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解剖学实验切片

合集下载

病理解剖学实验(安医)全套课件

病理解剖学实验(安医)全套课件

2、急性肾移植排异反应
3、狼疮性肾炎
十一、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1、恶性淋巴瘤
2、何杰金病
3、白血病肝
4、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十二、生殖系统疾病
1、乳房纤维腺瘤
2、乳腺癌
3、子宫颈原位癌
4、水泡状胎块
3、皮肤瘤型麻风
4、结核样型麻风
5、肠伤寒
溃疡型肠结核
6、细菌性痢疾
7、梅毒性主动脉炎
3、肾细动脉硬化
4、主动脉粥样硬化
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6、心肌梗死
7、心肌炎
七、呼吸系统疾病
1、大叶性肺炎
2、肺肉质变
3、小叶性肺炎
4、间质性肺炎
5、慢支、肺气肿
6、支气管扩张
实习须知
(一)实习课的目的 通过实习课来验证课堂中所 学到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 相结合,提高用辩证唯物主义观 点和思维方法观察病变、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方法 以理论知识为指导,用运 动、发展的观点来观察巨体标 本、组织切片中的病理变化。
(三)实习步骤
1. 巨体标本:先确认器官 (或组织),按先外后内,先上 后下的顺序来观察,找出病变部 位,然后细致地观察病变的大小、 颜色、形状,确定该病变与整个 脏器以及与其他病变之间的关系。
7、矽肺
8、肺癌
9、鼻咽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九、泌尿系统疾病
1、膜性肾小球肾炎
2、急性肾小球肾炎
3、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
4、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5、急性肾盂肾炎
6、慢性肾盂肾炎
十、免疫性疾病
1、肺机会感染
5、绒毛膜上皮癌
十三、内分泌系统疾病
1、甲状腺功能亢进

组织病理学技术

组织病理学技术

组织病理学技术组织病理学技术一. 实验综述组织病理学切片技术是融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及技术、病理学及技术和临床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

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在当今不断发展、变革的社会中,在学科相互融合,知识相互渗透,技术不断发展、概念不断更新的时代,在时代要求综合素质人才辈出的今天,组织病理学切片技术的兴起尤为必要和重要。

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和掌握学会观察人体重要器官的解剖学特征、组织学结构、病理学变化并联系相关功能,从而在形态上观察、机能上分析、综合上判断和科学上研究疾病。

同时联系病变器官的代谢和机能的改变,探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的内在联系和相互的关系。

为由基础走向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实验目的1. 掌握病理组织切片的基本制作过程步骤2. 掌握病变器官的代谢和机能的改变3. 明白病理组织切片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4. 了解病理切片的制作程序及仪器的操作和注意事项二.实验材料1. 实验材料:手术盘、镊子、手术刀、石蜡、小鼠病理组织、纱布、烧杯、脱水机、塑料包埋盒、水浴锅、切片机、染色机、载玻片、盖玻片、铅笔、标签2. 实验试剂:福尔马林、酒精(50% 55% 70% 75% 80% 85% 95% 无水浓度)、二甲苯、苏木素、盐酸酒精、伊红染液、树胶四.实验步骤(一)取材从尸体解剖材料或临床手术切除的待检材料上选取供作切片标本的病理组织切块,称为取材。

1. 取材要全面具有代表性,能显示病变的发展过程。

为此要选取病变显著的区域和可疑灶,在统一组织块中最好包括病灶及其周围的健康组织,并应包含该器官的主要结构部分。

较大而重要的病变可从病灶中心到外周的不同部位取材,以反映病变各阶段的形态学变化。

2. 取材时要尽量保持组织的自然状态与完整性,避免认为变化。

为此,切取组织块的剪刀要锋利,切取时勿使组织受挤压、拉扯胡揉搓。

3. 组织块的大小要适当,通常其长、宽、厚以 1.5 X1X 0.4cm为宜,必要时可增大到2X 1.5 x 0.5cm,以便于固定液迅速浸透。

病理切片观察实验报告

病理切片观察实验报告

病理切片观察实验报告实验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癌症已经成为全球的头号杀手。

病理学为医学的预防、诊断、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依据。

病理切片观察是病理学诊断的重要方法,通过对组织切片的镜下观察,可以对病变部位的病理组织学结构进行精细地分析和刻画。

实验目的:熟悉病理学基本概念和病理切片观察技术,通过对组织切片的镜下观察,识别病理组织学结构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步骤:1. 实验材料和仪器:病理切片、显微镜、光源、图像采集设备。

2. 病理切片的准备:在实验室中使用常规病理学方法对病变组织进行取材、切片、染色处理后制备出病理切片。

3. 病理切片的观察:将制备好的病理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观察时应注意镜头的调节和照明等条件,要保证图像清晰并且能够充分呈现病变的细节结构。

同时,对病理学常用术语和病理学分类标准进行了解和掌握。

4. 病理切片的分析:针对所观察的病理切片,进行病理学结构分析和定量分析。

通过对细胞形态、组织学结构、病变程度和病变范围等因素的判定,对疾病的发生机制和临床诊断进行推断和分析。

实验结果:通过对所选病理切片的观察和分析,本次实验的主要结论如下:1.病理变化的类型:实验所涉及的病理切片为结肠切片,根据所观察到的病理改变程度和传统病理学分类标准,可以从病理类型上对结肠疾病进行初步判定。

2.病理变化的特征:通过观察病理切片中的细胞结构、细胞核形态、细胞排列和细胞色素等特征,可以更细致地描述病变的程度和病变部位的影响。

3.病理变化的程度和范围:通过计算组织指标和定量指标,可以更准确地评价病变的程度和范围,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实验结论:病理切片观察实验是病理学学习和应用的关键环节,通过本次实验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组织结构和病理变化,有效提升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

同时,通过实验的实践操作,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实验常规操作流程和实验室安全管理要求,为以后的实验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病理解剖学》实验教案

《病理解剖学》实验教案
4.毒性甲状腺肿Toxic goiter
四、作业:
1.绘图:任选一张组织切片
Draw anyone tissue section
2.描述它的病变特征
Description pathological change feature
3. 写出病理诊断
Make the pathologicaldiagnosis Nhomakorabea重点、难点:
1.非毒性和毒性甲状腺肿的主要病变特点及其临床病理联系。
2.掌握甲状腺腺瘤和甲状腺腺癌的形态特点。
实施步骤方法
实验内容提要
时间
1.组织教学
2.多媒体教学
3.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示教和讲解
4.学生观察
实验十二内分泌系统疾病
Chapter 12Diseases of Endcrine System
三、实验内容:
大体标本Gross specimen
组织切片Tissue section
1.甲状腺腺瘤Thyroid adenoma
1.甲状腺腺瘤Thyroid adenoma
2.甲状腺腺癌Thyroid adenocarcinoma
2.甲状腺腺癌Thyroid adenocarcinoma
3.非毒性甲状腺肿Nontoxic goiter
2.掌握毒性甲状腺肿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
To grasp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linic pathological relationship of the toxic goiter
3.掌握甲状腺腺瘤和甲状腺腺癌的病理特点,熟悉其组织学分类。
To grasp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yroid adenoma and thyroid adenocarcinoma, and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classification of histology

组织病理切片制作流程(完整版)

组织病理切片制作流程(完整版)

组织病理切⽚制作流程(完整版)组织病理切⽚的制作流程1.取材组织取材的⽅法是制作切⽚的⼀个重要程序,根据教学、科研及外检的具体要求取⾃⼈体(外科⼿术切除标本、活检标本、⼫检标本)或动物,并确定取材的部位和⽅法。

取材者需要掌握解剖学、组织学、病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实际操作技术,每个组织器官的取材都有⼀定的部位和⽅法,不能任意切取组织作为制⽚材料,不然,⽆法达到教学、科研和临床诊断的⽬的,具体要求如下:(1) 材料新鲜:取材组织愈新鲜愈好,⼈体组织⼀般在离体后,动物组织在处死后迅速固定,以保证原有的形态学结构。

⑵组织块的⼤⼩:所取组织块较理想的体积为2.0cm X 2.0cm X 0.3cm,以使固定液能迅速⽽均匀地渗⼊组织内部,但根据制⽚材料和⽬的不同,组织块的较理想体积也不同,如制作病理外检、科研切⽚,其组织块可以薄取0.1?0.2cm即可,这样可以缩短固定脱⽔透明的时间,若制作教学切⽚厚取0.3?0.5cm,这样可以同⼀蜡块制作出较多的教学切⽚。

(3) 勿挤压组织块: 切取组织块⽤的⼑剪要锋利,切割时不可来回锉动。

夹取组织时切勿过紧,以免因挤压⽽使组织、细胞变形。

(4) 规范取材部位: 要准确地按解剖部位取材,病理标本取材按照各病变部位、性质的不同,根据要求规范化取材。

(5) 选好组织块的切⾯: 根据各器官的组织结构,决定其切⾯的⾛向。

纵切或横切往往是显⽰组织形态结构的关键,如长管状器官以横切为好。

(6) 保持材料的清洁: 组织块上如有⾎液、污物、粘液、⾷物、粪便等,可⽤⽔冲洗⼲净后再放⼊固定液中。

(7) 保持组织的原有形态: 新鲜组织固定后,或多或少会产⽣收缩现象,有时甚⾄完全变形。

为此可将组织展平,以尽可能维持原形。

2.固定(1) ⼩块组织固定法:这是最常⽤的⽅法,从⼈体或动物体取下的⼩块组织,须⽴即置⼊液态固定剂中进⾏固定,通常,标本与固定液的⽐例为1:4?20,但组织块不宜过⼤过厚,否则固定液不能迅速渗透。

病理组织切片制作过程详解

病理组织切片制作过程详解

病理组织切片制作过程详解-森贝伽生物实验代做中心公司中心实验室建设有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蛋白质组学,实验动物模型构建,生物芯片,生物信息学等实验技术服务平台。

此外,还提供技术咨询培训,课题合作设计与申报,论文翻译润色等实验技术服务。

1.取材取材的好坏,直接影响切片的质量。

取材时,首先要有一把锋利的取材刀,在切割组织时要避免取材刀来回拖拉,切取的组织块厚薄要均匀,一般厚度以0.2 ~0.3cm 为适,较容易发脆的组织如甲状腺、肝脏、血块、淋巴结、大块癌组织等可适当厚一点,而脂肪组织、肺组织、纤维性肿瘤、平滑肌瘤等致密的或试剂不易渗入的组织应取薄一些;淋巴结应修掉两侧球冠,并尽量剔除周围的脂肪组织。

在取材中还应十分注意组织内是否有缝线或骨组织,如碰到不可避免的钙化组织,一定要非常小心。

在切取纤维组织、肌肉组织、胃肠道时,应注意纤维及肌肉的走向,取材时尽可能按与纤维平行走向切取为佳。

(1)材料新鲜:取材组织愈新鲜愈好,人体组织一般在离体后,动物组织在处死后迅速固定,以保证原有的形态学结构。

(2)组织块的大小:所取组织块较理想的体积为2.0cm ×2.0cm ×0.2cm ,以使固定液能迅速而均匀地渗入组织内部,但根据制片材料和目的不同,组织块的较理想体积也不同,如制作病理外检、科研切片,其组织块可以薄取0.1~0.2cm 即可,这样可以缩短固定脱水透明的时间,若制作教学切片厚取0.3 ~0.5cm ,这样可以同一蜡块制作出较多的教学切片。

(3)勿挤压组织块: 切取组织块用的刀剪要锋利,切割时不可来回锉动。

夹取组织时切勿过紧,以免因挤压而使组织、细胞变形。

(4)规范取材部位: 要准确地按解剖部位取材,病理标本取材按照各病变部位、性质的不同,根据要求规范化取材。

(5)选好组织块的切面:根据各器官的组织结构,决定其切面的走向。

纵切或横切往往是显示组织形态结构的关键,如长管状器官以横切为好。

病理学实验报告

病理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组织切片观察及病理诊断实验日期:2023年10月25日实验目的:1. 掌握组织切片的制作技术。

2. 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

3. 熟悉常见病理变化,提高病理诊断能力。

实验原理:组织切片是病理学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将组织切成薄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观察到组织细胞的结构和形态变化,从而对疾病进行诊断。

实验材料:1. 组织切片:正常组织切片、病变组织切片。

2. 显微镜:光学显微镜。

3. 显微镜附件:切片夹、切片盖、光源、载玻片、盖玻片等。

4. 染色剂:苏木精、伊红、碱性品红等。

实验步骤:1. 切片制备:- 将组织块固定在10%福尔马林溶液中24小时。

- 将组织块进行脱水、透明、浸蜡、包埋等处理。

- 将组织块切成5微米厚的切片。

- 将切片展平,用苏木精染色5分钟,然后用1%盐酸酒精分化,最后用伊红复染。

2. 显微镜观察:- 将染色后的切片放在载玻片上,用切片夹固定。

- 调整显微镜光源,使视野明亮。

- 依次观察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切片。

3. 病理诊断:- 观察组织细胞的形态、结构变化,如细胞核增大、核仁明显、细胞浆减少等。

- 分析病变组织的类型,如炎症、肿瘤、坏死等。

实验结果:1. 正常组织切片:- 观察到组织细胞形态规则,细胞核大小一致,细胞浆丰富,细胞间连接紧密。

- 组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2. 病变组织切片:- 观察到组织细胞形态异常,细胞核增大、核仁明显,细胞浆减少。

- 组织结构紊乱,层次不清。

讨论与分析: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组织切片的制作技术,学会了使用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

2. 我们熟悉了常见病理变化,提高了病理诊断能力。

3.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正常组织切片和病变组织切片在细胞形态、结构、组织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结论:1. 组织切片是病理学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观察组织切片可以判断疾病类型。

2. 熟练掌握组织切片制作技术和显微镜观察方法是病理学诊断的基础。

病理实验切片解释

病理实验切片解释

病理实验切片解释1.肾细胞水肿?:标本为肾脏,先用低倍镜找到肾小球,并在其附近认出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重点看近曲小管。

可见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向管腔内突出,使管腔缩小,内缘参差不齐,再用高倍镜观察,可见曲管上皮细胞浆内出现许多红染细小颗粒。

其大小一致,分布均匀。

细胞核正常或浅染?2.肝脂肪变性?:切片为肝组织,低倍镜下见有些肝细胞浆内有大小不等的圆形空泡(脂肪滴在制片过程中被二甲苯溶液留下空泡)空泡大者,细胞核被挤到一侧。

4.淋巴结的干酪样坏死:低倍镜下,可见组织边缘仍有残留的淋巴组织和增厚的被膜,但中央部分结构完全消失,呈一片红染颗粒,细胞核完全消失,坏死区周围可见一些结节状病灶。

5.肉芽组织:标本取自皮肤溃疡面的肉芽组织?有的切片标本一侧仍保留有少许表皮(有的无),大部分表皮均坏死脱落形成溃疡。

溃疡表面附有炎性渗出物,其下为肉芽组织。

肉芽组织由与表皮垂直的新生毛细血管,散在纤维母细胞和数量不等的炎症细胞组成。

新生毛细血管呈裂隙状,增生的内皮细胞以双行队列排列,腔内大部分无血细胞,纤维母细胞呈卵圆形、星型或梭形,细胞境界尚清楚,胞浆弱碱性,核卵圆。

炎症细胞以中性白细胞为主,为可见少数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

其下层肉芽组织出现纤维化。

6.肺淤血:标本为肺组织,低倍镜肺泡壁明显增宽,其内毛细血管高度扩张,腔内充满红细胞,肺内小静脉也扩张充血,少数肺泡腔正常,多数含有红细胞及淡红色的均质水肿液,有的肺泡腔可见成堆棕黄色的巨噬细胞也称心衰细胞。

7.肝淤血:标本为肝组织,可见中央静脉扩张充血,其周围肝窦也明显扩张,其内充满红细胞,该处肝细胞有的体积变小以致消失,有的胞浆内可见小空泡,小叶周边肝窦和肝细胞上述改变程度减轻。

8.静脉血栓:标本为静脉,管腔闭塞。

镜下可见血管腔内有红色,粗颗粒状的梁,层状或条纹状排列。

梁间充满纤维素网。

网眼中有大量红细胞和少数白细胞,有的区域红细胞已溶解。

血栓与血管壁相连处可见新生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其间有少数炎症细胞和含铁血黄素细胞。

病理实验文字详解(切片)

病理实验文字详解(切片)
(1)低倍:
有大量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毛细血管排列方向与表面垂直,其深层为致密纤维结缔组织,与表面平行,系瘢痕组织。
(2)高倍:
①新生毛细血管;管壁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细胞肥大,向腔内客厅出,有的尚未形成管腔。②成纤维细胞;位于毛细血管之间,细胞较大,胞浆丰富,呈椭园形、棱形或星芒状,细胞界限不清楚,胞核椭园形或梭形。③上述两种成分之间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等浸润(炎症实验时再仔细观察)。
淤血区外周有肝细胞,有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
混合血栓
(1)肉眼:
血管腔内有红染的血栓物质。
(2)低倍:
见血管腔内有染成淡红色之小梁,呈不规则支状,与血管壁紧密相连,小梁周边可见细胞成分。
(3)高倍:
淡红色小梁即血小板梁,小梁之间有小量纤维素呈红染细丝状,交织成网,其中网罗有大量红细胞和少许白细胞。
9号静脉内xx血栓
15号肾细胞水肿(肾浊肿)
低倍镜下,首先找到肾皮质区的近曲小管。观察其小管的上皮细胞肿大,突向管腔致使管腔狭窄。高倍镜下可见这些上皮细胞的胞浆内布满大小一致的红染细小颗粒。部分管腔内形成均匀红染物
21号肝脂肪变性
肝细胞浆内出现大小不等,边界清晰的圆形空泡,部分空泡融合变大,将肝细胞核挤向一侧,使肝细胞类似脂肪细胞。肝细胞体积增大,肝窦明显受压,小叶轮廓不易辨认。
Ⅰ高分化鳞癌中可见层状红染的圆形或不规则形角化珠,低分化鳞癌则不见或少见角化物质。Ⅱ高分化鳞癌细胞分化好,体积较大,多边形,核大深染,可见分裂象和细胞间桥,癌巢中心为红染层状角化物,即“癌珠”。低分化鳞癌细胞分化差,癌巢内癌细胞极性、层次不分明,癌细胞大小不等,排列紊乱,呈多边形或圆形,核大,病理性核分裂象常见,癌巢中无角化珠与细胞间桥。

兽医病理解剖学实验

兽医病理解剖学实验

4.淋巴细胞
• 细胞大小不 等,圆形, 核大深染。
5.脑多核巨细胞
6.示例
浆液性肺炎
1)肺胞壁毛细血管扩张,充满红细胞 2)肺泡中有大量淡红色均染或细网状浆液,
并有炎性细胞浸润(淋巴细胞,嗜中性白 细胞) 3)肺间质增宽,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充血
HE 10×40
实验四 肿瘤
• 一 实验学时:2学时 • 二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畜禽常见的上皮性肿瘤、
Pathology
4、 根据以上观察和描述的变化,正确地作 出组织的切片的诊断。观察和描述时,一 定要按顺序进行,并将观察所得的结果记 录于实习报告内,组织变化的景象用彩色 铅笔绘制。
5、 进行病理切片观察时,要与肉眼标本 作对照,以求全面了解。 6、 实验进行中,请注意课堂纪律,保证 宁静,爱护标本和切片,爱护显微镜和其 它财产。
剖检及组织病理变化,掌握肾小球性肾炎、间质性 肾炎、卵巢囊肿、脑软化、急性非化脓性脑膜脑炎 的病理变化特征。 • 三 实验内容:观察急性肾小球性肾炎、慢性肾小 球肾炎、脑液化性坏死、急性非化脓性脑膜脑炎组 织切片标本。
• 四 实验要求:掌握急性、慢性和出血性肾小球肾 炎、间质性肾炎、卵巢囊肿、急性非化脓性脑膜脑 炎的病理变化特征,绘制上述组织病理变化之一。
HE 10×40
实验二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与修复
一 实验学时:2学时 • 二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萎缩、变性、坏死和各种修复形
式的剖检及组织病理变化,掌握各种损伤和肉芽组织的的 病理变化特点,认识修复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了解上述 各种变化对机体的影响。 • 三 实验内容:观察颗粒变性、脂肪变性、压迫性萎缩、 贫血性梗死、淀粉样变性、细胞核坏死、肉芽组织组织切 片标本。
实验三 炎症

病理切片——精选推荐

病理切片——精选推荐

概述病理切片,病理标本的一种。

制作时将部分有病变的组织或脏器经过各种化学品和埋藏法的处理,使之固定硬化,在切片机上切成薄片,粘附在玻片上,染以各种颜色,供在显微镜下检查,以观察病理变化,作出病理诊断,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病理切片的制作1.取材(1)材料新鲜:取材组织愈新鲜愈好,动物组织在处死后迅速固定,以保证原有的形态学结构。

(2)组织块的大小:所取组织块较理想的体积为2.0cm×2.0cm×0.3cm,以使固定液能迅速而均匀地渗入组织内部,但根据制片材料和目的不同,组织块的较理想体积也不同,如制作病理外检、科研切片,其组织块可以薄取0.1~0.2cm即可,这样可以缩短固定脱水透明的时间,若制作教学切片厚取0.3 ~0.5cm,这样可以同一蜡块制作出较多的教学切片。

(3)勿挤压组织块: 切取组织块用的刀剪要锋利,切割时不可来回锉动。

夹取组织时切勿过紧,以免因挤压而使组织、细胞变形。

(4)规范取材部位: 要准确地按解剖部位取材,病理标本取材按照各病变部位、性质的不同,根据要求规范化取材。

(5)选好组织块的切面:根据各器官的组织结构,决定其切面的走向。

纵切或横切往往是显示组织形态结构的关键,如长管状器官以横切为好。

(6)保持材料的清洁:组织块上如有血液、污物、粘液、食物、粪便等,可用水冲洗干净后再放入固定液中。

(7)保持组织的原有形态:新鲜组织固定后,或多或少会产生收缩现象,有时甚至完全变形。

为此可将组织展平,以尽可能维持原形。

2.固定(1)小块组织固定法:这是最常用的方法,从人体或动物体取下的小块组织,须立即置入液态固定剂中进行固定,通常,标本与固定液的比例为1:4~20,但组织块不宜过大过厚,否则固定液不能迅速渗透。

故取组织块的大小一般为2.0cm×2.0cm×0.3cm。

(2)注射、灌注固定法:某些组织块由于体积过大或固定液极难渗入内部,或需要对整个脏器或整个动物体进行固定。

病理试验各种切片介绍

病理试验各种切片介绍

1.肾小管水样变肾小球周围肾小管体积大,染色淡红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向管内突出,官腔不规则变小,胞浆内有粉红色小颗粒,分布均匀,大小一致,细胞核结构清晰2.肝脂肪变性小叶周围肝细胞胞浆出现大小不等的圆形空泡有的空泡较大,将核挤到一边3.肾小管玻璃样变近曲小管上皮内出现大小不一的红色球形颗粒4.脾动脉硬化(玻璃样变)低倍镜:脾动脉增厚,脾小梁增粗,脾小体中央动脉及其小梁内的小动脉壁增厚,红染高倍镜:脾小体中央动脉壁增厚,管腔变小,内膜下可见均匀红染无结构物质5.脾梗死低倍镜:红染区即为坏死区,其中散落着一些深蓝色碎屑,为坏死的细胞核高倍镜:核固缩,碎裂,溶解,脾小体和小梁结构模糊,尚可辨认6.肉芽组织低倍镜:表面有一层炎性渗出物,其下可见大量的新生的毛细血管垂直表面生长,其间有成纤维细胞。

深部血管减少,成纤维细胞逐步变为纤维细胞,并有胶原纤维生成高倍镜:新生毛细血管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成纤维细胞大,胞浆丰富淡红色,成梭型或分支状,可见各种炎细胞7.慢性肺淤血低倍镜:肺泡壁增厚,肺泡壁内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高倍镜:肺泡腔内含淡红色水肿液及心衰细胞、8.慢性肝淤血中央静脉及周围肝窦扩张充血,近中央静脉的肝细胞萎缩甚至消失9.混合血栓低倍镜:粉红色不规则小梁与浅红色区域交织存在高倍镜:粉红色小梁为已经崩解而凝聚成颗粒的血小板,小梁边缘附近有较多的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小梁间的浅红色区域为丝网状的纤维素及自溶的红细胞10.肾贫血性梗死低倍镜:正常肾组织与梗死组织交错分布,梗死灶内可见轮廓模糊的肾小管和肾小球,梗死灶周边部有较多的中性粒细胞浸润高倍镜:坏死的肾小球及周围肾小管结构模糊,胞质红染,肾小管数目明显减少,残留的细胞核呈固缩状态11. 肺出血性梗死肺泡轮廓可见,肺泡壁细胞坏死,核消失,肺泡腔内聚集大量的红细胞12.会厌白喉、低倍镜:支气管上皮坏死脱落,表面附着粉染的假膜高倍镜:假膜由纤维素,坏死组织和炎细胞构成13.心肌脓肿肉眼可见心肌组织内圆形淡蓝色区域为脓肿镜下可见脓肿灶内心肌纤维破坏消失,积聚以大量中性粒细胞和脓细胞,脓肿周围心肌纤维变性坏死,并有炎细胞浸润。

观察病理切片实验报告

观察病理切片实验报告

观察病理切片实验报告
文件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观察病理切片,了解其结构特征,学会以正确的方法操作分析切片以及识别各种病理。

二、实验原理
病理切片是病理学诊断手段之一,是将病变组织取出后按一定原则切割成薄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来诊断病变的一种手段。

三、实验步骤
(1)准备工作:准备病理切片,以及显微镜和对应观察工具。

(2)安装显微镜:将显微镜平稳摆放在实验桌上,然后固定。

(3)拆开病理组织:将病理组织放在显微镜观察底座上,将其切割成薄片。

(4)观察病理切片:将切割好的病理切片放在显微镜上,按不同倍率进行观察,仔细观察病理组织结构特征,并形成诊断报告。

四、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我们对病理切片的结构特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学会了正确操作分析切片,以及对病理进行诊断报告。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对病理切片的组织结构和诊断报告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学会了正确的操作方法,为今后更好地实践提供了依据。

- 1 -。

病理学实验切片ppt

病理学实验切片ppt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通过显微镜观察切片的组织结构 和成分,判断组织是否发生病变。
染色观察
通过染色判断组织中是否存在特定 的抗原或抗体,从而判断组织是否 发生病变。
免疫组化染色
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对组织中 的抗原进行定位和定性分析,从而 判断组织是否发生病变。
切片保存与维护
保存环境
切片应保存在干燥、阴凉、通风 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03 实验切片在病理学中的应 用
疾病诊断
诊断肿瘤
病理学实验切片可以用于诊断肿瘤, 通过观察细胞形态、组织结构以及染 色反应等特征,判断肿瘤的性质、类 型和分化程度。
鉴别良恶性肿瘤
判断预后
病理学实验切片还可以通过观察肿瘤 细胞增殖活性、组织学分级等因素, 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
病理学实验切片可以鉴别良恶性肿瘤, 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切片厚度限制
切片厚度过大会导致组织结构失 真,影响病理诊断的准确性。
切片厚度过小则可能导致组织结 构细节丢失,无法准确判断病变
性质。
合适的切片厚度需要根据组织类 型和观察目的进行选择,一般而 言,厚度在3-5微米之间较为适
宜。
组织结构失真
由于切片过程中组织受到刀片 切割的机械力作用,可能会导 致组织结构变形。
详细描述
免疫组化切片是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通过标记抗体显示组织或细胞内的抗原。这种方法有助于确定肿瘤 的性质、来源和分化程度,对于肿瘤的诊断和分类具有重要意义。
原位杂交切片
总结词
原位杂交切片是利用核酸探针检测组织或细胞内核酸的切片。
详细描述
原位杂交技术是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标记的核酸探针与组织或细胞内的核酸序列进行杂交,从 而检测特定基因的表达和定位。原位杂交切片在研究肿瘤发生、发展机制以及基因诊断方面具有重要 价值。

病理实验各种切片介绍

病理实验各种切片介绍

1. 肾小管水样变肾小球周围肾小管体积大,染色淡红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向管内突出,官腔不规则变小,胞浆内有粉红色小颗粒,分布均匀,大小一致,细胞核结构清晰2. 肝脂肪变性小叶周围肝细胞胞浆出现大小不等的圆形空泡有的空泡较大,将核挤到一边3. 肾小管玻璃样变近曲小管上皮内出现大小不一的红色球形颗粒4. 脾动脉硬化(玻璃样变)低倍镜:脾动脉增厚,脾小梁增粗,脾小体中央动脉及其小梁内的小动脉壁增厚,红染高倍镜:脾小体中央动脉壁增厚,管腔变小,内膜下可见均匀红染无结构物质5. 脾梗死低倍镜:红染区即为坏死区,其中散落着一些深蓝色碎屑,为坏死的细胞核高倍镜:核固缩,碎裂,溶解,脾小体和小梁结构模糊,尚可辨认6. 肉芽组织低倍镜:表面有一层炎性渗出物,其下可见大量的新生的毛细血管垂直表面生长,其间有成纤维细胞。

深部血管减少,成纤维细胞逐步变为纤维细胞,并有胶原纤维生成高倍镜:新生毛细血管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成纤维细胞大,胞浆丰富淡红色,成梭型或分支状,可见各种炎细胞7. 慢性肺淤血低倍镜:肺泡壁增厚,肺泡壁内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高倍镜:肺泡腔内含淡红色水肿液及心衰细胞、8. 慢性肝淤血中央静脉及周围肝窦扩张充血,近中央静脉的肝细胞萎缩甚至消失9. 混合血栓低倍镜:粉红色不规则小梁与浅红色区域交织存在高倍镜:粉红色小梁为已经崩解而凝聚成颗粒的血小板,小梁边缘附近有较多的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小梁间的浅红色区域为丝网状的纤维素及自溶的红细胞10. 肾贫血性梗死低倍镜:正常肾组织与梗死组织交错分布,梗死灶内可见轮廓模糊的肾小管和肾小球,梗死灶周边部有较多的中性粒细胞浸润高倍镜:坏死的肾小球及周围肾小管结构模糊,胞质红染,肾小管数目明显减少,残留的细胞核呈固缩状态11. 肺出血性梗死肺泡轮廓可见,肺泡壁细胞坏死,核消失,肺泡腔内聚集大量的红细胞12. 会厌白喉、低倍镜:支气管上皮坏死脱落,表面附着粉染的假膜高倍镜:假膜由纤维素,坏死组织和炎细胞构成13. 心肌脓肿肉眼可见心肌组织内圆形淡蓝色区域为脓肿镜下可见脓肿灶内心肌纤维破坏消失,积聚以大量中性粒细胞和脓细胞,脓肿周围心肌纤维变性坏死,并有炎细胞浸润。

病理试验说明

病理试验说明

病理实验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病理学教研室病理实验说明一.实验目的和要求中医院校的病理学包括了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两方面的内容。

因此,实验也包括这两方面的内容。

病理解剖学方面,主要是结合讲课内容,观察有关肉眼及组织切片标本,根据观察之所见,结合理论对标本做出文字诊断,以理论联系实际,总结提高认识;病理生理学方面,主要也是结合讲课内容进行一些有关的动物试验,同样根据实验结果,结合理论提高认识。

二.标本的观察方法这里主要就病理解剖学实验方法说明如下,病理生理学实验方法将在具体的实验中说明。

(一).大体标本标本一般固定于10%甲醛液中保存,观察方法如下:1.首先辨认标本是什么器官.组织?是全部或是一部分(如肺的左叶.一块肝脏)。

2.再依次观察这器官或组织的大小(体积或重量).表面.切面的颜色.病灶等。

实质器官:如肝.脾肿大?缩小?有腔器官:如心腔扩大或缩小?壁厚薄?器官的颜色和病灶等。

从器官的表面或切面观察:器官的颜色?光滑或粗糙?有无病灶:病灶的数量.位置.大小.颜色及其和周围组织的关系(如压迫周围组织.破坏周围组织.界线是否清楚)。

3.根据所见变化,结合理论知识,了解病变的发生,发展及其因果关系,做出诊断。

诊断一般为:器官名称+形态改变(病变名称)如肝淤血。

附注:1.身体组织的颜色在肉眼观察上的表现说明:红色:表示含有血液.肌肉(肌红蛋白)黄色:表示含有脂肪;绿色:表示含有胆汁;黑褐色:表示含有黑色,褐色的色素;2.器官体积的改变或病灶大小的说明法:准确的说明是用长×宽×高计算,并以厘米(cm)为单位,但为了容易体会起见,一般可用常见的实物来形容,以达到目的,如粟粒大.绿豆大.龙眼核大.鸽蛋大.拳头大等等,此外物体的形状也常用习惯的实物来表示。

例如:乳嘴状.椰菜花状.蕈状等等。

(二).组织切片标本组织切片标本一般为石蜡切片.HE染色(细胞核被苏木精染成蓝色,细胞浆及蛋白被伊红染成红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切片中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充满大量中性粒细胞、一定数 量的红细胞及巨噬细胞。肺泡腔内纤维素的渗出及穿过肺泡间孔的现象明 显可见。病变呈红肝期向灰肝期过渡的图像。
小叶性肺炎
①肺内病灶散在分布。 ②病灶中央或周边常见发炎的细支气管,其管壁粘膜上皮有坏死脱落,管 壁内可见炎细胞浸润,管腔内可见有脓性渗出物。 ③各病灶的病变可不一致,有的病灶已完全化脓,伴有肺组织的破坏,有 的病灶见肺泡壁毛细血管充血扩张,肺泡腔有浆液、纤维素渗出或伴有中 性粒细胞的浸润。④实变病灶周围肺组织可见代偿性肺气肿。
胃溃疡
①肉眼观缺损部位为胃溃疡,两端尚可见胃壁结构。 ②溃疡底由内向外有四层结构:渗出层有少量白细胞,纤维素等炎性渗出 物构成,其下为红染无结构的坏死组织层,再下为新生的肉芽组织层,最 下层是肉芽组织逐渐移行老化的纤维瘢痕组织。 ③溃疡底小动脉可见增殖性动脉内膜炎。
霍奇金淋巴瘤
①淋巴结原有结构被瘤组织破坏、取代,瘤组织成分复杂。 ②散在在背景中的典型R-S细胞易见,其细胞体积大,核大,双核或多核, 核仁大而嗜酸性。仔细观察尚可见镜影细胞,也可见单个核的霍奇金细胞。 ③背景中有较多的反应性炎细胞类型,有大量的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及 少量的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浆细胞。
病理解剖学实验切片
Ultimate Edition
Copyright @ 2015 Zhao Gangjian. All Right Reserved
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
①区分肾皮质和髓质,在皮质部分着重观察近曲小管的形态变化。 ②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体积增大,细胞界限不清,胞浆内见许多匀细粉染颗 粒。 ③近曲小管腔缘参差不齐呈星芒状,管腔内有淡粉色絮状蛋白物。
结节性甲状腺肿
①甲状腺呈大小不一的结节状,结节内有大小不等的滤泡。 ②大滤泡内含有大量胶质,小滤泡内胶质很少,有的滤泡上皮呈乳头状增 生。 ③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并分割包绕结节。
毒性甲状腺肿
高分化鳞癌
①癌细胞突破基底膜向下呈浸润性生长,形成大小不等的细胞团,即癌巢。 ②多数癌巢的中央有层状红染的角化物称角化珠,有的区域伴有黑色钙化。 其外为类似棘细胞层的癌细胞,细胞间可见细胞间桥。在癌巢的最外层, 癌细胞排列较整齐,类似于表皮的基底细胞层。 ③肿瘤的间质位于癌巢之间,实质与间质分界清楚,间质内有较多以淋巴 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
结肠腺癌
①低倍镜下可见大量密集的腺管样结构浸润于肠壁内。②腺管大小不等, 形状不一,有的腺管不完整,有的呈“背靠背”现象。癌细胞可增生排列 成多层,极性紊乱或消失。 ③癌细胞体积增大,核分裂象易见。有的区域可见坏死的癌组织。 ④间质内有以淋巴细胞及浆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
动脉粥样硬化
①观察动脉壁各层结构,寻找病变部位。②动脉内膜局限性增厚,形成粥 样斑块,斑块深部为红染无定形坏死物质,其内夹杂胆固醇结晶(石蜡切 片为针形或柳叶状空隙)。 ③斑块表浅部为增生的纤维组织即纤维帽,纤维帽有玻璃样变性。 ④斑块底部及边缘为含有泡沫细胞的肉芽组织。 ⑤中膜平滑肌有不同程度的萎缩变薄。
大叶性肺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
①大量肾小球纤维化、玻变,周围相应的肾小管萎缩、消失。残损肾小球 代偿性肥大,其相应的肾小管扩张,管腔内可见各种管型。 ②间质纤维组织明显增生,病变的肾小球相互靠近集中。③间质内有多数 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④肾细小动脉硬化,管壁明显增厚,管腔狭窄。
葡萄胎
①绒毛明显增大,间质高度水肿及黏液样变性。 ②间质内血管消失或异常稀少。 ③合体滋养层细胞和细胞滋养层细胞增生两者混合存在,并具有一定的异 型性。细胞滋养层细胞的境界清楚,胞浆丰富淡染,细胞核呈空泡状,合 体滋养层细胞的胞浆较红,核多,染色深。
混合血栓
①血栓位于静脉腔内,周边可见部分血管壁结构。血栓大部分区域已变性 坏死边缘仅见少部分血栓的典型结构。②低倍镜下血小板小梁为不规则粉 染的珊瑚状,高倍镜下小梁呈细颗粒状,其表面有许多中性白细胞附着, 形成白细胞边层。 ③小梁内和小梁间有红染细丝状的纤维蛋白网,其间充满红色的血细胞。
发炎组织
肝脂肪变性
①肝细胞体积增大,大小不等。肝细胞索排列有些紊乱,肝窦受压变窄。 ②肝细胞胞浆内有大小不等、数目不一的圆形空泡。空泡较小时多见于核 周围,大者则将细胞核挤至一侧。 ③冰冻切片锇酸染色将脂滴染成黑色,苏丹Ⅲ染色呈树橘红色。
脾细动脉玻璃样变
①切片中颜色较浅的部分为梗死区。该处组织已坏死,其细胞结构消失, 尚保有组织轮廓。 ②可见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的改变。 ③梗死区周围可见充血及出血带,并有炎细胞浸润。
①发炎组织疏松,小血管扩张充血。 ②有渗出的粉色浆液,红染的丝网状纤维素和各种炎细胞。 ③高倍镜下注意观察各种炎细胞的形态,有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及浆细胞。
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①阑尾内有脓性渗出物,部分黏膜上皮变性坏死脱落。②阑尾壁血管扩 张充血,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浆膜层均可见大量中性白细胞弥漫性 浸润。 ③有的切片还可见多量嗜酸性粒细胞。
肉芽组织
①镜下红染区为出血灶,紧邻其下为肉芽组织。 ②肉芽组织内有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其内皮细胞核较肥大,毛细血管之 间有许多成纤维细胞,其体积大,两端常有突起,胞核椭圆,染色浅,核 仁清楚。组织内尚见大量炎细胞。 ③出血灶远侧组织较致密,胶原纤维增多,毛细血管及成纤维细胞减少, 为瘢痕组织。
肾脓肿
①此切片取自小白鼠肾脏。肉眼观,切片中有多数境界较清蓝紫色病灶。 ②镜下病变区肾脏的正常组织结构被破坏,代之以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或脓 细胞。 ③病灶周围无脓肿膜形成。
乳头状瘤
①肿瘤组织向表面生长形成分支乳头状突起,切片中可为不同断面。 ②肿瘤的实质为被覆于乳头表面的鳞状上皮,其层次增多,瘤细胞分化较 好,与正常表皮相似,基底膜完整。③肿瘤的间质为纤维结缔组织和血管, 构成了乳头的轴心。其内可见炎细胞浸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