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研究
论《管子》的激励思想及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论《管子》的激励思想及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dba808395a8102d276a22fdc.png)
【 关键词】 管子》 激励 ; 《 ; 人力资源管理
【 中图 分 类 号 】 2 6 1 B 2 . 【 献标识码】 文 A 【 文章 编 号 】0 2—3 2 (0 6 0 10 8 8 20 )3—0 1 0 5—0 4
Th c u a i g I e n Gu n Zia d IsEn i h e m e tt eEn o r g n d a i a n t l t n g n o
n e s a h t tn it t e t e r h tla e h u d s tte s le o oh r ; a d te t e r h tla e h ud gv wa d e d st e sarig p n ; h h o ta e d r s o l e h m ev st te o y s s n h h o ta e d r s o l i e a r y s
a d p ns me tc re t . Al o e e t e r s a d meh d a e i o r n inf a c o d m ma s u c s Ma a e n u ih n o rc l y l ft s h o e n t o s h v mp t tsg i c n e frMo e Hu n Re o re n g - h i a i
M o e n Hu a s u c d r m n Re o r e Adm i sr ton nit a i
Ch n W e b e io
( colfMaa e et S a d n nvr t, ia a d n 5 0 Sh o ng m n , h n og U i sy Jn ns n og2 0 ) o ei h 1 0
效 手 段 或 方 法 调 动 人 的积 极 性 的过 程 。 的积 极 性 是 一 种 人 能激 发 人 在 思 想 上 、 动 上 努 力 进 取 的 心 理 动力 。 当这 种 行 心理 动力 受 到 激 励 时 , 就 会 处 在 自觉 主 动 的 心理 活 动 状 人
《管子》的“管人”思想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管子》的“管人”思想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3de1c2c3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06.png)
激励与奖惩相结合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管理手段。通过合理的激励和奖惩措施,可以更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只有在激励与奖惩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下,才能更好地引导员工实现个人与组织的共同发展。
2.2 传统管理思想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
一、理念转变:
传统管理思想强调“管人”,注重员工的监管和控制,强调领导者的权威和指导性;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更加注重“管人”,强调尊重员工的个性和自主性,倡导员工参与决策和管理。
二、组织结构:
传统管理思想倾向于传统的等级制组织结构,强调权力的集中和指令的传递;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更倾向于扁平化的组织结构,鼓励信息的分享和员工间的合作。
三、激励机制:
传统管理思想多以奖惩制度为主导,通过物质奖励和惩罚来激励员工;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更注重员工的内在动机,倡导实现员工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共赢。
四、员工培训:
传统管理思想认为员工培训是一次性的,注重培训的功利性和形式主义;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强调员工持续学习和发展,注重培训的质量和目标的达成。
2. 正文
2.1 《管子》的“管人”思想
《管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管仲的著作,其中包含了许多有关管理和治理的思想。其中的“管人”思想是指通过正确的方法来管理人员,使其发挥出最大的效能和价值。管仲认为,要做到有效的人才管理,需要有条不紊的规划和管理,善用人才的长处,避免强求和过度约束。
《管子》人才管理思想浅析
![《管子》人才管理思想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25f3b56c1ed9ad51f01df2d5.png)
下 许 多 关 于 重贤 的论 述 。《 子 》 先 秦时 期 一部 重 要 典籍 , 管 是 是齐 国稷 下 学 者 丛 书 , 有 8 共 6篇 , 中 有 着 丰 富 的 哲 学 、 治 、 济 、 书 政 经
军事 思 想 . 中还 有 许 多 关 于 人 才 管 理 思 想 的重 要 论 述 , 直 到 其 一 现 在 都 有 着 深远 影 响 。本 文主 要 就 《 子 》 书 的 人 才管 理 思想 管 一
、
齐 国有 尊 贤 的 优 良传 统
齐 国 开 国君 主 吕 尚 ( 姜 太 公 ) 视 人 才 , 因 功被 封 为 齐 即 重 他 候 , 齐地 后 以 “ 贤 尚功 ” 齐 。 “ 太公 冶 齐 , 道 术 , 贤智 , 到 尊 治 初 修 尊 赏有 功 , 至今 其 士 多好 经 术 , 功 名 , 缓 阔 达而 足 智 。…… 昔 故 矜 舒
太公始封 。 周公 问 ‘ 以 治 齐 ?’ 公 日 : 举 贤而 上 功 。” ( 汉书 ・ 何 太 ‘ ’ 《 地 理 志 》 姜 太 公 提 倡 的 “ 贤 尚 功 ” 治 国 方 针 , 以 更 有 效 的 ) 尊 的 可
中国 古 代建 筑学 也 体 现 出 和 谐 思 想 , 建 筑 物 十 分 讲 究 对 古
首 先 ,周 易》 阳 和 谐 思想 对 中 国 文 化 和 社会 生 活 的 影 响 《 阴
是 广 泛 而 深 刻 的 。 例 如 ,祖 国医 学 的 理 论 基 础 是 阴 阳 调 和 观
【 摘要 】中国古代政 治家、 学家十分重视 人才在 国家中的 哲 作 用, 留下许 多关 于重 贤的论述。《 管子》 重视人才 , 关于人 才 其
到破 坏 的生 理 机 能 . 之 重 新 恢 复 阴 阳平 衡 协 调 的 状 态 , “ 使 即 阴
《管子》的“管人”思想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管子》的“管人”思想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a36d069869dc5022aaea00c5.png)
《管子》的“管人”思想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作者:庞云玲来源:《西部论丛》2018年第09期摘要:齐文化的代表作《管子》中记录了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管仲在治国实践中所倡导的各种“管人”思想和方法。
思想和方法以"以民为本"为理论基础,以能力主义作为使用人才的根本原则,注重运用赏罚激励理论和实施网罗精英人才策略,这些“管人”思想对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并提供诸多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管子;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管子》一书相传为春秋时齐国卿管仲所撰,实际上系后人摘录管子言行及稷下学派言论并大量附以齐国法家著作汇编而成,是一部世界上时间较早,内容非常丰富,熔各家管理思想于一炉的古代国家管理学巨著。
其内容广泛涉足政治、经济、哲学、军事、工农业生产、天文历法等多个方面。
《管子》经济与管理思想,在各朝各代都具有现实意义,在糅合早期诸家思想的同时,多有一家独特的创见。
一、选贤育才的重人思想管子对如何有效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有一套独到的见解,本着“德当其位,功当其禄,能当其管”的原则来选贤用人,甚至对国君的当选条件也有他自己的标准。
他说:“审于时而察于用而能备官者,可奉以为君也。
”(《管子·牧民》)认为担任国君必须要有审时、察用和备官三项能力。
审于时对于现在的企业的主管来讲,要具备对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有谙熟的掌握,善于捕捉商机的能力;察与用的现代意义是指企业主管不但要懂一些基本的理财原则,还需要懂得国际货币信贷和结算、证券交易、吸引外资等方面知识;能备官则强调作为执掌全面的领导人除了审时和察用的能力外,还必须具备知才,识才和用才的能力。
管子在治国的策略中,十分强调人才的突出作用,而人才培养又是当务之急,终身之计,把人的教育与培养看作是百年大计。
《管子·权修》篇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
管仲“以人为本”治国理政思想浅析
![管仲“以人为本”治国理政思想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8c5a40fc76c66137ef061999.png)
管仲“以人为本”治国理政思想浅析“以人为本”一词最早出自汇辑管仲众多思想观点的《管子》一书中,该书《霸言》篇记述了管仲向齐桓公建言霸王之业的一段话:“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
中国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是政治家、思想家。
对管子的学派定位,看法不一,韩非将他划为法家,班固则将他划为道家,也有人说他的一些思想与儒家有很多相似之处,但现代学者多认为他是博采众长的杂家。
管仲的“以人为本”所讲的“人”主要是指百姓(见《管子霸形第二十二》“齐国百姓,公之本也”),后来的“稷下学士”孟子的“民本”思想源头也许就源于此。
管子也是第一个提到了对人的个体要予以尊重的人,如“于身之不爱,则何有于公?”管子的“以人为本”思想既有理论又有实践,他用帮助齐桓公成就春秋霸业的业绩验证了自己思想体系的正确性。
学习、研究、理解管子的“以人为本”思想内涵,仍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管子的以人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政之所兴,在顺民心管子“以人为本”首先体现在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顺民心”上,正所谓:“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顺应民意,则远者自然会亲近;违背民意,则近者也会背叛。
如何“顺民心”?管子认为:要做人民最想做的事。
当时的“民心”是普遍痛恨忧愁和劳苦、痛恨贫穷和低贱、痛恨断子绝孙、痛恨动荡不安,为此当政者要做到“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等。
要做民力能及的事。
管子强调不是所有顺民心的事都能做,要量力而行、举事以时,否则不但无法收到预期效果,相反还可能引起新的民怨,所以“不为不可成者,量民力也;不求不可得者,不民以其所恶也”。
不做违背民心的事。
当政者不要对百姓使用强制手段,如果行事违背人心,靠严刑和杀戮来驱使百姓的一切做法都是危险的,正所谓“刑罚繁而意不恐,则令不行矣;杀戮众而心不服,则上位危矣”。
《管子》的人才思想及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管子》的人才思想及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fc79ed1bcc7931b765ce150e.png)
管子 学刊
20 0 6年第 4期
《 管子》 的人才思想及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巩 霞
( 山东理工大学 人事处 , 山东 淄博 254 ) 50 9
【 要】 摘 齐国作为春秋 “ 五霸” 之首 、 战国“ 七雄” 之一 , 人才 因素起 了重要作用 。< 管子) 的人才思想以其丰富的内蕴和高度凝炼 的哲 理性 不仅对 当时起到了指导作用 , 而且对现代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来说也有诸多启示。 【 关键词 】 管子) 以人 为本 ; < ; 高校 ; 人力资源 ; 启示
稷, 覆宗庙 , 于天下 , 灭 非失人者 , 未之尝 闻。” 揭示了得人 者昌 , 失人 者亡 的历史规律 。正是基 于对人才在治国中的 重要性有清醒的认识 , 以, 回答 齐桓公询 问怎样治国 所 在 时, 管仲给出的第一条策略就是 “ 远举 贤人”( 中匡》 , 《 ) 这 也就是说 ,选 用贤能人才是 治理好 国家 的重要 策略和方
法 。…
(大 匡》 ; 《 )四是提供便利措施。 如在基层设立便利诸侯 、 国
人 自荐组织 , 并有 专人负责食宿和管理 出人境 。 《 管子》 认为人才 的选拔应形成一定 的制度 , 故齐国以 国家政令的形式要求全 国各地官吏举荐 贤才 。“ 《 管子 ・ 小匡》 篇指出 , 善政教化之下 , 乡各里必有 “ 各 秀异之才” ,
( ) 开 渠道 , 拔人 才 二 广 选
“ 夫争人天下者 , 必先争人 。明大数者 , 得人 ; 审小计 者. 失人。得天下之众者王 , 得其半者霸 。 是故圣人卑礼 以 天下之 贤而任之 , 均分 以钓天下之众而臣之 。 故贵为天子 , 富有天下 , 而世不谓之贪者,其大计存也 。”( 管子 ・霸 《
《管子的管理思想与实践》
![《管子的管理思想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13a03d9df524ccbff12184f6.png)
“世界管理之祖”管子的管理思想与实践课程背景:对很多人来说,管子这个人是从《芈月传》中才听说的。
剧中的义渠王听闻芈月说“管子”,便四处打听管子是何人?——管子是谁?——管子做过什么?——管子做得怎么样?——管子给后人留下了什么?——管子留下的东西有什么用处?管子,即管仲,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思想家。
因其在齐国辅佐齐桓公,进行了著名的管仲改革,使得齐国国富兵强,最终助齐桓公实现了称霸诸侯的理想,建立一代霸业,故而青史留名。
管子所处的的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群雄割据、社会动荡,跟企业处于竞争激烈的环境极为相似。
因此,管子的管理哲学与实战经验,对企业管理者而言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梁启超曾评价管子为“国史上第一流人物”,“中国最大之政治家,而亦学术思想界一巨子也”。
管子被尊称为“世界管理之祖”然而作为治理国家的管理大师,能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怎样的借鉴?又能给出哪些有助于企业管理的经验呢?欢迎走进本课堂,曹老师会从现代企业运营的视角,通过大量真实的案例,运用简洁通俗的语言把《管子》最深邃的管理思想,为你做最系统的、最落地的解析。
学管理,当然要跟有成功案例的管理大师学习。
管子是名垂青史的实战管理大师,他的智慧,值得一听!课程收益:●掌握管子的管理思想核心●学会管子识别人才的手段●学会管子选拔人才的原则●掌握管子驾驭人才的方法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课程对象:企业家、企业中高层管理者、骨干课程方式:案例研讨、视频赏析、角色演练课程大纲引言:《芈月传》中,义渠王四处打听的管子为何人?管子与管仲改革一、管子与《管子》二、思考:管理就是管仲之理?第一讲:管子的管理思想体系一、天地为心的治理论1. 管子的人性观1)正确理解管子人的自利性2)民,利之则来,害之则去3)自利与利人之辩2. 管理者应以天地为楷模1)以天地为心2)无私无欲3. 天道1)权2)法3)以法治国4. 地德1)义2)礼3)以德治人5. 管子的治理论1)宽猛相济2)刚柔并举课堂讨论:常用的管理手段有哪些?课堂讨论:如何在管理中实现刚柔并济?二、国富民强的价值观1. 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2. 民富是国富的必要条件1)民富可以多收税,税收增加国家就会富裕3. 藏富于民1)不是以牺牲“国富”为条件4. 民富1)尊上畏刑,国家就易于治理2)民贫就会离乡轻家,犯上违法,国家也就难以治理课堂讨论:办企业的目的是什么?课堂讨论:理想的股权结构是怎样的?第二讲:管子的管理核心思想一、以民为本的管理理念1. 管理应体现“民本”理念1)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2)齐国百姓,公之本也2. 从民四欲3. 去民四恶1)民恶忧劳,我佚乐之2)民恶评鉴,我富贵之3)民恶危坠,我存安之4)民恶灭绝,我生育之二、与时俱进的经营理念1. 权变的思想1)治理企业要“与时变”2. 权变的要求1)不慕古:反对因循守旧,抱残守缺2)不留今:提示人们不要受现实所惑,陶醉今日的成就3)与时变:倡导因时而变,顺应潮流4)与俗话:要求随着习俗一起发展三、诚信获益的经营原则1. 天下宾服,有海内,以富诚信仁义之士2. 诚信之人必得利益3. 让诚信之人获得利益的原则4. 营造诚信致富的环境第三讲:管子的识人用人原则一、德能兼备的用人标准1. 选贤任能的标准2. 德与能3. 不以年伤4. 有“德”者给予爵位5. 有“才”者就任为官6. 德、才与功劳的关系二、强调考核人才的主要内容1.德望与其地位是否相称2.功绩与其俸禄是否相称3.能力与其官职是否相称第四讲:管子的哲学实际运用一、以终为始——目标产生动力1. 企业的生命周期及首要任务2. 我要去哪儿3. 目标与体系课堂讨论:企业有合理的目标吗?课堂讨论:生长期的企业首要任务是什么?案例解析:叶总的人生小目标二、以人为本——价值赢得人心1. 影响企业存亡的人又哪些?2. 性格与岗位3. 人力资源的核心竞争力4. 得民心的有效路径课堂讨论:如何正确理解用人之长?课堂讨论:怎样运用能动模型来管理员工?三、与时俱进——信息创造活力1. 要想生意不清淡,常到同行看一看2. 何为“聪明人”?3. 管子的“中央情报局”4. 建立自己的情报网络四、大道至简——规范简化操作1. “基本法”2. 管子的团队文化3. 管子的制度体系4. 比孔子更牛的教化5. 相信的力量6. 长期效果从此来课堂讨论:制度的作用是什么?课堂讨论:惩罚员工会有哪些后果?如何避免不良后果?课堂讨论:如何在企业中运用管子的“三本”、“四固”、“五事”原则?曹老师中国式管理实战专家法国尼斯大学工商管理博士传统文化的倡导者13年500强企业管理经验15年国学研究与培训咨询管理经验佛学、禅学的研究者与践行者中国电信集团/中国电信学院特聘讲师曾任:格兰仕集团人力资源部| 部长/金牌讲师曾任:旺旺集团湖北省营业区| 营业长/内训师曾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特聘教师任职旺旺集团期间使得旺旺销量倍增,米果线销量增幅189.12%,休闲一部179.23%,饮品线220.16%,是全国第一个连续3月月营业额超过3000万的省公司(99年报数据)。
自考本科人力资源—人才思想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自考本科人力资源—人才思想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01423c13f78a6529647d53d4.png)
《管子》人才思想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文摘要《管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一部子书,也是一部奇书,其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才思想。
本文以《管子》人才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为出发点,分析了《管子》人才思想产生的哲学基础,归纳和总结了《管子》人才思想的主要内容。
并且以之为基础,揭示了《管子》人才思想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意义,从而实现古今和中外思想的一次跨时空对话。
这也是本文的理论旨趣所在。
全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管子》人才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动时期。
在此期间,原有的宗法贵族制的逐渐消亡,而新的官僚制度则伴随着新的社会形态逐渐形成,这种政治变迁是《管子》人才思想产生的社会政治背景。
管仲相齐四十多年积累的大量实践经验,齐国稷下学宫的悠久思想以及齐国的社会状况和文化体系等构成了《管子》人才思想的文化背景。
第二部分,《管子》人才思想的哲学基础。
“道”是《管子》人才思想的本体依据,循道思想是其哲学基础的第一层次;人是人才思想的主要对象,《管子》阐释了对人性的看法,形成了人性自利的管理逻辑起点,进而提出工具理性的人本管理的理念,这是第二层次;最后,《管子》辨析了义利关系,提出“义利两有”和“废私立公”的主张,从而为人才思想奠定了价值基础,这是第三层次。
第三部分,《管子》人才思想的主要内容。
《管子》人才思想遵循依法管理和礼法并重这两大原则。
《管子》提出了一整套关于人才的培养、选拔、任用、考核等方面的措施和思考,这四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组成《管子》人才思想的有机整体。
第四部分,《管子》人才思想对现代人力资源的启示。
本文尝试把《管子》人才思想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和比较。
首先分析了当代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演进和理论探索,明确指出我国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面对的五点现实困境,深入挖掘《管子》人才思想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意义:一、《管子》人才思想中的“以人为本”思想体现了当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二、《管子》人才思想中的“百年树人”思想体现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抓紧人才规划的要求;三、《管子》人才思想中“选贤任能”体现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充分任用人才的要求;四、《管子》人才思想中的“禄当其功”思想体现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强化人才激励的要求;五、《管子》人才思想中的“德法并重”思想体现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保障人才控制的要求。
《管子》人力资源开发思想研究
![《管子》人力资源开发思想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2fcd641783e0912a2162aff.png)
《管子》人力资源开发思想研究《管子》认识到人的价值实现问题,并为人的价值实现提供了实现渠道。
“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
”要想稳定统治,管理好国家和社会的事,最关键之处。
就在于民众的支持和拥护,在于管理好人,培养人才。
“一年之际,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权修》)对于人才的培养是长远的利益,而且将取得收获和回报。
可以充分体现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家的深谋远虑。
管子作为历史上最出色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在人才管理上思想都有自己深刻而独特的见解,并在其政治实践中形成了完整、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理论。
一、《管子》的人才人本观之道“以人为本”、任人唯贤的管理思想,在《管子》之前就已有人模糊地意识到过。
西周前期产生的“敬德保民”的思想,足以说明已有产生这种思想的前兆,但是真正清楚明确地提出这种思想的却是《管子》。
它不仅意识到普通人的价值,更加意识到贤能之士的价值,提出了任人唯贤的管理思想。
这种把人看成最关键的管理目标、最关键的成败因素的思想,表现出《管子》非同寻常的见识和可贵的管理意识。
那么,《管子》又是怎样做到以人为本,任人唯贤的人才管理的呢?1、《管子》提出“得人之道,莫如利之”切合实际的人才管理观念。
《管子》认为,要“以人为本”,最重要的是顺民心,兴民德,对百姓实施仁政,关心民众的疾苦,使其生活无忧。
《管子》首先肯定自利是人的一种天性,人类白利观念是一种客观存在。
人情都是“得所欲则乐,得所恶则忧,此贵贼之同也”。
人之本性是“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
其商人通贾,信道兼行,夜以续日。
千里而不远者,利在前也。
渔人之人海,海深万仞,就彼逆流,乘危百里。
宿夜不出者,利在前也。
故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源之下,无所不入焉。
”《管子》认为,只有充分了解人的本能本性之后,才能因其自为之势、导其谋己之利,制定管理政策和措施,管理才能成立成功。
管理是建立在人们的基本欲求的满足保障的基础之上,只有存在一定的再生产保障时,才可以言教、盲治。
浅析管子的管理思想
![浅析管子的管理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7c5ef7c652d380eb63946d0c.png)
浅析管子的管理思想管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
管仲的思想,产生于诸子百家分野之前,并对后来诸子百家的理论建树产生过影响。
管子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措施大多为诸子所称道。
他的管理思想,不仅独具特色,而且因其高超的智慧,至今仍有极高的借鉴价值。
《管子》涉及经济与管理的各个方面,其内容之丰富、思想之深刻、论述之具体,堪称经济管理方面极具价值的一部百科全书。
标签:管子;管理;思想一、治国管理思想(一)政治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牧民》)。
政治的发达,在于顺应民心;政治的衰败在于违背民心。
可见政治的基础是人民,没有人民,政治本身就无所依,所以先秦思想家也大多持“民本论”。
管子的民本论不仅提出了要通过发展经济、开辟土地来吸引四方人民,即所谓“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牧民》),而且还要求政治举措、政治方针等要合乎人民的需要和愿望。
“使天下两天子,天下不可理也”(《霸言》)。
如果一个国家有两个君主,那么这个国家就无法管理。
管子政治论的重点是君主集权制,君主的地位是独一无二的,一旦第二个君主出现,国家就无法稳定。
在君主集权之下,君主的权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出令布宪”(《立政》),及颁布国家的各项法令。
管子强调法治,“出令布宪”是带根本性权力。
君主立法,大臣执法,人民依法行事,这就是《管子》设想法治政治的理想状态,体现君主权力的第二个方面是君主可以行赏罚,“君之所以为君,赏罚以为君”(《君臣下》)。
赏罚包括人的生、死、富、贫、贵、贱等权柄。
也包括任免大臣。
“天下不患无臣,患无君以使之”(《牧民》)。
君主行赏罚来驾驭大臣,大臣执法来管理人民,这正是天下大治的境界,因此,赏罚的权柄不能落于他人。
(二)四民分业定居论管子的“定民之居,成民之事”在很大程度上落实在他的“四民分业定居论”中。
齐桓公问管子怎样实行“定民之居”,管子答说:士、农、工、商这四种人不能让他们混杂居住,混杂居住的弊病是会出现正义和矛盾,使各职业工作者无法正常进行。
《管子》的“管人”思想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管子》的“管人”思想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fedb8273168884868762d6c8.png)
也就 是说 要辨 证 地看 待 人 和 事 , 善 于发 现 一个 要
传统 管理 的一 大要 素 , 主要包括 两个 方 面 : 一是 重 人心 向背 , 二是 重 人 才 归 离 。《 子 》 为要 夺 取 管 认 天下 , 治好 国 家 , 办成 事 业 , 是 第 一 位 的 。讲 究 人
人力 资源管 理 具有 重 要 的 借 鉴 意义 , 当代 的 人 为
力资 源管理 者们 提供 诸多 有益 的启示 。
一
计, 把人 的教 育与培 养看 作是百 年 大计 。《 管子 ・ 权修 》 :一 年之计 , 如村谷 ; 说 “ 莫 十年 之计 , 莫如树
木; 终身 之计 , 莫如树 人 。一树 一获 者 , 也 ; 谷 一树 十获 者 , 也 ; 木 一树百 获者 , 人也 。我 苟种 之 , 如神
用之 , 举事 如 神 , 王之 门 。树 人就是 培养 人而使 唯 ”
之成 才 。要 做 成事业 , 必须有 人才 , 就 就得要 培养 人才 , 培养 人才 是 百 年 大计 。可见 《 子 》 管 重视 人 才 。重视 教育 在人 才培养 和人 才成 长 中有 重大 的 积极 作用 。而 在 现代 人 力 资 源管 理 中 , 面提 高 全
想 和 方 法 以 “ 民 为 本 ” 理论 基 础 , 以 为 以能 力 作 为 使 用 人 才 的根 本 原 则 , 重 运 用 赏 罚 激励 理 论 和 实 施 网 罗 精 英 人 才 策 略 , 对 于 现 代 人 注 这 力 资 源 管 理 具 有 重 要 的借 鉴 意义 , 提 供 诸 多 有 益 的 启 示 。 并 [ 键 词 ]管子 ; 力 资 源 ; 理 ; 才 关 人 管 人 [ 中图 分 类 号 ] 2 6 1 B 2 .
《管子》人才思想的哲学基础-文档资料
![《管子》人才思想的哲学基础-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19427eb6f1aff00bed51eb3.png)
《管子》人才思想的哲学基础在中国古代的诸多典籍中,唯有《管子》一书把对人和人才的重视推到至高无上的地位。
在《管子》一书中有大量的关于人和人才管理的论述,这为当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管子》之所以高度重视人的因素,是与它对人及其作用的认识分不开的。
《管子》中的循道思想、人性论、义利观等构成了其人才思想的哲学基础。
一、《管子》中的循道思想“道”是《管子》人才思想的本体论依据。
“道”在《管子》中有着多重含义,其中之一是指自然和社会运动变化的规律。
《管子》重视“天道”,“欲王天下而失天之道,天下不可得而王也。
得天之道,其事若自然;失天之道,虽立而不安”(《中匡》);“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春秋冬夏,不更其节”(《形势》),可见它对自然规律的肯定。
同样,社会变迁也有自身的规律性,“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形势》)。
虽然《管子》没有直接提出“规律”的概念,但是通过“顺道”“守常”“守则”等朴素的语言形式,把遵循规律作为管理活动的重要指导思想的含义已经清楚地表达了出来。
正是在此思想基础上,《管子》才提出顺应人性的管理理念。
人性的自然倾向是“道”在人身上的具体表现,制度与道德都是“道”的具体化,而管理就是循道而行的行为。
因此,《管子》强调循道定策,即依据客观规律制定政策。
在人才管理上,《管子》同样强调因循自然的原则,提倡顺应人性的管理,从而到达“无为而治”的管理境界。
“故善者势利之在,而民自美安,不推而往,不引而来;不烦不扰,而民自富,如鸟之覆卵,无形无声,而唯见其成”(《禁藏》)。
就此《管子》认为:具有价值合理性的遵道而行的管理就是对人的顺应;“善者目之以害,牵之以利。
能利害者,财多而过寡矣”(《禁藏》),而对人一味进行制服的思路却绝非“道”之所为,“胜民之为道,非天下之大道也”(《小问》)。
通过循道而无为,顺应人性、遵从自然的法则,就可以成就事业、达成事功。
因此可以说,早于孔子一百多年的管仲才是第一个发现了人的思想家。
浅谈水管单位人力资源管理
![浅谈水管单位人力资源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26777d2bdd36a32d737581d6.png)
的 应对 发展 变 化 的战 略和 具 体 措 施 . 在 此 基 础 上 . 扬 自身 优 势 . 过 管 理 理 发 通 念 的 转 变 、 作 环 境 的 改 善 、 型 的树 工 典
立 、 值 观 的推 举 等 , 职 工 形 成 一 种 价 使 共 同 愿 望 和 为 单 位 所 需 要 的 共 同 的价 值 取 向 , 立 起 强 有 力 的 企业 文化 。通 建 过 这 种 文 化 的 渗 透 和 感染 . 励 职 工 奋 激 发 进 取 . 力 创 新 , 职 工 有 一 种 归 属 努 使 感 。 未来 充 满 信 心 , 心 协力 。 谋 发 对 齐 共
践 中去 . 证 工作 持 续 开展 三 是 实 地 保 考 察 学 习 经 常性 地 组 织 职 工 到先 进 单
单 位 要 取 得 长 足 发展 . 须 充 分 认 必
识 自身 的 优 势 与 劣 势 . 部 的 机 会 与 挑 外
战 , 定 自己 的 使 命的 企 业 文化
长期 以来 . 管 单 位人 力 资 源 管理 水
的思 想 比较 传 统 .人 才 观 念 更 新 滞 后 . 这 成 为 阻 碍 水 管 单 位 人 力 资 源 发 展 的
一
之 前 , 进 行 岗 位 培 训 . 他 们 了解 岗 要 使
位 的 基 本 情 况 . 确 责 任 和 目标 . 悉 明 熟 环境 , 握 基 本 知 识 . 好 地 胜 任 工 作 。 掌 更 二是技能培训。 开展 富有 针 对 性 的 岗位 技 能培 训 . 所学 的理 论 能尽 快 用 到 实 使
关 键 因 素 应 明确 人 力 资 源 管理 的发 展 方 向 是 实 现 从 当 前 传 统 的 人 事 管 理 体 系 向现 代 人 力 资 源 管 理体 系 . 而 向战 继 略 人 力 资 源 管 理体 系 的转 变 。 因此 , 必
《管子》以人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管子》以人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及其现代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1d20d011fad6195f312ba6e1.png)
摘要: 《 管子》 是一部先秦诸 子时代 百科 全书式 巨著 , 其 中可 见现 代人 力资源 管理 思 想。其 以人 为 中心的人 力 资源管理 思想 , 包括 审授 官、 明赏罚 、 培育人才 以及“ 说在 爱施 ” 等内 容 。《 管子》 先进治 国理念 以及 管仲在 齐国的治
理漏洞 , 为 当今 的人 力 资 源 管 理 提 供 了借 鉴 。
一
树 十获者 , 木也 ; 一树百获 者, 人也。我苟种之 ,
事并举 , 虽没有明确的说人与事的辩证关系, 但《 管
如神用之 , 举事 如神 , 唯王之门。 ” ( 《 权修》 ) 古代管 子》 提出“ 取人 以己者 , 度恕而行 也” ( 《 版法解》 ) , 理者 将人 视为 “ 工具 ” , 而在 现 代人 力 资 源 管 理理 念 管理者不 可 以强加 给所 用 之 人 范 围之 外 的事 情 , 事 中将“ 人” 看作一种资源。《 管子》 将人 才看作可 以 由人举 , 人 的 主 观 能 动 性 影 响 事 情 发 展 的走 向。
的灼见。《 管子》 是一部熔各家管理思想 于一炉 的 资源的取得、 开发 、 保持和利用 等方 面所 进行 的计 著作 , 当 中包 含着 人 员 选 拔 、 配置 、 培训 、 考核、 薪 酬 划 、 组织、 指挥 和控 制 的 活动 , 是 通 过 协 调社 会 劳动 以及激励等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思想 。 治 之本 日人 日事
・
21 ・
用力苦则事不工 , 事不工而数复之 ” ( 《 版法解》 ) , 分配制度是人力 资源管理 的重要方面 , 是 留住 使用人力过头 , 事情反而难以尽善。 人才队伍 , 以及激励员工 的关键 。《 管子》 一 书中也
正是秉 承 “ 人不 可 不务 也。此天 下 之极 也”
管子的管理学观点
![管子的管理学观点](https://img.taocdn.com/s3/m/a8a79a77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a8.png)
管子的管理学观点“管子”的管理学观点管子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位著名思想家和政治家。
他所创立的管理学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被后人奉为经典之作。
本文将从管子的管理学思想中选取几点进行论述,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其思想体系。
一、统一思想管子强调管理者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思想,以便更好地领导下属。
他在《管子·权修》中说:“言不一则政不行,赏罚不一则事不速,尊卑不一则功不成。
”这句话表明,管理者必须确立一个目标,统一思想,才能有效地管理。
同时,这也是协调各部门利益、实现组织目标的重要前提条件。
二、注重人才在“管子”的管理学思想中,人才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管子认为,管理者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他在《管子·权修》中说:“苟无其人而欲举大事,何以为也?”这说明,没有能力和素质的人才,任何组织都无法取得成功。
因此,管理者需要注重挖掘潜力、培养人才,将人才的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三、善用权术管子认为,管理者必须掌握权术,方可更好地领导下属。
他的《管子·权修》中提出了三种权术:权化、权谋、权变。
管子认为,在权力运用上,达到最后目的的有效手段即为良善的权术。
因此,管理者需要掌握各种权术,以应对工作时的各种复杂情况。
四、注重细节管子认为,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必须注重细节。
他曾说过:“物须细,事须端,言须序,志须诚。
”这说明,管理者需要把握工作的方方面面,关注细节,做到严谨的管理。
只有注重细节,才能真正了解问题的根源,并找到可行的解决方案,让组织达到最佳状态。
五、关注群众管子的思想中,既重视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也关注管理对象即被管理群众。
在《管子·权修》的“六德”一章中,管子提到了“养民”这一点,强调管理者要把民众放在第一位,注重人民的生活,因为“有民则有国,有国则有君”。
因此,管理者需要注重和民众保持良好沟通,了解群众需要,为民众的利益着想,才能取得民心,切实提高组织的凝聚力。
《管子》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研究
![《管子》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482f53fe009581b6ad9eb9e.png)
《管子》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研究发掘和研究我国古代典籍的管理思想,并与企业实践相结合,是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重要工作。
《管子》作为我国古代的一部重要著作,蕴涵着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主要有“以人为本”思想、“百年树人”思想、“选贤任能”思想和“禄当其功”思想等,这些思想为我国现代企业管理提供了思路,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标签:《管子》;以人为本;百年树人;选贤任能;禄当其功F24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
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更是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
实现这些要求和任务的重要工作就是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优秀思想的全面挖掘和系统整理,并在此基础上与时俱进、古为今用,为我国各项改革提供意识指导和思想保障。
因此,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我国古代的典籍从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挖掘,具有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管子》作为我国古代的学术典籍之一,是先秦诸子时代百科全书式的巨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思想瑰宝,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通过对《管子》关于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发掘和研究,使其优秀的传统思想文化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可以为现代企业的有效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总体而言,《管子》包含了“以人为本”思想、“百年树人”思想、“选贤任能”思想和“禄当其功”思想等四个方面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内容。
1 “以人为本”思想顺应人心的管理,才是最好的管理,才是长远之计。
“以人为本”思想可以说是《管子》管理思想的精髓,在另成体系的《心术》(上、下)、《白心》和《内业》等篇中均有精辟的阐述。
同时,在《霸言》、《牧民》等众多篇章中均有以人为本思想的阐述。
《管子·霸言》指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
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意思是想要成就王业,首先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一切以人民为主体,主体得以治理则国家得以巩固,主体动乱则国家危机,这是最初“以人为本”概念的提出。
《管子》管理思想及其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管子》管理思想及其对企业管理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861f5016650e52ea5518986d.png)
第二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管子》管理思想及其对企业管理的启示姓名:黄丽娜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教师:周碧晴2011-05《管子》管理思想及其对企业管理的启示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相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用西方管理理论进行企业管理,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然而不少企业仍然缺少管理经验,在管理制度建设与更新、管理手段创新与完备等方面存在不足。
面对这一现状,建立有利于我国企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管理模式是十分有必要的。
《管子》是一本博采众长,内涵丰富的经典古籍。
其思想理论指导了齐国的改革实践,帮助齐国成为春秋首霸,极富研究价值。
本文就是立足于《管子》文本,试图从中探索一些改善企业管理的方法。
首先通过文本梳理,对《管子》管理思想进行归纳总结,再针对其现实意义进行探究。
从其管理思想形成的基础出发,对礼法治国、以人为本、以道为据等具体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与客观分析,树立逻辑层次。
然后去挖掘其中的实践价值,特别是找出其管理思想中与现代企业管理的契合点,为现代化管理提出可行的建议。
从选材上来说,《管子》一书虽然归于法家学说,但却有着儒、道、法合流的特点,而且涵盖兵家、阴阳家等诸多学说的思想,其丰富的思想内容是现代管理制度创新的宝贵资源。
而管子又是一位具有爱国情怀和务实精神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所体现出的实事求是、尊重实践的求知精神则给现代理论研究作出了良好的示范。
研究这一项目的意义就在于充分挖掘和借鉴其中蕴含的管理智慧,发挥我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和强大感召力,实现古为今用,理论创新。
学界有关《管子》的研究范围广、角度多,但是相对于其他诸子之学,《管子》的研究仍然薄弱,关于其管理思想的独立研究并不多见。
总体上来看,一般都是从法治理念入手,着重研究其法律管理思想,或者从治国角度展开对其管理思想的研究。
本文则站在微观主体层面,植根于现代企业管理的现实需求,通过对《管子》管理思想的研究分析,找到它与现代企业管理在道德建设、思想创新、制度管理等方面的几个共通点,并且有针对性地对企业管理制度建设、企业经营观念转变以及企业文化构建三方面提出建议,是本文的一大特点。
《管子》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研究
![《管子》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1d14df2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68.png)
《管子》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研究
王晓晗;颜世富
【期刊名称】《上海管理科学》
【年(卷),期】2007(29)2
【摘要】《管子》一书内容丰富,其中包含着较为完善和系统的人员选拔、配置、培训、考核、薪酬和激励等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研究《管子》中的这些思想,发掘其中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积极的指导、借鉴意义.【总页数】3页(P54-56)
【作者】王晓晗;颜世富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东方管理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相关文献】
1.《管子》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研究 [J], 卢明;刘相国;蔡建刚
2.《管子·乘马》国土规划和城邑规划思想研究 [J], 郭璐
3.《管子》的个性社会化思想——《管子》的社会心理学思想研究之一 [J], 丁仁富;杨昭宁
4.集当代《管子》经济思想研究之大成——巫宝三先生的《管子经济思想研究》简介 [J], 殷衷
5.《管子》的群体社会心理思想──《管子》的社会心理学思想研究之二 [J], 丁仁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子》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研究《管子》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研究摘要:发掘和研究我国古代典籍的管理思想,并与企业实践相结合,是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重要工作。
《管子》作为我国古代的一部重要著作,蕴涵着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主要有“以人为本”思想、“百年树人”思想、“选贤任能”思想和“禄当其功”思想等,这些思想为我国现代企业管理提供了思路,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管子》;以人为本;百年树人;选贤任能;禄当其功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4-0092-02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
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更是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
实现这些要求和任务的重要工作就是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优秀思想的全面挖掘和系统整理,并在此基础上与时俱进、古为今用,为我国各项改革提供意识指导和思想保障。
因此,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我国古代的典籍从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挖掘,具有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管子》作为我国古代的学术典籍之一,是先秦诸子时代百科全书式的巨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思想瑰宝,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通过对《管子》关于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发掘和研究,使其优秀的传统思想文化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可以为现代企业的有效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总体而言,《管子》包含了“以人为本”思想、“百年树人”思想、“选贤任能”思想和“禄当其功”思想等四个方面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内容。
1 “以人为本”思想顺应人心的管理,才是最好的管理,才是长远之计。
“以人为本”思想可以说是《管子》管理思想的精髓,在另成体系的《心术》(上、下)、《白心》和《内业》等篇中均有精辟的阐述。
同时,在《霸言》、《牧民》等众多篇章中均有以人为本思想的阐述。
《管子·霸言》指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
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意思是想要成就王业,首先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一切以人民为主体,主体得以治理则国家得以巩固,主体动乱则国家危机,这是最初“以人为本”概念的提出。
《管子·牧民》中有关于”以人民为本”的最朴实描述,如“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
……不为不可成者,量民力也。
不求不可得者,不强民以其所恶也”,这些均是以人为本思想的真实表达。
此外,“蛟龙得水,而神可立也(《管子·形势》)”、“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管子·九守》)等话都表明,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体,是力量的源泉,主政者必须紧密依靠人民,才能树立治理国家的权威,人民也是力量的源泉,向人民集思广益,才能增益治理智慧。
同时,《管子》还强调了在管理中实施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性。
《管子·形势解》有曰:“民,利之则来,害之则去。
民之从利也,如水走下,于四方无择也”,也就是说,人是自利的,即人是经济人。
因此,在管理过程中要考虑到员工的利益,否则就不能发挥激励的作用。
换句话讲,只有掌握人民的利益所在,才能促使人民自发、主动地从事相关事情,不然人民会感觉到厌烦,更不用说富国强民了。
《管子》还特别强调顺应民心的重要性,并指出了得民心的措施。
《管子·牧民》有曰:“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意识是,政令之所以能够推行,在于政令顺应了民心;政令之所以被废弛,在于政令违背了民心。
如果将人民视如粪土,那么人民将不能为己所用(视民如土,则民不为用《管子·形势解》)。
因此可以说,为政之要在于得人,而得人之要在于经营民心。
至于如何经营民心,《管子》提出要“从民四欲”、“取民有度”等,其中“四欲”是指快乐、幸福、生育和安全,唯有满足人民的各种需求,取民有度,才能国盛民强。
对于企业管理也是一样,唯有从员工的切身利益出发,满足员工的不同需求,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做出应有的贡献。
2 “百年树人”思想现代人力资源规划的目标是通过工作分析,对人力资源作出预算准备和计划等,以期对将来的人才任用作好准备,《管子》中对人才的培养和重视也体现了这一思想。
《管子·权修》有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
我苟种之,如神用之,举事如神,唯王之门”,意思是说,“作一年的打算,最好是种植五谷;作十年的打算,最好种植树木;作终身的打算,最好是培养人才。
一种一收的,是种谷物;一种十收的,是种树木;一种百收的,是培养人才。
我做君主的如能扶植人才,那效果就像是神在起作用。
做这种有如神效的事情,才是打开了王业的大门”。
管理之道在于对人才的开发和发展,组织在管理过程中不仅要把人看成是重要的财富,还要将其视为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对其进行有规划的投资,使人力资源变为人力资本,对组织的长期发展做出贡献。
如果事先有准备的储备和培养人才,那么他日一旦需要,就会“举事如神”而获得绝妙的回报。
对人才培养树立长期的规划方案,“树人”才能真正体现其作为资源的价值。
相比我国目前绝大多数企业对于人才培养与开发的“近视症”而言,《管子》早已富有远见地指出了人才培养与开发要有长期性,要对人才发展有一个很好的规划,把人才规划的谱系建立和发展起来。
何谓人才?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人才?对于这些问题,《管子》也给予了很好的回答。
人才首先是有道德要求的,《管子·牧民》中说,国之“四维”,即“礼义廉耻”,人只有懂得礼义廉耻,行为上才能有所规矩和尺度。
这些明礼义、知廉耻的人才会对国家的安定和秩序有所维护,这是对人才在道德上的要求。
此外,《管子》把那些擅长专门技艺的人也看作人才,并且提出了具体的区分和奖励方法:凡是精通农事的,善于养育六畜的,善于种植树木的,善于培植瓜果的,善于为人治病的,善于预测天气和年成好坏的,一律奖给“直食八石”的“黄金(铜)一斤”。
以上“一精通六善于”正是对人才技艺上的规定。
“凡是懂《诗》,懂《春秋》的人,一律奖给一匹马所能翻耕的田地,一斤金所能买到的衣服”,这是对人才文化素养上的关注。
这样,《管子》从道德、技艺以及文化素养等方面对人才作出了较为完善的衡量标准,而这些标准以及与此相对应的奖励措施对于培养和发展人才,并使他们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具有重要作用。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对人才资源进行选用的同时,还要根据组织的需要和规划,对他们进行符合职业规划的培训和教育。
3 “选贤任能”思想用人是一门艺术,有效及合理利用组织所拥有的人力资源不仅能更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直接关系组织经营目标的实现。
《管子》对于用人有一套相对完整的体系,主要按照“德当其位,功当其禄,能当其管”的原则来选贤用人。
《管子》从治国的角度出发,指出选人用人的极端重要性:“修长在乎任贤”(《管子·版法》),《管子》主张国家欲修得长治久安,关键“在乎贤能”,用的贤能,则国泰民安;用失贤能,则祸国殃民。
“贤人不来,则百姓不用;百姓不用,则天下不至”(《管子·君臣下》)。
用得贤能,才能得人心、从而才能得天下。
可见,用人是多么重要,不重视人才,是治国与管理之大忌。
而对于该按怎样的标准“选举”人才?我国历来提倡德才兼备,《管子》是较早提倡并较为完善阐述这个问题的著作。
“论材:量能、谋德而举之”(《管子·君臣上》),即对“选举”之“材”必须坚持标准,不能滥竽充数。
《管子》非常重视对“选举”之“材”德的考察,即注重于“谋德”,认为官员之德关系到国家的安危。
在重德的前提下还需要有才,有德而无才,是好人而不是人才,不足以担当大任:“察能授官,班禄赐予”(《管子·权修》),按照能力安排职务,同时要按职务和业绩给予等级制的俸禄。
在阐述选人必须坚持德才标准的同时,为了正常坚持标准,《管子》提出应该防止的一些偏向,“苟得大意,不以小缺为伤”,即对人才的考核要实事求是,重大节,恕小过。
《君臣下》进一步提出,选人应“不以年伤”,即不强调资历,才能破格提拔年轻人,充分发挥有才之人的才能。
《管子》对于人才的选拔具有一套较为完善的制度,而且这一人才选拔制度具有较强的执行力,凡是违反人才选拔制度的相关管理均要受到惩处。
具体来说,《管子》提倡通过国家公布政令的形式在全国范围内举荐人才,也就是说,人才举荐是自下而上进行的。
《管子·小匡》有曰:“于子之乡,有居处为义好学,聪明质仁,慈孝于父母,长弟闻于乡里者,有则以告。
有而不以告,谓之蔽贤,其罪五。
有司已于事而竣。
”也就是说,凡有贤才,地方官员必须予以上报,这是官员的职责所在,必须履行;倘若不上报,则相关官员就要被定罪,而且罪行较大,入于五刑。
在这样一种选拔与惩罚机制下,“于是乎乡长退而修德进贤”(《管子·小匡》),各级官吏都非常重视举荐来自下层的人才。
对于现代管理来说,人才获取更应该走制度化、透明化、法制化的人才选定道路,这样才会获得更大范围的优秀人才,使人才能够得到充分的任用。
4 “禄当其功”思想在管理中,考核的作用在于全面了解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对过去一段时间内的工作予以总结并发现问题,对未来进行规划,以期对人员做出更加合理的安排,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古人云:“矢不激不远,人不励不奋。
”衡量被管理者的工作实绩并对考核的结果进行物质和精神的激励,可以有效地激发被管理者的工作热情,使组织目标与个体目标达成一致,形成良好的工作环境与氛围,促成组织的良性发展。
《管子》人才思想把这一方面论述的比较透彻,提出了较为全面的激励思想和考核理念,以实现管理目的。
首先,“得人之道,莫如利之”、“欲来民者,先起其利,虽不召而民自至”(《管子·形势解》)。
也就是说,要得到人心,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人利处,即满足他人的需要。
同时,若能正确地把握“利益”这把杠杆,就能有效地调动人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产生更多的效益,促进社会和组织的发展。
《管子·山至数》里讲到,“禄当其功”、“绩者多食”的奖惩办法。
为了达到激励人才的目的,《管子》指出领导者要论功行赏,给有能力、有贡献的人以物质和精神的奖励,这从另一方面也表明,激励要有目标性。
其次,激励、赏罚是有尺度的。
《管子》虽然非常重视研究人的需要,强调满足人的需要的重要性,但并不主张无限制地满足个人的私利,而是十分注意保持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一致,强调满足个人利益以不损害国家利益为前提,认为“民多私利者,其围贫”(《管子·禁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