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复习

合集下载

文学批评复习资料

文学批评复习资料

文学批评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文学批评: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

它主要研究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重视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文学的社会作用.社会历史批评:印象批评:印象批评是一种依据审美直觉,关注文学的审美特性,创造性的表现批评家的主观印象和瞬间感受的批评方法。

心理批评:是一种吸取心理科学的研究成果,立足于文学作为精神活动的特殊性,对创作过程中的心理现象、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和包含的心理现象以及读者的欣赏心理进行分析的批评方法.文体批评:是一种运用现代文体学的理论和方法,从研究文学文本的语言性质、特征入手,对文学文本进行审美把握的批评理论和实践活动。

文本批评:指一种立足文本,分析和阐释文学文本各要素的批评方法,文本成为这一批评的出发点和归宿.排斥作家研究,排斥“外在的”的研究方法,是文本批评的重要前提.性别批评:性别批评是一种用女性意识观照文学作品,具有女性价值标准和审美追求的文学批评。

倾向性:作家通过作品中艺术形象所流露出来的对生活的理解和评价.它是作家社会立场和思想观点的体现。

作家是否站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认识生活,所创作的作品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等,都是倾向性考察的范围。

俄狄浦斯情结:俄狄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用来命名男孩对母亲的乱伦欲望和对父亲妒忌、仇恨的心理.弗洛伊德说,这个以母亲为爱的对象的情结,就叫做俄狄浦斯情结.陌生化:指将对象从其正常的感觉领域移出,通过施展创造性手段,重新构造对对象的感觉,从而扩大认知的难度和广度,不断给读者以新鲜感。

意图谬误:新批评视探究作者的意图为谬误,认为这种批评容易导致以作家传记代替对作品的分析。

新批评认为,首先,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可以找到,其次,就是可以找到作者意图的地方,如作者的直接陈述,意图也不可能仅从表面价值上理解.更重要的是,浅薄的作品比较容易受作者的控制,而伟大的艺术往往超出作者主观意图的羁绊.时序:时序研究事件在故事中的编年顺序和这些事件在叙事文本中排列的顺序之间的关系。

《中国文学批评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文学批评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文学批评史复习题(课程代码 262338)一、单选题1、朱熹《论语章句集注》对孔子“诗可以兴”中的“兴”的解释是 (c)。

A.和而不流 B.引譬连类 C.感发志意 D.考见得失2.最早指出“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这一看法的古代文论家是( d )A.陆机B.刘勰C.钟嵘D.曹丕3."诗人之赋丽以则,词人之赋丽以淫",是(b )关于辞赋的观点。

A、司马迁B、扬雄C、班固D、刘安4、《庄子》“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说主要是指( b ) 。

A.读者懂得作品主题思想即可,不必欣赏语言B.文学作品要含蓄,有回味,追求“味外之旨”C.文学作品只要思想正确,不必追求语言美D.读者只须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语言并不重要5.“文由胸中出,心以文为表”这两句话出自( C )。

A.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B.司马迁的《史记•屈原诗》C.王充的《论衡•超奇》 D.《毛诗大序》6、提出“诗缘情而绮靡”的文论家是( b)A.曹丕B.陆机 C.刘勰D.钟嵘7、认为“文以气为主”,因而提出了“文气”说的古代文论作品是 (b ) 。

A.《文心雕龙·体性》 B.《典论·论文》C.《诗品序》 D.《文赋》8、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家中最早提出以“滋味”论诗的是 (b) 。

A.庄子 B.钟嵘 C.孟子 D.刘勰9、在中国文论史上,首次提出“兴象”这一概念的人是(b )A.陈子昂 B.殷璠 C.刘禹锡 D.司空图10、金圣叹对《史记》和《水浒传》作了比较,指出二者写作的方法分别是( b)。

A.“因文生事”和“以文运事” B.“以文运事”和“因文生事”C.“因事作文”和“文事相济” D.“因事生文”和“因文运事”11、李渔涉及戏曲、建筑、园林、饮食等方面的著作是 ( d ) 。

A.《十二楼》B.《风筝误》C.《比目鱼》D.《闲情偶记》12、孟子“以意逆志”的“意”,从他的思想体系以及他的说诗的状况来看,乃是指(a)。

中国文学批评史复习资料

中国文学批评史复习资料

中国文学批评史·绪论文学批评分期:文学观念演进期——周秦至南北朝文学观念复古期——隋唐至北宋文学批评完成期——南宋、金元至现代前两时期为文学批评分途发展期,前一期:批评风气偏重文,重在形式;后一期:偏重于质,重在内容。

·儒家孔子孔门文学观的重要两点:尚文(与墨家不同处)尚用(与道家不同处)“诗言志”:出自《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思无邪:“无邪”即“归于正”,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从思想到内容尽量委婉曲折,不要过于直露。

“志”有三解:◆1. 作者之怀抱。

◆2. 讽谏之意。

(献诗陈志)<《诗经》中提到作诗的地方,作诗的意图不外乎讽与颂。

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献诗的诗都有定指,全篇意义明白】◆3. 在公共场合的某种交流意图。

(赋诗言志)【赋诗却往往断章取义,随心所欲,即景生情,没有定准。

断章取义只是借用诗句作自己的话。

所取的只是句子的文义,就是字面的意思】孔门文学——文章、博学就典籍性质而言,分为“诗”“书”二类;就文辞之体而言,别为“诗”“文”二类文学指文献之学;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诗的政治功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不学《诗》,无以言。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

成于乐。

”※兴观群怨:出自《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孔安国曰“引譬连类”,朱熹:“感发意志”。

)可以观,(郑玄曰:观风俗之盛衰。

)可以群,(孔安国曰:群居相切磋。

)可以怨,(孔安国曰:怨刺上政。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是孔子对诗社会作用的高度概括,是对诗的美学作用和社会教育作用的深刻认识,开创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源头。

“兴”:诗歌的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感发感情,在感情涌动中获得审美享受。

反映了文学的艺术特征,可不可以兴是诗与非诗的区别。

中国文学批评史复习资料资料

中国文学批评史复习资料资料

中国⽂学批评史复习资料资料⽂学批评史摘录绪论1.中国⽂学批评史发展历史2.中国⽂学史特点A形态灵活多样a专著:“话”《六⼀诗话》欧阳修b散件:序跋、书、信、笔记c特殊形态:评点(章法)、选本《古⽂观⽌》B.受儒释道⽂化的影响(⽂化背景)诗教说意韵说的内容贯穿始终意境“兴”C.思维⽅式与批评⽅法具有浓厚的中华民族特征a.直觉思维,形象阐释⽂学关联b.范畴批评⽓c.主观性强先秦⽂学批评1⽂史哲部分—创作、批评2.诗、乐、舞⼀体3.⽚断⽂,⽂学,泛指学术、⽂化。

①⾃然之⽂,纹理→⼈⽂→学术孔门四科3.以乐为核⼼的礼治、诗教观念。

P13《季扎观乐》⽤社会、政治的眼光去看“诗”三百,看做是社会和政治的反映。

诗渐渐独⽴于乐之外,歌词本⾝具有独⽴的作⽤,⽽教化的观念仍被延续。

⼦⽈诵诗三百,援之以及,不达;使于四⽅,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2.诗⾔志—是⽐较完整的观念表达,反映了先秦时期的普遍观念。

最早见于《今⽂尚书-尧典》“诗⾔志,歌⽤⾔,声依永,律和声……”P11⼀、关于志的内涵—1前⼈关于志的观点①排斥个⼈情感因素、与政治教化相关联的志,意思想怀抱。

②及=即情,情志⼀体,泛指⼈的情感。

(郭绍虞)2.⽂字训诂志,怀抱之意。

3.志的内涵随社会⽂化发展⽽变化①上古时期诗乐舞⼀体时代。

志,群体,普遍观念。

②礼乐制度确⽴后,“志”与政教、⼈伦规范相关的志向怀抱。

《墓门》P10③个体表达情意的突出,从屈原开始,“⼀⼰之穷通出处”⼆诗⾔志的内涵1作诗陈志王使公卿献诗以测其志。

—左传例⼦。

硕⼈清⼈黄鸟2赋诗⾔志,断章取义P11 3.以诗观志P12 4.教诗明志,引诗证志三诗⾔志的意义1,。

内容丰富,反映了普遍观念2.作为纲领,贯穿先秦两汉的诗学①创作论,物感说:思⽆邪。

发乎情⽌乎礼②审美效果和社会公⽤⽅⾯来说,诗教,社会责任兴观群怨③达志的⼿段,《诗⼤序》-赋⽐兴④从读者⾓度看如何正确接受诗中所⾔之“志”,孟⼦的知⼈论世。

(完整word版)文学批评复习

(完整word版)文学批评复习

文学批评提纲题型:1.名词解释(5题×5)(张力、反讽、生化、解构主义等)2.填空(10题×1)(流派、代表人物、著作、代表观点、机构等)3.不定项选择(10题×2)4.简答(2题×10)(要点5′展开5′)5.论述(25)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评论性文章(理论要点10分,结合文本阐释15′,一篇文章,运用所学的文学批评方法来分析)导论1.什么是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批评家所面对的当代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包括文学创作,文学接受和文学理论批评现象,而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主)为主要对象的研究活动;它的目的和任务是对文学现象做出判断,评价,指出其思想上,艺术上的得失和所以得失的原因。

2.文学批评的性质:科学性、自发性、开放性1)科学性a、意味着它不是一门单纯的艺术,而是一种知识,这是由批评的目的所决定的b、文学批评的科学性,还意味着它具有客观的基础,而不是主观的随意评价c、也意味着文学批评必须按照审美的标准,而不是可以采用任意的尺度2)自律性:表现在批评对创作的独立,对理论的独立3)开放性:a、文学批评的开放性,主要是由于文学作为“交织着多层意义和关系的一个极其复杂的组合体”的本质所决定的B、也是文学批评进行审美发现的必然要求C、同样是文学批评应对今天全球跨学科的学术趋势的挑战而做出的回应3.文学批评的功能:阐释功能(阐释与判断)发现功能创造功能第一章文学批评的主体1。

蒂博代将文学批评分为自发批评、职业批评、大师批评2。

批评主体应怎样坚守明确的价值立场(10分简答题)1)注重核心价值与共识性价值的辩证关系2)体现崇高的精神担当3)贯穿严肃的政治情怀4)显现高尚的学术人格第二章文学批评的对象(怎样展开研究):文本、作者、思潮、文学史第三章文学批评方法(上)(重点)一、社会历史批评1。

什么是社会历史批评***社会历史批评: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

中国文学批评史复习资料

中国文学批评史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诗言志说: 《尚书·尧典》中提出的关于社会功用的看法, “诗言志, 歌永言,声依永, 律和声。

八音克谐, 无相夺伦, 神人以和”。

“诗言志”主要是说诗歌表达人的抱负和情感。

在先秦时期, “志”的含义有发展变化, 一是指政治上理想抱负, 二是指人的思想、感情。

诗言志说的实质是把诗歌看作人的心灵的表现。

2.兴观群怨:(1)此说是在《论语·阳货》中提出的。

主要是针对文学的社会作用而说的。

(2)兴, “感发志意”就是说诗歌的艺术形象可以引起人的联想, 使之思想受到感发, 引起审美愉悦、共鸣。

观, “观风俗之盛衰”、“考见得失”, 通过诗歌可以了解时政与道德风尚。

群, “群居相切嗟”, 诗歌具有团结群众、增进友谊的作用。

怨, “怨刺上政”, 诗歌可以对现实中的不良政治和社会现象进行讽刺和批判。

(3)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是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的源头, 对后来的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和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3.六义说: 《诗大序》对《诗经》的诗体与艺术手法的归纳。

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前三者指诗体, 后三者指创作手法。

﹝(三体): 风: 民歌雅: 正声颂: 祭祀(三用): 赋: 陈述、铺叙比: 打比方兴: 先言他物, 引起所咏之物﹞4.六观说: 刘勰在《知音》中指出鉴赏作品要从六个方面作为评论文章的角度, 提出了“六观说”——“是以将阅文情, 先标六观。

一观位体, 二观置辞, 三观通变, 四观奇正, 五观事义, 六观宫商。

”可以了然作品的优劣。

5.风骨说: 刘勰在《文心雕龙》的《风骨》篇中提出他著名的风骨论。

“风骨”是爽朗刚健的风貌, 指作家的高尚人格和精神风貌在作品中的体现。

实质是强调风骨与辞采并重, 提倡“文明以健”、“风清骨峻”即刚健明朗的文风。

他的目的是反对齐梁的浮靡文风, 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刘勰风骨论既是对建安文学特点的理论概括和总结, 也对后代文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文学批评史最完整课件(重点复习汇总)

中国文学批评史最完整课件(重点复习汇总)

元和体
元和体是当时人们对元稹、白居易诗歌创作中和新乐 府不同的另一部分诗歌的称呼.
第二节 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论和梅尧臣的"
平澹"论
欧阳修在文学思想上最有价值的是他发展了韩愈"不平则鸣"的 思想,提出了"穷而后工"的重要见解.欧阳修认为,诗人在政治上 不得志,受到排挤,借诗文来寄托其济世安民的壮志,抒发心中苦 闷、忧思、感慨之情,往往能产生深刻优秀的文学作品.
第三,《乐记》强调了音乐表现感情的特点,同时指出音乐创作必须 有高度的真实性,应当是人的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其云:"是故情深 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
曹丕的《典论·论文》的价值
曹丕的《典论·论文》乃是由经学时代转向玄学时代,在文艺思 想发展和文学理论批评方面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一篇纲领性文 献.它宣告了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经学时代文学理论批评的暂时 告终,以玄学思想为主导的新的文学理论批评时期的开始.
先秦文学理论批评的特点: 第一,文学思想和文学理论批评还处于萌芽和产生时
期,它们大都体现在对总体文化的论述之中,而不是纯 粹的、单一的. "《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 则也."《左传·嘻公二十七年》 "文质彬彬"
第二,先秦时期文学思想和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和产生,和 哲学、政治思想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各种有代表性的文艺 思想派别都是从著名的哲学、政治思想派别中派生出来的, 不少重要的文艺思想甚至是蕴涵于哲学、政治思想体系之 中,而不是以论述文艺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二是清代吴淇认为,此"意"乃系指客观地存在于诗篇中之"意". 《六朝诗选定论缘起》:"不知志者古人之心事,以意为舆,载志而 游,或有方,或无方,意之所到,即志之所在,故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 志,乃就诗论诗,犹之以人治人也."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论绪论1.儒家的文学教化论是从先秦到汉代逐渐形成的。

2.儒家思想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道家思想影响文学的内部规律。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和范畴主要受传统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和辩证法思想因素的影响。

4.意境说和教化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支柱。

5.诗话的源起,应以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为最早。

6.何文焕的《历代诗话》,丁福保的《历代诗话续编》、《清诗话》,郭绍虞等的《清诗话续编》是重要的诗话资料的汇编。

7.《词话丛编》的编者是唐圭璋。

8.最早运用评点的批评方法的批评家是南宋末年的刘辰翁。

9.金圣叹把评点的批评方法推向了高峰。

10.重要的文学评点有毛宗岗的《三国演义》、张竹坡的《金瓶梅》和脂砚斋的《红楼梦》。

第一章先秦两汉文学理论基本知识1.先秦两汉的诗论往往与乐论互通。

2.“文学”一词,最早大约见于《论语·先进篇》,为孔门四教之一。

3.先秦诸子提到的“文学”都是泛指学术与学问,文学只是其内涵之一。

4.汉儒将文学与学术区别开来,大致把学术称为“学”,把文学称为“文”。

5.现存篇幅较长、较为完整的最早的文论资料是《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所载吴公子季札观乐而发的一大段议论。

6.先秦诸子中最重视文艺的是儒家,道、墨、法三家对文艺都有不同程度的否定。

7.孔子提出的“文质彬彬”、“尽善尽美”说,被后人引申为关于文学内容与形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道德标准与审美标准相统一的思想。

8.孟子在文学批评方面首创了“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方法。

9.荀子开后世明道、征圣、宗经三位一体文学观的先河。

10.诸子著作中最富艺术精神的是《庄子》。

11.“非乐”与“三表法”是墨子的主要文论观点。

12.《诗经》中“维是褊心,是以为刺”实为儒家诗论美刺说之先声。

13.“诗言志”说被朱自清称为儒家诗论“开山的纲领”。

14.先秦典籍中,《墨子》、《庄子》、《荀子》和《左传》、《国语》、《尚书》等都有“诗言志”的说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结构主义批评发端于A.列维-施特劳斯的神话学B.索绪尔的现代语言学C.胡塞尔的现象学D.伽达默尔的阐释学答案:B2.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空前繁荣的时期是A.先秦时期B.两汉时期C.魏晋时期D.唐宋时期答案:C3.代表19世纪现实主义批评最高成就的是A.别林斯基的著作B.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著作C.杜勃罗留波夫的著作D.费尔巴哈的著作答案:A4.我国古代最早的较为完整的诗乐评论是《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的A.孔子评《韶》B.季札评周乐C.孟子评乐D.荀子论乐答案:B5.文学批评所依据的事实应该是确凿无误的,所以文学批评具有A.审美性B.思辨性C.实证性D.历史性答案:C6.《文心雕龙》中专门讨论文学批评的是A.《明诗》B.《辨骚》C.《知音》D.《体性》答案:C7.新批评流派中提出“意图谬误”和“感受谬误”的A.艾略特和瑞恰兹B.卫姆萨特和比尔兹利C.雅各布森和什克洛夫斯基D.格雷马斯和热奈特答案:B8.女权主义批评在方法论方面的特点是A.单一性B.科学性C.多元化D.复杂性答案:C9.在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关系中,社会历史批评切入的角度是A.文学与作家B.文学与社会C.文学与读者D.文学与文本答案:B10.曹丕《典论·论文》中关于文体特征提出A.辞尚体要B.辞达而已矣C.诗赋欲丽D.文以气为主答案:C11.狭义的“文化批评”的前驱者当推A.葛兰西和本雅明B.爱德华?泰勒和弗雷泽C.福柯和罗兰?巴特D.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答案:A12.新批评的威姆萨特和比尔兹利提出的一个观点是A.期待视野B.意图谬误C.历史距离D.历史文本答案:B13.印象主义思潮首先出自19世纪中期的印象主义A.音乐派别B.雕刻派别C.绘画派别D.文学派别答案:C14.把文学批评看成是“一种不断运动的美学”的是A.黑格尔B.别林斯基C.车尔尼雪夫斯基D.杜勃罗留波夫答案:B15.葛兰西在《关于南方问题的笔记》中提出的概念是A.文化工业B.大众传媒C.文化霸权D.大众文化答案:C16.文学批评具有实证性,所以它要求文学批评的事实应该是A.符合逻辑的想象B.确凿无误的存在C.科学的推断D.合乎情理的推想答案:B 17.近代科学意义上的具有社会历史性质的批评的发端者是A.维柯B.斯达尔夫人C.丹纳D.赫尔德答案:A18.<p>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批评是19世纪现实主义的</p>A.美学-历史批评B.社会历史批评C.印象主义批评D.实证主义批评答案:A19.<p>印象批评认为从整体上领悟作品精妙的最好方式是</p>A.逻辑分析B.审美直觉C.条分缕析D.单项深入答案:B20.<p>作为有明确理论主张的印象批评出现在</p>A.17世纪B.18世纪C.19世纪D.20世纪答案:C21.成为中国现代印象主义批评领军人物的是A.周作人B.李健吾C.朱光潜D.沈从文答案:B22.陆机的《文赋》中有关文体特征提出A.诗赋欲丽B.诗缘情而绮靡C.四声八病D.文笔之分答案:B23.文学批评的思维活动具有A.时间性、空间性、审美性B.理论性、实践性、审美性C.情感性、形象性、审美性D.实证性、思辨性、审美性答案:D24.西方古代文学批评起源于A.古希腊B.古罗马C.中世纪D.文艺复兴答案:A25.与文学创作比较,文学批评文章的结构更讲究A.随意性B.变化C.规格D.章法答案:D26.文学批评的基础是A.文学研究B.文学欣赏C.文学分类D.文学创作答案:B27.德国著名文学批评专著《汉堡剧评》的作者是A.歌德B.黑格尔C.席勒D.莱辛答案:D28.<p>“新批评”一词虽源于兰瑟姆的《新批评》一书,但这一流派的缘起可追朔到</p> A.雅各布森B.什克洛夫斯基C.艾略特和瑞恰兹D.索绪尔答案:C29.别林斯基的批评文章《智慧的痛苦》属于A.论著体评论B.随笔体评论C.对话体评论D.序跋体评论答案:A30.古罗马文学评论家贺拉斯用来归结文学批评对文学创作作用的比喻是A.绊脚石B.风景石C.磨刀石D.试金石答案:C31.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社会历史批评这一范式最重要的代表是A.瞿秋白B.周扬C.鲁迅D.茅盾答案:D32.在现代心理学史上提出所谓“意识流”主张的是A.冯特B.詹姆斯C.弗洛伊德D.荣格答案:B33.在新批评中,布鲁克斯用“语境对一个陈述语的歪曲”来定义A.含混B.反讽C.悖论D.张力答案:B34.文学批评需要一种与经验思维相对的纯粹思维,所以具有A.审美性B.实证性C.思辨性D.形象性答案:C35.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开创“诗话”这种独特批评形式的是A.欧阳修的《六一诗话》B.严羽的《沧浪诗话》C.张戒的《岁寒堂诗话》D.叶梦得的《石林诗话》答案:A36.春秋战国时期提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批评方法的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老子答案:B37.文学批评的中介作用的实现是通过A.对作家的帮助B.对读者的提高C.对文本意义的阐释D.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答案:C 38.印象派一词跟《日出·印象》系列绘画有关,该画的作者是A.莫奈B.雷阿诺C.柏格森D.叔本华答案:A39.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活动,是一种A.理性思维活动B.形象思维活动C.想象心理活动D.情感感受活动答案:A 40.<p>主张文学批评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不涉及政治,超然于现实生活之外的批评流派是</p>A.现实主义批评B.社会历史批评C.唯美主义批评D.心理批评答案:C41.中国古代心理批评的两次高潮出现在A.先秦时期B.两汉时期C.魏晋时期D.唐宋时期E.明清时期答案:C,E42.印象批评的理论特征主要表现为A.注重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B.推崇主体的创造性和个性色彩C.关注作家的政治思想倾向D.强调批评过程中的印象和直觉E.突出批评的审美特性答案:B,D,E43.为印象主义批评提供理论基础的是A.西方现代人本主义哲学B.实证主义C.理性主义哲学D.审美知觉理论E.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答案:A,D44.<p>中国传统印象式批评的特点是</p>A.夸大批评家的主观方面B.意会体悟和以形象说诗C.表述条理清楚有逻辑顺序D.批评话语具有浓郁的艺术性E.品评这集作、评、赏于一身答案:B,D,E45.随笔体评论文章的特点是A.卓约轻灵B.论说充分C.推论完整D.短小精悍E.理趣见长答案:A,D,E46.论著体的文学批评文章的特点是A.逻辑严密B.短小精悍C.论据充分D.论点明确E.卓约轻灵答案:A,C,D47.受分析哲学影响的文学批评一般具有两个共同特征,即A.从历史观点出发B.以语言为研究对象C.强调读者的地位D.推崇分析方法E.注重心理分析答案:B,D48.<p>心理批评的主要形态有</p>A.传记批评B.文本批评C.原型批评D.文体批评E.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答案:A,C,E 49.印象批评的基本步骤是A.情感体验B.获取印象C.入乎其中D.整合感受E.抒情描写答案:B,D,E50.下列概念中属于新批评提出的有A.张力B.细读法C.内聚焦D.隐喻E.互文答案:A,B,D51.精神分析批评的核心是A.文学文本B.潜意识C.读者D.作者答案:B8.用“磨刀石”比喻文学批评对文学创作作用的是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贺拉斯D.朗吉努斯答案:C9.主张潜意识在实际上支配着人的行为的是A.冯特B.詹姆斯C.弗洛伊德D.荣格答案:C10.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活动,是一种A.理性思维活动B.形象思维活动C.想象心理活动D.情感感受活动答案:A11.庄子言论中对后世文学批评意义解读产生重要影响的观点是A.以意逆志B.得意忘言C.心斋坐忘D.大象无形答案:B12.中国古代小说批评的理论形态主要是A.论著B.评点C.涵永D.象喻答案:B13.被认为真正的文学批评的世纪是指A.18世纪B.19世纪C.20世纪D.21世纪答案:C16.《文心雕龙》中“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的说法强调的是A.文学发展与社会变化的关系B.文学作品与作家心理的关系C.文学作品与文本语言的关D.文学发展与读者阅读的关系答案:A17.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开创选本批评先例的是A.萧统的《文选》B.陆机的《文赋》C.《文心雕龙》D.《诗品》答案:A18.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批评家大多遵从A.模仿自然的法则B.古典原则C.革新原则D.唯美主义原则答案:B19.图像化的深层实质是信息表达和接受上的A.理性化B.理论化C.感觉化D.条理化答案:C20.波德莱尔的批评著作《对几位同时代人的思考》属于A.论著体评论B.随笔体评论C.对话体评论D.序跋体评论答案:B21.<p>庸俗社会学文学批评的特点是</p>A.从政治观念出发评判文学作品B.重视对作品的艺术分析C.用阶级分析代替艺术分析D.政治标准成为最高标准E.重视文学作品的创造性答案:A|C|D22.19世纪欧洲文学批评在历史发展中先后出现了A.实证主义批评B.浪漫主义批评C.现实主义批评D.形式主义批评E.唯美主义批评答案:ACE 23.<p>文学批评应该是对文学现象的</p>A.社会的评价分析B.政治的评价分析C.审美的评价分析D.历史的评价分析E.道德的评价分答案:A|C25.下列文学批评流派属于从文学内在角度研究文学A.形式主义批评B.新批评C.性别批评D.文化批评E.结构主义批评答案:A|B|E 26.社会历史批评的操作方法包括A.阐释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B.考察作家与所处时代环境的关系C.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D.考据作品所叙述事件的历史事实E.考察作品描写事件的生活事实答案:A|B|C 30.文学批评的社会环境从历时性的角度而言包括A.文化传统B.当代政治C.审美习俗D.历史背景E.时代精神答案:A|C|D31.批评家的定位想象标准答案:批评家的定位想象指根据文学想象和文学所提供的材料所进行的合理、合情的科学推想,是在确定位置和范围内有限的、有条件的想象。

32.描述标准答案:描述与论证是文学批评家向读者表达自己对于作品的体验、领悟、感受和观点、见解的主要方式。

描述包括对文本客体的描述和对主体感悟的描述。

33.叙事结构分析标准答案:叙事结构分析就是将叙事作品作为一个结构系统,努力阐明该系统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及其深层结构,这种分析部队作品作原子式的解剖,而旨在识别作品的结构模式,发掘作品的二元对立模式。

34.文化工业标准答案:文化工业不仅指文艺作品可以批量化复制,更强调大工业体制全面渗入原先强调个体化生产的文艺活动中,使文艺问题成为种民主社会的异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