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必修二期末复习题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必修Ⅱ期末试卷及答案_湘教版_2024-2025学年

高中地理必修Ⅱ期末试卷及答案_湘教版_2024-2025学年

期末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关于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城市化过程中大量占用耕地,减少了农业生产空间。

B. 城市化导致地表硬化,增加了城市热岛效应。

C. 城市化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不会造成水污染。

D. 城市化可能破坏原有生态系统,减少生物多样性。

2、关于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下列哪个选项描述最恰当?A. 全球变暖使所有地区的农作物生长周期缩短。

B. 气候变化导致降水模式改变,影响农业生产。

C. 温度升高普遍有利于增加农作物产量。

D. 海平面上升对内陆地区农业没有影响。

3、题干:在地球自转的过程中,地球表面的物体由于地球的自转而产生的一种运动现象是:A. 地球公转B. 地球自转C. 潮汐现象D. 地转偏向力4、题干:下列关于我国主要山脉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 西南地区山脉多为东北—西南走向B. 东北地区山脉多为东西走向C. 华东地区山脉多为南北走向D. 西北地区山脉多为南北走向5、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上主要的岩石圈板块有()。

A、5个B、6个C、7个D、8个6、下列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

A、花岗岩B、大理岩C、流纹岩D、石灰岩7、受地球形状对太阳辐射分布的影响,下列地理现象不可能在我国北方()A. 夏至日出方位在东北方向B. 冬至日出方位在东南方向C. 夏至日落方位在西北方向D. 冬至日落方位在西南方向8、关于我国海陆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领海宽度一般不超过12海里B. 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占世界第三位C. 海洋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占全球海洋面积的7%D. 海陆兼备,既有广阔的陆地,也有庞大的海洋9、下列关于城市化对自然环境影响的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 城市化导致地表硬化,增加了地表径流B. 城市热岛效应使得城市温度比周边乡村地区高C. 城市绿地增加,生物多样性显著提高D. 城市扩张可能导致水体污染加剧 10、在人口迁移中,下列哪个因素通常不是主要推动力?A. 经济机会B. 家庭团聚C. 战争冲突D. 气候变暖11、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下列关于我国气候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A. 我国西北地区普遍为温带大陆性气候B. 我国南方地区普遍为亚热带季风气候C. 我国青藏高原地区普遍为温带高原气候D. 我国东北地区普遍为亚热带季风气候12、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B. 我国地跨多个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气候复杂多样C. 我国地形复杂,山地和高原面积广大D. 我国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形成东西向的水系格局13、下列哪种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出现在季风水田农业区?A、大牧场放牧业B、商品谷物农业C、水稻种植业D、混合农业14、下列关于城市热岛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城市中心的气温一般会比郊区低B、城市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低C、城市中云层覆盖面积更大D、城市中心的气温一般会比郊区高15、【题目】某地区气温、降水和农业生产状况如下表所示,下列关于该地区气候特点描述正确的是:季节气温(℃)降水量(mm)农作物春季18200小麦夏季30550水稻秋季23150玉米冬季410棉花A.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B. 气候炎热,雨量充沛C. 气候温和,雨量季节性集中D. 气候湿润,四季低温16、【题目】下列地理现象中,不属于“五岳”的是:A. 华山B. 泰山C. 凤凰山D. 嵩山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背景材料: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如干旱、洪水等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期末复习套卷6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期末复习套卷6

地理必修二期末检测题(第12套,55个选择题)读右图:“某城市地价空间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该图中四处交通通达性最高的可能是( )A.甲B.乙C.丙D.丁2.上题中的该处最有可能位于( )A.高级住宅区B.工业区C.商业中心D.辐射道路与外环道路交会点该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图中有四个时间点,回答3-4题。

4.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经历了图示过程的是 A.埃及 B.德国 C.泰国 D.印度下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

图中有五个时间点。

读图回答5—7题。

5.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时人口出生率最高B .②到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C .④时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数稳定D .③与⑤时相比,人口总数一定相等6.目前人口增长特点与②所示情况可能相符合的国家是 ( )A .尼日利亚B .韩国C .中国D .美国7、关于上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②时不会出现用地紧张的局面B .③时人口达到峰值,之后会逐渐减少C .④时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量稳定D .⑤时人口总数达到最小值,劳动力短缺现象严重8.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A .资源数量B .科技发展水平C .人口的消费水平D .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读“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回答9--10题。

3.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间为A.①B.②C.③D.④9.图中字母A—E反映的现象是A.城市化 B.滞后城市化 C.逆城市化 D.城乡差别拉大10.产生字母E—F现象的原因不是A.城市环境污染 B.城市交通拥挤 C.城市房租昂贵 D.城乡差别拉大11.下列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简单地说,环境人口容量是指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规模B.环境人口容量是指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最适宜人口数C.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D.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大12.下图为我国五个省级行政区某年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总数的统计图,图中五地数据相比,正确的判断是A.上海市的人口死亡率最低B.宁夏的人口死亡率最高C.江苏年净增加人口数量最多D.西藏的老龄化现象最严重读下图,回答13-14题。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 综合复习:湘教必修二期末测试2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 综合复习:湘教必修二期末测试2

湘教必修二期末测试2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快的大洲是A.亚洲B.非洲C.南美洲D.北美洲2.下列因素中,一般情况下往往对人口迁移起重要作用的是A.较高的工资待遇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C.家庭成员异地居住D.迁入区优美的环境3.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总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B.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都不可能扩大C.在一定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是有可能扩大的D.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应控制在16亿人左右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城市规划前的地域结构图”,该市工业以茶叶、食品加工为主,辖区内有世界级自然风景名胜(距市中心直线距离40多千米),读图回答4—5题。

4.为增强该城市旅游服务功能,规划中应优先扩大()A.绿色用地B.工业用地C.交通用地D.商业用地5.从完善该城市主要功能出发,需合理布置功能,新建住宅区应选在A.甲区域B.乙区域C.丙区域D.丁区域6.划分城市等级的主要依据是A.城市的人均收入B.城市的建筑特色C.城市的布局形式D.城市的服务范围7.影响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是A.人口迁移B.自然条件C.人口数量D.经济发展8.近年来,我国迅速发展的大棚蔬菜生产,主要改变的生产条件是A.地形条件B.光热条件C.土壤条件D.市场条件9.我国的商品粮主要来自于A.江淮地区B.四川盆地C.东北平原D.珠江三角洲10.当前,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大城市周围,其原因是A.大城市周围有充足的牧草供应B.由于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贮藏,且运输不便C.大城市周围劳动力充足D.大城市周围土地租金低11.在季风区内,每年对水稻生产威胁最大的因素是A.地质灾害B.寒潮侵袭C.水旱灾害D.台风侵袭12.从2000年开始,伊利集团的液态奶生产基地在北京和天津等城市落户,影响这些基地落成的主导因素是A.原料产地B.消费市场C.交通运输D.劳动力低廉13.一些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先后进入我国汽车工业,这种现象反映了A.世界汽车工业生产更趋于集聚B.汽车工业需大量劳动力投入C.汽车工业技术与管理的空间集中 D.跨国公司需寻找最优区位14.与新兴工业相比,传统工业的明显特点是①企业以中小型为主②工业集中分布③工业分散布局④技术高度集中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介于世界两个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之间的海洋运输航线是A.北大西洋航线B.北太平洋航线C.欧亚澳航线D.西欧至南美东岸航线16.在西部大开发中,铁路等基础建设必须先行,这主要是因为铁路建设A.提供就业机会,提高人均收入 B.投资规模巨大,建设周期较长C.投资回报较高,实现持续发展 D.加快商品流通,促进共同发展17.我国有三条或三条以上铁路干线通过的城市有。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期末复习套卷11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期末复习套卷11

地理必修二期末检测题(第11套)一、单项选择题1.冻土对青藏铁路通行影响最大的季节是A.春B.夏C.秋D.冬读2003年中、美、法、日四国部分农业资料图,回答问题2.四国中,人均生产粮食最少的国家是A .中国B .美国C .法国D 日本3.下列属于③国农业特点的是A .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大B .注重生物技术与小型机械化C .单位面积农产品产量低D .农产品大量出口4.下列不属于...④国发展粮食生产有利自然条件的是 A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B .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C .热量充足,雨热同期 D .旱涝灾害少5.从宝安、龙岗两区27万农民完成从“村里人”到“城里人”的转换开始,深圳就成为了全国第一个没有农村的城市。

在上述两区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起最主要作用的应该是A .农业现代化B .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C .劳动密集型工业的发展D .劳动力素质的提高6.关于聚落与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平原最适宜聚落发展,凡是平原地区均是聚落密集区②山区的聚落大多蜿蜒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两岸发展③热带地区的聚落多分布在高原地区④古代乡村聚落多分布于河流两岸,主要是因为河流两岸雨热同期,气候优越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7.城市工业区不断向市外移动是为了①靠近交通干道 ②拓展城市范围 ③降低生产成本 ④保护城市环境A .①③B .③④C .②③D .①④下图为中国、日本和韩国人口负担系数百年比较图【注: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岁~64岁人口数)×100%】,回答问题。

人口总数(百万) 农业人口(百万) 农民人均生产粮食(Kg/人·年)8.读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二十一世纪最初期,人口负担系数最低的为中国B.当前,日本面临着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C.1970年,韩国人口负担系数高,人口老龄化严重D.中国在1950年、2050年两时期的人口年龄构成相同9.国际上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据图可知“人口机会窗口”期对我国社经济的影响是A.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不足 B.生育率迅速上升,造成人口结构失衡C.劳动力供给充足,社会负担较轻 D.人口增长过快,影响经济健康的发展读山东省淄博市迁入人口统计图,回答10~11题。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期末复习测试题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期末复习测试题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期末复习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个题目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多选或少选都不得分,每题2分,共60分)1.关于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发达国家或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已处于“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②我国由于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人口增长模式已接近“现代型” ③非洲国家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过渡型”的典型代表④大洋洲的人口增长模式是“过渡型”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读“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10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

完成2~4题。

2.甲组人口死亡率总计是A.0.775%B.0.675%C.0.885%D.0.95%3.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A.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组人口表示发达国家B.各年龄段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数也是甲小于乙C.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D.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4.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主要原因是A.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C.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D.环境质量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5.在“人类与环境关系协调发展示意图”中,数码①~④表示的含义依次是A.①人类社会不断发展②人口增长速度适中③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④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B.①人口增长速度适中②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③人类社会不断发展④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C.①人口增长速度适中②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③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④人类社会不断发展D.①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②人类社会不断发展③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④人口增长速度适中6.当今世界上人口与环境的主要矛盾表现为①日益增长的人口数量与环境承载量之间的矛盾②人口增长过快与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③人口增长过慢与人口老龄化之间的矛盾 ④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不相协调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读“鲜花和蔬菜生产和销售的模式示意图”,回答7-8题。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期末试卷及答案_湘教版_2024-2025学年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期末试卷及答案_湘教版_2024-2025学年

期末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高原的地表形态以起伏和崎岖为特点B. 山地的地表形态以平原和丘陵为特点C. 低地的地表形态以高原和山地为特点D. 平原的地表形态以起伏和崎岖为特点2、以下关于河流地貌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河床沉积物越丰富,说明河流的侵蚀作用越强B. 河谷凹岸侵蚀剧烈,凸岸沉积作用明显C. 河流下游地区的水土流失现象严重D. 河流上游地区的流速较慢,较多涉及侵蚀作用3、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说法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厚度均匀分布于全球B. 软流层位于上地幔顶部,被认为是岩浆的主要来源C. 下地幔主要由硅酸盐矿物构成,其状态接近固体D. 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两者均为固态4、关于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下列描述准确的是:A. 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B. 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下,随着医疗条件改善,死亡率下降,人口开始快速增长C. 过渡型人口增长模式是指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出生率和死亡率同时迅速下降D. 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表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较低的自然增长率5、题干:在农业发展中,影响作物种植类型和布局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市场因素B、交通因素C、地形因素D、劳动力因素6、题干:以下关于我国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山地面积较小B、我国气候类型多样,但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C、我国河流众多,但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D、我国矿产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7、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位于哪个省级行政区?A、江苏省B、浙江省C、江西省D、湖南省8、下列关于温室效应的描述,正确的是?A、温室效应完全是人为因素造成的B、温室效应会导致全球气温下降C、温室效应会加剧全球气候变暖D、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9、题干:我国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与其地形高度和地貌类型的关系主要表现为:A. 北部高原山地气候,南部高山高原气候B. 地形高度导致的高寒气候,地貌类型决定的高原特征C. 高海拔和复杂的地貌导致的高寒和多样的气候带D. 南部高原特征明显,北部山地气候显著 10、题干:关于城市热岛效应,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 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心区域温度高于周围郊区的现象B. 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建筑和道路材料的热容较大C. 热岛效应会导致城市内的空气污染加剧D. 热岛效应不属于全球气候变化的一部分11、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对北极地区的影响,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北极熊的栖息地正在减少B. 北极冰盖的融化速度减缓C. 北极地区的平均温度下降D. 北极航道通航时间缩短12、在城市化进程中,下列哪一项不是城市化带来的负面影响?A. 生物多样性的减少B. 土壤侵蚀加剧C. 增加了绿地面积D. 水体污染加重13、【题目】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以下哪项措施有利于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生态保护?A. 扩大农业用地,提高粮食产量B. 加大工业发展,提高经济收入C. 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水土保持D. 大规模移民,减少人口压力14、【题目】以下哪项现象属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A. 昼夜更替B. 季节变化C. 潮汐现象D. 黄金水道15、影响城市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高考地理湘教版.必修二.期末复习题

高考地理湘教版.必修二.期末复习题

湘教版.必修二.期末复习题一、单选题(2×30)下图是我国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自然增长轨迹示意图(包括了“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以后可预测的部分)。

回答下面小题1.预计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轨迹趋向于向哪个点靠近A.A B.B C.C D.D2.全面放开二孩后,未来10年对我国造成的影响是A.就业压力加大 B.托儿所、幼稚园增加C.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D.减轻养老负担下图是某国从18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人口增长的四个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按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历程,排序正确的是A.②③④①B.①④②③C.①③②④D.④①③②4.人口增长模式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A.自然环境的改变B.教育事业的发展C.国家政策的改变D.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空巢老人”,即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眼下许多“空巢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下图为“四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

完成下列小题。

5.以下四国中可能出现“空巢老人”现象的是A.甲B.乙C.丙D.丁6.近几年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现象较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经济 B.家庭原因C.自然空巢D.个人原因“村中城”是指很多村落内或邻近村落间围绕特定市场或产业自发形成的“城”。

解放前,广东省佛山市西樵镇民乐地区凭借发达的水运成为华南地区的集散中心。

改革开放初期,当地纺织业蓬勃发展,民乐迅速走上乡村城市化的道路。

2000年以后,民乐纺织业转移到西樵科技工业园,其“村中城”的空间景观一直持续至今。

读民乐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7.与佛山市相比,民乐地区A.服务的范围更广B.服务的种类更少C.服务的级别更高D.服务体系更完善8.与周边村落相比,民乐乡村最先开始城市化的主要区位因素A.改革开放政策 B.科技力量雄厚C.水运交通便利 D.国内市场广阔9.2000年以后,民乐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变化可能引起A.产业布局靠近河流 B.户籍人口大量增加C.纺织产业技术提升 D.当地就业结构改变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一个地区的城市聚落分布进行模式化处理得出的图像,有省政府驻地、地级市政府驻地、县政府驻地、乡政府驻地,其中甲区域分布着若干乡村聚落。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期末测试题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期末测试题

下图示意我国近几年的劳动年龄人口变化及未来预测情况。

读图,回答1~2题:1.2000~2020年,我国( )A.年轻劳动力人口比重逐年提高B.中年劳动力人口比重逐年减少C.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持续上升D.老年劳动力人口比重持续上升2.根据劳动年龄人口变化的预测,未来几十年我国( ) A.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B.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 C.人口老龄化严重 D.人口大量外迁读“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图7),完成3~4题。

3、⑤→⑥反映的是A 、城市化进入加速阶段B 、城市化进入衰退阶段C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 、第三产业人口下降4、与形成⑤→⑥反映的现象无关..的原因是 A 、 郊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B 、 城市居民追求更好的环境质量C 、 农民工进城务工数量增多D 、 城区与郊区交通联系更加便捷5.影响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是A .人口迁移B .自然条件C .人口数量D .经济发展6、下列中心地,服务范围最大的是: A 、北京 B 、杭州 C 、南宁 D 、西安7.下列因素中,一般情况下往往对人口迁移起重要作用的是 A .较高的工资待遇 B .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 .家庭成员异地居住 D .迁入区优美的环境 8.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 .总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B .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都不可能扩大C .在一定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是有可能扩大的D .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应控制在16亿人左右 9.下列属于决定人口增长状况最主要的因素是( )A .自然条件B .社会制度C . 经济发展D .道德水平图7 40 020 60 80 100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0.既是密集农业,又是商品农业和种植业的农业类型是()A.我国南方的水稻种植业B.潘帕斯草原的牧牛业C.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D.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小麦——牧牛业图7为“美国和中国东北部分农业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地理】湘教版必修2 期末考试试题(1)

【地理】湘教版必修2 期末考试试题(1)

必修二期末试题一、选择题(25道小题,共50分,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答案代号填入下表相应位置)材料: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7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129万人,出生率为12.10‰;,死亡率为6.93‰。

其中65周岁及以上为10636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8.1%。

回答1-3题.1.由材料可知,目前中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A.原始人口增长模式 B.传统人口增长模式C.过渡人口增长模式 D.现代人口增长模式2.中国人口问题比世界很多国家更复杂,其主要表现是A.由于实行计划生育,年均净增人口减少,劳动力不足B.文化素质提高,生育率下降C.一方面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严重D.民族众多,计划生育执行难度大3.下列说法被大多数学者认同的是A.目前我国人口仍低于人口容量B.目前我国人口仍远低于人口合理容量C.目前我国应大大放宽计划生育的限制条件,缓解老龄化问题D.我国每年净增人口多主要因为自然增长率高读日本主要城市分布示意图,完成4-5题。

4.日本城市主要分布在A.太平洋沿岸B.日本海沿岸C.内陆地区 D.东北沿海地区5.影响日本城市这样集中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交通B.河流C.气候和地形 D.自然资源6.发达国家人口出生率较低,关于其原因的正确叙述是A.发达国家的宗教一般都反对人口增殖B.早婚之风盛行,初婚年龄偏低C.崇尚多育多子、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D.婚姻关系不稳定,晚婚、不婚、不育现象多7.下列叙述,符合中心地理论的是A.一个地区城镇规模的大小与数量成正比B.城镇等级越高,数量越少C.在理想平原上,中心地的服务范围表现为正方形D.相邻高级中心地之间相距较近,相邻低级中心地之间相距较远读伦敦城市地域发展示意图和城市人口变化示意图,回答8-10题。

8.据图中信息可知,伦敦及附近地区城市化发展的标志是①城市占地面积扩大;②城市人口增长;③城市绿地增加;④城市功能区增多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9.伦敦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时期是A.18世纪 B.19世纪 C.20世纪中前期 D.20世纪后期10.20世纪中后期城市人口减少较多,主要原因是A.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B.战争的影响C.城市过度扩张,中心区居住环境恶化,城市居民向外迁移D.经济危机导致了城市经济的衰退下表是我国四个地区建厂的区位优势比较(数值越大,优势越明显)。

2024春新教材高中地理期末综合检测卷湘教版必修第二册

2024春新教材高中地理期末综合检测卷湘教版必修第二册

期末综合检测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读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图(图1)、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图2)和澳大利亚矿产分布图(图3),完成第1~2题。

图1图2图31. 澳大利亚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A.西部高原地区B.大陆内部地区C.大自流盆地D.东南沿海地区2.对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气候因素B.交通因素C.开发历史D.矿产分布【答案】1.D 2.D [解析]第1题,从人口分布图可以看出,澳大利亚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第2题,澳大利亚东南沿海地区绝大部分为亚热带气候,气候暖和潮湿,加上临海交通便利,欧洲殖民者首先到达这里,故人口较稠密。

与图中其他地区相比,东南沿海地区矿产资源优势不明显。

(2024年1月浙江选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劳动年龄人口8.8亿,比2010年削减4000多万人;每10万人中拥有高校文化程度的人数由2010年的8930人上升为15467人;长三角、珠三角等主要城市群人口快速增长。

据此完成第3~4题。

3.劳动年龄人口和拥有高校文化程度人数的变更,带来的影响是( )A.劳动力的优势减弱B.机器换人速度趋于减缓C.产业升级须要加快D.出口商品成本优势上升4.关于城市群人口快速增长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提高城市群人口老龄化水平B.缩小地区之间发展差距C.高新技术产业向城市群集聚D.迁出地城镇化水平下降【答案】3.C 4.C [解析]第3题,依据材料信息可知,与2010年相比,2024年全国劳动年龄人口虽然有所削减,但拥有高校文化程度人数大幅增加,劳动力素养提高,劳动力的优势没有减弱,A项错误;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渐渐消逝以及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产业升级须要加快,机器人代替人工将成为发展趋势,机器换人速度加快,B项错误,C项正确;随着我国劳动力数量削减及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出口商品成本优势渐渐消逝,D项错误。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 综合复习:湘教必修二期末测试4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 综合复习:湘教必修二期末测试4

湘教必修二期末测试4说明: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读“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增长的示意图”,回答1~4题。

1.环境文明时代的人口增长模式是A.“高-高-低”模式B.“高-低-高”模式C.“低-低-低”模式D.“低-高-低”模式2.地球上环境人口容量最大的阶段是A.原始文明时代 B.农业文明时代C.工业文明时代D.环境文明时代3.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阶段是A.原始文明时代 B.农业文明时代C.工业文明时代 D.环境文明时代4.城市化的加速阶段出现在A.原始文明时代 B.农业文明时代C.工业文明时代 D.环境文明时代读我国某年四城市人口资料图。

回答5~6题。

5.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是A.①B.②C.③D .④6.人口老龄化趋势显著的城市是A .①B .②C .③D .④7.右图表示四个国家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 率最高的国家是A .①B .②C .③D .④8.下图为1970年和1990年的某地人口金字塔图。

比较1970年 和1990年的人口金字塔图,可以判断,该地区人口A.人口持续年轻化B.失业率减小C.人口持续外迁D.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所降低9.根据资料信息,判断影响廖小妹迁移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收入B.交通条件C.地震灾害D.婚姻家庭读“四聚落学校类型情况表”,表中“√”表示聚落具有的学校。

回答10~11题。

姓名:廖小妹 性别:女出生年月:1989年9月籍贯:四川 就业状况:广东东莞裕源制鞋厂。

必修2湘教版期末考试题

必修2湘教版期末考试题

湘教版地理必修2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与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相适应的人口增长模式是A、“高——高——极低”模式B、“高——高——较低”模式C、“高——低——高”模式D、“低——低——低”模式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世界人口的增长,自然资源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B、由于人口的增长,导致世界土地面积不断缩小C、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利用,使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正在显著缩小D、由于自然资源的无限性,因此不会出现人与资源之间的矛盾3、关于中心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提供各种货物与服务的地方 B中心地一般具有多种职能C、中心地规模越大,级别越高,职能就越多越复杂D只要能向本镇提供某种商品,就可以成为中心地4、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有①自然地理条件②历史文化因素③经济发展水平④交通运输状况A、①②③④B、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人口增长迅速B、世界城市化水平在不断下降C、一般来说,城市化水平体现了其经济发展水平D、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多于发展中国家6、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城市化表现为A、高度城市化B、虚假城市化C、滞后城市化D、逆城市化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地区农业区位的选择,应当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因素B、人们通过开垦荒地可以扩大农作物的区位范围C、限制我国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光热条件D、农业的区位是由国家的政策所决定的8、下列关于农业区位的叙述,正确的是A、随着科技的发展,气候因素将不会对农业区位产生影响B、对农业自然条件的改造要充分考虑投入、产出比C、我国黄河流域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于发展水稻种植业D、现代农业生产中,农民主要考虑的是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9、现代物流业对于经济协作和商贸活动的影响是A、增加生产成本B、增加中间环节,降低经济效益C、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D、增加了企业库存和人力资源成本10、我国以下农业地域类型中,既属于集约农业,又属于自给农业的是A、青藏高原的放牧业B、南方的水稻种植业C、东北平原的国营农场种植业D、珠江三角洲的花卉种植业11、下列农业既属于种植业,又属于粗放农业、自给农业的是A、热带雨林迁移农业B、水稻种植业C、种植园农业D、游牧业12、下图中,哪个方案较为合理D民向居流风区河化年工厂常13.我国很多地方实行农作物间作,这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当地的(A)水分资源(B)光热资源 (C)劳动力资源(D)土壤肥力据下表回答14~15题。

2023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期末复习重点强化训练(一)

2023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期末复习重点强化训练(一)

重点强化练(一)下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及附近地区人口迁移方向示意图(箭头表示主要移民路径,圆圈内的区域为欧洲核心区)。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A.由欧洲核心区向周围的边缘地区B.由欧洲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C.由周围的边缘地区向欧洲核心区D.由经济发达区域向经济落后区域2.图中能够表现出来的跨大洲的人口迁移方向是( )A.由亚洲迁往欧洲B.由非洲迁往欧洲C.由北美洲迁往欧洲D.由大洋洲迁往欧洲【解析】1选C,2选B 。

第1题,由图中箭头可知,图中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由周围的边缘地区向欧洲核心区。

第2题,由图可知,有箭头从北非地区指向欧洲核心区,说明北非地区有人口迁移到了欧洲核心区。

(2023·浙江6月选考)2020年,我国流动人口达3.76亿,比2010年增长约70%,其中省际流动人口为1.25亿,占比为33.2%(比2010年下降5.6%)。

流入(出)率为流入(出)人口占本省人口的比重。

下表为2020年浙江、新疆、安徽、吉林四省区流入和流出人口统计表。

完成3、4题。

省(区) 流入人口(万人) 流入率 (%) 流出人口 (万人) 流出率 (%)甲 155.1 2.51 152.118.9乙 1 618.7 25.1 236.2 3.7丙339.1 13.1 60.3 2.3丁100.2 4.2 241.4 10.03.我国省际流动人口占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沿海产业升级放缓B.沿海经济增速下降C.省际产业转移增加D.省际交通条件改善4.表中甲、乙、丙、丁与各省区流动人口状况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甲-新疆B.乙-安徽C.丙-浙江D.丁-吉林【解析】3选C,4选D。

第3题,省际产业转移至当地后,外出务工人员减少,导致省际流动人口减少。

第4题,甲流出人口最多,应为安徽省;乙流入人口最多,应为浙江省;丙流出人口最少,流入人口较多,为人口净迁入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次周测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迁移已成为我国未来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

下图为“我国近年来家庭分批迁居人口的性别年龄结构图”。

据此完成1~3题。

1.在分批流动的人口性别年龄结构中,影响家庭中第一批流动人口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因素 B.经济因素C.政治因素 D.家庭因素2.从第二批迁居人口后,随着迁居人口批次的增多,人口流动表现的主要特点是( )A.从第二批迁居人口开始,女性人口组和0~5岁人口组的儿童呈现回迁趋势B.家庭男性人口年龄组在各批次迁居人口中一直处于迁居人口结构最高比例C.劳动年龄人口迁居比例不断下降,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成为迁居人口主体D.在各年龄人口组中,老年人口组在家庭迁居人口总比例中所占的比例最小3.目前,我国家庭人口迁居的主要方向是( )①由城市迁居到郊区②由西部地区迁居到东部地区③由平原地区迁居到山区④由农村地区迁居到城市地区A.①② B.①③ C.③④D.②④下图是我国人口相关数据统计图。

出生人口性别比为每出生100名女婴相对应的出生男婴数。

读图,回答4-5题。

4.图示时期,我国人口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医疗卫生条件下降B.粮食供应缺口增大C.老龄人口比重增大 D.生态环境急剧恶化5.图示时期,我国( )A.人口总数先增加后减少B.每年新增人口中男性多于女性C.2010年与2011年新增人口数相同D.2010年与2011年出生率相同地区的出生率每12年便会周期性出现一种特殊的逆转变化,这就是“虎兔龙现象”。

许多男女偏爱兔宝宝,避开虎宝宝,更期待龙宝宝。

读地区2010——2014年人口数据统计图(图6),回答6-7题。

6. 地区下一波人口出生峰值期和低谷期可能出现在( )A. 2023年、2022年B. 2024年、2025年C. 2026年、2025年D. 2024年、2022年7. 据图可知,2010—2014年地区的( )A. 人口出生率波动下降B.死亡率波动比出生率大C. 社会老龄化现象严重D. 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上升图2曲线为某国2000年不同年龄人口数量与0与1岁人口数量的比值连线。

18~65周岁人口为劳动力人口,其余为劳动力人口负担的人口。

假定只考虑该国人口的自然增长且该国从2001年起控制人口增长,使每年新生人口都为2000年新生人口的80%.据此完成8-9题。

8.该国劳动力人口负担最轻、最重的年份分别是()A.2019年,2066年 B.2066年,2019年C.2001年,2019年 D.2001年,2066年9.出生人口的减少将最先影响该国劳动力人口的A.数量B.职业构成 C.性别构成 D.年龄构成读某城区分布略图,完成10~11题。

10.该城市布局中,各种布局最合理的是( )A.①处布局高级住宅区B.②处大型港口仓储区C.③处为城市外迁的水泥厂D.④处沿江商业区11.关于城市国道改道的说确的是( )A.更加方便市民出行,提供多种出行方式B.引导城市建成区在空间上往北、东发展C.使过境车辆绕过城市,缓解城区交通拥堵D.使进入城市车流减少,限制城市经济发展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地租水平与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12~13题。

12.2010年,a、b、c、d四处的地租均高于其邻近地区,最可能是因为这四处( )A.社会知名度更高 B.环境质量更好C.距行政中心更近 D.交通通达度更高13.2010年,c处最可能是( )A.文化区 B.商业区 C.住宅区 D.工业区青藏高原位于一种特殊的高原气候区,但利用大棚技术使得的瓜果蔬菜供应充足。

据此完成14~15题。

14.利用大棚技术种植瓜果蔬菜,主要是改善当地的( )A.光照条件B.热量条件 C.水分条件 D.土壤条件15.原来不产西瓜,引种后发现,直接“铺”在地上生长的西瓜生长不好,只有将西瓜藤架空,西瓜“挂”后才能结果。

西瓜“挂”着的原因是( )A.可以减少叶子对西瓜的遮掩,增强光照,促进光合作用B.可以充分利用立体空间,节省土地、节省大棚面积,减少农业投入C.土壤的湿度不够、干燥,直接“搁”在地上,容易使瓜的水分蒸发D.大棚的地面温度比空气温度低,不利于西瓜的发育成熟白兰瓜又叫蜜瓜,因外形美观、清香扑鼻而驰名全国,在国际市场上也享有一定的声誉。

当地人为克服自然条件对白兰瓜生长的不利影响,在原有土地上增铺砂砾层,使白兰瓜的产量、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据此回答16-17题。

16.增铺砂砾石最主要的作用是( )A.减少沙尘暴的发生频率 B.增大蒸发量C.加大瓜地的昼夜温差 D.增大降水量17.白兰瓜远销全国各地,主要得益于 ( )A.先进的栽培技术 B.交通条件的改善C.政府的支持 D.大力度的宣传某品牌企业在京津冀地区建有饮用瓶装水厂。

读图6回答第18-19题。

18.瓶装水厂如此选址的主要原因是()A.利用优于授权地区的水源B.靠近技术发达地区C.吸引高素质的劳动力D.降低运输成本19. 瓶装水厂的建设使所在地①就业岗位增加②吸引大城市人口迁入③承接品牌授权地区产业转移④吸引相关企业集聚⑤城市等级提升A. ①②⑤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②④⑤“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城市依“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道路绿化带。

完成下题。

20.下列对图中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的评价,正确的是()①绿化带能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②绿化带面积过大,不易发生城市涝③裸露地面铺设砂石不容易造成扬沙天气且不容易堵塞下水管道④下凹式绿化带易造成城市涝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下图为不同城市居民上下班拥堵所花时间与其忍耐极限时间比较图。

回答21~22题。

21. 交通最拥堵及居民对交通拥堵感受最痛苦的分别是( )A. B. C. D.22. 为解决大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发展城市立体交通B.开辟公交专用车道C.减少主干道红绿灯D.加强城市交通规划先生登录T公司的网购平台,订购了某品牌枸杞,两天后在家收到Y快递公司的送货,外包装显示的发货方是位于的H商贸公司,包装袋上标明的生产加工商为的K公司,如下图所示,完成23-25题。

23.K公司的布局属于()A.原料导向型 B.市场导向型 C.动力导向型 D.技术导向型24.H公司布局在的主要原因是()A.接近原料产地,节省运费 B.科技发达,产品加工能力强C.交通发达,接近消费市场 D.临近T公司,便于信息交流25.空间布局最灵活的是()A.T公司 B.Y公司 C.H公司 D.K公司下图为“我国东部某省(区)局部农业结构在不同阶段的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26~27题。

26.该省区(最)可能是( )A. B.C. D.27.下列关于图示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候条件变化是导致图示变化的最主要原因B.甲、乙两城市的自然条件差别很大C.各城市地区专业化生产日趋明显D.甲、乙两城市的农业逐渐衰落“世界手套看中国,中国手套看嘉祥”这是手套业人士津津乐道的一句流行语。

“中国手套名城”嘉祥县形成了防寒、滑雪、打猎、射击等四大系列上百种手套产品的加工与生产能力,加工的手套95%销往国外市场。

下图示意嘉祥手套产业协作关系。

读图,完成28-29题。

28.数百家手套生产加工及配套企业,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重点乡镇为依托,向全县多数乡村辐射传导的发展格局,大量手套企业集聚有利于( )A.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加强交流协作 B.降低工人工资,增加利润C.增强集聚优势,实施产业升级 D.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批发价格29.嘉祥手套产业的协作关系对当地的影响是( )A.削弱同类企业间的竞争 B.提高区域竞争力C.限制了其他产业的发展 D.降低专业化程度酱油是我国发明的传统调味品,下图为酱油制作工艺流程图。

读图回答30-32题。

30. 东北地区知名酱油厂数量较少的主要原因( )A.劳动力少 B.土地租金比较高 C.科技落后 D.纬度高光热条件差31. 我国各地酱油厂生产优质酱油过程中,多采用东北大豆作为主要原料,分析其主要原因( )A.生长周期长质量好B.东北交通便利C.种植面积广价格低廉D.地广人稀产量高32. 省建立酱油厂生产优质酱油的主要不利条件可能为( )A.距原料地较远 B.多台风影响晒制C.土地租金比较高 D.距离市场较远下图是“红河‘哈尼梯田’景观空间分布格局图”。

读图完成33~34题。

33.修筑梯田种水稻,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当地最有利的( )A.地形条件 B.气候条件 C.土壤条件 D.水条件34.有关该农业生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机械化水平高 B.生产规模大 C.水利工程量大 D.商品率高下图是“加拿大多伦多市约翰农场土地利用示意图”,下表是该地气候资料。

约翰家五口人,农事活动主要雇用季节工人完成。

读图回答35~37题。

35.有关该地农业发展的气候条件,合理的描述是( )A .全年气候温和,降水分配均匀B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D .冬季寒冷夏季凉爽,降水均匀36.该农场生产的特点是( )①商品率高 ②水利工程量大 ③机械化水平高 ④精耕细作 ⑤专业化程度高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③⑤D .③④⑤37.该农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原因及好处是( )A .适应市场需求,以提高经济效益B .家庭农场经营,以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C .热量条件改善,以便于提高复种指数D .增加经营种类,以提高生态效益花卉种植产业已成为市农业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尤其是鲜切叶生产交易量,目前已占到全国市场份额的80%。

2015年春节前,天猫、淘宝网的鲜切叶交易及物流配送异常繁忙。

读图回答38-39题。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降水量(mm)45.6 45.5 56.9 64 66 68.9 76.6 84.2 74.2 63 70.3 65.5 月均温(℃)-6.7 -6.1 -0.8 6 12.3 17.4 20.5 19.5 15.2 8.9 3.2 -3.5 降雨日数(天)14 12 13 12 11 11 10 11 10 12 13 1538.市发展鲜切叶产业的有利条件是( )①地形以丘陵为主,土地资源丰富②水热充足,雨热同期③市场需求量大④海陆运输便利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39.网络销售模式对市鲜切叶生产的最大影响是( )A.改变了生产工序 B.改变了种植模式C.降低了生产成本 D.扩大了销售市场企业总是布局在有利润空间的地方,这一原理通过空间成本曲线和空间收入曲线来反映。

港珠澳大桥全长近50千米,将按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中间段的海底隧道两端各建一个人工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