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高中三年级必修1 化学工艺流程试题教学设计
高三化学工艺流程题专题公开课教案
03
绍
反应类型及条件控制
化学反应类型
包括合成、分解、置换、氧化还原等 反应类型,根据工艺流程需求选择合 适的反应。
原料选择与预处理
根据反应需求选择合适的原料,并进 行必要的预处理,如研磨、混合、预 热等。
反应条件控制
涉及温度、压力、浓度、催化剂等条 件,需精确控制以确保反应顺利进行 。
关键设备功能与作用
误差避免措施
针对误差来源采取相应的避免措施,如提高仪器 精度、规范操作流程、控制环境条件等,以减小 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实验数据处理
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如平均值法、标准偏 差法等,对实验数据进行合理处理和分析,得出 更为准确可靠的结论。
真题演练与答疑环
06
节
历年真题回顾与解析
精选历年高考化学工 艺流程题真题
02
原料种类及性质分析
常见原料
矿石、工业废料、再生资 源等
性质分析
物理性质(如密度、熔点 、沸点等)和化学性质( 如氧化性、还原性、稳定 性等)
原料选择原则
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环 境友好等
预处理方法与目的
01
02
03
04
粉碎
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提高反 应速率
洗涤
去除原料表面杂质,提高产品 质量
焙烧
仪器保养维护
定期对仪器进行保养维护,如清洗、润滑、校准等,确保仪器的 准确性和稳定性。
仪器故障处理
了解仪器常见故障的原因及处理方法,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解决 ,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误差分析以及避免方法
1 2 3
误差来源分析
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来源进行分析,如 仪器误差、操作误差、环境误差等,找出影响实 验结果的关键因素。
2019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章节综合测试卷及答案)
【2019版新教材】统编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目录1.1.1《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物质的分类》主要包括了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和分散系及其分类两个内容。
新课标中要求根据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进行分类。
在整个高中化学中,本节课起到很好的承先启后、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
学生通过对分类法的学习能够对以往的化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并且为今后将要学习的更为庞大的化学知识体系奠定重要的基础。
同时学生学习了这种分类方法,打破了以往化学中以“族”的概念来学习化学知识,而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类别的视角去研究化学,从而使得化学知识更具有生活性。
教学目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学会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理解分类的多样性,知道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通过探究活动,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对胶体性质的实验探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学会科学、合理运用观察、比较、实验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推理、分析、归纳能力。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自己所熟悉的知识进行分类,感受到分类法对化学科学研究和学习的重要性,能在以后学习生活中中进行实际应用。
教学重难点:1.知道分类方法并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2.胶体、溶液、浊液之间的比较,胶体性质课前准备:学生自主预习、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分类的方法1、单一分类法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O2、O3的混合物、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等,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才是单质。
2、交叉分类法交叉分类法就是对被分类的对象应用多种不同的单一分类法进行分类被分类的物质物质类型分类标准3、树状分类法树状分类法是对同类事物按照某种属性进行分类。
被分类的对象的整体与分出类型间的关系以树状陈列式表示。
二、物质的分类1、物质分类的依据(1)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类(2)物质分类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
实验报告
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培养实 验报告撰写能力。
作业要求
作业需按时完成
保证学习进度的一致性。
作业需认真审题
提高解题的准确性。
作业需独立完成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作业需规范书写
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作业评价
完成情况
评价作业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学习态度
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努力程度。
了解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 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 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
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学会发现问题、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学会运用归纳、演绎 、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处理信息。
培养实验观察、操作 和思考的能力,能够 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对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树立科 学观念和科学精神。
总结词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详细描述
学生应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掌握分子 、原子、离子等基本概念,了解它们在物 质组成中的作用。
离子反应
总结词
离子反应的本质与条件
详细描述
学生应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和条件 ,理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意 义,掌握离子反应的规律和特点。
总结词
离子共存的条件与原因
详细描述
学生应了解离子共存的条件和原因, 掌握常见离子的性质和反应特点,能 够判断离子能否共存。
04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01
02
03
04
激活学生的前知
通过提问、回顾旧知识等方式 ,激活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记忆
,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策略
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等 多种教学策略,帮助学生理解
高中三年级化学必修一教学设计
高中三年级化学必修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2.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3. 培养化学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4. 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实践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重要内容:1. 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2. 化合反应与化学方程式;3. 溶液的浓度计算;4. 气体反应与气体方程式;5. 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6. 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
三、教学过程1. 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
例如,稀释溶液的制备、溶液的过滤、溶液的蒸发和结晶等。
2. 化合反应与化学方程式介绍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的概念,通过实例讲解,帮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并培养学生编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
3. 溶液的浓度计算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计算溶液的浓度,包括质量百分比、体积百分比和摩尔浓度的计算方法。
通过实例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 气体反应与气体方程式讲解气体反应的基本概念和气体方程式的书写规则,通过实验展示气体反应过程,并引导学生编写气体方程式。
5. 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介绍化学键的概念和种类,讲解键的形成和断裂的原理。
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化学键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
6. 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引导学生学习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布局,并深入了解元素周期律的基本规律和意义。
通过实例演示,加深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认识。
四、教学方法1. 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究能力;2. 利用实验、案例和问题解决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3. 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实验操作技能的评价:通过课堂观察和实验报告评分等方式,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进行评价。
2. 知识掌握的评价:通过作业、小测验和期中期末考试等方式,对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
3. 实践应用能力的评价:通过课堂讨论、项目实践和实验报告评分等方式,对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进行评价。
2023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全册教案
2023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全册教案第一章:物质与能量课时安排- 课时1:物质的分类与性质- 课时2: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课时3:物质的变化教学目标- 了解物质的分类及其性质- 掌握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基本概念- 理解物质的变化及其规律教学内容和重点1. 物质的分类与性质- 纯物质与混合物的区分- 化学元素与化合物的特点- 各种物质的性质及其分类2.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概念及其组成-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特点- 化合物的分子式和结构式3. 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质变化的条件和规律-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写法和平衡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介绍物质分类、组成和变化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 实验法:通过简单的实验,展示物质分类、组成和变化的现象。
- 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加深对物质分类、组成和变化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评价与建议- 学生表现评价:通过课堂回答问题、实验操作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对物质分类、组成和变化的掌握情况。
- 教学建议:重视实际应用,引导学生联系实际问题和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课时安排- 课时4: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 课时5:氧化还原反应- 课时6:物质的量与化学计算教学目标- 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掌握化学方程式的表示和平衡- 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化学计算教学内容和重点1. 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 化学反应的定义和特征-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表示法和平衡法则- 化学方程式的应用和解题方法2.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过程-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和实例分析3. 物质的量与化学计算- 物质的量的概念和测定- 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应用- 化学计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介绍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高中必修一化学教案人教版6篇
高中必修一化学教案人教版6篇人教版高中化学教学教案设计篇一实验目的1、通过让学生亲自做钠及化合物性质的实验,使学生加强对碱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认识。
2、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焰色反应检验钠和钾及其化合物。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实验重点1、通过实验巩固对钠及化合物性质的认识。
2、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与思考。
实验难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初步培养其设计实验和评价实验的能力。
实验用品试管、试管夹、烧杯、胶头滴管、铁架台、酒精灯、药匙、滤纸、粗玻璃管(10mm×10mm),带导管的橡皮塞、铂丝、蓝色钴玻璃、铝箔、火柴、小刀、水槽、镊子、蒸发皿、细长玻璃管、脱脂棉、气球。
钠、na2o2、na2co3、nahco3、cuso45h2o、kcl的固体及溶液、bacl2溶液、稀盐酸、酚酞试液、澄清的石灰水。
实验形式单人单组实验过程[引入]本章我们主要学习了钠及化合物性质。
本节课我们通过具体的实验来对这些知识加以巩固。
[板书]实验三碱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师]本节课我们主要进行以下实验内容。
[板书]一、钠的性质。
1、钠与水反应。
2、钠在空气中燃烧。
二、过氧化钠的性质。
1、na2o2与水的反应。
2、na2o2与co2的反应。
三、na2co3与nahco3的性质。
1、nahco3的不稳定性。
2、na2co3、nahco3与酸的反应。
3、na2co3与nahco3的鉴别。
四、用焰色反应检验na+、k+、cu2+。
[提问]1、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试管中为什么不能有气体?2、在nahco3加热分解的实验时,为什么要先将导管移出烧杯,然后再熄灭酒精灯?3、做好焰色反应的关键是什么?[注意]:1、不要用手直接接触金属钠。
2、实验中所取钠块不得超过黄豆粒大小。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思考]:1、如果将钠与盐酸溶液反应,钠是置换水中的h,还是置换hcl中的h?2、一开始我们发现na用煤油保存,经过以上一系列的对钠的性质的研究,你能说出为什么吗?4、用盐的固体或溶液做焰色反应的实验时,何者现象更明显?[布置作业]填写好本次的`实验报告,并能熟练地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2019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章节综合测试卷及答案)
【2019版新教材】统编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目录1.1.1《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物质的分类》主要包括了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和分散系及其分类两个内容。
新课标中要求根据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进行分类。
在整个高中化学中,本节课起到很好的承先启后、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
学生通过对分类法的学习能够对以往的化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并且为今后将要学习的更为庞大的化学知识体系奠定重要的基础。
同时学生学习了这种分类方法,打破了以往化学中以“族”的概念来学习化学知识,而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类别的视角去研究化学,从而使得化学知识更具有生活性。
教学目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学会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理解分类的多样性,知道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通过探究活动,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对胶体性质的实验探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学会科学、合理运用观察、比较、实验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推理、分析、归纳能力。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自己所熟悉的知识进行分类,感受到分类法对化学科学研究和学习的重要性,能在以后学习生活中中进行实际应用。
教学重难点:1.知道分类方法并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2.胶体、溶液、浊液之间的比较,胶体性质课前准备:学生自主预习、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分类的方法1、单一分类法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O2、O3的混合物、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等,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才是单质。
2、交叉分类法交叉分类法就是对被分类的对象应用多种不同的单一分类法进行分类被分类的物质物质类型分类标准3、树状分类法树状分类法是对同类事物按照某种属性进行分类。
被分类的对象的整体与分出类型间的关系以树状陈列式表示。
二、物质的分类1、物质分类的依据(1)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类(2)物质分类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
人教课标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化学工艺流程题的解题策略》教学PPT
43、富人靠资本赚钱,穷人靠知识致 富。 44、顾客后还有顾客,服务的开始才 是销售 的开始 。 45、生活犹如万花筒,喜怒哀乐,酸 甜苦辣 ,相依 相随, 无须过 于在意 ,人生 如梦看 淡一切 ,看淡 曾经的 伤痛, 好好珍 惜自己 、善待 自己。
46、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 感千难 万难。 4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 之。 48、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49、如梦醒来,暮色已降,豁然开朗 ,欣然 归家。 痴幻也 好,感 悟也罢 ,在这 青春的 飞扬的 年华, 亦是一 份收获 。犹思 “花开 不是为 了花落 ,而是 为了更 加灿烂 。 50、人活着要呼吸。呼者,出一口气 ;吸者 ,争一 口气。 51、如果我不坚强,那就等着别人来 嘲笑。
52、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 有限制 你发挥 的藩篱 。 53、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54、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 55、领导的速度决定团队的效率。
点击下图进入“专题大看台 实战场”
18、我终于累了,好累,好累,于是 我便爱 上了寂 静。 19、只有收获,才能检验耕耘的意义 ;只有 贡献, 方可衡 量人生 的价值 。
20、赚钱之道很多,但是找不到赚钱 的种子 ,便成 不了事 业家。 21、追求让人充实,分享让人快乐。
高中化学《工艺流程综合题》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工艺流程综合题编写:审核:【学习目标】1、掌握工艺流程题的解题思路模板。
2、掌握工艺流程中的重要实验方法。
3、结合题意,能写出陌生的化学和离子方程式。
【课堂互动区】一、【流程模板与应用】1、试题整体结构(题头、题干、题尾)。
2、流程图结构例1、(2015 全国卷1、27 题)硼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许多用途。
以铁硼矿(主要成分为Mg2B2O5·H2O和Fe3O4,还有少量Fe2O3、FeO、CaO、Al2O3 和SiO2 等)为原料制备硼酸(H3BO3)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1)写出Mg2B2O5·H2O 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提高浸出速率,除适当增加硫酸浓度浓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写出两条)。
(2)利用的磁性,可将其从“浸渣”中分离。
“浸渣”中还剩余的物质是(化学式)。
(3)“净化除杂”需先加H2O2 溶液,作用是。
然后在调节溶液的pH 约为5,目的是。
物质[规律总结1]流程图的分析模板【变式1】(2017 新课标3)重铬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一般由铬铁矿制备,铬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O·Cr2O3,还含有硅、铝等杂质。
制备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¾高¾温¾®(1 )步骤① 的主要反应为:FeO·Cr2O3+Na2CO3+NaNO3NaNO2Na2CrO4+ Fe2O3+CO2+上述反应配平后FeO·Cr2O3 与NaNO3 的系数比为。
该步骤不能使用陶瓷容器,原因是_ 。
(2)滤渣1 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滤渣2 的主要成分是及含硅杂质。
(3)步骤④调滤液2 的pH 使之变(填“大”或“小”),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如图所示。
向“滤液3”中加入适量KCl,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K2Cr2O7 固体。
冷却到(填标号)得到的产品最多。
a.80℃b.60℃c.40℃d.10℃步骤⑤的反应类型是。
2019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章节综合测试卷及答案)
【2019版新教材】统编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目录2019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教学计划高一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问题很多。
有些学生解方程、解不等式甚至连分数的加减法都不会。
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要想在这个基础上把教学搞好,任务很艰巨。
所以特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各项基本要求,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注重渗透化学思想和方法。
针对学生实际,不断研究化学教学,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奠定立足社会所需要的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运用化学的意识和能力,奠定他们终身学习的基础。
二、教学准备1、深入钻研新教材。
以教材为核心,深入研究教材中章节知识的内外结构,熟练把握知识的逻辑体系,细致领悟教材改革的精髓,逐步明确教材对教学形式、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影响。
2、准确把握新大纲。
新大纲修改了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层次,准确把握新大纲对知识点的基本要求,防止自觉不自觉地对教材加深加宽。
同时,在整体上,要重视化学应用;重视化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如增加阅读材料(开阔学生的视野),以拓宽知识的广度来求得知识的深度。
3、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新的认识体系,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
4、发挥教材的多种教学功能。
用好章头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阅读材料的功能,培养学生用化学的意识;组织好研究性课题的教学,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之所需;小结和复习是培养学生自学的好材料。
5、落实课外活动的内容。
组织和加强化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
本学期初三新课将在4月中旬结束,其余时间将转入复习,复习将占据本学期大部分时间,约为2个半月,现制定如下教学计划:三、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军训时期的接触,我对学校学生的情况已经比较熟悉,学生们喜欢化学,喜欢上我的课,他们的总体情况是:基础较差,缺乏对问题的钻研精神,一旦遇到难一点的问题往往是后退,自主性学习差,对学习比较缺乏信心,这些是我们的教学的出发点。
2019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章节综合测试卷及答案)
【2019版新教材】统编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目录2019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教学计划高一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问题很多。
有些学生解方程、解不等式甚至连分数的加减法都不会。
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要想在这个基础上把教学搞好,任务很艰巨。
所以特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各项基本要求,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注重渗透化学思想和方法。
针对学生实际,不断研究化学教学,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奠定立足社会所需要的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运用化学的意识和能力,奠定他们终身学习的基础。
二、教学准备1、深入钻研新教材。
以教材为核心,深入研究教材中章节知识的内外结构,熟练把握知识的逻辑体系,细致领悟教材改革的精髓,逐步明确教材对教学形式、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影响。
2、准确把握新大纲。
新大纲修改了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层次,准确把握新大纲对知识点的基本要求,防止自觉不自觉地对教材加深加宽。
同时,在整体上,要重视化学应用;重视化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如增加阅读材料(开阔学生的视野),以拓宽知识的广度来求得知识的深度。
3、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新的认识体系,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
4、发挥教材的多种教学功能。
用好章头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阅读材料的功能,培养学生用化学的意识;组织好研究性课题的教学,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之所需;小结和复习是培养学生自学的好材料。
5、落实课外活动的内容。
组织和加强化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
本学期初三新课将在4月中旬结束,其余时间将转入复习,复习将占据本学期大部分时间,约为2个半月,现制定如下教学计划:三、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军训时期的接触,我对学校学生的情况已经比较熟悉,学生们喜欢化学,喜欢上我的课,他们的总体情况是:基础较差,缺乏对问题的钻研精神,一旦遇到难一点的问题往往是后退,自主性学习差,对学习比较缺乏信心,这些是我们的教学的出发点。
高三化学工艺流程题专题公开课教案
3.2
5.2
12.4
响小的物质(溶解度小的物
质) :蒸发浓缩、趁热过滤、 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深沉
洗涤烘干,
时溶液的 pH 由见上表,请回答下列
(3)溶液中有等量的两种溶 问题:
质,若需制备溶解度受温度影 (1)“浸出”步骤中,为提高镁的浸出
响大的物质:蒸发浓缩、趁热 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要
识的 能力。
要的知识
2、元素及化合物型工艺(冶 金型工艺):以矿物为原料,
液并加入______(填试剂名称)。 (4)滤液 E、K 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
粉碎、煅烧、酸浸、调节 PH _____(填化学式),
三、
值除杂、制备所需物质。如: 铁矿石、铜矿石等为原料的系
写出该溶液的一种用途______。 2.(09 广东高考)(12 分)某工厂生
养
学
生归
纳总
结、运
三、工艺题的类型:
请回答下列问题:
二、 1、原理型工艺(固定型工艺): (1)流程甲加入盐酸后生成 Al3+的离 用 知
工艺流程 题主要需
铝的冶炼、海洋化工(氯碱化 工,海洋提碘、溴、镁等)、 硅的冶炼。考察重点:已学的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子方程式为: ______ (2)流程乙加入烧碱后生成 SiO32-的 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 (3)验证滤液 B 含 Fe3+,可取少量滤
过滤(除去高温时溶解度小的 求写出两条)。
杂质)、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2)滤渣 I 的主要成分有
。
烘干。
(3)从滤液Ⅱ中可回收利用的主要物
广东高考:重点考察第 2、3 质有
。
种的综合应用。
(4)Mg(ClO3)2 在农业上:
化学工艺流程题教案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帮助学生掌 握化学工艺流程题的分析方法和解题 技巧,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
掌握化学工艺流程题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 解常见的工艺流程及操作,能够运用所学知 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方式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提 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应掌握如何识别不同的工艺流程图,理解其表达的 含义,并能够解读其中的关键信息。
2 化学反应原理
学生应熟悉常见的化学反应原理,如氧化还原反应、酸 碱反应等,并能够分析其在工艺流程中的应用。
3 原料与产品的性质
学生应了解原料和产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熔点、沸 点、溶解性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工艺流程。
操作原理
设备的操作原理基于化学反应的动力学、热力学和传递过程原理。例如,反应器的操作原理是通过控制反应条件 (温度、压力、浓度等)来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分离器的操作原理是利用物质间的物理性质差异(如沸点、溶 解度等)实现组分的分离。
原料选择与预处理
原料选择
选择合适的原料是化学工艺流程成功的关键。原料应具有高的反应活性、低的杂质含量和良好的稳定性。同时 ,考虑到成本和环境因素,应优先选择可再生和可回收的原料。
02
原料气的净化
通过变换、脱硫、脱碳等工序,将原料气中的杂质去除,得到纯净的合
成氨原料气。
03
氨的合成
在铁触媒催化剂的作用下,将纯净的原料气在高温高压下合成氨。反应
后得到的气体中除了氨外,还含有未反应的氮气和氢气,需要将这些气
体分离并循环利用。
石油化工中的裂解与分离过程
石油的裂解
化学人教版高中三年级必修1化学工艺流程试题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3、解题思路:
1、 总体来说本堂教学是比较成功的,学生基本掌握了无机工
艺流程试题的特点、信息分析方法、解题方法策略
2、 教师在处理幻灯片时候没有做到精简。
3、 教师在讲解时候略显啰嗦。
4、 教师和学生双边互动情况良好,但没有注意个体掌握情况。
5、 给学生思考、讨论、练习时间过少。
教学反思
排放物的
JC
腋料 尤
机AT 物 侨需产品
匝料抽环利用 明确整个流程及每一部分的目的T 仔细分析每步反应发生的条件以及得 到的产物的物理或化学性质T 结合基础理论与实际问题思考T 注意答题 的模式与要点。
高三复习化学工艺流程学案
4.2 化学工艺流程学案导学班级姓名一、化学工艺流程题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将原料转化为产品的生产原理问题;2.除杂、分离和提纯产品等问题;3.提高产量和效率问题;4.节能减排,“绿色化学”,循环利用等生产问题;5.生产设备、流程和生产成本等工艺问题。
二、整体的学习程序:具体→抽象→具体1、抽象出工艺流程模板2、具体试题中的几个过程的划分(1)明确实验的目的(2)抓住几条线索线索考查侧重主要目的主要制备物质核心化学反应产物又多又纯杂质分离提纯杂质分离彻底辅助试剂辅助主要物质转化或分离杂质循环利用三、核心知识点突破Ⅰ、盐溶液的分离提纯方法:结晶法结晶法有和两种方法。
(1)纯物质溶液得到晶体:(NaCl型: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小的物质): 结晶(KNO3型: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的物质和含有结晶水的晶体):(至为止),,。
(2)混合溶液(分离A和B):要得到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小的溶质:要得到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大的物质和含有结晶水的晶体:Ⅱ、预处理的各种方法工艺流程中的预处理分析进行分类,并形成一定的答题模板.(1)粉碎或研磨:。
(2)煅烧或灼烧: .(3)酸浸:.(4)碱溶:。
Ⅲ、平衡原理的应用在工艺流程中经常会涉及化学反应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沉淀的转化,离子的水解平衡练习1。
工业上以锂辉石(Li2O·A12O3·4SiO2,含少量Ca、Mg元素)为原料生产碳酸锂.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2)已知滤渣2的主要成分有Mg(OH)2和CaCO3.向滤液1中加入石灰乳的作用是(运用化学平衡原理简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Ⅳ、原电池和电解工业中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书写练习2、一种新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气体;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
试写出该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高中三年级人教版必修1 工艺流程
(5)“操作1”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操作1”时,必须采取的实验措施是
。
2. 氯化亚铜(CuCl)广泛应用于化工、印染、电镀等 行业.CuCl难溶于醇和水,可溶于氯离子浓度较大的 体系,在潮湿空气中易水解氧化.以海绵铜(主要成 分是Cu和少量CuO)为原料,采用硝酸铵氧化分解技 术生产CuCl的工艺过程如下:
(5)步骤②、④、⑤、⑧都要进行固液分离。工业上 常用的固液分离设备___(填字母) A.分馏塔 B.离心机 C.反应釜 D.框式压滤机
(6)准确称取所制备的氯化亚铜样品mg,将其置于过 量的FeCl3溶液中,待样品完全溶解后,加入适量稀硫 酸,用amol/L的K2Cr2O7溶液滴定到终点,消耗 K2Cr2O7溶液bmL,反应中Cr2O72-被还原为Cr3+,样品 中CuCl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工业流程
2016年高考工业流程题:
工艺流程题失分点:
(1)对工艺流程题有没有整体、清晰的认识? 了解化学工艺流程的主线;
(2)对工艺流程相关知识点是清清楚楚,还是模模糊糊? 了解化学工艺流程考什么?
(3)叙述性问题是否能抓住要点? 了解规范答题的要求;
(4)方程式书写和计算有无得分把握? 氧化还原专题复习。
————————————————————————
(3)“调pH”过程可以选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
“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剂Y”是______________;
“滤渣3”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步骤③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3、解题思路:
明确整个流程及每一部分的目的→仔细分析每步反应发生的条件以及得到的产物的物理或化学性质→结合基础理论与实际问题思考→注意答题的模式与要点
教学反思1、总体来说本堂教学是比较成功的,学生基本掌握了无机工
艺流程试题的特点、信息分析方法、解题方法策略
2、教师在处理幻灯片时候没有做到精简。
3、教师在讲解时候略显啰嗦。
4、教师和学生双边互动情况良好,但没有注意个体掌握情况。
5、给学生思考、讨论、练习时间过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