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储运安全技术与管理重点参考文本
原油储运生产安全要点范本(二篇)
原油储运生产安全要点范本原油储运生产安全是指对原油储备库、输油管道、装卸设备、油轮运输等环节进行合理的安全管理,以防范和减少原油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和灾害,保障生产安全和人员财产的安全。
下面是一份原油储运生产安全要点范本:一、原油储备库安全管理1. 储备库设施安全- 储备库的选址应远离居民区、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场所等危险区域。
- 储备库建筑物和设施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安全标准,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
- 储备库应设有消防设备、泄漏检测装置、警报系统等安全设备,定期进行检修和测试。
2. 储备库日常管理- 进出储备库的人员必须进行身份验证和安全培训,严禁非授权人员进入储备库。
- 储备库的原油储存量应按照安全规定进行合理控制,避免超负荷储存导致安全隐患。
- 储备库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危险物品管理、安全操作规程等,确保操作人员严格遵守。
3. 储备库应急响应和事故处理- 储备库应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和培训,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 发生事故或异常情况时,储备库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安排专人进行事故处理。
二、输油管道安全管理1. 管道安全设施- 管道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的安全标准进行设计、建设和维护,确保其结构和材料的安全性能。
- 管道应设有泄漏检测装置、防护罩、标识牌等安全设备,确保管道的安全运行。
2. 管道巡检和维护- 管道巡检人员应定期对管道进行巡查和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管道异常情况。
- 管道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管道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3. 管道事故应急响应和处理- 管道应急预案应包括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和预警机制,以及人员疏散和伤员救治等事故处理步骤。
- 发生泄漏事故时,应及时关闭泄漏口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泄漏,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参与事故处理。
三、装卸设备安全管理1. 装卸设备安全性能- 装卸设备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安全标准,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
油气储运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油气储运安全管理,确保油气储运设施的安全运行,预防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油气储运行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油气储运企业的生产、建设、运营、维护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油气储运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二、安全管理制度第四条安全生产责任制1. 油气储运企业应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岗位操作人员的安全职责,实行逐级负责制。
2. 各级管理人员应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3. 岗位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确保作业安全。
第五条安全检查制度1. 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包括设备设施、工艺流程、现场作业、消防设施等。
2. 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应及时整改,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3. 对重大安全隐患,应立即上报,并采取应急措施。
第六条设备设施安全管理1. 设备设施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完好、安全运行。
2. 对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应进行安全评估,确保符合安全要求。
3. 设备设施改造、扩建应遵循安全、可靠、经济的原则。
第七条消防安全管理1. 消防设施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完好有效。
2. 消防通道应保持畅通,不得堆放杂物。
3. 定期开展消防演练,提高员工消防意识。
第八条应急管理1. 制定油气储运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2. 对突发事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
3. 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三、安全教育与培训第九条油气储运企业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十条培训内容应包括:1.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企业安全规章制度;2. 油气储运设施、工艺流程及操作规程;3. 应急处置措施及消防知识;4. 事故案例分析及预防措施。
四、监督与考核第十一条油气储运企业应设立安全监督机构,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
油气储运安全工作计划范文
油气储运安全工作计划范文一、背景油气储运安全工作涉及到储油库、油气管道、加油站等各个环节,涉及到安全管理、设备安全、人员培训以及应急救援等方面。
油气储运安全工作计划的制定是为了强化安全管理,提高安全意识,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和风险。
二、目标本安全工作计划的目标是确保油气储运过程中的安全,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并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三、工作内容1. 安全管理(1)建立健全安全责任体系,将安全管理责任明确到人。
(2)加强隐患排查,开展定期检查和隐患整改,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3)强化对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4)建立紧急救援队伍,确保发生事故时能及时有效地救援。
2. 设备安全(1)加强管道和储罐的检修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2)建立完善的设备安全监测体系,及时发现故障和异常情况。
(3)制定设备安全操作规范,确保操作人员按照规范进行工作。
3. 环境保护(1)严格控制废气和废水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加强对周边环境的监测,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 事故应急处置(1)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保发生事故时能迅速、有序地处置。
(2)加强应急演练,提高救援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3)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应对突发事故。
四、工作流程1. 计划制定阶段(1)召开相关会议,制定油气储运安全工作计划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2)明确分工,确定各工作小组的职责和工作内容。
(3)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进行现状评估和问题分析。
2. 计划实施阶段(1)制定并下发安全工作计划,确保计划得到各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
(2)组织开展各项安全工作内容,如安全教育、隐患排查、设备维护等。
(3)及时更新工作计划,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调整。
3. 计划评估阶段(1)定期进行安全工作评估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流程和措施。
五、人员配备油气储运安全工作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工作内容,需要配备一支专业的团队来执行工作计划。
油气储运技术及安全管理方法分析
油气储运技术及安全管理方法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对油气储运技术及安全管理方法进行了全面分析。
在概述了油气储运技术及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接着在详细介绍了油气储运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分类,以及油气储运安全管理方法的应用。
同时也探讨了油气储运技术和安全管理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油气储运技术及安全管理方法的重要性,强调了其在能源行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油气储运技术及安全管理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为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和研究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油气储运技术、安全管理、发展历程、分类、挑战、未来发展、重要性。
1. 引言1.1 油气储运技术及安全管理方法分析概述油气是世界上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其储运技术及安全管理方法对能源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油气需求量不断增加,因此油气储运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
为保障油气储运过程中的安全,各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安全管理方法和标准。
在本文中,将对油气储运技术及安全管理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将介绍油气储运技术的发展历程,包括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的演变。
将对油气储运技术进行分类和概述,以便更好地了解其特点和应用领域。
接着,将详细探讨油气储运安全管理方法,包括预防措施、监测手段和应急措施等方面。
然后,将分析油气储运技术和安全管理所面临的挑战,包括技术更新换代、安全风险把控等方面。
将展望油气储运技术及安全管理方法的未来发展,希望为行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通过对油气储运技术及安全管理方法的全面分析,可以更好地促进油气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障能源供应安全。
2. 正文2.1 油气储运技术的发展历程油气储运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是通过简单的管道将原油或天然气从采油地运输到使用地点。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对能源需求的增加使得油气储运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在19世纪,随着管道技术和油轮技术的不断提升,油气的储运方式也愈加多样化和高效。
油气储运安全--第六章
第六章油气储运安全技术第一节油气站库五防一、防火防爆1.油气的易燃易爆性油气都是易燃易爆物质,在储运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火防爆。
表征常见油品燃烧及爆炸性能的参数见表6—1和6—2。
表6—1 常见石油产品的闪点、自燃点(℃)-30~28℃范围内,即使在我国北方的严冬,汽油无需加热,一遇明火就有可能燃烧;而煤油的闪点在-40℃左右,即使在室温下,煤油与火焰的短暂接触也不会引起燃烧。
由于闪点高的油品,组分较重,高温挥发的组分易聚集,所以其自燃点较低。
高温下储存沥青等重油品时,要特别注意防止油品的自燃。
表6—2的爆炸上、下限,是指油蒸气在空气中可能引起爆炸的最小浓度和最大浓度,上限和下限之间的浓度区间称为爆炸区间。
当油蒸气在空气中浓度在爆炸区间时,遇明火就会发生爆炸;当该浓度低于爆炸下限时,因为油蒸气含量太少,不能产生足够的热量使混合气体燃烧,遇明火不会引起燃烧,更不会发生爆炸;当该浓度高于爆炸上限时,因为空气中的氧气供应不足,遇明火时不能产生激烈的氧化反应,暂时不会发生爆炸,但可能引起燃烧,随着燃烧过程的进行,油蒸气浓度降低,达到爆炸上限,就可能发生爆炸。
2.油气储运过程中常见火灾的原因①电气设备短路、老化、外壳接地不良、高温运行发热等;②操作不规范,造成金属撞击引起火花;③静电和雷电;④可燃物的自燃,如油罐中含硫油品沉积物在清除时自燃、堆积的含油垃圾自燃等;⑤其他火种蔓延等。
3.防火防爆措施①完善防火安全规章制度。
建立群众性的消防组织,制定防火规章制度和消防方案,划分消防区域,规定火警信号,定期组织防火教育和消防演习,熟练使用消防器材。
②加强管理,严禁携带火种进入防火禁区,机动车辆进入防火禁区需戴防火帽等。
③防止金属撞击产生火星,严禁穿带铁钉的鞋进入站库,在有油气的场合维护、搬运等作业时,严禁金属之间的撞击。
④在存有油气的场合,应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严禁在储罐量油时开关手电筒、使用手机等。
⑤遇雷雨天气时,不要进行汽油、煤油和柴油等易燃油品的装卸、测量和采样。
石油天然气储运安全技术范本
石油天然气储运安全技术范本石油天然气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其储运安全技术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储存和输送两个方面,介绍石油天然气储运安全技术的范本。
一、石油天然气储存安全技术1. 储油罐的安全设计(1)储油罐材质的选择:应选择耐老化、耐腐蚀、抗拉伸和高温的材料,如碳钢、不锈钢等。
(2)储油罐结构的设计:应考虑罐壁强度、密封性能以及防爆性能。
如采用双层罐壁或者设置泄压装置以提高安全性。
(3)监测与报警系统:应安装温度、液位、压力等监测设备,并配备报警系统,确保能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措施。
2. 储油罐的日常维护(1)定期巡检:对储油罐进行定期的物理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液位监测:应定期检查液位,确保油罐内油液高度正常,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情况。
(3)漏油监测:应配备漏油监测设备,及时发现漏油情况并采取补救措施。
3. 储油罐的安全管理(1)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储油罐安全操作规程,规范储罐的使用和维护。
(2)培训员工:对操作人员进行石油储罐安全操作培训,加强技术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
(3)建立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并演练适应各种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确保能及时有效地应对事故。
二、石油天然气输送安全技术1. 输送管道的安全设计(1)材料选择:输送管道应采用耐压、耐腐蚀、耐温的材料,如无缝碳钢管、不锈钢管等。
(2)管道布置:应尽量避免弯曲和交叉,减少摩擦和损坏的可能性。
(3)防腐蚀措施:在管道内部涂覆防腐涂料,以减少腐蚀的风险。
2. 输送管道的日常维护(1)定期检查:对输送管道进行定期的物理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修复。
(2)管道清洗:定期对管道进行清洗,避免杂质积累导致堵塞。
(3)防腐蚀维护:定期检查管道的防腐蚀层,如有破损及时修复。
3. 输送管道的安全管理(1)安全运行监测系统:应安装压力、温度等监测设备,及时掌握管道运行状态。
(2)漏气监测:应配置漏气监测设备,提前发现气体泄漏,并采取应急措施。
石油天然气油气储运安全技术模版
石油天然气油气储运安全技术模版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能源资源,其储运安全技术对于保障能源供应、维护社会稳定和保护环境至关重要。
为此,我们需要建立合理的石油天然气油气储运安全技术模板,以确保石油天然气的安全运输和储存。
一、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是保障石油天然气油气储运安全的基础。
该体系应包括以下内容:1. 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明确责任、明确程序,保证安全工作有序进行;2. 建立职责明确、权责对等的安全管理机构,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3. 完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4. 加强安全信息收集、分析和应用,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5. 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改进安全管理体系。
二、储运设备安全石油天然气的储运设备是保证其安全运输和储存的关键。
因此,我们需要重视储运设备的安全管理,包括:1. 进行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2. 采用高品质的储运设备,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3. 加强设备的使用培训,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正确操作设备;4. 安装安全监测装置和报警系统,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
三、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和制定应急预案是保障石油天然气油气储运安全的重要手段。
我们需要:1. 对储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安全隐患和脆弱环节;2. 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明确各项应急措施和责任部门;3. 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和应变能力;4. 定期评估和修订应急预案,与应急资源进行匹配调整。
四、安全监管和技术支持加强安全监管和技术支持是保障石油天然气油气储运安全的重要保障。
我们需要:1. 加强对储运企业的安全监督,确保其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储运作业;2. 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安全技术问题;3. 强化技术创新,推动石油天然气储运安全技术发展;4. 加强与国内外相关行业的合作和交流,共同提高石油天然气油气储运安全技术水平。
油气储运技术及安全管理方法分析
油气储运技术及安全管理方法分析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油气储运技术已经成为我国能源行业发展的重要领域。
然而,在油气储运过程中,安全问题是不可忽视的,因为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因此,本文将分析油气储运技术以及安全管理方法。
油气储运技术在油气储运过程中,化学性质和物理条件的变化可能导致油气储运过程中的问题,例如,腐蚀、氧化、水合物的结晶等。
因此,为了保证油气储运过程的顺利进行,我们需要采取一些科学的油气储运技术。
1.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油气储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因为油气是高度易燃和易爆的。
因此,在油气储运过程中,质量控制包括油气的纯度、化学稳定性、容易燃性、密度等方面。
油气质量的稳定性、纯度和化学稳定性是保障安全的重要因素。
2. 储存环境控制储存环境控制也是油气储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温度、湿度、气压等因素会影响储存环境的稳定性。
在油气储存过程中,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确保储存环境的稳定性。
3. 安全锁定和标记在油气储运环节中,安全锁定和标记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安全锁定可以避免错误操作,标记可以提醒工作人员安全操作。
安全管理方法在油气储运过程中,安全管理是保证安全的重要一环。
油气储运安全管理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机构责任制首先是建立机构责任制。
油气储运企业需要建立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职责,确保每个员工都清楚了解自己的职责和义务。
同时,应当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加强安全管理的指导和培训。
2. 安全检查制度油气储运企业应当制订并落实一套科学有效的检查制度。
不仅要确保设备和设施的完好性和安全性,还要确保员工的安全行为。
3.应急预案制度加强应急预案制度,建立一套完善的应急处置机制。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出动救援队伍,在最短时间内安全撤离人员,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4. 改善设备对于老化设施和设备应当加强检查,及时排除隐患。
同时,更新设备,采用更新的技术和设备,确保设备和设施的完好性和安全性。
石油天然气油气储运安全技术模版
石油天然气油气储运安全技术模版1. 储运安全管理措施1.1 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建立和完善储存与运输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确保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的有效执行。
1.2 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并完善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储存与运输作业指导书、安全管理操作规程、应急处置预案等,确保储运过程中的各项措施得以有效执行。
1.3 安全培训与教育建立定期的安全培训与教育机制,对相关人员进行储存与运输安全管理知识的培训,掌握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1.4 安全检查与监督建立定期的安全检查与监督机制,对储存与运输设施及作业过程进行全面检查,发现并及时纠正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设施和作业达到安全标准。
1.5 安全事故统计与分析建立健全安全事故统计与分析机制,及时记录并分析事故信息,找出事故的原因和教训,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预防重复事故的发生。
2. 储运设施安全措施2.1 储运设施设计与规划在储运设施的设计与规划中,考虑安全性能要求,合理布局油气储存和运输设施,并确保设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2 储存设施安全对储存设施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确保储存设施的完好性和稳定性,避免泄漏和爆炸等事故的发生。
2.3 运输设施安全对运输设施(包括管道、船舶和铁路等)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的密封性和承载能力,避免运输途中的泄漏和事故发生。
2.4 火灾与爆炸防护建立火灾与爆炸防护设施和装备,包括防火墙、防爆设备和灭火系统等,确保在火灾和爆炸事件发生时能够有效控制和扑灭火灾。
3. 储运操作安全措施3.1 储存操作安全建立储存作业的标准操作程序,确保储存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事故发生。
3.2 运输操作安全建立运输作业的标准操作程序,包括装卸操作、起重操作和运输车辆操作等,确保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3 检测与监测建立定期检测和监测机制,对储存与运输设施进行各项检测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设施的异常情况,避免因设施故障引发的事故。
油气储运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油气储运安全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油气储运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的油气储运设施、作业活动和从业人员。
第三条油气储运安全管理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企业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原则。
第四条油气储运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落实安全生产措施,确保油气储运安全。
第二章油气储运设施安全管理第五条油气储运企业应依法取得相关资质,确保油气储运设施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检验等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定。
第六条油气储运企业应定期对油气储运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安全运行。
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消除或隔离,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第七条油气储运企业应建立健全油气储运设施安全监测系统,对设施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第八条油气储运企业应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规定,对油气储运设施进行安全评价,评估设施的安全性能和风险程度,并根据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第三章油气储运作业安全管理第九条油气储运企业应制定完善的油气储运作业规程和应急预案,明确作业程序、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第十条油气储运企业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使其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第十一条油气储运企业应加强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作业规程和安全措施,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第十二条油气储运企业应建立健全油气储运作业安全监督制度,对作业过程进行全程监督,确保安全措施的落实。
第四章油气储运安全管理监督第十三条油气储运企业应依法接受政府监管,及时报告安全生产情况,接受安全检查和调查处理。
第十四条油气储运企业应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公开,向社会公开油气储运设施安全状况、事故应急预案等信息。
油气储运安全技术及管理考试复习资料
G充装分三次进行(首次充装)首次充装的车用钢瓶必须分三次进行充装:第一阶段:充装到5MPA,检漏仪进行气瓶检查,有无泄漏异常;第二阶段:充装到10 MPA,检漏仪进行气瓶检查,有无泄漏异常;第三阶段:充装到20 MPA,检漏仪进行气瓶检查,确认无泄漏异常后,引导车辆驶离加气站。
2.“七不充装”车用气瓶充装前,充装单位应当对车用气瓶进行严格检查并且做好记录。
凡具有以下情况之一的车用气瓶,严禁充装:1)未经使用登记或者与使用登记证不一致的;2)超过检验期限的;3)定期检验不合格或者报废的;4)新瓶或者定期检验后的气瓶首次充装,未置换或者抽真空处理的;5)对气瓶及其燃气系统安全性有怀疑的;6)使用期限超过设计寿命的;7)燃气汽车司乘人员尚未离开车辆或者存在其他危及安全情况的。
G常见事故应急处理1)加气中密封圈爆圈2)拉断阀被加气汽车拉断3)加气机发生充气管冲掉、爆管,大量气体外泄4)加气机电磁阀关不严5)枪阀关不严6)加气过程中发生火情7)加气车辆发生爆炸4.加气中密封圈爆圈1)迅速关闭应急球阀,切断气源2)按停止键,关闭电磁阀3)关闭枪阀4)关闭加汽车辆进气阀门5)更换密封圈6)如产生火苗,及时扑灭5.液化天然气案例分析(原因分析)目测:加气站安全管理(最新)PPT 74-826.加油站“四懂四会”7.加油站消防预案的内容1)加油站的基本情况,包括消防设备、设施配置情况2)加油站消防组织3)灭火战斗分工4)灭火战斗方案8.灭火器材怎么配每2台加油机应设置不少于2只4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1只4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和1只6L泡沫灭火器;加油机不足2台时按2台计算。
地下储罐设35 kg推车式干粉灭火器1个。
当两种介质储罐的间距超过15m时,应分别设置。
一、二级加油站应配置灭火灭毯5块,沙子2m3,三级加油站应配置灭火灭毯2块,沙子2m3。
9.防静电的措施1)油罐车卸油前必须有效接地2)经常检查加油枪胶管的静电导线3)不能向塑料桶直接灌注易燃油品4)作业人员应穿防静电工作服,以消除人体静电10.防冒油的措施为避免冒油事故的发生一是要准确计量空罐容量,确认是否能接卸完来油的数量。
石油天然气油气储运安全技术(最新版)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石油天然气油气储运安全技术(最新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石油天然气油气储运安全技术(最新版)一、管道线路1.管道线路的布置及水工保护输油气管道路由的选择,应结合沿线城市、村镇、工矿企业、交通、电力、水利等建设的现状与规划,以及沿线地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自然条件,并考虑到施工和日后管道管理维护的方便,确定线路合理走向。
输油气管道不得通过城市水源地、飞机场、军事设施、车站、码头。
因条件限制无法避开时,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并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
输油气管道管理单位应设专人定期对管道进行巡线检查.及时处理输油气管道沿线的异常情况。
埋地输油气管道与地面建(构)筑物的最小间距应符合GB50251和GB50253规定。
埋地输油气管道与高压输电线平行或交叉敷设时,其安全间距应符合GB50061和GB50253规定;与高压输电线铁塔避雷接地体安全距离不应小于20m.因条件限制无法满足要求时,应对管道采取相应的防霄保护措施,且防雷保护措施不应影响管道的阴级保护效果和管道的维修;与高压输电线交叉敷设时,距输电线20m范围内不应设置阀室及可能发生油气泄露的装置。
埋地输油气管道与通信电缆平行敷设时,其安全间距不宜小于10m;特殊地带达不到要求的,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交叉时,二者净空间距应不小于0.5m。
且后建工程应从先建工程下方穿过。
埋地输油气管道与其他管道平行敷设时,其安全间距不宜小于10m;特殊地带达不到要求的,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且应保持两管道间有足够的维修、抢修间距;交叉时,二者净空间距应不小于O.5m,且后建工程应从先建工程下方穿过。
油气储运技术及安全管理方法分析
油气储运技术及安全管理方法分析一、引言油气储运是指石油、天然气等烃类资源的储存和运输。
在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油气储运技术的发展和安全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对油气储运进行分析,探讨其技术特点和安全管理方法。
二、油气储运技术分析1. 石油储运技术石油是现代工业的主要能源之一,其储存和运输技术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石油的储存方式主要包括地下储存和地面储存两种。
地下储存一般采用储气库或者岩石储存方式,地下储存可以有效减少石油的挥发和泄漏风险。
地面储存一般采用储罐等设备,但需要严格防止火灾、爆炸等安全风险。
石油的运输方式主要包括管道运输、船舶运输和铁路运输等。
管道运输是最常见的石油运输方式,具有连续、大量、低成本的优势,但也存在管道泄漏、腐蚀等风险。
船舶运输和铁路运输主要用于长距离运输,但也存在运输中的碰撞、火灾等风险。
三、油气储运安全管理方法分析在油气储运过程中,技术监控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可以通过传感器、监测装置等对储运设备的运行状态、压力、温度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控。
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维修和处理,可以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 安全培训油气储运从业人员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掌握储运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能。
企业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紧急处理能力。
3. 安全设施在储运过程中,需要配备足够的安全设施,比如防火墙、泄漏报警系统、灭火器等,以应对突发事件。
对于大型的油气储存设施,还需要建立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快速、有效地应对。
4. 法律法规油气储运行业需要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比如石油专业的《石油天然气工商管理条例》、天然气专业的《天然气行业专业标准》等。
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加强对安全管理的监督和评估。
结语油气储运技术的发展和安全管理方法的实施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加强安全管理,可以更好地保障油气储运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油气储运技术及安全管理方法分析
油气储运技术及安全管理方法分析随着石油和天然气的不断开采和利用,油气储运技术及安全管理方法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在保障石油和天然气供应的必须充分考虑储运环节的安全问题,以避免可能发生的事故对环境和人员造成的损失。
本文将对油气储运技术及安全管理方法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油气储运技术分析1. 油气储存技术油气的储存技术包括地下储存和地面储存两种形式。
地下储存主要是指利用地下储气库、地下储油库等设施进行长期储存,而地面储存则是指利用罐区、储罐等设施进行短期储存。
不同的储存技术有着不同的特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使用。
2. 油气管道运输技术油气管道运输是油气储运的重要方式之一,其优势在于运输能力大、成本低、安全可靠等。
油气管道运输技术包括管道设计、建设、运营等多方面内容,需要综合考虑地质、地形、气候等因素,确保油气能够安全、高效地输送。
油气运输安全技术主要是指在油气输送过程中采取的安全措施,包括设施设备的安全设计、运输过程中的监测和控制等。
其目的是保障油气输送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发生泄漏、爆炸等事故。
二、油气储运安全管理方法分析1. 风险评估与管理油气储运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如泄漏、爆炸、火灾等。
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对储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2. 设备设施管理油气储运需要依赖各种设备和设施进行支持,如储罐、管道、泵站等。
对这些设备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维护、修理是确保储运安全的重要环节。
还需要建立健全的设备设施管理制度,明确各种设备设施的责任归属和管理流程。
3. 人员培训与管理人员是油气储运安全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
对储运人员进行充分的安全培训,使他们具备相关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和紧急处置能力,从而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而有效地做出反应。
4. 应急预案与演练在油气储运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突发事件。
油气储运技术及安全管理方法分析
油气储运技术及安全管理方法分析随着世界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油气资源的开采、储存和运输成为了重要的环节。
油气储运技术以及相应的安全管理方法对于保障油气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利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油气储运技术及安全管理方法进行分析,探讨其在保障油气资源安全生产和运输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油气储运技术分析油气储运技术主要包括油气的储存、管道运输、船舶运输和液化天然气运输等方面。
在油气的储存方面,常见的方式包括地下储存、地面储存和海上储存等。
地下储存是通过将原油注入地下储气库,通过地下的岩层进行储存,这种方式具有储存量大、安全性高的特点。
地面储存则是将原油、天然气等直接存储在储罐内,通常用于炼油厂和天然气加气站等地方。
海上储存则是通过在海上建立专门的储存平台,将原油等储存于具有储存安全、自然环境影响小的特点。
管道运输是油气运输中主要的方式之一,其具有输送量大、成本低、运输方式稳定等优点。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建设了大规模的油气管道,用于输送原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
船舶运输则是通过在海上进行原油、天然气等的运输,尤其是对于需要进行跨海运输的国家来说,船舶运输是必不可少的方式。
液化天然气运输则是将天然气经过液化处理,然后进行运输,具有储存方便、运输效率高的特点。
二、油气储运安全管理方法分析油气资源的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存在着种种安全隐患,为了保障油气资源的安全生产和运输,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
要加强对储运设施的安全监管,确保设施的设计、建造和运行符合安全标准,避免由于设施本身的问题而导致的安全事故。
需加强对储运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从而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发生。
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对设施的运行和事故处理进行规范和标准化管理。
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强对油气资源的监测和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应用无人机、遥感技术等手段对储运设施进行巡视和监测,及时发现设施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石油天然气油气储运安全技术范本(2篇)
石油天然气油气储运安全技术范本石油天然气的油气储运安全技术是保障石油天然气资源输送和储存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全。
为了有效应对石油天然气储运过程中的各种安全风险,提高石油天然气的运输效率和安全性,同时保护环境,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油气储运安全技术规范,是至关重要的。
一、油气储运设施的安全技术规范1. 设施设计与建设:(1)选择优质的建筑材料,确保设施的结构稳固;(2)合理规划设施的布局,确保设施之间的距离足够安全;(3)合理设置并定期维护设施的消防设备,及时排查潜在火灾隐患。
2. 安全监测与控制:(1)对油气储运设施进行实时监测,确保设施状态的及时获取;(2)建立安全控制系统,及时报警并执行紧急关停措施。
3. 安全检查与维护:(1)定期对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及时修复存在的故障和缺陷;(2)加强设施的日常维护,定期清理积存物,防止污染和堵塞。
二、油气储运过程中的安全技术规范1. 输送过程的安全:(1)加强管道的监测和维护,定期检查管道的泄露情况;(2)提高安全阀和自动停输装置的可靠性,确保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及时停止输送。
2. 储存过程的安全:(1)采取防爆措施,确保储存设施的安全性;(2)加强油气贮罐的维护,定期排查罐体的漏油情况。
三、油气储运安全管理技术规范1. 风险评估与防控:(1)对油气储运的各个环节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必要的安全措施;(2)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操作能力。
2. 应急管理与救援:(1)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和应对措施;(2)培训应急救援人员,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油气储运安全监管技术规范1. 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制定:(1)完善石油天然气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明确行业的准入要求和安全要求;(2)加强监督执法力度,依法惩处违规行为。
2. 监测与评估:(1)加强对油气储运设施的监测和评估,及时报告和处置存在的安全隐患;(2)建立安全事故数据统计和分析系统,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安全管理措施。
石油天然气油气储运安全技术(三篇)
石油天然气油气储运安全技术石油和天然气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能源资源,而油气的储运安全问题对于社会的稳定运行和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探讨石油天然气油气储运安全技术,以期为油气行业的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一、油气储运的概念油气储运指的是将石油和天然气从采油、采气场通过管线、船舶、铁路等交通工具进行运输,并将其储存在油库、气库等设施中的过程。
油气储运是整个石油天然气行业的重要环节,其安全性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二、油气储运安全问题的挑战1. 火灾爆炸风险:石油和天然气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一旦发生泄漏或泄露,极易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严重威胁生命和财产安全。
2. 泄漏污染风险:油气泄漏会造成环境污染,对土壤、水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对人类和动植物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3. 操作失误风险:油气储运涉及到大量人员操作和设备维护,一旦发生操作失误或设备故障,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4. 自然灾害风险:如地震、风暴、洪水等自然灾害也会给油气储运带来极大的挑战,加重事故的发生概率和事故的严重后果。
三、油气储运安全技术1. 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在油气储运过程中,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关键。
其中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的开展,事故应急预案和演练的实施等。
2. 设备技术改进在油气储运设备方面,可以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如自动控制系统、远程监测系统等,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保养和更新,确保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3. 泄漏防控技术对于油气泄漏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如加强设备和管道的维护和监管,安装自动泄漏监测装置,建立泄漏预警系统,加装防护设施等,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泄漏事故的发生。
4. 火灾防控技术对于火灾防控,可以采取火灾隔离、灭火设备安装、消防通道设置等一系列措施,提高油气储运设施的火灾安全性。
同时,培训相关人员的消防技能,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油气储运安全技术的管理
一
检测到可燃气体的相关参数超出设定标准时自动报警,比如
浓度 、温度或者烟雾等 ,并且 和对应 的联锁装 置一起联 动 。
1 . 改进现有工程设计 对现有工 程 ,要进 行安 全防范规 范检测 ,对检测到 的风
险进行评估改进 , 依照所存在的风险问题,加强工程设计工 艺 、工程施工 工艺 。一 是油气要 加强防火设备 。通过对耐腐 蚀 、耐高 温以及 耐压材质进行精心选择 ,加强防火分隔 、通 风和 防爆泄压等 的设计 , 不 断提高并 加强各装置与设备 的防
青 年 时 代
Y O U T H T I M E S
・经 管 论 坛 ・
油气储 运安全技术 的管理
刘 亮
保定新奥燃气有 限公 司 河北 保定 0 7 1 0 0 0
摘
要 :由于油气储运 的作 业环境 比较复 杂 ,存在较 多的 易燃 易爆 源 ,在油 气储 运过程 中要做 好认真 、细致的 防范工
作。本文就油气储 运安 全技 术做 了分析 ,从 而保证安全 生产的顺利进行 。 关键词 :油气储运 ;安全 ;管理
油气储 运 事故发 生 的原 因 1 . 人为 因素 包 括 以下几 个方 面 :首 先是人 的不 安: 垒行 为 ,即误操 作 ,由于操作人员对相关操作规程不够熟悉,或者工作思想 懈怠而造成事 故的发生 ;其次是违章指挥 ,即生产调度协调 不合理造成事 故的发生 ;最后一个方面是 由于 出现紧急状况 后操作失误造成 ,比如发生紧急事故后操作人员心理素质不 过硬慌乱 中出现误操作 ,最终造成事故的扩 大。 2 . 设备 因素 设 备 因素是导 致油气 储运事 故发 生 的最 重要 的原 因 , 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 个方 面 :第一 , 设 计施工存在缺陷 ,在设 计过程 中,选线 、选址要保证其 合理性 ,采取科学的工艺流 程 ,保证材料 、设备 的合理性 。此外 , 施 工质量对管道的安 全性与可靠性会产 生直接 的影 响 ,因此要 注 意施工工艺与质 量控制 。第二 ,腐蚀 的危 害 , 这也是 导致 油 罐以及 长输管道 出现事故的主要原因,由于腐蚀会造成储罐大面积变薄,管 道的壁厚也会受到影 响,最终造成过度变形 或者破裂 ,如果 严 重还有可能造成罐壁或者管道穿孔等事故 第 三 ,防静电 措施不合理 ,在油气储运过程 中很容 易忽视 防静电措施 ,油 气在管道或者设备 中流动时 ,会 由于摩擦产: 生 静 电 ,如果静 电无法及时导除会发生 电荷积 累,造成火花: 孜电 , 最终 引起 火灾或者爆炸事故等。 3 . 环境 因素 由于环境 因素造 成油气 储运 事故 主要表 现在 以下几个 方 面 :首先 是第 三方损 伤 ,即储运 管道所 经过 的 区域如果 有工程施 工 ,就可能会 出现储运管道被破坏 的现象 ;而河床 上挖 沙或者取土 ,以及航道清淤等工程 ,如果忽 略了管 线的 安全 ,同样有 可能破坏管道等 。此外一些 自然 因素 ,比如地 震 、雷雨或者雷击等 自 然灾害 , 也会造成油气储运事故等 。 二、加强油气储运安全技术管理分析
油气储运技术及安全管理措施
油气储运技术及安全管理措施摘要: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油气储运行业具备较高的危险性,并且即便是在对运输设备维护管理的后期也极易出现安全问题,对企业以及社会的安全稳定都会造成较大影响。
基于此,文章主要对油气储运涉及的技术及安全管理进行了分析、探讨,希望能够为提高油气管理水平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油气储运技术;安全管理;问题;措施一、油气储运技术及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分析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工作、生产等对于油气能源资源的依赖性不断增强,对于油气能源的需求量也是与日俱增,我国的油气储运行业也因此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在油气储运过程中涉及诸多复杂环境,如储存、装卸、运输、配送等,各个环节又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油气储运工作面临较大的安全威胁。
有切实油气储运的管道腐蚀问题,一直限制着我国的油气储运水平的提升,油气管道的腐蚀会对整个油气储运过程的安全产生不利影响,这也就决定了良好管道防腐技术应用以及在确保油气储运工作安全稳定方面的重要性。
在社会需求不断增加的刺激下,油气储运设备容量也在不断增加,使得油气管道直径变大,油气管道储运压力激增,安全风险也随着提升。
就当前的油气储运安全事故而言,主要是有氧储运设备操作不规范、管理不科学等原因导致。
同时,油气需求量增加也对油气储运设备提出了更高要求。
若是储运设备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管理隐患,则会大大提高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做好油气储运设备质量整改与加强对新型运输设备的使用成为确保油气储运过程安全的中措施。
目前,传统的管道运输仍是我国油气储运的重要方式,同时也具备消耗低、速率快的应用优势。
然而,油气本身具备的易燃烧、易爆炸的特点使得储运工作必须确保一丝不苟,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措施,如此方可确保人员、财务安全,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生产、生活所需。
二、当前我国油气储运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油气回收方面的问题当前,就整体情况而言,我国的炼油厂在低气压油气产品、工业化学产品等方面的油气回收方面的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许多等级的油品在接收、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油气回收水平较低,油气回收技术应用不足导致许多油气在空气中排放、挥发,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同时也会造成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气储运安全技术与管理重点参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油气储运安全技术与管理重点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第一章1、安全:安全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能将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控制在可接受水平之下的状态。
2、危险:危险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人员或财产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超出了可接受范围的一种状态。
事故:事故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由于人们受到科学知识和技术力量的限制,或者由于认识上的局限,当前还不能防止、或能防止但未有效控制而发生的违背人们意愿的事件序列。
3、隐患:隐患是潜藏的祸患。
在生产活动过程中,隐患是指由于人们受到科学知识的技术力量的限制,或者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未能有效控制的有可能引起事故的行为或状态。
4、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发现、识别系统中危险源的工作。
它是危险源控制的基础。
系统安全分析法是危险源辨识的主要方法。
5、危险性评价:危险性评价是评价危险源导致事故、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危险程度的工作。
6、危险源控制:危险源控制是利用工程技术和管理手段消除、控制危险源,防止危险源导致事故、造成人员伤害和财物损失的工作。
7、两类危险源理论:第一类危险源:根据能量意外释放论,把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称为第一类危险源。
常见的:产生、供给能量的装备设备;是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时能的装置设备场所;能量载体;一旦失控可能产生巨大能量的装置设备场所;一旦失控可能发生能量蓄积或突然释放的装置设备场所;危险物质;生产加工储存危险物质的装置设备场所;人体一旦与之接触将导致人体能量以外释放的物质第二类危险源:在许多因素的复杂作用下约束限制能量的控制措施可能失效,能量屏蔽可能被破坏而发生事故。
导致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为第二类危险源。
包括人、物、环境三个方面。
第一类危险源在事故时释放出的能量是导致人员伤害或财物损失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难易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8、安全检查表安全检查表是一份进行安全检查和诊断的清单。
由一些有经验的、对工艺过程、检查设备和作业情况熟悉的人员,实现对检查对象共同进行详细分析、充分讨论、列出检查项目和检查要点并编制成表。
安全检查表一般包括检查日期、检查人员、检查项目、检查内容和要求、检查结果、处理意见、整改措施。
编制程序:确定人员、熟悉系统、收集资料、判别危险源、列出安全检查表9、系统危险控制的基本原则系统危险控制主要是通过改善生产工艺和改进生产设备来降低系统危险性实现系统安全的。
主要理论依据是能量意外释放及其控制理论。
可划分为预防事故发生的危险控制及防止或减轻事故损失的危险控制。
原则:防止人失误的能力;对失误后果的控制能力;防止故障传递能力;失误或故障导致事故的难易;承受能量释放的能力;防止能量积蓄的能力10、预防事故发生的危险控制技术根除和限制危险因素:根除和限制生产工艺过程或设备中的危险因素可以实现本质安全隔离:包括分离和屏蔽,可以把不能共存的物质分开防止产生新能量或危险物质故障--安全设计减少障碍:设置安全监控系统、提高安全系数或设置安全阀、提高可靠性警告:视觉、听觉、气味、触觉11、应急工作和应急计划应急工作:迅速的反应和正确的措施是处理紧急事故和灾害的关键。
措施:保护设置避难通道和联络设备;开辟安全避难所并采取自救措施;力争迅速消灭灾害并采取隔离灾区措施;撤离保护贵重设备;对灾区进行安全检查应急计划:制定应急计划的原则应急计划的基本内容:处理紧急事故的祖师构成图;灾情的发现与报告;通讯联络;救灾器材与设备的贮备;安全通道与安全出口;灾害时的自救与自救教育12、事故分类按事故造成的后果分:人身伤亡事故和非人身伤亡事故按事故发生原因分: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13、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责任事故是指由于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在工作中人为失误因素造成的事故。
非责任事故是指生产工艺或装备的固有原因以及自然原因环境原因等非人为原因造成的事故。
14、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15、安全生产管理五大原则生产与安全统一的原则:落实管生产必须管理安全原则三同时原则:即新建改建扩建的项目,其安全卫生设施和措施要与生产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五同时原则:即企业领导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
三同步原则:企业在考虑经济发展、进行机制改革、技术改造时,安全生产方面要与之同时规划、同时组织实施、同时运作投产。
三不放过原则:发生事故后,要做到事故原因没查清,当事人未受到教育,整改措施未落实三不放过。
全面安全管理原则:“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所伤害”三负责制原则:领导在生产方面“向上级负责,向职工负责,向自己负责”16、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基础管理:包括各项规章制度建设、标准化工作、安全评价、重大危险源和调查登记、监测和健康监护、职工干部系统培训、日常卫生安全措施编制、卫生安全检查、各种作业票管理发放现场安全管理:生产安全的管理(核心是工艺安全、操作安全,是生产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是保证安全生产高效益的关键);检修安全的管理;施工安全的管理;设备安全的管理;防火防爆管理;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厂区其他管理17、事故责任追究--四不放过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出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第二章1、燃烧及燃烧条件燃烧形式:按产生燃烧反映相的不同,分为均相燃烧和非均相燃烧可燃气体燃烧有混合燃烧和扩散燃烧两种形式;可燃液体和固体燃烧分别属于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燃烧燃烧条件:同时具备:有可燃物质存在、有氧化物质存在、有能导致燃烧的能源即点火源2、燃烧极限和点火能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只有燃烧浓度在一定范围之内的混合气才能被点燃并传播火焰,这个混合气中燃料的浓度范围称为该燃料的燃烧极限。
通常把混合气中能保证顺利点燃并传播火焰的燃料的最低浓度称为燃料的燃烧下限,最高为燃烧上限。
燃烧极限又称着火极限,燃烧极限越宽,燃烧下限越小则危险度越大。
最小点火能指能够触发初始燃烧化学反应所需释放的最小引燃能量。
是表达可燃气体、蒸汽、雾滴和粉尘的爆燃危险性的重要参数,若引燃源能量低于这个临界值,一般情况不能着火。
混合气燃烧速度越快,热传导系数越小,所需点火能量越小。
3、石油天然气闪点与自燃点闪点:可燃液体的蒸汽与空气所组成的混合物遇明火时发生闪燃,引起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
闪点不能使液体燃烧(因为闪点温度下,液体蒸发缓慢)。
闪点数据通过标准仪器测定:开杯式(闪点较高)和闭杯式(常温下能闪燃)自燃点:自燃点指物质在没有外部火花或火焰的条件下,能自动引燃和继续燃烧的最低温度。
对石油产品,密度越大,闪点越高,自燃点越低,对天然气无闪点数据,但是天然气中气态烃的自燃点则具有随份子量增加而降低的规律。
4、爆炸极限概念:是可燃气体在空气中能够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通常用体积百分数来表示。
有上限和下限。
混合物的浓度低于爆炸下限、既不爆炸也不燃烧,因为空气量过多、可燃物过稀,反映不能进行下去。
混合物浓度高于爆炸上限时,不爆炸,能燃烧。
影响因素:爆炸性混合物原始温度越高,极限范围越大,原始压力越大,极限范围越大;容器直径越小,爆炸极限范围越小,危险性降低;混合物中惰性气体百分数增加,则爆炸极限范围缩小;火源性质计算:L=0.55C05、石油天然气燃爆危险性评价参数石油:闪点;爆炸极限;电阻率;粘度;受热膨胀系数天然气:自燃点;爆炸极限;密度;扩散系数;爆炸威力第三章1、泄漏事故的特点及主要原因泄漏事故的特点和类型:突发性强、危险性大、应急处理难度大;常压液体、加压液体气化、低温液体气化、加压气体泄露后果分析:可燃气体泄漏、有毒气体泄漏、液体泄漏控制原则:无论气体泄漏还是液体泄漏,泄漏量的多少都是决定泄露后果严重程度的主要因素,而泄漏量与泄漏事件有关;通过人员巡回检查可以发现比较严重的泄漏;利用泄漏检测仪器、气体泄漏检测系统可以早期发现各种泄露;利用停车或关闭遮断阀停止向泄露处供应料可以控制泄露。
2、燃烧过程(燃烧室可燃物质与助燃物质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气体最易燃烧,只要提供相应气体最小点火能,便能着火燃烧。
液体燃烧,许多情况下并不是液体本身燃烧,而是在热源作用下由液体蒸发所产生的蒸气与氧发生氧化、分解以致着火燃烧,称为蒸发燃烧。
固体燃烧,如果是简单固体可燃物质,限售热熔化,继而蒸发生成蒸汽而燃烧,而复杂固体物质,生成气态和液态。
火灾分为四类(A固体物质B液体可液化固体C气体D金属)3、爆炸的分类(特征:过程快、爆炸附近压力急剧升高产生冲击波、发出或大或小响声、周围介质震动并受破坏)按爆炸性质: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分解爆炸、混合爆炸)按爆炸速度:轻爆、爆炸、爆轰按反应物质:纯组元可燃气体热分解爆炸;可燃气体混合物爆炸;可燃粉尘爆炸;可燃液体雾滴爆炸;可燃蒸气云爆炸4、爆炸事故常见类型:形成蒸汽云团的可燃混合气体遇火源突然燃烧受限空间内可燃混合气体的爆炸由于化学反应失控或工艺异常造成的压力容器爆炸不稳定的固体或液体的爆炸不涉及化学反应的压力容器爆炸5、蒸气云爆炸(VCE)发生过程:大量可燃蒸汽突然泄露出来,蒸汽扩散遍及整个工厂,同时与空气混合,产生的蒸汽熨被点燃影响参数:泄露物质的量、物质蒸发百分比、气云引燃的可能性、引燃前气云移动的距离、气云引燃前的延迟时间、爆炸而不是火灾的发生可能性、物质临界量、爆炸效率和引燃源相对于泄漏点的位置预防方法:保持较少易挥发可燃液体贮存量;若容器破裂,使用闪蒸最小化条件;使用分析仪器来检测低浓度泄露;安装自动隔断阀6、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BLEVE是能导致大量物质泄漏的特殊类型事故,若物质可燃,则可能发生VCE,若有毒,大面积区域将遭受有毒物质影响。
过程:火灾发展到邻近的装有液体的储罐,火灾加热储罐壁;液面以下的储罐壁被液体冷却,液体温度和储罐内压力增加;若火焰抵达仅有蒸气而没有液体的壁面或顶部,热量将不能被转移,温度上升,直至储罐失去结构强度;破裂,内部液体爆炸性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