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读多背是小学阶段颇为重要的事情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读多背是小学阶段颇为重要的事情

教育部公布的小学语文课标增加了要阅读背诵的内容,义务教育阶段课外阅读总量须达400万字以上,推荐背诵的优秀篇目共有136篇。部编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认为,小学生应该多读、多背诵,体会韵律、节奏还有汉语之美。至于能理解多少思想内涵和情感,要根据孩子的理解程度,不要强求。有些道理不用说太多,以后他们会慢慢理解。

为什么要提倡小学生要多读多背呢?

一是小学生多读多背符合年龄特点。清人陆世仪指出:“自十五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在儿童“悟性差,记性好”的年龄段,大量积累语言材料,应该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国学大师南怀谨认为,在心灵纯净的童年时期记诵下来的东西,如同每天的饮食,会变成营养,成为生命的一部分,长大之后学习、工作、待人接物中自然运用出来。语言节奏是小时候反复地听而掌握的。童年时期接受过素读练习的人,长大后学习语言没有多大困难。童年时期的素读能够训练出一个和普通人完全不同的大脑,这种大脑不仅吸收力特别强,而且创造力出类拔萃。

二是小学生多读多背符合学习规律。人的学习有三种境界:感性、

理性和悟性。三种不同境界的学习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感性认识获得的是“知”;理性认识获得的是“真”,即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悟性阶段获得的是“通”,即博古通今、触类旁通、融会贯通和心有灵犀一点通、一通百通等。小学生学习主要是感性认识,是知其然。这个阶段的特点就是大量输入,多读多背,储存多了,就渐渐内化成自己的东西。战前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科学家有10个人,他们儿童时期全都作过素读练习。那时候,他们不学习意思和解释,只是反复地读,最终全部背诵下来。香港大学心理系的李永贤博士在《语言心理学与语文教学》一文中指出:背诵文学作品,特别是文言文或较艰深的作品,有益无害。实验证明,倘能背诵,理解也不差,当时不理解,日后会逐渐理解。

三是小学生多读多背是传统语文学习的宝贵经验。背诵是学好文化知识的最好方式之一。朱光潜先生在《从我怎样学国文说起》中说:私塾的读书程序是先背诵后理解。我现在所记得的书,大半还是儿时背诵过的,当时虽不甚了了,现在回忆起来,不断地有新领悟,其中意味,确是深长。香港大学中文系教授陈耀南博士在《谈背诵》中说:背书,就如练字、练拳、练舞,熟能生巧。巧必由烂熟而出。小说家白先勇先生在《我的国文老师》中说:我觉得我们应该鼓励背书,多背古文、多背诗词,这对于文字表现是一种最好的训练。

目前,提倡小学生要多读多背,必须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认识问题。许多人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什么都能通过搜索引擎获得,记忆可以交给计算机来完成,孩子不再需要记忆那么多东西了,只要知道如何思考就行了,真的是这样吗?钱钟书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聪明的大脑,然而他提出“越是聪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他下决心“横扫清华图书馆”,泡图书馆之勤之久,几乎无人可及。有人曾经问著名作词家佐藤八郎先生为什么总能写出好诗,他回答说,因为能够背5000首,熟知50000首吧。如果没有它们,就写不出好诗。我们一定要知道:高质量的思考是和输入的量成正比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是可以转化为质的。

二是理论问题。背诵是语言学习的第一要义,是帮助融会贯通的重要方法。养成了背诵的习惯,将受益终生。托尔斯泰说,背诵是记忆力的体操。《南风窗》总编辑秦朔说:假如生命可以重来,一定会使用更好的学习方法,其中之一就是加强背诵。语言学习有一个死去活来的过程,所谓死就是下苦功夫进行原始的语言积累,创建个人的语料库,死的东西多了,语料丰富了,一旦掌握了运用技巧,就能随意提取,运用自如,死的语言材料变活起来了。小学阶段是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课程较少,思想单纯,精力充沛,多读多背,有了一定量的积累,才能在这基础上循规成圆,依矩成方,进入方圆自如境地。

三是实践问题。小学教师不要把课文分析搞得那么琐碎、程式化。有的教师讲古诗,总是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这固然很有程序,但老是这一套,教得过于呆板,学生就会腻味,不如花时间让学生多诵读、多想象、多体会。别过度依赖多媒体。比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直白易懂,低年级学生也能感知意思,有些教师却非用多媒体不可,又是画面,又是音乐,反而冲淡了学生对诗歌语言的直接感觉。

学习语文应该秉持知人论世的理念,达到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目的。语文是有生命的,是人的生活活动、情感活动和心灵活动的重要载体。学习语文,一定要让学生体验到生命的完整与美好、温度与活力、情感与魅力。每篇课文的教学都是字词句段的拆解,这种教法虽然很好落地,但肢解的语文让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将范文变成若干碎片化的知识点,片面强化语文知识的教学,与多读多背相比较,谁优谁劣是非常明了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