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展示课

合集下载

三上第五单元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三上第五单元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三上第五单元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写自己观察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体会观察之乐。

语言运用:引导学生把自己观察的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的特点写出来,语言流畅,内容具体。

思维能力: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审美创造:把自己印象最深的按一定顺序写具体,写出观察中的新发现。

【课前解析】本单元习作主题《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习作的第一部分呈现了3幅插图。

第一幅图中有绿地、房屋、树木、小鸟等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形成了一处美丽的风景;第二幅图展现的是早晨街道的一处场景,有去上学的学生、去上班的成年人、打扫街道的环卫工人、报刊亭中的售货员等,都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人物;第三幅图展现的是一处学校教室课间场景,一位老师正在辅导一个学生,其他学生有的在看书,有的在讨论,还有的在擦黑板。

这3幅插图从不同角度提示学生可以观察的对象,激发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或场景的愿望,进一步拓宽学生习作的选材思路。

第二部分提出了本次习作的任务-一把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

学生在此前已经开始进行观察了,在单元习作中要把新的发现写下来。

教材还提出了习作的要求:一是写完后小组展示观察所得,旨在通过展示交流,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留心观察的好处,相互启发,开拓思路:二是试着和同学分享最近的观察感受,养成留心观察、细致观察的习惯。

【教学目标】1.运用观察方法,把我们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有条理地写下来。

(重难点)2.学生乐于表达自己的感受,愿意把自己的作品分享交流。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评改略)。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入话题教师引导: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说说你眼中的美丽世界吧!指名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大家眼中的美丽世界真是缤纷多彩!有美丽的植物、美丽的自然,可爱的猴子、可爱的动物,人类的生活、人类的情感等。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公开课教案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公开课教案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节: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培养对周围世界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生动地描绘出自己眼中的缤纷世界。

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写作兴趣。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生活中的缤纷事物。

学习使用形容词和副词来描述事物的特征。

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描述更具生动性和创意。

第二章节:教学准备2.1 教学材料学生习作样本:展示不同学生对缤纷世界的描述。

参考资料:关于形容词、副词、比喻和拟人的资料。

写作工具:纸张、笔、彩色笔等。

2.2 教学环境教室布置:将学生习作样本挂在教室墙上,供学生参考。

座位安排: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一张桌子,以便于合作写作。

第三章节:教学过程3.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周围的环境,提问他们看到的缤纷事物。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缤纷世界的感受和印象。

3.2 讲解与示范通过示例习作,讲解如何使用形容词和副词来描述事物的特征。

示范如何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描述更具生动性和创意。

3.3 小组合作写作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缤纷事物进行观察和描述。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式,合作完成一篇习作。

3.4 分享与评价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习作,并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邀请其他同学给出评价和建议,共同促进学生的写作进步。

第四章节:教学延伸4.1 个人习作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缤纷事物,独立完成一篇习作。

鼓励学生运用创意思维和修辞手法,展示自己的写作风格。

4.2 作品展示将学生的习作展示在教室的展示区,供全校师生观赏和交流。

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促进写作能力的提升。

第五章节:教学总结与反思5.1 教学总结总结学生在本次公开课中的表现和进步。

反思教学方法和策略,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5.2 教学反馈收集学生和观摩教师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

第六章节:教学活动设计6.1 观察与讨论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活动,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缤纷场景进行观察。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公开课教案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公开课教案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培养对身边事物的关注和感知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形象的描绘,表达自己眼中的缤纷世界。

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作能力,激发创意思维。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景物、人物、事物等,发现其特点和美感。

学习使用形容词、副词、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丰富写作表达。

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和互评,提高学生的写作交流和表达能力。

第二章:教学准备与过程2.1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图片、实物等,作为学生观察和写作的素材。

准备写作纸张、文具等工具。

安排适当的时间和空间,便于学生观察和写作。

2.2 教学过程示范写作,展示如何运用形容词、副词、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眼中的缤纷世界。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法,互相启发和借鉴。

学生独立写作,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选择喜欢的素材进行创作。

第三章:写作指导与要求3.1 写作指导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细节,发现事物的特点和美感。

指导学生运用适当的形容词、副词、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丰富写作表达。

提醒学生注意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的流畅性。

3.2 写作要求学生可以选择身边的景物、人物、事物等作为写作对象。

要求学生在写作中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形象的描绘,表达自己眼中的缤纷世界。

第四章:评价与反馈4.1 评价标准学生写作的内容是否丰富,是否有独特的视角和感受。

语言表达是否准确、生动,是否能够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

文章结构是否清晰,是否能够逻辑连贯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4.2 反馈方式学生之间互相交换作品,进行互评和交流。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出优点和改进的地方。

通过讨论和分享,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写作进步和提高方向。

学生通过观察和写作,培养了对身边事物的关注和感知能力。

学生通过运用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眼中的缤纷世界。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5.2 拓展学生可以继续观察和写作,尝试不同的写作主题和形式。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公开课教案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公开课教案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引导学生运用写作技巧,将所观察到的事物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

3. 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2. 教授写作技巧,如描绘方法、修辞手法等。

3. 示范写作,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动手写。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难点:运用写作技巧,将所观察到的事物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素材,如图片、视频等,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 准备写作模板和示例,帮助学生进行写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3. 教授写作技巧:讲解描绘方法、修辞手法等写作技巧,让学生学会如何将所观察到的事物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

4. 示范写作:老师示范写作,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动手写,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5. 学生习作时间: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和写作技巧,进行独立写作。

6. 佳作欣赏:挑选几篇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7.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写作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8.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与本节课主题相关的写作作业,让学生课后进行练习。

9. 教学反思: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10.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看法,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观察生活、发现美好事物方面的能力。

2. 通过学生写作作品,评价学生在运用写作技巧、表达所观察事物方面的能力。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习作多彩的活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习作多彩的活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习作多彩的活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课题习作《多彩的活动》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课时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能完整地叙述自己参与过的一次活动,写清楚活动的场面,注意点面结合,有点有面更加具体。

2.把活动过程中印象深刻的部分作为重点来写,还要写清楚活动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

能写清楚自己参与活动的想法、感受、心情。

3.展开小组讨论、集体交流,对写作训练进行交流,进而提高写作水平。

4.要写清楚活动的体会,写明这次活动告诉的道理,这样才能让游戏活动有个明确的主题。

学习重难点能完整地叙述自己参与过的一次活动,写清楚活动的场面,注意点面结合。

学情分析本单元习作内容紧扣学生生活,题材广泛,学生有话可写。

但如何写好场面,不仅仅是点面结合,要想写得精彩,还要学着详略得当,细节刻画,学生在这方面有困难,所以教师要重点关注。

教学辅助1.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图片展示,明确主题。

1.课件呈现学校精彩纷呈的各类活动照片。

观赏图片,你看到了谁?什么活动?交流感受活动丰富多彩,分分类:体育竞技类:拔河、跳绳、接力赛、游泳……文艺演出类:合唱、课本剧表演、诗朗诵……公益慈善类:看望老人、植树、广告清洁、爱心捐助、手拉手……民俗活动类:包汤圆、赛龙舟、包粽子……校园生活类:开学典礼、阅读节、科技节、大扫除……【提问】:哪一次活动印象深刻,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生1:我记得那次文艺汇演,我们演的是农村的妇女,为红军绣鞋垫……让我了解了革命战士的热情。

生2:那次拔河比赛时,我们班众志成城,以绝对的优势力压兄弟班级,获得了冠军。

让我懂得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3.同学们,这些照片瞬间打开了我们记忆的阀门,一幕幕精彩的时刻涌入心间,迸发出无比耀眼的光彩。

今天,我们用笔尖来描绘那难忘的时光,写下满满的回忆和昂扬的激情。

(板书——多彩的活动)学习任务二:审清题目厘清思路1.本次习作的主题是“多彩的活动"。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让生活更美好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让生活更美好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让生活更美好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习作三《让生活更美好》习作指导课【教学目标】1.选择或自拟一个话题,把题目补充完整。

2.写清楚它对你的生活的影响。

3.把让你觉得生活更美好的原因写具体。

【教学重难点】1.写清楚它对你的生活的影响。

2.把让你觉得生活更美好的原因写具体。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话题,激发习作动机1.师引入话题:同学们,生活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你有没有发现,生活中有哪些让你感受到美好的事物?(生进行分享交流)2.分享话题,师小结:一朵鲜花、一次旅行都能带来美好的感受。

你愿意将这份美好分享给别人吗?二、借助内容支架,开阔习作思路(一)学生自由交流1.围绕话题“___让生活更美好"来开展一次“美好生活”分享交流会。

再仔细想想,什么让你的生活更美好?板书课题:_____让生活更美好2.有哪位同学愿意跟我们的分享一下?3.学生思考,同桌交流。

4.学生汇报,教师点评引导。

(二)多角度打开习作思路1.教师根据学生分享的话题,顺势梳理,如:日常生活、兴趣爱好等,相机出示内容支架,引导学生拓宽思路,从多个角度选择话题。

2.同学们,通过刚才我们相互交流碰撞,相互启发,发现可以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打开思路。

习作本来就是写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看法。

大家可以从提供的话题中选择一个,或者联系生活,自己创设一个让你感受最深的话题,将题目补充完整吧!(学生补全题目)三、借助方法支架,梳理习作要点(一)学生自由尝试1.同学们,我们各自选择好了要分享的话题,那有什么办法来分享这种体验,让读者、让同学都能切身感受到这个事物真的让你生活更美好?小组的同学相互交流,看看有什么好的方法。

2.小组讨论,交流碰撞。

(二)提炼习作小妙招通过刚才的交流,大家认为习作要围绕话题,选择亲身经历的事例来写;习作要抓住话题中的关键字眼“更",分享事物带给生活的变化,并把变美好的原因说清楚。

板书:妙招一:围绕话题,选择亲身经历的事例妙招二:结合事例,把影响生活的原因写具体1.围绕话题,选择亲身经历的事例(1)教师引导,选择事例:围绕话题,你想和大家分享什么事例呢?(2)小组分享,师生交流:习作就是分享自己的真实生活,要围绕话题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例,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教案教学目标1.观察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并写下来。

2.用看、听、摸、闻、尝等多种方式细致观察。

3.观察事物的变化。

4.自评互评习作,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

教学重难点1.用看、听、摸、闻、尝等多种方式细致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2.观察事物的变化。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话题,激发习作兴趣1. 宜昌,古称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

作为宜昌人,盘点一下,宜昌有哪些迷人的风景,有哪些好玩的地方,有哪些好吃的食物?(学生自由交流)2.青山叠翠,碧波荡漾,鸟雀鸣唱,物产丰饶……在同学们眼中,宜昌就是一个缤纷世界。

今天,我们来上一节习作课——《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板贴课题: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二、借助内容支架,打开习作思路(一)学生自由交流1.谁能说一说你眼中的世界还有什么?(学生自由回答)2.刚才大家说的有植物、动物、文具等,这些都是事物,还有其他的吗?3.(如果学生说不出来)我们来看一组图片,图片上有什么?(学生自由交流)4.小结: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都可以作为我们这次习作的对象。

这节课我们就选择大家熟悉的一种事物——橘子来观察,并把观察到的写下来。

(二)学生自由尝试1.橘子是宜昌的特产,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事物,你能介绍一下橘子吗?(学生自由交流)2.刚才三位同学分别从不同方面介绍了橘子,但要想把一种事物介绍的具体可感,除了用眼睛看,还可以用多种方式细致观察。

(三)例文引路,打开习作思路1.前面我们学习了一篇写杨梅的习作例文,大家回忆一下作者王鲁彦是怎么观察杨梅的。

(学生自由交流)2.预设:作者从外形、颜色、味道三个不同的方面来观察杨梅。

板书:外形颜色味道3.预设:是的,我们可以用看、摸、尝等不同方式观察事物,还可以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等多种方式细致观察。

板书:看摸尝4.过渡:同学们很会学习,接下来我们就学习作者的观察杨梅的方法来观察橘子。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反思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反思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反思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教学目标】1.学会用多种感官去观察身边的事物。

2.会把自己的发现说给他人听,注意说得通顺、有条理,再写下来。

3.培养自己观察生活的能力,并乐于把自己在观察中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培养自己观察生活的能力,并乐于把自己在观察中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写下来。

【教学课时】1课时一、情境导入1.师:我们每天生活在同样的地方,做很多同样的事情,肯定有同学会抱怨:“我的生活真是乏味极了,没有一点新鲜的东西。

"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去感受,我们就能从家里、学校、草丛里、小河边等地方发现很多新奇有趣的事物。

就像罗丹所说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2.学生读日记,说说自己这段时间的发现。

3.师小结:同学们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发现了我们身边一些别人可能没有发现的现象。

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写——《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如果学生没有写日记,也说不出来身边的具体变化,可以出示教材上的图片和教师准备的照片,激发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去回想自己身边的那些被忽略的美好。

)二、探究新知(一)课件出示课本中的三幅图同学们在这三幅图中发现了什么呢?(学生说,老师及时指导。

) 生1:第一幅图中有绿地、房屋、树木、小鸟等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形成了一处美丽的风景。

生2:第二幅图展现的是早晨街道的一处场景,有去上学的学生、去上班的成年人、打扫街道的环卫工人、报刊亭中的售货员等,都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人物。

生3:第三幅图展现的是学校教室课间的场景,一位老师正在辅导一名学生,其他学生有的在看书,有的在讨论,还有的在擦黑板。

教师点拨:这三幅图从不同角度提示学生可以观察的对象,激发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或场景的兴趣,进一步拓宽学生习作的选材思路。

(二)在小组里说说自己平时的发现有一个要求,别人说的时候,要专心听,要记住自己小组的同学都有哪些发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习作《写日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习作《写日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写日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三上第二单元《写日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阅读日记例文,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了解写日记的好处。

2.借助例文,结合生活经验,学生能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成日记。

3.学习用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的生活,掌握日记的规范格式和要求,并逐步养成每天写日记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1.了解写日记的好处、日记可写的内容及日记的基本格式。

2.掌握日记的格式,学会合理选材,激发写日记的兴趣。

【学习过程】活动一:激趣导入,了解好处1.教师引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很厉害的朋友,听听他都说了什么(播放例文作者录音)。

过渡:原来写日记有这么多好处啊,不仅能记录生活里发生的各种事,还能记录我们的成长经历,甚至有可能成为大作家出书呢!2.认真读一读范文,说一说:作者在日记里写了什么呢?追问:你想在日记里写什么呢?小结:自己一天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甚至是别人不能知道的小秘密……都可以写进日记里。

日记就是写出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

【设计意图】以作者的口吻讲述写日记的有趣经历和各种好处,初读例文让学生了解在日记里可以记录生活中的事情,能够很好地激发起学生阅读日记和学写日记的兴趣,同时对日记的内容、写日记的好处有了初步感知。

活动二:再读范文,说说发现1.再读一读范文,说说你的发现,并把相关语句用横线画出来。

预设:写日记要把具体时间、事情经过和结果写清楚,还可以写出内心的感受。

日记的格式要记住,第一行写清楚日期、星期和天气。

日记里还有一些没有见过的新鲜感的词语“摇摇欲坠",让我觉得掉牙的过程好漫长。

2.出示儿歌,齐读。

3.小结:生活中有很多精彩的事,关键是我们能不能发现。

平时要留心观察生活,并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你一定会在写日记中得到无限的乐趣。

【设计意图】“掉牙”是学生经历过的生活小事,日记例文就是选择了贴近生活的小事来写。

因为写得很真实、很具体,所以读起来感觉很生动、有趣。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公开课教案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公开课教案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引导学生运用写作技巧,将所观察到的事物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

3. 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2. 教授写作技巧,如描绘方法、修辞手法等。

3. 示范写作,提供学生参考。

4. 学生进行习作练习,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教授写作技巧,让学生能够生动、形象地表达所观察到的事物。

2. 难点:运用创新思维,将所观察到的事物进行独特的表达。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2. 示范法:教师进行示范写作,提供学生参考。

3. 练习法:学生进行习作练习,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生活中的事物图片、写作技巧讲解等。

2. 习作纸张:供学生进行习作练习。

3. 评价标准:制定学生习作的评价标准,以便进行评价和指导。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组生活中的事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事物,并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3. 写作技巧讲解:教师讲解描绘方法、修辞手法等写作技巧,并通过示例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技巧。

4. 示范写作:教师进行示范写作,展示如何将所观察到的事物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并提供学生参考。

5. 学生习作练习:学生根据观察到的事物,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进行习作练习。

6. 学生习作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给出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写作技巧。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习作:《观察日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连续观察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如何制定观察计划、选择观察角度、记录观察数据等。

学生能够熟练学会记录观察日记,准确、生动地表达观察对象的变化过程、特点及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日记的撰写,显著提高观察力、思考力、分析力和写作能力,培养对生活的敏锐感知和热爱之情。

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和交流中,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悟。

二、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三、教学时间两课时四、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深入、细腻地表达他们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受和思考,使观察日记不仅仅是简单的现象记录,更具有情感内涵和思想深度。

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观察过程中的粗心和片面性,培养他们全面、细致、持续观察的习惯和能力,确保观察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如何引导学生在观察日记中运用恰当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如修辞手法、描写方法等,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和吸引力,同时避免写作的千篇一律。

重点: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观察日记的格式和内容要求,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包括如何按照时间顺序或观察重点组织文章结构,如何详细描述观察对象的变化,如何融入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等。

指导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记录,学会运用多种观察方法,提高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对生活中各种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和写作经验,同时从他人的作品中获得启发和借鉴。

五、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通过精心挑选的视频、图片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观察的方法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在观察方法讨论和写作指导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参与观察活动,亲身体验观察的过程和乐趣,在实践中提高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学写日记》优秀公开课教学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学写日记》优秀公开课教学课件

件容易的事啊!于是,我小心翼翼地扒开叶子,手从茎和叶的空隙
间伸进去,抓住黄瓜的顶端,用力一拉,“啪”的一声,黄瓜就摘
下来了。我捏住黄瓜的两头,把它轻轻地托着,放在篮子里。原来
摘黄瓜也没我想的那么难呀!
最后我拎着一篮子黄瓜一摇一摆地来到厨房。奶奶看了,笑着
事件的结果
说:“宝贝,你摘了这么多,是不是想让奶奶去卖黄瓜呀!”我听到的

正文 中间:重点
听到的

感受或心情
想到的

做过的

结尾:感受式或者道理式
生活处处皆文章,只要你留心生活, 注意观察,就会发现许多想要记录 下来的内容,赶快拿起你们手中的 笔,把你想说的话记录下来吧!
谢谢您的观看!
开心地笑了,奶奶也笑了。
日记秘诀
01 日记格式很重要,
首先要写月和日。
然后写出星期几,
02
接着记得写天气。
日记标题随你加,
正文记得另起行。
想一想 做一做
1、鸡蛋放到水里会不会沉到水底呢? 2、怎么才能让鸡蛋浮到水面上呢? 3、鸡蛋能浮到水面上,为什么?
科学原理
因为鸡蛋所受的浮力小于它 的重力,所以鸡蛋就浮不起来; 只有当水中加入足够多的盐,盐 水的浓度增大,鸡蛋所受的浮力 大于它的重力,鸡蛋就浮起来了。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学写日记》公开课
学写日记
考考你的记忆力
1.昨天晚上吃的什么饭? 2.上个星期日晚上吃的什么饭? 3. 9月13号晚上吃的什么饭?
老师的法宝 ——写日记
什么是日记呢?
日记,就是记录自己一天中的见闻、 收获、体会的一种文体。
小作者写的这篇日记和我们之前写的文章在格 式上有什么不同呢?

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 我的拿手戏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 我的拿手戏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我的拿手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习作《我的拿手好戏》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我的拿手好戏》是统编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习作。

习作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习作素材丰富,主要考查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本习作提出了如下要求:1.自己的拿手好戏是什么?2.在习作中分享自己的好戏是怎样练成的?3.关于好戏,有哪些有趣的故事?4.写作前学会列习作提纲。

5.写完后读一读,是否做到语句通顺,重点突出,注意把感受和看法写出来。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现实生活是学生创作的源泉,针对学生作文中叙事空洞,感情牵强附会这种现象,教学时,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唤起学生生活经验,并打破常规的思维和习作定势,通过学习刻画心理活动,从自己的生活感受中抒发最真挚的情感,使学生的作文在“真”与“情"这一层面上有所突破。

二、教学目标(一)梳理“我的拿手好戏”,学列习作提纲,引导习作时注意条理清楚、详略得当。

(二)采用“慢镜头"聚焦“拿手好戏练成时、展示时等多个角度”,学习通过心理描写表达出自己感受及看法的妙招。

【教学重点】教会学生学列习作提纲,引导习作时注意条理清楚、详略得当。

【教学难点】学习通过心理描写表达出自己感受及看法的妙招。

三、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本教师准备:魔术道具、学习单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实物投影,磁性黑板四、教学过程课前活动:谈话入题,增进了解课前谈话:咱们都是老朋友了,但还是第一次和同学们上课,大家想向我了解点什么?(教师随机提问,增进了解)板块一:演绎好戏诱发兴趣(一)初识“拿手好戏"1.谈话导入,板书课题课前,大家对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其实老师还想告诉同学们一个秘密,那就是我的拿手好戏。

(板书课题)2.教师表演拿手好戏引导学生说说当时的心情,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习作《即景》公开课优秀课件

习作《即景》公开课优秀课件
使画面更加鲜活。 3.写好以后读一读,关注景物的变化,
对不满意的地方进行修改。
导学单二 1.在观察记录的基础上,修改完成 一个写景片段,要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 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 2.同桌分享,圈画好的语句,互相 点评。 写作、交流时间:10分钟
即景
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 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 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 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 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 满盈了。
——选自《月迹》
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 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 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 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 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 满盈了。
——选自《月迹》
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 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 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 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 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 满盈了。
——选自《月迹》
习作要求: 1.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
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描写景物。 2.观察景物的变化,写出动态的趣味,
统编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 7
即景
雨中即景 日出即景 窗外即景 校园即景 河边即景 园中即景 小区即景 日落即景组按学号轮流展示自己的 观察记录。小组成员认真倾听,互相点 评。 2.修改自己的观察记录,小组推荐 优秀的观察记录全班交流。 交流、修改时间:5分钟。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我们眼中五彩缤纷的世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我们眼中五彩缤纷的世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我们眼中五彩缤纷的世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课《我们眼中五彩缤纷的世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材分析统编本三上第五单元是统编教材第一次出现的以“观察"为主题的习作单元。

通过《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两篇精读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学习观察及表达;借助“交流平台”进行归纳梳理,提炼方法,在“初试身手"环节初步运用。

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和《我爱故乡的杨梅》,指导学生观察的对象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小狗和杨梅。

课本呈现的插图从“一处美丽的风景”“早晨街道的一处场景"学校教室课间场景”等不同的角度提示学生可观察的对象,进而激发学生仔细观察身边事物或场景的愿望,拓宽学生习作的选材思路。

二.学情分析1.从观察的角度进行分析,三年级学生处于发展能力的关键期,能够敏锐地观察到事物的特征与变化。

但是如何如何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同时发现其中的变化是较为困难的。

2.从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三年级学生具备了简单写作的能力。

但是让学生把最近观察印象深刻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1. 借助图片、观察记录单激活回忆,学会如何仔细观察,感受观察的乐趣。

2. 学习例文,归纳梳理、提炼方法,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3. 与同伴分享自己的观察感受,主动关注生活,乐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四、教学准备初步完成观察记录单中的观察点、观察方法、观察记录和初试身手.五.教学流程一.播放视频激趣,引出课题。

1.播放视频2.引导学生说说:在视频中你看到了怎样的世界,有什么感受?(世界是多么缤纷的,多姿的,五彩的,充满活力的……)3.交流小结,引出课题: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有所发现,怎么把我们眼里的缤纷世界写下来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写好——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出示,齐读)。

二.梳理习作素材,明确观察方法。

1.(课件出示)梳理学习观察单,学习留心观察(1)我们班的孩子特别爱观察,不少同学还把自己的观察记录了下来,请拿出你们的观察学习单(出示观察记录单)谁来说说看:你观察了什么?有什么发现?(2)请3个学生自由说教师适时评价:你们真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就一定有新的发现。

人教版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写观察日记》公开课优秀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写观察日记》公开课优秀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写观察日记》公开课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习作:写观察日记》是人教版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一篇篇生动的观察日记,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观察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本课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描述、分析和总结,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能够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观察和描述。

但在写作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如观察不细、描述不准确、句子结构简单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帮助学生用准确的词语进行描述,并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句子结构进行表达。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观察的方法和技巧,学会用生动的语言进行观察日记的写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描述、分析和总结,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观察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观察的方法和技巧,用生动的语言进行观察日记的写作。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运用不同的句子结构进行表达。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

2.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帮助学生解决写作中的问题。

3.案例教学法:分析优秀观察日记案例,让学生从中学习写作技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观察日记的案例,用于分析和讲解。

2.准备观察日记的写作素材,如图片、视频等。

3.准备写作模板和评价标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忆起已学的观察方法,如观察角度、观察重点等,为新课的展开做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篇优秀的观察日记案例,让学生初步了解观察日记的特点。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篇观察日记的写作技巧,如观察角度、描述方法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观察活动,如观察教室里的植物、观察同桌的动作等。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公开课教案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公开课教案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学会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描绘出自己眼中的世界。

1.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事物、表达情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身边的美好事物,增强学生的审美观念。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作文范文2.2 教学重点如何通过观察,抓住事物的特点,用恰当的词语进行描绘。

2.3 教学难点如何将内心的情感与所观察的事物相结合,写出富有感染力的作文。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幅丰富的世界画面,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眼中的缤纷世界。

3.2 教学示范教师以一篇范文为例,分析其观察角度、描绘方法和情感表达。

3.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察心得,探讨如何用文字表达出来。

3.4 写作指导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写作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3.5 学生习作学生根据讨论和指导,独立完成一篇关于自己眼中世界的习作。

第四章:课堂练习与评价4.1 课堂练习学生互相交换习作,进行阅读和评价。

4.2 评价标准观察角度、描绘方法、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充分与否。

4.3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建议。

第五章:课后作业5.1 作业内容修改和完善课堂练习的习作,准备参加下一次的习作展示。

5.2 作业要求语句通顺、描绘生动、情感真挚。

5.3 提交时间下节课前。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活动设计组织一次户外观察活动,让学生在自然环境中感受世界的缤纷,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6.2 活动步骤a) 教师带领学生前往观察地点。

b) 学生分组进行观察,记录下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美好事物。

c) 学生回到课堂,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进行习作练习。

6.3 活动目的通过户外观察活动,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第七章:作文讲评7.1 讲评目标对学生的习作进行全面的讲评,包括观察角度、描绘方法、情感表达等方面。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展开习作。

2.学生能根据所创设的情境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并能比较流畅地记叙想象内容,要把故事写完整,情节尽可能吸引人。

3.引导学生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2.学会构思情节,情节要围绕主要人物展开,人物形象要生动、饱满。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描写环境、虚构故事情节、表现人物特点的能力。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从小到大,我们听过、读过很多故事,有些故事印在我们脑海中久久不能忘却,有些故事却很快就被忘记,今天我们也学着写一写故事。

2.本单元的三个故事都是虚构的,读起来“却像在生活中发生过一样,因为这些故事都能从生活中找到影子",都非常感人。

同学们你们认为本单元的故事为什么很感人呢?虚构的故事往往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是因为作者可以充分发挥想象来写。

3.出示写作话题“笔尖流出的故事”。

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做一回写故事的人吧!二、精彩回放,明确要点。

1.请回忆本单元《桥》和《穷人》两篇课文的大致内容,这两篇课文中介绍的人物都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镜头看到的?讨论后明确:环境描写,故事情节,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

2.学生找出课文中相应的语句谈一谈感受:(1)环境描写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

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

环境描写:先写了屋外海边恶劣的环境,再写屋内温暖、舒适的环境。

两者形成对比,不仅显出家庭的温暖,更表现出家庭的温暖离不开渔夫和桑娜辛勤的劳动。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公开课教案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公开课教案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环境,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周围的环境,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分享个人的观察和感受,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1.3 教学步骤:1.3.1 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观察周围的环境。

1.3.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细节,如花草、建筑、人物等。

1.3.3 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第二章:观察与表达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提升习作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五感观察法,丰富习作内容。

2.2 教学内容:介绍五感观察法: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引导学生运用五感观察法,观察教室周围的环境。

2.3 教学步骤:2.3.1 教师介绍五感观察法,并示范运用五感观察教室周围的环境。

2.3.2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每组选择一个事物进行观察。

2.3.3 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观察结果,引导学生运用五感观察法进行表达。

第三章:习作指导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五感观察法进行习作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描述事物的细节,展现个人的观察和感受。

3.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运用五感观察法进行习作,描述事物的细节。

教师提供习作指导,帮助学生提升表达能力。

3.3 教学步骤:3.3.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第二章的观察结果,选择一个事物进行习作。

3.3.2 教师提供习作指导,如如何描述事物的外观、声音、气味等。

3.3.3 教师邀请学生分享习作成果,给予鼓励和指导。

第四章:创意展示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五感观察法进行创意表达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摄影等方式,展示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4.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运用五感观察法进行创意表达,如绘画、摄影等。

教师提供创意展示的指导,帮助学生展现个人的观察和感受。

4.3 教学步骤:4.3.1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五感观察法进行创意表达,如绘画、摄影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看着前方,却望不到尽头, 树里有风的形状,像要展翅飞翔。 究竟是什么,使你如此惆怅, 走过一条路,又一条又出现, 你害怕玫瑰的刺将你刺得隐隐作痛。

那天夜里,你梦见盛开的玫瑰, 如一个舞剑的少女绽放在花园, 你明白自己终将继续前行, 你郑重选择了其中的一条, 而每一次选择都是成长。
名言导写
1、漫漫人生路,有无数的选择,但紧要处只有几 步。不同的选择,可能会决定我们不同的人生道 路。 2、无数次的选择构成了人生,今天的选择决定明 天的生活! 3、人的生命是一个灿烂的过程,每个人都是世上 的一个过客,要做怎样的过客,那是每个人的选 择。——秦文君 4、越是主动的选择,对选择者来说就越不容易, 因为他要为这选择的后果负全部的责 任。 ——王晓明 5、人们常常以为拒绝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防卫, 殊不知它更是一种主动的选择。 ——毕淑敏
选材立意方法:抓触及心灵的细节
策略
左脑 细描 右脑 感受 情感 … 成语 事情 游戏规则 请大家划去*个 拎起笔杆 沉思 思想斗争 笔尖划去 … 动 词 爬 快 走 握 绷 拍 打 … 形容词 紧张 不安 恐惧 烦躁 无奈 失望 大汗淋漓 …
情感 苦笑 怒 哀 悲 恐 惊 爱 褒 贬 赞 思 …
明确任务(朗读比赛)
第1队 十选五 《______的选择》语段 第2 队 五选三 《_____的选择》语段 第3队 三选二 《____的选择》语段 第4队 二选一 《___的选择》语段
写作导航 如果世界上 发生了一场大灾 难,你会带哪五 种生命中的珍贵 东西离开?你的 目光接触到划掉 的这五个选项, 你做了什么?想 了什么?
写作导航 在剩下的 五个选项中, 再划掉两个— —五选三。你 做了什么?看 到了什么?你 想了什么?你 的心情怎样?
写作导航 再划掉剩下 的一个——三 选二,意味着 它也不再拥有 。处于艰难的 抉择中,你的 感觉怎样?你 的心情怎样? 你会怎么做?
写作导航 最后划掉 一个——二选 一。处于两难 之境中,你的 感觉又怎样? 你的心情又怎 样?你又会怎 么做?
—— • 执教:徐峰
_______的选择
金 钱 父 母 事 业 地 位
健 康 升 学
享 乐 手 机
名 利 阅 读
做游戏说理由
第1队 十选五 《______的选择》语段 第2 队 五选三 《_____的选择》语段 第3队 三选二 《____的选择》语段 第4队 二选一 《___的选择》语段
用笔划掉五项, 留下五项,说一下 你会划掉哪五项? 谈谈划掉的理由或 者留下的理由.
声 音 响 亮
语 言 流 畅
声 情 并 茂
队 队 队

诗歌导写
选择 沙杍 又来到这里,还是十字路口 左边是路,右边是路, 你徘徊踌躇,不知该选哪一条, 这条路鲜花盛开,那条路百草丰茂。 生命的路上,布满抉择。 譬如鱼与熊掌, 譬如不能同时抓住两颗星星, 譬如矛与盾,昔日忠与孝。 风刮得树寂寞而倔强。
在剩下的五个 选项中,再划掉 两个——五选三 。说一下你会划 掉哪两项?谈谈划 掉的理由或者留 下的理由.?
再划掉剩下的 一个——三选二 ,意味着它也不 再拥有。说一下 你会划掉哪一项? 谈谈划掉的理由 或者留下的理由.
最后划掉一个 ——二选一。说 一下你会划掉哪 一项?谈谈划掉的 理由或者留下的 理由.
环境
灯光 桌子 寒风 雪花 地板 黑板 纸张 墙壁 天花板 …
方法 过程清楚 环境渲染 心理细腻 幻觉状态的 写 变形变态的 写 神经质的写 …
战战兢兢 忐忑不安 惶恐不安 心慌意乱 心乱如麻 心如撞鹿 不寒而栗、 提心吊胆、 心惊肉跳、 心慌意乱、 心有余悸、 战战兢兢 如释重负 …

在10分钟左右完成 一篇至少300字语段, 看谁写得又快又好 。
互评互改
评改要求 ①评语只需写三句话,比如第一可以写出
本段最大的亮点,第二写出本文最大的遗
憾,第三写出自己的建议。
②态度认真,批改意见诚恳,(一读二画
三写);
③比一比,哪队最快,哪个同学批改得最
认真。
完成前三队加分。
片段串烧
互评互改 第一课时
听优秀习作朗读,评一评
朗读要求1 朗读要求2 朗读要求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