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校本课程_《葫芦艺术》教学课件设计
学校课程——《葫芦文化与民间艺术》规划方案

学校课程二0一一年八月学校课程——《葫芦文化与民间艺术》规划方案一、理论依据与研发意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做了明确要求,确立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并形成了科学严谨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实施方案》。
学校课程可简单地解释为立足校园、以学生需求、兴趣为出发点、以教师为主力军、以学校资源及社区资源为载体的课程。
1、开发学校课程是为了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让每一个学校都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特点开发特色课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让自己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2、开发学校课程能够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开发学校课程可以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
基于以上认识,结合学校资源、社区资源和师资状况,充分考虑学生兴趣与接受能力等诸多因素,在充分论证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决定研发以葫芦文化主题的民间艺术系列课程。
葫芦以其独特的形状和巧夺天工的工艺被学生所喜爱,极易激发学生参与实践与探究的兴趣。
同时葫芦工艺作为历史悠久的民间工艺,蕴涵的是绚丽灿烂的民间艺术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以葫芦文化为切入点,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有其广袤的空间和探究研发的深度。
学校课程的深入实施,学生学到的不仅是知识,形成的不仅是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丰富了人生阅历;在分享成功的同时,增强了自信心,撷取了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二、课程总体目标:学校课程的开发研究,将更加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亲身实践,积极体验,获取经验,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整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审美及创新的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鉴于此,本次学校课程研发的总体目标是:1、以葫芦文化为切入点,延伸到丰富多姿的民间艺术,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新知,形成操作技能,培养自信感与成就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审美,享受快乐;在欣赏中充分领略民间艺术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从而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校本课程《葫芦丝》教案

校本课程《葫芦丝》教学设计课题葫芦丝“5”音的练习教学目标初步认识葫芦丝及其构造,能正确吹奏“5”音。
教材分析重点能用吐音正确吹奏“5”音。
难点演奏姿势,气息的运用。
教具葫芦丝教学过程一、欣赏葫芦丝独奏《月光下的凤尾竹》引入二、简介葫芦丝及其构造。
葫芦丝,又称“葫芦箫”,是云南少数民族独有的吹奏乐器之一,主要流传于傣、彝、阿昌、德昂等少数民族中。
葫芦丝可分为高、中、低音三种类型。
常用的有C、D、F、G、等调。
它的主要特点是音色“轻、飘、柔”,曲调柔弱纤细、和谐,可用于独奏和合奏。
构造:三、介绍演奏姿势、吹奏方法及气息的运用四、“5”音的练习练习一 4/4 5---|5---|5---|5---|5---|5---|5---|5---║演奏提示:(1)全按作5即筒音为5;(2)“T”为单吐符号,表示此音要吐奏:(3)“V”为换气记号,吹到“V”处要换一口气。
1、老师示范。
2、学生练习,师指导。
五、布置课后练习(1)4/4 5 5 5 5|5–––|5 5 5 5|5–––‖(2)4/2 5 5 |55 5|55 55|55 5|5–|5–‖教学反思良好校本课程《葫芦丝》教学设计课题葫芦丝“6”音的练习教学目标固定手型,使学生能正确吹奏“6”音。
校本课程《葫芦丝》教学设计校本课程《葫芦丝》教学设计校本课程《葫芦丝》教学设计校本课程《葫芦丝》教学设计校本课程《葫芦丝》教学设计校本课程《葫芦丝》教学设计校本课程《葫芦丝》教学设计校本课程《葫芦丝》教学设计校本课程《葫芦丝》教学设计校本课程《葫芦丝》教学设计校本课程《葫芦丝》教学设计校本课程《葫芦丝》教学设计校本课程《葫芦丝》教学设计校本课程《葫芦丝》教学设计校本课程《葫芦丝》教学设计。
初中校本课程_《葫芦艺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题背景:我国民间,葫芦素有“宝葫芦”的美誉,葫芦一直被视为吉祥物,以葫芦为题材的民间故事不胜枚举。
古代,在吉祥物上赋诗作画,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
在葫芦上刻画和装饰的艺术称为“葫艺”。
葫芦艺术作品大多出于民间艺人之手,在创作时全凭纯朴的感情与直觉的印象。
因此,形成葫芦艺术浑厚、单纯、简洁、明快的特殊风格。
葫芦是由圆构成的,象征着和谐美满。
中国的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博大精深,葫芦文化经历数千年的历史积淀,以其独特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广泛的群众基础,在现代文化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
千百年来,葫芦作为一种吉祥物和观赏品,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珍藏,是中华吉祥文化的代表象征。
因此,我们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有责任将这一民间艺术继承并发扬光大。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欣赏葫芦作品,了解葫芦由形状、图案、色彩表现出来的造型美、艺术美。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欣赏能力。
能力目标:理解和掌握彩绘葫芦、雕刻葫芦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德育目标: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将民间葫芦艺术发扬光大。
通过欣赏、交流和设计活动,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培养学生善于动手、乐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葫芦的美化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根据葫芦的形状选择适合的造型并涂上适合的颜色。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葫芦范作、丙烯颜色、水粉颜色、毛笔、铅笔、调色盘等学生准备:葫芦、水粉颜色、毛笔、铅笔、调色盘。
教学过程:三、欣赏交流课件展示一组图片。
师:刚才欣赏的葫芦工艺品,你能发现是从哪几种方法进行装饰美化葫芦的吗?师:因为材料的限制,我们就来学习葫芦的几种制作方法。
1、烙画和贴画葫芦图片展示生:有雕刻。
还有绘画。
生:还有烙画。
生很好奇。
2、彩绘葫芦有谁能告诉我彩绘葫芦的制作方法吗?师:下面我们就来通过视频共同学习彩绘葫芦的制作方法。
视频播放教师总结:(1 )调底色因葫芦壁较滑,在葫芦上着色与在纸上着色有很大的差别,颜料可调得稍粘稠些。
颜料在笔尖上,不快速下滳就可以了。
七年级美术上册《葫芦的艺术》教案、教学设计

(四)课堂练习
1.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开始进行葫芦艺术创作。教师提醒学生注意绘画技巧和材料的运用。
2.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个别问题进行指导,帮助他们突破难点。
3.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品,教师鼓励他们发挥个性,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
2.分组合作,共同探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葫芦艺术创作。在创作过程中,引导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
3.示范讲解,个别指导:教师进行示范,讲解葫芦艺术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针对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突破难点。
4.多元评价,促进成长: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发展性,鼓励学生发挥个性,激发他们的创作潜能。
提交方式:将研究报告以电子文档的形式提交给教师,优秀报告将有机会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
3.学生在课后收集关于葫芦艺术的诗词、故事、成语等,整理成册,与同学交流。
提交方式:将收集到的内容整理成电子小册子,分享至班级群,共同丰富民间艺术知识。
4.家长参与活动:鼓励学生邀请家长一起参与葫芦艺术创作,增进亲子关系,共同体验民间艺术的魅力。
提交方式:将亲子作品拍照或扫描,上传至班级群,分享家庭创作的快乐。
5.学生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葫芦艺术创作中的优点和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提交方式:将反思日记以书面形式提交给教师,教师将给予个性化指导和建议。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通过讲述、展示、观察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葫芦艺术的相关知识,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葫芦课程实施方案

葫芦课程实施方案一、课程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学校教育也在不断改革和创新。
葫芦课程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本实施方案将详细介绍葫芦课程的内容和实施步骤,以期为学校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课程目标。
1.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2. 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
3. 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拓展学生的视野和兴趣。
4.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
1. 艺术类,包括音乐、舞蹈、美术等,通过艺术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
2. 体育类,包括各种体育运动和健身项目,培养学生的体魄和团队合作精神。
3. 科技类,包括编程、机器人、3D打印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4. 社会实践类,包括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者服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实施步骤。
1. 制定课程计划,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制定葫芦课程的具体内容和安排。
2. 教师培训,为教师提供相关培训,使其了解葫芦课程的理念和教学方法。
3. 学生选拔,通过选拔赛或面试等方式,选拔对葫芦课程感兴趣的学生参与。
4. 学生实践,安排学生参与各种葫芦课程的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5. 效果评估,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安排。
五、实施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葫芦课程将会取得以下效果:1. 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学习成绩和学校表现明显提升。
2. 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对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3. 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得到培养,为其成长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六、总结。
葫芦课程的实施将为学校教育带来新的活力和思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希望通过本实施方案的详细介绍,能够为学校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推动葫芦课程的全面实施。
八年级美术上册《妙趣横生的葫芦刻画》教案、教学设计

2.教学活动:教师简要介绍葫芦刻画的历史背景、民间艺术价值以及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教学语言:“葫芦刻画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种,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寓意着吉祥、幸福,是民间艺人智慧的结晶。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葫芦刻画的奥秘吧!”
此外,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个性鲜明,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但部分学生可能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耐心不足、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克服困难,逐步提高自己的美术技能和艺术修养。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注重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葫芦刻画技巧,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4.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鉴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通过故事、图片、实物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对葫芦刻画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民间艺术。
2.采用分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教师示范与讲解相结合,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葫芦刻画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步骤,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大胆尝试,勇于创新,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激发学生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2.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和毅力,使学生养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美术葫芦的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美术葫芦的教案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通过葫芦这一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元素,结合美术创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让他们在欣赏和创作葫芦艺术作品中获得艺术的快乐。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葫芦的起源、种类和传统意义。
- 掌握葫芦的基本形态特征和表现方法。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
- 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 提升学生对美的敏感度和鉴赏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艺术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葫芦的起源和传统意义。
- 介绍葫芦的历史渊源和中国传统文化中与葫芦相关的故事和象征意义。
2. 葫芦的形态特征和表现方法。
- 学习葫芦的基本形态特征,如外形轮廓、大小、纹理等。
- 探索用不同的线条、色彩和质感来表现葫芦的方法。
3. 葫芦艺术欣赏和分析。
- 展示一些经典的葫芦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其中的创作技巧和艺术特点。
4. 葫芦创作实践。
- 提供葫芦样品和美术工具,组织学生进行葫芦的绘制和雕刻实践活动。
- 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材料和技法的尝试,发挥自己的创意,创作出个性化的葫芦艺术作品。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 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各种形态的葫芦,引发学生对葫芦的兴趣和好奇心。
- 讲述葫芦的起源和传统意义,激发学生对葫芦的进一步探索。
2. 知识讲解与示范- 通过PPT或黑板等教学工具,向学生介绍葫芦的形态特征和表现方法。
- 示范用不同线条和色彩表现葫芦的技巧,并解释示范作品的艺术特点。
3. 葫芦艺术欣赏和分析- 展示一些著名葫芦艺术作品,以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灵感。
-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作品中的形态、色彩运用和材质特点。
4. 葫芦创作实践- 分发葫芦样品和美术工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观察,进行葫芦的绘制和雕刻。
-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尝试使用不同的材料和技法,创作出个性化的葫芦艺术作品。
葫芦文化教案:了解葫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

葫芦文化教案:了解葫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一、教案设计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葫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让学生了解葫芦在我国民间信仰、医学、艺术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
教学内容:1、葫芦的历史渊源2、葫芦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3、葫芦的医疗作用4、葫芦的艺术表现形式教学重点:1、了解葫芦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2、掌握葫芦的医疗作用和艺术表现形式教学难点:学生的文化背景差异和学习兴趣差异。
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2、视觉辅助材料展示3、学生参与互动教学评价:1、小组讨论2、课后作业二、教学内容葫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物品。
它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据史书记载,最早使用葫芦的是商朝时期的人们。
在古代,葫芦被用作容器、器皿等,也被用于酿酒、存粮等。
随着时代的演变,葫芦的用途不断增加,它也逐渐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葫芦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十分重要。
葫芦被视为一种吉祥物。
在我国的民间信仰中,葫芦被认为是能够招财进宝、避邪驱鬼的宝物。
葫芦在医学上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中医中,葫芦被称为“百草之果”,它有着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等多种功效。
葫芦还被广泛应用于中国民间艺术中。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葫芦被广泛运用,被画家们描绘成不同的形态,如宝瓶、福禄寿、龙凤葫芦等。
同时,葫芦也是中国传统乐器的代表之一。
在民间音乐和戏曲表演中,葫芦被用作乐器,让观众在赏乐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葫芦的美。
葫芦在医学上的作用也不容小视。
根据中医理论,葫芦有着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等功效,是一种很好的中草药材料。
葫芦在现代医学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同时,由于葫芦的药性温和,使用起来也十分方便,被广泛用于中医临床、家庭医疗等多个方面。
葫芦在中国民间艺术中的地位同样不容忽视。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葫芦被描绘成各种不同的形态,如宝瓶、福禄寿、龙凤葫芦等。
同时,在中国传统乐器中,葫芦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乐器。
国画葫芦导入课程设计

国画葫芦导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国画的起源、发展及基本技法。
2. 学生能够掌握葫芦的国画绘制方法,包括线条、构图、用墨等。
3. 学生能够了解国画中葫芦的寓意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国画基本技法,独立完成一幅葫芦画作。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践,提高绘画表现力和创造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国画作品进行鉴赏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学生通过国画学习,培养审美情趣,提高艺术素养。
3.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团队精神,学会尊重他人,提高沟通能力。
本课程针对五年级学生,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注重培养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课程性质为实践性、探究性,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
教学要求注重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国画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以国画葫芦为主题,教学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 国画基础知识:- 国画的起源、发展及基本技法介绍。
- 国画工具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2. 葫芦的国画绘制方法:- 葫芦的线条、构图、用墨技巧讲解与实践。
- 分步骤教授葫芦的绘制方法,包括起稿、勾勒、皴擦、点染等。
- 结合教材章节,以实际操作演示和练习为主,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国画葫芦的绘制技巧。
3. 葫芦在国画中的寓意与文化价值:- 介绍葫芦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 鉴赏分析经典国画作品中葫芦的形象与表现手法。
- 通过讨论、思考,引导学生了解国画葫芦所蕴含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课时:国画基础知识学习与实践。
第二课时:葫芦绘制方法的学习与实践。
第三课时:葫芦在国画中的寓意与文化价值探讨。
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有序安排教学进度,使学生在掌握国画技法的同时,深入了解国画葫芦的文化内涵。
【美术课件】国画葫芦

绘画步骤
2、用大号笔调藤黄加少许赭石画出葫 芦,后面的葫芦加稍微多一点的赭石。 留出高光(没留的话最后用钛白点 上)。
绘画步骤
3、中号笔调花青加藤黄画出后面青色 的葫芦,赭石加藤黄画出最后面的葫 芦,注意遮挡关系。
绘画步骤
4、深入刻画藤蔓,丰富画面
绘画步骤
5、落款、盖章。
完成图
课程小结
同学们通过对葫芦的写生练习,对国画也有了一定 的了解。画好国画最根本的方法是调墨与运笔,同学们 可以在空闲时间勤加练习哦~~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贰
知识 与技 能
1、了解中国画传统写意技巧特点; 2、学会欣赏中国画作品,并从中领会到画的意境。
教学目 标
教学重 难点
过程 与方 法
学习写意画的简单画法,进行笔墨基本技法练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 的热爱。
1、笔墨基本功的训练 2、中国画的传统写意技巧
叁 知识引导与课程导入
知识引导
中国画,简称“国画”。国画是我 国的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 彩作画于绢或纸上。 工具和材料有毛笔、 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 物、山水、花鸟。从美术史的角度讲,民 国前的都统称为古画。国画在古代无确定 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在世界美术领域 中自成体系。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 ,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 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 的认识。琴棋书画四艺之一。
——写意葫芦
目 壹 贰
叁肆
课 前 准 备
教 学 目 标
录
知 识 引 导
绘 画 步 骤
与
与
17. 妙趣横生的葫芦刻画(辽宁)-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17. 妙趣横生的葫芦刻画(辽宁)-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葫芦的造型特点和形象意义;2.学习葫芦的线条构成和画法;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写生能力;4.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1.葫芦的造型特点和形象意义;2.葫芦的线条构成和画法。
三、教学难点1.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写生能力;2.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1.教师介绍葫芦的造型特点及形象意义;2.询问学生对葫芦的了解和看法;3.展示一些葫芦图案,让学生寻找葫芦的线条构成和画法。
2. 观察和分析(20分钟)1.教师和学生一起仔细观察葫芦的形态和线条构成;2.分析不同类型葫芦的线条构成和画法;3.学生可以在草稿纸上简单地画出葫芦的线条和形状。
3. 画葫芦(30分钟)1.学生在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葫芦形态;2.教师指导学生如何使用线条和颜色表现葫芦的特点和形象意义。
4. 交流和展示(20分钟)1.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画作,讲述自己画葫芦的心得和体验;2.选取一些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5. 总结(10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重点;2.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板书设计1.葫芦的造型特点和形象意义;2.葫芦的线条构成和画法。
六、教学评价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葫芦的造型特点和形象意义;2.学生掌握了葫芦的线条构成和画法;3.通过画葫芦的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写生能力;4.在交流和展示环节,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葫芦中华情》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葫芦中华情》校本课程开发案例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外部条件和内在条件,这些条件的综合就形成了该校具有的特色。
我校的办学特色是: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针对这一特色我开发了《葫芦中华情》这一主题的校本课程。
在授课过程中,学生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艺术文化遗产,通过对葫芦画的认识、了解、欣赏,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认同感、乡土情结与爱国主义情怀,珍视本土优秀文化遗产。
学生们对传统的美术文化遗产得到合理继承。
通过挖掘民族文化,并将其拓展为可利用的校本课程,使学生继承发扬下去是非常必要的。
葫芦是中华民族最原始的吉祥物之一,人们常挂在门口用来避邪、招宝。
上至百岁老翁,下至孩童,见之无不喜爱。
古人认为葫芦可以驱灾辟邪,祈求幸福,葫芦音近“福禄”,象征着福贵,又因其多籽,又象征着子嗣兴旺。
亚腰葫芦在外型上看是由两个球体组成,象征着和谐美满,寓意着夫妻互敬互爱。
据说,葫芦还有除病之用,只须挂在病者的床尾或摆放在病者的睡侧。
就可以吸取病人身上的病气,使其快速的好起来。
千百年来,葫芦作为一种吉祥物和观赏品,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珍藏,是中华吉祥文化的代表象征。
校本课程开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校本课程是体现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培养目标上一致性的前提下,根据本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资源状况,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我开设的《葫芦中华情》校本研究课程,响应本校特色:宏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对学生在培养技能的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同时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满足学生学习兴趣,尽可能在本学科培养出有特长,善于创新的学生。
在课程开发、实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教学的连贯性和特色教学。
从学生兴趣出发,综合我校教育特色:弘扬民族文化。
给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注重发展个性、创新意识。
本学期在“葫芦画”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努力钻研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书籍,配合美术大纲、课程标准的要求认真编排每一堂课,把课改的精神同时深入到校本课堂中去。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葫芦艺术进课堂》课程纲要

所
需
资
源
教师:葫芦工作室,打印机一台,葫芦种植工具,葫芦种子,烙画机1台,葫芦展示架若干,
学生:葫芦若干,课座椅30套,葫芦烙画机30台。种植工具若干,种植实践基地一块。
课时
1
内容
了解葫芦丝的演变过程
实施要求
搜集葫芦制作的乐器,葫芦笙到葫芦丝的演变过程。
葫芦丝音乐的特点。
第6课:葫芦器具
课时
1
内容
认识葫芦制作的生活器皿
实施要求
用葫芦制作简单的葫芦瓢,了解葫芦最早的使用价值,
制作酒葫芦,知道葫芦最早是用来盛放粮食和水的。
第三单元:葫芦的寓意
周次
两周
第7课:葫芦寓意
课时
背景分析
临沂沭河学校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梅家埠街道醋庄村,这里东临沭河,环境优美,水质优良、土壤呈酸碱性,这为葫芦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成立葫芦艺术工作坊,开展葫芦烙画活动课,旨在更好的传承中国烙画艺术这样一种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导更多青少年感受中华传统瑰宝的魅力,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的人文艺术修养和创新能力,提升学校办学特色和办学品味。
葫芦的认识,葫芦的种植与管理,葫芦烙画的制作,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体验和经验。
1.课程管理
葫芦的认识,葫芦的种植与管理等,学生自主管理,教师起指导、点拨作用,葫芦烙画的制作,教师多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制作。包括葫芦烙画的题材尊重学生的意见。
课
程
评
价
从葫芦的种植与管理过程、葫芦烙画作品质量。学生的学习态度三方前进行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葫芦种植管理以过程性评价为主,以学生为评价主体。
葫芦绘画教案

葫芦绘画教案教案标题:《葫芦绘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葫芦的形态特点和文化意义。
2. 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和想象力。
3. 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葫芦的形态特点和文化意义,培养绘画技能。
难点:在绘画过程中表现出葫芦的立体感和细节。
教学准备:1. 展示葫芦的图片和实物。
2. 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如纸张、颜料、画笔等。
3. 提前了解葫芦的文化背景和故事。
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葫芦的图片和实物,让学生谈谈对葫芦的了解和印象。
2. 讲解:介绍葫芦的形态特点和文化意义,让学生了解葫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3. 示范:老师现场绘制葫芦的简单示范,让学生观摩并理解绘画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4. 练习:让学生自行绘制葫芦,可以根据实物或图片进行观察和模仿,也可以发挥想象力进行创作。
5. 指导:老师逐个指导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6. 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和交流。
7.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绘画葫芦的经验和收获。
教学延伸:1. 组织葫芦绘画比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竞争意识。
2. 鼓励学生了解葫芦的相关故事和传说,拓展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3. 组织学生参观葫芦艺术展览,让他们感受葫芦艺术的魅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葫芦的形态特点和文化意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绘画技能和想象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让学生在绘画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八年级美术上册第17课《妙趣横生的葫芦刻画》教案3人美版

妙趣横生的葫芦刻画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葫艺的文化和历史,知道葫芦画的题材、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作品、教师讲解示范,了解葫芦画的题材、方法、色彩、形式,能用彩绘的方法对葫芦进行艺术塑造,体验创造的愉悦。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画葫芦,增加对吉祥文化、民间艺术的认识,体验创造的乐趣,更加关注生活中物品的美。
2学情分析学生具有初级的绘画能力,认识葫芦,喜欢接受新事物,愿意动手尝试创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欲将学生浅显零散的认识上升到对葫芦的艺术形象的理解与塑造上,激发对家乡乡土文化的热爱之情。
3重点难点重点:葫芦画的题材、形式、方法难点:根据葫芦的造型进行设计,题材体现葫芦的象征意义。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1【导入】播放音乐:《葫芦娃》看葫芦、摸葫芦、摇葫芦……概括:把你对葫芦的感受告诉大家设计意图:直接感受,激发兴趣,对葫芦的形状、特点形成初印象。
看葫芦、摸葫芦、摇葫芦……把你对葫芦的感受告诉大家设计意图:直接感受,激发兴趣,对葫芦的形状、特点形成初印象。
2【活动】查找资料,成语填空,师生交流1、葫芦(1)、葫芦历史:葫芦是人类最早种植的植物之一,中国在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的葫芦籽有七千年的历史了。
古文字学者推测,在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中,“卣”是指葫芦的字。
葫芦在中国古籍中最早称瓠、匏和壶,这三个字都可以在《诗经》中找到,《邶风》云:“匏有苦叶,济有涉深”;《卫风》云:“齿如瓠犀”;《幽风》云:“七月食瓜,八月断壶”;《小雅》云:“南有木,甘瓠累之”。
其中的“匏”、“瓠”、“壶”、“甘瓠”均指葫芦。
(2)、用途:①经处理作水瓢,面瓢,酒壶。
②可以食用,吃法多种多样,即可烧汤又可做菜。
③可以入药,须、叶、花、籽、壳均可入药,医治多种疾病。
④可制作乐器,《尧典》中有匏为八音之一的说法,《三字经》中有“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句,其中的匏即指葫芦。
“夜夜笙歌”、“滥竽充数”中的笙、竽都是匏做的。
葫芦音乐教案美术初中

葫芦音乐教案美术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葫芦音乐的基本知识,包括葫芦的历史、种类和演奏方法。
2. 培养学生对葫芦音乐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通过葫芦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葫芦音乐的基本知识介绍。
2. 葫芦音乐的演奏技巧教学。
3. 葫芦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教学难点:1. 葫芦音乐的演奏技巧掌握。
2. 葫芦音乐作品的创新演奏。
教学准备:1. 准备葫芦乐器,包括不同种类的葫芦和相应的演奏工具。
2. 准备葫芦音乐教材和参考资料。
3. 准备录音机或音响设备,以便播放葫芦音乐作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葫芦音乐的基本知识,包括葫芦的历史、种类和演奏方法。
2. 展示不同种类的葫芦乐器,让学生初步了解葫芦音乐的魅力。
二、基本技巧教学(15分钟)1. 教授葫芦音乐的演奏技巧,包括葫芦的吹奏方法和音色的控制。
2. 分组练习,让学生互相交流和观摩,提高演奏技巧。
三、作品欣赏和分析(15分钟)1. 播放葫芦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和感受葫芦音乐的魅力。
2. 分析作品中的音乐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和声等。
3.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分享,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看法和感受。
四、创新演奏(15分钟)1.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创意,尝试对葫芦音乐作品进行改编或创作。
2. 分组进行创新演奏,鼓励学生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3. 选取优秀的创新演奏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2. 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索葫芦音乐,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加葫芦音乐比赛或演出,展示学生的演奏技巧和创造力。
2. 邀请专业的葫芦音乐演奏家进行讲座和示范,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葫芦音乐。
3. 组织学生参观葫芦种植基地,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和制作工艺。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葫芦音乐的基本知识、教授演奏技巧、欣赏和分析作品、创新演奏等方式,旨在培养学生对葫芦音乐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葫芦手工创意美术教案

葫芦手工创意美术教案教案标题:葫芦手工创意美术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葫芦的特点和形态,并能够描述葫芦的不同形态和颜色。
2. 提高学生的手工制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美术鉴赏能力。
3.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材料和技巧,从而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教具准备:1. 葫芦的图片、模型或实物(以展示给学生观看);2. 各种颜色的纸张、彩笔、刀剪等手工制作工具;3. 海报纸和图钉(用于展示学生的作品);4. 录音设备或幻灯片等展示学生展示的方式。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展示葫芦的图片、模型或实物给学生观看,并询问他们对葫芦的了解以及他们对葫芦的印象。
2. 引导学生讨论葫芦的形态和颜色,并鼓励学生在描述葫芦时使用形容词。
示范与解释(10分钟):1. 向学生展示一种简单的葫芦手工制作方法,并解释所需工具和步骤。
2. 强调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细节和技巧。
3. 启发学生思考如何运用不同的颜色和材料来创造多样的葫芦作品。
实践与指导(30分钟):1. 学生动手制作葫芦手工作品,老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和帮助。
2.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尝试不同的手工制作方法和材料,如使用纸张、纸板、彩笔等。
3. 提供学生对于绘制葫芦图案或装饰手工作品的指导和建议,并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装饰方式。
展示和分享(10分钟):1. 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葫芦手工作品,可以通过录音设备或幻灯片等方式进行展示。
2. 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创意和思路,并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
3. 将学生的作品张贴在教室的墙上,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自信心。
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回顾今天的学习过程,学生分享他们对葫芦的新认识和制作过程中的体验。
2. 引导学生总结他们学到的手工制作技巧和创意思维能力。
3.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手工制作技巧应用到其他美术作品中。
教案扩展:1. 邀请一位专业美术家或手工艺人来学校进行讲座,向学生介绍更多关于葫芦的故事和制作技巧。
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美术展览,以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美术鉴赏能力。
第5课 葫芦的艺术-沪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5课葫芦的艺术-沪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葫芦的文化渊源及其在艺术中的应用;2.掌握葫芦的形态特征,能绘制出简单而具有特点的葫芦;3.利用葫芦的形象审美构建视觉形象,增强视觉感受。
二、教学重点1.葫芦的形态特征;2.葫芦在艺术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如何运用葫芦构建视觉形象。
四、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通过将葫芦和其他相关的形象资源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学到新知识前对葫芦的形象、文化渊源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行预热,可采用以下方式:•展示葫芦的图片,让学生自由发挥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播放相关的纪录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葫芦在生活中的应用。
2.核心教学(35分钟)(1)了解葫芦的文化渊源及其在艺术中的应用(15分钟)通过图片、漫画或语言文字等形式,教师向学生介绍不同地区葫芦的独特文化渊源,如葫芦在中国古代民间信仰、中医药饮食、找对象、招财等方面的应用,以及葫芦在书画、木雕、陶艺、雕塑、佛教造像等方面的应用。
(2)掌握葫芦的形态特征,能绘制出简单而具有特点的葫芦(10分钟)通过展示图片、手工模型或观察实物等形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葫芦的形态特征,形成葫芦的形象记忆和美学观感,同时让学生在纸上实际操作,学习绘制葫芦的方法步骤,掌握葫芦的绘画技能。
(3)利用葫芦的形象审美构建视觉形象,增强视觉感受(10分钟)通过分析展示的葫芦艺术、设计创意产品或广告、平面媒体、新媒体、时尚文化等形象产品,让学生了解葫芦在不同场合下的审美价值和意义,同时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和视觉感受能力,进行视觉创意设计,构建自己的视觉形象。
3.巩固拓展(10分钟)让学生自己动手创作和设计,以葫芦为主题,进行绘画、手工、数码、影像艺术等创作,可以作为学校美术展览活动的作品使用。
4.作业布置(5分钟)为了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在家自主创作,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和兴趣,进行绘画、手工、数字、影像艺术等创作。
五、教学评估1.在教学中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指导和纠正学生的不正确操作,并给予必要的表扬和正确的鼓励;2.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估,依据作品的技巧、创意思路、表现手法等多方面予以评价,提供个性化激励;3.提交作业并进行班内评选,展示葫芦艺术作品,让学生丰富交流,形成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