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考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汇总(教案)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讲解:物质的分类及构成物质的微粒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讲解:物质的分类及构成物质的微粒一、物质分类(一)基本概念1、混合物:宏观,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微观,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构成的。
举例:空气、溶液和合金等。
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
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或混合物。
2、纯净物:宏观,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微观,由一种分子构成的。
举例:蒸馏水、氧气和冰水混合物。
3、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举例:金、金刚石、氢气和氧气等。
注意:(1)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固体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2)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有可能是混合物,有可能是单质。
4、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举例:过氧化氢、二氧化碳等。
5、有机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举例:甲烷(最简单的有机物)、乙醇和醋酸等。
注意:但是CO、CO2、H2CO3和碳酸盐具有无机物的特点,通常把它们看做无机物。
6、无机物:除有机物以外的其他化合物统称为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
举例:碳酸钠、硝酸银和硫酸钡等。
7、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
举例:二氧化碳、过氧化氢等。
注意:含氧化合物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包含氧化物。
8、酸:电离时形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举例:盐酸、硫酸和碳酸等。
注意:酸溶液的pH值小于7,通常化学式的第一种元素是“H”,酸由氢和酸根离子组成,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9、碱:电离时形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举例: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钡等。
10、盐: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举例:硝酸铵、碳酸钙和硫酸钡等。
(二)、物质分类金属单质混合物根据所含单质元素种类非金属单质根据所含稀有气体单质物质物质种类根据所含有机物纯净物元素种类根据氧化物化合物有无C 酸无机物碱盐二、原子(一)原子发现史1、道尔顿:原子不可再分,是最小的实心球体。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实验总结(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课本实验总结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实验原理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固体,使集气瓶内压强 ,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水被压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即为消耗的的体积,从而粗略地测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实验药品:红磷(足量)、水。
3.实验装置:4.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5.实验现象:(1)红磷燃烧, ,并放出热量。
(2)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6.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该实验还能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7.误差分析(1)在空气中容易点燃,所以不能选用细铁丝替代红磷。
(2)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不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
所以不能用镁条(与空气中的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均能反应)替代红磷。
(3)反应生成物为固体或生成的气体易被装置内溶液吸收,所以用硫粉替代红磷时应将集气瓶内的水换成NaOH溶液。
9.装置的改进(1)改进的原因:燃着的红磷伸入集气瓶时,空气受热膨胀逸出,会使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或“偏小");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会造成空气污染。
(2)改进的思路;在实验过程中不打开装置,使装置始终保持密闭,如下图:10.实验方法的创新设计原则:利用物质与空气中的反应,从而使密闭容器中的气体体积减小,减小量即为氧气所占体积。
图④⑤⑥:利用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为了提高反应速率,通常会加入活性炭和食盐水;图⑦:利用消耗装置内的氧气;刚开始加热时,注射器活塞向运动,冷却至室温后,活塞最终停留在m的 (填“左侧”或“右侧”)。
二、燃烧实验1、可使带火星的木条的复燃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反应方程式现象:2、硫燃烧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无色气体:在氧气里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反应方程式3、磷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发出黄光,放出热量,产大量白烟。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与考点点拔—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人教版)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与考点点拔—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中考知识点归纳知识点一空气的成分及用途②一般来说,空气的成分比较固定。
这是因为动植物的呼吸和腐烂、物质的燃烧、钢铁的锈蚀等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但是绿色植物在日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会放出大量的氧气,从而使氧气量保持相对平衡。
③“稀有气体”是一类气体的总称,不是一种气体。
知识点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二百多年前,法国科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的结论。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详见教材基础实验突破)知识点三空气的污染及防治1. 空气的污染和防治2.(1)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等。
(2)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____二氧化硫____、一氧化碳、二氧化氮、____可吸入颗粒物____和臭氧等.3. 大气污染(1)有害气体,如:SO2、NO2、CO 等,其中CO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而SO2、NO2是形成___酸雨_____的主要物质。
(2)粉尘,如:灰尘、粉煤灰等。
(3)空气中CO2浓度增大会导致____温室效应____,而含氟物质的排放会破坏O3 (臭氧) 层,使得地球表面受紫外线辐射加重。
【归纳总结】①监测空气环境质量的空气质量日报主要包含三项内容:首要污染物、空气污染指数和空气质量级别。
污染指数在0~500之间,是一个相对数值,数值越小,表示污染物的含量越少,空气质量越好。
②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
因为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同时二氧化碳也没有列入空气污染指数。
知识点四氧气的性质和用途1.物理性质在标准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
在低温、高压时,可变成淡蓝色的液体或雪花状固体。
2.化学性质(1)氧气的助燃性: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燃,说明氧气能够助燃或支持燃烧,利用此性质可以区别N2和O2、CO2和O2。
初中化学 复习知识点归纳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归纳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原子论(道尔顿)和分子学说(阿伏加德罗)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3、1869年,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物质的种类繁多(达2000多万种),但组成它们的基本成分——元素只有100多种。
水、氧气、二氧化碳的一个共同点:都含有氧元素。
4、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5、用高分子薄膜做的鸟笼:隔水、透气6、用纳米技术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直径6mm的尼龙绳能吊起2t的汽车)(1nm=10-9m)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考点要求: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之间的联系考点一、物质的变化1、概念: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例: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2、判断变化依据:是否有其它(新)物质生成。
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3、相互关系:常常伴随发生,有化学变化一定有物理变化,有物理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4、化学变化伴随现象:放热、吸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和生成沉淀。
考点二、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
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
它们的区别是:物理性质在静止状态中就能表现出来,而物质的化学性质则要在物质运动状态中才能表现出来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在变化语句中加“能”或“可以”或“易”“会”“难于”等词语,变成了相应的性质。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质量守恒定律考点讲解含解析
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1)注意“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2)此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等其它方面的守恒;(3)正确理解“参加"的含义,没有参加反应或者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不要计算在内。
2、适用范围: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能用来解释物理变化.3、实验验证: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实验必须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如:有气体生成的实验没密闭,天平会不平衡(生成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如:有气体参加的实验没密闭,天平会不平衡(没有称量参加反应的气体)4、理解:六不变: 宏观:物质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元素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量不变;原子质量不变;两个一定变:物质的种类;分子种类;两个可能变:分子数目;元素化合价;5、质量守恒的根本原因(即本质):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6、微观示意图:做题思路,将图转化成成化学式,能写化学方程式的写出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最后分析做题.题型一质量守恒定律理解应用【经典例题】【2019黑龙江龙东】汽车尾气是空气污染的元凶之一,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可以有效减少尾气污染,其反应原理之一是2NO+2CO N2+2X.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的化学式为CO2B.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C.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不变D.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主要来源于汽油的不充分燃烧【答案】C【解析】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反应物中有2个碳原子、2个氮原子、4个氧原子,生成物质中有2个氮原子,所以X是CO2,故A正确;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B正确;C、一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2,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0,所以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改变,故C错误;D、含碳化合物中的碳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故D正确.故选:C。
初中化学中考一轮复习教案
初中化学中考一轮复习教案主题:化学基础知识整体复习
一、知识概览
1. 化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 物质的分类和性质
3. 分子、原子和离子的结构及性质
4. 元素和化合物的认识
5.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6. 化学反应的类型及其特点
7.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
二、重点内容复习
1. 化学元素的周期表排列
2. 元素周期律的基本规律
3. 元素的化合价和化合价的判断方法
4. 化学式的书写和化合物的命名
5.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方法和实例
6. 化学反应类型的辨别和掌握
三、复习方法
1. 多做题目:选择、填空、解答等不同类型的题目
2. 列表复习:整理出各个知识点的要点和关键内容
3. 实验复习:重点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4. 记忆口诀:借助口诀和图片等联想记忆方式
四、考点总结
1. 金属、非金属和类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性质比较
2.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方法和实例
3. 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和实例题
4. 元素周期律相关的基本规律和命题角度
五、注意事项
1. 针对薄弱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加强复习
2. 在复习过程中注重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3. 合理安排复习时间,保持良好的复习状态
4. 多做模拟试卷,提高答题速度和效率
六、作业布置
1. 完成一套模拟试题,检验复习效果
2. 复习重点知识点,准备明天的课堂互动讨论
3. 听讲课堂内容,及时向老师提出问题,全面巩固知识点
通过以上复习教案,相信同学们可以有条理地复习化学基础知识,为中考顺利通过打下坚实的基础。
祝同学们取得优异的成绩!。
初中化学复习知识教案
初中化学复习知识教案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1. 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混合物
2. 元素的概念及特征
3. 化合物的概念及特征
4. 混合物的概念及特征
第二节:常见元素和化合物
1. 常见元素:氧气、氢气、氮气、碳、金属等
2. 常见化合物:水、二氧化碳、氯化钠等
第三节:化学反应
1. 化学反应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2.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和计算
3. 化学反应的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双替换反应
第四节:酸碱中和反应
1. 酸和碱的定义及性质
2. 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第五节:常见化学实验
1. 铁与硫的化学反应实验
2. 水的电解实验
3.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实验
第六节:化学方程式的应用
1. 化学方程式在实验中的应用
2.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
以上是初中化学复习知识的教案范本,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祝你学习进步!。
初中化学复习专题教案
初中化学复习专题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复习化学基础知识,加深对化学概念的理解;
2.检验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找出薄弱环节并加以强化;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化学基本概念复习;
2.常见元素周期表元素复习;
3.化学反应类型及化学方程式复习;
4.化学量的计算;
5.化学实验基本知识。
三、教学步骤:
1.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包括原子、分子、离子等基本概念,并进行一些基本题目讲解。
2.复习常见元素周期表元素的性质及性质规律,让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规律。
3.复习化学反应类型及化学方程式,让学生掌握各种化学反应类型及如何正确写化学方程式。
4.复习化学量的计算,包括摩尔、质量、体积等的相互转换,让学生掌握化学计算方法。
5.复习化学实验基本知识,包括实验操作方法、实验安全注意事项等,让学生了解实验基本知识。
6.进行化学复习专题的综合测试,检验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手段:
1.课堂教学;
2.小组讨论;
3.化学实验。
五、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
2.通过综合测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3.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测试结果给予评价及建议。
六、教学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2.要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帮助;
3.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化学学习中来。
2025年中考化学总复习一轮考点梳理第15课时中和反应
② 氯化铜易溶于水。
【实验探究】
(1) 方案Ⅰ:某同学先向试管中加入约2mLNaOH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然后慢慢滴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色。
① 实验结论:
NaOH溶液与稀盐酸可以发生反应
。
② 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 H+和OH-反应生成H2O 。
③ 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若观察到有少量气泡出现,请分析产生气泡的 可能原因: 2NaOH+CO2 Na2CO3+H2O、Na2CO3+2HCl 2NaCl+
4. 应用: (1) 农业上用 熟石灰 来改良酸性土壤。 (2) 工业上用 熟石灰 处理硫酸工厂的废水。 (3) 医疗上常用 氢氧化铝 (填一种碱的名称)治疗胃酸过多。 (4) 生活中用 醋 涂在皮肤上以减轻被黄蜂蜇了引起的痛痒(毒液呈 碱性);用 肥皂水(或牙膏) 涂在皮肤上以减轻被蚂蚁叮咬引起的痛痒(毒液 呈酸性)。
因是
稀盐酸量不足的情况下也无明显现象
。
(4) 除以上方案外,下列物质中,单独使用时也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
是否恰好完全反应”的是 BD (填字母)。
A. 铜片
B. pH试纸
C. 氧化铜
D. 紫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蕊溶液
考点2 中和反应的应用 例1 (2022·攀枝花)下列物质的应用,主要原理不涉及中和反应的是 ( A ) A. 硫酸铜用于配制波尔多液 B. 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 食醋用于清洗含氢氧化镁的水垢 D. 硼酸用于处理皮肤上残留的碱
第15课时 中和反应
1. 了解pH试纸检验溶液酸碱度的方法。 2. 知道中和反应及其实质,知道酸碱性对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生长的影 响。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讲义—水和溶液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讲义—水和溶液考点一自然界的水一、自然界的水1.全球水资源状况(1)储量: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
水的总储量很大,但陆地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而可利用的只约占其中的30.4%,不到总水储量的1%。
(2)分布形式:海洋水、湖泊水、河流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
2.水污染的原因①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②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③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水污染的原因①工业上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产生,对污染的水体处理达标后排放;②农业上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③生活上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不使用含磷洗涤剂等;加强水质监测。
二、硬水和软水1.概念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
软水:不含或含有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软水。
2.硬水和软水的检验(1)用肥皂水来检验硬水和软水。
把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在盛有等量的软水、硬水的试管中,振荡,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少或不产生泡沫的是硬水。
(2)用加热煮沸的方法来检验硬水和软水。
水加热煮沸时,有较多沉淀产生的是硬水,不产生沉淀或产生的沉淀较少的是软水。
3.硬水的软化硬水的软化就是设法除去硬水中的钙、镁化合物。
生活中常用煮沸法;实验室常用蒸馏法;工业上常用离子交换法和药剂软化法。
4.使用硬水造成的危害(1)用硬水洗涤,不仅浪费肥皂,不容易洗干净,还会使纤维变脆、易断。
(2)硬水有苦涩味,饮用硬水会使人的胃肠功能紊乱,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腹泻和腹痛。
(3)锅炉用水硬度太大,会产生水垢,这会大大降低锅炉的导热能力,造成燃料的浪费。
另外,当水垢爆裂脱落时,造成炉壁局部受热不均,易引起锅炉爆炸。
(一)误认为过滤、使用活性炭吸附可以将硬水软化。
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活性炭可以吸附掉水中的一些可溶性杂质(色素或异味);两种方法均不能使硬水软化。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与考点点拔—第八单元第2讲:金属的化学性质(人教版)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与考点点拔—第八单元第2讲:金属的化学性质(人教版)中考知识点归纳知识点一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与氧气反应(1)规律: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2)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不同,主要与金属的活动性有关。
(3)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化铝薄膜覆盖在铝表面,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主要注意反应条件的选择、实验现象的叙述,在实验现象的叙述中,要注意不要说出产物的名称,这样说不是现象而是结论。
2.金属与盐酸、稀硫酸反应(1)规律:金属+酸―→盐+氢气(置换反应)(2)反应发生的条件:金属的活动性必须排在氢之前。
(3)镁、锌、铁分别与酸反应的现象及化学方程式成浅绿色。
△金属与酸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均增加。
3.金属与盐溶液反应(1)规律:金属+盐―→新盐+新金属(2)反应发生的条件△必须是前面金属置换后面金属(K、Ca、Na除外)。
△反应中盐必须可溶。
(3)常见金属与盐溶液反应4.H 2 + CuOCu + H 2O C + 2CuO2Cu + CO 2↑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但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CO +CuO=====△CO 2+Cu 。
知识点二 金属活动性顺序 1.金属活动性顺序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用元素符号表示)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巧学妙记】金属活动性顺序“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可采用谐音法记忆,即“嫁给那美女,身体细纤轻,统共一百斤”。
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3.4.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1)用于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判断置换反应能否发生及反应的剧烈程度。
△位于氢前面的金属可以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且位置越靠前,反应越剧烈;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教材实验基础知识总结
1.1 对蜡烛燃烧的探究1.如图1所示,用火柴点燃蜡烛,蜡烛燃烧,火焰分为三层,最里面的火焰底部呈淡蓝色、次层暗淡、最外层明亮但不耀眼。
将火柴梗伸入火焰中,约1 S后取出,观察到在火焰最外层的部位最先变黑,,第二层次之,最里层变黑最慢,说明外层火焰温度最高,第二层次之,内层火焰温度最低。
2.如图2、3所示,分别取一个干燥烧杯和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观察到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珠,另一只烧杯内壁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由此可知,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3.如图4所示,点燃蜡烛熄灭后产生的白烟(石蜡固体小颗粒),蜡烛又重新燃烧,说明石蜡固体小颗粒具有可燃性。
4.蜡烛燃烧时产生的“黑烟”是蜡烛不充分燃烧生成的炭黑。
1.2 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用相同规格的集气瓶分别收集两瓶空气和两瓶人体呼出的气体。
1.如图1,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人体呼出气体样品中,观察到盛空气样品的集气瓶中木条无明显变化,盛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说明人体呼出气体中O2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的少。
2.如图2,向空气样品和人体呼出气体样品中各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观察到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无明显变化,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人体呼出气体中CO2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的高。
3.如图3,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或镜片,对着其中一块哈气,观察到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无明显变化,另一块上有水雾出现,说明人体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的多。
2.1 红磷燃烧※1. 实验原理利用物质在密闭容器中与空气的氧气反应,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被压入密闭容器中,进入容器中水的体积即为消耗的氧气的体积。
2. 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4P+5O 2======2P 2O 5 3. 实验现象(1)集气瓶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
(2)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沿导气管进入集气瓶,集气瓶中的水面上升,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中空气总体积的15 。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讲解:常见的酸和碱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讲解:常见的酸和碱一、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性质1、浓盐酸: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有强腐蚀性。
工业盐酸因含有杂质而呈黄色。
浓盐酸在空气中打开瓶口,会在瓶口处形成白雾,这是因为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跟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缘故,说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2、浓硫酸:纯净的浓硫酸是无色、粘稠油状的液体,不易挥发。
浓硫酸有较强的吸水性,因而常用作气体干燥剂;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因而使用时要特别小心。
3、如果不慎将硫酸或盐酸沾到皮肤上,要立刻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到5%的碳酸氢钠溶液,以防止烧伤皮肤。
4、稀释浓硫酸: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切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原因是防止酸液沸腾溅出伤人。
5、思考:如果把浓盐酸和浓硫酸分别敞口放置空气中,下列情况发生什么变化?二、酸的化学Array性质1、酸与酸碱指示剂作用,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不变色。
2、酸与活泼金属反应:酸+活泼金属=氢气+盐(常见:铁、铝、锌、镁是活泼金属;铜、金、银为不活泼金属)(1)盐酸与镁条反应的现象:放出气体;镁逐渐溶解至消失;放热;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反应的方程式:Mg+2HCl=MgCl2+H2↑。
(2)盐酸与铁钉反应: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同时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HCl=FeCl2+H2↑。
(★单质铁和酸反应时,生成物中铁显+2价,所得溶液是浅绿色。
)3、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酸+金属氧化物=水+盐(1)盐酸与生锈的铁钉反应的现象:铁锈逐渐溶解至消失;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黄色。
方程式Fe2O3+6HCl=2FeCl3+3H2O。
(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含Fe3+的溶液是黄色。
)(2)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的现象:黑色氧化铜逐渐溶解至消失;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色,方程式:CuO+H2SO4=CuSO4+H2O。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第7 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一、酸思考:酸属于(选填“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酸中一定含有元素。
酸电离时都产生。
1.常见的酸:“三大强酸”是指、、;人的胃液中含有,汽车常用的电瓶(蓄电池)中有,食醋中含有,酸雨中含有极少量的。
思考:①实验室制取氢气是不能采用浓盐酸,也不能采用浓硫酸和硝酸,这是什么原因呢?②4个小烧杯中分别放入等质量的浓盐酸、蔗糖溶液、浓硫酸和浓硝酸,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假设温度不改变,水分不蒸发)溶液的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有何变化?2.酸的特性(1)打开浓盐酸的瓶塞形成,这是因为盐酸具有性。
鉴别浓盐酸和稀盐酸最简便的方法是。
(2)硝酸具有性,与活泼金属反应。
打开浓硝酸的瓶塞形成,这是因为浓硝酸具有性。
盛放浓硝酸的试剂瓶是,由此可推测浓硝酸具有的性质。
(3)浓硫酸(H2SO4)的三大特点:①,可用于干燥一些气体②,能使木材、纸张等有机物发生③,与金属反应一般不生成氢气。
(4)在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沿烧杯内壁注入中,并不断,使。
思考:①在浓硫酸稀释过程中,玻璃棒起的作用是。
②用盐酸制取氢气时,氢气中将含有哪些杂质?如何证明?如何除去?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含有哪些杂质?如何证明?如何除去?④酸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⑤有两瓶标签已经遗失了的溶液,已知一瓶是稀硫酸,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如何分辨?3.酸的化学性质(1)与指示剂反应,酸溶液使石蕊试剂变色,酚酞试液遇酸,酸溶液的pH 7,pH ,酸性越强。
(2)酸+金属→ + 。
写出Fe 、Al分别与HCl和H2SO4反应的方程式、、酸和金属的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规律是。
(3)酸+金属氧化物→ + 。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写化学式).将生锈的铁钉投入过量的稀盐酸中,首先看到的现象是,反应的方程式为,过一会儿又看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做完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实验后,试管壁上留下的黑色物质可以用洗去,方程式为。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案设计:金属氧化物酸碱盐性质复习
教学过程一、复习学生回答:酸碱盐金属的化学性质分别有哪些?二、知识讲解考点/易错点1 各类物质间的转化我们已经学习了金属酸碱盐等物质的化学性质,它们在中考中占有很大比例,如何快速记住这些物质的性质并学会这些知识的应用呢?我们通过下面这个图表来弄清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并通过这个图表来快速记住这些物质的化学性质。
(一) 根据右图可以看出: 1.纵的转化:如:Ca →CaO →Ca(OH)2→CaCL 2C →CO 2 →H 2CO 3 →CaCO 32.横的转化:① 金属+酸→盐+H 2(①H 前面的金属;②不能是浓硫酸和硝酸) ② 金属+盐→金属+盐(①排在前面的金属;②可溶性盐) ③ 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④ 酸性氧化物+碱→盐+水⑤ 酸+碱→盐+水 ⑥ 酸+盐→酸+盐 ⑦ 碱+盐→碱+盐 ⑧ 盐+盐→盐+盐其中①②属于置换反应,要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反应是否能进行;⑤⑥⑦⑧属于复分解反应,要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和酸碱盐的溶解性来判断反应是否能进行,只有知道了各类反应的限制条件才能正确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考点/易错点2 各类物质的化学性质 (二)根据图表预测各类物质的化学性质讲解:如图表中有四条线与酸相连则可以知道酸能与这四类物质发生反应,再加上酸与指示剂反应,因此酸的通性有五条。
其他物质的化学性质都可以推出,还可以判断哪些物质间不能反应。
学生练习:通过图表说出金属、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盐的化学性质。
考点/易错点3各类物质的制法 (三)根据图表预测各类物质的制法讲解:若要制取可溶性碱氢氧化钠,则理论上可以找到二种方法:① 碱 + 盐→碱 + 盐,②碱性氧化物 +水→碱 ;若要制取难溶性碱氢氧化铜,则只能找到一种方法:碱 + 盐→碱 + 盐 。
因为,氧化铜不能跟水发生反应。
学生练习:(1)用多种方法制取硫酸锌,写出化学方程式。
(2)以石灰水、纯碱、水为原料制取烧碱,写出化学方程式。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精细梳理---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考点一空气的成分、污染及防治1.空气的成分及用途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利用红磷的燃烧,把集气瓶中的氧气消耗掉,使集气瓶内的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集气瓶内,进入的水的体积即为氧气的体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 +5O 2=====点燃2P 2O 5 (1)红磷燃烧,有大量白烟生成。
图1图2图3图4(1)实验原理的改进图1用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设计实验,铁的缓慢氧化使集气瓶中氧气消耗更彻底,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2)点燃方式的改进图2、3通过电、热、光能等方式使温度达到实验药品的着火点,或将红磷换为着火点低的白磷,既能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又能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3)测量方式的改进图4利用注射器代替烧杯,使读数更精确3.空气的污染及防治1.物理性质标准状况下(0 ℃, 1.01×105 Pa),氧气为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三态变化:气体(无色) ――→-183 ℃ 液体(淡蓝色) ――→-218 ℃ 固体(淡蓝色雪花状) 2.化学性质 (1)与金属单质反应铁丝(Fe)⎩⎪⎨⎪⎧现象⎩⎨⎧空气中:不能燃烧,红热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化学方程式:3Fe +2O 2=====点燃Fe 3O4注意⎩⎨⎧a.将铁丝绕成螺旋状,目的是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b.在集气瓶瓶底铺一层细沙或放少量的水,目的是防止生成 的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镁条(Mg)⎩⎪⎨⎪⎧现象⎩⎨⎧空气中: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化学方程式:2Mg +O 2=====点燃2MgO 注意:实验前用砂纸打磨,目的是除去表面的氧化镁薄膜或污物(2)与非金属单质反应木炭(C)⎩⎪⎨⎪⎧现象⎩⎨⎧不同点⎩⎨⎧空气中:木炭红热,无烟、无焰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相同点: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化学方程式⎩⎪⎨⎪⎧C +O 2=====点燃CO 2(完全燃烧)2C +O 2=====点燃2CO (不完全燃烧)硫(S)⎩⎪⎨⎪⎧现象⎩⎨⎧不同点⎩⎨⎧空气中: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氧气中: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相同点:放热,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化学方程式:S +O 2=====点燃SO 2注意:反应前在集气瓶中加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吸收SO 2,防止其污染空气,化学方程式:2NaOH +SO 2===Na 2SO 3+H 2O磷(P)⎩⎪⎨⎪⎧现象: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生成白色固体化学方程式:4P +5O 2=====点燃2P 2O 5氢气(H 2)⎩⎪⎨⎪⎧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珠化学方程式:2H 2+O 2=====点燃2H 2O(3)与化合物反应考点三 氧气的制取1.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1)原理:利用空气中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不同,采用低温蒸发的方法,该法属于物理变化。
考点06化学式与化合价(讲义)中考一轮复习
考点06 化学式与化合价(讲义)1、能说出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2、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3、能根据化学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1.化学式(1)概念: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纯净物组成的式子。
(2)意义:(3)书写(4)有关化学式的计算2.化合价(1)表示方法: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号在前,数字在后。
数字为“1”时不能省略。
(2)化合价和离子符号的区别(3)一般规律:①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 。
①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元素显 正 价,非金属元素显 负价。
非金属元素与氧元素化合时显 正 价,与氢元素化合时显 负价。
①一些元素在不同物质中可显不同的化合价。
如在FeO 、Fe 2O 3中,Fe 的化合价分别为 +2 、 +3 。
①同一种元素在同一个化合物中可显不同的化合价,如在NH 4NO 3中,N 的化合价分别为 3 、 +5 。
①在单质里,元素的化合价为 0 。
①原子团是组成化合物的一部分,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不为0,等于原子团的 化合价 。
3.化学符号及周围数字的意义(1)正前方计量数n :表示“几个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如:2H:2个氢原子;3H2O:3个水分子;4Ca2+:4个钙离子。
(2)化学式右下角:表示一个什么分子中含有几个什么原子。
如:SO2:1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O2:1个氧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3)正上方:表示化合价(正负前“1”要写)。
即某元素(某根)的化合价为多少。
+2 +2如:Zn :锌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Mg..Cl2:氯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4)右上角:表示离子符号(数字前“1”不写)。
即(一个)什么离子带几个单位正/负电荷。
如:Al3+:1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OH—:1个氢氧根离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题型1 化学符号的书写及数字表示的意义例1【2021甘肃定西】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A.2Fe3+:两个铁离子B.O2:一个氧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C.2He:2个氦元素D.+2Cu O: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答案】C【解析】A、表示微粒的个数在微粒前面加对应数字,“2”表示两个铁离子,正确;B、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O2中的“2”表示1个氧气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正确;C、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故2He中的2表示2个氦原子,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错误;D、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符号中“2”表示在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