像如下图所示,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制造的光学仪器是()A.照相机B.放大镜C.幻灯机D.潜望镜12.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设备.下面关于投影仪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B.屏幕表面粗糙,有利于光发生漫反射C.物体在屏幕上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实像D.若使屏幕上清晰的像变大,只需使镜头靠近平面镜13.焦距为5cm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凸透镜8cm处逐渐移到离凸透镜20cm处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像和像距逐渐变小B.像和像距逐渐变大C.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D.像距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14.在探究近视眼视力矫正问题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模拟眼睛,烧瓶中的着色液体相当于玻璃体,烧瓶左侧紧靠瓶壁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右侧内壁相当于视网膜.图中的四幅图是一些同学描绘近视眼矫正的方法和光路,其中能达到近视眼矫正目的是()A.B.C.D.15.如图是远视眼成像的示意图,要使发光点S发出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S′,下面哪种方法能达到目的()A.在眼睛前放一块合适的凸透镜B.在眼睛前放一块合适的凹透镜C.发光点的位置向右移D.发光点的位置向上移二、填空题(共3小题)16.小明为探究近视眼的成因,找来一个圆底烧瓶当着眼球的玻璃体,把里面装入牛奶和水的混合物(如图A)在烧瓶前放一凸透镜,用两激光灯当作物体发射出的光线,实验时:(1)小明把__________当作了眼睛中的晶状体.(2)烧瓶的后壁相当于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把两激光灯(如图B)射向凸透镜,调整光线线使会聚点刚好落在瓶后壁,此时若要验证近视眼成因,应保持光线不变,把B图中的凸透镜换成一个比它__________(厚或薄)的,此时会聚点会落在后壁的__________(左或右)边,实验中的会聚点相当于眼睛看到物体的像点.此时要验证校正方法,应在透镜前再放上一个__________透镜使全聚点又落到烧瓶后壁.17.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图,其正面呈圆弧形,这样就可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于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___________,使我们能看到水银柱放大后的 ___________像.18.如图所示LED电筒中的一个发光二极管,它的前端做成图中形状,其前端相当于一个______ .它的作用是 ______ .三、实验题(共3小题)19.小明想要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现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它们的焦距分别为50cm、25cm、15cm,应选择______ 凸透镜.(选填“甲”、“乙”或“丙”).(2)在实验过程中,将光具座放到水平桌面上,调整凸透镜的中心,蜡烛火焰的中心和光屏的中心应保持在 ______ .(3)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15cm刻度线外,再移动光屏,使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20.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在图1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由图可知,凸透镜焦距范围正确的是 ______A.f<13cm B.13cm<f<20cm C.20cm<f<40cm D.f>40cm(2)若将蜡烛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则应将光屏向______ (选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可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原来的像要 ______ 些.(3)若将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此时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合适的______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光屏上的像又变清晰,______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原理与此相同.(4)把烛焰位于凸透镜焦点以内,在透镜另一侧可以观察到放大的虚像.若将一不透明的光屏置于图中虚线处,如图2所示,则烛焰的像 ______A.会消失 B.亮度变暗 C.没有变化 D.成在光屏上.21.某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下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按正确的方法安装和调节好实验装置.他们在光具座上先固定焦距为f1的凸透镜,按表一中的物距u依次进行实验,每次都使光屏上烛焰的像最清晰,并将相应的像距v记录在表一中.然后他们换用焦距为f2的凸透镜,重复上述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为了进一步探究物距u和像距v之间的关系,他们进行适量的运算,将结果分别记录在表一和表二的后四列中.(已知f1<f2)(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数据中的物距u与像距v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 数据中的物距u与像距v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不同的凸透镜,当它们成实像时,物距相同,像距随焦距的增大而增大.(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中经运算后得到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a) ______ ;(b) ______ .四、计算题(共1小题)22.如图所示,物体AB经凸透镜折射后所成像为A′B′,已知AB的高为h1,物距u,像距v,试用h1、u、v表示像高h2.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小水珠相当于凸透镜,此时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玻璃板远离书面的过程中,当f <u<2f时,成倒立、放大、实像,当u>2f时,成倒立、缩小、实像.2.【答案】D【解析】由图中可知,a(双箭头)和b(单箭头)是射向透镜的两条光线.经透镜的作用后光线会聚,由此可判定此透镜为凸透镜;因为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会聚焦点,而a光线如果不发生折射,他将射向OP的外侧,又因为a不是平行主光轴的光线,所以经凸透镜折射后光线一定在焦点的左侧,所以此时OP小于焦距.用排除法可知,只有选项D是正确的.3.【答案】D【解析】根据透镜的结构特点: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是凸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是凹透镜.ABC中间比边缘厚,是凸透镜,D中间比边缘薄的是凹透镜.4.【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知,通过透镜聚光之后再发电,说明该透镜是一个凸透镜.5.【答案】C【解析】凸透镜对通过透镜的光线有会聚作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是指折射后的光线与原来比较,光线偏转向了主光轴,即为会聚.6.【答案】C【解析】远视眼看不清近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后方,所以要利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使像前移,重新落在视网膜上.故A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透过眼镜看小丽的眼睛,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看到她的眼睛变大了,故BD不符合题意.7.【答案】A【解析】A.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在U<f时,通过凸透镜能看到一个正立的、放大的虚像,故该选项符合题意;B.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在U>2f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幻灯机是利用凸透镜在2f>U>f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不符合题意;D.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8.【答案】A【解析】A、一般情况下,望远镜物镜由凸透镜组成,目镜由凸透镜或凹透镜两种类型.观察天体物理方面,一般采用反射式望远镜,采用凹面镜做物镜.故A错误.B、反射望远镜是用凹面反射镜作物镜的望远镜.故B正确.C、因为距离物体越近,视角越大,如果视角大,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就大,眼睛所看到的物体就大.所以汽车远去,看起来变小.故C正确.D、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照相机的工作原理.故D正确.9.【答案】B【解析】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物距在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中间时,由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10.【答案】B【解析】载玻片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又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经过了两次放大.所以载玻片上的物体和看到的像是左右颠倒,上下颠倒的.要看到如图乙的像,载玻片上的物体如图丙放置,所以把甲逆时针转动90°.11.【答案】B【解析】照相机的成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幻灯机成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成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潜望镜是由平面镜组成,成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由图可知,此题中的成像情况符合放大镜的成像.ACD不符合要求,故选B.12.【答案】D【解析】A.投影仪中的平面镜可以将透镜会聚的光反射到屏幕上,起到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的作用.故本选项说法正确;B.屏幕做的粗糙,这样光可以在其表面发生漫反射,能够让各个方向的人看到屏幕上的像.故本选项说法正确;C.投影仪成物体放大、倒立的实像,故本选项说法正确;D.若使屏幕上的像变大,应减小物距,所以应使镜头靠近投影片,故本选项说法不正确.13.【答案】A【解析】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5cm,把一个物体从离凸透镜8cm处逐渐向20cm处的过程中,物距增大,像距逐渐变小,像也逐渐变小.14.【答案】C【解析】近视眼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像重新成在视网膜上,需要利用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将像后移,从而重新将像成在视网膜上,看清楚物体.15.【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物体经过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后面,应是远视眼. 远视眼是因为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所以需要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使像前移,重新落在视网膜上,应当佩戴凸透镜;或者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将物体远离眼睛(物距增大),所成的像前移(像距减小),使所成的像接近与视网膜上,从而看清楚物体.所以选项A正确,B错误;发光点应当向左移,所以CD错误. 16.【答案】(1)凸透镜;(2)视网膜;(3)厚;左;凹【解析】模型中凸透镜相当于眼睛中的晶状体,烧瓶的后壁相当于视网膜;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太强,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的,故要矫正近视眼需要一个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透镜即凹透镜;凸透镜越厚焦距越短,对光线的折射会聚能力越强.17.【答案】凸透镜;虚【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图中体温计的横截面,从圆弧形表面看去,此温度计相当于凸透镜,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可以成放大、正立的虚像.18.【答案】凸透镜;会聚光线.【解析】光源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光源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平行射出.如图.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19.【答案】(1)丙;(2)同一高度处;(3)缩小【解析】(1)当物距等于2f时,像距等于2f,此时像与物体之间的距离最小,为4f,4×50cm=200cm>100cm,不能使用焦距为50cm的凸透镜;4×25cm=100cm,只能探究等大的情况,不能探究其他成实像的情况,不能使用焦距为25cm的凸透镜;4×15cm=60cm,所以可用此凸透镜进行探究;(2)在实验过程中,调整凸透镜的中心,蜡烛火焰的中心和光屏的中心应保持在同一高度处,这样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央;(3)使蜡烛位于15cm刻度线外,此时u>35cm,物距大于2f,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0.【答案】(1)A;(2)右;大;(3)凹透镜;近视眼;(4)C.【解析】(1)由图可知,蜡烛到凸透镜距离:u=50cm-10cm=40cm,光屏到凸透镜距离:v=63cm-50cm=13cm,u>v,所以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知,u>2f,f<v<2f,即有:40cm>2f,f<13cm<2f,解得:6.5cm<f<13cm,故选A;(2)若将蜡烛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则物距减小,像距应变大,所以应将光屏向右移动适当距离可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原来的像要大一些;(3)若将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物距变大,像距应减小,若要成清晰像,光屏应向左移动.若不移动光屏,应使光线发散一些,所以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合适的凹透镜,光屏上的像又变清晰,近视眼的矫正原理与此相同;(4)因为虚像是光的反射延长线相交得到的,所以在虚线处放置光屏对成虚像不产生影响,所以烛焰的像不会发生变化.故选C.21.【答案】(1)物距越大,像距越小;(2)1、4或2、5或3、6;(3)物距与像距的倒数和为定值;焦距越大,物距与像距的倒数和越小.【解析】(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中的数据可得出物距u与像距v的初步关系是:物距增大,像距减小;(2)能够得出“不同的凸透镜,当它们成实像时,物距相同,像距随焦距的增大而增大”这个结论,应该保持物距相同,选用焦距不同的实验记录数据,所以应当通过比较实验序号1、4或2、5或3、6;(3)将表中最后两列相加发现:物距的倒数与像距倒数和为定值,且焦距越大,像距和物距的倒数和越小.22.【答案】解:由图可知,△ABO△△AB´O,则已知AB的高为h1,物距u,像距v,则像高h2=答:像高h2为【解析】已知AB的高为h,物距u,像距v,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可求得像高h.。

2020年度初中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

2020年度初中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某同学在学习“眼球折光系统”一节时,制作了一个眼球模型,如图所示,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烧瓶里放有一种透明液体表示玻璃体,则图表示的眼球模型和应采取的矫正措施分别是( )A . 远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B . 近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C . 远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D . 近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2.如图,是小明同学画的一条通过凸透镜或凹透镜后折射的光线光路图,错误的是() A . B . C .D .3.如果不慎在照相机的镜头上粘上一个灰尘颗粒(如图),那么拍摄的相片( )A . 其上部将出现一个黑点B . 其下部将出现一个黑点C . 其上部和下部皆无黑点D . 其上部和下部各出现一个黑点4.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虚像B . 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实像C . 所有望远镜的物镜都相当于凸透镜D . 以上说法都不对5.图中a 、b 是同一人的两幅 照片,b 图中他拿的眼镜( )A . 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B . 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C . 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D . 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6.某同学用焦距为10㎝的凸透镜去观察书上的文字,所成的像如下图所示,则文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可能为( )A . 25㎝B . 15cmC . 6㎝D . 12㎝7.下图的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A . ②②;B . ②②;C . ②②;D . ②②.8.教学中常用的仪器,如图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面成45°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A . 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B . 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C . 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D . 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9.如下图所示, 焦距为 10cm的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白纸上呈现一光斑,此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12cm . 若凸透镜远离白纸,看到光斑的大小和亮度的变化情况是( )A . 光斑一直变大,亮度越来越暗B . 光斑一直变小,亮度越来越暗C . 光斑先变小后变大,亮度先变亮后变暗D . 光斑一直变大,亮度越来越亮10.两个完全相同的凸透镜L 1、L 2如图放置,其中AO 1=O 1B =BO 2,过A 点的一条光线经L 1折射后按如图方向到达L 2,则关于该光线再经L 2折射后的去向,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 过L 2的二倍焦距点B . 过L 2的焦点C . 平行于L 2的主光轴D . 过L 2的二倍焦距以外的点11.关于凸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用照相机照相时,被照人到镜头的距离必须小于二倍焦距B . 用放大镜观察邮票时,邮票应放在放大镜的一倍焦距以内C . 用幻灯机放映幻灯片时,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必须大于二倍焦距D . 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是凸透镜,放大镜的镜头是凹透镜12.一束光在空气中经凸透镜折射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一定是平行光束B . 一定是会聚光束C . 折射光束比原来的光束会聚一些D . 一定是发散光束13.如图所示,是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以下器材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是( )A . 放大镜B . 电影放映机C . 照相机D . 投影仪14.某同学在学习“眼睛和眼镜”一节时,制作了一个眼球模型,如图所示,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的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烧瓶里放有一种透明液体表示玻璃体,则图示表示的眼球模型和应采取的矫正措施分别是( )A . 远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B . 近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C . 近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D . 远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15.显微镜可以观察微小的生物,是因为显微镜放大倍数较大,被观察的物体经过了 ( ) A . 一次放大作用B . 二次放大作用C . 三次放大作用D . 四次放大作用二、填空题(共3小题)16.手指投影灯玩具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调节它到墙壁的距离,墙上会出现如图乙所示清晰的喜羊羊图像.完成下题.(1) ②在图甲中标示出物距;②画出图甲中所示的两条光线经凸透镜之后的光线.(2) 墙上的喜羊羊是实像还是虚像? .该像相对于物是“正立”还是“倒立”的? . 17.把一张透明塑料纸铺在桌上,用筷子在塑料纸上滴一个水珠(直径约5 mm ),双手平拿着塑料纸,透过水珠看纸上的字,字是(放大或缩小);看到的是(实像或虚像),小水珠起到镜的作用. 18.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将物体放在距透镜40cm 处,可以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 ______ 、 ______ 的实像, ______ 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做成的.三、实验题(共3小题)19.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通过实验,他发现蜡烛离透镜越远,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越______ (填“大”或“小”).当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时,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 ______ 凸透镜(填“靠近”或“远离”),此时在光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是 ______ 的(填“倒立”或“正立”).实验中,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此时固定蜡烛,将透镜换成一个焦距稍小一点的凸透镜实验,则屏需向______ (填“左”或“右”)移动才能成清晰的像,此刻的像比换镜前变______ (填“大”或“小”).20.如图所示,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______ (选填“上”或“下”)调整;(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______ cm;(3)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 ______(选“左”或“右”)移到某一位置,才能在屏上得到倒立、 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清晰的实像.(4)当烛焰距凸透镜10cm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则该像为 ______ 、 ______ 的实像,应用这一规律可以制成 ______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保持镜不动,将蜡烛向左移动,为使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______ (选填“左”或“右”)移动.21.如图所示,是赵强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所用的凸透镜上标有f=15cm字样):(1)其中还需要调整的是: ______ .(2)在“观察凸透镜所成的像”的实验中:②若将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20cm处时,会成 ______ 像.②若将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35cm处时,会成 ______ 像.②若将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10cm处时,会成 ______ 像.(要求指出像的放大或缩小,倒立或正立,虚或实)(3)调整后若想使像变大,则应将蜡向 ______ 移动.(4)人的眼睛要看烛焰的放大、正立的 ______ 像,人必须和烛焰在凸透镜的 ______ 侧.(选填“同一”、“两”)四、计算题(共1小题)22.如图所示,物体AB经凸透镜折射后所成像为A′B′,已知AB的高为h1,物距u,像距v,试用h1、u、v表示像高h2.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该模型是近视眼,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A、C、D错误.2.【答案】C【解析】凸透镜有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凹透镜有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焦点,指向另一侧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3.【答案】C【解析】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物体有无数点组成,物体上任一点射向照相机镜头有无数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有无数条折射光线会聚成该点的像.当照相机的镜头上沾上一个黑点,还有另外的许多光线,经凸透镜折射会聚成像,所以所拍照片不会存在小黑点.4.【答案】A【解析】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观察物体时,观察者感觉远处的物体被拉近了;对于伽利略望远镜是以凹透镜作物镜的,而对于开普勒望远镜,其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故B、C错误.显微镜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把标本放在物镜的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这样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那么这个放大的实像正好成在目镜焦点以内,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正确.5.【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当把眼睛片靠近眼睛时,发现眼睛被放大,所以该镜片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可以用来矫正远视眼.6.【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该凸透镜是放大镜,而放大镜的原理是:物体处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依题意凸透镜的焦距f=10cm,所以文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小于10cm,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7.【答案】B【解析】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所以丙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需戴凹透镜矫正,所以甲是近视眼的矫正做法.8.【答案】C【解析】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实像时,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规律制作的;凸透镜成实像时,减小物距,增大像距,即减小透镜到投影片的距离,增大投影仪和屏幕间的距离,才能将屏幕上较小的画面变大.9.【答案】A【解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光线到达焦点并且继续向前射出.依题意可知,此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2cm ,大于一倍焦距,此时的光线是交点之后的,是发散的,所以光斑一直变大,亮度越来越暗.10.【答案】A【解析】过主光轴上的一点A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交于主光轴上一点B,并且A、B两点到光心的距离相等,可知:AO1和O1B为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因为两个透镜完全相同,且AO1=O1B=BO2,所以BO2也是凸透镜L2的二倍焦距,所以光线再经L2折射后仍过L2的二倍焦距点.11.【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A.照相机照相时,物距需大于2倍焦距才可,故A错误;B.用放大镜时,物体须放在一倍焦距以内,故B正确;C.用幻灯机时,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须介于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故C错误;D.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镜头都是凸透镜,故D错误.12.【答案】C【解析】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即无论入射光线的角度如何,经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会相对于入射光线向主光轴靠近,与原入射光线作比较要会聚一些,因此一束光在空气中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束比原来光束会聚一些.13.【答案】C【解析】由图知,光屏上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此时u>2f,像的位置在f <v<2f;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14.【答案】B【解析】由题干图可知: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该模型是近视眼,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A、C、D错误. 15.【答案】B【解析】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幻灯机的镜头,物体经过物镜后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是经过了两次放大.16.【答案】(1)(2) 实像倒立【解析】(1)②带图案的胶片相当于物体,物距是指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②由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可知,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2)墙壁可以承接的像一定是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实像时,成的一定是倒立的实像.17.【答案】放大;虚像;放大【解析】筷子在塑料纸上滴一个水珠,水珠的中间比边缘厚,水珠是一个凸透镜,起放大镜的作用,纸上的字在水珠的一倍焦距之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小水珠相当于一个放大镜.18.【答案】倒立;缩小;照相(或摄像).【解析】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距透镜40cm处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19.【答案】小;远离;倒立;左;小.【解析】蜡烛离透镜越远即物距越大,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所成的像越小;当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时,物距减小,所以成的像会变大,像距也会变大;在光屏上成的像是实像,所以是倒立的;实验中,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此时固定蜡烛,当透镜换成一个焦距稍小一点的凸透镜实验时,此时相当于增大了物距,所以成的像更小,像距也会减小.20.【答案】(1)下;(2)7.5;(3)左;缩小;(4)倒立;放大;投影仪;左.【解析】(1)根据图示的光屏、凸透镜、烛焰三者的位置关系可知,光屏的中心高于凸透镜、烛焰的中心,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就要使光屏向下调整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2)根据题意,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在光屏上得到等大清晰的实像,说明此时15cm=u=2f,所以f=7.5cm;(3)当使烛焰向左移动5cm,则u=15cm+5cm=20cm>2f,在光屏上才能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因为物距增大,那么像距要减小,此时应该将光屏向左移到某一位置;(4)f<u=10cm<2f,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将蜡烛向左移动,物距增大,为使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像距应减小,所以同时将光屏也向左移动,遵循:物近像远,物远像近.21.【答案】(1)光屏的高度;(2)②倒立、放大的实;②倒立、缩小的实;②正立、放大的虚;(3)右;(4)虚;两.【解析】(1)为了保证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则焰心、光心及光屏的中心必须在同一高度上,由图可知,光屏有些高.所以必须要调整的是光屏的高度;(2)②已知f=15cm,将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20处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②将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35处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②将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10处时,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3)当物体放在焦点之外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实像越小,所以此时需增大物距,即应将蜡烛向右移.(4)当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像物同侧.所以人的眼睛要看烛焰的放大、正立的虚像,人必须和烛焰在凸透镜的两侧.22.【答案】解:由图可知,②ABO②②AB´O,则已知AB的高为h1,物距u,像距v,则像高h2=答:像高h2为【解析】已知AB的高为h,物距u,像距v,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可求得像高h.。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综合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综合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综合复习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在离凸透镜30厘米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20厘米B.30厘米C.40厘米D.50厘米2.把放大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放大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放大镜来放大观察邮票上的细小部分,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该()A.小于10cm B.等于10cmC.在10cm到20cm之间D.大于20cm3.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照相机中成缩小、正立的实像B.在校园监控摄像头中成缩小、正立的实像C.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时,成放大、正立的实像D.在投影仪中成放大、倒立的实像4.实验操作考试临近,同学们上实验室动手实验,通过训练提高操作技能。

如图,小明正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此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透镜与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同一类透镜B.该透镜的焦距是30cmC.此时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D.如果将蜡烛向左移,光屏需要适当右移才能再次形成清晰的像5.小明把彩色珠子放入碗中,用保鲜膜封住碗口,用手轻轻把碗口上的保鲜膜向下按一些,使保鲜膜成倒锥形。

将水倒在保鲜膜上,通过保鲜膜上的水珠看碗中的物体(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保鲜膜上的水珠形似凹透镜B.通过水珠看到碗里珠子的像一定变小C.保鲜膜上的水珠对光有会聚作用D.通过水珠看到的像一定是放大的实像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24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8cm<f<12cmC.将点燃的蜡烛移至距透镜8cm处,不能观察到烛焰放大的虚像D.透镜位置不变,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光屏上不能得到烛焰清晰的像7.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初中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初中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

给我一个支点,可以撬起整个地球。

——阿基米德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如图甲是正常眼睛对光的作用情况,则图乙()A.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B.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C.是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D.是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2.望远镜能对远处的物体进行视角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体所成的像是()A.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3.使用下列光学器材,使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是()A.放大镜B.照相机C.幻灯机D.平面镜4.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A.B.C.D.5.烛焰通过焦距为10cm的甲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现用焦距为5cm的乙凸透镜替换甲,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关于乙凸透镜的成像情况,正确的说法是()A.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B.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C.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D.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虚像6.关于远视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老年人的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减弱会造成远视眼B.来自近处物体的光将会聚于视网膜的前方C.需要戴发散透镜进行矫正D.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7.下列图中,表示的是近视眼形成原因的是()A.B.C.D.8.昆虫观察盒的盒盖是一个凸透镜(如图所示),盒盖到盒底的距离为10cm,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像的原理可以方便地观察小昆虫。

在一次实验中,小明不小心把观察盒上的凸透镜打碎了。

为了修好观察盒,老师分别给他提供了焦距为4cm、8cm、10cm和12cm的凸透镜各一个,他应该选择()A.焦距为4cm的凸透镜B.焦距为8cm的凸透镜C.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D.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9.如图所示,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某位置(图中未标出),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a点,调节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倒立缩小的像.将蜡烛从a点滑到b点后,再移动光屏,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变小.则()A.凸透镜位于a点左侧B.凸透镜位于b点右侧C.蜡烛在a点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D.蜡烛在b点时,像距大于二倍焦距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烛焰、凸透镜和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应用这一成像原理的是()A.潜望镜B.放大镜C.照相机D.投影仪11.一束光在空气中经凸透镜折射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是平行光束B.一定是会聚光束C.折射光束比原来的光束会聚一些D.一定是发散光束12.如下图所示,是市五中装的两种电子监控器.它们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光学系统,另一部分为光电转换系统.光学系统收集被监控区域内的景物信息.光电转换系统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送到监控中心,实现间接监控的目的.其光学系统的工作原理相当于()A.平面镜成虚像B.凸透镜成实像C.显微镜D.凸透镜成虚像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A.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B.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C.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D.蜡烛不动,透镜不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14.如图所示的情景中,形成实像的是()A.镜中的小红B.水中的折笔C.眼睛看物体D.放大的手指15.小林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在图中画出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屏上形成的是烛焰倒立等大的实像B.图中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完全相同C.将蜡烛移到光具座10cm刻度线处,保持凸透镜和光屏不动,光屏上仍可成清晰的烛焰像D.将蜡烛移到光具座40cm刻度线处,保持凸透镜不动,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它上面都得不到清晰的蜡烛像二、填空题(共3小题)16.小红家购置了一辆小车,在一次烈日下洗车后,车身油漆上出现了不少黑点,像是烧焦了的痕迹,这是因为车身上残留的水滴相当于______ ,对光线有______ 作用,使得水滴下的车身温度升高而失去光泽.17.解决实际问题:午饭时刻,尽管南极阳光明媚,但考察队因为打火机用完了,无法取火.队里除了戴老花镜的老李、小王,戴近视眼镜的小黄,再无其他人,然而面对的就只有白茫茫的雪和无尽头的冰,他们应该怎样取得火种呢?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18.在凹透镜的四周加一屏障,遮住从平行光源射向凹透镜周围的光线,如图所示.屏障可用硬纸片或薄木板中间开一个圆孔做成.(1)移动光屏便可看到屏上圆形光斑的面积随着______而增大,表明通过凹透镜的光是______的.(2)若换用凸透镜做实验,请画出大致的光路图.当光屏从左向右移动时,光斑如何变化?三、实验题(共3小题)19.小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1)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0cm刻度线处,从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烛焰像,像的特点是放大的______ 的______ 像.(2)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_____ 的实像,(选填“倒立”或“正立”)这一原理应用是______ .(3)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_____ 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缩小”);光屏的位置在______ cm的刻度范围内.(4)在上一步实验获得清晰的像后,小刚取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乙),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可将光屏向______ (左/右)移.20.小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65cm刻度线处,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请结合此实验完成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能够说明______ 的成像特点.A.照相机B.幻灯机C.放大镜(2)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A.将蜡烛左移,光屏左移B.将蜡烛左移,光屏右移C.将蜡烛右移.光屏左移D.将蜡烛右移.光屏右移(3)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80cm刻度线处,将光屏放在光具座上透镜的左侧,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呈现烛焰清晰______ 的像.A.倒立放大B.倒立缩小C.正立放大.21.小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发现像高与像距、物距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为了进一步探究,他将5cm长的发光体放在一个竖直支架上作为光源进行实验.(1)实验开始前,首先在光具座上依次安装发光体、凸透镜和光屏并进行调节,使它们的中心在______ .(2)下表是小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①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 cm.①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当像距小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______ 1(选填“大于”或“小于”);当像距大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______ 1(选填“大于”或“小于”).①小华通过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又得出了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和像距与物距之间的具体关系.他的结论是______ .四、计算题(共1小题)22.如图所示,物体AB经凸透镜折射后所成像为A′B′,已知AB的高为h1,物距u,像距v,试用h1、u、v表示像高h2.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由乙图可知: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该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 2.【答案】D【解析】望远镜望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3.【答案】A【解析】A.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在U<f时,通过凸透镜能看到一个正立的、放大的虚像,故该选项符合题意;B.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在U>2f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幻灯机是利用凸透镜在2f>U>f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不符合题意;D.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4.【答案】C【解析】在分析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做出选择.凸透镜有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凹透镜有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焦点,指向另一侧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A、对于凹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焦点,故A错误;B、指向另一侧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故B错误.C、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应通过焦点,故C正确;D、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故D错误.5.【答案】B【解析】(1)由图知,物距大于像距,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当将凸透镜换成焦距f为5cm的,由图可知,此时u>2f,则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增大了物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应将光屏向左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综上分析,只有选项B正确.6.【答案】A【解析】A、老年人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减弱会造成远视眼,故A 正确;B、远视眼是来自近处物体的光将会聚于视网膜的后方,故B错误;C、远视眼需要戴会聚透镜,即凸透镜进行矫正,故C错误;D、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故D错误.7.【答案】D【解析】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由于近视眼的晶状体变厚,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答案选D.8.【答案】D【解析】盒盖处安装凸透镜,盒底处有昆虫,要使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物距小于焦距,此时物距是10cm,所以选择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9.【答案】A【解析】(1)将蜡烛从a点滑到b点后,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变小,则说明像距在变小,物距在变大,而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位置不变,所以凸透镜应位于a点的左侧.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2)当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a点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缩小倒立的像,所以从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物距应大于二倍焦距.故C不符合题意.(3)蜡烛在a点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蜡烛在b点时,仍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物距应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应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故D不符合题意.10.【答案】D【解析】由图知,像距大于物距,所以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投影仪都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D符合题意.A.潜望镜是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所以A不符合题意;B.放大镜是根据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制成的,所以B不符合题意;C.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C不符合题意.11.【答案】C【解析】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即无论入射光线的角度如何,经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会相对于入射光线向主光轴靠近,与原入射光线作比较要会聚一些,因此一束光在空气中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束比原来光束会聚一些.12.【答案】B【解析】由于光学系统收集被监控区域内的景物信息应是实际的光线形成的,且应成在较小的区域上,故成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原理相同.13.【答案】A【解析】根据提供的图示可知,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要使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实像,就要增大物距,同时减小像距,所以在凸透镜不动时,蜡烛远离凸透镜,同时光屏靠近凸透镜.14.【答案】C【解析】A、镜中的小红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特点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A不符合题意;B、从水中笔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笔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B不符合题意;C、人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符合题意;D、用放大镜看手指时,看到的手指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不符合题意;15.【答案】D【解析】A、由图可知,物距u=25cm,v=40cm,物距u<v,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错误;B、u<v,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故B错误;C、将蜡烛移到光具座10cm刻度线处,保持凸透镜和光屏不动,此时物距u=40cm,由光路可逆,可以知道v=25cm,故C错误;D、由图可知,像距v>2f,2f>u>f,所以20cm>f>12.5cm,当将蜡烛移到光具座40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u=10cm<f,焦点内不成像,故D正确.16.【答案】凸透镜;会聚.【解析】在阳光下的水滴好比一个小的凸透镜,把太阳光进行了会聚,使得局部高温,从而伤害汽车的外表.17.【答案】让太阳光对准老花镜,把可燃物放在透镜的焦点上,就可以取火了;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解析】老花眼镜是凸透镜,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就可以取火.18.【答案】(1)光屏到透镜的距离增大;发散;(2)当光屏从左向右移动时,光斑先减少后增大.【解析】(1)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当光屏逐渐远离凹透镜时,照向凹透镜的光线更发散,所以屏上圆形光斑的面积随着光屏到透镜的距离增大而增大,所以纸上的光斑越大,光线越分散,光斑的亮度就越小.(2)平行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一点,这一点为凸透镜的焦点,当光屏从左向右移动,当移动到焦点时,此时光斑最小,继续向右移动,此时在焦点以外,光斑增大,因此光屏从左向右移动时,光斑先减少后增大.19.【答案】(1)正立;虚;(2)倒立;幻灯机;(3)缩小;65~80;(4)右.【解析】(1)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0cm刻度线处,物距为50cm-40cm=10cm,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凸透镜位于50cm刻线处,蜡烛在30cm刻度线处,物距为50cm-30cm=20cm,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3)蜡烛位于10cm刻度线处,物距u=50cm-10cm=40cm,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2f>v>f,即光屏在65cm~80cm之间.(4)因近视镜为凹透镜,会使光延迟会聚,故像距会变大,可将光屏向右移动.20.【答案】(1)A;(2)D;(3)B.【解析】(1)如图所示,物距大于像距,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能够说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故A符合题意;(2)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使物距缩小,则像距变大,所以应将蜡烛右移,同时光屏也向右移.故D符合题意;(3)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80cm刻度线处,则此时物距大于2f,将光屏放在光具座上透镜的左侧,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呈现烛焰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符合题意.21.【答案】(1)同一高度;(2)①10;①小于;大于;①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和像距与物距的比值相等.【解析】(1)为了能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必须调节发光体、凸透镜、光屏的位置,使它们的中心位置大致在同一高度.(2)①由表中第3此实验的数据,物距等于像距,物像等大,可知,此时u=2f=20cm.则f=10cm.即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①因1、2次实验中像距小于物距,则<1,<1,所以当像距小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小于1;同理当像距大于物距时,=2>1,=5>1,所以,当像距大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都大于1.①第1次实验中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像距与物距的比值:,2次实验中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像距与物距的比值:,3次实验中像高与物高的比值为1;像距与物距的比值也是1,4次实验中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像距与物距的比值也是2,5次实验中像高与物高的比值为5:像距与物距的比值也是5,则由此可得出结论: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和像距与物距的比值相等.22.【答案】解:由图可知,①ABO①①AB´O,则已知AB的高为h1,物距u,像距v,则像高h2=答:像高h2为【解析】已知AB的高为h,物距u,像距v,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可求得像高h.掉.。

2020-2021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

2020-2021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王亮同学想制作一个平行光源,班里的同学提出了以下的做法,你认为可行的是( )A . 选用凸透镜并把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B . 选用凹透镜把灯泡放在焦点上C . 选用凸透镜并把灯泡放在离凸透镜的焦点比较近的地方D . 选用凹透镜并把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2.使用显微镜时,被观察物体离物镜的距离( )A . 小于焦距B . 等于2倍焦距C . 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D . 大于2倍焦距3.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眼睛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眼球的运动而运动.目前使用的软质隐形眼镜由甲醛丙烯酸羟乙酯(HEMA )制成,中心厚度只有0.05mm .如图是某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眼球内成像的示意图,则该人所患眼病及应佩带的这种隐形眼镜镜片边缘的厚度分别为( )A . 近视眼,小于0.05mmB . 远视眼,小于0.05mmC . 近视眼,大于0.05mmD . 远视眼,大于0.05mm4.如图所示,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某位置(图中未标出),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a 点,调节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倒立缩小的像.将蜡烛从a 点滑到b 点后,再移动光屏,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变小.则( )A . 凸透镜位于a 点左侧B . 凸透镜位于b 点右侧C . 蜡烛在a 点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D . 蜡烛在b 点时,像距大于二倍焦距5.小丽配戴200度的远视眼镜来矫正视力,针对这一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她的眼镜镜片是凹透镜B . 透过眼镜看小丽的眼睛,看到她的眼睛是实像C . 她的眼镜镜片是凸透镜D . 透过眼镜看小丽的眼睛,看到她的眼睛变小了6.如果不慎在照相机的镜头上粘上一个灰尘颗粒(如图),那么拍摄的相片( )A . 其上部将出现一个黑点B . 其下部将出现一个黑点C . 其上部和下部皆无黑点D . 其上部和下部各出现一个黑点7.显微镜物镜所成的像相当于下列哪种光学元件所成的像( )A . 照相机B . 投影仪C . 放大镜D . 近视眼8.下列关于望远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所有的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做成的B . 望远镜的物镜可以是凹面镜C . 我们看到远去的汽车越来越小,是因为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在逐渐减小D . 望远镜的物镜(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9.放幻灯片时银幕上得到的像应该是( )A . 正立放大的实像B . 倒立放大的实像C . 正立放大的虚像D . 倒立放大的虚像 10.教学中常用的仪器,如图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面成45°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A . 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B . 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C . 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D . 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11.放映投影片时,要使银幕上出现放大的“F”字母,胶片正确的插法应该是( )A .B .C .D .12.下列关于远视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小明在医院经过鉴定是远视眼,说明他的眼睛非常好,看物体非常清楚B . 远视眼要配戴凸透镜来看清近处物体C . 远视眼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过强造成的D . 远视眼不管看近处还是远处物体,成像都在视网膜的后面13.在①小孔成像;①平面镜成像;①放大镜成像;①照相机成像;①幻灯机成像中( )A . 成实像的是①①①B . 成虚像的是①①①C . 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①①D . 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①①①14.用放大镜观察细小的字时,为了使看到的字再大一些,应该( )A . 凸透镜适当远离字B . 凸透镜适当靠近字C . 眼睛远离透镜D . 眼睛靠近透镜15.某照相机镜头焦距为 10cm ,小刚用它来给自己的物理小制作参展作品照相,当照相机正对作品从 50cm 处向 12cm 处移动的过程中( )A . 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B . 像变大,像距变小;C . 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D . 像变大,像距变大.二、填空题(共3小题)16.如下图所示,是一些透镜的截面图,在这些透镜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包括_______,它们是_______镜,其结构上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另一类包括_______,它们是_______镜,其结构上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17.若吴翔所戴近视眼镜镜片的焦距为 0.2m ,该镜片的焦度为____m -1,度数为____度.18.如图所示,一束光经过一个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点A ,取掉透镜后,光会聚于B 点,则该透镜起到________作用(填“会聚” 或“发散”),是________透镜,由此说明,能让通过的光线会聚于一点的透镜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凸透镜.三、实验题(共3小题)1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 ______ .(2)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放置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此时物距为______ cm,像的大小比物 ______ .(3)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左右移动光屏均接收不到像,接着应该()A.上下移动光屏去接收B.将光屏放到凸透镜左侧去接收C.取走光屏,直接通过凸透镜观察.20.如图所示,是赵强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所用的凸透镜上标有f=15cm字样):(1)其中还需要调整的是: ______ .(2)在“观察凸透镜所成的像”的实验中:①若将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20cm处时,会成 ______ 像.①若将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35cm处时,会成 ______ 像.①若将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10cm处时,会成 ______ 像.(要求指出像的放大或缩小,倒立或正立,虚或实)(3)调整后若想使像变大,则应将蜡向 ______ 移动.(4)人的眼睛要看烛焰的放大、正立的 ______ 像,人必须和烛焰在凸透镜的 ______ 侧.(选填“同一”、“两”)21.小阳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______ (填“上”或“下”)调整;(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______ cm;(3)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 ______ (填“左”或“右”)移到某一位置,才能在屏上得到一个清晰 ______ 、 ______ 的 ______ .(4)在试验中小阳将一块不透明的纸挡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此时______ (填“能”或“不能”)成完整的像,像比原来变 ______ (填“亮”或“暗”)了.四、计算题(共1小题)22.如图所示,物体AB经凸透镜折射后所成像为A′B′,已知AB的高为h1,物距u,像距v,试用h1、u、v表示像高h2.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会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在焦点上,根据光路的可逆性,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射出,所以为了制作一束平行光,可以选用凸透镜并把一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这样可以平行光;由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灯泡发出的光线本来就是发散的光束,利用凹透镜会比原来更发散,所以不能选用凹透镜.2.【答案】C【解析】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所以放在载物台上的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位于目镜的焦点之内,通过目镜成放大的虚像.3.【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该人患的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凹透镜,使光线发散,成像位置后移.凹透镜的特点是中间薄边缘厚,所以眼睛镜片的边缘厚度大于0.05mm.4.【答案】A【解析】(1)将蜡烛从a点滑到b点后,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变小,则说明像距在变小,物距在变大,而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位置不变,所以凸透镜应位于a点的左侧.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2)当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a点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缩小倒立的像,所以从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物距应大于二倍焦距.故C不符合题意.(3)蜡烛在a点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蜡烛在b点时,仍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物距应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应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故D不符合题意.5.【答案】C【解析】远视眼看不清近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后方,所以要利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使像前移,重新落在视网膜上.故A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透过眼镜看小丽的眼睛,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看到她的眼睛变大了,故BD不符合题意.6.【答案】C【解析】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物体有无数点组成,物体上任一点射向照相机镜头有无数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有无数条折射光线会聚成该点的像.当照相机的镜头上沾上一个黑点,还有另外的许多光线,经凸透镜折射会聚成像,所以所拍照片不会存在小黑点.7.【答案】B【解析】显微镜由两个凸透镜组成.靠近物体的称之为物镜,另一个称之为目镜,物体首先由物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再经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物镜成像原理相当于投影仪,目镜成像原理相当于放大镜.8.【答案】A【解析】A、一般情况下,望远镜物镜由凸透镜组成,目镜由凸透镜或凹透镜两种类型.观察天体物理方面,一般采用反射式望远镜,采用凹面镜做物镜.故A错误.B、反射望远镜是用凹面反射镜作物镜的望远镜.故B正确.C、因为距离物体越近,视角越大,如果视角大,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就大,眼睛所看到的物体就大.所以汽车远去,看起来变小.故C正确.D、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照相机的工作原理.故D正确.9.【答案】B【解析】幻灯机的制作原理是根据,f<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制成的.所以,银幕上看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10.【答案】C【解析】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实像时,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规律制作的;凸透镜成实像时,减小物距,增大像距,即减小透镜到投影片的距离,增大投影仪和屏幕间的距离,才能将屏幕上较小的画面变大.11.【答案】D【解析】放映幻灯时,成的像是倒立且左右相反的,故字母F的像是D中的形状.12.【答案】B【解析】A、远视眼是眼球的晶状体发生变化造成的,是一种病态,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矫正远视眼,需佩戴凸透镜,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远视眼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变弱造成的,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远视眼能看清远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要看清近处的物体需要戴凸透镜进行矫正,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13.【答案】D【解析】①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①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成像,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①放大镜成像是光的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是放大正立的虚像;①照相机成像是光的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①幻灯机成像是光的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是放大倒产的实像;综上所述,成实像的有①①①,成虚像的是①①,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①,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①①①,则ABC错误,D正确.14.【答案】A【解析】用放大镜观察细小的字时,字要放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要使透过放大镜看到字的像越大,要适当增大物距,所以凸透镜适当远离字.15.【答案】D【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该凸透镜焦距为10cm,物距在50cm和12cm之间成实像,所以移动的过程中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A、B、C错误,D正确.16.【答案】A和D;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B、C和E;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解析】分析比较图中的五个透镜可以看出,其中A和D两个透镜的特点是中间厚边缘薄,属于凸透镜;而B、C和E三个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属于凹透镜.17.【答案】5;-500【解析】当一个凹透镜的焦距为0.2m时,它的焦度是:=5m−1;眼镜的度数等于焦距倒数的100倍,它的度数是:D==−500度.18.【答案】发散;凹;不一定【解析】两条光原来会聚于B点,经过透镜后会聚于A点,会聚点后移说明透镜使光线“远离”了,故透镜起到发散作用,而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这是个凹透镜.19.【答案】(1)焦距;(2)15;大;(3)C.【解析】(1)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亮斑就是所有通过凸透镜的光线的汇聚点,因此叫焦点,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叫焦距.(2)根据图示的蜡烛与凸透镜所在的刻度值,即可确定此时的物距为15厘米.由于此时的像距为30厘米.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当物距小于像距时,此时所成的像也是放大的.(3)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这种像只能用肉眼看到,而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故要撤去光屏直接用肉眼观察.20.【答案】(1)光屏的高度;(2)①倒立、放大的实;①倒立、缩小的实;①正立、放大的虚;(3)右;(4)虚;两.【解析】(1)为了保证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则焰心、光心及光屏的中心必须在同一高度上,由图可知,光屏有些高.所以必须要调整的是光屏的高度;(2)①已知f=15cm,将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20处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①将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35处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①将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10处时,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3)当物体放在焦点之外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实像越小,所以此时需增大物距,即应将蜡烛向右移.(4)当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像物同侧.所以人的眼睛要看烛焰的放大、正立的虚像,人必须和烛焰在凸透镜的两侧.21.【答案】(1)下;(2)15;(3)左;倒立;缩小;实像;(4)能;暗.【解析】(1)根据图示的光屏、凸透镜、烛焰三者的位置关系可知,光屏的中心高于凸透镜、烛焰的中心,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就要使光屏向下调整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2)根据题意,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说明此时满足30cm=u=2f,所以f=15cm;(3)使烛焰向左移动5cm后,此时u=35cm,即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2f>v>f,因此需要将光屏左移;(4)纸挡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仍能成完整的像,但像比原来变暗了.22.【答案】解:由图可知,①ABO①①AB´O,则已知AB的高为h1,物距u,像距v,则像高h2=答:像高h2为【解析】已知AB的高为h,物距u,像距v,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可求得像高h.。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综合测试卷(含答案)一、单选题1.如图是德国设计师设计的一个球形透镜太阳能系统,太阳光通过透镜聚光之后再发电,此透镜是一个( )A.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B.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C.凹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D.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2.在图甲、乙所示的虚线方框内各放置一个透镜,发光点S发现的两束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如图所示,则A.甲为凹透镜,乙为凸透镜B.甲为凸透镜,乙为凹透镜C.甲、乙都为凸透镜D.甲、乙都为凹透镜3.2014年最为特别的天象之一——“超级月亮”出现于8月11日凌晨,它比正常时的月亮要大百分之二十,亮度也有所增加,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于是架设一台天文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B.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C.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D.它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4.如图所示,爱动脑筋的小丽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自己的近视眼镜给“透镜”戴上,发现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A.移动蜡烛远离透镜B.移动光屏靠近透镜C.移动光屏远离透镜D.移动透镜远离光屏5.如图所示的凸透镜,若把它用在书写投影仪上,则物体应放的位置为()A.A点B.B点C.C点D.E点6.如图甲是正常眼睛对光的作用情况,则图乙()A.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B.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C.是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D.是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7.如图,是小明同学画的一条通过凸透镜或凹透镜后折射的光线光路图,错误的是A.B.C.D.8.小明在课外按如图所示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三角形光斑B.圆形光斑C.蜡烛的正立像D.蜡烛的倒立像9.如图一塑料薄膜组成的棚顶下堆放着一堆干草,夏天的雨后,阳光穿过薄膜上的积水,照射到干草上.对于下列讨论,正确的说法是A.薄膜上的积水形成一个大的平凸透镜,如果其焦点恰好成在干草处,干草有可能燃烧;B.透镜都是固体物质组成的,液体不能起凸透镜作用;C.起凸透镜作用的应是塑料薄膜D.水和塑料薄膜共同起凸透镜作用.10.如图所示,有一圆柱形玻璃体,在它的中心轴线上有一球形气泡,柱体底面是磨砂的毛面,当平行光沿柱轴方向向下照射时,在磨砂的毛面上可能会看到A.圆形亮斑B.圆形暗斑C.圆形暗斑且中心有一亮点D.圆形亮斑且中心有一暗点1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该凸透镜的焦距A.一定小于lB.一定等于lC.一定大于l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12.图中正确表示像与物关系的是()A.B.C.D.二、填空题13.如图所示,夜晚,把桌子放在手电筒下面,在桌面放一张白纸,然后再把凹透镜放在白纸上.当逐渐向上移动凹透镜时,可以观察到:通过凹透镜的光束在白纸上所形成的光斑的面积会随着凹透镜移动而逐渐变_____,光斑的亮度则逐渐变_____(全部选填“大”或“小”).14.如图所示,把人参泡在酒中,通过酒瓶看见的是人参的放大的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这时的瓶和酒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综合测试卷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综合测试卷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综合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在距透镜30厘米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12厘米B.15厘米C.20厘米D.30厘米2 . 以下光学元件中,没有用到凸透镜的是()A.放大镜B.照相机C.近视眼镜D.投影仪3 . 关于小孔成像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小孔成像现象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B.小孔成像成的一定是倒立的像C.小孔所成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有关D.小孔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4 .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在凸透镜前放一燃着的蜡烛,移动光屏并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

然后将蜡烛远离透镜,调节光屏再次找到一个清晰的像,比较两像A.像距减小,像减小B.像距减小,像增大C.像距增大,像增大D.像距增大,像减小5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在图示位置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画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透镜此时成像原理与投影仪相同B.若此时有一只苍绳落在凸透镜上,光屏上将会出现苍蝇的影子C.若换用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只将蜡烛远离透镜,就可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D.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在透镜与蜡烛之间放一近视镜,光屏向右移动,在光屏上可以再次得到一个清晰的像6 . 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实验探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体距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B.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也将靠近玻璃板C.做多次实验是为了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D.使用光屏是为了探究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7 . 下列用于解释光现象的光路图中含有错误的是()A.平面镜成虚像B.近视眼的矫正C.水变浅了D.小孔成像8 . 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如图所示的情形。

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A.凸透镜B.凹透镜C.平面镜D.凸面镜9 .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日偏食的形成B.池水中的鱼看起来“变浅”了C.汽车“后视镜”中的景物D.白云在水中的倒影二、多选题10 . 小红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水平光具座上的50cm刻度线处,将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节到同一高度.再将点燃的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80cm 刻度线处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能够说明放大镜的成像特点B.要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烛焰清晰的像,应该将蜡烛向右移动,同时光屏向左移动C.如果将蜡烛移到光具座上的40cm~50cm刻度线之间的某位置,则不论怎样调整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都得不到烛焰清晰的像D.若将蜡烛放在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通过移动光屏到适当位置,在光屏上可呈现烛焰倒立、缩小的实像11 . 人类借助于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看到了人眼所不及之处,实现了对微观世界和浩瀚宇宙的探索。

2020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同步试题及答案

2020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同步试题及答案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要使冰块能会聚太阳光取火,冰块必须磨成()A .冰凸透镜B .冰凹透镜C .冰砖D .冰三棱镜2.如图是远视眼成像的示意图,要使发光点S 发出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S′,下面哪种方法能达到目的()A .在眼睛前放一块合适的凸透镜B .在眼睛前放一块合适的凹透镜C .发光点的位置向右移D .发光点的位置向上移3.王亮同学想制作一个平行光源,班里的同学提出了以下的做法,你认为可行的是()A .选用凸透镜并把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B .选用凹透镜把灯泡放在焦点上C .选用凸透镜并把灯泡放在离凸透镜的焦点比较近的地方D .选用凹透镜并把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4.把一个透明且均匀的玻璃球切成a 、b 、c 、d 、e 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其中能够使平行光发散的是()A .只有bB .只有a 、c 、d 、eC .只有a 、b 、c 、D .a 、b 、c 、d 、e 均可5.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 .潜望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C .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D .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6.如图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A .凹透镜B .凹面镜C .凸透镜D .凸面镜7.物体AB 通过凸透镜成像如下图所示,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制造的光学仪器是()A .照相机B .放大镜C .幻灯机D .潜望镜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 )A .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B .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C .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D .蜡烛不动,透镜不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9.我们经常提到的像: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 ③放大镜成像 ④电影屏幕上的像 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A .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B .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C .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D .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①③④10.焦距为5cm 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凸透镜8cm 处逐渐移到离凸透镜20cm 处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像和像距逐渐变小B .像和像距逐渐变大C .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D .像距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11.如下图所示是小明自制的“手机投影仪”。

2020—2021学年初中物理八年级人教版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

2020—2021学年初中物理八年级人教版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正午时,太阳光直射水平地面.取一圆形薄凸透镜正对阳光,在距透镜15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其直径是透镜直径的一半.若将透镜向上移动少许,光斑变大.透镜的焦距是()A.5cmB.10cmC.15cmD.30cm2.如图所示,小聪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B.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C.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3.某人照相,拍了一张后,他向照相机移近了几步,再拍一张,如果照相机的位置不变,拍照的人应该()A.把镜头向外拉一些,人像变大B.把镜头向里缩一些,人像变大C.把镜头向外拉一些,人像变小D.把镜头向里缩一些,人像变小4.学习了透镜知识后,小勇回家认真研究爷爷的老花镜,并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他的这些结论中不妥当的是()A.老花镜是一种凹透镜B.老花镜可以用来做放大镜C.老花镜能在阳光下点燃白纸D.爷爷是个远视眼5.如图是小明戴上眼镜前和戴上眼镜后观察到的远处帆船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出小明视力存在的问题以及所戴眼镜的镜片类型是()A.远视眼凸透镜B.近视眼凹透镜C.远视眼凹透镜D.近视眼凸透镜6.如图所示,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错误的是()A.B.C.D.7.如下图所示,N是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P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一个圆孔,M是一个与暗盒右侧平面平行的、相间一定距离的光屏,若用一个外径与圆孔P相同的光学器件嵌入其中,发现在光屏M上呈现出一个比圆孔P大的圆形光斑,则嵌入圆孔P的光学器件()A.一定是凹透镜B.一定是凸透镜C.可能是凸透镜或凹透镜D.可能是厚平板玻璃8.平行光线经如图所示的中空玻璃砖后将会()A.会聚B.发散C.仍为平行光D.无法判断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A.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B.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C.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D.蜡烛不动,透镜不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10.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观察时要用右眼注视目镜B.观察装片时先用高倍镜,后用低倍镜C.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视野不宜太亮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只与物镜有关,而与目镜无关11.关于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使得所有经过凹透镜的光都不能会聚在一点上B.凹透镜是对平行主光轴的光起发散作用C.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都会比原来更发散一些D.原来会聚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一定不能会聚了12.如图四种情况中所成的像,是实像的是()A.幻灯机成像B.变浅的池底C.放大镜成的像D.水面上的倒影13.两块凸透镜,一个直径比另一个大,在阳光下聚焦,分别点燃两根相同的火柴,哪一个凸透镜先点燃火柴()A.焦距小的透镜B.直径大的凸透镜C.直径小的凸透镜D.焦距大的透镜14.在探究近视眼视力矫正问题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模拟眼睛,烧瓶中的着色液体相当于玻璃体,烧瓶左侧紧靠瓶壁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右侧内壁相当于视网膜.图中的四幅图是一些同学描绘近视眼矫正的方法和光路,其中能达到近视眼矫正目的是()A.B.C.D.15.教学中常用的仪器,如图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面成45°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A.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B.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C.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D.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二、填空题(共3小题)16.如图所示,太阳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知,凸透镜对光有______ 作用,它的焦距是______ cm.17.小明为探究近视眼的成因,找来一个圆底烧瓶当着眼球的玻璃体,把里面装入牛奶和水的混合物(如图A)在烧瓶前放一凸透镜,用两激光灯当作物体发射出的光线,实验时:(1)小明把__________当作了眼睛中的晶状体.(2)烧瓶的后壁相当于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把两激光灯(如图B)射向凸透镜,调整光线线使会聚点刚好落在瓶后壁,此时若要验证近视眼成因,应保持光线不变,把B图中的凸透镜换成一个比它__________(厚或薄)的,此时会聚点会落在后壁的__________(左或右)边,实验中的会聚点相当于眼睛看到物体的像点.此时要验证校正方法,应在透镜前再放上一个__________透镜使全聚点又落到烧瓶后壁.18.为了测量凸透镜焦距,他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射向该透镜,须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在屏上得一个__________的光斑,如图是调节完成的状态,该透镜焦距f=__________cm,这个实验也证明凸透镜对光线具有__________作用.三、实验题(共3小题)19.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通过实验,他发现蜡烛离透镜越远,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越______ (填“大”或“小”).当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时,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______ 凸透镜(填“靠近”或“远离”),此时在光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是______ 的(填“倒立”或“正立”).实验中,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此时固定蜡烛,将透镜换成一个焦距稍小一点的凸透镜实验,则屏需向______ (填“左”或“右”)移动才能成清晰的像,此刻的像比换镜前变______ (填“大”或“小”).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1)明显还需要调整高度的是______ .调整后恰好能从光屏上观察到倒立、______ (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此凸透镜的焦距f 的范围是______ .该成像特点可作为______ 的原理(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2)此时,小明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由此可见,这只眼镜是______ (填“凸”或“凹”)透镜,戴这种眼镜人的眼睛的缺陷是______ (选填“近视”或“远视”).21.小华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桌上备有带支架的蜡烛、光屏、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A和凸透镜B、平行光光源(接通电源后可发出平行光)、光具座等器材.(1)小华首先测量凸透镜A的焦距:将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平行光光源发出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平行光照射到凸透镜A上,在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的光斑最小,如图甲所示,凸透镜A的焦距f1= ______ cm;(2)如图乙所示,保持凸透镜A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______ 像(选填“虚”、“实”);此成像特点常应用在______ (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幻灯机”)上;(3)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小华用焦距为f2的凸透镜B替换凸透镜A,将凸透镜B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像.由此现象可以判断:凸透镜A 和凸透镜B的焦距大小关系为f1______f2(选填“小于”或“大于”).四、计算题(共1小题)22.如图所示,物体AB经凸透镜折射后所成像为A′B′,已知AB的高为h1,物距u,像距v,试用h1、u、v表示像高h2.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最小、最亮的光斑就是该凸透镜焦点的位置,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就是焦距.在距透镜15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说明是太阳光经凸透镜未过焦点会聚的,或已过焦点会聚的光斑,将透镜向上移动少许,光斑变大,说明太阳光经凸透镜是已过焦点会聚的光斑;光斑的直径是透镜直径的一半,说明太阳光经凸透镜是已过焦点一半时的,则15cm是焦距和一半的焦距的和,即焦距是10cm,则ACD错误,B正确.2.【答案】C【解析】A、由图知,蜡烛放在2倍焦距之外,所以此时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而幻灯机是根据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时,成放大、倒立的实像原理制成.故本选项说法错误.B、要使光屏上的烛焰的像变小,蜡烛应远离凸透镜.故本选项说法错误.C、由于成的实像是倒立的,所以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就应该越向上移动,故本选项说法正确.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粗糙的毛玻璃板.故本选项说法错误.3.【答案】A【解析】保持照相机的位置不变,人向照相机移近了几步,使物距减小,所以像距变大,像变大,即把镜头向外拉一些,人像变大.4.【答案】A【解析】A、老花镜的镜片中间厚,边缘薄,因此是凸透镜,故A错误;B、C、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同时也可以用来当放大镜使用,故BC正确;D、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矫正,因此爷爷是个远视眼,故D正确.5.【答案】B【解析】近视眼的表现是看不清远处的东西,是由于晶状体太厚,其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的前后距离方向太长,使得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的,故若想使像成在视网膜上,需要让原来的光线发散一些,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故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眼.由此可以判断出小明视力存在的问题是近视眼,所戴眼镜的镜片类型应为凹透镜.6.【答案】A【解析】根据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①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①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A.从凹透镜焦点发出的光线,经折射后应继续向外偏折,而不是变为平行,故A错误;B.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故B正确;C.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故C正确;D.射向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故D正确.7.【答案】C【解析】由题意知,光线经过光学元件后形成了比圆孔P大的圆形光斑,可能是光学器件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则可能是凹透镜,B错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若M在焦点外,平行光线会聚在焦点继续传播,M离得屏越远,则光斑越大,所以可能是凸透镜,此时M在焦点外某一距离处,A错误;光透过厚平板玻璃后,仍平行射出,光斑的大小不变,所以D错误.8.【答案】B【解析】空玻璃砖可看作是左右两个凹透镜组合在一起了,而光线经过凹透镜后会变得发散,经过两个凹透镜变得更加发散.9.【答案】A【解析】根据提供的图示可知,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要使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实像,就要增大物距,同时减小像距,所以在凸透镜不动时,蜡烛远离凸透镜,同时光屏靠近凸透镜.10.【答案】C【解析】A、使用显微镜时,用右眼还是用左眼都可以,故A错误;B、低倍镜放大倍数小,找到物像后,移动需要更清楚观察部分到视野中央后,再换高倍镜.这样主要是为了观察方便,即找到需要观察的部位,并移动到视野中央,如果在低倍镜下已经看的很清楚了,也就没有必要换高倍镜了,故B错误;C、口腔上皮细胞颜色很浅,视野太亮容易看不清,故C正确;D、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故D错误.11.【答案】C【解析】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光被发散”是折射光线相对于原来的入射光线而言的,经过凹透镜的任何折射光线都要比原来的入射光线发散一些.会出现三种情况:①入射光线会聚,折射后还是会聚光束,能相交一点,但是会聚程度明显减弱,会聚点后移;①入射光线的延长线经过凹透镜另一侧的焦点,变成平行光线;①入射光线发散折射后仍然是发散光束,但折射后的光线的张角增大,较原入射光线更加发散.12.【答案】A【解析】A、幻灯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制成的,故符合题意;B、变浅的池底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是物体的虚像,故不符合题意;C、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制成的,故不符合题意;D、水面上的倒影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不符合题意.13.【答案】B【解析】要使某根火柴先被点燃,则该根火柴的温度就要高些,这就要求凸透镜会聚更多的光,而会聚光的多少与凸透镜的焦距无关,只与凸透镜的直径大小有关,即凸透镜直径大些就会会聚更多的光,所以B符合题意.14.【答案】C【解析】近视眼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像重新成在视网膜上,需要利用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将像后移,从而重新将像成在视网膜上,看清楚物体.15.【答案】C【解析】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实像时,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规律制作的;凸透镜成实像时,减小物距,增大像距,即减小透镜到投影片的距离,增大投影仪和屏幕间的距离,才能将屏幕上较小的画面变大.16.【答案】会聚;10【解析】光屏上得到的亮点即为凸透镜的焦点,焦距指的是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17.【答案】(1)凸透镜;(2)视网膜;(3)厚;左;凹【解析】模型中凸透镜相当于眼睛中的晶状体,烧瓶的后壁相当于视网膜;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太强,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的,故要矫正近视眼需要一个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透镜即凹透镜;凸透镜越厚焦距越短,对光线的折射会聚能力越强.18.【答案】最小最亮;10;会聚【解析】为了测量凸透镜焦距,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射向该透镜,须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在屏上得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光斑即为焦点;根据图示提供的信息,该透镜焦距f=10cm,这个实验也证明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19.【答案】小;远离;倒立;左;小.【解析】蜡烛离透镜越远即物距越大,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所成的像越小;当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时,物距减小,所以成的像会变大,像距也会变大;在光屏上成的像是实像,所以是倒立的;实验中,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此时固定蜡烛,当透镜换成一个焦距稍小一点的凸透镜实验时,此时相当于增大了物距,所以成的像更小,像距也会减小.20.【答案】(1)光屏的高度;缩小;4.5~6.0cm;照相机;(2)凹;近视.【解析】(1)为使所成像能在光屏的中心,必须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如图所示,光屏有些高了,所以要调整光屏的高度.此时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即物距大约为12cm,像距大约为9cm,u>v,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成像特点是照相机的原理.此时12cm>2f,所以f<6cm,2f>9cm>f,所以9cm>f>4.5cm,凸透镜的焦距的范围是:6cm>f >4.5cm.(2)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说明物距不变,像距增大了,也就是眼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这只眼镜是凹透镜;戴这种眼镜人的眼睛的缺陷是近视.21.【答案】(1)10;(2)实;幻灯机;(3)大于.【解析】(1)由图知,光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0cm,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2)如图乙所示,保持凸透镜A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时,物体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移动光屏,此时应该能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投影仪都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3)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凸透镜A成放大的实像,说明此时物距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凸透镜B成缩小的实像,说明物距大于2倍焦距.因此凸透镜B的焦距小于凸透镜A的焦距.22.【答案】解:由图可知,①ABO①①AB´O,则已知AB的高为h1,物距u,像距v,则像高h2=答:像高h2为【解析】已知AB的高为h,物距u,像距v,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可求得像高h.。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综合能力测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综合能力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综合能力测试题一、单选题1.常言道,水火不相容,但用透明冰块磨制成一个光学器件,却可以取火。

这块用冰磨制成的光学器件相当于下面的[ ] A.平面镜B.凸透镜C.凹透镜D.近视眼镜片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光学仪器的成像规律与该现象的成像规律相同的是[ ] A.放大镜B.照相机C.投影仪D.潜望镜3.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当蜡烛距透镜15cm时,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蜡烛距透镜40cm时,一定成缩小的实像B.蜡烛距透镜20cm时,一定成放大的像C.蜡烛距透镜18cm时,可能成放大的实像D.蜡烛距透镜6cm时,一定成放大虚像4.凸透镜的成像如图所示,AB代表物体,A@*@B@*@代表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这种情况[ ] A.可用于放大镜观察物体B.可用于幻灯机放映幻灯片C.可用于照相机拍摄照片D.可用于照相机,也可用于幻灯机5.放电影时,电影胶片上的图案经凸透镜在银幕上成的是[ ] A.倒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6.照相时要使照片上的人像大一些,照相机或人的位置调整正确的是[ ] A.人离镜头近些,拉长暗箱B.人离镜头远些,拉长暗箱C.人离镜头近些,缩短暗箱D.人离镜头远些,缩短暗箱7.凸透镜焦距f=10cm.物体离焦点5cm,物体在凸透镜中所成的像[ ] A.一定是实像B.一定是虚像C.一定是放大的像D.以上都不正确8.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远,像越大B.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大C.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D.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9.小明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

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I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综合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

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聪选用了焦距为 10 cm的凸透镜。

他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 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 cm刻度线处,当光屏移动到如图所示刻度线处时,在光屏上恰好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

如果将蜡烛从图中位置移动,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蜡烛向左移动2 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B.蜡烛向右移动10 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C.蜡烛向右移动2 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D.蜡烛移到20 cm刻度线处,光屏应移到70 cm刻度线处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2.如图所示,在光屏上恰能看到一清晰的像。

则像的性质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3.下图为某款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拍照时,将镜头对准景物,相机通过自动调节,就能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拍摄到更大的像应将镜头远离景物B.为扩大拍摄范围应将镜头靠近景物C.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D.景物在二倍焦距以外才能成缩小的像4.(2020·贵州黔南州中考)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远视眼的人佩戴的眼镜是凹透镜B.照相机中所成的像是放大、正立的C.用投影仪投放出来的电影画面属于虚像D.丢弃的未喝完水的矿泉水瓶容易引起火灾,是因为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会聚阳光5.如图所示,蜡烛距凸透镜40 cm,能在距凸透镜30 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40 cmB.25 cmC.17 cmD.12 cm6.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

2020年秋季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训练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答案解析)

2020年秋季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训练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答案解析)

第五章专题训练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设计并进行实验】(1)如图甲所示,将A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35 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5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A凸透镜成像中物距和像距的变化关系画出图像如图乙所示。

(2)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A换为凸透镜B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丙所示。

【分析与论证】(1)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凸透镜A的焦距是____cm,凸透镜A的焦距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凸透镜B的焦距。

(2)在甲图中,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右移动5 cm,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像将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图丙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4)若将远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应使蜡烛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则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5)小明认真总结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发现在下图中左边的蜡烛通过凸透镜不可能形成的像是____。

,A),B),C),D)【拓展】小华在用同样的器材进行实验时,发现光屏上出现的像只有中间清晰,两侧却较模糊,小明只对凸透镜进行了调整,就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他的调整是( ) A.左右适当移动凸透镜B.上下适当移动凸透镜C.适当扭转凸透镜D.更换焦距合适的凸透镜2.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甲乙(1)小豪同学将蜡烛、凸透镜、光屏随意固定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沿光具座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

(2)重新调整后,将蜡烛、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如图甲所示,移动光屏后得到烛焰清晰、完整的像,该像是倒立、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2020年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学期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

2020年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学期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如下图所示是小明自制的“手机投影仪”。

放映时,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更大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 .投影仪离屏幕远一些,镜头与手机的距离调小一些B .投影仪离屏幕远一些,镜头与手机的距离调大一些C .投影仪离屏幕近一些,镜头与手机的距离调大一些D .投影仪离屏幕近一些,镜头与手机的距离调小一些2.小明将凸透镜紧靠如图甲所示的一幅卡通图片,然后将凸透镜逐渐远离图片的过程中,通过凸透镜观察到如图乙所示四个不同的像,则四个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 . ③②④①B . ③②①④C . ②①③④D . ①②③④3.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眼睛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眼球的运动而运动.目前使用的软质隐形眼镜由甲醛丙烯酸羟乙酯(HEMA )制成,中心厚度只有0.05mm .如图是某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眼球内成像的示意图,则该人所患眼病及应佩带的这种隐形眼镜镜片边缘的厚度分别为()A .近视眼,小于0.05mmB .远视眼,小于0.05mmC .近视眼,大于0.05mmD .远视眼,大于0.05mm4.如图所示,下列透镜中哪些是凸透镜()A . 1、2、3B . 4、5、6C . 1、3、5D . 2、4、65.如图所示,是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以下器材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是()A .放大镜B .电影放映机C .照相机D .投影仪6.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实像能用光屏接收,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B .实像可以拍摄,虚像不能拍摄C .实像可以用眼睛看到,虚像不能用眼睛看到D .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也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7.如图所示,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错误的是( )A .B .C .D .8.下列关于实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眼睛看到的像就是实像B .眼睛直接看不到实像C .实像也可以是实际光线所组成的像D .实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9.如图容器水中有一个空气泡,则其对水平射入其中的光线有何作用()A .会聚作用B .发散作用C .既不会聚也不发散D .无法判断10.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活动课中自制的一个水滴显微镜,它是以小水滴作为物镜的,小明利用自制显微镜看到了肉眼看不到的细盐粉、头发丝的细微部分.微小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再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像,下列有关水滴显微镜的描述正确的是()A .水滴和目镜一样都起到放大镜的作用,所成的像都是实像B .水滴和目镜一样都起到放大镜的作用,所成的像都是虚像C .水滴所成的像为虚像,目镜所成的像为实像D .水滴所成的像为实像,目镜所成的像为虚像11.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针对如图所示的成像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属于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B .属于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C .属于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D .属于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12.下列光学设备中,应用的原理与如图5所示的凸透镜成像规律相同的是()A .幻灯机B .老花镜C .照相机D .放大镜13.如图中人手持的是一枚()A .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B .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C .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D .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14.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字如图甲所示,怎么样使图像变成图乙()A .将载玻片顺时针转动90°B .将载玻片逆时针转动90°C .将载玻片向左上角移动D .将载玻片向右下角移动15.在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照相机成像;⑤幻灯机成像中()A .成实像的是①②③B .成虚像的是②③④C .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①②D .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③④⑤二、填空题(共3小题)16.如图是教学中常用的一台光学投影仪的示意图.(1)如图是其使用说明书,请你在画线部分填写合适的答案.(2)A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画面偏下,应将A 的张角变________.(3)投影幕的幕布是白色的、粗糙的,其原因一是光照射到幕布时发生___________,让各个方向的学生都能看到画面;其原因二是____________,让学生看到色彩丰富的画面.17.物体通过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 ______ 的实像;再经目镜成 ______ 、 ______ 的虚像,其原理与 ______ 相似;经过物镜和目镜的共同作用,大大增加了 ______ ,从而可以看清微小的物体. 18.投影仪能将文字和图形等信息投影到屏上,其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屏上出现的文字相对于投影仪内部发光元件产生的“文字”,是一个________立放大的像.若需让屏上的文字变大,应将镜头适当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发光元件.三、实验题(共3小题)19.小组同学在做“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当发光物体与光屏之间的距离L确定时,将凸透镜从发光物体处缓慢向光屏移动的过程中,有时能在光屏上成两次清晰的像,有时只能成一次清晰的像,有时不能在光屏上成像.为了研究产生这些现象的条件,该小组同学进行实验,并将每次实验中的相关数据及现象记录在表中.(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5、6、7)的第一次成像数据中像距v和物距u的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 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或2、或5、或6)的第一次和第二次成像数据中物距与像距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同一凸透镜,当______ 一定,移动凸透镜能在光屏上成两次像时,______ ;(3)继续分析比较表格物屏距离L与凸透镜焦距f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只要适当移动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次放大的像和一次缩小的像.请你对他所得出的结论做出点评.20.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⑴实验前,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⑵如图所示,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A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成的是(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烛焰的像将位于光屏中心的方.⑶在保持(2)中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凸透镜向右移到B处(图中未标出).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成的是(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⑷在上述探究活动中,若已知蜡烛与光屏间的距离为L0,与凸透镜第一次所在位置A间的距离为L,如图所示.则该透镜焦距fL(选填“>”、“<”或“=”).透镜先后两次所在位置A、B之间的距离s=(用/L0、L表示).2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 ______ .(2)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放置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此时物距为______ cm,像的大小比物 ______ .(3)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左右移动光屏均接收不到像,接着应该()A.上下移动光屏去接收B.将光屏放到凸透镜左侧去接收C.取走光屏,直接通过凸透镜观察.四、计算题(共1小题)22.如图所示,物体AB经凸透镜折射后所成像为A′B′,已知AB的高为h1,物距u,像距v,试用h1、u、v表示像高h2.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像变大,则像距变大,物距变小,应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并把镜头与手机的距离调小一些.2.【答案】C【解析】小明将凸透镜紧靠卡通图片,说明物距小于一倍焦距,凸透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首先看到的是②,当在一倍焦距以外,远离凸透镜的过程中,看到的像逐渐减小,并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所以剩余三幅图片的顺序是①③④,故四个像的顺序为②①③④.3.【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该人患的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凹透镜,使光线发散,成像位置后移.凹透镜的特点是中间薄边缘厚,所以眼睛镜片的边缘厚度大于0.05mm.4.【答案】C【解析】根据透镜的结构特点,中间比边缘厚的是凸透镜,有1、3、5;图中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是凹透镜,有2、4、6.5.【答案】C【解析】由图知,光屏上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此时u>2f,像的位置在f <v<2f;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6.【答案】A【解析】A.是否能用光屏承接是实像和虚像的重要区别,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承接不到,故本选项符合题意;B. 实像可以拍照,虚像也可以拍照,故本选项说法错误;C.实像能呈现在屏上,也能用眼睛观察,故本选项说法错误;D.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故D错误.7.【答案】A【解析】根据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①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A.从凹透镜焦点发出的光线,经折射后应继续向外偏折,而不是变为平行,故A错误;B.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故B正确;C.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故C正确;D.射向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故D正确.8.【答案】D【解析】实像和虚像都可以用眼睛直接观察到,故A、B错误;实像是物体发出的光经过光学器件直接或经反射、折射后会聚在光屏上形成的,实像一定是光的实际光线会聚成的,也可以是实际光线所组成的像,故C错误,D正确.9.【答案】B【解析】方法一:可以把容器中的水看作左右两个凹透镜,因为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其对水平射入水中的光有发散作用;方法二:可以从光折射角度去考虑.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由空气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所示,所以会发散.10.【答案】D【解析】由图可见,水滴作为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是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11.【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该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发散,成像位置后移.12.【答案】C【解析】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时,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作的.13.【答案】D【解析】(1)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由图可知,透过此透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人手持的是一枚凸透镜;(2)远视眼是由于人的眼睛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变弱,物体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方;为了使像重新会聚在视网膜上,需要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使像前移,重新落在视网膜上.所以戴凸透镜,加以矫正.14.【答案】B【解析】载玻片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又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经过了两次放大.所以载玻片上的物体和看到的像是左右颠倒,上下颠倒的.要看到如图乙的像,载玻片上的物体如图丙放置,所以把甲逆时针转动90°.15.【答案】D【解析】①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②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成像,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③放大镜成像是光的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是放大正立的虚像;④照相机成像是光的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⑤幻灯机成像是光的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是放大倒产的实像;综上所述,成实像的有①④⑤,成虚像的是②③,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②,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③④⑤,则ABC错误,D正确.16.【答案】(1)平面镜;凸透镜;下;(2)改变光路;大;(3)漫反射;白色可以反射各种色光【解析】本题考查了投影仪的原理和使用.(1)如图,A是平面镜,B是凸透镜.如果感到屏幕上的像太小,需要使像变大,要减小物距,同时增大像距,所以将B向下移动,同时将投影仪远离屏幕;(2)平面镜可以成像,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在投影仪中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如果画面偏下,说明入射角太小,所以要增大入射角,将A的张角变大;(3)投影幕的幕布做的粗糙,粗糙的幕布可以发生漫反射,利用粗糙的幕布发生漫反射,使各个角度的人都可以看见幕布上的画面;其原因二是白色幕布能反射所有色光,让学生看到色彩丰富的画面.17.【答案】放大;正立;放大;放大镜;像的大小.【解析】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即将载物台上的物体放在物镜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原理与幻灯机相似;此时经过物镜所成的像恰好处于目镜的1倍焦距以内,故该像再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其原理与放大镜相似;故经过物镜和目镜的共同作用,大大增加了像的大小,从而可以看清微小的物体.18.【答案】凸透镜;倒;靠近【解析】投影仪中其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投影仪能使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若要让屏幕上的文字变大一些,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小,成的像越大.可知将投影仪镜头靠近发光元件.19.【答案】(1)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随物距u的增大而减小;(2)物屏距离L;第一次成像的物距是第二次成像的像距;(3)他没有说明应在“物屏距离L大于凸透镜的4倍焦距”的条件下才成立.【解析】(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5、6、7)的第一次成像数据中像距v和物距u可知,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因此可得出的结论: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随物距u的增大而减小;(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或2、或5、或6)的第一次和第二次成像数据中物距与像距可知,物屏距离不变,物距与像距交换,此时都能在光屏上成像,并且第一次成像的物距是第二次成像的像距.(3)由图表中可推算出只有序号1、2、5、6实验中,才可在屏上成两次像,可得出的结论:在物屏距离L大于凸透镜的4倍焦距条件下,移动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次放大的像和一次缩小的像;因此结论错误是没有说明应在“物屏距离L大于凸透镜的4倍焦距”的条件.20.【答案】(1)同一高度;(2)倒立;上;(3)缩小;(4)<;L0-2L.【解析】(1)实验前,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将像成在光屏中央;(2)如图1所示,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A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物距小于像距,即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实像;由于通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改变,则烛焰的像将向上移动;(3)在保持(2)中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凸透镜向右移到B处(图中未标出),相等于增大物距,减小像距,当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时,此时应该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则所成像应该为倒立缩小的实像;(4)在上述探究活动中,若已知蜡烛与光屏间的距离为L0,与凸透镜第一次所在位置A间的距离为L,成倒立放大实像条件是f<U<2f,如图2所示,则该透镜焦距f<L;当凸透镜移至B位置时,因为在光屛上出现清晰的像,根据光的可逆性,再次成像时,蜡烛在光屛位置,像应成在原蜡烛位置,因此,光屏到透镜位置B的距离应为L,故透镜先后两次所在位置A、B之间的距离s=L0-2L. 21.【答案】(1)焦距;(2)15;大;(3)C.【解析】(1)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亮斑就是所有通过凸透镜的光线的汇聚点,因此叫焦点,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叫焦距.(2)根据图示的蜡烛与凸透镜所在的刻度值,即可确定此时的物距为15厘米.由于此时的像距为30厘米.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当物距小于像距时,此时所成的像也是放大的.(3)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这种像只能用肉眼看到,而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故要撤去光屏直接用肉眼观察.22.【答案】解:由图可知,△ABO∽△AB´O,则已知AB的高为h1,物距u,像距v,则像高h2=答:像高h2为【解析】已知AB的高为h,物距u,像距v,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可求得像高h.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综合训练(五)中考真题链接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综合训练(五)中考真题链接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综合训练(五)中考真题链接(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综合训练(五)中考真题链接(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综合训练(五)中考真题链接(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中考真题链接►类型一凸透镜和凹透镜1.2017·海南如图5-F-10所示,对光有发散作用的透镜是( )图5-F-102.2017·锦州改编如图5-F-11所示,请画出通过凹透镜的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图5-F-11►类型二生活中的透镜3.2017·深圳下列关于透镜的描述,错误的是()A.用放大镜看报纸可以看到放大的字B.使用投影仪时可以在屏幕上形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用手机拍照,物和镜头的距离要大于镜头的二倍焦距D.近视眼可以用凹透镜矫正4.2017·西宁很多车主都在车上安装了行车记录仪,便于及时用摄像头将行车过程中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在夜间可以利用摄像头周边的多点红外线补光灯补光,拍出依旧清楚的画面。

关于行车记录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两倍焦距外B.行车记录仪的摄像头是凹透镜C.人肉眼是可以观察到红外线的D.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一倍焦距内5.2017·常德毕业了,小明与全班同学用胶片照相机合影后,接着去照一张单身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应远离镜头,同时胶片应靠近镜头B.小明应靠近镜头,同时胶片应远离镜头C.小明在相机中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D.小明在相机中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类型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6.2017·威海如图5-F-12所示,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图5-F-12A.当物体距透镜8 cm时,成正立的像B.当物体距透镜16 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从距透镜20 cm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D.当物体从距透镜20 cm处靠近透镜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7.2017·齐齐哈尔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5-F-13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5-F-13A.光屏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光屏上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该原理制成的C.若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将凸透镜向左移动适当距离,仍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D.若换用材料与口径相同但更厚一些的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远离凸透镜8.2017·南充小南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经过调节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并测出物距u=20 cm,像距v=15 cm,则光屏上呈现的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该凸透镜焦距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真题链接
►类型一凸透镜和凹透镜
1.2017·海南如图5-F-10所示,对光有发散作用的透镜是( )
图5-F-10
2.2017·锦州改编如图5-F-11所示,请画出通过凹透镜的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图5-F-11
►类型二生活中的透镜
3.2017·深圳下列关于透镜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用放大镜看报纸可以看到放大的字
B.使用投影仪时可以在屏幕上形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用手机拍照,物和镜头的距离要大于镜头的二倍焦距
D.近视眼可以用凹透镜矫正
4.2017·西宁很多车主都在车上安装了行车记录仪,便于及时用摄像头将行车过程中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在夜间可以利用摄像头周边的多点红外线补光灯补光,拍出依旧清楚的画面。

关于行车记录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两倍焦距外
B.行车记录仪的摄像头是凹透镜
C.人肉眼是可以观察到红外线的
D.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一倍焦距内
5.2017·常德毕业了,小明与全班同学用胶片照相机合影后,接着去照一张单身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应远离镜头,同时胶片应靠近镜头
B.小明应靠近镜头,同时胶片应远离镜头
C.小明在相机中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D.小明在相机中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类型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6.2017·威海如图5-F-12所示,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5-F-12
A.当物体距透镜8 cm时,成正立的像
B.当物体距透镜16 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当物体从距透镜20 cm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D.当物体从距透镜20 cm处靠近透镜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
7.2017·齐齐哈尔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5-F-13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5-F-13
A.光屏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光屏上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该原理制成的
C.若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将凸透镜向左移动适当距离,仍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D.若换用材料与口径相同但更厚一些的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
移动光屏,光屏必须远离凸透镜
8.2017·南充小南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经过调节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并测出物距u=20 cm,像距v=15 cm,则光屏上呈现的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该凸透镜焦距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

9.2017·盘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

图5-F-14
(1)实验前,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____________,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2)当蜡烛、凸透镜在图5-F-14所示位置时,应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此时烛焰的像是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这一成像规律应用在_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或“放大镜”)上。

(3)在(2)成像的基础上,若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光屏上将得到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4)当蜡烛燃烧逐渐变短时,为了使像还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向________(选填“上”或“下”)适当调节光屏的位置。

►类型四眼睛和眼镜
10.2017·湖州如图5-F-15所示是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情景,两种情况下都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

这两种成像情形中,________(选填“甲”或“乙”)能够模拟眼睛成像。

为了模拟近视眼看东西模糊的情形,应该把该图中的光屏向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或使凸透镜的曲度变得更大。

图5-F-15
11.2017·广东如图5-F-16所示,请你根据近视眼的矫正方法,完成光路图。

图5-F-16
►类型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12.2016·泰安改编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B.照相时,景物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
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D.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详解详析
1.B [解析]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凹透镜的中间比边缘薄,符合这个特点的透镜是B。

2.如图所示
[解析]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变得发散且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3.B [解析] 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这一成像特点应用于放大镜,用放大镜看报纸可以看到放大的字,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一成像特点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故使用投影仪时,屏幕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符合题意;用照相机照相时,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近视眼的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要利用凹透镜的发散作用使像成在视网膜上,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4.A [解析] 摄像头的镜头与照相机的镜头类似,原理是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正确,B、D错误;红外线属于不可见光,人肉眼是观察不到红外线的,故C错误。

5.B [解析] 毕业合影上的人小,单身照上的人大,像变大,要减小镜头和人之间的距离,增大镜头和胶片之间的距离。

6.D [解析] 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40 cm-30 cm=10 cm,当物体距透镜8 cm 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当物体距透镜16 cm 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当物体从距透镜20 cm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凸透镜成的是实像,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当物体从距透镜20 cm处靠近透镜时,从光屏上看到的像为实像,物距减小,像距变大,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远离透镜,故D错误,符合题意。

7.C [解析] 由图知,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摄像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故A、B错误;根据光路是可逆的,若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将凸透镜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当物距等于原来像距时,仍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正确;若换用材料与口径相同但更厚一些的凸透镜,焦距变短、会聚能力变强,则像距变小,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靠近凸透镜,故D错误。

8.缩小7.5 cm<f<10 cm
[解析] 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大于像距,则成倒立、缩小的像。

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20 cm处时,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2f<20 cm,f<10 cm。

此时的像距满足:f<v<2f,即f<15 cm<2f,则7.5 cm<f<15 cm。

故凸透镜焦距的取值范围为7.5 cm<f<10 cm。

9.(1)同一高度
(2)左缩小照相机
(3)放大(4)上
[解析] (1)实验前,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央。

(2)由图可知,u>2f,则像应在f和2f之间;而此时的像距为30 cm>2f,所以应减小像距,应向左移动光屏,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这一成像特点制成的是照相
机。

(3)在(2)成像的基础上,若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此时物距f<u <2f,像距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4)随着蜡烛的不断燃烧,烛焰向下移动,光屏上烛焰的像将不断向上移动;因此为了使像还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向上适当调节光屏的位置。

10.乙远离
[解析] 人的眼睛相当于一架照相机,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图乙能够模拟眼睛成像;近视眼应该用凹透镜矫正,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为了模拟近视眼看东西模糊的情形,应该把该图中的光屏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

11.如图所示
[解析] 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配戴发散透镜(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像刚好成在视网膜上。

12.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