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组织设计
企业组织设计原则
![企业组织设计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c00510b1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57.png)
企业组织设计原则1.简单性原则组织设计应尽量保持简单。
过于复杂的组织结构会导致信息交流和决策流程的滞后,降低企业的反应速度。
因此,在组织设计时应遵循简单性原则,尽量减少层级和冗余。
2.分工原则组织设计应以分工为基础。
通过合理的分工,可以将工作任务分配给相应的部门和个人,提高工作效率和专业水平。
分工原则要求将相同的工作分配给专业化的部门和人员,尽量避免工作重复和冲突。
3.协调原则组织设计应注重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
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岗位之间密切相关,需要进行有效的协调和沟通,以确保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协同,避免信息的滞后和决策的不统一4.权责清晰原则组织设计应明确各个职能部门和岗位的权责。
每个部门和岗位应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权力和责任范围,以便在工作中能够做出适当的决策和承担相应的责任。
权责清晰原则可以避免工作压力的过度转移和责任的模糊。
5.灵活性原则组织设计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内部的调整。
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和竞争状况不断变化,组织设计需要具备一定的弹性,以便及时调整和适应变化。
6.效率原则组织设计应追求高效率。
高效率的组织设计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在组织设计时应考虑工作流程的优化,避免冗余和繁琐的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7.适应性原则组织设计应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市场需求进行调整。
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和市场需求是不断变化的,组织设计需要具备一定的适应性,以便及时调整组织结构和职责分配,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8.可持续性原则组织设计应考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组织结构和职责分配应能够支持企业长期发展,并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
同时,组织设计还应关注员工的发展和满意度,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综上所述,企业组织设计应遵循简单性原则、分工原则、协调原则、权责清晰原则、灵活性原则、效率原则、适应性原则和可持续性原则,以实现企业的高效运作和持续发展。
企业组织设计原则
![企业组织设计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6dab5c4c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cc.png)
企业组织设计原则引言概述:企业组织设计是指为了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合理安排和优化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职能分工、权责关系等要素的过程。
一个良好的组织设计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率、灵活性和竞争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企业组织设计的五个原则,包括适应性原则、简单性原则、协调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和可持续性原则。
一、适应性原则:1.1 确定组织结构: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业务需求,确定适合的组织结构。
可以选择功能型、分业务部门型、矩阵型等不同的组织结构形式。
1.2 职能分工:根据不同的岗位需求,合理划分和安排各个职能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和高效运作。
1.3 管理层级:确定适当的管理层级,避免管理过于庞大和冗杂,保证信息流通的畅通和决策的迅速。
二、简单性原则:2.1 简化组织结构:避免组织结构过于复杂,减少层级和冗余,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准确性。
2.2 简化流程:优化业务流程,简化决策程序,减少无效环节和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2.3 简化沟通:建立清晰的沟通渠道和流程,减少信息传递的误差和阻碍,促进信息的共享和交流。
三、协调性原则:3.1 跨部门协作:建立跨部门的协作机制,促进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和信息共享,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协同创新。
3.2 信息共享: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避免信息孤岛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3.3 统一目标:明确企业的整体目标和各个部门的目标之间的关系,确保各个部门的工作都能对整体目标的实现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灵活性原则:4.1 弹性结构:建立灵活的组织结构,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业务变化进行快速调整和优化,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
4.2 岗位交流:鼓励员工在不同岗位之间进行交流和学习,提高员工的多样性和适应能力,增强组织的灵活性。
4.3 创新机制:建立鼓励创新的机制和文化,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主动性,推动组织的创新和发展。
五、可持续性原则:5.1 人才培养:注重人才培养和继任计划,建立健全的人才梯队,确保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组织设计的基本形式
![企业组织设计的基本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c355f97d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c0.png)
企业组织设计的基本形式企业组织设计是指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和设计。
它涉及到企业内部的职能分工、层级关系、权力结构以及决策流程等方面。
一个合理的组织设计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战略目标,提高生产效率,增强竞争力。
在企业组织设计中,有几种基本形式是常见的,它们分别是:功能式组织、事业部制和矩阵式组织。
1. 功能式组织功能式组织是指将企业内部按照各个职能部门进行分工的组织形式。
在功能式组织中,企业按照不同的职能领域(如财务、销售、人力资源等)设立相应的部门,每个部门负责自己的职能范围。
这种组织形式的优势在于简洁明了,职能部门之间的分工明确,工作效率较高。
然而,由于各个职能部门独立运作,存在信息孤岛和协调问题。
此外,功能式组织可能导致决策延迟和上下沟通不畅的问题。
2. 事业部制事业部制是指将企业内部按照产品线或业务领域进行划分的组织形式。
在事业部制中,企业根据产品或业务的差异性划分成不同的事业部,每个事业部拥有自己的团队和资源,并独立负责自己的业务。
这种组织形式的优势在于强调业务的整体性和相互配合,提高了跨部门沟通和合作的效率。
然而,事业部制也存在协调难度较大、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
3. 矩阵式组织矩阵式组织是指在企业内部同时采用功能式组织和事业部制的组织形式。
在矩阵式组织中,企业通过将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进行结合,实现了多维度的分工和协作。
这种组织形式的优势在于能够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和事业部门的优势,实现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和事业部门之间的优势互补。
然而,矩阵式组织也存在决策权划分不清、权力争斗等问题。
4. 其他形式除了上述的基本形式外,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需要,还可以采取其他形式的组织设计。
比如,有些企业会采取团队制,将员工按照项目或任务组成团队,实现跨职能的协作。
还有一些企业会采取网络组织,通过虚拟团队和远程工作的方式来组织员工。
这些形式都是根据企业的特点和需求进行设计的,灵活性较高。
总结企业组织设计的基本形式包括功能式组织、事业部制和矩阵式组织。
三个案例企业的组组织设计描述和评价
![三个案例企业的组组织设计描述和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1a228cfe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03.png)
三个案例企业的组组织设计描述和评价1. 公司A的组织设计:公司A是一个大型跨国企业,采用传统的功能性组织设计。
公司A根据不同的业务领域设立了各个部门,如销售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等。
每个部门负责自己的业务,并通过相互合作来达到整体目标。
评价:这种组织设计适用于大型企业,能够将不同职能的人员有序地组织起来,提高工作效率。
然而,功能性组织设计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不足,可能导致信息不畅通和决策延误。
此外,由于各个部门独立运作,可能存在资源浪费和冗余工作的问题。
2. 公司B的组织设计:公司B是一家创新型科技企业,采用了矩阵式组织设计。
公司B根据项目的需要,组建了跨部门的团队来完成任务。
团队成员来自不同的职能部门,如技术、设计和市场等,他们共同合作,共享资源和知识,以应对不同的项目挑战。
评价:矩阵式组织设计能够促进跨部门的合作和协作,提高创新能力和灵活性。
团队成员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和技能,能够共同解决问题和推动项目进展。
然而,矩阵式组织设计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团队成员可能存在权责不清的问题,导致决策困难和责任模糊。
3. 公司C的组织设计:公司C是一家小型初创企业,采用扁平化组织设计。
公司C取消了层级之间的管理细分,实行平等的工作环境。
员工可以自主决策,获得更多的工作自由度和责任。
评价:扁平化组织设计能够促进员工的参与度和工作热情,培养创新和创造力。
员工之间的沟通更加直接和高效,决策速度更快。
然而,扁平化组织设计也可能导致管理上的混乱和决策权过于分散的问题。
在人员增多或业务扩张的情况下,可能需要重新考虑组织的架构和流程。
企业组织设计原则
![企业组织设计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3e802533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9b.png)
企业组织设计原则企业组织设计是指为了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和提高组织绩效,对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职权分配、工作流程等进行规划和安排的过程。
一个良好的组织设计能够提高企业的效率、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在进行企业组织设计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以确保设计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企业组织设计原则:1. 分工原则:分工是指将工作任务划分为不同的岗位或者部门,使每一个人都能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
分工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重复劳动,并且使得员工更容易掌握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 统一指挥原则:统一指挥是指在组织中设立明确的上下级关系,确保各级管理者能够有效地指导和控制下属的工作。
统一指挥原则可以避免组织内部的混乱和冲突,保证工作的协调进行。
3. 协调一致原则:协调一致是指不同部门或者岗位之间的工作要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整体,共同实现组织的目标。
协调一致原则可以促进信息的流通和共享,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工作效率。
4. 简化原则:简化是指减少组织层级和冗余的工作流程,使组织更加灵便和高效。
简化原则可以提高决策的速度和灵便性,减少沟通成本,加快问题的解决。
5. 弹性原则:弹性是指组织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变通性和适应性。
弹性原则可以使组织更具竞争力,更容易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挑战。
6. 信息流通原则:信息流通是指组织内部信息的传递和共享,确保每一个员工都能够及时获得所需的信息。
信息流通原则可以提高组织的反应速度和决策质量,促进协作和创新。
7. 透明原则:透明是指组织内部的决策和行为都应该公开和透明,让员工能够了解组织的运作和决策的依据。
透明原则可以增加员工的信任和归属感,减少不必要的猜测和猜忌。
8. 激励原则:激励是指通过奖励和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激励原则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动力,促进个人和组织的发展。
综上所述,企业组织设计原则是指在进行组织设计时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包括分工原则、统一指挥原则、协调一致原则、简化原则、弹性原则、信息流通原则、透明原则和激励原则。
企业组织设计原则
![企业组织设计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60a90c5e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f3.png)
企业组织设计原则企业组织设计是指为了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和提高组织绩效而对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流程和职责进行合理安排的过程。
良好的组织设计可以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增强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减少决策的时间成本。
在进行企业组织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适应性原则:组织设计应该与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环境相适应。
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市场环境会不断变化,组织设计需要灵便调整,以适应新的挑战和机遇。
2. 分工原则:合理的分工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组织设计应该明确每一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避免职责含糊和决策权过于集中,以充分发挥员工的专业能力和责任感。
3. 协调性原则:组织设计应该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和沟通。
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流动和决策协调是企业高效运作的关键。
组织设计应该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和协作机制,避免信息孤岛和内部冲突。
4. 简单性原则:组织设计应该尽量简化结构和流程,避免过度复杂化。
过多的层级和繁琐的流程会增加决策的时间成本和沟通的难点,降低组织的灵便性和效率。
5. 弹性原则:组织设计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适应性。
企业的业务和规模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组织设计应该具备一定的弹性,能够快速调整和适应新的需求。
6. 参预性原则:组织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员工的参预和反馈。
员工是企业的重要资源,他们对组织设计的参预和反馈可以提供珍贵的意见和建议,增加组织设计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7. 效能原则:组织设计应该追求高效能。
高效能的组织设计能够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和绩效,降低成本和风险。
组织设计应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流程和决策效率,以实现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
8. 可持续性原则:组织设计应该具备可持续性。
组织设计不仅要考虑当前的需求和目标,还要考虑未来的发展和变化。
组织设计应该具备一定的灵便性和适应性,能够适应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综上所述,企业组织设计应该遵循适应性、分工、协调性、简单性、弹性、参预性、效能和可持续性等原则。
通过合理的组织设计,企业可以提高运作效率、增强员工的工作动力和适应市场变化,从而实现长期的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
组织设计的内容
![组织设计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b445ab72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ca.png)
组织设计的内容组织设计是指企业在进行组织变革时,所采用的一系列策略和方式,以有效地实现企业管理目标。
它涉及到企业内部管理结构、人员配置、劳资关系和管理流程的调整等方面,从而使企业的规模和结构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
组织设计的内容包括企业组织架构设计、管理体系设计、人事制度设计、文化设计、薪酬设计、信息系统设计、外部环境设计等。
1. 企业组织架构设计企业组织架构设计是组织设计的核心内容,是组织变革的基础。
企业组织架构设计可以将企业分解为不同的部门,并对部门之间的关系进行安排,以及设定各部门的权力和职能,从而形成企业的架构体系。
2. 管理体系设计管理体系设计是指组织内部管理的一般性设计,旨在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体系,以实现企业管理目标和满足企业正常运作的需要。
管理体系设计主要是围绕组织管理结构、管理流程、管理政策和管理工具等几个方面进行设计。
3. 人事制度设计人事制度设计是指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性设计,旨在建立一套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以实现企业管理目标和满足企业正常运作的需要。
人事制度设计主要是围绕人员招聘、聘用、调动、考核、奖惩等方面进行策略设计。
4. 文化设计文化设计是指在组织内部建立一套统一的文化系统,以影响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为,诱导企业员工遵守企业的文化准则,坚持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撑和指导。
文化设计主要是围绕企业思想观念、企业价值观、企业风尚等几个方面进行设计。
5. 薪酬设计薪酬设计是指在组织内部建立一套统一的薪酬体系,以激励企业员工,促进企业绩效的提高。
薪酬设计主要是围绕薪酬水平设置、薪酬结构设置、计算方法、福利待遇等几个方面进行设计。
6. 信息系统设计信息系统设计是指在组织内部建立一套有效的信息系统,以实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绩效。
信息系统设计主要是围绕信息收集、信息管理、信息共享和信息分析等几个方面进行设计。
7. 外部环境设计外部环境设计是指组织与其外部环境的一般性设计,旨在通过调整企业的管理结构和管理流程,使企业能够更加有效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组织设计原则
![企业组织设计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1e1d039b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8e.png)
企业组织设计原则引言概述:企业组织设计是指企业在实施战略目标时,通过合理的组织结构、职责分配和流程设计等方式,来优化企业内部的工作效率和协作能力。
合理的组织设计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提高竞争力和适应性。
本文将介绍企业组织设计的五个原则,包括分工协作原则、层级管理原则、权责清晰原则、灵活性原则和透明度原则。
一、分工协作原则:1.1 细化分工:合理的分工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通过将任务分解为更小的部分,可以使员工专注于自己的职责,减少工作冲突和重复劳动。
1.2 协同合作:有效的协作是企业组织设计的关键,通过建立跨部门的沟通渠道和协作机制,可以促进信息共享和团队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
1.3 强化团队精神:企业应鼓励员工之间的合作和互助,建立积极的团队文化,通过团队活动和培训等方式,增强员工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层级管理原则:2.1 建立清晰的管理层级:企业应根据规模和业务需求,建立合理的管理层级,确保每个层级的职责和权限明确,并能够有效地进行沟通和决策。
2.2 授权与委托:管理层应根据员工的能力和责任,合理授权和委托工作,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工作效率。
2.3 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企业应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通过定期的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发展潜力。
三、权责清晰原则:3.1明确职责范围:企业应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员工清楚自己的工作职责,避免责任模糊和冲突。
3.2 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企业应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使员工能够及时了解上级的要求和决策,避免信息不畅和误解。
3.3 强调责任意识:企业应培养员工的责任意识,通过激励机制和培训,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增强工作效率和质量。
四、灵活性原则:4.1 弹性工作制度:企业应根据员工的需求和工作特点,灵活设置工作时间和地点,提供更好的工作生活平衡。
4.2 拓展岗位职责:企业可以通过拓展员工的岗位职责,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适应能力,增加工作灵活性和多样性。
企业组织设计原则
![企业组织设计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7849c568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7d.png)
企业组织设计原则企业组织设计是指为了实现企业目标和使其运作高效而对企业内部的结构、职责、权力和流程等进行规划和安排的过程。
一个良好的组织设计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适应性,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挑战。
在进行企业组织设计时,需要遵循一些原则,以确保组织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1. 简单性原则简单性原则是指组织结构应该尽量简单明了,避免过多的层级和冗余的职能。
过于复杂的组织结构会导致信息传递和决策的延迟,降低组织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
例如,一个企业可以采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减少层级,提高信息的流通效率。
同时,可以将职能划分清晰,避免职责重叠和冲突。
2. 协调性原则协调性原则是指组织设计应该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和沟通,确保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无缝衔接,共同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
例如,一个企业可以设立跨部门的工作小组或委员会,以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此外,可以采用信息技术来支持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
3. 灵活性原则灵活性原则是指组织设计应该具有适应变化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条件经常发生变化,组织设计需要具备灵活性,能够快速调整和适应变化。
例如,一个企业可以采用模块化的组织结构,将不同的业务模块分开管理,以便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灵活调整。
此外,可以培养员工的多岗位能力,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要求。
4. 透明性原则透明性原则是指组织设计应该使组织内部的信息和决策流程对所有员工可见和理解。
透明的组织设计可以增加员工的参与感和归属感,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效率。
例如,一个企业可以建立内部信息共享平台,使员工可以随时了解组织的目标、战略和决策。
此外,可以采用开放式的沟通和反馈机制,鼓励员工提出建议和意见。
5. 适应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是指组织设计应该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市场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组织设计不是一次性的工作,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需求进行不断调整和改进。
例如,一个企业可以定期进行组织评估和调研,了解员工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以便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
企业组织设计及案例分析
![企业组织设计及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2f810d0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06.png)
企业组织设计及案例分析企业组织设计是指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和战略目标,合理确定企业的结构、职责、制度以及人员配备等方面的安排,以实现企业的整体优势和高效运作。
在组织设计中,不仅需要考虑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和岗位之间的协调性和协作性,还需要考虑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匹配和适应性。
下面以字节跳动为例,进行企业组织设计的案例分析。
字节跳动是一家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科技企业,主要经营短视频、新闻资讯、在线社交等业务。
字节跳动的组织设计体现了高度的创新性和适应性,使其成为了全球范围内最具价值的科技企业之一首先,在字节跳动的组织结构上,采用了扁平化管理模式。
整个组织架构相对扁平,减少了层级,在促进信息传递和决策效率上起到积极的作用。
字节跳动将重点放在团队和项目上,大力发展项目经理和技术专家,优先考虑人才的能力和潜力,而不是按照传统的职级来进行升迁。
这种扁平化的结构使得团队成员更加自治和自主,提高了响应速度和创新能力。
其次,在工作流程和文化方面,字节跳动倡导开放、高效和分享的企业文化。
他们鼓励员工开展创新实践和交流,鼓励员工跨部门合作和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沟通平台和机会。
此外,字节跳动注重员工的工作体验,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福利和培训机会,使员工有更多的动力和积极性。
再次,在人才发展和团队建设方面,字节跳动非常注重员工的培养和成长。
他们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培训和交流活动,进一步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此外,字节跳动鼓励员工创新思维,并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如内部创业平台和孵化器,为员工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最后,在决策和管理方式上,字节跳动采用了数据驱动的决策方法。
他们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帮助管理层做出更加准确和科学的决策。
此外,字节跳动还注重管理层的透明度和问责制度,建立了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反馈渠道,确保企业的决策和运营有效执行。
综上所述,字节跳动的组织设计体现了创新性、开放性和适应性,使其能够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保持竞争优势。
企业组织设计原则
![企业组织设计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dcebf19b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60.png)
企业组织设计原则企业组织设计是指为了实现企业目标和提高组织效能而对企业内部结构、职能、权责、流程等进行规划和安排的过程。
在进行企业组织设计时,需要遵循一些原则,以确保组织的合理性、灵活性和高效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企业组织设计原则:1. 分工原则:分工是指将工作任务划分为不同的部门或岗位,使每个员工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
分工原则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避免工作重复和冲突。
2. 协调原则:协调是指各个部门或岗位之间的合作与协作,以实现整体目标。
协调原则要求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流畅、沟通有效,避免信息滞后和信息断层。
3. 权责明确原则:权责明确是指每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要明确规定,以便员工知道自己的责任范围和权力边界。
权责明确原则可以避免责任不清、决策滞后等问题。
4. 简化原则:简化原则是指企业组织结构和流程要简洁、清晰,避免繁琐和冗余。
简化原则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满意度,减少组织的复杂性和冗杂性。
5. 弹性原则:弹性原则是指组织结构和流程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需求的变化。
弹性原则可以使企业更具竞争力和适应性。
6. 一体化原则:一体化原则是指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和岗位要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协调、相互支持,共同为企业目标而努力。
一体化原则可以提高组织的整体效能和绩效。
7. 适度集权原则:适度集权原则是指在组织设计中要适度集中权力,确保决策的快速和有效,但同时也要给予下属一定的自主权和决策权。
适度集权原则可以保持组织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8. 信息化原则:信息化原则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来支持组织的运作和决策,提高信息的获取和传递效率。
信息化原则可以提高组织的决策质量和反应速度。
9. 激励原则:激励原则是指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工作满意度。
激励原则可以促进组织的发展和员工的成长。
10. 持续改进原则:持续改进原则是指组织设计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评估和改进,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和企业目标的变化。
企业组织设计
![企业组织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a0ae9d4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7.png)
一、名词解释组织设计:在组织理论的指导下的组织结构的构造和运行为主要内容的企业组织系统的整体方案制订。
职能:企业管理系统在特定环境中保持正常运行,保证企业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功能;管理幅度,又称管理宽度,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中,管理人员所能直接管理或者控制的部属数目。
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高层次的一定程度的集中。
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低管理层次的程度上分散。
制度分权:是在组织设计时,考虑到组织规模和组织活动的特征,在工作分析、从而职务和部门设计的基础上,根据各管理岗位工作任务的要求,规定必要的职责和权限。
部门权责衔接:就是以涉及同一层次上两个或者多个部门的业务活动为对象,根据这些部门在该业务活动中的责任与作用,分别规定它们享有不同的职权,以保证彼此协调、相互配合。
关键业绩指标:是为实现目标而设定的战略管理工具,也是衡量公司及各部门目标达成、组织和人员行为绩效的关键指标体系。
工序服从就是在基层生产管理中,根据各工序在生产流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实行相关工序横向之间的指挥和服从二、单项选择1. 最早将普通系统论运用于组织研究的学者是美国的AA.贝塔朗菲B.塔尔科特•柏森斯C.卡斯特D.罗森茨韦克2、下列非正式组织的作用中,哪一种是对组织管理工作最不利的?DA.不同正式组织的成员集中于同一非正式组织中B.在非正式组织中传播着小道消息C.非正式组织间有明显的竞争关系D.非正式组织中的核心人物具有相同或者大于正式组织领导的影响力和号召力3、有“管理理论之父”之称的管理学家是AA.亨利.法约尔B.切斯特. 巴纳德C.弗里蒙特•卡斯特D .詹姆斯•罗森茨韦克4、法约尔的五项管理职能是:BA.决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B.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C.计划、组织、领导、激励和控制D.决策、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E.计划、组织、指挥、领导和控制6.下列哪项不属于林德尔•F•厄威克提出的合用于一切组织管理的原则:E ( ) A.目标原则B.相符原则C.职责原则D.控制幅度原则E.人本原则7、以下哪些选项不是企业在分析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 ( C )A 制定整个设计工作的目标;B 制定整个设计工作的计划;C 画出企业新的流程图和组织结构图等基础性文件;D 分析设计的内、外部环境;E 确定设计工作小组。
企业组织设计原则
![企业组织设计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40959752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ba.png)
企业组织设计原则企业组织设计是指为了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优化运营效率,对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职责分工、权力关系等进行规划和调整的过程。
一个良好的组织设计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协同工作。
在进行企业组织设计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以确保组织的有效运作和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企业组织设计原则:1. 清晰的目标和战略导向:组织设计应该以企业的目标和战略为导向,确保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能够支持企业的长期发展方向。
目标和战略应该明确,并且能够被全体员工理解和接受。
例如,一家电子科技公司的目标是成为行业领导者,其组织设计应该聚焦于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以支持公司的战略目标。
2. 合理的职责分工和权力关系:组织设计应该明确各个职能部门和岗位的职责,避免重复和冲突。
同时,权力关系应该明确,确保决策权和责任的清晰分配。
例如,在一家制造业公司中,生产部门负责生产计划和产品质量,销售部门负责市场开拓和销售业绩,两个部门之间的权力关系应该明确,以确保生产和销售的协同工作。
3. 灵活的组织结构:组织结构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变化。
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组织结构可能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
例如,在一家快速发展的初创公司中,创始团队可能会采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以便快速决策和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可能需要引入更多的管理层次和职能部门,以支持组织的进一步发展。
4. 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机制:组织设计应该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机制,以促进信息的流动和团队的合作。
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冲突。
例如,在一家跨国公司中,可以建立虚拟团队和在线协作平台,以促进不同地区和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此外,定期的团队会议和报告可以帮助员工了解整个组织的工作进展和目标。
5. 人才发展和激励机制:组织设计应该关注人才的培养和激励,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员工。
合理的晋升途径和薪酬体系可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企业组织设计的五个原则
![企业组织设计的五个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1ba375ae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ae.png)
企业组织设计的五个原则企业组织设计是指为了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和提高绩效而进行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配的规划。
一个良好的组织设计可以使企业更加高效、灵活和创新。
以下是企业组织设计的五个关键原则。
1. 原则一:明确的目标和职责分配一个成功的组织必须要有明确定义的目标和清晰的职责分配。
目标是企业的发展方向,职责是各部门及个人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应负责的工作。
在组织设计过程中,要确保每个部门和员工都有明确的目标,并且职责分配要合理、明晰,避免职责重叠或责任不明确的情况发生。
2. 原则二:适度的分权与集中的协调一个有效的组织设计需要在分权与集中之间达到平衡。
分权可以提高决策效率和员工的积极性,但过度的分权可能导致决策混乱和职责不清。
集中的协调是指需要有一定程度的集中机构或角色来统筹管理和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
在组织设计中,要根据企业的规模和需求,合理划分权力和职责,确保分权与集中协调之间的平衡。
3. 原则三:灵活的适应与稳定的结构企业要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需求的变化,组织设计中的灵活性显得尤为重要。
灵活的适应意味着组织结构和流程要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快速响应和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和竞争环境。
然而,灵活性并不意味着无序和混乱,稳定的结构是组织设计的基础,它为灵活性提供了有序的框架和支持。
4. 原则四:高效的沟通和合作沟通和合作是一个高效的组织不可或缺的要素。
组织设计应该考虑到信息流动和知识共享的问题,建立起高效的沟通机制和合作文化。
良好的沟通可以减少信息的偏差和误解,提高工作效率和协作效果。
在组织设计中,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和培训等手段,促进沟通和合作的效果。
5. 原则五:人性化的关怀与激励一个成功的组织需要关注员工的需求和激励机制。
人性化的关怀体现在对员工的尊重、关注和发展机会的提供。
激励机制则可以通过薪酬、晋升和培训等手段来激励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努力程度。
在组织设计中,要注重人性化管理,创造积极的工作氛围和员工参与的机会,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企业组织设计原则
![企业组织设计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260bf160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48.png)
企业组织设计原则企业组织设计是指为了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合理划分和配置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岗位和职责的过程。
一个良好的组织设计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灵便性,促进协作和沟通,使企业更具竞争力。
在进行企业组织设计时,需要遵循一些原则,以确保设计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1. 目标导向性原则企业组织设计应该以企业的战略目标为导向。
设计者需要理解企业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并将其转化为明确的组织设计目标。
组织结构、职责分配和沟通流程等方面的决策应该与企业目标保持一致,并有助于实现这些目标。
2. 简单性原则组织设计应该尽量简单明了,避免过于复杂的结构和程序。
简单的组织结构可以提高决策效率和沟通效果,减少管理层级和冗余职能。
同时,简单的组织结构也更容易适应变化和快速决策。
3. 灵便性原则企业组织设计应该具备一定的灵便性,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需求的变化。
灵便的组织结构可以快速调整和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灵便性可以通过模块化的组织结构、跨职能团队和灵便的人员配置实现。
4. 协作性原则良好的组织设计应该促进内部部门之间的协作和沟通。
组织结构和流程应该鼓励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和信息共享,避免信息孤岛和部门之间的壁垒。
协作性可以通过设立跨职能团队、共享资源和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来实现。
5. 透明度原则组织设计应该保持透明,让员工清晰了解自己的职责和权责。
透明的组织设计可以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和员工的猜测,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效率。
透明度可以通过明确的岗位职责和权责、公开的决策过程和信息共享来实现。
6. 人本原则组织设计应该以人为本,关注员工的需求和发展。
合理的工作分配和职责分配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效率。
组织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员工的能力和发展需求,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和晋升路径。
7. 持续改进原则组织设计应该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企业应该定期评估和调整组织设计,以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需求的变化。
持续改进可以通过定期的组织评估、员工反馈和市场调研来实现,以确保组织设计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组织结构设计案例
![组织结构设计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ca185f6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e1.png)
组织结构设计案例标题:组织结构设计案例引言概述:组织结构设计是组织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职能划分、人员配备、权责关系等方面。
一个良好的组织结构设计能够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促进内部协作,进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本文将通过引入五个不同的组织结构设计案例,分别从不同行业的角度,详细阐述每个案例的特点和优势。
一、案例一:传统制造业企业组织结构设计1.1 部门职能划分:- 生产部门:负责产品的制造和装配工作,包括生产计划、生产调度、生产控制等。
- 采购部门:负责原材料的采购和供应商的管理,确保生产所需原材料的及时供应。
- 销售部门:负责产品的销售和市场开拓,包括销售计划、客户关系管理等。
1.2 权责关系:- 生产部门和采购部门之间存在紧密的协作关系,生产部门提供生产需求,采购部门负责采购所需原材料。
- 销售部门与生产部门之间的联系紧密,销售部门提供销售预测,生产部门根据销售预测进行生产计划。
1.3 优势:- 部门职能划分明确,各部门之间协作紧密,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权责关系清晰,减少了沟通和决策的时间成本,提高了企业的反应速度。
二、案例二:互联网企业组织结构设计2.1 部门职能划分:- 技术部门:负责产品的研发和技术支持,包括软件开发、系统维护等。
- 运营部门:负责产品的推广和用户运营,包括市场营销、用户服务等。
-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员招聘、培训和绩效管理等。
2.2 权责关系:- 技术部门和运营部门之间紧密合作,技术部门提供技术支持,运营部门负责产品的市场推广和用户运营。
- 人力资源部门与各部门之间协作,确保企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激励机制的建立。
2.3 优势:- 高度注重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技术部门与运营部门的紧密合作能够实现产品的快速迭代和持续改进。
- 灵活的组织结构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三、案例三:跨国公司组织结构设计3.1 部门职能划分:- 地区分公司:负责各个地区的销售和市场开拓,包括销售团队的管理和市场策略的制定。
企业组织设计原则
![企业组织设计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384b8fce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85.png)
企业组织设计原则组织设计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的战略目标和业务需求,合理地安排人员、工作流程和资源,以实现高效的运营和协作。
企业组织设计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有机、灵便和适应性强的组织结构,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在进行企业组织设计时,需要遵循一些原则,以确保组织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企业组织设计原则:1. 目标导向原则:组织设计应该以企业的战略目标为导向,确保组织结构和流程能够有助于实现这些目标。
组织的各个部门和岗位应该明确其职责和目标,并与整体目标保持一致。
2. 简洁性原则:组织结构应该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层级和冗余的职能。
简洁的组织结构可以提高沟通和决策效率,减少信息传递的失真和延迟。
3. 灵便性原则:组织设计应该具有一定的灵便性,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业务的调整。
灵便的组织结构可以更好地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提高企业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4. 协作性原则:组织设计应该鼓励和促进部门间的协作和信息共享。
跨部门的协作可以加强企业内部的协同效应,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5. 职权与责任匹配原则:组织设计应该确保职权和责任的匹配,避免职责不清、权责不对等的情况。
每一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应该明确,避免职责重叠或者职责缺失。
6. 透明性原则:组织设计应该注重信息的透明和沟通的畅通。
员工应该清晰地了解组织的结构和流程,以便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角色和职责。
7. 激励机制原则:组织设计应该考虑激励机制,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激励机制可以包括薪酬激励、晋升机会、培训发展等,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绩效。
8. 反馈与改进原则:组织设计应该建立反馈机制,及时采集和分析组织运行的信息,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组织结构和流程。
组织应该持续学习和改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和业务需求。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企业组织设计原则,根据不同的企业特点和需求,可以灵便地应用这些原则,进行组织设计的优化和调整。
企业组织设计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和成功。
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内容
![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9a3cd82c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bf.png)
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内容企业组织结构设计是指根据企业的目标、战略以及业务需求,设计和构建一个合理的组织架构,以实现高效的运作和优化资源配置。
一个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组织成员之间的协作和沟通,使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一、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在进行企业组织结构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目标导向性原则:组织结构的设计应该与企业的目标和战略相一致,能够支持企业实现其长期发展目标。
2. 简明扁平原则:组织结构应该简洁明了,层级扁平,避免过多的中间管理层,以提高决策效率和信息传递效率。
3. 适应性原则:组织结构应该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内部的发展需求。
4. 职能分工原则:组织结构应该根据企业的业务需求,合理划分职能和责任,明确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5. 协调性原则:组织结构应该能够促进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和沟通,避免信息孤岛和内部竞争。
二、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要素企业组织结构设计通常包括以下要素:1. 分工:分工是根据企业的业务需求和职能要求,将工作任务合理地分配给各个部门和岗位,以实现工作的高效运作。
2. 集权与分权:集权与分权是指在组织结构中对决策权限的分配。
合理的集权与分权能够提高决策效率和灵活性。
3. 协调机制:协调机制是指在组织结构中建立起的各种协调沟通渠道和机制,以促进部门之间的协作和信息共享。
4. 控制机制:控制机制是指在组织结构中建立起的各种管理控制手段和制度,以确保组织运作的规范和有效。
5. 信息流动:信息流动是指组织内外信息的传递和共享,通过畅通的信息流动可以提高组织的反应速度和决策质量。
三、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常见形式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形式包括:1. 功能型组织结构:按照职能将企业划分为各个部门,如市场部、研发部、生产部等,每个部门负责特定的职能领域。
2. 产品型组织结构:按照产品线将企业划分为各个业务部门,每个部门负责特定的产品线或业务领域。
成功企业的组织设计及特点
![成功企业的组织设计及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4e7e965e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c9.png)
企业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信息 的上传下达和部门之间的协作。
激励机制与绩效评估体系
激励机制
企业通过物质和精神激励手段,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 造力。
绩效评估体系
企业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客观 、公正的评价。
04
成功企业的组织设计特点
灵活性:能够快速适应市场变化
• 阿里巴巴公司高度 标准化,每个部门 和团队都遵循公司 的统一标准和流程 ,这使得公司能够 更好地保证服务质 量和工作效率。
• 阿里巴巴公司高度 流程化,每个工作 流程都由明确的步 骤和责任人负责, 这使得工作更加清 楚和可控。
案例三:华为公司的组织设计
01
02
总结词:高度矩阵化、 高度协同化、高度专业 化
06
结论
成功企业的组织设计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提升运营效率
促进创新
公道的组织设计能够使企业的各个部门和 员工更加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减少工 作重叠和浪费,提高运营效率。
有效的组织设计能够鼓励员工跨部门合作 ,分享知识和经验,从而促进创新和产生 更好的创意。
增强市场竞争力
实现战略目标
通过优化组织结构和管理流程,企业能够 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提高市场竞争力。
支持部门
为直线部门提供支持和服 务的部门,如人力资源、 财务等。
职能部门
负责企业某一特定职能的 管理,如研发、采购等。
职责与权限分配
明确职责
每个部门和岗位都有明确的职责 和任务,避免职责重叠或缺失。
公道授权
企业根据每个岗位的重要性和工 作量,公道分配权利和责任。
层级关系与沟通机制
层级清楚
企业根据业务需要,设立公道的层级 结构,避免层级过多或过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组织设计的含义 组织设计:通过对组织的结构、流程、制度的设计并加以整 合,从而使企业组织最终获得最佳运行状态的动态过程。
内容: 1、组织结构与流程设计 2、组织关系——组织运行管理机制的设计 3、人员配置或人力资源管理的设计
企业组织设计
二、组织设计的要素 Galbraith Jay R 《设计组织——战略、 结构和流程的实用指南》
当时,在上述市场理念和生产理念下,通用汽车公司的管理层设计
了一种半自治的事业部结构,每一个事业部在销售上都针对某一收入阶
层的消费者。
企业组织设计
但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通用汽车公司的市场理念和生产理
念就开始失效,这时,汽车市场已被那些朝三暮四地更换“生活方式” 的
人群所细分。价格状况只成了人们购车的许多因素中的一个,而不是惟
一因素。同时,精益生产方式产生了一种小规模的经济效应。它使得厂
商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进行短期的生产和生产各种型号的产品,而且这种
生产方式要比长期生产同一种产品获利更多。
通用汽车公司对这种市场环境的变化一清二楚,但就是不肯相信这 种
生产方式,反而竭力想进一步推行原有的做法,它仍然根据人们的不同
收入状况来维持原有的事业部,但是每一个事业部都推出了一种面向大
人事
战略
结构
激励
流程
企业组织设计
三、组织设计的一般原则 1、组织结构服从战略的原则 2、组织适应环境的原则 3、分工与协作的原则 4、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原则 5、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原则 6、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 7、权责对等和才职相称原则
原则新发展 人本主义原则; 顾客满意原则; 核心竞争力原则;
企业组织设计
2020/11/3
企业组织设计
本篇内容
•组织设计概述 •组织设计的环境分析 •企业组织的结构设计
企业组织设计
第一章 组织设计概述
组织的概念 组织(Organization):是一个社会实体,它具有明确的目 标导向和精心设计的结构和有意识协调的活动系统,同时又 同外部环境保持密切的联系。(美国理查德-L-达夫特教授)
决策与沟通系统、机器设备、工艺和流程的总和。 包括:生产性技术;信息技术
企业组织设计必须适应企业 所采取的技术。
技术创新必然提出进行组织 重新设计。
企业组织设计
v 企业生命周期与组织设计 1999年,理查德-L-达夫特提出企业发展经历四个主要阶段: 创业阶段;集体化阶段;规范化阶段;精细化阶段。 刘苹、陈维政等国内学者: 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任务环境
一般环境
企业组织设计
(一)任务环境 1、顾客 2、资源供应者 3、竞争者 4、政府和社会利益代表
企业组织设计
(二)一般环境 1、政治环境 2、经济环境 3、社会环境 4、技术环境
企业组织设计
二、内部环境的分析 1、企业规模 2、技术 3、生命周期 4、员工素质,企业文化
企业组织设计
规模是影响组织结 构的最重要的因素
特点 1、组织有共同目标。 2、组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构成。 3、组织具有开放性。
企业组织设计
v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业组织:进行生产活动和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是通过 生产、流通商品或提供服务,以获取利润为主要目标的组 织。
v 《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 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为满足社会需要并获取 盈利,进行自主经营、实行独立经济核算、有法人资格的基 本经营单位。
别的,该市场被各层次具有相当固定收入的顾客所细分。同时他们认
为,价格是决定消费者购买汽车最为重要的因素。他们在实践中对这一
理念的贯彻表现在:每年对所有车型的汽车尽量少作改动,使它们长期
都能够被大批量生产。这样,每年投放在市场上的相关车型的汽车产量
就能达到最多,而生产每一辆车的单位固定成本就能达到最低。
企业组织设计
v 企业文化、人员素质与组织设计 企业文化与组织设计 (1)企业文化影响组织设计的思想、组织成员的行为及组
织的运行。 (2)组织设计又会影响企业文化。
知识配置原则
企业组织设计
四、组织设计的内容 1、企业组织的结构设计 2、企业组织的流程设计 3、企业组织的职权设计 4、企业组织的制度设计
企业组织设计
五、企业组织设计步骤
目标制定 环境分析
结构设计 流程设计 职权设计 制度设计
整合
实施 评价 改进
企业组织设计
案例分析
v 结构缺陷酿危机 S公司创办于一年前,主要业务是向中小企业提供基于网络的技术解
众的汽车。通用汽车公司还对其大规模的、长期的大批量生产方式进行
了自动化改造,并竭尽全力地以此与具有小规模经济效应的精益生产方
式相抗衡。
企业组织设计
外部环境之于组织设计 一、组织设计时,必须考虑外部环
境对组织的影响。 二、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组织要适
应环境,也必须随之变化。
企业组织设计
一、外部环境的内容 企业组织
子被抽空了。
企业组织设计
第二章 组织设计的环境分析
v 引例
通用汽车公司曾经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和盈利能力最强的制造企业之
一。该公司一帆风顺地走过了70年。其管理理念是由其针对市场和顾客
的“天衣无缝式的网络”构想与其有关核心竞争力和组织结构的构想所 组
成的。
20世纪20年代以来,通用汽车公司一直认为汽车市场在价格是无差
v 组织规模与组织设计 (1)组织规模影响着组织结构的复杂程度。 (2)组织规模影响企业组织的正规化程度。 (3)组织规模影响组织集权与分权。 (4)组织规模不同,对企业领导人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
力的要求也不同。
企业组织设计
v 企业技术与组织设计 企业技术:企业将输入资源转化为产出的整个过程中的信息
决方案和设备安装服务。经过一年的发展,人员规模迅速扩大,总经理 也成功地招募到了营销、技术等领域富有经验和能力的员工来担任重要 职位,公司上下都充满着发展的冲动。S公司的组织架构也自然形成了 这样的格局,即依据职能划分为营销部、技术部、采购部、工程部四个 部门,另有行政助理和财务人员,四个部门的经理直接向总经理汇报。 但是最近总经理颇为烦恼。 1、随着业务和客户的增多,自己越来越感到分身乏术 2、四个部门之间的业务摩擦和相互抱怨越来越多 3、部门之间不协调引起的客户投诉也开始增多 4、技术部经理最近被竞争对手挖走,还带走两名技术骨干,技术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