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市场的三个发展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三板市场的三个发展阶段
新三板市场的发展从重大事件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6年1月中关村开始试点到2013年1月16日股转公司揭牌。这个阶段主要是建立非上市公众公司提供股票挂牌转让服务的平台。其中,在2012年7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试点园区扩至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四个园区,揭开了真正意义上的“全国化”,新三板挂牌企业开始逐步增多,这个阶段有不少券商开始发力,特别是四个地区的区域性券商提出先机,发力并组建场外市场部,部分园区的企业先知先觉,勇于对接资本市场,在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竞争中取得先机。但在这个阶段的初期由于政策不明朗,众多企业信心不足,券商投入资源有限,券商投行和场外市场部的队伍建设力度并不大,初期新三板发展不温不火。
第二阶段主要是从2013年1月16日到2015年7月22日,这个阶段主要是追求挂牌家数的阶段。标志性事件出现在2015年7月22日,随着新三板17家企业的挂牌,新三板挂牌企业家数达到2811家,正式超过深沪两市当时2800家的上市公司总和。
实际上,在2013年到2014年6月份,新三板挂牌家数有811家,市场发展不理想。期间,国务院牵头,股转公司连续发文,鼓励企业和中介机构发力。2014年12月26日,证监会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颁布了《关于证券经营机构参与全国股转系统相关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允许更多的推荐队伍参与新三板企业挂牌,其中在第四条明确提出扩大推荐队伍,支持基金管理公司注册基金管理子公司、期货公司子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等机构经证监会审察后,可以在全国股转系统开展推荐业务。同时,在创新收费方式上,允许股权支付和期权支付等新型收费模式。这些政策彻底激活整个新三板市场建设进度,由此券商和各地政府共同发力,新三板挂牌家数迎来井喷式发展。
第二阶段的特点就是追求挂牌数量,股转公司和券商大力引导各类企业挂牌,各地政
府也出台各种奖励政策,鼓励推动各类企业申报新三板,用了接近两年时间,完成了新三板总挂牌家数超越深沪两市二十五年来上市家数总和的壮举,由此形成正金字塔形资本市场结构,告别了之前的“畸形”倒金字塔形结构,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新三板热”的浪潮。
第三个阶段是以2015年7月开始悄然发生变化为标志,这个阶段由追求挂牌家数的数量导向转向追求提升挂牌企业质量导向。在这个阶段,从券商到监管部门都形成共识,先追求数量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新的阶段,开始鼓励更多的优质中小企业申报挂牌,鼓励真正有创新能力的和有核心竞争力的各类中小企业挂牌新三板。由此新三板市场发展的整个政策导向又开始发生重大转变。特别是挂牌家数突破四千家后,新三板企业挂牌从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得到包括各界人士的共识与支持。伴之而来的标志性事件是以2015年上半年开始,大批拆VIE的海外板块回归带动更多优质互联网企业进场,特别是带动着以“TMT”、“两高三新”等新兴板块企业蜂拥而入。
随着挂牌企业的质量越来越好,自然而然为在2015年现有的做市商层和非做市商层的基础上,为2016年实现分层提供保障,只有实现分层,才能够让各类投资者更容易挑选优质标的,大批分层后的顶层企业才能吸引大量机构投资资金进场,进而带来市场活跃度。新三板各类专业投资资金有望在未来几年保持快速进场速度,投资体量也会越来越大。特别是随着各类优质企业进入到分层后的新三板顶层,相信会有新三板的大量投资神话出现,届时丰厚的投资回报,会正面形成冲击,为各类机构投资资金、挂牌企业、股转公司带来多赢的局面。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新三板制度建设和发展体系探索和积累的过程,而第二阶段追求数量,是解决新三板建设基础问题,那么第三阶段解决挂牌企业的质量问题,也是解决新三板流通性的关键点。
就新三板市场发展整体而言,前期挂牌企业总体要求较松,特别是在财务等核心指标上,要求相对宽松,导致前期大量中小微企业快速挂牌成功,有部分企业在内控机制和财务数据上实际上离公众公司要求有一定差距,部分企业本身从团队到内控制度也没有做好充足准备对接资本市场。这种现象也一定程度影响到资金的进场,好标的的不足,同时还一定程度影响到新三板的初期发展。因此随着挂牌总量上来之后,流通性和交易活跃度就是摆在监管部门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