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写作《学会记事》教案06
七上语文写作《学会记事》教案

七上语文写作《学会记事》教案教案标题:七上语文写作《学会记事》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记事文的特点和写作要求。
2. 学会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方式,写出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的记事文。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记事文的特点和写作要求。
2. 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方式,写出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的记事文。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文《学会记事》。
2. 记事文的范例。
3. 学生的作文材料。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 (5分钟)1. 引入课题,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
2. 提问学生对记事文的了解和认识。
Step 2:讲解记事文的特点和写作要求 (10分钟)1. 分析课文《学会记事》,介绍记事文的特点和写作要求。
2. 通过范例,解释记事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Step 3:分析范例记事文 (10分钟)1. 选择一篇范例记事文,与学生一起分析其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
2. 引导学生发现范例记事文中的观察细节和思考过程。
Step 4:练习写作 (15分钟)1. 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场景或事件,写一篇记事文。
2. 引导学生思考记事文的结构安排和语言表达方式。
3. 学生互相交流和修改自己的记事文。
Step 5:展示和讨论 (10分钟)1. 邀请几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记事文。
2. 全班讨论展示的记事文,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Step 6:总结与拓展 (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要点。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观察和思考,积累写作素材。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多读一些优秀的记事文,提高对记事文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写作机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写作活动。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
2. 评价学生完成的记事文,包括结构安排、语言表达和观察细节等方面。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析范例记事文,引导学生理解记事文的特点和写作要求,并通过练习写作和展示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一等奖创新教案 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一等奖创新教案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结合第二单元课文,引导学生认识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
2.启发学生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感情。
3.运用生动恰当的语言,写出真情实感。
二、教学重点1.掌握记事方法,抓住要素,梳理思路,把一件事说清楚。
2.在条理清楚的叙事基础上,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写出感情。
三、教学难点1.抓住细节,锤炼语言。
2.表达生动贴切,写出真情实感。
四、教学方法1.语言品析法2.合作探究法3.写作训练法五、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一:简单叙述过渡,同学们,我们的日常生活总是在做事、听事、学事、写事中享受着平凡生活的美好,经历着生活中人生价值的感悟与追求,不断成长与进步,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跟随《散步》一文,学习如何记事,练好写作基本功。
环节二:请同学熟知教学目标。
(二)抓住思路,梳理思路环节一:朗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画出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景物描写的段落或句子。
请同学回答。
解答:作者一家去散步,在选择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分歧和犹豫中,决定走小路。
环节二:抓住要素,梳理思路散步是生活中平凡的小事,作者为了把“散步”这件事叙述清楚,写了哪些内容?请同桌讨论交流,并填写PPT出示的表格。
1.让我们一起分析,学生边说,教师指着课件边展示。
2.出示填写的表格让学生对照检查,重点交流提问“事情的原因、经过、结果”时间初春地点田野人物我、母亲、妻子、儿子经过出现矛盾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解决矛盾“我”陷入两难。
“我”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
母亲心疼孙儿,决定走小路,并让“我”在走不过去的地方背起她结果我背起了母亲,妻子背起了儿子,一家人稳稳地走在小路上明确交代清楚“六要素”是完整叙事的基础。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3.引导学生归纳课文主题思想。
(主题思想:表现了一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人教部编版七上语文《写作学会记事》优质精品课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上语文《写作学会记事》优质精品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写作学会记事》是人教部编版七上语文的一篇优质精品课。
本篇文章旨在引导学生掌握记事的技巧,通过生动的实例,让学生了解记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生活中的点滴细节转化为优美的文字。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操作,适合初学者学习。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生活充满好奇,有强烈的表达欲望。
但他们往往不知道如何将生活中的事情转化为文字,表达清晰、条理分明。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教会他们如何观察、思考和表达。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记事的技巧,学会如何将生活中的点滴细节转化为优美的文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思考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将其转化为文字。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文章,让学生了解记事的技巧。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写作,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七上语文《写作学会记事》2.参考资料:相关记事文章、写作技巧书籍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觉得记事重要吗?为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篇优秀的记事文章,让学生初步感受记事的力量。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如观察角度、表达方式等。
然后,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运用所学技巧创作一篇简短的记事文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记叙文的基本概念。记叙文是一种以记叙为主,通过描述人物、事件、场景等来反映生活、表达感情的文体。它是写作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能够帮助我们记录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篇具体的记叙文范文。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运用细节描写、情感表达等技巧,使文章生动、具有感染力。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
一、教学内容
《学会记事》为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写作教学内容。本章节主要涵盖以下内容:1.回顾并运用本单元学习的写作技巧,如细节描写、情感表达等;2.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体验,学会从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事件进行记叙;3.培养学生围绕事件进行合理布局,条理清楚地表达,使文章内容连贯、生动;4.通过写作练习,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提高写作水平。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相关,旨在巩固单元所学,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学会记事》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体目标如下:1.增强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想象力,使其能够敏锐捕捉生活中的细节,以丰富写作素材;2.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运用生动、贴切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记叙,使文章具有感染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注重文章结构的合理性,条理清晰,逻辑严密;4.通过写作实践,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这些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记叙文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记叙文写作技巧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记录下属于自己的精彩瞬间。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三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三篇我们知道,一件事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发生的,总会涉及一些人物,事情也会有一定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交代清楚这六个“要素”是叙事完整的基础。
学会记事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通过知识回顾、样例分析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完整、清楚的方法。
2.通过写作练习、交流总结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得生动具体的方法,写好事情的经过。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知识回顾、样例分析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完整、清楚的方法。
2.通过写作练习、交流总结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得生动具体的方法,写好事情的经过。
教学难点:掌握将事件叙述得生动具体的方法,写好事情的经过。
三、教学策略本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并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本节课会运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讲练结合,帮助学生掌握将事件叙述清楚明白、生动具体的方法。
2.写作部分相对独立,又要与阅读教学相互配合,本课充分利用课内、外教学资源,所选材料立足教材及课外名著,促进阅读与写作的结合。
3.写作素材为电视剧《西游记》中剧情,一方面学生较为熟悉,方便写作;另一方面,写作内容有意思,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4.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自主思考、写作、交流,教师适当点拨,授之以法。
四、教学过程(一)设计活动,话语导入导语:入学以来,我们一直认真观察、体验初中生活,用文字去记录生活的丰富多彩。
这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我们在写作之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但是,同学们在记事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希望大家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能有所提高。
同学们,你们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吗?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完成一个任务,就是将电视剧《西游记》中的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情节用文字呈现出来。
明确本课学习目标,创设情境,设计活动,引入新课。
(二)观看剧情,列情节思路1.学生观看86版电视剧《西游记》第3集中孙悟空被派看守蟠桃园,偷吃仙桃的情节(时长:5分33秒)。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

学会记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经典课文中叙事部分,学习写作中记叙的技巧,能清楚记事,并在记事中传达感情。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领悟清楚记事的要领,并体会丰富情感的句子在记事中的重要作用。
3.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知生活,从而学会描述生活,享受品味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习写作中记事的技巧,能清楚记事,并在记事中传达情感。
2.难点:领悟清楚记事的要领,并体会丰富情感的句子在记事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方法作文六步导写法:设境入题——例文引领——方法导航——实战演练——交流思辨——总结提升四、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1、设境导入:老师有一件事想和大家分享(出示PPT:老师批评了一位同学)。
关于这件事,哪位同学想知道什么都可以问我。
导入课题《学会记事》,得出记叙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回顾经典:回忆《散步》,填写下面的表格。
时间:初春地点:田野人物:我、母亲、妻子、儿子起因:母亲老了,应该多走走经过:散步中,意外发生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结果:走小路3、方法导航:交代清楚六要素是记事的基础(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4、实战演练:那天放学回家,我不小心摔了一跤,手受伤了,校服也磕破了。
要求:丰富后三个要素,即起因、经过、结果。
(可选一方面写)提示:为什么摔跤,摔跤时的惨状,手受伤的程度和校服破成什么样子。
5、回顾经典:回忆《秋天的怀念》,思考文中回忆了几件有关母亲的事,用墨最多的是哪一件。
6、方法导航:记叙多件事时,要注意按照情节的需要安排事件的先后,同时要注意选取一件最能表现主题或人物的事情详写。
7、实战演练:那天放学回家,我不小心摔了一跤,手受伤了,校服也磕破了。
回到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心疼,嘱咐我,以后走路要小心。
要求:如果还是这一天,再选取别的事情表示家人对我的疼爱。
应该怎样构思?8、回顾经典:回忆《秋天的回忆》,比较两组句子的区别。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

学会记事【教学目标】1.明确如何正确叙事,交待清楚记叙文的六要素,完整叙事。
2.结合所列的作文提纲,对如何有序叙事,做到心中有数。
3.明确记叙文的六要素,完整叙事,合理选用叙述方式。
教学方法巩固知识,讲练结合。
学法【教学过程】一、巩固知识我们以前学习过的课文以记叙文居多,我们对记叙文应该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
这节课我们来总结一下记叙文的相关知识,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问题进行思考。
什么是记叙文?记叙文的六要素指的是什么?(学生举手回答)明确:所谓记叙文,是以叙述表达方式为主,描写、抒情、说明和议论表达方式为辅,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记叙文的六要素指的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交待要素过渡:通过复习,我们知道记叙文的一般特点,作为一篇完整的记叙文,必须交待清楚的要素。
那么,在写作中,如何把记叙的六个要素交待清楚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际的演练来探究一下。
(多媒体显示)乌云像一口大黑锅牢牢地罩着大地,扯天扯地的雨丝织成一张密不可破的网,迷蒙的雨雾像幽灵一样跟随着落魄的行人,似乎到了世界的末日。
坑坑洼洼的小路变成了泥泞的世界,好像没有尽头。
正逢放假,我深一脚浅一脚踏上回家的路,想一想这一段时间在学校的表现,想到这次考试的成绩,一波波惆怅顿时涌上心头,我几乎失去了回家的勇气。
然而,我又能到什么地方去呢?我该怎么面对父母那苍老而又充满期待的眼睛呢?也不知是什么时候,怎么走到家的。
刚进家门,一股温馨的气息拥抱了我,我只感到忍了很久的泪这时竟不争气的涌了出来。
一切正如我所料,爸妈已准备好了一桌丰盛的饭菜,要为我洗尘,“爸……”妈字还没有喊出口,喉咙就像被什么塞住了似的。
这时爸妈已经把我背上的书包接了过去,“晓杰,快坐下来吃饭,我们已经等了好半天了。
”我慢慢的坐下来,望着满桌丰盛的菜肴,却没有一点味口。
深深的愧疚自责一点一点的吞噬着我的心,满腹的愁绪顿时化作苦水,我真想一下子把它们吐出来。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

优化思维提文质细节描写抒真情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会记事》写作教学设计【链接课标】1.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2.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3.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
【教学目标】1.结合课文,将记叙文的六要素梳理清楚,完整记叙一件事,学会把事情写清楚。
2.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真情实感。
3.培养发现美、记录美的能力,养成多观察、多思考、勤动笔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1.综合运用多种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描写方法记叙事件;2.根据提纲完成写作任务,锤炼语言,在评价修改后进行作文升格。
【学情分析】1.《学会记事》写作练习位于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七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学习过以记叙一件事为主的记事类作文,而本课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初步学习较为复杂的记事类作文。
除了写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六要素,交代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之外,还要注意六要素的安排要详略得当,加入适当的描写及表达情感的句子,让文章更有可读性。
2.通过本次作文训练,力图唤醒学生思维,克服构思行文中僵化窄化的思维习惯。
让学生说真话、诉真情,写出真情实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依据《预习任务单》结合课文进行分析【教学过程】一、构建动场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我获奖后发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坚信真理和正义是存在的。
今后的岁月里,我将继续讲我的故事。
——莫言故事是一座用语言搭建的戏台,有的人在看,有的人在演,动情处,人人都曾经客串过,因为,故事的别名叫“生活”。
——李丹崖明确: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谈到写作时说:“我该干的事情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
”如果善于“讲故事”,也就是擅长“记事”,写作就会变得简单起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设计

读书法
自主学习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可以补充一个表示情感或心理活动的词语,如“快乐”“开心”“感动”“后悔”“失落”等。题目中的“真”,是程度副词,表明这一感觉或心理应是很深刻的、记忆犹新的。
各小组选定发言交流的代表,帮助其组织语言,准备进行大组汇报。
读书法
自主学习法
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1)顺叙
2)倒叙
3)插叙
对于存在疑问或困惑的问题,在小组交流过程中,共同探讨,寻求更近合理的答案,最后在小组内达成共识
各小组整理对思考题的解决情况,生成本组的新问题
课时计划
课题
写作学会记事(一)
课时
二次备课
班别
授课人
时间
教具
课件
教
学
目
标
1.学会围绕中心完整清楚地叙事,交代好事件的要素,处理好叙事的详略,安排好叙述的顺序。
2.培养写真情实感的写作作风,记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重点
处理好叙事的详略,安排好叙述的顺序。
难点
处理好叙事的详略,安排好叙述的顺序。
教学过程
10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时间
二次备课
三、大组汇报
教师点拨
各小组就本组的自学情况在全班范围内汇报
老师对汇报情况作点评、指导、补充和总结
四、变式练习
拓展提高
小试牛刀,构思文章
五、课堂小结
归纳整理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七年级语文上册《学会记事》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生活充满好奇,有着强烈的表达欲望,但写作能力尚待提高。在学科方面,他们对语文基础知识已有一定了解,但在记叙文写作方面,尚存在观察不细、表达不清、结构混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从日常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培养细致入微的观察力。
3.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素材、提炼主题的能力,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4.提高学生对文章结构的把握能力,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记叙文的写作方法。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运用多种叙述方法进行写作。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简要介绍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如事件的六要素、叙述视角等。
2.分析《学会记事》这篇课文,讲解作者如何运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等叙述视角,以及如何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有趣。
3.讲解文章结构,如开头、发展、高潮、结尾等,强调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重要性。
4.分析课文中的精彩语句,让学生感受作者用词、句式等方面的妙处,并引导他们学会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七年级语文上册《学会记事》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写作技巧,如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六要素,以及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2.通过学习《学会记事》这篇课文,使学生了解并运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等叙述视角,丰富文章的表现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让他们在相互学习中,尊重他人、欣赏他人、提高自己。
七年级上册《学会记事》教案

1.教学重点
(1)记叙文六要素的运用: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教学中,将通过具体范文分析,让学生明确这些要素在文章中的位置和作用,以便在写作中能够熟练运用。
举例:《学会记事》一文中,作者详细描述了暑假里与小伙伴一起捉知了的过程,文章中时间、地点、人物等六要素清晰明了,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范例。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记叙文的写作技巧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导入新课的时候,通过提问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的有趣经历,成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在理论介绍环节,我注意到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聆听,并尝试理解记叙文的六要素和细节描绘的重要性。
然而,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有些学生在理解记叙文六要素的应用上存在困难,他们需要更多的实例来帮助消化吸收些要素。
举例:文章通过设置悬念、对比等修辞手法,使故事情节更加引人入胜,为学生写作提供了借鉴。
2.教学难点
(1)如何选取和表达记叙内容:学生往往在面对众多生活素材时,难以把握写作的重点,不知如何取舍。
举例:教学中,教师需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生活,学会筛选有意义、有价值的内容进行表达。
(2)写作中的语言表达: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容易出现语言表达不准确、不生动的问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记叙文的基本概念。记叙文是一种以叙述为主,以时间为线索,以事件为核心的文体。它是表达个人经历、情感和见闻的重要方式。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篇具体的范文。这篇范文展示了记叙文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六要素和生动的细节描绘来讲述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2)生动的细节描绘:通过学习优秀范文,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生动的细节描绘事件,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学会记事》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结合课文,认识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注意锤炼语言,融入真情实感。
3.根据提纲完成写作任务,在评价修改后升格作文,做到记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教学重点】1.结合课文,认识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注意锤炼语言,融入真情实感。
【教学难点】根据提纲完成写作任务,在评价修改后升格作文,做到记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以下情景:情景一:我最害怕写作文了。
每次老师叫我们写作文,我都不知道该写什么,总是想不起来平时都发生了哪些有意思或者有意义的事情。
情景二:我倒是能想起来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可是一到写的时候,一件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就会被我写得一点儿意思也没有了。
师:在写记事作文的时候,这两个情景大家一定很熟悉。
其实同学们怕写这类作文的原因大致有两个:一是不知道写什么,二是不知道怎么写。
叶圣陶先生说过:“叙述文的材料是客观的事物,写作的目的在于传述。
”在记叙文写作中叙述好一件简单的事,这是一项基本功。
练好这个基本功,以后进行复杂的叙事,也就有了基础。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如何练好“记好事情”这个基本功。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欲望。
二、技法指导(一)技法指导过渡:如果把一篇文章比作思想走的一条路,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在哪里达到这条路的终点,想清楚这些,下笔就有路可循。
写作思路:(1)想清“我要写什么事情”。
(2)厘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3)设置好“故事的波折”(二)技法回顾1.回顾任务本单元课文的作者们,他们把记忆中珍藏的事,思路清晰、情真意切地记录了下来。
现在让我们回顾本单元所学的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和莫怀戚的《散步》,探究一下大师们是如何记事的。
2.成果展示: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回顾分享,教师展示参考答案:(1)讲清楚事件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写作学会记事-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写作学会记事-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记事的重要性;2.掌握记事的技巧。
二、教学重点1.学习记事的基本常识;2.掌握记事的技巧及方法。
三、教学难点1.如何记好事;2.如何利用好时间。
四、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观察“记事本”的图片,导入记事的话题,让学生了解在生活中记事的作用。
2.讲解记事的基本常识通过对记事基本常识的讲解,让学生掌握记事的重要性。
1.记事的定义:记下一些重要的事情或需要注意的内容,以便于日后查阅或进一步处理。
2.记事的形式:日记、便条纸、便签、记事本等。
3.记事需要考虑的问题: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及感受等等。
3.讲解记事的技巧及方法1.及时记录,不要拖延:及时记录可以避免事情的遗忘和混淆。
2.记录详细内容:尽量记录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的细节。
3.善于利用时间:利用零碎时间记录记事,可以有效地提高记事效率。
4.对内容进行分类管理:记录的内容不要混杂,应当分辨整理。
4.教师示范记事的过程在黑板上演示老师如何对一件事进行记录。
5.学生练习记事要求学生回忆或想出一件个人重要的事情并进行记录。
6.小结1.记事是生活中必须要掌握的生活常识。
2.学会记事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安排时间和提高工作效率。
3.记事可以不断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言行,帮助我们进一步发展。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记事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记录能力,加强了学生的观察、分析、思考和表达能力。
本节课强调的知识点是基础的记事技巧,需要学生在平时生活中不断练习和总结。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教师也要不断完善我们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掌握记事技巧,在实际生活中得到更多的实践应用。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学会记事》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本单元课文,认识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
2.了解记叙的要素,学会有详有略、条理清楚地叙写事件。
3.学会在记事中抓住细节,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4.学会锤炼语言,养成写日记或周记、记录生活中的人和事的习惯。
【教学重点】1.结合本单元课文,认识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
2.了解记叙的要素,学会有详有略、条理清楚地叙写事件。
3.学会在记事中抓住细节,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难点】1.学会在记事中抓住细节,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2.学会锤炼语言,养成写日记或周记、记录生活中的人和事的习惯。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谈到写作时说:“我该干的事情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
”如果善于“讲故事”,也就是擅长“记事”,写作就会变得简单起来,看来记事能力是最基本的写作能力。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把一件事叙述得有声有色,条理清晰。
二、写作指导记事与记事的记叙文记事:就是有目的地记述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束的全过程,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事情有条理地写出来。
记事的记叙文:以记事为主,目的在于揭示事件的本质,并表现该事对人或社会的意义或反映作者对事件的某种态度、情感和看法的文章。
记事有哪些要点?1、交代清楚“六要素”。
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2、叙事要注意顺序。
每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
记叙的顺序一般有以下几种:(1) 顺叙。
即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
这样写,可以将事情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
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写作目标:1、了解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学会紧扣记叙要素叙事。
2、体会并尝试在记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感情。
3、养成用日记或周记记录生活中人和事的习惯。
写作指导在记叙文写作中,叙述好一件简单的事,是一项基本功。
练好这项基本功,以后进行复杂的叙事,也就有了基础。
那么,怎样记叙好一件简单的事呢?一、要素要齐全。
要素要齐全,即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只要把这六要素写清楚了,别人才能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这六要素不能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安排。
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
如“公鸡‘喔喔’地叫了起来”,就是天将要亮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
二、记事要具体记事要具体,即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
子啊记叙文的六要素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一件事情最主要的环节。
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是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三、详略要得当一般情况下,与主题密切相关的材料要详写,与主题关系不大的材料要略写;中心事件要详写,次要事件要略写。
四、行文有感情很多时候,记事也是为了传达感情,分享体验,因此,还要学会写得有感情,这是更高的要求。
怎样写得有感情呢?关键是要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有真切感受的事,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例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回忆了几件与母亲有关的事,都是“我”的亲身经历,字里行间渗透着对母亲的挚爱和怀念,以及对自己少不更事的追悔,读后令人感伤不已。
五、语言需锤炼学习使用一些能够贴切表达情感的词语和句子,抓住一些感人的细节,使语言生动,引起读者的共鸣。
写作实践一、下面这段文字记事过于简单,读起来让人兴味索然。
请你帮作者“添枝加叶”,把它写得丰满、生动一些。
那天放学回家,我不小心摔了一跤,手受了伤,校服也磕破了。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矛盾冲突显真情——向《秋天的怀念》《散步》学记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结合阅读课文,引导学生认识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2、学会用“一波三折”的方法把事情写出波澜。
3、体会并尝试抓住细节、锤炼语言,融入真情实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合作探究法,品读与想象结合法,比较阅读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加深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学会用“一波三折”的方法把事情写出波澜。
教学过程一、写作热身我们每个人都在家庭的怀抱中生活、成长。
家人的关怀照顾、理解支持。
都给我们无尽的勇气与力量。
在你的生活中,曾有过什么事情,让你深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以《我们是一家人》为题,自主立意,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500字。
提示:1、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是立意的核心。
可以写家庭成员间的互敬互让,也可以写成员间的关怀与支持,还可以写大家一起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等。
2、把要写的事情梳理一遍,看重点写什么,怎样写思路比较清楚。
3、要恰如其分地表达你的情感。
有了情感的参与,文章才会充实饱满,有血肉,也才会让人感动。
二、指导升格(一)学生习作问题1、事情叙述不清。
2、平铺直叙,印象不深刻(二)向《秋天的怀念》、《散步》学习矛盾冲突显真情1、《秋天的怀念》课文引入去北海看花,我与母亲之间的几次矛盾文段一: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第一次:(残缺的自己与美好环境之间的矛盾)文段二:“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第二次:(我的悲观消极拒绝看花与母亲坚强之间的矛盾)文段三: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写作《学会记事》一、题目解析:《学会记事》题目含义:这个题目要求学生通过写作,展现自己在学习如何记录事件、经历或感受过程中的心得与成长。
它不仅是对写作技巧的考察,更是对学生观察力、思考力及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
二、审题要点理解“记事”:明确“记事”即记录生活中发生的具体事件、经历或自己的所思所感,要求真实、具体、有细节。
学会的过程:强调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可能包括遇到的困难、尝试的方法、取得的进步等。
情感与感悟:在记事的过程中,应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对生活的理解、感悟,使文章富有感染力。
三、立意方向成长与蜕变:通过记事,展现自己在某一方面的成长与变化,如性格、能力、心态等。
珍惜与感恩:记录生活中的点滴美好,表达对家人、朋友、老师或社会的珍惜与感恩之情。
观察与思考:强调通过记事,学会了更加细致地观察生活,深入思考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克服困难:讲述在记事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及如何克服,体现坚韧不拔的精神。
四、构思步骤1.选取一个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事件作为写作对象,确保这些事件能够体现“学会记事”的主题。
2.根据所选事件,提炼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即你的立意方向。
3.通常采用“引入-发展-高潮-结尾”的结构,合理安排段落和过渡。
引入:简述背景,引出主题。
发展:详细叙述记事的过程,包括遇到的困难、采取的措施、获得的帮助等。
高潮:展现记事过程中的重要转折点或成就,体现成长的瞬间。
结尾:总结全文,升华主题,表达个人感悟或启示。
丰富细节:在叙述过程中,加入生动的细节描写,使文章更加具体、感人。
修改完善:完成稿件后,能够去仔细检查并优化语言表达,使文章更加流畅、精炼。
五、写作总结写作《学会记事》不仅是一次写作练习,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通过记录生活中的点滴,我们学会了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同时,写作也锻炼了我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让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自信和坚定。
六、作文范例《学会记事》——笔尖下的时光印记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已是一名七年级的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写作学会记事
1.引导学生学会从平凡小事中感受生活,感悟人生,学习做人的道理。
2.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懂得写事件要抓重点。
3.努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鼓励多角度抒写生活的真情实感。
一、文题展示
从小到现在,有多少令你难忘的“那一次”:那一次,你笑了;那一次,你哭了;那一次,你真遗憾;那一次,你真尴尬……正是经历了这无数的“那一次”,你才懂得了生活的幸福,友情的珍贵,奋进的艰辛及你肩负的责任……真正领悟到了生活的内涵,长大了,成熟了。
请从你的生活中选择一件事,以“那一次,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并写出你的真情实感。
要求:①在文题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使文题完整;②记事要完整、具体,中心明确,详略得当;③语言要简明、连贯、通顺;④字数600左右,书写要工整。
二、写作导航
怎样才能记述好一件事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记事要完整。
即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经过和结果。
但交代这六要素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
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
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将亮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说明已是傍晚了等。
二、记事要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在记叙六要素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
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记叙时就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三、记事要有条理。
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
四、记事要具体。
要试着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如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环境描写等)具体、生动地再现当时的情景。
五、记事要有真情实感。
记事是为了传情达意,有真情实感的材料才能打动读者,才能与读者产生共鸣。
三、例文引路
那一次,我非常惭愧
每当想起那件事,我的脸马上就红了。
那是一个冬天的早晨,天气非常寒冷,外面刮着凄厉的北风,地上都冻得硬硬的。
早上第一节课下后,该做广播操了。
我怕冷,真不想出去做操,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我缩着脖子琢磨起来。
一个念头忽然跳入我的脑海:前天沙晓娟同学说肚子疼,夏老师不是没让她做操吗?我不如也装肚子疼。
广播里响起了《运动员进行曲》,同学们照例出去排队了。
我坐在位置上,右手捂着肚子,左手放在桌上,脑袋垂得低低的,嘴里还不时地哼哼。
夏老师走进来,见我这副痛苦模样,便关切地问:“赵志达,怎么啦?身体不舒服吗?”一边说,一边用手摸了摸我的额头。
“肚子疼。
”我无力地点了点头。
“要不要到学校诊所,去拿点药吃一下?”“不用了,早晨吃过了,还是有点疼。
”“那你今天就别去做操了,以免再受凉,好好休息一会儿,也许就好了。
”说完,老师就走出去了。
心里悬着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不由暗喜,这么容易就躲过去了!我慢慢走到窗边,看见同学们正迎着大风,整齐而有力地做操。
不知什么原因,心里总有点不自在。
广播操结束后,同学们回到班上,纷纷围着我嘘寒问暖。
有的问:“你肚子还疼吗?”有的说:“多揉揉就不疼了!”还有的说:“要不,我陪你去学校诊所看一看吧!”我连忙说“不要紧的,不要紧的,我吃了药,休息一会儿马上就会好的。
”大家听了,也就放心了,一起出去玩了。
看着他们玩得正高兴,我脚都发痒了,但因为担心露馅,只好坐在位置上埋头“休息”。
第二节上语文课,夏老师讲得眉飞色舞,同学们也踊跃发言。
平时我是个爱发言的人,一时忘了自己“生病”,忍不住高高举起手来。
当我响亮地答对了问题时,老师不仅肯定我思维敏捷,声音响亮,还当场对我大加表扬:“赵志达同学今天身体不舒服,还这么积极地回答问题,我们大家要好好地向他学习!”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而我心里真不是滋味,脸上火辣辣的,仿佛那一个个巴掌正抽在我的脸上似的。
这件事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每当我想起它,就惭愧得脸红到脖子根。
因为惰性发作,我撒了谎,欺骗老师,欺骗同学,欺骗自己。
而老师的关怀和表扬,同学的问候与情谊,却像寒冬的一缕缕阳光,照在我心上,暖乎乎的。
我想,今后,再也不能做这种荒唐的事了。
【名师点评】
这篇文章的小作者侧重叙写了自己一次逃避课间操的过程。
记叙的要素都交代得很清楚,并且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叙事,条理很清楚。
特别是作者讲了真话,叙了真事,其中的感情变化确是作者的真实情感。
全文以“我”的感情变化为线索,串联起众多材料,文脉贯通,组成一个整体。
从开始的“怕冷”“不想出去做操”到“不由暗喜”,从“心里总有点不自在”到“担心露馅”,从“心里真不是滋味,脸上火辣辣的”到“惭愧得脸红到脖子根”,这些心理描写逼真而又细腻,且与所写的中心事件紧密相关,层层推进,有力地表达了本文的中心意思。
四、板书设计
记记事要完整
事记事要有详略
五记事要有条理。
记记事要具体
记事要有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