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各重点部门消毒隔离制度
医院消毒隔离工作制度

医院消毒隔离工作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防止医院内部传染病的传播,确保医院环境的清洁和安全,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的科室和病房,包括但不限于手术室、急诊科、感染科等。
第三条医院消毒隔离工作是指对医院内部环境和设备进行消毒和隔离的工作,主要包括清洁消毒、定期消毒、隔离管理等。
第四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确保医院内部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第五条医院应当配备专门的消毒隔离人员,对医院内部环境和设备进行定期的消毒和隔离工作。
第六条医院应当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消毒隔离知识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和技能。
第二章清洁消毒工作第七条医院应当制定清洁消毒工作计划,对医院内部环境和设备进行定期的清洁消毒工作。
第八条医院应当配备专门的清洁消毒人员,对医院内部环境和设备进行定期的清洁消毒工作。
第九条医院应当采取有效的清洁消毒措施,确保医院内部环境和设备的清洁度和卫生。
第十条医院应当定期对医院内部环境和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三章定期消毒工作第十一条医院应当制定定期消毒工作计划,对医院内部环境和设备进行定期的消毒工作。
第十二条定期消毒工作主要包括对医院内部环境和设备进行全面的消毒,确保医院内部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第十三条医院应当配备专门的定期消毒人员,对医院内部环境和设备进行定期的消毒工作。
第十四条医院应当采取有效的定期消毒措施,确保医院内部环境和设备的卫生。
第十五条医院应当定期对医院内部环境和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四章隔离管理第十六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隔离管理制度,对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管理。
第十七条隔离管理主要包括对传染病患者进行单独隔离,确保传染病不会传播给其他患者和医护人员。
第十八条医院应当配备专门的隔离管理人员,对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管理工作。
第十九条医院应当制定隔离管理计划,隔离传染病患者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第二十条医院应当定期进行隔离管理工作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消毒隔离制度 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范本(优秀3篇)

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范本(优秀3篇)为了加强对于医院消毒隔离的有效管理,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需要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管理制度。
下面是作者给大家整理的3篇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范本,希望可以启发您对于消毒隔离制度的写作思路。
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篇一一、医务人员工作期间应严格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及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规范。
二、医务人员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人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
接触完整皮肤、完整粘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
三、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清洁,再进行消毒或灭菌。
其中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与灭菌。
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经清洁消毒或灭菌处理。
四、灭菌物品应注明灭菌日期及失效日期,各科室、病区按照日期先后存放,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使用,并做好标识。
并按灭菌日期排放,有效期不超过7天,超过7天应重新灭菌方能使用。
五、化学灭菌或消毒,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择灭菌、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
使用化学消毒剂须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制时注意有效浓度,并按要求进行监测。
六、感染性疾病科门诊按照《医院隔离技术规范(2009版)》和《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要求,与普通门诊要做到挂号、候诊、收费、取药、检验、注射、厕所等分开。
七、医院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对感染病人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并有明显的隔离标志。
黄色为空气隔离标志,粉色为飞沫传播隔离标志,蓝色为接触隔离标志。
八、病人用的一次性吸氧装置、雾化吸入器、氧气湿化瓶、呼吸机面罩、管路等要严格一次性使用,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置,复用的应一人一用,送供应室集中消毒。
医院各重点部门消毒隔离制度

医院各重点部门消毒隔离制度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及《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六项卫生行业标准的要求,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控制感染的发生。
2.适用范围医务部、护理部、全院各医疗部门。
3.监督管理XXX和感染管理科负责监督、管理等工作;3.2医务部、护理部、各医疗单位负责执行;3.3医务部、护理部、各医疗单位所有工作人员认真履行本制度。
如有违反者,将视情节严重程度按的前相关规定给予处罚4.内容4.1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注射室的消毒隔离制度4.1.1室内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志清楚。
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
4.1.2医护人员进入室内衣帽整齐,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4.1.3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无菌物品故在干燥的无菌柜内,有效期为7天.4.1.4抽出药液、开启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4.1.5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消毒更换二次。
4.1.6治疗车上物品应摆放有序,上层为干净区,下层为净化区,进入病室的治疗车、换药车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
换药车或输液车上的无菌器械,敷料罐等使用后应实时盖严,定时更换和灭菌,并注明灭菌日期和开启时间。
4.1.7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接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特殊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就地(诊室或病室)严格隔离,处置后器械等进行严格终末消毒,感染性敷料应放在黄色防渗漏的感染性废物袋内。
4.1.8夹取无菌物品的摄子罐及镊子采取高压蒸汽灭菌的方法,镊子罐及镊子一经打开使用,有效期不超过4小时。
4.1.9各种弯盘,如换药盘、导尿盘、口腔护理盘、会阴护理盘等用后必须先用多酶液浸泡,清水冲洗干净,高压灭菌。
4.1.10保持每日通风、干净、消毒制度,室内每日通风二次,每次通风30分钟,处置台、窗台、地面等物体表面用清水擦拭每日两次,紫外线消击每日三次,每月细菌培养一次,并做好登记。
医院消毒隔离灭菌制度(5篇)

医院消毒隔离灭菌制度一、制度背景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疾病的复杂化,医院作为重要的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控制感染的传播,保障病患、医疗工作者和其他卫生服务接受者的安全。
因此,建立医院消毒隔离灭菌制度,对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制度旨在规范医院的消毒隔离灭菌流程,提供清洁、安全和无菌的医疗环境。
二、管理原则1. 循证医学原则:依据具体科学证据制定清洁、隔离和灭菌制度,确保其科学性和可靠性。
2. 预防为主:注重预防性控制,先消毒再隔离和灭菌,避免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3. 严格执行: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制度执行消毒隔离灭菌的流程和操作要求,确保每个环节的安全和有效。
三、消毒流程1. 消毒前准备(1)确定消毒标准和要求,根据具体病例和环境要求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和方法。
(2)准备消毒剂及相关设备,确保其完整、有效。
2. 清洁消毒(1)按照标准程序,使用合适的清洁剂对污染物进行清洗,确保消毒剂的充分接触和杀灭细菌的效果。
(2)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按照使用说明进行配制和使用,确保浓度和时间的控制。
3. 隔离处理(1)对于有传染性的疾病患者,根据传播途径和传播性质,进行相应的隔离处理,确保与其他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接触减少。
(2)隔离室环境的清洁、通风和消毒工作,应根据标准要求进行。
4. 灭菌处理(1)在手术室使用无菌技术,确保手术器械和物品的无菌。
(2)按照标准程序,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如高压蒸汽灭菌器、干热灭菌器等),确保灭菌剂的充分接触和杀灭细菌的效果。
四、消毒剂和方法选择1. 消毒剂选择原则(1)安全性:消毒剂应无刺激性、无致敏性、无腐蚀性,并符合国家有关卫生和环保标准。
(2)广谱性:消毒剂应对常见病原微生物具有杀灭作用,同时对特定病原微生物具有杀灭作用。
(3)稳定性:消毒剂应在常温下稳定,并能适应不同的消毒条件。
(4)经济性:消毒剂的使用成本应合理。
2. 消毒方法选择原则(1)有效性:消毒方法应能够在规定时间内达到高效杀菌率,确保微生物的灭活。
全院及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3篇)

全院及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是医疗机构为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消毒和隔离措施的规定和制度。
全院消毒隔离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 定期消毒:医疗机构对院内各区域、设备、物品等进行定期消毒,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2. 病房隔离:根据患者病情和传染性,将患者分配到相应的隔离病房,防止疾病传播。
3. 医务人员隔离:对疑似或确诊患有传染病的医务人员进行隔离观察,防止其传播疾病。
4. 交叉感染管理:医疗机构对患者的交叉感染进行管理和防控,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5. 感染病例报告和记录:医疗机构对感染病例进行及时报告和记录,进行疫情分析和统计,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
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 应急响应措施:各科室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包括病人分类管理、防护用品配置等。
2. 医疗设备消毒:各科室对使用的医疗设备进行定期消毒,确保设备的卫生安全。
3. 医务人员防护:各科室对医务人员进行感染防护培训,并提供相应的防护用品,确保医务人员的安全。
4. 病房和手术室消毒:各科室对病房和手术室进行定期消毒,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通过全院及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全院及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2)一、医护人员进入工作场所必须穿戴工作衣帽,必要时戴口罩和必要的防护措施,保持清洁;禁止穿工作服进入食堂、宿舍等公共场所。
二、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注射、穿刺、换药、检查等操作前后均洗手,必要时使用快速手消毒液。
三、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器具不得重复使用,必须一人一用。
四、手术室、供应室、产房、母婴同室、icu、换药室、治疗室、口腔科、输血科等重点科室有有关消毒隔离制度和保洁监控五、措施。
六、病房每周空气消毒一次,定期开窗通风湿式打扫,严格执行一床一套一桌一布。
病区各室清扫工具要专用,标记明确,用后消毒。
七、换药室、治疗室应严格划分清洁区和污染区。
全院及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模版

全院及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模版一、概述本制度旨在规范全院及各科室的消毒隔离工作,确保医疗环境的卫生安全,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
以下为全院及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的具体内容。
二、总则1. 全院及各科室应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消毒隔离技术规范和标准,制定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
2. 全院及各科室应设立专门的消毒管理部门或委员会,负责监督消毒隔离工作的执行情况,并及时进行记录和报告。
3. 全院及各科室应制定详细的消毒隔离工作计划和应急预案,并确保其有效执行。
4. 全院及各科室应对医护人员进行定期的消毒隔离培训,提高其消毒隔离意识和技能。
三、消毒隔离措施1. 医疗器械消毒隔离1.1 所有医疗器械在使用前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消毒,确保其无菌状态。
1.2 不同种类的医疗器械应采用不同的消毒方法,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消毒。
1.3 消毒好的器械应储存在干燥、通风、无尘的环境中,以保持其消毒效果。
2. 病区消毒隔离2.1 病房、床铺、用具等物品应定期进行消毒,确保病区环境的卫生。
2.2 病房内的空气应进行空气消毒处理,保持空气的清新和洁净。
2.3 患者在出院后,病房应进行全面消毒,并经过专门人员验收合格后才能重新使用。
3. 医护人员消毒隔离3.1 医护人员应在进入工作区域前进行必要的手部消毒,以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
3.2 医护人员应根据工作职责的不同,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确保个人安全和患者的健康。
3.3 医护人员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确保其身体健康状况符合从事医疗工作的要求。
3.4 医护人员在接触传染病患者后应采取必要的消毒隔离措施,防止传染病的扩散。
四、消毒隔离记录1. 全院及各科室应建立详细的消毒隔离记录,包括消毒日期、消毒人员、消毒物品、消毒方法及效果等内容。
2. 医护人员应按规定的程序填写记录,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交给消毒管理部门或委员会。
3. 消毒管理部门或委员会应定期审核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一、严格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等法规和标准。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接触完整皮肤、完整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
二、医务人员工作时衣帽整洁,操作时戴口罩和工作帽,采取适宜的职业防护,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手卫生,穿工作服不得进入食堂、会议室和医院外环境。
三、可复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进行处理。
四、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应严把准入,符合国家相关要求方可进入临床,用后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五、各重点部门如手术室、供应室、重症医学科、CCU、新生儿病房、血透室、感染科、导管室、产房、内镜室等,以及治疗准备室、检查室、治疗室的布局流程应符合医院建筑技术规范和指南。
六、使用化学消毒剂应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因素及防护措施等,配置或使用时应按要求进行浓度监测并记录。
分装的小瓶消毒剂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
盛装消毒剂的容器每周灭菌2次。
七、抽出的药液放置不得超过2小时,开启的无菌溶液须在2小时内使用,各种溶媒不得超过24小时,并注明开启时间。
容器中的灭菌物品(棉签、棉球、纱布)一经打开,应注明开启时间,24小时内使用。
八、病人生活用品个人专用,保持清洁,定期消毒。
患者出院、转院或死亡进行床单位终末消毒。
九、患者使用的床上用品、病员服,应一人一用一更换,住院时间长时应每周至少更换1次,遇污染及时更换。
十、环境表面应采取湿式卫生方式进行清洁,根据不同等级的风险区域采取适宜的方式和频次:低度风险区域每日湿式卫生1-2次;中度风险区域每日湿式卫生2次,可采用清洁剂辅助清洁;高度风险区域在中度风险区域基础上,高频接触的环境表面,应实施中、低水平消毒。
遇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时应立即实施污点清洁与消毒,患者出院、转科应进行终末消毒。
重点部门消毒隔离工作制 - 规章制度

重点部门消毒隔离工作制 - 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重点部门的安全防控工作,保障员工和公众的身体健康,依法依规对重点部门进行消毒隔离管理,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重点部门的消毒隔离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医院、学校、交通枢纽、政府机关等单位。
第三条重点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消毒隔离工作方案,并落实专人负责,形成科学、规范、有序的防控体系。
第四条本规章制度的制定、修订和执行,应遵循依法、科学、公正、合理的原则,保障员工和公众的合法权益。
第五条重点部门的主管单位应加强对消毒隔离工作的管理和指导,确保各项工作按规定开展,做到及时、准确、有效。
第六条部门主管单位应定期对消毒隔离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提高工作效率。
第七条本规章制度执行期限为一年,到期前应进行评估和修订,以保持其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章消毒隔离工作管理第八条重点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消毒隔离工作方案,包括工作程序、操作规范、安全措施等内容,由专人负责执行。
第九条重点部门应建立完善的消毒隔离工作台账,记录消毒时间、人员、方法等信息,确保工作过程和结果可追溯。
第十条重点部门应配备必要的消毒设备和药品,保证消毒隔离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员工和公众的安全。
第十一条重点部门应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工作技能和责任意识,确保消毒隔离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第十二条重点部门应建立消毒隔离工作的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对消毒情况进行抽查核实,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三条重点部门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和沟通,共同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形成合力,共同抗击疫情。
第三章工作程序第十四条重点部门应制定消毒隔离工作的具体程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确定消毒隔离工作计划;(二)准备消毒设备和药品;(三)组织人员进行消毒作业;(四)消毒完成后的清理和检查。
第十五条消毒隔离工作应按照先清洗、再消毒的原则进行,确保消毒效果和安全。
医院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

医院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医院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是为了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免受感染,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而制定的。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各科室,包括门诊、急诊、住院部、手术室、分娩室、重症监护室等。
一、消毒隔离基本原则1. 严格执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医院的消毒隔离规定,结合本科室工作特点,制定本科室消毒隔离制度并落实相关消毒隔离措施。
2. 医务人员进行各种诊疗护理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并按规定洗手或手消毒、戴口罩和工作帽等。
3. 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物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黏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
4. 各科室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物品应严格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进行清洗、消毒和灭菌,并按要求进行相关的监测并记录。
5. 各科室应配备必要的手卫生设施,医务人员和相关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根据不同情况严格洗手或手消毒,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应按要求进行手卫生效果监测。
6. 任何物品在消毒、灭菌前均应充分清洗干净。
消毒、灭菌方法首选物理方法,如耐湿、热的物品首选压力蒸气灭菌;选择化学方法消毒灭菌时,应进行化学消毒剂浓度监测,确保达到有效消毒效果。
二、具体措施1. 门诊和急诊科室(1)预检分诊处应设立独立的隔离区,对疑似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观察,并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2)挂号、缴费、取药等窗口应定期进行消毒,物体表面使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消毒液擦拭,每日至少两次。
(3)候诊区、诊室、治疗室等应保持空气流通,每日通风至少两次,每次30分钟。
2. 住院部(1)病室应保持整洁,每日通风至少两次,每次30分钟。
(2)病床、床旁桌、床旁椅等应每日用消毒液擦拭,物体表面使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消毒液擦拭。
(3)患者卫生间应每日消毒,便器使用含氯制剂溶液浸泡消毒,地面用消毒液擦拭。
(4)病区走廊、楼梯扶手、门把手等应定期消毒,物体表面使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消毒液擦拭。
重点部门消毒隔离工作制度

重点部门消毒隔离工作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做好重点部门的消毒隔离工作,保障员工身体健康,保障生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各重点部门的消毒隔离工作。
第三章部门消毒设施1.各重点部门应当设立专门的消毒设施,包括消毒间、消毒柜等。
2.定期对消毒设施进行检查,确保设施正常运转,保障消毒效果。
第四章消毒人员管理1.每个重点部门应当指定专门的消毒人员负责消毒工作,确保工作的专业性和效果。
2.消毒人员应当接受相关的培训,掌握消毒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工作效率。
第五章消毒操作规范1.消毒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消毒,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标准要求。
2.对于不同类型的物品和设备,应当采用相应的消毒方法,确保消毒效果。
3.消毒后,应当及时清洁消毒设施,保持清洁卫生。
第六章隔离管理1.对于疑似患病或确诊病例的员工,应当及时隔离,确保病情不扩散。
2.隔离期间,应当加强对员工的监测,确保病情得到及时控制。
3.隔离结束后,应当对员工进行健康检测,确保身体状况良好再合并工作。
第七章安全防护1.消毒人员应当着装整齐,佩戴防护用具,确保自身安全。
2.在隔离期间,应当对隔离区域进行管控,确保其他员工不受感染。
第八章监督检查1.对各重点部门的消毒隔离工作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2.对消毒设施、消毒人员、隔离情况等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第九章复工复产1.在疫情期间,对于复工复产的重点部门,应当加强隔离和消毒工作,确保员工安全。
2.对于复工的员工,应当进行健康检测,确保身体状况良好。
第十章处罚措施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给予相应处罚,严重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一章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需要调整,应当经过相关部门评估和审批。
本制度解释权归本单位所有。
医院各部门及科室消毒隔离制度模板范文(二篇)

医院各部门及科室消毒隔离制度模板范文一、制度目的为了保障医务人员与患者的安全,维护医院环境卫生,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各部门及科室的消毒隔离工作。
三、消毒隔离责任1. 医院行政部门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对各科室的操作进行监督检查,并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
2. 各科室负责人各科室负责人负责组织本科室的消毒隔离工作,指导科室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并定期检查科室的消毒设备和器具的使用情况。
3. 医务人员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医院消毒隔离制度进行工作,正确使用消毒器具和消毒药品,保证消毒操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四、消毒隔离措施1. 接诊室- 接诊室工作人员每天上班前需进行体温测量,如发热、咳嗽等症状应立即报告。
- 接诊室内放置手消毒剂,并定期更换。
- 每位患者进入接诊室前,应使用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 接诊室定期进行消毒,每日至少一次,采用有效的消毒剂进行擦拭或喷洒。
2. 门诊科室- 门诊科室医务人员每天上班前需进行体温测量,如发热、咳嗽等症状应立即报告。
- 门诊科室定期进行消毒,每日至少一次,采用有效的消毒剂进行擦拭或喷洒。
- 患者进入门诊科室前,应使用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3. 医疗科室- 医疗科室内放置手消毒剂,并定期更换。
- 医疗科室定期进行消毒,每日至少两次,采用有效的消毒剂进行擦拭或喷洒。
- 每位患者进入医疗科室前,应使用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4. 手术室- 手术室工作人员每天上班前需进行体温测量,如发热、咳嗽等症状应立即报告。
- 手术室内放置手消毒剂,并定期更换。
- 手术室进行定期消毒,每天至少两次,采用有效的消毒剂进行擦拭或喷洒。
- 手术室所有器械和设备在使用前应进行消毒处理。
5. 住院部- 住院部工作人员每天上班前需进行体温测量,如发热、咳嗽等症状应立即报告。
- 住院部定期进行消毒,每日至少两次,采用有效的消毒剂进行擦拭或喷洒。
- 患者入住后,床位及院内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
医院各重点部门消毒隔离制度

医院各重点部门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是人们生病时就医的地方,因此消毒隔离制度对于医院来说尤为重要。
各重点部门消毒隔离制度是保障患者、医护人员以及其他患者免受交叉感染的关键措施。
本文将围绕医院的各重点部门,分别介绍其消毒隔离制度的要点。
一、急诊科急诊科是医院门诊中最重要的部门之一,是收治患者最迅速、处置最紧急的地方。
急诊科消毒隔离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门诊区域的消毒:急诊科门诊区域是患者首次接触医院的地方,因此门诊区域的消毒工作尤为重要。
每天定时对门诊区域进行消毒,尤其是门把手、诊室桌面等易受污染的地方,确保患者的安全。
2. 患者隔离:急诊科经常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患者,为了防止交叉感染,对于有传染病史或者病情不明确的患者要进行隔离观察,确保其他患者不受感染。
3. 医护人员防护:急诊科的医护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包括戴口罩、手套、防护服等措施,避免被患者传染。
4. 医疗器械消毒:急诊科使用的医疗器械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避免交叉感染。
二、感染科感染科是收治传染病患者的专业科室,因此其消毒隔离制度尤为重要。
感染科消毒隔离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患者隔离:感染科要对各类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疾病传播。
对于不同传染病的患者要分别设立不同的隔离区域,确保其他患者不受感染。
2. 医护人员防护:感染科医护人员要进行严格的个人防护,避免被患者传染。
3. 医疗器械消毒:感染科使用的医疗器械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确保不被细菌或病毒污染。
4. 空气消毒:感染科要定期对空气进行消毒处理,避免空气传播病原体。
5. 感染科定期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控意识和技能。
三、手术室手术室是医院最重要的部门之一,是进行手术治疗的地方。
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手术室定期进行消毒:手术室要定期对手术台、手术器械、手术室内部等进行彻底消毒,确保手术过程中不被细菌或病毒污染。
2. 医护人员手术室个人防护:手术室的医护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包括戴口罩、手套、防护服等措施,避免手术过程中被患者传染。
医院各部门含重点部门消毒隔离制度

医院各部门含重点部门消毒隔离制度(word版可编辑)为了进一步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中关于消毒灭菌、对不同传播途径的隔离和预防、传染病疫情管理的工作制度,规范我院的消毒隔离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4)》、《医院感染管理办法(2006)》、《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2009)》等文件的相关要求,制定本制度。
(-)门急诊的消毒隔离1 .急诊科与普通门诊分开,自成体系,设单独出入口。
2.各诊室各洗手区配备非手触式流动水洗手设施、洗手液、烘/擦干设施、速干手消毒剂等。
3.严格实行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应指定到隔离诊室就诊,已被污染的区域应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4.医护人员在治疗处置病人前后、接触污染物后等情况下,及时进行手清洗或消毒。
5.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凡侵入性诊疗用物,均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与病人皮肤粘膜直接接触的物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干燥保存。
6.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必须在消毒、灭菌有效期内使用,不得重复使用。
7.使用中消毒液保持有效浓度,根据其性能定期监测并有记录;根据规定定期对各类无菌物品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符合要求。
8.保持各室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地面湿式清扫, 每天2次;诊桌、诊椅、诊查床、平车、轮椅等应每日湿抹1次,被血液、体液污染后及时擦洗和消毒;各种急诊监护仪器的表面应每日清洁,遇污染后及时清洁和消毒。
9.诊室、治疗室、输液室、厕所等区域使用的清洁工具(抹布、拖把等)须定点放置,拖把标志明显,不得交叉使用。
分类清洗消毒,分类晾干。
10.认真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密闭转运、无害化处理和交接登记等工作。
(二)各科室/部门病房的消毒隔离1.工作人员洗手区须配备非手触式流动水洗手设施、洗手液、烘/擦干设施、速干手消毒剂等。
2.须根据本科室/部门病房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3 .患者的总体安置原则是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 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重点部门消毒隔离制度

重点部门消毒隔离制度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各个国家都在加强防控措施,重点部门的消毒隔离制度成为了必不可少的环节。
重点部门包括医疗机构、交通运输、教育机构、政府部门等,这些部门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一旦其中出现感染,就会造成严重后果。
因此,建立健全的消毒隔离制度对于防控疫情至关重要。
一、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因此消毒隔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医疗机构内,要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对所有设备、器具、床上用品等进行定期消毒。
特别是在重点部门如ICU、急诊等地方,要增加消毒频次,确保病患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同时,医疗机构要建立隔离病房,对于疑似或确诊病例要进行隔离治疗,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二、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是疫情传播的重要途径,因此对于公共交通工具如地铁、公交车、飞机等,要加强消毒措施。
在车厢内进行全面消毒,特别是对于高频接触的部位如扶手、座椅等要进行重点消毒。
同时,要限制乘客数量,确保乘客间的安全距离。
对于密闭空间如电梯等,要加强通风换气,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三、教育机构教育机构是未成年人密集的地方,因此防控疫情尤为重要。
学校要定期进行消毒,特别是对于学生集中活动的教室、食堂等要加强消毒频次。
同时,学校要做好学生体温检测和健康监测工作,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隔离。
对于疫情高发地区的学生要暂时停课或实行在线教学,避免疫情扩散。
四、政府部门政府部门是指挥疫情防控的中枢机构,因此对于政府部门的消毒隔离工作更是至关重要。
政府部门要加强办公场所的消毒工作,确保所有设备和办公用品的清洁卫生。
对于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体温检测和健康监测,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隔离处理。
政府部门还要制定详细的疫情应急预案,确保在疫情爆发时能够有效地应对。
在建立重点部门消毒隔离制度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的作用,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员工和公众对于消毒隔离工作的重视程度。
只有做好重点部门的消毒隔离工作,才能有效地控制疫情的传播,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
医院各部门及科室消毒隔离制度范文

医院各部门及科室消毒隔离制度范文一、前言随着现代医疗科技的发展,医院作为医疗机构,在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医院是一个特殊的环境,患者群体繁多,疾病传播的风险也相对较高。
为了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医院各部门及科室需建立完善的消毒隔离制度。
二、消毒隔离制度的重要性1. 保障患者安全:医院是疾病传播的高风险地带,建立消毒隔离制度可以有效减少病原微生物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不受感染。
2. 保障医务人员安全: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时会接触到各种患者和疾病,建立消毒隔离制度可以降低医务人员被感染的风险。
3. 提高医院服务质量:消毒隔离制度的建立可以提高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增强医院的公信力。
三、各部门及科室消毒隔离制度1. 门诊部(1)门诊候诊区:门诊候诊区是患者和医务人员接触最为密切的地方,应定期进行高效消毒,保持清洁整洁。
(2)医生诊室:医生诊室是医生和患者交流的地方,医院应提供充足的医用洗手液、消毒液等用品,医生应定期对诊室进行彻底的消毒。
(3)药房:药房是患者取药的地方,应保证药品的质量和卫生,医院应加强药房卫生监督,确保药品无污染。
2. 住院部(1)病房:住院部病房是患者生活的地方,医务人员应保持病房的清洁卫生,并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
(2)手术室:手术室是医院最为重要的区域之一,应保持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手术器械应定期进行高温蒸汽消毒。
3. 检验科(1)标本处理:检验科是医院诊断的重要部门,应建立标本处理规范,确保标本的准确性和卫生安全。
(2)仪器消毒:检验科仪器应定期进行消毒和校准,保障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放射科(1)射线室:放射科射线室是进行放射检查的地方,应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和放射剂量的准确度,定期对射线室进行消毒。
(2)放射源管理:放射科放射源应定期检测和校准,避免辐射对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危害。
5. 急诊科(1)急诊室:急诊科是医院治疗急危重症患者的地方,应进行定期的消毒工作,确保急诊室的清洁卫生。
医院和重点部门消毒与隔离工作制度

医院和重点部门消毒与隔离工作制度目录1.供应室感染管理制度2.传染病人消毒隔离工作制度3.紫外线灯使用制度4.医务人员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制度5.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6.手卫生制度某某医院供应室感染管理制度一、执行医院感染委员会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
严格按照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等有关规定执行。
定期组织学习院感知识、召开小组会议,做好记录。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内部布局合理,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
三区的划分清楚,路线及人流、物流由污到洁不逆行。
三、对回收到消毒供应室的污染物品必须用500mg/L有效氯浸泡30分钟,然后再清洗包装,各类物品设有专用的浸泡容器,不得混用。
四、工作人员接触污染物品时,必须戴防护眼镜、手套、口罩及工作帽,及一次性隔离衣、鞋套。
按触污染物品的手未经消毒处理,严禁接触清洁物品。
五、下收下送车辆,洁污分开,每日用完后应用1000mg/L 有效氯溶液擦拭干净备用,避免无菌物品被第二次污染。
六、无菌物品存放室应严格管理,未经灭菌的物品一律不准放入无菌物品存放点,一次性无菌物品必须去掉外包装后才能入无菌室存放。
七、严格执行各项监测制度,对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具必须进行热原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临床使用。
对消毒剂浓度、常水和精洗用水的质量进行监测;对工作环境、清洗、组装、灭菌等环境的工作质量有监控措施;对灭菌后成品的包装,外观及内在质量有监测措施。
八、对高压蒸气灭菌的按规定每包进行化学监测,并有详细记录。
九、保持室内清洁,每日消毒两次,每次一小时,物体表面每日用500mg/L有效氯擦拭一次,地面应湿式清扫,保持清洁,当有血迹、体液污染时,应立即用环保型消毒剂消毒,消毒后再进行清洁。
十、垃圾严格按照医疗垃圾、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某某医院 2021年1月26日某某医院传染病人消毒隔离工作制度(一)医务人员工作时间应衣帽整洁。
操作时必须戴工作帽和口罩,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关于医院消毒隔离工作制度6篇

医院消毒隔离工作制度关于医院消毒隔离工作制度6篇在当下社会,需要使用制度的场合越来越多,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拟定制度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医院消毒隔离工作制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医院消毒隔离工作制度1一、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隔离制度,进入人体组织或人的医用品必须高压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
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感染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后,再消毒或灭菌。
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经消毒或灭菌处理。
二、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消毒灭菌。
耐热、耐湿物品灭菌首选物理灭菌法;手术器械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x器等首选压力蒸气灭菌;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
不耐热物品如各种导管、精密仪器、人工移植物等可选用化学灭菌法,如环氧乙x灭菌等,内窥镜可选用环氧乙x灭菌或2%戊二醛浸泡灭菌。
消毒首选物理方法,不能用物理方法消毒的方可选化学方法。
三、化学灭菌或消毒,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择灭菌、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
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制时注意有效浓度,并按要求进行监测。
更换灭菌剂时,必须对用于浸泡灭菌物品的容器进行灭菌处理。
四、消毒隔离措施1、医务人员在做无菌x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x作规程。
洗手,戴好帽子、口罩。
治疗车上的无菌器械、敷料罐、缸,使用后应及时盖严,定时更换和灭菌,并注明灭菌日期和开启日期及时间。
2、治疗室每日定时通风换气,用消毒液擦地,每周大扫除1次,治疗室用的擦布及拖布等应有标记且专物专用。
3、病室各房间每日定时通风两次,每日晨间护理时用湿部套扫床,一床一套;每日擦小桌,一桌一布,浸泡消毒后清洗晾干。
4、每周更换被服一次,并根据情况随时更换。
5、注x器使用后放入指定容器内,利器放入利器盒内。
医院各重点部门消毒隔离制度

医院各重点部门消毒隔离制度在医院内,消毒隔离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保证患者和医护人员安全的基础。
医院的各个重点部门都有自己的消毒隔离制度,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各个部门的消毒隔离制度。
1. 急诊科急诊科是医院最重要的部门之一,因为它是患者最先接触到的地方。
因此,急诊科的消毒隔离制度尤为重要。
在急诊科,医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毒规范,包括正确使用消毒剂、经常更换手套和口罩等。
急诊科的设备和工具也需要定期消毒,以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2. 重症监护室重症监护室是治疗重症患者的重要地方,在这里患者的免疫系统通常比较薄弱,因此消毒隔离制度更为重要。
医护人员在进入重症监护室之前必须进行全套防护,包括穿戴防护服、戴口罩和手套等。
重症监护室的床铺、设备和地面也需要定期消毒,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3. 感染科感染科是治疗各类传染病的专业部门,在这里医护人员更容易接触到病毒和细菌,因此消毒隔离制度尤为重要。
感染科的医护人员必须定期接受相关的防护培训,学会正确使用消毒剂和防护用具。
感染科的病房和手术室也需要进行严格的消毒,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4. 手术室手术室是医院最为关键的部门之一,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因此,手术室的消毒隔离制度尤为重要。
在手术室工作的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手术室的消毒规定进行操作,包括手术用具的消毒、手术室空气的消毒等。
手术室也需要定期进行整体消毒,以保证手术的安全进行。
综上所述,医院各个重点部门的消毒隔离制度都非常重要,它关系到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医院应该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消毒意识和操作技能。
同时,医院也应该定期检查各个部门的消毒隔离制度,确保其有效实施。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控医院内部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医院消毒隔离规章制度

医院消毒隔离规章制度
第一条:为了保障医院环境卫生,防止交叉感染,
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医院消毒隔离工作由医院院感科负责,具
体操作人员由院感科委派。
第三条:医院各科室每天均需对设备、器械、用具
等进行定期消毒,确保无菌状态。
第四条:医院定期组织对病区、手术室、诊疗室等
进行大规模消毒,严格遵守消毒程序。
第五条:医院人员接触患者、实施手术等操作前,
必须依据规定进行手部消毒。
第六条:医院各科室需定期进行物品清点,对过期、损坏的物品及时淘汰并做好记录。
第七条:医院病人隔离观察间需保持干净整洁,每
日进行消毒,确保无交叉感染。
第八条:医院院感科每年对医院进行一次大规模消
毒检查,对不合格科室进行整顿。
第九条:医院消毒隔离规章制度应定期进行调整和
完善,保证医院环境卫生工作的持续顺畅进行。
第十条:医院消毒隔离规章制度由医院院感科负责
解释和具体执行,对违反规定的人员将做出相应处理。
第十一条:医院所有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规章制度,做到严格执行,确保医院环境卫生安全。
第十二条:对于医院环境卫生不达标的情况,应当
立即报告院感科,进行相关处罚和整改。
总结:医院消毒隔离规章制度是医院环境卫生和患
者安全的重要保障,医务人员必须认真执行,确保医院环境卫生无可挑剔。
希望医务人员们能够严格遵守,齐心协力,共同维护医院的环境卫生和患者的健康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各重点部门消毒隔离制度1.目的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及《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六项卫生行业标准的要求,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控制感染的发生。
2.适用范围医务部、护理部、全院各医疗部门。
3.监督管理3.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感染管理科负责监督、管理等工作;3.2医务部、护理部、各医疗单位负责执行;3.3医务部、护理部、各医疗单位所有工作人员认真履行本制度。
如有违反者,将视情节严重程度按的前相关规定给予处罚4.内容4.1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注射室的消毒隔离制度4.1.1室内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志清楚。
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
4.1.2医护人员进入室内衣帽整齐,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4.1.3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无菌物品故在干燥的无菌柜内,有效期为7天.4.1.4抽出药液、开启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4.1.5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容器每周消毒更换二次。
4.1.6治疗车上物品应摆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入病室的治疗车、换药车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
换药车或输液车上的无菌器械,敷料罐等使用后应及时盖严,定时更换和灭菌,并注明灭菌日期和开启时间。
4.1.7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接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特殊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就地(诊室或病室)严格隔离,处置后器械等进行严格终末消毒,感染性敷料应放在黄色防渗漏的感染性废物袋内。
4.1.8夹取无菌物品的摄子罐及镊子采取高压蒸汽灭菌的方法,镊子罐及镊子一经打开使用,有效期不超过4小时。
4.1.9各种弯盘,如换药盘、导尿盘、口腔护理盘、会阴护理盘等用后必须先用多酶液浸泡,清水冲洗干净,高压灭菌。
4.1.10坚持每日通风、清洁、消毒制度,室内每日通风二次,每次通风30分钟,处置台、窗台、地面等物体表面用清水擦拭每日两次,紫外线消击每日三次,每月细菌培养一次,并做好登记。
每周大扫除一次,使用的擦布及拖布有标记专用。
4.1.11医疗废物按要求分类收集,由专人收取。
4.2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4.2.1、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区域间标志明确,4.2.2天花板、墙壁、地面无裂潭,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清洗和消毒。
4.2.3手术室内应设无菌手术间、一般手术间,隔离手术间;隔离手术间应靠近手术室入口处。
每一手术间限置一张手术台。
4.2.4手术器具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能压力蒸汽灭菌的应避免使用化学灭倒剂浸港灭菌。
备用刀片、剪刀等器具可采用小包装压力题汽灭菌。
4.2.5手术用器具、物品的清洁和消毒灭菌要求如下:进入人体无葡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必须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接触完整皮肤、完整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海。
4.2.6麻醉用器具应定期清洁、消毒,接触病人的用品应一用一消毒;严格遵守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理规定。
4.2.7洗手刷应一用一天菌。
4.2.8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4.2.9每周因定卫生日,不同区域的清洁用具应专区专用,每个拖布清清面积不宜雄过20平米。
抹布应做到每清洁一个单位物品(物体表面)一清洗,不得一块抹布连续擦抹两个不同的医疗表面。
4.2.10严格限制手术室内人员数量,控制参观、学习进修人数,并不准其任意进入其它手木间或无菌间。
4.2.11无菌手术和污染手术应分室进行,如在同一个手术间进行,应先做无菌手术,后做污染手术,4.2.12隔离病人手术通知单上应注勇感染情况,严格隔离管理,术后器械及物品双消毒,标本按隔离要求处理,手术间严格终末消毒。
4.2.13接送病人的平车定期消毒,采用对接车,车上物品保持清洁。
接送隔离病人的平车应专车专用用后严格消毒。
4.2.14手术废弃物品须分类收集,无害化处理。
4.2.15连台手术时手术人员应在手术间内脱掉手套、手术衣,非接台手术人员洗手后方可离开手术室:4.2.16接台麻醉师和巡回护士等应重新洗手,根据需要戴手套。
4.2.17手术人员应戴一次性使用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一次性使用防护口罩、防护面罩,口罩潮湿或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4.2.18洁净手术室清洁工作应在净化系统运行下进行。
负压手术间应在负压下持续运转15min后再进行。
清洁工作完成后,不同级别手术间应运行一定时间达到自净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台手术。
4.3检验科消毒隔离制度4.3.1工作人员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服、胶鞋、戴口罩、手套。
4.3.2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4.3.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每位病人操作前后洗手或手消毒。
4.3.4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新使用后的废弃物品,应急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各种废弃标本应分类处理(消毒、灭菌、分类收集)。
4.3.5报告单采用电脑打印方法,检验人员结来操作后应做好手卫生,4.3.6保持室内清洁卫生。
每天对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清洁或消毒。
物体表面细菌酒落总数≤10CFU/cm2: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
4.3.6.1桌椅等表面的消毒:每天开始工作前用湿布抹露1次,地面用湿瓶布都拭1次,禁止干抹干班。
抹布和拖布等清洁工具各室专用,不得混用,用后洗净晾干。
下班前用400mg/L-700mg/L.有效氯消毒剂擦拭桌椅表面1次,地面的消毒: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4.3.6.2各种表面也可用紫外线近距离表面照射消毒。
4.3.6.3若被明显污染,如具传染性的标本或培养物外溢、溅泼或器皿打破、酒落于表面,应先用吸碰的的材料去除污染,然后用1000mg/L-2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表面或地面,4.4病理科消毒隔离制度4.4.1大体标本检查室、尸检室应与其它工作室隔离,便于消毒,4.4.2处理标本时要求穿隔离衣,带相子及鞋在等,处理标本后及时沐液,注意自身安全保护。
4.4.3大体标本检查前将标本分类,对有传染性(例如结核等)标本需要延长固定时间,避免造成污染及院内交叉感染。
4.4.4隔离衣定期消毒,处理标本器具每次使用后都要进行消毒。
4.4.5大体标本检查室、尸检室和大体标本检查台、尸检台需每天进行紫外线消毒,避免院内交叉感4.4.6对已发出病理诊断的剩余标本,报告发出2周后,按医疗捡极处理规定进行分类包装,由医院指定部门统一回收处理。
4.5医学影像中心消毒隔离制度4.5.1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操作前后洗手或卫生手消毒。
4.5.2室内定时通风,保持物体表面、仪器设备表面、桌椅、门窗、地面清洁,每日擦拭,如有污染使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4.5.3患者使用后的止血带、血压计袖带、听诊器等保持清洁如有污染及时消毒。
4.5.4检查床上的用物被患者污染立即更换,并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害。
4.5.5患者服用造影剂使用的一次性药杯、造影时使用的注射器、针头、玻璃安额等严格按医疗废物分类处理,4.5.6扫描间、强化间、治疗室等加强卫生清扫及消毒,室内每天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时间≥30min并有记录。
4.6消毒供应中心消毒隔离制度4.6.1周围环境应清洁、无污染源,区域相对独立;内部通风、采光良好.4.6.2建筑布局分辅助区域和工作区域。
物品由污到洁,不交叉、不迷流。
空气流向由洁到污;去污区保持相对负压,检查、包装及天菌区保持相对正压;天花板、坡壁、地面等应光滑、耐清洗,避免异物的脱落。
4.6.3工作人员操作前后认真洗手,工作人员必须掌握各类物品的清洗消毒和灭菌流程。
4.6.4通常情况下应遵循先清洗后消毒的处理程序。
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的传染病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按特定的要求进行处理。
4.6.5灭菌后物品应分类、分架存放在无菌物品存放区。
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应去除外包装后,进入无菌物品存放区.4.6.6无菌物品发放时,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
4.6.7下收下送车辆,洁污分开,每日消洗消毒,分区存放。
4.6.8对天菌质量采用物理监测法、化学监测法和生物监测法进行,监测结果符合标准要求。
监测合格方能发放。
4.6.9对购进的原材料、消毒洗涤剂、试剂、设备、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等进行质量监词,性地不合格产品进入消毒供应室。
4.6.10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后方可上岗,消毒员应持证上岗。
4.7输血科消毒隔离制度4.7.1布局合理,设清洁区(血液储存、发放处)、半清洁区(办公区)和污染区(血液检验和处置室).4.7.2进入输血科的血液及试剂必须有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许可证。
4.7.3必须严格按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献血法》等规定的程序进行管理和操作。
4.7.4可以采用通风、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等进行空气净化,能使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4.7.5保持环境清洁,每日清洁桌面、地面,被血液污染的台面应用高效消毒剂处理。
使物体表面细菌苗落总数≤4CFU/cm2.4.7.6贮血冰箱内严禁存放其他物品:每周消毒一次;冰箱内空气培养每月一次,无霉幽生长或培养皿(90mm)细菌生长菌落≤8CFU/10分钟为合格。
4.7.7废弃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废血和血液污染物必须分类收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4.8婴儿室消毒隔离工作制度4.8.1进入婴儿室必须穿工作衣,戴工作帽及口罩,换拖鞋,非婴儿室医护人员不得人内。
4.8.2接触新生儿前必须洗手,一切非工作用品禁止携带人室。
4.8.3奶瓶、奶头、洗澡用具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
喂奶毛巾要固定使用,每日洗涤并煮沸消毒,奶具及医护人员手不得检出沙门氏菌,奶具细菌数不得超过5个/cm'。
4.8.4室内适当通风,保持空气清洁。
每日紫外线等照射或动态空气消毒器消毒二次。
4.8.5工作人员相对稳定,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患传染病或皮肤化脓性疾病者,必须调离工作。
4.8.6日常清清消毒工作湿式打扫,用具和地面每日二次用消毒液擦拭,每周大扫除一次。
4.9内镜中心消毒隔离工作制度4.9.1内镜室设病人候诊区、诊疗室、清洗消毒室、内镜储藏室。
清洗消毒室应保持良好的通风,诊疗室设空气消毒机,确保室内空气清洁。
4.9.2保持各区的清洁。
诊疗室、清洗消毒室操作结束后严格进行终末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