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总结

合集下载

系统操作员小我总结6篇

系统操作员小我总结6篇

系统操作员小我总结6篇篇1作为一名系统操作员,我在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逐渐掌握了各项技能,不断提升自我。

在此,我对自己的工作内容、成果、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职业规划和未来发展等方面做出总结。

一、工作内容及成果1. 系统维护与管理作为系统操作员,我的主要任务是负责系统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

这包括系统更新、数据备份、服务器监控等。

我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2. 操作用户支持我为用户提供技术支持,解决他们在使用系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在线沟通、电话、邮件等方式,我及时响应用户需求,为他们提供解决方案。

3. 操作流程优化我积极参与系统的优化和改进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通过对操作流程的分析和改进,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操作难度。

二、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 系统故障处理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偶尔会出现故障。

我积极学习相关知识,提高故障排查能力,遇到问题时能够迅速定位并解决。

2. 用户操作不当问题部分用户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不当行为,导致系统出现问题。

我通过培训和指导,提高用户的操作水平,减少误操作。

三、职业规划和未来发展1. 技能提升作为一名系统操作员,我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技术、新工具。

我将继续深入学习系统的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2. 拓展相关领域知识为了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我将拓展相关领域的知识,如数据库管理、网络安全等。

这将有助于我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系统,提高工作效率。

3. 职业规划目标我的职业规划目标是成为一名高级系统管理员或系统架构师。

我将为此努力学习,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团队合作和自我提升1. 团队合作在团队中,我积极参与各项工作,与同事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

通过团队协作,我完成了许多任务,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2. 自我提升除了工作之外,我还注重自我提升。

我积极参加培训、研讨会等活动,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同时,我还关注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保持与时俱进。

操作系统原理总结

操作系统原理总结

操作系统原理总结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是计算机系统的内核与基石。

它负责控制和协调计算机的各种活动,使得计算机能够高效、稳定地运行。

下面就让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操作系统的原理。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用户接口。

处理机管理的任务是合理地分配和调度处理机资源,以提高处理机的利用率和系统的性能。

进程是处理机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

操作系统通过进程控制、进程同步、进程通信和进程调度等手段来管理进程。

进程调度算法决定了哪个进程将获得处理机资源,常见的调度算法有先来先服务、短作业优先、时间片轮转等。

存储器管理的目标是为程序的运行提供良好的内存环境,提高内存的利用率。

内存分配方式有连续分配和离散分配两种。

连续分配包括单一连续分配和分区分配,离散分配则包括分页存储管理、分段存储管理和段页式存储管理。

虚拟存储器技术通过将部分程序和数据暂时存放在外存上,使得计算机能够运行比实际内存更大的程序。

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管理和控制各类 I/O 设备,方便用户使用设备,并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设备管理包括设备分配、设备驱动、设备缓冲和设备独立性等方面。

设备分配算法要考虑设备的使用情况和请求的优先级。

设备驱动程序是操作系统与设备硬件之间的接口,负责控制设备的操作。

设备缓冲可以减少 I/O 操作的次数,提高系统的性能。

文件管理负责对文件进行组织、存储、检索和保护。

文件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一种按名存取的方式,方便用户对文件进行操作。

文件的逻辑结构有流式文件和记录式文件,物理结构有连续文件、链接文件和索引文件。

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方法有空闲表法、空闲链表法和位示图法等。

文件的保护机制可以防止文件被非法访问和修改。

用户接口是操作系统与用户之间的交互界面,分为命令接口和程序接口。

命令接口包括联机命令接口和脱机命令接口,程序接口则通过系统调用为用户程序提供服务。

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主要有单体结构、层次结构、微内核结构和客户/服务器结构等。

操作系统总结

操作系统总结

操作系统总结引言: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提供程序运行环境和用户接口。

在计算机领域中,操作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旨在总结和探讨操作系统的特点、功能以及发展趋势。

一、操作系统的特点操作系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并发性:操作系统能够同时管理多个程序的执行,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利用率。

2. 共享性:操作系统可以合理调度和分配计算机资源,使多个用户能够共享这些资源。

3. 随机性:操作系统的执行逻辑是非确定性的,与外部事件和用户操作等相关。

4. 虚拟性:操作系统通过虚拟技术,将实际物理资源抽象成逻辑资源,提供给用户使用。

5. 持久性:操作系统能够将用户的数据和程序存储在持久存储设备中,确保数据不会丢失。

二、操作系统的功能操作系统具有下列主要功能:1. 资源管理:操作系统负责管理和分配计算机的各种硬件资源,包括CPU、内存、外部设备等。

2. 进程管理:操作系统能够创建、销毁和调度进程,确保程序的有序执行。

3. 内存管理:操作系统通过内存管理机制,将内存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实现程序的加载和运行。

4. 文件系统:操作系统负责管理和组织计算机上的文件,提供文件的存储和访问接口。

5. 设备管理:操作系统通过设备管理机制,控制和调度计算机上的硬件设备,保证其正常工作。

6. 用户接口:操作系统提供用户接口,使用户能够方便地操作计算机系统。

三、操作系统的发展趋势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操作系统也在不断演进和改进。

以下是操作系统发展的趋势:1. 分布式系统: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分布式系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

分布式操作系统能够连接多台计算机,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

2. 实时系统:实时操作系统逐渐得到广泛应用,主要用于需要对时间要求较高的应用领域,如航空航天、工业控制等。

3. 虚拟化技术:虚拟化技术能够将一台计算机划分为多个虚拟机,每个虚拟机运行着一个独立的操作系统。

这种技术能够提高硬件的利用率,降低成本。

操作系统总结

操作系统总结

操作系统总结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硬件和应用软件之间的桥梁,它对计算机进行控制和管理,提供各种资源和服务,使得计算机能够高效地运行。

本文将对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和分类进行总结,并探讨操作系统在不同应用领域的实际应用。

一、操作系统的概念操作系统是一种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基本的系统软件之一。

它提供了用户与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负责管理和调度计算机系统的各个资源,如处理器、内存、磁盘、输入输出设备等,以及处理和协调各个应用程序的运行。

二、操作系统的功能1. 进程管理:操作系统负责创建、调度和终止进程,分配和回收进程的资源,实现进程间的通信和同步,确保系统资源的合理利用。

2. 内存管理: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的内存资源,负责分配和回收内存空间,为各个进程提供内存保护和共享机制。

3. 文件系统管理: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上的文件和目录,实现文件的存储、检索和保护,提供用户对文件的管理和操作接口。

4. 设备管理: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包括设备的分配、控制和调度,使得多个设备能够高效地共享。

5. 用户接口:操作系统提供用户与计算机系统之间的交互界面,包括命令行界面、图形界面等,使得用户能够方便地操作计算机。

三、操作系统的分类1. 手机操作系统:如Android和iOS,主要用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提供各种应用程序和服务。

2. 服务器操作系统:如Windows Server和Linux,用于大型服务器,支持高并发、高可用和分布式计算等特性。

3. 嵌入式操作系统:如嵌入式Linux和嵌入式Windows,主要用于嵌入式设备,如智能家电、汽车控制系统等。

4. 桌面操作系统:如Windows和Mac OS,用于个人计算机,提供各种应用软件和工具。

5. 实时操作系统:如VxWorks和RTOS,用于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领域,如航空航天、工业自动化等。

四、操作系统的应用操作系统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以几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为例进行介绍。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心得体会范文大全(8篇)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心得体会范文大全(8篇)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心得体会范文大全(8篇)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心得体会范文大全篇一:通过这一学期学习,才慢慢接触专业课。

刚开始觉得挺难得我都有点不想学这个专业了,慢慢的我觉得有趣多了。

虽然我学的不是很好,最起码我能给自己装系统了。

我给自己的电脑装过window7、xp系统。

从一开始连个cmos设置都不会进去,到现在能装各种机型的系统。

让我最高兴的事是我会建立网站了,以及能制作出复杂点的,漂亮的网页了。

从刚开始学装windowserver20xx时,我真的懵懵懂懂的,那开始是真的不想学这个专业了,那段时间还学java编程,我真的快崩溃了,后悔自己干嘛学这个专业,我根本就是没有天赋,感觉大学这四年完蛋了,大一大二还没有感觉,现在真实的感受到了,但后来发现,我是越来越感觉有兴趣了,只要肯付出课后肯钻研,就一定会有一点收获的。

通过这次网页课程设计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自觉性,自己动脑、动手,动口,运用网络资源,结合教材及老师的指导,通过自身的实践,创作出积聚个人风格、个性的个人网页。

总体来说,整个学期的学习过程,我学会了很多知识,在此次网页设计中,我充分利用了这次设计的机会,全心全意投入到网页世界,去不断的学习,去不断的探索;同时去不断的充实,去不断的完善自我,在网络的天空下逐渐的美化自己的人生!做好页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包括个人主页的选题、内容采集整理、图片的处理、页面的排版设置、背景及其整套网页的色调等很多东西。

本次课程设计不是很好,页面过于简单,创新意识反面薄弱,这是我需要提高的地方。

需要学的地方还有很多,需要有耐心、坚持,不断的学习,综合运用多种知识,才能设计出好的web页面。

总体来说,通过这次的对网页和网站课程设计,有收获也有遗憾、不足的地方,但我想,我已经迈入了网页设计的大门,只要我再认真努力的去学习,去提高,凭借我对网页设计的热情和执着,我将来设计出的网页会更加专业,更完善。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心得体会范文大全篇二:转眼间,学习了一个学期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即将结束。

操作系统重点知识总结

操作系统重点知识总结

操作系统重点知识总结操作系统》重点知识总结第一章引论1、操作系统定义:是一组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的对各类作业进行调度以及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的集合。

2、操作系统的作用1. 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

2. 作为计算机资源的管理者3. 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3、分时系统原理和特征原理:人机交互、共享主机特征: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4、脱机I/O 原理:程序和数据的输入和输出都是在外围机的控制下完成。

优点:减少了CPU 空闲时间、提高了I/O 速度。

5、操作系统四个基本特征;其中最重要特征是什么?(并发)并发、共享、虚拟、异步第二章进程管理1 、进程定义、进程特征(结构特征、动态性、并发性、独立性和异步性)1. 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

2. 进程是一个程序及其数据在处理机上顺序执行时所发生的活动。

3. 进程是具有独立功能的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运行的过程,他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动态性、并发性、独立性、异步性。

2、进程的基本状态、相互转换原因及转换图(三态)就绪、阻塞、执行3、具有挂起状态的进程状态、相互转换原因及其转换图(五态)活动就绪、静止就绪、活动阻塞、静止阻塞、执行4、什么是进程控制块?进程控制块的作用进程控制块是用于描述进程当前情况以及管理进程运行的全部信息。

1. 作为独立运行基本单位的标志。

2. 能实现间断性运行方式。

3. 提供进程管理、调度所需要的信息4. 实现与其他进程同步与通信5、临界资源定义、临界区的定义一次只能为一个进程使用的资源称为临界资源。

每个进程访问临界资源的代码称为临界区。

6、同步机制应遵循的规则空闲让进、忙则等待、有限等待、让权等待7、记录型信号量的定义,信号量值的物理意义,wait 和signal 操作8、AND 型信号量的定义,Swait 和Ssignal 操作9、经典同步算法:①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算法;②不会死锁的哲学家就餐问题算法;③读者-写者问题算法10、利用信号量机制实现进程之间的同步算法(前驱关系、类经典同步问题)11、高级进程通信三种类型。

操作系统实验心得(精选多篇)

操作系统实验心得(精选多篇)

操作系统实验心得每一次课程设计度让我学到了在平时课堂不可能学到的东西。

所以我对每一次课程设计的机会都非常珍惜。

不一定我的课程设计能够完成得有多么完美,但是我总是很投入的去研究去学习。

所以在这两周的课设中,熬了2个通宵,生物钟也严重错乱了。

但是每完成一个任务我都兴奋不已。

一开始任务是任务,到后面任务就成了自己的作品了。

总体而言我的课设算是达到了老师的基本要求。

总结一下有以下体会。

1、网络真的很强大,用在学习上将是一个非常高效的助手。

几乎所有的资料都能够在网上找到。

从linux虚拟机的安装,到linux的各种基本命令操作,再到gtk的图形函数,最后到文件系统的详细解析。

这些都能在网上找到。

也因为这样,整个课程设计下来,我浏览的相关网页已经超过了100个(不完全统计)。

当然网上的东西很乱很杂,自己要能够学会筛选。

不能决定对或错的,有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去尝试。

就拿第二个实验来说,编译内核有很多项小操作,这些小操作错了一项就可能会导致编译的失败,而这又是非常要花时间的,我用的虚拟机,编译一次接近3小时。

所以要非常的谨慎,尽量少出差错,节省时间。

多找个几个参照资料,相互比较,慢慢研究,最后才能事半功倍。

2、同学间的讨论,这是很重要的。

老师毕竟比较忙。

对于课程设计最大的讨论伴侣应该是同学了。

能和学长学姐讨论当然再好不过了,没有这个机会的话,和自己班上同学讨论也是能够受益匪浅的。

大家都在研究同样的问题,讨论起来,更能够把思路理清楚,相互帮助,可以大大提高效率。

3、敢于攻坚,越是难的问题,越是要有挑战的心理。

这样就能够达到废寝忘食的境界。

当然这也是不提倡熬夜的,毕竟有了精力才能够打持久战。

但是做课设一定要有状态,能够在吃饭,睡觉,上厕所都想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你不成功都难。

4、最好在做课设的过程中能够有记录的习惯,这样在写实验报告时能够比较完整的回忆起中间遇到的各种问题。

比如当时我遇到我以前从未遇到的段错误的问题,让我都不知道从何下手。

操作系统的学习总结

操作系统的学习总结

操作系统的学习总结操作系统的学习总结操作系统的学习总结一经过一天半的战斗,终于把操作系统概论这本书给拿下了。

对于曾经专业课学过一些电脑硬件知识的我来说,这本书更加吸引我,以前一些听过的名词或高大上的词语在这本书上被详细介绍了,看的非常有收获。

下面来总结下自己的收获:首先第一章引论,在这里首先介绍了计算机系统,包括了软件和硬件两部分。

接下来就是第一章的重点:操作系统。

如下图:当前流行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unix、linux等。

微软的windows系统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从ms-dos---windows3---windows95---windows98---windowsnt---windows2000,再到现在win7、8甚至win10,微软始终在进步。

unix是一个通用的交互式分时操作系统,有at&t公司下属的bell实验室开发,在诞生后,源代码就一直公开,用户可以参与到unix的升级中。

unix的特点:1.短小精悍;2.可装卸的多层次文件系统;3.可移植性好;4.网络通信功能强。

linux是网络时代的产品,继承于unix,并做了很多改进。

第一章总领了全书,后面的二三四五六章都是讲的计算机的各种管理,总结如下图:在这里我把每章中的重点用红色的颜色标记出来了,这样在精读的时候就可以有重点的向外扩散,抓住考点,征服考试。

第一遍阅读画的有点粗糙,在精读的时候再大大的丰富下。

操作系统学习总结2这里的设备指的是i/o设备,即冯若依曼所提出的计算机五大部件的输入/输出部件,在五大部件中占其二,可想其重要行了,现在,开始我的总结之旅了i/o系统可以分为:微机i/o设备和主机i/o设备。

这两个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我还是不太清楚。

感觉微机i/o比主机i/o要简单。

对i/o系统的管理有以下几种管理方式:程序控制方式:这种方式好比学51单片机编汇时反复去检测一个端口是否有要求的信号来一样,简单,但对cpu利用率太太太太太低了。

计算机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1.操作系统的概念:通常把操作系统定义为用以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和数据结构的集合。 ★2.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 分布式操作系统。 ①批处理操作系统 特点: 用户脱机使用计算机 成批处理 多道程序运行 优点: 由于系统资源为多个作业所共享,其工作方式是作业之间自动调度执行。并在运行过程中用户不干预自己的作业,从 而大大提高了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和作业吞吐量。 缺点: 无交互性,用户一旦提交作业就失去了对其运行的控制能力;而且是批处理的,作业周转时间长,用户使用不方便。
指令的执行和中断
操作系统的启动 启动电源——产生中断信号——触发 CPU 中的一段指令发现操作系统引导区位置——导入内存执行——操作系统程 序加载到内存制定区域——初始化硬件…… 7.算法 begin….end 算法的开始于结束 repeat 操作…..until 条件 当“条件”未被满足时重复所描述的“操作” while 条件 do 操作…….od 当“条件”满足时,进行相应的“操作” if 条件 then 操作 else 操作 fi 满足“if”所指的“条件”时,进行“then”后的相关“操作”,否则完成“else” 后的相关操作。 第二章 ★1.作业:在一次应用业务处理过程中,从输入开始到输出结束,用户要求计算机所做的有关该次业务处理的全部工 作称为一个作业。 作业由不同的顺序相连的作业步组成,作业步是一个作业的处理过程中计算机所做的相对独立的工作。 2.作业的组织: 作业由三部分组成,即程序、数据和作业说明书。作业中包含的程序和数据完成用户所要求的业务处理工作,作业说 明书则体现用户的控制意图。 ★由作业说明书在系统中生成一个称为作业控制块(JCB)的表格,JCB 包括:作业名、估计执行时间、优先数(用 于调度)、作业说明书文件名、程序类型、资源要求(静态申请和动态申请)、作业状态(提交后各执行完成)。 作业说明书包括:作业基本情况描述(用户名、作业名、使用语言名、允许最大处理时间等)、作业控制描述(控制方 式、操作顺序、出错处理等)、作业资源要求描述(要求处理时间、内存空间、外设类型和数量、处理及优先级、库函 数或实用程序等)。 ★3.如何控制作业 ①联机输入输出方式 联机输入输出方式大多用在交互式系统中,用户与系统通过交互式会话输入输出作业。在联机输入输出方式中,外围 设备直接与主机相连接。 ②脱机输入输出方式 脱机输入又称为预输入方式,利用低档个人计算机作为外围处理机进行输入输出处理。 ③直接耦合方式 把主机与低档外围通过一个公用的大容量外存直接耦合起来。 ④SPOOLING 系统(外围设备同时联机操作) 多台外围设备通过通道或 DMA 器件和主机与外存连接起来。 ⑤网络联机方式 网络联机方式以上述几种输入输出方式为基础。当用户通过计算机网络中的某一台设备对计算机网络中的另一台主机

操作系统心得体会2000字(5篇)

操作系统心得体会2000字(5篇)

操作系统心得体会2000字(5篇) 关于操作系统心得体会,精选6篇范文,字数为2000字。

在学习了《操作系统》后,我对操作系统的理解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提高。

操作系统心得体会(范文):1在学习了《操作系统》后,我对操作系统的理解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提高。

首先,操作系统设置要完全符合操作系统的各个要求,操作系统的设置必须符合操作系统的各个要求。

其次,操作系统设计要有明确的要求和操作流程。

最后,操作系统的设计必须符合操作系统的各个要求。

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系统的重要性,也使自己对系统的理解加深了许多。

同时也使自己的操作系统能够有效地与操作系统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提高自己的操作的可靠性。

这次实训给我留下了不一样的深刻体会。

我们在操作系统的同时,也要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操作系统的能力,使自己成为操作系统运行的能力和经验的有效的掌握者。

在这次实训过程中,我发现了自身许多不足之处。

如在操作系统中,由于对系统的理解不够深入,在一开始我并未真正意识到系统运行的重要性,并将在今后的操作过程中努力加强自己的操作系统的能力。

通过这次学习,使自己对系统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这次的实训,对自己今后在系统操作中的运行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使自己对系统的运行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这次实训对于自己将来的专业学习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自己的专业知识有了很大的积淀,也使自己对系统的运作更加的熟悉和熟练。

这次实训,虽然自己在操作系统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以前没有碰到过的困难。

但是通过这次实训,我也从中吸取了许多的经验,这些经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它们给予了自己很多经验教训,帮助自己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操作系统心得体会(范文):2通过这次的课题的学习,我对于这门课程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对于以后的工作有了很大的帮助。

这次课题从小的方向来看,是以一个小小的方向,对整个课程进行分析的。

计算机操作系统学习总结

计算机操作系统学习总结

计算机操作系统学习总结一填空:1.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三种类型的使用接口,它们是命令方式和系统调用和图形用户界面。

2.进程在执行过程中,因时间片用完将进入就绪状态。

3.在响应比最高者优先的作业调度算法中,当各个作业等待时间相同时,运行时间短的作业将得到优先调度;当各个作业要求运行的时间相同时,等待时间长的作业得到优先调度。

4.当一个进程独占处理器顺序执行时,具有两个特性:封闭性和可再现性。

5.程序经编译或汇编以后形成目标程序,其指令的顺序都是以零作为参考地址,这些地址称为逻辑地址。

6.文件的逻辑结构分流式文件和记录式文件二种。

7.进程由程序、数据和进程控制块(PCB)组成。

8.对信号量S的操作只能通过原语操作进行,对应每一个信号量设置了一个等待队列。

9.操作系统是运行在计算机裸机系统上的最基本的系统软件。

10.虚拟设备是指采用SPOOLING技术,将某个独享设备改进为供多个用户使用的的共享设备。

11.在分时系统中,时间片给定,用户数越多,响应时间越长。

12.段式管理中,以段为单位,每段分配一个连续区。

由于各段长度不同,所以这些存储区的大小不一,而且同一进程的各段之间不要求连续。

13.逻辑设备表(LUT)的主要功能是实现设备独立性。

14在采用请求分页式存储管理的系统中,地址变换过程可能会因为缺页和越界等原因而产生中断。

16. CPU的调度分为高级、中级和低级三种,其中低级调度是指进程调度。

17.文件的物理结构分为顺序文件、索引文件和索引顺序文件。

18.所谓设备控制器,是一块能控制一台或多台外围设备与CPU并行工作的硬件。

19. 利用文件目录实现文件共享,文件系统必须设置一个基本文件目录。

20分页管理储管理方式能使存储碎片尽可能少,而且使内存利用率较高,管理开销小。

20.计算机操作系统是方便用户、管理和控制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的系统软件。

21.操作系统目前有五大类型: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和分布式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知识点复习总结

操作系统知识点复习总结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0章计算机系统概述计算机系统由操作员、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组成。

软件系统:有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三类。

系统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最靠近硬件层次不可缺少的软件;支撑软件是支撑其他软件的开发和维护的软件;应用软件是特定应用领域的专用软件。

硬件系统:借助电、磁光、机械等原理构成的各种物理部件的组合,是系统赖以工作的实体。

如今计算机硬件的组织结构仍然采用冯诺依曼基本原理(有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通常把控制器和运算器做一起称为中央处理机cpu,把输入输出设备统称为I/O设备)。

关于计算机系统的详细:Cpu的四大组件构成:ALU、CU、寄存器和中断系统。

存储器:理想存储器是大容量、高速度和低价位。

在计算机系统中存储器的分层结构:寄存器、高速缓存(cache)(用于解决cpu和内存读写速度过于不匹配)、主存(RAM和ROM)、磁盘和磁带。

I/O系统:由I/O软件和I/O硬件组成,前者用于将数据输入主机和将数据计算的结果输出到用户,实现I/O系统与主机工作的协调。

I/O硬件包括接口模块和I/O设备。

关于系统中断:利用中断功能,处理器可以在I/O操作执行过程中执行其他指令。

第1章操作系统引论操作系统的定义:控制和管理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以便用户使用的程序集合。

计算机的四代发展:(1)没有操作系统的计算机(没有晶体管,使用机器语言写成的)(2)有监控系统的计算机(出现晶体管,使用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出现了单道批处理系统)(3)带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出现了小规模的集成电路,出现了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相当于系统中断,由于多道程序不能很好的满足用户对响应时间的要求,出现了分时系统。

多批道处理系统和分时系统的出现标志着操作系统的形成。

)(4)多元化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出现了大规模集成电路,分布式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特征并发性: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在同一个时间间隔内发生。

操作系统总结报告

操作系统总结报告

操作系统总结报告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提供应用程序运行的环境,并为用户提供与计算机系统交互的界面。

以下是对操作系统的总结报告:1. 功能概述:操作系统提供了多种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管理、设备管理等。

进程管理负责控制和调度应用程序的执行,保证系统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内存管理负责管理计算机的内存空间,包括分配和回收内存,实现内存的共享和保护;文件系统管理负责管理计算机的存储设备,提供对文件的创建、读写和删除等操作;设备管理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设备,包括对设备的初始化、分配和控制等。

2. 主要特点:操作系统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首先,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负责协调和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各个组件,提供统一的接口和环境。

其次,操作系统是一个多任务、多用户的系统,可以同时运行多个应用程序,并为多个用户提供服务。

此外,操作系统是一个层次化的系统,由不同的层次组成,每个层次负责不同的功能,形成一个稳定和可靠的系统。

3. 发展历程:操作系统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早期的操作系统主要是批处理系统,通过批量处理作业提高计算机的利用率。

后来出现了交互式操作系统,用户可以通过终端与计算机进行交互,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效率。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分时操作系统和实时操作系统相继出现,分时操作系统可以同时为多个用户提供服务,而实时操作系统可以保证任务的及时响应和处理。

最近几年,随着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虚拟化和分布式操作系统成为研究和发展的热点。

4. 存在的问题:尽管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操作系统的复杂性导致其开发和维护成本较高,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和优化。

其次,操作系统的安全性问题一直是关注的焦点,黑客和病毒等威胁对操作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挑战。

此外,操作系统的性能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在大规模计算和高并发的场景下,需要对操作系统进行调优和优化。

操作系统总结

操作系统总结

第一章1.操作系统设计目标:方便性、有效性、便于设计实现维护。

2.引入多道程序系统的原因:提高CPU的利用率。

特点:在主存同时存放多个作业,使之同时处于运行状态,共享系统中的各种资源。

3.操作系统基本功能: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4.批处理系统特点:吞吐量大、资源利用率高、无法交互、平均周转时间长。

分时系统特点:同时性、独立性、交互性、及时性。

实时系统特点:实时性、可靠性、确定性。

5.衡量OS的性能指标:资源利用率、吞吐量、周转时间。

6.对称多处理:操作系统和用户程序可安排在任何一个处理机上运行,各处理机共享主存和各种I/O设备。

7.操作系统的特性: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异步性。

8.CPU工作状态:核心态(操作系统内核程序)、用户态(用户程序)。

用户态到核心态的转换由硬件完成。

核心态到用户态的转换由内核程序执行后完成。

9.系统调用:内核向用户提供的,用来运行系统内核子程序的接口。

特权指令执行时,CPU处于核心态。

10.用户与操作系统的接口:操作接口(命令语言或窗口界面)、编程接口(系统调用)。

第二、三章1.程序顺序执行的特点:串行性、封闭性、可再现性。

2.进程的四大特性:动态性、独立性、并发性、结构性。

3.进程控制块的组成部分:进程标识符、状态+调度+存储器管理信息、使用的资源信息、CPU现场保护区、记账信息、进程间家族关系、进程的链接指针。

4.进程基本状态:运行态、阻塞态、就绪态。

5.进程控制:是指系统使用一些具有特定功能的程序段来创建、撤消进程,以及完成进程各状态之间的转换。

6.进程调度的功能:记录系统中各进程的执行状况、选择就绪进程占有CPU、进行进程上下文的切换。

方式:非抢先/非剥夺方式(批处理)、抢先/剥夺方式(分时、实时)。

时机:①现行进程完成或错误终止;②提出I/O请求,等待I/O完成;③时间片用完或更高优先级进程就绪;④执行了某种原语操作。

7.进程调度的算法:先来先服务、最短作业优先、响应比高者优先、优先级调度法、轮转法、多级反馈队列轮转法。

(完整版)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原稿)

(完整版)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原稿)

(完整版)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原稿)第一章绪论1.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答:操作系统的职能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硬、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并为用户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友好的接口。

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信息管理(文件系统管理)和用户接口等。

2.研究操作系统的几种不同观点答:(1)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①处理机管理:分配和控制处理机;②存储器管理:分配及回收内存;③I/O设备管理:I/O 分配与操作;④文件管理:文件存取、共享和保护。

(2)作为扩充机器:①把覆盖了软件的机器称为扩充机或虚拟机;②分层扩充的特点。

第二章操作系统用户界面1.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哪两种接口答: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两个接口,一个是系统为用户提供的各种命令接口,用户利用这些操作命令来组织和控制作业的执行或管理计算机系统。

另一个接口是系统调用,编程人员使用系统调用来请求操作系统提供服务,例如申请和释放外设等类资源、控制程序的执行速度等。

2.什么是系统调用答:系统调用是操作系统提供给编程人员的唯一接口。

编程人员利用系统调用,在源程序一级动态请求和释放系统资源,调用系统中已有的系统功能来完成那些与机器硬件部分相关的工作以及控制程序的执行速度等。

因此,系统调用像一个黑箱子那样,对用户屏蔽了操作系统的具体动作而只提供有关的功能。

3.系统调用与库函数的区别答:(1)函数库提供的函数通常不需要操作系统的服务,函数在用户空间内执行,除非函数涉及到I/O操作。

系统调用是要求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进程,提供某种服务,通常是涉及系统的硬件资源和一些敏感的软件资源等。

(2)函数库调用是语言或应用程序的一部分,而系统调用是操作系统的一部分。

系统调用时在操作系统内核发现一个“trap”或中断后进行的(其中系统调用是软中断)。

(3)库函数是在系统调用上的一层包装,运行在用户态。

第三章进程管理1.进程控制块包含哪些信息答:(1)描述信息:①进程名或进程标识名;②用户名或用户标识名;③家庭关系。

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

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

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一、操作系统基础知识1.1 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一种软件,它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资源以及提供各种服务和功能,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一个方便的接口。

1.2 操作系统的功能- 进程管理:负责创建、调度和终止进程,以及处理多个进程之间的通信和同步。

- 内存管理:管理计算机的内存资源,包括内存的分配和回收。

- 文件系统:管理磁盘上的文件和目录,并提供文件的读写等操作。

- 设备管理:管理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如磁盘、打印机等。

- 用户界面:提供用户与计算机交互的接口,如命令行界面和图形界面等。

二、进程管理2.1 进程的概念进程是程序在计算机上的一次执行过程,它包括代码、数据和执行状态等信息。

2.2 进程的调度- 非抢占式调度:进程运行直到自己主动让出CPU,例如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

- 抢占式调度:操作系统可以主动中断进程,例如优先级调度算法和实时调度算法。

2.3 进程间通信进程间通信(IPC)是不同进程之间交换数据和信息的机制,常用的IPC方式包括管道、消息队列和共享内存等。

三、内存管理3.1 内存的分段- 代码段:存放程序的指令代码。

- 数据段:存放程序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

- 堆栈段:存放程序的局部变量和函数调用信息。

3.2 虚拟内存虚拟内存是一种能够扩展计算机的物理内存的技术,它将磁盘空间作为辅助存储器,允许将物理内存和磁盘之间进行数据交换。

四、文件系统4.1 文件系统的基本概念文件系统是管理磁盘上文件和目录的机制,它包括文件的组织结构、文件的存储和文件的访问控制等。

4.2 文件的组织- 单级文件组织:所有文件都存放在同一个文件夹中。

- 多级文件组织:文件按照层次结构进行组织,可以使用目录和子目录进行分类管理。

4.3 文件的访问控制文件访问控制用于限制用户对文件的访问权限,常见的文件访问控制方式包括用户权限和文件权限。

五、设备管理5.1 设备的分类设备可以按照其功能和使用方式进行分类,常见的设备分类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等。

操作系统 总结

操作系统 总结

操作系统总结操作系统总结操作系统是一种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程序,它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基本的软件之一。

它的主要任务是向应用程序提供一个可靠、高效、安全的执行环境,同时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如处理器、内存、硬盘和输入输出设备等,以实现应用程序和硬件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调。

操作系统的功能可以分为四个方面: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和设备管理。

首先,进程管理是操作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

它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的各个进程,包括进程的创建、调度、同步和通信等。

通过进程管理,操作系统可以有效地分配和调度进程的执行时间和资源,以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

其次,内存管理是操作系统的另一个重要功能。

它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的内存资源,包括内存的分配、回收、保护和共享等。

通过内存管理,操作系统可以有效地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内存资源,合理地分配和利用内存空间,以提高计算机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性能。

再次,文件管理是操作系统的又一个重要功能。

它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的文件资源,包括文件的创建、读写、保护和共享等。

通过文件管理,操作系统可以提供一个统一的文件系统接口,让用户能够方便地访问和操作文件,以实现数据的持久化存储和共享。

最后,设备管理是操作系统的最后一个核心功能。

它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设备资源,包括输入输出设备、通信设备和存储设备等。

通过设备管理,操作系统可以协调和控制各种设备的使用和访问,以提供一个统一的设备接口,让用户能够方便地使用和管理设备资源。

除了上述的核心功能外,操作系统还具有其他一些重要的特性和功能。

例如,用户界面是操作系统与用户之间的交互接口,它可以是命令行界面、图形界面或其他形式的用户界面。

另外,虚拟化技术是操作系统的一个重要特性,它可以将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资源或软件资源进行虚拟化,以提供更高效和灵活的资源管理和利用方式。

总之,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基本的软件之一,它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资源,以实现应用程序和硬件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调。

操作系统的学习总结

操作系统的学习总结

操作系统的学习总结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系统的核心,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对操作系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操作系统,简单来说,就是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它是计算机系统的基石。

它就像是一个大管家,负责协调计算机的各个部分,让它们能够有条不紊地协同工作,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

首先,操作系统具有处理机管理的功能。

处理机是计算机的“大脑”,决定着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和效率。

操作系统通过进程和线程的调度,合理地分配处理机的时间,使得多个程序能够并发执行,充分利用处理机资源。

比如说,当我们同时打开多个应用程序时,操作系统会根据各个程序的优先级和需求,分配给它们相应的处理机时间,确保每个程序都能得到及时响应,不会出现某个程序长时间占用处理机而导致其他程序卡顿的情况。

其次,内存管理也是操作系统的重要职责之一。

内存是计算机存储数据和程序的地方,操作系统要确保内存的合理分配和回收,避免内存泄漏和内存碎片的产生。

它会根据程序的需求,为其分配适量的内存空间,并在程序结束后及时回收这些空间,以供其他程序使用。

同时,操作系统还会采用虚拟内存技术,将部分暂时不用的数据存储到硬盘上,从而扩展计算机的可用内存空间。

文件管理也是操作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在计算机中存储的各种文档、图片、视频等文件,都需要操作系统进行有效的管理。

操作系统会为文件分配存储空间,建立文件目录,实现文件的创建、删除、读取和写入等操作。

它还会对文件进行保护,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确保文件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设备管理则负责管理计算机的各种外部设备,如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

操作系统要为设备分配资源,驱动设备工作,并处理设备的中断请求。

当我们插入一个 U 盘时,操作系统会自动识别并为其安装驱动程序,使其能够正常使用。

在学习操作系统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其复杂性和重要性。

它不仅需要高效地管理各种资源,还要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操作系统 知识点总结

操作系统 知识点总结

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1. 操作系统概述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是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系统软件。

操作系统提供了用户与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合理分配、调度和控制,使得计算机能够高效地运行各种应用程序。

操作系统扮演着计算机系统的“管家”角色,它负责管理和协调系统中的各种资源,为用户提供方便、高效的计算环境。

2. 操作系统结构操作系统通常由内核和系统调用接口组成。

内核是操作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管理系统资源和控制程序的执行。

系统调用接口是用户程序与内核之间的接口,它提供了一组系统调用的接口函数,使得用户程序可以请求内核提供的服务。

操作系统的结构可以分为单体结构、层次结构、微内核结构和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等。

不同的结构对操作系统的性能、可扩展性和维护性都有不同的影响。

3. 进程管理进程是程序在执行过程中创建的实体,它包含了程序的代码、数据和执行环境。

进程是操作系统中最基本的资源管理单元,操作系统通过进程管理对系统资源进行分配、调度和保护。

进程管理的主要功能包括进程的创建、终止和调度、进程通信和同步、以及进程的死锁处理等。

进程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系统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对进程的良好管理。

4. 内存管理内存管理是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内存资源的过程,它负责分配、保护和回收内存空间。

内存管理的主要功能包括内存的分配和回收、内存的保护和共享,以及虚拟内存的管理。

虚拟内存是一种将磁盘空间作为扩展内存使用的技术,它可以将物理内存和磁盘空间结合起来,为程序提供了一个较大的地址空间。

内存管理对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5. 文件系统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中管理文件和目录的机制,它负责对文件进行存储和组织,并提供了对文件的访问和管理接口。

文件系统的设计要考虑文件的组织方式、文件的命名和访问方式、以及对文件进行保护和共享等。

文件系统的目标是提供对文件的高效访问和管理,并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一个方便的文件管理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操作系统设计目标:方便性、有效性、便于设计实现维护。

2.引入多道程序系统的原因:提高CPU的利用率。

特点:在主存同时存放多个作业,使之同时处于运行状态,共享系统中的各种资源。

3.操作系统基本功能: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4.批处理系统特点:吞吐量大、资源利用率高、无法交互、平均周转时间长。

分时系统特点:同时性、独立性、交互性、及时性。

实时系统特点:实时性、可靠性、确定性。

5.衡量OS的性能指标:资源利用率、吞吐量、周转时间。

6.对称多处理:操作系统和用户程序可安排在任何一个处理机上运行,各处理机共享主存和各种I/O设备。

7.操作系统的特性: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异步性。

8.CPU工作状态:核心态(操作系统内核程序)、用户态(用户程序)。

用户态到核心态的转换由硬件完成。

核心态到用户态的转换由内核程序执行后完成。

9.系统调用:内核向用户提供的,用来运行系统内核子程序的接口。

特权指令执行时,CPU处于核心态。

10.用户与操作系统的接口:操作接口(命令语言或窗口界面)、编程接口(系统调用)。

第二、三章1.程序顺序执行的特点:串行性、封闭性、可再现性。

2.进程的四大特性:动态性、独立性、并发性、结构性。

3.进程控制块的组成部分:进程标识符、状态+调度+存储器管理信息、使用的资源信息、CPU现场保护区、记账信息、进程间家族关系、进程的链接指针。

4.进程基本状态:运行态、阻塞态、就绪态。

5.进程控制:是指系统使用一些具有特定功能的程序段来创建、撤消进程,以及完成进程各状态之间的转换。

6.进程调度的功能:记录系统中各进程的执行状况、选择就绪进程占有CPU、进行进程上下文的切换。

方式:非抢先/非剥夺方式(批处理)、抢先/剥夺方式(分时、实时)。

时机:①现行进程完成或错误终止;②提出I/O请求,等待I/O完成;③时间片用完或更高优先级进程就绪;④执行了某种原语操作。

7.进程调度的算法:先来先服务、最短作业优先、响应比高者优先、优先级调度法、轮转法、多级反馈队列轮转法。

8.系统对线程的支持:用户级线程、核心级线程、两级组合。

9.并发进程关系:互斥、同步、前序。

10.临界区四个准则:互斥使用、让权等待、有空让进、有限等待。

11.解决进程互斥的办法:开关中断、加锁开锁、软件方法、信号量与PV操作。

12.进程高级通信机制:消息缓冲、信箱、管道、共享主存区等。

13.死锁产生的必要条件:互斥、保持和等待、非剥夺、循环等待。

14.解决死锁的方法:忽略、死锁的预防、死锁的避免、死锁的检测和恢复。

第四章1.存储器管理的功能:存储器分配、地址转换或重定位、存储器保护、存储器扩充、存储器共享。

2.地址重定位:把程序地址空间的逻辑地址转换为存储空间的物理地址。

分类:静态重定位、动态重定位。

3.内存划分为:用户空间、操作系统空间。

存储器针对用户空间进行管理。

4.存储保护的目的:防止地址越界、正确进行存取。

5.可变式分区管理分区使用的数据结构:分区说明表、空闲区链表。

分配算法:首次适应法、最佳适应法、最坏适应法。

存储器保护方式:动态重定位、基址+限长寄存器。

6.覆盖的特点:小主存可运行大进程。

交换的特点:打破了一个程序一旦进入主存,便一直运行到结束的限制。

7.页表的作用:记录逻辑页与主存块的映射关系。

8.段式与页式管理的主要区别:段式管理页式管理划分方式由用户划分由硬件划分大小不固定固定地址空间维数二维一维动态扩充允许不允许碎片有无链接方式动态链接静态链接9.虚拟存储器:系统构造的非常大的地址空间(可大于主存+辅存容量)。

10.有效位(状态位):指示某页是否在主存。

修改位:指示该页调入主存后是否被修改过。

访问位(引用位):指示该页最近是否被访问过。

11.页面置换算法:最佳置换算法(无法实现)、先进先出置换算法(抖动、Belady异常)、最近最少使用的页面置换算法(复杂)、时钟页面置换算法。

12.程序访问的局部性:空间局部性、时间局部性。

13.多级页表结构:页表在内存不必连续存放,且要访问页时才建立页表。

14.页的共享需要一个专门数据结构。

1.文件:存储在外部存储器上的具有符号名的相关信息的集合。

文件系统:操作系统中管理文件的软件机构。

2.文件系统的功能:管理文件存储器、实现按名存取、具有灵活多样的文件结构和存取方法、提供操作命令、保证安全性、共享。

3.UNIX系统中的文件分类:普通文件、目录文件、特别文件。

4.文件目录可分为:一级目录、二级目录、多级目录。

5.文件控制块:包含了文件的说明信息和管理控制信息。

6.文件的逻辑结构分为:无结构的字节流式文件、有结构的记录式文件。

存取方法分为:顺序存取、直接存取(随机存取)。

7.文件的物理结构:①连续文件(顺序文件):文件目录表;②链接文件:用链接指针链接;③索引文件:为每个文件建立一张索引表;④索引顺序文件:Windows的MFT(主控文件表)。

8.对存储空间的管理方法:空白文件目录、空闲块链表、位映像表/位示图。

9.多级目录的好处:便于文件分类、查找速度快、实现文件共享。

10.文件的操作命令:创建、删除、打开、关闭、读写、追加、随机存取、得到/设置文件属性、重命名文件。

11.存取控制表:记录各个域对对象的存取权限。

12.存储器映射文件:将文件映射到进程地址空间的一个区域,返回虚拟地址,仅当需要对文件存取时,才传输实际的数据。

1.I/O设备分类:字符设备、块设备、网络通信设备、时钟。

2.I/O数据传输的控制方式:程序查询、中断、DMA、通道控制。

3.设备类型:独占设备、共享设备、虚拟设备。

虚拟设备:在一类设备上模拟另一类设备的I/O技术。

虚拟设备的实现技术:Spooling(假脱机技术),利用可共享磁盘的一部分空间,来模拟独占的I/O设备(以空间换时间)。

4.I/O软件的分层:用户I/O接口、独立于设备的软件、设备驱动程序、中断处理程序、I/O硬件。

5.设备独立性:指系统设备无论如何改变,用户的程序都不受影响。

6.一个特定磁盘上的信息如何进行编址:盘面号、磁道号和扇区号(或柱面号、磁头号和扇区号)。

7.要将磁盘上一个块的信息传输到主存需要系统花费哪些时间:寻道时间、旋转延迟时间\读/写传输时间。

8.常用磁盘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最短寻道时间优先、扫描法(SCAN, C_SCAN,LOOK, C_LOOK)。

1.Linux进程的状态:运行、等待(可/不可中断)、暂停、跟踪、僵死、死亡。

2.Linux进程控制块(task_struct)部分结构:thread_info:当前进程基本信息;mm_struct:指向进程的虚拟内存描述符;fs_struct:指向文件系统信息;files_struct:指向该进程打开文件信息;signal_struct:所接收的信号;dentry:指向目录结构的指针。

3.Linux创建进程的函数:fork():子进程拷贝父进程的数据段、代码段。

clone():实现对多线程应用程序的支持,共享进程在内核的数据结构。

vfork():产生一个新的子进程,与父进程共享数据段。

4.0号进程:所有进程的祖先进程,每个CPU都有一个0号进程。

1号进程:由0号进程创建,负责完成内核的初始化工作,以及创建和监控在操作系统外层执行的所有用户态进程。

系统会强迫所有的孤儿进程成为1号进程的子进程。

5.Linux进程切换的过程(只发生在核心态):①切换页目录表以安装一个新的地址空间;②切换核心栈和硬件上下文。

6.Linux进程调度:采用可抢先式的动态优先级调度。

进程调度时机:①出现更高优先级的实时进程;②进程执行阻塞原语;③进程停止运行或被杀死;④进程自愿放弃处理机;⑤进程用完时间片。

1.Linux进程地址空间的管理:32位机的地址空间为4GB,前3G是私有地址空间,后1G是进程的公有地址空间(内核虚空间)。

内核1GB虚空间中的前896MB用来映射物理内存的前896MB,后128MB的虚空间实现对超过896MB的物理内存的映射。

2.Linux虚拟内存区域描述符vm_area_struct部分结构:vm_mm:虚拟内存描述符;vm_start:起始地址;vm_end:结束地址;vm_next:单链表;vm_rb:红黑树;vm_file:映射文件时指向文件对象;prio_tree_node:映射文件时,用此结构构造radix优先级搜索树。

3.Linux虚拟内存描述符mm_struct部分结构:mm_rb:指向红-黑树的根;*pgd:指向页目录表;mm_users:次使用计数器;mm_count:主使用计数器;mmlist:双向链表;start_code, end_code:可执行代码所占用的地址区间。

4.Linux管理物理内存页框的数据结构page:unsigned long flags:页框状态标志;_count:页框的引用计数;_mapcount:对应的页表项数目;private:由伙伴系统使用;*mapping:页高速缓存;index:在页高速缓存中以页为单位偏移;lru:链入活动页框链表或非活动;*virtual:页框所映射的内核虚地址。

5.Linux的内存管理区zone:ZONE_DMA:低于16MB的常规内存页框。

ZONE_NORMAL:高于16MB且低于896MB的常规内存页框。

ZONE_HIGHMEM:高于896MB的物理页框。

6.伙伴系统:管理连续的空闲内存页框,分成11个链表(1,2,4……1024)。

以页框为单位,适合于对大块内存的分配请求。

7.slab分配器:为小内存区分配内存,每个slab包含了若干个同类型的对象。

8.Linux地址转换:32位处理机普遍采用二级页表模式,为每个进程分配一个页目录表,页表一直推迟到访问页时才建立。

9.所缺页的存放处:①该页从未被进程访问过,且没有相应的内存映射;②该页已被进程访问过,但其内容被临时保存到磁盘交换区上;③该页在非活动页框链表中;④该页正在由其它进程进行I/O传输过程中。

第九、十章1.Ext2文件卷的布局:超级块:存放整个文件卷的资源管理信息。

索引节点:存放文件的管理控制信息(m块)。

2.Linux系统把一般的文件目录项分成简单目录项(包含文件名+索引节点号)和索引节点(一个)两部分,前者提高了文件目录的检索速度,后者实现了多条路径共享文件,减少信息冗余。

3.索引节点ext2_inode部分结构:i_mode:文件类型和访问权限;i_uid:拥有者标识符;i_size:以字节为单位的文件长度;i_gid:组标识符;i_links_count:硬链接计数;i_block[15]:索引表,15×4B;i_blocks:数据块数;i_file_acl:访问控制表AC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