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3年五年高考真题汇编__盐类的水解_详解
五年高考真题汇编盐类的水解详解

2009-2013年 五年高考真题分类汇总 盐的水解考点题组一:盐类水解的规律、影响因素及其应用1、(2013安徽理综,6分).已知N a H S O 3溶液显酸性,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 H S O 3- + H 2O H 2S O 3 + O H - ① H S O 3 H + + S O 32- ② 向0.1m o l ·L -1的N a H S O 3溶液中分别加入以下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加入少量金属N a ,平衡①左移,平衡②右移,溶液中c (H S O 3-)增大B 加入少量N a 2S O 3固体,则c (H +) + c (N a +) = c (H S O 3-) + c (O H -) +12c (S O 32-)C 加入少量N a O H 溶液,233(SO )(HSO )c c --、(OH )(H )c c -+的值均增大D 加入氨水至中性,则2c (N a +) = c (S O 32-)>c (H +) = c (O H -)2、(2012天津理综,6分)下列电解质溶液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浓度、同体积的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 H =7B .在含有B a S O 4沉淀的溶液中加入N a 2S O 4固体,c (B a 2+)增大C .含l m o l K O H 的溶液与l m o l C O 2完全反应后,溶液中c (K +)=c (H C O 3-)D .在C H 3C O O N a 溶液中加入适量C H 3C O O H ,可使c (N a +)=c (C H 3C O O -)3、(2012重庆理综,6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盐酸中滴加氨水至中性,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铵B.稀醋酸加水稀释,醋酸电力程度增大,溶液的p H 减小C.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C a O ,恢复至室温后溶液的p H 值不变D.沸水中滴加适量饱和F e 3Cl 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导电能力增强4、(2011广东,4分)对于0.1m o l •L -1 N a 2S O 3溶液,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溶液的p H 降低B 、c (N a +)=2c (S O 32―)+ c (H S O 3―)+ c (H 2S O 3)C 、c (N a +)+c (H +)=2 c (S O 32―)+ 2c (H S O 3―)+ c (O H ―)D 、加入少量N a O H 固体,c (S O 32―)与c (N a +)均增大5、(2011重庆理综,6分).对滴有酚酞试液的下列溶液,操作后颜色变深的是()A .明矾溶液加热B .C H 3C O O N a 溶液加热C .氨水中加入少量N H 4C lD .小苏打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 a C l 固体6、 (2009福建理综,6分)在一定条件下,N a 2C O 3溶液存在水解平衡:CO 32- + H 2O HCO 3- + OH -。
【五年精粹】2009-2013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化学.

2009-2013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2013大纲卷)7、反应X(g)+Y(g)2Z(g);△H<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减小容器体积,平衡向右移动B.加入催化剂,Z的产率增大C.增大c(X),X的转化率增大D.降低温度,Y的转化率增大【答案】D【解析】根据方程式系数和△H,分析可得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
(2013福建卷)12. NaHSO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均可被过量KIO3氧化,当NaHSO3完全消耗即有I2析出,根据I2析出所需时间可以求得NaHSO3的反应速率。
将浓度均为0.020mol·L-1NaHSO3(含少量淀粉)10.0ml、KIO3(过量)酸性溶液40.0ml混合,记录10~55℃间溶液变蓝时间,55℃时未观察到溶液变蓝,实验结果如右图。
据图分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40℃之前与40℃之后溶液变蓝的时间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反B.图中b、c两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相等C.图中a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为5.0 ×10-5mol·L-1·s-1D.温度高于40℃时,淀粉不宜用作该试验的指示剂【答案】B【解析】A读图可知正确;计算v,根据公式,C0等于0.02/5,终了为0,除去80,v(NaHSO3)=sml mlL mol80 5010020.01⨯⨯⋅-=5.0×10-5mol·L-1·s-1,得到选项C是对的。
可得;D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但是这里呈现负增长,淀粉不再合适做指示剂。
B中因为温度是唯一改变的条件,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不会相等。
(2013江苏卷)15.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CO(g)+H2O(g)CO2(g)+H2(g),其正反应放热。
现有三个相同的2L恒容绝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密闭容器I、II、III,在I中充入1molCO 和1molH2O,在II中充入1molCO2和1mol H2,在III中充入2molCO和2molH2O,700℃条件下开始反应。
高三化学盐类的水解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化学盐类的水解试题答案及解析1. 已知:95℃时,K W =1.0×10-12.在该温度下,测得0.1mol·L -1Na 2A 溶液pH=6,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 2A 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H 2A H ++HA -,HA -H ++A 2-B .(NH 4)2A 溶液中存在离子浓度关系:c (NH 4+)>c (A 2-)>c(H +)>c (OH -)C .0.0lmol·L -l的H 2A 溶液pH=2D .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与H 2A 溶液分别与5.6g Zn 反应,H 2A 溶液产生的H 2多【答案】B【解析】 95℃时,K W =1.0×10-12.在该温度下中性溶液的pH=6。
在该温度下,测得0.1mol·L -1Na 2A 溶液pH=6,证明该盐是强酸强碱盐,H 2A 是强酸。
A .H 2A 是强酸,在溶液中完全电离,所以电离方程式为:H 2A="=" 2H ++ A 2-;错误;B .根据物料守恒可得:c (NH 4+)>c (A 2-);(NH 4)2A 是强酸弱碱盐,弱碱阳离子NH 4+在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消耗水电离产生的OH -,使溶液显酸性,所以c(H +)>c (OH -);但是盐的水解作用是微弱的,在溶液中盐的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远大于水的电离,所以c (A 2-)>c(H +)。
故溶液中存在离子浓度关系:c (NH 4+)>c (A 2-)>c(H +)>c (OH -),正确;C .由于H 2A 是强酸,完全电离,所以0.0lmol·L -l 的H 2A 溶液c(H +)=0.02mol/L ,pH<2,错误;D .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与H 2A 溶液中由于后者的n(H +)多,若酸过量,则分别与5.6g Zn 反应,溶液产生的H 2一样多,若酸相对来说不足量,则H 2A 溶液产生的H 2多,错误。
【五年精粹】2009-2013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化学实验

2009-2013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化学实验(2013大纲卷)10、下列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目的操作A. 配制100 mL 1.0 mol/L CuSO4溶液将25 g CuSO4·5H20溶于100 mL蒸馏水中B. 除去KNO3中少量NaCl 将混合物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C. 在溶液中将MnO4-完全转化为Mn2+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至紫色消失D. 确定NaCl溶液中是否混有Na2CO3 取少量溶液滴加CaCl2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浑浊【答案】A【解析】水的量过多,最后配得的溶液总质量为125克,溶质仍然为0.1,所以浓度不对。
(2013福建卷)10.下列有关试验的做法不正确的是A.分液时,分液漏斗的上层液体应由上口倒出B.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C.配置0.1000 mol·L-1氢氧化钠溶液时,将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需用玻璃棒引流D.检验NH4+时,往试样中加入NaOH溶液,微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逸出的气体【答案】D【解析】ABC正确,D的正确方法应该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
(2013江苏卷)5.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
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A.称量B.溶解C.转移D.定容【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属于基础实验与基本实验操作的考查范畴。
内容源于《必修一》P16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A.托盘天平称量物品中的左物右码。
现物品在右托盘,错。
B.搅拌溶解,操作合理。
C.引流要用玻璃棒,并伸至刻度线以下位置。
D.定容时不得将滴管伸入容量瓶。
本题以常见气体制取、蒸干、除杂、萃取、分液为实验操作为素材,考查学生对实验操作的熟悉程度和实验原理的应用能力,试图引导中学化学教学关注化学实验操作的真实性。
(2013江苏卷)13.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一定是碳酸盐溶液B.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C.将某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颜色褪去,该气体一定是乙烯D.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 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Fe2+【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属于常规实验与基本实验考查范畴。
高考试题汇编盐类的水解(含答案)

高考试题汇编盐类的水解(有答案)1000字一、选择题1. 下列酸、碱和盐中,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C)A. NO3-B. NaOHC. CaCl2D. H2SO42. 下列离子中能与水发生共轭酸碱反应的有(B)A. Cl-B. NH3C. K+D. SO42-3. 下列离子,其水解能改变溶液的酸碱性的是(B)A. Na+B. NH4+C. Cl-D. SO42-4. 已知反应1:Ca(OH)2+H2SO4→CaSO4+2H2O;反应2:Na2SO4+CaCl2→CaSO4↓+2NaCl。
则产品 CaSO4 ()反应类型是()。
A. 反应1、化学生成物B. 反应1、反应物C. 反应2、化学生成物D. 反应2、反应物5. 对于下列的离子,水解等定常化学变形式中,不正确的是(D)A. Ag+ + H2O ↔ AgOH + H+B. Zn2+ + H2O ↔ ZnOH+ + H+C. Al3+ + 3H2O ↔ Al(OH)3+3H+D. Na+ + 2H2O ↔ NaOH + 2H26. 二水铁(III)离子和六水合铜(II)离子混合,用NaOH缓慢加至產生氢氧化物沉淀刚好溶解时,溶液中司最先沉淀的物质是(C)A. NaClB. Fe(OH)3C. Cu(OH)2D. Na2SO47. 下列物质中,其水溶液均为酸性的是(D)A. NaClB. Na2CO3C. Na2SO4D. NaHSO4二、判断题1. 盐的水解是指盐在水溶液中分解为酸和碱的反应。
(×)2. 水解是化学反应的别称,它与一些离子在水中的化学反应有关。
(√)3. 第二类金属盐在水中容易水解生成酸或碱性氢氧化物。
(√)4. 水分子对离子的水合作用是水解反应的先决条件。
(√)5. 完全水解的钙盐在水溶液中只含有碳酸根离子。
(×)6. 过量酸性氢氧根离子与过量氢氧根离子可形成相对稳定的中性氫氧化物沉淀。
(√)7. 用 NaCl 与 NaNO3 溶解于水中得到的溶液相当于已经调和了一定量的酸性和碱性溶液。
高考化学复习盐类的水解含答案及解析

课后作业15盐类的水解〔时间:45分钟 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此题包括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2021 •浙江新高考研究联盟第二次联考 〕以下物质的水溶液因水解而呈酸性的是〔〕.A.NaHSO C.SO 2答案B解析NaHS “水溶液中电离:NaHSONa ++H ++S -,溶液显酸性是由于电离的缘故 ,故A 错误;〔NH 4〕2SO 属于强酸弱碱盐,其水溶液中存在:N +H 2O 一^NH • hbO+H,溶液因水解显酸性,故B 正 确;SO 2与水反响生成 H 2SO,H 2SO 电离:H 2SO ^=H ++HS - ,故因电离显酸性,C 错误;H 2SO 溶液因电离显酸性,D 错误.2 .空气中直接蒸发并蒸干以下盐的溶液 :①Fe 2〔SO 4〕3;②NaCO;③KCl;④CUCI 2;⑤KHCO 可以得到相应盐〔可以含有结晶水〕的是〔〕A.①②③B.①⑤C.②④D.③④⑤答案A解析蒸干CuCl 2溶液时,CuCl 2会水解为Cu 〔OH 〕2和HCl;蒸干KHCOB 液时,KHCO 会受热分解生成 &CO 、CO 和 HQ3 .有四种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且由 +1价阳离子 A B +和-1价阴离子X -、Y -组成的盐溶液,常温下AX溶液和BY 溶液的pH 都为7,AY 溶液的pH<7,BX 溶液的pH>7,那么可能不水解的盐是〔〕A.AXB.BXC.AYD.BY答案D解析AY 溶液的pH<7,说明A +发生水解反响:A ++HaO~-AOH+H 那么Y -可能不发生水解反响或发生水解 反响,但水解程度较 A +小;BX 溶液的pH>7,说明X 发生水解反响:X -+hbB^HX+OH 那么B +可能不发生 水解反响或发生水解反响,但水解程度较X 小,综上所述,含有X -或A +的盐,如AX BX AY 均能发生 水解反响,只有BY 可能不发生水解反响.4 .盐类水解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说法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 〕A.生活中常用明矶净水B.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C.用稀硫酸除去铜器外表的铜绿D.长期使用硫酸俊化肥的土壤 ,易变酸性,可施用适量的熟石灰答案CB.(NH 4)2SO D.H 2SO解析选项A 利用明矶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水中的杂质 ;选项B 利用碳酸根离子水解使溶液显碱性,来清洗油污;选项C 中碱式碳酸铜溶于稀硫酸生成硫酸铜 ,与水解无关;选项D 中硫酸钱水 解导致土壤显酸性,所以可用熟石灰来中和.5 .为了配制N 的浓度和Cl -的浓度比为1 : 1的溶液,可在NHCl 溶液中参加( )A,适量的HCl B.适量的NaCl C.适量的氨水D.适量的NaOH答案C解析由于N 水解使NHCl 溶液中N 的浓度和C 「的浓度比小于1 : 1,要使N 的浓度和Cl -的浓度 比为1 : 1,可通过抑制水解并且增大N 的浓度到达目的.最好的方法是参加适量的氨水抑制N水解.A 项虽可抑制水解,但增加了 Cl -,B 项引入了 Na +,增加了 Cl -;D 项促进了水解,且引入了 Na +.6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NHkCl 溶液呈酸性说明 NH 3 - H 2O 是弱电解质 8 .醋酸钠溶液中 c (Na +)> c (CH 3CO .C.常温下,在1 mol • L -1的盐酸中参加等体积等浓度的氨水,溶液导电水平减弱D.常温下相同pH 的NaOH 容液和CHCOON 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OH 浓度相同答案D 解析NHCl 溶液呈酸性,说明NHCl 是强酸弱碱盐,即NH • H 2O 是弱电解质,故A 正确;醋酸钠溶液中CHCOQK 解,所以c (Na +)>c (CH 3COO),故B 正确;常温下,在1mol • L -1的盐酸中参加等体积等浓度的氨水,离子浓度减小,溶液导电水平减弱,故C 正确;NaOH 抑制水的电离,CH 3COON 叙进水白^电离,故D 错误.• L -1氨水中滴入0.10 mol • L -1的盐酸,溶液的pH 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A.M 〜N'司一定存在 c (Cl -)> c (N )> c (OH)> c (H +)B.M 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 10.0 mLC.pH=7 时,溶液中有 c (N 尸c (Cl -)=c (H +)=c (OH)D.P 点所处的溶液中存在:2 c (N )+2c (NH 3 • HO)=c (Cl -)解析 A 项,不符合电荷守恒,M~N'可应存在 c (N )>c (Cl -)>c (OH)>c (H +)或 c (N )> c (OH)> c (Cl - )>c (H +),错误;M 点pH=7,此时氨水应稍过量,故盐酸体积小于10mL,B 项错误;当溶液pH=7 时,c (H +)=c (OH),再由电荷守恒 c (N )+c (H +)=c (OH)+c (Cl -),可推知 c (N 尸 c (Cl -),故有 c (N 尸c (Cl -)>c (H +)=c (OH)C 项错误;P 点时溶液相当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Cl 溶液和HCl 溶液等体积混合,由物料守恒可知 c (Cl -)=2[ c (N )+c (NH 3 - H 2O)],D 项正确.8.25 C 时某些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所示 :CHCOOHHC1OH 2CO7.向 10.0 mL 0.10 mol 图所示(假设无气体逸出) 卜列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常温下,稀释CHCOOH HC1O两种酸时,溶液的pH随加水量变化的曲线如下图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相同浓度的CHCOON和NaClO的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Na+)> c(C1O-)> c(CH3COQ> c(OH)> c(H+)-B.图像中a、c两点所处的溶液中 --------- 相等(HP代表CHCOO或HC1O)■ 一C.图像中a点酸的浓度大于b点酸的浓度D.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为2C1O-+CO+HO 2HC1O+C -答案B解析醋酸的电离常数大于次氯酸 ,所以醋酸钠的水解程度小于次氯酸钠,醋酸钠和次氯酸钠都是强碱弱酸盐,其混合溶液呈碱性,所以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CHCOON和NaClO的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Na+)>c(CH3CO0>c(C1O-)>c(OH)>c(H+),故A错误;在 ----------- 的分子、分母上同时■ 一乘以c(H+)可得:一,由于水的离子积和电离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a、c两点对应溶液的温度相同,故该比值相等,B正确;pH相等的CHCOOH HC1O,稀释相同白倍数时,较强酸中H+浓度小于较弱酸, 那么较弱酸的pH小于较强酸,酸fCHCOOH>HC1Of以a所在曲线表示CHCOOH,b所在曲线表示HC1O, 次氯酸的电离程度小于醋酸,所以醋酸的浓度较小,次氯酸的浓度较大,a、b两点相比,参加相同体积的水后仍然是次氯酸的浓度较大,即:图像中a点酸的浓度小于b点酸的浓度,C错误;碳酸的二级电离小于次氯酸,所以HC-的酸性弱于次氯酸,那么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为C1O-+CO+H2O HC1O+HC-,D 错误.9.NaHSQ§液显酸性,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HS -+H O^H S Q+OH ①向0.1 mol • L-1的NaHSO溶液中分别参加以下物质,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参加少量金属Na,平衡①左移,平衡②右移,溶液中c(HS-)增大B.参加少量N&SQ固体,那么c(H+)+c(Na+)=c(HS -)+c(OH)+-c(S -) —-C.参加少量NaOhB液, ------ 、——的值均增大-D.参加氨水至中性,那么2c(Na+)= c(S -)>c(H+)=c(OH)答案C解析A项,参加少量金属Na,Na与水反响生成NaOH,NaOH^和HS -, c(HS -)减小,c(S -)增大;B项,参加NaSQ固体,根据电荷守恒,c(Na+)+c(H+)=c(OH)+c(HS-)+2c(S -);C项,参加少量NaOH^夜,-平衡②右移使 ----- 增大; -- 也增大;D项,由电荷守恒,c(Na+)+c(N )+ c(H+)=c(OH-—)+c(HS ')+2 c(S "),可知D错.10.25 C时,相同体积和pH的NaX NaY NaZ三种物质的盐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溶液pH的变化与所加水的体积关系如以下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在上述三种盐的原溶液中,水的电离度大小是NaX>NaY>NaZB.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X NaY NaZ的混合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Z-)> c(Y-)>c(X-)C.等体积、等pH的NaX溶液和NaY溶液混合后,溶液中存在————D.在0.2 mol • L-1 NaX溶液中参加等体积0.1 mol • L-1的盐酸,所得混合液中存在c(H+)+ c(HX)=c(OH)+ c(Cl -)答案D解析加水稀释促进盐类水解,稀释相同白倍数时,pH变化越大,说明该盐的水解程度越小,其相对应的酸的酸性越强,所以这三种酸的强弱顺序是HX>HY>HZM酸根离子水解程度的大小顺序是Z>Y>X,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大.A项,因原溶液pH相同,故水的电离度大小相同,错误;B项,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X NaY NaZ的混合液中,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越大,其溶液中酸根离子的浓度越小,所以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Z-)<c(Y-)<c(X-),错误;C项,酸的酸性弓II弱不同,等体积等pH的NaX溶液和NaY溶液中,X-和Y的水解程度不同,一、一可分别理解为X和Y的水解百 - -分数,二者不相等,所以该选项错误;D项,相当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X NaCl、HX溶液等体积混合根据电荷守恒得c(H+)+c(Na+)= c(OH)+ c(Cl -)+ c(X-),根据物料守恒得c(Na+)= c(HX)+ c(X-)=2c(Cl -), 所以得c(H+)+c(HX)=c(OH)+c(Cl -),正确.11.离子浓度是分析溶液性质的重要尺度.以下对离子浓度的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A.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 • L-1的HA溶液和BOHB液,pH分别为2和13,将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溶液中:c(A-)>c(B+)> c(H+)>c(OH-)B.常温下,pH=2的HCl溶液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9,那么混合溶液中:c(Cl- _ -+)>c(N )> c(OH)>c(H )C.NaHCO容液呈碱性,那么0.1 mol - L-1 NaHCQ溶液中存在以下关系:c(H+)+2 c(H?CO)= c(OH)+c(C -)D.少量的HA与NaB反响,最终产物为NaH解口HB;又知HC的酸性强于HA.现有pH相同的NaA NaB NaC三种溶液,其离子浓度关系为:c(C-)>c(B-)> c(A2-)答案D解析A项,HA与BOH勺物质的量相等,刚好完全反响生成BA;由0.1mol • L-1HA溶液和BOH容液的pH 分别为2和13可知,HA为弱酸、BOH^强碱,所以BA为强碱弱酸盐,A-在溶液中要发生水解,溶液呈碱性,A项错误.B 项,由于氨水物质的量浓度大于盐酸,故反响后溶液呈碱性,氨水相对于HCl溶液过量,NH3 • H2O发生电离,从而导致c(N )>c(Cl -),B项错误.根据质子守恒,NaHCO溶液中存在c(OH)=c(H+)+c(H2CO)- c(C -),故C项错误.D项,由少量的HA与NaB反响,最终产物为NaHAF口HB可知,HA-与B-不反响,说明HB的酸性强于HA的酸性,即A2-的水解程度大于B的水解程度,pH相同时,c(B-)>c(A2-);由于HC的酸性强于H2A,所以C-水解水平最弱,产生相同浓度的OH时所需浓度最大,D项正确.12 .常温下,以下图是用0.100 0 mol - L-1 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0 mol - L-1 HA溶液所得到的滴定曲线.以下相关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由图可知HA是一种弱酸,且K=1.0X10-5B.滴定到B点时,c(Na+)= c(A-)C.当NaOH§液的体积为10.00 mL 时,有c(A-)+c(OH)= c(H+)+c(HA)D.C点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为c(Na+)>c(A-)答案C解析起始时溶液的pH=3,说明c(H+)=0.001mol • L-1,而HA浓度为0.1mol • L-1,故HA是弱酸;K a=-:——----------------- =1.0 X10-5,A正确.B点时溶液呈中性,那么c(H+)=c(OH)由电荷守恒c (Na +)+c (H +)=c (A -)+c (OH)可知 c (Na +)=c (A -),B 正确.假设参加 10mLNaOH^,溶液中溶质为等物质 的量HA 和NaA,由物料守值c (A -)+c (HA)=2c (Na +)和电荷守恒 c (Na +)+ c (H +)= c (A -)+ c (OH'),叠加可得 c (Na +)+c (OH)=c (H +)+ c (HA),而此时溶液呈酸性,溶液呈酸性时 c (A -)> c (Na +),那么 c (A -)+ c (OH- )>c (H +)+c (HA),C 错误;C 点溶液 pH>7,即 c (OH -)>c (H +),由电荷守恒 c (Na +)+c (H +)= c (A -)+ c (OH -),可 知 c (Na +)>c (A -),D 正确.二、非选择题(此题包括4小题,共40分)分)X 、Y 、Z 、W 分别是HNa NHNO 、NaOH NaNO 四种强电解质中的一种.下表是常温下浓-1 ,0.01 mol - L 的 X 、Y 、Z 、W§放的 pH .(1)X 、W 的化学式分别为、. (2)W 的电离方程式为_.(3)25 C 时,Z 溶液的pH>7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将X 、Y 、Z 各1 mol 同时溶于水中制得混合溶液,那么混合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为(5)Z 溶液与W 溶液混合加热,可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单质气体 ,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1)NaOH NHNO(2)NH 4NO N +N— -(3)N +HO -HNO+OH(4) c (Na +)> c (N -)>c (N -)>c (OH-)> c (H +)△人(5)NaNO 2+NHNO --- NaNO+NJ +2H 2O解析从表中溶液的 pH 可知X 、Y 、Z 、底别为NaOHHNQ NaN0 NHNO .(4)所得溶液为等物质的量的NaNQ NaNO 的混合溶液,故溶液呈碱性,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 c (Na +)> c (N -)>c (N ')>c (OH- )>c (H +) o(5)NaNO 2与NHNO 溶液混合生成的无色无味的气体应为N 2,是由于NaNO 中+3价的氮元素与N 中-3价的氮元素发生归中反响产生的:NaNQ+NHNONaN@N4 +2HO .14.(5分)直接排放含SO 的烟气会形成酸雨,危害环境.利用钠碱循环法可脱除烟气中的SO .吸收液吸收SO 的过程中,pH 随n (S -) : n(HS -)变化关系如下表:13.(10 度均为(1)由上表判断,NaHSO溶液显性,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2)当吸收液呈中性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选项是(选填字母).a.c(Na+)=2 c(S -)+c(HS -)b.c(Na+)>c(HS -)>c(S -)>c(H+)=c(OH)c.c(Na +)+ c(H+)= c(S -)+ c(HS -)+ c(OH)答案⑴酸HS-存在:HS --h f+S -和HS-+HO—~t H2SO+OH,HS -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2)ab解析由表给数据n(S -) :n(HS -)=9 : 91时,溶?夜pH=6.2,所以亚硫酸氢钠溶液显酸性.亚硫酸氢根离子在溶液中存在两种变化趋势,电离趋势使溶液显酸性,水解趋势使溶液显碱性,溶液显酸性是由于电离趋势大于水解趋势;由表给数据n(S -) : n(HS -)=1 : 1时,溶液pH=7.2,可知吸收液显中性时溶液中c(S )<c(HS ),所以(2)中b项正确;依据电荷守恒:c(Na+)+c(H+)=2c(S -)+ c(HS -)+c(OH)及c(H+)=c(OH)可判断a 正确.15.(12分)某二元弱酸(简写为H2A)溶液,按下式发生一级电离和二级电离:H2A^HA+H:HA ■一^一+乩相同浓度时的电离程度 a (H2A)> a (HA-),设有以下四种溶液:A.0.01 mol - L-1的HA 溶液B.0.01 mol - L-1的NaHA§液C.0.02 mol • L-1的HCl溶液与0.04 mol • L-1的NaHA容液的等体积混合液D.0.02 mol - L-1的NaOH容液与0.02 mol • L-1的NaHA溶液的等体积混合液据此,填写以下空白(填代号).(1)c(H+)最大的,最小的.(2)c(H2A)最大的,最小的.(3)c(A2-)最大的,最小的.答案(1)A D (2)C D (3)D A16.(13分)有A、B、G D四种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电离时可产生以下离子(每种物质只含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且互不重复)::①A、C溶液的pH均大于7,B溶液的pH小于7,A、B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D溶液焰色反响显黄色.②C溶液和D溶液相遇时只生成白色沉淀,B溶液和C溶液相遇时只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溶液和D溶液混合时无明显现象.(1)A的名称是.(2)写出C溶液和D溶液反响的化学方程式:.(3)25 C时pH=9的A溶液和pH=9的C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的是 (填A或C的化学式).(4)25 C时用惰性电极电解D的水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填“ >〞“<〞或“ =")7.(5)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溶液和C溶液混合,反响后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6)室温时在一定体积0.2 mol • L-1的C溶液中,参加一定体积的0.1 mol • L-1的盐酸时,混合溶液的pH=13,假设反响后溶液的体积等于C溶液与盐酸的体积之和,那么C溶液与盐酸的体积比是 _.答案⑴醋酸钾(2)Ba(OH) 2+N&SO=BaSO j +2NaOH⑶Ba(OH) 2(4)=(5)c(OH)> c(Ba2+)= c(Cl -)> c(N )> c(H+)或c(OH)> c(Cl -)= c(Ba2+)> c(N )> c(H+)(6)2 : 3解析这八种离子形成的碱性物质中一定含有OH或CHCOQ而酸性物质那么只可能含有N ,即为水解显酸性的盐,又因A、B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那么A应为水解显碱性的物质,那么一定为CHCOO 形成的盐,C中含有OH.D中除含Na+外,另一种离子与C中的阳离子可形成白色沉淀,因此D为NaSO,而C为Ba(OH)2,B 一定为NHCl;剩余的离子形成CHCOOK溶液显碱性.盐类水解促进水的电离,而参加酸或碱将抑制水的电离.电解NaSO溶液相当于电解水,溶质的浓度增大,但溶液仍为中性.NHCl与Ba(OH)2等物质的量混合时,Ba(OH) 2过量,而不发生水解的Cl- 与Ba2+的物质的量相等.盐酸与Ba(OH)2溶液混合后显碱性,那么c(OH )= 0.1mol • L-1,即可推出V(碱):V(酸)=2 : 3.。
【五年精粹】2009-2013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化学与生活、技术、环境和工业

2009-2013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化学与生活、技术、环境和工业(2013大纲卷)6、下面有关发泡塑料饭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主要材质是高分子材料B.价廉、质轻、保温性能好C.适用于微波炉加热食品D.不适于盛放含油较多的食品【答案】C【解析】本题结合生活,考察学生的有机基础知识,有机物的通性。
(2013福建卷)6. 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英只能用于生产光导纤维B.从海水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C.为了增加食物的营养成分,可以大量使用食品添加剂D.“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以用来制肥皂【答案】D【解析】A是一种用途,但不是唯一用途;B蒸馏淡水是物理变化;C不能过量。
(2013江苏卷)1.燃料电池能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下列物质均可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其中最环保的是A.甲醇B.天然气C.液化石油气D.氢气【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属于考核化学与社会问题中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资源利用等相关问题。
燃料电池的能量转换率为80%,普通燃烧过程能量转换率为30%左右(《选修四》教材P77),氢气作为燃料电池的燃料,其产物又是水,对环境无危害性,从能效比及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氢气的确是最理想的能源。
太阳能和氢能全面使用将是新能源领域人类努力的方向。
(2013四川卷)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硫可广泛用于食品的增白B.葡萄糖可用于补钙药物的合成C.聚乙烯塑料制品可用于食品的包装D.次氯酸钠溶液可用于环境的消毒杀菌【答案】A【解析】二氧化硫有一定毒性,少量用于漂白,但不能用于食品漂白,A不正确,其余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选A。
(2013上海卷)6.与索尔维制碱法相比,侯德榜制碱法最突出的优点是A.原料利用率高B.设备少C.循环利用的物质多D.原料易得答案:A【解析】索尔维法制碱与侯德榜制碱法均分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相同,在第二个过程中,索尔维法再用Ca(OH)2溶液与含NaCl、NH4Cl滤液作用得到循环利用的NH3时,有一部分原料NaCl伴随CaCl2溶液作为废液被抛弃了,造成NaCl的利用率降低;侯德榜制碱法在在第二步分离NaCl、NH4Cl的滤液时,是向低温滤液中通入NH3使NH4Cl析出,最后得到溶液基本上是饱和NaCl溶液,可循环利用,提高了NaCl的利用率,故答案为:A。
高考真题汇编专题 盐类的水解酸碱中和滴定

2012-2004年高考真题汇编专题15盐类的水解酸碱中和滴定一、体验高考2012-20091.(2012全国卷)(15分 )氯化钾样品中含有少量碳酸钾、硫酸钾和不溶于水的杂质。
为了提纯氯化钾,先将样品溶于适量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在将滤液按下图所示步骤进行操作。
回答下列问题:(1)起始滤液的pH____________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剂I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剂Ⅱ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中加入试剂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试剂Ⅲ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某同学称取提纯的产品0.7759g ,溶解后定定容在100mL 容量瓶中,每次取25.00mL 溶液,用0.1000mol ·L -1的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三次滴定消耗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5.62mL ,该产品 的纯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式并计算结果)2.(2012海南化学卷)25℃时,a mol ·L -1一元酸HA 与b mol ·L -1NaOH 等体积混合后,pH 为7,则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 .a=bB .a>bC .c (A -)= c(Na +)D .c (A -)< c(Na +)3.(2011全国卷)等浓度的系列稀溶液:①乙酸、②苯酚、③碳酸、④乙醇,它们的PH 由小到大排列的正确是()A .④②③①B .③①②④C .①②③④D .①③②④4.(2011全国卷)温室时,将浓度和体积分别为c 1、v 1的NaOH 溶液和c 2、v 2的CH 3COOH 溶液相混合,下列关于该混合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 .若PH>7时,则一定是c 1v 1=c 2v 2B .在任何情况下都是c (Na +)+c (H +)=c (CH 3COO -)+c (OH -)C .当pH=7时,若V 1=V 2,则一定是c 2>c 1D .若V 1=V 2,C 1=C 2,则c (CH 3COO -)+C(CH 3COOH)=C(Na +)5.(2010全国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醋酸溶液的pH a =,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 b =,则a b >B .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里,加入4NH Cl 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 7<C .31.010mol/L -⨯盐酸的pH 3.0=,81.010mol/L -⨯盐酸的pH 8.0=D .若1mL pH 1=的盐酸与100mL NaOH 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 7=则NaOH 溶液的pH 11=6.(09安徽卷13)向体积为0.05mol·L -1CH 3COOH 溶液中加入体积为V b 的0.05mol·L -1KOH 溶液,下列关系错误..的是()A. V a >V b 时:c (CH 3COOH) +c (CH 3COO -)>c (K +)B. V a =V b 时:c (CH 3COOH) +c (H +)>c (OH -)C. V a <V b 时:c (CH 3COO -)>c (K +)> c (OH -)> c (H )D. V a 与V b 任意比时:c (K +)+ c (H +) =c (OH -)+ c (CH 3COO -)7. (09全国卷)用0.1 mol •.1L -的盐酸滴定0.10 mol •.1L -的氨水,滴定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A.4()c NH +>()c Cl -,()c OH - >()c H + B.4()c NH +=()c Cl -,()c OH - =()c H +C.()c Cl ->4()c NH +,()c OH - >()c H +D.()c Cl ->4()c NH +,()c H +>()c OH -8.(09全国卷Ⅱ7)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 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B. 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C. 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D. 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9.(09全国卷Ⅱ10)现有等浓度的下列溶液:①醋酸,②苯酚,③苯酚钠,④碳酸,⑤碳酸钠, ⑥碳酸氢钠。
历年高考化学真题及答案详解:盐类水解和沉淀溶解平衡

专题十一盐类水解和沉淀溶解平衡五年高考解读探究考试大纲1.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
2.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命题规律1.考杳内容:2012年新课标地区对盐类的水解考查5次,如天津理综5题、四川理综10题等;对沉淀溶解平衡考查4次,如广东理综32题、浙江理综26题等。
2.题型赋分:考查题型以选择题形式出现,每题分值3~6 分;以填空题形式出现,每空约为3分。
3.能力层级:高考试题对本专题能力的考查以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为主,试题难度中等以上。
4.考杏形式:高考试题的考查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沉淀溶解平衡知识与图像相结合;一种是以生产生活中的材料为背景,考查盐类水解知识的综合运用。
命题趋势1.热点预测: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既与盐类的水解有关,又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有关,还注重溶液中的各种守恒(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等)关系的考查,从而使题目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灵活性和技巧性,在2013年高考中仍将会涉及。
题型主要以选择题为主,分值为4~6分,在非选择题中会涉及计算。
2.趋势分析:由于盐类水解涉及面较广,除了热点继续考查外,将盐类水解的知识与其他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将是今后命题的基本方向,沉淀溶解平衡是新考纲增设的考点,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沉淀的溶度积以及沉淀的生成、溶解和转化,其分值在高考中可能会有所增加。
知识清单思维导图考点清单突破方法A组2010-2012年模拟探究专项基础测试B组2010-2012年模拟探究专项提升测试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新课标2012年高考总复习]盐类水解
![[新课标2012年高考总复习]盐类水解](https://img.taocdn.com/s3/m/cf7e1c04de80d4d8d15a4f31.png)
混合后 Al 3+ + 3HCO3–
Al(OH)3
+ 3CO2
内筒(玻璃)装有Al2(SO4)3溶液
外筒(钢制)装有NaHCO3溶液
8、化肥能否混合施用
草木灰不宜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K2CO3,水解呈碱性
CO32-+H2O
HCO3-+H2O
HCO3- +OHH2CO3 +OH-
铵态氮肥——铵盐,水解呈酸性。
[练习]
1.在0.1mol/L碳酸钠溶液中,下列关系式错误的 是( C )
A.c(Na+)+c(H+)=c(HCO3-)+c(OH-)+2c(CO32-)
B. c(Na+) = 2c(HCO3-)+2c(H2CO3)+2c(CO32-) C. c(Na+)>c(CO32-) >c(HCO3-) >c(H+)>c(OH-)
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 两强不水解
4、水解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1)因为水解程度小,要用 ,无“↑”、 无“↓”,不稳定物(NH3· 2O,H2CO3等)不分 H 解。 (2)多元弱酸盐水解分步进行的,酸根离子带 几个负电荷写几个方程式。 (3)多元弱碱盐水解:只写一个方程式。 (4)双水解进行到底时用“=”,气体、难溶物 用“↓”、“↑”。
3.盐类水解的规律:
(1)强碱弱酸盐:阴离子水解,溶液呈碱性 如:NaAc K2CO3
(2)强酸弱碱盐:阳离子水解,溶液呈酸性 如:氯化铵、硫酸铜 、硝酸铝等 (3)强酸强碱盐:不水解,溶液呈中性 如氯化钠、硫酸钾等 (4)弱酸弱碱盐 阴、阳离子都水解,溶液的酸碱性决定于两者 水解的程度。 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
-年五年高考真题汇编 盐类的水解 详解

2009-2013年 五年高考真题分类汇总 盐的水解考点题组一:盐类水解的规律、影响因素及其应用1、(2013安徽理综,6分).已知NaHSO 3溶液显酸性,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 HSO 3- + H 2O H 2SO 3 + OH - ① HSO 3 H + + SO 32- ②向0.1mol ·L -1的NaHSO 3溶液中分别加入以下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加入少量金属Na ,平衡①左移,平衡②右移,溶液中c(HSO 3-)增大B 加入少量Na 2SO 3固体,则c(H +) + c(Na +) = c(HSO 3-) + c(OH -) +12c(SO 32-)C 加入少量NaOH 溶液,233(SO )(HSO )c c --、(OH )(H )c c -+的值均增大D 加入氨水至中性,则2c(Na +) = c(SO 32-)>c(H +) = c(OH -)2、(2012天津理综,6分)下列电解质溶液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浓度、同体积的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 =7B .在含有BaSO 4沉淀的溶液中加入Na 2SO 4固体,c(Ba 2+)增大C .含l m o l KOH 的溶液与l m o l CO 2完全反应后,溶液中c(K +)=c(HCO )3-D .在CH 3COONa 溶液中加入适量CH 3COOH ,可使c(Na +)=c(CH 3COO -)3、(2012重庆理综,6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盐酸中滴加氨水至中性,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铵B.稀醋酸加水稀释,醋酸电力程度增大,溶液的pH 减小C.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CaO ,恢复至室温后溶液的pH 值不变D.沸水中滴加适量饱和Fe 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导电能力增强3Cl 4、(2011广东,4分)对于0.1mol•L -1 Na 2SO 3溶液,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溶液的pH 降低B 、c (Na +)=2c (SO 32―)+ c (HSO 3―)+ c (H 2SO 3)C 、c (Na +)+c (H +)=2 c (SO 32―)+ 2c (HSO 3―)+ c (OH ―)D 、加入少量NaOH 固体,c (SO 32―)与c (Na +)均增大5、(2011重庆理综,6分).对滴有酚酞试液的下列溶液,操作后颜色变深的是( )A .明矾溶液加热B .CH 3COONa 溶液加热C .氨水中加入少量NH 4ClD .小苏打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Cl 固体6、 (2009福建理综,6分)在一定条件下,Na 2CO 3溶液存在水解平衡:。
盐类的水解高考题

(2015·新课标I)13.浓度均为L、体积均为V0的MOH和R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MOH的碱性强于ROH的碱性B.ROH的电离程度:b点大于a点C.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c(OH-)相等D.当=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c(M+)/c(R+)增大【答案】D【解析】由图像可知L MOH溶液的pH=13,所以MOH为强碱,而ROH溶液pH<13,所以ROH 为弱碱,A正确;弱电解质“越稀越电离”,B正确;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酸碱性接近中性,则它们的c(OH-)相等,C正确;ROH为弱碱,升温电离度增大,c(R+)增大,而MOH为强碱,升温c(M+)不变,所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c(M+)/c(R+)减小,D错误。
考点:电解质强弱判断,弱电解质电离平衡(2015·天津)11.室温下,将 Na2CO3固体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有关结论正确的是【答案】B【解析】A项,Na2CO3溶液中加入50ml 1mol·L-1H2SO4后,两者1:1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溶质为Na2SO4,显中性,即c(H+)=c(OH-),结合电荷守恒,c (Na+)+ c(H+)=2c(SO42-)+ c(OH-),应该有c(Na+)=2c(SO42-),选项错误;B项,Na2CO3溶液中存在如下水解平衡:CO32-+H2O⇌HCO3-+OH-,加入CaO 后,发生了反应CaO +H2O =Ca(OH)2,使溶液中c(OH-)浓度增大,同时新增加的OH-抑制了CO32-的水解,导致c(HCO3-)离子浓度减小,两者一结合,增大,选项正确; C项,常温下,水的离子积K W=c(H+)·c(OH-)是个常数,不会因加入水而改变,选项错误; D 项,加入固体后,NaHSO 4= Na ++ H ++SO 42-,发生反应2NaHSO 4+ Na 2CO 3 = 2Na 2SO 4+CO 2↑+H 2O ,溶质由Na 2CO 3变为Na 2SO 4,故溶液pH 减小,未加NaHSO 4前c(Na +)=·L -1,加入NaHSO 4后,Na +的物质的量增加了一倍,若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c(Na +)=·L -1,故c(Na +)增加,选项错误。
浙江高考试题理科综合化学卷(2009——2013年五年试题集)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K-39;Cl-35.5;Mn-55;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每小题6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蛋白质、纤维素、蔗糖、PVC、淀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B.氢键在形成蛋白质二级结构和DNA双螺旋结构中起关键作用C.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沼气的利用、玉米制乙醇都涉及到生物质能的利用D.石油、煤、天然气、可燃冰、植物油都属于化石燃料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5.6 L NO和5.6 L O2混合后的分子总数为0.5 NAB.1 mol乙烷分子含有8 NA个共价键C.58.5 g氯化钠固体中含有NA个氯化钠分子D.在1 L 0.1 mol/L碳酸钠溶液中阴离总数大于0.1 NA9.已知单位体积的稀溶液中,非挥发性溶质的分子或离子数越多,该溶液的沸点就越高。
则下列溶液的沸点最高的是A.0.01 mol/L的蔗糖溶液B.0.01 mol/L的CaCl2溶液C.0.02 mol/L的NaCl溶液D.0.02 mol/L的CH3OOH溶液10.已知:25℃时,Ksp [Mg(OH)2]=5.61×10-12,Ksp[MgF2]=7.42×10-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5℃时,饱和Mg(OH)2溶液与饱和MgF2溶液相比,前者的c(Mg2+)大B.25℃时,在Mg(OH)2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c(Mg2+)增大C.25℃时,Mg(OH)2固体在20 mL 0.01 mol/L氨水中的Ksp比在20 mL 0.01 mol/LNH4Cl溶液中的Ksp小D.25℃时,在Mg(OH)2悬浊液中加入NaF溶液后,Mg(OH)2不可能转化为MgF211.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天然化合物α-damascone可用于制作香水,其结构为:O,有关该化合物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13H20OB.该化合物可发生聚合反应C.1 mol该化合物完全燃烧消耗19 mol O2D.与Br2的CCl4溶液反应生成的产物经水解、稀硝酸酸化后可用AgNO3溶液检验12.市场上经常见到的标记为Li-ion的电池称为“锂离子电池”。
高考盐类的水解经典习题含解析 教师

高考盐类的水解经典习题含解析-教师-或可,则溶液中可能含有NH 盐类的水解>c(OHCl)第三节4HCl NHCl和一、单项选择题能含有4+-+)>)>c(Hc(NH.若溶液中1.水中加入下列溶液对水的电离平衡Dc(Cl)4-和,则溶液中含有大量的NH) >c(OHCl)不产生影响的是(4HCl.KF少量的BNaHSO溶液A.4+-,=c(Cl项,若溶液中c(NH))溶液解析:A4+-则该溶液一))=c(H,D.NaI由电荷守恒知c(OH C.KAl(SO)溶液24溶质只能是项,溶液呈碱性,溶液定显中性;B+-3项,溶液呈酸性,;C和NHF·、AlHO的水解能促进水的电离;NHCl解析:243-+和NHCl溶质可能含有NHClNaHSO 电离出的H能抑制水的电离,I或可能含有444和少量的NHClNaI溶液对水的电HCl,但若溶质是大量的对应的酸(HI)为强酸,故4+--+,c(OH)>c(HHCl,则c(Cl))>c(NH>)离平衡无影响。
4项错误。
D答案:DD 答案:1题变式2题变式时,某浓度的氯化铵℃-1.(双选)25 1-1V mol·L mL的氨2-1.常温下将溶液的pH=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c11---110L V mol·L mL的盐酸中,下A.溶液中的c(OH)=1×10水滴加到c mol·22-1列结论正确的是( )+-+A.若混合溶液的pH=7,>)>c(Cl)c(H)则cV>cVc B.溶液中的(NH 22114-B.若V>c(OH)=V,c=c,则混合液中2112-++-+)=c(NH(Cl)(NH c)=(Cl)c.溶液中的C c(H)+c44-C.若混合溶液的pH c+(OH=) 7,则混合液中-++)>c(NH(Cl)(NHO)(NHD.溶液中的c·H=c) c4342-D.若V=V,且混合溶液的pH<7可计算出A解析:项中由Kc(OH,)2w1--110则一定有c<B项×=110c mol·L项正确,,所以A21+-+解析:A项,若混合溶液的pH=7,则)NH中因为水解,故c(Cl)>c(NH,所以44氨水稍过量,cV>cV;B项,若V=项错误;BC项中符合电荷守恒,所以C11212+V,c=项中项正确;DNH的水解程度较小,故c则氨水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混2241-++);Cc(Cl>)c(NH 合液中溶质为NH项错误。
有关盐类的水解高考题

盐类水解习题一、选择题1. (2009 安·徽师大附中模拟 )广义的水解观认为:无论是盐的水解还是非盐的水解,其最终结果是反应中各物质和水分别解离成两部分,然后两两重新组合成新的物质。
根据上述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CaO2的水解产物是 Ca(OH) 2的 H2O2B .PCl 3的水解产物是HClO 和 PH3C. NaClO 的水解产物之一是 HClO D. Ma3N 2的水解产物是两种碱性物质2. (2008 ·庆高考重)向三份-1NH 4NO 3、 Na2SO3、 FeCl3固体 (忽略0.1 mol L· CH 3COONa 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溶液体积变化 ),则 CH 3COO-浓度的变化依次为()A .减小、增大、减小B .增大、减小、减小C.减小、增大、增大 D .增大、减小、增大3.有① Na2CO3溶液②CH3 COONa 溶液③ NaOH 溶液各 25 mL ,物质的量浓度均为 0.1 mol L·-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3 种溶液 pH 的大小顺序是③ >②>①B.若将 3 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pH 变化最大的是②- 1C.若分别加入 25 mL 0.1 mol L ·盐酸后, pH 最大的是①D.若 3 种溶液的 pH 均为 9,则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顺序是③>① >②++--其中: AC 和 BD 盐溶液 pH = 7,4.(2009 江·南十校模拟 )A、B、C、D 四种离子两两组成四种可溶性盐,BC 盐溶液 pH>7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AD 盐溶液 pH<7+-B .在 AC 盐溶液中 c(A )+ c(AOH) = c(C ) +c(HC)C.碱的电离程度一定是:AOH>BOH D .酸的电离程度一定是:HD>HC5.(2008 全·国卷Ⅰ )已知乙酸 (HA) 的酸性比甲酸 (HB) 弱,在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 的 NaA 和 NaB 混合溶液中,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 . c(OH - )>c(HA)> c(HB)> c(H+ )C.c(OH - )>c(B - )>c(A - )>c(H + )()B. c(OH - )>c(A - )>c(B - )>c(H+ ) D . c(OH- )>c(HB)> c(HA)> c(H+ )6.已知 25℃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弱酸化学式CH 3COOH HCN H 2CO3-7电离平衡- 5- 10K 1= 4.4× 10常数 (25℃ ) 1.75× 10 6.2× 10K2= 4.7× 10-11A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pH 关系为: pH(NaCN)>pH(Na 2CO3)>pH(CH 3COONa)- 1- 1+-B .a mol L· HCN 溶液与 b mol L·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Na )>c(CN ),则 a 一定大于 b C.冰醋酸中逐滴加水,则溶液的导电性、醋酸的电离度、pH 均先增大后减小D. NaHCO 3和 Na 2CO3混合溶液中,一定存在++---c(Na)+ c(H )= c(OH )+ c(HCO 3 )+ 2c(CO32)7.关于氯化铁水解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水解达到平衡 (不饱和 )时,无论加氯化铁饱和溶液还是加水稀释,平衡均向正方向移动B .浓度为- 1- 1的两种 FeCl3溶液,其他条件相同时,3+的水解程度前者比后者小5 mol L·和 0.5 mol ·L Fe3+的水解程度前者比后者小C.有 50℃和 20℃的同浓度的 FeCl3溶液,其他条件相同时, FeD.为抑制3+FeCl3溶液,应加少量盐酸Fe 水解,较好地保存8. (2009 广·东高考 )盐酸、醋酸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2013年 五年高考真题分类汇总 盐的水解考点题组一:盐类水解的规律、影响因素及其应用1、(2013安徽理综,6分).已知N a H S O 3溶液显酸性,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H S O 3- + H 2O H 2S O 3 + O H - ① H S O 3 H + + S O 32- ②向0.1m o l ·L -1的N a H S O 3溶液中分别加入以下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加入少量金属N a ,平衡①左移,平衡②右移,溶液中c (H S O 3-)增大B 加入少量N a 2S O 3固体,则c (H +) + c (N a +) = c (H S O 3-) + c (O H -) +12c (S O 32-)C 加入少量N a O H 溶液,233(SO )(HSO )c c --、(OH )(H )c c -+的值均增大D 加入氨水至中性,则2c (N a +) = c (S O 32-)>c (H +) = c (O H -)2、(2012天津理综,6分)下列电解质溶液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浓度、同体积的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 H =7B .在含有B a S O 4沉淀的溶液中加入N a 2S O 4固体,c (B a 2+)增大C .含l m o l K O H 的溶液与l m o l C O 2完全反应后,溶液中c (K +)=c (H C O 3-)D .在C H 3C O O N a 溶液中加入适量C H 3C O O H ,可使c (N a +)=c (C H 3C O O -)3、(2012重庆理综,6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盐酸中滴加氨水至中性,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铵B.稀醋酸加水稀释,醋酸电力程度增大,溶液的p H 减小C.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C a O ,恢复至室温后溶液的p H 值不变D.沸水中滴加适量饱和F e 3Cl 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导电能力增强4、(2011广东,4分)对于0.1m o l •L -1 N a 2S O 3溶液,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溶液的p H 降低B 、c (N a +)=2c (S O 32―)+ c (H S O 3―)+ c (H 2S O 3)C 、c (N a +)+c (H +)=2 c (S O 32―)+ 2c (H S O 3―)+ c (O H ―)D 、加入少量N a O H 固体,c (S O 32―)与c (N a +)均增大5、(2011重庆理综,6分).对滴有酚酞试液的下列溶液,操作后颜色变深的是()A .明矾溶液加热B .C H 3C O O N a 溶液加热C .氨水中加入少量N H 4C lD .小苏打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 a C l 固体6、 (2009福建理综,6分)在一定条件下,N a 2C O 3溶液存在水解平衡:CO 32- + H 2O HCO 3- + OH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B. 通入C O 2,平衡朝正反应方向移动C. 升高温度,323()()c HCO c CO --减小 D. 加入N a O H 固体,溶液P H 减小考点题组二: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关系的判断1、(2013广东理综,6分)50℃时,下列各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p H =4的醋酸中:c (H +)=4.0m o l L -1B.饱和小苏打溶液中:c (N a +)= c (H C O 3-)C .饱和食盐水中:c (N a +)+ c (H +)= c (C l -)+c (O H -)D. p H =12的纯碱溶液中:c (O H -)=1.0×10-2m o l L -12、(2013四川理综,6分)室温下,将一元酸H A 的溶液和KO H 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体积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编号起始浓度/(m o l ·L -1)反应后溶液的p Hc (H A )c (K O H ) ①0.1 0.1 9 ② x 0.2 7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c (K +) > c (A —) > c (O H —) > c (H +)B. 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c (O H —) = c (K +) — c (A —) =m o l /LC .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c (A —) + c (H A ) > 0.1 m o l /LD .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c (K +) = c (A —) > c (O H —) = c (H +)3、(2012重庆理综,6分)向10m L 0.1m o l ·1-L 244)(SO Al NH 溶液中,滴加等浓度2)(OH Ba 溶液x m 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 x =10时,溶液中有+4NH 、+3Al 、-24SO ,且)()(34++>Al c NH c(2) x =10时,溶液中有+4NH 、-2AlO 、-24SO ,且)()(244-+>SO c NH c(3) x =30时,溶液中有+2Ba 、-2AlO 、-OH ,且)()(2--<AlO c OH c(4) x =30时,溶液中有+2Ba 、+3Al 、-OH ,且)()(2+-=Ba c OH c 4、(2011江苏,4分)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在0.1m o l ·L -1N a H C O 3溶液中:c (N a +)> c (H C O 3+)> c (C O 32-)> c (H 2C O 3)B .在0.1m o l ·L -1N a 2C O 3溶液中:c (O H -)- c (H +)= c (H C O 3-)+2c(H 2C O 3)C .向0.2 m o l ·L -1N a H C O 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m o l ·L -1N a O H 溶液:c (C O 32-)> c (H C O 3-)> c (O H -)> c (H +)D .常温下,C H 3C O O N a 和C H 3C O O H 混合溶液[p H =7, c (N a +)=0.1m o l ·L -1]: c (N a +)= c (C H 3C O O -)> c (C H 3C O O H )> c (H +)= c (O H -)5、(2011天津理综,6分)25℃时,向10m L 0.01m o l /L K O H 溶液中滴加0.01m o l /L 苯酚溶液,混合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p H >7时,c (C 6H 5O —)>c (K +)>c (H +)>c (O H —)B .p H <7时,c (K +)>c (C 6H 5O —)>c (H +)>c (O H —)C .V [C 6H 5O H (a q )]=10m L 时,c (K +)=c (C 6H 5O —)>c (O H —)=c (H +)D .V [C 6H 5O H (a q )]=20m L 时,c (C 6H 5O —)+(C 6H 5O H )=2c (K +)6、(2010广东理综,6分) H A 为酸性略强于醋酸的一元弱酸.在0.1m o l.1L - N a A 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c (N a +)> c (A -)> c (H +)> c (O H -)B. c (N a +)>c (O H -)> c (A -)> c (H +)C. c (N a +)+ c (O H -)= c ( A -)+ c (H +)D. c (N a +)+ c (H +)= c (A -)+ c (O H -)7、(2010·四川理综,6分) 有关①100 m L 0.1 m o l ·L-1 N a H C O 3、②100 m L 0.1 m o l ·L -1 N a 2C O 3两种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 +个数:②>①B .溶液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②>①C .①溶液中:c (C O 2-3)>c (H 2C O 3)D .②溶液中:c (H C O -3)>c (H 2C O 3)8、(2009江苏,4分)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室温下,向0.01 m o l ·L -1N H 4H S O 4溶液中滴加N a O H 溶液至中性:c (N a +)>c (S O 42-)>c (4NH +)>c (O H -)=c (H +) B.0.1 m o l ·L -1N a H C O 3溶液:c (N a +)>c (O H -)>c (H C O 3-)>c (H +)C .N a 2C O 3溶液:c (O H -)-c (H +)=c (H C O 3-)+2c (H 2C O 3)D.25℃时,p H =4.75、浓度均为0.1 m o l ·L-1的C H 3C O O H 、C H 3C O O N a 混合溶液:c (C H 3C O O -)+c (O H -)<c (C H 3C O O H )+C (H +)2009-2013年 五年高考真题分类汇总 盐的水解 详解一、1、 【答案】C【解析】3NaHSO 溶液显酸性,说明电离大于水解。
A 加入Na ,与水反应生成NaOH ,与3NaHSO 反应,故-3()c NaHSO 减小,错误;B 该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故亚硫酸根前乘以2;错误;C 、加入少量NaOH ,【考点定位】考查电解质溶液,涉及弱电解质的电离和盐类的水解、三大守恒关系的应用。
该题考察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问题、酸碱混合后的P H只大小、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等化学理论基础知识。
A.同浓度、同体积的强酸和强碱混合后,P H值的大小取决于是否恰好反应,是酸过量还是碱过量。
如H C l+N a O H、H2S O4+N a O H、H C l+B a(O H)2,选项错误。
B.含B a S O4的溶液中存在平衡B a S O4(s)B a2+(a q)+S O42-(a q),加硫酸钠固体,溶液中c(S O42-)增大,溶解平衡向左移动,c(B a2+)减小,选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