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农民形象流变轨迹

合集下载

现当代文学视野中的“农民工”形象及叙事分析

现当代文学视野中的“农民工”形象及叙事分析

现当代文学视野中的“农民工”形象及叙事分析“农民工”是现当代文学视野发展中的重要群体,农民形象的描写更贴近生活,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有很多以“农民”形象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内容。

每次往往会发生巨大的历史变化,其富有较强的时代发展意义,已经逐步成为历史的主角,根据农民生活进行社会转变,分析其富有的历史价值和人文思想价值。

充分分析社会形态,文化发展环境变化,提高大众思想的分析转变效果,提升社会的综合发展,完善人们的形象发展水平,以有效的趋势进行社会趋向的分析和判断,提升“农民工”想象的基本状态,分析实际当代文学视野的综合发展水平。

文学是一种社会综合分析现象,文化状态,是一种生命现象。

按照乡土文学的综合社会文化历史发展,整合社会写照分析,明确中华民族发展的根基和状态,承载有效的文化分析发展。

城乡差异符合实际文学变革过程,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判断,明确实际农村生活的写实状态,总体分析责任关键水平,及时关注变革发展的形式和类别。

一、自给自足的有效经济分析综合分析城市政治状态的中心水平,分析城乡状态经济上存在的差异。

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的发展状态上,需要根据自给自足的现状分析水平,准确的判断每家每户实际的谋生状态水平,分析封建社会阶段性的变化方式。

按照有效的征收赋税严重程度,对社会的问题进行思考判断,明确诗歌体裁表达方法的分析形式。

二、半殖民综合封建社会的发展状态自从中国社会格局发生变化,半殖民封建社会发展变化。

殖民乡村还保留着剩余的势力,出现两极严重分化的现象。

外国人将商品引入中国发展市场中,被迫放弃自然发展经济水平,分析社会综合性质的变革情况,构建城乡的二元综合经济发展。

农民需要向城市化发展转移,很多农民以不在是传统意义的农民。

城乡出现二次化经济发展状态,这直接导致农民城市转移水平的变化,进城的农民以全新的形式进行方法模式的拓展,城乡单独流动发生改变。

三、建国标准后的分析很多文人逐步开始关注农民进城发展的整体现象和状态,分析创新文学作品的具体创作形式,分析可能产生的巨大变化。

试论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农民工”形象分析

试论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农民工”形象分析

试论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农民工”形象分析摘要:农民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进城农民工又是他们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古至今,农民始终是社会的主体,他们的生活受到普遍的关注。

文人在文学创作上,没少以“农民”形象为主要描写的对象。

其原因是农民这个角色在社会历史的演变下,发生了多次的改变。

它的每次改变往往伴随着历史的巨变,是富有时代意义的。

它已成为反映历史的主角,所以文人通过再现当代的农民生活,写出了真实的社会形态,还有文人对社会环境的深邃思考,对提高大众的文化、思想水平功不可没。

反映时代的作品是丰富的文化宝藏,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智慧,改变着社会的环境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文学视野;农民工形象;叙事分析;变化文学不仅仅只是一门艺术,它同时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现象,乃至于是一种生命现象。

乡土文学是中国社会文化历史长河中的一朵奇葩,更是中国社会生命延续的写照。

乡土是中华民族生存之根,也是传统文化存在的根基,乡土承载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无论时代如何变革、城乡差异如何巨大,乡土文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直占着重要的一席之地。

时代社会一直都在关注贫瘠落后的农村和生活在黄土地上的人们,如今作家们以其敏锐的眼光、作家的责任关注到了时代变革中的农村和农民工。

一、自给自足经济下回顾历史,当城市仅作为政治中心的存在,城乡在经济上差异很小时,我们国家处在小农经济体制中。

自给自足的经济现状,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几乎每家每户都以田地为谋生手段,也没有将农民独立成特殊群体的说法。

那么,不难想象当时的文学作品中的“农民”形象如何了。

封建社会地主阶层猖獗,变换手段压榨百姓。

加之国家征收赋税严重,自然民不聊生。

诗人通过写诗表达对农民的同情,对统治者的愤怒,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之类的这些在当时很常见,诗歌体裁也多种多样。

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鸦片战争为开端,外国侵略者用武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从此中国社会格局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中国现当代文学农民形象流变轨迹

中国现当代文学农民形象流变轨迹

中国现当代文学农民形象流变轨迹作者:杨玉花来源:《群文天地》2013年第01期摘要:当进入新时期以后,相关研究人员运用现代的哲理观念、意识观念对农民群体进行审视,本文主要就中国现代当代文学农民本身的形象所发生的变化轨迹进行较为深刻的分析以及研究,对新农民形象进行内涵的塑造,给予人民无限的思索。

关键词:轨迹;现代文学;当代文学;流变一、中国新文学中国是一个由许许多多的农民所组成的国度,在封建社会的几千年时间中,自然经济、古老落后的小生产方式、深重的封建压迫,形成了中国农民特有的复杂稳固的性格心理、思维方式、风俗民情(或称“农民意识”)。

“农民大国”的特点便决定了农民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而特殊的地位。

因此,作为上层建筑之一的文学(这里主要指中国现当代文学)便不可避免地把农民作为主要的反映对象。

综观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由于历史原因及诸多其他因素,农民形象众多,特色迥异。

起因何在?我们有必要来探索一下中国现当代文学农民形象的流变轨迹。

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是第一个真正写农民的作家。

鲁迅用他哲人的敏锐的洞察力感觉到中华民族的痼疾——“国民的劣根性”。

这种劣根性在农民身上得以最显著最顽强地体现。

诸如麻木冷漠、迷信保守、目光短浅、守旧、固执狭隘、欺弱怕强、盲目自大等等,成为根深蒂固的“农民意识”。

这一意识渗入民族灵魂中,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心理基础结构的一部分,似沉重的梦魇压在国人身上,阻碍着人民的觉醒.影响着历史的进程。

《故乡》、《风波》、《离婚》、《祝福》、《药》、《阿Q正传》等描绘了各种各样、特色迥异而在灵魂深处又同是“老中国的儿女”——农民的形象。

闰土原是个天真活泼、机灵淳朴的少年,成年后却变成一个沉默迟钝、衰老自卑、精神麻痹的“木偶人”。

鲁迅深刻揭示了这一悲剧的根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

二、农村新人在这一个时期里,每一个作家在进行相关的创作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缺陷与矛盾。

一方面来讲,每一个作家本身都承受着大小程度不一的虚幻理想所带来的影响,在进行创作过程中,缺乏深沉稳重的时代感以及历史感。

浅谈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

浅谈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

浅谈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浅谈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摘要:鲁迅,中国现代小说第一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从文学分析的角度来讲,他同情黑暗的病态社会中受压迫,精神被扭曲的人们,最能体现这方面的正是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他同情农民的遭遇,关心他们的命运,更重要的是从中洞察了中国农民的病态与弱点。

鲁迅通过对中国农民形象的成功塑造,深刻揭示了封建卫道者的虚伪与昏晕,以及中国农民在封建社会黑暗统治下造成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清醒地分析了病态社会中农民精神的麻木、愚昧、守旧的病态人格,这些国民弱点的揭发,是为了引起人们疗治的注意,从而唤起民族的觉醒,振兴中华。

所以,鲁迅笔下的这一系列农民形象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农民形象的刻画农民的悲剧命运贫穷落后精神病态社会衰败根源文学艺术分析农民形象的现代社会意义中国有句古话:“先知先觉,后知后觉,不知不觉”。

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刻画的正是后者,作者用同情的眼光洞察了中国农民的弱点——愚昧、麻木、守旧、不仁慈、不争气、不觉醒,对压迫自己的黑恶势力逆来顺受,听之任之,他们麻木得以至于不觉痛苦,还要去欺负不如自己的人,从中得到安慰和乐趣。

当然,鲁迅也肯定了他们优秀的一面,比如质朴、勤劳、憨厚、善良、富有同情心和责任感,但由于黑暗社会的压迫,扭曲了他们的人格,使他们成为社会的矛盾体,从他们的病态人性可以看出,封建迷信和统治对人性的摧残迫害之深,它就像一把有毒的匕首,刺在中国“母亲”的心中。

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采用了“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典型”的方法,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典型化,深刻揭示了中国农民在精神上和肉体上受封建思想和封建伦理道德摧残之深。

鲁迅以小说的文学形式提出了一个鲜明的社会问题——农民问题,这也是他的文学思想所在,下面就来详细分析下这些农民形象: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阿Q正传》,这篇小说是用对阿Q悲惨命运的描写来讲述辛亥革命时期尖锐的阶级矛盾,严重的阶级对立,同时,也在暗示着必然要进行一场彻底、深刻的革命,因为,除了这条路,他们已别无选择!正所谓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最终的胜利将属于人民!阿Q——这样一个一贫如洗的流浪雇农,它不仅在物质上一无所有,在精神生活中也贫穷至极,他无亲无故,在土谷祠里都是借住,靠给人做短工维持生活,阿Q的社会地位相当低下,无名无氏,地主赵太爷竟然说他不配姓赵,还打了阿Q一记耳光,阿Q可以被人们随便嘲弄,使他的人格严重受到摧残,已到难以容忍的地步,但他却不同于正常人,他没有丝毫反抗意识,对于自己所受的侮辱几乎和天赐的享受一般,不但没有愁苦,反而总是那么达观和得意,这是因为,阿Q 的思想被一种可怕的东西控制了,那便是精神胜利法:他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从而求得安慰,从精神上战胜对方,来消除被侮辱的不愉悦,取得安慰,当然,这样的安慰和胜利在别人眼中是愚昧无知的表现,是无法被正常人接受的。

“十七年”中国文学中的农民形象思考

“十七年”中国文学中的农民形象思考

“十七年”中国文学中的农民形象思考作者:王国民来源:《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6年第09期一、从梁生宝现象说开去新中国成立后,新的农民形象成为作家描写的对象。

在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大地上就曾经出现过梁生宝现象,这种现象导源于现实生活,而名之于文人笔下。

虽然“现实生活”与“文人笔下”存在着距离,然而它们的质的规定性并没有太大的差异,都是时代精神和领袖意志的产物。

我们今天认识他们,实际上是在认识一个时代,一个领袖意志的召唤下由作家和农民共同完成的时代(虽然梁生宝们无意识主宰一个时代,然而他们身上却浓缩着整整一个时代的精神)。

这个时代的明显特征便是:衣食足、风俗纯,既有田园牧歌式的宁静,又有新时代亢奋昂扬的沸腾。

它延续了历史,又与历史有着明显的不同。

生活与斯的是一代新人,一代依据领袖的理想而铸造出来的新民。

他们较多地摆脱了传统农民意识中的劣等因子,而从领袖那感应到了乐观、勇敢和开拓精神。

这是一种横向孕育(而非纵向继承),是一次令人振奋的农民素质的新铸造。

他们构成了一个“家族”,其共同特征便是勇于进取、大公无私、富有感召力。

他们分别影响着一批人,然后共同影响着一个时代。

为了更好地阐述梁生宝现象的精神内涵,我们这里摘引两句话略加解释。

其一,我要把梁生宝描写为党的忠实儿子。

其二,我是梁三老汉他儿。

第一句话虽然出自柳青之口,而实际上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农民作家和进步农民的共同心愿,是他们面对生活而制定的创作原则和生活准则。

虽然身份不同,然而他们却不约而同地置身于党的教育之中,并从中寻找处世方法和感悟前进的动力(在这里,作家和“人物”趋于同步。

只不过一个在塑造他人——即形象,一个在塑造自身)。

这是梁生宝家族的一个根本性支柱,也是梁生宝家族诞生的根源。

然而仅仅看到这一点还不足以把握梁生宝现象的全部精神内涵,只有加上梁生宝的那句具有本真意味的话语才能够全面:“我是梁三老汉他儿”——这句充满自谦意味的话语,其朴实意义就是:梁生宝仍是实实在在的农民的后代,整个身心都流淌着农民的血液,汇集着农民的优势和劣势。

中国现当代文学—— 解放区小说

中国现当代文学—— 解放区小说

第四章解放区小说教学要点:1、解放区重要题材及其代表作家(农村、土改、通俗小说)2、对解放区小说的文学史评价3、赵树理小说中对农民形象的塑造及其创立的评书体现代小说形式的特点。

第一节概述一、总体特征渊源:从30年代的左翼小说发展而来,在文艺政策指引下,适应了西北贫瘠农村,文化程度远较东南沿海一带城镇低的农民读者,将革命现实主义的小说民间化了,紧扣时代主题。

与苏联文学、西方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文学都有联系,却与现代主义的世界文学潮流有隔绝,形成相对自足的体系,后在各根据地间流通。

随着在全国取得政权,对50年代以后的大陆文学发生重大影响。

二、各类题材小说及其代表作家1、农村题材(主要表现革命根据地的生活)(1913----)孙犁的小说集《芦花荡》和《荷花淀》等。

他的小说大多以冀中平原农村为背景,反映了冀中军民在党的领导下所走过的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

(1)着重于挖掘农民的灵魂美和人情美,着意刻画农村妇女形象。

他的小说很少直接的战斗描写、完整的故事情节和非凡的英雄人物,而注重表现普通人民在战争和革命风雨洗礼下所焕发出来的优美精神情操,注重从激荡的时代风云中挖掘人性美的极致和生活的诗情画意,特别倾心于表现农村妇女在战争年代明轻重、识大体的高尚情操以及乐观主义和献身精神。

如《荷花淀》中水生妻、《丈夫》中的媳妇。

与鲁迅、叶圣陶、柔石描写妇女苦难不同,与艾芜《南行记》、沈从文小说不同(他们反映时代潮流之外的人物,从下层社会发掘受伤的灵魂美、或歌颂下层人民原始的灵魂美),孙犁展现解放了的新时代劳动妇女的灵魂美,表现出更为健康的色彩,歌颂新时代、新农村、创造美的革命。

(2)散文笔法、诗化小说。

在艺术上追求散文化、抒情化和风俗化的描写。

具有单纯明静的叙事结构、通俗优美的语言风格(具泥土气又有艺术加工,既有直率也有含蓄)不以情节取胜,而是一连串生活画面,或一种思想、细节串连,情景交融。

孙犁小说的传统性、民间性较内在,追求中和之美。

从当代文学看农民形象的变化

从当代文学看农民形象的变化

从当代文学看农民形象的变化在中国四千多年文明社会历史进程中,农民阶级始终是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也是精神文明创作的基石。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农民地位日益凸显,他们不仅成为新中国的主人,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走向。

但自《诗经》以来,历朝历代的文人骚客们不约而同地对这个特殊的阶级采取了漠视的态度。

这些中国的脊梁保持着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态度沉默了千年,鲜少有他们可以发声的时候,直到中国近代社会的到来。

一、中国当代文学的先驱19 世纪20 年代的乡土小说从鲁迅笔下开始。

此后,一系列着重反应旧时代农民麻木不仁的作品陆续出现。

此时代的农民形象带有鲜明的封建残留色彩,“愚昧”“落后”“盲目排外”是他们的代名词。

30 年代之后,随着革命对农村的冲击,农民形象不再单一,表现出异常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他们一方面带着旧时代血淋淋的胎记,一方面又对新时代充满了向往。

194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一个明显的转折点,他认为农民、手工业者、小资产阶级都是“我们接近的朋友”。

①此后,大多数文学作品中的农民形象开始转向积极健康,并逐步与政治挂钩,致力于表现党和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文学也进入了当代文学阶段。

当代文学没有革命文学的热闹与喧哗,但它就像一部经典的老电影,用它特有的黑白式的无声胶片向我们展示了时代特殊的风情。

二、十七年文学十七年文学是当代文学的第一个阶段。

它用一个简单的时间加名词概述了历史的厚重。

我们无法还原曾经,但透过那些作品,我们还可以清晰的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时代气息。

那是一个政治凌驾于文学之上的时代,高昂的革命热情硬生生地劈开文学与政治的天然壁垒,将文学特有的浪漫与抒情扭曲为对政治的盲从。

十七年文学作品的主人公大多是工农兵,为了文学形象与政治的融合,一种模式化的“文学量产”运动开始了,然而文学终归不是工厂流水线上的半成品,我们仍可以透过一些作品的细枝末节看到真实的历史。

现当代文学农民的形象

现当代文学农民的形象

浅谈现当代文学中农民的形象“社会主义这样一个新事物,它的出生,是要经过同旧事物的严重斗争才能实现的。

社会上一部分人,在一个时期内,是那样顽固地要走他们的老路。

在另一个时期内,这些同样的人又可以改变态度表示赞成新事物。

”《创业史》正是通过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陕西渭原县黄堡区下堡乡一个小村落蛤蟆滩的生活演变,广阔地概括了我国土地改革后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社会矛盾冲突,着重表现了在这场变私有制为公有制的革命中人们的思想和心理的变化过程,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农村各阶层众多普通劳动者的人物形象。

梁生宝是《创业史》中塑造的社会主义新人类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有过逃荒讨饭的童年;熬长工在财东家马房睡觉的少年;躲抓壮丁在秦岭荒山里混日子的青年时代,饱尝了与继父创家立业的艰辛。

这个庄稼人在共产党思想的沐浴下,他认识到私有制是一切罪恶的源泉,下定决心学习前代共产党人榜样,把他的一切热情、聪明、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党号召的事业中去。

“他觉得,照党的指示给群众办事情‘受苦’就是享乐。

”梁生宝是个朴实的庄稼人,他勇敢地担负起带领庄稼人走互助合作道路的重担,成为一个积极、聪明、公道、能干的领袖人物。

他谦逊、纯朴、老实、厚道、善于思考,从不以领导者自居,更不指手划脚、夸夸其谈,表面上甚至还有些面嫩口拙。

但是,听党的话,热爱社会主义,富有牺牲精神,是他的最可宝贵的思想品质。

为了理想,他忘记吃饭,忘记了瞌睡,对女性的温存淡漠,失掉吃苦的感觉,和家人闹翻,甚至生命也不值吝惜了。

坚决走一条与继父完全相反的创立家业的道路。

例如,在“买稻种”的途中,梁生宝为了节省互助组乡亲们的钱买多些好稻种,他不住宿、不下馆子,实实在在为大家办事,心中只装着互助组的事。

看似大老粗的小伙子也有心细的一面,注意到渭河上游的地理环境与汤河不同,联想到相同的稻种是否能在不同地方茁壮成长。

当工作上遇到难题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依靠党的政策、党的指示办事,想想领导们说过的高觉悟的话。

现当代文学视野中的“农民工”形象及叙事

现当代文学视野中的“农民工”形象及叙事

文艺理论探索 Literarytheorytoexplore4教育前沿 Cutting Edge Education现当代文学视野中的“农民工”形象及叙事文/李金轩摘要:农民工在社会建设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而进城农民工为核心构成。

从古至今,农民为社会核心主体,其生活备受关注,多数文人创作进程中,以“农民工”形象描写的对象不在少数,主要成因为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及进步中,农民工角色发生多次变更,通过将其形象的刻画,不仅将历史社会真实状态反映,而且使文人对社会环境引发无限思考,对人们文化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文学视野;农民工形象;叙事;变化文学不仅为一门艺术,同时将笔下社会背景相态展现。

乡土文学为社会文化发展进程中,较为特殊的部分,为中国社会背景发展真实写照。

乡土为中华民族生存基石,更为我国传统文化发源地,承载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即使当前社会发展较为迅速,城乡差异不断增加,但乡土文学在现当代文学史中,占据重要地位。

时代社会仍将发展滞后农村及居民加以关注,作家将核心创作点置于农民工。

1 自给自足经济下我国发展历史悠久,将目光转移至自给自足时代下,城市仅为政治中心,与当前相较城市及农村差异较小,该阶段我国正处于小农经济体制中,呈现为自给自足生活背景下,居民均以天地为经济增收途径,该阶段并非将农民工分割成独立群体,并赋予相应的名称。

受封建社会影响,加之国家征税加剧,诗人在诗词中表达对农民的同情,以及对统治者憎恶,对社会问题引发一系列深思,在当时较为常见。

2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伴随鸦片战争的开始,外国多个侵略者不断入驻我国,并将国土进行肆意分割,使我国逐渐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殖民地多数处于城市中,而针对乡村而言部分封建势力依然存留,两者倾向分化较为凸显,国外将商品经济引入中国,将中国自然经济模式变更,加之部分企业家,经济创办各类民办企业,促进中国社会不断革新,在此背景下城乡差异愈发显著,成为农村向城市转移核心成因。

中国现当代文学—— 解放区小说

中国现当代文学—— 解放区小说

第四章解放区小说教学要点:1、解放区重要题材及其代表作家(农村、土改、通俗小说)2、对解放区小说的文学史评价3、赵树理小说中对农民形象的塑造及其创立的评书体现代小说形式的特点。

第一节概述一、总体特征渊源:从30年代的左翼小说发展而来,在文艺政策指引下,适应了西北贫瘠农村,文化程度远较东南沿海一带城镇低的农民读者,将革命现实主义的小说民间化了,紧扣时代主题。

与苏联文学、西方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文学都有联系,却与现代主义的世界文学潮流有隔绝,形成相对自足的体系,后在各根据地间流通。

随着在全国取得政权,对50年代以后的大陆文学发生重大影响。

二、各类题材小说及其代表作家1、农村题材(主要表现革命根据地的生活)(1913----)孙犁的小说集《芦花荡》和《荷花淀》等。

他的小说大多以冀中平原农村为背景,反映了冀中军民在党的领导下所走过的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

(1)着重于挖掘农民的灵魂美和人情美,着意刻画农村妇女形象。

他的小说很少直接的战斗描写、完整的故事情节和非凡的英雄人物,而注重表现普通人民在战争和革命风雨洗礼下所焕发出来的优美精神情操,注重从激荡的时代风云中挖掘人性美的极致和生活的诗情画意,特别倾心于表现农村妇女在战争年代明轻重、识大体的高尚情操以及乐观主义和献身精神。

如《荷花淀》中水生妻、《丈夫》中的媳妇。

与鲁迅、叶圣陶、柔石描写妇女苦难不同,与艾芜《南行记》、沈从文小说不同(他们反映时代潮流之外的人物,从下层社会发掘受伤的灵魂美、或歌颂下层人民原始的灵魂美),孙犁展现解放了的新时代劳动妇女的灵魂美,表现出更为健康的色彩,歌颂新时代、新农村、创造美的革命。

(2)散文笔法、诗化小说。

在艺术上追求散文化、抒情化和风俗化的描写。

具有单纯明静的叙事结构、通俗优美的语言风格(具泥土气又有艺术加工,既有直率也有含蓄)不以情节取胜,而是一连串生活画面,或一种思想、细节串连,情景交融。

孙犁小说的传统性、民间性较内在,追求中和之美。

新中国70年文学中的农民形象

新中国70年文学中的农民形象

DOI :10.13888/ki.jsie (ss ).2019.03.003新中国70年文学中的农民形象李维杉(辽宁大学文学院,辽宁沈阳110036)摘要:新中国70年文学画廊中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农民形象。

这些形象不仅反映出时代的变迁,揭示农民的心灵成长史,更为重要的是,透过那些不畏艰难险阻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新人——农村基层干部、乡村知识分子、农村企业家等,我们可以看到朝气蓬勃、不断发展繁荣的国家形象。

此外,通过分析70年来的优秀农民形象,也可为当下农村题材现实主义作品提出建议,以便更好地书写新时代和新农村。

关键词:新中国70年文学;农民形象;新人形象;成长小说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617(2019)03-0303-07收稿日期:2019-06-16作者简介:李维杉(1996-),女,天津人,硕士研究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以来,文学画廊中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农民形象。

从梁生宝(柳青《创业史》)、萧长春(浩然《艳阳天》)到陈奂生(高晓声“陈奂生系列”)、高加林(路遥《人生》)、孙少平(路遥《平凡的世界》),以及新世纪的曹双羊(关仁山《麦河》),这些人物莫不与时代的变迁、农村政策的调整息息相关。

通过对建国70周年农民形象的梳理,可以发现中国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断克服自身缺点茁壮成长的心灵史,探索那些不畏艰难险阻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新人背后的国家形象和精神导师。

此外,也可对当下农村题材现实主义作品给出建议。

一、农民身份的转变与土地政策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农民的身份从雇农、佃农甚至农奴转变为自耕农,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

中共中央于1953年12月通过《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定》,要求把全面推进农业生产合作、供销合作和信用合作,作为对小农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三种形式同步进行。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现当代文学(上册)导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时期,即“三个十年”。

第一个十年(1917--1927)文学,又叫“五四”时期的文学。

其基本特征是:从文学革命向革命文学发展,即由文学形式的外在改革逐渐转向思想内涵的深刻变化。

第二个十年(1928--1937)文学,又称“左联”时期的文学。

其基本特征是①文学创作的题材扩大了,很多作家注重反映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

②反帝反封建的主题进一步深化。

③表现农民的苦难遭遇,着力描写农民的思想觉醒和英勇斗争。

④注重展示帝国主义势力对农村的入侵和民族矛盾的加剧。

第三个十年(1937--1949)文学,又称全面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学。

中重要特点是民族战争与阶级斗争对文学发展起到了越来越明显的作用和影响。

第一章鲁迅的小说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1898年取名为周树人。

《狂人日记》收入于《呐喊》,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起使用的笔名。

鲁迅是现代小说的开拓者和建构者,《呐喊》、《彷徨》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小说现代转型的完成。

现代小说的建构:①强烈的反封建色彩和对“人”的思考②悲剧意识的觉醒和现代悲剧观念的确立③小说重心由重故事情节向重人物性格刻画转移,突破了中国传统小说的基本构架④小说叙事模式的现代性,突破了传统小说叙事模式单一的格局(鲁迅小说大多采用作者直接介入作品,更多的是选取内视角和第一人称限制叙事,或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换叙事)《阿Q正传》收入于《呐喊》,《呐喊》是鲁迅第一个短篇小说集。

两种基本题材:农民和知识分子表现农民苦难,表现知识分子的觉醒和抗争,表现一种“梦醒之后无路可以走”的痛苦和悲哀。

两大情节、结构模式:“看/被看”和“离去-归来-离去”“精神胜利法”是阿Q性格的主要特征,是一种以虚幻的精神优胜取代现实中劣败的一种精神状态或思维方式。

其具体表现是妄自尊大、自轻自贱、自我安慰、欺软怕硬、麻木健忘等,是核心是不正视现实。

试论乡土文学在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几种变体

试论乡土文学在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几种变体

试论乡土文学在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几种变体摘要:萌芽于20世纪20年代的乡土文学先后有京派小说、解放区农村通俗小说、农业合作化题材小说、新乡土小说、文化寻根小说几种变体。

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时代精神、文学思潮等方面探寻乡土文学几种变体间内在的联系及历史的延续性,可对这一文学现象的历史沿革作出相对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乡土文学变体内在的联系历史的延续性乡土文学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小说整体格局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乡土”的意义和内涵、思想深度、审美境界都随时间、历史的嬗变而愈加高远、深邃。

本文将对这一文学现象的历史沿革作一初探。

20世纪20年代中期是乡土文学的萌芽时期,它的出现受到五四时期以个性自由、个性解放为核心的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

“问题小说”是五四时期最早出现的小说形式,“乡土文学”紧承现代“问题小说”的余绪赫然而起,是真正意义上、又是最早具有流派风范的小说。

乡土文学流派是由文研会、语丝社、未名社中受鲁迅影响的青年作家为骨干组成的作家群体,王鲁彦、许钦文、许杰、台静农、彭家煌、蹇先艾等人的创作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就。

鲁迅是现化乡土小说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他不仅奉献出最早的“乡土文学”作品:《故乡》《祝福》《阿Q正传》,而且为这一流派命了名。

鲁迅成为乡土文学发展史上难以超越的一个高峰。

之后的30年代,以乡土写实为主的乡土文学呈现出田园抒情的特点,又有着明显的地域特色,因之被称为京派小说。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社会是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大变动的特殊时期,几乎没有为文学以相对充足余裕的条件,使其从纯文学的意义上自觉自足地发展。

京派小说却“忙里偷闲”,借五四运动退潮、新文学中心由北平而向上海转移之际蓬勃发展起来。

京派作家在有着丰厚历史文化传统的古都皇城,受到留存的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强大影响,倚靠清华、北大等一流学府文化领袖的地位,建构高雅的艺术神庙。

京派小说表现的是农村的平民生活和田园风光,描绘的是具有民族特色的风景画和风俗画,由衷地赞美了未蒙教化的原始文明的淳厚朴实,借对历史发展中逝去的善良美好的伦理道德的追寻与向往,寄托重建民族人格和道德的理想。

浅析赵树理笔下的农民形象

浅析赵树理笔下的农民形象

浅析赵树理笔下的农民形象作者:段乐陶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27期摘要:中国农民具有复杂独特的思维方式与性格,剖析农民形象也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种文学现象和文学观念。

赵树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擅长描写中国农民的作家之一,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塑造了形形色色一大批的文学形象,本文将简要分析赵树理笔下的这些农民形象。

关键词:农民形象;农民意识;比较分析作者简介:段乐陶,男(1990-),辽宁沈阳人,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7-0-01一、赵树理作品中农民形象综述赵树理是中国20世纪40年代在延安解放区的作家,是鲁迅之后写农民最成功的作家。

赵树理的文本创作处于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之下,他自小在农村长大并且身处革命斗争年代,因此对于农民意识有着更为深刻的体会和认识。

在赵树理之前的作家塑造的大多是麻木不仁的旧时代农民和有着强烈反抗精神的新一代农民形象,而赵树理笔下出现的则是地地道道的翻身农民形象,并且揭示了他们在精神上、思想上翻身的艰难复杂的曲折过程。

赵树理在塑造这些人物时,不单单是对他们进行描绘、分析和议论,而是按照群众百姓熟知的习惯,将人物放在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中,让人物通过自身的语言和行为模式,来展现个人独特的性格特征。

这些人物不是在起伏冲突很大的动作中体现性格,而是在朴实的日常生活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去展现。

赵树理的作品故事性较为明显,情节具有很强的连贯性,他在语言描写上也不同于以往的作家,他几乎完全使用北方农民的口语来写作。

不仅笔下人物语言是农民的口语,就连作者本人的叙述也是口语化的,这使得作品生动活泼,形象生动,读起来让人觉得轻松幽默,体现了农民群众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也造就了赵树理小说独有的艺术风格。

二、赵树理塑造的几类农民形象(一)年轻的农村“新人”形象最典型的莫过于《小二黑结婚》当中的小二黑和小芹,他们在新的政府的领导和指引之下,一步步摆脱封建社会对他们的束缚、禁锢和压迫,逐步走向自己所向往和希冀的新生活,这也开创了中国文学塑造农村“新人”形象的先河。

20世纪中国文学农民形象演变的时代印记

20世纪中国文学农民形象演变的时代印记

20世纪中国文学农民形象演变的时代印记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上,农民形象的发展演变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印记。

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农民的文学形象无不浸染着时代的风雨霜雪。

换言之,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的历史变迁,体现在不同阶段的农民形象演变中。

(一)“五四”以后(20世纪20年代),以鲁迅为代表的乡土作家笔下的农民形象,以“启蒙”为己任,从“国民性批判”的视角揭示中国农民的原始、愚昧、麻木、冷漠,表现出强烈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时代情绪。

如阿Q、闰土、祥林嫂等形象,体现着“五四”启蒙一代知识分子对中国农民“愚昧”和“落后”的忧患与哀痛。

鲁迅由此成为表现中国农民的经典作家之一。

这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第一类农民形象。

(二)20世纪30年代,沈从文在《边城》等小说中塑造了另一种中国农民的形象。

淳朴、善良、健康、单纯的翠翠、天保们,演绎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人性之美。

但沈从文笔下的农民,是生活在“想象的王国”中的人物。

沈从文意在借这样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传递给现实中的人们一些绚丽的色彩和使脱离生存苦难的美丽梦境,而不是让人们去“接近”和“认识”现实。

这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第二类农民形象。

(三)20世纪40年代,赵树理、周立波、丁玲等塑造了快乐、开放、进取的新农民形象。

李有才、赵光腚、张裕民等新农民形象,构成了解放区文学中的“农民英雄”群像。

这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第三类农民形象。

这一类农民形象的时代印记最为显明。

如毛泽东认为,如果忘记了农民,即使读一百万册马克思主义的书也是没有用的。

1936年,他在延安会见美国作家斯诺时说:“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了中国,谁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

( [美]洛易斯·惠勒·斯诺.斯诺眼中的中国[M].北京:中国学术出版社,1982.47.)毛泽东1939年11月7日给周扬的信中认为:“就经济因素说,农村比都市为旧,就政治因素说,就反过来了,就文化说亦然。

论鲁迅、茅盾、赵树理小说中的农民形象

论鲁迅、茅盾、赵树理小说中的农民形象

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鲁迅、茅盾、赵树理小说中的农民形象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指导教师:***2000.4.1硕士学位论文论鲁迅、茅盾、赵树理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摘要)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导师:苏光文教授方向:中国现代文学作者:石世明{鲁迅、茅盾、赵树理的农村题材小说,描绘了一个又一个既相区剐而又有一定联系的个性鲜明的农民形象,呈现出“旧式农民——朦胧的新人——新人”的形象系列,展现出半个世纪以来中111农村社会演变的图景和农民的·≮辱流程。

为我们探索农民的心理历程、生存状态和精神特质等方面提供了范本J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分三部分论析鲁迅、矛盾、越树理笔下的农民形象及其意义。

第一部分:鲁迅笔下的农民——“痛苦”中的“老中国儿女”。

f两干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农民始终处于社会底层,苦难深重,鲁迅首先给予了充分的注意与反映。

他在作品中塑造了阿Q、单四嫂子、闰土、祥林嫂等一组安于现状却又苦苦挣扎的农晟二他们要么是落后者的挣扎。

要么是挣扎者的落后,都是“病苦”中的“老中国儿女”、旧式农民。

ry一,第二部分:茅盾笔下的农民——“朦胧”的“农村新人”。

f三十年代初,破产、凋敝、“丰收成灾”与农民负债、卖儿鬻女乃至流赢失所的触目侏心的社会现象,引起了茅盾的极大关注。

他以深刺的社会剖析肆光透视了灾难的现实,展望了大时代的变动。

揭示了农民心态的变化。

在他的“农村三部曲”中,塑造了一系列“新”与“旧”的农民。

这也正是茅盾独特的艺术视囊的体现。

茅盾的农民小说可以说是继鲁迅开拓的反映农村的乡土文学有了阶级的社会的新变化。

广”V一第三部分:赵树理笔下的农民——“战斗”着的新型农民。

C,赵树理生长在解放区。

植根于农村的土壤。

他表现的农民也是曩贴近生活,襄贴近时代。

在新时代里作家在作品中塑造的农民形象具有新的特质。

一是新时代里的新人,如小二黑、小芹、老杨等;二是新时代里农民背负的旧的精神重担及其与新的时代要求之问的距离和逐步获得的一点点新的变化,如二葛、三仙姑等;三是新时代里新人物的旧意识的萌生。

现当代文学创作中农民形象的转变轨迹

现当代文学创作中农民形象的转变轨迹

现当代文学创作中农民形象的转变轨迹现当代文学创作中农民形象的转变轨迹——阿Q与陈焕生之比较中国是一个农民本位的国家,所以“农民”本身所蕴有的文化内涵,就值得作家去关注和描写。

这其中的“农民”的内涵,即所谓的“农民文化”所规定的农民性”,这种“农民性”在某种意义上又同所谓的“国民性”,“民族性”相通,事实上许多作家也正是从对民族文化对国民性的思考开始而进入审视农民,表现乡土生活的。

鲁迅在二、三十年代面对的是一群麻木和愚昧的农民,他的目的是要起到“疗救”的效果,因而他对农民性的描写就在于启蒙,但又充满了悲哀和无可奈何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心情。

他揭示和暴露其时农民的劣根性。

这其中很具代表性的人物当属啊Q。

阿Q代表了那整个时期中国老农民形象。

事物总是变化发展的,作家笔下的农民形象自然也该有变化和发展。

高晓声是社会主义时期的作家,他与鲁迅的不同是经历的不同,自然他笔下的农民也有与鲁迅笔下的农民有不同之处。

鲁迅抨击的是现实,高晓声变现的隐忧,他笔下的陈奂生被称为是阿Q的承续与蜕变。

不言而喻,他们之间是有许多相似之处的。

想了解现当代文学作品创作中农民形象的转变,比较阿Q和陈奂生无疑是一条途径。

鲁迅笔下的阿Q和高晓声笔下的陈奂生生活在不同的时代。

阿Q 生活在辛亥革命之时,社会正起着激烈的变化,在这激烈的变动中,阿Q充分表现了一个未开化农民的特征。

陈奂生生活在文革过后,拨乱反正的时候,社会同样不安定,政治也变幻莫测。

陈奂生也有自己的处世之道。

陈奂生与阿Q似乎风马牛不相及。

他们是不同时代的老农民代表,但是如果我们把他们的人生道路连接起来,就能更进一步发现,这一切是那样真切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农村几十年来历史足迹:新旧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社会主义时期历史发展中的重大曲折;曲折中有透露着新的希望。

鲁迅与高晓声都成功地把各自笔下的人物放入了社会历史的变革中加以表现,通过人物反映了时代历史的变革中加以表现,通过人物反映了时代历史的变迁,更通过时代历史的变迁衬托出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中老农的转变轨迹。

《中国现当代文学》第六编八十年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第六编八十年代文学

□第三編1978年—1989年第十章八十年代文學思潮一理论思潮的阵歇性波动80年代的文学思潮大致以1985年为界,前期以高度政治化的“思想解放”为主,后期逐渐走向反文化性的文化热。

(一)“思想解放”与“拨乱反正”1文艺与政治关系的重新辨识和争鸣。

1980年“二为方针”(“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明确提出,对新时期文艺复苏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现实主义的争论:围绕现实主义的“真实性”诸方面问题而展开,并通过对相关作品的具体分析而逐步深入。

(二)80年代前期文学思潮特征1文学取得了和现实生活发展的同步性,文学创作以现实主义为主潮。

2文学领域内,从题材、主旨到手法、方法、风格都开始了全方位的向旧有格局的告别。

3自觉地、大规模地把西方20世纪以来各种现代文学、思潮作为革新文艺的主要参照。

4对文学中人性、人情、人道主义问题的讨论是此期规模最大、对文学产生广远影响的、最深刻的文艺思想激荡。

(三)80年代后期文学思潮思潮特征:1着眼于新格局的建立。

文学要求回到自身的呼声日渐普遍和高涨,文学在表现时代时如何进一步展现自己的独特性是作家们普遍关心和思考的问题。

表现在创作与文艺理论观念上。

2文学的本体性备受关注。

“表现生活”已完全代替了“反映生活”,艺术观念发生整体位移,文学创作的“现代性”特征愈加鲜明,文学从观念到创作开始了全方位突破。

影响较大的争鸣:1方法年是指1985年和1986年,又被称为“观念年”。

这两年间,文学批评方法的更新问题成为文学界的热门话题。

从1984年开始,经过1985年一年的发展,流行于当代西方的各种批评方法被大规模介绍进来,同时被批评家迅速运用到对新时期文学乃至过去文学的研究实践中。

有形式主义批评、结构主义、符号学、表现主义、象征主义、文化分析等,尤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所谓“三论”的引入和运用最为普遍,代表性论文有林兴宅的《论阿Q的性格系统》、刘再复的《论人物性格的二重组合原理》等。

从鲁迅到谭文峰_中国乡土小说农民形象的变迁

从鲁迅到谭文峰_中国乡土小说农民形象的变迁

第25卷 第1期2009年2月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X I N ZHOU TE ACHERS UN I V ERSI TY Vol.25 No.1 Feb.2009 从鲁迅到谭文峰———中国乡土小说农民形象的变迁庞 君(山西大学,山西太原030006)摘 要:谭文峰是山西作家中受鲁迅影响较大的一位,从他塑造的农民形象可以看到他对鲁迅有意的继承,又在新的历史和地域的背景之下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他塑造的农民形象可以分为五个类型:第一类是愚昧,保守的代表;第二类是觉醒者;第三类是讽刺的对象;第四类是悲剧性人物;第五类是女性形象的刻画。

由此可以看到中国乡土文学发展的流脉。

关键词:谭文峰;现实主义;鲁迅;农民形象中图分类号:I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491(2009)01-0021-031 引言一个时代的文学,如果不能敏锐地、忠实地、多方位地表现当代社会的主流生活,那将是一种软弱的文学。

“五四”时期乡土文学以鲁迅为代表,其小说表现出了强烈批判性和鲜明的启蒙理性精神。

这种启蒙精神的最终任务是批判封建主义,把人从封建专制的绳索上解放出来。

这种揭示病苦、批判封建愚昧的启蒙精神是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在早期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特征。

九十年代的乡村小说同“五四”时期的乡村小说相比,无疑显得更加开阔、更加多样。

九十年代之后,作家在描写农村生活时,往往把表现对象放置在更宽广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上去审视、把握,使人物题材超越了自身的限制,显示出更宏大、更普遍的思想意蕴来,而这一时期的代表无疑是山西作家———谭文峰。

2 谭文峰作品的主题鲁迅作为乡土小说的倡导者和开先河的作家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擅长描写普通劳动农民的作家,他在小说中第一次塑造了众多的普通劳动农民的典型形象。

作为一个思想家和文学家,鲁迅深入地考察了中国的国情,着重剖析中国封建社会制度和封建传统思想对于人民精神的毒害,以及由此形成的民族性格上的弱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当代文学农民形象流变轨迹
一、中国新文学
中国是一个由许许多多的农民所组成的国度,在封建社会的几千年时间中,自然经济、古老落后的小生产方式、深重的封建压迫,形成了中国农民特有的复杂稳固的性格心理、思维方式、风俗民情(或称农民意识)。

农民大国的特点便决定了农民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而特殊的地位。

因此,作为上层建筑之一的文学(这里主要指中国现当代文学)便不可避免地把农民作为主要的反映对象。

综观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由于历史原因及诸多其他因素,农民形象众多,特色迥异。

起因何在?我们有必要来探索一下中国现当代文学农民形象的流变轨迹。

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是第一个真正写农民的作家。

鲁迅用他哲人的敏锐的洞察力感觉到中华民族的痼疾国民的劣根性。

这种劣根性在农民身上得以最显著最顽强地体现。

诸如麻木冷漠、迷信保守、目光短浅、守旧、固执狭隘、欺弱怕强、盲目自大等等,成为根深蒂固的农民意识。

这一意识渗入民族灵魂中,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心理基础结构的一部分,似沉重的梦魇压在国人身上,阻碍着人民的觉醒.影响着历史的进程。

《故乡》、《风波》、《离婚》、《祝福》、《药》、《阿q正传》等描绘了各种各样、特色迥异而在灵魂深处又同是老中国的儿女农民的形象。

闰土原是个天真活泼、机灵淳朴的少年,成年后却变成一个沉默迟钝、衰老自卑、精神麻痹的木偶人。

鲁迅深刻揭示了这一悲剧的根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

二、农村新人
在这一个时期里,每一个作家在进行相关的创作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缺陷与矛盾。

一方面来讲,每一个作家本身都承受着大小程度不一的虚幻理想所带来的影响,在进行创作过程中,缺乏深沉稳重的时代感以及历史感。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在这一个时间阶段内,许许多多的作家,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都将农民的形象复杂化了许多,从三仙姑、老孙头以及陈红等等所描绘的农民形象的身上,我们都可以看见他们身上所折射出来的沉重并且艰难的精神社会,以及小生产者本身所具备的一些劣质根本。

但是,对于这些小农民来讲,这些是可以被允许存在的,而其主要的针对范围也只是局限为一些较为落后的转型任务,作为衬托农村新人的存在,也仅仅是起到了陪衬的作用而已。

但是,正式因为这样,使得这一个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农民形象,在我们看来,更多的是显得概念的抽象、空白以及淡薄,最终也只是沦落成为了一抹过眼云烟。

最终可以给我们遗留下的,是负面上的深刻的影响是那些受到封建主义迫害而导致的灵魂发生扭曲的刚从奴隶身份转变成为主人的常有理、老孙头等等形象。

这些形象最终给我们呈现的是深层次的历史以及丰厚的思想,这能让我们产生无限的思索。

三、文学终究于文学,还原于文学
自从二十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国的文学就迈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也就是所谓的新时期文学时代。

而对于农民形象的描述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经过了大约四十多年的历史变化,使得作家们也终于真正的意识到了鲁迅先生陛下的阿q所谓何意了。

而久经衰弱的五四文学精神也渐渐的回归到了原来的位置,并且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弘扬发展。

作家们改变了曾经对文学的怀疑(对农民本身的生活保一味的赞扬),逐渐的对农民的根本意识是阻碍中国文化历史发展的根本顽疾所在的思想清醒的意识到,从而开始严峻认真的对待这一思想,剖析这一思想所表达的意识。

农民作为阶级中的一员,在本时期的所有文学作品中,已经再难以保持曾经完美的形象。

而在他们的笔下,对当代的农民意识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以及透彻的展览。

四、小结
经过了上文中间断的分析,我们可以将中国现代、当代文学作品中农民的形象所流变的
过程分为以下几部分。

(1)1919年~1941年,以鲁迅先生为主的作家群体对农民的形象进行了深刻准确的描述,并且以历史为出发点对农民意识进行了透彻的揭露以及无情的鞭挞。

(2)1942年~1976年,因为社会性质以及内容的改变,使得作家对于农民本身的觉悟性产生的错误的估计,造成对农民意识改造的艰巨性以及长期性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忽略。

与此同时,因为五四时期所觉醒的独立精神以及自我意识等并不能很好的寻找到赖以生长的世界,使得没有一个与之对应的基础。

(3)许多的年轻作家积极地涌现了出来,并且绝大多数的作家依靠清醒、冷静的头脑,对传统文化给农民所带来的心灵上的变化进行了揭示,并且在他们的笔下,更为突出了农民的物质以及精神。

同时建立在哲学对策基础上,对农民的形象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深深地对农民意识以及农民文化在每一个不同的阶层的国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渗透力进行了一个深层次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