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初中化学知识框架
初中化学各单元知识框架图
初中化学知识框架图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九、溶液十、酸 碱 盐一、化学用语 1、电离方程式23224424342;;()23H SO H SO NaOH Na OH Al SO Al SO +-+-+-=+=+=+2、物质的俗称和主要成分:生石灰CaO ;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石灰石、大理石CaCO 3;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 ;纯碱、口碱Na 2CO 3;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胆矾、蓝矾CuSO 4.5H 2O ;碳酸钠晶体Na 2CO 3.10H 2O ;氨水NH 3.H 2O ;二、金属活动性1、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酸溶液或盐溶液)中就越容易失电子而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1)排在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元素)。
(2)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 、Ca 、Na 除外)。
三、酸、碱、盐的溶解性 1、常见盐与碱的溶解性:钾(盐)、钠(盐)、铵盐全都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碳酸盐只溶钾(盐)、钠(盐)、铵(盐)。
碱类物质溶解性:只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溶。
2、八个常见的沉淀物: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银、碳酸钡、碳酸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铁3、四微溶物:Ca(OH)2(石灰水注明“澄清”的原因)、CaSO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不用稀硫酸的原因) Ag2SO4(鉴别SO42-和Cl-时,不用硝酸银的原因)、MgCO3(碳酸根离子不能用于在溶液中除去镁离子的原因)4、三个不存在的物质:氢氧化银、碳酸铝、碳酸铁四、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有气体、水或沉淀生成(即有不在溶液中存在或在水溶液中不易电离的物质)(1)不溶性碱只能与酸性发生中和反应(2)不溶性盐,只有碳酸盐能与酸反应(3)KNO3、NaNO3、AgNO3、BaSO4不能做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五、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的测定1、指示剂---溶液的酸碱性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无色的酚酞试液只遇碱溶液变红注:不溶性碱与指示剂无作用;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特例: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2、pH值---溶液的酸碱度:pH<7溶液为酸性(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为中性;pH>7溶液为碱性(越大碱性越强)六、离子的检验Cl-(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氯离子。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框架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框架一、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 原子:元素的基本单位,包含质子、中子和电子。
- 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稳定组合。
- 离子: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2.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由单一种类的分子或原子组成,具有固定的性质。
-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各组成部分保持其原有性质。
- 元素: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无法通过化学变化分解成更简单的物质。
- 化合物:由不同种类的原子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具有新的性质。
3. 化学反应- 反应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还原-氧化反应。
-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式子。
- 守恒定律:质量守恒、能量守恒、电荷守恒。
4. 化学量度- 摩尔:物质的量度单位,1摩尔等于6.022×10^23个基本单位。
- 浓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或体积与溶剂的比值。
- pH值:表示溶液酸碱性的量度,pH=-log[H+]。
二、元素与化合物1. 元素周期表- 周期:元素按原子序数排列的行。
- 主族元素:周期表中第1至第2族和第13至第18族的元素。
- 过渡元素:周期表中第3至第12族的元素。
2. 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 氧、氢、碳、氮:生命活动的基本元素,形成水、二氧化碳、有机化合物等。
- 金属元素:如铁、铜、锌等,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延展性。
- 非金属元素:如硫、磷、氯等,通常不导电,可形成酸性或碱性化合物。
3. 酸碱盐- 酸:能够释放氢离子(H+)的物质。
- 碱:能够接受氢离子或释放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 盐:由酸和碱中和反应生成的化合物,通常为金属阳离子和非金属阴离子的组合。
三、实验操作与安全1. 实验器材- 常用器具:试管、烧杯、滴定管、酒精灯、天平等。
- 仪器使用:正确操作和维护实验器材,确保实验准确性和安全性。
2. 实验操作- 溶液配制:按照一定比例准确配制溶液。
- 物质分离:通过过滤、蒸发、萃取等方法分离混合物。
初中化学各单元知识框架图
初中化学个单元知识框架图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九、溶液十、酸 碱 盐一、化学用语1、电离方程式23224424342;;()23H SO H SO NaOH Na OH Al SO Al SO +-+-+-=+=+=+2、物质的俗称和主要成分:生石灰CaO ;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石灰石、大理石CaCO3;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 ;纯碱、口碱Na2CO3;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胆矾、蓝矾CuSO4.5H2O ;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 ;氨水NH3.H2O ;二、金属活动性1、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不 饱 和 溶 液 饱 和 溶 液 溶 解 度 结 晶溶 质+溶 剂 溶 液 溶液组成 的表示方法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解过程放热现象吸热现象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酸溶液或盐溶液)中就越容易失电子而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1)排在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元素)。
(2)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四、酸、碱、盐的溶解性1、常见盐与碱的溶解性:钾(盐)、钠(盐)、铵盐全都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碳酸盐只溶钾(盐)、钠(盐)、铵(盐)。
碱类物质溶解性:只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溶。
2、八个常见的沉淀物: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银、碳酸钡、碳酸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铁3、四微溶物:Ca(OH)2(石灰水注明“澄清”的原因)、CaSO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不用稀硫酸的原因)Ag2SO4(鉴别SO42-和Cl-时,不用硝酸银的原因)、MgCO3(碳酸根离子不能用于在溶液中除去镁离子的原因)4、三个不存在的物质:氢氧化银、碳酸铝、碳酸铁五、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有气体、水或沉淀生成(即有不在溶液中存在或在水溶液中不易电离的物质)(1)不溶性碱只能与酸性发生中和反应(2)不溶性盐,只有碳酸盐能与酸反应(3)KNO3、NaNO3、AgNO3、BaSO4不能做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六、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的测定1、指示剂---溶液的酸碱性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无色的酚酞试液只遇碱溶液变红注:不溶性碱与指示剂无作用;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特例: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2、pH值---溶液的酸碱度:pH<7溶液为酸性(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为中性;pH>7溶液为碱性(越大碱性越强)七、离子的检验Cl-(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氯离子。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知识框架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知识框架一、化学基本概念1. 物质的组成- 原子: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 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稳定组合。
- 离子: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2.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由单一种类的分子或原子构成的物质。
-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各组成部分保持其原有性质。
3. 化学反应- 反应物: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
- 生成物:化学反应后生成的物质。
-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二、元素与化合物1. 元素- 定义:不能通过化学方法分解为更简单物质的物质。
-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所有已知元素的表格。
2. 化合物- 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净物。
- 常见类型:氧化物、酸、碱、盐。
三、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1. 化学式- 表示法: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的组成。
- 意义:表示物质的分子构成和元素比例。
2. 化学方程式- 平衡方程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相等的方程式。
- 书写规则:遵循守恒定律,正确标注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状态。
四、常见物质的性质1. 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密度、熔点、沸点。
- 溶解性: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能力。
2. 化学性质- 氧化还原性: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得失电子的能力。
- 酸碱性:物质在水溶液中形成氢离子(H+)或氢氧根离子(OH-)的能力。
五、溶液与溶解度1. 溶液的组成- 溶质:在溶液中被溶解的物质。
- 溶剂:能够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通常为水。
2. 溶解度- 定义: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质在溶剂中的最大溶解量。
- 影响因素:温度、压力、溶质和溶剂的性质。
六、酸碱与盐1. 酸- 定义:在水溶液中能够释放氢离子(H+)的物质。
- 常见酸: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
2. 碱- 定义:在水溶液中能够释放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 常见碱: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铵(NH4OH)。
初中化学各单元知识框架图
初中化学知识框架图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九、溶液十、酸 碱 盐一、化学用语1、电离方程式23224424342;;()23H SO H SO NaOH Na OH Al SO Al SO +-+-+-=+=+=+2、物质的俗称和主要成分:生石灰CaO ;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石灰石、大理石CaCO3;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 ;纯碱、口碱Na2CO3;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胆矾、蓝矾CuSO4.5H2O ;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 ;氨水NH3.H2O ;二、金属活动性1、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酸溶液或盐溶液)中就越容易失电子而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1)排在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元素)。
(2)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 、Ca 、Na 除外)。
四、酸、碱、盐的溶解性1、常见盐与碱的溶解性:钾(盐)、钠(盐)、铵盐全都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碳酸盐只溶钾(盐)、钠(盐)、铵(盐)。
碱类物质溶解性:只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溶。
2、八个常见的沉淀物: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银、碳酸钡、碳酸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铁3、四微溶物:Ca(OH)2(石灰水注明“澄清”的原因)、CaSO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不用稀硫酸的原因)Ag2SO4(鉴别SO42-和Cl-时,不用硝酸银的原因)、MgCO3(碳酸根离子不能用于在溶液中除去镁离子的原因)4、三个不存在的物质:氢氧化银、碳酸铝、碳酸铁五、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有气体、水或沉淀生成(即有不在溶液中存在或在水溶液中不易电离的物质)(1)不溶性碱只能与酸性发生中和反应(2)不溶性盐,只有碳酸盐能与酸反应(3)KNO3、NaNO3、AgNO3、BaSO4不能做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六、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的测定1、指示剂---溶液的酸碱性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无色的酚酞试液只遇碱溶液变红注:不溶性碱与指示剂无作用;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特例: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2、pH值---溶液的酸碱度:pH<7溶液为酸性(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为中性;pH>7溶液为碱性(越大碱性越强)七、离子的检验Cl-(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氯离子。
初中化学各单元知识点框架图
初中化学各单元知识点框架图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第九单元溶液第十单元 酸、碱、盐(一)化学用语1电离方程式:-++=24422SO H SO H ;-++=OH Na NaOH ;-++=24334232)(SO Al SO Al2物质的俗称和主要成分:生石灰CaO ;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石灰石、大理石CaCO 3;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 ;纯碱、口碱Na 2CO 3;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胆矾、蓝矾CuSO 4·5H 2O ;碳酸钠晶体Na 2CO 3·10H 2O ;氨水NH 3·H 2O 。
(二)金属活动性 1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酸溶液或盐溶液)中就越容易失去电子而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⑴排在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元素)。
⑵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三)酸、碱、盐的溶解性1常见盐与碱的溶解性钾(盐)、钠(盐)铵盐全都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碳酸盐只溶钾(盐)、钠(盐)、铵(盐)。
碱类物质溶解性:只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溶。
2八个常见的沉淀物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银、碳酸钡、碳酸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铁3四微溶物Ca(OH)2(石灰水注明:澄清“的原因)CaSO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不用稀硫酸的原因)Ag2SO4(鉴别-24SO和-Cl时,不用硝酸银的原因)MgCO3(碳酸根离子不能用于在溶液中除去镁离子的原因)4三个不存在的物质氢氧化银、碳酸铝、碳酸铁(四)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有气体、水或沉淀生成(即有不在溶液中存在或在水溶液中不易电离的物质)1、不溶性碱只能与酸性发生中和反应;2、不溶性盐,只有碳酸盐能与酸反应;3、KNO3、NaNO3、AgNO3、BaSO4不能做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
初中化学1至12单元知识框架图(全)(打印)
腐蚀性:
用途:除铁锈。胃液中含盐酸HCl帮助消化。化工产品。
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Ca(OH)2:熟石灰、消石灰
氢氧化钠:吸水性(易潮解.作干燥剂).易溶于水
氢氧化钙:无吸水性[但生石灰有吸水性CaO+H2O===Ca(OH)2]
紫色石蕊:变蓝
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碱性[碱溶液、一些盐溶液(如Na2CO3溶液)]:pH>7
中性[蒸馏水、一些盐溶液(如NaCl溶液)]:PH=7
酸性越强:pH值越小
碱性越强:pH值越大
1、铁的化合价+2、+3价。置换反应生成+2价亚铁化合物。复分解反应中化合价不变.为+3价
Fe+2HCl==FeCl2+H2↑Fe2O3+6HCl==2FeCl3+3H2O
压强(压强升高.溶解度增大.反之)
1、定义:C% = ------------------- × 100%
溶质质量分数
实验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溶液的配制 仪器:
影响实验结果的原因
溶液的稀释(A×a% = B×b%)
溶质质量分数应用到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与不纯物质的计算类似)
“相同温度”下的某种溶质.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要大一些。但必须同温下才可比较。
外因:温度温度升高.溶解度变化不大(如NaCl)
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如熟石灰)
读出某温度下的溶解度(读出某溶解度下的温度)
比较(某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
交点意义: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初中化学各单元知识框架图
初中化学各单元知识框架图初中化学知识框架图1(1-4单元)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2MgO现象:(1)发出耀眼的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白色粉末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 点燃Fe3O4现象:(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注意:瓶底要放少量水或细沙,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4、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O2△2CuO现象:铜丝变黑。
6、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点燃2Al2O3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有白色固体生成。
7、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O2 点燃2H2O现象:(1)产生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8、红(白)磷在空气中燃烧:4P+ 5O2点燃2P2O5现象:(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大量白烟。
9、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O2点燃SO2现象:A、在纯的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在空气中燃烧(1)发出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0、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CO2现象:(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1、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点燃2CO12、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C+ CO2 高温2CO(是吸热的反应) 13、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O2 点燃2CO2现象:发出蓝色的火焰,放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4、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 H2O=== H2CO3现象:石蕊试液由紫色变成红色。
注意:酸性氧化物+水→酸如:SO2 + H2O ===H2SO3 SO3 +H2O===H2SO415、生石灰溶于水:CaO+ H2O ===Ca(OH)2(此反应放出热量)注意:碱性氧化物+水→碱氧化钠溶于水:Na2O + H2O =2NaOH氧化钾溶于水:K2O+ H2O=2KOH氧化钡溶于水:BaO + H2O==== Ba(OH)216、钠在氯气中燃烧:2Na+ Cl2点燃2NaCl17、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5H2O ==== CuSO4?5H2O-----------------。
(完整版)初中化学各单元知识框架图
四、酸、碱、盐的溶解性 1 、常见盐与碱的溶解性: ( 如果不读出括号中的字, 是不是一个较好记忆的顺口溜? ) 钾 ( 盐) 、钠( 盐) 、铵盐全都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碳酸盐只溶钾 ( 盐) 、钠 ( 盐) 、铵 ( 盐) 。 碱类物质溶解性: 只有 ( 氢氧化 ) 钾、( 氢氧化 ) 钠、( 氢 氧化 ) 钙、 ( 氢氧化 ) 钡溶。 2、八个常见的沉淀物: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银、碳酸钡、 碳酸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铁 3、四微溶物: Ca(OH)2(石灰水注明“澄清”的原因 )CaSO4(实验室制二氧 化碳时不用稀硫酸的原因 ) Ag2SO4鉴( 别 SO42-和 Cl- 时,不用硝酸银的原因 )MgCO3(碳 酸根离子不能用于在溶液中除去镁离子的原因 )4 、三个不存在的
(2) 碱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3) 碱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4) 某些碱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 3、盐的性质 (1) 某些盐能与较活泼的金属反应生成新的盐和金属 (2) 某些盐能与酸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 (3) 某些盐能与某些碱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 (4) 有些不同的盐之间能反应生成两种新的盐
2 、溶液 ( 多为无色 ) 浅绿色溶液 ---( 亚铁盐溶液 )FeCl2
溶液、 FeSO4 溶液黄色溶液 --- ( 铁盐溶液 )FeCl3
溶液、 Fe2(SO4)3 溶液、 Fe(NO3)3
溶液蓝色溶液 ---( 铜盐溶液 )CuCl2
溶液、 CuSO4 溶液、 Cu(NO3)2 溶液蓝绿色溶液 -CuCl2
溶质的 质量分数
不饱和溶液
初中化学1至12单元知识框架图(全)(打印)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锅炉爆炸、轮胎爆炸是物理变化,可燃性物质导致的爆炸是化学变化,如氢气爆炸,烟花爆炸等。
2、催化剂能加快和减慢反应速率,其质量和化学性质反应前后不变,物理性质,如形状、状态可能改变3、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为单质,也可能为混合物。
如氧气O2和臭氧O3两种单质混合得到混合物,也只由氧(O)元素组成。
金刚石C和石墨C的混合物,只由碳(C)元素组成等。
只有说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才能说一定是单质。
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冰是水的固态,还是水。
4、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但不能说原子一定就比分子小。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但是某些物理变化中是可再分(核裂变)的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测氧气含量实验失败原因:红磷量不足,装置漏气,未等到装置冷却就打开弹簧夹不是所有的燃烧都需氧气参与。
如氢气在氯气中能燃烧。
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能说降低物质的着火点,只能说把温度升高到物质的着火点。
燃烧需三个条件都具备,灭火只要破坏任一条件。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沉淀有静置沉淀和吸附沉淀。
吸附沉淀是指加明矾生成胶体吸附大颗粒固体杂质,获得比静置沉淀更快的沉淀。
过滤是在沉淀后,把不溶于水的沉淀和水分离的操作。
若单独提到吸附,则是指加活性炭吸附色素和气体。
蒸馏后得到的水净化程度最高,为蒸馏水,是纯净物。
蒸馏操作可以使硬水软化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原子团的记忆找诀窍:如碳酸根CO3,就是二氧化碳CO2多1个O。
硫酸根SO4,是三氧化硫SO3多1个O。
硝酸根NO3,是二氧化氮NO2多1个O。
铵根NH4,是氨气NH3多1个O.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1、如点燃A克氧气和B克氢气的混合气体,生成水的质量是小于或等于(A+B)克。
氧气和氢气要么恰好按质量比完全反应,都不剩余,则生成水质量等于(A+B)克。
要么,氢气过量剩余或者氧气过量剩余,有一种没有全部反应,则生成水质量小于(A+B)克。
但氢气和氧气不可能都有剩余,因为如果都有剩余,则会继续反应。
初中化学各单元知识点框架图
初三化学各单元知识点框架图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第九单元:溶液第十单元:酸碱盐1化学用语1、电离方程式:2、物质的俗称和主要成分:生石灰CaO;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石灰石、大理石CaCO3;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 ;纯碱、口碱Na2CO3;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胆矾、蓝矾CuSO4.5H2O;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氨水NH3.H2O;3、物质的俗称和主要成分:生石灰CaO;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石灰石、大理石CaCO3;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 ;纯碱、口碱Na2CO3;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胆矾、蓝矾CuSO4.5H2O;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氨水NH3.H2O。
2金属活动性1、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酸溶液或盐溶液)中就越容易失电子而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1)排在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元素)。
(2)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3酸、碱、盐的溶解性1、常见盐与碱的溶解性:钾(盐)、钠(盐)、铵盐全都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碳酸盐只溶钾(盐)、钠(盐)、铵(盐)。
碱类物质溶解性:只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溶。
2、八个常见的沉淀物: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银、碳酸钡、碳酸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铁3、四微溶物:Ca(OH)2(石灰水注明“澄清”的原因)、CaSO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不用稀硫酸的原因)Ag2SO4(鉴别SO42-和Cl-时,不用硝酸银的原因)、MgCO3(碳酸根离子不能用于在溶液中除去镁离子的原因)4、三个不存在的物质:氢氧化银、碳酸铝、碳酸铁4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有气体、水或沉淀生成(即有不在溶液中存在或在水溶液中不易电离的物质)1、不溶性碱只能与酸性发生中和反应;2、不溶性盐,只有碳酸盐能与酸反应;3、KNO3、NaNO3、AgNO3、BaSO4不能做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
纯干货:初中化学各单元知识框架图(收藏)
纯干货:初中化学各单元知识框架图(收藏)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第九单元:溶液第十单元:酸碱盐1化学用语1、电离方程式:2、物质的俗称和主要成分:生石灰CaO;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石灰石、大理石CaCO3;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 ;纯碱、口碱Na2CO3;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胆矾、蓝矾CuSO4.5H2O;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氨水NH3.H2O;3、物质的俗称和主要成分:生石灰CaO;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石灰石、大理石CaCO3;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 ;纯碱、口碱Na2CO3;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胆矾、蓝矾CuSO4.5H2O;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氨水NH3.H2O。
2金属活动性1、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酸溶液或盐溶液)中就越容易失电子而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1)排在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元素)。
(2)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3酸、碱、盐的溶解性1、常见盐与碱的溶解性:钾(盐)、钠(盐)、铵盐全都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碳酸盐只溶钾(盐)、钠(盐)、铵(盐)。
碱类物质溶解性:只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溶。
2、八个常见的沉淀物: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银、碳酸钡、碳酸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铁3、四微溶物:Ca(OH)2(石灰水注明“澄清”的原因)、CaSO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不用稀硫酸的原因)Ag2SO4(鉴别SO42-和Cl-时,不用硝酸银的原因)、MgCO3(碳酸根离子不能用于在溶液中除去镁离子的原因)4、三个不存在的物质:氢氧化银、碳酸铝、碳酸铁4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有气体、水或沉淀生成(即有不在溶液中存在或在水溶液中不易电离的物质)1、不溶性碱只能与酸性发生中和反应;2、不溶性盐,只有碳酸盐能与酸反应;3、KNO3、NaNO3、AgNO3、BaSO4不能做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
初中化学全册十个知识框架图
初中化学全册 10 个知识框架图,轻松拿高分!化学好老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二单元:我们四周的空气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第四单元:物质组成的神秘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资料第九单元:溶液第十单元:酸碱盐一、化学用语1、电离方程式:2、物质的俗称和主要成分:生石灰 CaO;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石灰石、大理石CaCO3;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 ;纯碱、口碱 Na2CO3;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胆矾、蓝矾 CuSO4·5H2O;碳酸钠晶体 Na2CO3.10H2O;氨水 NH3.H2O。
二、金属活动性1、金属活动性次序: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2、金属活动性次序的意义:在金属活动性次序中,金属地点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 (酸溶液或盐溶液 )中就越简单失电子而变为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3、金属活动性次序的应用:(1)排在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元素 )。
(2)排在前方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边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K、Ca、Na 除外 )。
三、酸、碱、盐的溶解性1、常有盐与碱的溶解性:钾 (盐)、钠 (盐)、铵盐全都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碳酸盐只溶钾 (盐)、钠 (盐)、铵 (盐)。
碱类物质溶解性:只有 (氢氧化 )钾、 (氢氧化 )钠、 (氢氧化 )钙、 (氢氧化 )钡溶。
2、八个常有的积淀物: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银、碳酸钡、碳酸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铁3、四微溶物:Ca(OH)2(石灰水注明“澄清”的原由 )、CaSO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不用稀硫酸的原由)Ag2SO4(鉴识 SO42-和 Cl-时,不用硝酸银的原由 )、MgCO3(碳酸根离子不可以用于在溶液中除掉镁离子的原由 )4、三个不存在的物质:氢氧化银、碳酸铝、碳酸铁四、复分解反响发生的条件反响有气体、水或积淀生成 (即有不在溶液中存在或在水溶液中不易电离的物质)1、不溶性碱只好与酸性发生中和反响;2、不溶性盐,只有碳酸盐能与酸反响;3、KNO3、 NaNO3、AgNO3、BaSO4不可以做复分解反响的反响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净化程度 低
、V
高
1. 氢气的物理性质
课题2 水的组成
颜色 无色
状态 气体
气味 无味
溶解性 难溶千水
宾山声文 比空气小
2. 实验现象
两电极
正极
现象 都有气泡产生 产生气泡较少
负极 产生气泡较多
正负极对比
负极端产生气泡的速率是正极端的2倍,正极端收集的气体体积 小,负极端收集的气体体积大,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
—斜、二送、三直立
f
(
;;
3. 用酒精灯加热物质
物质种类
固体物质加热
加热方法
G)给固体物质加热可以使用干燥 的试管或蒸发皿; @给试管里的固体物质加热时,试 管口应略微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 倒流使试管炸裂
液体物质加热 G)给试管里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向上 倾斜,与桌面成45°角,试管口不能对
着自己或其他人,试管内液体不超过 试管容积的了1 ;
由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或离子构成, 或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同—种 分子构成
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
有机化合物、非有机化合物
(1)单质和化合物都是纯净物
(2)单质
某些不同种单质通过化合反应
'
' 某些化合物通过分解反应
化合物
[> 12 <]
课题3化学式与化合价
1. 化学式
1.1化学式的意义
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表示—种物质 宏观 表示该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
句宏观组成由同种物质组成; @微观组成:由构成同种物质的 微粒构成; @有固定组成,有固定的性质
混合物
分离 二
圈 �/上E3匕 今 仁:l
纯净物
判定某物质是不是纯净物,关键是看这种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 成,若组成单 —,则为纯净物,若组成多样,则为混合物。无色、透 明、洁净的物质不—定是纯净物
2. 空气各成分的性质与用途
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课题2 原子的构成
1. 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原子种类 实例
金属原子 Ca、Fe、Mg等
非金属原子 S、 p、 CI等
桸有气体原子 He、 Ne、 Ar等
最外层电子数 —般少千4个
—般多千4个
8个(氨为2个)
得失电子趋势 易失去最外层电子 易得到电子使最外层 难失去电子,常
点燃
硫+氧气 了二氧化硫
气体
木炭
持续红热,无火焰,
(灰黑色固体) 无烟
剧烈燃烧,发白光,放热,
点燃
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 碳+氧气 士二氧化碳
浑浊的气体
铁丝 (银白色固体)
灼烧成红热,离开 酒精灯后变冷,不 能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放出大量热,生成黑 色固体
点燃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 6 <]
外焰温度最高,
入火焰中,约ls后取出
部位最先变黑,第二层
加热用外焰
次之,最里层变黑得最慢
分别取—个干燥烧杯和 烧杯内壁有水雾出 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
—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 现;另 —个烧杯内 二氧化碳,文字表达方
内壁的烧杯,先后罩在 火焰上方
壁变、军浊
式为:蜡烛+氧气 点燃 少水+二氧化碳
熄灭后
将熄灭蜡烛,并观察
[> 9 <]
课题3元素
1. 元素和原子的关系
项目 概念
区别 联系 例析
元素
原子
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 —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有不 同种原子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印宏观概念,只论种类,不论个数; 印微观概念,既论种类,又论个数;
@在化学反应中,种类不变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核不变,电子层
结构发生变化
^已 旦 亘
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低 千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 碳含量
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低 千人呼出的气体中水蒸 气含量
[> 3 <]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
1. 常见事故的处理
常见事故 酒精灯不慎碰倒起火 浓碱沾在皮肤上 浓硫酸沾到皮肤上 大量酸(碱)液洒在桌子上
不慎将酸溅到眼中 温度计水银球不慎摔破
处理方法 要用湿抹布盖灭,不能用水灭火 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淜酸 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o的碳酸氢钠(NaHC0 3)溶液 要加适量的碳酸氢钠(NaHC0 3) [醋酸(CH 3 COOH)]溶液中和, 然后用水冲洗,并用抹布擦干净 应立即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为防止采蒸气中毒,应用硫粉覆盖
有白烟产生
白烟可以点燃,白烟是
用火柴点燃刚熄灭的白烟 白烟燃烧
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 2 <]
2. 探究呼出气体的性质
实验步骤 观察空气和呼出气体
旮自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 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体 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产的小术条
实验现象
两种气体均没有颜色
空气中木条继续燃烧,无 明显变化;呼出气体中木条 很快熄灭
分别向 —瓶空气和—
瓶呼出气体的集气瓶
气旮中滴入数滴澄清石灰 辰荡,观察现象
澄者的 石灰水
/
旮
t 旮— ,
干燥玻璃片
呼出气体中澄清的石灰水 明显变军浊;空气中澄清 石灰水无明显变化(或者 有略微浑浊)
对着呼气的干燥玻璃片上 出现水雾,空气中的玻璃片 则无变化
分析与结论
空气和人呼出气体均 是没有颜色的气体 空气中氧气含量高千 人呼出气体中氧气
3. 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比较
反应类型 定义
反应物种类 生成物种类
通式
分解反应 由—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 两种以上其他物成的反应
—种
一 … 至少两种
A B+C+
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物质 生成另 —种物质的反应
至少两种
…一 —种
A+B+ C
[> 7 题 1 分子和原子
达到8个电子稳定结构 称为稳定结构
性质
不稳定,较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极难发生化学反应
[> 8 <]
2. 原子和离子的关系
粒子类型 表示 相同
原子 M
离子
阳离子 M n+
阴离子 M n-
都是直接构成物质的—种微粒,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的核电荷数
是相同的
电中性
带正电荷
带负电荷
区别
除稀有气体元素
—般都是稳定结构
@给烧杯加热液体时,—定要垫上石
棉网,不能用火焰直接加热烧杯,且 烧杯内液体不超过烧杯容积的 — 31
操作示意
[> 4 <]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 1 空气
1. 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关系
区别
联系 判断方法
混合物
纯净物
G)宏观组成由两种或两种 以上物质组成; @微观组成由构成不同物质 的微粒构成; @无固定组成,无固定物理性 质,各组分保持原有的性质
1. 混合物和纯净物
物质类型 微观解释
举例 本质区别
混合物
纯净物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空气由氮分子、氧分子、 二氧化碳分子等构成
分子的种类是否单—
水由水分子构成
2. 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粒子类型
分子
原子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 概念
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联系 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些物质由分子构成,有些物质 由原子构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微观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 可表示该物质的—个分子(又 叫分子式) 表示构成物质的—个分子中所 含的元素的原子个数
以水H20为例 表示水这种物质 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空气成分
氧气
氮气
稀有气体 (氮、氖、氯氪氯氢的总称)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 不易溶千水
无色、无味、 不易溶千水
无色、无味不易溶千水、通 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化学性质
比较活泼, 支持燃烧
不活泼不 支持燃烧
很不活泼被称为惰性气体
主要用途
动植物呼吸、炼钢、化 工、航天、医疗急救、 气焊、气割、潜水等。
制造硝酸和氮肥;作 保护气;液氮作冷冻 麻醉剂、制造低温环 境等。
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 的性质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由仪器测知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 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等
酒精能挥发、二氧化碳无色等
2. 物质性质和物质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项目
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性质是指物质的固有属性,
物质的变化是 — 个过程,是有序的、
[> 11 <]
3. 气体检验 3.1使用电解器
正极端玻璃管
负极端玻璃管
操作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检验电解产生的气体
现象
木条燃烧更加剧烈
生成的气体能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火焰
解释
生成的气体为氧气
生成的气体为氢气
3.2使用试管收集
正极端玻璃管
操作
现象 解释
取出与正极相连的试管,用火星 的木条伸入试管内 带火星木条复燃 生成的气体为氧气
负极端玻璃管
取出与负极相连的试管,用大拇指堵住 试管口,试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 生成的气体能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火焰 生成的气体为氢气
4. 单质和化合物的关系
概念 组成
分类 联系
单质
化合物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组成中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
宏观 由同种元素组成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