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的播音主持论文2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才培养的播音主持论文2篇

第一篇

一、培养目标与教学方法的匹配

播音主持专业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不同,它不是通过课堂讲授就能够

培养出优秀人才。按照该学科一般的教学规律来说,必须通过大课讲授、小课辅导,实施艺术个性化教育。所以,办好这个专业,首先要

保证富有实践经验的老师或在新闻媒体有一定工作经历的播音员主持

人指教及辅导。播音主持专业教育领域的领军院校中国传媒大学,近

几年也在持续地吸纳在新闻媒体有一定工作经历的优秀播音员和主持

人充实教师队伍,这个举措取得显著效果。不过从现在全国开办播音

主持专业院校的状况调查分析,绝大多数院校因为师资匮乏,有的直

接从本校的毕业生中选拔部分人留校任教,这些人往往还没有走出校

门就直接走上讲台,没有从事广播电视工作的经验,因而在授课过程

中的示范、引导水平偏弱。这样的课程资源、师资力量与专业培养目

标的矛盾极为突出。综观各大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上,基本都

是如此:“以播音主持为主、具有多种语言艺术表达技巧,有一定的采、编、播、控水平,德才兼备、一专多能,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职

业型、实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而现实情况是“重理论、

轻实践”的现象比较普遍,大课讲得很细,却不能安排充足的小课训练。这对于技能性很强的语言训练来说,要想让学生达到一定的语言

功力,恐怕是难以做到的。还有的学校因为专业教师少,小课组人数

增多,有的高达30多名学生一个组,按照每组连上四节,每节课40

分钟计算,每个学生只有不到5分钟上口播读时间,这样的小课“规模”,使得因材施教、示范引导的“一对一”教学模式根本无从谈起,更无法做到培养和发挥学生的创造水平。针对播音主持艺术的专业特点,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专业教师应把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水平结

合起来,改变那种忽视学生语言基础、语感、兴趣以及爱好等的差别

而采取的“全而统”的培养方法,旧有的做法不利于学生创造水平的

提升。要让学生学会将知识转化为水平,并在转化过程中,进一步丰

富知识,形成知识与水平间的持续转化、持续创新的良性提升与进步。同时还要让学生清醒地理解到,忽视知识,将不能自我提升;没有水平,将不能从事实践工作。教师在教学中要能从注入式转向启发式、

交互式、讨论式、自主式的教学法;培养学生想学、要学、自学的水

平和创造力,并能从标准化的统一模式培养,向多样化模式培养转变。同时,还需要教师具备既能够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又能够即时发现

学生问题并加以解决的水平。如在实训课中,就有些文章中的句、段,教师与学生应该共同分析、讨论,老师还应亲自示范,让学生能直观

地感受到声音的使用、语句的表达以及对作品的理解水准等,这样学

生才不会学得盲目。在课程设置上应以能用、实用为原则,从岗位需

要定课程、课时,定理论和实训课的比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因

材施教,分类指导,重在语言功力的培养,并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个人

爱好、发展潜力等有选择地开设些拓展水平、开发思维方面的课程,

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有的学生对体育

非常感兴趣,在教学中,授课老师能够有针对性地安排其体育解说、

赛事主持等训练;有的学生爱好音乐,有表演天赋且有娱乐气场,授

课老师能够引导其发挥特点训练不同类型的娱乐节目主持。这样不但

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学生日后的就业找到了方向。

二、专业实践与实战标准相结合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是一个培养特殊人才的专业,实践性很强,教学

上应该具备视、听、录、摄、演、控的全套播音、录像实验设备。不过,实际上当前开设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很多院校都没有应有的

录音、录像设备;有的学校虽有部分简陋的设备,远不能达到高职教

育所要求的“贴近行业、贴近岗位”的要求。教学中也很难给学生实

行话筒前和镜头前的演练和示范,学校硬件设施差、实践时间少,听、看节目和接触实践机会少,学生实际操作水平弱。从部分毕业生及用

人单位的反映来看,他们感到所学的理论知识远远不能适合业界的实际,讲授的内容与实践岗位水平要求脱节,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在学

校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锻炼,这样势必影响广播影视事业人才的综合

素质培养。随着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学培

养必须要紧跟时代步伐,在课程建设上,要有行业专家参与制定,专

业教师适时到行业一线学习锻炼,时刻把握行业一线动态,保证教学

的实用性和超前性。教学实践中,学生的每一次专业训练都应该按照

实战标准实行,因为普通的训练和实战中的播音主持工作是有区别的,这不但需要学生有过硬的思维水平和语言表达水平,还要有良好的心

理素质和积极而松弛的播出状态。直播的播音主持工作的成败很大水

准上取决于从业者的心理素质和他(她)在镜头、话筒前的状态,所以,教学训练在达到了语言表达的标准基础上,很关键的一环就是

“状态”的训练。而表达浮于表面、照本宣科,就会出现四平八稳的“唱调”“保险调”,这种不积极的播音主持状态毫无语言色彩,与

现在的播音主持专业岗位要求极不相称,更不会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此外,更为重要的是,播音主持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在今后将利用有声

语言艺术在广播电视媒体工作,而广播电视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

是党政宣传窗口,收到全社会的普遍接触和注重,所以,对播音员主

持人在思想品行、行为操守上有更高的要求。而现在的学生恰恰在这

些方面普遍缺乏准确的理解。所以,教师就更应该引导学生伏下身来

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引导学生提升分辨是非的水平,提升学生崇尚美

善觉悟,增强学生对媒体所应遵循的“责任意识、喉舌意识和服务意识”的理解,进而激发他们对“新闻敏锐性和把握新闻事实”的水平,即时跟上行业发展步伐,与社会潮流保持一致的思想与用于创新型的

精神,这才是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真正生力军。

三、个性特色与一专多能相结合

广播电视语言艺术特色教育强调的是个性风格和独特声音。为此,在

学生入学时,从声音和语言表达上就已经有着自己不同于他人的独特

之处。专业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要抹煞这些特点,而是强化其可用之处,对不利部分加以纠正。过去,我们的教学强调统一规定,而针对

学生不同的个性所做的因材施教不够。这主要是与当时的社会大背景

和具体传媒环境相关,特别在“文革”期间,播音员都要求宽音大嗓。而如今是追求个性化、多样化的时代,广播电视语言艺术也要求个性化、多样化。我们现在的教学计划都是按照教学大纲来实施的,没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