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寓言故事之梁上君子
梁上君子的成语典故
梁上君子的成语典故[释义] 梁:房梁。
躲在房梁上的君子。
原指窃贼。
后比喻上不沾天下不着地的、脱离实际的人。
[语出] 宋·苏轼《东坡志林》:“近日颇多贼;两夜皆来入吾室。
吾近护魏王葬;得数千缗;略已散去;此梁上君子当是不知耳。
”[正音] 上;不能读作“shǎnɡ”。
[辨形] 梁;不能写作“粱”。
[用法] 多用来比喻小偷。
一般作主语、宾语。
东汉的时候,有一个人叫做陈寔音:实。
每次别人遇到什么纷争的时候,都会请陈寔出来主持公道,因为大家都知道陈寔是一个忠厚诚恳的大好人,每个人都很喜欢他、听他的话!有一年陈寔的家乡闹饥荒,很多人都找不到工作做,有的人就到别的地方去工作,也有人因为没有工作可以做,变成了小偷,专门去偷别人的东西!有一天晚上,有一个小偷溜进陈寔的家,准备等陈寔睡觉以后偷东西,这个小偷不知道陈寔发现他躲在屋梁上面,不过陈寔却假装没看到,安静地坐在客厅里喝茶。
过了一会儿,陈寔把全家人都叫到客厅,对着大家说:「你们知道,人活在世界上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如果我们不好好把握时间去努力,等我们老了以后再努力就来不及了。
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就要养成努力向上的好习惯,长大以后才能对社会、家庭,还有自己有好的贡献!当然也有一些不努力的人,只喜欢享受,这些人的本性並不坏,只是他们没有养成好的习惯,才会做出一些危害社会的坏事情,你们现在把头往上看,在我们屋梁上的这位先生,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小偷一听,吓得赶快从屋梁上爬下来,跪在陈寔的前面:「陈老爷,对不起!我知道我错了,请您原谅我!」陈寔不但没有责骂小偷,还非常慈祥的对小偷说:「我看你不象是一个坏人,可能是因为生活困苦所逼,我现在给你一些钱,你不要再去偷东西了,好好努力,做错事情只要能改过,你还是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的!」小偷感动的哭着对陈寔说:「谢谢陈老爷!我一定会好好努力的!」后来,这个小偷果然把自己的坏习惯改掉,努力做事,成为一个大家都称赞的好青年!后来,大家就把陈寔说的话变成“梁上君子”这句成语,用来称呼偷拿别人东西的小偷。
梁上君子的典故
梁上君子的典故导读:梁上君子的典故梁上君子的由来:《陈寔晓喻梁上君子》原话:夫人不可不自勉。
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
梁上君子者是矣!翻译:陈寔对子孙说,人要自我勉励。
不善良的人不一定本性是坏的,坏习惯往往由不注重品性修养而形成,于是到了这样的地步。
梁上君子就是这样的人!梁上君子的故事翻译:陈寔在乡间,以平和的心对待事物。
百姓间出现争执官司时,陈寔判决公正,明白详细地说明是非,百姓回去后没有埋怨的`。
甚至有人感叹说:“宁愿被刑罚处治,也不愿被陈寔批评。
”当时年成不好,民众没有收成,有小偷夜间进入陈寔家里,躲在房梁上。
陈寔暗中发现了,就起来整顿衣服,让子孙聚拢过来,正色训诫他们说:“人要自我勉励。
不善良的人不一定本性是坏的,(坏)习惯往往由(不注重)品性修养而形成,于是到了这样的地步。
梁上君子就是这样的人!”小偷十分惊慌,从房梁跳到地上,跪拜在地,诚恳认罪。
陈寔慢慢告诉他说:“看你的长相,也不像个坏人,应该深自克制,返回正道。
然而你这种行为当是由贫困所致。
”结果还赠送二匹绢给小偷。
从此全县没有再发生盗窃。
选自《后汉书》梁上君子的故事原文:寔(shi)在乡闾,平心率物①。
其有争讼,辄求判正,晓譬曲直,退无怨者。
至乃叹曰:“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
”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
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
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
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qī)颡(sǎng)②归罪。
寔徐譬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
然此当由贫困。
”令遗绢二匹。
自是一县无复盗窃。
选自《后汉书》梁上君子的故事注释:①做人们的表率②叩头【梁上君子的典故】1.梁上君子的哲理故事2.关于梁上君子的成语故事3.关于梁上君子的哲理故事4.梁上君子的解释四字词语5.哲理小故事:梁上君子6.梁上君子是贬义词吗7.「历史典故」8.精选历史典故上文是关于梁上君子的典故,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梁上君子-中华德育故事
梁上君子-中华德育故事
梁上君子-中华德育故事
东汉时,颍川郡许县有个富户,主人陈是个有教养的人。
一天夜里,有个小偷钻进陈家偷东西,见他们尚未休息,便爬到堂屋的梁上躲藏起来。
陈暗中发现梁上有人,但没有声张,他想:"这个小偷虽说行为不正,却不一定生来就坏,应该帮助他改邪归正。
"于是,他装着没看见梁上有人,把全家人都唤到堂屋里来,用严厉的语气教训他们说:"做一个人,不能不严格要求自己。
不善之人并不是生来就坏,乃是沾染了坏习惯,又不能克制自己,一步一步地变坏的。
梁上君子一类的人,就是这样变坏的。
"
躲到梁上的小偷,自知已被主人发现,又听了陈这一番教训,又惊又愧,连忙从屋梁上跳下来,向陈叩头请罪。
陈和颜悦色地开导他说:"我看你不象是个坏人,应该很好地改掉这恶习。
不过,这大概也是由于贫困造成的吧。
"说罢,让家人取来两匹白绢送给小偷。
小偷再三称谢而去。
这件事情传开以后,许县一带便很少发生偷盗案件了。
中国古代寓言梁上君子的道理
中国古代寓言梁上君子的道理中国古代寓言梁上君子的道理中国古代寓言是古代中国文化的一大瑰宝,以简单、生动的语言告诉人们如何做人处世。
其中,梁上君子是一则寓言,其教育意义深远,富含智慧。
寓言的故事是这样的:古时候,一位名叫梁上君子的人在梁山休息时,看见一条虫子不断地挣扎着想要爬过去,但却总是失败了。
梁上君子看在眼中,听在耳中,于是帮助这只虫子,把它放到了对岸。
几天后,梁上君子路过这里时,看见那只虫子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
这个寓言通过这个小小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
首先,人就应该像梁上君子一样,仁慈善良。
我们应该保护生命,尊重他人,善待动物。
就像梁上君子看见小虫挣扎时,没有坐视不管,反而伸出援手,而这个小小的举动却收获了意想不到的结果,这就是善的力量。
其次,还有一条道理,就是人不能只看眼前。
有时候,重要的并不是眼前的得失,而是放眼未来的可能性。
就像梁上君子帮助小虫,如果他选择站在一边看着虫子挣扎,或者选择踩死它,没有想过未来,也许就没有今天这个美丽的蝴蝶。
我们要做的,不仅是看到当下的困惑和烦恼,更要看到未来的美好,才能做到长远规划,才能做好每一件事情。
最后,我们还要看到自己的潜能。
就像小虫变成美丽的蝴蝶一样,人也有无限的可能性,只有尝试,才能发现自己的真正潜质。
人生如旅途,只要我们肯不断尝试,不断超越自己,就能发现一个更美好的自己。
总的来说,梁上君子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人生需要有仁慈和善良的品质,需要同时看到当下的得失和未来的可能性,以及看到自己的潜能。
在今天,我们同样需要这些品质和思考,才能在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中立足生存,在追求未来的过程中成长和茁壮。
梁上君子给我们的启示
梁上君子给我们的启示
“梁上君子”是一个出自《后汉书·陈寔传》的典故,描述的是陈寔如何教育一个藏在
屋梁上的小偷,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过自新。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有以
下几点:
1. 待人以德:无论对待什么样的人,都要有道德风范,用德行影响他人,而不是用刑
罚来对待。
2. 教育的重要性: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但关键在于犯错之后的态度。
通过教育,可
以帮助他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3. 公正无私:陈寔在处理这件事情时,没有因为小偷的身份而对他有任何偏见,体现
出公正无私的态度。
4. 智慧处理问题:面对问题,要学会用智慧和德行去解决,而不是简单的惩罚或放任。
5. 改过自新的机会:即使一个人犯了错误,也应该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
帮助他人重
新回到正道,比简单的惩罚更有意义。
6. 影响力:一个人的言行会影响到其他人。
陈寔用自己的德行和言语影响了这个小偷,使其改过自新。
这说明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他人的“梁上君子”,用正面的方式去影
响他人。
在现代社会中,这些启示依然非常有价值。
无论是在教育、管理、社交还是个人生活中,我们都应该秉持这些原则,用正面的方式去影响和改变周围的世界。
梁上君子的故事和寓意
梁上君子的故事和寓意“梁上君子,岂无衣”,这句古老的中国谚语,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梁上君子”的基本形象,深深蕴含着中国古代礼仪文明的精神,也成为对道德规范的深刻关怀。
“梁上君子”这个概念起源于古代,早在韩非子的《韩语》中,就有“梁上君子”一词,用以指“文明有礼的人”。
据古代文献记载,“梁上君子”的典故始于一个古代士族,名叫梁上君子,他曾在项羽征讨之时,受到残酷的征讨,他忍受不住这种对他财产和美德的威胁,想要跳河而死,但又不忍离开自己的家园。
他最终做出了一个极其英勇的决定:他将自己的财产全部赠送给了抗敌军,以此来拯救自己的家乡,安抚抗敌军的爱国精神,以及保护自己及家人的性命安全。
此举,获得了古代社会的尊重和赞赏,这也就是“梁上君子”的诞生。
“梁上君子”的故事,为中国传统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影响了许多后世的思想家、文人,甚至流传至今,受到许多人的喜爱和赞赏。
“梁上君子”在汉文化中,没有华丽的外表和装饰,但其内涵却是深远的,他代表着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
“梁上君子”的典故,给人们带来的感悟也是深刻的,他的故事诉说的,是一种无畏的精神和负责任的情感,一种付出自己的一切,以保障别人生活得更安全、更富有的慷慨与仁爱。
他克服了面对生命的恐惧,用他的勇气和毅力,帮助其他人,而不是自己,表现出了一种以不可思议的慈爱和真正的责任感。
传说中,梁上君子用财富抛却性命,在社会上奉献自己,成就了他作为一个模范人物的地位。
“梁上君子”的故事,虽然发生在古代,但它的寓意却是无处不在的,今天,“梁上君子”的精神也是当下社会最需要的:一种为他人献出自己的精神,一种超越自我,以及一种为目标而奋斗的精神。
“梁上君子”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因子,而且也是世界文化和道德规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把正当的财富视为一种恩惠,对于人类行为作出了深刻的思考和指引。
今天,“梁上君子”也被用来激励人们发挥自己的潜能,把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变成最大的慈悲,用来拯救更多的人类,唤起他们的良知与责任感。
梁上君子的励志成语故事
梁上君子的励志成语故事梁上君子的励志成语故事【释义】爱迪生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他的学问是靠母亲的教导和自修得来的。
他的成功,应该归功于母亲自小对他的谅解与耐心的教导,才使原来被人认为是低能儿的爱迪生,长大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
躲在梁上的君子,代指窃贼。
郯子,春秋时期人。
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
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
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郯子,春秋时期人。
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
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
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陈传》:“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
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
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
梁上君子者是矣!’”聪明的资质内在的干劲勤奋的工作态度和坚忍不拔的精神,这些都是科学研究成功所需要的其他条件。
——贝弗里奇近义词:偷鸡摸狗反义词:正人君子适:适应;履:鞋。
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迎合鞋的大小。
比喻不合理地迁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的生搬硬套。
【故事】东汉时期,有个人叫陈,为人公正平和,忠厚诚恳,每次乡里有人争吵,都请他出来公断。
陈声望极高,人们情愿被官府惩罚,也不愿被他挑出毛病。
某晚,一小偷溜进他家,趴在房梁上,准备等陈睡觉后行窃。
陈一抬头,正巧看了个分明,他却假装没发现,安静地坐在屋里喝茶。
不一会儿,陈把全家人都叫来,严肃地说:“人不可以不自我勉励。
不善良的人本性不一定是坏的,习惯往往由品性修养而形成,于是到了这样的地步。
你们看,屋梁上的那个人就是这样!”梁上的小偷听了大吃一惊,吓得当时就跳下来,向他叩头便拜,诚恳地承认了自己的罪行。
成语寓言故事之梁上君子
成语寓言故事之梁上君子导读:【成语】:梁上君子【拼音】:[liángshàngjūnzǐ]【解释】:比喻小偷,现在有时也指脱离实际的人。
【出处】:《后汉书·陈寔自传》【举例造句】:此梁上君子当是不知耳。
【成语典故】:原文版本一:寔在乡闾,平心率物其有争讼,辄求判正,晓譬曲直,退无怨者。
志乃叹曰:"宁为刑罪所加,不为陈君所短。
“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
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
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
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归罪。
寔徐譬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
然此当由贫困。
”令遗绢二匹。
自是一县无复盗窃。
(《后汉书·荀韩钟陈列传第五十二》)版本二:陈实,东汉人也,为人仁爱。
时岁饥民馁,有盗夜入其室,栖于梁上。
实阴见之,乃起整衣,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
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
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扣头归罪。
实徐谕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
”然此当由贫困,乃令人谕之绢二匹。
自是一县无复盗窃。
译文版本一:陈寔在乡间,以平和的心对待事物。
百姓争执时,陈寔判决公正,告诉百姓道理的曲直,百姓回去后没有埋怨的。
大家感叹说:“宁愿被刑罚处治,也不愿被陈寔批评。
”当时年成不好,民众没有收成,有小偷夜间进入陈寔家里,躲在房梁上。
陈寔暗中发现了,就起来整顿衣服,让子孙聚拢过来,正色训诫他们说:“人不可以不自己努力。
不善良的人不一定本性是坏的,(坏)习惯往往由(不注重)品性修养而形成,于是到了这样的地步。
梁上君子就是这样的人!”小偷大惊,从房梁跳到地上,跪拜在地,诚恳认罪。
陈寔开导他说:“看你的长相,也不像个坏人,应该深自克制,返回正道。
然而你这种行为当是由贫困所致。
”结果还赠送二匹绢给小偷。
从此全县没有再发生盗窃。
梁上君子什么意思
梁上君子意思及出处
一、释义
梁:房梁。
躲在梁上的君子。
窃贼的代称。
现在有时也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人。
二、出处
《后汉书·陈寔传》:“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
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以不自勉。
不善之人未必本恶,習以性成,遂至于此。
梁上君子者是矣!”
三、历史典故
陈寔是东汉人,为人仁厚慈爱。
那一年闹饥荒,百姓饥饿。
有一个小偷晚上进入他的屋子,躲藏在梁上。
陈寔在暗中看到了他,于是起身整理衣服,叫他的儿孙起来,神情严肃地教育他们说:“人不能不自己勤勉,不善良的人本性未必是坏的,只是沾染了坏习惯,就变成了这样。
”儿孙说:“这样的人是谁?”陈寔指着梁上的盗贼说:“就是那梁上的君子。
”
盗贼很吃惊,自己跳下地,磕头认罪。
陈寔慢慢开导说:“看你的相貌,不像是坏人,应该反省自己,做好事。
”陈寔知道他很穷,于是让人给了他二匹绢,从此整个县中再也没有小偷了。
陈实与梁上君子翻译及注释
陈实与梁上君子翻译及注释
原文:陈实,东汉人也,为人仁爱,时岁饥民气馁,有盗夜入其室,栖于梁上。
实阴见之,乃起整衣,呼儿孙起,正色训之,说:夫人不得不自勉。
不善的人不一定本恶,习以成性,所以至于斯。
儿孙说:哪也?实指梁上盗说:梁上君子也是。
盗大惊,自投于地,磕头归罪。
实徐诏之说:看君貌,不像恶人,宜省自为善。
实知其贫,是人与之绢二匹。
一县无复盗。
翻译:陈实是东汉人,善良慈爱。
那一年,人们饿了。
晚上,一个小偷进屋躲在梁上。
陈真偷偷看到了他,所以他起身整理衣服,叫他的儿孙起床,认真地教育他们说:人们必须勤奋,不善良的人的本性不一定是坏的,只是染上了坏习惯,就变成了这样。
这样的人是谁?陈实指着梁上的小偷说:那是梁上的君子。
小偷很惊讶,跳下地,磕头认罪。
陈实慢慢地开导他说:看你的长相,不像坏人,要反省自己,做好事。
陈实知道他很穷,就让人给他两条丝。
从此,全县再也没有小偷了。
《陈石与梁上君子》是一个来自《后汉书》的古代寓言故事。
它讲述了一个叫陈石的古人在东汉发现隐藏在屋顶梁上的小偷后,通过巧妙的智慧感染教导小偷改变邪恶
注释
馁:饥饿。
栖:停留,这里指躲藏。
阴:暗中。
夫:发语词,无实义
斯:这(地步)。
孰:谁。
徐:缓缓地,慢慢地,这里有认真的、严肃的意思。
谕:使……明白。
省:反省。
归:承认。
一:整个。
盗:小偷。
自是:从此。
梁上君子
梁上君子陈寔,东汉人也,为人仁爱。
时岁荒,民馁,有盗夜入其室,栖于梁上。
寔阴见之,乃起整衣,呼儿孙起,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
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斯。
“儿孙曰:“谁也?“寔指梁上盗,曰:“梁上君子者是也。
”盗大惊,自投于地,叩头归罪。
寔谕之曰:“视君状况,不似恶人,宜省己为善。
“寔知其贫,乃令人与之绢二匹。
自是一县无复盗窃。
当年收成不好,老百姓贫困,有小偷夜间进入陈寔家里,躲在房梁上。
陈寔暗中发现了,就起来整顿衣服,让子孙聚拢过来,严肃地训诫他们说:“人不可以不自我勉励。
不善良的人不一定本性是坏的,(坏)习惯往往由(不注重)品性修养而形成,最终到了这样的地步。
屋梁上的先生就是这样的人!”小偷非常惊恐,从房梁跳到地上,向陈寔叩头请罪。
陈寔慢慢详细地告诉他说:“看你的样子,不像是个坏人,应该赶紧改掉自己的坏毛病重新做个好人。
然而你干这行也是被穷困所迫。
”陈寔吩咐送给他两匹绢。
从此以后全县再没有再偷盗的人。
乡闾:乡里率物:做人们的表率晓譬曲直:清楚详细地说明对错晓,明白的,清楚的譬,教导曲直,正确与错误。
阴见:暗中看见整拂:整理拂拭衣服稽颡(qǐ sǎng):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下跪,以额触地,表示极度悲痛或感谢。
稽,磕头至地。
颡,额。
克己:克服个人不正当的欲想岁:正值夫:语气词,用于句首,表示下面要发表议论。
遗(wèi):赠送止:停留是:这样正:公正平心率物:秉心公正。
梁上君子四字成语典故
梁上君子四字成语典故
东汉时有个名叫陈实的`人,为官廉洁,品行端正,学问渊博,办事很有才干,受到大家的尊敬。
一天夜里,陈实已经睡下了,忽然听到梁上有声音,眼角一瞥,发现上面有个偷儿。
陈实一贯教导子孙很严,立刻想到趁此对他们作一番训诫,便喊儿子、孙子们统统都来。
子孙们不知出了什么事,一个个来到陈实面前。
陈实严肃地说:“人不可以不自勉。
不好的人未必本来就坏,只是恶习成性,便至于此。
梁上君子就是这种人!”
伏在梁上的偷儿听陈实这么说,大吃一惊,纵跳下地一,向陈实认罪,表示从今之后一定要做个好人。
陈实对偷儿勉励了几句,放他走了。
以后,人们就将盗贼一类的人称作“梁上君子”。
因为“梁上君子”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也有用它来比喻没有基础、脱离群众的人。
郑板桥梁上君子的典故
郑板桥梁上君子的典故
扬州八怪的郑板桥曾经以一首打油诗调侃过梁上君子。
有一天深夜,一个小偷乘下雨之际,溜进郑板桥的屋里准备行窃。
郑板桥发现后随口吟出“细雨濛濛夜沉沉,梁上君子进上门。
”
小偷大吃一惊,原来主人还没有熟睡!正想溜之大吉,又听到郑板桥吟道“腹内藏诗上千卷,床头金银无半文!”
小偷一听,明白了你就是个穷书生!小偷刚要出屋,郑板桥接着吟道:“出门休惊黄毛犬,越墙莫伤兰花盆,”
小偷清楚了要小心狗和花盆,便轻轻的爬墙出去,刚一落地随后又听到“天寒不及披衣送,君子雨夜赶豪门!”
小偷听后甚觉惭愧,飞也似的逃走了。
幼儿益智成语故事:梁上君子
幼儿益智成语故事:梁上君子梁上君子东汉时期,有一个名叫陈寔(shí)的人。
每次别人遇到什么纷争的时候,都会请陈寔出来主持公道,因为大家都知道陈寔是一个忠厚、诚恳的大好人,每个人都很喜欢他,听他的话!有一年,陈寔的家乡闹饥荒,迫于生计,有的人就到别的地方去谋生了,也有的人因为无以为生,变成了小偷,专门去偷别人的东西。
一天晚上,有个小偷溜进陈寔的家,准备等陈寔熟睡后再进行偷窃,其实呢,陈寔早就发现他躲在屋梁上面了呢!不过,陈寔却假装没看到,安静地坐在客厅里喝茶。
过了一会儿,陈寔把全家人都叫到客厅,对着大家说:“你们知道,人活在世界上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如果我们不好好把握时间去努力,等我们老了以后再努力就来不及了。
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就要养成努力向上的好习惯,长大以后才能对社会、家庭,还有自己有好的贡献!当然也有一些不努力的人,只喜欢享受,这些人的本性并不坏,只是他们没有养成好的习惯,才会做出一些危害社会的坏事情,你们现在把头往上看,在我们屋梁上的这位先生,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小偷听到这番话,吓得赶快从屋梁上爬下来,跪在陈寔的前面:“陈大爷,我知道我错了,请您原谅我!我也是被逼无奈啊!”这时,陈寔没有责骂小偷,反倒很慈祥地对小偷说:“我看你不像坏人,可能是被生活困苦所逼,我现在给你一些银两,你不要再去偷东西了,好好努力,做错事情只要能改过,你还是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的!”小偷十分感激陈寔的义举,痛哭流涕对陈寔说:“谢谢陈大爷!我一定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后来,这个小偷果然把自己的坏习惯改掉,努力做事,成为一个大家都称赞的人。
后来,大家依据陈寔所言,引申出“梁上君子”的成语。
——《后汉书·陈寔传》【求解驿站】躲在房梁上的君子。
原指窃贼,后比喻上不沾天下不着地的、脱离实际的人。
梁,房梁。
【活学活用】他是一个很有骨气的铮铮铁汉,宁肯饿死,也不做~。
【妙语点拨】据史料记载,陈寔一生不曾担任很高的官职,但却在士大夫中享有很高的盛誉,在百姓中威望崇高。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梁上君子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梁上君子东汉时有一个叫陈寔的官员,他为官公正,处事平和,因为有高洁的德行而闻名于世。
在他为官期间,但凡百姓间出现争执官司,陈寔都会公正判决,明白详细地说明是非,百姓听到判罚后无不心服口服,绝没有事后埋怨的。
所以当时有人感叹说:“宁愿被刑罚处治,也不愿被陈寔批评。
”
有一年,陈寔的家乡闹饥荒,很多人都找不到工作,有的人被逼无奈,只好做了小偷,专门去偷别人的东西。
一天晚上,一个小偷溜进陈寔的家,准备等人都睡了以后偷点东西去卖,就先躲在陈寔家的房梁上。
陈寔其实早就发现了,可是他并不声张,也不惊动小偷,而是把儿孙们都召集到厅里,开始谈话。
小偷吓坏了,大气都不敢出。
陈寔神情严肃地对大家说:“人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上进,不能干坏事。
干坏事的并不是生来就是坏人,是平时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断干坏事,养成了习惯。
这样本来可以成为君子的人,也就变成了小人,成了‘梁上君子’了。
你们抬头往上看,在我们屋梁上的这位先生,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
听到这里,小偷马上从梁上跳了下来,满脸羞愧,狼狈不堪地向陈寔磕头求饶:“陈老爷,对不起,我知道错了,请您原谅我。
”
陈寔叫他起来,语重心长地说:“我看你的模样不像恶人,大概是被贫困逼迫才这样的吧,只要以后改邪归正,你依然会是一个君子。
”随即又送给他两匹绢,叫他当作本钱去做生意。
小偷没想到陈寔这样大度,心里十分感激,拜谢后带着绢走了。
后来,他果然改掉了坏习惯,努力做事,成了一个人人称赞的好青年。
这个故事很快就传遍了四周,从此整个县中再也没有小偷了。
梁上君子【四字成语】典故释义押韵词相反词成语故事
梁上君子【四字成语】典故|释义|押韵词|相反词|成语故事【拼音】liáng shàng jūn zǐ【典故】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
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以不自勉。
不善之人未必本恶,習以性成,遂至于此。
梁上君子者是矣! 《后汉书·陈寔传》【释义】梁:房梁。
躲在梁上的君子。
窃贼的代称。
现在有时也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人。
【用法】作主语、宾语;比喻小偷【结构】偏正式【相反词】正人君子【押韵词】回生起死、朱口皓齿、目指气使、不到黄河心不死、恋生恶死、抱怨雪耻、下车伊始、何至于此、谘经诹史、目无三尺、......【谜语】盗贼;齐王;竹桥【英语】thief【日文】泥棒(どろぼう),盗人(ぬすびと)【成语故事】东汉灵帝时小官吏陈寔心地善良,做事公正无私。
有天晚上一个小偷溜进他的屋里躲在屋梁上,他发现后并没有下令捉拿,而是把儿子、孙子叫到身边,给他们讲如何做人,不要学梁上的那位君子。
小偷深受感动就下地求饶。
陈寔给钱放他回【成语举例】邑西某乙,故梁上君子也。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某乙》【成语例举】◎ 知道什么人夜里会从房上下来吗?梁上君子,贼!可是当吴三爷爷扒着西院的院门往里面张望的时候,你猜吴三爷爷看见了什么?第二天一早,吴三爷爷就跑到正院来,迎着正要去洋行上班的我爷爷兴高采烈地说道:"老祖宗,恭喜啦,府上的日月是愈来愈发旺了。
"词类符号:名词; 时间名词; 方位名词; 处所名词;人名; 姓氏; 名字; 地名; 机构名; 其他专有名词; 动词;联系动词;能愿动词;趋向动词;形容词;区别词; 数词;量词; 副词; 代词;介词; 连词; 助词;叹词; 拟声词;习用语;缩略语;前接成分;后接成分; 语素字; 非语素字;。
梁上君子的成语典故
梁上君子的成语典故梁上君子是一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小偷。
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梁上君子的成语典故,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梁上君子的成语典故【1】【成语】:梁上君子【拼音】:liáng shàng jūn zǐ【解释】:梁:房梁。
躲在梁上的君子。
窃贼的代称。
现在有时也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人。
【成语故事】:东汉的时候,有一个人叫做陈寔(音:实)。
每次别人遇到什么纷争的时候,都会请陈实出来主持公道,因为大家都知道陈实是一个忠厚诚恳的大好人,每个人都很喜欢他、听他的话!有一年陈寔的家乡闹饥荒,很多人都找不到工作做,有的人就到别的地方去工作,也有人因为没有工作可以做,变成了小偷,专门去偷别人的东西!有一天晚上,有一个小偷溜进陈实的家,准备等陈实睡觉以后偷东西,这个小偷不知道陈实发现他躲在屋梁上面,不过陈实却假装没看到,安静地坐在客厅里喝茶。
过了一会儿,陈寔把全家人都叫到客厅,对着大家说:“你们知道,人活在世界上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如果我们不好好把握时间去努力,等我们老了以后再努力就来不及了。
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就要养成努力向上的好习惯,长大以后才能对社会、家庭,还有自己有好的贡献!当然也有一些不努力的人,只喜欢享受,这些人的本性并不坏,只是他们没有养成好的习惯,才会做出一些危害社会的坏事情,你们现在把头往上看,在我们屋梁上的这位先生,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小偷一听,吓得赶快从屋梁上爬下来,跪在陈寔的前面:“陈老爷,对不起!我知道我错了,请您原谅我!”陈寔不但没有责骂小偷,还非常慈祥的对小偷说:“我看你不象是一个坏人,可能是因为生活困苦所逼,我现在给你一些钱,你不要再去偷东西了,好好努力,做错事情只要能改过,你还是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的!”小偷感动的哭着对陈寔说:“谢谢陈老爷!我一定会好好努力的!”后来,这个小偷果然把自己的坏习惯改掉,努力做事,成为一个大家都称赞的好青年!后来,大家就把陈实说的话变成梁上君子这句成语,用来称呼偷拿别人东西的小偷!梁上君子的成语典故【2】版本一:寔在乡闾,平心率物其有争讼,辄求判正,晓譬曲直,退无怨者。
中国古代寓言梁上君子的道理
中国古代寓言梁上君子的道理引言中国古代文化中,寓言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和传播道德价值观的工具。
梁上君子这一古代寓言,以鸟类在梁上行为的比喻,传达了儒家道德观念中君子的品质和要求。
本文将详细解释梁上君子的道理,并探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一、梁上君子的典故梁上君子的典故源自《庄子》中的一个寓言。
寓言讲述了一个鸟巢建立在一根梁上的故事。
正常情况下,当鸟巢建立在树上时,鸟类可以自由地在周围觅食和飞行。
然而,由于鸟巢建立在梁上,鸟类在梁上行为受限,只能在狭小的范围内活动,无法足够自由地生活。
这一故事比喻了一些人因为境遇、身份或其他原因,无法展示自己的才能和品质。
二、梁上君子的道理1.以人为本:梁上君子的道理强调人性的尊严和成全他人的重要性。
在寓言中,鸟巢建立在梁上,无法自由展翅飞翔,这象征着个体受限制和束缚的状态。
梁上君子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追求自由、发挥才能的权利,重视人的个体尊严。
2.忠于职责:梁上君子道德观念中要求个体忠诚履行自己的职责。
寓言中的鸟类虽然无法飞翔,但它们仍然为巢里的鸟宝宝们提供了温暖和保护。
梁上君子提倡忠诚,不论境遇如何,都要尽忠职守,履行自己的责任。
3.不忘初心:梁上君子的道理告诫人们不要迷失自己,始终保持理想信念的坚守。
寓言中的鸟类囿于梁上,但它们并没有放弃寻找飞翔的机会和自由的愿望。
梁上君子鼓励人们保持初心,不断追求进步和自我完善。
4.服务社会:梁上君子的道理强调服务社会和为他人付出的重要性。
寓言中的鸟类虽然受到限制,但仍然以自己的方式为鸟宝宝提供温暖和保护。
梁上君子鼓励个体在受限的环境中尽力帮助他人,为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三、梁上君子的现实意义1.价值观的传承:梁上君子的道德观念强调尊重人性、忠诚职责、坚守信仰和服务社会等核心价值。
在现代社会中,这些道德观念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个体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共建和谐社会。
2.突破困境:梁上君子的道理告诫人们在困境中保持坚韧和乐观,不放弃追求自由和进步的努力。
《陈寔与梁上君子》
三、参考译文:
• 陈实是东汉人,为人仁厚慈爱。那一年闹饥荒,百姓 饥饿。有一个小偷晚上进入他的屋子,躲藏在梁上。陈实 在暗中看到了他,于是起身整理衣服,叫他的儿孙起来, 神情严肃地教育他们说:“人不能不自己勤勉,不善良的 人本性未必是坏的,只是沾染了坏习惯,就变成了这样。” 儿孙说:“这样的人是谁?”陈实指着梁上的盗贼说: “就是那梁上的君子。”盗贼很吃惊,自己跳下地,磕头 认罪。陈实慢慢地开导他说:“看你的相貌,不像是坏人, 应该反省自己,做好事。”陈实知道他很穷,于是让人给 了他二匹绢。从此整个县中再也没有小偷了。#34;梁上君子"这句成语。"梁" 是房梁,"君子"是古代对有教养的读书人的称呼,用在 这里含有幽默的意思 "梁上君子"被用作小偷、窃贼的 代称。
• 后来"梁上君子"还用来比喻那种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脱离实际的人。
• 中心: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成性,遂至于斯,梁上 君子者是矣!
陈寔与梁上君子
《陈实与梁上君子》是出自 《后汉书》的一个古代寓言故 事,讲述的是东汉时期一位叫 陈实的古人发现藏在屋顶梁上 的小偷后,通过巧妙智慧感染 教化小偷改邪归正的故事。后 来人们把小偷便称为梁上君子。
一、原文: 陈寔,东汉人也,为人仁爱。时岁饥民馁, 有盗夜入其室,栖于梁上。寔阴见之,乃起整衣,呼儿孙 起,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 恶,习以成性,遂至于斯。”儿孙曰:“孰也?”寔指梁 上盗曰:“梁上君子者是也。”盗大惊,自投于地,叩头 归罪。寔徐谕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省己为 善。”实知其贫,乃令人与之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者。
梁上君子寓言故事
梁上君子寓言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位叫梁上君子的智者,他常常讲寓言故事来教育
人们。
有一天,他讲了一个故事,讲述了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的差别。
穷人见富人过着奢华的生活,羡慕不已,心想要想过上这样的生活,一定要先变富。
于是,他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挣钱中,不断地工作努力,直到最后变得非常富有。
而富人则是在早年就达到了财富自由,他拥有足够的金钱和时间,过着舒适自在的生活。
他并不会因为拥有更多的财富而感到更幸福。
梁上君子告诉大家,富人的幸福感并不是因为他有很多财富,而
是因为他拥有自由的时间,可以用自己的时间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拥有自己亲人朋友和家人相处的时间。
其实,富有和财富自由之间是
有区别的。
综上所述,梁上君子告诉我们,不要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
到挣钱中,要学会享受生活,拥有自由的时间和健康的身体才是真正
的财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语寓言故事之梁上君子
【成语】:
梁上君子
【拼音】:
[liáng shàng jūn zǐ]
【解释】:
比喻小偷,现在有时也指脱离实际的人。
【出处】:
《后汉书·陈寔自传》
【举例造句】:
此梁上君子当是不知耳。
【成语典故】:
原文
版本一:
寔在乡闾,平心率物其有争讼,辄求判正,晓譬曲直,退无怨者。
志乃叹曰:”宁为刑罪所加,不为陈君所短。
“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
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
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
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归罪。
寔徐譬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
然此当由贫困。
”令遗绢二匹。
自是一县无复盗窃。
(《后汉书·荀韩钟陈列传第五十二》)
版本二:
陈实,东汉人也,为人仁爱。
时岁饥民馁,有盗夜入其室,
栖于梁上。
实阴见之,乃起整衣,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
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
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扣头归罪。
实徐谕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
”然此当由贫困,乃令人谕之绢二匹。
自是一县无复盗窃。
译文
版本一:
陈寔在乡间,以平和的心对待事物。
百姓争执时,陈寔判决公正,告诉百姓道理的曲直,百姓回去后没有埋怨的。
大家感叹说:“宁愿被刑罚处治,也不愿被陈寔批评。
”当时年成不好,民众没有收成,有小偷夜间进入陈寔家里,躲在房梁上。
陈寔暗中发现了,就起来整顿衣服,让子孙聚拢过来,正色训诫他们说:“人不可以不自己努力。
不善良的人不一定本性是坏的,(坏)习惯往往由(不注重)品性修养而形成,于是到了这样的地步。
梁上君子就是这样的人!”小偷大惊,从房梁跳到地上,跪拜在地,诚恳认罪。
陈寔开导他说:“看你的长相,也不像个坏人,应该深自克制,返回正道。
然而你这种行为当是由贫困所致。
”结果还赠送二匹绢给小偷。
从此全县没有再发生盗窃。
版本二:
陈实是东汉人,为人仁厚慈爱。
那一年闹饥荒,百姓饥饿。
有一个小偷晚上进入他的屋子,躲藏在梁上。
陈实在暗中看到了他,于是起身整理衣服,叫他的儿孙起来,神情严肃地教育他们说:“人不能不自己勤勉,不善良的人本性未必是坏的,只是沾染了坏习惯,就变成了这样。
”儿孙说:“这样的人是谁?”陈实指着梁上的盗贼说:“就是那梁上的君子。
”盗贼很吃惊,自己跳下地,磕头认罪。
陈实慢慢地开导他说:“看你的相貌,不像是坏人,
应该反省自己,做好事。
”陈实知道他很穷,于是让人给了他二匹绢。
从此整个县中再也没有小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