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加固设计概述

合集下载

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结构加固设计规范结构加固设计是指对建筑结构的加固设计,旨在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承载力和整体稳定性。

下面是结构加固设计规范的一些要点:1. 加固策略选择在进行结构加固设计之前,需要对建筑物进行全面的勘察和分析,确定加固的目标和范围,选择适当的加固策略。

加固策略可以是增加结构的承载能力、提高结构的刚度或增加结构的抗震性能等。

2. 加固材料的选择加固材料应选择质量好、性能稳定、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可靠性的材料。

一般常用的加固材料有钢材、混凝土、纤维复合材料等。

根据具体加固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加固。

3. 加固构件的设计对于各类加固构件的设计,在选择截面尺寸、布置方式、连接形式等时,需要满足一定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要求。

对于受撞击和受爆炸冲击等特殊情况下的结构加固设计,还需要考虑吸能和减震等特殊要求。

4. 增加横向抗力为了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震性能,需要加强结构的横向抗力。

常用的加固措施有设置剪力墙、加固柱子、设置钢结构加强框架等。

5. 增加纵向承载力对于承载力不足的结构,可通过增加主体结构的断面积、加固构件和增加主梁等措施来提高纵向承载力。

6. 加固之后的整体设计加固之后,建筑物的各个构件之间的力学行为发生了变化,需要进行整体的重新设计。

包括重新计算结构的受力情况、重新设计构件的尺寸和连接方式等。

7. 加固施工监管在进行结构加固施工时,需要加强施工监管,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并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

加固施工前后的检验和验收也是重要的环节,确保加固效果达到预期。

总之,结构加固设计规范是为了保证建筑物在发生地震等极端情况下的安全稳定,需要综合考虑结构的强度、稳定性、刚度和耐久性等因素。

只有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结构加固设计和施工,才能确保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整体稳定性达到预期效果。

建筑结构加固方案设计

建筑结构加固方案设计

建筑结构加固方案设计一、绪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物会出现老化、损伤和结构力学性能的退化。

为了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建筑结构加固成为必要的工程措施。

本文旨在设计一种建筑结构加固方案,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能和抗震能力。

二、结构评估在进行结构加固设计之前,首先需要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全面评估。

这包括对建筑材料的性能和损伤程度进行检测,以及对建筑物整体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进行分析。

通过这些评估,可以确定建筑物需要加固的部位和方式。

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常见于建筑物的框架和承重构件。

在进行加固设计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钢板贴加固:通过在结构构件表面粘贴钢板,提高构件的强度和刚度。

贴加固可有效增加构件的承载能力,并增大抗震能力。

2.钢筋加固:通过增加钢筋的数量和截面积,提高构件的强度和稳定性。

这可以通过在原有构件的附近添加钢筋或更换现有的钢筋来实现。

3.碳纤维布加固:使用碳纤维布进行构件加固。

碳纤维布具有高强度和轻质化的特点,适用于需要加固但受空间限制的构件。

4.预应力加固:在构件上施加预应力,以抵消由荷载引起的内力。

这种加固方式可以有效减小结构的变形和应力,提高整体的稳定性。

四、砖木结构的加固砖木结构常见于古建筑和一些传统建筑物。

在进行加固设计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混凝土灌注加固:在砖木墙体内部灌注混凝土,提高墙体的整体强度和刚度。

灌注混凝土还可以作为水泥板墙进行加固。

2.钢筋加固:通过在墙体上加设钢筋,提高墙体的抗震能力和承载能力。

可以在墙体的水平构造和纵向构造上安装钢筋。

3.壁柱加固:加设墙体柱,将墙体分割为单个小墙体,提高墙体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墙体柱可以是钢筋混凝土柱或钢柱。

五、木结构的加固木结构建筑物常见于乡村地区和传统建筑物。

在进行加固设计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设支撑:通过加设支撑结构,提高木构件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支撑可以是金属支撑、木柱或砖混结构构件。

2.钢板加固:通过在木构件上贴加钢板,提高构件的强度和刚度。

建筑结构的加固设计

建筑结构的加固设计

浅议建筑结构的加固设计摘要:建筑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及地震或改造等原因,造成建筑物各部位的承载力不满足要求。

因此,建筑物要继续使用,必须进行加固处理,以提高其安全系数。

本文根据工程实例,对结构的加固设计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加固;箍筋;锚固abstract: the buildings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and the earthquake or modification cause for building the capacity of the each part does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therefore, the building is to continue to use, the need for strengthening treatme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afety coefficient.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project examples, the reinforcement of the structure design are discussed for reference.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structure reinforcement; stirrup; anchor中图分类号:tu7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前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建筑功能的多样化需求越来越高。

再加上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建筑用地日益紧张,建筑发展加快。

随着工程中的不同加固方法,结构设计人员同时分析了个方法所具有的技术特点与使用的建筑范围。

让人们对建筑结构加固更加了解。

一、工程概况某写字楼项目分为四座,其中只有一座是5层,其它座都是7层,7度抗震设防,ⅱ类场地,混凝土强度等级皆为c25。

房屋结构加固设计工程方案

房屋结构加固设计工程方案

房屋结构加固设计工程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老旧房屋的加固工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地震多发地区,房屋结构加固更是备受重视。

本文以某地区老旧房屋结构加固设计工程方案为例,对房屋结构加固设计工程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项目概况该项目为一栋面积较大的老旧房屋,建筑年限较长,结构老化严重,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项目地处地震多发地区,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需要得到加固提升。

因此,需要对该房屋进行结构加固设计工程,以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加固设计原则1. 充分了解房屋结构情况,综合考虑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要求,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2. 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加固梁柱,增加结构连接件,提高墙体抗震承载能力等。

3. 保证加固工程材料的质量,确保加固工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 对于房屋功能区域如厨房、楼梯等重要部位,进行重点加固。

5. 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施工的可行性,确保施工安全性。

四、加固设计内容1. 结构分析:对房屋结构进行详细的抗震性能分析,确定各构件受力情况及薄弱节点。

2. 加固梁柱:根据结构分析结果,对房屋的梁柱进行加固处理,采用外加预应力钢筋等措施,提高梁柱的承载能力。

3. 加固墙体:对房屋的墙体进行加固处理,采用钢筋混凝土加固墙板等措施,提高墙体的抗震性能。

4. 增加连接件:在房屋结构中增加合理的连接件,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减小结构破坏的可能性。

5. 加固基础:对房屋的基础进行加固处理,采用加固桩等措施,提高基础的承载能力。

6. 设计施工方案:根据加固设计内容,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步骤及工艺要求。

五、加固设计流程1. 前期筹备:搜集房屋原始结构图纸及资料,进行现场勘测,了解房屋结构和受力情况。

2. 结构分析:对原有房屋结构进行分析,确定加固设计方向和重点加固区域。

3. 设计方案:制定详细的加固设计方案,包括加固措施、材料选型、施工工艺等。

4. 技术交底:对设计方案进行技术交底,与施工单位进行沟通,明确施工要求。

结构加固工程方案

结构加固工程方案

结构加固工程方案一、概述结构加固工程是指对建筑、桥梁、地下管道等结构进行加固处理,以提高其承载能力、抗震性能和耐久性。

在工程实践中,结构加固主要通过加固材料的使用、结构构件的加固和结构形式的优化等方式来实现。

本文将从结构加固工程的设计原则、材料选择、加固方法和施工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设计原则1. 安全原则结构加固工程的设计首要原则是保证加固后的结构安全可靠。

在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结构的承载能力、抗震性能和耐久性,确保结构在各种外部荷载作用下均能安全运行。

2. 经济原则结构加固工程的设计还需要充分考虑经济性,即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成本较低的加固方案和材料,以实现在有限的投资下获得最大的加固效果。

3. 持久原则结构加固工程的设计还需要充分考虑结构的持久性,采用耐久性良好的材料和加固方式,确保加固后的结构能够长期稳定运行,减少后续的维护和加固成本。

4. 可操作原则结构加固工程设计应考虑施工的可操作性,尽量减少对原有结构的破坏和影响,使施工过程简便、安全、可控,减少对现有使用单位的影响。

三、材料选择1. 钢材钢材是结构加固工程中常用的加固材料,其使用范围广泛,加固效果显著。

常见的钢材包括角钢、工字钢、槽钢等,可以通过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与原有结构连接,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

2.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结构加固工程中。

它可以通过粘贴、绑扎等方式与原有结构结合,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3. 预应力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是一种通过预应力技术改善混凝土结构受力性能的材料,被用于结构加固工程中,可以有效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

4. 粘接剂粘接剂是结构加固的材料之一,可以将加固材料与原有结构牢固粘结在一起,提高加固效果。

常见的粘接剂有环氧树脂、聚合物砂浆等。

四、加固方法1. 钢材加固钢材加固是一种常见的加固方式,可以通过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将钢材与原有结构连接在一起,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建筑结构加固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建筑结构加固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建筑结构加固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 项目概况本项目是关于建筑结构加固的专项工程,旨在提升建筑的结构强度和安全性。

本文档将介绍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2. 施工组织方案2.1 施工目标- 加固建筑结构,提升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保证施工安全,最大程度减少潜在风险- 提高工程质量,确保施工结果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2.2 施工组织架构本项目施工组织采用分包工程的方式进行,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 总包工程师:负责整体项目的策划和管理- 结构工程师:负责结构设计和技术支持- 施工队伍:由经验丰富的工人组成,负责具体施工任务的执行- 安全员: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和监督2.3 施工步骤1. 施工前准备:- 进行详细的现场勘察和结构评估- 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时间表- 安排必要的人力和设备资源2. 施工过程:- 执行结构加固方案,包括拆除、修补、增强等工作- 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 做好记录和监测,确保施工质量3. 施工结束:- 进行最终的结构检测和评估- 确认施工结果符合要求- 整理施工资料和报告3. 施工风险管理为了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必须对潜在的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风险和相应的应对措施:1. 安全风险:- 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 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培训-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演练2. 施工质量风险:- 根据施工方案进行质量控制和监督- 做好施工记录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定期评估施工质量并提出改进措施3. 进度风险:- 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时间表- 定期进行工程进度的跟踪和评估- 提前做好资源调配和应对措施的准备4.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评估与修改在施工过程中,应不断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修改和优化。

随着工程的进行,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需要及时调整施工方案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5. 总结本文档提供了建筑结构加固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概述。

《建筑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

《建筑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

《建筑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建筑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简介
本文档旨在规范建筑结构的加固设计,确保建筑物在面对自然灾害和其他不可预测的情况下更加安全可靠。

设计原则
1. 设计过程应该满足工程审查及验收的要求,确保建筑结构的可持续性和可靠性。

2. 加固方案应根据具体建筑结构的特点和使用条件进行设计,确保加固效果最大化。

3. 在加固设计过程中,应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特别是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相关的标准。

4. 加固设计应综合考虑安全、经济、可行性和施工方便性。

加固设计要求
1. 加固设计应根据建筑结构的损伤程度和屋内外环境状况合理选择加固方案。

2. 加固设计应满足建筑结构的荷载要求,并确保结构在加固后具备足够的抗震能力。

3. 加固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同时考虑材料的可获得性和成本效益。

4. 加固施工应符合相关的技术规范和工艺要求,确保加固效果的可靠性和持久性。

5. 加固设计应考虑建筑结构的可维护性和维修性,方便后期的维护和保养。

结论
本文档提供了建筑结构加固设计的一般规范和要求,旨在确保建筑物在加固后能够更加安全可靠。

在具体实施加固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结构的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细节设计和工程实施,确保加固效果符合要求,并满足相关的法规和标准要求。

建筑工程改造结构加固设计及施工简介

建筑工程改造结构加固设计及施工简介

建筑工程改造结构加固设计及施工简介摘要: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大拆大建已成为历史,充分利用现有建筑,坚持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成为大势所趋,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现存建筑的使用功能也出现了变化,从而导致房屋的原有结构安全性已无法满足相应的使用需求,所以,建筑工程加固设计及施工在当今乃至今后的建筑产业中的地位显得愈发重要。

本文根据工程实践,从建筑工程改造结构加固设计和施工两个方面做了一些小结,阐述了本人的一些观点和想法,供大家参考,并以此来促进建筑工程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加固设计、施工前言在目前建筑工程项目的运营和使用过程中,设计中使用年限的限制、装饰装修和使用功能变化以及使用过程中一些结构质量问题问题的出现,给建筑安全的保障带来一定影响,由此,建筑设计人员需根据现有使用情况对原有结构进行复核计算,并根据其结果进行结构加固改造设计,以确保建筑的结构安全。

同时,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加固施工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也是重要的一些考虑因素。

1建筑工程改造的目的1.1提高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相较于新建项目,建筑结构加固改造是在保留原有整体构架的基础上对原有建筑进行改造,减少了施工工期,简化了项目手续办理程序,从而节约了人工、材料和时间成本,保证了绿色低碳环保,提高了社会效益。

1.2提高结构承载力根据现有国家规范,例如《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13)中条文6.3.1中规定:置换用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比原构件混凝土提高一级,且不应低于C25;《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2009)中条文1.0.3中规定:乙类建筑,6~8度应按比本地区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核查其抗震措施,9度时应适当提高要求;抗震验算应按不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要求采用。

因此,我们对现有建筑的关键结构构件进行加固改造,使其抗震性能与承载能力相应提高,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

1.3提升建筑耐久性房屋建筑设计均有使用年限,超过了年限,需进行鉴定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判定是否需要对原有结构进行加固和修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距离;
—受压区混凝土矩形应力图的应力值与
1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的比值;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C50时,取=1.0;
=0.94;
当 混 凝 土 强 度 等 级 为 C80 时 , 取
s0
—原构件受拉边或受压较小边纵向钢筋应力;
当算得
s0时,取fy0
; s0 fy0
—s 受拉边或受压较小边新增纵向钢筋应力;
当算得 s时,取fy
; s fy
—原构件受拉边或受压较小边纵向钢筋截面面积;
As—0 原构件受压较大边纵向钢筋截面面积;
A' —s0 原构件受拉边或受压较小边纵向钢筋合力点到
M
s
fy
A h0 、h01
x
f
y0
、f
' y
0
—构件加固后弯矩设计值; —新增钢筋强度利用系数;取0.9; —新增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新增受拉钢筋的截面面积; —构件加固后和加固前的截面有效高度;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原钢筋的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
As0、As' 0 a'
—原受拉、受压钢筋的截面面积; —纵向受压钢筋合力点至混凝土受压边缘
M
s
f
y
As

h0

x 2
f
y
0
As
0

h01

x 2
f
' y
0
As'
0
x a'
(25.2.3-1)
1 fc0bx
f y0 As0
s
f y As

f
' y0
As'
0
(5.2.3-2)
2a ' x b h0
(5.2.3-3)
一、增大截面加固法
(一)形式
a)梁、板
板加厚
梁加高
拉区加筋浇混凝土
b)柱 a.
b.
c.
d.(压区)
e.(拉区)
f.(双面)
增大截面法加固钢筋混凝土柱
(二)计算方法 (考虑新混凝土与原结构协同工作)
2.1 轴心受压构件:
N 0.9[ fc0 Ac0 f y0 As0 cs( fcAc f yAs)]
h0—1 原构件截面有效高度;
e—偏心距,为轴向压力设计值 N 的作用点至新增受拉钢筋 合力点的距离。
按规范计算时,其增大系数 应乘以下列修正系数 :
1 对围套或其他对称形式的加固:



时:
;当
时:

2 对非对称形式的加固:
当 e0 / h时:0.3
;当 1.1
时:e0 / h 。0.3
新增钢筋强度利用系数。
M
s
f
y
As

h0

x 2
f
y
0
As
0

h01

x 2
f
' y
0
As'
0

x 2
a'
1 fc0bx
f y0 As0
s
f y As

f
' y
0
As' 0
2a ' x b h0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应按下式确定:
取 =0.8。
cs
2.2 偏心受压构件 矩形截面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
N

1
fccbx

0.9
f
' y
As'

f
' y0
As'
0
0.9 sAs
s0As0
Ne

1
fccbx(h0

x) 2

0.9
f
' y
As'
(h0

as'
)

f
' y0
As' 0
(h0

as' 0
)

s0
As0(as0
N 式A中c0 A—c 加固后的轴向压力设计值;
、 —加固前、加固后新增部分 混凝土截面面积;
f y、 f —y0 新增纵向钢筋和原纵向钢筋的
抗压强度设计值;
—构件稳定系数,按加固后的 截面,按现行《规范》取值; —新增纵向受压钢筋截面面积;
A—s 综合考虑新增混凝土和钢筋
cs 强度利用程度的修正系数,
建筑结构加固设计概述
例:确保新浇混凝土与原结构连接可靠的措施
例:结构加固施工总说明
………
(8)为确保加固工程施工质量,新、老混凝土交 接面处必须按如下步骤施工:
1)老混凝土界面必须凿毛,凹凸不小于6mm。 2)用钢刷将混凝土碎块,浮渣灰清除干净。 3)将原混凝土表面冲洗干净,再用新鲜425号水
泥浆或界面剂涂刷表面。 另外,施工中必须轻敲轻凿,别) 设计修改图较多(技术核定单); 非唯一性; 受到一定的制约。 应考虑:安全,经济,结构构件实际受力情况; 构造要求; 施工的可行性,施工方法。
三、加固方法(介绍3种)
增大截面加固法; 外粘型钢加固法; 外加预应力加固法;置换混凝土加固法; 粘贴钢板加固法; 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等
1.2
e0 / h 0.3 1.2
e0 / h 0.3 1.3
2.3 受弯构件 按实际情况,采用受压区、受拉区两种形式
(1)受压区加固的受弯构件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关于叠合构件的设计。 (2)受拉区加固的受弯构件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四、材料 水泥 混凝土 钢材及焊接材料 胶粘剂 纤维和纤维复合材 裂缝修补材料 阻锈剂
例: 1.混凝土强度等级:
应比原设计提高一级且不得低于C20。
2. 选用微膨胀、钢纤维、喷射混凝土等时, 施工前应试配,检验其性能,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不得使用铝粉作为混凝土的膨胀剂。
3. 混凝土中所掺的粉煤灰应为Ⅰ级灰, 且烧失量不应大于5﹪。
a 加固后截面近边的距离; s0
a ' s0
as —原构件受压较大边纵向钢筋合力点到加固后截面近边的距离;
—受拉边或受压较小边新增纵向钢筋合力点至
a 's 加固后截面近边的距离;
h—受受压较大边新增纵向钢筋合力点至加固后截面近边的距离; 0 —受拉边或受压较小边新增纵向钢筋合力点至
加固后截面受压较大边缘的距离;

as)
s0 (0.8h01 1)Es0 cu fy0 s (0.8h0 1)Es cu fy
x
x
fcc
式中 —新旧混凝土fc组c 合12截(面f的c0 混 凝0.土9 轴fc)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fc fc0 可按
确定;

—分别为新旧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
3.2 混凝土梁、板、柱的加固
3.2.1 混凝土梁、板、柱承载力不足的原因及表现
一、承载力不足? 二、承载力不足的外观表现:
压区混凝土压碎; 挠度偏大; 钢筋严重锈蚀(照片); 裂缝过长、过宽(受力裂缝的判别)。
三、承载力不足的原因 施工,设计,使用,其他。
3.2.2 加固方法(形式 计算方法 构造 施工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