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质量分析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质量分析第一篇: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质量分析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期末试卷质量分析一、试卷整体评价此次期中试卷,含3个大题,题型分为单项选择题25题、问答题6题。
试卷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为依据,注重了双基,强调了能力的考查。
在命题方式、选材、立意等方面,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
试题知识覆盖面宽,基本突出了考查教学中重点的理念。
试题难度适中,考查内容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其试题活而不乱,综合性较强,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归纳能力、分析能力、阅读材料的能力、开放性思维的能力。
二、成绩分析此次测试,参考总人数176人七(1)班及格16人、七(2)班及格14人,七(3)班及格15人,七(4)班及格13人,共58及格人,及格率为33%,最高分92分,优秀人数为8人。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不够,不会审题,问答题第26题中的交友原则是上学期的内容,是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是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察,很多同学把交友原则和玩的原则混为一谈,可见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扎实。
2、学生运用课本主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高。
即学生不能根据材料从课本中提取出有效知识,要么只看到材料而忽视了课本知识,要么只单纯回答了课本知识而没有结合材料。
这种现象在材料分析题30题中体现最为明显。
3.、学生审题不够认真细致,偏差失误较多。
在31题在考查学生科教兴国的内容,我国的科技现状,国家应该怎么做,青少年应该怎么做,如不仔细审题,就会很粗糙的作答或者答非所问,重复较多,很难答全面。
四、原因分析:1、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不高。
很多大题背诵起来难度较大,不愿意在此花费更大的精力,另外是觉得学好了也没用,家长也都强调语数英主科。
兴趣不高直接导致学生的偏科严重,这在各个班中都非常突出。
2、基础性的知识背诵不扎实。
平时应该教给学生一点背诵的技巧与方法,注意经常复习,加大检查立度,促使学生将基础知识记牢。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质量分析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质量分析;《道德与法治》考试时间为60分钟,总分70分。
本学科期末考试的题型由选择题和主观题两个部分组成。
(二)试卷的基本特点;1、基础性强。
试题立足于基础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
重在考查学生对政治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难易适中。
基于目前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初中政治教学的现状,试卷没出现偏题、怪题。
整卷的试题难度应该说是比较适中的。
3、题目设计具有简明性。
题意指向明确,题目的表述较清楚,简单明了,学生审题时一目了然。
二、试卷成绩情况;这张试卷主要考察四个单元的内容,知识点分布合理。
从总体考试成绩来看,七年1班平均分45.7,优秀率4%,及格率为74%,七年2班平均分42.5,优秀率10%,及格率为60%。
七年级3班平均分42.5,优秀率2%,及格率33.7%,七年级4班平均分45.9,优秀率10.8%,及格率73.9%。
三、针对考试内容进行分析1、首先,第一部分是选择题,共计30分,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选择题得分率为70%左右。
当然,这和平时作业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说明老师和学生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把握。
2、第二部分为主观分析题,共四大题计30分。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查找答案的能力等,每位学生的水平不一,结果丢分较多。
这充分反映了考生政治学习与考试的各项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其主要表现在(1)考生的基本功有待提高,错别字现象、字迹模糊不清现象、语言表达不通顺现象等依然存在。
说明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基础打的不牢。
(2)考生理解题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强。
答卷中答非所问,文字表达不切要点等现象也很严重。
有许多同学做题不认真,没有认真审题,对题意理解不深,考虑问题不全面,造成不必要的丢分。
(3)考生的应试能力不强。
很多学生不理解考试的问题,不能回答,造成失分。
这就表明考生如何选择有效信息作答的应试能力有待提高。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一.试题分析本次期末考试由全县统一命题,考查范围是《思想品德》(人教版)七上(全一册)的内容。
考题从整体上来看难易度适中。
二.考试情况分析应考人数:126,实考人数:126及格人数66,及格率: 74.7%优秀人数:21 优秀率:33.4%三.答卷情况分析1.答卷中得分率比较高的题目有:1)第一大题选择题中的4.5.8.9.10.11.12.13等题.2)简析题中的17题(1),18题中的(1)小题3)材料分析题中的19题(1)小题4)实践探究题中的20题(2)(3)小题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牢固.这与教师们平时的知识落实有紧密联系.2.答卷中反映出来的问题1)第1题考查的是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少数学生因未能充分理解此题题意,而导致选错..2)第6题因学生不太理解漫画中要表达的意思,所以失分3)19题考查的是培养高雅情趣,如何追求高雅生活情趣这个知识点,但因学生对书本上的这个知识点掌握的不牢,所以失分4) 20题学生答题不完整,不全面而导致失分.3.失分原因大致如下:1)有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仍不够明确,态度不够端正,对思品学科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2)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看书不够细致,没有深入理解,导致概念模糊,原理不清楚。
3)审题不清。
正确解答试题的首要环节就是认真审题,可仍有许多学生因为不明题意而导致失分。
4)缺乏答题技巧,分析概括、语言表达能力欠缺。
对于纯粹的知识再现题,学生得分率较高,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会用课本术语表达观点,由此可见学生的答题技巧不够高,分析概括、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5)书写不够规范,字迹不够清晰.四.改进教学的措施1、课堂教学是提高思品教学效果的主阵地,因此,要把搞好课堂教学放在首要地位,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从基础知识抓起,并重视能力的培养。
基础知识是各种能力的载体,教师要十分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正确理解。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质量分析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质量分析
背景
本次期末测试主要包括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在测试中,我们对
七年级所有学生进行了考察。
为了更好地了解测试情况,对数据进
行了统计和分析。
测试结果
本次测试中,全班共有80名学生参加,平均分为85分,最高
分为98分,最低分为62分。
根据学生的得分情况,我们将学生分
成三类,分别是优秀、良好和及格。
其中,优秀的学生有30人,占比37.5%;良好的学生有40人,占比50%;及格的学生有10人,占比12.5%。
错题分析
根据对测试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较多的错误:
- 人权意识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和不理解;
- 法规常识方面:考生对国家法律法规的了解不够全面,法律意识不够强烈;
- 安全意识方面:存在安全意识淡漠的情况,对安全知识的了解不足。
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学生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 强化对人权意识的教育,加深对人权的认识;
2. 深入开展法规常识教育,积极推动法制普及;
3. 拓宽安全意识教育渠道,加强对安全知识的宣传与教育。
结论
通过本次测试对七年级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评估,既查明了学生的薄弱环节也为今后的教育提供了重要参考。
我们相信,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质,一定会更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质量分析一、总体分析:2021—2022年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思想品德试题共23道题,分值共100分,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本试题题型分选择题、简答题分析说明题、探究与实践题共计四部分,其中选择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简答题10分;分析说明题14分,探究与实践题16分。
本套试题主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围绕德育教育为主题,关注学生的成长要求和社会生活体验命题,符合七年级学生实际。
二、取得的成绩本次期末考试,我校有不少学生不但取得了优秀的成绩,而且大部分学生在答题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首先,从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来看,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对基础知识理解及其运用。
其次,在解答题.分析说明题、探究与实践题中,大部分学生都能动手去做,不像以前学生都留空白,说明大部分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掌握透彻,并且体现了他们大胆的探究能力,理解知识的能力得到加强。
三、存在的问题1、部分学生的审题能力弱,知识转换能力差。
2.部分学生答题不完整,答题角度错误。
由于教材选题贴近生活实际,学生很容易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一部分学生答题不规范,全面,没有理论知识支撑,不能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意见4.大部分学生的书写较差,导致理了卷面不整洁,书写缭乱。
四.今后改进的方法和努力的方向。
1、立足基础,关注能力。
基础知识是能力的支撑,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的扎实基础知识。
课堂中多选取学生成长的事例和身边的现实启发学生,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归纳能力。
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实际与社会实践,关注学生的情感经验道德实践能力,以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去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
3.加强对学生答题技巧的引导。
指导学生认真审题懂得寻找关键词,帮助学生懂得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提高分析材料中能力。
指导学生结合教材针对题,并且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注重课堂的效率,作到精讲精练,从而培养答题能力。
七年级伦理学《道德与法治》期末质量分析

七年级伦理学《道德与法治》期末质量分析引言本文档对七年级伦理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期末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
通过对学生的研究成绩和考试表现进行综合分析,旨在发现该课程的优点和改进之处,为教学提供参考和建议。
评估结果根据对学生的测试成绩和课堂表现进行综合评估,发现以下结果:1. 研究成绩整体较好:大部分学生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展现了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学习成绩整体较好:大部分学生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展现了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 学生对道德概念的理解较强:学生对道德概念如公平、正义、诚实等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并能在具体案例中进行运用和思考。
学生对道德概念的理解较强:学生对道德概念如公平、正义、诚实等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并能在具体案例中进行运用和思考。
3. 对法治的认知有待提高:部分学生在法治方面的知识和理解相对较薄弱,需要加强对法律和法制的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法治的重要性和作用。
对法治的认知有待提高:部分学生在法治方面的知识和理解相对较薄弱,需要加强对法律和法制的学习,以便更好地理解法治的重要性和作用。
4. 课程内容设置合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设置与学生的年级和认知水平相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课程内容设置合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设置与学生的年级和认知水平相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建议改进综合以上评估结果,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 加强法治教育:增加对法治概念的讲解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法治对于社会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意识。
加强法治教育:增加对法治概念的讲解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法治对于社会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意识。
2. 多元化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他们的思辨和分析能力。
多元化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思辨和分析能力。
七年级政治《道德与法治》期末质量分析

七年级上册《公德与法制》期终品量分解之阳早格格创做一、试卷的评介(一)试卷的基原情况《公德与法制》考查时间为60分钟,总分100分.原教科期中考查的题型由单项采用题战资料分解题二个部分组成.(二)试卷的基原特性1、前提性强.试题坐脚于前提知识,与教死的死计战教习稀切相闭,以沉面知识去安排题目.沉正在考查教死对付政事前提知识的掌握情况.2、标下适度.鉴于暂时初中教死的教习本领战初中政事教教的现状,试卷出出现较大的偏偏题、怪题.整卷的试题易度该当道是比较适中的.3、题目安排具备简明性.题意指背精确,题脚段表述较领会,简朴明白,教死审题时一目了然.二、试卷结果情况那弛试卷主要观察四个单元的真量,每个单元一道大题,分散合理.尔的授课班级为七年级5个班,从总体考查结果去瞅,七年1班仄衡分46.4,特出率5%,及格率为20%,七年2班仄衡分52,特出率3.3%,及格率为36.1%.七年级3班仄衡分54,特出率7.7%,及格率39%,七年级4班仄衡分57.1,特出率14.1%,及格率47%,七年级5班仄衡分71.6,特出率35%,及格率83%.5班为沉面班,那个班及格率好了一些,特出率普遍;1、2、3、4班为一般班,那四个班及格率好异较大,共样的特出率也出入较大.对付于那5个班去道,特出率太矮,需抓紧,一般班特出率战及格率皆很好,更该当注沉普及特出率战及格率,特地是1班,必须齐力普及那个班的及格率.三、针对付考查真量举止分解1、最先,第一部分是采用题,共计48分,主要观察教死对付前提知识的掌握情况.采用题得分率为70%安排,天然,那战通常做业有着稀切的通联(教习指挥),那也证明教授战教死正在通常的课堂教教中特地注沉对付前提知识的掌控.2、第二部分为资料分解题,共四大题计52分.原题主要观察教死的阅读本领、分解本领、思索本领、查找问案的本领等,每位教死的火仄纷歧,截止拾分较多.那充分反映了考死政事教习与考查的各项基原技能战综合本领有待普及.其主要表示正在:(1)考死的基原功有待普及,错别字局里、字迹朦胧不浑局里、谈话表白短亨逆局里等依旧存留.证明教死的基原功不扎真.前提挨的不牢.(2)考死明白题意、分解问题、办理问题本领不强.问卷中问非所问,笔墨表白不切重心等局里也很宽沉.有许多共教干题不宽肃,不宽肃审题,对付题意明白不深,思量问题不周到,制成不需要的拾分.(3)考死的招考本领不强.很多教死不睬解考查的问题,不克不迭回问,制成得分.那便标明考死怎么样采用灵验疑息做问的招考本领有待普及.总之,考死正在问卷历程中所浮现出去的一系表象,为指挥咱们以后的政事教教战考查提供难得的一脚资料,咱们应深刻领会.那便央供咱们正在以后的教教中要注沉教死综合本领的普及.四、矫正步伐1、注沉培植教死阅读本领、分解本领、综合战综合本领.2、加强教法指挥,西席正在教教中要教教死怎么样审题,怎么样觅找试题的闭键词汇捕获灵验疑息.3、脆持道练分离.6、普及教死的教习兴趣,最佳的办法便是让他们瞅到结果的先进,要擅于褒扬教死.7、抓佳后进死.对付政事考查去道抓佳10个劣死,不如抓佳1个好死对付均分的孝敬大.共时,要抓佳后进班的教教品量.8、对付教死加强书籍里表白本领的培植.培植教死精确使用教科术语周到、完备问题的本领.强调考查中教死一定要分面逐条书籍写,注意条理一定要浑晰,特地是要强调问案书籍写的序号化.通过那次考查,使尔认识到了自己正在教教中存留的缺累并齐力正在以去的教教中克服那些缺累,争与正在下次考查中博得更佳的结果.。
七年级思想品德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七年级思想品德期末考试质量分析〔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余闯一、成绩分析:〔一〕、成绩概况:〔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二、失分原因分析1、选择题失分原因分析本局部共50分,本大题涉及面广,考查了学生对每堂课根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大局部题学生掌握情况较好,个别题学生对根本概念和知识理解不到位,如: 3、4、11小题失分较多。
2、主观题失分原因分析:该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有70%的同学由于没有认真审题而扣分,也有个别同学答题没有针对性,答非所问。
个别同学书面表达能力差,语句不通顺,也有些同学审题不清,缺乏文字组织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也有些同学根底太差,因此不能正确地答复以下问题。
三、存在的问题:1、学生根底较差,语言文字功底薄,卷面不够整洁,字迹马虎,错别字较多。
2、个别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只做选择题,材料题不会答复。
3、学生分析判断能力不强,审题不清。
4、该识记掌握的知识不牢固。
5、学生表达能力不强,不会用自己的话语来表达见解。
6、答复以下问题不完整、不全面,语言不精炼。
四、今后改进措施1、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从强调识记转移到强调对知识的理解,从注重结论转移到注重得出结论的过程,不要用一种要求对所有学生,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层教学,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提高,从根底入手。
2、注重学生综合能力与整体素质的培养学科间知识的渗透在教学中已形成了一种趋势,在平时应有意识地将其他学科知识引入思品课堂教学中来。
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主要是与语文知识和历史课的渗透,通过这些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防止考试中表达不清、理解不透的毛病。
同时,要关爱学生,关注每位同学成长,满足好、中、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
3、继续转变观念。
继续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政治教学,教学中要重视开展研究性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认真组织并落实到实处。
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而不是死记硬背,不求甚解。
七年级法治教育《道德与法治》期末质量分析

七年级法治教育《道德与法治》期末质量分析引言本文对七年级法治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期末质量进行了分析。
该分析旨在评估学生在道德与法治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方法本次分析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定量分析包括学生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
定性分析则从学生表现、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1. 学生考试成绩学生考试成绩如下表所示:从成绩上看,大多数学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说明在道德与法治方面有良好的研究效果。
2. 问卷调查结果问卷调查共收集了100份有效回答。
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和研究效果进行了评价。
主要结果如下:- 满意度评价:85%的学生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
满意度评价:85%的学生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
- 研究效果评价:80%的学生认为对道德与法治有了更深的理解。
学习效果评价:80%的学生认为对道德与法治有了更深的理解。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研究成果表示满意。
改进建议基于对期末质量的分析,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 加强对实际案例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的应用。
2. 提供更多的互动讨论课,激发学生对法律问题的兴趣。
3. 加大考察案例分析和论述能力的比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结论通过本次期末质量分析,我们发现七年级法治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效果。
学生在道德与法治方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得到了提高。
然而,仍有一些方面需要改进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建议学校和教师根据本文给出的改进建议,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以提供更好的法治教育教学质量。
七年级法律教育《道德与法治》期末质量分析

七年级法律教育《道德与法治》期末质量分析引言本文档旨在对七年级法律教育课程《道德与法治》的期末质量进行分析。
通过评估学生在该科目中的研究成果和理解水平,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和建议,以改进教学和提高学生的研究成绩。
数据收集为了进行全面的质量分析,我们收集了以下数据: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作业和课堂表现等。
我们对这些数据进行了整理和统计,以便更好地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
分析结果根据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学生整体表现较为一致,大部分学生取得了合理的成绩。
2. 在知识掌握方面,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有一定的理解,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点,比如在法律法规和案例分析方面的理解不够深入。
3.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学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他们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情境问题时,常常缺乏条理性和准确性。
4. 学生的参与度和课堂表现对他们的研究成绩有积极影响。
那些积极参与讨论、提问问题并与他人分享观点的学生往往获得更好的成绩。
建议和改进措施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改进措施:1. 加强对法律法规和案例分析的教学,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道德与法治》的实质。
2. 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堂互动,提出问题和分享观点,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设计更多与实际情境相关的练和作业,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4. 提供个性化辅导和指导,帮助研究困难的学生克服障碍,提高他们的研究效果。
结论通过对七年级法律教育《道德与法治》期末质量的分析,我们得出了学生整体表现较好的结论。
然而,仍有一些方面需要改进,如增强学生对法律法规和案例分析的理解能力以及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们相信通过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研究成绩和综合素质。
谢谢。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质量分析精品整理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教师:XXX日期:2017年1月6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教师XXX一、基本情况我校七年级学生在本次的期末考试中参考人数为169人,平均分为61.928分,其中七(1)班红分11人,红分率为18.6%,低分数10人,低分率16.95%;及格33人,及格率55.9%,班均分62.05分;七(2)班红分13人,红分率为22.8%,低分数13人,低分率22.81%;及格32人,及格率56.1%,班均分61.32分;七(3)班红分9人,红分率为17.0%,低分数8人,低分率15.09%;及格36人,及格率67.9%,班均分62.45分。
全年级最高是七(2)XXX同学98分,最低分是是七(3)班XXX同学5分。
二、试题分析本次的期末试题,总体来说是一份不错的试题。
试题难易适中,能够面向大部分学生,题型分布合理,知识面涵盖比较广,能充分利用图片和表格等来考查学生的认知和归纳分析能力,试题内容既联系课文知识,又贴近现实生活和身边周围的事情,让学生能够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生们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
图像印制也很清晰。
试题内容也能对学生的思想行为有一定的正面导向作用。
三、得失分的原因分析及今后的努力方向页脚内容精品整理关于第一大题共20个单项挑选题和连线题来说,我校的学生大局部都能够完成得较好,得分也比力高,其中七(1)班杨艳同砚和七(2)班王成同砚,都拿到拿66分总分值,XXX得98分,位列全年级第一,XXX得96分,位列全年级第二。
有个别学生也出现了失分较多的状态,像七(2)班XXX,挑选题分。
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基础常识点的认知和掌握程度还不够。
在以后的讲授事情中,我们要多一些结合课外常识和辅导资料来增加课堂容量和深化学生的了解、吃透能力。
第三题是判断说理题,共2个小题,共6分。
本题结合我实际,属于开放性题目,学生也回答的很好。
七年级法治教育《道德与法治》期末质量分析

道德与法治是七年级法治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帮助学生了解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观念,学会遵守法律规定,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本文将对《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在期末质量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期末质量的分析可以从学生的学业成绩入手。
《道德与法治》作为七年级的一个课程,它的期末成绩可以通过考试和平时表现两个方面来评定。
通过对学生的考试成绩的分析,可以了解学生对于道德与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
如果考试成绩普遍较高,说明学生在这一学科上取得了较好的进展,对于道德与法律知识有了较深的理解和掌握。
然而,如果考试成绩普遍较低,说明学生在这一学科上的学习成果不够稳固,需要加强学习和巩固知识。
其次,期末质量的分析还可以从学生的平时表现入手。
平时表现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以及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等。
通过对学生的平时表现的分析,可以了解学生对于道德与法律知识的了解程度和学习态度。
如果学生在上课时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说明他们对于学科的兴趣程度较高,愿意主动地学习和探究。
而如果学生在上课时缺乏积极性,不愿意参与讨论和提问,那么说明他们对于学科的兴趣程度较低,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激励。
另外,期末质量的分析还可以从学生的个人素养的角度入手。
学生的个人素养包括道德品质、行为规范、团队合作意识等方面。
通过对学生的个人素养的分析,可以了解学生对于道德与法律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程度。
如果学生能够自觉地遵守规则,尊重他人,有一定的法律常识,并能够将这些道德与法律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那么说明他们在这一学科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好的进步。
相反,如果学生在遵守规则、尊重他人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纠正。
最后,期末质量的分析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表现情况进行对比。
例如,将学生的学业成绩、平时表现、个人素养等多个指标进行比较和综合分析,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在这一学科中的学习情况和成就。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在期末质量方面的分析可以从学生的学业成绩、平时表现和个人素养等多个方面进行。
七年级思品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七年级思品期末考试质量分析引言:期末考试是学校教育体系中的一块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程度进行评估和衡量。
思品作为人文科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对于学生的品德修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七年级思品期末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探讨学生在思品学科方面的优劣势,从而为学校和教师提供改进教育教学的建议。
一、整体考试情况根据七年级思品期末考试的成绩数据统计,全班的平均分为XX 分,最高分为XX分,最低分为XX分。
整体来看,学生在思品学科中的表现较为平均,但仍有部分学生存在较大的学习差距。
总体而言,需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品学科水平。
二、知识掌握情况1.概念理解能力:对于思品学科中的各种概念,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强。
在本次考试中表现出了较好的掌握情况,大部分学生能够准确地解释和运用概念,且理解的深度也有所提升。
但部分学生对于较为复杂或抽象的概念理解有待加强,需要加强概念的透彻理解,提高应用能力。
2.道德观念的理解:对于思品学科中的道德观念,学生的理解情况相对较好。
在考试中,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解释道德观念,并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分析和讨论。
然而,仍有部分学生对于道德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和反思,增强道德意识和规范行为。
三、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1.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是思品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次考试中,学生在逻辑思维方面的表现总体较好,能够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分析。
然而,仍有部分学生缺乏对于逻辑关系的准确把握,需要加强对于逻辑思维的训练和引导,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
2.问题分析能力:问题分析是思品学科中的重要能力要求,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次考试中,学生对于问题的分析能力总体较好,能够辨别问题的关键点,找出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然而,仍有部分学生在问题分析能力方面存在较大差距,需要加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分析思维能力。
结论:通过对七年级思品期末考试的质量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在思品学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七年级思想品德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七年级思想品德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七年级思想品德期末考试质量分析(精选7篇)每一天的时间都非常珍贵,经过这段时间辛勤付出,我们一定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教训,先准备一份教学总结吧。
但是教学总结基本的方法论,你掌握了吗?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七年级思想品德期末考试质量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七年级思想品德期末考试质量分析篇1一、命题依据。
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依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精神,围绕着德育教育主题,坚持正确思想方向的引导,遵循课程改革的方向,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体现评价的导向作用,有利于推进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改革。
二、试卷特点。
1、体现课改理念,突显“以人为本”的思想。
在试卷形式设计上,试卷以中考为模型,26题选择题包含5道时事题和20道基础知识题,非选择题中每道题配以突出的主题,并以人为本的设计风格进行"你"做答题。
在改变传统试卷的刻板印象给试卷增添活力的同时,体现了对学生的关怀,降低学生应考时的紧张与厌烦情绪。
在试卷难度设计上,难易适中,符合“8:1:1”的基本要求。
通过考核力图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体现了课标评价原则中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意识”的理念。
2、立足双基,面向全体,突出重点。
本学期的重要知识点,几乎都有涉及,对学生的阶段学习结果进行了有效的巩固与强化。
3、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体现学科特色。
开放性试题的设计,既检验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检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开始形成好公民所应有的态度、能力、价值观和行为,通过评价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三、卷面情况分析。
试卷结构参照中考试卷,由单项选择题25题和非选择题三大题5小题两大部分组成。
单项选择题部分共25题,每小题2分,由时事选择题和课本基础知识两大部分组成。
其中纯时事考查5题,其余20题或是根据时政、或是根据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现象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情况。
七年级道法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2020-2021学年下学期东方镇中学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质量分析报告本次考试是依安县统一出题考试,从试卷成绩来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许多问题。
为了以后更好的搞好教育教学,在实践中吸取教训,不断总结经验,现对本次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联考进行质量分析,具体如下:一、试卷基本情况(一)、试题考查范围与试卷结构1、本次试卷共分四个大题,分别是:一、单项选择题(50分);二、简答题(30分);三、探究与实践题(10分);四、分析说明题(10分)。
这些题目多为学生常训练过的常规题型,覆盖面较广,涉及内容较全面。
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力求联系现实生活,做到学以致用。
学生平时学习较努力,所以成绩较好。
2、第一题选择题,共25题单项选择,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从学生考试成绩来看,得分率较高。
只有8小题,是反向选择题。
有些学生没有注意“错误”字样,所以错的稍稍多一些。
第二题是简答题。
26小题主要由一个材料组成,下设2个问题,考查有关“青春期”的知识。
27小题有一则材料,下设2个问题,考察有关“法律的特征和作用”的知识,旨在考察学生运用材料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
大部分学生本题得分很少,说明学生学习比较教条,知识运用不灵活,进而这说明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综合能力还较差。
不能够活学活用,机械地学,机械地背,没有完全具备“《道德与法治》的头脑”。
28小题是连线题,这在《道德与法治》科目中是比较少见的题型。
但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基本回答正确。
第三题是探究与实践题,第四题是分析说明题,分别为30、31小题,30小题考察“集体”的知识,31小题考察“保护未成年”的知识,都是一些综合型的题目,旨在考察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的掌握,但从考下来的情况看,学生掌握的《道德与法治》知识不够,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还出现知道答案写不出来的情况。
(二)、试题特点从整体上看,这份试卷题量适度,难度适中,梯度合理,有一定层次性,主要考查了集体、法律、青春期、未成年人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质量分析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质量分析
2、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巩固,让学生打好基础。
3、在平时作业中注重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如字写得工整、语言表达清晰等。
4、在考试前加强对学生的应试能力培养,让学生掌握答
题技巧和方法。
5、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共
同帮助学生提高研究成绩。
6、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考试形式,使其更贴近学生的实
际情况,提高学生的研究积极性和兴趣。
2、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学法指导,教导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以捕捉有效信息。
3、坚持讲练结合,强化题训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
知识。
4、为了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教师应该注重表扬学生,
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成绩进步,从而激发他们的研究热情。
七年级政治《道德与法治》期末质量分析

七年级政治《道德与法治》期末质量分析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质量分析一、试卷的评价(一)试卷的基本情况《道德与法治》考试时间为60分钟,总分100分。
本学科期中考试的题型由单项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两个部分组成。
(二)试卷的基本特点1、基础性强。
试题立足于基础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和研究密切相关,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
重在考查学生对政治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标高适度。
基于目前初中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初中政治教学的现状,试卷没出现较大的偏题、怪题。
整卷的试题难度应该说是比较适中的。
3、题目设计具有简明性。
题意指向明确,题目的表述较清楚,简单明了,学生审题时一目了然。
二、试卷成绩情况这张试卷主要考察四个单元的内容,每个单元一道大题,分布合理。
我的授课班级为七年级5个班,从总体考试成绩来看,七年1班平均分46.4,优秀率5%,及格率为20%,七年2班平均分52,优秀率3.3%,及格率为36.1%。
七年级3班平均分54,优秀率7.7%,及格率39%,七年级4班平均分57.1,优秀率14.1%,及格率47%,七年级5班平均分71.6,优秀率35%,及格率83%。
5班为重点班,这个班及格率差了一些,优秀率一般;1、2、3、4班为普通班,这四个班及格率差距较大,同样的优秀率也相差较大。
对于这5个班来说,优秀率太低,需抓紧,普通班优秀率和及格率都很差,更应该注重提高优秀率和及格率,特别是1班,必须努力提高这个班的及格率。
三、针对考试内容进行分析1、首先,第一部分是选择题,共计48分,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选择题得分率为70%左右,当然,这和平时功课有着亲昵的联系(研究指点),这也说明教师和学生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控。
2、第二部分为材料分析题,共四大题计52分。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查找答案的能力等,每位学生的水平不一,结果丢分较多。
这充分反映了考生政治研究与考试的各项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完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完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质量分析报告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本次考试试卷能联系学生生活,坚持正确导向,并把改变学生的研究方式放在突出的位置,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结合我的教学班这次期末考试的具体情况对此作一些简要的分析。
具体情况如下:一、试题分析本试卷紧扣课标要求,以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现行教材为依据,体现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基本要求考查,注重试题与社会实践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考查的同时,着重对学生的运用能力、综合能力的考查,坚持知识能力和情感觉悟相统一的原则,较好地体现了思想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科特点和本质要求。
本试卷由选择题(占51分)、非选择题(占49分)两部分构成,满分为100分。
本试题基础知识题分值约占50%,对知识点理解运用题占40%,主观能力探究题占10%。
涉及七年级下册全部教材,重点突出考查全面,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特别考查学生识记理解能力,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成绩分析: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概念把握不准确如单项选择第5小题还有不少同学选错,就是因为没能准确掌握概念,不熟悉它们的表现。
2、相关学科素养欠缺思想品德学科与语文等学科联系紧密,如单项选择9小题,有一定的语文功底就不会选错了。
3、思维能力、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能力、概括归纳能力差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要教会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要教会学生擅于从材料中获取提炼有效信息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学生概括归纳能力差,在答题时就会出现零乱、啰嗦或不完整。
如18题、21题学生失分较多,失就失在不能从材料中获取有用的东西,对材料分析不透。
这就是平时思维能力训练太少、分析综合能力欠缺影响所致。
4、审题能力不强审题在考试答题中比较关键,从某种程度上说,题审好了,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如19题、18题第2问,学生审题出错,就会导致答案不完整或根本抓不到要领,胡乱作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
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教师:龙安先
日期:2017年1月6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教师龙安先
一、基本情况
我校七年级学生在本次的期末考试中参考人数为169人,平均分为61。
928分,其中七(1)班红分11人,红分率为18。
6%,
低分数10人,低分率16.95%;及格33人,及格率55。
9%,班均分62。
05分;七(2)班红分13人,红分率为22.8%,低分数13人,低分率22。
81%;及格32人,及格率56。
1%,班均分61。
32分; 七(3)班红分9人,红分率为17。
0%,低分数8人,低分率15.09%;及格36人,及格率67.9% ,班均分62。
45分。
全年级最高是七(2)班王成同学98分,最低分是是七(3)班潘文华同学5分。
二、试题分析
本次的期末试题,总体来说是一份不错的试题。
试题难易适中,能够面向大部分学生,题型分布合理,知识面涵盖比较广,能充分利用图片和表格等来考查学生的认知和归纳分析能力,试题内容既联系课文知识,又贴近现实生活和身边周围的事情,让学生能够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图像印制也很清晰。
试题内容也能对学生的思想行为有一定的正面导向作用。
三、得失分的原因分析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对于第一大题共20个单项选择题和连线题来说,我校的学生大部分都能够完成得较好,得分也比较高,其中七(1)班杨艳同学和七(2)班王成同学,都拿到拿66分满分,王成得98分,位列全年级第一,杨艳得96分,位列全年级第二。
有个别学生也出现了失分较多的状况,像七(2)班杨秋香,选择题0分.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点的认知和掌握程度还不够。
在以后
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多一些结合课外知识和辅导资料来增加课堂容量和深化学生的理解、吃透能力.
第三题是判断说理题,共2个小题,共6分。
本题结合我实际,属于开放性题目,学生也回答的很好.失分率较低。
第四题简答题。
共18分,3个小题。
本题对人生梦想规划、网络新时空、正确对待挫折内容需等要注意的问题。
通过对本题的考试,可以引起学生在人生梦想规划、网络新时空、正确对待挫折内容多加注意。
学生回答的大部分很不错,个别学生回答的太简单,字体潦草。
第五题实践探究题10分,主要考与父母的交往沟通和如何孝敬父母,这个题课堂上和平时我们都讲过和测试过,所以失分率比较低。
学生失分原因分析
1、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对知识理解不透彻。
2、学生读题审题马虎。
3、学生的解题思路不清晰,答题不规范。
4、学生的知识面狭窄,对社会生活的热点和实际缺乏关注。
5、部分试题与学生使用的现行教材的知识体系不一致,增加了学生答题的难度。
四、改正措施
1、教师教学中要真正理解领悟新课标对学生的要求,重视课标研究,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掌握,突出重点知识,
突破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是教学之本。
2、加强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答题规范性的指导。
注重基础,强化学生对知识迁移、理解、整合、探究、应用等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
3、关心国内外大事,关心生活,关注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
4、认真分析历年试题,结合研讨会精神和要求,把握住重点和考试方向,并落实到日常教学中,切忌猜题、押题及赌注式的复习,要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好学生的理解能力,切忌只是死记硬背,要把知识学活。
注意学生答题培养,抓主题、简洁作答。
从而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结合全卷,此份试题着重考查学生对图表、资料等的分析能力,但是,有很多学生未能从相关的图表、资料中得出有关信息来结合问题所问而作答.对此,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需要针对这种题型进行相关的练习和训练,引导学生学会从资料中得出结论,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2017年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