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中国古代书法展览(三)拓本刻帖;汉至唐墨迹
中国历代书法家
【中国书法简明历史年表】朝 代时 间书 体代表碑帖时代书家书论名篇夏前21世纪-16世纪商前16世纪-11世纪甲骨文甲骨文书法金文书法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金文《散氏盘》《大盂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朱书墨书《石鼓文》春秋战国玉书石刻大篆《史籀篇》李斯小篆《峄山刻石》《泰山刻石》胡毋敬《琅琊刻石》秦前221年--前206年西汉篆书《石门颂》崔瑗《礼器碑》杜操许慎《说文解字》东汉前206年-公元8年隶书《华山庙碑》刘德昇崔瑗《草书势》《景君碑》蔡邕蔡邕《篆势》《笔赋》公元25年-220年行书《鲜于璜碑》张芝赵壹《非草书》东汉中期《史晨碑》托名蔡邕《笔论》《乙瑛碑》托名蔡邕《九势》章草《曹全碑》东汉末期《冠军帖》楷书东汉末期三国公元220-公元280年魏碑《天发神谶碑》钟繇卫恒《四体书势》魏蜀吴隶书《爨宝子碑》卫觊、卫瓘、杨泉《草书赋》楷书钟繇《宣示表》卫恆、卫宣、王羲之《笔阵图》两晋公元265-公元420年行书索靖《月仪帖》《出师颂》卫夫人王羲之《自论书》西晋东晋草书陆机《平复帖》索靖王珉《行书状》王羲之《兰亭序》陆机虞龢《论书表》南北朝公元420-公元581年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琅琊王氏王僧虔《书赋》《论书》陶弘景《瘗鹤铭》(羲之、献之等)《龙门二十品》王僧虔《郑文公碑》《张猛龙碑》隋行书《董美人墓志》智永孙过庭《书谱》公元581-公元618年《苏慈墓志》欧阳询李嗣真《书后品》唐楷书《龙藏寺碑》虞世南张怀瓘《书断》公元618-公元907年智永《千字文》褚遂良张彦远《法书要录》五代草书欧阳询《九成宫》薛稷公元907-公元960年虞世南《孔子庙堂碑》李邕十国篆书陆柬之《陆机文赋》怀素公元902-公元979年褚遂良《孟法师碑》张旭褚遂良《雁塔圣教序》颜真卿李邕《李思训碑》柳公权张旭《肚痛帖》《古诗四帖》杨凝式怀素《论书帖》《苦笋帖》李阳冰篆书《颜氏家庙碑》徐浩《不空和尚碑》怀仁《集王圣教序》柳公权《玄秘塔碑》柳公权《神策军碑》颜真卿《多宝塔感应碑》颜真卿行书《祭侄文稿》杨凝式《韭花帖》宋公元960-1279年蔡襄《自书诗稿》苏轼欧阳修《试笔》北宋南宋苏轼《黄州寒食帖》黄庭坚朱长文《续书断》黄庭坚《松风阁诗》米芾黄伯思《东观余论》辽公元916-1125年米芾《研山铭》蔡襄《宣和书谱》行书米芾《蜀素帖》钱勰米芾《海岳名言》金公元1115-1234年蔡京《徽宗十八学士图跋》赵佶洪适《隶释》赵佶《楷书千字文》赵明诚《金石录》陆游《怀成都十韵诗》姜夔《续书谱》范成大《荔酥沙鱼帖》陈思《书小史》朱熹《卜筑帖》赵孟坚《论书法》张孝祥《台眷帖》姜夔《落水本兰亭序跋》《淳化阁帖》赵孟頫《赤壁赋》鲜于枢郝经《叙书》楷书赵孟頫《老子道德经卷》赵孟頫赵孟頫《兰亭十三跋》篆书赵孟頫《洛神赋》《黃庭经》康里夒夒郑杓《衍极》隶书赵孟頫《汲黯传》《过秦论》吴镇吾衍《学古编》行书鲜于枢《水帘洞诗帖》杨维桢释溥光《雪庵字要》草书邓文元《瞻近汉时二帖跋》陆居仁陈绎曾《翰林要诀》康里巎巎《李白诗卷》倪瓒盛熙明《法书考》倪瓒《自书诗稿》黄公望黄公望《跋赵孟頫临黃庭经》草书宋克张绅《书法通释》行书元公元1206-1368年刘伯温《春兴八首诗卷》沈周陶宗仪《书史会要》行书宋克章草《急就章册》祝允明解缙《春雨杂述》宋广《太白酒歌》文徵明祝枝山《祝枝山全集》楷书沈粲《草书古诗》陈淳丰坊《书诀》解缙《自书诗卷》王宠杨慎《墨池琐录》张弼《千字文》唐寅杨慎《书品》沈周《化疏卷》董其昌何良俊《四友斋丛书论书卷》祝允明《杜甫诗轴》徐渭王世贞《王氏书苑》十卷祝允明草书《前后赤壁赋》张瑞图项穆《书法雅言》文徵明楷书《前后赤壁赋》黄道周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论用笔》文徵明《杂花诗赋卷》王铎赵宦光《寒山帚谈》文徵明《自书西苑诗卷》陈洪绶李日华《六砚斋笔记》陈淳《秋兴八首卷》黄道周《书品论》王宠《真行草十册》郭宗昌《金石史》唐寅《和沈周落花诗卷》丰坊《各体书诀册》明公元1368-1644年董其昌《小楷千字文》董其昌《东方朔答客难卷》徐渭《草书杜甫诗轴》张瑞图《辰州道中诗卷》黄道周《赠倪献汝叔侄诗轴》倪元璐《五言律诗轴》王铎《赠张抱一行书诗卷》王铎《再芝园诗轴》行书傅山《各体书册》倪后瞻《倪氏杂著笔法》篆书《三希堂法帖》傅山杨宾《大瓢偶笔》隶书邓石如《四体书册》张照王澍《论书剩语》魏碑杨沂孙《陶渊明饮酒四条屏》刘墉王澍《翰墨指南》徐三庚《节录汉书册》金农倪涛《六艺之一录》张裕钊《千字文册》朱耷冯武《书法正传》清公元1644-1911年吴昌硕《石鼓文四条屏》郑燮蒋和《蒋氏书法正传》何绍基笪重光《书筏》杨岘刘熙载《书概》赵之谦周星莲《临池管见》吴大澂朱和羹《临池心解》邓石如阮元《南北书派论》徐三庚阮元《北碑南帖论》吴昌硕包世臣《艺舟双楫》伊秉绶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张裕钊杨守敬沈曾植康有为李瑞清郑孝胥书坛纪事备 注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着手实行思想文化的统一政策。
中国文字博物馆讲解词第一部分(4-7单元)
中国文字博物馆讲解词第一部分(4-7单元)第四单元物以载文文字的记录和传承需要有载体,比如甲骨和青铜器。
但除此之外,先秦时期的文字载体还有简牍、缣帛、陶器、玉器、石器等。
在这一单元之中,我们将通过多样性的文字载体,来了解先秦时期人们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简牍,指的是古人写字用的竹片和木板,简牍在纸张发明之前是传播和承载中国文化的主要工具。
战国中晚期湖北荆门包山楚简湖北省博物馆藏您现在看到的竹简实物是战国时期的竹简。
时隔千年,这些竹简的文字清晰可辨,这些丰富的墨书真迹向世人展示了中国文字隶变时期的真实而目,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字发展史认识。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文字有很大的差异,出现了文字异形,这使得学者辨认春秋战国的古文工作也非常艰辛。
春秋战国的竹简上记录的内容主要有著作、器物清单、档案等等。
现在您看到的是陶文。
陶文是指刻划、钤印、书写在陶器的文字。
字数一般比较少,内容为人名、官名、地名、吉祥语和时间等。
此类文字最大的特点就是与普通民众的联系很密切。
我们现在看到是降亭陶釜,属于战国时期三晋文物。
陶釜是古代的一种锅,降亭指的是地名。
成语釜底抽薪中的釜,本意就是指的这种器物。
小双桥朱书陶文降亭陶釜安阳殷墟遗址出土的商晚期陶文西周陶文与陶器上的文字相类似的还有玺印文字,字数也较少。
玺和印是人们用来昭明信用的凭证。
印最早出现在商代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得到普遍传用。
这一时期的玺印的质地常见的以铜为主、其次是玉。
另外也有银、玛瑙等,甚至石器、陶器。
玺印按照印文内容可以分为官印、私印、成语印和图像印。
我们来看一下先秦玺印。
燕国印的形制与文字颇具特色,多数为长条形印面,有细长的柄,自名为“鍴”(duān),楚国印玺多阳文,不论方印、圆印,印面有边框,少数有界格。
在先秦时期玉石器也是一种文字载体,其中盟书最具代表性。
盟书也叫载书,多为玉石薄片制成。
是春秋战国时期,天子与诸侯、诸侯与诸侯、诸侯与卿大夫之间,为了政治目的举行盟誓活动时,记录各方缔约内容的文书材料。
第二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书画类)
附件:第二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书画类)序号名称时代收藏单位书法作品1 陆机《平复帖》卷西晋故宫博物院2 王珣《伯远帖》卷东晋故宫博物院3 冯承素摹王羲之《兰亭序》卷唐故宫博物院4 欧阳询《梦奠帖》卷唐辽宁省博物馆5 国诠书《善见律》卷唐故宫博物院6 怀素《苦筍帖》卷唐上海博物馆7 杜牧《张好好诗》卷唐故宫博物院8 唐人《摹王羲之一门书翰》卷唐辽宁省博物馆9 杨凝式《神仙起居法帖》卷五代故宫博物院10 林逋《自书诗》卷北宋故宫博物院11 蔡襄《自书诗》卷北宋故宫博物院12 文彦博《三帖卷》北宋故宫博物院13 韩琦《行楷信札卷》北宋贵州省博物馆14 王安石《楞严经旨要》卷北宋上海博物馆15 黄庭坚《诸上座》卷北宋故宫博物院16 米芾《苕溪诗》卷北宋故宫博物院17 赵佶《草书千字文》卷北宋辽宁省博物馆绘画作品18 展子虔《游春图》卷隋故宫博物院19 韩滉《五牛图》卷唐故宫博物院20 周昉《挥扇仕女图》卷唐故宫博物院21 孙位《高逸图》卷唐上海博物馆22 王齐翰《勘书图》卷五代南京大学23 周文矩《重屏会棋图》卷五代故宫博物院24 胡瓌《卓歇图》卷五代故宫博物院25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卷五代故宫博物院26 卫贤《高士图》轴五代故宫博物院27 董源《山口待渡图》卷五代辽宁省博物馆28 黄筌《写生珍禽图》卷五代故宫博物院29 王诜《渔村小雪图》卷北宋故宫博物院30 梁师闵《芦汀密雪图》卷北宋故宫博物院31 祁序《江山牧放图》卷北宋故宫博物院32 李公麟《摹韦偃牧放图》卷北宋故宫博物院33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北宋故宫博物院34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北宋故宫博物院35 马和之《后赤壁赋图》卷南宋故宫博物院36 赵伯骕《万松金阙图》卷南宋故宫博物院37 宋人摹阎立本《步辇图》卷宋代故宫博物院。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古代书法(下) 艺事著笺——国博藏明清书画家
史做详尽的描述, 反映了明清两代书法风格的变迁、 书学思想的差异 本期我们按照书札、 立轴、 扇面三个类
别依次向读者推介 并配有专文赏析。 这些作品中既有明清书画家、 学人如朱耷、 王国维等的书札, 又有 “ 吴中 三 ’ 等的扇面, 还有 “ 晚明四 ’ 中董其昌等、 明末‘ 三珠树” 中 王铎等的巨 轴。 兼于对书风多 样性的考虑, 我
有折差进 京, 所有各 省寄物, 均托 德宝李
掌柜也。
吴 大潋 生于 晚清, 是集官员、 学者、 书家于
一
元。 惟痔管尚未除根, 或至北地高燥之 区, 湿热不致为患也。 兹于六月初 四日 , 由沪乘
轮北 上。 计 明日 可抵大沽, 到京约在二十后
身 的人物 。 他 一生 勤学, 访拓 碑 刻, 收 藏金
在 焉。 ”1 6 4 4 年, 李白 成 占领北京不久 又败 走,
忿 之
石, 具 有极 高的价值 。 据 相关学者 考 证, 此件
信札书于 光绪二十年 ( 1 8 9 4 ) , 时吴 氏在康济兵
京城 内明朝 内府及许多私家收藏都 因战乱 而大 量 散佚 , 使 民间藏家 能够借机 收集庋 藏。 宋荦
料价值。 据笔者统
中国古代书法 一书收录
[ 清】 朱耷
行 书致 东 老书 札
纸本
国博馆藏信札3 3 件 时间跨度由元代书家赵孟烦
21 5c m ×1 2c m
至近人王国维, 信札内容丰富, 涉及家事、 公务、
物, 三人 交往始 于 同年 中进 士第, 同授 “ 庶 吉
释 文: 承转委县老爷画 , 四幅之中止得三幅 , 呈上 , 语云 : 江西真个
安国旧藏石鼓文三种鉴藏流传考略
安国旧藏《石鼓文》三种鉴藏流传考略茅子良近日上海博物馆举办的“中日书法珍品展”中,日本三井纪念美术馆提供的安国旧藏《石鼓文》三种为存世最古的石刻拓本,特别引人瞩目。
一、关于石鼓文石鼓文为春秋,一说战国时代,秦国刻于似鼓形石的籀文四言诗文字。
该石鼓十件,唐初发现,系我国刻石之祖。
原在天兴(今陕西凤翔)三畤原。
前曾委弃于陈仓之野,故称“陈仓十碣”。
又因其地在岐山之阳,也称“岐阳十鼓”。
因文字内容记狩猎事,又称“猎碣”,始见于窦 《窦 <述书赋>注》,当时已有打本。
唐末以来多次移置,现藏北京的故宫博物院。
花岗岩石质,高约90厘米,直径约60厘米。
有一石(《作原》)在宋时已改凿为臼,另一石文字已无存。
清乾隆时别选贞石摹勒鼓文,利人拓印,石鼓文遂有新旧二种。
石鼓所刻四言诗为十首一组,一般依《诗经》体裁取各件起首字作篇名,有《吾车》《 殹》《田车》《銮车》《霝雨》《作原》《而师》《马荐》《吾水》《吴人》,但于各篇名、排列次第尚有异议。
关于石鼓的时代,唐代以来学者见解分歧,旧时包括明代安国旧藏《石鼓文》三种的题名,多认为周宣王(公元前827-前782年)时制作。
至近代渐趋一致,公认为东周时秦刻石,但仍有郭沫若先生之襄公八年(公元前770年,即周平王元年)说,马叙伦、震钧先生之文公(公元前765-前716年)说,唐兰先生之战国灵公三年(公元前422年)、献公十一年(公元前374年,即周烈王二年)诸说。
石鼓之名始于张怀瓘《书断》。
原文七百字以上,现存二百七十二字。
在书法史、文学史上均有重要地位。
传世最好拓本,为安国旧藏三种北宋拓本,称为十鼓斋“先锋本”(旧时误称“前茅本”)、“中权本”和“后劲本”,现藏日本三井文库。
郭老1936年在日本以黑白照片考订所著《石鼓文研究》一书,影印有先锋本,并另二种夺字补及安国诸跋缩印,于1939年沈尹默先生以“孔德研究所丛刊”之一出版,有沈老专论。
此前1935年,唐兰先生以购得《石鼓文》“后劲本”照片,并邀马衡先生考论,王福庵先生题签,由中华书局影印行世。
碑帖珍本欣赏
原石久佚
上海图书馆藏旧拓本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唐拓本
孟法师碑
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
碑石久佚
日本三井听冰阁藏唐拓孤本
王居士砖塔铭
唐显庆三年(公元658年)
上海图书馆藏初拓本
道因法师碑
龙朔三年(公元663年)
西安碑林
故宫博物院藏拓本
句容县令岑植德政碑
唐景龙二年(公元708年)
原石久佚
上海图书馆藏宋拓孤本
大智禅师碑
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
西安碑林
北京图书馆藏拓本
多宝塔感应碑
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
西安碑林
首都博物馆藏北宋拓本
故宫博物院藏拓本
争座位帖
庆德二年(公元764年)
西安碑林
故宫博物院藏本
上海图书馆藏南宋长安拓本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
西安碑林
中国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博物馆藏拓本
内府所刻原石早佚
故宫博物院藏宋拓本
鼎帖
宋绍兴十一年(1142年)
上海图书馆藏宋拓本
宝晋斋法帖
宋咸淳四年(1268年)
上海图书馆藏宋拓本
《宝晋斋法帖》十二月帖
宋咸淳四年(1268年)
上海市图书馆藏宋拓本
郁孤台法帖
宋绍定元年(1288年)
上海图书馆藏宋拓本
凤墅帖
宋嘉熙、淳佑间(1237至1252年)
上海图书馆藏宋拓本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颂"字未损本
元显俊墓志
北魏延昌二年(公元513年)
南京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藏整纸拓本(局部)
元珍墓志
北魏延昌三年(公元514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典藏—中国古代书法展
中国国家博物馆典藏—中国古代书法展书法,开始于汉字的起源阶段,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书体不断发展变化。
⽆论是甲⾻⽂、⾦⽂,还是篆书、草书、⾪书、楷书、⾏书,在历史的发展中进程中,书法始终散发着其特有的魅⼒。
中国国家博物馆经过百余年的努⼒,积攒了涵盖甲⾻⽂、砖⽡⽂、印玺、钱币⽂字、碑拓、墨迹等在内的多种收藏,共3万余件。
展览展出124件展品,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部分甲⾻⽂、⾦⽂甲⾻⽂是汉字的早期形式,刻于龟甲兽⾻之上,主要据考证甲⾻⽂虽然仍保留有图画⽂字痕迹,但已经出现了较严密的⽂字系统,也具备⽤笔、结字、章法三个书法要素,出现了书法艺术的萌芽。
⾦⽂也称钟⿍⽂,是铸刻于殷周青铜器上的⽂字,主要⽤于记录先祖的功绩与重要的历史事件。
西周时期的⾦⽂已经成为了⼀种成熟的字体,古朴浑厚,与甲⾻⽂相⽐更富有变化。
由于青铜器铭⽂是按照墨迹刻出陶范模型后,再范铸出来的,所以,商周时期的⾦⽂其实体现的是⼀种墨书的书法艺术。
永受嘉福⽡当西汉陶第⼆部分陶⽂、⽡⽂、砖⽂陶⽂、⽡⽂、砖⽂这三种⽂字资料出现于古代书体剧烈变动的时期,他们的存在为考察早期中国书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君之印鉨战国·楚⽟第三部分印玺、钱币⽂字印玺,即印章,早在春秋时期,印玺就已经应⽤于社会活动中。
以⾦、⽯、⽟等为素材将字刻于其上,字体多⽤篆书。
⽽钱币⽂字不同,钱币⽂字⼏乎涵盖了所有的书体,体现出了各个朝代⽂字的变迁。
第四部分碑拓、墓志拓、刻帖碑拓是⽤墨将碑拓于宣纸上,使纸上留下与碑相同的的⽂字或图形。
碑拓具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在历史、书画等⽅⾯都具有着特殊意义。
墓志拓内容主要为墓主⼈⽣平事迹,书体篆、⾪、楷、⾏兼备,书写、刻⼯精美,具有很⾼的艺术价值。
展览现场书法作品图第五部分汉⾄唐墨迹在纸被⼴泛使⽤之前,简牍是最常见的⽂字载体。
晋唐时期,出现了书写绝佳的墨迹范本,这些墨迹不仅是很好的研究对象,同时也是学习书法时很好的参照范本。
第六部分宋元明清墨迹宋代具有“尚意”书风特征,⽽元代则推崇向前⼈学习,⼀时间复古风盛⾏。
中国十大传世国宝级名帖
中国十大传世国宝级名帖“中国十大传世名帖”指:《三希宝帖》(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苏轼《黄州寒食帖》、欧阳询《仲尼梦奠帖》、怀素《自叙帖》、米芾《蜀素帖》、宋徽宗《草书千字文》、赵孟頫《前后赤壁赋》、祝允明《草书古诗帖》。
名帖之冠:《三希宝帖》(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三希宝帖是现存最为古老的法书真迹,为历代奉为无上至宝、法书鼻祖,是当之无愧的中华神品。
公元1746年,乾隆帝得到《伯远帖》后,将其与《快雪时晴帖》、《中秋帖》并藏于养心殿,合称为“三希宝帖”,并御书“三希堂”匾额。
《三希宝帖》是现存最早的晋人法书真迹,被历代学书之人奉为圭臬。
《三希宝帖》现分藏于两岸故宫博物院内,且分别为两院“十大国宝”之首。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快雪时晴帖》是“书圣”王羲之当今存世的唯一书法精品真迹。
纵23cm;横14.8cm,行书四行,二十八字。
《快雪时晴帖》是一封书札,其内容是作者写他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人的问候。
不少人认为《快雪时晴帖》仅次于他所书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又一件行书代表作。
赵孟俯、刘赓、护都沓儿、刘承禧、王稚登、文震亨、吴廷、梁诗正等人的跋语中都表示惊羡和赞叹。
乾隆一生酷爱书法,刻意搜求历代书法名品,综百氏而集其成,追二王而得其粹。
他对《快雪时晴帖》极为珍爱,他在帖前写了“天下无双,古今鲜对”八个小字,“神乎其技”四个大字。
又说:“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全书二十八字,字字珠玑,誉为“二十八骊珠”。
乾隆十二年又精选内府所藏魏晋唐宋元明书家134家真迹,包括三希在内,摹勒上石,命名《三希堂法帖》。
在西苑的北海建“阅古楼”,把上述刻石嵌在楼内墙上,拓本流传以示临池之模范。
根据此帖附页的诸多题跋款识、收藏印章以及有关书籍录载,《快雪时晴帖》曾经宋宣和内府,宋时入米芾“宝晋斋”,元代又入御府,上有赵孟俯题跋。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文徵明《行书琵琶行卷》(墨迹本)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法帖书系专栏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
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
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1470),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1559),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
嘉靖二年(1523),以贡生荐吏部试,授翰林院待诏,参与修安美版《中华宝典—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法帖书系(第一辑)·文徵明行书琵琶行卷(墨迹本)》封面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文徵明《行书琵琶行卷》(墨迹本)书影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文徵明《行书琵琶行卷》(墨迹本)书影扫码阅读栏目更多内容印。
从收藏印来判断,此卷曾被清人刘康收藏。
刘康,字春禧,湖南宁乡县人,生于嘉庆十九年(1814),卒于光绪十六年(1890),清代学者,好藏书。
刘氏又好金石书画,所得名人墨迹,钩摹刻石,成《红豆山斋法帖》十卷。
综观文徵明此卷,温润秀劲,稳重老成,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点画圆融,使转利落,提按顿挫自然流畅,沉着痛快。
通篇徐疾有致,气脉贯通。
虽无雄浑博大气势,却具晋唐法书要旨,看似漫不经心,却得浑然天成之神韵,属文氏晚岁精品。
且此卷诗文与法书珠联璧合,以此为范本,品味唐诗经典,深悟法书要义,当是一大快事!本栏目图文选自安徽美术出版社2018年1月出版的《中华宝典—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法帖书系(第一辑)·文徵明行书琵琶行卷(墨迹本)》。
约稿、责编:金前文、史春霖安美版《中华宝典—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法帖书系(第一辑)·文徵明行书琵琶行卷(墨迹本)》内文书影。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元人尺牍题跋(墨迹本)
本册《元人尺牍题跋》,编入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赵孟《致景亮书札册》,《溪山雨意图卷》黄公望、王国器、倪瓒题跋,《水竹居图轴》倪瓒、释良琦、文徵明、董其昌题跋。
一、赵孟《致景亮书札册》赵孟《致景亮书札册》,纸本,装裱成册,外签阮元书“恬我性情”,淡青色皮纸饰以绫边,信札两开,共计4页,每页纵29厘米,横11.5厘米。
此札明代经项元汴、刘东星、朱大韶递藏;入清先有阮元题跋,后被项源珍藏;民国后,先后保存于陈公穆、贾敬颜处,。
信中涉及人名、地名,又兼婚俗等方面,我们将外甥,名张采,字景亮。
上海博物馆藏赵孟《草书千字文》中提及:“吾甥张景亮,以此纸求书千文。
”张采父张伯淳(1242—之姊赵孟艮(?—约1289),赵家为宋宗室,张家为南宋官宦世家,两家门当户对。
张伯淳长赵10余岁,两人同时被举荐赴京,两家关系尤为亲密。
濮允中是赵孟好友濮鉴嫡子。
濮氏居濮院镇,元至正年间为当地望族。
赵孟曾去濮宅拜访,濮鉴专门筑室接待。
濮鉴嗜佛,在当地捐资建造多处寺观,其书额题梁皆出自赵手,赵孟夫人管道昇亦曾为寺观题壁画竹。
信件中的主人公是濮允中的小儿子和张采的女儿秀姐。
除赵孟这位月老以外,信中提到了“福寿长老”以及“嫂”两位女眷。
“福寿长老”系古心禅师,姓濮,名文鉴,因住持福寿禅寺,又被称为“福寿长老”。
而“嫂”之姊赵孟艮此时已亡,必不为景亮之母明矣。
且称“嫂”,也不会是景亮之妻,景亮之妻当为赵孟甥媳。
孟详述各种合适的理由。
濮、张两家的女长辈,表示一切听从男主人的安排,所以婚嫁的可否还需父亲张采做主。
但遗憾的是,据相关学者考证,不知什么原因,两家最终未能结亲人物及赵孟生平,有学者考证出此信作于至正元年(1341),距赵孟有8个月,是其晚年作品无疑。
博学多才,诗文兼善,书画俱通,又解音鉴古,在艺术史上占据重要位置。
其书法得益于家学的传承、释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法帖书系专栏安美版《中华宝典—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法帖书系(第四辑)·元人尺牍题跋(墨迹本)》封面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赵孟《致景亮书札册》(墨迹本)外观道的启迪以及自身的艺术灵性。
中国书法历史图说
中国书法历史图说中国书法历史图说中国书法家协会编文字起源(约公元前16世纪前)中国书法是一门使用特定工具材料——毛笔、墨和宣纸,通过对汉字进行创造性书写来表现作者抽象审美风格的艺术,在这一艺术形式中,汉字的点画结构是主要的表现对象。
中国文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六千年以前,大多数考古学家认为,距离今天五千至六千年前的陶器刻划符号,应该就是汉字的原始形态,此后汉字形体的发展和演变,正是在这一基础之上展开和完成的。
从那些古老和简单的刻划符号中可以看出,最早的汉字是人们根据对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天象、地理、人类自身以及生活器物等事物形象的观察,再通过归纳和概括的加工,而被创造出来并加以确认的。
上述特点决定了汉字从它一诞生开始,便是自然物象与人类思维相结合的统一体,在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的同时,汉字字形更是人类观察、提炼和表现自然事物特征的产物,体现出了人类对于线条分割的空间结构的把握运用能力。
正因为如此,在汉字被使用的过程中,随着字形数量的不断增加和结构的逐渐复杂化,书写行为也越来越成为一种造型能力的表现,而这一点正是汉字的书写能够成为一种艺术创作的最重要的条件。
山西襄汾陶寺朱陶壶龙山晚期陶器上古老而简单的刻划符号。
商(约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在大约公元前16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的商代,汉字的应用得到了一次显著的发展,同时也为书法艺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商代社会是一个弥漫着原始宗教的神秘国度,人们信仰鬼魂,崇拜祖先,占卜和祭祀活动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商代的人们——无论是统治者还是平民,对于祭祀、生育、丧葬、疾病、战争、狩猎、农事、气象等生活内容都要预先进行占卜,根据占卜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巫师们利用龟甲和牛、羊、鹿等动物胛骨进行占卜,然后将结果书写并刻划在龟甲兽骨上面保存起来,这些书写或刻划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
与此前的陶器刻划符号相比,甲骨文的字形数量大大增多,而且具有稳定的结构规律,是迄今为止已知最早的汉字成熟体系。
中国历代名家小楷精选
中国历代名家小楷精选乾隆《三希堂法帖序》代序钟繇《荐季直表》墨迹钟繇《荐季直表》碑刻钟繇《宣示表》碑刻(秦文锦藏本)钟繇《宣示表》碑刻(唐翰题藏本)钟繇《宋拓孝女曹娥碑》黄文宽藏本钟繇《孝女曹娥碑》(贞观本)钟繇《孝女曹娥碑》碑刻(天籁阁本)卫铄《奉敕书急就章》(卫夫人书)王羲之《黄庭经》碑刻(秋碧堂原拓磊翁跋)王羲之《黄庭经》碑刻(汪由敦藏本)王羲之《黄庭经》碑刻(唐翰题考藏本)王羲之《黄庭经》碑刻(褚遂良临本)王羲之《黄庭经》碑刻(包、孔、吴、叶四家藏本)王羲之《乐毅论》碑刻(异僧本)王羲之《乐毅论》碑刻(唐翰题考藏本)王羲之《乐毅论》碑刻(褚遂良奉敕排定本)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碑刻(小型碑刻本)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碑刻(补字本)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碑刻(缺字本)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碑刻(施孝长考跋本)王僧虔(刘伯宠陶瑾)碑刻萧敷《王氏墓志铭》碑刻(吴湖帆考跋本)智永《千字文》墨迹晋唐人《敦煌?晋唐人写经》六种墨迹隋代:《大般涅盘经》墨迹欧阳询《千字文》碑刻欧阳询《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虞世南摹《洛神赋十三行》碑刻冯承素摹《兰亭序》墨迹(行楷)冯承素《兰亭序》墨迹(行楷?放大)钟绍京《灵飞经》精选字方格版本钟绍京《灵飞经》(王惕甫启功跋本)柳公权临《洛神赋十三行》碑刻王行满《周护碑》碑刻(局部)唐人临王羲之《东方朔画赞》小楷唐人《唐贤写经》墨迹(吴湖帆考藏本)苏轼《祭黄几道文》墨迹苏轼《问养生于吴子》、《与可画竹赞》碑刻蔡襄《海隅陇亩之人》墨迹(李书楼本)蔡襄《谢赐御书诗表》墨迹(乾隆御览本)蔡襄《谢赐御书诗表》墨迹(御书房鉴藏宝本)黄庭坚《眉公》、《当阳张中叔》碑刻黄庭坚《狄梁公碑》碑刻(局部)米芾《向太后挽词帖》墨迹米芾《王羲之王略帖》两碑刻赵孟兆页《汲黯传》墨迹赵孟兆页《大唐易州铁像碑颂》(原拓本)赵孟兆页《老子道德经》墨迹倪瓒《昨日承蔬笋》碑刻俞和《急就章》碑刻林佑《论唐李林甫、宋蔡京书品》碑刻(潢武丁卯)沈度《敬斋箴》墨迹沈度《四箴》碑刻、(中楷)沈藻《橘颂》碑刻(沈度之子)沈周《牡丹图题词》墨迹祝允明《前后赤壁赋》、《张诚意两鬼诗》碑刻文徵明《朱效莲墓志铭》碑刻文徵明《前后出师表》碑刻文徵明《莲社十八贤图记》墨迹文徵明《宫保白楼先生吴公传》碑刻文徵明《文端吴神道碑铭》碑刻文徵明《八角石记》碑刻文徵明《前赤壁赋》碑刻(双月楼本)文徵明《后赤壁赋》碑刻(双月楼本)文徵明《前赤壁赋》墨迹王宠《游包山诗集》墨迹董其昌《孝女曹娥碑、洛神赋十三行补碑刻董其昌《临徐、褚、薛、欧小楷》墨迹董其昌《月赋》墨迹黄道周《周顺昌神道碑》墨迹王铎《谟帖》碑刻王铎《北国学石鼓歌》碑刻王铎《评帖匪易》碑刻万寿祺《金刚经》墨迹局部)康熙《临董其昌书金刚经》碑刻金农《吉金录稿册》墨迹(局部)刘墉《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碑刻。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刘熊碑》(宋拓本)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刘熊碑》(宋拓本)作者:郭怀宇来源:《书画世界》2019年第02期编者按:2018年伊始,安徽美术出版社联袂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中华宝典—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法帖书系(第一辑)》,本刊从2018年第一期开始,陆续刊登了法帖部分内容,受到读者的欢迎。
现第一辑已介绍完毕,从2018年第十一期开始,本刊将继续刊登本书系第二辑和第三辑的内容,包含宋拓《颜真卿东方朔画赞碑》《刘熊碑》、民国拓本《元显?墓志》等精良拓本,以及《董其昌行书赠张旭、题卢道士房诗卷》《文天祥草书谢昌元座右辞卷》等珍贵墨迹本,希望广大读者能喜欢并提出宝贵意见。
《刘熊碑》全称《汉酸枣令刘熊碑》,又称《刘孟阳碑》,原碑共二十三行,每行三十一或三十二字,立于东汉时期。
此碑只有三处简短的文字,描述了刘熊生平、世系的具体内容,如“君讳熊,字孟□,广陵海西人也”“光武皇帝之玄,广陵王之孙,俞卿侯之季子也”“出省杨土,流化南城”,其余文字则主要是称颂刘熊的政绩。
南宋洪适的《隶释》中明确记载了此碑碑文为隶书,共六百七十字,当时已缺四十三字。
碑阴刻有捐钱、立碑人的官职、姓名和捐款数。
碑侧有宋人所刻跋语。
全碑没有记载撰书人的姓名。
可见此碑至少在南宋初期就已被发现,之后不明原因断毁,只留下两段残石。
1915年顾燮光在延津县城内访得残碑,并著《汉刘熊碑考》。
因残碑曾被用作捶石,碑身正面文字全毁,仅剩背面五十余字,现存延津县博物馆。
此碑曾长期被认为是汉代书法家蔡邕所书,但经研究已经否定了这一错误认识。
此碑受到了历代金石学者的关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北宋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南宋陈思《宝刻丛编》,明杨慎《金石古文》、都穆《金薤琳琅》,清朱彝尊《金石文字跋尾》、冯登府《石经阁金石跋文》、严可均《铁桥金石跋》、洪颐煊《平津读碑记》、何绍基《东洲草堂金石跋》、马邦玉《汉碑录文》、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民国陈汉章《缀学堂河朔碑刻跋尾》、罗振玉《雪堂金石文字跋尾》、欧阳辅《集古求真》等著作对《刘熊碑》皆有记载。
略述宋代刻帖的种类-文档资料
略述宋代刻帖的种类刻帖是我国古代书法作品广为流传的一种形式, 它对书法艺术的传播、扩大书法艺术的影响, 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
尤其是宋代刻帖, 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宋代刻帖, 是历史上保留魏晋六朝以及唐宋书迹最重要的资料宝库, 不仅对宋代书法产生重要影响, 而且对后人的影响也极为深远。
刻帖盛行起于宋,历经元、明, 直至清乾、嘉时,一直久盛不衰。
刻帖这种形式虽然不是在宋代才出现的,但作为书学范本广泛传播, 确是自北宋兴起, 宋代刻帖在普及书法教育、保存前人书迹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宋代刻帖大兴, 不仅保存了大量的古代书迹, 也反映出宋朝社会对于书法艺术的自觉追求。
宋代刻帖盛行, 有几十种之多。
面我们择要介绍一些著名的刻帖。
1 丛帖1.1历代丛帖(1)《淳化阁帖》,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法帖。
宋淳化三年(992 年), 北宋第二个皇帝太宗赵炅, 命翰林侍书王著编刻, 共十卷。
前五卷收历代君臣的作品, 后五卷专收二王法书。
全帖有420件作品,共2287行。
据说这部帖刻于枣木板上刻成后朝廷专建“秘阁”庋藏帖板, 故名《淳化秘阁法帖》, 简称淳化阁帖》、《阁帖》。
元赵孟《松雪斋文集?阁帖跋》曰:“宋太宗淳化中,诏翰林侍书王著,以所购书, 由三代至唐,厘为十卷,摹刻秘阁。
赐宗室、大臣人一本, 遇大臣进二府辄墨本赐焉。
后乃止不赐, 故世尤贵之。
”宋代记录, 初拓用“澄心堂纸”、“李廷墨” , 未见此种拓本流传。
此帖有“法帖之祖”之誉, 即使在北宋当代, 也属难得之物。
民间尊之为“祖帖” , 纷纷辗转翻刻, 广为流布, 形成了宋、元、明、清“帖学”书派大盛的局面, 对后世影响深远。
可惜的是, 宋仁宗庆历年间, 宫中意外失火, 拓印《淳化阁帖》的枣木原版不幸全部焚毁, 因而初期的拓本就显得异常珍贵,被视为宝物, 价值连城。
(2)《潭帖》十卷,宋庆历五年刘沆(995 —1060年)于庆历年间出知潭州(今湖南长沙)时, 命慧照大师希白摹刻、历时四年而成的《淳化阁帖》翻刻本, 共十卷。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大观帖·卷七》(宋拓孤本)
中
国
国家
博
物馆
馆
藏
法帖
书
系专
栏
北宋时期,随着科技和文化的发展,开始了大规模刻帖。
在中国书法史上影响深远的北宋官方刻帖一是《淳化阁帖》,一是《大观帖》。
宋廷对图籍法帖的大规模刊刻,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事业的飞速发展,北宋官方刻帖成为历史上保留魏、晋、六朝以及唐、宋书迹最重要的资料宝库,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安美版《中华宝典—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法帖书系(第二辑)·大观帖·卷七(宋拓孤本)》封面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12 No.202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大观帖·卷七》(宋拓孤本)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大观帖·卷七》(宋拓孤本)外观
扫码阅读栏目更多内容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家与名帖
• •
•
•
書法
王獻之是魏晉書家群體中的一位巨子。父親王羲之的悉心的傳授和指導,使他奠定 了堅實的筆法基礎。由於他是魏晉名家中晚出的一位,客觀上為他提供了博採眾家 之長、兼善諸體之美的機遇,贏得了與王羲之並列的藝術地位和聲望。 王獻之的遺墨保存很少,數量遠遠沒更王羲之那麼豐富。因太宗貶獻之而不購求其 書作,內府的王獻之書跡「僅更存焉」。宋初的書法,並舉「二王」,宋太宗趙光 義留意翰墨,購募古先帝王名臣墨跡,命侍書王著摹刻十卷,這就是著名的《淳化 閣帖》。「凡大臣登二府,皆以賤焉。」帖中更一半是「二王」的作品。單著錄王 獻之書帖的更七十三件,經後人考證為偽作或他人所書者達二十餘件,北宋宣和年 間,宋徽宗雅好王獻之書法,《宣和書譜》所收的王獻之書跡增至八十餘件。但這 些墨跡本絕大多數沒更保存下來,僅存的墨跡本,不逾七件,而且都是摹本。好在 歷代刻帖還保留著一些真跡刻本。
9
札顏楷體 • 王獻之(344年-386年)是東晉書法家、 詵人,字子敬,祖籍山東臨沂,生於會稽 (今浙江紹興),王羲之第七子。官至中 書令,為與後世書法家王珉區分,人稱王 大令。與其父並稱為「二王」。 王獻之自帅聰明好學,在書法上專攻草書 隸書,也擅長繪畫。他自小跟隨父親練習 書法,胸更大志,後期兼取張芝,別為一 體。他以行書和草書聞名,但是楷書和隸 書亦更深厚功底。由於唐太宗並不十分欣 賞其作品,使得他的作品未像其父作品那 樣更大量留存。 家族 為王羲之第七子。與其父並稱為「二王」。 王獻之更記載之妻妾共更三名,元配為表 姐郗道茂(舅父郗曇之女),夫妻感情甚 篤,後因皇帝選上他為駙馬,於是被逼與 郗道茂離婚,娶新安兯主司馬道福為妻。 此外,王獻之與其妾桃葉的故事歷來是术 間傳說中熱門的話題,據說他曾作「桃葉 歌」以送佳人。王獻之的女兒王神愛是中 國歷史上著名的痴呆皇帝之一晉安帝司馬 德宗的皇后。據《晉書》記載,王獻之卒 後,無子,以兄子王靜之為嗣,官至義興 太守。 《地黃湯帖》唐人摹本
我国书法的演变过程
我国书法的演变过程书法是一种文字艺术表现形式;书法,是世界上少数几种文字所有的艺术形式。
其中,“中国书法”是汉字特有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了我国书法的演变过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起源中国的书法艺术开始于汉字的产生阶段,“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文字生。
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
”(语出《书林藻鉴》,马宗霍辑)因此,产生了文字。
书法艺术的第一批作品不是文字,而是一些刻画符号--象形文字或图画文字。
汉字的刻画符号,首先出现在陶器上。
最初的刻画符号只表示一个大概的混沌的概念,没有确切的含义。
距今八千多年前,黄河流域出现了磁山、斐李岗文化,在斐李岗出土的手制陶瓷上,有较多的类文字符号,这种符号,是先民们的交际功能、记事功能与图案装饰功能的混沌结合,这些虽非现人能识别的汉字,但确是汉字的雏形。
紧接着距今约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的半坡遗址,出土了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画的彩陶。
这些符号已区别于花纹图案,把汉文字的发展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这可以说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接着有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岗文化。
二里头文化考古发掘中发现有刻画记号的陶片,其记号共有二十四种,有的类似殷墟甲骨文字,都是单个独立的字。
二里岗文化已发现有文字制度。
这里曾发现过三个有字的骨头,两件各一个字,一件十个字,似为练习刻字而刻。
这使得文明向前又迈进了一大步。
原始文字的起源,是一种模仿的本能,用于形象某个具体事物。
它尽管简单而又混沌,但它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情趣。
这种简单的文字因此可以称之为史前的书法。
演变历史书法的演变一般是指书法字体的演变。
一般说来魏晋时期既是书体的终结期,又是书法技法的集成大期。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书体沿革流变,书法艺术异采迷人。
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书法一直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从象形文字到甲骨文,商周、春秋还有汉代的简帛朱墨手迹,唐楷的法度,宋人尚意,元明尚态,清代的碑帖之争等书法演进。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颜真卿《东方朔画赞碑》(宋拓本)
安美版《中华宝典—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法帖书系(第二辑)·颜真卿东方朔画赞碑 (宋拓本)》封面《东方朔画赞碑》全称《汉太中大夫东方先生画赞碑》,是一篇颂扬东方朔图2图1大,给人一种向外扩张、开阔的感觉。
颜真卿楷书在后来的变化过程中所突出表现的一些因素在《王琳墓志》中已有显现,但此时它们谁都没有被强化,而是默默地温和地协调在一起,等待着作者选择。
出,进一步强调端部与折点,可以说是楷书的书写趋势在当时的典型代表;向内倾或向外扩的纵向笔画数量更少,内倾或外扩的趋势更弱,顺直的笔画增多。
线条粗细和形状的改变使字体结构中的单元空间产生了微妙作品最大的不同。
《东方朔画赞碑》的字体结构使我们感受到一种开阔的气象,这种开阔感从何而来呢?我们可以观察这几幅作品中线条之间的连接,尤其是横向笔画和纵向笔画之间图3的出锋产生了一种特殊的节奏;二、纵向笔画向外扩后,单元空间面积增大,产生开阔、雄厚之感;三、连接松散的线条使得字内空间与字外空间彼此交融,气象开阔;四、笔画向单字外接多边形的边缘靠近后,字内空间的分布产生了变化,距离外接多边形边缘较远的地方,也就是字的中心部位,空间变大,距离外接多边形边缘较近的地调整、改变楷书的用笔方式、书写节奏和结构布局,最终形成了楷书的一种基本构成方式和典型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众所周知,颜真卿不仅是楷书大家,也是行书大家,《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一个人同时对两种书体都有出色的把握,并在书法的核心层面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他的楷书和行书之间有没有深层次的联参考文献[1]徐学毅. “二王”《东方朔画赞》与《敬祖帖》考辨[J]. 中国书法,2017(3).[2]邱振中. 书法:七个问题—一份关于书法的知识、观念和深入途径的备忘录[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5. [3]《历代碑帖法书选》编辑组. 唐颜真卿书东方画赞碑[M]. 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说明”页. [4]邱振中. 中国书法:167个练习—书法技法的分析与训练[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89. [5]鲁道夫·阿恩海姆. 艺术与视知觉[M]. 孟沛欣,译.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13. 本栏目图文选自安徽美术出版社2018年8月出版的扫码阅读栏目更多内容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颜真卿《东方朔画赞碑》(宋拓本)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颜真卿《东方朔画赞碑》(宋拓本)局部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颜真卿《东方朔画赞碑》(宋拓本)局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博中国古代书法展览 (三)拓本刻帖;汉至唐墨迹X第四部分碑拓、墓志拓、刻帖这部分约有15件文物,前面总体介绍中讲了2件,这里再介绍13件。
1)瑯玡台刻石拓本(清-纸本)琅玡台刻石是最可信的秦代传世石刻之一,刻于秦始皇二十八年,记述秦始皇“器械一量,同书文字”与“功盖五帝,泽及牛马”的殊功。
此处展出的是清乾隆年间拓本,从整体书风上看,形体长方,严谨工整,庄重典雅,转折处弛张有度,较之‘泰山刻石’更为圆润,且体态挺拔,玲珑秀丽,是‘石鼓文’之后篆书的代表作,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2)曹全碑明拓本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是中国东汉时期重要的碑刻,立于东汉中平二年(185)。
碑文以歌颂曹全的功绩为内容,由旧部下王敞等人携立。
碑阳全二十行,行四十五字;曹全碑的文字圆润秀丽,隶中带篆,柔中有刚,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流丽典雅、风神遒逸的清新气息,是此类隶书的典型代表,其书法艺术倍受世人推崇。
曹全碑在明代万历年间,于陕西合阳城外出土。
相传出土时碑文字迹保存完好,字口清晰,当即拓出数张拓片,后称城外本,亦称初拓本(文物出版社有出--故“因”字未损之拓本);之后,移至邹阳城内时,损坏了首行末“因”字之右半,;移至城内经洗碑后拓出的精拓本称城内本。
明未时碑断,自首行“商”字至十九行“吏”字断裂损坏,故又有断裂后初拓的纔断本与断损本(清拓本)。
此展品为城内本,凡31面,每面4行,每行7字。
3)汉刘熊碑拓片卷轴全稱《漢酸棗令劉熊碑》,又稱《俞鄉侯季子碑》、《劉孟陽碑》。
隸書。
刻石年月不詳。
石原在河南省延津縣,已佚。
宋洪適《隸釋》卷五詳錄全文,則南宋之初石尚完好,約在宋末,石斷毀,僅存上下兩段,後亦亡佚,僅有拓本存世。
1915年顧燮光曾訪得碑陰殘石一塊,長65厘米、寬43厘米,厚25厘米。
存八行,約五十字。
側面有宋人跋語:“承議郎縣知事京兆漢卿記。
”現存河南省延津縣文化館。
此件卷轴估计即为此拓片之一,并有胡嗣瑗、李瑞清、罗振玉、楊守敬、鄭孝胥、张謇等20余条题跋,足见其珍重也。
4)西晋张光砖墓志砖面刻隶书两列11字‘泰始元年南阳张光字李少’,‘泰始’为晋武帝司马炎建立西晋的首个年号;‘南阳’为郡名,应是墓主籍贯;类似的砖墓志在洛阳地区较常见,墓主多为平民或低级官吏。
5)北齐刘景砖志砖面刻楷书3列17字‘乾明元年二月廿五日原武县令刘景铭记’,‘乾明’为北齐废帝高殷的第一个年号,‘原武’为现在河南原阳县。
6)北周独孤信墓志拓本独孤信,本名如愿,字期弥头,生于北魏景明四年,善骑射,西魏时任大将军曾平定三荆,556年西魏恭帝被迫禅位,宇文觉即位建立北周,为孝闵帝,升任独孤信为太保、大宗伯,封卫国公,食邑一万户。
后受赵贵案牵连,被逼自尽,《北史》《周书》都对他有详细记载。
独孤部为依附于北魏并鲜卑化了的匈奴部族,因世代与鲜卑拓跋部王室联姻而地位显赫。
本墓志楷书16行,220字,文字端正秀丽,清晰精整,圆润雅致,轻快含蓄。
7)隋李静训墓志并盖拓本李静训,隋炀帝大业四年卒,年9岁。
她家世显赫,父祖三代为大将高官,姥姥是隋炀帝杨广的大姐,自幼由身为北周皇后的姥姥养在宫中,深受宠爱。
她殁后,皇室以厚礼葬之。
墓志盖为阳文篆书‘隋左光禄大夫女墓志’,墓志20行,满行20字,楷书书法秀丽温雅。
8)武周独孤思贞墓志拓本独孤思贞,贞观16年(642)生,697年卒,武周神功二年(698)迁葬于铜人原,志文中有“除乾陵署令……,卒于官舍”,可知他是作为守护唐高宗寝陵的长官死于任上的。
志文25行,满行25字,楷书规范工整,其中使用了若干武则天所造的文字。
9)北魏元羽墓志拓本元羽,字叔翻,北魏孝文帝元宏之弟,地位显贵。
墓志刻于宣武帝景明在位期间,所以墓志里称“皇帝之四叔父”。
洛阳邙山一代为元氏家族墓地,陆续出土大量墓志,统称“元氏墓志”。
此墓志楷书阴文13行,177字。
刻工精细,布局疏朗,用笔刚柔相济,笔划方折劲健,收笔若悬针。
10)隋龙藏寺碑明拓本该碑隋开皇六年立,额题楷书“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国劝造龙藏寺碑”,传张公礼撰,碑阳楷书30行,行50字,碑阴及两侧为题名,原碑在河北正定隆兴寺。
碑文内容为佛教历史及建寺起缘,其书法遒丽宽博,上承汉晋草隶,下开唐楷先河,被誉为隋碑之冠,为研究书法艺术史的重要资料。
此拓本仅碑阳部分,共26开,开8行,行7字,字泐损较多。
11)千福寺多宝塔碑宋拓本原碑立于唐天宝11年4月,正书34行,行36字,碑文作者岑勋,书者颜真卿,内容叙述楚金禅师成长经历及与许王李瓘等人舍财建塔,以及建塔前后出现的种种祥瑞。
此拓为北宋官拓“凿”字未损本,共17开半,开10行,行10 字,后有王澍、梁章钜、褚德彝跋。
12)南宋拓颜柳白米四家帖此帖是将唐颜真卿、柳公权、白居易和宋米芾的法书散页汇装而成的,其中有颜真卿的《祭伯文稿》、《祭侄文稿》、《鹿脯》及《寒食》諸帖,柳公权的《泥甚》帖,白居易的尺牍及《春游》诗一首,米芾的尺牍等共19开。
墨色暗古,纸质紧薄。
据陆树声等人跋,知此册原还有《争座位》帖,当已佚失。
13)宋大观帖北宋大观初,徽宗赵佶因原《淳化阁帖》刻板已裂损,且原版失误较多,乃出内府所藏真迹,诏龙大渊等另行编次摹刻,凡10卷,成于大观三年,故称《大观帖》。
其刻成虽晚于《阁帖》,但修正了不少《阁帖》中的错误,且摹刻更为精整,编排更为严谨,故为世所众重。
可惜原石早已亡佚,宋拓本传世极少。
本卷帖本麻纸墨拓,共14开半,每开12行,旁有小楷释文,首题‘历代名臣法帖第七’,第二行题‘晋右将军王羲之书’,其内容为王羲之草书尺牍,是为南宋榷场本第七卷,为海内孤本。
第五部分汉至唐墨迹14)东汉‘引魂幡’“铭旌”即明旌,是竖在灵柩前表示死者姓名的旗幡。
此旌左上端绘载有金鸟的太阳,右上端残,当绘载玉兔的月亮,两侧分绘龙虎纹形,全幅周边绘饰云纹,有导引灵魂升天、祈愿冥福之意。
铭文竖向一行,现存11字“姑臧西乡阉道里壶子梁之”,每字径约18厘米,墨笔篆书,细划硬瘦,间架宽博,圆转处流畅,方折处劲健,颇具金石韵味。
15)北朝大般涅槃经-迦叶菩萨品藏卷此残卷为馆藏‘十四段残经长卷’之第11段,清末梁玉书任新疆财政监理官时,得六朝写经残卷14段,遂装裱成卷,签题为‘六朝写经残卷’。
1964年,此卷通过吴宝炜后人藏入国家博物馆。
此段经文现存18行,每行17字,有乌丝栏,部分缺失。
书迹结体修长,运笔圆熟,沉着严谨,端正秀美,且有疏朗之趣,堪为六朝写经书风之代表。
16)高昌任谦朱书墓表.朱书任谦墓表材质为泥质陶砖,表面平光,浅刻线分6行。
朱书49字,每行字数不等,多者10字,少者6字。
行楷书,行笔方折劲健,结体法度谨严,字虽不多,但肃穆整饬、雄浑俏丽,略有北碑之意。
是由我国考古学家黄文弼在1928年和1930年两次到高昌古城遗址调查时发现的高昌墓表之一,出土於吐鲁番雅尔崖古墓。
17)唐写本《文选序》残纸《文选》为南朝梁武帝长子萧统编纂的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
因萧统死后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故《文选》又称《昭明文选》,很多梁代以前的文学作品赖此得以保存。
此写本残纸录梁昭明太子《文选序》,今存17行,墨迹为楷书。
笔法精到,当是初唐时期无名书家优秀之作。
18)唐写本《开蒙要训》残纸该组残纸现存6纸。
其一楷书,结体宽博,用笔舒展,笔迹娟秀,书写自然。
其余几纸均为行楷书,墨色浓重,文字紧密,书写率意。
从书法风格看,似出自不同抄写本。
其六纸末行有书名“开蒙要”3字。
在敦煌发现的唐写本《杂钞》中,所列书目有《开蒙要训》,马仁寿撰。
应是唐末五代时期儿童识字课本。
19)唐写本陆机《五等论》卷.陆机,字士衡,西晋文学家。
五等,即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李善注云“言古者圣王立五等以治天下,至汉封树不以古制,乃作此论。
”此卷小楷,端正秀美,笔致流丽,时有行书笔法,变化丰富而沉着严谨。
20)唐太玄真一本际经卷此卷为道教的两种写经合而为一,卷首有罗振玉的题签“唐太玄真一本际经二及第五残卷”,全卷224行,行17字。
字体均为楷书,且多行书笔意,字迹工整,结体端庄宽博,秀劲遒美,章法整齐严谨,用笔精到,虽为唐人写经,但仍可窥到北朝写经书风之韵致,加之道教写经遗存甚少,早期道教写经尤为珍贵,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献史料价值。
21)唐虞侯司法曹司请料纸牒该牒行书33行,为多人书写,字迹都清晰流畅。
首为虞侯司请六月料纸事,次为法曹司请六月黄纸事。
吐鲁番共发现6件西州时期请纸牒,虽有不同程度残缺,但程式都比较完整。
卷中‘楚珪’应是《沙洲志》残卷中的张楚珪,此人是草圣张芝后裔,张芝即是敦煌酒泉人。
此外,敦煌地区还有众多草书大家,故而汉晋时代,敦煌草书兴盛,直至几百年后依然如此。
22)唐张奉先诉讼牒.此牒仅存上半截,下半截已被裁去,故具体事宜已不可考。
此残卷共楷书9行75字,用笔起承转折分明,分间布白匀称,清劲妍丽,精到娴熟,显示出写牒者有良好的书法修养。
翁2015,1,12,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