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千字文》修身篇教案
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案全套完整版.
![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案全套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a9e41106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b4.png)
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案全套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国学经典教材《千字文》,详细内容为第一章“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通过对该章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感受国学经典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千字文》第一章,理解其中所蕴含的宇宙观和自然观;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子,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提高学生对古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千字文》第一章所蕴含的宇宙观和自然观;正确朗读并翻译古文句子。
2. 教学重点: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千字文》注释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宇宙星空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起源和自然界的奥秘,进而引出《千字文》第一章的学习。
2. 新课内容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千字文》第一章,要求学生注意发音和停顿。
(2)学生自主阅读,结合注释本理解文意。
(3)教师讲解重点词汇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古文。
(4)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3.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千字文》第一章2. 板书内容: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重点词汇:天地、宇宙、日月、辰宿重点句子: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并背诵《千字文》第一章。
(2)根据注释,翻译《千字文》第一章。
(3)思考:《千字文》第一章所表达的宇宙观和自然观对我们的生活有何启示?2. 答案:(1)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最新国学经典《千字文》诵读优质教案
![最新国学经典《千字文》诵读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308b9b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1f.png)
最新国学经典《千字文》诵读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千字文》这一国学经典。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一章,详细内容为《千字文》前五百字。
这些字词包含丰富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通过诵读与学习,让学生感受国学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练诵读《千字文》前五百字,理解其中所蕴含意义。
2. 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学习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对汉字认识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千字文》中一些生僻字认识和理解。
教学重点:熟练诵读《千字文》前五百字,并理解其中所蕴含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千字文》教材、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本、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与《千字文》相关故事,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学习兴趣。
2. 诵读:带领学生一起诵读《千字文》前五百字,让学生感受经典韵律美。
3. 讲解:对《千字文》中生僻字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4. 例题讲解:挑选几个具有代表性句子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其中哲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句子翻译练习。
六、板书设计1. 《千字文》前五百字板书,标注生僻字。
2. 例题及答案。
3. 本节课重点知识框架。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熟读《千字文》前五百字,并挑选五个生僻字进行解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效果,学生掌握程度,以及教学中存在问题。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千字文》全文,深入解国学经典,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千字文》作为国学经典,其内容博大精深。
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对前五百字内容筛选,确保所选内容既能体现经典之美,又能适应学生认知水平。
我会详细梳理每个字词含义,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
二、教学难点处理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僻字演变过程,帮助学生形象记忆。
2. 通过讲解字源、字义,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僻字。
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案
![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9fe248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11.png)
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千字文》的第一至第三章。
具体内容包括:1. 第一章: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2. 第二章: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3. 第三章: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千字文》前三章的汉字及词义,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2. 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3. 通过学习《千字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并记忆《千字文》前三章的词义和句子结构。
重点:掌握前三章的汉字,并能熟练阅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学具:教材、《千字文》原文及注释、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寓意,引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第一章至第三章的词义、句子结构和内涵。
3. 例题讲解:以第一章为例,分析“寒来暑往,秋收冬藏”的寓意。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现场翻译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内容。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千字文》前三章中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分享心得。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千字文》教学2. 内容:(1)第一章:天地玄黄,宇宙洪荒……(2)第二章:云腾致雨,露结为霜……(3)第三章:海咸河淡,鳞潜羽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记《千字文》前三章,并能流畅阅读。
(2)翻译前三章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解释其中寓意。
2. 答案:(1)见教材。
(2)见教材及注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了解他们对《千字文》的兴趣和掌握程度。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阅读《千字文》全文,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最新国学经典《千字文》诵读精品教案
![最新国学经典《千字文》诵读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cd399c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06.png)
最新国学经典《千字文》诵读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千字文》第一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千字文》的前五十句,涵盖了天地自然、历史人物、道德伦理等方面的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了解传统文化,感受国学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练诵读《千字文》前五十句,掌握基本的字词和句式。
2. 使学生了解《千字文》所涉及的历史、文化、道德等方面的知识,提高文化素养。
3. 培养学生对国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继续学习国学经典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千字文》中的一些生僻字、难字的认读和理解。
教学重点:《千字文》前五十句的诵读、字词句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学具:课本、《千字文》诵读教材、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古代读书人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国学经典,激发学习兴趣。
2. 诵读:带领学生集体诵读《千字文》前五十句,注意字音、语调、节奏的把握。
3. 讲解:对《千字文》前五十句进行逐句讲解,分析字词、句式和内涵。
4. 实践:设置实践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内容进行对话、表演,加深理解。
5.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6.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千字文》诵读2. 内容:板书《千字文》前五十句,标注生僻字、难字,列出重点字词和句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千字文》前五十句,并翻译其中的五个句子。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千字文》全文,了解更多的国学经典,提高文化素养。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国学兴趣小组,深入研究和传承国学文化。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诵读的技巧和方法2. 字词和句式的理解3. 实践情景的设置4. 例题的选取与讲解5. 作业的设计与指导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诵读的技巧和方法1. 正确发音:对生僻字、难字进行重点讲解,确保学生发音准确。
《千字文》修身篇教案配套课件
![《千字文》修身篇教案配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daa10f6aef8941ea76e05b9.png)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八 七 六 五 四 三 二 一 章 章 章 章 章 章 章 章 生 隐 出 地 君 修 治 自 活 居 仕 理 臣 身 理 然 篇 篇 篇 篇 篇 篇 篇 篇
第一步:字正腔圆 知字音 第二步:查阅资料 知其意 第三步:摇头晃脑 出感情
字正,就是发音一定要正确; 腔圆,就是字要发的圆润,宏亮。
《千字文》是我国最优秀的一篇启蒙 教材, 代表了中国传统教育启蒙阶段的 最高水平。《千字文》通篇首尾连贯,音 韵谐美,构思精巧,气势雄浑,条理贯穿, 妙语连珠,全文共250句,每四字一句, 共一千字。字不重复,句句押韵,读起 来朗朗上口,既是一篇四言长诗,也是一 部袖珍百科知识全书。明代古文大家王 世贞称其为"绝妙文章"。
快速默读故事,说说这则故事的起因、 经过、结果各是什么?
事件的起因: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避难,途中遇 想要搭船,华歆不同意。 事件的经过:王朗留下了逃难的人,作乱的人追 上来,王朗想要抛弃那人。 事件的结果:华歆救助了逃难的人。
读了这则故事请你来评价下华歆王朗的做法
在这个故事里,王朗事前只想做好人,却 没有考虑可能出现的情况,面临危险的时 候,又表现出了不顾道义的嘴脸。这样的 人就是普通人的表现 华歆在事发前能够虑及可能的变化,看似 不近人情,其实深思熟虑;面临危险时又 能够秉持道义,十分了不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谋定 而后动,碰到任何情况都要坚持原则 。
故事:嗟来之食
1、背诵《千字文》修身篇(今天的内容)。
2、运用《千字文》三步学习法,自学君臣篇。
仁慈隐恻 ,造次弗离 。 节义廉退 ,颠沛匪亏 。
rén cí yǐn cè 仁 慈 zào cì 造 次 jié yì 节 义 diān pèi 颠 沛 隐 fú 弗 lián 廉 fěi 匪 恻, lí 离。 tuì 退, kuī 亏。
最新小学二年级国学经典《千字文》教学计划
![最新小学二年级国学经典《千字文》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fb44fe363186bceb18e8bb67.png)
一、指导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
通过开展经典诵读及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孩子们:1、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系统了解主要的国学经典。
2、培养学生对经典的诵读兴趣,让学生爱上经典,爱上传统文化。
3、补充和加强汉字文化教育,使大部分学生能够独立阅读低幼读物。
4、通过诵读学习国学经典,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帮助学生修身养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5、丰富学生的古典文学储备,开发儿童的记忆潜能,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想象及表达能力,为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为什么选择《千字文》《千字文》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涉及到天文、地理、气象、物产、历史以及个人修养等多方面知识,堪称一部微型的百科全书。
同时它脉络分明,文采飞扬,语言洗练,在众多蒙学读物中独树一帜,被誉为绝妙文章。
这样的一篇文章,特别适合低年级的学生诵读和学习。
我们使用的是育灵童小学国学教材的第三册,它全篇选择了《千字文》内容,每课有经典原文、神奇汉字、日积月累和诗歌赏读部分。
共有千字文全文1篇、汉字故事16个,文化常识16个、古诗词16首。
内容丰富,适合孩子诵读和自由阅读,也适合老师组织实施教学。
三、教学内容:根据使用的育灵童国学教材每周一节课,共16节。
每节课学习一篇课文,通过阅读,领读,结合注释和语文,讲故事大意等方式,实现大部分学生达到初步理解、会背诵的目的。
教学课时:每周主要1课时,主要集体诵读、小组展示、故事分享、教师指导与闯关评测等。
诵读安排:每周安排2次次集体晨读时间,鼓励小朋友课下或家中诵读《千字文》及相关古诗。
每周指定一位小朋友为诵读班长,由诵读班长领读课文。
课下检查各小组组长诵读情况。
闯关检测:根据课文,一共设置了16关,每闯过一关奖励星星一颗。
教学措施:1、教学形式多样化。
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案全文可读
![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案全文可读](https://img.taocdn.com/s3/m/8ec128c3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8b.png)
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案全文可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国学经典《千字文》,主要涉及第一至第四章节。
教材内容涵盖了对千字文的介绍、文言文的阅读理解、生僻字的认读与书写、以及文中寓意和哲理的阐释。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读并背诵《千字文》第一至第四章节。
2.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文中的成语和典故。
3. 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僻字的认读与书写,以及文中寓意和哲理的理解。
2. 教学重点:熟读并背诵章节内容,理解并运用成语和典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千字文》的朗读音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阅读理解:引导学生逐句阅读章节内容,解释生僻字词,阐述成语和典故的来源和含义。
3. 生字认读与书写:重点讲解章节中的生僻字,引导学生认读和书写。
4. 寓意与哲理讲解:分析文中的寓意和哲理,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5. 课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检查学生对章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1. 《千字文》第一至第四章节。
2. 重点生僻字的写法。
3. 重点成语和典故的解释。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默写《千字文》第一至第四章节的生僻字。
2. 作业答案:《千字文》第一至第四章节的生僻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国学经典作品,如《论语》、《大学》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国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千字文》作为国学经典之一,其内容丰富、寓意深远,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要求较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明确教学难点与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1. 教学难点:生僻字的认读与书写。
千字文中的生僻字较多,学生对其认读与书写存在一定的困难。
针对这一难点,教师需要重点讲解生僻字的读音、写法和用法,帮助学生正确认读与书写。
最新国学经典《千字文》诵读教案
![最新国学经典《千字文》诵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8b492f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a1.png)
最新国学经典《千字文》诵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最新国学经典《千字文》第二章“天地否,万物育”至第五章“川泽竭,龟龙屈”。
本部分内容主要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和变化,以及动物的生长和变化。
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生物的生命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千字文》第二章至第五章的内容。
2. 能够理解文中的意象和寓意,体会国学经典的魅力。
3. 能够运用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简单的写作和表达。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千字文》第二章至第五章的内容。
难点:理解文中的意象和寓意,能够运用文中的词语和句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录音机、音响。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自然风光的PPT,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 朗读:让学生跟读录音,纠正发音,保证朗读的准确性。
3. 背诵:在学生能够正确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背诵,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4. 解析:对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5. 实践:让学生运用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简单的写作和表达,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6. 练习:随堂练习,检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和记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千字文》第二章至第五章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将《千字文》第二章至第五章的内容进行背诵。
2. 作业答案:《千字文》第二章至第五章的内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做到了引导学生正确朗读和背诵,是否有效地进行了词语和句式的讲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拓展延伸: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千字文》的其他章节,深入了解国学经典的魅力;组织学生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正确朗读和背诵《千字文》第二章至第五章的内容朗读和背诵是学习国学经典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是否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千字文》第二章至第五章的内容。
千字文教学教案
![千字文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5370b5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ab.png)
千字文教学教案《千字文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们对千字文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呀,并且能够背诵一部分,感受一下咱们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魅力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呢,就是让学生们理解千字文的含义和文化内涵啦。
难点嘛,就是那些生僻字和复杂的句式,得让学生们慢慢消化呀。
三、教学方法咱就用讲故事、做游戏、诵读这些好玩的方法吧,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中学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哎呀,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很久很久以前呀,有一篇超级厉害的文章,叫千字文呢。
这可不是一般的文章哟,它里面包含了好多好多的知识和智慧呢。
2. 讲解千字文来,同学们,看这里呀,“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这说的是什么呢?就是天地一开始的样子呀,那时候可神秘啦。
再看这个“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哇,就是说太阳和月亮呀,它们一会儿圆一会儿缺,星星们也都有自己的位置呢。
3. 诵读环节好啦,同学们,咱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有趣的句子吧。
大家读的时候呀,可以想象一下那些画面哦,就像真的看到了一样呢。
4. 游戏环节咱们来玩个小游戏吧,我来说上一句,你们来接下一句,看谁反应快哟。
5. 总结哎呀呀,今天我们学习了千字文的一部分呢,同学们表现得都很棒呀。
希望大家回去之后也能多读多背,把这些知识都记在小脑袋瓜里哟。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呀,发现同学们对千字文还是很感兴趣的呢。
不过有些地方还是有点难理解,下次得再想些更有趣的方法来解释呀。
总之呢,要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这样才能记得更牢嘛。
嘿嘿,加油咯!怎么样,这个教案还不错吧,希望能让学生们开开心心地学习千字文呀!。
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案全套
![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案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461f69a4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a9.png)
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案全套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国学经典教材《千字文》,详细内容为第一章“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通过对该章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千字文》的基本内容,掌握基本的文言文阅读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千字文》第一章,了解其文化背景及内涵。
2. 掌握基本的文言文阅读技巧,提高古文素养。
3. 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激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的理解,以及对文化背景的把握。
教学重点:第一章的背诵、翻译和内涵解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千字文》注释本、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古代天文、地理、文化等方面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 新课内容学习:a. 朗读:学生跟读,教师正音。
b. 逐句解读:教师对第一章的句子进行逐句解读,解释关键词汇,分析句式结构。
c. 翻译:学生尝试翻译第一章,教师点评并给出标准翻译。
d. 背诵:学生分组背诵,教师检查。
3. 例题讲解:以第一章为例,讲解文言文阅读技巧,如断句、实词虚词辨析等。
4. 随堂练习:学生自主完成教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2. 黑板右侧:文言文阅读技巧、重点词汇、句式结构。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翻译并背诵《千字文》第一章,结合所学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一章的主题。
2. 答案:第一章主题为“宇宙的广阔与神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文言文阅读技巧的掌握程度,以及背诵、翻译的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千字文》其他章节,了解更多的国学知识,提高古文素养。
同时,推荐学生观看与《千字文》相关的文化节目,拓宽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
2. 新课内容学习中的逐句解读和翻译环节。
国学经典《千字文》精品教案全文可读
![国学经典《千字文》精品教案全文可读](https://img.taocdn.com/s3/m/1fc60394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4f.png)
国学经典《千字文》精品教案全文可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国学经典教材《千字文》,详细内容为第一章“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通过对该章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古代的宇宙观和自然观。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朗读《千字文》第一章,理解其中的字词和句意,把握古代宇宙观和自然观。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合作等方式,自主学习国学经典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千字文》第一章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千字文》第一章,理解其含义,感悟古代宇宙观和自然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千字文》第一章字词解释卡片、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宇宙星空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宇宙的神秘,引出《千字文》第一章的主题。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千字文》第一章,查阅资料,理解字词和句意。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重点解析生僻字词。
4. 例题讲解:以“天地玄黄”为例,讲解句子结构和含义。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例题,尝试解释“宇宙洪荒”等句子。
6.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千字文》第一章所表达的古代宇宙观和自然观。
六、板书设计1. 《千字文》第一章2. 内容:(1)天地玄黄(2)宇宙洪荒(3)……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千字文》第一章,并背诵。
2. 答案:(1)天地玄黄:天是苍白的,地是黄色的。
(2)宇宙洪荒:宇宙广阔无垠,无边无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情况良好,但对生僻字词的记忆仍有待加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千字文》全文,了解更多的国学知识。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了解古代文物中的宇宙观和自然观。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对《千字文》第一章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记忆。
千字文教案小学
![千字文教案小学](https://img.taocdn.com/s3/m/b3254cc0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36.png)
千字文教案小学教案标题:《千字文》教案(小学)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千字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对古代文化的认知。
2.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朗读技巧和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创作相关的作文或诗歌。
教学内容:1. 《千字文》的背景和意义介绍。
2. 《千字文》的诵读和朗读。
3. 《千字文》的阅读理解和讨论。
4. 《千字文》的创作活动。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千字文》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
第二步:诵读与朗读(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诵读《千字文》的前几段,注重语音语调的准确性和节奏感。
2. 分组进行朗读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第三步:阅读理解与讨论(20分钟)1.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千字文》的全文,并提供相关的词汇解释和背景知识。
2. 分组或全班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与《千字文》相关的问题,如作者的用意、文中所表达的观点等。
第四步:创作活动(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选择《千字文》中的一段,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创作相关的作文或诗歌。
2. 学生可以选择以现代语言解释古文,或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和思考。
第五步:总结与展示(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
教学资源:1. 《千字文》的文本材料。
2. 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
3. 讨论问题和创作活动的指导。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诵读和朗读环节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发音准确性和语音语调的流畅性。
2. 教师通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讨论,评估他们对《千字文》的理解程度和思考能力。
3. 教师评估学生的创作成果,包括作文或诗歌的内容、表达方式和创意。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更多与古代文化相关的文学作品,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
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案全文可读
![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案全文可读](https://img.taocdn.com/s3/m/4807b458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22.png)
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案全文可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国学经典教材《千字文》,详细内容包括教材的第一章至第三章。
第一章主要介绍《千字文》的起源和背景,让学生了解其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第二章选取了《千字文》中的经典段落,进行文字解析和释义;第三章通过对《千字文》的朗读和背诵,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千字文》的历史背景,认识其在我国古代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2. 掌握《千字文》中的部分生僻字词,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千字文》中的生僻字词和古文释义。
教学重点:《千字文》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朗读背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千字文》字帖、古文词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古代儿童学习《千字文》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千字文》的起源、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其在我国古代教育中的地位。
3. 字词解析:选取《千字文》中的经典段落,详细讲解生僻字词,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
4. 朗读示范:教师示范朗读《千字文》,指导学生正确把握节奏和韵律。
5. 学生朗读:学生分组朗读,互相纠正发音,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
6. 背诵比赛:组织学生进行背诵比赛,激发学习热情,巩固所学知识。
7.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千字文》教案2. 内容:(1)历史背景(2)生僻字词解析(3)朗读节奏与韵律(4)背诵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并背诵《千字文》第一章至第三章。
(2)选取《千字文》中的一个生僻字,查阅古文词典,写出其释义和组词。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了解古代教育的发展历程。
(2)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4年最新国学经典《千字文》诵读教案
![2024年最新国学经典《千字文》诵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3b144d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f8.png)
2024年最新国学经典《千字文》诵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最新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材的第一章,详细内容包括《千字文》的起源、意义、结构及其中的名句解读。
《千字文》是我国古代的一篇著名韵文,全文共有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内容涵盖了天文、地理、宗教、哲学、历史、道德等多个方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千字文》的起源、意义及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 掌握《千字文》的基本结构,能正确朗读和背诵名句。
3. 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提高文化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千字文》中部分生僻字的认识和记忆,对名句的理解。
教学重点:《千字文》的起源、意义、结构及名句解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千字文》教材、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千字文》的起源故事,引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好奇心和兴趣。
2. 讲解:《千字文》的意义、结构及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3. 诵读:带领学生一起朗读《千字文》,注意纠正发音,让学生感受韵律之美。
4. 名句解读:挑选经典名句,详细解读其意义,帮助学生理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背诵名句,互相交流心得。
6. 案例分析:分析《千字文》中的历史典故,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8.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提醒学生课后复习。
六、板书设计1. 《千字文》诵读2. 内容:《千字文》起源、意义结构:共一千字,四字一句,共250句名句解读:挑选510个经典名句进行解读重点、难点:生僻字、名句记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千字文》名句5句,并解释其意义。
选择3个生僻字,查找字典,了解其读音和意义。
2. 答案:名句解释:见课本附录。
生僻字:根据字典查询结果填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国学经典,如《三字经》、《弟子规》等,拓宽知识面。
三年级诵读《千字文》教案
![三年级诵读《千字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46fc49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9e.png)
三年级经典诵读《千字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诵读《千字文》,感受经典文化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 通过对《千字文》的诵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记忆力。
二、教学内容1. 《千字文》简介:介绍《千字文》的背景、作者及文学价值。
2. 选取《千字文》中的五个具有代表性的章节进行教学。
3. 每个章节的学习内容包括:诵读、解析、应用三部分。
三、教学方法1. 诵读:引导学生正确朗读,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2. 解析:对每个章节的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3. 应用:让学生通过写作、讨论等方式,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安排1. 每节课时:40分钟2. 教学周期:10周3. 每周学习一个章节,共学习五个章节。
五、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诵读表现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期末测评:进行诵读比赛,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目标1. 深化学生对《千字文》内容的理解,提升文化素养。
2.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学会《千字文》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七、教学内容1. 学习《千字文》中关于修身的内容,理解其寓意,学会应用到生活中。
2. 分析《千字文》中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探讨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3. 每个章节的学习内容包括:诵读、解析、实践三部分。
八、教学方法1. 诵读:加强语气、情感的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2. 解析: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讨文本的含义。
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将所学理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九、教学安排1. 每节课时:40分钟2. 教学周期:10周3. 每周学习一个章节,共学习五个章节。
十、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诵读表现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初识古文《千字文》的教案
![初识古文《千字文》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2e1f17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bd.png)
初识古文《千字文》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千字文》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创作背景等。
2. 通过学习《千字文》的前五十个字,使学生认识并掌握其中的重点字词。
3. 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千字文》的背景知识。
重点字词的认识与理解。
古文的阅读方法。
2. 教学难点:重点字词的解释与运用。
古文句式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对《千字文》的深入研究。
PPT课件或者黑板。
相关参考资料。
2. 学生准备:预习《千字文》前五十个字。
笔记本用于记录重点字词和句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向学生介绍《千字文》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千字文》前五十个字: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语气。
教师讲解重点字词,让学生跟读并模仿。
3. 课堂练习:让学生用重点字词造句,加深对字词的理解。
教师选取几个句子进行点评,纠正发音和用法错误。
4. 阅读理解:让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字词和句子。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千字文》前五十个字,注意语气和停顿。
2. 结合课后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3.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预习下节课内容。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文的魅力。
2. 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古文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古文句式和字词,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学生掌握古文的表达技巧。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2. 讲解《千字文》中的重点字词,让学生跟读并模仿。
3. 通过案例分析,讲解古文的句式和表达技巧。
4. 分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古文句子。
5. 课堂小结,强调重点字词和句子的运用。
国学千字文教案
![国学千字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ed635f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78.png)
国学千字文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教授国学经典之一的《千字文》,匡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将能够熟练背诵《千字文》,理解其中的含义,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千字文》的背景和意义。
- 掌握《千字文》的内容和结构。
- 学会背诵《千字文》。
- 理解《千字文》中的文化内涵。
2.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 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1. 掌握《千字文》的内容和结构。
2. 学会背诵《千字文》。
四、教学难点1. 理解《千字文》中的文化内涵。
2.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五、教学准备1. 课本:包含《千字文》的教材或者课外读物。
2.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相关视频和音频。
3. 黑板或者白板:用于书写教学重点和学生作业。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了解《千字文》1. 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在国学课上学到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国学的兴趣。
2. 导入《千字文》-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千字文》的视频或者音频,让学生初步了解《千字文》的内容和形式。
3. 分析《千字文》- 与学生一起分析《千字文》的结构和特点,引导学生思量其中的意义和文化内涵。
第二课时:背诵《千字文》1. 温习《千字文》- 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能够熟悉《千字文》的内容和结构。
2. 分段背诵- 将《千字文》分成若干段落,逐段进行背诵,匡助学生记忆和理解。
3. 教师示范- 教师先背诵一段《千字文》,让学生摹仿教师的语音、语调和节奏进行背诵。
4. 学生练习- 学生分组进行背诵练习,互相匡助和纠正发音。
第三课时:理解《千字文》1. 分析词语- 选取《千字文》中的几个词语进行分析,匡助学生理解其中的意义和文化内涵。
2. 课堂讨论- 引导学生环绕《千字文》展开讨论,让学生自由发表对其中内容和意义的理解。
《千字文》修身篇教案
![《千字文》修身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cafaff7cd184254a3535cb.png)
《千字文》修身篇教案篇一:《千字文》修身篇教案《千字文》教案张心怡教学内容:修身篇4教学目标:1、熟读并能背诵修身篇。
2、理解文字意思,说出大致理解。
3、补充相关知识,促进理解,有感情诵背。
教学过程:一、复习激趣1、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了《千字文》了。
谁知道千字文是怎样的文章?2、我们知道:《千字文》一共分为八类篇章,今天,我们学习“修身篇”。
二、教学指导1、出示“修身篇”的内容:共7句,分为3小节。
我们今天来细细品味第一小节。
(一)学习第一小节1、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小节。
(出示第一小节)下面进行第一步:(出示字正腔圆知字音)师:字正,就是发音一定要正确;腔圆,就是字要发的圆润,宏亮。
(1)示范读。
谁能比老师读得好?(2)指两名学生读,其他同学听读:他是否做到了“字正腔圆”?(3)生领读。
(4)对着大屏幕自由练读。
(5)开火车读。
(6)齐读。
师评:第一步字正腔圆大家基本合格。
2、下面进行第二步:(出示查阅资料知其意)(1)师:这四句话,你理解吗?同学们,自己读读这四句话,说说句子的意思。
(2)学生自学。
(3)指名交流句意,齐读句意。
(找3-4名表达,说出大意即可)“孔怀兄弟,同气连枝”:兄弟之间应该友爱,要如同大树一样连根同枝。
“交友投分,切磨箴规”:结交朋友要志趣相投,要能互相切磋劝勉。
3、过渡:古人用“孔怀兄弟,同气连枝”简洁的八个字,教育我们兄弟姐妹之间要互相关爱。
古代有很多经典的故事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老师这里请大家欣赏一则小故事,题目叫《李绩焚须》。
(1)学生听故事。
(2)师提问:故事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3)交流:(1)姐姐为了李绩终身不嫁。
(2)姐姐生病李绩亲自为姐姐熬粥,把胡须都给烧了。
(3)李绩的话让人感动。
(再指名读)(4)师评:多么情真意切的话啊!“交友投分,切磨箴规”这八个字为我们诠释了真朋友的含义,读读这八个字,你觉得什么才是真朋友?真朋友之间应该怎么做?(交流:朋友应该是志趣相投的,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切磋,一起学习,朋友遇到挫折,应该勉励他,给他鼓励,给他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字文》教案
陈天云
教学内容:修身篇4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能背诵修身篇。
2、理解文字意思,说出大致理解。
3、补充相关知识,促进理解,有感情诵背。
教学过程:
一、复习激趣
1、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了《千字文》了。
谁知道千字文是怎样的文章?
2、我们先把以前学的《千字文》用唱的形式表现出来,好不好?
3、看大屏幕,跟着读,跟着唱。
4、我们知道:《千字文》一共分为八类篇章,今天,我们学习“修身篇”。
二、教学指导
1、出示“修身篇”的内容:共7句,分为3小节。
2、还记得我们学习《千字文》的三步曲吗?
第一步:字正腔圆知字音
第二步:查阅资料知其意
第三步:摇头晃脑出感情
(一)学习第一小节
1、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小节。
(出示第一小节)
下面进行第一步:(出示字正腔圆知字音)
师:字正,就是发音一定要正确;腔圆,就是字要发的圆润,宏亮。
(1)示范读。
谁能比老师读得好?
(2)指两名学生读,其他同学听读:他是否做到了“字正腔圆”?
(3)生领读。
(4)对着大屏幕自由练读。
(5)开火车读。
(6)齐读。
师评:第一步字正腔圆大家基本合格。
2、下面进行第二步:(出示查阅资料知其意)
(1)师:这四句话,你理解吗?同学们,自己读读这四句话,借助《新柳文苑》,说说句子的意思。
(2)学生自学。
(3)指名交流句意,齐读句意。
(找3-4名表达,说出大意即可)
“孔怀兄弟,同气连枝”:兄弟之间应该友爱,要如同大树一样连根同枝。
“交友投分,切磨箴规”:结交朋友要志趣相投,要能互相切磋劝勉。
3、过渡:古人用“孔怀兄弟,同气连枝”简洁的八个字,教育我们兄弟姐妹之间要互相关爱。
古代有很多经典的故事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老师这里请大家欣赏一则小故事,题目叫《李绩焚须》。
(1)学生听故事。
(2)师提问:故事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
(3)交流:(1)姐姐为了李绩终身不嫁。
(2)姐姐生病李绩亲自为姐姐熬粥,把胡须都给烧了。
(3)李绩的话让人感动。
(再指名读)
(4)师评:多么情真意切的话啊!
“交友投分,切磨箴规”这八个字为我们诠释了真朋友的含义,读读这八个字,你觉得什么才是真朋友?真朋友之间应该怎么做?
(交流:朋友应该是志趣相投的,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切磋,一起学习,朋友遇到挫折,应该勉励他,给他鼓励,给他帮助。
朋友犯错误时,应该劝诫他)
同学们,你们是怎么交朋友的?希望大家交朋友都能做到“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4、刚才,我们查资料,了解了句意,下面让我们摇头晃脑,读出感情,读出你的理解。
(出示第三步摇头晃脑出感情)
(1)自由读(读出韵味,押韵的字读得稍重一些。
)
(2)指名读(去掉拼音)
(3)齐读
(二)过渡:
我们按照三步曲,共同交流,掌握了第一节,下面我们用相同的方法来学习第二节(出示内容)
1、第一步,知字音。
(1)自由读,解决字音。
(2)谁能来字正腔圆地读一读?(指3名读)
(3)齐读。
2、第二步,知其意。
(1)同桌合作,互相讨论,说说句意。
等会儿,接受我的挑战哦!
(2)师评:大家讨论得很认真,敢接受挑战吗?
(3)指名说说理解,只求说出大体意思。
(4)师评:看来同学们学习的效果非常不错,值得表扬,自己为自己鼓鼓掌。
“仁慈隐恻,造次弗离”:仁义、慈爱和恻隐之心,这些美德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抛弃。
“节义廉退,颠沛匪亏”:气节、正义、廉洁、谦让,这些美好的品德即使是穷困潦倒的时候也不能丢弃。
3、为了帮助大家理解,老师这里有一个故事,谁来读一读?
(1)指名读:苏武牧羊
(2)这个故事表现了苏武是个怎样的人?
(3)大家互相交流,互相补充,简单的千字文变得丰厚而精彩。
4、第三步,带着理解,我们再来读读第二节。
(1)自由读
(2)指名读
(3)齐读
(三)过渡:
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让我们再接再厉,一起来学习第三节。
(出示第三节内容)
这次,我们分组学习,四人合作,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按照我们的三步曲,共同研究学习第三节。
然后我们再全班交流,看看哪组表现最出色噢!
小组学习
全班交流:
1、知其音
哪一组能为我们字正腔圆地范读一下(每人一句,读后正音)
2、知其意
谁能为我解释句子的意思?(师逐句提问,生逐句解释意思。
)
三、指导诵读。
大家的学习效果的确不错。
至此,修身篇(4)我们已经基本掌握,现在我们将这一篇连起来诵读一遍。
(1)自读(摇头晃脑读出韵味)
(2)齐读
(3)前面教千字文时,老师交给大家很多节奏,你知道那些节奏,谁来试试?
(4)还可以声音从小到大变化着读,师起个头:孔怀兄弟,同气连枝。
(5)声音从大到小,谁起个头?男生前一句,女生后一句。
(6)拍手打节奏,越来越快,谁来开头?
(7)相信大家都会背了,来点高难度的,把它唱出来,敢不敢挑战?
(指名唱,全班站起来摇头晃脑打节拍唱)
四、总结
同学们,现在你们还为学习《千字文》烦恼吗?(不)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下下周学校就要举行经典诵读比赛了,希望大家好好地品味国学经典《千字文》,珍惜祖国的文化,做一个有知识的人!
五、作业
1、背诵《千字文》修身篇(孔怀兄弟至好爵自縻)。
2、运用《千字文》四步学习法,自学君臣篇。
《千字文》说课稿
陈天云
每学期,我们学校都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我们五年级读的是《千字文》。
说实话,我自己读读都觉得有些犯难,难在很多的字不认识,这一千多个看似不相干的、毫无联系的字组在一起,它讲述的是什么意思?这《千字文》该怎么教?仅凭这两张纸是肯定不行的!怎么才能调动学生诵读的兴趣?怎样才能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感悟内涵,朗朗上口地有感情诵读?
为了引起学生对《千字文》的好奇感,激发他们阅读的欲望,课前,我介绍了《千字文》的历史由来,历数了它的赏读价值。
孩子们的兴致被吸引来了。
《千字文》版本,每本里都将一千多字,分了8个篇章,“自然篇”“治理篇”“修身篇”“君臣篇”……,条理版块清晰了然,一下就让人不会有“斗大的馒头无从下口”的顾虑了。
我充分借助网络,让《千字文》的教学资源变得丰富而充实。
在其基础上,我就和学生们一起探索着阅读的最有效的方法。
经过对《千字文》教学的摸索,我尝试运用《千字文》学习三
步法:“第一步字正腔圆知字音;第二步查阅资料晓其意;第三步摇头晃脑出感情”。
今天这节课,我就是采用这个方法进行《千字文》的教学的。
我课前先让学生进行充分的预习,知晓读音,读读译文,查查资料,课上集体交流,你来讲解,我来补充,师生在合作交流中理解了《千字文》的意思,背诵水到渠成,学生诵读起来也是摇头晃脑,朗朗上口。
当然,在教学中还有许多的缺憾和不足,希望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