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六年级语文古诗文训练语文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古诗词三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古诗词三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篇一】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课文原文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________注释①[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省)的一段。

②[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________注释①[望湖楼]又叫看经楼,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边。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________注释①[西江月]词牌名。

②[夜行黄沙道中]词题。

黄沙:黄沙岭,在今江西省上饶市的西面。

③[别枝]横斜突兀的树枝。

④[茅店]用茅草盖的小客舍。

⑤[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

⑥[见]同“现”【篇二】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知识点一、作者简介孟浩然,唐代诗人。

汉族,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字浩然,存诗260多首,多为五言律诗。

风格以清旷冲淡为主,但冲淡中亦有壮逸之气。

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

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

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

二、生字组词德dé(美德、德行、品德)鹊què(喜鹊、鹊桥、声名鹊起)蝉chán(蝉联、金蝉、蝉蜕)三、多音字宿sù(宿舍) xiǔ(一宿) xiù(星宿)四、译文1.《宿建德江》:把小船停靠在雾气弥漫小洲边,夕阳西下漂泊的旅客更添惆怅。

(完整版)小学六年级语文古诗文训练(含参考答案)

(完整版)小学六年级语文古诗文训练(含参考答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古诗文训练(含参考答案)1、春雨常常是历代诗人们吟颂的对象。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你像牛毛,像花针,伴着温和的春风,打在身上将湿未湿。

此刻,我想到了唐代诗人韩愈的一句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还想到了另一位唐代诗人杜甫的一句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三句诗都写出了春雨悄无声息,细细密密的特点。

春雨也有不高兴的时候。

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也有突如其来的,令许多花儿“绿肥红瘦”的春雨,如“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诗人贺知章的眼里,春风是巧夺天工的裁缝,而在我最喜欢的是和风细雨,“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刚刚开始开放的荷花,亭亭玉立,令人喜爱,而盛开的荷花却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到“荷尽已无擎雨盖”的时候,预示着夏天已进入尾声了。

4、按要求写诗句:(1)秋“霜”:“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2)秋“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秋“月”“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4)秋“露”“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5、“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文天祥说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陆游临终前还告诫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王昌龄发出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的满脸豪情,而丘逢甲在万紫千红的春天却这样悲叹“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

岳飞则怒发冲冠,仰天长啸“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6、“酒”与中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酒能消愁,曹操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酒能使人心旷神怡,李白说:“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酒能增进友谊,王维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一、基础运用1.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浪淘风簸.自天涯。

()A.颠簸B.簸箕C.巅峰(2)水村山郭..酒旗风。

()A.一个地名B.依山而建的城C.山顶(3)书.湖阴先生壁。

()A.书法B.写C.一本书(4)两山排闼..送青来。

()A.排列B.推开门C.门2.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白天涯。

B.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C.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D.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3.下列关于《浪淘沙》(其一)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的前两句写出了黄河裹挟黄沙、奔腾而来的汹涌气势B.这首诗的后两句,诗人展开了浪漫的想象,表现出逆流而上、直冲九霄的豪迈气概C.“如今直上银河去”说明诗人由黄河联想到了传说中的银河D.“同到牵牛织女家”表达了诗人要和家人一起去牛郎、织女家中做客4.下列关于《江南春》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写的是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红绿交映,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B.“绿映红”的“映”字,从视觉上突出了“江南春”花草树木争春的景象C.“千里莺啼”从声音的角度表现出江南春天莺歌燕舞的热闹场面D.第三、四句描写烟雨中的“楼台”,为全诗添加了寂寥、忧伤的情感5.下面对诗歌《书湖阴先生壁》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干净、香雅、清幽的特点,侧面烘托了主人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

B.诗歌后两句用“护田”和“排闼”两词,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还体现了诗人在退居时期仍有对高洁清雅品格的喜爱和向往之心。

C.诗歌赞美了庭院的清幽,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也流露了诗人对这种渴望而不可得的生活的无奈和苦痛。

D.诗歌景物描写极具层次,从院内写到了院外,多角度观察,由远及近,既是对主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理解易错专项练习题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理解易错专项练习题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理解易错专项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古诗词阅读理解1. 古诗阅读。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这首诗中写到了庭院、________、树、鸦、露珠和________等景物。

[2]下面赏析不正确的是()A.前两句诗描写的是赏月的环境。

B.诗句中没有“月”字,却暗含着月色,“地白”二字给人以澄静空明之感。

C.“冷露无声湿桂花”写出了中秋之夜的繁华热闹场景。

2. 诗词阅读。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片“眼波横”“眉峰聚”的比喻有什么新巧、动人之处?“眉眼盈盈处”的丰富含意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片四句用了三个“春”字,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读古诗,做习题。

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__________,诗中抒发了作者强烈的__________之情。

[2]写出下列字词在诗中的意思。

泊:__________ 数重:__________绿:__________ 还:____________[3]王安石写《泊船瓜洲》这首诗时位于()。

A.瓜洲江边停泊的船上B.京口C.钟山[4]你从“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又”字体会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写出第三、四句诗的意思。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默写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默写练习题(含答案)

古诗文默写练习题1.《关雎》: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两句就是佐证。

2.《蒹葭》:诗中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追求的诗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3. 曹操的《观沧海》: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4.陶渊明的《饮酒》: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饮酒》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优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诗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

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6.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同窗好友将随父去西藏就读,请选择古诗名句赠别留念, 以示万水千山隔不断真挚友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朝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由此可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两句诗是: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六年级语文培优讲义第12讲《古诗文阅读练习》

六年级语文培优讲义第12讲《古诗文阅读练习》

六年级语文培优讲义第十二讲古诗文阅读专项练习一.复习及拓展上讲知识内容。

古诗,。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柳宗元独去前门望夜田,。

《村夜》白居易,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杂诗》王维,。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郑燮,半入江风半入云。

《赠花卿》杜甫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

《鹿柴》王维,拂堤杨柳醉春烟。

《村居》高鼎黄四娘家花满蹊, 。

《江畔独步寻花》村甫峨眉山月半轮秋,。

《峨眉山月歌》李白遥望洞庭山水翠,。

《望洞庭》刘禹锡,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舟》王安石?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朱熹西塞山前白鹭飞,。

《渔歌子》张志和,青草池塘处处蛙。

《约客》赵师秀独怜幽草涧边生,。

春潮带雨晚来急,。

《滁州西涧》名言学习,非一日之寒。

玉不琢,不成器。

,。

《三字经》谦虚三人行,。

(孔子) ,寸有所长。

(屈原)坚持守信,金石为开。

言必信,。

时间孔子光阴似箭,。

,老大徒伤悲。

立志立志欲坚不欲锐,。

(张孝祥)千里之行,。

(老子)品德己所不欲,。

(孔子),濯清涟而不妖。

(宋周敦颐)友谊,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海内存知己,。

(王勃)其他名言千里之堤,。

露从今夜白,。

(唐杜甫),各领风骚数百年。

(清赵翼)。

六年级语文古诗练习题答案

六年级语文古诗练习题答案

六年级语文古诗练习题答案古诗练习题答案1. 《登鹳雀楼》答案:清乐怀古,登楼望远。

鹳雀楼高耸,俯瞰世界。

2. 《静夜思》答案:孤灯照寒夜,思绪缠绵。

看月儿圆又亮,心境安宁。

3. 《春晓》答案:鸟鸣惊春梦,朝阳照人间。

绿草如茵,花开世界宽。

4. 《将进酒》答案:豪情壮志,挥洒胸襟。

酒逢知己,万事皆顺心。

5.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答案:离别之际,相送情浓。

黄鹤楼上,情深谊重。

6. 《静夜思》答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解析:这是《静夜思》的第一句和最后两句。

诗人表达了自己思乡的情怀,以及看到明月时想起故乡的意境。

7. 《望月怀远》答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解析:这是《望月怀远》的最后两句。

诗人以月亮为媒介,表达了情人相思之情,抒发了作者离别的痛苦和思念之情。

8. 《题西林壁》答案: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解析:这是《题西林壁》的四句。

诗人通过对庐山的描写,表达出只有亲自置身其中才能真正了解事物本质的思想。

9. 《登高》答案: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解析:这是《登高》的四句。

诗人运用景物描写的手法,通过对猿声、飞鸟和流水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10. 《望月怀远》答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解析:这是《望月怀远》的前三句。

诗人通过对月亮的追问,表达了对时间和人生的思考,体现了人对宇宙之间的迷惑和思索。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古诗词阅读练习(含答案)(课内期中复习)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古诗词阅读练习(含答案)(课内期中复习)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古诗词阅读练习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一.阅读《宿建德江》,完成后面的题目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横线上填写所缺的都诗句,并说说这句表达出了什么样的景色?2.说说全诗所表达出来意思。

(70字左右)3.日暮客愁新的愁在诗中起什么作用?4.诗中点题兼写环境的诗句是什么?有什么作用?5.写出诗中的对偶句,并作赏析。

二.阅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完成后面题目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前两句中的“未遮山”、“_____”、“_____”,写出了雨下得很急,乌云还没有完全遮住天空,白花花的雨点便好似珍珠一般乱蹦乱跳地蹿入船中的情景。

2诗中的“翻墨”、“水如天”是什么意思?3诗歌分别从“_____”、“_____”、“____”等方面,写出了乍雨还晴、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的。

4.“黑云翻魔”和“白雨跳珠”,两个形象的比喻,既写出了天气骤然变化时的_____气氛,也烘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______心情。

5.简述诗人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乍雨还晴、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的。

6.请说说“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中“跳珠”的妙处。

(2分)7.试从该诗色彩角度简要赏析。

(2分) 8.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9四句诗分别写了四个场景,请依次写出这四个场景:答:10.诗人笔下的这场雨的特点是什么:答:三.阅读诗句,完成后面的题目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下面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西江月:词牌名B.夜行黄沙道中:题目,主要点明词的写作地点C.说:通“悦”,高兴D.见:通“现”,出现2.下面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六年级语文古诗词竞赛

六年级语文古诗词竞赛

六年级语文古诗词竞赛六年级语文古诗词竞赛(精选篇1)1、《村野》陆游村野易过日,闭门心自欣。

一身犹逆旅,万事固浮云。

病厌诗为祟,闲凭酒策勋。

灌园虽旧业,随事不须劝。

2、《泛五云溪》许浑此溪何处路,遥问白髯翁。

佛庙千岩里,人家一岛中。

鱼倾荷叶露,蝉噪柳林风。

急濑鸣车轴,微波漾钓筒。

石苔萦棹绿,山果拂舟红。

更就千村宿,溪桥与剡通。

3、《和寄仵判院八首》赵希逢便教老眼怎昏花,书债如何也不赊。

更有一般春枕梦,合眸便到故人家。

4、《挽心友李应之判县》阳枋妙岁麟经得兴微,名成四十壮心违。

半生于德归六驷,一节夷清在首薇。

古礼事亲轮月晓,新诗易箦片云飞。

九京他日如堪作,见说非公谁与归。

5、《春日即事》吴晦之山居无事到襟怀,日午柴门尚未开。

啼鸟一声春昼寂,隔墙风送落花来。

6、《开涂田道者求语》释亮大海波涛涌,道人愿力坚。

当头一截断,万顷看平田。

六年级语文古诗词竞赛(精选篇2)1、《句》宋太宗二三千客里成事,七十四人中少年。

2、《金陵杂兴二百首》苏泂江风吹面雪漫漫,二月东风特地寒。

四十病身谁役汝,小车摇兀过长干。

3、《观叶生画花》施肩吾心窍玲珑貌亦奇,荣枯只在手中移。

今朝故向霜天里,点破繁花四五枝。

4、《杨柳》汪遵亚夫营畔柳濛濛,隋主堤边四路通。

攀折赠君还有意,翠眉轻嫩怕春风。

5、《侍郎见贻佳什愈见高怀因次来章辄歌盛美》李昉一簇林亭景象幽,葛巾芒屦恣优游。

未饶荣启歌三乐,不学张衡咏四愁。

二品位高犹是忝,九天恩重若为酬。

儒生所得谁如我,岂复咨嗟雪满头。

6、《蔡秀才求予所作记作诗赠之时蔡移居》陈造古人四壁居,今人犹叹息。

蔡子携百指,亦自无四壁。

分绝槟榔求,未断文字癖。

此行谁知己,所向尽艰食。

予文久自知,不作杯水直。

方君忍饥雷,可语宁此石。

六年级语文古诗词竞赛(精选篇3)1、《游慈云》陈著晓日烘晴一白晞,青蛙踏滑叩禅扉。

千山流水溪声活,二麦涵滋野色肥。

僵卧不妨晴又出,兴来谁肯夜空归。

弟兄欢笑儿扶醉,满袖新诗下翠微。

2、《柳枝答》李覯春早寒馀岂足哀,平生多难愧非材。

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三首》详解及练习

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三首》详解及练习

六年级上课文知识点详解古诗词三首知识精讲2.课文主旨《宿建德江》中,诗人通过写暮宿建德江畔所见之景,抒发自己的孤寂情怀。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描写的是西湖夏季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写出了夏夜的山村风光,表达了词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三)手不释卷1.宿建德江宿建德江①孟浩然移舟泊烟渚②,日暮客愁新③。

野旷天低树④,江清月近人⑤。

(1)词句注释①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

②移舟:划动小船。

泊:停船靠岸。

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

③客:指作者自己。

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④野:原野。

旷:空阔远大。

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⑤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靠近人。

(2)诗句译文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①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②,白雨跳珠乱入船③。

卷地风来忽吹散④,望湖楼下水如天⑤。

(1)词句注释①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

望湖楼:古建筑名,又叫看经楼。

位于杭州西湖畔,五代时吴越王钱弘俶所建。

醉书: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

②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

遮:遮盖,遮挡。

③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

跳珠:跳动的水珠(珍珠),用“跳珠”形容雨点,说明雨点大,杂乱无序。

④卷地风来:指狂风席地卷来。

忽:突然。

⑤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

(2)诗句译文黑云翻滚如同打翻的墨砚与远山纠缠。

一会儿我的小船突然多了一些珍珠乱串,那是暴虐的雨点。

一阵狂风平地而来,将暴雨都吹散。

当我逃到望湖楼上,喝酒聊天,看到的却是天蓝蓝,水蓝蓝。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西江月①·夜行黄沙道中②明月别枝惊鹊③,清风半夜鸣蝉④。

小学六年级语文学习重点与古诗词练习

小学六年级语文学习重点与古诗词练习

小学六年级语文学习重点与古诗词练习小学六年级的知识点有很多,大家不单单要把这些知识学习好,也要把容易错的知识点区分出来进行重点复习。

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能帮助到您。

小学六年级语文学习重点完整版(一)字、词一.改正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

直接了当(截) 焕然一新(焕) 道貌暗然(岸) 既往不究(咎)别出心栽(裁) 礼上往来(尚) 难以名壮(状) 色厉内茬(荏)如火如茶(荼) 因地治宜(制) 推心至腹(置) 纷至踏来(沓)原形必露(毕) 谈笑风声(生) 委屈求全(曲) 金壁辉煌(碧)二.直写出下面代称的含义“杏林”指医生“桃李”指学生(指自己所教的学生) “肝胆”指真心“千金”指女儿(敬称别人的女儿) “高足”指学生(敬称别人的学生)“汗青”指史册“杜康”指美酒“红豆”指相思“手足”指弟兄三.巧填成语。

1.填叠词。

威风凛凛忠心耿耿风尘仆仆千里迢迢衣冠楚楚大名鼎鼎文质彬彬人才济济2.填恰当的字。

一贫如洗视死如归对答如流倒背如流巧舌如簧度日如年心急如焚守口如瓶胆小如鼠3.填上表示动物名称的字,组成成语。

亡(羊)补牢飞(蛾)扑火(牛)刀小试童颜(鹤)发金(蝉)脱壳门可罗(雀) (马)到成功浑水摸(鱼)4.填上与人体有关的字,组成成语。

尖(嘴)猴(腮) (皮)开(肉)绽(唇)枪(舌)剑劈(头)盖(脸) (肝)(胆)相照扬(眉)吐气(趾)高气扬千钧一(发)5.填颜色,组成语。

(银)装素裹(绿)树成荫万古长(青) (紫)气东来灯(红)酒(绿) 半(青)半(黄) 面(红)耳(赤)姹(紫)嫣(红)(青)山(绿)水(白)纸(黑)字(青)(黄)不接(黑)(白)分明6.“然"字组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静夜思床前明_______,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_______,低头思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床前明______,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______,低头思______。

(2)诗中划线字“疑”的意思是_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______的思念之情。

2. 阅读《峨眉山月歌》回答: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1)这首诗构思精巧,历来为人称道。

其精巧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2)第二句诗用“入”、“流”两个动词写出了峨眉山月怎样的一种“动”中之景?3. 根据要求填空。

三个人凑在一起聊读书,甲说:读书好。

乙说:好读书。

丙说:读好书。

他们的意思分别是:甲:______;乙:______;丙:______请选择其中一个意思写一句名言警句或诗句。

4. 按要求作答(1)默写《泊船瓜洲》(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的______。

表达了作者______的情感,表达这种情感的诗句还有______。

(3)选择解释无误的一项()5. 日积月累。

(1)读书有三到,谓______。

(2)______,人在天涯鬓已斑。

(3)当你取得好成绩时,你会提醒自己:______。

(名言警句)(4)久别故乡的人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吟出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______,______”来表达思乡之情。

6. 下列诗词表述的节令依次是()①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②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牛郎织女星。

③细看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

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A .①春节②中秋节③重阳节④除夕B .①元宵节②中秋节③清明节④元日C .①元宵节②七夕③重阳节④春节D .①元旦②七夕③重阳节④元宵节7. 王刚所在班开展了一次“好店名”主题实践活动。

六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古诗阅读理解题

六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古诗阅读理解题

六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古诗阅读理解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诗词阅读。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片“眼波横”“眉峰聚”的比喻有什么新巧、动人之处?“眉眼盈盈处”的丰富含意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片四句用了三个“春”字,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快乐阅读。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的诗人苏轼,他和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_____”。

[2]这首诗描写的是惠崇的一幅名为《______》的画,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的景物有________,动的景物有________,诗人从这些景物中感受到_________来了,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的热爱的思想感情。

3. 古诗词阅读。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西江月》选自《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人。

[2]解释词语。

(1)别枝:_______ (2)听取:_______(3)见:_______ (4)社林:_______[3]这首词上下阕各描写了什么景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阅读下面的片段,完成练习。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我会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1)《拇指姑娘》《丑小鸭》《海的女儿》都是出自丹麦著名童话作家XXX之手。

2)“使XXX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XXX矣。

”这段古文中,“之”字的意思不同。

3)书信、请假条和通知书的称呼都应该写在第二行的顶格。

4)“宇宙、太阳系、银河系、月亮、地球”应按“宇宙、太阳系、银河系、地球、月亮”的顺序排列。

5)《红岩》《铁道游击队》《红日》《赤色儿女军》都是革命题材的小说。

6)《草船借箭》《赤壁之战》《景阳冈》《三顾茅庐》都属于《三国演义》中的故事。

2.2018年XXX《经典咏流传》栏目唱响中国。

听着主题歌中“走在古城朱雀的小街”,我不由得想起《乌衣巷》中的诗句“独宿深闺人未识,______野草花,______夕阳斜”;“听见XXX唱醉的明月”让我想起XXX的诗句“小时不识月,______,却道此生无可恋”;“这是XXX赞过的春雨”让我想起诗句“______,润物细无声”。

3.填空。

1)“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这是XXX的志向,也是他的立场。

2)翁卷的“绿遍山原白满川,______”,展现了乡村四月天的美景;XXX的“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描绘了夏夜所见所闻。

3)操千曲而后晓声,______。

(XXX《文心雕龙》)这句名言给我们的启示是:经过不懈的努力,才能获得真正的成果。

4.照样子写诗句。

例:原野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离离原上草)秋冬枯萎后,春天再生。

5.下面的诗句中依次填入的花名是()。

①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村。

②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无处寻。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开。

④竹外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

桃花梨花杏花菜花6.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XXX(fúfǔ)剑外忽传收蓟(jiànjì)北。

六年级古诗文言文大全

六年级古诗文言文大全

六年级古诗文言文大全一、古诗部分。

- 原文:“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解析:- 诗人乘船停靠在烟雾朦胧的小洲边。

这“烟渚”啊,就像是被一层薄纱笼罩着,给人一种很神秘的感觉。

到了傍晚,“日暮”的时候,离家在外的诗人那股忧愁就涌上心头了。

你想啊,天渐渐黑了,周围都是陌生的环境,能不发愁吗?再看后面两句,原野空旷得很,远处的天空好像比树还低呢,这是一种很奇特的视觉感受。

江水清澈,月亮倒映在江里,感觉离人特别近。

月亮就像是诗人在这孤寂夜晚的一个伙伴,陪着他,这种描写把那种孤独寂寞又有点淡淡的哀愁都表现出来了。

- 原文:“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 解析:- 这首诗写得可太有画面感了。

你看,那乌云就像打翻的墨汁一样,还没来得及把山都遮住呢,这大雨就像白色的珠子一样“跳”进船里。

这“跳珠”的形容特别妙,就好像雨珠子是活蹦乱跳的小精灵。

突然,一阵大风卷地而来,一下子就把乌云和雨都吹散了。

再看望湖楼下,水面平静得就像天空一样。

苏轼把西湖边这一场来去匆匆的雨写得活灵活现的,一会儿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一会儿又晴空万里、水天相接,就像变魔术一样。

- 原文:“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 解析:- 晚上啊,明月升起来,惊到了树枝上的喜鹊。

这喜鹊可能正在睡觉呢,被月亮这么一照就吓了一跳。

半夜里,清凉的风一吹,蝉就叫起来了。

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都在谈论着今年是个丰收年呢,这时候青蛙也在旁边“呱呱”叫着,好像也在说丰收的事儿。

天边有那么七八个星星,山前就飘来两三点雨。

最后啊,诗人走着走着,以前在土地庙树林旁边的那个茅草店,转过个弯儿,走过溪上的桥就忽然出现在眼前了。

辛弃疾把乡村夜晚的景色写得特别美,有明月、惊鹊、清风、鸣蝉、稻花、蛙声这些元素,充满了田园气息,而且那种峰回路转找到熟悉地方的惊喜也表现得很生动。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古诗文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古诗文专项训练(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古诗文专项训练一、填空题1.解释字词,并写出诗句的意思。

(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旷:_______月近人:_______ 诗意:_______(2)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卷地风:_______ 诗意:_______2.按要求完成练习。

(1)给上边的图片配一首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往日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

”这样的情景,可以用两句词来形容,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主题探究,文意解读。

1.《宿建德江》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这首诗运用了________(A.借景抒情 B.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作者是宋代诗人_________,写的是________季急雨中西湖景色的变幻多姿,表现了西湖景色的奇特。

这首诗共描绘了四幅图画,分别是乌云密布图、__________图、风来云散图、_____________图。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和《宿建德江》都写了________的景色,但表达的情感却不同:“江清月近人”表达了诗人一人在外游历时_________的感情;“明月别枝惊鹊”表达了词人_________的感情。

二、诗词曲鉴赏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面小题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4.“西江月”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中作者用“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反衬出乡村夏夜的宁静。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两句描写丰收后人们热烈畅谈的场景。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词阅读理解易错专项练习题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词阅读理解易错专项练习题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词阅读理解易错专项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古诗词阅读理解1.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本词的作者是______,______(朝代)词人。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明月别枝惊鹊______(2)路转溪桥忽见______[3]对本词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西江月》是辛弃疾中年在江西闲居期间,夜行经过黄沙道,看到月夜乡村景色时写下的一首小令。

B.词人描摹了一幅江南山村初秋月夜图。

C.上阕中,夜间的“鸣蝉”反而更衬托出乡村的幽静。

D.下阕中的“星”“雨”,与上阕中恬淡清幽的氛围相得益彰。

2.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题。

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等闲”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首句既写出了石灰原料的来之不易,更强调石灰“前身”所经历的痛苦之巨大。

B.“若等闲”三字写出石灰从容自若,处之淡然的态度,经过锤炼是心甘情愿的。

C.“清白”,一语双关,既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喻高尚的节操。

D.末句是作者在直接抒情,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3.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将古诗补充完整。

[2]题目中的“醉”的意思是_____,这首诗是苏轼在望湖楼______的时候所写的一首诗。

[3]这首诗中的每一句都是一幅图画。

请你参照示例,补充所缺的图画名字。

第一句:云翻图第二句:_____第三句:风卷图第四句:__________[4]第一句诗人把乌云比作___,形象逼真,一个“未”字,突出了天气变化之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语文古诗文训练
考试在即,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语文,并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本文为大家推荐的是古诗文训练
1、春雨常常是历代诗人们吟颂的对象。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你像牛毛,像花针,伴着温和的春风,打在身上将湿未湿。

此刻,我想到了唐代诗人韩愈的一句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还想到了另一位唐代诗人杜甫的一句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三句诗都写出了春雨悄无声息,细细密密的特点。

春雨也有不高兴的时候。

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也有突如其来的,令许多花儿“绿肥红瘦”的春雨,如“”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诗人贺知章的眼里,春风是巧夺天工的裁缝,而在我最喜欢的是和风细雨,“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
啊!
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刚刚开始开放的荷花,亭亭玉立,令人喜爱,而盛开的荷花却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到“荷尽已无擎雨盖”的时候,预示着夏天已进入尾声了。

4、按要求写诗句:
(1)秋“霜”:“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2)秋“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秋“月”“?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4)秋“露”“?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5、“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文天祥说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陆游临终前还告诫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王昌龄发出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的满脸豪情,而丘逢甲在万紫千红的春天却这样悲叹“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

岳飞则怒发冲冠,仰天长啸“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本文为大家推荐的是古诗文训练,希望大家抓紧时间复习,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