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行业】云南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云南旅游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云南旅游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云南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一个以多民族、多文化和多样地貌著称的省份。
由于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云南旅游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繁荣。
为r推动云南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云南省制定了详细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首先,云南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着重强调了生态保护。
云南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包括高山、湖泊、瀑布、森林等。
为了保护这些自然景观,云南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措施,比如建立国家级和自然保护区,限制旅游开发的规模和速度。
同时,云南也鼓励开发生态旅游产品,比如生态旅游区、生态农庄等,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其次,云南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还着重强调了文化保护与传承。
云南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历史遗迹,比如丽江古城、大理洱海等。
为了保护这些文化遗产,云南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比如修旦古建筑、保护传统手工艺等。
同时,云南也鼓励开发文化旅游产品,比如民族民俗村、文化艺术表演等,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提升旅游体验。
口再次,云南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还着重强调了基础设施建设。
云南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但由于地理环境的复杂性,云南的交通运输•直存在瓶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云南计划修建更多的公路、铁路和机场,并提升现有交通网络的能力和效率。
此外,云南还计划加强文化设施的建设,如修建博物馆、图书馆、剧院等,以提供更多的文化娱乐活动。
最后,云南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还着重强调r市场开拓与品牌建设。
云南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但目前由于知名度不高,国内外游客的数量还相对较少。
为了改变这个同面,云南计划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吸引更多的目光和游客。
同时,云南还计划与国内外旅行社、航空公司等合作,开展营销活动,推出更多的旅游产品。
□总的来说,云南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口标是保护生态、传承文化、提升基础设施和拓展市场。
通过制定详细的规划和实施相应的政策措施,云南旅游产业将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更多机会,同时提升云南作为旅游口的地的竞争力和魅力。
云南生态旅游的案例

云南生态旅游的案例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多地貌的省份。
云南生态旅游是该省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色。
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成功的云南生态旅游案例,来探讨云南生态旅游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优势。
一、野生动物保护区—玉龙雪山玉龙雪山是云南省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它不仅拥有雄伟的山峰和草甸,还有许多珍稀野生动物栖息其中。
为了保护这些动物,当地政府和旅游业开发商采取了多种措施。
他们建立了野生动物保护区、推广了游客参与环保行动,并优化了旅游路线,保护动物生态环境,确保了游客和动物的安全。
二、生态村庄—腾冲腾冲是云南省一个山区小镇,这里的自然环境以山林为主,山间有不少原住民的村庄和农田。
腾冲通过推广产业转型和农村旅游,成功在该地区发展生态村庄旅游。
他们通过提供并宣传当地农村生活和传统手工艺品等多种经济活动,吸引外来游客,并使当地居民从中获得更多的受益。
三、地方特色的生态示范区—西双版纳西双版纳是云南省的一个地方特色的景区,它不仅有大片的热带雨林和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还有世界闻名的普洱茶。
西双版纳在其热带雨林、赛文风情园、品茗风情园等不同的景点中建立生态示范区,使游客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特色。
四、海拔高度较高的生态旅游—香格里拉香格里拉是云南省的一个重要的高山景区,这里的海拔高度较高,有独特的气候和地貌特色。
为了保护这里的生态环境,当地政府和旅游业开发商对旅游车辆和步道进行设限,同时通过开辟公共交通、租车等方式,方便居民出行。
这些措施可以避免对该地区环境的破坏,为人们提供具有生态特色的旅游体验。
总之,云南省以其独特的地理和人文环境为优势,在生态旅游领域发展良好。
上述四个案例中的措施,为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相信在生态旅游方面,云南省将会越来越成为中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人们提供越来越优秀的旅游选择。
云南省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前言“森林可以没有人类,而人类却离不开森林”。
作为以森林资源和森林景观为主体,以保护自然,教育旅游者认识自然和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为目的的森林生态旅游,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愈来愈多的旅游者希望通过森林生态旅游来实现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梦想,已成为世界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的国际流行色,并将在二十一世纪中有更大、更快的发展。
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其富聚度居全国首位。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速林业发展的决定》(云发〔2004〕9号)两个文件,建设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发展八大林产业,做大、做强森林生态旅游业,把云南建成“亚洲最著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我们依据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云南旅游发展倍增计划(2004-2010年)》和云南省林业厅《关于开展全省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结合云南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实际,紧紧围绕把云南得天独厚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转化为森林生态旅游产业的思路,组织编写了《云南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规划》的编写工作,是在云南省林业厅的直接领导下,由云南省林业厅技能站主持,组织西南林学院生态旅游系等单位完成。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得到了省政府研究室、省发改委、省文化厅、省旅游局、省财政厅、昆明理工大学等部门、领导、专家教授的指导、支持,提出了许多真知卓识的宝贵意见。
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编撰人员水平有限,时间仓促,《规划》难免有疏漏不当之处。
敬请批评、指正。
1.森林生态旅游的内涵及国内外发展概况1.1森林生态旅游的内涵森林生态旅游,是让游人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环境中,尽情观赏和享受旖旎的自然风光和野生动植物,领略大自然神韵的同时,肩负着保护自然环境和维系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游乐活动。
云南旅游产业变化趋势

云南旅游产业变化趋势云南作为中国的旅游热门目的地之一,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深受游客喜爱。
而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发展,云南旅游产业也面临着许多变化趋势。
本文将对云南旅游产业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从旅游市场需求、旅游模式、旅游产品创新等方面探讨云南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旅游市场需求变化趋势1. 大众旅游需求增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旅游作为休闲娱乐方式。
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旅游信息的获取更加便捷,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云南作为一个自然风光优美的地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2. 高品质旅游需求增加: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对旅游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越来越多的游客不再只满足于观光游览,更倾向于体验式旅游,追求独特的旅行体验。
云南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体验机会,满足了他们对高品质旅游的需求。
3. 文化旅游需求增加: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提高,文化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
云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成为了文化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来云南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推动了云南文化旅游的发展。
二、旅游模式变化趋势1. 自由行模式发展:随着人们对旅游自由度的追求,自由行逐渐成为一种主流旅游模式。
自由行模式具有自由度高、灵活性强、个性化服务等优势,能够满足人们对独特旅行体验的需求。
云南作为一个适合自由行的旅游目的地,具备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有望吸引更多的自由行游客。
2. 定制旅游模式崛起:随着人们对旅游品质和个性化服务的追求,定制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旅游模式。
定制旅游根据游客的需求和偏好,提供专属的旅游体验和服务。
云南作为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地区,具备了满足定制旅游需求的基础条件。
通过与旅行社、民宿等旅游服务提供商的合作,云南可以开展更多的定制旅游项目,吸引更多的高品质游客。
生态旅游的发展与规划

生态旅游的发展与规划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生态旅游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
生态旅游以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为基础,把旅游与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追求“绿色、低碳、环保”的旅游方式,不仅能够满足游客的需求,还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
本文将从生态旅游的概念、发展现状、发展模式和规划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生态旅游是指以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为目的,以体验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历史遗迹等为内容,以环保、低碳为基本理念,实行有机、循环、节约的生态旅游方式,达到旅游与生态环境互动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生态旅游依托于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能够为游客提供愉悦的旅游体验,同时也能够保护生态环境和当地文化遗产,实现了旅游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处,为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随着人们对环保和生态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生态旅游也逐渐成为旅游新时代的主题。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生态旅游资源超过3亿公顷,占全国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一;生态旅游产业总量超过3300亿元,占全国旅游经济总量的7%。
而在世界范围内,生态旅游也开始逐渐得到重视,得到了世界旅游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等机构的鼓励和支持。
三、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包括“退耕还林”、“草原生态旅游”、“沿海旅游”、“旅游乡村”、“森林公园”等几种类型。
其中,“退耕还林”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主要是在农耕区实行“退耕还林”政策后,建设生态旅游区,以森林、草原、湖泊、河流等为景观,为游客提供户外俱乐部、生态餐饮、农家乐等服务;草原生态旅游则是以草原为主题,通过骑马、过草原、观光、呼格尔等形式,为游客提供乡土风情体验;沿海旅游则是以海滨度假为主题,以滨海度假村、海滨风光等为景观,为游客提供垂钓、沙滩浴、水上运动、海产品等服务。
四、生态旅游的规划策略生态旅游的规划策略包括旅游资源评估、规划编制、定位策略、品牌建设等方面。
论森林生态旅游发展重点及对策

论森林生态旅游发展重点及对策【摘要】森林生态旅游在如今正逐渐成为人们热衷的旅游方式。
本文通过分析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探讨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的重点和对策。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未来,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挑战。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森林生态旅游的重要性,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森林生态环境,促进森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这篇文章的讨论,希望能够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共同努力促进森林生态旅游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森林生态旅游、发展重点、对策、现状分析、未来展望、总结评价、背景介绍、研究意义1. 引言1.1 背景介绍森林生态旅游是指在具有丰富植被和动植物资源的森林地区进行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旅游活动。
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不断增加,森林生态旅游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首选方式。
森林生态旅游不仅可以带给游客身心的放松和愉悦,同时也有助于保护和维护森林生态环境的健康。
在现代社会,森林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了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保持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
由于人类的开发活动,森林资源正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消失,生态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开展森林生态旅游不仅可以有效保护森林资源,还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和探讨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重点及对策,对于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森林生态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2 研究意义森林生态旅游发展对于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旅游体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保护土壤和水资源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开展森林生态旅游可以增强公众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森林生态旅游不仅可以让游客亲近大自然,感受自然之美,还可以提升旅游体验,满足人们对于休闲、度假、探险的需求。
林业生态旅游探讨如何发展林业生态旅游产业和提升游客体验

林业生态旅游探讨如何发展林业生态旅游产业和提升游客体验林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既能有效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又能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发展林业生态旅游产业,并提出一些方法来提升游客体验。
一、林业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林业生态旅游产业是指利用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旅游开发和经营的产业。
在发展林业生态旅游产业时,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森林资源保护:保护好森林资源是发展林业生态旅游产业的基础。
加大森林保护力度,严格控制开发干扰,确保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2. 优化旅游景点布局:合理规划林业生态旅游景点的布局,充分考虑自然生态条件和游客需求,确保景点间的合理连接,提升游客体验。
3. 多样化旅游产品:打造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例如,设立自然生态观察区、生态农庄、户外拓展等项目,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
4. 推动产品与市场的对接:加强与旅行社、酒店、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合作,形成立体化的旅游服务体系,提高旅游产品的推广和销售能力。
二、提升游客体验的方法1. 提供专业导游服务:培养专业导游队伍,为游客提供优质的讲解服务,并加强导游的环保意识教育,引导游客爱护自然环境。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通讯、餐饮、住宿等基础设施,提高游客的出行便利性和居住舒适度。
3. 强化旅游安全意识:加强游客和导游的安全意识教育,建立健全旅游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
4. 制定合理旅游路线:根据景区的特点和游客的需求,制定合理的旅游路线,确保游客能够充分感受景区的风情和特色。
5. 宣传推广工作:加大对林业生态旅游的宣传推广力度,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体渠道,向游客介绍景区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内涵。
6. 引进专业管理团队:引进专业的林业旅游管理团队,提升景区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7.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教育活动,增强游客的环保意识,引导游客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的保护中来。
三、总结林业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为地方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同时也推动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云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解读

滇西旅游区
包括保山地区、德 宏傣族景颇族自治 州。该区以自然景 观为主,同时也有 民族村寨和宗教旅 游地。该区发展战 略以重点开发腾冲 火山地貌和温泉旅 游资源、众多的文 化和宗教旅游地、 姐告的中缅边境旅 游(这里的边境贸易 已较为繁荣)为主。
滇西南旅游区
包括临沧地区、思茅 地区和西双版纳傣族 自治州。该区有风景 秀丽的亚热带和热带 原始森林和多种民族 的风情习俗。该区发 展战略以重点发展生 态旅游和乡村旅游为 主,这两种旅游方式 通常可以相互结合。 在勐腊可发展边境旅 游,在澜沧江—湄公 河可发展跨国航船旅 游。
制作人:马维静 旅游管理2班
参考资料:
《云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1年,云南省旅游局,
世界旅游组织 《云南省“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 《云南省“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
云南旅游资源分布
旅游收入持续增长
2006年—2010年,全省接待海外旅游者从181万人次增加到
329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从6.58亿美元增加到13.24亿美元, 年均分别增长12.7%和15%; 接待国内游客从7721万人次增加到13837万人次,国内旅游 收入从447.1亿元增加到916.82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2.38% 和15.45%;旅游总收入从499.78亿元增加到1006.8亿元,年 均增长 15.04%。 “十一五”期间,全省累计接待海外旅游者1266.8万人次, 比“十五”期间增长109.8%;旅游外汇收入达50.2亿美元, 比“十五”期间增长141.8%; 接待国内旅游者5.3亿人次,比“十五”期间增长90%;国 内旅游收入达3184.1亿元,比“十五”期间增长115.2%;旅 游总收入达3539.8亿元,比“十五”期间增长141.1%。
论森林生态旅游发展重点及对策

论森林生态旅游发展重点及对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度增加,森林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绿色、可持续的旅游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然而,为了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制定一系列的重点和对策。
首先,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重点应该是保护和修复森林生态环境。
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和重要的生态功能。
因此,保护和修复森林生态环境是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首要任务。
针对此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加强森林保护管理。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监测和控制游客的数量和行为,避免过度开发和大规模游客涌入对森林生态环境的破坏。
2.推进森林生态修复。
采取生态修复措施,包括森林植被的恢复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加强对森林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恢复能力。
其次,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重点还应该是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游客体验。
为了吸引更多游客参与森林生态旅游活动并且促进其再次到访,我们需要致力于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和丰富的游客体验。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对策:1.提供专业化的导游服务。
培训和选拔合格的导游,提供专业化的导游服务,包括对森林生态环境的解说和讲解,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旅游服务。
2.丰富旅游活动和项目。
设计和开发多样化的旅游活动和项目,如生态步道、观鸟、露营等,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和兴趣。
3.优化旅游设施和配套设备。
提升旅游设施和配套设备的质量和数量,确保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
最后,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重点还应该是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融入。
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不仅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还可以提供就业机会,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采取以下对策:1.加强旅游与农业、手工业、文化等产业的融合。
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同时,与其他产业进行合作,形成产业链,提高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和收入。
2.鼓励当地居民参与旅游经营。
云南建设森林生态旅游探讨

关 键 词 :生 态 旅 游 ;森 林 生 态旅 游 ;云 南 中 图 分 类 号 :¥ 5 . 文 献 标 识 码 :A 799
基 本类 型 ,2 9个 生态旅 游 资 源单 体 。 云南 生态 旅 6 游 资 源分布 广泛 ,可 划分 为 6个 片区 。( )滇 西 北 1
雪 山峡 谷片 区 :该 片 区是 我 国以至世 界 生物多 样性 最 独特 和丰 富 的地 区 , 云南 向 国 内外重 点 推 出 的 是 最 重要 的生 态旅游 区之一 ,但 区 内生 态环 境非 常脆
但 它又 是完 全依赖 于林 业 的 ,是林 业 经济和 生态经
济 协调发 展 的一种 探索 ,是 在森林 经 营 中发挥 多效
收 稿 日期 :2 1 0 2—0 6—1 5
作 者 简 介 :朱跃 珍 (9 0 ) 17 一 ,实 验 师 ,主 要 从 事 森 林 生 态 的教 学 与研 究 工 作 。
济 ,推 动乡村 旅游 业快 速发 展 。加快 推进 以昆明为 中心 的六 大森 林生 态旅 游 目的地 开发 与建 设 ,把云 南 省建成 亚洲 最著 名 的生态 旅游 目的地 。确立 森林 生态 旅 游在森 林 云南建 设 中的 战略地 位 ,是生 态文 化建 设必 然要 求 ,也是 发挥 云南 省 比较 优 势的必 然
云南 建设 森林 生态 旅 游 探 讨
朱 跃 珍
( 云南林 业职 业技 术 学院 ,昆明 6 0 2 ) 5 2 4
依托林草资源发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典型案例

依托林草资源发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典型案例林草资源是我国独特的自然资源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及经济价值。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业的发展,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逐渐成为林草资源的重要利用方式。
下面我们以几个典型案例为例,探讨如何依托林草资源进行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的发展。
一、鸡冠山国家森林公园鸡冠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南省常德市西北部,总面积达到25.6万亩,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
公园内山峦叠嶂,林木茂盛,草木覆盖率高达98%以上。
景区内有众多瀑布、湖泊、溪流等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迹。
景区的开发包括青山、清水、古村、异彩四大特色。
游客可以参观瀑布、湖泊、远足,还可以体验传统文化、美食等。
景区还设有森林康养中心,为游客提供保健、休闲、护理等服务。
二、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园区内有亚洲最大的热带植物种质资源库,以及众多亚热带植物品种。
游客可以在景区内进行植物学研究、参观展览、品尝特色美食、购买纪念品等活动。
此外,园区还提供香格里拉康养中心,为游客提供养生、保健、体验等服务。
三、岳阳楼南湖旅游区岳阳楼南湖旅游区位于湖南省岳阳市的岳阳楼景区,总面积达到3.59平方公里。
景区内有大片的草坪、花卉、树木等植被,与满是清波的南湖形成了完美的自然风景。
游客可以在景区内进行寻花、赏景、漫步、拍照等活动。
此外,景区还设有康养中心,为游客提供养生、保健、休闲等服务。
以上典型案例展示了依托林草资源发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的成功经验。
在开发过程中,需要从保护自然、传承传统文化等方面做出努力,同时注重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我国的林草资源开发能够在生态旅游、森林康养方面取得更加卓越的成绩。
云南旅游如何实现当地可持续发展战略

云南旅游如何实现当地可持续发展战略云南,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目光。
然而,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首先,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云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云南拥有壮观的山水景观,如石林的奇峰异石、玉龙雪山的皑皑白雪、洱海的波光粼粼等。
为了让这些美景得以长久留存,我们必须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保护。
严格限制在保护区内的开发活动,确保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同时,推广生态旅游理念,引导游客文明旅游,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比如,在景区设置明显的环保标识,提醒游客不随意丢弃垃圾,不破坏植被。
加强旅游资源的合理规划和开发也是关键之举。
避免过度开发和盲目建设,要根据各地的特色和承载能力,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发展规划。
例如,对于一些生态脆弱的地区,可以限制游客数量,采取预约制,以减轻环境压力。
对于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镇和古村落,要注重保护其原有的风貌和特色,避免过度商业化。
在开发新的旅游项目时,要充分考虑对当地生态和文化的影响,进行严格的环境评估和文化保护评估。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是吸引游客、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包括导游、酒店服务人员等,让他们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和专业知识。
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不仅要传授旅游相关的专业知识,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文化传承意识。
同时,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的服务水平。
比如,优化旅游交通线路,增加公共交通的便利性;提升酒店的设施和服务标准,提供多样化的住宿选择,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推动旅游与当地社区的融合发展至关重要。
鼓励当地居民参与旅游产业,让他们从旅游发展中受益,从而增强对旅游发展的支持和保护意识。
可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民俗旅游等形式,让游客深入体验当地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
例如,让游客参与到当地的农事活动中,品尝农家美食,购买手工艺品。
云南林下经济实施方案

云南林下经济实施方案云南是一个资源丰富、生态优美的省份,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特别是在林业资源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因此,发展林下经济是云南省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推动乡村振兴、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此,我们制定了以下云南林下经济实施方案,旨在促进云南省林下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一、资源调查与评估。
首先,我们需要对云南省现有的林下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
这包括植被类型、植被结构、土壤肥力、地形地貌等方面的调查。
通过对资源的评估,我们可以了解资源的分布情况、数量和质量,为后续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产业规划与布局。
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制定林下经济的产业规划与布局。
根据资源的特点和分布情况,合理规划林下经济的产业结构,确定各地区的重点发展方向。
比如,对于适宜发展果树种植的地区,可以重点发展果品产业;对于适宜发展药材种植的地区,可以重点发展药材产业。
同时,要合理布局产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技术支持与培训。
发展林下经济需要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
我们要加强技术研发,推广先进的林下经济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林下经济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同时,要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林下经济的发展中来。
四、市场开拓与品牌建设。
林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支持。
我们要积极开拓市场,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要注重品牌建设,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优质品质的林下经济产品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五、政策扶持与资金支持。
为了推动林下经济的发展,我们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扶持措施,包括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土地政策等方面的支持。
同时,要加大对林下经济的资金支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林下经济产业,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
六、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
在发展林下经济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6.08•【字号】云政发〔2022〕35号•【施行日期】2022.06.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现将《云南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云南省人民政府2022年6月8日云南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21〕32号),进一步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瞄准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方向,着力推进旅游业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促进旅游消费市场提质扩容,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旅游强省建设,实现旅游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发展,努力成为引领全国旅游发展创新的一面旗帜。
(二)发展目标统筹疫情防控和旅游业发展,科学精准防控要求在旅游业得到全面落实,守住疫情防控底线;旅游业创新能力显著提高,重点旅游区域智慧化水平显著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旅游领域广泛应用,培育一批智慧旅游创新企业和重点项目;特色旅游带建设成效显著,乡村旅游有效助推乡村振兴,红色旅游发展成为新亮点;旅游产品和业态更加丰富,市场主体质量和数量明显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和开放合作水平达到新高度,大众旅游消费需求得到更好满足,省际和国际旅游合作进一步深化,旅游业国内外吸引力、影响力、竞争力明显提升。
云南省林业产业发展规划

我省1978年建立“连清”体系,监测结果如下:
森林资源消、长量变化表
单位:万m3
监测年度
年生长量
年消耗量
年净增量
1988年
3946
4923
-977
1992年
4289
4524
-235
1997年
4968
4520
+448
2002年
5773
4231
+Leabharlann 542从上表可看出,云南森林资源消、长变化分为两个阶段。1992年以前消耗量大于生长量,森林资源赤字,年均净减997万m3,1997年后,生长量大于消耗量,是蓄积量净增阶段,同时有林地也进入了净增,实现了有林地、蓄积量双增长时期。蓄积年净增量1997年448万m3,2002年净增1542万m3,年净增数值是有限的。
(二)森林资源概况
1、全省有一定的森林资源
全省林业用地36371.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3.4%。林业用地面积中:有林地面积22522.35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61.9%;疏林地面积1194.9万亩,占3.3%;灌木6125.4万亩,占16.9%;未成林造林地194.4万亩,占0.5%;苗圃地7.2万亩,无林地6327.15万亩,占17.4%。
木材加工:全省有4626户木材经营加工,其中木材经营646户、木材加工3980户,年产锯材17.6万m3,人造板49.6万m3,集成材11.5万m3,细木工板5万m3,地板条398万m3,门150万件家具600万件,年消耗木材近200万m3。
经济林木:核桃已发展到460万亩,年产7.5万吨;板栗200万亩,年产1.4万吨;八角463万亩,年产3360万吨;果梅2.1万吨,棕榈1.1万吨。云南皂荚、银杏、青刺尖、花椒、油橄榄,澳州坚果、肉桂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森林生态旅游景区规划中的发展总体思路

森林生态旅游景区规划中的发展总体思路【摘要】森林生态旅游景区规划是保护生态环境和提升游客体验的重要任务。
在战略规划方面,需要制定长远发展目标和规划路线,保障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保护是建设景区的首要任务,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植被和野生动物。
提升游客体验则需要提供丰富多样的游览项目和服务,让游客能够充分体验自然之美。
配套设施的建设也至关重要,包括停车场、休息区和厕所等基础设施。
宣传推广是吸引游客的关键,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和宣传册等方式来宣传景区的独特魅力,吸引更多游客。
综合以上各方面因素,在森林生态旅游景区规划中,需要统筹考虑生态保护和游客体验,打造一个和谐发展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关键词】森林生态旅游景区规划、发展总体思路、战略规划、生态保护、游客体验、配套设施、宣传推广、结论。
1. 引言1.1 引言森林生态旅游景区规划是一个综合性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在保护自然生态的前提下,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受。
如何在规划中平衡生态保护和游客需求,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从战略规划、生态保护、游客体验、配套设施和宣传推广等方面进行探讨,为森林生态旅游景区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在规划森林生态旅游景区时,首先要进行战略规划,确定景区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要根据景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文化特色等因素,制定长期规划和发展目标。
要注意在规划中充分考虑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制定相关的保护措施和政策,确保景区的生态环境不受破坏。
要关注游客体验,提升游客在景区的参观体验。
可以通过丰富的景点设置、优质的导游服务、丰富多样的活动等方式,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
还要建设完善的配套设施,如停车场、餐饮服务、住宿设施等,为游客提供便利。
最后要加强宣传推广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景区的特色和魅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
可以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旅游展会等方式进行宣传,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森林生态旅游景区的发展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战略规划、注重生态保护、提升游客体验、建设完善的配套设施和加强宣传推广,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努力推进云南生态旅游科学发展

一、创新观念,充分认识加快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生态旅游把文化、民族、林业、旅游、科技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森林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一种非资源消耗性可持续发展的林业产业发展方式,并已经成为国际旅游的主要潮流和前景光明的新兴产业。
云南森林类型和生物物种丰富多样,森林生态自然景观具有雄、奇、雅、秀、幽、险、野、旷的特点,加上与26种浓郁的民族风情的有机结合,为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与条件,具有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巨大潜力。
创新观念,首先要充分认识加快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一是加快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客观需要;二是加快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是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林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内在要求;三是加快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是云南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重要支撑。
同时,也是云南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加快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是实现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强林业活力,发展林业经济的重要内容和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五是加快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是实现兴林富民的有效途径,同时,可以让广大农民实实在在地分享到发展生态旅游的成果,有效地实现增收致富的愿望,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六是加快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不仅能够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还能促进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湿地等公益型林业的发展,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二、创新思维,深入查摆和正视存在问题创新思维,即研究、查摆矛盾和问题的立场及出发点。
在发展成为第一要务,成为全社会共同追求的今天,无疑只能是和必须是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观点。
实践也早已证明,发展是根本,发展是基础,只有紧扣这一立场及出发点,查摆矛盾和正视存在问题才会深入,才能由表及里深刻剖析原因。
不可否认,从1987年,德宏州畹町市首家兴办畹町国家森林公园开始,我省以森林为依托的生态旅游产业,先后建立了国家级、省级、地州市级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181个,建立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108个。
2024年地区林业旅游开发方案

2024年地区林业旅游开发方案
地区林业旅游开发是一项重要的工程,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增强人民体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实现地区林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提出以下方案:
一、充分挖掘地区森林资源,加强保护。
通过加强森林防火、防虫工作,保护地区林地生态环境,增加森林覆盖率,提升景观品质。
二、拓展林业旅游项目,创新经营模式。
发展林间登山、林下温泉、森林露营等项目,丰富游客的体验,提升旅游收入。
同时,引入社会资本,探索林业旅游的市场化运作。
三、加强宣传推广,树立地区林业旅游品牌。
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将地区林业旅游形象和优势进行广泛宣传,吸引更多游客。
四、提升服务水平,打造林业旅游精品。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体验。
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游客接待能力。
五、加强合作交流,推动地区林业旅游发展。
与周边地区、企业合作,共同开发林业旅游产品,丰富旅游产品线,拓展市场空间。
六、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林业旅游发展有序。
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旅游从业者的培训和监管,整治违法乱纪的现象,维护地区林业旅游市场秩序。
综上所述,地区林业旅游开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只有科学制定发展方案,切实加强管理和监督,才能实现地区林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地区经济的繁荣。
第 1 页共 1 页。
森林旅游规划方案

森林旅游规划方案概述随着人们不断增加的休闲时间和旅游消费水平,旅游业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之一。
森林旅游作为一种自然生态旅游形式,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
对于森林旅游规划方案,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目标群体和旅游产品。
目标群体我们的目标群体是旅游者中偏向自然环境、喜欢户外活动和寻求身心放松的人群,按年龄分为以下几类:•青年人(18-35岁):追求冒险、探索和刺激性的旅游体验。
•家庭游客:家庭出游的主要考虑是孩子们的安全和趣味性,更注重减压和温馨体验。
•中老年人(36-65岁):更注重身心健康、文化体验和温泉养生。
旅游产品根据目标群体的喜好和特点,我们设计了以下旅游产品:1. 自然环境探险产品针对青年人的旅游产品,主要在林区内进行探险。
活动包括攀岩、溯溪、探险和生存技能,让青年人感受大自然独特的力量和美。
2. 亲子互动体验产品这种旅游产品针对家庭游客,旨在打造一个充满趣味和挑战的亲子互动场所,包括露营、垂钓、采摘、DIY等活动。
让孩子们能够自由地玩耍和探索大自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 养生健身体验产品这种旅游产品针对中老年人,旨在为他们提供一个休闲健康的环境,包括温泉、瑜伽、烘焙、茶艺等活动。
让游客在大自然中远离压力和烦恼,享受健康愉快的生活方式。
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森林旅游作为一种自然生态旅游形式,必须高度重视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
在规划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考虑森林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同时,我们也要承担起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扶贫作出贡献的社会责任。
结论通过以上的旅游产品设计和环保及社会责任要求,我们相信这个森林旅游规划方案能够满足目标群体的需求,同时也能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作出积极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行业】云南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前言“森林能够没有人类,而人类却离不开森林”。
作为以森林资源和森林景观为主体,以保护自然,教育旅游者认识自然和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为目的的森林生态旅游,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愈来愈多的旅游者希望通过森林生态旅游来实现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梦想,已成为世界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的国际流行色,且将在二十一世纪中有更大、更快的发展。
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其富聚度居全国首位。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速林业发展的决定》(云发〔2004〕9号)俩个文件,建设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发展八大林产业,做大、做强森林生态旅游业,把云南建成“亚洲最著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我们依据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云南旅游发展倍增计划(2004-2010年)》和云南省林业厅《关于开展全省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结合云南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实际,紧紧围绕把云南得天独厚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转化为森林生态旅游产业的思路,组织编写了《云南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规划》的编写工作,是在云南省林业厅的直接领导下,由云南省林业厅技能站主持,组织西南林学院生态旅游系等单位完成。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得到了省政府研究室、省发改委、省文化厅、省旅游局、省财政厅、昆明理工大学等部门、领导、专家教授的指导、支持,提出了许多真知卓识的宝贵意见。
在此一且表示感谢。
由于编撰人员水平有限,时间仓促,《规划》难免有疏漏不当之处。
敬请批评、指正。
1.森林生态旅游的内涵及国内外发展概况1.1森林生态旅游的内涵森林生态旅游,是让游人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环境中,尽情观赏和享受旖旎的自然风光和野生动植物,领略大自然神韵的同时,肩负着保护自然环境和维系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游乐活动。
即游人既欣赏自然美景又关注生态环境,通过观光、科考、探险等一系列旅游活动,认识了解自然,同时增强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教育旅游者及当地居民更多地认识自然环境,促进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旅游活动。
而我国的森林生态旅游,既包括在林区内依托森林风景资源发生的以旅游为主要目的,多种形式的野游活动,也包括登山漂流、跋涉探险、狩猎垂钓、野营科普、康体休闲、疗养保健等活动。
从理论上讲,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利和弊,利大于弊。
其正效益,不仅会给国家和当地带来经济收入,对环境建设也有好处,游客仍能在游山玩水中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形成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和自然环境相和谐的旅游,而朝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但,如果误入歧途,它带来的将是旅游性污染危害和群众性观光公害导致的环境恶化及环境灾难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
诚然,推行和实施“绝对保护”政策,是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
1.2森林生态旅游国内外发展概况1.2.1国内外旅游产业发展概况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海陆空交通的便捷,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和人类参和最广泛的产业之一,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据有关资料介绍,在过去的30年间,国际旅游业每年以6%之上的速度增长,到目前为止,旅游从业人员约占全球就业人员的1/4,累计总产值达3.5万亿美元,约占全球总产值的6%,已超过石油和汽车工业,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
据世界旅游组织估计,到2010年,国际旅游人数将超过10亿人次,旅游年收入将达到15500亿美元,为目前旅游总收入的3倍。
预计旅游业所创造的产值(包括直接和间接产值)将占世界GDP总值的11.7%。
旅游业的持续、高速增长,充分表明其己成为世界上经久不衰和最富活力的经济部门,不仅有效地带动了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而且仍直接或间接地为世界各地的2.5亿人提供了就业机会。
90年代,我国旅游业得到蓬勃发展,近十年来,呈迅猛发展之势,旅游收入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日益增加,目前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
截止2002年底,我国旅游业总收入高达5566亿元,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从1995年的3.59%升至2002年的5.47 %,成为我国最具发展后劲的朝阳产业。
1.2.2森林生态旅游成为新兴产业美国是发展森林生态旅游较早的国家之一,早在1872年就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黄石国家公园。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在森林中发展旅游业的生命力。
到1960年,森林旅游由于它的现实价值而最终获得了各界人士的承认,而且一跃成为森林资源功能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在美国举行的以“森林多目标利用”为中心议题的第五届世界林业会议上,发展旅游被确定为森林多目标利用的五大目标之一。
这次会议是森林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从此各国积极进行自然保护区及国家森林公园的建设,不仅为本国国民提供了健身益智的活动产所,同时也招徕了外国的观光游客,使森林生态旅游成为一项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
森林生态旅游能把文化、民族、林业、旅游、科技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一种非消耗性的林业产业发展方式。
森林生态旅游不仅是一种旅游形式,它仍是国家政府机构用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工具。
由于森林生态旅游在资源利用、开发运营上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性,已经成为国际旅游的主要潮流。
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旅游观念正发生巨大变化,将有更多的时间和费用投入休闲旅游活动中。
据世界旅游理事会估算,生态旅游年平均增长率为20%-25%,是旅游产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
10多年后,发达国家将陆续进入“休闲时代”,发展中国家也将紧跟其后。
21世纪将是以森林生态旅游为主体的生态旅游世纪,且成为前景光明的新兴产业。
我国1999年旅游的主题是“生态环境游”,其内容为“走向自然,认识自然,保护环境”,表明我国森林生态旅游业正在迎头赶上国际潮流。
1.2.3我国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方兴未艾自上世纪80年代初起,我国林业等部门开始大规模地进行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建设。
目前,我国已建立各类森林公园1658处,规划面积1900多万公顷;建立自然保护区1757处,规划面积1.5亿公顷。
全国有6处国家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被列为世界遗产,有19处自然保护区加入了“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7处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同时,仍建立了数量众多的自然保护区旅游小区、狩猎场和野生动物园等。
这些森林旅游区囊括了我国不同地域森林资源中最具代表性的精华,形成了包含各种不同类型的森林生态景观。
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旅游小区的建设,大大推动了森林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缓解了保护和发展之间的矛盾,走出了一条不以消耗森林资源为代价的林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森林生态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如交通业、餐饮业、加工业、种养殖业、零售业等的发展,推动了林区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有效缓解了林区的就业压力,且且极大地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成为林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国家林业局的统计表明,近10年来,中国森林生态旅游人数每年都保持30%之上的高增长率,在整个旅游市场中的份额越来越大,位置越来越重要。
以森林公园为例,1992年森林公园以门票收入为主的直接旅游收入突破亿元大关,到2003年达到了96亿元,创造的社会综合产值突破了1000亿元。
加上自然保护区、狩猎场、森林旅游小区、森林类型的旅游区,中国森林生态旅游的年游客量已达3亿多人次,占到当年全国旅游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森林生态旅游呈现出强劲发展的良好态势。
1.3云南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境内峰峦叠起,江河纵横,森林类型和生物物种丰富多样,且具雄、奇、雅、秀、幽、险、野、旷的特点。
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环境和条件。
为实现省委、省政府把云南建成“亚洲最重要的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为云南旅游支柱产业增添绿色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和紧密配合下,进一步加大了发展力度,使云南森林生态旅游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1.3.1 发展成效1.森林公园发展迅速。
自1987年我省兴建畹町国家级森林公园以来,截至2003年,全省相继建立了昆明金殿、腾冲来凤山、思茅菜阳河等26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双柏南安、西畴鸡冠山等13个省级森林公园,69个县(市)级森林公园,分布在全省16个地州市,40多个县(市)。
国有林场森林景观资源开发步伐也开始加快,先后兴建了26 个林场景区。
2.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小区”建设稳步发展。
十多年来,经多方筹集资金,先后投资1.5亿元,恢复和新建国家级、省级和地县级自然保护区168个,服务设施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床位2300多个。
目前己有香格里拉碧塔海、丽江云杉坪白水山庄、西双版纳野象谷、原始森林、翠屏峰、绿色石林、保山高黎贡山百花岭、屏边大围山、景东衰牢山天池、丽江老君山等景区(景点)正式营业。
3.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
2003年,仅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共投入资金18076.96万元,其中:国投1944.15万元,引资15006万元,自筹1203.1万元。
主要用于旅游服务设施、新增旅游项目和环境保护建设。
现已拥有车(船)155台,游道265公里,床位1055张,餐位1123个,程控电话682门。
4.经济效益增长较快。
2003年,全省森林生态旅游接待中外游客423.5万人次。
仅森林公园接待游客就达196.31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3.32万人次,全省实现森林生态旅游收入近32亿元。
成为云南旅游业和林产业中最具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5.管理、服务有所加强。
建立和逐步完善了森林生态旅游管理、服务机构。
省林业厅明确了管理部门,成立了云南森林生态旅行社,部分地州市县林业部门,设有专职、兼职管理机构和专职人员,负责经办森林生态旅游项目建设和管理工作。
同时仍成立了云南省森林生态旅游协会,且创办了《森林生态旅游通讯》。
服务管理方面:一些地州县相继成立了森林生态旅游接待单位以及集吃、住、行、娱、游、购为一体的林业培训中心。
1.3.2存在问题云南森林生态旅游业经过近十五年的艰苦努力,从无到有,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从总体上见,由于起步晚,开发时间短,投入严重不足,步履十分艰难,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当下:1.认识不到位,发展不重视,理论研究严重滞后。
行业主管部门和一些地州,对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发展的巨大潜力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没有真正排上议事日程,更缺乏紧迫感。
2.投入严重不足,开发程度低。
由于森林生态旅游业外部性明显,加上机制不活,底子薄,自筹能力弱,融资渠道不畅,对森林生态旅游业的投入严重不足,至使开发程度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