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七上《18.狼》教学设计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8课《狼》精品教案
《狼》教案一、研读教材《狼》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狼三则》的第二则,写的是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的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短小精悍,却又寓意深远。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和学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目标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1、熟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正确理解、翻译课文;2、了解蒲松龄及《聊斋志异》;3、理清情节结构,体会本寓言中蕴含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屠户内心世界变化的过程;2、认识狼贪婪凶残和阴险狡诈的本性,屠夫对待狼没有盲目厮杀,而是利用天时地利,巧妙杀狼。
从这个方面,引导学生懂得用“智慧”同他们面对的任何“敌人”作斗争。
(2)教学重难点1、积累文言实词、熟练翻译课文。
2、联系生活实际,多角度阐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突破方法:为解决重、难点,通过多种朗读方式和小组辩论,感受故事情节,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探究的精神,在理解中深入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二、学情这篇课文是一篇短小精悍、扣人心弦的小故事,字词较易理解,对学生很有吸引力,抓住这一点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再加上这之前对文言字句的积累,在诵读中较易梳理词句和翻译课文。
且课后研讨练习中的第三大题,也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创作性思维。
三、教法学法教法设想: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学情的分析,结合当前语文的教学理念,本文的教学可采用激趣法、诵读法、探究法,讨论法。
学法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从两方面加以点拨和指导。
第一方面,在做好充分预习和诵读基础上,自主疏通课文时,让学生提出学习中的难词、难句,组织学生组内交流,组组交流,加以点拨,从中悟出规律方法。
第二方面,针对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方面的疑难问题,组织课堂讨论,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以达到进一步把握主题的目的。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狼的视频片段(狼对天嚎叫)。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狼》教案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写作练习非常感兴趣,但部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仍然感到困惑。针对这一问题,我打算在课后给他们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写作指导,如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如何构建文章结构等,帮助他们提升写作水平。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狼》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接触过关于狼的信息或者故事?”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狼》这篇文章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7.拓展阅读:推荐与狼相关的其他作品,如《小红帽》、《狼和小羊》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知识面。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通过学习《狼》,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提升文学素养。
2.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逻辑推理能力。
3.主题思想:探讨《狼》一文所表达的保护自然、尊重生命的主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
4.语言欣赏:品味课文中的精彩词句,如“目露凶光”、“蹑手蹑脚”等,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写作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拓展写作,如以狼的角度写一篇日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6.课后作业:布置与课文相关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狼》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狼》课文原文及教案课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zhuì)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jiǒng),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shàn)蔽成丘。
屠乃奔(bēn)倚其下,弛(chí)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dān)眈相向。
少(shǎo)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míng),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shù)刀毙(bì)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suì)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kāo)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xiá)矣,而顷(qǐng)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教案学习目标:一、掌握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的文学常识。
二、背诵翻译全文,掌握重点文言词语。
三、理清情节,分析形象,理解主旨。
四、正确认识狼的品格。
第一课时一、成语积累比喻把坏人或敌人引入内部。
(引狼入室)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
(前怕狼,后怕虎)比喻坏人当权。
(豺狼当道)形容心肠象狼和狗一样凶恶狠毒。
(狼心狗肺)四处都是报警的烟火,指边疆不平静。
(狼烟四起)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鬼哭狼嚎)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习性难改。
(狼子野心)二、文学常识蒲松龄,明末清初人,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
创作出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聊斋”是作者的书房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相传蒲松龄曾摆过一个茶摊,为过往路人提供休息解渴之地,但是路人需要留下一个故事,久而久之,蒲松龄搜集了如此丰富的资料,写成了此书。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志怪小说集。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共有短篇小说491篇。
《狼》教案 (5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
《狼》教案第(1)课时引入从这些成语中大家可以看出狼在人们心目中都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贪婪、阴险、狡诈狼的出现,是动物版图上最奇妙的一笔,凶残是自然界赋予它的本性,而在狼的凶残之中,又渗透着智慧的成份,这就使它成为人们比对其他猛兽更感兴趣的话题。
古今中外,有关狼的故事非常多,今天我们也要来欣赏记录在以谈狐说鬼著称的《聊斋志异》中记录的一个关于狼的故事……2、蒲松龄及《聊斋志异》(以提问方式出现)蒲松龄(1640~1715),清文学家。
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聊斋志异》是他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郭沫若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食刺虐入骨三分”。
教学步骤及主要内容二、整体感知、初读课文。
预习过课文的同学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讲讲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呢?(生讲、再点评)学习文言文最重要的就是要读,下面老师先请同学来试读一下,看看同学们预习的成果如何。
1、指定个别学生(最好是程度较低者)朗读,以便发现学生的疑难之处,使讲解更有针对性。
2、其他生点评,师总结。
3、注意正音,纠正节奏停顿的错误。
我们读文言文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读准字音,这个的生字比较多,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生齐读)4、教师范读,学生细听,听时注意:听清节奏、体会感情。
朗读注意事项:第一段首句交代背景,宜读得平缓;次句才是情节开端,略带紧张语调;第二段首句“投以骨”,有试探阻狼缀行意,可稍停,看效果如何。
第二、三句说效果,无妨读得平缓些。
至“骨已尽矣”,则顿呈紧张,并一直保持到第三段“奔倚其下”,这是情节发生转折之处,再改用比较平缓的语调读——此刻,屠户已由完全被动状态转入半主动状态,形成了相持局面。
第四段首句是制造悬念,可用设疑语气轻声调——其实是为高潮蓄势。
“暴起”以下是高潮,要加快节奏,至“亦毙之”止。
末两句是结局,颇有喜剧色调,可读得轻松些。
部编版语文 七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第18课 《狼》教学设计 教案精品
《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文言词汇,了解蒲松龄及《聊斋志异》。
2、理清情节结构,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3、学习在叙事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探究,解决生难字词,疏通文意。
2、学习本文叙事简洁、情节曲折紧张的特点;理解文章主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屠户内心世界的变化过程。
2、学会勇敢机智地与邪恶势力做斗争。
3、学习遇到歹徒要保持冷静,抓住有利时机,敢于、勇于与他们作斗争的安全教育。
【教学重点】1、理清情节结构,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2、培养学生客观认识社会、关注社会,学习遇到歹徒要保持冷静,抓住有利时机,敢于、勇于与他们作斗争的安全教育。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交流指导法【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制作PPT课件;搜集有关狼的图片、带狼字的成语及与狼有关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认识“它”吗?……大家学过有关“它”的哪些故事?或者是有关“它”的哪些成语?学生交流……能说说你对“它”的印象是怎么样的?学生交流……过渡: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一则关于“狼”的故事,请大家打开课本,看看蒲松龄笔下的狼又是怎么样的?(板书:狼蒲松龄)二、推进新课(一)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让学生齐读“学习目标”)(二)作者、作品介绍。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代文学家,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属淄博)人。
创作出了杰出的文言小说《聊斋志异》。
蒲松龄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
然而坎坷的遭遇和长期艰辛的生活,加深了他对当时政治的黑暗、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社会弊端的认识和了解,为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
他毕一生精力完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8卷、491篇,约40余万字。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共有短篇小说491篇。
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或揭露官府黑暗,或批判科举弊端,或表达婚姻自由。
它语言简练,描写细腻,人物形象鲜明,故事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狼》说课稿
2.学生通过朗读、品词析句、合作交流及教师点拨这一学习过程, 正确领悟本文的象征手法。
3.通过对文章的学习,学生可透过文字了解文章创作年代的社会状 况,体会作者“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的社会意义。
教学重难点
一、遇狼
1.请从第一段中概括出事件的四个要素。
时间: 晚 人物: 一屠
地点: 起因:
途中 两狼缀行
2. 从这一段可看出狼的什么特点?
“缀”
凶狠
点明时间、地点和矛盾双方,这是故事的开端。
二 惧狼
3.从“投、复投”等词看,屠户为什么不一次将骨投尽,使两狼并止? 由此可以看出这时屠户对“狼”的心态是怎样的?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赏析文章的前提,通过初读,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将 要学到的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图,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形成整 体感知。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我会让同学们朗读全文,利用工具书,结合书中注释疏通文意。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于文言知识理解也许存在一些困难,我将趁机讲解 通假字“止”,以及状语后置句“投以骨” 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可扫清字词的障碍,没有疑问地进入内容的理解。
说学情
说学情
学情分析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 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我所面对的学生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 在前面章节的学习过程中已接触过简单的文言文,但文言知识掌握不多, 信息的概括和归纳能力也有待提高,生活阅历浅,对于本文中屠夫和狼 的象征意义理解起来较有难度。
表现屠户的勇敢警觉和狼的阴险狡诈,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课堂小结
这篇文言小说讲述了一个屠户回家途中遇狼、惧狼、 御狼,最后杀狼的故事,说明了狼再狡猾也不是人的对手, 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同时也告诫人们:对像狼 一样的邪恶势力主丢掉幻想,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最后 才能取得胜利。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狼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狼课文原文及教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狼》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课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zhuì)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jiǒng),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shàn)蔽成丘。
屠乃奔(bēn)倚其下,弛(chí)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dān)眈相向。
少(shǎo)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míng),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shù)刀毙(bì)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suì)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kāo)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xiá)矣,而顷(qǐng)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教案学习目标:一、掌握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的文学常识。
二、背诵翻译全文,掌握重点文言词语。
三、理清情节,分析形象,理解主旨。
四、正确认识狼的品格。
第一课时一、成语积累比喻把坏人或敌人引入内部。
(引狼入室)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
(前怕狼,后怕虎)比喻坏人当权。
(豺狼当道)形容心肠象狼和狗一样凶恶狠毒。
(狼心狗肺)四处都是报警的烟火,指边疆不平静。
(狼烟四起)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鬼哭狼嚎)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习性难改。
(狼子野心)二、文学常识蒲松龄,明末清初人,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
创作出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聊斋”是的书房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相传蒲松龄曾摆过一个茶摊,为过往路人提供休息解渴之地,但是路人需要留下一个故事,久而久之,蒲松龄搜集了如此丰富的资料,写成了此书。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狼》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狼》这一课文的基本情节和主题。本文通过屠户与狼的智斗,展示了智慧与勇敢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的具体情节。这个案例展示了屠户如何运用智慧与勇敢应对狼的威胁,以及这些品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关键句子。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文学作品的主题挖掘: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作者想要表达的道德观念和社会意义。
举例解释:
-词语的准确理解与运用:解释“狡黠”一词在文中的具体指代,以及在其他情境下如何使用该词语。
-句子的深层含义分析:通过分析“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这句话,引导学生理解狼的狡猾与屠户的机智,以及作者对这一对比的深层含义。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狼》这篇课文的基本情节、主题以及智慧与勇敢的重要性。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些品质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此外,通过这次教学,我认识到在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时,要注重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尝试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这有助于他们形成独立见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较为内向,不太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增强自信心。同时,我还将尝试采用一些互动性强的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参与。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狼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狼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狼教学设计第1篇】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感受扣人心弦的情节。
2、了解文章用神态、动作来表现形象的写法。
3、对狼的性情有较全面的认识。
教学重点以诵读为主,借助想象入境,体会神态、动作的描写。
教学难点把握学生探究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教学设想这是一篇文言文,为自读课,计划用一课时完成。
考虑到本文叙事简练而情节跌宕,易于激发想象,因此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创作空间,让他们通过课前依文画图,课上生动朗读与描述,自然进入故事情境之中。
学生能入境,则解词,领悟主旨和记诵都可化难为易。
同时引导学生对狼的性情作一定的探究,培养其辨证、全面看待事物的科学态度,让学生从中体验到自学的成功与快乐。
课前预习1、借助文下注释和工具书了解课文的意思。
划出疑难之处,提出不懂的问题。
2、试着把故事内容用图画表现出来。
3、搜集有关狼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一提到狼,大家会联想到哪些词呢?(学生各答:凶狠、贪婪、狡诈……)今天我们一同来欣赏《聊斋志异》中的一则故事《狼》,看看蒲松龄是如何出神入化地表现狼的这一本性的。
二、明确“学习目标”(幻灯片展示)。
三、初读课文,感受情节。
1、教师配乐范读。
教师的范读要有声有色,有徐有缓,力求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故事的情境。
2、讨论朗读方法。
请学生略谈一下听后的感受,引导学生感受紧张的故事情节,意识到朗读时应身临其境,抑扬顿挫。
并因势利导,由学生总结出课文朗读的方法:“把握节奏,进入角色”(幻灯片展示)3、学生自由朗读,进一步揣摩朗读方法。
4、全体朗读。
教师慢慢引入情境:“现在,你就是故事中的那个屠户。
临近傍晚的一天,你挑着担子走在僻静的回家路上。
这时身后出现了两只饥饿的狼……”(全体朗读课文)。
四、疑难词句讨论。
以小组合作、师生讨论的形式共同解决课前预习中的疑难词句。
重点字词:并驱如故: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顾:看。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8课《狼》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8课《狼》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狼》教学设计一、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一)《课程标准摘录》[阅读与鉴赏](节选)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4.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二)教材分析《狼》选自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本单元的教学篇目一共有三篇《猫》、《动物笑谈》《狼》。
本单元分为阅读与写作两个板块,阅读板块讲述的是人与动物的故事,写作板块重点训练学生如何突出中心。
《狼》这篇文章定位为阅读课。
(三)单元导读本单元的人文主题讲人和动物的关系,即人和动物怎样相处共存。
回顾第五单元的三篇文章:《猫》讲的是我与三只猫相处的自我反省,反省动物跟我的关系。
《动物笑谈》讲科学家与动物在相处时的趣事以及闹的笑话。
为了做好科学研究,人可以放下尊严,这是一种对待生命的平等。
《狼》刚好跟前两篇文章相反,讲的是从坏的动物身上我们应该得到什么启示和人生智慧,对应人文主题3(人与动物的矛盾冲突)这三篇文章又讲述一个共同的人文主题:人和动物的关系。
这也是本单元的核心教学价值点。
语文要素目标的关键词为:默读。
围绕默读可以进行不同层级的思维训练。
本单元重点学习默读。
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着,一气读完全文,以保证阅读感知的完葵性和一定的阅读速度。
还要学会在阅读中把握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
标题、开头、结尾及文段中的关键句,都是阅读时需要重点关注的。
第四单元本单元继续学习默读。
在课本上勾画出关键语并在你喜欢的或有疑惑的地方做标注。
在整体句.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学会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语句等方法,理清作者思路。
第五单元本单元继续学习默读。
边读边思考,勾画出重要语句或段落,并学做摘录。
还要在把握段落大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学会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四)第五单元的单元目标1.人文主题目标:(1)增进人对大自然关系的理解;(2)加强人类自我的理解和反思;(3)形成尊重动物,待生命的意识。
第18课《狼》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8.《狼》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课标要求
通过培养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多层次、有创意的阅读,并能够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哲理。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体会狼与屠户的形象,把握文章主旨。
3.学习本文语言简炼生动、在记事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写法。
教学方法
3.本文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一句话概括。
【交流点拨】叙述了屠户和狼搏斗的故事。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交流点拨】遇狼——惧狼——御狼——毙狼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背诵课文,导入新课。
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
妙点揣摩
品析描写屠户和两狼的句子,用以下句式回答:
从_____这句中,我读出了一个______的屠户。
情境教学法、重点切入法
教学重难点
体会狼与屠户的形象,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手段(含使用教具)
ppt
教学后记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请同学们列举几个带“狼”的成语?(狼烟四起、狼吐虎咽、狼心狗肺等)
师:看来大家积累的成语不少,那么从这些成语来看,他们反映了狼的什么本性?
生1:狡猾
生2:残忍
狼的角度: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如何狡诈,终归是自取灭亡。
屠户的角度:对待恶势力,不能存在幻想,不能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四、写作方法:
前面是记叙,在记叙的基础上进行议论,作用是什么?——点明主题,
叙议结合这是文章的妙笔,光写故事不写寓意的话,这个故事没有深度;没有记叙这个故事的议论就没有基础。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第五单元18课《狼》教学设计
《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感知狼和屠户的形象。
2、认识人性的弱点,探讨故事里的深刻涵义,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设计一、新课导入由“狼”的甲骨文导入(板书课题:狼)但凡我们一提起“狼”,就会想到哪些和狼有关的成语和歇后语呢?可见狼在我们心目中是什么形象啊?(屏显:贪婪、凶狠、狡诈……)二、作者简介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习一个和狼有关的故事,是由蒲松龄先生为我们讲述的,蒲松龄大家知道吗?哪位同学能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一下作者蒲松龄?(简介作者: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人,汉族。
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
)今天我们来看看大作家蒲松龄故事里的狼和我们心目中狼的形象是否一样?哪位同学愿意为我们来读一读这个故事?(点生读)三、预习检测1、这个故事要读好不太容易,有些字很容易读错音,比如:(屏显1——)每个读两遍苫蔽(shàn bì)成丘奔倚(yǐ)其下少(shǎo)时意暇(xiá)甚意将隧(suì)入止露尻(kāo)尾狼亦黠(xiá)矣顷(qǐng)刻有两个句子也很容易读错,比如:(屏显2——)每个读两遍其一/犬坐于前禽兽之变诈/几何哉2、全班齐读课文3、本文讲述了一个屠户在晚归的途中遇到两只狼并最终杀死这两只狼的故事。
但由于这个故事是用文言文讲的,大家在预习的时候搞读懂了没有呢?老师这里有一组抢答题,如果你知道答案的话,请快速地站起来并迅速地举起你的手,好吗?(1)起初那两条狼是远远地跟着屠户吗?(不是,是紧紧地跟着屠户。
因为文中说是“途中两狼,缀行(紧跟)甚远”。
)(2)发现被狼跟踪了,屠户的第一举动是什么?(屠惧,投以骨(以骨投之,把骨头投给狼)。
)(3)骨已尽时,两条狼就停止了追击吗?(“并(一起)驱(追赶)如故(跟原来一样)”)(4)面对着仍然紧紧跟随的狼,屠户最害怕的事情是什么?(恐前后受其敌(攻击))(5)当发现麦场有堆积的像小山一样的柴草时,屠户有何举动?(屠乃奔倚(靠着)其下,弛(卸下)担持(拿起)刀。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8《狼》 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8 狼教学设计案二、熟读课文,积累理解1、读一读:视频范读学生自读课文。
指名读。
要求第一遍读准字音;第二遍读得顺畅;第三遍读出语气、节奏和表情。
2、译一译:①圈点勾画,解决重要字词,粗通文意。
如果文中还有不懂的字词,要求学生当场提问,师生共同解决。
②学生试译短文,弄清内容大意,师生共同点评,纠正错误。
重要语句翻译: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恐前后受其敌——(屠户)恐怕前后都受到狼的攻击。
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似的。
犬坐一一像狗似的坐。
洞其中——在其中打洞。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狼也是很狡猾的了,可一会儿功夫两只狼先后毙命,禽兽的欺骗手段又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3、述一述:这篇文章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正字正音:缀zhuì窘jiǒng 苫shàn 蔽bì弛chí眈dān 瞑míng 隧suì尻kāo 黠xiá实词:惧:恐惧。
从:跟随。
故:原来(一样)。
驱;追赶。
窘:困窘。
恐:恐怕。
顾:看到。
瞑:闭眼。
暴:突然。
毙:杀死。
股:大腿。
寐:睡觉。
黠:狡猾。
缀:原意是连结,文中意是紧跟。
弛:原意是放松,文中意是卸下。
一词多义:止:同“只”“止有剩骨”停止“一狼得骨止”意:神情“意暇甚”想“意将隧人“敌:攻击“恐前后受其敌”敌方“盖以诱敌”前:前面“恐前后受其敌”向前“狼不敢前”词类活用:洞:名词用作动词,打洞。
“一狼洞其中”隧:名词用作状语,从隧道。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犬: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
“其一犬坐于前”通假字:止同“只”,只有。
“止有剩骨”学生默读课文,准备复述。
(本文叙述了屠夫和狼搏斗的故事。
学生可按照“遇狼、惧狼、御狼、杀狼”这样一个过程进行复述。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第五单元第18课《狼》教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狼》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勇气和智慧来面对困难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狼的特性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3)结合生活实际,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二、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学习《狼》一课,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本课生词和修辞手法,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2.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3.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学习狼的生态特点,使学生了解自然,尊重生命,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培养环保意识。
其次,在讲授修辞手法的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比喻、拟人等手法掌握不够熟练。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大对此类修辞手法的讲解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写作中更好地运用。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角色扮演活动,虽然学生们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还存在紧张、不自信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后续的教学中,多组织类似的活动,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活动的过程。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狼的特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8课《狼》教案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狼》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动物行为让人既害怕又好奇的情况?”比如,看到一只狼在远处观察我们的情景。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狼的特性及其在文学中的形象。
- 口语表达:培养学生通过口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
举例解释:
- 在内容理解上,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体会文中对狼的描述,如“狼的狡猾”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件展现的,以及这些描述如何反映出作者对狼的看法。
- 在词汇学习上,强调词汇的内涵和外延,通过例句和语境让学生理解词汇的实际用法。
3. 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 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狼在现实生活中的形象及其文化寓意”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 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
- 课文内容理解:学生对课文《狼》的整体理解,把握作者对狼的描绘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词汇学习:掌握课文中出现的关键词汇,如“狡猾”、“凶猛”等,并能在实际语境中正确运用。
- 写作手法分析:识别并理解课文中使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作者是如何通过这些手法塑造狼的形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18课《狼》教案
一、教学内容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8课《狼》教案,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部编版七语上翻转课堂教案18、《狼》
(5)译读课文,翻译重点句子。
(自学指导:遵循翻译五字口诀“留、补、调、删、换”,重点词语要翻译准确,句意要表达清楚。)
①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②恐前后受其敌——恐怕前后一起遭受它们的攻击。
③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一样。
④犬坐——像狗似的蹲坐。
第1部分——自学质疑学案
【环节一】自主学习——明确目标,自学教材(27分钟)
1、明确目标(1分钟)
阅读熟知本课学习目标,圈划明确本节的学习内容和重难点。
2、自学教材(8分钟)
登录爱学-查看任务-选择微课“《狼》课文朗读”,听第一遍时,在课本上标注字音、断句;第二遍边听边有感情地跟读。
3、把握基础(3分钟)
①投以骨把①狼不敢前前进
以②以刀劈狼首用前
③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来②其一犬坐于前前面
(3)古今异义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古义: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今义:一门学科
②屠自后断其股
古义:大腿;今义:屁股
(4)词类活用
①狼不敢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②一狼洞其中(洞穴,名词作动词,指挖洞)
③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通道,名词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3)组长整理本组存在的疑问,拍照上传至讨论“《狼》自学反馈”,并在课后进行组内交流。
训练展示学案
【环节三】自展提升——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时间30分钟)
1、学情反馈(时间5分钟)
老师根据小组自学反馈结果,针对共性疑难问题,选取学生代表上台讲解。
2、合作探究(时间15分钟)
先独立思考完成下列探究题,再在组内交流讨论,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将结果拍照上传至“讨论-《狼》合作探究”。
第18课《狼》教案 部编版语文上册
狼课例分析《狼》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最后一课。
第五单元是以“动物”为主题,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与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思考,以及进一步思考从动物世界里折射出来的人类的生活轨迹。
《狼》是一篇文言文,选自《聊斋志异》中《狼三则》中的第二则,写的是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的一场较量。
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却最终双双毙命于屠户的刀下。
全文分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叙事,写屠户与狼相斗的故事,环环相扣,紧张曲折。
后一部分是作者的议论,点明故事的主题,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以文本为依托,在反复诵读中疏通文句,掌握文言字词,理解文章寓意。
2、过程与方法:a.通过朗读找出诵读古文的方法,培养文言语感,并能大致了解文意。
b.教会学生疏通古文的方法。
c.运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多角度来谈启示,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多角度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诵读文言课文,积累文言词汇。
2、教学难点:联系生活,领会文章的主旨。
教学方法:本文的教学采用诵读法、质疑探究法、问题导引法,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学生自主性,教师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
教具准备:录音机、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情景导入——整体感知——研读赏析——课堂小结——拓展迁移。
具体操作如下:(一)情景导入。
1、出示幻灯片,学生观看狼的图片及解释,猜出成语。
(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鬼哭狼嚎比喻把坏人或敌人引入内部——引狼入室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习性难改——狼子野心四处都是报警的烟火,指边疆不平静——狼烟四起形容心肠像狼和狗一样凶恶狠毒——狼心狗肺)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狼》,请同学们大声说出今天的课题——《狼》2、简介文体、蒲松龄及《聊斋志异》。
(多媒体显示)(1).志怪小说志怪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形式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语文七上《18.狼》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熟读全文,积累文言词汇,正确理解、背诵、翻译课文。
2.分析狼与屠户的形象,把握文章主旨。
3.学习本文语言简练生动、在记事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写法。
4.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二、教学重点:1.文章生动细致的描写对凸显屠夫和狼性格的作用。
2.认清狼阴险狡诈的本质,体会屠户内心世界的变化过程。
三、教学难点:理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等古汉语现象。
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教学方法:默读法批注法品析法第五单元整体架构人文主题:本单元围绕“生命之趣”的内容主题编排了《猫》《动物笑谈》《狼》3篇课文,这是一组写动物的文章。
这些文章从不同的侧面记述了人与动物的故事,反映了人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展现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通过学习,可以增进对人与大自然关系的理解,加强对人类自我的理解和反思,关爱动物,善待生命,学会与动物和谐相处。
语文要素:学习本单元,继续学习默读,边读边画出重要语句,学会做摘录。
在把握段落大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学会概况文章的中心意思。
从而巩固默读的技巧,提高学生概括文章的能力。
在默读中,要将注意力从字句逐渐过渡到句子主干,再进一步抓住段落的中心句,理解所读文章的深层意蕴。
《狼》解析人文主题:理解故事寓意,感受这场博弈中人的智慧与力量。
语文要素:初步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掌握一些常见文言词语和句式,活学活用。
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教学过程单元整体架构参见上方。
新课导入教师语言:同学们,一提起狼这种动物,我们马上就会意识到它是我们人类最狡猾、凶残的敌人之一。
当然,对于狼的本质的认识,也是经历了一段过程的,昔日东郭先生遇见了危难中的中山狼,不是险些被它吃掉吗?幸亏农夫的帮助,才转危为安。
今日屠户遇见了中山狼的“后代”,又会怎样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篇发生在屠户和狼之间的故事,相信它会给你带来独特的感受。
【设计意图】圈点勾画、学做文言语法笔记圈点勾画文中觉得疑难和重要、以及与以往课文中重点词语构成知识关联的词语,圈画后进行梳理,归纳为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
文言语法笔记学生活动:圈点勾画文中疑难和觉得重要的词语,圈画后进行梳理、归纳,整理文言语法笔记,并为疏通文义做准备。
梳理归纳,整理笔记,明确:(1)重点实词明确:①缀行甚远(连接、紧跟)②两狼之并驱如故(一起;跟原来一样)③屠大窘(处境困迫,为难)④弛担持刀(解除,卸下)⑤苫蔽成丘(覆盖、遮盖)⑥眈眈相向(凶狠注视的样子)⑦意暇甚(这里指神情、态度)⑧屠暴起(突然)⑨狼亦黠矣(狡猾)(2) 虚词的用法:①之代词,它,指狼。
例句:又数刀毙之。
助词,的。
例句: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助词,调整音节,不译。
例句:久之。
助词,位于主谓之间,不译。
例句: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以介词,把。
例句:投以骨介词,用。
例句:以刀劈狼首。
连词,来。
例句: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连词,用来。
例句:盖以诱敌。
③“其”的含义恐前后受其敌。
(指狼)场主积薪其中。
(指打麦场)屠乃奔倚其下。
(指柴草堆)一狼洞其中。
(拾柴草堆)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指屠户) 屠自后断其股。
(指狼)(3)一词多义明确:敌盖以诱敌(敌人)恐前后受其敌(攻击)止止增笑耳(只是)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停止)意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想要)意暇甚(神情、态度)其其一犬坐于前(其中)积薪其中(代词,指打麦场)之亦毙之(代词,指后狼)久之(无实义)前其一犬坐于前(前面)狼不敢前(前进)乃悟前狼假寐(才)屠乃奔倚其下(就)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来)以刀劈狼首(用)(3)古今异义明确: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义: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今义:一门学科)屠自后断其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4)词类活用明确:狼不敢前(名词作状语,上前)一狼洞其中(洞穴,名词作动词,指挖洞)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通道,名词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翻译课文2. 学生试译课文,师生共同点评,纠正错误。
重要语句翻译:①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②恐前后受其敌——恐怕前后一起遭受它们的攻击。
③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一样。
④犬坐——像狗似的蹲坐。
⑤洞其中——在积薪中打洞。
⑥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
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设计意图】积累基本文言词语和知识。
复述情节1. 学生活动:分组合作,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复述故事情节。
明确:首先,引导学生明确,全文分为两大部分,前 4 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叙述故事情节;第5 自然段为第二部分,作者发表评论。
然后要求学生分析第一部分,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概括每一层次的大意,讨论后明确第一自然段:写屠户遇狼,点明时间、地点和矛盾的双方。
这是故事的开端。
第二自然段:写屠户惧狼,表现屠户的迁就退让和狠的凶恶贪婪。
这是故事的发展。
第三自然段:写屠户御狼,表现屠户的果断抉择和狼的不甘罢休。
这是故事进一步发展。
第四自然段:写屠户杀狼,表现屠户的勇敢警觉和狠的狡诈阴险。
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分析完情节后,要求学生复述,加以巩固。
2. 根据情节发展,填写下表。
【设计意图】进一步把握情节发展和形象特征。
课后活动课后活动:根据收集的资料,以《我眼中的狼》为题,写一篇关于“狼”的简短的文字,多方位、多角度地介绍狼。
【设计意图】多角度认识狼形象和狼的文学形象。
描写狼本性的语句1. 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狼贪婪凶恶、狡诈阴险的本性?明确:贪婪凶恶: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狡诈阴险: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应引导学生抓住“似”“甚”“洞”“攻”这些词,充分认识狼的狡猾本性。
)文章是如何刻画屠户形象的2. 文章是如何刻画屠户的形象的?(要求从人物描写方法入手,以文中句子为例加以分析) 明确:(1)心理描写惧--投骨避狼。
/大窘--骨尽狼仍从。
/恐--前后受其敌。
/悟--刀劈两狼。
一开始,屠户采用“投骨”之法,试图摆脱狼的跟从,说明他对狼的贪婪凶恶的本性缺乏认识并抱有幻想,一再妥协退让,结果失败。
他有刀不敢斗,因狼有两只,而自己孤身一人,“恐前后受其敌”。
发现麦场积薪后,急忙“奔倚其下”、“弛担持刀”,抢占有利地形保护自己。
后来“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他抓住时机,当机立断,奋起杀狼。
由被动转为主动。
他警惕性高,又转视积薪后,杀死了另一只正在柴草堆里打洞的狼,这才悟出狼的狡诈阴险。
(2)动作描写“投以骨”“复投之”写屠户试图投骨避狼,结果无效。
“顾”“奔”“倚”“弛”“持”五个动词,写屠户迅速抢占有利的地形,保卫自己,准备反击。
“暴起”“劈”“毙”写屠户趁一狼径去,一狼假寐的有利时机,当机立断,奋起杀狼,取得胜利。
“转视”“断”“毙”等动词写屠户高度警惕,果断出击,再获全胜。
这些动词写出了屠户有勇有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探究屠户的品质3. 屠夫是如何与两狼展开搏斗的呢?从中可看出屠夫具有怎样的品质?A.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B.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C.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D.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E. 乃悟前狼ABC 表现了屠夫的勇;DE 表现了屠夫的智。
结尾段议论的作用4. 文章结尾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明确:文章结尾的议论,是作者对所写故事的看法,既是对狼的可悲下场的嘲讽,也是对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的赞扬。
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在有高度智慧的勇敢的人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
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设计意图】把握“狼”和“屠户”形象。
梳理思路学生活动:梳理思路,回答问题1.本文从整体倾向看,主要写的是人呢,还是狼?明确:主要写狼。
以《狼》为题,体现出作者的着眼点;通过屠户的种种情态变化来反映狼的贪婪、凶诈,每段描写均落在狼上;作者直接评论“狼性”及其结局,表明落脚点是在“狼”。
由此可知,屠户在文中的出现,是作为表现“狼”的对立面,其用意并不仅仅在赞扬屠夫的机智勇敢,更在于突出“狼无论怎样贪婪、狡诈,在勇敢机智的人的面前终究是要失败的”这一中心。
2.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议论中,“止增笑耳”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明确:运用讽刺的手法写两只狼的贪婪、阴险、狡诈。
尽管如此,最终还是毙命于屠户刀下,因此作者的议论告诉人们: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怎样狡诈,不管耍弄什么花招,总归是会被识破、被歼灭的。
故事虽然短小,但其中蕴含的哲理发人深省。
3.从屠户胜利的故事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明确:①一切像狼一样的恶人都是以害人始,以害己终,最后的下场是自取灭亡。
②人有狼没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人能够战胜狼,战胜像狼一样的恶势力。
③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必须识破假象,并且不存幻想,勇于斗争。
④除恶务尽,要像屠户那样并毙两狼,不留后患。
【设计意图】多元认识小说的主题。
课后活动课后活动:阅读《母狼的智慧》,谈谈读了这篇文章后,你对狼有什么不同的认识?【设计意图】提高审辩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