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王道俊

合集下载

教育学+王道俊

教育学+王道俊
的异同
不同点:①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脱离,而现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联系,越来越紧密联系 ②古代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垄断,具有阶级性;现代学校教育不再为少数剥削阶级垄断,走上大众化,具有民主性 ③古代学校教育的任务是为阶级统治培养统治人才,现代学校教育的任务不仅是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还担负有培养生产工作者的任务 ④古代学校教育主要内容——古典人文科学和治人之术;现代学校教育主要内容——自然科学的内容增多 ⑤古代学校教育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育;现代学校教育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 ⑥古代学校教育的方法手段落后单一;现代学校教育的方法手段多样、先进、现代化。 ⑦古代学校教育学校与社会生活脱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被限制在狭小天地里,是一种封闭式教育;现代学校教育不再受围墙的限制,走向多样办学,并与社会发生密切联系,逐渐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
第三节 教育的历史形态
一、古代的学校教育形态:把古代文明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统称为古代学校教育。
1.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 ①从奴隶社会起,教育便具有了阶级性,成为阶级统治的工具 ②“学在宫府”—中国奴隶社会时期教育的特点,教育与权力被宫府把持,文化典籍被宫府把持 ③“六艺”—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 ④ 奴隶社会教育的目的--使奴隶主的子弟学习一套管理国家,镇压奴隶与作战的本领 ⑤轻视体力劳动 ⑥欧洲奴隶社会中的斯巴达体育体系:体操、军事训练;
2. 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夸美纽斯、赫尔巴特)
① 捷克 教育学家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为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内容:A.提出普及初等教育 B.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 C.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 D.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 E.提出了教学的便利性、彻底性、简明性与迅捷性的原则 F.高度地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教育学(王道俊)笔记整理

教育学(王道俊)笔记整理

《教育学》王道俊版笔记绪论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2. 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四阶段)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教育学处于萌芽阶段,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孔子《论语》、柏拉图《理想国》。

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

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

多属论文形式,停留于经验的描述,缺乏科学的理性分析,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现了体系比较完整的教育学,教育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捷克的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他提出:①普及初等教育②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③论证了班级授课制④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论述了教学原则、高度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2)法国的卢梭《爱弥尔》,系统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阐明了自己对处于不同年龄阶段个体教育的目标、内容、重点、方法等一系列问题的独特见解,最大贡献在于开拓了以研究个体生长发展与教育的相互关系为主题的研究领域,促进近代教育思想的变革。

(3)德国的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是一本自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绪论、教育的一般目的、兴趣之多方面(教学)、品德之道德力量(德育)四部分。

但还未达到真正的科学化。

3.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1)英国斯宾塞的《教育论》反对思辨,主张科学只是对经验事实的描写和记录。

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

人类的生活分为:①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活动②从获得生活必需品而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活动③目的在于抚养和教育子女的活动④与维持正常的社会和政治关系有关的活动⑤在生活中的闲暇时间用于满足爱好和感情的各种活动。

还特别重视体育。

教育学》第7版名师王道俊课堂笔记和习题解答

教育学》第7版名师王道俊课堂笔记和习题解答

教育学》第7版名师王道俊课堂笔记和习题解答教育学》第7版名师王道俊课堂笔记和题解答绪论0.1 复笔记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存在,是为了培养人而人为建构的社会活动系统。

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的规律、探讨教育的价值和教育艺术。

教育规律是指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过程的规律性。

教育学的研究应当揭示教育的各种可验证性的客观性规律,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上和方法上的依据。

教育也是人们的一种有价值追求的活动系统。

教育学研究在改革、创育的活动中往往注重求得多种可能与统一抉择、实然与应然、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的辩证统一。

培养人的教育活动应该是充满天赋、灵性、潜能、能动、好奇与生气的活动,是一种艺术,最具创造性和个性的艺术。

为了正确地认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深刻地领悟研究教育学的价值和任务,还要明确以下两个问题:1)教育学不同于教育方针、政策。

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而制定出来的教育工作准则,它体现国家意志,具有法律效力,是必须遵照执行的。

教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和教育艺术。

2)教育学也不同于教育经验汇编。

教育经验是具体的、生动的、宝贵的,但是它又是感性的、表面的、局部的、零碎的。

教育经验蕴含着教育规律、教育价值观念、教育艺术,但是未凸显教育规律、教育价值观念、教育艺术。

人们研究教育经验是重要的,但所要研究的是教育经验的精神实质,而不是生搬硬套教育经验的操作程序。

我国的教育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旨在批判我国教育遗产,吸取外国教育经验,阐明教育的普遍规律和具有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教育观念、原则和方法,以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实践,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本书编写时,立足于中国社会现实和世界发展趋势,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的思路。

教育学在古代社会处于萌芽阶段,还未成为独立学科。

在这个阶段,对教育问题的研究已经开始,但研究还不够完整。

《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版

《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版

《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版绪论1、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3、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的不同?教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教育规律,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而制定出来的,它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

作为一种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它是依据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当时的现实状况和需要制订出来的,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

尽管如此,教育方针政策只是符合了教育规律,却不能代替教育规律。

人们只能认识教育规律而不能制造教育规律。

教育规律与教育方针政策绝不等同的。

因此,教育学虽然也要阐明一些教育方针政策的问题,但是,教育的方针政策并不是教育学研的主要对象和最终依据。

如果把阐发、论证教育的方针政策作为教育学的主要任务,就会忽略对教育规律的探讨,舍本逐末,最终导致按主观意志办教育的错误。

4、教育学与教育经验汇编的不同?教育经验汇编多为教育实践经验的汇集,它们还只是表面的、局部的、个别的具体经验,尚未揭示出教育规律。

当然,教育学不能离开教育的实际经验,经验之中有规律,我们应当重视教育经验,将教育的实践经验提高到理论高度,从教育经验中总结出教育规律,以丰富和发展教育学。

5、常用的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历史法,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等。

6、历史法:就是要从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去进行考查,以弄清它的实质和发展规律。

历史法的研究步骤:①是史料的搜集②对史料的鉴别③对史料进行分类运用历史法研究教育问题时要注意:①要坚持全面分析的方法:对教育问题的研究应当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思想等联系起,全面地去进行考察与分析。

②要把历史分析和阶级分析结合起来③要正确处理批判与继承的关系。

7、调查法的工作步骤:①要确定好调查的目的②选择适当的调查对象③拟定调查提纲④计划好调查的步骤和方法。

调查的方法多种多样,经常采用的有:观察、谈话、问卷8、实验法:一般是自然实验法即在教育活动的自然状态下进行的实验,不是在专门的实验室里进行的实验,可以叫教育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对改善教育问题的设想,创设某种环境,控制一定条件,所进行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

教育学(王道俊)笔记整理精编版

教育学(王道俊)笔记整理精编版

《教育学》王道俊版笔记绪论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2. 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四阶段)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教育学处于萌芽阶段,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孔子《论语》、柏拉图《理想国》。

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

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

多属论文形式,停留于经验的描述,缺乏科学的理性分析,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现了体系比较完整的教育学,教育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捷克的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他提出:①普及初等教育②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③论证了班级授课制④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论述了教学原则、高度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2)法国的卢梭《爱弥尔》,系统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阐明了自己对处于不同年龄阶段个体教育的目标、内容、重点、方法等一系列问题的独特见解,最大贡献在于开拓了以研究个体生长发展与教育的相互关系为主题的研究领域,促进近代教育思想的变革。

(3)德国的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是一本自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绪论、教育的一般目的、兴趣之多方面(教学)、品德之道德力量(德育)四部分。

但还未达到真正的科学化。

3.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1)英国斯宾塞的《教育论》反对思辨,主张科学只是对经验事实的描写和记录。

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

人类的生活分为:①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活动②从获得生活必需品而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活动③目的在于抚养和教育子女的活动④与维持正常的社会和政治关系有关的活动⑤在生活中的闲暇时间用于满足爱好和感情的各种活动。

还特别重视体育。

王道俊教育学课后习题与答案

王道俊教育学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选择题1.“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 ( )A.中国 B.埃及 C.希腊 D.罗马2.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 ( )A.斯巴达 B.埃及 C.希腊 D.雅典3.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是古代 ( ) 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4.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 ( )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5.以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比较严厉为特征是古代 ( ) 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6.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 (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7.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8.以“教育的民主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9.以“教育的多元化”是为教育特征的是 (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10.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 ( )A.《学记》 B.《论语》 C.《礼记》 D.《中庸》11.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12.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13.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14.下述属于墨家主张的是 ( )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15.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 )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16.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 )A.兼爱 B.“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17.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 )A.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B.兼爱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18.下述属于道家的主张是 ( )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19.由《学记》提出的教育主张是 ( )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20.“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 ( ) A.《学记》 B.《论语》 C.《礼记》 D.《中庸》21.“学不躐等”出自 ( )A.《学记》 B.《论语》 C.《礼记》 D.《中庸》2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23.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着名的教育家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德莫克里特24.下述着作中反映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是 ( )A.《理想国》 B.《政治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25.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是 ( )A.《理想国》 B.《政治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26.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是 ( ) A.教育 B.教育学 C.教育论 D.德育论27.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其作者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28.近代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 )A.夸美纽斯 B.康德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29.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 ( ) A.裴斯泰洛齐 B.卢梭 C.康德 D.洛克30.近代教育史中提出着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家是 ( ) A.洛克 B.卢梭 C.康德 D.裴斯泰洛齐31.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 ( )A.《大教学论》 B.《爱弥尔》 C.《论演说家的教育》D.《民本主义与教育》32.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 ( ) A.卢梭 B.夸美纽斯 C.康德 D.赫尔巴特33.赫尔巴特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写了着名的教育学着作 ( )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34.以下哪一项不是赫尔巴特强调的中心 ( )A.教师中心 B.学生中心 C.教材中心 D.课堂中心35.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 )A.白板说 B.做中学 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36.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 (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37.以下哪一种观点是杜威的主张 ( )A.教师中心 B.儿童中心 C.课堂中心 D.教材中心38.1939年,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 (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维果斯基39.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 ( )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40.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课程结构理论的教育家是 ( )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维果斯基41.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教学发展思想的教育家是 ( )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巴班斯基二、填空题1.狭义的教育主要指 ____,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王道俊《教育学》笔记

王道俊《教育学》笔记

苏州大学考研论坛绪论1、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3、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的不同?教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教育规律,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而制定出来的,它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

作为一种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它是依据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当时的现实状况和需要制订出来的,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

尽管如此,教育方针政策只是符合了教育规律,却不能代替教育规律。

人们只能认识教育规律而不能制造教育规律。

教育规律与教育方针政策绝不等同的。

因此,教育学虽然也要阐明一些教育方针政策的问题,但是,教育的方针政策并不是教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最终依据。

如果把阐发、论证教育的方针政策作为教育学的主要任务,就会忽略对教育规律的探讨,舍本逐末,最终导致按主观意志办教育的错误。

4、教育学与教育经验汇编的不同?教育经验汇编多为教育实践经验的汇集,它们还只是表面的、局部的、个别的具体经验,尚未揭示出教育规律。

当然,教育学不能离开教育的实际经验,经验之中有规律,我们应当重视教育经验,将教育的实践经验提高到理论高度,从教育经验中总结出教育规律,以丰富和发展教育学。

5、常用的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历史法,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等。

6、历史法:就是要从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去进行考查,以弄清它的实质和发展规律。

历史法的研究步骤:①是史料的搜集②对史料的鉴别③对史料进行分类运用历史法研究教育问题时要注意:①要坚持全面分析的方法:对教育问题的研究应当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思想等联系起,全面地去进行考察与分析。

②要把历史分析和阶级分析结合起来③要正确处理批判与继承的关系。

7、调查法的工作步骤:①要确定好调查的目的②选择适当的调查对象③拟定调查提纲④计划好调查的步骤和方法调查的方法多种多样,经常采用的有:观察、谈话、问卷8、实验法:一般是自然实验法即在教育活动的自然状态下进行的实验,不是在专门的实验室里进行的实验,可以叫教育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对改善教育问题的设想,创设某种环境,控制一定条件,所进行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

王道俊教育学-前五章答案汇编

王道俊教育学-前五章答案汇编

教育学,王道俊版,课后习题前五章第一章1 、什么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把握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有何意义?答: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

培养人是教育的立足点,是教育价值的根本所在,是教育的本体功能。

任何教育,只有通过培养人才能服务社会。

只有首先明确了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才能进一步讨论教育的社会属性和社会职能之类的问题从实践上看,如果不坚持把培养人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学校生活的中心,就不可能搞好教育和办好学校,从而也就不能有效地履行教育的社会职能。

2 、教育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相互作用的?答:教育的基本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系统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教育者是主导性的因素,他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掌握着教育的目的,采用适当的教育内容,选择一定的教育活动方式,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调控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其达到预期的目的。

需要指出的是,教育的基本要素只是一种对教育活动的过程结构的抽象分析与概括,这些要素本身及其相互关系是随着历史条件和现实选择的变化而变化的。

3 、古代教育与现代教育有何异同?(1)原始教育主要是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进行的,没有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

而现代教育已从社会生活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育人员。

(2)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古代学校出现并逐渐发展;(3)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并不断强化,其阶级性不仅体现在教育权和受教育权上,而且也体现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师选择和任用上。

(4)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现代学校的教育是为生产生活服务的,与生产劳动联系紧密,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科学知识在生产和科学技术更新的重要手段,对提高生产效率起到重要作用。

2 、教育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相互作用的?答:教育的基本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系统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教育者是主导性的因素,他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掌握着教育的目的,采用适当的教育内容,选择一定的教育活动方式,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调控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其达到预期的目的。

《王道俊《教育学》(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读书笔记模板

《王道俊《教育学》(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读书笔记模板

目录分析
绪论 第1章教育的概念
第2章教育与人的发 展
第3章教育与社会发 展
1
第4章教育目的
2
第5章教育制度
3
第6章课程
4
第7章教学(上)
5
第8章教学(中)
1
第9章教学(下)
2
第10章德育
3
第11章美育
4
第12章体育
5
第13任
第16章学校管理
读书笔记
王道俊《教育学》(第6版)课后习 题详解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读书笔记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第版
实践
教育学
郭文安
教材
综合
教学
王道俊
教育学
王道俊 第章
班主任
习题
教育
德育
活动
发展
体育
目的
内容摘要
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王道俊所著的《教育学》(第6版)的考生,也可供 各大院校学习教育学的师生参考。王道俊、郭文安主编的《教育学》是我国高校采用最多的教育学权威教材之一, 王道俊、郭文安主编的《教育学(第6版)》在其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为了帮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 研参考书目为王道俊、郭文安主编的《教育学》(第6版)的考生复习专业课,我们根据教材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 题规律精心编写了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辅导用书(均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1.王道俊《教育学》 (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2.王道俊《教育学》(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3.王道俊《教育学》 (第6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47.8小时高清视频】4.王道俊《教育学》(第6版)配 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本书是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第6版) 教材的配套e书,参考大量教育学相关资料,对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第6版)教材每章的课后习题进行了 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个别知识点进行了扩展。课后习题答案久经修改,质量上乘,非常标准,特别适合应试 作答和临考冲刺。

王道俊《教育学》(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王道俊《教育学》(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9.1复习笔记
9.3考研真题与强 化习题详解
10.2课后习题详解
10.1复习笔记
10.3考研真题与强 化习题详解
11.2课后习题详解
11.1复习笔记
11.3考研真题与强 化习题详解
12.2课后习题详解
12.1复习笔记
12.3考研真题与强 化习题详解
13.2课后习题详解
13.1复习笔记
13.3考研真题与强 化习题详解
精彩摘录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萌芽期的主要特征:教育学尚未形成独立的形态,还没有从哲学、政治学、伦理学中分化出来。 教育学不同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和教育艺术 德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 育学》(1806)被公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广义的教育是指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狭义的教育是 指一种专门组织的不断趋向规范化、制度化、体系化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以“教育现象”为基础,在教育价值观引导下形成的“教育问题”,其目的在于探索和 揭示教育活动的规律性联系,以服务于教育实践。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要受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制约,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与它的教育发展程 度成正比的,这是教育的规律之一。14.2课后来自题详解14.1复习笔记
14.3考研真题与强 化习题详解
15.2课后习题详解
15.1复习笔记
15.3考研真题与强 化习题详解
16.2课后习题详解
16.1复习笔记
16.3考研真题与强 化习题详解
作者介绍

王道俊《教育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美育)【圣才出品】

王道俊《教育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美育)【圣才出品】

王道俊《教育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美育)【圣才出品】第11章美育11.1 复习笔记一、美育概述1.美育的概念美育就是引导学生培养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理念和能力的教育,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

从学科来看,它是属于美学还是属于教育学,或者是边缘学科或交叉学科,人们的看法往往不一样,同时美育也容易与其他的一些概念相混淆,因此有必要对下述概念进行辨析。

(1)美育与人格教育人格教育主要属于德育的范畴,强调通过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善恶,提高修养,践行道德规范和提高修养来形成与发展健全的人格。

美育除了陶冶学生性情、进其人格的完善,还有着独特的任务,即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

(2)美育与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学校美育的重要途径,但美育功能的范围要比艺术教育宽得多。

艺术教育多是通过音乐、美术、舞蹈和开展的各种课外文艺活动等来进行,美育则不仅通过艺术教育进行,而且通过其他各科教学、通过观赏大自然来实现,尤其要通过日常生活来开展。

(3)美育与情感教育情感在审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不能简单地将人们的快乐情感等同于审美快乐,因为审美愉快并不等于情感的激动,它渗透着审美认识、评价等理性因素,又融合于想象力和理解力之中,这是一种轻松自由又深沉博大的快乐体验。

2.美育理论概述(1)孔子的美育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有许多关于美育的论述,他提出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主张。

游于艺是指学习乐器、音律和才艺,成于乐是指用音乐来完善人的性情的陶冶,兴于诗是指通过学诗来振奋人的精神,艺教、乐教、诗教都是美育的范畴。

孔子提倡培养文质彬彬的君子,要讲一个人内在的性情气质美和外显的风度文采美结合起来,才能成为文质彬彬的美好高尚的君子。

这种审美观对我国后来的教育和为人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2)席勒的美育思想席勒是18世纪德国著名的美学家,他认为,通过审美,一方面在人的动物式的感性物质欲望中灌注进理性的精神,另一方面又使人抽象的理性形式获得具体的血肉,使人能够克服自身的分裂状态而趋向内在的完整与丰富。

教育学—王道俊

教育学—王道俊

教育学绪论1、教育学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2、教育学的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在古代社会教育学处于萌芽阶段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古代的一些思想家、政治家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都包含在他们的哲学着作、政治着作和语言记录之中。

如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关于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等方面的言论就汇集在《论语》中。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散记在他的政治学着作《理想国》一书中。

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着作是我国的《学记》,大约出现在战国末期,是儒家思孟学派撰写的。

比外国最早的教育着作、古代罗马帝国教育家昆体良写的《论演说家的培养》一书还早三百来年。

但是古代社会里,所有的教育方面的着作,停留于经验的描述,并时常带有类比、臆测的色彩,缺乏科学的理论分析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更没有形成专门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因此还不具备形成学科的条件只能说是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1605年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学问的精神与进步》一书中首次明确提出要建立教育学1620年在他所设计的“知识之球”上确立了教育学的学科地位。

此后教育学逐渐从哲学体系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专门知识并逐渐形成自己独有的概念体系和学科体系。

1632年捷克着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写出了《大教学论》,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着作。

在这本着作中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论述了教学原则,高度地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这些主张在反对封建教育建立新的教育科学方面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1762年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出版了他的小说体教育名着《爱弥儿》系统的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阐明了自己对于不同年龄阶段个体教育的目标、重点、内容、方法等一系列问题的独特见解。

教育学第七版王道俊知识重点

教育学第七版王道俊知识重点

教育学第七版王道俊知识重点引言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教育活动的学科。

它探索了教育的本质、目标、方法和价值观,并提供了指导教育实践和教育政策的理论基础。

本文将介绍教育学第七版王道俊的知识重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教育学知识。

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教育现象、教育思想及教育实践的规律,旨在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1. 教育教育是指有意识地对人进行各种教育活动,促使其得到全面的发展并适应社会需求的过程。

### 2. 教育学教育学是对教育现象、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科学研究,旨在揭示教育的规律,并为教育实践提供指导。

教育学的主要内容1. 教育的本质与目标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其目标是使人获得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 2. 教育思想教育思想是指人们对教育问题的反思和总结,包括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

### 3. 教育原则与方法教育原则是指在教育实践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例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

教育方法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具体途径和方式,包括讲授法、实践法等。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1. 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是通过观察、实验等手段,收集、整理和分析教育现象和数据,从而获得科学的教育知识。

### 2. 归纳与演绎归纳是从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一般的教育规律,而演绎则是从一般的教育规律推导出具体的教育实践。

### 3. 比较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教育现象进行比较,揭示出共同的教育规律和差异。

教育学的学科特点1. 综合性教育学涉及多个学科,例如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 2. 实践性教育学是与教育实践紧密联系的学科,它的研究目的在于指导和改进教育实践。

### 3. 增长性教育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随着社会的变化和教育实践的需求,教育学的理论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教育学的研究领域1.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人的学习、发展和教育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以及对学习和发展的影响因素。

王道俊 教育学原理

王道俊 教育学原理

王道俊教育学原理王道俊教育学原理王道俊教育学原理是一套关于教育的理论体系,由教育学家王道俊提出。

该理论体系主要包括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以及教育学的基本方法等内容。

下面将对王道俊教育学原理进行详细阐述。

一、教育学的基本概念王道俊教育学原理首先明确了教育学的基本概念。

他将教育定义为一种有意识地影响人的心智和行为的过程。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使其成为具有创造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二、教育学的基本原理王道俊教育学原理提出了几条基本原理,其中包括:1. 个体差异原理: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在认知、兴趣、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

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个性化的教育方法。

2. 经验与活动原理: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积极参与各种活动来获取知识和经验。

教育应该注重实践和体验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社会环境原理: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教育应该创造积极的社会环境,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合作精神。

4. 教育与生活原理:教育应该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其生活质量。

三、教育学的基本方法王道俊教育学原理提出了一些基本方法,以帮助教师实施有效的教育。

这些方法包括: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通过创设情境、提问、讲述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2. 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应该给予学生适当的自主学习空间和机会,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个性化教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每个学生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

4. 实践教学:教师应该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王道俊教育学原理是一套关于教育的理论体系,它明确了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教育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教育者在实施教育活动时,应该根据这些原理和方法,灵活运用,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王道俊《教育学》课后习题(教育的概念)【圣才出品】

王道俊《教育学》课后习题(教育的概念)【圣才出品】

王道俊《教育学》课后习题(教育的概念)【圣才出品】第1章教育的概念1.什么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它和教育过程基本要素有何关系和意义?答:(1)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是有⽬的地培养⼈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这⼀规定性是教育这⼀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

这⼀质的规定性主要包括以下⼏个⽅⾯的内容:①教育是⼀种社会现象,它产⽣于社会⽣活的需要,⽽归根到底产⽣于⽣产劳动。

②教育是⼈类社会所特有的⼀种现象,在其他动物界是没有的。

③教育作为培养⼈的⼀种社会活动,是有⽬的的。

是否有⽬的地培养⼈是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

④教育是⼈类社会的永恒范畴,与⼈类社会共始终。

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对⼈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作⽤也就越来越显著。

(2)和教育过程基本要素的关系和意义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对教育的基本要素有着重要的意义,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有⽬的地培养⼈——指出了教育活动的性质(社会活动)、主体(培养者和被培养者)、客体(活动内容和⽅式)、⽬的(培养⼈),这蕴含着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的基本要素主要有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活动⽅式,它们是教育活动最原初、最简单、最核⼼、最基础的存在形态。

教育的基本要素与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①教育者是参与教育活动、与受教育者在教学或教导上互动,对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的发展产⽣影响的⼈,⼀般主要是指教师。

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处于领导者、设计者、引导者的地位。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缺失了教育者,教育活动不可能展开,学习者也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指导,⽆法实现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有⽬的地培养⼈。

②受教育者是指参与教育活动、与教育者在教学和教导上互动,以期⾃⾝在语⾔、知识、智慧、学业、品德、审美和体魄等⽅⾯获得发展的⼈,⼀般主要是指学⽣。

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学习的主体。

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只能引导和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不能替代受教育者的发展。

缺失了受教育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的放⽮,⽆法实现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有⽬的地培养⼈。

《教育学》(王道俊 王汉澜 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学》(王道俊 王汉澜 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等学校文科教材教育学(新编本)王道俊王汉澜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新编本说明本书原是根据教育部l978年文科教材编选计划编写的,即华中师大等五院校合编的教育学。

自1980年出版以来,经多次印刷并修订再版,累计发行二百余万册,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内容已显得陈旧。

国家教委文科教材办责成我们重新修改,并纳入1985一1990年新的编选计划。

在国家教委主管部门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督促下,我们重新编写了现在的这个本子。

这次编写,我们在以下几方面作了努力。

一是注意把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丰富教育学的专门知识,突出教育学的学科特点,力求克服用其他学科的知识简单代替教育学问题探讨的弊病;二是充实宏观教育的内容,深化微观教育的内容,并注意二者的内在联系,避免只见微观、不见宏观或只见宏观、不见微观的片面性;三是尊重实践,实事求是,探索教育规律,在揭示必然性的基础上阐述必要性,摒弃“空想”、“空话”,克服“唯上”、“唯书”的弊病;四是充分肯定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受教育者独立个性的发展和现代人才素质的培养,克服把受教育者看作消极对象的机械论观点;五是积极地有选择地吸取近几年的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使教材有新思路、新论点、新材料、新面貌;六是加强教材的针对性,重视教育思想的研究,对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作必要的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对所谓传统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理论不采取非此即彼的态度;七是在阐明基础理论的同时,注意加强教材的实用性和可读性,避免忽视理论或忽视实用的编向。

在教材定稿时,适逢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我们学习了这次大会题为《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力争在教材中能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路线的精神。

在教材的体系或逻辑结构上,除增删和调整了某些章节外,总的框架没有大动,例如未把“智育”列为专章。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认为原教材的框架是完全合理的,而只是由于我们对这一问题缺乏深入研究,暂时拿不出经得起推敲的新的体系或逻辑结构。

教育学—王道俊

教育学—王道俊

教育学绪论1、教育学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2、教育学的发展的学科。

古代的一些思想家、政治家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都包含在他们的哲学著作、政治著作和语言记录之中。

如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关于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等方面的言论就汇集在《论语》中。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散记在他的政治学著作《理想国》一书中。

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大约出现在战国末期,是儒家思孟学派撰写的。

比外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古代罗马帝国教育家昆体良写的《论演说家的培养》一书还早三百来年。

但是古代社会里,所有的教育方面的著作,停留于经验的描述,并时常带有类比、臆测的色彩,缺乏科学的理论分析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更没有形成专门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因此还不具备形成学科的条件只能说是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16051620年在他所设计的“知识之球”上确立了教育学的学科地位。

此后教育学逐渐自己独有的概念体系和学科体系。

1632教学论》,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在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论述了教学原则,高度地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这些的作用。

1762教育名著《爱弥儿》系统的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阐明了自己对于不同年龄阶段个体教育的目标、重点、内容、方法等一系列问题的独特见解。

卢梭对教育学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开拓了以研究个体生长发展与教育的相互关系为主题的研究领域,从而引起了教育思想家和理论家从教育对象的角度,对儿童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促进了近现代教育思想变革。

1776—1787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该书曾一度风行世界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实验教育学19世纪末20统计和比学”这个术语是1901年由德国的梅伊曼首先提出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绪论1、教育学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规律就是教育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2、教育学的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在古代社会教育学处于萌芽阶段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古代的一些思想家、政治家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都包含在他们的哲学著作、政治著作和语言记录之中。

如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关于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等方面的言论就汇集在《论语》中。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散记在他的政治学著作《理想国》一书中。

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大约出现在战国末期,是儒家思孟学派撰写的。

比外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古代罗马帝国教育家昆体良写的《论演说家的培养》一书还早三百来年。

但是古代社会里,所有的教育方面的著作,停留于经验的描述,并时常带有类比、臆测的色彩,缺乏科学的理论分析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更没有形成专门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因此还不具备形成学科的条件只能说是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1605年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学问的精神与进步》一书中首次明确提出要建立教育学1620年在他所设计的“知识之球”上确立了教育学的学科地位。

此后教育学逐渐从哲学体系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专门知识并逐渐形成自己独有的概念体系和学科体系。

1632年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写出了《大教学论》,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在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容,论述了教学原则,高度地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这些主在反对封建教育建立新的教育科学方面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1762年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出版了他的小说体教育名著《爱弥儿》系统的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阐明了自己对于不同年龄阶段个体教育的目标、重点、容、方法等一系列问题的独特见解。

卢梭对教育学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开拓了以研究个体生长发展与教育的相互关系为主题的研究领域,从而引起了教育思想家和理论家从教育对象的角度,对儿童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促进了近现代教育思想变革。

1776—1787年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先后四次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是较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的教授。

后来赫尔巴特接替了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的教育学教席并于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该书曾一度风行世界对许多国家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三、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1实验教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教育学者利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研究教育问题出现了“实验教育学”。

“实验教育学”这个术语是1901年由德国的梅伊曼首先提出的。

他认为过去的教育学是概念化的往往与实际相抵触为了防止仅仅根据理论和偶然经验下结论必须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儿童的生活和学习。

另一名德国教育家拉伊1908年出版了《实验教育学》完成了对实验教育学的系统论述。

拉伊认为实验教育学既是新教育学和科学的教育学也是完整的教育学和一般的教育学,教育就是对人的发展的实际指导,目的是造就完整的生物—社会中完整的个性,教育的基本原则是活动和表现,每个活动单元都有三个过程刺激—联想—反应或印象—同化—表现或观察—“心智的”消化理解—呈现。

他主一切教育教学中的被动、接受要让位于活动、表现、建构和创造。

实验教育学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教育无疑是教与学的一个重要进步。

但是当实验教育学及其后继者把实验方法夸大为教育科学研究的唯一有效方法时它就走上了教育“唯科学”的歧途;2、文化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是19世纪末以来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其代表人物主要有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等人,代表著作主要有狄尔泰的《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斯普朗格的《教育与文化》、利特的《职业冶、专业教育、人的冶》等。

文化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1、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因此人类历史是一种文化的历史2、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又是在一定社会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3、因为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所以教育的研究既不能采用赫尔巴特纯粹的思辨概念来进行,也不能依靠实验教育学的数量统计来进行而必须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4、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使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的主观文化的转变并将个体的主观世界导向博大的客观文化世界从而培养完整的人格。

文化教育学作为科学主义的实验教育学和理性主义的赫尔巴特式教育学的对立面而存在与发展,深刻地影响着德国乃至世界20世纪的教育学发展,在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的、师生关系以及教育学性质等方面都能给人以许多启发。

文化教育学的不足之处表现在它的思辨气息很浓,在许多问题的论述上具有很强的哲学色彩,这就决定了它在解决现实的教育问题上很难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从而限制了它在实践中的应用。

3、实用主义教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实用主义教育学说,这种教育学说为杜威所创立,其代表著作是1916年出版的《主义与教育》。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说是在批判脱离儿童生活的、以教师传授书本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基础上提出来的。

杜威反对传统的以教材、课堂和教师中心的教育,从他的经验论原则出发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连续不断的改组或改造”、“从做中学”、“学校即社会”等新的教育思想,借以实现其理想。

4、批判主义教育学批判教育学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兴起的有比较广泛和深刻的影响一种教育思潮。

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吉鲁,法国的布厄迪尔等。

批判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1、学校教育是推进现实社会公平和现实社会公正的强有力手段和途径2、有什么样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教育机构,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文化关系、经济结构都强烈地制约着学校的目的、课程、师生关系、评价方式等学校教育的功能就是再生产,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文化关系和经济结构3、批判教育学的目的就是要揭示看似自然事实背后的利益关系,帮助教师和学生将自己所处的教育环境及形成教育环境的诸多因素结合起来即对他们进行“启蒙”,以达到意识“解放”的目的4、批判教育学认为教育现象不是中立的和客观的,而是充满利益纷争的因此教育理论研究不能采取唯科学主义的态度和方法,不能仅仅依靠收集、整理、统计一些数据来进行,而要采用实践批判的态度和方法,揭示具体教育生活中的利益关系,使之从无意识的层面上升到意识的层面。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1、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存在脱离社会影响的教育2、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劳动劳动方式和性质的变化必然引起教育形式和容的改变3、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4、现代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的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唯一方法,5、在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上,教育一方面受它们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它们,对于促进工业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6、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四、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1、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制订出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

他把教育目标分为认识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每类目标又分成不同的层次排列成由低到高的阶梯。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可以帮助教师更加细致地去确定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为人们观察教育过程、分析教育活动和进行教育评价,提供了一个框架。

但是,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并未说明应该怎样促进学生心智能力的发展对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阐述得还不够深入。

2、1963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发表了他的《教育过程》这本著作。

他主,“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他还认为学科结构要与儿童认知的结构相适应,提出了这样一个命题,“任何学科的基本原理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儿童。

”他特别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倡发现学习,learning by discovery。

布鲁纳的教育思想,对于编选教材,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是有积极意义的。

但他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主儿童提早学习科学的基本原理,难以推行。

3、1975年联心理学家、教育家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一书出版。

这本书是他1957—1974年进行教学改革实验的总结,全面阐述了他的实验教学论的体系,系统地叙述了学生的发展进程,介绍了研究学生学习过程的情况。

通过实验他批评了联传统的教学理论对发展学生智力的忽视,强调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赞科夫的教学理论对联的学制和教育改革,一度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第一章教育的概念1、教育:广义上的教育指的是,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地学习,积极进行经验的改组和改造,促使他们提高素质、健全人格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发展,追求和创造人的合理存在的人;2、教育的质的规定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

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它的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

3、教育的基本要素①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称之为教育者;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②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教育中的成人学生,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③教育中介系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联系与互动的纽带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容和方式。

它主要包括教育容和教育活动方式两个方面。

更广泛地看还应该包括以培养人为目的的社会生产生活等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容是教育者用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它是根据教育目的,经过挑选和加工的、最有教育价值和适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水平的人类科学文化成果的结晶;教育活动方式涉及教育基本要素的组合与教育工具和手段的应用,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动态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教育活动方式就是教育活动本身。

教育三要素的关系: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以教育中介系统为纽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