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介绍 藏族的经幡是作什么用的

合集下载

【原创】行走系列西藏印象(二)飘动的风马旗

【原创】行走系列西藏印象(二)飘动的风马旗

【原创】行走系列西藏印象(二)飘动的风马旗
在西藏,尤其是前藏地区,随处可见五彩的经幡。

它们或在路边,或在山腰,或在水边。

在青藏高原猎猎的风中随风摆动。

这些五彩的经幡,表达了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经幡的悬挂是有顺序的,依次是蓝、白、红、绿、黄五种颜色,各有不同含义:蓝色代表蓝天,白色代表白云,红色代表火焰,绿色代表绿水,黄色代表大地。

藏族人民在祈愿时,在他们心目中神圣的地方悬挂这五种颜色的经幡,希望得到自然保佑,表达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

据说经幡每被风吹动一次,就相当于默默诵读一遍经文,善良和美好就被送出一次。

在鲁朗林海通往二号观景台的木质走廊两侧,我近距离地接触到了经幡。

这时已是北京时间下午五点多,厚厚的云层覆盖在南迦巴瓦主峰上,温度很低,山风阵阵。

穿着厚厚的冲锋衣依然觉得很冷。

但空气非常清新。

五彩的经幡悬挂在走廊两侧。

我举起手机拍照,先拍了一片蓝色的经幡,它很安静。

准备拍第二片白色的经幡时,它们忽然都随风舞动起来,等了很长时间它们依然在舞动。

有一种奇异的感觉在心中涌动。

我拍下了它们舞动的样子。

我猜想:它们是在为我这个远道而来的虔诚的客人送来吉祥和美好吧。

布达拉宫的宗教仪器和法器介绍

布达拉宫的宗教仪器和法器介绍

布达拉宫的宗教仪器和法器介绍布达拉宫,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市,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代宫殿之一,也是西藏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

布达拉宫自建成以来一直是藏传佛教的圣地,它内部珍藏了许多宗教仪器和法器,这些器物不仅具有宗教意义,还代表了藏传佛教的文化和艺术成就。

下面将为您介绍一些布达拉宫内的宗教仪器和法器。

铜质佛像布达拉宫内珍藏了许多铜质佛像,这些佛像完美地展示了藏传佛教的艺术风格。

铜质佛像经过精湛的雕刻工艺,栩栩如生地塑造了各个佛神的形象。

其中最著名的是布达拉宫内的释迦摩尼佛像,高达十四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铜质佛像之一。

佛像形象庄严肃穆,给人以深深的敬畏之感。

经幡在布达拉宫的角落和屋檐下,经幡随风飘动。

经幡是藏传佛教的标志之一,它由许多小块布制成,上面印有佛经或祈福文。

当风吹过时,经幡会散播祈福语言和祝福力量。

据说,经幡上印刻的文字对信众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抵御邪恶和带来好运。

转经筒转经筒是藏传佛教中常见的法器,也是寺庙中常见的景象之一。

转经筒的外形呈圆柱状,中间有一个空心区域,可以装入装有经文的纸卷。

信众们通过旋转转经筒,认为这能使经文溶入空气中,传达祈福和教义。

在布达拉宫内,您会看到许多信众或旅客手持转经筒,虔诚地进行转经。

头骨舍利头骨舍利是布达拉宫内的重要宗教遗物之一,被认为具有神圣的力量。

它们是高僧或真主的遗骨,藏传佛教徒认为它们可以带来保护和祝福。

头骨舍利通常被置于华丽装饰的容器中,并珍藏在寺庙内的神龛中。

当信众前来朝拜时,他们会向头骨舍利表达敬意,并祈求庇佑。

鹿骨琴布达拉宫内还珍藏有一件独特的宗教仪器,名为鹿骨琴。

这是一种由鹿骨制成的乐器,具有古老的历史和独特的音色。

据说这种琴是早期宗教领袖根据自然界的音律制作而成的,被认为是与神对话的工具。

在布达拉宫内,鹿骨琴展示了藏族音乐的魅力和精髓。

布达拉宫内的宗教仪器和法器丰富多样,每一件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意义。

它们不仅代表着藏传佛教的信仰和教义,也反映了西藏地区的文化和艺术成就。

布达拉宫的宗教仪器和法器介绍

布达拉宫的宗教仪器和法器介绍

布达拉宫的宗教仪器和法器介绍布达拉宫,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市,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殿,也是西藏最重要的宗教和政治中心之一。

作为藏传佛教的重要地标,布达拉宫收藏了大量的宗教仪器和法器,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藏族文化的瑰宝,也反映了佛教在西藏的影响力和地位。

本文将介绍一些布达拉宫中最具代表性的宗教仪器和法器。

一、锡饰佛像布达拉宫收藏了许多锡饰佛像,这些佛像以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

锡饰佛像是用纯锡制成的,经过铸造、打光和雕刻等工艺制作而成。

它们的外表华丽庄重,神态庄严,展现了藏传佛教富有特色的雕塑艺术风格。

二、佛经布达拉宫内收藏着大量佛经,这些佛经是藏传佛教重要的经典之一。

佛经通常由金色的经轴制成,经轴两端装有精美的经轴帽,经轴帽上雕刻着精细的纹饰。

佛经的册页上密布着经文,经文采用梵文或藏文书写,以彰显佛教的尊贵和庄严。

三、法器法器是藏传佛教仪式中不可或缺的道具,布达拉宫保存了许多精美的法器。

其中最为重要的法器是法器鼓、收缩法器和金刚杵。

法器鼓是佛教仪式中的乐器,用于宣扬佛法和祈福。

收缩法器是藏传佛教特有的法器,可以收纳经卷和佛像等圣物,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金刚杵则用于传授佛法和驱邪。

四、丹塔布达拉宫内还陈列了众多的丹塔。

丹塔是由彩绘匣子和经文纸卷组成的,里面装有奇珍异宝和经卷等圣物。

丹塔代表着佛教的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寓意保佑众生平安。

丹塔制作精细,色彩鲜艳,是布达拉宫中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五、经幡经幡是藏传佛教的重要标志之一,布达拉宫内悬挂着许多经幡。

经幡一般由五种颜色的布条拼接而成,上面印有佛教经文和祝福语。

经幡可以随风飘扬,传播佛法和吉祥之意。

在布达拉宫内探寻经幡的飘动声,仿佛置身于佛法的海洋中。

布达拉宫作为西藏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陈列的宗教仪器和法器向世人展示了藏传佛教的独特魅力。

这些仪器和法器不仅具有宗教意义,更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观布达拉宫,仿佛踏足佛教的圣地,感受着神圣和平静的力量,也更加理解藏民族的信仰和智慧。

藏族的“风马经幡”

藏族的“风马经幡”

虎 盘 踞 在 森 林 中 ,象 征 着 木 与 风 。 风 遍 布 一 切 事 物 , 象 征 虚 空 。 在 这 些 图 案 中 还 错 落 有 致 地 插
置 着 各 种 具 有 吉 祥 性 质 的 经 咒 和 图 纹 , 如 : 佛 像 、 菩 萨 、 护 法 、 六 字 真 言 、 宝 塔 、 曼 陀 罗 、 经 文 、 咒 符 、救 度 母 的 咒 语 、 吉 祥 八 宝 图 等 。 其 中 以 宝 马 驮 经 文 之 图 像 最 为 普 遍 ,一 般 多 用 “坚 曾
健 奔 驰 于 祥 云 之 中 的 骏 马 , 佩 饰 缨 络 一 应 俱 全 , 马 背 上 驮 着 象 征 气 运 兴 旺 的 “喷 焰 摩 尼 宝 ”。 这 匹 马 代 表 风 与 灵 魂 ,象 征 逾 越 过 失 , 化 凶 兆 为 吉 祥 , 能 满 足 一 切 愿 望 。 宝 马 的 四周 一 般 刻 有 四 种 吉 祥 动 物 图 案 。右 上 角 是 大 鹏 金 翅 鸟 ,藏 语 称 “琼 ”。 大 鹏 金 翅 鸟 “达 ”。
解 和认 识 。
【 关键词 】龙达 ;象征意义 ;藏族 ;寓意 【 中图分类号】G 2 【 17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7 .84 2 1 )30 1- 64 82 (00 0 —05 3 0
“龙 达 ” 是 藏 语 译 音 ,又 可 译 写 为
“隆 达 ” 或
“弄 达 ”。 藏 语
盘 旋 空 中 ,角 炽 燃 明火 ,象 征 着 火 ;右 下 角 是 狮 子 , 藏 语 称
左 上 角 是 天 龙 ,藏 语 称
“ ”。 狮 子 雄 踞 雪 山 , 象 征 着 土 ; 森
“珠 ”。 龙 安 住 在 湖 海 之 中 , 象 征 着 水 ; 左 下 角 是 猛 虎 , 藏 语 称

经幡的功德利益及有关常识

经幡的功德利益及有关常识

经幡的功德利益及有关常识经幡的功德利益及有关常识幡(梵pataka,pataka、dhvaja、ketu),幡为旌旗的总称,⼜作旛。

⾳译波哆迦、驮缚若、计都。

与“幢”同为供养佛菩萨的庄严具,⽤以象徵佛菩萨之威德。

在经典中多⽤为降魔的象徵,在《观⼼论灌顶法师疏》中说:“缯幡,即翻法界上迷⽣动出之解。

幡坛不相离,即动出不动出不相离也。

”《华严经》<⼗回向品>中亦说:“菩萨施上妙幢幡,回向云:‘愿⼀切众⽣,常以宝缯,书写正法,护持诸佛菩萨法藏。

’”即指书经咒于幢幡上。

经典中亦常谓造⽴此幡,能得福德,避苦难,往⽣诸佛净⼟,⼜说供养幡可得菩提及其功德,故寺院、道场常加使⽤,因⽽成为庄严之法具。

在《长阿含》卷四<游⾏经>中说:“以佛舍利置于床上,使末罗童⼦举床四⾓,擎持幡盖,散华烧⾹,作众伎乐,供养舍利。

”幡之形状,⼀般是由三⾓形的幡头、长⽅形的幡⾝、置于幡⾝左右的幡⼿,及幡⾝下⽅的幡⾜构成,有⼤有⼩。

通常是以布制成,也有⾦铜制、杂⽟制、纸制等类。

其所悬挂之场所,有时是堂内柱上,有时树⽴在佛堂之庭,或附著于天盖之四隅。

幡的种类有多种,可依其材质、形状、⽬的等⽽分如下:1、依材质分:有⾦铜幡、板幡、纸幡、⽟幡(以宝⽟装饰者)、平幡(平绢所制者)、丝幡(束丝所制者)等名称。

2、依⾊彩⾊:有五⾊幡(青、黄、⾚、⽩、⿊之五⾊幡,即续⾊幡)、⼋⾊幡(⽤于灌顶道场)、青幡(请⾬经法)、黄纸幡(⼤元帅法)等名称。

在《灌顶经》中卷⼗⼀说黄纸幡⽤于荐亡:“若四辈男⼥,若命终时,若已命过,于其亡⽇,造作黄旛,悬著刹上,使获福德,离⼋难苦,得⽣⼗⽅诸佛净⼟。

旛盖供养,随⼼所愿,⾄成菩提。

旛随风转,破碎都尽,⾄成微尘,其福⽆量。

旛⼀转时,转轮王位,乃⾄吹尘⼩王之位,其报⽆量。

”3、依仪礼分:有命过幡(⼈死时,为死者积福时⽽建)、续命(神)幡(为祈廷命⽽⽴)、送葬幡、施饿⿁幡。

4、依所挂场所⽽分:有堂幡、⾼座幡、天盖幡、庭幡。

西藏经幡的秘密,你知道吗?...

西藏经幡的秘密,你知道吗?...

西藏经幡的秘密,你知道吗?...
去过西藏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在西藏地区,经常可以在寺庙、山顶、河边以及其他很多地方看到一些五色经幡,它们随风轻轻飘摇,和蓝天融为一体。

不过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疑问,这些经幡是干嘛用的?为什么只有固定的五个颜色?
经幡,又名风马旗,是西藏高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幡上印有经文、佛像、或者是一些吉祥的图案。

据一位藏族人说,风马在藏语中叫“隆达”,隆是风、达是马。

关于它的传说也有很多种,流传最广的就是这一段:“佛祖坐在菩提树下,手持经卷闭目思索。

一阵大风刮来,吹走了佛祖手中的经书。

它们在风中碎成了千万片,被风带到了那些正在遭受苦难的人手中。

凡得到佛祖经书碎片的人,都得到了幸福。

人们为了感谢佛祖的恩赐,便用彩布制成三角形,上面印上经文和佛祖的像,把它挂在风吹得着的地方,以求消灾祈福,祈求平安。

”所以,插挂风马旗叶就象征着藏民与神佛的沟通,可以达成天、地、人、畜的和谐吉祥。

五色经幡的颜色和排列顺序都是固定的,不能随意创新,蓝、白、红、绿、黄,每一种颜色都有一个寓意:最顶端为蓝色幡条,它象征蓝天;蓝色幡条下面是白色幡条,象征白云;白色幡条下面是红色幡条,代表火焰;红色幡条下面是绿色幡条象征绿水;最下面的幡条是黄色,象征代表黄土,或者大地。

悬挂经幡是千百年来流传于藏民族地区的一种宗教习俗,有着自身修行、利益众生的功德。

上苍诸佛保护一切制造和悬挂经幡的人们,哪里有经幡,哪里就有善良吉祥。

藏民说:经幡在,神明在。

风每吹动经幡一次,就是诵经一次,也是向神明祈求一次。

【原创】日月山上的经幡(组图)

【原创】日月山上的经幡(组图)

【原创】日月山上的经幡(组图)日月山坐落在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藏语叫日月山为“尼玛达哇”,蒙古语称“纳喇萨喇”,都是太阳和月亮的意思。

日月山自古就是历史上“羌中道”、“丝绸南路”、“唐蕃古道”的重要通道。

南北朝时期,由于河西走廊丝绸之路堵塞而开辟的“丝绸南路”,即经日月山、青海湖,过柴达木盆地通往西域。

唐代开辟的“唐蕃古道”更是由东北入境从西南出境前往河源去拉萨,贯穿海南州腹地。

日月山曾经是会盟、和亲、战争以及“茶盐”、“茶马”互市等等重多历史事件的见证。

相传,文成公主远嫁松赞干布时曾经过此山。

她在峰顶翘首西望,远离家乡的愁思油然而生,不禁取出临行时皇后所赐“日月宝镜”观看,镜中顿时现出长安的迷人景色。

公主悲喜交加,不慎失手,把“日月宝镜”摔成两半,正好落在两个小山包上,东边的半块朝西,映著落日的余辉,西边的半块朝东,照着初升的月光,日月山由此得名。

文成公主塑像今天的日山和月山上各修建了两座亭子,分别叫日亭和月亭,经幡飘舞的亭子里面用碑文和壁画记录了公主入藏时的种种情景。

山上是无数藏人用虔诚和信仰堆起的玛尼堆,石堆上插满了盘树虬枝。

山下是文成公主庙,矗立着巍峨的文成公主汉白玉雕像。

藏歌悠悠,牛羊如云,无数经幡和高昂的藏歌迎着日光漠风飘扬,表达出一代又一代人们对那美丽灵魂的深深崇敬。

下面,就请大家跟随我的镜头来到日月山,去看看那漫山遍野的经幡吧!在这里,我简单介绍一下经幡。

经幡也叫风马旗,是印有经文图案成串系于绳索之上的小旗,这一面面小旗在藏语中称为“隆达”,也有人称之为“祭马”、“禄马”、“经幡”、“祈愿幡”,不过,人们更习惯称它为“风马旗”,因为“隆”在藏语中是风的意思,“达”是马的意思。

显然,风马旗在这里是直译。

“风马”的确切意思是:“风是传播、运送印在经幡上的经文远行的工具和手段,是传播运送经文的一种无形的马,马即是风。

”藏民族认为雪域藏地的崇山峻岭、大江莽原的守护神是天上的赞神和地上的年神,他们经常骑着风马在雪山、森林、草原、峡谷中巡视,保护雪域部落的安宁祥和,抵御魔怪和邪恶的入侵。

清查经幡的情况汇报

清查经幡的情况汇报

清查经幡的情况汇报
根据我们对经幡的清查工作,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经幡是藏传佛教中的一种特殊宗教用品,一般用于寺庙、宗教活动场所等,是藏族人民虔诚信仰的象征。

在进行清查工作时,我们发现经幡的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经幡的数量情况。

在此次清查中,我们对不同地区的寺庙和宗教场所进行了梳理,发现经幡的数量有所不同。

一些寺庙内的经幡数量较多,而一些宗教场所则经幡数量较少。

这与地域、宗教活动频繁程度等因素有关。

其次,经幡的材质和制作工艺。

经幡通常由布料制成,上面印有佛教经文、图案等。

在清查中,我们发现一些经幡的制作工艺精湛,图案精美,而另一些则简陋粗糙。

这可能与当地的制作工艺水平、经济条件等有关。

再次,经幡的保存情况。

经幡通常需要定期更换,以保持其清洁和完整。

在清查中,我们发现一些经幡保存完好,色彩鲜艳,而另一些则因长期风吹日晒而变得褪色、破损。

这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经幡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最后,经幡的使用情况。

经幡在藏传佛教中具有重要的宗教意义,常常用于祈福、祈福等活动。

在清查中,我们了解到一些经幡被频繁使用,而另一些则很少被使用。

这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当地宗教信仰和文化习俗,加强对经幡的合理使用和管理。

综上所述,经幡作为藏传佛教中的重要宗教用品,其情况的清查工作对于了解当地宗教信仰状况、保护宗教文化遗产等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相关工作,加强对经幡的管理和保护,促进宗教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经幡的寓意和象征

经幡的寓意和象征

经幡的寓意和象征
绿色象征生命,红色代表鲜血。

这是因为佛教信徒认为太阳和月亮里面有燃烧着的火焰,也就是精灵与魔鬼所共同拥有之物——智慧,但他并不具备某种属性特别高贵的能力,只要一旦染上凡俗之气即被迷惑、丧失本心而堕落,故以示警戒。

从此幡可分辨出:修行者还未完全脱离尘世;尚存几丝牵挂于轮回中;已得道或正处入定阶段等。

随风飘动的经幡常用来祈祷天地诸神保佑人间平安幸福!
在藏区人们把经幡看成神的化身,每个山口都插满了五彩缤纷的小旗子叫经幡。

- 1 -。

用各色丝织品剪刻成小幡用于什么日的祭祀活动

用各色丝织品剪刻成小幡用于什么日的祭祀活动

用各色丝织品剪刻成小幡用于什么日的祭祀活动
用各色丝织品剪刻成小幡用于什么日的祭祀活动
用各色丝织品剪刻成小幡用于祭祀活动
“新年伊始,春联写满窗”,节日里,我们往往看到许多缤纷的彩色的小幡纷
飞飘舞,它们是怎么来的?
实际上,这些小幡是用各色丝织品制作而成的。

从古至今,当地人们每年仲春
初七,庆祝“乞巧节”,会用各色丝织品剪裁成小幡。

每当乞巧节,这些小幡都会挂在门口和窗台上,祭祀祖先和神灵,驱祟病邪,保平安幸福。

彩色的丝织品有很多种:有绿、黄、赤、白四色;也有各种条纹、佩件;有泥
黄色、淡黄绿色、淡蓝色、绿色、紫色、红色、黑色。

在成衣椽中用各色丝织品搭配缝制成小幡,剪刻花纹,还加上具有吉祥语彩的文字,视觉上别有风味。

每家每户都用各色丝织品搭配剪裁成小幡,挂在民宅之门,喜庆春节,望日出
时便被清晨的阳光映得绚丽多彩,显示着家和乐的气息。

伴随着晨曦的唱和,彩色的小幡桩舞动,洋溢着一股和乐融洽的气氛。

蒙古族民歌,“蒙古色——五彩小幡”中写道:“让五彩小幡,风起时舞跳,
祖先的祝福,都赠人灵魂”。

小幡是随风迎日而舞,保佑家人健康平安的祭神饰品,也是人们团圆欢乐的象征。

时至今日,用各色丝织品剪裁出的小幡仍然是春节里最让人难忘的景象,令人
联想起无穷的喜庆欢乐!。

走在川藏线上的看见的经幡、玛尼堆你知道有什么含义吗!

走在川藏线上的看见的经幡、玛尼堆你知道有什么含义吗!

走在川藏线上的看见的经幡、玛尼堆你知道有什么含义吗!运营者:成都玖壹叁户外川藏线一直以来都是许多旅行喜好者想要涉足的一个地方.竾有很多人为了走一次川藏线准备了很久.甚至为了心中的一个梦.辞掉工作.背上背包.踏上这片神圣的土地……走在川藏线上的看见的经幡、玛尼堆你知道有什么含义吗!当你一路走体验川藏线美景时,你会看见很多经幡和玛尼堆,那你知道他们的意义吗?走在川藏线上的看见的经幡、玛尼堆你知道有什么含义吗!【经幡】川藏线上随处可见挂在山顶山口、江畔河边、道旁以及寺庙等各处被认为有灵气地方的五彩经幡。

这是藏族特有的民间习俗;他们在这些地方挂满经幡或风马旗,其中寓意原始传统,却富有特殊的意义。

走在川藏线上的看见的经幡、玛尼堆你知道有什么含义吗!经幡,在藏语中音译为“隆达”,人们更习惯称它为“风马旗”,因为“隆”在藏语中是风的意思,“达”是马的意思。

经幡的样式多种多样,基本都是应有经文的不同形状的彩色小旗(也有印有经文的彩色纸片)。

走在川藏线上的看见的经幡、玛尼堆你知道有什么含义吗!经幡共有五色,象征自然界的物种现象:蓝色幡条象征蓝天,白色幡条象征白云,红色幡条象征火焰,绿色幡条象征绿水,黄色幡条象征黄土或者大地。

在神山圣湖悬挂印有经文的五色风马,在风的吹动下,经幡每飘动一次便象征着悬挂经幡的人诵经一次,这同样也有利于洗刷此世的罪孽。

走在川藏线上的看见的经幡、玛尼堆你知道有什么含义吗!据传经幡缘起藏族先民崇信自然的祭祀山神的仪式。

经幡上多印有经文咒语、佛像神马等图案,是西藏古老的本教文化、藏传佛教的密宗文化,并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交融发展的产物。

走在川藏线上的看见的经幡、玛尼堆你知道有什么含义吗!【玛尼堆】玛尼堆的藏语名为“多崩”,意为“十万经石”,是刻有经文和佛像的石头,以藏文六字真言最常见。

在西藏广阔的土地上,每一处山口、圣迹、寺庙、湖边、路边都堆有玛尼堆。

虔诚的佛教徒认为,吧他们日夜默念的六字真言刻在石头上,能使他们洗刷此世的罪孽。

经幡清理实施方案

经幡清理实施方案

经幡清理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经幡是藏传佛教中的一种特有的宗教用品,常用于寺庙、山洞、峡谷等地方。

经幡作为佛教信徒的信仰标志,具有一定的宗教意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经幡往往会出现脏污、破损等情况,影响了其美观度和宗教意义。

因此,对经幡进行清理和维护显得尤为重要。

二、清理目的。

1.保护宗教文化遗产,经幡作为藏传佛教的宗教用品,是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得到妥善的保护和维护。

2.提升宗教环境整体形象,清理经幡可以提升宗教场所的整体形象,增强信徒的宗教体验感。

3.延长经幡使用寿命,定期清理经幡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更换和维护成本。

三、清理内容。

1.清洁表面灰尘,使用柔软的毛刷或者吸尘器轻轻清扫经幡表面的灰尘,避免使用力过大导致经幡破损。

2.清洗污渍,对于经幡表面的污渍,可以使用温水和中性洗涤剂轻轻擦拭,注意不要使用含有漂白剂或者强酸性的清洁剂。

3.修复破损,对于破损的经幡,可以使用细线和针对性的修补材料进行修复,保持经幡的完整性。

4.防腐处理,对于长期暴露在室外环境的经幡,可以进行防腐处理,延长其使用寿命。

四、清理频率。

1.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对经幡进行清理,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每季度进行一次简单清理。

2.在特殊情况下,如遇雨雪天气或者人为破坏,需要及时对经幡进行清理和维护。

五、清理注意事项。

1.尊重宗教文化,在清理经幡的过程中,要尊重宗教文化,避免对经幡造成任何不敬的行为。

2.避免使用化学品,在清理过程中,避免使用含有强酸性或者腐蚀性的化学品,以免对经幡造成损害。

3.注意安全防护,在清理过程中,要注意自身安全,避免受伤或者感染。

六、清理效果评估。

1.对清理后的经幡进行效果评估,检查清理效果和修复情况。

2.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清理方案,做出改进和优化。

七、总结。

经幡清理是对宗教文化的一种尊重和保护,通过科学合理的清理方案,可以保护经幡的完整性和美观度,提升宗教环境的整体形象,延长经幡的使用寿命,为信徒提供更好的宗教体验。

经幡治理实施方案

经幡治理实施方案

经幡治理实施方案经幡治理实施方案一、背景经幡是佛教和藏传佛教中一种重要的信仰工具,经幡上绘有经文和吉祥图案,被认为具有祈福、保护和驱邪的作用。

然而,由于经幡的具体使用方式和材质特性,经幡残留问题也日益凸显,给环境和城市景观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有必要制定经幡治理实施方案,综合考虑环保和文化保护的要求,有效管理和控制经幡的数量和残留问题。

二、目标1. 保护环境:减少经幡残留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2. 保护文化:尊重和保护佛教文化和藏传佛教文化,保护经幡的信仰价值和历史价值。

3. 规范管理:建立科学、合理、可执行的经幡管理制度,统一管理经幡的设置和拆除。

三、具体措施1. 立法保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经幡的设置和拆除要求,明确经幡的管理责任。

2. 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向公众普及经幡的使用和管理知识,提高公众对经幡管理的认识和意识。

3. 设立经幡设置区域:在合适的区域内设立经幡设置区,指定专门的区域供民众设置经幡,规定相应的经幡数量限制。

4. 管理经幡数量:建立经幡登记制度,要求民众在设置经幡前向相关管理部门登记,包括经幡的材质、规格和数量等信息,并签署相关责任承诺书。

5. 定期清理:设立经幡清理时间,定期组织清理经幡残留物,确保经幡残留不影响环境和城市景观。

6. 推广可降解材料:鼓励使用可降解材料制作经幡,逐步替代传统的塑料经幡,减少环境污染。

7. 文化保护:重视经幡的文化价值,建立文化保护机构和专门的经幡文化研究中心,开展相关研究和保护工作,推动经幡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四、实施步骤1. 立法和政策制定:通过立法和政策制定,明确经幡的管理责任和管理要求。

2. 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媒体宣传、讲座、展览等形式,向公众普及经幡的使用和管理知识。

3. 设立经幡设置区域:选择合适的区域,规划经幡设置区域,并在区域内设置统一的经幡管理标识。

4. 建立经幡登记制度:建立经幡登记系统,要求民众在设置经幡前向相关管理部门登记。

西藏为什么挂经幡

西藏为什么挂经幡

西藏为什么挂经幡西藏的五彩经幡,也叫经幡、祈愿幡、风马旗,你知道西藏为什么挂经幡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关于西藏为什么挂经幡的文章,欢迎大家阅读。

西藏为什么挂经幡因为这些幡上面都印有佛经,在信奉藏传佛教的人们看来,随风而舞的经幡飘动一下,就是诵经一次,在不停地向神传达人的愿望,祈求神的庇佑。

这样,经幡便成为连接神与人的纽带。

风幡所在即意味着神灵所在,也意味着人们对神灵的祈求所在。

风幡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

西藏经幡的名称由来经幡就其外在形式来讲,我们可以大致归纳为三种:一种是印有佛陀教言和鸟兽图案的蓝白红绿黄五色方块布一块紧接一块地缝在长绳上,悬挂在两个山头之间,这种经幡常见于人烟稀少的高山上。

第二种经幡是一条三五米长的狭长布条,其颜色是单一的,或白或红。

上面印有佛陀教言,布条的一侧缝接在一根粗长的经杆上,插立在庭院前,这种经幡多半见于工布林区地带。

拉萨大昭寺广场上插立的经杆就是这一种,只是做得更加精巧罢了。

第三种经幡是五块蓝白红绿黄色的星火无字幡条和一块单色镶边的主幡方块布,上面印有佛陀教言和鸟兽图案,这些幡条布分别系挂在柳树枝杆上,成为经幡。

这种经幡在古城拉萨的民居楼顶上随处可见。

西藏挂经幡的特点经幡作为福运升腾的象征物每年都要换新。

换新的日子不能随意选择,它是根据藏族历算,选择在藏历新年初一过后某一个良辰吉日。

这一天早上,全院的人都穿上节日盛装,聚集在楼顶上,举行一次隆重而欢乐的插经幡仪式,藏语里这个仪式称为“托随”,意为祭神祈福仪式。

经幡的各种颜色是固定的,不能随便创新。

其次每块颜色的排列顺序是严格规定的,不能有任何差错。

因为经幡的意义很明确,不是为了美化环境,而是祈求福运隆昌,消灾灭殃。

经杆上端的枝条上有繁茂的星火条,它是由五种颜色不同的小幡条构成一组。

一般一个经幡上,根据枝条多少来确定有两组至三组星火条。

这五块幡条的颜色排列及它们所象征的意义是这样的。

最顶端为蓝色幡条,它象征蓝天;蓝色幡条下面是白色幡条,象征白云;白色幡条下面是红色幡条,象征火焰;红色幡条下面是绿色幡条在征绿水;最下面的幡条是黄色,象征黄土,或者大地。

经幡是什么意思

经幡是什么意思

“经幡”是指在藏传佛教地区的祈祷石或寺院顶上、敖包顶上经常竖立著以各色布条写上六字真言等经咒,捆扎成串,用木棍竖立起来的旗子。

1、经幡的具体解释:经幡也叫风马旗,是青藏高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在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的藏族聚居区以及尼泊尔、锡金、不丹、克什米尔等邻邦,人们随处都能见到一串串、一丛丛、一片片以经咒图像木版印于布、麻纱、丝绸和土纸上的各色风幡。

这些方形、角形、条形的小旗被有秩序地固定在门首、绳索、族幢、树枝上,在大地与苍穹之间飘荡摇曳,构成了一种连地接天的境界。

2、象征:和西藏一切有形与无形的艺术一样,风马旗的创作与传播,也首先是受宗教意念驱使并为之服务的,它是僧俗信众精神世界与神灵交通的一种媒介物。

关于风马旗的源初,西藏宗教界、学术界虽各有掌故,但公元十二世纪初许多噶举派寺院为广布其教义而悬挂风马旗,是各家各派都首肯的。

西藏转经筒,经幡和玛尼堆,都是什么信物?

西藏转经筒,经幡和玛尼堆,都是什么信物?

西藏转经筒,经幡和玛尼堆,都是什么信物?西藏是一个顺时针运行的世界,无论是转经筒,还是磕长头行路转山,无一不是顺时针旋转环绕的;从这就可以看出,西藏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千奇百怪,不要认为奇怪,那都是为了一个事,那就是你信仰;也许你见过,转经筒,尼玛石,经幡,但是你一定没见过,一堆信徒围绕着一块石头转经,一转就是十几天甚至一两个月;今天就掀开一点点,西藏这一片土地上的一些关于信仰的事情吧;一是转经,转经筒;藏传佛教信徒认为,拉萨就是世界的中心,拉萨则以释迦牟尼佛为核心进行转经活动。

转经一圈为圆满,沿佛殿四周的转经甬道一圈为囊廓,是属于内圈;绕大昭寺一圈为帕廓,是中圈;绕大昭寺、药王山、布达拉宫、小昭寺一圈为林廓,是外圈。

看过冈仁波齐这部电影的驴友,都很清楚,全程电影都有一个动作,那就是72岁的杨培,尼玛扎堆的叔叔,手里的一个转动了一路的转经筒,从出发到在冈仁波齐朝圣路上,这个转经筒没有停过;它转动了一年多的时间,每天都在不停的转动;还有一幕就是,一行11人到了拉萨,夜晚的磕长头转经活动,无疑转经也是顺时针转经,也就是右旋转法;转经筒也是顺时针的转法;二是玛尼石,尼玛堆;到了西藏,到处都是尼玛石,玛尼堆,这代表什么呢?尼玛石一般都刻有经文,有图像,有文字,内容多是藏传佛教的经文、佛尊、动物保护神、六字真言及各种吉祥图案等。

玛尼堆,分为两种;一种叫做阻秽禳灾朵帮;朵帮是藏语,意思就是垒起来的石头堆的意思;这类尼玛堆,一般会在村头寨尾,石堆庞大,而且下大上小呈阶梯状垒砌,石堆内藏有阻止秽恶、禳除灾难、祈祷祥和的经文,并有五谷杂粮、金银珠宝及枪支刀矛。

一种叫做镇邪朵帮;就是我们去旅行的时候,路上经常看到的路旁、湖边、十字路口等处的尼玛堆;石头作为一种人类社会文明起源的文化载体,记录了人类文明和穿凿里的见证,古代的石器时代,就是代表;它实际上是,藏族信徒刻在石头上的追求、理想、感情和希望。

碎石块堆成一堆,布上经幡,每次路过时就在石堆上垒上一些石块,然后绕尼玛堆顺时针走三圈,祈求上天保佑。

经幡的来历和分类!

经幡的来历和分类!

经幡的来历和分类!经幡的来历有几种说法:在古代的印度,女子们平日里都身穿纱丽裙衫,每当她们的丈夫出门远行时,她们就有从身上扯下一块衣角挂在家门口或者树上为其送行的风俗。

随着佛教的兴盛,这种纱丽渐渐演变成了一块块印有神像和祈愿经文的纱布,直至成为今天的经幡。

而伟大的藏族学者根敦琼培先生则认为,吐蕃军事帝国时代中的军户都要立矛以示荣耀,这是那个年代藏民族表现军记的习俗,在藏王松赞干布时期,为了统一管理吐蕃全境,将国土划分为“五茹”(五翼),即在全国范围内设置了五个军政区域,分别为:伍茹(中央翼,今拉萨地区)、约茹(左翼,乃东昌都)、叶茹(右翼,南木林)、如拉(分支翼,拉孜)和附属苏毗茹。

上五茹的军马为白鬃灰马及赤色豹纹马,军旗为花边红旗及红色吉祥旗;上下约茹的军马为棕黄花斑马及白蹄赤色马,军旗是红色狮子旗及白色黑心旗;上下如拉的军马为白狮悬天旗及黑色吉祥旗,军马为鹅黄红鬃马及棕色黑鬃马;上下叶茹的军马为赤色火花马及青骢马,军旗为黑旗白心,绘饰鹏鸟之旗及黄花斑旗。

幡旗正是在这种习俗中演变成为一种宗教行为,沿用至今。

各种经幡,根据色彩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用黑色或朱砂色将经文图符印制在整匹白布上;一类是同'风马旗'一样,在蓝、白、黄、红、绿布块上用经文图符相间组合的经幡。

经幡的组合形式根据其地点场景、信仰仪轨、祈祷功能的不同,一般又分为四种。

1第一种是悬挂式的,视其环境、地势、用途张挂,可长可短,可疏可密,长者达数百米以上,密者数十上百层悬挂,有的还组合形成了规模宏大、占地面积数百上千平方米的经幡城。

这些悬挂式的经幡,具体形状各种各样,有在长条形的布上印上四方形的风马旗图案;也有网状条幡。

2第二种插挂式的,在竖长方形的纱布或丝巾上印以风马旗图案,一边缝在旗杆上,另一边缀上很多条直的飘带。

这些风马经幡主要插在村口、屋顶、十字路口、山顶或山道上。

3第三种就是经幡塔,可以用不同色彩的布块做,也可以用哈达一样的丝巾来做。

摄绘主义插经幡,让幸福和吉祥在风中飞舞!

摄绘主义插经幡,让幸福和吉祥在风中飞舞!

摄绘主义插经幡,让幸福和吉祥在风中飞舞!
藏历新年
有着一系列的
传统
每一个
都充满着
喜庆

情亲
插经幡,是藏家人每年藏历新年间祈福吉祥和幸福的重要传统活动。

择一吉日,在当天早上以藏族天文历算里显示的吉时为准,家家户户的人们着盛装,齐集于自家屋顶,举行隆重的插经幡仪式。

蓝、白、红、绿、黄。

多彩的经幡随风飞舞,用多彩的歌传颂最美的祈祷和世间最吉祥幸福的日子!
插经幡,卫藏地区很多地方藏语叫“妥岁”,意思是在房顶进行的殊胜仪式。

仪式开始于太阳升起之前,在仪式中,随着太阳缓缓升起,先燃起桑烟,然后将准备好的五彩经幡在桑烟炉上方煨熏,进而恭敬地插在屋顶的一个固定角落。

接着由年长者带领全家人手捧糌粑,齐声念诵祈福吉祥和幸福的颂词,而后一起将糌粑抛洒在空中。

最后,大家围坐屋顶,互敬青稞酒和各种吃食,在维持不灭的桑烟中互话年节的快乐和对来年的美好期盼。

在拉萨老城区,各个大院的屋顶则会更加热闹。

因为一个大院的很多户人家都会齐聚共有的屋顶,插上数量更多的经幡,各家带上自家的好茶、好酒和美食,歌唱和舞蹈,共同祈福美好的生活及来年!
有过拉萨老城区大院生活经历的人们,对此记忆深刻且津津乐道。

过年喽达叔携才吉大人祝您:罗萨,扎西德勒!
出品 | 摄绘主义文创工作室
绘画 | 才吉大人
文字 | 达叔
尊重原创,本公号所涉及绘画和摄影图片也均为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更不得用于商业产品,一经发现,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文字]
藏族介绍藏族的经幡是作什么用的
连接神与人的经幡
除了玛尼石,西藏还有随处可见的挂在山顶山口、江畔河边道旁以及寺庙等各处被认为有灵气地方的五彩经幡。

之所以被称作经幡,是因为这些幡上面都印有佛经,在信奉藏传佛教的人们看来,随风而舞的经幡飘动一下,就是诵经一次,在不停地向神传达人的愿望,祈求神的庇佑。

这样,经幡便成为连接神与人的纽带。

风幡所在即意味着神灵所在,也意味着人们对神灵的祈求所在。

风幡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

经幡有长有短,图案也各不相同。

最长的经幡有3-5 米长,60 厘米宽,上面印有佛经和鸟兽图案,颜色或红或白,一般侧挂在广场、寺庙前的经幡杆上。

短的经幡一般是呈蓝白红绿黄五色的方形经幡,上面印有佛经和鸟兽图案,往往被穿在一根长绳子上,横挂在人烟稀少的山口。

挂在房顶上面的经幡一般是星火无字幡,由上面五块蓝白红绿黄色的幡条和下面一块单色镶边的主幡组成。

随风舞动的经幡又被人们称作风幡。

这些经幡“五彩缤纷”,其颜色都有固定的含意。

一般认为蓝幡是天空的象征,白幡是白云的象征,红幡是火焰的象征,绿幡是绿水的象征,黄幡是土地的象征。

这样一来,也固定了经幡从上到下的排列顺序,如同蓝天在上、黄土在下的大自然千古不变一样,各色经幡的排列顺序也不能改变。

另外,最常见的星火无字幡下有镶边的主幡。

主幡颜色如同其它经幡一样有五色,镶边的颜色也是五色,但与主幡颜色绝不相同。

这种星火无字幡常常挂在民居房顶,实际上就成了住在这所房子里的家庭的特殊象征。

主幡的颜色代表了这个家庭中最受尊敬的长者的生辰年号,或铁或土或木或火或水,铁年用白色,土年用黄色,木年用绿色,火年用红色,水年用蓝色。

而主幡镶边的颜色也不能随意搭配,而必须符合藏历中关于母子生克学说中的相生原理:主幡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