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二则《 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22课《礼记二则》注释、文言现象、翻译、简答习题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22课《礼记二则》注释、文言现象、翻译、简答习题

《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习题带答案【部编版八下第22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课文内容理解简答题】⑥学.学半:前一个“学”:2、一词多义学其①其.此之谓乎:②不知其.旨也:三、重点句子翻译: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4、期此之谓乎:四、课内简答题:1、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2、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3、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路)4、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⑥学.学半:前一个“学”:通假字,同“敩”,教导。

2、一词多义学其①其.此之谓乎:表推测,大概,恐怕。

②不知其.旨也:它的。

三、重点句子翻译: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翻译: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美好可贵。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翻译:所以,学习以后才知道自己的学识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翻译:知道自己的学识不足,然后就才能自我反省4、期此之谓乎:翻译:大概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四、课内简答题:1、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答:文章运用“类比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讲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即教人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2、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答:讲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辅相成。

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会自我勉励,不断提高。

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3、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路)答:以类比论证的方法,从“嘉肴,弗食,不知其旨”引出“至道,弗学,不知其善”的道理,强调要学习,要实践。

接着讲到教和学的关系。

一个人只有“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指出“学”和“教”的作用(知不足和知困),再由《大道之行也》习题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2《礼记》二则 同步精练(含解析)

22《礼记》二则 同步精练(含解析)

22 《礼记》二则一、单选题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虽有嘉肴.(yáo) 兑.(yuè)命B.不知其旨.(zhǐ)也教学相长.(zhǎng)也C.自反.(fǎn) 弗.(fú)食D.选贤与.(yǔ)能讲信修睦.(mù)2.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不知/其善也B.是故/学/然后知不足C.选/贤与能D.故/外户而不闭3.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知困,然后能自强也B.故人不独亲其亲C.壮有所用D.不独子其子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教然后知困.(困惑)B.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C.是故..谋闭而不兴(因此)D.是谓大同..(大家一样)5.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B.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C.《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D.盗窃乱贼而不作。

6.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有困惑的地方。

B.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文: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C.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

D.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译文: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作乱的窃贼就不会再盗窃。

二、填空题7.古今异义。

(1)不知其旨.也古义:今义:(2)教然后知困.古义:今义:(3)男有分.古义:今义:(4)女有归.古义:今义:8.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1)弗食弗:(2)虽有至道至道:(3)教然后知困困:(4)然后能自反也自反:(5)学学半学:9.填空。

(1)《虽有嘉肴》选自《礼记正义》。

《礼记》,相传是(朝代)经学家(作者)编纂的,是(时期)间(学派)论著的汇编。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三、默写10.名句默写。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附解答:《礼记》二则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附解答:《礼记》二则

22 《礼记》二则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虽有至道..(最好的道理)(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因此)(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自我反思)(4)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自我勉励)(5)讲信修.睦(培养)(6)外户..而不闭(从外面把门带上)(7)男有分.(职分,职守)2.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2)教然后知困(3)教学相长也(4)是故谋闭而不兴答案:(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2)教∕然后知困(3)教学∕相长也(4)是故∕谋∕闭而不兴3.下面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D )A.《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是儒家经典著作。

B.《礼记》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

大概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所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儒家学说和文物制度的参考书。

C.“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其中“至”解释为“最好的”,“至道”指最好的道理。

D.《虽有嘉肴》主要阐述了教书对学习的重要作用。

4.根据原文填空。

(1)写出表现人们对财富和劳动的观念都达到了一定境界的语句: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2)写出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表意相近的语句: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3)写出文中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表意相近的语句: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阅读文段,完成5~9题。

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弗食,不知其旨.也(味美)(2)教然后知困.(困惑)6.翻译下面的句子。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译文: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了自己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7.《虽有嘉肴》一文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答案:类比论证先以“嘉肴”和“至道”作类比,再举“学”与“教”所产生的“知不足”和“知困”两种情境,将论述引向深入,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最后引用《尚书》中的话印证观点。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2《礼记二则》(同步习题解析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2《礼记二则》(同步习题解析版)

22《礼记二则》(同步习题)(解析版) 一、选择题1.(2021·全国八年级期末)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自强.(qiáng)学.(xué)学半讲信修睦.(mù)不知其旨.(zhǐ)B.嘉肴.(yáo)男有分.(fēn)教学相长.(zhǎng)不必为.(wèi)己C.弗.(fú)学有所长.(zhǎng)选贤与.(jǔ)能好逸恶.(wù)劳D.兑.(duì)命尘埃.(āi)也天下为.(wéi)公矜.(jīn)寡孤独【答案】C【解析】A.“学”读作xiào;B.“分”读作fèn;D.“兑”读作yuè;“矜”读作guān;故选C。

2.(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列词语的书写全正确的一项是()A.佳肴北冥藏于己虽有至道B.弗食尘埃此之谓讲信修睦C.兑命废疾男有份选贤举能D.悠游谋闭学学半鳏寡孤独【答案】B【解析】A.“佳”应为“嘉”;C.“份”应为“分”;“举”应为“与”;D.“鳏”应为“矜”;故选B。

3.(2020·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不独亲其亲B.使老有所终C.不独子其子D.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答案】D【解析】A.句中第一个“亲”是名词用作动词,“以……为亲”;B.“老”是形容词用作名词,老年人;C.第一个“子”是名词用作动词,“以……为子”;故选D。

4.(2020·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B.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D.盗窃乱贼而不作。

【答案】D【解析】A.第一个“学”同“敩”;B.“与”同“举”;C.“矜”同“鳏”;故选D。

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2 《礼记》二则 基础知识梳理训练(含答案)

22 《礼记》二则  基础知识梳理训练(含答案)

22 《礼记》二则文言知识生难字弗( )食自强( )嘉肴( ) 选贤与( )能矜( ) 货恶( )其弃于地也幼有所长) 男有分( )通假字1.选贤与.能“与”同“举”,推举。

2.矜.、寡、孤、独、废疾者“矜”同“鳏”,老而无妻。

古今异义1.虽有嘉肴古义:今义:2.大道..之行也古义:今义:3.男有分,女有归.古义:今义:4.盗窃乱贼..而不作“乱”,古义:今义:“贼”,古义:今义:5.是.谓大同古义:今义:一词多义1.修⎩⎪⎨⎪⎧讲信修.睦(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2.为⎩⎪⎨⎪⎧天下为.公( )不必为.己(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 3.能⎩⎪⎨⎪⎧选贤与能.( )能.以径寸之木( )4.分⎩⎪⎨⎪⎧男有分.(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5.亲⎩⎪⎨⎪⎧故人不独亲.其亲( )故人不独亲其亲.( )6.子{不独子.其子( )不独子其子.( )词类活用1.不知其善.也形容词作名词,好处。

2.选贤.与能形容词作名词,品德高尚的人。

3.故人不独亲.其亲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亲。

4.不独子.其子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子。

5.使老.有所终形容词作名词,老年人。

6.壮.有所用形容词作名词,壮年人。

7.幼.有所长形容词作名词,孩子。

文言句式1.省略句学然后知不足。

“知”后面省略代词“己”。

意为“学然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

2.倒装句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于己”,介宾短语后置。

成语积累1.教学相长:2.鳏寡孤独:3.夜不闭户:22 《礼记》二则答案文言知识生难字弗(fú)食自强(qiǎng)嘉肴(yáo) 选贤与(jǔ)能矜(guān) 货恶(wù)其弃于地也幼有所长(zhǎng) 男有分(fèn)通假字1.选贤与.能“与”同“举”,推举。

2.矜.、寡、孤、独、废疾者“矜”同“鳏”,老而无妻。

古今异义1.虽有嘉肴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2.大道..之行也古义: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部编版八年级下22《礼记》二则同步练习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22《礼记》二则同步练习附答案

22《礼记》二则同步练习附答案虽有嘉肴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旨.(zhǐ) 兑.命(yuè) 学.学半(xiào)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弗.食弗:不至道:最好的道理(2)虽有至道..(3)不知其善.也善:好(4)教然后知困.困:困惑也自反:自我反思(5)然后能自反..3.解释下列通假字。

学.学半“学”同“敩”,教导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详见本课“学法点津”】(1)虽.有嘉肴古义:即使今义:虽然(2)不知其旨.也古义:味美今义:主旨(3)教学相长古义:教与学今义:教书..5.下列句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C)A.择其.善者而从之B.弗食,不知其.旨也C.其.此之谓乎D.弗学,不知其.善也(解析:C.“其”是副词,表推测,大概。

其他三项均是代词。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也不知道它的好处。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因此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别人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困惑。

(3)故曰:教学相长也。

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7.填空。

(1)《虽有嘉肴》选自《礼记正义》。

《礼记》,相传是西汉(朝代)经学家戴圣(作者)编纂的,是战国至秦汉(时期)间儒家(学派)论著的汇编。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教学相长也。

二、课内精读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8.“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强调了什么问题?强调了亲身学习的重要性。

9.“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和提升的重要环节。

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二者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

二者关系:前者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后者是作为引用论据来补充强调中心论点的。

10.学完本文,你获得了哪些启示?【示例】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别人以后才能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

部编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礼记》二则(二)同步练习(附答案)

部编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礼记》二则(二)同步练习(附答案)

部编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礼记》二则(二)同步练习1.《大道之行也》通过对儒家理想社会的描述,表达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对的期待。

2.《大道之行也》中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如“,,”等,句式整齐,节奏分明,读起来抑扬顿挫,毫无呆板之感。

请用原文中的句子填空。

3.选贤与能,。

4.“大同”社会的未来图景是“,,”。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并解释。

5.弗食.,不知其旨也()6.故人不独亲.其亲()7.选贤.与能.()8.故外.户而不闭()9.使老.有所终()10.盗窃..乱贼而不作()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12.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13.【素养拓展练】请从下列句子中选择两句,按上下联顺序,填写在材料的横线上。

①宗传后稷家声远②忠厚传家远③互谅互帮邻里温馨④德勤孝义传家宝⑤学绍濂溪道脉长⑥诗书继世长《礼记·乐记》里说:“修身及家,平均天下,此古乐之发也。

”中国自古以来重视家风,有“,”“克勤克俭”等优良家风家训流传至今,也有诸如“上梁不正下梁歪”警示世人。

传统文化中提倡的长幼有序、仁爱和善、礼义廉耻等已经成为嵌入骨髓的民族基因。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

【甲】《大道之行也》【乙】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

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①,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节选自《墨子·兼爱中》)【注】①篡:掠夺。

14.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不独.子其子矜寡孤独.B.故.曰:教学相长也故.外户而不闭C.兄弟不和.调和.风细雨D.盗窃乱贼而不作.成功之作.15.【甲】【乙】两段文字都表达了作者崇高的社会理想。

【甲】文强调理想社会的核心是,【乙】文阐明仁人处理事务的原则是。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礼记》二则同步检测卷及答案解析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礼记》二则同步检测卷及答案解析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礼记》二则同步检测卷(一)虽有嘉肴一、基础演练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旨.() 兑.命() 学.学半()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弗.食 弗:(2)虽有至道..至道:(3)不知其善.也 善:(4)教然后知困.困:(5)然后能自反..也 自反: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学.学半 “”同“”,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虽.有嘉肴 古义:今义:虽然(2)不知其旨.也 古义:今义:主旨(3)教学..相长 古义:今义:教书5.下列句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择其.善者而从之 B.弗食,不知其.旨也C.其.此之谓乎 D.弗学,不知其.善也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故曰:教学相长也。

7.填空。

(1)《虽有嘉肴》选自《礼记正义》。

《礼记》,相传是(朝代)经学家(作者)编纂的,是(时期)间(学派)论著的汇编。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二、同步解读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8.“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强调了什么问题?9.本文说理逻辑严密,条理分明,说说作者是怎样论述文章的中心论点的。

10.“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11.学完本文,你获得了哪些启示?三、课外拓展【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选自《虽有嘉肴》)【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①,輮②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③,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④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节选自荀子《劝学》)【注释】①中(zhòng)绳:合乎拉直的墨线。

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22 《礼记》二则(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22  《礼记》二则(含答案)

22《礼记》二则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嘉肴.(yáo)学.学半(xiào)B.矜.寡(guān) 讲信修睦.(mù)C.兑.命(yuè) 选贤与.能(yǔ)D.男有分.(fèn) 谋.闭而不兴(móu)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不知其善.也()(2)教然后知困.()(3)矜、寡、孤.、独()(4)男有分.()(5)盗窃乱贼而不作.()(6)故.外户而不闭()3.下列朗读停顿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故人不独亲/其亲B.然后/能自强也C.是故/谋闭而不兴D.是故/学然后知不足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2)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5.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词语。

(1)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2)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无依无靠的人。

()课内品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6~10题。

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6.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

(1)教学相长.()(2)然后能自反.也()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8.文章开头使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9.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说过一段话:“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细读原文,找出与之表达意思一致的一句话。

10.学习本身是一种实践活动,必须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另一方面,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所谓“教学相长”。

请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你对“教学相长”的理解。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1~13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部编版八下语文第22课《礼记》二则过关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八下语文第22课《礼记》二则过关练习(含答案)

八下《大道之行也》《虽有佳肴》过关练习《礼记》二则《虽有佳肴》一、文学常识本文节选自,又名,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论著的选集,共篇。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专著。

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二、字词翻译1.翻译有下划线的字词,写在加线字下方或下方虽.有佳肴古义:今义:弗食,不知其旨.也古义:今义:教然后知困.古义:今义:学.学半古义:今义:4.一词多义学学学半学学半其其此之谓乎不知其旨也三、句子翻译(译文)1.《虽有嘉肴》集中论述了的关系,说明了的道理。

本文的中心句是。

该文中隐藏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是2.文章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指出,即“”,告诉了的道理。

3.本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继而引入“”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这个结论。

(用原文填空)4.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路)本文主要论述了的道理。

本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继而引入“”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这个结论。

(用原文填空)5.开头“虽有嘉肴”一句有什么作用?。

6.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多角度)a.b.c7、“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相同点:不同点:二者关系:8.请写出一句同本文意思相近的诗句。

《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一、文学常识。

《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正义》。

《礼记》,战国至_________间________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__________编纂的。

二、朗读节奏。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停2处)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第22课 《礼记》二则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第22课 《礼记》二则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2课《礼记》二则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虽有嘉肴.(yáo),弗食,不知其旨也B.《兑.(yuè)命》曰“学学半”C.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D.力恶.(è)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

D 项,注音错误,“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中“恶”应读作“wù”。

2.下列句子与原文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A.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B.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D.虽有至道,不学,不知其善也【答案】D【解析】课文原文为“弗学”,故D项不正确。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弗食,不知其旨.也(味美)B.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反思)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老而无夫)D.故外户..而不闭(从外面把门带上)【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

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

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

C项,“矜”是通假字,通“鳏”,指老而无妻的人。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选贤与能,讲信修睦B.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C.虞山王毅叔远甫刻D.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通假字的理解能力。

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

A项,通假字是“与”;B项,通假字是“矜”;C项,通假字是“甫”;D项,没有通假字。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22课《礼记二则》注释、翻译、默写、简答习题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22课《礼记二则》注释、翻译、默写、简答习题

《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习题带答案【部编版八下第22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文内容理解简答题】三、理解性默写:①、《虽有佳肴》中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以“佳肴”类比“至道”,说明实践出真知的道理的句子是:②、教学相长指教和学相互促进。

出自《礼记·学记》:三、理解性默写:①、《虽有佳肴》中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以“佳肴”类比“至道”,说明实践出真知的道理的句子是: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②、教学相长指教和学相互促进。

出自《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大道之行也》习题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3、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4、使老有所终。

5、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6、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①、可以为现在政府任用人才,营造社会风气所借鉴的两句是:②、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与之相近的语句是:③、大道的内涵是实行民主体制、共同管理公共事务:④、“大同社会”是各尽所能,即:⑤、社会”实行各取所需,即:⑥、“大同社会”社会安定和平,即:这是全文的总括句。

四、课内简答题:1、课文中所提到的大道、大同各指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认识?2、文中所阐述的大同社会有哪些基本的特征?3、你对文章所描写的“大同”社会有怎样的认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大同”社会能存在吗?4、“大同”社会与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有相似之处吗?请你对“大同”社会、“世外桃源”做出评价。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3、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4、使老有所终。

5、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6、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①、可以为现在政府任用人才,营造社会风气所借鉴的两句是: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②、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礼记》二则《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及答案

《礼记》二则《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及答案

1 《礼记》二则1.1.填空。

填空。

《虽有嘉肴》选自《《虽有嘉肴》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礼记》又名《《礼记》又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家经典著作之一,是战国至秦汉间是战国至秦汉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著的汇编。

论著的汇编。

《学记》是《________________》》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专著。

的专著。

的专著。

文字言简意赅,文字言简意赅,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教育和教学的制度、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该文中隐藏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是的关系。

该文中隐藏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虽.有嘉肴()(2)弗食,不知其旨.也()(3)教然后知困.()(4)选贤与.能()(5)矜.、寡、孤、独()(6)女有归.()(7)谋闭而不兴.()3.3.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人不知而.不愠A.A.是故谋闭而是故谋闭而.不兴不兴B. B. B.忽有一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忽有一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C.C.鸣之而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不能通其意D. D. D.故外户而故外户而.不闭4.4.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A.不知其旨不知其旨.也B. B.虽有嘉肴虽有嘉肴..C.C.教然后知困教然后知困.D. D.讲信修讲信修.睦5.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礼记二则》同步提升训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礼记二则》同步提升训练(含答案)

《礼记》二则一、解释下列加点字(1)虽.有嘉肴()(2)弗.食()(3)不知其旨.也()(4)不知其善.也()(5)然后能自强....也()(6)虽有至道()(7)教学相长.()(8)是故..学然后知不足()(9)教然后知困.()(10)然后能自反..也()(11)然后能自强..()(12)学.学半()(13)其.此之.谓乎()()(14)选贤与..能()()(15)讲信修.睦()(16)亲.其亲.,子.其子.()()()()(17)矜.、寡.、孤.、独.、废疾者...()()()()()(18)男有分.,女有归.( )( )(19)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20)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21)是故..谋闭而..不兴.()()()()(22)盗窃乱贼..而不闭.()()..而不作.()()(23)故外户二、通假字(1)、学学半()(2)、选贤与能()(3)、矜、寡、孤、独()三、一词多义(1)学:学.学半学学.半(2)其:其此之谓乎不知其旨也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其如土石何食之不能尽其材(3)修:讲信修睦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4)为:天下为公不必为己为宫室(5)能:选贤与能能以径寸之木(6)分:男有分八分有奇(7)独:不独亲其亲矜寡孤独(8)闭:是故谋闭而不兴故外户而不闭(9)与:选贤与能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念无与为乐者四、重点句子翻译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4、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5、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五、同步解读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强调了什么问题?强调了亲身学习的重要性。

2.本文说理逻辑严密,条理分明,说说作者是怎样论述文章的中心论点的。

《礼记》二则—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 优秀习题

《礼记》二则—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 优秀习题

22 《礼记》二则(一) 虽有嘉肴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旨(_______)兑命(_______)学学半(______)【答案】 (1). 旨(zhǐ) (2). 兑命(yuè) (3). 学学半(xiào)【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

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在文言文中,注意通假字的注音。

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

注意“兑”“学”是通假字:读音必须是所通之字。

兑命(yuè);学学半(xiào)。

2.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弗食(2)虽有至道(3)不知其善也(4)教然后知困(5)然后能自反也【答案】(1)弗:不(2)至道:最好的道理(3)善:好(4)困:困惑(5) 自反:自我反思【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

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

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

“至道”在这里是“最好的道理”的意思;“自反”在这里是“自我反思”的意思。

3.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学学半【答案】“学”同“敩”,教导【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现象“通假字”的把握,学生应对教材中出现的通假字要进行识记,指出并解释正确即可。

两个“学”字,第一个“学”是通假字,“学”同“敩”,教导。

4.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虽有嘉肴古义:_________ 今义:虽然(2)不知其旨也古义:_________ 今义:主旨(3)教学相长古义:___________ 今义:教书【答案】 (1). (1)即使 (2). (2)味美 (3). (3)教与学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5. 下列句中加点的“其”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择其善者而从之B. 弗食,不知其旨也C. 其此之谓乎D. 弗学,不知其善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C项的“其”解释为:这,这个。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22课《礼记二则》习题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22课《礼记二则》习题

《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习题带答案【部编版八下第22课】班级:姓名:说明:试卷根据难易度分A卷B卷,后附有答案。

一、A卷:夯实基础类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文内容理解简答题】二、B卷:能力提升类题型:【理解性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赏析辨识选择题】【课外阅读训练】《虽有佳肴》A卷:夯实基础一、《虽有嘉肴》课下注释默写:①【旨】。

②【至道】。

③【困】。

④【自反】。

⑤【教学相长】。

⑥【学学半】。

前一个“学”:。

二、重点句子翻译: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4、期此之谓乎:三、课内简答题:1、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2、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3、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路)4、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5、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谈谈“教学相长”给你怎样的启示?B卷:能力提升四、理解性默写:①、《虽有佳肴》中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以“佳肴”类比“至道”,说明实践出真知的道理的句子是:②、教学相长指教和学相互促进。

出自《礼记·学记》:⑥学.学半:前一个“学”:2、一词多义学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不知.其旨也人不知.而不愠B. 虽有至道.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 然后能自反.也其反.激之力D. 其此之谓.乎太守自谓.也4.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虽.有嘉肴故余虽.愚B. 不知其.善也欲穷其.林C.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公问其故.D.然.后能自强也满目萧然.5.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作者用对比的方法切入话题,先以“嘉肴”为喻,指出“弗食,不知其旨”,自然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的道理。

B. 作者通过列举“学”与“教”所产生的“知不足”和“知困”两种情境,并进一步解释,将论述引向深入,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礼记二则》同步练习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礼记二则》同步练习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礼记二则》同步练习及答案【基础知识】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嘉肴.()自强.()兑.命()学.学半()选贤与.能()货恶.其弃于地也()2.《虽有嘉肴》在开头先以“”作类比引出“”,再从和两方面进行道理阐述,从而得出的观点,最后又引用“”来深化强调论点。

3.《大道之行也》选自,这是的经典著作之一。

是西汉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

《大道之行也》大道的内涵是,,。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虽有至道..(最好的道理) B.然后能自强.(勉励)C.讲信修.睦(修养) D.女有归.(归宿)5. 选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A.不知其旨.也/ 主旨.明确B.教然后知困. / 为病所困.C.盗窃乱贼不作. / 锣鼓大作.D.是故.谋闭而不兴 / 故.外户而不闭6.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兑命》曰:“学学半。

” B.选贤与能C.北冥有鱼 D.故人不独亲其亲7.下列“其”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弗食不知其旨也 B.弗学不知其善也C.其此之谓乎 D.不独子其子8.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使老/有所终 B.男/有分,女/有归。

C.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D.学/学半【精段精练】阅读《虽有嘉肴》,回答下面的问题。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虽.有嘉肴(2)教学相长.(3)教然后知困.(4)然后能自反..也(5)学.学半10.翻译下列句子。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故曰:教学相长也。

11.本文的观点是,所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12. 在现实生活中,时常会有人读错字,如把“王游弋”读成“王游戈”,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你是当面指出“教学相长”呢?还是不闻不问呢?请说出你的做法及理由。

读《大道之行也》,回答下面的问题。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选贤与.能(2)不独亲.其亲(3)是谓大同..(4)谋闭.而不兴(5)矜.、寡、孤、独、废疾者14.翻译下列句子。

最新人教部编八下22《礼记》二则专题练习(答案)

最新人教部编八下22《礼记》二则专题练习(答案)

人教部编八下22《礼记》二则专题练习(答案)(一)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1.以上文段节选自《》,《礼记》,战国至间家论著的汇编。

相传为时期经学家编著。

2.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兑命》曰:“学学半。

”通,3.辨别下列加点字词的古今异义。

(1)弗食,不知其旨.也古义:今义:用意,目的(2)教然后知困.古义:今义:困难(3)然后能自强.也古义:今义:强大(4)虽.有至道古义:今义:虽然(5)教学相长.也古义:今义:增长4.解释下列各组句中加点字词意思,注意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不同含义。

(1)其①弗食,不知其.旨也( )②弗学,不知其.善也( )③其.此之谓乎( ) (2)学①教学.相长( ) ②学.学半( )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其此之谓乎?(二)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选贤与能通,(2)矜、寡、孤、独、废疾者通,2.解释下列各组句中加点字词意思,注意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不同含义。

(1)修①讲信修.睦( ) ②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2)为①天下为.公( ) ②为.宫室( )(3)分①男有分.( ) 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4)归①女有归.( ) ②归.来见天子(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B.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修(崇尚,培养)C.是故..谋闭而不兴是故(因此)D.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同(大家一样)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礼记》二则1.填空。

《虽有嘉肴》选自《__________》,《礼记》又名《________》,__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是战国至秦汉间________论著的汇编。

《学记》是《________》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________的专著。

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该文中隐藏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是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虽.有嘉肴()(2)弗食,不知其旨.也()(3)教然后知困.()(4)选贤与.能()(5)矜.、寡、孤、独()(6)女有归.()(7)谋闭而不兴.()3.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人不知而.不愠A.是故谋闭而.不兴B.忽有一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D.故外户而.不闭4.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不知其旨.也B.虽有嘉肴..C.教然后知困.D.讲信修.睦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停顿。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2)货恶其弃于地也。

7.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盗窃乱贼而不作.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故.外户而不闭 C.⎩⎪⎨⎪⎧是.谓大同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D.⎩⎪⎨⎪⎧不足为外人道.也大道.之行也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A.大道.之行也B.不足为外人道.也 C.策之不以其道. D.说不清,道.不明 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故人不独亲.其亲”中的“亲”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尉果笞.广 B.恢弘.志士之气 C.稍稍宾客..其父 D.无案牍..之劳形 10.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结合文中的语句,试用自己的话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12.给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注音并解释。

(1)弗食,不知.其旨也( )( ) (2)教学相长.( )( )(3)虽.有至道()()(4)知困.,然后能自强也()()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故曰:教学相长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选文集中论述了__________与__________的关系问题,说明了____________的道理。

(二)【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乙】挟①太山以超北海,语②人曰:“我不能。

”是诚不能也。

为长者折枝③,语人曰:“我不能。

”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故王之不王④,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注释】①挟:(用胳膊)挟着。

②语(yù):告诉。

③折枝:按摩肢体。

④王(wàng):统一天下。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不独亲.其亲()(2)男有分,女有归.()(3)盗窃乱贼而不作.()(4)货恶.其弃于地也()1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A.大道之.行也王之.不王B.是.谓大同是.智也C.为.长者折枝通计一舟,为.人五D.故.人不独亲其亲故.王之不王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请在【乙】文中摘录出与“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这句话意思相同的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1)【甲】文提出“大道之行”的目的是实现______________的理想社会。

(2)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一主张的真正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乙】文的语句回答)(一)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

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各子.其子()(2)大人世及以为..礼()(3)礼义以为纪.()(4)以笃.父子()(5)以睦.兄弟()(6)以贤勇知.()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货力为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睦兄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而兵由此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天下为家”有何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

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

(选自《礼运》)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

”其此之谓乎。

(选自《学记》)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大上贵德,其次务施报。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故曰礼不可不学也。

(选自《曲礼》)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弗.学而能()(2)其次务施.报()(2)玉不琢.,不成器()(4)人有礼则安.()24.《礼运》中“然后能为之”中的“之”是指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原句)。

2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故曰礼不可不学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熟读《曲礼》中的选文,结合实际浅谈你对礼的见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礼记·学记小戴礼记儒儒家礼记教育学教学相长2.(1)即使(2)味美(3)困惑(4)同“举”(5)同“鳏”,老而无妻(6)女子出嫁(7)兴起3.C4.B5.(1)大道施行时,天下是公共的。

(2)财货,憎恨把它扔在地上,但并非自己想私藏。

(3)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也不知道它味道的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也不知道它的好处。

6.(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2)货/恶其弃于地也。

7.C8.BD9.C10.①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或:满足生存的需要);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或:满足发展的需要);③货尽其用,人尽其力(或: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

11.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

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两者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

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

两者关系:前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引用论据来补充强调观点的,两者是主从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