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39002在开关电源并联自主均流中的应用
开关电源的并联运行及其数字均流技术

理较小功率,解决了单台电源遇到的问题。 大功率输出和分布式电源,使电源模块并联技 术得以迅速发展。然而一般情况下不允许模块输出 问直接进行并联,必须采用均流技术以确保每个模 块分担相等的负载电流,否则,并联的模块有的轻载 运行,有的重载甚至过载运行,输出电压低的模块不 但不为负载供电,反而成了输出电压高的模块的负 载,热应力分配不均,极易损坏。因而实现开关电源 并联运行的核心是均流技术。若采用多个电源模块
2传统并联均流方案与模拟控制方式
传统的并联均流方案有改变输出内阻法、主/从 法、平均电流自动均流法、外接控制器法、热应力自 动均流法及最大电流均流法等,这些均流方法多数 采用的是模拟量控制,由于模拟控制是连续的信号 处理,其带宽允许范围很大,有许多集成芯片实现成 熟的控制。图1为,z个并联模块中一个模块按平均 电流自动均流的控制原理图。
监控模块和各个模块都以DSP为控制核心,监 控模块检测输入输出总电压、电流及温度等参数,进 行欠压、过流、温度等保护,同时检测模块个数,经过 处理,设定各模块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电流值或电压 值,通过CAN总线通信,进行强制均流,并且通过 闭环反馈达到闭环控制目的。还可实现热插拔并联 冗余,当故障模块自动退出并发出报警,剩余模块按 照总控设定的工作模式自动均分负载。选用 82C250为CAN控制器与物理总线之间的接口电 路,它能够提供对总线的差动接收和发送功能,以实 现总线上各节点间的电气隔离,高达1 Mbps通信 速率完全可满足数字均流技术实时通信的目的。
基准电压【,,和均流控制电压【,。的综合△U,它与 反馈电压比较放大后产生电压误差U。,控制PWM。 U;为电流放大器的输出信号,它与每个模块的 输出电流成正比。当n=2时,也就是两个模块并联 运行状态下,己厂i。和己,i。分别为模块1和2的电流信 号,它们都经过阻值为R的电阻接到均流母线上。 当流入母线的电流为零时,
并联均流技术在通信开关电源中的应用

第7卷第3期辽宁科技学院学报V ol.7 No.3 2005年9月 JOURNAL OF LIAONI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p. 2005文章编号:1008-3723(2005)03-0036-02并联均流技术在通信开关电源中的应用朱金芳(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摘要:文章主要研究了分散供电系统的优点,并联均流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在通信开关电源中的应用等问题。
关键词:分散供电系统;并联均流技术;通信开关电源中图分类号:TN 86 文献标识码:A通信电源相当于通信设备的“心脏”,在通信系统中,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
为了确保通信畅通,除了需要提高通信设备的可靠性外,更必须提高通信电源的可靠性。
如果通信电源的工作不可靠,就将出现通信中断的严重后果。
通信设备一般需由直流电源供电,因此通信直流电源是通信电源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当通信设备需要多种不同数值的直流电压时,可以采用直流变换器将基础直流电源的电压变换成所需的各种直流电压。
线性稳压电源,由于功率调整器件串联在负载回路中,因此功率转换效率较低。
为了提高电源效率,应使功率调整器件处于开关工作状态。
相控型稳压电源,由于工作频率太低,所以变压器和滤波元件体积大且很笨重。
而在输出功率一定的条件下,变压器铁芯的截面积与频率成反比。
当工作频率由相控型电源的50Hz提高到开关电源的50kHz时,频率升高了1000倍,整个电源的体积和重量也将减小1000倍。
随着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通信直流电源已普遍采用了技术先进的高频直流开关电源。
近年来通信设备的容量迅速增加,采用集中供电系统时,电源出现故障,将造成大范围通信中断,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极坏的社会影响。
采用分散供电系统,能大大缩小通信电源故障造成的影响,还可充分发挥通信电源系统的供电能力。
为了满足大容量通信设备的供电需要,通信开关电源系统通常都由多台通信开关电源并联而成。
基于UC3902的大功率开关电源并联均流技术

用 中常 常采 用模块 化结构 的构造 方式 , 采用一 定规格 系列的 模块 式 电源 , 按照一 定的方 式进 行并联 , 从而达 到扩流 扩容
的 目的 大功 率输 出和分布 式 电源是直流 操作 电源发展 的关
键 , 而开 关 电源模块 间的均 流技术 是实现 大功率直 流操 作 电
源和 冗 余备 份 的 关键
K e y w o r d s : E lec trie P o w e r sy ste m , S w ite h suP P ly , A u to m a tism
[中图分类 号 ]T N 8 6
[文献 标识 码j
A
文章编号 : 156 1一 349 (20 10 )08一 02 6一 5 0 0 0
U C 39 02
刘富利 徐颖 韦健 管晓磊 哈尔滨九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L i Fuli X u Y ng, W 匕 a , G ua X a lei, H a bi ji u , i 1Ji n n i o r n uzhou E l r e C O . LT D eet i , 摘 要 : 本文分析了直 流操作系统用开 关电源的发展趋 势, 介绍 了开关电源并联 的几种方式 , 设计 了以U C 390 芯 片为核心 的 自主 2
音的 抑制 能力 图4是U 390 集成芯片的内部框图, 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 C 2
以上 四种常 用 均流方 法各 有其特 点
实现简单 , 但 由于 是开环 控制 , 使得 电压 调整 率下降 , 为达 到均流 , 每个模 块必 须个 别调整 , 对于 不 同额 定功率 的并联
检测电流放大器(C U R R N TS EN SEA M PL IFIR E ); 均流驱动和 E
浅析开关电源模块并联均流方法

浅析开关电源模块并联均流方法张伊凡; 王乐【期刊名称】《《电子测试》》【年(卷),期】2013(000)005【总页数】3页(P34-35,41)【关键词】开关电源; 并联; 均流【作者】张伊凡; 王乐【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710065【正文语种】中文1 引言随着我国工业生产中对大功率电源系统需求的不断增加和开关电源模块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半导体功率器件和磁性材料等方面的因素对单片开关电源输出功率的限制,开关电源模块往往需要并联成电源系统运行,这样既可以增加电源容量,也可以提高电源系统供电的可靠性。
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各电源模块之间的差异,并联运行时会出现电源系统中各模块输出不均流的现象,进而引起电流应力和热应力的不均匀分配,影响电源模块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4]。
所以并联均流技术成了实现组合大功率电源系统的关键。
2 电源模块不均流的原因分析从电源模块的控制系统来看,所有的电源模块并联运行,则输出电压U0都相等,也就是电压反馈值都相等,但是每个模块的给定量Ugi和反馈比例系数Kfi都有差异,运算放大器的失调电压也不同,所以给控制器件的误差信号也不相同,使有些误差信号为正的模块,电压调节器正向积分,输出电流增加;有些误差信号为负的模块,电压调节器反向积分,输出电流减小。
当系统进入稳态以后,最多有一个模块的误差为零,电压调节器正常工作。
所以负载电流都要由误差为零的模块承担,就出现了电流不平衡的现象。
另外,电源模块外特性的差异也是不均流的原因,如图1中两个电源模块并联运行,输出电压分别是U1和U2,电流分别为I1和 I2,内阻分别为 R1和 R2,母线电压为 UO,其输出特性见式(1)、(2)[5]。
由式(1)、(2)可以看出,不均流的原因是输出电压和等效内阻不一致。
图1 两模块并联运行原理图所以,各电源模块之间不均流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电源模块中各器件的差异引起的,只能通过增加外部设备或控制部件的方法来解决,其主要思想就是增加一个均流母线,通过均流母线传递均流信号,或者根据电源的热应力来调节负载电流的分配,防止一台或多台模块运行在电流极限状态。
机载计算机开关电源的并联均流技术

机载计算机开关电源的并联均流技术
机载计算机开关电源的并联均流技术
简单的介绍了机载计算机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机载计算机开关电源在并联时,严重地存在着负载电流不能被各个机载计算机开关电源均匀分担的问题,经过理论分析,简单说明了并联对机载计算机开关电源的影响,以及机载计算机开关电源的并联均流方式,同时介绍了负载均衡控制器UC3907实现机载计算机开关电源并联均流技术的原理.
作者:谢军贤付金泉纪传滨韩钰欣 XIE Jun-xian FU Jin-quan JI Chuan-bin HAN Yu-xin 作者单位:中国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8 刊名:航空计算技术ISTIC英文刊名:AERONAUTICAL COMPUTING TECHNIQUE 年,卷(期):2007 37(1) 分类号:V242.2 关键词:机载计算机开关电源并联均流。
开关电源并联的均流技术

开关电源并联的均流技术詹新生1,2(1.湖北工业大学,湖北武汉 430068; 2.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徐州 221140)[摘 要]采用多个电源模块并联运行来提供大功率输出是电源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均流技术是实现大功率电源和冗余电源关键。
本文主要讨论了常见开关电源均流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关键词]开关电源;均流 中图分类号:TP303+13文献标识码:C1 引 言采用多个电源模块并联运行来提供大功率输出是电源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
并联运行的各模块特性不一致,可能使电压调整率小的模块承担较大的电流甚至过载,热应力大;外特性较差的模块运行于轻载其至是空载。
其结果必然使电源可靠性降低,寿命减小。
因此需要实现均流措施,来保证模块间电流应力和热应力的均匀分配,防止单个模块运行在电流极限值状态[1]。
2 开关电源并联均流的方法211 输出阻抗法(下垂法、斜率法)其实质是利用电流反馈调整各模块的输出阻抗或直接改变模块单元的输出电阻,使外特性斜率趋于一致,以达到并联模块接近均流的目的。
这种方法是一种简单的大致均流的方法,精度比较低。
图1为输出阻抗法均流原理图,左图为并联开关电源外特性V o =f (I o ),右图中的R 为开关电源的输出阻抗。
图1 输出阻抗法均流原理图 由上图可知,当负载电流为I L =I O1+I O2时,负载电压为V o ,按两个模块的外特性倾斜率分配负载电流,斜率不相等,电流分配也不等;当负载电流增大到I L ′=I O1′+I O2′时,负载电压为V o ′。
可知,模块1外特性斜率小,分配电流的增长比外特性斜率大的模块2增长大。
如果能设法将模块1的外特性斜率调整得接近模块2,则可使这两个模块的电流分配均匀。
只要调整图1中的输出阻抗R ,使各个模块的外特性基本一致即可。
电阻R 不宜选的太大,以减少损耗。
这种方法是最简单的实现均流的方法,在小电流时电流的分配特性较差,大电流时较好。
缺第29卷 第3期2009年 6月农业与技术Agriculture&T echnology V ol.29 N o.3Jun.2009・136 ・点是:电压调整率下降,为了均流,每个模块必须分别调整;对于不同额定功率的模块难以实现均流。
开关电源并联系统的均流技术

开关电源并联系统的均流技术①谢勤岚 陈红(中南民族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武汉 430074) 陶秋生(武汉数字工程研究所 武汉 430074)摘 要针对目前有发展前途的开关电源并联系统,提出了开关电源并联的技术要求,简要分析了实现并联系统均流的基础原理,介绍了几种实现均流技术的方案。
关键词 开关电源 电源并联 均流技术1 引言由于大功率负载需求和分布式电源系统的发展,开关电源并联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并联系统中,每个变换器只处理较小功率,降低了应力;还可以应用冗余技术,提高系统可靠性。
但是并联的开关变换器模块间需要采用均流措施,它是实现大功率电源系统的关键。
均流措施用以保证模块间电流应力和热应力的均匀分配,防止一台或多台模块运行在电流极限值(限流)状态。
因为并联运行的各个模块特性并不一致,外特性好(电压调整率小)的模块,可承担更多的电流,甚至过载,从而使某些外特性较差的模块运行于轻载,甚至基本上是空载运行。
其结果必然是分担电流多的模块,热应力大,降低了可靠性。
对若干个开关变换器模块并联的电源系统,基本要求是:①各模块承受的电流能自动平衡,实现均流;②为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尽可能不增加外部均流控制的措施,并使均流与冗余技术结合;③当输入电压和/或负载电流变化时,应保持输出电压稳定,并且均流的瞬态响应好。
2 均流的基本原理与其它电源一样,开关变换器如图1所示的外特性(或称输出特性)V o=f(I o),R为开关变换器的输出阻抗,其中也包括这个开关变换器模块连接到负载的导线或电缆的电阻。
空载时,模块输出电压为V omax。
当电流变化量为△I时,负载电压变化量为△V,故得该模块的输出电阻为R=△V/△I.对模块来说,当电流增加了△I时,其输出电压降落了△V,因此,此式也代表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压调整率。
由图1可见,开关变换器的负载电压V。
与负载电流I o的关系可用下式表达:V o=V omax-RI o.572003年第4期 舰船电子工程 ①收稿日期:2002年12月17日,修回日期:2003年3月3日图1 开关变换器的外特性 对两台相同容量,具有相同参数的开关变换器相互并联的情况,如图2,则有下式V ol =V omax -R 1I o1,V o2=V omax -R 2I o2图2 两台并联的开关变换器及外特性R 1、R 2分别为模块1及模块2的输出阻抗(包括电缆电阻)。
浅析开关电源并联系统自动均流技术

浅析开关电源并联系统自动均流技术随着我国人数逐渐增加,用电程度中也在逐渐提高。
在开关系统中,利用并联的方式进行供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每户人口提供用电。
但是,在实际的使用中容易出现用电分配不均,并且在使用时,电压不稳定。
因此,论文通过对开关电源并联系统造成电流不均匀的原因进行分析,探究开关电源并联系统自动均流技术的有效方式。
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能够解决在电源并联系统中,电流分布不均问题,促进用户用电的安全以及用电稳定性。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population of China,the degree of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is also gradually improving. In the switching system,power is supplied in the mode of parallel,which can provide electricity to each household in a certain degree. However,in actual use,it is easy to have uneven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ity,and the voltage is unstable when in use. Therefore,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the current inhomogeneity caused by the switching power supply parallel system,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effective way of automatic current-sharing technology in the switching power supply parallel system.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uneven distribution of current in power supply parallel system and to promote the safety and stability of power consumption.标签:开关电源;并联系统;自动均流技术1 引言电力系统在实际的应用中用电量不足时,可以利用开关电源将电源多个模块进行并联,从而解决供电不足或者输出功率较小的问题。
浅析开关电源模块并联均流方法

子
测
试
浅析开关 电源模 块并联均 流方法程 学院
7 1 0 0 6 5 )
摘要 : 随着高频 开关 电源技术 的不断发展 , 大 功率直流 电源 系统 可 以用多 台开关 电源 模块并联 的方式实现 , 于是各 电源模 块 之 间均 流技 术的重要性与 日俱增 。 本文在对开关 电源模 块并联运行时不均流 的原 因进行 分析, 还介 绍了现有 的开关 电源模块 并联运行 时常用 的几种均流 的方法 , 总结了这 些方 法的优缺 点。 并指 出, 随着可编程控制器件在开关 电源模块控制系统中广泛 的应用 , 基于可编程控制器的数 字均 流方 法也将 以其灵 活性 、 精确性 、 抗干扰能力强等各方面的优点将取代其他均流方法 关键词 : 开 关 电源 ; 并联 ; 均 流
( X i ’a n S h i y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7 1 0 0 6 5 )
Ab s t r a c t : Wi t h t h e d e v e l o pi n g o f t h e h i g h f r e q u e n c y s w i t c h m o d e l p o w e r s u p p l y , h i g h — p o w e r s u p p l y c a n b e m a d e u p b y m a n y s w i t c h p o w e r s u p p l y m o d e l s ,S O t h e c u r r e n t — s h a r i n g m e t h o d b e t w e e n e a c h s w i t c h p o w e r s u p p l y m o d e l i S b e c o m i n g m o r e a n d m o r e i m p o r t a n t ,T h i S d i s s e r t a t i o n i n t r o d u c e s o m e c u r r e n t — s h a r i n g m e t h o d s b a s e o n a n a l y z i n g t h e r e a s o n o f c u r r e n t i m b a l a n c e , s u m m i n g u p t h e m e r i t S a n d d e m e r i t s f o r t h e s e m e t h o d , a n d p o i n t o u t t h a t t h e c u r r e n t — s h a r i n g m e t h o d w h i c h b a s e d o n t h e p r o g r a m m a b l e d e v i c e w i 1 1 r e p l a c e t h e e x i t e d m e t h o d .
基于UC3902的多路输出开关电源均流设计

可靠 。
关键 词 : 开 关 电源 ;并联 ;均 流 ;U C 3 9 0 2
S h a r i n g De s i g n o f S wi t h P o we r S u p p l y wi t h Mu l t i o u t p u t s
b a s e d O i l UC3 9 0 2
Ke y wor ds : s wi t h p o we r s u pp l y;pa r a l l e l c o n n e c t i o n ;s a r i n g ;UC3 9 0 2
中图分类号 : T M 4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2 1 9 - 2 7 1 3 ( 2 0 1 5 ) 0 8 ~ 0 4 6 — 0 0 5
HA0 Yi
Ab s t r a c t : An s h a r i n g mo d e S w i t h S u p p l y wi t h Mu l t i o u t p u t s O i l U C3 9 0 2 i s d e g i n e d , t h e b a c k f l o w p r e v e n t i n g c i r c u i t i s d e g i n e d b y M OS t r a n s i s t o r .a n d p r o c i d e d e x p e r i me n t a l d a t a .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 t h i s d e s i n e h a s t h e a d v a n t a g e s o f g o o d p r e c i s i o n , s i mp l e p e r i p h e r a l c i r c u i t , r e l i a b l e s h a r i n g p e f r o r ma n c e .
基于UC3902的多路输出开关电源均流设计

基于UC3902的多路输出开关电源均流设计
郝毅
【期刊名称】《电源技术应用》
【年(卷),期】2015(0)8
【摘要】设计了以UC3902芯片为核心的多路输出开关电源均流方案,其中采用MOS管设计其所需防倒灌电路,并给出了相应的实验数据.结果表明,该方案均流精度好,外围电路简单,均流性能可靠.
【总页数】5页(P46-50)
【作者】郝毅
【作者单位】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46
【相关文献】
1.基于UC3902模块电源并联均流技术的研究 [J], 孙存娟;王旭东
2.一种单开关多路均流输出LED驱动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J], 魏晓群;常天海
3.多路均流输出LLC谐振变换器的设计与仿真 [J], 亢玮冬;裴东兴;沈大伟
4.多路输出式单片开关电源的电路设计(单片开关电源技术讲座?… [J], 庞志锋; 武卫东
5.一种基于民主均流法的开关电源并联均流技术设计详解 [J], 何丽;黄立达;王晓东;孙国强;张恒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开关电源并联系统的数字均流技术

开关电源并联系统的数字均流技术
1 引言
电源系统的发展方向之一是用分布式电源系统取代集中式电源系统。
这是因为分布式电源系统具有更多的优点,比如易于扩充输出功率容量、可靠性高、使电源保持高的效率和较快的动态响应、可以实现标准化设计、便于维护等。
但是外特性不同的电源模块并联工作时,如果不采取一定的均流措施,每个模块的输出电流将出现分配不均的情况,外特性好的电源模块将承担更多的电流,甚至过载,从而降低了可靠性;分担电流小的模块可能处在效率不高的工作状态。
因此必须采取均流措施。
同时分布式电源系统对两个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并联模块间的自动均流技术;
2)模块的智能化技术。
电源模块的数字化能够提高其可靠性和产品一致性等工程问题,并且有利于实现智能化,是应用技术的发展方向。
2 平均电流法
目前常用的均流方法有:输出阻抗法、主从设置法、平均电流法、最大电流法、热应力自动均流法和采用均流控制器的方法等。
为了提高电源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采用的均流方法最好有如下特点:
1)单个模块的故障不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2)模块之间自动实现均流,无需人为的调整和设定,无需模块之外控制器的介入。
考虑到均流算法和数字化的特点和互补性,本系统选用平均电流法。
这种。
UC3902均流芯片的应用

UC3902均流芯片的应用摘要:在直流模块并联方案中,自主均流法以其优越的性能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UC3902芯片的问世,加速了这一技术的推广,并已成功地应用于电力操作电源。
关键词:UC3902 自主均流法1 引言直流模块并联的方案很多,但用于电力操作电源,却存在着一些缺陷:如输出阻抗法的均流精度太低;主从设置法和平均电流法都无法实现冗余技术,使并联电源模块系统的可靠性得不到很好的保证;而自主均流法依据特有的性能,如:“均流精度高,动态响应好,可以实现冗余技术等”,越来越受到广大产品开发人员的青睐。
针对自主均流法的特点,UC公司开发出了集成芯片UC3902,其外形为八个管脚,管脚编号及功能如图1所示。
电流最大的模块被自动确定为主模块,主模块驱使均流母线电压与它的输出电流成比例。
从模块以均流母线电压为基准,达到每个模块均分电流的目的。
2 UC3902内部框图介绍UC3902集成芯片通过精确地调整变换器的输出电压以匹配所有的输出电流。
另外,此芯片有一个独特的有利条件是它使用了差模均载母线,这种结构大大增强了系统对噪音的抑制能力。
图1是它的内部框图,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检测电流放大器(CURRENTSENSEAMPLIFIRE)(2)均流驱动和均流检测放大器(SHAREDRIVERandSENSEAMPLIFIER)(3)一个跨导式误差放大器(GMAMPLIFIRE)(4)缓冲级调整放大器(ADJOUTPUTAMPLIFIER)(5)辅助工作电路,用以提供内部偏置和芯片内部的参考电流检测放大器,其增益为40。
电流检测放大器的输出是与电源模块的输出电流成正比,且作为输入信号提供给均流驱动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和误差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
因为均流驱动放大器为单位增益,所以均流驱动放大器的输出电压等于电流检测放大器的输出电压。
假如这个电压在所有模块中属于最高电位,那么这个模块称为主模块,主模块均流驱动放大器的输出决定了均流母线的电压。
开关电源并联均流实现

开关电源并联均流实现
引言
大功率DC/DC开关电源并联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就是电流不均,特别在加重负载时,会引起较为严重的后果。
普通的均流方法是采取独立的PWM控制器的各个模块,通过电流采样反馈到PWM控制器的引脚FB或者引脚COMP,即反馈运放的输入或者输出脚来凋节输出电压,从而达到均流的目的。
显然,电流采样是一个关键问题:用电阻采样,损耗比较大,电流放大后畸变比较大;用电流传感器成本高;用电流互感器采样不是很方便,州时会使电流失真。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方便的、无损的电流采样方法,并在这种电流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实现了并联系统的均流。
1 一种新的电流采样方法
如前所述,在均流系统中一些传统的电流采样力法都或多或少有些缺点。
而本文提出的这种新的电流采样力法,既简单方便,又没有损耗。
下面以图l所示的Buck电路为例,说明这种新的电流检测方法的原。
基于UC3902芯片的改进均流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基于UC3902芯片的改进均流装置[实用新型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b5fc318e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54.png)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11]授权公告号CN 2371722Y [45]授权公告日2000年3月29日[21]ZL 专利号99235900.7[21]申请号99235900.7[22]申请日99.4.30[73]专利权人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地址518004广东省深圳市莲塘鹏基工业区710栋6楼尹志欣转[72]设计人贺怀谦 [51]Int.CI 7H02M 3/24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2 页[54]实用新型名称基于UC3902芯片的改进均流装置[57]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基于UC3902芯片的改进均流装置,该UC3902的1、6脚接地,8脚接正电源,2脚接电流取样电路,4脚接调整电阻,5脚接RC补偿、7脚接均流总线;还包括接在UC3902的8脚和3脚之间的扩展调整电路10,该扩展调整电路借助光电耦合器件进行传输隔离,使UC3902能扩展用于类似48V(但不限于48V)的高压开关电源设备上,多模块并联时均流电路参数一致性高,均流效果良好,适于推广应用。
99235900.7权 利 要 求 书第1/2页1.一种基于UC3902芯片的改进均流装置,包括专用均流芯片UC3902,所述UC3902的1、6脚接地,8脚接正电源,2脚接电流取样电路,4脚接调整电阻R2,5脚接RC补偿电路、7脚接均流总线SHARE+;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接在所述UC3902的8脚和3脚之间的扩展均流调整电路(10),所述均流调整电路(10)由电阻R1与光电耦合器组成,电阻R1的一端接8脚,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光电耦合器的二极管正极,光电耦合器的二极管负极接3脚,光电耦合器的三极管发射极接地,集电极接输出电阻R4后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取样电路由电位器RP1与电容C1并联组成,电位器RP1的滑动端与C1相连后接在UC3902的第2脚,电位器RP1的固定端与C1的另一端相连后接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C39002在开关电源并联自主均流中的应用1. 引言:在实际应用中,往往由于一台直流稳定电源的输出参数(如电压、电流、功率)不能满足要求,而满足这种参数要求的直流稳定电源,存在重新开发、设计、生产的过程,势必加大电源的成本、延长交货时间、影响工程进度。
因此在实用中往往采用模块化的构造方法,采用一定规格系列的模块式电源,按照一定的串联或并联方式,分别达到输出电压、输出电流、输出功率扩展的目的。
但是电源输出参数的扩展,仅仅通过简单的串、并联方式还不能完全保证整个扩展后的电源系统稳定可靠的工作。
不论电源模块是扩压还是扩流,均存在一个“均压”、“均流”的问题,而解决方法的不同,对整个电源扩展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都有很大的影响。
由于目前稳定电源输出扩流应用较多,本文仅讨论开关电源并联均流技术。
均流的主要任务是:(1)当负载变化时,每台电源的输出电压变化相同。
(2)使每台电源的输出电流按功率份额均摊。
(3)具有良好的的负载瞬态响应特性。
2.提高系统可靠性方法:(1)在电源并联扩流过程中,为了提高系统工作稳定性,可采用N+m冗余的方法。
其中m表示冗余份数,m值越大,系统工作可靠性越高,但是系统成本也相应增加。
(2)采用均流技术保证系统正常工作。
在电源并联扩流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办法是自动均流技术。
它通过取样、电子控制调节环路来保证整个系统的输出电流按每个单元的输出能力均摊,以达到既充分发挥每个单元的输出能力,又保证每个单元可靠工作的目的。
(3)均流技术应满足条件:·所有电源模块单元应采用公共总线。
·整个系统应有良好的均流瞬态响应特性。
·整个并联输出扩流系统有一个公共控制电路。
(4)常用的几种并联均流技术:·改变单元输出内阻法(斜率控制法)·主/从控制法(master/slave)·外部控制电路法·平均电流型自动负载均流法·最大电流自动均流法(自动主/从法、民主均流法)·强迫均流法3. 关于均流技术中常用的一些概念:3.1 稳压源(CV)电路框图和特性曲线分别如图1(a)、(b)所示,输出电压U O=R F U REF/R1(a)(b)图13.2 稳流源(CC)电路框图和特性曲线分别如图2(a)、(b)所示,输出电流I O=R F U REF/(R S R1)(a)(b)图2 3.3 CV/CC(恒压/恒流交叠)特性曲线如图3所示图34 常用几种均流技术的工作原理4.1 改变单元输出内阻法(斜率控制法、电压下垂式、输出特性斜率控制式)实现方式:·UO固定,改变斜率·斜率固定,改变输出电压(1)工作原理和特性曲线(a)(b)图4见图4(a)、(b),图中△Imax=△UOImax/△Uslope,内阻RO=△UO/△IO当单元输出电流IO1增加时,IO1在电流检测电阻RS上的压降增加,致使A1输出电压增加,与单元电压反馈信号Uf叠加后送至A2反相输入端,经A2放大后输出Ur变负,利用这个Ur电压控制单元输出电流,从而实现均流。
由图4(b)可以看出:当典型值△UO=±0.1%,△Uslope=±2%,则△Imax=0.05Imax,即调整精度为5%。
这种调节精度对大多数调节系统来说是能接受的。
(2)改变单元输出内阻法(斜率法)特点·小电流时均流效果较差,这点可从公式△Imax=0.05Imax看出。
·大电流时均流效果较好。
·对电压源来说,内阻RO(斜率)应越小越好,但是这种均流方法利用改变RO来实现均流,降低了电源输出的负载特性,即以牺牲电路的技术指标来实现均流。
·随着微处理器技术的发展,这种方法很容易实现程控,从而实现比较理想的均流控制特性。
4.2 主/从控制法(Master/Slave)(1)工作框图见图5,在这种工作方式下用n个单元,其中一个单元(主控单元)工作在电压源(CV)方式,其余n-1个单元工作于电流源(CC)方式,利用来自输出电流的误差电压△U来实现均流控制。
它实际上是由电压环(外环)和电流环(内环)构成电流控制型的双环控制,或说成是电压控制的电流源。
(2)主要特点·一旦主控单元出现故障则整个系统崩溃。
图5·由于电压环工作频带宽,易受噪声干扰。
·主/从单元间必须要有通讯联系,所以整个系统较复杂。
·可靠性取决于主模块,只能均流,不能构成冗余系统。
·适用于n个功率单元的系统。
4.3 外部电路控制法(1)工作原理每一个单元加一个输出电流检测电路来检测它的电流,产生的反馈信号调节每个单元的电流,从而达到各单元间输出均流的目的。
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单元间应有公共总线。
(2)优缺点·这种控制方法均流效果较好,但是每个单元需附加一个电流控制电路,成为控制环路的一部分,需满足环路的总体要求,否则会降低单元的技术指标及工作稳定性,降低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
·由于每个单元都需要一个控制电路,所以整个扩流系统连线较多。
4.4 平均电流型均流法(1)工作框图见图6,这种均流方式采用一个窄带电流放大器,输出端通过阻值为R的电阻连到均流母线上,n个单元采用n个这种结构。
图6当输出达到均流时,电流放大器输出电流I1为零,这时IO1处于均流工作状态。
反之,在电阻R上产生一个Uab,由这个电压控制A1,由A1再控制单元功率级输出电流,最终达到均流。
(2)特点·均流效果较好,易实现准确均流。
·在具体使用中,如出现均流母线短路或接在母线上的一个单元不工作时,母线电压下降,将使每个单元输出电压下调,甚至达到下限,以致造成故障。
并且当某一模块的电流上升至Iomax时,电流放大器输出电流也达到极限值,同时致使其它单元输出电压自动下降。
·可以构成冗余系统,均流模块数理论上可以不限。
·缺点为了使系统在动态调节过程始终稳定,通常要限制最大调节范围,要将所有电压调节到电压捕捉范围以内。
如果有一个模块均流线短路,则系统无法均流。
单个模块限流也可能引起系统不稳定。
在大系统中,系统稳定性与负载均流瞬态响应的矛盾很难解决。
如果在图6中的R支路上串一只二极管,则构成所讲的最大电流自动均流法。
4.5 强迫均流法所谓强迫均流,就是通过监控模块实现均流。
实现方式主要有软件控制和硬件控制两种。
软件控制是通过软件计算,比较模块电流与系统图7平均电流,然后再调整模块电压,使其电流与平均电流相等。
软件方式易于实现,均流精度高,但其瞬态响应比较差,调节时间长。
硬件控制方式原理如图7所示,取样电压Us与系统基准电压Ur相比较产生误差电压Ue,该电压送至每个模块,与模块电流相比较,调节模块参考电压,从而改变输出电压,调节输出电流,实现均流。
这样,每个模块都相当于电压控制的电流源。
这种均流方式精度高,动态响应好,可控制模块多,可以很方便的组成冗余系统。
对这种硬件强迫均流方法的一种改进就是所谓的PWM强迫均流法。
工作原理如图8所示。
图8强迫均流依赖监控模块,如果监控模块失效,则无法均流,这一点使用时应注意。
在强迫均流中,每个监控系统监控的模块数可达100个,参数设置好后(即使模块电压相差较大,如1伏或更大)不需任何调整,均流精度高于2.5%,负载响应快(在几百ms内),无振荡现象。
4.6自主均流法(民主均流法,自动主/从控制法)(1)特点·由于二极管总有正向压降,因而主单元均流总有误差,而从单元的均流效果是较好的。
美国优尼则公司的UCC39002集成均流控制芯片(负载电流分配控制器)就工作在这种方式下。
·均流效果较好,易实现准确均流。
·可以构成冗余系统,均流模块数理论上可以不限·在这种均流方式下,参与调节的单元由n个单元中的最大输出电流单元决定,一次只有这个最大输出电流单元工作,这个最大电流单元是随机的,所以有人把这种均流方法叫做“民主均流法”。
又由于一旦最大均流单元工作,它处于主控状态,别的单元则处于被控状态,因此又有人把这种方法叫做“自动主/从控制法”。
·由于二极管总有正向压降,因而主单元均流总有误差,而从单元的均流效果是较好的。
美国优尼则公司的UCC39002集成均流控制芯片就工作在这种方式下。
(2)工作原理如图9所示,当n个单元中输出电流最大的一个电流放大器输出才能使二极管导通,从而影响均流母线电压,进而达到该单元均流调节作用。
这种方法一次只有一个单元参与调节工作。
图9在电源系统中常有这样的设计,将多个DC/DC变换器模块并联起来以满足所需的大电流输出。
这种设计十分灵活,根据不同的输出电流,采用不同数量的并联模块。
为了满足这种电源系统的性能及可靠性,需要由负载电流分配控制器来管理。
负载电流分配控制器既可分配各模块的输出电流、调整各模块的输出电压,并且还可实现N+1冗余度设计,使电源系统更为安全、可靠。
当然,为满足这种需要,模块要求有远距离检测调节输入功能。
即它不仅有两个输出电压的端子,还有两个检测信号的端子。
负载电流分配控制器是一种集成电路,它属于电源管理IC。
近年来,随着这种电源的发展,它也有较大的改进。
例如,德州仪器公司在UC3902及UC3907负载分配控制器的基础上,在2002年推出新型的UCC29002及UC39002负载分配控制器IC。
ST公司在2002年6月也推出类似功能的负载分配控制器L6615。
这些负载电流分配控制器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在结构上及性能上有一些差别。
由DC/DC模块或电源并联起来,加上负载分配控制器可以组成低电压、大电流电源系统服务器、工作站、通信设备及其他分布式电源系统。
负载分配器的特点负载分配控制器内部有多个精密运算放大器组成,如输出电流检测放大器、误差放大器、调整放大器等。
现以UCC39002为例说明其特点:● 在整个负载电流下,电流分配误差小于1%;● 可设置高端检测输出电流(检测电阻置于模块输出端)或低端检测电流(检测电阻置于地回路);● 超低失调电压的电流检测放大器;● 内有单线的负载分配总线;● 全量程可调节;● 适用于Intel SSI(Sever System Infrastructure)负载分配技术要求;● 在备用状态时,与负载分配总线不连接;● 负载分配总线可克服对地短路或接电源正极短路;● 小尺寸8管脚MSOP封装,外围元件少。
内部原理框图:功能描述:1.电流采样放大器current sense amplifier (CS+,CS-,CSO)UCC39002的电流采样放大器通过一低值电流采样电阻器便可获得高精度和较高幅值的电压。
但应注意其放大倍数的设定应满足CSO的输出电压小于供电电源的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