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等级划分
河道等级划分标准
![河道等级划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bf7e17a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2c.png)
河道等级划分标准一、河道等级划分河道等级是河道分级的一种,指按照河道的自然属性、功能、规模、流域防洪标准等进行的分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的规定,河道划分为4个等级,分别为一级河道、二级河道、三级河道、四级河道。
一级河道为干流和重要支流,二级河道为支流和大型排洪沟,三级河道为一般支流和排洪沟,四级河道为小河沟。
二、河道等级划分标准1. 一级河道:干流及重要支流,防洪标准在20年一遇以上。
2. 二级河道:支流及大型排洪沟,防洪标准在10年一遇以上。
3. 三级河道:一般支流和排洪沟,防洪标准在5年一遇以上。
4. 四级河道:小河沟,防洪标准在3年一遇以上。
三、河道等级划分依据河道等级划分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河道的自然属性,包括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文特征、河流形态等。
2. 河道的防洪标准,根据河道所在地区的防洪要求,确定河道的防洪标准。
3. 河道的功能,根据河道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确定河道的供水、灌溉、发电、航运等主要功能。
4. 河道的规模,根据河道的水利工程规模和重要性,确定河道的规模和重要性。
5. 河道的维护和管理水平,根据河道的管理和维护水平,确定河道的等级。
四、河道等级划分的意义河道等级划分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有利于加强河道的保护和管理,保障防洪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 有利于合理规划河道,充分发挥河道的综合功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 有利于规范河道管理行为,保障河道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五、河道等级划分的实施河道等级划分是一项重要的水利管理工作,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实施。
具体来说,河道等级划分的实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河道等级划分制度。
制定河道等级划分的相关法规和规范,明确河道等级划分的标准和程序,为河道等级划分工作提供依据和支持。
2. 加强河道调查和监测。
通过对河道进行调查和监测,全面了解河道的自然属性、功能、规模、防洪标准等信息,为河道等级划分提供基础数据和支持。
河道分级管理制度
![河道分级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71fc25d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cf.png)
河道分级管理制度一、河道的分级依据根据河道的功能和重要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级:1.1 河道的功能根据河道在水资源调控、交通运输、防洪排涝、灌溉、水电等方面的作用,将河道划分为主干河道、支流河道和次要河道等不同级别。
1.2 河道的重要性根据河道在生态环境保护、水域资源维护、区域发展等方面的重要程度,将河道划分为重点河道、一般河道和次要河道等不同级别。
1.3 河道的条件根据河道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情况、周边环境等条件,将河道划分为长江、黄河、珠江等大河流域和其他河流流域等不同级别。
二、河道分级管理的原则2.1 河道分级管理的科学性按照河道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进行分级,确保分级管理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2 河道分级管理的全面性考虑到河道在不同方面的作用和重要性,使得分级管理体系能够全面覆盖和综合考量河道的管理需求。
2.3 河道分级管理的灵活性针对不同的河道情况,灵活调整和优化分级管理体系,以适应不同地区和河道的管理要求。
2.4 河道分级管理的可持续性确保分级管理对于河道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是可持续的,能够满足长期管理和发展的需要。
三、河道分级管理的内容3.1 主干河道管理主要包括对于长江、黄河等大河干流的管理,重点关注水资源调控、交通运输、防洪排涝等方面的管理需求,确保主要河道的安全和畅通。
3.2 支流河道管理主要包括对于珠江、淮河等大中型支流的管理,重点关注灌溉、水电等方面的管理需求,确保支流的水利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3.3 次要河道管理主要包括对于各地区的一般性小河流的管理,重点关注水域资源的保护和水环境的改善,确保次要河道的生态环境的健康和稳定。
3.4 重点河道管理主要包括针对重点河道的保护和管理,包括生态环境的保护、水域资源的维护等方面的管理需求。
3.5 一般河道管理主要包括对于各地区的一般性河道的管理,包括水域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的改善等方面的管理需求。
3.6 次要河道管理主要包括对于一些小型次要河道的管理,包括河道环境的整治、河道水面的清理等方面的管理需求。
河道等级划分办法(内部试行)
![河道等级划分办法(内部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2d9c90bab14e852458fb57b8.png)
河道等级划分办法(内部试行)(1994年2月21日水利部水管[1994]106号通知发布)第一条 为保障河道行洪安全和多目标综合利用,使河道管理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第六条“河道划分等级”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所有河道。
跨国河道和国际边界河道不适用本办法。
河道内的航道等级按交通部门有关航道标准划定。
第三条 河道的等级划分,主要依据河道的自然规模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重要程度等因素确定。
(表见后)第四条 河道划分为五个等级,即一级河道、二级河道、三级河道、四级河道、五级河道。
在河道分级指标表中满足(1)和(2)项或(1)和(3)项者,可划分为相应等级;不满足上述条件,但满足(4)、(5)、(6)项之一,且(1)、(2)或(1)、(3)项不低于下一个等级指标者,可划为相应等级。
第五条 河道等级划分程序:一、二、三级河道由水利部认定;四、五级河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电)厅(局)认定。
各河道均由主管机关根据管理工作的需要划出重要河段和一般河段。
第六条 具备某种特殊条件的河道(段),可由水利部直接认定其等级。
第七条 河道划分等级后,可因情况变化而变更其等级,其变更程序同等五条.附件一: 河道分级指标表 分 级 指 标影 响 范 围 级 别流域面积(万km2)(1)耕地(万亩)(2) 人口(万人)(3)城市(4)交通及工矿企业(5)可能开发的水利资源(万KW )(6) 一 >5.0 >500 >500 特大 特别重要 >500二 1-5 100-500 100-500 大 重要 100-500三 0.1-1 30-100 30-100 中等 中等 10-100四 0.01-0.1 <30 <30 小 一般 <10五 <0.01注:1.影响范围中耕地及人口,指一定标准洪水可能淹没范围;城市、交通及工矿企业指洪水淹没严重或供水中断对生活、生产产生严重影响的。
河道等级划分
![河道等级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a1238258102de2bd960588ce.png)
河道等级划分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河道等级划分办法(内部试行)第一条为保障河道行洪安全和多目标综含利用,使河遣管理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第六条“河道划分等级”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所有河道。
跨国河道和国际边界河道不适用本办法。
河道内的航道等级按交通部门有关航道标准划定。
第三条河道的等级划分,主要依据河道的自然规模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重要程度等因素确定。
(表见后)第四条河道划分为五个等级,即一级河道、二级河道、三级河道、四级河道、五级河道。
在河道分级指标表中满足(1)和(2)项或(1)和(3)项者,可划分为相应等级;不满足上述条件,但满足(4)、(5)、(6)项之一,且(1)、(2)或(1)、(3)项不低于下一个等级指标者,可划为相应等级。
第五条河道等级划分程序:一、二、三级河道由水利部认定;四、五级河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电)厅(局)认定。
各级河道均由主管机关根据管理工作的需要划出重要河段和一般河段。
第六条具备某种特殊条件的河道(段),可由水利部直接认定其等级。
第七条河道划分等级后,可因情况变化而变更其等级,其变更程序同等五条。
河道分级指标表注:1.影响范围中耕地及人口,指一定标准洪水可能淹没范围;城市、交通及工矿企业指洪水淹没严重或供水中断对生活、生产产生严重影响的。
2.特大城市指市区非农业人口大于100万;大城市人口50-100万;中等城市人口20-50万;小城镇人口10-20万。
特别重要的交通及工矿企业是指国家的主要交通枢纽和国民经济和对国民经济关系重大的工矿企业。
附件二:关于编制河道等级划分办法的说明根据《河道管理条例》第一章第六条规定:“河道划分等级”,河道等级划分等河道等级标准由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为此,我们制定了《河道等级划分办法(内部实行)》,现作如下几点说明:一、制定河道等级划分办法的目的我国地域辽阔,河道众多,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流域共5万多条,自然属性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差异都很大。
河道防洪标准的等级划分
![河道防洪标准的等级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25d6425c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af.png)
河道防洪标准的等级划分河道防洪标准的等级划分1. 引言在我国众多河道中,防洪工作一直以来都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任务。
为了能够有效地预防洪水,减少灾害损失,我国制定了一套河道防洪标准的等级划分体系。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来探讨这一标准的等级划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体系的内容和意义。
2. 河道防洪标准的重要性我们需要明确河道防洪标准的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洪涝灾害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河道防洪标准是必不可少的。
这套标准能够通过制定合理的河道治理和灾害防范方案,帮助政府和相关部门更好地规划、建设和管理河道,提高洪水防治的能力。
3. 河道防洪标准等级划分的基本原则为了确保河道防洪工作能够有效地开展,我国将河道防洪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这些等级是根据河道的地理位置、地貌条件、流域面积和河道水位等因素综合评估得出的。
在划分标准时,政策制定者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3.1 多因素综合考虑河道防洪标准的等级划分必须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历史洪水灾害的发生频率和破坏力、河道的地理条件和地貌特征、流域的面积和自然补给能力等。
只有通过全面、科学、客观的评估,才能制定出适应实际情况的标准。
3.2 由浅入深、分级应对在河道防洪标准的等级划分中,采取了由浅入深、分级应对的策略。
这意味着河道等级越高,其防洪标准和能力要求越高。
这一划分方式能够根据河道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防洪工作,既避免了资源浪费,又最大程度上保障了洪涝灾害防治效果。
4. 河道防洪标准等级划分的具体内容河道防洪标准的等级划分主要按照河道宽度、水位、洪水位宽余条件和洪水位骤变坡度等指标进行评估和划分。
一般情况下,我国将河道防洪标准分为一到五级。
其中,一级标准适用于主要河流,五级标准适用于支流和小河道。
各级标准的主要内容如下:4.1 一级标准一级标准适用于我国主要水系中的大江大河。
按照规定,这些河道的宽度要求在120-200米之间,设计洪水位宽余条件达到1:3,在洪水位上坡度要求不大于0.2%。
河道等级划分
![河道等级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3ad2e00a58fafab068dc0235.png)
河道等级划分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内部试行)第一条为保障河道行洪安全和多目标综含利用,使河遣管理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第六条“河道划分等级”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所有河道。
跨国河道和国际边界河道不适用本办法。
河道内的航道等级按交通部门有关航道标准划定。
第三条河道的等级划分,主要依据河道的自然规模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重要程度等因素确定。
(表见后)第四条河道划分为五个等级,即一级河道、二级河道、三级河道、四级河道、五级河道。
在河道分级指标表中满足(1)和(2)项或(1)和(3)项者,可划分为相应等级;不满足上述条件,但满足(4)、(5)、(6)项之一,且(1)、(2)或(1)、(3)项不低于下一个等级指标者,可划为相应等级。
第五条河道等级划分程序:一、二、三级河道由水利部认定;四、五级河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电)厅(局)认定。
各级河道均由主管机关根据管理工作的需要划出重要河段和一般河段。
第六条具备某种特殊条件的河道(段),可由水利部直接认定其等级。
第七条河道划分等级后,可因情况变化而变更其等级,其变更程序同等五条。
河道分级指标表注:1.影响范围中耕地及人口,指一定标准洪水可能淹没范围;城市、交通及工矿企业指洪水淹没严重或供水中断对生活、生产产生严重影响的。
2.特大城市指市区非农业人口大于100万;大城市人口50-100万;中等城市人口20-50万;小城镇人口10-20万。
特别重要的交通及工矿企业是指国家的主要交通枢纽和国民经济和对国民经济关系重大的工矿企业。
附件二:关于编制河道等级划分办法的说明根据《河道管理条例》第一章第六条规定:“河道划分等级”,河道等级划分等河道等级标准由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为此,我们制定了《河道等级划分办法(内部实行)》,现作如下几点说明:一、制定河道等级划分办法的目的我国地域辽阔,河道众多,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流域共5万多条,自然属性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差异都很大。
一到五级水系划分标准
![一到五级水系划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eaf152f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61.png)
一到五级水系划分标准
河道等级是综合考虑河道的自然规模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影响的重要程度等因素,划分为一级河道、二级河道、三级河道、四级河道、五级河道等5个级别。
一、二、三级河道由水利部组织认定;四、五级河道由河道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认定,其中跨省级行政区河道由相关流域管理机构组织认定。
支流级别是在同一个水系中,把直接汇入干流的河流称为一级支流,直接汇入一级支流的称为二级支流,依此类推。
河道的次序级别则是将在水系网中位于顶端,上游无进一步分支的河道称为一级河道,两条一级河道汇合后的河道称为二级河道,依此类推。
所以一段支流的支流级别越高,其河道级别越低。
这种表示法的缺点是会把一些大小不同的河流纳入同一级支流,还有一种是分级法,从源头最小支流开始,称为一级河流,以后把二条一级河流汇合后的河段称为二级河流,以此类推到更高级别的河流,这种分级法确定的各级河流有相近的客观特征。
河道管理范围按以下规定划定:
1、有堤防的河道,为堤防外坡脚线两侧外延八米至十五米范围内;
2、无堤防的河道,为河道两侧上口线外延八米至二十五米范围内;
3、防洪防潮海堤,为堤防内、外坡脚线外延每侧三十米至五十米范围内。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第三条规定:河道等级划分综合考虑河道的自然规模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影响的重要程度等因素,划分为一级河道、二级河道、三级河道、四级河道、五级河道等5个级别。
第四条规定:河道等级确定采用分级指标综合评分法。
分级指标主要包括流域面积、多年平均径流量、影响范围内耕地、人口、城市、交通及工矿企业、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河道范围、生态重要性等。
河道等级划分
![河道等级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579317d8ddccda38366baf6d.png)
.河道等级划分办法(内部试行)使河遣管理逐步实现第一条为保障河道行洪安全和多目标综含利用,科学化、规范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第六条“河道划分等级”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跨国河道和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所有河道。
河道内的航道等级按交通部门有关航道国际边界河道不适用本办法。
标准划定。
经济第三条河道的等级划分,主要依据河道的自然规模及其对社会、发展影响的重要程度等因素确定。
(表见后)第四条河道划分为五个等级,即一级河道、二级河道、三级河道、四(1)项或2)(级河道、五级河道。
在河道分级指标表中满足(1)和)、43)项者,可划分为相应等级;不满足上述条件,但满足(和()项不低于下3)或(1)、(6)项之一,且(1)、(2)、((5 一个等级指标者,可划为相应等级。
第五条河道等级划分程序:一、二、三级河道由水利部认定;四、五级河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电)厅(局)认定。
各级河道均由主管机关根据管理工作的需要划出重要河段和一般河段。
可由水利部直接认定其等级。
第六条具备某种特殊条件的河道(段),其变更程序同可因情况变化而变更其等级,第七条河道划分等级后,等五条。
..河道分级指标表注:1.影响范围中耕地及人口,指一定标准洪水可能淹没范围;城市、交通及工矿企业指洪水淹没严重或供水中断对生活、生产产生严重影响的。
2.特大城市指市区非农业人口大于100万;大城市人口50-100万;中等城市人口20-50万;小城镇人口10-20万。
特别重要的交通及工矿企业是指国家的主要交通枢纽和国民经济和对国民经济关系重大的工矿企业。
附件二:关于编制河道等级划分办法的说明..根据《河道管理条例》第一章第六条规定:“河道划分等级”,为此,河道等级划分等河道等级标准由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现作如下几点说明:我们制定了《河道等级划分办法(内部实行)》一、制定河道等级划分办法的目的5平方公里流域共我国地域辽阔,河道众多,流域面积大于100万多条,自然属性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差异都很大。
水库、河道、闸坝有哪等级标准?
![水库、河道、闸坝有哪等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669a7035f0e7cd184253688.png)
水库、河道、闸坝有哪等级标准?
答:(一)按库容大小水库分为:
大型水库——总库容一亿立方米以上。
中型水库——总库容大于一千万立方米,小于一亿立方米。
小(一)型水库——总库容大于一百万立方米,小于一千万立方米。
小(二)型水库——总库容大于十万立方米,小于一百万立方米。
塘坝——总库容小于十万立方米,大于一万立方米。
谷坊——总库容小于一万立方米。
(二)大中型水库按工程质量、安全程度可分为:
一类库:达到SDJ12—78补充规定标准,工程质量好。
二类库:达到水利部近期非常运用标准,工程质量较好的。
三类库:达不到水利部近期非常运用标准或工程质量差,影响大坝安全的。
(三)河道按保护面积大小可分为:
大型河道—堤防保护面积30万亩以上。
中型河道—堤防保护面积1—30万亩。
小型河道—堤防保护面积1万亩以下。
(四)水闸按过闸流量大小可分为:
大型水闸—过闸流量1000秒立米以上。
中型水闸—过闸流量100—1000秒立米。
小型水闸—过闸流量10—100秒立米。
三类库:达不到水利部近期非常运用标准或工程质量差,。
河流分级的标准
![河流分级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6fef142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c2.png)
河流分级的标准
河流分级标准
河流是自然界中的一种重要水体,它们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生活所需的水源,还为生态系统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根据河流的特征和水流情况,我们可以将河流分为不同的等级。
一级河流
一级河流是指流域面积大于10000平方公里,河流长度超过500公里,年平均径流量大于10亿立方米的河流。
这些河流通常是国家的重要水源地,对于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中国的黄河、长江、珠江等都是一级河流。
二级河流
二级河流是指流域面积在1000-10000平方公里之间,河流长度在100-500公里之间,年平均径流量在1-10亿立方米之间的河流。
这些河流通常是地区性的重要水源地,对于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中国的淮河、汉江、辽河等都是二级河流。
三级河流
三级河流是指流域面积在100-1000平方公里之间,河流长度在50-100公里之间,年平均径流量在1亿立方米以下的河流。
这些河流通常是地方性的水源地,对于当地的农业、工业和生态环境都有
一定的影响。
例如,中国的松花江支流、黑龙江支流等都是三级河流。
四级河流
四级河流是指流域面积小于100平方公里,河流长度小于50公里,年平均径流量很小的河流。
这些河流通常是小型的溪流或者支流,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中国的小溪流、山区支流等都是四级河流。
河流分级标准是根据河流的特征和水流情况来划分的,不同等级的河流对于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有着不同的意义。
我们应该加强对河流的保护和管理,保护好我们的水资源,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浙江省河道等级划分技术标准
![浙江省河道等级划分技术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b900db6240c844768eaee5e.png)
浙江省河道等级划分技术标准(试行)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河道等级划分的术语和定义,提出河道等级划分的原则、依据、标准、方法、划分程序和权限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浙江省的河道等级划分。
2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2.1河道河流及其两岸堤防(或河岸线)之间水面、边滩、沙洲。
2,2河段按照一定规则划分的河流段。
2.3流域面积河道所在流域周围分水线与河道某个断面之间所包围的面积,习惯指地表水的集水面积。
2.4河道范围指河道跨越行政区域的情况,即跨界方式,跨界方式包括上下游、左右岸。
2.5平均河宽平原河网河道指正常水位相应的水面宽度。
2.6河道行洪能力指河道排泄洪水的能力,本标准中行洪能力特指山丘区河道承担水库溢洪道泄洪任务的能力。
2.7河道引排能力指河道排泄洪水、引水供水的能力。
2.8控制对象河道在行洪排涝和水量调蓄等方面影响到的城市(或人口)、区域面积、交通、工矿企业等。
3总则3.1河道等级划分方案省内河道划分为省级河道、市级河道、县级河道、乡级河道四个等级。
3.2河道等级划分原则河道等级划分应遵循事权明晰、合理划分、符合省情、因地制宜、便于操作、实用可行、有效衔接、力求协调、立足现状、面向未来的原则。
4河道等级划分的依据和指标4.1划分依据河道等级划分的依据主要是河道的自然属性、管理属性和功能属性。
4.2等级划分属性指标选用的总体要求河道等级划分的属性指标应根据山丘区河道、平原河网区河道和滨海岛屿区河道三者实际情况分别选用。
4.2.1山丘区河道等级划分的属性指标山丘区河道等级划分的自然属性指标为流域面积。
山丘区河道等级划分不考虑管理属性。
山丘区河道等级划分的功能属性指标为行洪能力和控制对象,控制对象包括城市(或人口)、交通和工矿企业。
4.2.2平原河网区河道等级划分的属性指标平原河网区河道等级划分的自然属性指标为平均河宽。
平原河网河道等级划分的管理属性指标为河道范围。
平原河网河道等级划分的功能属性指标为引排能力和控制对象,控制对象包括城市(或人口)、区域面积和工矿企业4.2.3滨海岛屿区河道等级划分的属性指标滨海岛屿区河道等级划分的自然属性指标为流域面积和平均河宽。
河流等级划分标准
![河流等级划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3a6dcfa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f6.png)
河流等级划分标准河流是自然界中流动的水体,其大小、水量和流速各不相同。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河流资源,人们对河流进行了等级划分,以便更好地进行规划和管理。
河流等级划分标准主要包括流域面积、流量、水质和生态环境等方面。
首先,流域面积是划分河流等级的重要指标之一。
流域面积是指一个河流流经的区域面积,通常以平方公里为单位。
一般来说,流域面积较小的河流水量较少,流速较慢,适合进行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
而流域面积较大的河流水量较大,流速较快,适合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和发展利用。
其次,流量也是划分河流等级的重要指标之一。
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河流通过某一横截面的水量,通常以立方米每秒为单位。
一般来说,流量较大的河流水量丰富,流速较快,适合进行水电站建设和灌溉利用。
而流量较小的河流水量较少,流速较慢,适合进行生态保护和农业灌溉。
此外,水质也是划分河流等级的重要指标之一。
水质是指河流中溶解物质、悬浮物质、细菌和有机物等的含量和性质。
一般来说,水质较好的河流适合进行生态保护和饮用水源开发,而水质较差的河流需要进行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
最后,生态环境也是划分河流等级的重要指标之一。
生态环境是指河流周围的植被、动物和微生物等生物群落,以及与之相关的自然环境。
一般来说,生态环境较好的河流适合进行生态旅游和休闲娱乐,而生态环境较差的河流需要进行生态修复和保护。
综上所述,河流等级划分标准是根据流域面积、流量、水质和生态环境等指标进行综合评定的。
不同等级的河流适合进行不同类型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
通过科学合理地划分河流等级,可以更好地实现河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能更好地保护河流生态环境,维护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河道等级划分办法内部(试行)
![河道等级划分办法内部(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46de2e1e58fb770bf78a55ce.png)
河道等级划分办法内部(试行)
【法规类别】水资源
【发文字号】水管[1994]106号
【发布部门】水利部
【发布日期】1994.02.21
【实施日期】1994.02.2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河道等级划分办法内部(试行)
(1994年2月21日水管[1994]106号)
第一条为保障河道行洪安全和多目标综合利用,使河道管理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第六条“河道划分等级”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所有河道。
跨国河道和国际边界河道不适用本办法。
河道内的航道等级按交通部门有关航道标准划定。
第三条河道的等级划分,主要依据河道的自然规模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重要程度等因素确定。
(表见后)。
河流分段的地理百科
![河流分段的地理百科](https://img.taocdn.com/s3/m/a2e9455b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14.png)
河流分段的地理百科
一条河流常常可以根据其地理-地质特征分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和河口五段。
河源指河流最初具有地表水流形态的地方,因此也是全流域海拔最高的地方,通常与山地冰川、高原湖泊、沼泽和泉相联系。
上游指紧接河源的.河谷窄、比降和流速大、水量小、侵蚀强烈、纵断面呈阶梯状并多急滩和瀑布的河段。
中游水量逐渐增加,但比降已较和缓,流水下切力已开始减小,河床位置比较稳定,侵蚀和堆积作用大致保持均衡,纵断面往往成平滑下凹曲线。
下游河谷宽广,河道弯曲,河水流速小而流量大,淤积作用显著,到处可见浅滩和沙洲。
河口是河流入海、入湖或汇入更高级河流处,经常有泥沙堆积,有时分汊现象显著,在入海、湖处形成三角洲。
河源的确定通常是根据“河源唯远”和“水量最丰”的原则。
其余各段的划分则应以河流的主要自然特征为依据。
但实际上,由于不同研究者分别着重考虑地貌、水文或其他特征,因此,一条河流的上中下游常有不同的划分。
【关于河流分段的地理百科】。
河流级别划分标准
![河流级别划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301243f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d0.png)
河流级别划分标准嘿,朋友们!咱今儿来聊聊河流级别划分标准这事儿。
你说河流就像人一样,有大有小,有强有弱。
那怎么来给它们分个等级呢?就好比咱给人分个三六九等似的。
咱先说说那些小河沟吧,就像咱村里头的小土路,窄窄的,浅浅的,水也不咋多。
这就好比是河流里的“小喽啰”,虽然不起眼,但也是生态系统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呢!它们默默地流淌着,滋养着周围的小花小草。
你说要是没有这些小河沟,那大地得多干燥呀!再往上呢,就是那些中等大小的河流啦,就像咱镇上的街道,宽了些,也热闹了些。
水流量也大了,能跑些小船啦。
这些河流就像是家庭里的顶梁柱,承担着更多的责任,给周边带来更多的生机和活力。
然后呢,就是那些大江大河啦!哎呀呀,那可真是壮观啊!就跟大城市的大马路似的,车水马龙的。
它们波涛汹涌,气势磅礴,有着无穷的力量。
这些大江大河可是厉害角色呢,能带动经济发展,能提供水电能源,就像个超级英雄一样!你想想看,要是把地球比作一个大舞台,那这些河流不就是舞台上的主角吗?它们用自己的方式演绎着精彩的故事。
那怎么判断一条河流属于哪个级别呢?这可得综合好多因素呢!就像咱看一个人厉不厉害,不能光看外表,还得看内在呀。
水流量呀,流域面积呀,河流长度呀,这些都得考虑进去。
比如说两条河,一条水流量特别大,但长度一般;另一条长度很长,但水流量没那么大。
那怎么给它们分级别呢?这可就有点头疼啦!不过咱也不用太纠结,就像咱评价一个人,也没有绝对的标准嘛。
河流级别划分标准这东西,还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搞清楚的。
有时候就跟猜谜语似的,得好好琢磨琢磨。
但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呀,让我们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咱再想想,要是没有这些河流,咱的生活得变成啥样?没有水喝,没有电用,那可真是不敢想象啊!所以说呀,咱得好好保护这些河流,就像爱护咱自己的家人一样。
总之呢,河流级别划分标准虽然有点复杂,但只要咱用心去了解,还是能搞明白的。
咱要珍惜这些河流,让它们一直流淌下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光彩。
杭州通航河流等级划分标准
![杭州通航河流等级划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8e60698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9f.png)
杭州通航河流等级划分标准
随着杭州经济的迅速发展,通航河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管理通航河流,保障水域安全,提高水运效率,杭州市水运管理部门制定了《杭州通航河流等级划分标准》。
该标准根据河流长度、宽度、深度、水流速度、水质、航道结构等因素,将杭州市通航河流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四个等级。
其中一级为主要航道,通航能力较强;二级为次要航道,通航能力较弱;三级为支流或乡村河道,通航能力较弱;四级为无通航能力的水道。
对于不同等级的通航河流,杭州市水运管理部门将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一级河流将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包括航道疏浚、水质监测、安全预警等;二级河流将重点关注航道疏浚和水质监测;三级河流将加强巡查管理,确保水域安全;四级河流将进行基础保护和环境治理。
同时,杭州市水运管理部门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共同维护通航河流的安全和良好状态。
通过实施《杭州通航河流等级划分标准》,将有助于提高通航河流的管理水平,为杭州市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 1 -。
河流生态等级划分_陶沈巍
![河流生态等级划分_陶沈巍](https://img.taocdn.com/s3/m/12370c28a5e9856a56126012.png)
水中国水利2006.10理论前沿CHINAWATERRESOURCES一、河流生态等级划分的提出河道是有自净能力的。
自然的河道有大量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生物,相当一部分具有降解污染物的作用。
自然河流的湿地具有曝气作用,可以使水净化又增加氧气供给,有利于防止污染。
但人工衬砌的河道却存在一系列的生态问题,例如以水泥和石材铺设的河床割裂了水体与土壤的关系,使河流的自净功能降低,水中植物、微生物、动物等无法生存;硬化的河床在阳光照射下,河水水温升高且温差变化大,不利于水中生态平衡的建立;两岸灌木、乔木被清除砍伐,代之以单一的人工草坪,会使沿河生存的野生生物(如靠水栖息的鸟类)的种类和数量减少。
因此保持河道的自然环境对保护动植物资源、保护水质、防止水资源流失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欧美发达国家对河流的生态状况非常重视,例如澳大利亚政府于1992年实施了国家河流健康计划,其目的是监测和评价澳大利亚河流的生态状况,并为管理决策提供更全面的生态学及水文学数据,其中用于评价澳大利亚河流生态健康状况的工具是AUSRIVAS和溪流状态指数(ISC)。
溪流状态指数(ISC)采用河流水文学、形态特征、河岸带状况、水质和水生生物这5方面的指标来分析河流的生态健康状况。
目前我国对河流的生态状况仍然重视不够。
我国近十余年来开展的河流环境评估,主要是基于水质的物理-化学监测的环境评估,其不足是忽视了河流的水文、水质条件以及河流地貌条件的变化对于河流生物群落的影响。
我国现有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根据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浓度把河流水质分为5个等级,但是河流生态等级的评估划分在我国目前尚无统一标准。
借鉴德国的WERTH河流生态等级划分法,我们可以把河流分成4个主要等级,通常把没有被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状态定义为1级,生态受到较小干扰的状态定义为2级,生态受到强烈干扰的状态定义为3级,已处于人工状态的定义为4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道品级划分办法
令狐采学
(内部试行)
第一条为包管河道行洪平安和多目标综含利用,使河遣管理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第六条“河道划分品级”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所有河道。
跨国河道和国际鸿沟河道不适用本办法。
河道内的航道品级按交通部分有关航道标准划定。
第三条河道的品级划分,主要依据河道的自然规模及其对社会、经济成长影响的重要水平等因素确定。
(表见后)
第四条河道划分为五个品级,即一级河道、二级河道、三级河道、四级河道、五级河道。
在河道分级指标表中满足(1)和(2)项或(1)和(3)项者,可划分为相应品级;不满足上述条件,但满足(4)、(5)、(6)项之一,且(1)、(2)或(1)、(3)项不低于下一个品级指标者,可划为相应品级。
第五条河道品级划分法度:一、二、三级河道由水利部认定;四、五级河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电)厅(局)认定。
各级河道均由主管机关根据管理工作的需要划出重要河段和一般河段。
第六条具备某种特殊条件的河道(段),可由水利部直接认定其品
级。
第七条河道划分品级后,可因情况变更而变动其品级,其变动法度同等五条。
河道分级指标表
注:1.影响规模中耕地及人口,指一定标准洪水可能淹没规模;城市、交通及工矿企业指洪水淹没严重或供水中断对生活、生产产生严重影响的。
2.特年夜城市指市区非农业人口年夜于100万;年夜城市人口50-100万;中等城市人口20-50万;小城镇人口10-20万。
特别重要的交通及工矿企业是指国家的主要交通枢纽和国民经济和对国民经济关系重年夜的工矿企业。
附件二:
关于编制河道品级划分办法的说明
根据《河道管理条例》第一章第六条规定:“河道划分品级”,河道品级划分等河道品级标准由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分制定”,为此,我们制定了《河道品级划分办法(内部实行)》,现作如下几点说明:
一、制定河道品级划分办法的目的
我国地区辽阔,河道众多,流域面积年夜于100平方公里流域共5万多条,自然属性或对社会,经济成长的影响,差别都很年夜。
划分品级的目的就是要针对各河道的不合情况实行不合要求的管理,落实河道管理责任制,使河道管理规范化。
因此河道品级划分要合适我国国情,有利于落实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二、河道品级划分考虑的主要因素
河道品级划分是个庞杂的问题,涉及到河道的自然属性在防洪方面和水资源利用方面的重要水平,流域的行政情况,现行的管理体制等多方面的因素。
河道自然属性主要是河道规模的年夜小,是品级划分的基础条件,因为其规模年夜小,一般就决定了它在社会经济成长中所起的重要影响、但由于我国自然条件庞杂、为表述清楚起见、自然属性今仅选用流域面积年夜小为基本条件,对社会、经济影响的重要水平(包含影响约耕地、人口、城市、交通及工矿企业、可开发的水力资源)则为划分的主要因素。
经研究,我部目前暂对河道干流的主要河段认定首批一级河
道。
在各级河道令,各主管机关依照河道的重要水平划分出重点河段和一般河段,以便实施重点管理。
三、河道品级的认定·
根据河道品级划分办法,一、二级河道年夜多是跨越两省或数省的年夜江年夜河,对国民经济和社会成长年夜局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这类河道要由水利部认定;三级河道年夜部分影响一省或邻近省份,其重要水平略逊于一、二级级河道、但对地区性国民经济也具有相当的影响为了使省际之间的标准掌握年夜体一致,并便于跨省河道约定级,这类河道应由水利部委托所在流域机构会同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电)斤(局)协商,报水利部认定;
四、五级河道品级可以分期分批认定,其品级也可因情况变更而升降,变动法度则同认定法度。
考虑到在品级划分中不成能规定得很全面,特殊情况可由水利部直接指定河道的品级。
跨国或国际鸿沟河道的管理涉及到国家间的双边或多边关系,不克不及完全沿用国内办法,可暂不分级。
四、河道品级与管理体制的关系
《河道管理条例》第五条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规定:“国家对河道实行按水系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这不但意味着河道可因其重要性不合实行不合条理的管理;即中央和处所的水行政主管部分可辨别担任一些河道的管理任务,同时还意味着在管理内容上对同一条河道采纳有统有分的管理办法。
河道划分品级首先是为了对不合品级河道的管理明确不合的标准要求,便于落实管理责任制,而不是一刀切的修改现有管理体
制。
对年夜江年夜河尽可能维持现有的管理体制不变,确有问题的经需要法度后也可作适当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