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Educational Psychology课程编码:16A04031 学分:1 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计划学时:16 其中讲课:16 实验或实践:0 上机:0适用专业:英语(师范)推荐教材:张承芬主编,《教育心理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参考书目:1.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2.莫雷主编,《教育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3.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
4.张春兴著,《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5.姚梅林等译,《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学习的定义、过程、条件、迁移等基本问题,学习理论,学习动机,学生心理差异以及各类具体知识的学习等,并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进而使学生能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解决教育教学、咨询等方面遇到的问题。
通过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习题、课程设计等环节,使学生获得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深入学习其他心理学课程奠定基础,同时也为未来成为一名成功的教师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的基本要求1、使学生掌握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能够对各种理论进行分析比较,掌握学习动机的相关理论知识,掌握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以及策略性知识的特点、学习过程及教学策略。
2、通过课程讲解、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等,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其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3、要求学生把学习内容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建议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定义,了解其发展历史与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课程标准
《教育心理学》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教学对象:学前教育专业学时学分:51学时,每周3学时编写单位:编写人:审定人:编写时间:一、课程性质与地位教育心理学是师范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
主要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既要探讨学生如何学习,又要研究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学习。
该课程主要阐述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原理及其在学校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该课程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水平及实际应用能力,是一门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的课程。
对将来要从事教育事业的学生起到很好的指导和帮助作用, 是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心理学概述、心理发展与个别差异、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学习理论、学习心理、教学心理、社会心理与行为、心理健康与教师职业心理等内容。
(2)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探索学校教育的心理规律,能够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心理问题,为学生今后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提供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
四、课程实施建议(一)师资条件1.专任教师具有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熟悉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知识,了解相关教学要求,并且熟悉国家关于学前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而且能够改革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主讲教师必须具备2年以上带学生去幼儿园见习、实习的实践经验。
2.兼职教师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幼儿园等教育一线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幼儿园一级以上职称。
(二)教材的选用与编写《教育心理学》,尚金鹏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三)课程资源与开发利用应具有校企融合的多家幼儿园可供师生进行考察与实地研究;教材需配备教学课件、教学大纲、教案、课程标准等方便教学。
(四)其它条件教学条件:应配备多媒体、幼儿园仿真实训室、网络教学平台等硬件教学设施。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中文):教育心理学(英文):Educationa1Psycho1ogy课程代码:14S2105B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学前教育课程学时:48课程学分:3先修课程:普通心理学、学前心理学选用教材: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三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参考书目:1•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建敏.教育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2.陈帼眉,姜勇.幼儿教育心理学(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M].北京:北京师范出版社,2012.二、课程价值(一)性质与地位教育心理学是一门把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两个分支学科结合起来,阐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的习得过程,以及教师如何为学生有效学习创设适当条件,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学习的学科。
结合学前专业特点,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初步掌握幼儿园教学工作必须的教育心理学知识,特别是幼儿的学习特点、发展趋势,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初步能力,逐步树立热爱幼教事业的专业思想和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性。
通过本课程力求进一步拓展学生在发展心理学上的学术视野,掌握关于幼儿认知及情绪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具体范式;深入地了解个体认知及情绪的发生发展特点,进而从更深的层上了解人类基本心理过程的本质特性;同时为学生进行幼儿园教学活动奠定理论基础。
注:用、、分别代表高、中、低支撑度。
三、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目标1:通过教育心理学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理解并掌握有关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能够理解学习的实质,掌握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四大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及对幼儿教育教学的启示。
【毕业要求1/2师德规范/职业道德】目标2:熟悉相关重要的教学原理和理念,能运用相关知识对教学实践问题进行分析,围绕特定的儿童发展目标进行相关教学设计。
能够掌握幼儿概念学习的特点及教育指导,掌握动作技能的含义及分类及动作技能的学习过程及教育指导,智力技能的含义,特点及分类,智力技能的形成过程,智力技能学习的特点。
山西师大教育心理学(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学大纲
《教育心理学(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教育心理学(教师教育类)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程适用专业:师范类学生考核方式:考试总学时、学分:51学、3学分其中实践学时:0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师范类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它为学生提供作为教师职业所需要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同时,为师范生开设的教育课程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
《教育心理学》心理学课程教学目的包括三个方面:1.帮助学生比较系统的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正确理解心理活动过程的规律,正确理解个性心理差异、特性形成的原因及规律,树立科学的心理观、教育观、学生观。
2.帮助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技能,使学生学会在学习、生活以及未来的教育实践工作中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3.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卫生知识,掌握心理调适的基本方法,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形成健全人格。
二、课程教学要求1.科学性原则:对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讲授要确保科学、明了、准确。
2.基础性原则:教学中注重正常人心理活动的基本规律。
既探讨心理的发生机制,又探讨心理的社会制约性。
使学生明确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范式。
3.应用性原则: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生活和学习中,尤其是在将来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的能力,并为进一步学习其它教育理论课程和更高阶段的心理学理论打好基础。
三、先修课程无四、课程教学重、难点课程重点:各种教育教学中各类心理现象的基本含义及其规律;课程难点:心理学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以讲授法为主,根据课程具体内容及学生实际需要,配合其它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演示法、讨论法、阅读法等。
1.课堂讲授与讨论法相结合。
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针对一些开放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教学的意识。
2.多媒体演示教学。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专业必修课)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必备项)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它既是一门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应用学科。
它是心理学、应用心理学、教育学、教育管理学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
教学对象为上述专业的本科三年级学生。
该课程的活动主要由课堂讲演、课堂讨论、课例录像分析、课堂观摩以及探究学习等五部分构成。
1.课程中文名称:教育心理学2.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3.适用专业: 应用心理学专业、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小学教育专业等。
4.课程地位: 专业主干课程5.总学时:54学时6.总学分:3学分7.先修课程:教育学、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二、课程目标(必备项)1.通过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和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能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分析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并能有效地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以及学生和自己的学习活动,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目的。
2.通过学习理论的学习,探讨学习的实质、过程、条件因素以及动力等学习基本问题,为师范生今后指导学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教学设计和课堂管理这两个与教学技能关系密切的问题,通过教学心理的探讨,以求提高师范生的实际教学能力,促进他们贯彻实施和灵活运用学习原理和培养教学策略。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必备项)(一)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主要内容: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教育心理学的作用3.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研究趋势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教学要求:主动联系教育实际,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建立对教育心理学整体框架的认识。
课前学习要求:阅读教材与相关推荐阅读的文献重点、难点:1.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结构。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价值。
3.教育心理学的简要发展历程和一般趋势。
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一般程序和主要方法。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思考题:1.教育心理学研究哪些主题?2.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用是什么?3.教育心理学的可分为哪几个阶段?4.教育心理学当前的主要研究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5.举例说明教育心理学的一般研究程序及所用研究方法。
17《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061702 适用专业:心理学学时数:54学时学分数:3执笔者:编写日期:2004年8月一、课程性质与目的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中的一门主干课程。
教育心理学,是兼具理论与应用的心理学课程,也是形成师范生教育素质的专门课程。
教育心理学课程的目的,分成以下几个部分:1、使学生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2、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教育技能,特别是提高应用心理学知识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水平。
3、使学生的心理学素养得到培养与提高。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教育心理学的性质、作用、历史和方法(3学时)(一)教学目的、要求:了解教育心理学对教师的作用;了解教育心理学历史及其基本内容;熟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掌握教育心理学基本的研究方法。
(二)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科学研究研究方法。
第一节教学、教师和教育心理学一、教学:科学,还是艺术二、教师:从新手到专家三、教育心理学:教——学过程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性质和作用一、教育心理学的性质二、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三、教育心理学的作用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一、初创时期二、发展时期三、成熟时期四、完善时期第四节教育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方法一、教育心理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二、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步骤三、研究的有效性四、阅读研究文章第二章教育与心理发展(3学时)(一)教学目的、要求:了解心理发展的实质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理解有关心理发展理论与教育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教学的重点、难点:有关心理发展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第一节心理发展的实质及其与教育的一般关系一、心理发展的实质及其一般过程二、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三、教育和心理发展的一般关系第二节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二、维果斯基的发展观第三节语言获得和发展的理论与教育一、强化说二、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理论三、皮亚杰的语言发展理论四、语言发展理论在教学上的应用第四节个性和社会化发展理论与教育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二、爱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三、个性和社会化发展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第三章学习的一般概述(2学时)(一)教学的目的、要求:了解学习的定义、分类、意义和作用,了解学习与脑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0000033 开课学期:3-春适用专业:所有专业师范方向学时:28第一部分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作用本课程《教育心理学》是师范方向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是一门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的课程。
该课程对于学生正确把握教育心理学的地位和作用,科学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技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教育心理学的概念和历史,理解教育心理学的价值和机制,阐明学生学习的内在过程、特点及规律,探索影响学生学习的内外部因素。
把握教育教学心理的过程和方法,观察、分析学校教育教学与教学改革中的现实问题,根据教育心理学原理要求进行课程和内容的教学设计,知晓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念、技术和模式,提升自己在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综合素养,为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教育心理学基础。
二、课程的任务与基本要求以科学精神为指导,通过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构建传授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理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般原理,理解教育心理学的价值和机制,把握教育教学心理的过程和方法,掌握和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学习理论、学习心理、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规范的学习以及教学的设计及其成效的考核与评估的基本内容、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学培训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认知能力、创新能力、自学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建议对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可采用教师课堂讲授的方式进行;并在教师讲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有关理论进行讨论、质疑。
这样,既可保证教学效率,又能促进学生的理解。
对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问题,可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主动去探究知识,并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探究既可以个体独立进行,但最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以促进相互的提高和培养合作的精神。
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规律的目的在于运用,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可让学生观摩教师的课堂教学录像,并运用所学理论分析所观摩课程的优劣。
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教育心理学》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03231002(二)课程英文名称:Educational Psychology(三)开课对象:师范心理专业(四)课程性质: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学科的一门分支学科,属于专业教育课。
本课程的目的在于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进一步研究学校教育中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其交互作用的运行机制和基本规律。
它的前导课程是教育学、心理学。
(五)教学目的通过教育心理学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解决教育实践中出现问题的能力,为其学好学习心理学和从事教育实践活动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六)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德育心理、学习心理、问题解决与创造力培养、教学设计、学生的心理差异与因材施教、教学交往与课堂互动、教师心理等几个部分。
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达到各章中所提的基本要求。
习题课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师必须予以重视。
(七)教学时数教学时数:54学时学分数:3学分(八)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考核方式为考试。
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
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第一章德育心理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外主要的德育心理理论,掌握品德、品德态度等概念,形成纠正学生过错行为的能力。
1、掌握外国主要德育心理的研究成果。
2、掌握品德、品德态度的概念。
3、理解品德与品德态度之间的关系。
4、掌握学生过错行为的原因和纠正。
教学时数:6 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德育心理概述一、国传统的德育心理思想二、国外德育心理研究三、国内的研究第二节品德及品德态度的形成与改变一、品德与品德态度的概念二、品德态度的形成与改变三、过错行为和不良品德的转化和纠正考核要求:1、德育心理概述1.1 皮亚洲杰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论(识记)1.2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识记)2、品德及品德态度的形成与改变2.1 品德与品德态度的概念(识记)2.2 品德与品德态度的关系(领会)2.3 品德态度的形成与改变(领会)2.4 过错行为和不良品德的转化和纠正(应用)第二章学习心理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国内外的有关学习思想,掌握学习动机、知识掌握、技能的形成的基本理论,形成运用这些基本理论解决学习中问题的能力。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教育心理学课程编码:1100002125学分及学时:2学分理论学时36学时(其中理论课36学时)适用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开课学期:第一学期开课部门:计算机与互联网学院先修课程:考核要求:考查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参考书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藩菽.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1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下学与教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和师范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程。
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方法、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能利用有关知识分析具体的教育心理问题,提高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能力,为进一步拓展学生的专业领域,丰富其专业知识奠定知识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第一,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教育心理学概述、心理发展与个别差异、学习理论、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知识获得的新观点、概念、原理学习与问题解决、技能的形成、学习的迁移、品德的形成、学习策略、学习动机、教学心理、课堂学习管理、教学评价和教师心理等内容。
第二,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探索学校教育的心理规律,能够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心理问题,为学生今后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提供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第三,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教育心理学理论素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发展观、学习观与教学观,为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2 学时分配3 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第一部分绪论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应用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重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难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学生与教师心理第二章学生心理第一节学生的认知发展第二节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发展第三节学生的个体差异第三章教师心理第一节教师的角色与特征第二节教师的专业品质第三节师生互动第四节教师的成长和培养第五节教师职业倦怠重点: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个体差异(智力差异、认知风格差异、社会文化背景差异);师生互动。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教育心理学Educational Psychology课程号(代码):50126220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36学时学分:2学分二、教学目的及要求在学生了解心理现象的本性、机制、规律和事实的基础上,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了解学生的发展和差异及其中教师的决策影响,掌握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掌握教育过程中的教学策略、教育评估和课堂的评估等内容。
同时初步了解一些教学中可能遇到的异常的心理现象和处置方法。
使学生初步形成多种视角的观点,具备一定的综合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科研)的能力,并提高自身的素质。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教育心理学与教师决策——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绪论)(2学时)1、了解心理学的界定及其研究对象。
2、了解心理学诞生的年代、奠基人和标志性事件。
3、了解心理学流派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4、掌握心理学领域的划分几及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内容。
5、如成长为一名教师第二章个体心理发展(2学时)(认知和语言的发展)1、了解什么是心理发展以及毕业发展观。
2、了解人类发展的基本原理。
3、大脑在认知发展中的作用4、掌握认知和语言的发展关系5、掌握皮亚杰提出认知发展理论。
6、了解儿童语言获得的机制。
7、考虑认知和语言发展的差异第三章个体心理发展(2学时)(个体性、社会性和道德的发展)1、了解影响心理发展的遗传和环境因素。
2、自我意识的发展3、社会性发展4、道德和情社会行为的发展5、个体性、社会性和道德发展中的差异第四章个体与群体的差异(2学时)1、了解智力概念演化过程,掌握智力的有关概念。
2、掌握主要的智力理论。
3、了解智力测验的方法和智力测验结果的含义。
4、了解何为智力开发及其意义。
5、创造力—在课堂中创造力的培养6、掌握智力开发的内容和主要方法。
7、了解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
第五章具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2学时)1、在常规课堂上有特殊需要的学生2、有特定认知和学习困难的学生3、有社交和行为问题的学生4、认知和社交发育迟滞的学生5、生理和感觉有缺陷的学生6、认知能力高度发展的学生第六章学习和认知的过程1、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假设2、了解认知过程和信息加工观点。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教育心理学(Educational Psychology)二、课程类型:心理学专业必修课三、教育心理学在培养计划中所发挥的作用:从学科地位上看,教育心理学是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主要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如何学(学习理论,包括一般学习理论、不同领域的学习理论、学习动机、学习迁移、一般知识和智慧的学习条件以及学习策略等)和教师如何教的心理学理论(教学设计、教学管理理论等)以及师生教与学的互动而产生的有关心理学理论和实践问题,它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应用学科。
从专业需要上看,无论是教育学专业、心理学专业、学前教育专业,还是其他各专业的学生,都是必修的教育类课程。
这门课程以普通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概论等学科为基础,并将这些理论综合运用于教育心理学的实际工作中。
教育心理学不仅有其理论基础,也有自己的理论体系,不是普通心理学抽象理论在教育领域中的简单应用。
同时,这门课程又反过来促进学习者更好地学习和研究前述学科的基本理论。
在现代教育中,教育心理学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整个学校教育改革,教学改革、课程改革以及学生观、教师观、学习观的改革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教学总目标:概括地说,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有三,一是基本理论的掌握,二是基本技能的掌握,三是发展实际应用能力。
(一) 基本理论的掌握:首先应掌握教育心理学,包括学习心理学和教学心理学的最一般原理,并形成正确的态度和观念;其次要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的同时,要了解、把握教育心理学前沿的理论知识及其应用原则、方法。
(二)要学生学会学习。
通过理论的领会,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掌握理论的应用原理、途径和方法,使学生形成技能。
(三)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和实验研究,使学习者形成和发展相应的能力,包括教育心理研究的能力(实验设计的能力、准实验设计的能力)、学与教的能力和理解学生学习的能力等。
最高目标是发展学生应用抽象理论解决生动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024版《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目录•课程概述与目标•认知发展与教育•情感、动机与意志品质培养•学习过程与策略•智力、创造力与特殊才能培养•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技巧01课程概述与目标教育心理学定义及研究领域定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教育情境下人类学习、教育干预与心理发展之间关系的科学。
研究领域包括学习理论、认知发展、情感与动机、个体差异、特殊教育需求、评估与测量、教师心理学等。
课程目标与要求知识目标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教育问题,具备初步的教育心理学研究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教育心理学的兴趣和热情,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习观和学生观。
参考书目《教育心理学导论》(作者:XXX ,出版社:XXX ,出版年份:XXXX )。
《发展心理学与教育》(作者:XXX ,出版社:XXX ,出版年份:XXXX )。
《学习心理学》(作者:XXX ,出版社:XXX ,出版年份:XXXX )。
教材:《教育心理学》(作者:XXX ,出版社:XXX ,出版年份:XXXX )。
教材及参考书目02认知发展与教育认知发展是指个体自出生后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对事物的认知及面对问题情境时的思维方式与能力表现,随年龄增长而改变的历程。
认知发展涉及人在知觉、记忆、思维、语言、智力等方面种种功能的发展变化。
认知发展的研究包括发展的阶段、过程、条件、机制、个体差异等各个方面。
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皮亚杰认为,每个阶段的儿童都有其独特的认知结构,这些结构决定了他们的行为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强调了儿童在认知发展过程中的主动性和自我调节作用。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强调了学习、教学和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语言和文化工具在认知发展中的重要性。
体育心理学大纲
“十五”大纲课程性质与目的(一)课程性质体育心理学是体育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基础课。
这门课程的学习将有助于未来的(或在职的)体育教师、教练员提高运动意识,熟悉符合心理活动规律的新的教学方法,并掌握测量和提高人的“潜能”的最基本的手段和实验方法。
涉及的内容主要是体育运动中的各种心理学知识。
这门课程具有体系新、内容新和实用性强的特点。
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将有助于学生将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知识应用于体育运动实践中。
(二)课程设置目的1 .使学生了解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简史和发展方向。
2 .使学生了解体育学习的心理学基础。
3 .使学生掌握运动参与的心理动力。
4 .使学生了解体育锻炼心理。
5 .使学生了解提高运动成绩的心理学方法。
6 .使学生了解运动中的社会心理。
7 .使学生掌握体育教学心理。
教学内容与要求体育心理学“十五”大纲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述第十一章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第二章体育学习的心理学基础第十二章心理技能训练概述第三章运动兴趣第十三章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第四章运动动机第十四章运动中认知干预方法第五章体育活动中的目标定向和目标设置第十五章体育运动中的团体凝聚力第六章运动归因第十六章体育运动中的领导行为第七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第十七章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第八章运动损伤心理致因及康复第十八章运动技能的学习第九章注意与运动表现第十九章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心理学方法第十章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第二十章体育教学中的学生差异心理《体育心理学》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5121022)一、课程说明(一)适用专业:体育教育专业(二)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三)课程性质与任务:本门课程是从事体育教学的心理依据。
在普通心理学的基础上,讲授体育运动中特别是体育教学中人的特殊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规律,介绍心理机能的训练方法等,为培养合格的教师提供体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四)教学目的与要求:为学生今后从事体育教学和学校运动训练、竞赛活动提供心理学依据;通过教学实验、作业及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使他们了解某些心理实验和心理技能训练的方法,初步具备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运用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总学时:32学时课程类别:公共基础必修课考核方式:考试基本面向:适用于专科体育教育专业第一部分课程的性质、任务、基本要求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教育心理学是体育教育专业(专科)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
该课程主要阐述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原理及其在学校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该课程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水平及实际应用能力,是一门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的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第一,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探索学校教育的心理规律,能够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心理问题,为学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提供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第二,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教育心理学理论素养,形成现代教育心理观念,为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以下基本要求: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教育心理学概述、心理发展与个别差异、学习理论、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知识获得的新观点、概念、原理学习与问题解决、技能的形成、学习的迁移、品德的形成、学习策略、学习动机、教学心理、课堂学习管理、教学评价和教师心理等内容。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发展观、学习观与教学观;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个别差异;掌握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并按其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评价。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教学要求1.了解教育心理学产生、发展的简史。
2.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3.掌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二、内容要点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教育心理学的对象与性质2.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与范围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1.早期的教育心理学思想2.教育心理学的诞生3.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原则2.教育心理学的主要方法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2.掌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难点: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第二章心理发展与个别差异一、教学要求1.掌握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2.了解学生在智力、人格和认知方式上的个别差异二、内容要点第一节学生的心理发展概况1.学生的认知发展2.学生的情绪、情感的发展3.学生社会性的发展第二节心理发展理论1.高尔顿和霍尔的先天遗传论2.华生和斯金纳的后天环境论3.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儿童发展观4.维果斯基的社会——历史发展理论5.朱智贤的儿童整体发展理论第三节学生的个别差异1.个性差异2.认知方式的差异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掌握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2.了解学生在智力、人格和认知方式上的个别差异难点:掌握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第三章学习理论一、教学要求1.了解学习的一般概念和学习的类型2.掌握行为派和认知派主要的学习理论3.理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二、内容要点第一节学习的概述1.学习的一般概念及学生学习的特点2.学习的类型第二节、几种主要的学习理论1.行为派学习理论2.认知派学习理论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掌握行为派和认知派主要的学习理论2.理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难点:理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四章陈述性知识的获得一、教学要求1.理解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观和知识的表征的观点2.掌握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和条件3.理解概念学习的影响因素和学习过程4.掌握原理学习的方式和教学策略二、内容要点第一节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观与知识的表征1.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观2.知识的表征第二节陈述性知识的获得概述1.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的一般过程2.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一般条件第三节、概念与原理学习1.概念学习2.原理学习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观和知识的表征的观点2.掌握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和条件难点:1.理解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观和知识的表征的观点2.理解概念学习的影响因素和学习过程第五章程序性知识的获得一、教学要求1.掌握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和条件2.理解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概念3.了解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形成的理论4.掌握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培养方法二、内容要点第一节程序性知识的获得概述1.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2.促进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一般条件第二节动作技能的形成1.动作技能概述2.动作技能形成的理论3.动作技能的培养第三节智力技能的形成1.智力技能概述2.智力技能形成的理论3.智力技能的培养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掌握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和条件2.理解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概念3.掌握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培养方法难点:1.掌握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和条件2.了解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形成的理论第六章学习策略一、教学要求1.理解学习策略的概念和类型2.掌握主要的认知策略与元认知策略3.掌握学习策略教学的原则和措施二、内容要点第一节学习策略概述1.学习策略的概念2.学习策略的分类3.学习策略与信息加工过程4.学习策略与自我调节学习第二节认知策略与元认知策略1.认知策略2.元认知策略第三节学习策略的教学1.学习策略教学的原则2.学习策略教学的措施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掌握主要的认知策略与元认知策略2.掌握学习策略教学的原则和措施难点:掌握学习策略教学的原则和措施第七章学习的迁移一、教学要求1.了解学习迁移的概念和类型2.理解学习迁移的理论3.掌握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原则二、内容要点第一节、学习迁移概述1.学习迁移的概念2.学习迁移的类型3.学习迁移的测量第二节、学习迁移的理论1.形式训练说2.共同要素说3.概括说4.关系说5.认知结构说6.奥斯古德的三维迁移模式7.迁移的产生式理论第三节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和教学原则1.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2.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原则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学习迁移的理论2.掌握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原则难点:理解学习迁移的理论第八章问题解决与创造力一、教学要求1.掌握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及其影响因素2.了解专家和新手在解决问题能力上的差异3.了解创造力及其有关研究4.掌握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二、内容要点第一节、问题解决1.问题的心理学描述与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2.专家和新手在解决问题能力上的差异3.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第二节、创造力1.什么是创造力2.创造力的有关研究3.创造力培养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掌握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方法2.掌握创造力的概念及创造力的培养方法难点:1.掌握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2.掌握创造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第九章学习动机一、教学要求1.了解学习动机的概念和类型2.掌握主要的学习动机的理论3.掌握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的途径与方法二、内容要点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1.学习动机的概念2.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3.学习动机的分类第二节学习动机的理论1.行为主义的学习动机理论2.人本主义的学习动机理论3.成就动机理论与归因理论4.自我效能理论与习得性无力感理论第三节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1.外来动机的激发2.内在动机的激发3.成就动机的培养与归因训练4.消除无力感与增强效能感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掌握主要的学习动机的理论2.掌握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的途径与方法难点:掌握主要的学习动机的理论第十章品德的形成一、教学要求1.理解品德及其心理结构2.掌握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3.掌握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4.掌握品德发展的特点和品德培养的方法二、内容要点第一节、品德心理概述1.品德及其心理结构2.品德的形成过程分析3.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第二节、西方关于品德形成的理论1.皮亚杰的早期研究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3.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第三节品德的发展与培养1.道德认识的形成2.道德情感的丰富3.道德意志的锻炼4.道德行为的训练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掌握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2.掌握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难点:1.理解品德的心理结构2.掌握品德发展的特点和品德培养的方法第十一章教学心理一、教学要求1.理解教学目标、学习准备、最近发展区、能力倾向与教学的相互作用和教学策略的含义2.掌握教学目标的陈述和设计方法3.掌握课堂教学的一般方法和可供选择的教学策略内容要点第一节、教学的一般过程与教学设计1.教学的一般过程2.教学设计概述第二节、教学目标及其陈述1.教学目标及其分类2.教学目标的明确化3.教学目标的陈述和设计方法第三节、了解学习准备1.学习准备及其主要内容2.学习的最佳时期3.最近发展区与教学4.能力倾向与教学的相互作用第四节、选择教学策略1.课堂教学的一般方法2.可供选择的教学策略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掌握教学目标的陈述和设计方法2.掌握课堂教学的一般方法和可供选择的教学策略难点:理解教学目标、学习准备、最近发展区、能力倾向与教学的相互作用和教学策略的含义第十二章教学评价一、教学要求1.了解教学评价及其类型2.掌握教学评价的方法与技术二、内容要点第一节、教学评价概述1.什么是教学评价2.教学评价的作用3.教学评价的类型第二节、教学评价的方法与技术1.课堂测验的问题类型与编制技术2.测验的准备与实施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教学评价的方法与技术难点:掌握教学评价的方法与技术第十三章教师心理一、教学要求1.了解教师的主要角色2.掌握影响教师威信形成的因素与建立途径3.掌握教师的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4.掌握教师应具备的个性品质5.掌握维护教师自身心理健康的方法二、内容要点第一节、教师的角色1.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形象2.教师的主要角色第二节、教师的威信1.教师威信的概念与作用2.影响教师威信形成的因素3.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第三节、教师的教育能力1.教师的一般能力2.教师的教学能力3.思想教育与组织管理能力第四节、教师的个性品质与心理健康1.教师应具备的个性品质2.教师的心理健康的问题与维护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掌握影响教师威信形成的因素与建立途径2.掌握教师的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难点:1.掌握教师的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2.掌握维护教师自身心理健康的方法第十四章课堂教学管理与监控一、教学要求1.了解课堂教学管理的基本内容2.掌握课堂教学管理中的心理学现象和管理策略,理解课堂教学监控系统的结构、功能、特性,掌握课堂教学监控的心理要求和满足心理要求的监控策略。
二、内容要点第一节、课堂教学管理1.课堂教学和课堂教学管理2.课堂教学管理中的心理学3.课堂教学管理的策略第二节课堂教学监控1.课堂教学监控系统2.课堂教学监控的心理要求3.满足心理要求的课堂教学监控策略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课堂教学管理中的心理学现象和管理策略2.课堂教学监控系统的结构、功能、特性3.课堂教学监控的心理要求和满足心理要求的监控策略难点:理解课堂教学监控系统的结构、功能、特性第三部分课时分配第四部分大纲说明1.适用范围本大纲适用于专科体育教育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