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语文园地二 最新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人教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识别和运用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自主阅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本课主要围绕“语文园地二”中的词语进行教学,包括词语的意思、用法等。
2. 句子的构造与运用:通过学习课文中的句子,使学生掌握句子的基本构造,能够自主构造简单句子。
3. 课文的理解与分析:通过阅读和分析课文,使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深层含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句子的构造与运用,课文的理解与分析。
2. 难点:词语的深入理解与灵活运用,句子的构造与创新,课文深层含义的挖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2. 学具:字典、词典、笔记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授:讲解生字词,分析句子结构,解读课文内容。
3. 实践: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5. 作业布置: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板书设计1. 语文园地二2. 主要知识点:生字词、句子结构、课文内容3. 关键词:词语、句子、理解、运用作业设计1. 词语练习:让学生用本课的生字词造句,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2. 句子练习: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句子,构造自己的句子,提高句子的构造能力。
3.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一篇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文章,回答相关问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还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词语的讲解和练习。
同时,我也发现学生们对课文的深层含义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发现本组“我的发现”里的字都是由两个以上相同部件组成的,并运用这个特点帮助记字2、能通过本组“日积月累”的学习,认识9个生字,记住6个词语,背诵4条谚语。
3、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别人讲的内容,有表达的自信心,能积极参与讨论交流,有帮助别人的爱心。
4、能通过“故事会”和“查字典擂台”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
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我的发现1、我们知道,汉字是个神奇的大家族,他们的组成可有趣了!瞧──出示汉字,你能猜猜这几个字是怎么来的吗?最后这幅图又有什么特点?小组商量一下。
山网秋上下哭笑⑴小组交流。
⑵班级交流:从形状变化而来的字──山、网。
带有指示意义的字──上、下。
可以借助图形进行辨认的字──哭、笑。
偏旁、组成有表示意义的字──秋。
2、今天,老师请来了一组新的汉字朋友,看──(出示“我的发现”)旁边的小姐姐为我们提了一个问题,大家一起读一读吧。
齐读问题。
3、自己读读,说说,告诉你的同桌:出示“我的发现”:班级交流:⑴相同的两个字上下排列构成──多、吕、昌、炎。
⑵相同的两个字左右排列构成──双、朋、羽、林。
⑶相同的三个字排列构成──品、晶、众、森。
4、大家还知道哪些汉字也是用这三种方法构成的?学生各抒己见。
二、日积月累·读读认认1、通过刚才的学习,咱们又发现了汉字一种有趣的构成方法。
现在,有一群老朋友来了?大家还认得吗?出示汉字,小老师带读,读对的齐读:议塘站慌钩爪裤符2、老朋友大家都记得,那么他们带来的新朋友呢?你从横线两边站的字中发现了什么?出示汉字:议──义(字义)塘──唐(唐诗)站──占(占领)慌──荒(荒地)钩──勾(勾画)抓──爪(爪子)裤──库(粮库)符──付(付钱)(都是形声字、形近字)3、到底该怎么叫新朋友,自己认认、想想,还可以拿出字典查查。
然后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小组讨论。
《语文园地二》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语文园地二》。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在夜晚抬头看到月亮时,想起远方的家人?”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静夜思》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诗词中的情感和意境。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诗词的基本概念。《静夜思》是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它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诗人李白夜晚的孤独和思念。诗词是语言的精华,它能够培养我们的审美情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静夜思》这首诗。通过分析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我们将理解诗人如何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内心情感。
《语文园地二》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1.提升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学习《静夜思》,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加强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词语用法辨析和写话训练,提高学生运用语言准确、生动地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
3.增强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大象和小老鼠》的阅读,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推理判断、整合诠释的能力,提升阅读素养。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词的意境理解和词语的用法辨析。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不同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诗词情感表达或词语用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2.诗词朗诵: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诗词朗诵活动。这个活动将帮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
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5篇

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5篇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以下是我精心收集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1课时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想像,培养学生的质疑、表达、想象能力。
2、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培养学生养成主动质疑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激趣导入同学们,老师想给你们看一些美丽的图片,想看吗?(课件出示)一组美丽的花儿图片,你们觉得这些花怎么样?(漂亮)老师告诉你,这些漂亮的花儿和你们一样,有自己的妈妈,有自己的学校。
那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它们的学校?(想)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花的学校》。
二、默读课文,读文质疑1、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你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2、汇报交流。
(课件出示)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
(1)花儿们的地下学校是什么样子的?(2)花儿们的妈妈是谁?(3)花儿们的老师是谁?……导言:这些问题会在我们接下来的学习中逐步解决。
你们知道吗?泰戈尔写《花的学校》时,己年近不惑,但仍以纯真的童心感受世界。
那质朴的语言闪耀着写作的快乐,奇妙的想像充满了童真童趣。
现在让我们走进花儿学校,去感受这些奇思妙想。
三、重点突破,精读解疑1、指名学生读课文,想课文中哪些自然段是属于描写花儿很欢乐的?(一、二、六自然段)2、指名读一、二自然段。
(1)边听边想:你知道了什么?“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哗啦啦、淅沥沥……)这样的词语是象声词。
“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哨”,谁能学一学这种声音?(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一、二自然段。
)(2)(课件出示10)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地跳舞、狂欢。
(板书:跳舞狂欢跑出来)第二自然段只有一句话,这句话是一个什么句子?(拟人句)“跑出、跳舞、狂欢”突出了什么?(花儿们的活泼、可爱、美丽、向上)(板书:美丽活泼可爱向上)(3)在六月的阵雨中,花儿们笑着跳舞,它们在想什么、在说什么?它们在跳着什么样的舞蹈?引导学生自由想像说一说。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园地二教案优秀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园地二教案优秀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2.难点:观察、思考、表达能力的培养,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学习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感情。
2.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朗读,注意停顿、语气、感情。
3.学生分段朗读,体会课文内容。
三、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字词的含义。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词,巩固记忆。
四、课堂作业1.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选取部分习题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所学生字词,巩固记忆。
2.回顾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表达。
2.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意见。
3.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
三、写作训练1.教师给出写作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
2.学生进行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展示作品,教师进行点评。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鼓励。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所学生字词,巩固记忆。
2.回顾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拓展阅读1.教师推荐相关课外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互相交流。
三、课后作业1.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选取部分作业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鼓励。
五、教学反思1.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查找不足,改进教学方法。
2.学生反馈学习情况,提出建议,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生字词学习:教师通过设计互动游戏,如“生字词接龙”、“猜字谜”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生字词。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对寓言的体会和认识。
2.能发现“源源不断、无忧无虑”等词语的特点,并能写出相同结构的词语。
3.能仿照例句写出带有动作、神态描写的提示语。
4.能按照正确的格式写一个通知。
5.知道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的书写要点,写好“艳、静”等8个字。
6.积累“邯郸学步、滥竽充数”等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教学重难点理解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
能正确书写通知。
▶教学策略1.交流平台引导学生交流对寓言这一文体的初步认识,可回顾自己学过、读过的寓言故事,并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复述,结合生活经验说明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2.词句段运用这一部分安排了三项内容,可引导学生先观察并思考两组词语在结构上的特点,然后照样子写出类似的词语;可通过读例句,体会人物说话时描写神态、动作的语句的作用;先读范例,了解通知的格式,明确正文的关键信息,根据题目要求选择一种情况写一写,完成后师生共同评议。
3.书写提示可先让学生读一读提示语,了解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的书写要点,教师结合示例进行范写提醒,学生自主练习,最后同学互评。
4.日积月累“日积月累”安排了9个来源于古代寓言的成语,在学习前可让学生查阅资料,阅读相关寓言故事。
学生在理解中反复朗读,达到熟读成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对寓言的体会和认识。
2.能发现“源源不断、无忧无虑”等词语的特点,并能写出相同结构的词语。
3.能仿照例句写出带有动作、神态描写的提示语。
4.能按照正确的格式写一个通知。
▶教学过程板块一熟读精思,品读寓言1.交流令你印象深刻的寓言故事:同学们,我们刚刚学完一个单元的寓言故事,你读过的寓言故事中还有哪些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尝试用自己的话跟我们分享一下吧!(1)课件出示“交流平台”中的第一点。
课件出示:许多寓言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巩固生字词,提高识字、写字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内容的理解,阅读方法的指导。
2.教学难点: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提高阅读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语文园地二》的课文,大家觉得怎么样?2.那么,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这个园地的内容,好不好?(二)学习生字词1.请大家翻开书,找到《语文园地二》的生字词部分。
2.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生字词,注意发音要准确。
3.请大家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生字词,用动作或图片来展示这个词语的意思。
4.各小组展示,大家猜猜他们展示的是什么词语。
(三)学习课文1.请大家翻开书,找到《语文园地二》的课文部分。
2.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篇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
a.课文中讲了哪些事情?b.这些事情有什么共同点?c.你觉得课文中的主人公做得怎么样?(四)课堂小结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语文园地二》的生字词和课文,大家有什么收获?2.我们要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语文园地二》的生字词和课文,还记得吗?2.那么,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这个园地的内容。
(二)学习课文1.请大家翻开书,找到《语文园地二》的课文部分。
2.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篇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
a.课文中讲了哪些事情?b.这些事情有什么共同点?c.你觉得课文中的主人公做得怎么样?(三)课堂讨论a.课文中的主人公在面对困难时,是如何克服的?b.你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困难吗?你是如何解决的?c.你觉得课文中的主人公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在哪里?1.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
2.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面对困难要勇敢、坚持,还要善于动脑筋。
四、课后作业1.抄写《语文园地二》的生字词,每个写5遍。
2.家长签字确认。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三年级语文园地二教案

部编三年级语文园地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理解:学生应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及其背后的含义。
通过对课文的深入学习,学生对特定主题和概念应有一定的了解。
技能培养: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阅读理解、文本分析和语言表达。
通过讨论、写作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传统文化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和熏陶,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语文园地的学习内容在开始本堂课的学习之前,首先我们要明确本次课程的主要目标,那就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了解语文园地的学习内容。
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和趣味性。
在正式进入课文学习之前,先给学生简要介绍课文的背景,包括作者介绍、课文主题等。
这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将课文分段讲解,逐段分析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交流对课文的理解,老师可以适时给予指导和点拨。
向学生介绍语文园地的栏目设置,包括识字写字、阅读积累、口语交际等栏目。
通过学习典型的例子让学生明白语文园地学习的特点和重要性。
比如通过阅读积累栏目中的优秀文章,可以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口语交际栏目中的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交际技巧。
学生可以相互学习,从而提升语文学习水平。
展示通过学生亲身参与取得优秀成果的案例来引导学生关注语文园地的学习。
这些案例可以是之前学生的作品展示、学习心得分享等,让学生看到语文学习成果的实际呈现方式。
同时强调语文园地不仅是知识的积累地也是自我展示的平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语文园地的学习中。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互动让他们在参与过程中不断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不断进步。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
2.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
3.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并能用简短的语言进行概括。
4. 学生能够运用本课学到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写作练习。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通过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提高口头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 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课文,提高理解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对自然、社会和生活的热爱和关注。
2.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和交流,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3. 学生通过参与课堂活动,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教学内容1. 生字词的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认读和书写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
2. 课文的阅读:学生通过朗读、默读和分角色读,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3.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仿写或创作练习。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课文的理解。
2. 教学难点:课文的深层理解和写作练习的创意表达。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投影仪、黑板。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本课的主题。
2. 生字词学习: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认读和书写生字词。
3. 课文阅读:学生通过朗读、默读和分角色读,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4. 课堂讨论:学生就课文内容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5.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仿写或创作练习。
6. 总结与反思:学生对本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反思,提出自己的疑问和看法。
板书设计1. 课题:语文园地二2. 生字词:列出生字词,进行解释和例句。
3. 课文内容: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4. 写作练习:展示写作练习的要求和示例。
作业设计1. 写作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仿写或创作练习。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优质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
2.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借助图画阅读。
3. 学生能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 学生能够借助词句,体会课文中优美句段,并积累好词佳句。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理解、分析、概括课文的能力。
2. 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3. 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培养表达和倾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能够感受学习的乐趣,增强对母语的热爱。
2. 学生能够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民族自豪感。
3. 学生能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认读。
2. 课文的阅读与理解。
3. 课文的朗读与表达。
4. 词语的积累与应用。
5. 课文的拓展与思考。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认读。
2. 课文的阅读与理解。
3. 词语的积累与应用。
难点1. 课文的朗读与表达。
2. 课文的拓展与思考。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生字词卡片,课文插图等教具。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字典等学具。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做好笔记。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巡回指导。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的重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5. 课堂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小结,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板书设计1. 课题: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2. 生字词:教师板书生字词,并进行讲解。
3. 课文内容:教师板书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进行讲解。
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并组词。
2. 朗读课文,并复述课文内容。
3. 完成课后练习题。
课后反思1. 教师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园地二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园地二教案这是部编版三年级语文园地二教案,是优秀的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园地二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选择一个课外读到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同时认真听其他同学讲名人故事,交流想。
2、写一篇习作,介绍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3、自主发现引用人物的对话的三种不同形式。
4、读读背背,收集积累。
5、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1、口语交际。
2、习作练习。
【教学准备】收集自己准备讲的名人故事中涉及的名人图片、名人像,准备讲名人故事时用。
【教学课时】【课时目标】1、培养学生大胆、大方和他人进行交流的好品质。
2、注重交际习惯的提示和引导: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
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可以补充。
3、学生体会到和同学交流的'快乐。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结识了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等许多名人,课外大家也在读名人故事、寻找名人资料,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
二、读读要求1、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
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可以补充。
2、听了以后有什么想法,大家互相交流。
三、分组举行,组内交流1、各人先在组内展示自己所画(或收集到)的名人像或图片,简要介绍自己要讲的故事的主人公。
2、各小组内学生试讲、教师巡视。
3、小组评价,评出本组“故事王”、“最好听的故事”、“听得最认真的同学”。
四、全班交流1、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王”、“最好听的故事”、“听得最认真的同学”名单,教师颁奖。
2、全班交流。
荣获“故事王”称号的同学非常荣幸,“故事王”们肯定愿意让更多的同学听到你的精彩故事。
哪位“故事王”给全班同学讲讲?3、挑选一、二名“故事大王”讲故事。
共同评议讲述情况。
如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等等。
五、畅谈感想1、听了组内同学讲的名人故事、“故事王”讲的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么想法?可以谈谈对名人行为、品格的评价,可以联系自身和现实情况发表感想。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教案

总结收获:
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自主反思】
知识盘点:
课后反思:
【重点难点】把句子写形象以及诗句的领会。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借助课外资料来理解。
【学习流程】
■自主学习:
一、我的发现
出示课本里的两句话,让学生想一想发现了?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1)自己读一读,认一认。
(2)同桌互读,注意字音是否正确。
(3)组词大列车
2、读读背背
(1)自己练习读诗句。
(2)借助课外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
1、明确习作要求,选择习作内容。
2、根据习作提示,选择习作内容。
3、自拟题目,自主习作(提醒:把材料想完全,把想法说清楚或把事情的过程想仔细再写。师巡视个别指导。)
■展示交流:
1、学生自读展示台中学习伙伴的话,了解展示内容。
2、展示自己想展示的内容。
(1)在小组内展示
(2)在全班展示
■总结提升:
1、出示优秀的习作,学生自由读一读。
2、组织集体评点以上的优秀习作,学习并借鉴其优秀的部分,提升自我的写作能力。
总结收获:
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自主反思】
课题:语文园地二
第 3 课时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能发现比喻句的特点,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
2、积累意思相反的几组词及优美的诗句。会认7个生字。
课题:语文园地二
第 1 课时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新课标)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

(四)书写提示
1、仔细观察“书写提示”列出的9个字,注意结构占格。
艳植睛最
静霜害需
2、师生合作找出这些汉字字形特点
(1)汉字各部分的占格情况
左右结构的字:偏旁占格少,另一部分占格多,例如:偏旁在左侧,整个字就要写得左窄右宽,比如“艳、植、睛”这三个字。
上下结构的字:同样是偏旁占格少,另一部分占格多,例如:偏旁在上方,就要写得上小下大,比如“霜、最”这两个字。
生3:《陶罐和铁罐》告诉我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
生4:《池子与河流》告诉我们做人不能贪图安逸,虚度年华。
(二)课文中这些有趣的故事让你想到了哪些人和事呢?
读了《守株待兔》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我自己。有一天晚上我写完作业后就把书本扔在一边,以为妈妈会帮我收拾好,便和哥哥去玩了。第二天早上我也没检查,背起书包就去上学了,到了学校后才发现,作业忘在了家里。现在想想做任何事都不能指望别人,凡是还是要靠自己努力。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课题
语文园地二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学习
目标
一、文化自信:从语言交流中,增强文化自信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二、语言运用:能正确掌AABC和ABAC格式的词语特点,并能进行独立列举和积累。了解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
三、思维能力:学习把句子写具体,积累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句子,并能在具体的语境中熟练使用。了解成语背后所隐含的寓言故事及所蕴含的道理。
少先队大队部——表示落款(通知者)
4与7日——表示通知的时间
3、通知包括:标题,正文,落款,时间四个要素。
(完整版)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二(教案)

语文园地二教材解析:本单元语文园地共安排了4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的主题是整理寓言故事,这一板块有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回顾自己学过的寓言故事,能进行简单的复述。
二是明确寓言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三是将寓言故事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
这三个方面层层推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寓言故事,提升语文素养。
“词句段运用”包括三部分,一是积累“AABC”和“ABAC”式的词语。
二是积累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句子。
三是学写通知这一应用文。
这一板块从词语到句子,再到段落,体现了学习程度的由浅入深。
“书写提示”列举了4个上下结构的字和4个左右结构的字。
揭示了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书写时要先考虑好这些笔画的长短比例和距离。
“日积月累”安排了9个成语,全部来源于寓言故事,每个寓言故事都包含着深刻的道理。
与本单元品味寓言的主题遥相呼应教学目标:本次语文园地学习可按照板块依次进行教学,注意每个版块内容难度方面的梯度上升特点,注重实践运用。
梯度上升特点:从整体上看,本次语文园地学习内容按照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由字到词再到句子,段落这样的一种梯度上升的。
从每个版块内容看,其难易程度也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实践运用:1.“交流平台”的第三个环节是“读了寓言,我想到了生活中的许多人和事”,可以让学生再列举一些与自己生活相关的事情来说明寓言故事中的道理。
2.“书写提示”要求学生先看后写再对照,给与学生充足的书写时间。
交流平台1.回顾自己读过的寓言故事,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简单的复述。
2.结合自身生活说明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设计意图:寓言故事中的道理是在熟读精思的基础上感悟出来的,又是通过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加以强化的。
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概括整理能力,还能让学生懂得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
】词句段运用1.能正确掌握“AABC”和“ABAC”格式的词语特点,并能进行独立列举,如:“依依不舍”、“津津有味”、“无法无天”、“无影无踪”。
语文园地二-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语文园地二-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教学背景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必修科目之一,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的提升,更要培养学生的文字理解和文化素养。
根据《课程标准》,学习要关注学法过程、注重语言环境,强调知识互动和价值传递,开展综合性文化活动。
本教学计划针对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内容涵盖了语文知识和文化,旨在通过有趣生动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并激发学生对文化传承的认识和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课文中的情节,理解课文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方式。
2.掌握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
3.阅读文章时注意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关系,了解传统文化渊源。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和演练等形式,积极参与,探究性地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精神和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文化,注重个性化表达,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积极推崇中华文化,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重点1.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
2.掌握文本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的文字理解和文化素养。
1. 《狗咬人》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情节,理解课文作者的写作方式和意图。
2.学习如何表达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中复杂的情感表达。
2.学会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教学过程1.教师为学生讲解课文内容,并与学生展开讨论,探究文本中表达的情感。
2.学生合作,分组表演课文中的对话和情节,并分析表演中的语言表达方式。
3.学生发挥想象,写出自己的相似经历,并依照课文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2. 《牛郎织女》教学目标1.学习古诗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2.学习古诗的语言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1.理解《牛郎织女》蕴含的文化意义。
2.学习并灵活运用古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
2.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借助图画阅读。
3.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 学生能够积累和运用本课的好词佳句。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学生通过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表达和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培养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2.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团结协作、互助互爱的精神。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 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
2. 朗读课文,借助图画阅读。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1. 学习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2. 积累和运用好词佳句。
3. 进行课堂活动,提高表达和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正确认读、书写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 积累和运用好词佳句。
难点1. 课文中一些抽象词语的理解。
2. 课文的深层理解和思想感情的体会。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文插图、生字词卡片。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彩笔。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课文主题。
2. 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认读并理解词语含义。
3. 朗读课文: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并纠正读音。
4. 理解课文内容: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5. 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1. 复习: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学习好词佳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并进行积累和运用。
3. 课堂活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提高表达和交流能力。
4. 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1. 第一课时:课题、生字词、课文内容、课后作业。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反思+课时练习及答案)

语文园地二教学导航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课堂小结
参考答案:
1. 自相矛盾一个卖矛和盾的人自夸他的矛能刺穿所有的盾,又自夸他的盾能档住所有的矛。
当别人问他用他自己的矛刺他自己的盾结果会如何时,他便无法回答了。
说话办事要说实话,办实事,不要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
2. ①源源不断念念不忘津津有味炯炯有神窃窃私语欣欣向荣栩栩如生喋喋不休默默无闻滔滔不绝津津乐道息息相关历历在目彬彬有礼亭亭玉立……
②无忧无虑无边无际无时无刻无影无踪无穷无尽无缘无故无拘无束无法无天无依无靠无情无义无牵无挂无声无息无亲无故无大无小无头无尾……
3. (1)他双目瞪圆:“快走哇,要迟到啦!”
(2)“我终于考了100分!”弟弟眉飞色舞地大声嚷着。
4.
通知
5月27日下午3点,清华园小学参加歌咏比赛的所有同学到音乐教室集合,参加彩排。
清华园小学德育处
2018年5月26日
5.邯郸学步滥竽充数掩耳盗铃自相矛盾刻舟求剑画蛇添足杞人忧天井底之蛙杯弓蛇影。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人教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识别和运用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自主阅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本课主要围绕“春天”这一主题,学习与之相关的词汇,如“春暖花开”、“生机勃勃”等,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句子的构造与表达:学习如何使用本课所学的词汇构造句子,表达对春天的感受。
3. 课文的阅读与理解:通过阅读课文,理解春天的特点和意义,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难点:运用本课所学的词汇构造句子,表达对春天的感受。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课文挂图等。
2. 学具:字典、词典、练习本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春天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含义。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中春天描写的理解和感受。
4.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生字词的读音、书写和用法,并通过示范句子,指导学生如何运用。
5. 练习与反馈:让学生练习构造句子,并进行展示和反馈。
板书设计1. 课题:语文园地二2. 生字词:春暖花开、生机勃勃等3. 句子示例:春天来了,大地复苏,万物生长。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完成课后练习,巩固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
2. 口头作业:回家后向家长复述课文内容,并分享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3. 拓展作业:收集更多关于春天的诗歌或故事,下节课分享。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够运用所学词汇表达对春天的感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园地二教材解析本单元语文园地共安排了4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的主题是整理寓言故事,这一板块又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回顾自己学过的寓言故事,能进行简单的复述。
二是明确寓言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三是将寓言故事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
这三个方面层层推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寓言故事,提升语文素养。
“词句段运用”包括三部分,一是积累“AABC”和“ABAC”式的词语。
二是积累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句子。
三是学写通知这一应用文。
这一板块从词语到句子,再到段落,体现了学习程度的由浅入深。
“书写提示”列举了4个上下结构的字和4个左右结构的字,揭示了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书写时要先考虑好这些笔画的长短比例和距离。
“日积月累”安排了9个成语,全部来源于寓言故事,每个寓言故事都包含着深刻的道理,与本单元品味寓言的主题遥相呼应。
教学目标:本次语文园地学习可按照板块依次进行教学,注意每个版块内容难度方面的梯度上升特点,注重实践运用。
梯度上升特点:从整体上看,本次语文园地学习内容按照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由字到词再到句子、段落这样的一种梯度上升的。
从每个版块内容看,其难易程度也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实践运用:1.“交流平台”的第三个环节是“读了寓言,我想到了生活中的许多人和事”,可以让学生再列举一些与自己生活相关的事情来说明寓言故事中的道理。
2.“书写提示”要求学生先看后写再对照,给予学生充足的书写时间。
交流平台1.回顾自己读过的寓言故事,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简单的复述。
2.结合自身生活说明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词句段运用1.能正确掌握“AABC”和“ABAC”格式的词语特点,并能进行独立列举,如“依依不舍”“津津有味”“无法无天”“无影无踪”。
2.积累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句子,并能在具体的语境中熟练使用。
3.了解通知这一应用文的书写规范,并能根据相关要求进行写作。
书写提示1.了解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即在左右结构的字中,偏旁在左侧,整个字要写得左窄右宽,如“艳、植、睛”。
上下结构的字,偏旁在上方,整个字要写得上小下大,如“霜、害、最”。
2.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书写时要先考虑好这些笔画的长短比例和距离。
3.养成先看后写再对照的写字习惯。
日积月累1.能正确认读这9个成语,做到读准字音,读熟词语。
2.了解这些成语背后所隐含的寓言故事。
3.了解这些寓言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
能正确书写通知。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相关PPT。
学生回顾自己读过的寓言故事,搜集“日积月累”中9个成语所包含的寓言故事。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33)一、熟读精思,品读寓言1.布置预习,自主回顾回想一下自己读过哪些寓言故事,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
从这些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选择其中一两个进行思考。
联系生活实际,这些寓言故事能让你想到哪些生活中的人和事?2.复述寓言故事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把寓言故事说清楚。
(1)教师先进行示范性复述,学生认真听。
例:《揠苗助长》讲述的是一位古代宋人为了使自己田地里的禾苗长得快,便将禾苗往上拔,结果禾苗反而快速地枯萎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管事物的发展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2)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的示范例子,想一想,要把寓言故事复述完整,需要哪些要素。
教师点拨:古代——时间;宋人——人物;拔苗——事情;禾苗枯萎——结果。
如果不管事物的发展规律,强求速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蕴含的道理。
学生归纳,复述寓言故事需要包括五部分:时间、人物、事情、结果、道理。
3.学生尝试复述故事,教师应给予适当点拨引导。
例:《叶公好龙》:叶公喜欢龙,家里到处都雕刻着龙,天上的真龙知道后,去拜访他。
叶公一看是真龙,吓得转身就跑。
这个故事比喻表面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真正爱好。
《南辕北辙》:讲述了一个人要乘车到楚国去,由于选择了相反的方向又不听别人的劝告,只能离楚国越来越远了。
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买椟还珠》:楚国有个珠宝商人到郑国去卖宝珠。
他用名贵的木材,雕了一只盒子,又用各种方法,把盒子装饰得很美观,使盒子散发出香味,然后把宝珠装进盒子。
有个郑国人,看到这个装宝珠的盒子那么精美,就出高价买了去。
把盒子留下却把宝珠还给了那个珠宝商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应主次分明,不能取舍不当,本末倒置,喧宾夺主。
学生在复述故事的过程中,容易遗漏复述的五要素中的某个环节,而且对故事所蕴含的道理不一定有深刻的感受。
因此,教师要及时跟进指导。
4.联系实际这些寓言故事能让自己想到生活中哪些人和事。
要完成这一环节的学习,学生首先要对寓言故事所反映的道理有着明确的认识,才能将其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
二、聚沙成塔,积累词句1.预习自学根据以下词语特点,尝试再写两个。
源源不断念念不忘________ ________无忧无虑无边无际________ ________2.师生讨论交流自学成果,从中寻找规律(1)类似词语举例依依不舍津津有味恋恋不舍无法无天无影无踪无缘无故(2)观察词语格式,总结规律诸如“源源不断”“念念不忘”之类的成语,它们前面两个字相同,后面是两个不同的字,这种结构组成的词语或成语叫做AABC式成语。
像“无忧无虑”“无边无际”之类的成语,它们的第一、第三字一样,其他两字不一样,这样的成语叫做ABAC式成语。
3.感受动作描写、神态描写(1)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读熟教材中列举的两段文字,注意“噘”读为“juē”,“皱”读为“zhòu”。
读第二段文字时尝试读出高兴的语气。
指名读第一段文字,提醒学生注意加点短语“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
指导学生反复观察加点的短语,寻找特点。
嘴,眉头——身体的部位噘,皱——动作结论:这些短语都是由表示动作的词和表示身体的部位组成,表现了描写对象的神态。
学生根据师生分析得出的结论,补写句子:他________________:“你真是急死我了!”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使用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注意说话人物着急的语气。
例句:他睁大了眼睛,使劲摇了摇头:“你真是急死我了!”(2)学生自学第二段文字,尝试寻找加点短语的特点。
“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仔细读人们说的话,体会人们惊讶、高兴的心情。
然后把自己的体会和“高兴地叫起来”作对比。
总结:通过读人物的语言描写来推测说话者当时的心情,才能填上合适的词语。
根据结论把句子补充完整,教师及时检验学生自学成果。
4.学写通知(1)读通知,找一找,一份完整的通知由几部分构成。
师生合作解析通知的组成部分:标题,正文,落款,时间。
学生第一次接触通知这一类型的应用文,因此在这一环节学习中,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
(2)读通知的正文部分,想一想,通知的正文应由几部分组成?4月9日下午3点——表示时间全体同学——被通知者操场——地点观看文艺表演——通知的事情少先队大队部——落款(通知者)4与7日——写通知的时间在解析正文的过程中,教师应用严谨的语言对学生加以指导。
(3)按照通知的书写规范,根据课本要求写一份通知。
例1:通知各班班长领取新校服。
通知3月3日(星期五)上午10点,请各班班长在一楼大厅领取本班同学新校服。
解放北路小学2019年3月1日例2:通知班上同学参观博物馆通知4月10日(星期一)上午8点,请同学们在学校正门集合,坐车参观市博物馆。
解放北路小学2019年4月7日第二课时(34)一、笔精墨妙,体验书法1.预习自学仔细观察“书写提示”列出的8个字,找出它们的偏旁,把偏旁和另外一部分作对比。
2.检查自学明确每个汉字的偏旁:艳——“丰”字旁,静——“青”字旁,植——“木”字旁,霜——“雨”字头,睛——“目”字旁,害——“宀”字头,最——“日”字头,需——“雨”字头。
3.师生合作找出这些汉字字形特点(1)汉字各部分的占格情况左右结构的字:偏旁占格少,另一部分占格多,例如:偏旁在左侧,整个字就要写得左窄右宽,比如“艳、植、睛”这三个字。
上下结构的字:同样是偏旁占格少,另一部分占格多,例如:偏旁在上方,就要写得上小下大,比如“霜、最”这两个字。
(2)找一找这些汉字主要由哪些笔画写成。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这些汉字都是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
但是这些笔画的长短是不同的。
(3)学生根据总结的书写规律和注意事项进行写字练习。
二、集腋成裘,感悟经典1.自学预习(1)借助拼音将“日积月累”中的9个成语读熟,做到读准字音。
(2)查阅相关资料,找一找这9个成语分别对应哪些寓言故事。
2.检验自学成果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好这些成语。
邯(hán)郸(dān)学步滥(làn)竽(yú)充数自相矛(máo)盾(dùn) 杞(qǐ)人忧天3.小组合作展示成果:交流搜集的寓言资料在这一环节中,对于学生不易理解的寓言,教师应进行及时的点拨指导。
邯郸学步:出自《庄子•秋水》,故事讲的是战国时期,一个燕国人听说赵国邯郸人走路的姿势很漂亮,便来到邯郸学习邯郸人走路。
未得其能,又忘记自己的走姿,最后爬着回到了燕国。
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
滥竽充数: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故事讲的是齐宣王派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
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很高兴。
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
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
齐湣王喜欢听一个一个地独奏,南郭处士就逃跑了。
掩耳盗铃: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故事讲的是有个人要偷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背不动;于是用槌子把钟砸碎,刚一砸,钟锽锽的响声很大。
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耳朵紧紧捂住。
他以为捂住自己的耳朵别人就听不到了。
比喻自欺欺人。
自相矛盾:出自于《韩非子》,故事讲的是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说:“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破坏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用其破坏!”市场上的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们将怎么样?”那个人无法回答。
众人嘲笑他。
形容行事或言语前后不统一。
也指不连贯的性格或心情。
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察今》,故事讲的是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到水中,他立即在船边上刻了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了,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寻找剑。
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故事告诉我们办事不能只凭主观愿望,不能想当然,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灵活处理。
画蛇添足:出自《战国策•齐策二》,故事讲的是楚国有个搞祭祀活动的人,祭祀完了以后,拿出一壶酒赏给门人们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