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一)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
1、取半烧杯水用药匙往水中加一匙面粉。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五)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六)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七)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八)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九)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一)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二)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三)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四)
1、在装有三分之二水的水槽里用敲击过的音叉马上触及水面观察水面有什么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七)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八)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九)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三十)。
四年级人教版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分组实验16份
四年级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科目:科学实验科目:科学实验科目:科学清镇市中小学实验报告单实验科目:科学清镇市中小学实验报告单实验科目:科学清镇市中小学实验报告单实验科目:科学清镇市中小学实验报告单实验科目:科学小学实验报告单实验科目:科学四年级小学实验报告单实验科目:科学四年级小学实验报告单实验科目:科学四年级小学实验报告单实验科目:科学四年级小学实验报告单实验科目:科学四年级小学实验报告单实验科目:科学四年级小学实验报告单实验科目:科学四年级小学实验报告单实验科目:科学四年级小学实验报告单实验科目:科学四年级小学实验报告单实验科目:科学(1)67+42+33+58(2)258-58-26-74(3)125×16(4)50×(2×4)×25(5)7×8×3×125(6)26×103(7)501×12(8)25×(40+8)(9)39×14+61×14(10)163×8+37×8(11)202×13(12)77×4×5(13)27×99(14)48×250(15)98+303(16)49+49×49(17)55×25+25×45(18)123×67-23×67(19)39×101-39(20)99×64+64(21)76×23+24×23(22)12+19×12(23)21+254+79+46(24)25×16×5(25)52×32+48×32(26)18×137-18×37(27)450÷18(28)420÷35(29)480÷15(30)21×99(31)125×32(32)12×301(33)75×3×4(34)19+99×19(35)256×9-46×9(36)13+13×49(37)(25+125)×8(38)541×67-67×441(39)43×201(40)102×35(41)304×22(42)(30+4)×25(43)38×7+62×7(44)152×8+148×8(46)103×23(47)(30+2)×15(48)125×(8+16)(49)68×48+68×2(50)5×27+63×5(51)12×(40-5)(52)64×9-14×9(53)35×98(54)23×134-34×23(55)102×45(56)648+203(57)98×32(58)44×25(59)63+15×2(60)43+43×39(61)27×37+37×23(62)256×7-56×7(63)48×101-48(64)99×62+62(65)41×99(66)765+98(67)560÷16(69)36×25(70)304+297(71)18×45+18×55(72)226×13-26×13(73)15×301-15(74)(30+8)×25(75)25×65+25×25(76)75×141-75×40(77)125×18(78)25×35+25(79)71×23-71×13(80)125×(80-8)(81)101×89-89(82)88×22+22×12(83)28×57+43×28(84)202×41(85)25×19×4(86)47+99+47(87)103×37(88)34×201(89)25×5×16(90)56+56×49(91)57×26+26×43(93)78×101-78(94)199×53+53(95)25×124-24×25(96)250×28(97)125×16(98)250×9×4(99)48×125(100)24×250(101)402×15(102)(25+250)×4(103)199×9+199(104)27×18+82×27(105)2×46+46×18(106)401×25(107)72×101(108)42×(30-1)(109)101×85-85(110)25×19(111)152×49+51×152(112)50×(60+8)(113)93×99+93(114)13×125×8(116)492-145-155(117)43×25×2(118)24×25(119)28×111-28×11(120)63×8+91×63+63。
四年级科学试验报告单
四年级科学试验报告单实验目的:探究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需求。
材料: 1. 植物种子(可以选择豌豆、向日葵、小麦等); 2. 盆栽土壤; 3. 小盆或花盆; 4. 水; 5. 太阳光。
实验步骤: 1. 准备好材料,并将盆栽土壤填满小盆或花盆; 2. 在土壤中挖一小坑,将植物种子放入坑中,并轻轻盖上土壤; 3. 给植物浇适量的水,保持土壤湿润; 4. 将小盆或花盆放在室外或阳台等可以充分接受阳光的地方。
实验观察: 1. 每天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录下植物的高度和叶子的数量; 2. 注意观察植物的颜色是否健康、根部是否有长出来。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我们发现植物的高度逐渐增加,叶子的数量也逐渐增多。
同时,植物的颜色也保持健康,没有出现黄叶等问题。
根部也有逐渐生长出来。
实验结论: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植物生长需要适量的水和阳光。
水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基础,可以提供养分和保持植物体内的湿度;阳光则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能源,能够帮助植物合成养分; 2. 适当的土壤也对植物的生长起到重要作用。
土壤中含有丰富的养分,可以为植物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 3. 植物的根部也是生长的重要部分,可以吸收水和养分,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条件。
实验意义: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需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种植植物、照顾植物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植物是需要我们精心呵护的,只有给予它们足够的养分和环境条件,它们才能茁壮成长。
总结: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了解到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需求,包括水、阳光和适当的土壤。
这些条件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只有在这些条件充分满足的情况下,植物才能健康成长。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植物根部的重要性,根部可以吸收水和养分,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条件。
这次实验让我们更加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也更加懂得如何照顾植物。
四年级科学教师演示实验报告单9份
1、在三个试管中,各盛约10~15毫升的水。 2、分别往试管中加入1~2毫升醋、酒精和实用油,充分震荡 后,静置一会儿。 3、观察、描述这三种物质在水中的状态。
实验器材 名称 试管 滴管 醋 酒精 食用油 水 仪器使用情况 正常 损坏及原因 实验效果 注:此表由实验教师和学生共同填写,实验员保管 单位 个 支 数量 3 3 备注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 了解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 实验器材
1、用同样的力度敲击标有编号的盛有不同水量烧杯 口,记录它们发出的声音。 2、重复实验3次。 3、观察
名称 筷子 烧杯 水
单位 根 个
数量 1 4
备注
实验小结
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不同
仪器使用情况 正常 损坏及原因 实验效果 注:此表由实验教师和学生共同填写,实验员保管 教师 意见
1、找一位同学在材料的另一端倾听,一位同学在一端敲 击抵住材料的音叉。 2、仔细听比较铝箔、棉线、尼龙绳、木质米尺传播声音 的效果。
名称 音叉 音叉锤 铝箔 木质米尺 尼龙绳 棉线
单位 个 个 张 把 根 根
数量 1 1 1 1 1 1 仪器使用情况
备注
实验小结
使用铝箔听不到音叉的声音,感受不到音叉的振动。 使用木质米尺听到音叉的声音较小,感受到音叉轻微的振动。 使用棉线听到音叉的声音较高,感受到音叉较强的振动。 使用尼龙绳听到音叉的声音高,感受到音叉强烈的振动。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胶水和洗发液是怎样溶解的
通过实验认识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实验器材 名称 烧杯 钥匙 搅拌棒 水 洗发液 胶水 仪器使用情况 正常 损坏及原因 实验效果 注:此表由实验教师和学生共同填写,实验员保管 单位 个 把 根 数量 2 2 2 备注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含实验目的及实验现象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含实验目的及实验现象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1)实验名称: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实验器材:温度计、线、笔实验步骤:1、挑一支温度计,用线铁链不好。
2、将温度计装设,(距地面1.5米左右,无法看齐,在室外特别注意通风,阳光无法照射温度计)。
3、读数。
4、记录并比较。
实验结果:室内外温度存在差距,通过对大气温度的测量,可以了解当地的气温。
(2)实验名称:气温的测量实验器材:温度计实验步骤:1、选择两个地点:阳光下和背阴处来测量它们的温度;2、测量一天中,清晨、商务、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
实验结果:1、阳光下的温度低,背阴处的温度高,表明测量气温时必须挑选背阴的地方。
2、一天中,中午的时候气温最低,清晨的时候气温最高;还辨认出在一天中的气温时从高至低,在从低至高的规律变化的。
(3)实验名称: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实验器材:温度计实验步骤:1、用擦水壶演示降水,记录不好时间。
2、把雨量器改为在水平桌面,念出刻度3、折算成24小时,录入雨量等级。
实验结果:根据24小时内测的降水量,对照等级表,确定了下雨的等级。
(4)实验名称:观测食盐、沙在水中的状态实验器材:烧杯2个、搅拌棒2根、沙、食盐、水。
实验步骤:1、挑一小匙食盐,放进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烘烤。
你存有什么辨认出?2、挑一小匙河沙整洁的沙,放进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烘烤。
你存有什么辨认出?3、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状态。
实验结果:食盐在水中熔化了,沙在水中没熔化。
(5)实验名称:观察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实验器材:烧杯1个、搅拌棒1根、面粉、水。
实验步骤:1、取一小匙面粉,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2、你发现了什么?实验结果:面粉在水中没熔化。
(6)实验名称:过滤食盐、沙和面粉与水的混合物实验器材:铁架台1个、圆柱形一个、烧杯6个、玻璃棒3根、滤纸三个、(面粉、沙、食盐)溶液三份。
实验步骤:1、折叠过滤纸。
四年级实验报告单
认识量筒
实验器材:1个量筒,三个装有水的烧杯,记录纸
测量水的温度
(一)实验要求: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并记录测量结果。
(二)实验器材:温度计一支,烧杯两个,冷水、热水适量。
(三)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操作过程和记录
1.检查器材①检查实验所需器材是否齐全;
②观察并记录温度计的量程为,最小分度值为。
2.用温度计测量冷水的温度①将手指插入烧杯中的冷水中,估计水温大约为
;
②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水中,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冷水充分接触;
③保持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冷水充分接触,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
④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齐平,读出温度计此时的示数;
⑤记录此时烧杯中水的温度为。
3.用温度计测量热水的温度①将手试触烧杯杯壁,估计杯中热水温度大约为
;
②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水中,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热水充分接触;
③保持温度计的玻璃泡与热水充分接触,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
④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齐平,读出温度计此时的示数;
⑤记录此时烧杯中水的温度为。
4.整理器材实验完毕把器材整理好轻轻放回原处。
磁铁两极的研究
实验器材:没有标志的条形磁铁、若干纸条、实验记录表
过滤沙、食盐和面粉与水的混合物
实验器材:铁架台、漏斗、烧杯(50ml或100ml)、玻璃棒、滤纸、沙、食盐和面粉
实验结论:
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
实验器材: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烧杯、坩埚钳、三脚架、玻璃棒
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全部)
科学实验报告单(6)
科学实验报告单(7)
科学实验报告单(8)
科学实验报告单(9)
科学实验报告单(10)
科学实验报告单(11)
科学实验报告单(14)
科学实验报告单(16)
科学实验报告单(17)
科学实验报告单(18)
科学实验报告单(19)
科学实验报告单(20)
科学实验报告单(21)
实验四:辨别食物的营养成分(10分)
实验材料:花生米、瓜子、馒头、面包、土豆……白纸、碘酒、滴管。
实验步骤:
1、辨别脂肪:(4分)
①去掉花生米的种皮,用它在白纸上挤压、滑动,观察现象。
②去皮的瓜子在白纸上挤压、滑动,观察现象。
③花生米、瓜子在白纸上留下油渍说明含有脂肪。
2、辨别淀粉:(4分)
①掰一小块馒头,在馒头上滴1-2滴碘酒,观察现象。
②将碘酒滴在其他食物上,观察现象。
③淀粉遇碘会变蓝,馒头、土豆等食物变成蓝色,说明这些食物中含有淀粉。
3、整理实验材料。
(2分)。
小学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评定等级: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年(班)级
实验小组成员
实验时间
实验名称
验证物体是否导电的实验
实验器材:简单电路、干木头、塑料、纸、钉子、铝片、钢丝、
铅笔、皮筋、橡皮等
我的猜测:1、灯泡亮的是钉子、铁丝、铝片、钢丝等。
2、灯泡不亮的是干木头、塑料、纸、橡皮、皮筋等。
我这样做:1、先将简单电路中的夹子夹在一起,灯泡亮表示电路通。
3、用同样的方法在电路中接入三个或多个小灯泡,观察现象。
观察到的现象或测量结果:1、在电路中接入一个小灯泡,接通开关,观察现象
2、把两个小灯泡用导线并列的连接在电路中,观察现象。
3、用同样的方法在电路中接入三个或多个小灯泡,观察现象。
我认为:把用电器用导线并列的连接在电路中,这样的连接方式叫做并联,这样连接成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
3、 把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接触一下,看看灯泡能发光。
4、 用两个检测头接触橡皮泥的两端,看看小灯泡是发光。
5、 重复检测一次。
6、 记录检测时灯泡是否发光。
二、用检测橡皮的方法检测其他物体。
实验现象
或
实验结果
灯泡亮的表明这个物体是导体,不亮的是绝缘体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观察到的现象或测量结果:1.用铁环去套铜球,铜球能通过铁Leabharlann ;2.加热后铜球不能通过铁环;
3.把铜球放入冷水中冷却,铜球又能通过铁环。
我认为: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年(班)级
实验小组成员
实验时间
实验名称
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实验
结论
注意事项
检测自己的测力计
实际应用
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实验
实验名称
面粉变蓝
实验仪器
碘酒、一小块馒头、滴管。
实验步骤
用滴管取几滴碘酒滴在一小块馒头上,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馒头变成蓝色了。
结论
说明面粉中有淀粉。
注意事项
碘酒不能滴太多
实际应用
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实验
实验名称
过滤实验
实验材料
3.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有草覆盖的木板上留下来的水比较少,而且比较清;无草覆盖的木板上流下来的水较多,而且比较浑浊。
实验结论
水、土、植物是相互依存的。植物可以保护土不被水冲走,同时也使水不致流失,有了土和水植物才能生存。没有植物的保护,土容易被水冲走,同时也容易使水流失;没有了土和水,植物也不能生存。
3.在木块上用笔画出刻度。自然状态时标出0刻度的位置,然后用测力计测已知重力的钩码,标出刻度。一个简易的测力计就做成了。
实验现象
结论
注意事项
检测自己的测力计
实际应用
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实验
实验名称
面粉变蓝
实验仪器
碘酒、一小块馒头、滴管。
实验步骤
用滴管取几滴碘酒滴在一小块馒头上,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3、用滴管取上层清液滴在玻璃片上,将有水滴的玻璃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4、把土壤放在铁盘里用火烧,有什么现象发生,闻一闻,有什么气味?
实验现象
1、土壤里会有气泡冒出。
2、会发现土壤有分层沉降,下层粗粒是沙,上层很细腻的是黏土。
3、会发现玻璃片有脏的痕迹。
4、冒烟,有气味。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一:观察植物的生长实验目的:观察并记录植物在一段时间内的生长变化,了解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
实验材料:花盆、土壤、种子(如绿豆、向日葵等)、水、尺子、记录表格。
实验步骤:1、在花盆中装入适量的土壤。
2、将种子均匀地撒在土壤表面,然后轻轻覆盖一层薄土。
3、适量浇水,使土壤湿润但不过于潮湿。
4、每天定时观察并测量植物的高度,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记录:|日期|植物高度(厘米)|生长情况描述||||||第一天|0|种子刚刚种下,没有明显变化。
||第二天|0|仍未发芽。
||第三天|05|有几颗种子开始发芽,冒出了嫩绿的芽尖。
||第四天|12|芽苗继续生长,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第五天|20|叶子增多,茎干变粗。
||第六天|28|植株生长明显,更加健壮。
|实验结论: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发现植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土壤。
在适宜的条件下,种子会发芽并逐渐长大。
实验二:溶解的实验实验目的:探究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实验材料:食盐、白糖、沙子、食用油、水、玻璃杯、搅拌棒、记录表格。
实验步骤:1、在四个玻璃杯中分别倒入等量的水。
2、向第一个杯子中加入适量的食盐,用搅拌棒搅拌,观察其溶解情况。
3、向第二个杯子中加入适量的白糖,搅拌并观察。
4、向第三个杯子中加入适量的沙子,搅拌后观察。
5、向第四个杯子中加入适量的食用油,搅拌后观察。
实验记录:|物质|是否溶解|溶解速度||||||食盐|是|较快||白糖|是|较快||沙子|否|不溶解||食用油|否|浮在水面上|实验结论:食盐和白糖能在水中溶解,而沙子和食用油不能在水中溶解。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同。
实验三:声音的传播实验目的:探究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实验材料:闹钟、玻璃罩、抽气泵、记录表格。
实验步骤:1、将闹钟放在玻璃罩内,能听到闹钟的声音。
2、用抽气泵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观察闹钟声音的变化。
实验记录:|抽气情况|声音大小|||||未抽气|清晰响亮||抽气中|逐渐变小||抽完气|几乎听不到|实验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声音无法传播。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共9篇)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共9篇)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1)实验名称: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实验器材:温度计、线、笔实验步骤:1、取一支温度计,用线2、将温度计悬挂,(离地面 1.5米左右,不能靠拢,在室外注意通风,阳光不能直射温度计)。
3、读数。
4、记录并比较。
实验结果:室内外温度存在差距,通过对大气温度的测量,可以了解当地的气温。
(2)实验名称:气温的测量实验器材:温度计实验步骤:1、选择两个地点:阳光下和背阴处来测量它们的温度; 2、测量一天中,清晨、商务、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
实验结果:阳光下的温度高,背阴处的温度低,说明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背阴的地方。
(3)实验名称:测量降水量活动实验器材:雨量器实验步骤:1、用喷水壶模拟降水,记录好时间。
2、把雨量器改在水平桌面,读出刻度3、换算成24小时,核对雨量等级。
实验结果:根据24小时内测的降水量,对照等级表,确定了下雨的等级。
4.实验名称:观察食盐、沙在水中的状态实验器材:烧杯2个、搅拌棒2根、沙、食盐、水。
实验步骤: 1、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你有什么发现?2、取一小匙淘洗干净的沙,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你有什么发现?3、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状态。
实验结果:食盐在水中溶解了,沙在水中没有溶解。
(5)实验名称:观察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实验器材:烧杯1个、搅拌棒1根、面粉、水。
实验步骤:1、取一小匙面粉,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2、你发现了什么?实验结果: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
(6)实验名称:过滤食盐、沙和面粉与水的混合物实验器材:铁架台1个、漏斗一个、烧杯6个、玻璃棒3根、滤纸三个、(面粉、沙、食盐)溶液三份。
实验步骤:1、折叠过滤纸。
2、将折叠好的过滤纸放入漏斗中。
3、将漏斗放在铁架台上 漏斗下放好接盛滤液的烧杯。
4、分别倾倒食盐溶液、沙和水的混合物、面粉和水的混合物过滤5、观察比较滤纸,记录观察实验结果。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全部)
1、用放大镜观察每一种岩石。
2、用胶头滴管将稀盐酸分别滴在每一块岩石上。
3、采用其他办法识别出所提供的花岗岩、石灰岩、砾岩和砂岩。
观察到的现象:花岗岩上有、、。将稀盐酸滴在石灰岩上出现的现象。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19
四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观察花岗岩
实验目的:了解花岗岩的组成。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通过自主检测学会科学的检测方法-----;推导——通过检测,,验证——打开盒子验证检测结果的正确性以及同一个结果方法。
科学实验报告单〔10
四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比较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
实验目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两种用不同连接方法组成的电路。
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灯泡、灯座各2个、导线4根。
2、先预测再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中所发生的故障。
3、说出故障原因,并且采用替换法把电路重新接亮。
4、拆分器材
5、整理器材。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7
四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检测导体和绝缘体
实验目的:能依据检测一块橡皮的"科学规范"计划去检测更多的物体,能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并提出问题。
观察到的现象:摩擦后的塑料梳子吸上了。
实验结论:梳子摩擦后吸上了轻小物体,说明梳子摩擦后产生了。
科学实验报告单〔2
四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四年级上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探究光线传播的路径一、实验目的1.理解光的传播路径;2.掌握光线传播的方式;3.学习使用实验方法进行观察和探究。
二、实验材料1.手电筒;2.透明玻璃;3.透明塑料板;4.草地;5.实验报告纸。
三、实验步骤1.将手电筒打开,并照射到透明玻璃上,观察光线的传播路径。
记录观察结果。
2.将手电筒照射到透明塑料板上,观察光线的传播路径。
记录观察结果。
3.将手电筒照射到草地上,观察光线的传播路径。
记录观察结果。
四、实验原理光是一种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会按照直线传播。
当光线遇到透明的物体时,可以穿过物体并向前传播。
当光线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会发生反射,光线会发生改变方向。
五、实验结果1.在透明玻璃上照射光线时,发现光线可以穿透玻璃,并且直线传播。
2.在透明塑料板上照射光线时,同样发现光线可以穿透塑料板,并且直线传播。
3.在草地上照射光线时,发现光线在草地上会发生散射,传播路径并不是直线。
六、实验分析与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光线在透明的物体上可以穿透并且向前传播,传播路径为直线。
2.光线在不透明的物体上会发生反射,光线会改变方向。
3.光线在草地上会发生散射,传播路径并不是直线。
我们可以从中推断出光线的传播路径会受到物体透明程度的影响。
透明度越高的物体光线传播路径越直线,透明度越低的物体光线会发生散射。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光的传播路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光线在透明物体上可以直线传播,在不透明物体上会发生反射,而在草地上会散射。
八、实验体会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了解到了光的传播方式,并且学会使用实验方法进行观察和探究。
实验中我们还学会了记录实验结果和结论。
这次实验让我们对光线的传播路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希望通过实验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学习知识。
四年级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4)
四年级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4)四年级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第2课植物的根【实验名称】验证根的吸收作用【实验目的】会设计观察实验;知道根有吸收作用。
【实验器材】一株生长好的植物、玻璃杯、花生油。
【实验步骤】1、在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水。
2、把植物放入玻璃杯中。
3、在玻璃杯里滴入花生油,防止水分蒸发。
4、用橡胶塞(中间钻孔、切成两半利于固定植物)固定好植物,并在杯壁处做标记。
5、把植物放在向阳的地方,观察玻璃杯中液面的变化。
【实验现象】玻璃杯中的液面会逐渐下降。
【实验结论】根有吸收作用。
在吸收水分的同时,把溶解在水中的养分也吸收了。
【实验说明】1、玻璃杯可用烧瓶代替,直接观察刻度,不用做标记。
2、花生油防蒸发,可用棉花代替。
3、橡胶塞可用橡皮泥代替。
第3课植物的叶【实验名称】分离叶绿素【实验目的】大多数植物叶呈现绿色,是因为叶中含有叶绿素的缘故。
【实验器材】锥形瓶、酒精、烧杯(盛水)、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脱脂棉(棉花)【实验步骤】1、把几片绿叶放入锥形瓶内,再加入95%的酒精到淹没叶片为止。
2、把锥形瓶放入盛热水的大烧杯中。
3、在三脚架上放好石棉网,然后把大烧杯放在水面,点燃酒精灯加热。
4、过一会儿,会看到锥形瓶中无色酒精完全变成绿色,这些绿色物质就是叶绿素。
【实验结论】叶子大多数呈现绿色的原因是含有叶绿素。
【实验说明】叶绿素不溶于水,溶于酒精。
将它加热煮沸,叶绿素就会跑到酒精中。
改进:这个实验如果分组做,不太安全,演示的话不利于学生观察,可以让学生在家自己做,方法:用矿泉水瓶子装上白酒,把绿叶放入瓶中,放到盛有水的锅中,在炉上加热,仔细观察,效果很好。
第4课植物的茎【实验名称】验证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实验器材】凤仙花、水(滴入红墨水便于观察)、矿泉水瓶、小刀等。
【实验步骤】1、剪取一枝凤仙花枝条。
2、把凤仙花插入装红墨水的矿泉水瓶里。
3、把装置放在阳光下,叶面水分迅速蒸腾水分,从而使红色染液迅速上升到叶脉。
小学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四年级实验名称让小灯泡发光年级四年级实验名称带灯座的电路小组成员实验器材导线、灯泡、电池若干实验目的让小灯泡发光实验原理1、观察小灯泡。
2、连接装置:把导线的一端跟电池的负极连接,另一端与灯泡上面实验过程的连接点连接,再把灯泡靠下面的连接点与电池的正极连接,形成一套电路装置。
实验现象或用一根导线和一个电池,使小灯泡亮了起来实验结果指导教师评定等级小组成员实验器材导线、小灯泡、电池、灯座、电池盒若干让学生尝试用一个小灯泡、一个小灯座、两根导线、一个电池盒和实验目的一节电池组成电路实验原理电路图原理1、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电池安装在电池盒里2、与同学合作,用连接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使小实验过程灯泡发光3、把小灯泡安装在小灯座上,再连接上导线。
4、画出简单的电路图。
实验现象或不用手按住小灯泡,小灯泡亮了起来实验结果指导教师评定等级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四年级实验名称电路出故障了小组成员年级四年级实验名称导体与绝缘体灯泡(好的和坏的)、导线、电池、电池盒、小灯座、废电池、形实验器材成短路的电池盒、一套电路检测器的材料。
实验目的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找到电路出故障的一般的原因实验原理电路检测原理1、把小灯座上的一根导线头拆下,另外在连上一根导线,制作电路实验过程检测器2、用我们制作的电路检测器检测出故障的电路实验现象或我们能用自制的电路检测器排除故障,使小灯泡重新亮了起来实验结果指导教师评定等级小组成员木片、塑料片、陶瓷、纸板、橡皮、布、钢管、玻璃、铅笔、铜丝、实验器材铝丝、铁丝、卷笔刀、硬币、导线、插座16种待测物体、电路检测器实验目的认识一些常见物体的导电性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验原理绝缘体不导电一、检测一块橡皮泥的过程:1、拿出一块橡皮泥,预测橡皮泥能否通过电流使灯泡发光。
把预2、测记录在本子上。
3、把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接触一下,看看灯泡能发光。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用气球驱动小车的实验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用气球驱动小车的实验。
(1)实验材料:装有喷气嘴的小车、气球、软尺。
(2)实验步骤:
①选择一块平滑的地面来进行喷气小车实验。
在实验场地上画岀小车跑道,并标出起点。
②将气球吹胀后,用食指和中指夹住气球颈部,不让气体漏出。
把小车放在起始位置,对准跑道方向,然后迅速松开手指,让小车自行驶出。
③调整喷气嘴的方向,观察小车运动的方向。
④测量并记录小车行驶距离。
(3)实验结论:在这个装置中,我们利用气球喷出的气体产生的反冲力可以让小车运动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4:
实验报告单
年级: 四年级 学生姓名: 时间: 2017 年 月 日
科 目
科学
实验名称
使用弹簧秤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目的:发现力的大小,会使用弹簧称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器材:弹簧称、钩码、装了文具的笔袋等
实验步骤:1、使用前检查指针是否在“0”处;
2、将钩码挂在弹簧称上;
3、等指针静止时读数;
实验器材:玻璃弹子、橡皮泥
实验步骤:1、滚动玻璃球。用手把滚动的玻璃球让其停止滚动。
2、用手捏橡皮泥。
观察到的现象:1、在力的作用下,静止的玻璃球能滚动,也能改变其滚动方向。滚动的玻璃球也能立马静止。 2、在力的作用下,橡皮泥发生变形。
实验结论: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运动速度、运动方向等。
指导教师:雷政江
实验器材:秒表、小车、尺子、钩码、砝码盒
实验步骤:1、在桌面上定好距离,确定起点和终点;
2、挂2个钩码,测量小车从起点到终点运动的时间;挂3个钩码,测量小车从起点到终点运动的时间;挂4个钩码,测量小车从起点到终点运动的时间; 3、实验反复做几次;计算出平均数并比较;
4、记录,交流;
5、整理实验材料,保持整洁。
3、拉动绳子,活动手臂模型。
观察到的现象:1、拉动绳子,手臂就会弯曲。
2、手臂打直,绳子就变直了。
实验结论: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骼运动。
指导教师:雷政江
表4:
实验报告单
年级: 四年级 学生姓名: 时间: 2017 年 月 日
科 目
科学
实验名称
物体的运动方式
实验目的:了解运动特点,说出运动方式并分类
实验器材:不同长度的线、钩码
实验步骤:1、做一个摆,并明白一个来回算一次;
2、用摆线30厘米的摆实验,测量15秒可摆动多少次
3、用摆线15厘米的摆实验,测量15秒可摆动多少次
4、记录、比较摆的次数;
5、整理实验材料,保持整洁。
观察到的现象:摆的快慢与摆重、摆角无关,与摆线长度有关。
实验结论:摆的快慢与摆重、摆角无关,与摆线长度有关。
观察到的现象: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快;在相同距离下所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速度越快。
实验结论:其他因素不变,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指导教师:雷政江
表4:
实验报告单
年级: 四年级 学生姓名: 时间: 2017 年 月 日
科 目
科学
实验名称探究ຫໍສະໝຸດ 的快慢与什么条件有关实验目的: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线越长,摆得越慢;反之摆得越快
实验结论:可以按运动轨迹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钢尺 的振动可以算是直线运动中的特例,摆动是曲线运动中的特例。
指导教师:雷政江
表4:
实验报告单
年级: 四年级 学生姓名: 时间: 2017 年 月 日
科 目
科学
实验名称
研究小车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目的:开展对比实验研究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课件
实验步骤:1、课件出示一位小朋友玩滑梯,分析这位小朋友的运动有什么特点运动轨迹是什么样的并用画图的方式表示。
2、课件出示蛙跳,分析青蛙跳跃的轨迹是什么样的用画图的方式表示。
3、青蛙跳的轨迹和下滑的小朋友运动的轨迹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观察到的现象:小朋友的运动轨迹是直的,青蛙的跳跃轨迹是弯曲的,所以不同。
4、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平齐;
5、记录;
6、整理实验材料,保持整洁。
观察到的现象:力有大小,可用仪器测量。
实验结论:被测的力不可超过弹簧称标定的最大数值
指导教师:雷政江
表4:
实验报告单
年级: 四年级 学生姓名: 时间: 2017 年 月 日
科 目
科学
实验名称
探究力对物体运动和形状的影响
实验目的:指导知道力对物体运动和形状有影响
表4:
实验报告单
年级: 四年级 学生姓名: 时间: 2017 年 月 日
科 目
科学
实验名称
做手臂活动模型
实验目的:体会肌肉和关节的运动
实验器材:绳子、硬纸板、铆钉(细铁丝)
实验步骤:1、 剪两条硬纸板,其中一条是另一条的两倍宽。把宽的硬纸板 沿长边对折,窄的一端剪圆后夹在对折纸板中间,用铆钉固定。
2、剪下两段一样长的绳子,分别粘在两侧的纸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