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哲学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浅谈古希腊自然哲学对近现代自然科学的影响
![浅谈古希腊自然哲学对近现代自然科学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0d3590333968011ca3009103.png)
浅谈古希腊自然哲学对近现代自然科学的影响摘要:纵观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与哲学思想的发展,不难看出哲学与科学是相辅相成,必不可分的。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离不开哲学的日益成熟和完善;哲学的兴旺,需人们通过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去探索自然和万物,完善哲学体系关键词:古希腊;自然哲学;近代科学古希腊文明是一个欧洲小民族留给欧洲乃至全人类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她在整个西方文明中的鼻祖地位应当是勿庸置疑的。
而近代科学是15世纪下半叶伴随着欧洲资本主义革命和文艺复兴的脚步到来的,她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也是不容怀疑的。
如果就哲学对科学的影响大家可能会更容易了解一些,但是由于古希腊自然哲学是整个西方哲学发展的最初形态,所及就大多说人来说,对它的认识是少之又少,所以就包括我本人来说觉得古希腊自然哲学是神秘的,枯涩和难以理解的,更何况其对于近现代科学的影响。
但是如果我们换一种逻辑思维就能较清楚的认识这一点。
既然古希腊文明是整个西方哲学的最初形态,自然哲学是这一最初形态的源头。
所以就遵从这样的逻辑,虽然不能说近代西方科学的源头就是古希腊自然哲学,但至少本文立题讨论“古希腊自然哲学对近代西方科学的贡献”应当不是无的放矢。
从自然哲学的诞生来看,其诞生与其临海的地形、外来入侵、国家领土变迁、民族迁徙和融合、东西方文化交融有关,在这一过程中,古希腊人民把外来的文化和自身积累的经验技术相结合,结合观察与思考,不断显露出对大自然、对万物新的认识,新的思想不断涌现,自然哲学就慢慢发展起来,天文、气象、海流等自然现象的规律性逐渐被发现,这为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基础。
从这个过程来说,希腊自然哲学与科学不分家,自然哲学家们往往同时又是科学家。
哲学界公认的西方哲学鼻祖泰勒斯,同时又被科学史家称为科学之父。
古希腊自然哲学家们用他们聪明的大脑提出了一系列的广泛而深刻的问题。
从科学的研究对象来看,古希腊自然哲学家是功不可没的。
希腊自然哲学家们的思考之中,蕴含着一些基本观念,它们或明或暗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
浅谈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浅谈科学与哲学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840969e7fad6195f302ba6ff.png)
科学与哲学的关系科学与哲学人类发展进程中有着密切的关系,哲学孕育了科学,而科学推动了哲学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在任何时候都不可改变。
一、科学与哲学关系史科学与哲学从古至今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古希腊时代,二者处于原始的一体化时期。
从根本上说,二者是同源的。
历史发展中,经历了宗教与反宗教时期,科学不断从哲学中独立分化出来。
科学与哲学的高度分化又萌发出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关系.直至今日,科学与哲学高度综合,再次呈现新的一体化特征。
二、科学技术与哲学的相互关系1、科学与哲学的区别科学是一种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一种社会建制。
其任务就是要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而哲学,是人类的自我理解、自我反思、自我意识的一种理论形态。
哲学所关心、表达的并非一定就是世界的真正本质或规律,而是人自己的生存状态或存在方式.2、科学与哲学的相互作用科学影响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也影响着科学的探索,两者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科学需要哲学的帮助才能更加进步,而哲学往往是建立在对具体科学的总结、概括、抽象的基础之上的。
科学与哲学之间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科学是推动哲学前进的根本动力,是哲学思想产生和发展的源泉.科学的发展指引人们想的进步,更加清晰的认识事物,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但是科学的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也使一些人歪曲理解,形成错误的认识,只为发展,不计后果。
例如破坏环境,食品添加剂的应用,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等,无不警示着我们科学是有双重作用的。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科学家进行具体科学的研究都是在某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的,比如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进行食品科学的研究,就是把食品科学的理论运用于科学研究的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食品科学的理论。
假如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甚至陷入混乱和失败。
可见,哲学对科学的指导作用其实具有双重性,其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是相互交织,难以剥离的。
辩证唯物主义对科学技术进步的评价
![辩证唯物主义对科学技术进步的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11bd8837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a2.png)
辩证唯物主义对科学技术进步的评价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它强调物质决定意识,事物的发展是由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内因起主导作用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在评价科学技术进步的过程中,辩证唯物主义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历史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等方面探讨辩证唯物主义对科学技术进步的影响。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历史性的。
科学技术进步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家和技术工作者们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发现新知识、新技术,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提醒我们要从历史的角度去看待科学技术的进步,不能孤立地看待某一次科技革命或科研成果,要把它们放在整个历史过程中加以分析和评价。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强调社会的物质基础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动力。
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科学技术的进步又反过来促进了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科学技术进步不是超然于社会之外的,而是与社会的生产关系、经济结构、文化传统紧密相连的,只有在这种社会基础之上,科学技术的进步才能真正地造福于人类。
最后,辩证唯物主义强调实践对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通过实践来不断验证和完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取得真正的科学技术成果。
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实践探索,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地进行改进和提高,才能使科学技术取得更大的进步。
综上所述,辩证唯物主义对科学技术进步的评价是积极的。
它提醒我们要从历史的角度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把握社会物质基础对科学技术进步的影响,要注重实践对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
只有正确认识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促进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
浅谈我对科学技术哲学的认识
![浅谈我对科学技术哲学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1e275ac489eb172ded63b714.png)
浅谈我对科学技术哲学的认识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萌芽,演变,成熟的历史,科学技术哲学也不例外。
当代科学技术哲学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9世纪中叶创立的自然辩证法演变发展而来的,并与近年来学术界崛起的关于科学技术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新型领域——科学技术学有着密切的关联。
科学技术哲学既是自然辩证法的当代范式,又是科学技术学的哲学基础,对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进行哲学反思。
自然辩证法(dialectics of nature),原本是19世纪中叶恩格斯在概括和总结自然科学最新成果,尤其是物理学的两次重大的理论综合(能量守恒于转化定律和电磁转化理论)和生物学的两次重大理论综合(细胞学和生物进化论),批判的汲取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和德国古典自然哲学,特别是在黑格尔的辩证法的思想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自然哲学理论。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辉煌发展,它被拓展为包括现代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观,科学思想史,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学,科学技术史,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等在内的一门综合性的交叉研究领域――科学技术哲学。
需要说明的是,在1995年,中国国务院学位委员将有授予学位权的“自然辩证法”学科专业更名为“科学技术哲学”。
这标志着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在中国的真正确立。
其实这些变化都是有其时代背景的,一方面,20世纪中叶以来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促进了科学技术日益社会化,作为人与自然的中介的科学技术已不单纯是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工具,而成了社会中的科学技术。
于是需要我们除了从哲学的视角,也从历史和社会学等不同侧面对科学技术进行研究,即从主要研究科学技术的概念,理论,方法等方面的问题转向对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的研究;另一方面,由于社会日趋科学技术化,我们需要从科学技术的角度对社会本身进行研究,考察社会是如何在与科学技术的相互作用中发展到当代水平的,探索如何让科学技术真正造福人类与社会。
那么作为科学技术学的哲学基础的科学技术哲学呢?科学技术学以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是关于科学技术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
浅谈古希腊自然哲学对近现代自然科学的影响
![浅谈古希腊自然哲学对近现代自然科学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a59c7574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cc.png)
浅谈古希腊自然哲学对近现代自然科学的影响古希腊自然哲学对近现代自然科学的影响是巨大而广泛的。
古希腊自然哲学是一种基于观察和理性思考的科学体系,它首次提出了关于自然和宇宙的有序结构以及其运行规律的思想。
古希腊自然哲学的学派包括了众多杰出的思想家,如毕达哥拉斯学派、原子论学派、柏拉图学派和亚里士多德学派等。
这些学派的思想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近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首先,古希腊自然哲学提出了物质和运动这两个基本概念。
柏拉图学派认为世界是由理念和物质组成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永恒存在的。
原子论学派则认为世界是由无限个微小、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的,它们以不同的方式运动着。
这种关于物质和运动的思想为近现代的物质科学和力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其次,古希腊自然哲学强调观察和实证研究。
亚里士多德学派提倡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来研究它们的本质和规律。
这种实证主义的方法为近现代科学方法的确立提供了启示,强调实验证据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揭示了科学研究应该基于实际观察和实验结果。
古希腊自然哲学也对天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了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中心,其他星体围绕地球运动。
尽管这个观点后来被推翻,但它在天文学领域的影响是显著的。
首先,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天文学观点激发了后来的天文学家去观察和研究天体运动规律,为近代的天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古希腊自然哲学对宇宙的关注也促进了地理学和地球科学的发展。
古希腊自然哲学还对科学方法论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亚里士多德学派提出了分类学和归纳法的思想,并强调科学研究应该基于逻辑推理。
这为科学方法的确立和形成打下了基础,为科学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指导。
总而言之,古希腊自然哲学对近现代自然科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提出了物质和运动的概念,强调了观察和实证研究的重要性,对天文学、地理学和地球科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并为科学方法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自然辩证法之浅谈科技创新
![自然辩证法之浅谈科技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b9f5f7f216fc700aba68fcc5.png)
自然辩证法之浅谈科技创新摘要: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是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本文由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出发,结合自身经历和自然辩证法的知识,总结出产生这种状况的历史及现实原因,并对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一些对策建议.关键词:自然辩证法科技创新1. 引言2011年经合组织《科学、技术和企业计分牌》和2009年中国国家创新体系测度报告认为,中国科技创新体系的开放性与经合组织很接近。
近年中国科技实力的增强主要得益于研究与开发支出经费的增加,科技人力资源多集中于实验开发领域,而基础研究领域不足.中国有效发明专利中仅有8。
2%维持时间在10年以上,而国外达到32.8%,中国在自主创新领域形势非常严峻.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2011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2010年被《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世界科技论文总数为142.1万篇,其中中国科技论文14。
84万篇,占10.4%,位居世界第二。
根据汤森路透支持的科学观察网站2012年推出的2001-2011年10年间科技论文发表情况的国家排名,中国论文总引用数为5191358次,排名第七,美国以48862100次的引用数保持第一,是中国的9。
41倍。
同时,可以看到,中国论文引用数呈持续稳步增长态势,但是中国科技论文水平与真正的世界科技强国相比仍有很大提升空间.2。
中国科技创新现状由上述报告和资料显示,虽然国家对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但是中国的高科技和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状况仍然不容乐观.面对着科技创新的浪潮,我国既不是世界知识创新大国,也不是世界技术创新大国。
国家对企业的科技创新给以了高度重视,自90年代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以来,各方面都比较重视,国家制定了“863"计划和“火炬”计划,先后建立了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的创新工作也在推进,科技型企业增加了不少,但总体上创新的质量不高。
以哲学的角度看科学
![以哲学的角度看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1d3e0e0b7cd184254b35352b.png)
浅谈哲学与科学摘要:科学首先指对应于自然领域的知识,经扩展、引用至社会、思维等领域,如社会科学。
它涵盖两方面含义:致力于揭示自然真象,而对自然作理由充分的观察或研究。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结。
也就是说哲学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告诉我们要相信科学,相信人类探索发现的无限性;同时也告诉我们不要迷信科学,要承认科学研究和科学理论的局限性。
关键词:哲学科学关系通过两周的《自然辩证法》的学习,是我深刻的感受到哲学学习的重要性。
我认为哲学的出现以其独特的魅力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哲学世界观对科学的发展起着支配作用,哲学方法论对科学活动具有指导作用,哲学的批判精神和怀疑精神则为科学的创新大写件事的思想基础。
首先是什么科学?19世纪马克思站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对科学进行了宏观的、动态的哲学分析,并对科学的本质做出了深刻的论述:其一,科学和工业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
它揭示出科学和工业是人对自然的能动的认识和改造关系。
科学的发展史证明了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人类正是在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获得了对自然界的认识,并且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地使认识从初级的经验形态发展到高级的理论形态,出现了作为认识活动最中成果的科学,与此同时,科学成为进一步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武器。
其二,科学是一种社会的、精神产生领域的劳动。
马克思明确指出科学活动是一种社会劳动,是社会劳动中的一种重要部分,它”是一切科学工作,一切发现,一切发明”。
其三,科学是生产力。
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的生产力是用固定资本来衡量的,而固定资本既包括科学的力量,有包括生产过程中社会力量的结合,最后还包括从直接劳动转移到机器即死的生产力的技巧,因此,在这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
其四科学及时观念的财富又是实际的财富。
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科学的社会作用表现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两个方面。
浅谈艺术、科学、哲学之间的关系
![浅谈艺术、科学、哲学之间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614a7344fe4733687e21aa64.png)
艺术、科学、哲学之间的关系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追寻艺术的真谛。
艺术是什么?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小说、诗歌、绘画、舞蹈、音乐、电影和电视剧等等都是艺术。
通俗地说,艺术是人的知识、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特殊产物,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表现。
因为人类的某些经历和情感是难以用一般庸常的口头言词来表述的,所以,为了表述这些深存内心的最强烈的感情和思想,人们就使用一种称之为艺术的更敏锐、更精巧的“语言”来表达。
这种语言可以是一种文字,可以是一种音乐,可以是一种画面,可以是一种肢体动作,可以是一种经过人们加工赋予了丰富内涵的物体,还可能有很多种形式。
凡是将人的情感和想像表述到了极致的富有诗意的创造,都具有艺术的禀赋。
艺术本身就是人类以感情和想象作为特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在不断地变化进展。
艺术打破了时空的界限,提升了人们的情趣,扩展了人们的想象力,激发了人们的思想和感情,陶冶人们的情操与性情。
艺术活动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优秀的艺术作品是全体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从中国艺术发展的实际历程来看,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与教育是以诗书礼乐作根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孔孟哲学深深影响了艺术。
孔孟哲学是一种以伦理为本位的理性早熟的农业文化,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其基本精神。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温柔敦厚、和谐圆满为审美理想的古典主义艺术文化模式。
中国古代人们对宇宙人生的感叹和认识,最初是通过原始的歌舞、祭祀等艺术活动来表达的。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大都带有浓厚的诗人、艺术家素质,而中国诗人的灵性从来就内涵着一种悠悠的“形而上”哲学情怀。
这种艺术追求,也成了孔孟之道、老庄哲学坚实的基石和理想的境界。
但是,艺术的辉煌灿烂植根于人们思维发展进化的基础之上,它随着人们认识能力、认识范围及深度的发展而发展。
科学技术哲学对科学的定义
![科学技术哲学对科学的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5b6c564e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4c.png)
科学技术哲学对科学的定义
科学技术哲学是研究科学和技术的哲学分支,旨在探讨科学和
技术的本质、原理和方法。
科学技术哲学对科学的定义是一个复杂
而多层次的问题,因为科学本身是一个多样化和不断发展的领域。
然而,有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的本
质和特征。
首先,科学可以被定义为一种系统性的知识体系,通过观察、
实验和推理来揭示自然界的规律和原理。
科学的目标是通过理性和
经验的方法来探索和解释现象,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和改善人类生活。
科学的方法包括观察、实验、假设、推理和验证,这些方法有
助于科学家们建立可靠的理论和模型来描述和预测自然界的现象。
其次,科学还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的特征。
科学理论和假设
应该能够被证实或证伪,而不是仅仅基于信仰或主观意见。
科学家
们通过实验和观察来验证他们的理论,并根据实验结果对理论进行
修正和改进。
这种客观性和可验证性是科学与其他形式的知识和信
仰的根本区别。
此外,科学还具有开放性和进步性的特征。
科学是一个不断发
展和演变的领域,新的发现和理论不断涌现,旧的理论也会被修正
或废弃。
科学家们通过不断地观察、实验和思考来推动科学知识的
进步,以逐步揭示自然界的奥秘和规律。
总的来说,科学技术哲学对科学的定义可以被概括为一种系统
性的知识体系,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来揭示自然界的规律和原理,具有客观性、可验证性、开放性和进步性的特征。
这些特征帮助我
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的本质和方法,以及科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和影响。
浅谈哲学社会科学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
![浅谈哲学社会科学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99e6f63d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b0.png)
浅谈哲学社会科学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摘要】哲学社会科学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本质,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辩证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融合,打造了独具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着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哲学社会科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深远影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基石,不可替代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的。
哲学社会科学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和持续深化。
【关键词】哲学社会科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 应用, 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 理论支撑, 实践, 深远影响, 基石, 不可替代。
1. 引言1.1 浅谈哲学社会科学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在世界形势不断变化的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
而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和探讨正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智慧和力量。
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深入剖析和思考,哲学社会科学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完善提供了理论支撑。
浅谈哲学社会科学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就在于理论的创新和实践的指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坚实而可靠的理论基础。
2. 正文2.1 哲学社会科学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应用哲学社会科学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应用,是指通过哲学、社会科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哲学社会科学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扮演着理论指导的重要角色。
哲学作为对人类认识的总结和规律的探索,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理论支持,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的发展方向。
通过哲学的智慧,可以更好地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规律,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开展。
浅谈哲学、科学与技术
![浅谈哲学、科学与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8164b4669eae009581bec19.png)
浅谈哲学、科学与技术李紫鹏爱因斯坦就哲学说过: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哲学显然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既然这位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把哲学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那么,我们首先来看看,哲学究竟是什么?哲学(philosophy)是从希腊字"Φιλοσοφ?α" (philo-sophia)转变而来,意思为“爱好智慧”,或是比较少用的“智慧的朋友”。
在汉语中“哲”这个词是聪明、智慧的意思,中国古代把聪明而有智慧的人称为哲人,所以,中国近代以来,就把关于智慧的学问称作哲学。
然而,哲学本身是很难被定义的,因为有众多分歧的观念都被视作为哲学。
一个比较普遍的定义是:哲学是以人类的思想认识活动为直接对象的思想认识活动,是能够从世界万物中发现、界定、彰显和产生人类思想认识活动这个本源事物,获得本源事物和非本源事物的知识,建立事物一元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人类的思想认识能力、满足人类的生存发展需要的本源事物。
简而言之,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抽象的,抽象,是哲学的根本特点。
哲学为什么是抽象的?因为一切存在之间都拥有抽象的同一,这种抽象的同一是内在结构的抽象同一和外在关系的抽象同一。
正是基于这种抽象的同一,使我们有可能感觉到一切存在的存在。
哲学所要做的就是阐述这种抽象同一的内容。
古希腊哲学家通过问问题来进行哲学实践,他们所提的问题大概可以归类为三类,这三类问题分别形成了哲学的基础学科,形而上学(metaphysics),知识论(Epistemology)以及伦理学(Ethics)。
最初的三类问题分别是:1、有关世界的本质与真理的问题;2、有关我们如何知道或认识真理的问题;3、有关生命意义与道德实践的问题。
自从哲学从古希腊(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至今约有两千五百多年的时间。
浅谈哲学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浅谈哲学对科学发展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c7d0d36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2c.png)
浅谈哲学对科学发展的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人类的发展,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生产生活的进步。
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哲学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古代,具体的科学知识包含于包罗万象的哲学体系之中,哲学的思辩逻辑推动着科学知识的扩张、膨胀,而以哲学家载人史册的先哲们同时也是科学家。
无论当时的人们是否意识到,哲学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始终是科技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到了近代以后,随着人类各方面认识的不断增强,人类的生产生活得到了极大地提高,科学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具体科学知识逐渐从哲学体系中分离出来,形成一个个独立的学科,但是,哲学对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依然存在,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应,哲学自身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变革,各个时代的哲学家层出不穷,其不同的哲学思维方式仍然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甚至支配着自然科学家。
可以说,作为一种系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讨论哲学思维方式对科学技术的影响永远不会过时。
一、英国经验主义哲学传统对科学技术的影响经验主义又被称为〃经验论〃,是关于认识论的学说,与〃理性主义〃相对。
经验主义认为感性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一切知识都通过经验而获得,并在经验中得到验证。
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洛克认为〃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之上的,而且归根结底是来源于经验〃,心灵就像白板,心灵中的一切知识来自对事物进行观察而获得的感性经验,而心灵也具有一种对感觉印象进行区分、比较和概括的功能。
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也曾经说过:〃在先进的国家,实践启发理论;在落后的国家,理论鼓起实践〃。
这是对英国经验主义哲学思想的一种形象诠释。
经验主义传统一直以来都是英国哲学的突出特色。
培根就重视观察和实验,在他看来,知识的基础就在于经验观察和科学实验。
与此同时,由于信任根据观察和实验的归纳法,以及强调认识的实践功用,培根不认同长期统治西方的亚里士多德的偏重演绎法的形式逻辑,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说:〃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是培根。
浅谈哲学社会科学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
![浅谈哲学社会科学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af510d5b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77.png)
浅谈哲学社会科学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1. 引言1.1 概述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概述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首先要明确哲学和社会科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哲学作为人类思维的高度总结和理论体系,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和理论价值。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哲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思想引领、价值观塑造和意识形态提升等方面。
哲学能够指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推动社会发展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社会科学作为研究社会现象、规律和发展趋势的学科,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扮演着支撑作用。
社会科学能够通过系统分析和研究,为政府决策和社会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推进。
哲学和社会科学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是推动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哲学和社会科学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可以为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指导,还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深化和塑造价值观念提供重要支持。
深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充分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发挥其在实践中不断凸显的重要性。
【2000字】1.2 探讨哲学社会科学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哲学社会科学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在于其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密切相关。
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思想理论和社会实践的重要工具,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构建和完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哲学社会科学可以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理论支持。
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可以为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
哲学社会科学有助于促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化。
通过对社会现实、历史发展和国家建设等方面的分析研究,可以为政策制定和实践开展提供更科学的依据和支持。
哲学社会科学还有助于塑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
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等方面进行挖掘和总结,可以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提供重要支持和保障。
浅谈哲学社会科学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
![浅谈哲学社会科学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5c8f08c6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b3.png)
浅谈哲学社会科学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一、哲学社会科学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这一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贡献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和理论支持。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探索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思想和现代科学相互交融,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成果和理论成果,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这些思想成果都是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的结晶。
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既是对社会发展进行理论思考和指导的重要来源,也是对社会实践提供理论参考和指导的重要资源。
除了在理论指导中的作用,哲学社会科学还在实践支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充满了艰难险阻和困难挑战,而在这一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学术资源。
在改革开放中,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等学者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社会变革、政治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支持和智力支持。
哲学社会科学还在社会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思想引领和舆论引导的作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哲学社会科学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性。
在历史发展、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撑等方面,哲学社会科学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学术资源和理论支持。
在当前,面对新的历史发展任务和新的挑战,我国需要继续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发展,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11541367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b1.png)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深深影响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也影响了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进程。
在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上,我们可以分三个方面进行讨论:从哲学思想、道德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的应用来讨论。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为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如儒家、道家、法家、墨家,不仅为中国科技发展提供学习和探索的导向,而且给中国的科学家,研究人员以及普通民众提出了探索自然规律,技术创新的重要理念。
例如,儒家着重修身齐家,发展公共文化,这是中国技术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
其次,中国传统道德价值观也为中国科技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中国传统文化着重强调诚实、守信、敬业、节俭等传统道德价值观,它使中国科学家树立了更好的道德规范,更加谨慎地探究自然规律,并且把搜集和分析认为是科学研究的根本。
此外,中国传统道德价值观还有助于科学家正确处理科学技术问题,增强科学技术研究的规范性和可靠性,进一步提高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质量,从而促进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的应用也给中国科技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催化作用。
以中国古代的文字文化为例,它不仅创造了资料记录的基础,使得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行得更完整,而且也极大地提供了人们对科学技术知识的思维方式和获取科学技术知识的渠道;同样,中国古代的技术也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现在信息化的发展仍旧重视传统的书法和图形符号,这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应用。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科技发展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深深影响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从而为中国科技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它沉淀了历史文明的智慧,传承了千好万好的传统美德,也把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高度,自古以来就一直影响着中国科技的发展。
在未来,中国传统文化仍将对中国科技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浅谈哲学角度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
![浅谈哲学角度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https://img.taocdn.com/s3/m/73d3e1dc7e21af45b207a84c.png)
浅谈哲学角度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浅谈哲学角度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浅谈哲学角度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2019-09-04哲学理论论文浅谈哲学角度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摘要: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关键词:以人为本哲学一、对“以人为本”中“人”的解读在哲学的领域中,对人的理解不同。
从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到费希特的“自我是主体”,到黑格尔的人是“自我意识等同”,再到费尔巴哈的“主体在人”,关于人是什么和人的本质问题的探讨贯穿了人类哲学历史。
但是旧唯物主义对人的理解只是用属性代替人的本性,因而没有从根本上理解“人”。
马克思通过对前人有关思想的理论创造后对人和人的本质问题做出了科学回答。
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存在物,以实践活动为其存在的根本方式,实践活动生成了人的各种社会关系。
这些社会关系规定着不同时代以及不同阶层、阶级和社会集团的人,从而使人具有了现实性、时代性和历史性,形成了人的社会本质。
所以,马克思主义新哲学认为,人不仅仅是现实的人,而且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是作为实践活动主体的人,是历史活动主体的人。
在社会主义现实条件下,“以人为本”中的人应该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劳动人民在内的中国最广大的劳动劳动。
二、对“以人为本”中“本”的解读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中的“本”是把“现实的人”作为出发点,强调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物质实践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把现实的、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人的实践活动作为出发点。
马克思认为,作为主体的、现实的人,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把人作为目的,把人类的解放作为归宿,不断推动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浅谈哲学、心理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二)
![浅谈哲学、心理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二)](https://img.taocdn.com/s3/m/f4f9e564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49.png)
引言:哲学、心理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人类对于世界、人类自身以及社会现象的认知和研究的不同领域。
这些领域的研究有着各自独特的方法和理论体系。
本文将对这四个领域进行浅谈,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
概述:哲学是一门研究基本问题和概念的学科,关注的是人类的思维、存在和价值观。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学科,自然科学则关注物质世界和自然规律,而社会科学则关注人类社会及其现象。
这些学科在研究方法、理论基础和研究对象上存在差异,但它们之间也有着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正文:一、哲学1.哲学的定义和范围哲学是一门对基本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的学科,包括形而上学、认识论、伦理学等多个分支。
哲学的范围广泛,涉及人类的思维、存在和价值观等诸多方面。
2.哲学的研究方法哲学采用逻辑和批判性思维来进行推理和分析,重视概念的明确和思维的合理性。
哲学常常通过辩证法和思辨来探索问题,并追求对基本问题的深入理解。
3.哲学对其他学科的影响哲学为其他学科提供了思考和方法论的基础,它的概念和理论体系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指导和启示。
哲学的认识论部分对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有着重要影响。
二、心理学1.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心理学研究人类的思维、情感、行为等心理过程,以及它们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
心理学关注个体的心理过程,同时也研究集体心理和群体行为。
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采用实验、观察和调查等方法来收集和分析数据,以验证假设和推断。
心理学注重量化和客观的研究方法,同时也运用定性分析和解释性研究方法。
3.心理学对其他学科的影响心理学在教育、医学、经济学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为其他学科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支持。
心理学对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有着深入的影响,帮助解释人类的行为和社会现象。
三、自然科学1.自然科学的定义和范围自然科学研究物质世界和自然规律,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多个分支。
自然科学关注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揭示自然规律和解释自然现象。
浅谈哲学对科学发展的影响.docx
![浅谈哲学对科学发展的影响.docx](https://img.taocdn.com/s3/m/44a49434cc22bcd127ff0c0c.png)
浅谈哲学对科学发展的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人类的发展,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生产生活的进步。
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哲学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古代,具体的科学知识包含于包罗万象的哲学体系之中,哲学的思辩逻辑推动着科学知识的扩张、膨胀,而以哲学家载人史册的先哲们同时也是科学家。
无论当时的人们是否意识到,哲学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始终是科技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到了近代以后,随着人类各方面认识的不断增强,人类的生产生活得到了极大地提高,科学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具体科学知识逐渐从哲学体系中分离出来,形成一个个独立的学科,但是,哲学对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依然存在,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应,哲学自身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变革,各个时代的哲学家层出不穷,其不同的哲学思维方式仍然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甚至支配着自然科学家。
可以说,作为一种系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讨论哲学思维方式对科学技术的影响永远不会过时。
一、英国经验主义哲学传统对科学技术的影响经验主义又被称为“经验论”,是关于认识论的学说,与“理性主义”相对。
经验主义认为感性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一切知识都通过经验而获得,并在经验中得到验证。
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洛克认为“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之上的,而且归根结底是来源于经验”,心灵就像白板,心灵中的一切知识来自对事物进行观察而获得的感性经验,而心灵也具有一种对感觉印象进行区分、比较和概括的功能。
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也曾经说过:“在先进的国家,实践启发理论;在落后的国家,理论鼓起实践”。
这是对英国经验主义哲学思想的一种形象诠释。
经验主义传统一直以来都是英国哲学的突出特色。
培根就重视观察和实验,在他看来,知识的基础就在于经验观察和科学实验。
与此同时,由于信任根据观察和实验的归纳法,以及强调认识的实践功用,培根不认同长期统治西方的亚里士多德的偏重演绎法的形式逻辑,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说:“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是培根。
浅谈哲学的科学思考与科学的哲学视角下的科技价值
![浅谈哲学的科学思考与科学的哲学视角下的科技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37e3b7e06294dd88d0d26b3e.png)
浅谈哲学的科学思考与科学的哲学视角下的科技价值张笑兰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摘要】从古至今,哲学思考和科学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中国要想避免科学技术的不利影响,就需要把西方文明中的科学与民主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整合起来,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特色的发展模式。
本文通过对哲学的科学思考及科学的哲学视角进行系统的叙述并相应的提出科学技术的价值,从而使科学技术的发展更能朝有利的一面发展。
【关键词】哲学的科学思考科学的哲学视角科技价值哲学思考就和科学活动有着密不可分或者说是相互交涉的关系。
但很长一段时间,这种交涉都是微不足道的。
直到20世纪科学革命的出现,才真正打开了哲学的眼界,也使科学家们不得不开始对自身进行更深刻的思考---哲学思考。
当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与此同时相伴而生的许多社会问题日渐增多,从而引起我们对社会发展哲学视角下的科学思考。
一、哲学的科学思考: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过程中坚持遵循方针、政策科技工作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个分支系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为使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科技工作必须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统筹安排,相互促进,全面发展。
我们在科技工作的实践中不断地积累许多调查材料、案例,听到各种不同反映,在这个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加以分析、综合,提出推进科技发展的方法。
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方针、政策都指导、规范着人们的行为。
我们强调方针政策的指导作用,是因为辩证唯物主义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但是即使是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世界规律性的科学理论,终究还是属于主观世界的东西。
“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
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
”在方针、政策和实践的辨证关系中,实践是基础,认识依赖于实践。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不是简单的周而复始,而是否定之否定过程。
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浅谈道教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影响
![浅谈道教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c5f31101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43.png)
浅谈道教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影响【摘要】道教在中国古代科技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对科技的启发、推动和影响都不可忽视。
道教对科技的启发在于其提倡追求自然和宇宙法则的思想,激发了古代学者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道教在医学和药学领域的贡献也为古代医学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在技术发展方面,道教对工艺和农业的影响同样深远。
道教对中国古代科技的综合影响是多方面的,推动了古代科技的持续进步。
道教在推动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中扮演了积极的角色,其思想与实践对中国古代科技有着持续的影响。
【关键词】关键词:道教、中国古代、科技、启发、科学探索、技术发展、医学、药学、农业、农艺、影响、进步、作用、持续影响。
1. 引言1.1 道教在中国古代的地位道教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宗教,其在中国古代的地位不可忽视。
道教源自道家哲学,主张“道法自然”,强调顺应自然规律,追求心灵上的安宁和超脱。
在中国古代,道教不仅仅是一种宗教信仰,更是一种文化传统和道德准则。
道教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影响了人们的思想、生活方式、审美观念等方面。
道教在中国古代的地位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看。
道教在政治上有一定影响力,寺庙和道观成为政府管理和宗教活动中心。
道教在社会生活中也有一定影响,其修炼方法、养生之术、医药知识等被广泛应用。
道教在文化艺术领域也有独特贡献,道教文化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的发展。
道教在中国古代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其理念和思想对古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构成了中国古代文明的一部分。
1.2 道教与科技的关系道教与科技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又微妙的话题。
道教作为中国古代的主要宗教之一,深受人们的尊崇和信仰,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道教注重内丹修炼和精神修养,强调和谐统一的宇宙观念,这些思想对古代科学探索和技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教对科技的启发主要体现在其关于自然和宇宙的认识。
道教注重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顺应自然规律和宇宙节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哲学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摘要]:人类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发展历史揭示是科技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而科技的发展与人类的世界观、精神世界息息相关,哲学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对科学技术活动具有指导作用;哲学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助推器;哲学的批判精神和怀疑精神是科学技术创新的坚实的思想基础;哲学实践的思维方式实现了反思科学的哲学思维方式的革命性变革,现阶段人类面临的现实问题、世界难题迫切需要实现哲学理论创新,也是科学技术哲学所要实现的逻辑发展。
[关键字]:哲学,科学技术发展,科技哲学
人类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发展历史揭示是科技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而科技的发展与人类的世界观、精神世界息息相关。
在古代, 无论当时人们是否意识到。
哲学世界观和认识论始终是科技发展的推动力之一; 在近现代,由于哲学家的层出不穷,由于哲学本身的变革和系统地发展,使得人类科技得到迅猛发展,人类的生产生活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许多哲学家开始涉足哲学的一个全新领域——技术哲学。
德国哲学家卡普(E.Kapp) 在1877年发表的《技术哲学纲要》一书代表了系统地进行技术哲学研究的开端[1]。
经过百余年发展,尽管技术哲学仍属于哲学的边缘领域,但在学术界逐渐获得了承认。
技术哲学研究以前,科学技术一直处于无统一范式、无哲学地位的困境中。
处理好理论思辨与经验研究的关系非常重要,“唯理论”或者“经验论”的方法皆不可取。
技术哲学研究使得过去的这种玄思转向了今天的实践导向。
自文艺复兴以来,随着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人类逐渐从对大自然的无知中解放出来;与此同时,随着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人类又重新陷入了一个无知的技术世界。
于是,技术启蒙[2]就成为了技术哲学研究的时代作用。
技术启蒙关键是运用哲学思辨方法对科学技术活动在社会意识形态中的指导,以此建立起人与科学技术之间的自由关系,将人类从无知的技术世界中解放出来。
哲学对现代科技发展起着助推器的作用。
所谓哲学即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
哲学体现了关于整个客观物质世界和人类主观世界活动的“普遍规律”[3]。
而科学是分别从各个学科上反映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
科学技术都反映着哲学思想,世界上没有不反映哲学的科技。
哲学思想渗透到科学和技术思维的各个方面,哲学让人类在现代科技方面树立正确的发展意识, 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活动中树立勇往直前的探索精神。
一方面使现代科技变得更为活跃,更有生机;另一方面使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得更为全面。
综观人类整个科学技术史, 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革命,无不是受到哲学的启迪和影响,无不是哲学
和科技结合的产物。
只有科学技术在哲学上进入自由王国时,科学技术才能蓬勃发展。
哲学的批判精神和怀疑精神是科学技术创新的坚实的思想基础。
哲学可以提高现代科技人员的综合能力,缺乏哲学上的缜密思维与批判和怀疑精神,就谈不上科技的创新和发展。
哲学可以提高现代科技人员的研究和借鉴能力,科学在哲学意义上的相关性和统一性,就是科学上的拿来主义,将一切相关的思想方法手段和信息, 集中统一到研究对象中。
博采众家之长,兼收并蓄。
哲学可以提高现代科技人员的实验和鉴别能力,科技人员对研究对象、材料等的实验、检验、鉴别,就是哲学上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思维活动的体现。
哲学可以提高现代科技人员的评估和预测能力,对已知世界和未知世界中积极的内容,进行准确地评估、预测和推导,可以提升把握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和成果的能力,当然这需要有哲学知识的积累,扩散性和超前性思维,以及独到的专业眼光。
哲学可以帮助现代科技人员辨别现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方向。
创新乃发展的基石,哲学可以引导科学树立正确的创新方向,使其取得更大的创新成果,最终推动现代科技的加速度发展。
哲学的批判精神和怀疑精神,其本质就是一种创造精神和创造意识,这种批判和怀疑精神就是创造性思维的内在要求[4]。
哲学批判精神和怀疑精神不仅仅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一种巨大的推动力,同时,也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的坚实的思想基础。
例如中国的神舟计划就是哲学在科技创新和发展方面的成功案例。
哲学实践的思维方式实现了反思科学的哲学思维方式的革命性变革[4、5]。
技术哲学是以实践的思维方式对科学技术的哲学反思,是对改变“现实世界”的高度理解的科学的内在的技术内容,包含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在人——自然——社会的本体论关系中体现了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等的统一性。
以实践的思维方式理解科学技术,以实践的思维方式反思科学,不仅要求从解释世界的角度,而且要从改变世界的层面来理解科学技术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从实践的思维方式反思科学,就包含了科学与人文统一的深刻思想。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科学技术活动中体现的尤其明显。
学习哲学知识、储备和运用哲学知识,是现代科技人员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3]。
哲学对现代科技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哲学对现代科技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现代科技在哲学思想方法的指导下定能飞速发展,一定会不断涌现出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创新成果,让人类迈向更美好的未来。
现阶段人类面临的现实问题、世界难题迫切需要实现哲学理论创新,也是科学技术哲学所要实现的逻辑发展。
[1] 夏保华. 《发明哲学》:一部被遗忘的技术哲学经典文献[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0(01)
[2]. 罗晓颖.自由启蒙与理性批判——康德启蒙思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1
[3] 尉迟衡,刘军. 浅析中国哲学研究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 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05(04)
[4] 宋志明. 关于中国哲学研究的几点看法[J]. 中国哲学史. 2005(04)
[5] 林松. 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地位[J].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